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略疏科-唐-宗密246-A¶

246-A¶ 第 758a 页

* No. 246-A
圆觉经疏前序科文上

此序以荷恩赞法利人为意。依题次第演义布文。谓夫血气之属必有知。下至其实皆一道也。巳来势变虽异即题
中圆觉二字也。从三世诸佛之所證。下至为一切经之宗也。巳还即题中了义经三字也。制疏本末一科乃题中疏
之一字也。指类劝人乃丞相他利之切也。其末云休常游禅师之阃域。受禅师之显诀。辄直赞其法而溥告大众耳。
正明本意也。细味甚明无烦他说也。




* 科分此序为三

* 初叙理赞法(三)

* 初深经宗体(四)

* 初约法直指(夫血)
* 二称谓随宜(是众)
* 三派迷悟而括因源

* 初缘起途途(背之)
* 后会行从要(亲而)
* 四贯圣凡而该果海(二)

* 初阶进成差(终日)
* 后即本安立(离圆)
* 次了义因由(三)

* 初究实无异(三世)
* 次随机有殊(然如)
* 后正明了义(非上)
* 后制疏本末(六)

* 初师教兼遇(圭峰)
* 二励志博通(禅师)
* 三正明修述(乃为)
* 四广彰圆善(其叙)
* 五其道不测(其四)
* 六假问遣疑(二)

* 初叙疑(或曰)
* 后遣释(二)

* 初依教道释疑(三)

* 初以本统末(对曰)
* 次以疏类经(然则)
* 后结简返责(罗五)
* 后约宗通重净(及其)
* 次指类劝人(呜呼)
* 后明陈其意(休常)
246-A¶ 第 759a 页 X09-0759.png
大方广圆觉经略疏科
圭峰兰若沙门 宗密制



* 上分为二

* 初显目(二)

* 初标总题
* 二显述者
* 二本文(三)

* 初总序大纲(三)

* 初显理(二)

* 初示觉之心体(二)

* 初辨其要(二)

* 初约果德标指心源(二)

* 初举类(元享)
* 二正明(常乐)
* 二约修心成其果德(二)

* 初举类(专一)
* 二正明(修一)
* 二正显示(八)

* 初标举(心也)
* 二直显(冲虚)
* 三竖通(无去)
* 四横遍(非中)
* 五真常(不灭)
* 六绝迹(离性)
* 七不变(处生)
* 八随缘(大矣)
* 二示心之觉相(三)

* 初会妄显真以标指(万法)
* 二即体之相以圆收(二)

* 初离过(弥满)
* 二具德(二)

* 初法(二)

* 初总标具德(故德)
* 二释成无碍(性起)
* 二喻(方之)
* 三结叹觉体超名相(恢恢)
* 二明教(二)

* 初总叙教起因缘(二)

* 初明佛悲念(我佛)
* 二叙佛化仪(三)

* 初明利济心等(既全)
* 二明随器顿渐(然迷)
* 三明顿渐之相(渐设)
* 二别叙此经旨趣(三)

* 初标宗(今此)
* 二正叙(三)

* 初叙序分(故如)
* 二叙正宗(二)

* 初信解真正(曼殊)
* 二依解修證(三)

* 初通明观行上根修證(三)

* 初观成同佛(种种)
* 二徵释迷源(心本)
* 三略辨地位(二)

* 初依位渐證(理绝)
246-A¶ 第 760a 页 X09-0760.png
* 二忘心顿證(况妄)
* 二别明观行中根修證(二)

* 初结前上根生后中下之意(然出)
* 二正叙中根法门(故三)
* 三道场加行下根修證(复令)
* 三叙流通(是以)
* 二结胜(寔由)
* 三叙疏(六)

* 初标意(噫巴)
* 二述疏因缘(五)

* 初双迷道德(宗密)
* 二顿悟教理(幸于)
* 三双结迷悟(顿以)
* 四渐修解行(然佛)
* 五宗师印可(讲虽)
* 三释造疏之意(三)

* 初发心弘法(再逢)
* 二明且造诸疏(采集)
* 三正述本意(二)

* 初举喻(然医)
* 二法合(观天)
* 四正制此经之疏(故参)
* 五明疏之宗趣分齐(冥心)
* 六结前生后(二)

* 初结成大疏(勒成)
* 二叙略疏(三)

* 初且叙所被之机(然上)
* 二正叙能被之疏(今将)
* 三结成其益(庶即)
* 二开章注解(二)
* 三庆赞回向(三)



* ○二开章注解(二)

* 初标列章名(将解)
* 二随章注解(十)

* 初教起因缘(二)

* 初通(二)

* 初正显因缘(初有)
* 二尅就佛意(若原)
* 二别(十)

* 初显示因行有本(别者)
* 二泯绝果相成圆
* 三决择悟理应修(注文二)

* 初正明悟修(普贤)
* 二印定其要(二)

* 初彰要所以(然今)
* 二结以印定(良由)
* 四穷尽甚深疑念(注文二)

* 初正明(三)

* 初举疑念(菩萨)
* 二斥疑念(佛答)
* 三断疑念(但一)
* 二显要(二)

* 初辨要所以(众生)
* 二结成其要(今经)
* 五除断轮回根本(注文三)
246-A¶ 第 761a 页 X09-0761.png

* 初显所除过患(发业)
* 二明应除所以(若不)
* 三指能除之文(故答)
* 六搜索菩提隐障(注文三)

* 初正指隐障(谓我)
* 二释隐所以(虽名)
* 三指能除文(故净)
* 七少文能摄多门
* 八一法巧被三根
* 九令修称性深禅
* 十劝事离相明师
* 二藏乘分摄(三)

* 初藏摄(二藏)
* 二乘摄(诸乘)
* 三分摄(十二)
* 三权食对辨(二)

* 初总标(三权)
* 二别释(二)

* 初列章(今将)
* 二正辨(二)

* 初明不分(二)

* 初立理(不分)
* 二正明(即后)
* 二明分教(二)

* 初标意(二)

* 初立理(其分)
* 二双结(以斯)
* 二正开(二)

* 初略标互阙(然就)
* 二广明周备(二)

* 初总判诸教(二)

* 初列章(今依)
* 二判教(五)

* 初小乘教(三)

* 初明立教意(初者)
* 二辨其所诠(然其)
* 三总结不了(未尽)
* 二大乘始教(三)

