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无二无三也〕」
【
大钞开二云即二藏略钞不言者
影略在二藏中故开三者于声闻藏中开出缘觉乘
故开四者加最上乘
故开五者除一乘于三乘之上加人乘天乘略钞先
五而后四者为以梁论四乘同光宅四乘虽约权实
相对料简故开六即无量乘。】
「
〔注小乘三乘一乘〕」
【
问
今立正法具四乘何故列三宗耶答要见一乘最胜
辨权实故通引彼文若论四乘则合小在大中谓合
愚法同回心总属权三以对一实耳。】
「
〔注第三最胜
一即为四也〕」
【
然此中一字或节在上句或节在下
句其消释义相苦不相违今谓论具云于此三中第
三最胜故名善成立若尔理宜即在上句。】
「
〔光宅四
乘〕」
【
玄文云临门三车即权教三乘大白牛车即实
教大乘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俱不得故并无体
故诸子皆索故是知三皆虚指
以为方便此则前三是三乘后一是一乘无乖教理
若唯说法华为实则抑诸般若及诸
大乘了义之经是知昔大亦有权实法华
但会昔权故说三皆虚指昔实不滞方便故不会之
(难云既许昔三皆权何言抑诸实教释云非不许其四但昔大不分权实故成抑诸实教耳次明会二会三之
意云)若约会权归实即是会三为一若破小显大即会
二归一(难云为是会三为是会二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会三归一昔应无实若会二归一昔应无权
无权四则乘之义不成无实乃不抑昔时圣教此是光宅难意次明取昔废昔之意云)若开权显
实即三是一更无别一若废权立实义说为四如揽
三点以成一伊点别非伊伊具三点昔三既别实不
兼权今一全兼成四无爽(难云为会昔三而为一邪为会昔三归今之一邪释
云具上二义先明会三为一则会取昔三后明会于昔三归今之一以废昔三立今之一若约会取则昔小亦
取行是佛因故若约废昔则昔大亦废以其约教虚设果亦虚指故然约教则废三立一约理则开三显一约
行则摄三为一约果则会三归一次三互通各通三义废立唯教不通馀也三点喻于三乘以成一伊喻为一
乘别说三乘三皆是权合三为一故得称实法合云昔三既别实不兼权者合上点别非伊纵昔有实实不兼
权今一全兼者今合上伊具三点成四无爽者结成正义三总合为一故成四也其次彰今异昔云)若依
昔未显说一切具有如来知见根败之种今并说成
则今昔有异(昔所未说而今说之一乘三乘昔权今实睿公云权之为化悟物虽弘于实体
不足皆属法华固其宜矣今法华三根声闻皆与授记故言今并说成今昔有异)于文有据
义亦极成大钞第三云问若约
法华巳前但是三权若据法华会中乃至涅槃是一
实进退推求皆无四义光宅疏主何立四乘答但于
一代时教权实相对立有四乘何必同时况法华之
前亦有一实谓对一类利根顿说如来藏性真常之
理又诸部般若及净名之类皆密约实理弹呵二乘
但以机闻各殊不兼权故乃至云今法华三根声闻
皆与授记则是开权会权唯是一实法华云妙妙在
于此然所归之实即昔实也但以昔未会今会之而
为妙矣是则说权说实皆是法华故生公云此经不
说则巳说则权实双辩谓昔佛说权不言权也故上
云方便门闭故知四乘进退皆成但光宅不显出昔
因自有一乘实教而乃唯说
法华为实则抑诸大乘了义之经斯为阙事也若四
演义三云今谓十二分中修多罗则通十一及于三
藏三藏中修多罗名唯通十二不通二藏二藏中有
契合义自属十二中修多罗耳问经藏既通十二安
得不通律论二藏耶答三藏得名各就能诠为门不
同若经藏能通二藏者安分三藏之别乎其十二分
虽亦为门不同但约所诠之义谈之耳大疏云
十二分教各二相唯修多罗或二或
三二相者一总相通摄十二分涅槃经云始从
如是我闻终至欢喜奉行皆修多罗二别相唯摄十
二分中契经杂集论云谓长行缀葺略说所应说义
略说所应说义者即略为广本如经云尔时世尊欲
