得金刚藏。以迷难悟。以事难理。以因难果。以生难
佛。是以来意若斯。】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
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徵释迷悟始终。金刚者。从
喻得名。金刚不取青黄大小贵贱等。唯取其金刚
体上有坚义利义。金刚之体坚。一切物不能坏。金
刚之用利。能坏一切万物。今此菩萨之智亦然。此
之智体坚。一切烦恼不能侵。一切魔境不能动。此
之智用利。能断疑。能遣障。能證体。能起用。藏者。有
含摄义。能断疑尽。即具一切无量功德故曰藏。良
由行人于普眼章中入观。观中遂起三重难。难佛。
互相发扬。以消末世之疑故。当此菩萨请问。】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
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
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此菩萨。赞佛于前三章。善说因地法行渐次方便。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乃庆悟也。因地者。蹑文殊
章问本起因地。此是一切行位之根本。后必蹑前
也。蒙昧者。蒙则蒙蔽。昧则昏昧。杨氏曰。天降生民
倥侗颛蒙。恣子情性。聪明不开。承者受也。幻翳者。
幻喻生死之相。翳喻无明之执。慧目者即根本智。
此智达理照一切法无不清净。
四明聪讲师曰。于是金刚藏菩萨。至慧目清净者。
启发之初。争得不叙由来。蹊径请法式仪例如前
释。】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此是设第一问也。】
「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此是设第二问也。】
「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
一切烦恼。」
【此是设第三问也。十方异生者。十方世界异类众
生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金刚藏。起三疑难问佛。一
疑真能生妄。二疑说妄为真。三牒而纵之。责无穷
过也。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者。此是蹑前普眼
章中。闻世尊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二句也。何故
复有一切无明者。此二句。是疑真能生妄也。若诸
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者。
此五句。是疑说妄为真也。谓世尊既说一切众生
本来自成佛了。以何义故。如今现见一切众生。妄
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于一切处
一切时。触境对事。依前却有无明烦恼耶。莫是真
能生妄否。若谓一切无明烦恼。众生本性上。本来
自有之时。便说作佛不得。又以何义故。世尊却说
一切众生本来自成佛了。何故如此自语相违友。
复不定耶。莫是说妄为真否。第三牒世尊说。纵起
流。终而复始。富楼那再问言。若此妙觉本
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
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
诸有为相。何当复生。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
藏心。不增不减。金刚藏云。十方异生。本成佛道。是
同。又云后起无明。富楼那云。无状忽生山河大地
等。是同。金刚藏云。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富楼
那云。如来今得妙空明觉等。是同。但金刚藏所问。
唯属因。富楼那所问。兼因果。有此之异。】
「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
【开秘密藏者。开说秘密佛语也。其妙义广大无尽
故。名曰藏。】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脩多罗教了义法门。」
【正谓圆觉了义一经。】
「永断疑悔。」
【永无疑惑退悔之心。】
「作是语巳。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秘密藏者。有秘藏。有密藏。秘
藏者。如不开匮。密藏者。说一切法中含一切法。今
文不简末世众生。则是开秘藏显了而说。则是开
密藏疑。则于真谛理中。生二心犹豫也。
然此疑有
三种。一疑自。二疑师。三疑法。譬如有病之人。疑自。
疑医。疑药。若如此者。则所患之病终不能愈。今刚
藏之疑。乃疑法也。悔是不定之辞。悔善则恶。悔恶
则善。今是悔恶也。】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
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
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脩
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
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
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
聚散起止。」
【圆觉大疏曰。创变为始。极證为终。新新而起曰生。
念念落谢曰灭。过去名前。未来名后。现在住劫名
有。空劫名无。成劫名聚。坏劫名散。现行为起。调伏
为止。】
「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不断始终生灭等。念虽能取真舍妄。取净舍尘。亦
皆是轮回之见。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答中。总标轮回之所以。一切
世界者。此世界。通举有情世界。并器世界。有情者。
即众生。器世界。即山河国土。何以知之。此世界二
字。通指情器。如金刚经十三分所说。三千大千世