* 初明能诠(二始)
* 二明所诠(广说)
* 三总结判(决择)
* 三终教(三)

* 初正立(三终)
* 二所诠(少说)
* 三结会两教(二)

* 初略结始终束之为渐(上二)
* 二复开两教自有三宗(三)

* 初标列三宗(然大)
* 二相对料简(二)

* 初总标(今将)
* 二别对(二)

* 初对法相(二)

* 初辨异(初中)
* 二会通(若知)
* 二对破相(二)

* 初辨异(二)

* 初辨其五别(二对)
* 二例明所馀(略辨)
* 二会通(然得)
* 三会通前后(然此)
* 四顿教(二)

* 初正立教(四顿)
* 二辨所诠(总不)
* 五圆教(二)

* 初正立教(五圆)
* 二辨所诠(所说)
* 二配摄此经(二)

* 初蹑前徵起(巳知)
* 初正明相摄(今显)
* 四分齐幽深(三)

* 初标举(四分)
* 二正显(二)

* 初明能量之法(论中)
246-A¶ 第 762a 页 X09-0762.png
* 二明所量之教(言诸)
* 三结成(是知)
* 五所被机宜(二)

* 初开章(五所)
* 二正辨(二)

* 初料简(二)

* 初简非器(初谓)
* 二明是器(反上)
* 二普收(二)

* 初通明皆益(后普)
* 二益有浅深(谓宿)
* 六能诠体性(四)

* 初随相门(六能)
* 二唯识门(二唯)
* 三归性门(三归)
* 四无碍门(四无)
* 七宗趣通别(二)

* 初通(七宗)
* 二别(二)

* 初总(二)

* 初达理成行(别明)
* 二依行證果(又以)
* 二别(别者)
* 八修證阶差(二)

* 初正明本义(四)

* 初蹑前标后(八修)
* 二正叙修證(三)

* 初叙宗师(故以)
* 二叙法要(二)

* 初总标(然所)
* 二别释(二)

* 初释定慧对(无定)
* 二释馀两对(其顿)
* 三会此经(此圆)
* 三通妨难(此等)
* 四结劝修(苟得)
* 二标指后段(其第)
* 九通释名题(疏二)

* 初正释经题(三)

* 初配属法义(上五)
* 二标广存略(经有)
* 三随文解释(二)

* 初释所诠(三)
246-A¶ 第 763a 页 X09-0763.png

* 初三字二字对(二)

* 初释三大(二)

* 初总标(大等)
* 二牒释(三)

* 初释大字(大者)
* 二释方字(方者)
* 三释广字(广者)
* 二释法体(六)

* 初标定(圆觉)
* 二正释(圆者)
* 三引證(故论)
* 四显位(释曰)
* 五释成(故知)
* 六證成(下文)
* 二四字一字对(二)

* 初总标法义(或唯)
* 二举法释义(三)

* 初间隔对(意言)
* 二相次对(亦可)
* 三总别对(又上)
* 三总叹而结(是则)
* 二释能诠(三)

* 初配属(后能)
* 二正释(三)

* 初释三字(修多)
* 二释二字(二)

* 初直销文(了义)
* 二释行相(二)

* 初徵起(然诸)
* 二正释(二)

* 初约师释(二)

* 初指教就理(清凉)
* 二对机开教(二)

* 初标定(今约)
* 二判教(二)

* 初约大小判(不了)
* 二约权实判(大乘)
* 二约教释(又大)
* 三释经文(经者)
* 三通妨(二)

* 初正通(问修)
* 二举例(亦如)
* 十别解文义(疏二)

* 初科判(二)

* 初总科一经(此下)
* 二牒释序分(二)

* 初合明二序(序中)
* 二别明證信(然證)
* 二销文(经三)

* 初序分(疏二)

* 初叙意科分(然虽)
* 二正释(经三)

* 初信闻时主(疏四)

* 初释如是(二)

* 初连下合释(二)

* 初直消文(且兼)
* 二引论释(三)

* 初引论(佛地)
* 二略释(释曰)
* 三引记结成(又纂)
* 二离释本文(二)

* 初约信顺合释二字(离释)
* 二约法体离释二字(二)

* 初通约诸经释(二)

* 初自狭之宽(三)

* 初但约理(又圣)
* 二兼理事(又真)
* 三通教义(又如)
* 二合于宽狭(又有)
* 二唯就常经释(若唯)
* 二解我闻(三)

* 初通大小乘法相释(二)

* 初正释(二)
246-A¶ 第 764a 页 X09-0764.png

* 初释我(四)

* 初约假名直指(闻成)
* 二以妨难徵起(云何)
* 初总列邪正(我有)
* 四以正拣邪(今是)
* 二释闻(闻谓)
* 二通妨(虽因)
* 二约空宗等释(若无)
* 三唯约实教释(若约)
* 三辨一时(二)

* 初随相释(三)

* 初正释(时成)
* 二出体(时者)
* 三通妨(又诸)
* 二据实释(若约)
* 四明说主(三)

* 初正释此文(二)

* 初约涅槃经翻释(主成)
* 二引佛地经例證(故佛)
* 二会馀经(二)

* 初标举翻译(若约诸)
* 二广显行相(二)

* 初约论显(若约)
* 二约经显(若依)
* 三总出体(若出)
* 二说处依真(疏二)

* 初通疑难(二)

* 初总标宗意以释科文(二说)
* 二引经论显净土说经行相(二)

* 初具列十经以为类例(二)

* 初且总列九经名题(然诸)
* 二引佛地经明净土相(佛地)
* 二约佛地论徵释正破疑情(二)

* 初直明正义(三)

* 初立宗因(彼论)
* 二假为前难(若尔)
* 三释成正义(论自)
* 二会通权实(又云)
* 二正释文(二)

* 初开章(文中)
* 二正释(经二)

* 初摄相皈真(三)

* 初标入智用之源(疏二)

* 初释入于等(文三)

* 初且释藏(藏即)
* 二释入字(息诸)
* 三释通光(然诸)
* 二释定相(唐赞)
* 二明与凡圣同体(疏二)

* 初疏总释(二明)
* 二经别释(经二)

* 初明圣同
* 二明凡同
* 三总彰称体圆遍(疏二)

* 初且消文(凡圣)
* 二别释义(又依)
246-A¶ 第 765a 页 X09-0765.png
* 二称真现土(疏三)

* 初释文(佛无)
* 二释义(二)

