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 486a 页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二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疏十门分别者。然此十门生起有绪。初因缘者。夫圣
人言不虚发。动必有由。岂同凡愚无端率尔。欲释圣
典。先知因由。故受之以教起因缘。二者因缘既彰。有
所起教。教虽无量。不出三藏二藏大小诸乘十二部
分。须知此经何藏何乘何分所摄。故受之以藏乘分
摄。三者然其藏乘部分皆通权实。须知此典为实为权。
判权实者须有凭据。况西域此方末代诸德。造论制
疏。宗尚不同。故受之以权实对辨。四者既辨此经是
实教摄。所诠自有深浅广略。未知此经所诠之义分
齐如何。故受之以分齐幽深。五者巳知经义甚深甚
深。未审是何根器堪受此法。故次明所被机宜。六者
虽知深义正被顿机。未知能诠之经以何为体。故次
明能诠体性。七者能所文义巳知深妙。未审其中所
宗所尚何是旨趣。故次明宗趣通别。八者上之七门
悬谈文义。巳知纲领。虽能所诠异。终教属宗。而因诠
得意。得意须忘诠。忘诠脩證非无顿渐。顿渐證入方
便如何。故次辨脩證阶差矣。九者凡是经论出自西
天。爰至汉朝。始洎东夏。封域既异。言音不同。将示群
方。必须翻译。未知翻译为是何年。回缀笔受是何人
者。然经旨深妙。罕及常情。欲使知之。必须疏解。未知
今古凡有几人。故有第九门也。十者通意虽知。在文
难晓。欲使差别义门彰乎翰墨。宗通理味现乎经文。
卷二 第 486b 页 X09-0486.png
故别解文义也。
疏因缘者。因缘之言有其通别。通者因是因由。缘是
所以。亦是由缘。意不异也。假如云因何作如是事。或
云缘何作如是事。二言总得语势同矣。别者缘是资
缘事缘。此则因亲缘疏故。华严大疏。光明十种由致
故说大经后明须假十种事缘资缘。方可说经。因之
与缘各有其十。今此所明教起因缘者。是前通意。不
分亲疏之异也。若约分者。酬因是因。酬请是缘。
疏总者文二。一正明因缘。言酬因者。佛在因地。脩行
发愿。愿得成佛说法度人。今转法轮。酬因地之行愿。
故华严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
转无上轮。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
力。示现自在法。疏酬请者。佛初成道。梵王帝释等。请
转法轮。故法华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
日中。思惟如是事。乃至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
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尔
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合
掌恭敬礼。请我转法轮。佛酬其请。故始于鹿苑。终于
鹤林。四十九年说诸经教。度众生故。疏显理度生者。
说二乘教。显生空理。度凡夫外道。说大乘教。显二空
理。度凡夫二乘。说圆顿一乘教。显三谛真实理。度圆
机众生及地位菩萨。
▲疏若原佛本意下。二尅就佛
意也。于中二。一正明。谓若据机感。则具多缘。缘会即
应。机请即说。所说之教亦三乘深浅不同。若直就佛
卷二 第 486c 页 X09-0486.png
本意而言。则唯为开示众生如来知见。更不约馀事。
故法华云。诸佛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诸佛世
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
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
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诸佛
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
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
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故
知佛意唯为一乘。言开示悟入者。我法俱空为开。所
显真如为示。理智不二为悟。念念相应为入。又无念
是开。分明了了为示。本来如此为悟。不认迷情为入。
又始觉为开。本觉为示。始本不二为悟。迷悟不二为
入。又一念不生前后际断为开。照体独立为示。摄一
切法为悟。同一切法为入。此皆邈境智相应时而言。
非为释义。馀约法华论及诸家疏意广释。具释如清
净慧章中。又引南北二宗禅门释之。在补卷中。有心
力者。捡而说之。
▲疏虽说三乘至一佛乘故者。二释
疑。应先假为问曰。无常经云。若老病死。世间无者。如
来不出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證法及调伏事。是故应
知此老病死。于诸世间是不可爱。不充泽。不可念不
称意。由此三事。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说所證法