界所有微尘。天亲论。以世界为器世界。无著论。以
世界为众生受想行识四蕴之心。以微尘为众生
一蕴之色。以此證之。是知今经世界二字。通举有
情与器二世界也。始终生灭者。此二对。属情世界。
并器世界也。前后有无聚散者。此三对。唯属器世
界也。起止者。此一对。唯属有情世界也。始谓创变。
谓一切众生。于本觉上。一念不觉动心。便成业相
转相现相。此迷真逐妄也。终谓极證。谓一切众生。
因遇佛教。如说脩行。断疑遣障。地位满足。舍微细
烦恼。成等正觉。生谓新新不住。灭谓念念落谢。前
谓过去。后谓未来。有谓住劫。无谓空劫。聚谓成劫。
散谓坏劫。起谓现行之念。如金刚说现行疑同止
谓端坐。调身调息。捺伏其心。上说有情无情世界。
皆因一念妄心分别。相续不断。而有便见器世界。
成了复坏。坏了复成。有情世界。生了复死。死了复
生。所有一切众生。或业袭习。报应轮转。改形易质。
受种种苦。尘沙劫波莫之遏绝。其间或取我身。或
厌离我身。或舍粗障或取净妙。或厌生死。或取涅
槃。或厌舍娑婆。或乐生净土。或舍有。或取无。种种
生心动念。此之妄念。便结云皆是众生颠倒轮回
系缚。不能出三界之心也。问。极證则出轮回。何以
总结云皆是轮回耶。答。此六对。皆是所计之幻境。
能计之心。是轮回。故所计之境亦流转也。】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
无有是处。」
【在轮回中。辨别圆觉。其圆觉性亦属轮回。若更起
念轮回。则妄上增。妄了无是处。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真随妄转。谓若用前始终
生灭。前后聚散起止种种取舍。不出轮回三界之
也。】
「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云舟谕妄念。月岸谕本性。妄念未息。本性似乎不
定。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次就喻。眼转火者。即以手搓
火成轮。此盖眼识迟钝。妄见成轮。驶者奔流急走
之义。此四克取亲所见之物为喻。然水成波。火成
轮。但是眼目定动。喻于圆觉见凡见圣。但是流转
妄心。岸移月运。但是云驶。舟污。亦同此意。亦复如
是一句。总结四喻。合前法也。此四喻。亦如行人将
未出轮回。妄心而明辨圆觉。便妄见圆觉之性。亦
同流转。然此四喻不必配法。但用眼前可见之物。
譬之令其易晓。
四明聪讲师曰。动目定眼云驶舟行。此四譬妄动
也。水火月岸。此四喻真性也。真即圆觉。妄即无明。
无明业识未断。圆觉随妄转为迷。作众生者。破此
无明业识为之悟。则无明不觉转为觉。皆是无明
业识。次第相番。入海算沙。若非直截。何时得了。】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诸旋者。眼目云舟也。彼物者。水火月岸也。谓眼目
云舟。其动未息。则水火月岸。安能先住。】
「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一段文。先合喻。次合法。诸
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者。此合喻也。诸旋者。
自诳故。堕阿鼻狱学圆觉者。须要深细求善友。决
择不可自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
翳巳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
【幻翳既灭。不可说言。何时更起者。正答金刚藏所
问。如来何时复生烦恼之说。】
「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翳非待华而有。华非待翳而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幻之一字。若据圭峰疏云。谓
不知华因翳有。妄执华从空生。推此之意。谓譬如
世人眼才有翳。便见空中有华。法上心若有妄。便
见轮回。所谓一翳在眼。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河沙
生灭。谓眵有患。翳使见空中有华。眵翳若差。空华
即灭。既灭之后。又不可更说。此眼翳巳除。不知此
去几时眼中更生翳耶。譬如人睡起梦觉。又更云
何妨明夜再梦。今此翳差华亡。众生即佛人罕能
知。又徵云。以何义故。不可说此翳更起耶。却为眼
中翳才差。而空中便无华。此之二法同时而起。同
时而灭。非是一个先去一个尚在。此相等待决无
此理。翳喻无明。华喻生死。如众生若有无明执心。
便见有生死。此心若除。便见无生死。岂可此无明
去后。又有生死者也。所以圭峰云。众生本自不生。
空华毕竟不起。莫将翳待。莫以迷求。此之谓也。】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
之狭。其浅有限。谓汝等须知外面顽空。乃是世间
粗浅之法。尚不同空花。暂起暂灭。暂去暂来。何况
诸佛广大真实常住随顺圆觉之性。而能与虚空
混同。一体无二。无别平等之性。岂有同凡之迷。同
二乘之悟。如空花起灭耶。此意明觉性无迷无悟。
无染无净。无去无来。无生无灭。湛然常住。廓尔无
私。里许无一丝毫许。是生灭法。永嘉云。火千世界
海中沤。一切贤圣如电拂。
四明聪讲师曰。此言圆觉之性。无起灭无去来。非
新非故。非迷非悟非虚非实。亘古今而不迁不变。
虽比虚空。取虚空无边际义。无穷尽义。即非觉性
与虚空等。楞严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
点太清里。我心者圆觉妙心也。含裹十方虚空。在
圆觉妙心内。岂可言暂有暂无耶。凡夫生死曰有。
二乘涅槃曰无。大圆觉性。非有非无。非虚非实。所
以不入凡夫生死。不居二乘涅槃。楞严又云。净极
光通达寂照含虚空。与此大同。故云。况复如来圆
觉平等。本性而为虚空。要见圆觉之虚空。非今之
虚空。今之虚空属显色。非是真空也。】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
【矿本是金。因销而现。非因销而有。性本是佛。因脩
而悟。非因脩而得。】
「既巳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
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四明聪讲师曰。矿中之金。喻迷中有佛性也。销成
之金。喻悟中佛体也。此二佛性体虽二而不二。在
迷此性不迷。在悟此性亦非悟。盖此性本来不曾