* 初列多种(然土)
* 二融多种(然此)
* 三连合前后(前凡)
* 三同体法众(三)

* 初总标
* 二别列
* 三总叹
* 二正宗分○
* 三流通分○



* ○第二正宗分(疏二)

* 初总科(自下)
* 二别释(经二)

* 初信解真正成本起因(疏四)

* 初释科文(初者)
* 二释义类(然顿)
* 三出其体(今本)
* 四开章释(文二)

* 初开章(文中)
* 二释文(经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三)

* 初问本起之心(疏三)

* 初随文销释(咨求)
* 二明请说之意(然菩)
* 三指佛答处(下文)
* 二问发心离病
* 三明远被当来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疏二)

* 初开章(四正)
* 二正释(经二)

* 初长行(四)

* 初标示真宗(二)

* 初明本有觉心(二)

* 初示本体(疏四)

* 初释初四字(二)

* 初正释(佛也)
* 二通妨(然虽)
* 二释陀罗尼(四)

* 初直释(当体)
* 二辨类出体(然总)
* 三引经證(故大)
* 四引例释成(若据)
* 三释门字(四)

* 初正释(三)

* 初通相释(出入)
* 二约本末释(又从)
* 三约迷悟释(又迷)
* 二拣滥(二)

* 初直显而简(此中)
246-A¶ 第 766a 页 X09-0766.png
* 二引證本门(故宝)
* 三引例(又荷)
* 四总结(皆说)
* 四释圆觉(上但)
* 二彰德用(疏六)

* 初释流出清净(非别)
* 二释真如(三)

* 初释名(二)

* 初略释圆觉(圆觉)
* 二细释又真(真谓)
* 二出体(论云)
* 三辨业用(又云)
* 三释菩提(三)

* 初释名(此翻)
* 二出体(二三)
* 三明业用(因圆)
* 四释涅槃(四)

* 初释名(此方)
* 二出体(谓觉)
* 三辨种类(二三)
* 四明业用(二)

* 初指涅槃通明(故彼)
* 二引华严别辨(二)

* 初显真涅槃实益之用(又华)
* 二显应涅槃权益之用(但为)
* 五释波罗蜜(二)

* 初通释名(二)

* 初正释(此云)
* 二通伏难(然一)
* 二别释名(四)

* 初六度(二)

* 初以慧为末(且约)
* 二以慧为初(菩提)
* 二五度(起信)
* 三十度(唯识)
* 四八万四千度(若总)
* 六释总显业用(显上)
* 二明悟则成佛(疏二)

* 初显意(后明)
* 二正释(疏二)

* 初释圆照净觉(三)

* 初别约能所释(牒其)
* 二直就法体(亦可)
* 三引例释相字(此正)
* 二释断障成道(本觉)
* 二推穷妄宰(二)
* 三释成因地(二)
* 四结牒问辞
* 二偈讽(经二)
* 二依解修行随根證入(三)



* ○二推穷妄宰(疏二)

* 初科分述意(第二)
* 二依科随释(经二)

* 初示其相(三)

* 初徵(疏二)

* 初释文(徵释)
* 二显意(二)

* 初明其过(二谓)
* 二正显意(今欲)
* 二释(疏二)
246-A¶ 第 767a 页 X09-0767.png

* 初释义(三)

* 初释得名(二)

* 初释本名(二释)
* 二释别名(论名)
* 二显体相(论云)
* 三明业用(二)

* 初引二文(其业)
* 二通一切(然一)
* 二释文(疏三)

* 初分科(文中)
* 二显意(今初)
* 三正释(经三)

* 初按定其非
* 二正释其相(疏二)

* 初叙意(二正)
* 二正释(经二)

* 初法(疏二)

* 初释本文(二)

* 初释迷身(认为)
* 二释迷心(二)

* 初贴文释(二)

* 初释文(此有)
* 二引證(故唯)
* 二回文释(二者)
* 二释前文(二)

* 初约诸教(前标)
* 二约本经(若尅)
* 二喻(二)

* 初直喻前文(疏二)

* 初且显喻相(翳眼)
* 二以之合法(二)

* 初通(二)

* 初顺合迷(空华)
* 二返合悟(二)

* 初正返合(若悟)
* 二引经證(故首)
* 二别(二)

* 初合身心(二)

* 初正合(亦可)
* 二补阙(然月)
* 二合见相(二)

* 初正合(又为)
* 二通妨(世亲)
* 二展转倒见(疏三)

* 初释喻(牒前)
* 二法合(若具)
* 三显意(此乃)
* 三出其过患
* 三结
* 二显本空(三)

* 初标定(疏三)

* 初正释(言无)
* 二引證(故论)
* 三例释馀义(二)

* 初略显大乘涅槃(了斯)
* 二备显诸乘涅槃(是知)
* 二喻释(疏二)

* 初正释(二)

* 初释正喻(前说)
* 二释转喻(意云)
* 二引證(故首)
* 三断疑(疏二)

* 初先叙疑(后断)
* 二正释经(无明)



* ○三释成因地(疏二)

* 初叙意标文(第三)
* 二正释(经三)

* 初依真悟妄顿出生死
* 二展转拂迹释成正因
* 三徵拂所由释归圆实(疏二)
246-A¶ 第 768a 页 X09-0768.png

* 初释其徵(身心)
* 二释其释(二)

* 初标意(次释)
* 二释文(二)

* 初释前二句明诸法(一切)
* 二释后六句显一心(二)

* 初释如来藏(二)

* 初结前(上二)
* 二正释(六)

* 初出体(此下)
* 二科经(今此)
* 三释名(三)

* 初总标(通云)
* 二别释(三)

* 初约隐覆释(二)

* 初直释(一隐)
* 二教證(三)

* 初引理趣般若(故理)
* 二引胜鬘(胜鬘)
* 三引如来藏(二)

* 初通显(如来)
* 二别显(便以)
* 二约含摄释(二)

* 初体含用(二含)
* 二圣含凡(又亦)
* 三约出生释(三出)
* 三配属(此三)
* 四明行相(二)

* 初总(然约)
* 二别(三)

* 初真妄开合(然真)
* 二唯性(初真)
* 三唯相(后生)
* 五明业用(二)

* 初标(此等)
* 二释(二)

* 初不变(初真)
* 二随缘(二)

* 初别(二)

* 初染缘起(后生)
* 二净缘起(二能)
* 二总(二)