及调伏事。据此则为老病死故出世。法华又云。唯为
开示知见故出世。既言唯为。不合兼为其馀。何以二
经不同。又佛所说教。现有三乘。云何言唯为一大事。
卷二 第 487a 页 X09-0487.png
未审唯为之言如何通释。故疏便兼义。牒起无常经
文。纵其问意。后以法华之文而答。此则一行之中。便
具二经本文及义。并问答之意皆备足矣。此疏文略
义广之势例皆如此。所言兼义牒起者。以无常经但
云说所證法。不云三乘。然定是三乘之所證。所證法
者。二乘生空偏真之理。大乘二空之理。调伏事者。谓
五停心观等一切行门。如净名经众香菩萨问维摩
诘。今者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
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
狱畜生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口意邪行。
是身口意邪行报。乃至持戒犯戒。是得罪离罪。是净
是垢。是有漏是无漏。邪道正道。有为无为。世间涅槃。
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则御其心。乃
可调伏。譬如象马𢤱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
后调之。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
可入律。皆调伏众生。惑业集谛既亡。老死苦谛即绝。
故云为老病死说调伏事。若约权实无碍说者。说调
伏事。则是为老病死而出世。说所證法。即是为一大
事故出世。由调伏惑业故。證如来知见。如来知见故
惑苦皆亡。反覆相成矣。然疏中虽说二字。含于两势。
一云虽说三乘。二云虽说所證法等。虽说三乘者。则
法华中。世尊恐会中闻说佛出唯说一乘即疑云何
故鹿苑巳来又说种种馀法。故举三世诸佛虽说种
种皆为一乘。经云。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种
卷二 第 487b 页 X09-0487.png
种因缘譬喻言词。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
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乃
至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既言种种皆为一
乘。即知虽有三乘。不乖唯为之言。虽说所證等者。则
通无常经中为老病死出世之难也。疑难二处。释唯
一文。虽说其多皆为一故。但于一中作多说故。
疏别者者。唯说圆觉一经所起因缘。不说馀经。故云
别也。文二。一标数。疏因行有本下。二列释。言行本者。
谓诸波罗蜜。三十七品助道之法。皆是因行。皆由了
悟圆觉。方成实行。方曰正因。故经指觉心。为诸行本。
云从圆觉流出波罗蜜等。具在文殊一章。可捡经文。
疏文于此悬说。
疏二泯绝下。文二。一述义。言泯绝菩提等者。下文云。
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且无成佛
及不成佛。又云。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
相。疏无始无终者。菩提无始。烦恼无终。不同法相宗
菩提有始烦恼有终。故摄论云。世间不破。出世间不
尽。疏不增不减者。论云。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
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巳
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等。
乃至亦名如来法身。故云不增减。疏究竟果者。此经
下云。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證大圆觉妙庄
严城。即是此疏究竟果也。如此文类。下文甚多。如云
三事圆證。故名究竟涅槃。又云。若事理障永巳断灭。
卷二 第 487c 页 X09-0487.png
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等。又云。一
切障碍即究竟觉等。即知泯绝果相成真实圆满果
也。
▲疏故说下。二指文。此是普眼章末之文也。具云。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
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
说阿僧祗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
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
如昨梦。疏等者。等取前所引本无菩提及与涅槃等
文。文类亦多。更须捡说。
疏三决择者。决断定须圆顿悟理称理修行拣择。一
向但说本自圆真不假修行者。及一向说断障證真
灭凡成圣者。疏悟理应修者。此义具在本起因地疏
文也。此中文二。一正明悟修。言普贤问者。文云。一切