显示菩提心功德即略也经一卷半说菩提心功德
是广也然修多罗有四种异名一名法本二但名经
三名直说四名圣教圣教及经前藏摄中巳释法本
者隋远法师以五义释之一教为理本二经为论本
此二虽在略相中开出契合之义通故即是四名中
经与圣教三总为别本四初为后本五略为广本清
凉圭山云初二可见次三如次配总别略三相以彼
立三修多罗故一总相二别相三本相亦名略相(大钞
云异名中法本即当第三相据此则略说所应说义通十二分及通五本其三相后二不违杂集长行中缀葺
等言其第三相亦顺成实论直说语言直说语者总相而言名为直说斯则通十二分教皆有此一总相而言
者即略说所应说义与法本同也)然彼三相总相不异前别相者就
前总相分出十二分十一分所不摄者还复摄在修
多罗中名为别相用斯别相望祇夜等为本故故名
来其权实对辨与三宗对辨皆收一代圣教罄无尽
岂曰立名之句哉见禅源诠不心疑也今圭山之意
欲明权实教中实教摄此经先辨权实后明摄属何
不可乎然今三宗但约始终对辨者盖后三教并属
性宗且以终教简异空相以分权实其显圆不言可
知耳。】
「
〔龙树之释大品〕」
【
龙树别传云梵语那伽阿周
那此云龙树以树下生身龙宫成道故以为名释论
云龙阿周那阿周那或云阿顺那此云树慈恩翻为
猛并非敌对正翻龙即那伽之唐言智者大师云树
为生身龙为法身即别传之意若义净三藏云阿离
耶曷树那此云龙猛或云龙胜据此则树亦略梵语
耳奘三藏西国传云正云龙猛讹云龙树宗致义记
云近问日照三藏云西国俗说前代有猛状之人名
阿顺那翻为猛者但指彼人非正译其名又西国有
树名阿顺那在彼树下生故因以为名翻为树者亦
指彼树非正翻名虽俱无正翻就义指事树得人失
以树下生身龙宫悟道故云龙树此颇合别传今从
首然此菩萨道出四角逢缘不少值业良多嗅药不
爽于[金*四]铢览文匪逆于本末(释论自云位起毛头三角乃起十信三贤位登
初地)即吾宗第二祖师亦为天台空宗禅宗之祖师论
释大品般若而不分教。】
「
〔无著之解金刚〕」
【
梵云阿僧
伽此云无著初得小乘空观意犹未安因入日光定
上升兜率咨问弥勒为说大乘观还阎浮提如教思
惟即得悟既得空观因此得名于兜率请问弥勒金
意正显性相交彻二义相成生灭相尽无常即常故
不生不灭是无常义随缘变易常即无常则生灭是
常义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相即性故
生灭是常义互夺则双非互成则双立评曰今唯不
生不灭是无常义耳又肇公释净名云小乘观法以
生灭为无常大乘之士以不生不灭为无常名同而
幽致殊绝矣耳道虚彻故非常情之所能测妙得其
旨其唯净名乎遣常故言无常非谓有无常无常常
无故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彼钞更引大乘法师释以不顺净名意故此不
引)或即无法可常绝待真理无彼对待可常故名无
常是故真门随顺但具非常无常之言念耳今遮可
常故名无常亦可无法可常者约真望俗俗谛门中
无有一法可谓常者。】
「
〔或云真如
一法随染净缘转变不常故名无常〕」
【
即终教义。】
「
〔或
云无常者对常以说无常非常非无常以为中道
等〕」
【
此即双非显中亦顿教义而言等者等取圆教
中义如演义云若华严宗一切法趣无常无常摄法
无遗义理无尽方真如常总取收诸义以为一致皆
定此宗一义所收也评曰即此一无常自含五教摄
乎多义故云随一一文众解不同如何定分邪。】
「
〔生
灭四谛〕」
【
大疏云性相云何逼迫名苦即有漏色
心增长名集即业烦恼寂静名灭即涅槃出离名道
谓止观等此约相说通大小乘智论云小乘三是有
相灭是无相大乘四谛皆是无相钞云并上句释
所害即据西凉苌虚心请什光不许东入苌率子兴
亦请什留不得入关中至姚兴灭光什方入长安秦
主敕僧睿等八百沙门咨受什旨凡译经论九十八
部晋书云什尝讲经于草堂寺君臣及大德沙门千
有馀人肃容观听什下座谓兴曰有二小儿登吾肩