* 初以论引经(由后)
* 二以经释经(长行)
* 六劝信(六)

* 初明应信(既诸)
* 二證不信之损(故密)
* 三證信顺之益(故胜)
* 四證诸行之本(华严)
* 五明难信之所以(然虽)
* 六正劝令信(愿诸)
* 二释馀句(二)

* 初释空藏(释上)
* 二释不空藏(法界)



* ○二偈讽(经二)

* 初标举(疏三)

* 初翻梵文(然偈)
* 二释重颂意(或为)
* 三长偈相对(然凡)
* 二正陈(疏二)
246-A¶ 第 769a 页 X09-0769.png

* 初叙意(二正)
* 二节经



* ○二依解修行随根證入(疏三)

* 初标大意(自下)
* 二释科文(三)

* 初正释(然其)
* 二总判(前则)
* 三引例(故华)
* 三销文(疏二)

* 初开章述意(文中)
* 二牒释经文(经二)

* 初徵释用心(疏二)

* 初会科段(今初)
* 二正释经(经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四)

* 初就当根徵起
* 二问解行相违(二)

* 初幻幻何修问(疏二)

* 初总释一科(行也)
* 二别释幻义(二)

* 初举大意(幻者)
* 二开数释(今依)
* 二断灭谁修问(疏二)

* 初正释(此问)
* 二引證(金刚)
* 三遮不修之失
* 四请修之方便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三)

* 初总分经文(正说)
* 二别释科意(今初)
* 三随文消释(经四)

* 初标幻从觉生以为义本(疏二)

* 初消经文(有漏)
* 二广释义(二)

* 初用当宗经论释义(三)

* 二正释(二)

* 初用论释(言皆)
* 二约经释(故楞)
* 二重显幻义(是知)
* 二通妨结成(问既)
* 二会通他经论之文(六)

* 初总标大意(然诸)
* 二别明诸教(今约)
* 三总结诸教(此上)
* 四释执宗所以(然皆)
246-A¶ 第 770a 页 X09-0770.png
* 五顺逆会通(二)

* 初举意(今本)
* 二正会(三)

* 初逆诠顺法(初约)
* 二顺诠逆法(二)

* 初正显(二约)
* 二结意(皆由)
* 三皆无障碍(三能)
* 六都结得失(唯心)
* 二明幻尽觉满以释前疑(疏三)

* 初对前释义(三)

* 初指经双标(此下)
* 二以论双标(故论)
* 三依论别释(二)

* 初染(二)

* 初释(染法)
* 二證(故胜)
* 二净(净缘)
* 二摄成此门(然净)
* 三依问消释(二)

* 初科分(文中)
* 二正释(经三)

* 初举喻该释前文
* 二法合唯谈本义
* 三兼拂同幻之觉
* 三令离幻显觉正示用心(疏二)

* 初会通前后(三令)
* 二正释经文(经三)

* 初法(二)

* 初展转离幻
* 二密显真觉
* 二喻
* 三合
* 四辨幻觉不俱结酬其请
* 二偈颂(疏二)
* 二广明行相○



* ○二偈讽(疏二)

* 初叙意(第二)
* 二节经



* ○二广明行相(疏二)

* 初开章(自下)
* 二正释(经三)

* 初四问答通明观行上根修證(四)

* 初开示观门同佛(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词句(三)

* 初举法请(疏二)

* 初释标请(标请)
* 二释别列(此下)
* 二反显请
* 三结牒请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二)

* 初科文(第四)
* 二随释(经四)
246-A¶ 第 771a 页 X09-0771.png

* 初起行方便(疏四)

* 初释离幻(指前)
* 二释正念(正念)
* 三明互资(然正)
* 四结成方便(由此)
* 二观行成就(二)

* 初戒定(疏二)

* 初释前四句(奢摩)
* 二释后一句(三)

* 初消此句经文(宴然)
* 二对前句通难(静宝)
* 三指答处(此依)
* 二观慧(疏二)

* 初科分(二观)
* 二随释(经二)

* 初明二空观(疏二)

* 初标大意(初二)
* 二开章释(二)

* 初开章(文中)
* 二随释(经二)

* 初破执(二)

* 初我空(二)

* 初观身无我(疏二)

* 初开其总别(夫计)
* 二牒释经(文三)

* 初叙意(今初)
* 二科文(文中)
* 三随释(经二)

* 初寻伺观
* 二如实观
* 二观心无我(疏二)

* 初叙意(后观)
* 二正释(经二)

* 初寻伺观
* 二如实观
* 二法空
* 三显理(疏二)

* 初总叙(大文)
* 二别释(经二)

* 初法
* 二喻
* 二明法界观(疏二)

* 初科分(自下)
* 二随释(经三)

* 初印前显后(二)

* 初标
* 二释(二)

* 初喻(疏三)

* 初略标喻相(谓摩)
* 二以之合法(二)

* 初标(然此)
* 二释(二)

* 初释印前(二)

* 初直释(言印)
* 二配三性(若以)
* 二释显后(言显)
* 三简二喻别(然前)
* 二法
* 二拂迹入玄(疏二)

* 初释文(此上)
* 二配对(然上)
246-A¶ 第 772a 页 X09-0772.png
* 三圆彰法界(疏二)

* 初分科叙意(第三)
* 二举经消释(经二)

* 初一真法界(疏二)

* 初释初七句(标告)
* 二释后二句(二)

* 初破空(二)

* 初直断(然虚)
* 二引證(故首)
* 二显觉(三)

* 初破计执之空故觉显(谓迷)
* 二含依他相空故觉显(首楞)
* 三尅体指觉结上绝待(是知)
* 二三重法界(疏二)

* 初释科文(后三)
* 二牒经释(疏三)

* 初略示观门(今初)
* 二对释经义(今经)
* 三正释经(三)

* 初真空绝相观(二)

* 初色相空净(七)

* 初内身根识(疏二)

* 初释初句通明净因(蹑前)
* 二释后文正显清净(三)

* 初通释清净(比迷)
* 二说释仪式(然展)
* 二别释此章(二)

* 初随文释根识(三)

* 初含释七八二识(二)

* 初含第八以释心字(五)

* 初约染时出体(心者)
* 二就通相指名(成唯)
* 三释转名所以(迷时)
* 四结同佛位(心既)
* 五指下文證(故此)
* 二含第七以释见尘(五)