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
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
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
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疏佛说者。
文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
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
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又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
虚妄境界。乃至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如钻火等。偈云。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普眼章云。幻身幻心幻尘
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
卷二 第 488a 页 X09-0488.png
明现。又云。證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
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等。言应当
远离者。即是起幻智也。虚妄境界者。即是所除之幻。
幻身心尘灭即是幻尽之言也。远离亦复远离及幻
灭亦灭等。皆是智泯之言也。觉圆满及非幻不灭垢
尽明现觉所显发等。皆是觉心圆明之言也。
▲疏然
今下。二印定其要。文二。一彰要所以。唯者简圆悟之
人。于中道第一义谛真性之体。知真性随缘。成如幻
之法。缘无自性故一切空。此说即不溺无修。今有但
说空幻。不知体是灵性者。却乖修也。何者。以虚空无
可除断。无可添补增益故。空不可修。翳所见华且无
体可断。故终无结果义。故幻不可修。南宗谈禅失意
者多有此类。若经论学者。即西域清辨门下。此方习
三论不得意者。亦有此类。又智论说。方广道人立空
幻宗。西域推为附佛法外道。疏修习下。谓不先求了
达自心。不知性具一切功德。不悟缘起如幻本空。但
凭佛语。发心运意而修。既不寻佛意。迷四悉坛。故法
华云。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此宗禅门多有此类。
若经论学者。即多是法相及小乘宗人。及不参问善
友。不听经论。但以善心修行之者。故三圣观云。有信
无解。增长无明。既不知性德本圆诸法空幻。故有所
得。但结三界因果。
▲疏似反而符下。二结以印定。于
中。先且辨迷所以。言似反者。既顿悟性德本具烦恼
本无。即不应更修。既假修之积。渐断惑成德。即不名
卷二 第 488b 页 X09-0488.png
顿悟。故似反也。言符者。顿见九层之台。渐渐而登。顿
生孩子六根具足。渐渐成长。顿认得身是良人。渐学
仁义礼乐。顿见本性渐渐修行亦复如是。故二义相
符。契合不乖反也。疏故最下正是印定。上句结。下句
印定。结中。一向说顿。一向说渐。或说顿渐各别。皆是
易也。唯说二不乖故难。
疏四穷尽下文二。一正明。二显要。初中三。疏谓菩萨
下。一举疑念也。菩萨即金刚藏也。其文具云。若诸众
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
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
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释曰。此
有三句。一谓真能生妄。二谓说妄为真。三牒而纵之。
责无穷过。
△疏佛答下。二斥疑念。文云。种种取舍皆
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释
曰。种种取舍之言。通摄一切分别。即巳该刚藏三句
疑难也。故疏叙意云。即此分别便是无明矣。馀文易
见。疏如云驶下。文云。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
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
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
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释
曰。四喻中。初由目数动。湛水如波摇。次眼识迟钝。旋
火成轮相。馀二可见。诸旋者眼目云舟。彼物者水火
月岸。
△疏但一念下。三断疑念。清凉大师答顺宗皇
帝心要之言也。次云照体独立物我皆如。言一念者。
卷二 第 488c 页 X09-0488.png
一约遍计。二约依他。疏如翳差华亡者。文云。譬如幻
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华于空灭。疏等者。等有二意。