迷悟故。在迷不迷。在悟非悟。故云众生本来成佛。
众生虽有佛性。如矿中金待销矿了。出炉后方复
本来真佛性也。众生本佛法喻甚齐。但众生是理
成未是事成。欠缘了二因庄严脩證。在诸佛巳成。
如入炉煅成之金。有脩有證称法界。成始觉本觉
一合。无复分张。如出炉金故。云不重为矿也。众生
理虽具。如矿中金。尚在迷中。谓之在缠如来藏。佛
是离矿之金。谓之出缠如来藏。二如来藏体性不
殊。但分迷悟也。众生在矿。佛巳成金。又喻冰如矿
中金。金喻冰中水。如汤消冰。冰还成水。不应说言
本非成就。花能成果。若不开花。何由生果。未有不
花之果不果之花。今取果义。莫究花因。既成果不
重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
无成佛及不成佛。」
【圆觉性中。万法空寂。菩提涅槃等。皆是假名。】
「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妄入轮回。及出轮回。圆觉性中。都无此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妙则染而不染。圆者离相。觉
者不空。心者常住真实之心。何谓染而不染。此圆
觉性。若在佛界之时。即全同诸佛。而圆觉之性不
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无明一同。如来答云。一
切世界始终生灭。若常住真心自所證法。则无生
无灭故。彼经云。我以妙明不生不灭。含如来藏。而
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
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
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
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而
如来藏本妙圆心不生不灭。即斯之义。今云本无
菩提及与涅槃。义理一贯。岳师云。当知用虽万变。
体实无渝。是由天动星回。辰极镇居。其所璇玑轮
转衡轴。常执其中。能知此者。则知本无菩提涅槃。
成与不成。轮回及非轮回。皆归如来大圆觉海。】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
不能至彼之亲證所现涅槃。」
【声闻者。闻声教而悟者也。所圆境界者。所悟境界
也。以彼所悟境界。虽灰身灭智。亦不能造佛寂灭
之妙。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声闻之人。皆于鹿野苑。请佛
三转法轮。闻声悟道故曰声闻。三转法轮者。初曰
示转。二曰劝转。三曰證转。初示转者。佛告云。此是
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次劝转者。此是苦汝应
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證。此是道汝应脩。
次證转者。此是苦我巳知。此是集我巳断。此是灭。
我巳證。此是道我巳脩。此谓之三转法轮也。此声
色闻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则行邪道。只为
声色。乃口齿之间无非生灭。如何可极如来圆觉
境界。圆觉虽不属见闻觉如。亦不离见闻觉知。故
云不可以有思惟心而测度之。亦不可以无思惟
心而得之。故今文斥声闻缘觉所圆境界。只局在
身心。经言不出断灭之见。肇云。小圣灰身灭智。扫
形绝虑。内无机照之勤。外息大患之本。超然与群
有永别。浑尔与太虚同体。冥冥长往莫知所之。
楞
经云。三有众生。及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
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
【灰身灭智莫造佛地。况以妄心测度佛境。譬如须
弥至高至大。岂可以萤火烧之乎。】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以此妄心。生此妄见。入佛寂灭。终不能到。寂灭之
义。广大深妙。故以海喻。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萤火即凡夫思惟妄心。须弥
山亦云妙高峰。此喻圆觉。然此山。出水八万四千
逾缮那。入水八万四千逾缮那。又安可用不真之
火而拟燎者哉。经云。如人聚集于萤火。欲烧四宝
大峰峦。纵使勤劳经累劫。岂能损著一毛端。
楞严
经云。阿难。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
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祇益自劳。虚空
云何随汝执捉。次文法合可见。伹寂灭喻圆觉境
界也。】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
本。」
【佛谓妄念为轮回本。一切众生当先断念。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劝止息思惟妄心。根即举
喻。喻如树根也。本即举法。爱为本也。古云。伐树不
尽根。数数更生树。断爱爱不尽。数数得生苦。
四明聪讲师曰。萤火譬小圣之智。声闻缘觉约惑
断见思。初證真谛理。小乘涅槃所见佛。只丈六之
身。穷尽八万大劫。若望极圣之智。不啻萤火。况萤
光非火。是光尚不能照身。又安能烧物。须弥之大
萤光之小。难能可知也。小圣虽断分段生死。更有
变易生死。亦是轮回心。以生灭轮回心。终不能至
如来寂灭海。等觉后心四十二品无明断尽。入妙
觉位。如十五夜月更无斜光。大觉之智。智极于斯。
无始轮回根本者。始必对终无明。终者终尽也。至
此妙觉。根本无明尽矣。永无生死。遍法界證一切
清净。故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
实心体。巳如空华。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
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也。缘气者。虚妄色心从缘
而现者也。此心巳如空华。本不曾有。况以此心。辨
别圆觉。何异望空华之结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