* 初例指馀五(下闻)
* 二正辨(谓由)
* 三遮局(不单)
* 四以体释名(寻此)
* 五收别为总(又亦)
* 二正释六根(但牒)
* 三正释六识(二)

* 初随末(二)

* 初总对根境(下馀)
* 二唯依于根(由具)
* 二就本(二)

* 初指论标举六识(若依)
* 二约七八释六识(故彼)
* 二通妨释第七(四)

* 初合本以出体(然八)
* 二合末以出体(三)

* 初正释(又七)
* 二出经意(故上)
* 三引例(故论)
* 三总结内外(皆由)
* 四显经文势(若不)
* 二外境六尘(疏二)

* 初释名(六皆)
* 二辨种类(色有)
* 三内外四大(疏二)

* 初出体(即于)
246-A¶ 第 773a 页 X09-0773.png
* 二释相(宝积)
* 四世间诸法(三)

* 初释处(六根)
* 二释界(三)

* 二正释界义(一根)
* 二对说三科(前为)
* 三通伏难(前说)
* 三释有(二)

* 初直释(四洲)
* 二通难(然梵)
* 五出世诸法(二)
* 六自他正报(二)
* 七一多依报(二)
* 二空色同如(疏二)

* 初叙科意(第二)
* 二正释文(二)

* 初释前四句(三)

* 初正释(蹑前)
* 二引證(故法)
* 三释疑(然诸)
* 二释彼诸句(还如)
* 二理事无碍观(疏二)

* 初略示观门(据法)
* 二配释经义(二)

* 初配观门(今言)
* 二释经义(言觉)
* 三周遍含容观(二)
* 三顿同佛境(三)
* 四结牒问词○
* 二偈讽(二)
* 二徵释迷悟始终(四)
* 三深究轮回之根(四)
* 四略分修證之位(三)
* 二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證○
* 三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證○



* ○五出世间诸法(疏二)

* 初随文释(二)

* 初诸佛果法(四)

* 初释十力(三)

* 初通释(然如)
* 二别释(一知)
* 三总相料简(然佛)
* 二释无所畏(一正)
* 三释无碍智(二)

* 初依智论(智缘)
* 二约华严(若约)
* 四释不共法(二)

* 初正释(力等)
* 二通妨(问答)
* 二三乘因法(二)

* 初释助道(二)

* 初总释(助谓)
* 二别释(三)

* 初牒经列数(三十)
* 二类摄出体(然但)
* 三牒文别释(七)

* 初释念处(二)

* 初通大小乘(初四)
* 二唯大乘(又观)
* 二释正勤(四正)
* 三释神足(四神)
* 四释五根(五根)
* 五释五力(五力)
* 六释觉支(二)

* 初正释(七觉)
* 二通妨(虽一)
246-A¶ 第 774a 页 X09-0774.png
* 七释正道(二)

* 初正释此文(八正)
* 二总明次第(上之)
* 二解馀文(超越)
* 二总料简(三)

* 初问答料简(二)

* 初问(问世)
* 二答(二)

* 初结前标后(答前)
* 二以义正释(五)

* 初法说(谓若)
* 二喻明(如有)
* 三法合(观智)
* 四指文(故下)
* 五以理结定(秖缘)
* 二明染净相由(二)

* 初指配科段(然上)
* 二正彰染净(五段)
* 三通伏难(然无)



* ○六自他正报(疏二)

* 初正释义(然凡)
* 二通妨难(此乃)



* ○七一多依报(疏二)

* 初别释此文(国土)
* 二总明相摄(然上)



* ○三周遍含容观(疏二)

* 初略释观名(第三)
* 二正释经义(二)

* 初释法(举所)
* 二释喻(三)

* 初正释喻相(如一)
* 二配法释义(室中)
* 三释其所以(所以)



* ○三顿同佛境(疏二)

* 初科分(大文)
* 二随释(经三)

* 初用心同(二)

* 初法
* 二喻
* 二见境同(疏二)

* 初释行成见境(近结)
* 二释见境无差(二)

* 初释依报平等(二)

* 初释前诸句(二)

* 初正释法喻(即于)
* 二别通妨引證(问然)
* 二释后二句(明此)
* 二释正报平等(二)

* 初总消经文(始知即)
* 二别释生佛(三)

* 初叙意标门(然说)
* 二依门别释(二)

* 初略辨前五(一者)
* 二具释第六(二)

* 初正释(六者)
* 二引證(故华)
* 三指经对示(今经)
* 三称实同(疏二)

* 初释前二句(蹑前)
* 二释后四科(当知)



* ○四结牒问词



* ○二偈讽(疏二)
246-A¶ 第 775a 页 X09-0775.png

* 初会科段(偈中)
* 二节经文(二)

* 初标举
* 二正陈(三)

* 初讽观行成就(二)

* 初讽二空观
* 二讽法界观
* 二讽顿同佛境
* 三讽结牒问词



* ○第二徵释迷悟始终(经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三)

* 初庆其所悟
* 二难其所疑
* 三结请通释(疏二)

* 初通释前文(据此)
* 二别解疑悔(二)

* 初释疑(二)

* 初叙(四)

* 初通释(通论)
* 二别释(别显)
* 三喻释(如有)
* 四会此经(今三)
* 二断(然断)
* 二释悔(悔是)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二)

* 初科分(第四)
* 二随释(经四)

* 初反覈起疑之本(三)

* 初总指轮回
* 二真随妄转(三)

* 初法
* 二喻
* 三合
* 三结指前疑
* 二喻释现起之疑(疏二)

* 初科分(二喻)
* 二正释(经二)

* 初空中华无起灭喻(三)

* 初喻释(二)

* 初翳差华亡喻
* 二空不生华喻
* 二法合
* 三结成
* 二金中矿不重生喻(疏二)

* 初释喻文(金在)
* 二释法合(二)

* 初正配合(法合)
* 二会通二喻(二)

* 初且会通(四)

* 初出二喻相(然此)
246-A¶ 第 776a 页 X09-0776.png
* 二释二喻意(意云)
* 三明偏取之失(若但)
* 四结双取所以(道理)
* 二正结拣(是知)
* 三显浅难造深(二)

* 初所造离念
* 二能造带相(疏二)

* 初科分(二能)
* 二随释(经四)

* 初举胜彰劣(二)

* 初小圣理智对
* 二凡心真觉对
* 二举喻显情
* 三诫息妄心
* 四重彰妄义(二)