一者等于馀文。不具取故。二者等于后喻。谓佛通此
难。有其二喻。空华喻顿悟本无烦恼。金矿喻渐断惑
习。若但用前喻。即拨迷悟因果之相。便成邪见。若但
用后喻。即成众生觉性本来不净。失真常理。亦成邪
见。故说二喻。疏但举一故。等取二也。金矿文云。善男
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
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
是。
▲疏众生即佛下。二显要也。文二。一辨所以。此有
五重。展转难得其人。谓难知难信。难解难了。后后难
于前前也。通论难者。凡圣相违故。说有多门故。别释
相者。初谓不遇人说。旷劫无由自知。既善友难逢。故
知之不易。次谓宿有缘种。闻之方信。且百千万亿之
数。无一有宿种宿缘。故虽闻之难生信也。金刚经赞
信者云。不于一佛二佛等。三谓设令但有缘无种。或
但有闻种无信种者。今生虽闻而信。亦难解悟。不论
根性利钝。要须宿世闻信所薰。今再闻方解。故须拣
择所闻之法能信之心。不得杂薰累于至道矣。然缘
则属人。种则属法。由此缘种。应成四句。谓有缘无种
等。于人有缘则易信。于法有种则易解。亦通易信。馀
句可知。四谓才闻一门之义一重之法。即便信解领
受。未经纵夺推徵。或宿种本非深广者。即虽解。亦难
至此境也。此境有二。一谓不觉。此刚藏所难三句之
卷二 第 489a 页 X09-0489.png
境。此意言尚不解生疑。匪唯不能通决。二谓纵觉此
疑境。又难自决了。决了者如佛所说之文也。难臻此
境之言既含两重。兼前三重。故成五也。罕者稀也。寡
鲜皆少也臻至也。
△疏今经下。二结成其要。于中。上
二句结众生与佛。若各随相说。是生灭门中染净起。
皆是枝派之义。良由泯相同一心源。故得相即。当知
相即即是穷源。下二句显要。言群疑者。然求大乘者
所疑虽多。统要唯二。一者疑法。障于发心。谓作是疑。
大乘法体为一为多。一则无诸众生。菩萨为谁发弘
誓愿。多则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由是疑惑
不能发心。二者疑门。障于修行。谓疑如来所立教门
众多依何修行。若并可依。不可顿入。若依一二。何去
何就。由是疑故不能起行。故论中立一心法。遣彼初
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但有无
明。迷自一心。起诸波浪流转六道。虽起六道之浪。不
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动作六道故。得发弘济之愿。
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体大悲。如是遣疑得发心
也。开二种门。遣第二疑。明菩萨诸行虽有众多。初入
修行不出二门。依真如门以修止行。依生灭门而观
起行。止观双运万行斯备。入此二门。诸门皆达。如是
遣疑。能起修行也。今此疏意亦同论也。谓信解净性
一心有生有佛。又悟相即。即是一心二门本末无碍。
既此义精通。故一切疑自然净释。无所滞也。
疏五除断等者。无明贪爱。即是轮回根本也。故文云。
卷二 第 489b 页 X09-0489.png
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又云。由有种种恩爱
贪欲故有轮回。文中三。一谓发业下显所除过患。其
发润之下义当具释。此通诸教故。十二缘生。生起有
绪。且约大乘一重因果者。最初是无明。无明发业。业
是行也。发巳成种。即次五支次爱取能润。润巳名有。
有故受生。即后二支。
△疏若不识下。二明应除所以。
言贼能为者。涅槃经云。觉知是贼。贼无能为。今反此
意。若不识无明。无明则能为也。能为者能发业也。疏
不可断者。中论云。定有著常。常故不可断也。如真如
体。由此必须先显其相后显本空。具如下文。可捡而
说之。故智论云。佛有二种说法。先分别诸法。后说毕
究空。即此意也。
△疏故答下。三指能除之文。各于本
章捡而略叙。然显示无明巳。不即次断贪爱者。由断
贪爱是修行之心。心行难顿相应。不同悟解之慧故。
须假普贤巳下三章之理观照圆通。方能穷达微细
染著根本。
疏六中搜索者委曲寻求也。菩提隐障者但障菩提。
而不起惑造业。故举菩提。以目其障。菩提之隐障依
主释也。故文云。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
净觉。障者是覆蔽妨碍之义。隐者疏中自释。此文分
四。一谓我人下正指隐障。二虽名同下释隐所以。然
此四种。缘唯我相。是主宰义。但由展转约义。故有四
名。四名复有二相。一迷识境。谓取自体为我相。计我
未来展转趣于馀趣。为人相。计我过去从无始来种
卷二 第 489c 页 X09-0489.png
种死生。为众生相。计我现在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
寿命相。诸教亦说我等四相。皆是此也。故云名同。二
迷智境。即此经所明。约以智證理能所难忘。微细展
转成此四相。文云。以巳微證。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
相根本。四相者。一认證名我。二悟我成人。三了迹迹
生。四潜续如命。故云深密等也。义在本文。
▲疏其犹
下。三喻释可显。
▲四我亦下。合而指文。
疏七中三。一以论文总列广略。