欲障须女人召宫人进之因生二子兴又谓什曰大
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可寝法种少嗣遂以妓女十
人逼令爱之尔后什不住僧房别立廨舍诸僧多效
之什乃聚针盈钵引诸僧谓曰若能见效食此乃可
畜室因举以进针与常食不别诸僧愧服乃止焉南
山感通传云宣律师问天神曰什师有别室事人颇
疑之天神答曰此非悠悠者之所议今什师位居三
贤耳。】
「
〔无私普应〕」
【
玄文用思字谓无念也今用私字
谓无私用耳。】
「
〔各得圆音一义耳注互行则俱非会
之则是一义耳〕」
【
圆音有十经约十喻一劫
尽唱声喻二响声随缘喻三天
鼓开觉喻(喻第九无断绝音)四天女妙声喻(喻第三随根信解音经云善口
天女一声之中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佛音亦尔于一音中出无量声随众生心各生意解钞五十三引净名
次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评曰此亦佛音具异之义演义四指流支同此一义)五梵
声及众喻(喻第四化不失时音)六众水一味喻(喻第八无邪曲音经云譬如众
水皆同一味随器异故水有差别水无念虑亦无分别佛音亦尔示一切解脱味随根差别评曰此即异自在
机罗什得此一义)七降雨滋荣喻(喻第二随其心荣音)八渐降成就喻
九降霔难思喻十遍降种
种喻(喻第一普遍无量音亦云随类音经云娑竭大龙王出大雷音普遍无量音同天女龙女歌音
等钞引净名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评曰此即佛音具异流支得此一义)疏有
三一叙昔二辨违三会通钞昔有三解一云诸
佛无有色声犹空谷无声随呼发响约佛言之无音
是一约机言之众音非一故云一圆音二云就佛言
之实有色声其音遍满但无五音四声无异曲故名
为一音无不遍故名为圆音犹如长风随其众窍声
有多种故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
解三云如来于语业之中演出一切众
生言音令彼各闻巳语非是唯发一音但以语业同
故名为一音所发多故名为圆音如舍支声尚多音
齐发况如来耶二辨违者上来三解偏
取皆失第一无形无声非一音义故但随他音非自
音故第二唯是一语无多音故一不即多岂成圆音
第三虽但是多又无一故若语业同一切众生岂一
音耶故并非也三会通者上但
责偏不谓全失合上三义方是圆音之义耳谓多即
一一即多若多不即一则非一音一不即多即非圆
音镕融无碍即是圆音十中三义(初即十中无生灭〔生灭〕音第二喻次
即无邪曲音当第六喻后即普遍音当第十会喻即圭山云会之则是一义耳)钞又云净名
有三偈一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
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释曰此即词无碍
解二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
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释曰此即法无碍解三
云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
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释曰此即义无碍解(此之三偈疏云
宝积经偈云净名宝积长者子偈)然清凉以三辨释此三偈不以此
分异自在机佛音具异以初偈于第十喻下注之以
偈于第四喻下注之此之二喻皆佛音具异之义即