* 初无实体
* 二无胜用
* 四结问不审理(疏二)

* 初拣滥(乍看)
* 二通妨(问前)
* 二偈讽



* ○第三深究轮回之根(疏二)

* 初明科意(第三)
* 二释经文(经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二)

* 初庆前
* 二请后(二)

* 初举法请(二)

* 初问断轮回
* 二请修悲智
* 二结益请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二)

* 初科分(次下)
* 二随释(经二)

* 初答断轮回(二)

* 初推本末令断(二)

* 初示所断(四)

* 初指爱为本(二)

* 初约贪欲以标指(疏二)

* 初释贪欲(三)

* 初直指爱是轮回本(谓对)
* 二引三经證成(首楞)
* 三举喻明其断意(先令)
* 二释馀文(二)

* 初杂释(二)

* 初正释(言种)
* 二料拣(若对)
* 二次释(又唯)
* 二约受生以结定(疏三)

* 初释此四为受生缘(卵等)
* 二以四配六道(若以)
* 三释馀文结爱为本(皆因)
246-A¶ 第 777a 页 X09-0777.png
* 二欲助成因
* 三展转更依
* 四起诸业报(二)

* 初别释(三)

* 初恶业苦报
* 二善业乐报(疏二)

* 初略消经文(知爱)
* 二通释妨难(二)

* 初会苦乐相违(判云)
* 二通五六有异(若于)
* 三不动业(疏二)

* 初释禅定(知其)
* 二释受报(上二)
* 二总结
* 二劝令断(三)

* 初正劝
* 二通妨(疏二)

* 初叙难意(二通)
* 二释经文(菩萨)
* 三显益(疏三)

* 初正释(先能)
* 二引證(故首)
* 三问答通妨(问从)
* 二明种性令知(疏二)

* 初总明大意(二明)
* 二别释经文(经二)

* 初总标因依
* 二别释差等(二)

* 初所依二障
* 二能依五性(三)

* 初徵
* 二释(二)

* 初总明未熏
* 二薰成五性(四)

* 初二乘性
* 二菩萨性
* 三不定性
* 四外道性(疏二)

* 初消此文(内心)
* 二会诸教(然馀)
* 三结
* 二答修悲智(疏二)

* 初蹑前显意(二答)
* 二正释经文(二)

* 初悲
* 二智
* 二偈讽(二)



* ○二偈讽(经二)

* 初标举
* 二正讽(二)

* 初讽断轮回(二)

* 初示
* 二劝
* 二讽修悲智



* ○第四略分修證之位(疏三)

* 初蹑前显后(此下)
* 二解科意(言略)
* 三正开释(经四)
246-A¶ 第 778a 页 X09-0778.png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二)

* 初庆前
* 二请后(二)

* 初正问
* 二结益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二)

* 初科分(正说)
* 二随释(经二)

* 初明圆觉无證(二)

* 初法(二)

* 初正明无證
* 二徵释所以
* 二喻
* 二对机说證(二)

* 初总明大意(二)

* 初功用有殊
* 二功极不异
* 二證位阶差(疏二)

* 初科分(二證)
* 二随释(经二)

* 初明依位渐證(疏六)

* 初列四位(初中)
* 二配四相(此四)
* 三举意总释(然心)
* 四翻之以成四位(今因)
* 五标示释仪(今以)
* 六正释经文(经四)

* 初信位(疏二)

* 初叙论(初信)
* 二释文(经三)

* 初标具足凡夫
* 二明闻法觉悟
* 三明息妄随真
* 二贤位(疏二)

* 初叙论(二贤)
* 二释文(见前)
* 三圣位(疏二)

* 初叙论(三圣)
* 二释文(经三)

* 初悟前非
* 二明證相(疏二)

* 初总叙义(二明)
* 二别解文(经二)

* 初不住證(三)

* 初法(疏四)

* 初略释(能所)
* 二广释(三)

* 初引偈(故唯)
* 二以偈释经(智无)
* 三通妨难(彼文)
* 三拣前重释(亦可)
* 四结指本论(此则)
* 二喻
* 三合
* 二不住教(疏二)

* 初总叙意(二不)
* 二别科释(经二)

* 初标以喻释
246-A¶ 第 779a 页 X09-0779.png
* 二具以法合
* 三结成位
* 四果位(疏二)

* 初叙论(四果)
* 二释文(三)

* 初明境(疏二)

* 初通释总标(三)

* 初述意(总标)
* 二配论(即论)
* 三消经(二)

* 初直消经文(又若)
* 二以总配别(障碍)
* 二别释十对(一识)
* 二明心
* 三结位
* 二明忘心顿證(疏三)

* 初对前释意(二)

* 初就机释(二忘)
* 二称法释(前是)
* 二引例指同(亦如)
* 三正释经文(经三)

* 初忘心入觉(二)

* 初指示安心
* 二依法顿入
* 二验果知因
* 三印成佛智
* 二偈讽(二)



* ○二偈讽(二)

* 初标举
* 二正说(三)

* 初圆觉无證
* 二对机说證(二)

* 初总标大意
* 二證位阶差(二)

* 初讽依位渐證
* 二讽忘心顿證
* 三两句总结



* ○二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證(疏二)

* 初解释科段(二)

* 初观别(次四)
* 二障别(其所)
* 二开章释文(二)

* 初开章(文二)
* 二释文(经二)

* 初二问答三观修行(二)

* 初示三观行相(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二)

* 初庆前
* 二请后(二)

* 初问所修(二)

* 初立理
* 二请后
* 二问所为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246-A¶ 第 780a 页 X09-0780.png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二)

* 初科分(次正)
* 二随释(经四)

* 初标本取数(二)

* 初约称性之行以标本
* 二约随机之行以举数
* 二正示观门(疏二)

* 初标列(二正)
* 二正示(二)

* 初释意(二)

* 初正释(然禅)
* 二会论(与论)
* 二释文(经二)

* 初泯相澄神观(三)

* 初标本
* 二正释(三)

* 初起行(疏三)

* 初释前二句(二)

* 初明修意(约其)
* 二引论释(论云)
* 二释后二句(由前)
* 二功成
* 三感应(疏二)

* 初释法(众生)
* 二释喻(四)

* 初直释(如诸)
* 二引例(故论)
* 三会通两文(经云)
* 四别释显义(此约)
* 三结名
* 二起幻消尘观(三)