△疏如论中说者。凡
所引教。若云说者。即取意引不具其文。若云某教云
者。即是如次具写文也。疏或有众生下。论具云。如来
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
等解。则不须论。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
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或
有众生无自心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自有众生。复
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
者。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释
曰。疏中取意引也。但读此对详。自见具阙。然本文有
四类。二经二论。今约机略说三耳。
△疏此之三类下。
二以广略指配诸教。然详论意。以遍寻诸经为广。不
必唯指一大部。今缘但就诸部经中。唯将圆觉对馀
经而论广略故。以大部为广也。言文广者。六百卷也。
义略者。但约遍计所执。一向明诸法皆空。如大品云。
设更有法过于涅槃。我亦说如梦幻等。俱广可知。俱
略者。文唯一十四行。义唯空理。
△疏三文略下。三正
卷二 第 490a 页 X09-0490.png
明圆觉。略而摄广。文二。今初具显也。然据论中辨。文
略义广。判论不判经。今以含摄例同。故以此文。判于
圆觉。问马鸣本为见有一类众生。厌繁乐略故。造起
信论。今判圆觉是文略义广。巳自当于此机。马鸣何
须重说。答佛所说经。但指法体。意不展转讲解性相
之义。中下众生无由解了。故须菩萨造论解释。是以
马鸣叙意云。或有众生无自心力因于广论。或少文
摄广而解等。故古德云。经以意趣中求。论以性相中
求。是则经含广者。含广多法门也。论含广者。含广多
义理也。问若尔。何以今判经。云文略义广。不云法广。
答法对能诠之文。总名为义。对于展转解释之义。即
名法也。亦缘借论之本文。判于经故疏谓一轴下。显
文略义广之相也。出纸数者彰文略也。馀皆义广。然
天台四教。贤首五教。皆摄一切经。今经义具。故是广
也。四教五教如下所明。今云空宗相宗即始教也。单
取空宗即通教也。馀皆可知。云该及含者。虽有小乘
及圆教之义。而非其宗故。
△疏龙藏下。二者总结也。
余起首转藏经时。便在意更拣。悟修周备。卷轴少略
者。无有等于此者。
疏八中二。一配三根。三根之义捡文略叙。二言一法
下。释一法。
疏九令修下。文二。一举浅。言诸家禅定者。说一向安
心息念门户。色四空四者。四禅四空也。六度中禅门。
亦只约四禅等。辨其行相。又诸经散说顿渐禅定功
卷二 第 490b 页 X09-0490.png
用道理。劝赞修习之意。文亦甚多。然于一性观门。不
别立宗体。又无始终方便门户。天台广明甚深禅定。
亦只约四禅八定。而为修习之门。
▲疏唯起信下。二
显深也。真如三昧者。论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
正意。不依气息形色。不依于空地水火风见闻觉知。
乃至依如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
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
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释曰。此一
段上门。有始有终。简魔简伪。显能显益。义意门户一
切周圆。故异诸教。诸教但说义也。虽三根者。问三观
各有名目。何以复云圆觉观门。故此答云虽三根等。
疏十劝事下。文三。一明诸教不必依人也。二此经下。
明此宗必须善友。于中又二。一立理言。惑元无者。文
云。此无明者非实有体等。又云。亦无身心受彼生死。
又云。生涅昨梦。又云。如翳见华。又云。实无菩萨及诸
众生。除断者。文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又云。先断贪
欲及除爱渴。又云。依愿修行渐断诸障。又云。若能断
憎爱及与贪嗔痴。又云。由静力故永断烦恼。又云。不
取作用。独断烦恼。如是等文更有数十。佛本是者。文
云。始知众生本成佛等。又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等。
又云。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如此文例亦甚
多矣。勤修者。文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等。
偈云。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举要而言。普贤下十
章。皆是说修行也。一切仪式者。有惑有断。无惑无断。
卷二 第 490c 页 X09-0490.png
本迷本佛。有修无修。因果地位。證理度生等也。
△疏
故令下。二指文也。具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
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