知二偈流支双用义无别耳五十三钞引初偈證罗
什玄文则用次偈亦知罗什双用二偈而圆音之义
异说多矣或云罗什止得后偈流支亦具异自在机
双得二偈或云教章标流支之一音用罗什之义释
相此乃标人不举法举法不标人或云贤首教章探
玄二处明文清凉止玄文一处应玄文传写之误今
谓若玄文之错岂圭峰广略疏钞俱错耶亦不可云
圭峰因循玄文也圭峰岂不见教章探玄直如此华
严第十喻娑竭罗大龙王出大雷音普遍无量音同
天女歌音等罗什云异自在机者同
第六喻众水同皆一味随器异故等教章
唯叙流支立一音教释相却用罗什之义止引初偈
者良以贤首不辨顺违据圆音通相言之且举一人
而巳清凉既辨顺违以二师建立虽曰大同不无小
异佛音具异异自在机各得圆音一义而与之若偏
责之则俱非也故知不可以所引之偈或彼二师之
立义矣。】
「〔疏一理虽一味诠诠有浅深故〕」
【
理本一味者如虚
空不可割般若心经疏云理乃常圆即此理不可分
也今以门户窗牖中所见之异故分之分教不分理
将处目事是故四种同名。】
「
〔先陀婆若王洗时索先
陀婆即便奉水〕」
【
初标中盐在初者以苦空无常无
我而为其次如常所明喻中以水盐器马为次依此
则无常苦空无我为次合法中以无常苦无我空为
次者前三是劣三修故此但引證演义释云以水
方圆任器是无常故盐是味故苦器当其空有器之
用故马由人策不自在故善解大王四种密语语同
事别故云密语若约法说者于生死无常等中显真
常乐我净故云密也然此只在空正解脱中显耳。】
「〔有四无常〕」
【
此下法合四法皆云无常者经以无常
为总句故苦等皆称无常也清凉所释亦以无常为
总句集玄决释皆云若分相门苦等不同若摄相门
无常为主统摄诸义悉成无常如来涅槃即无常合
前水如来入大涅槃表无常故正法当灭即苦合前
盐有法依之而修则离苦正法既灭无法依修则是
苦也众僧破坏即无我合前马僧即众和合义破坏
则五蕴失和合义五蕴和合则有我五蕴坏则我无
所依故无我上三合无常苦无我劣三修法此三属
生死故劣尔后合空以是正解脱故正解脱是具净
非颠倒故空者是正解脱即空合前器(此中不引不动等文者但
为合法演义具引者于此空中兼欲密显四动权行故在境名德在心名行以是观行故)次云。】
「
〔如
来说正解脱无二十五有乃至是正解脱则名为
空〕」
【
演义连次前文云亦名不动谓不动者
是解脱中无有苦故是故不动是正解脱为
无有相谓无相者无有色声香味触等故名无相(遮不
净密显真净)是正解脱常不变易是解脱中无有无常热
恼变易云云巳上并明于空是正解脱中
空无我苦不净及无常即常故故一生中明有四义
并以器喻此空中四义遮无常苦无我不净于生死
无常等中密显真常等以对前文大王四种密语彰
权四行显胜三修法此钞从略故具彰其
妙有即合为马(以第四空中诸义合前第三器以为真空此义佛性为妙有者有即空之
有当真谛常亦当无我法中有真我如马由策故调顺)显是真常亦应具说我
净乐等以含在次前正解脱中谓不动是乐无相是
净无变易热恼即是常马又是我义即此彰实四行。】
「〔如解深密立三时不同解节金光明立三轮之异〕」
【解深密经与解节经二经同本但二译之别解深密
立三时解节经立三轮以轮就时以时释轮遂成一
揆(大周目录云解节经一卷见深密第四一品十纸真谛所译目为解节者谓解于义节即解深密义也流
支译云深密解脱经唐奘译云解深密经求那跋陀译言解脱了义经有二卷上四译同本)教章
云玄奘法师依解深密金光明经立三种教以此推
之解节经即是解深密经明矣又据宗致义记云深
密说三轮义与三时及金光明三轮全同。】
「
〔金光明
立三轮之异〕」
【
者此经有三译此即真谛所译七卷
中业障灭品文谓转照持法三轮也然教章云玄奘
法师依解深密经金光明经立三种教释相则全用
真谛三轮之义贤首既不辨顺违二家立教义相大
同但通叙而巳其所依之经亦通相指之故慈恩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