* 初标本
* 二正释(五)

* 初起行
* 二功成
* 三结通
* 四拣滥
* 五总结
* 三结名
* 三绝待灵心观(三)

* 初标本
* 二正释(二)

* 初起行(疏二)

* 初释明所离(摄其)
* 二释明所用(二)

* 初标指(此下)
* 二正释(三)

* 初释法(二)

* 初释正显体(二)

* 初释所遮(即上)
* 二释所表(四)

* 初直指(正显)
* 二明无比(二)

* 初就当体以明无比(然此)
246-A¶ 第 781a 页 X09-0781.png
* 二对诸法以明无比(欲言)
* 三辨说仪(故诸)
* 四结示经意(今此)
* 二释离所依(诸碍)
* 二释喻(三)

* 初释喻依(锽字)
* 二正释喻(后正)
* 二引他释(悫云)
* 三释合(如器)
* 二功成
* 三结名(疏二)

* 初释此所结(二)

* 初正翻释(此云)
* 二问答会通(问既)
* 二总判三门(二)

* 初配前经(三观)
* 二会异说(二)

* 初会涅槃三相(然此)
* 二会天台三观(与天)
* 二偈讽
* 二明单复修习(四)
* 二二问答二重除障(二)



* ○二明单复修习(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二)

* 初庆前
* 二请后(二)

* 初问所修
* 二明所为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二)

* 初科分(正说)
* 二随释(经四)

* 初举意标数
* 二观网交罗(疏二)

* 初分科叙古(二观)
* 二正释经文(经三)

* 初三轮单修三观(三)

* 初澄浑息用观
* 二庖丁恣刃观
* 三呈音出碍观(疏三)

* 初解科名(三呈)
* 二释经义(以诸)
* 二三十一轮交络三观(疏五)
246-A¶ 第 782a 页 X09-0782.png

* 初配结轮数(后交)
* 二显示交络(然每)
* 三用科仪式(二)

* 初正明(今每)
* 二辨异(寂与)
* 四总别科分(文中)
* 五随文消释(经三)

* 初七轮静观为首兼于幻寂(经七)

* 初运舟兼济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二湛海澄空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三首罗三目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四三点齐修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五品字单双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六独足双头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七果落华敷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二七轮幻观为首兼于静寂(经七)

* 初先武后文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二功成退职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三幻师解术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四神龙隐海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五龙树通真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六商那示相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七大通宴默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三七轮寂观为首兼于静幻(经七)

* 初宝明空海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二虚空妙用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三舜若呈神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四饮光归定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五多宝呈通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六下方腾化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七帝青含变观(疏二)

* 初解科名
* 二节经义
* 三轮圆修三观(疏二)

* 初释科名(后有)
* 二解经义(称圆)
* 三结成正因
* 四总示修习
* 二偈讽



* ○后二问答两重除障(疏二)

* 初标意(次后)
* 二释文(经二)

* 初除我入觉(疏二)

* 初总明科意(初中)
* 二别释经文(经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二)

* 初庆前
* 二请后(三)

* 初正问
* 二请后
* 二结意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二)

* 初科分(正说)
* 二随释(经四)

* 初总叙过由(二)

* 初明过患本起
* 二明过患滋多(疏二)

* 初科判(二)

* 初总科(二明)
* 二别判(今初)
* 二随释(经四)

* 初展转生妄(疏二)

* 初消经(谓由)
* 二配二谛(然上)
* 二违拒觉心
* 三动息俱迷(二)

* 初正明
* 二徵释(二)

* 初徵
* 二释(二)
246-A¶ 第 783a 页 X09-0783.png

* 初直释
* 二转释(疏二)

* 初明科意(二转)
* 二释经文(二)

* 初释法(未曾)
* 二释喻(三)

* 初随相说不断(由爱)
* 二称性说亲断(又有)
* 三转以喻释(如梦)
* 四结成障道
* 二别释四相(疏二)

* 初叙意科分(二别)
* 二随释(经四)

* 初约事验我(疏二)

* 初叙科意(初谓)
* 二释经文(经二)

* 初标释粗相(二)

* 初徵起标示
* 二约喻以释
* 二结指细相
* 二悟我成人(疏二)

* 初叙科意(二悟)
* 二释经文(经二)

* 初释粗相
* 二释细相
* 三了迹迹生(疏二)

* 初叙科意(三了)
* 二正释(经三)

* 初徵起标示
* 二举喻徵释
* 三指前对辨
* 四潜续如命(疏二)

* 初叙科意(四潜)
* 二正释(经二)

* 初徵起标示
* 二展转细释(三)

* 初以义正释
* 二以喻反释
* 三以法正合
* 三存我失道(二)

* 初总标失道
* 二展转广释(疏二)

* 初总别科分(后展)
* 二随释(经四)

* 初认我为真(二)

* 初徵释其过(六)

* 初久修如何不證徵
* 二认我取證非真释(二)

* 初法
* 二喻
* 三取證云何妨道徵
* 四爱寂憎喧非脱释
* 五何知證法非脱徵
* 六赞喜谤瞋验我释(疏二)

* 初叙意(六赞)
* 二正释(经二)

* 初标我(未尽)
246-A¶ 第 784a 页 X09-0784.png
* 二以境(验知)
* 二结成障觉
* 二说病为法(二)

* 初正释其非(二)

* 初覆推(疏二)

* 初叙意(一覆)
* 二释经(悉闻)
* 二决断
* 二结成障觉
* 三将凡滥圣(二)

* 初正明相滥(二)

* 初抑圣同巳
* 二聘巳齐圣(疏二)

* 初显科意(二聘)
* 二正释经(经二)

* 初认其圣智
* 二验出凡情
* 二结成障觉
* 四趣果迷因
* 四断惑成因(二)

* 初顺释
* 二反释
* 二依师离病(二)



* ○后依师离病(疏二)

* 初明科意(自下)
* 二别释经(经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二)

* 初庆前
* 二请后(曲分三)

* 初请问之意
* 二正请问(二)

* 初叙意(次下)
* 二释经(由前)
* 三明所为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疏二)

* 初开章叙意(正说)
* 二别释经文(经五)

* 初指示明师令事(三)

* 初令职(疏三)

* 初释标指(简馀)
* 二释示相(离凡)
* 三释结益(结成)
* 二令事(二)

* 初举身命之难(二)

* 初正举
* 二遮疑(疏二)

* 初正释(正明)
* 二别议师资(然为)
* 二例身外之易
* 三显益
* 二分别四病令除(疏二)

* 初会通科意(二分)
* 二正释经文(经三)
246-A¶ 第 785a 页 X09-0785.png

* 初总标徵起
* 二别释行相(疏二)

* 初示文(二别)
* 二别释(经四)

* 初生心造作(疏二)

* 初释标名辨相(二)

* 初正辨行相(辨相)
* 二明病起因(此病)
* 二释指体结名
* 二任意浮沉(疏二)

* 初释标名辨相(二)

* 初正辨行相(生心)
* 二明病起因(此病)
* 二释指体结名(二)

* 初破其无观(觉本)
* 二破其存止(又真)
* 三止息妄情(疏二)

* 初释标名辨相(二)

* 初正辨行相(生心)
* 二明病起因(此病)
* 二释指体结名(二)

* 初破其无观(觉本)
* 二破其存止(又真)
* 四灭除心境(疏二)

* 初释标名辨相(二)

* 初正辨行相(前但)
* 二明病起因(此病)
* 二释指体结名(夫觉)
* 三结明真伪(疏二)

* 初释离病清净(二)

* 初直消文(将前)
* 二通释意(二)

* 初总标徵起(然上)
* 二别释行相(二)

* 初皆无观慧(一者)
* 二偏行一行(二)

* 初明局故皆非(二者)
* 二明通故皆是(若能)
* 二释结定正邪(三)

* 初正消经(即上)
* 二问答通疑(二)

* 初问(问为)
* 二答(答三)
* 三引證释意(故菩)
* 三辨释师之心(疏二)

* 初辨科段(三辨)
* 二正释文(疏三)

* 初释总示(如善)
* 二释别显(夫善)
* 三释结益(结因)
* 四明除病之行(二)

* 初明所治
* 二明能治(二)

* 初等心观人
* 二等心观法
* 五显发心深广(疏二)

* 初会科段(五显)
* 二正解文(经三)

* 初总标发心
* 二别明心相(疏二)

* 初释科文(二别)
* 二正释(经二)

* 初广大第一
246-A¶ 第 786a 页 X09-0786.png
* 二常不颠倒
* 三结通离邪
* 二偈讽



* ○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證(疏二)

* 初释科文(后一)
* 二问答料简(问此)
* 三开章释(四)

* 初申请(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二)

* 初庆前
* 二请后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
* 三伫听
* 四正说(二)

* 初长行(二)

* 初答道场(二)

* 初结前
* 二正说(三)

* 初答道场期限
* 二限内修行(二)

* 初明道场行相(二)

* 初明随相用心(疏三)

* 初释想其胜缘(对当)
* 二释礼忏仪式(三)

* 初释经三七日(去其)
* 二释稽首诸佛名(疏二)

* 初悬叙(三)

* 初备列八种(次下)
* 二配指此经(今略)
* 三引文例證(论中)
* 二正释(三)

* 初略释礼名(礼佛)
* 二引文广释(二)

* 初总释七礼(准勤)
* 二别释后四(然后)
* 三结配此经(今经)
* 三释求哀忏悔(四)

* 初释忏悔名(具云)
* 二明所忏法(其所)
* 三明障起所由(今欲)
* 四正明忏法(二)

* 初总(忏有)
* 二别(若就)
* 三释感应获益(感应)
* 二明离相用心(疏二)
* 二遇夏安居(三)

* 初标异声闻(二)

* 初正释(亦名)
* 二会通(然论)
* 二正陈辞句
* 三结示休期
* 三诫取邪正(疏二)

* 初定所證境(总标)
* 二正解释(谓信)
* 二答加行(疏二)

* 初科分(二答)
* 二随释(经三)

* 初别修三观(二)

* 二别释(三)

* 初静观(三)

* 初修观成
* 二起功用
* 三诫邪證
246-A¶ 第 787a 页 X09-0787.png
* 二幻观(二)

* 初明正观
* 二诫邪證
* 三寂观(三)

* 初修观成(疏二)

* 初释标释(二)

* 初释标文(此有)
* 二释释文(二)

* 初正释(由前)
* 二證同(二)

* 初正指同(三)

* 初叙义(据论)
* 二引文(故论)
* 三释意(释曰)
* 二通妨难(问文)
* 二释结成(初则)
* 二起功用
* 三诫邪證
* 二总结
* 二遍修三观(疏三)

* 初略消文(二)

* 初约所感胜缘佛出释(如来)
* 二约自心本觉佛出释(又即)
* 二广释义(三)

* 初指经总标(然前)
* 二正释义(二)

* 初约实义(实义)
* 二约对机(对机)
* 三结会此经(对今)
* 三释成圆意(然此)
* 三互修三观(三)

* 初明修观不成
* 二令忏除惑业
* 三令随便互修
* 二偈讽



* ○第三流通分(疏二)

* 初总明来意(入文)
* 二科释经文(二)

* 初科文(文五)
* 二随释(经五)

* 初庆闻深法请问流通(三)

* 初进问威仪
* 二正陈辞句(二)

* 初庆闻所诠
* 二请问能诠
* 三三展虔诚
* 二赞许伫听交感流通(二)

* 初赞许
* 二伫听
* 三依问宣说内护流通(二)

* 初且标能说能护之人
* 二正答所说所护之法(五)

* 初答名字
* 二答所至(二)

* 初标行所依
* 二依修所至
* 三答奉持(二)

* 初法
* 二喻
* 四答功德(疏二)

* 初科分叙意(四答)
* 二依科随释(经三)
246-A¶ 第 788a 页 X09-0788.png

* 初以施宝校量显闻经胜(二)

* 初举劣
* 二显胜
* 二以度人校量显说经胜(疏二)

* 初显意(二以)
* 二释文(经二)

* 初举劣
* 二显胜
* 三以宿因反验显信经胜(疏二)

* 初显意(三以)
* 二释文(经二)

* 初明闻信
* 二验宿因(二)

* 初反显
* 二顺明
* 五答护持
* 四禀命加卫外护流通(三)

* 初力士众
* 二天王众
* 三鬼神众
* 五时众受持总结流通



* ○三庆赞回向(三)

* 初庆(二)

* 初伤昔(自惟)
* 二庆今(何幸)
* 二赞(上士)
* 三回向(巳采)

大方广圆觉经略疏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