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
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
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
种过患。心无憍慢。况复转财妻子眷属。若善男子。于
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
十方刹。又云。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
识欲来亲近。应断憍慢。若复远离应断瞋根。现逆顺
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
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疏是以下。三指华严以为
类例。谓彼经法界品说。文殊从佛会出。人间游化。至
福城东古佛塔庙。演普照法界修多罗。城中优婆塞
夷童子童女各五百。诣文殊所。听受巳各归城中。五
百童子中。有一名曰善财。闻种种法巳。一心勤求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偈愿赐观察。愿垂教敕。守护
拔济。文殊告善财言。善哉善哉。汝巳发阿耨菩提心。
复欲亲近诸善知识。问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亲
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知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
生疲厌。乃至。若有众生。能发阿耨菩提心。是事为难。
能发心巳求菩萨行。倍更为难。若欲成就一切智者。
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卷二 第 491a 页 X09-0491.png
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
勿见过失。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胜乐。其国有山
名曰妙峰。于彼山中有比丘。名曰德云。汝可往问。善
财遍问。展转乃至经百一十城矣。
疏故以事师下。彼既判善财求法巳下乃至经终。为
流通分。意令末代仿此圆修一生證入。故云为后之
轨。
○藏摄门。文二。初藏。后摄。初中又二。初列而总释。疏
含摄者。世亲摄论第一。庄严论第四。皆云彼三及二
云何名藏。答云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今加含
者。摄即包含。包含释藏。其义显易。故加含字。兼取论
文云含摄矣。
疏初三藏下。二牒而别释。文二。一三藏。二二藏。初中
二。一能诠。二所诠。初中三。谓经律论。经中又二。一释
名。二显相。初中又三。一义翻而释。疏修多罗者。亦名
修妒路。此二什公多云尔。唐三藏云素怛缆。是中天
语。然西来三藏。或中天。或东西南北。什公是龟兹。近
于东天。然亦游五天。随时所受小有轻重。大旨无乖。
如此方中华及吴楚燕蜀。言音虽异。所目无殊。疏契理
契机者。契谓符契道理。合有情机。此中相对应有四
句。一契理不契机。如达磨对梁武帝之类也。或法华
五千拂席。华严五百盲聋等。二契机不契理等。可以
意知。疏贯穿者当契理。摄化者当契机。贯摄二义如
佛地论。次下当释。
▲疏正翻下。二正翻对释二。一直
卷二 第 491b 页 X09-0491.png
翻释。谓西域以华供养。以线贯之。不为风所吹散。圣
教贯所诠之义。如线贯华。故从喻立圣教之名。名为
线也。疏持纬者。然圣教贯义。非唯但以线之贯华。亦
似经之持纬。二义无别。
△疏此方下。二明取舍。谓线
经二喻。义虽不殊。但以西域风俗多见线华。故立名
线。此方重于经典之称。遂云经也。
△疏然天竺下。三
广翻结释。于中三。一正翻四名。西国风俗例如此也。
如涅槃说。呼马鸣盐器水。四事皆云仙陀婆等。然此
方亦有此类。但字不同。如呼所使为婢呼能嗅根为
鼻及回避等。仙陀婆义。如下具说。
△疏故梁下。二證
成一名。别卷中具有别释。
△疏古德下。三结成义翻。
义翻加契字也。文中二。一明义翻之意。儒者即九流
之首。周末鲁大夫。姓孔名丘字仲尼。是其主也。墨者。
即墨翟为教主。以亡身益物。是其所宗。如夏禹之勤
劳。用斯意也。儒有九经五经。皆称为经。经者常典也。
圣人之言方得称经。老子亦云道德经。庄子亦云南
华真经等。此方既以圣人之言为经。故古德译圣教。
亦名经也。言借彼者。席经不顺本义故。
△疏则双含
下。二申义翻之要。疏二义者。一圣教义。二经纬义。疏
两方者。顺夫子等经。及顺西域纬圣教之经也。疏借
义助名者。名即经也。得契字之义扶之。即成圣教之
经。不是持席纬之经也。云契字是义者。以梵题无也。
谓梵云欲底。此翻云契。若契经二字具足梵语者。应
云欲底修多罗。今梵题既无欲底之言。明知无契字。
卷二 第 491c 页 X09-0491.png
契字但是义矣。知质多名心集起为义故。拣异者。以
契字简席字。则经有所属。然契经皆依士释。允当者。
由双含俱顺简异等义极相符。又名不失。故为当也。
允信也。是诚实之义。问西域修多罗所目四名中。既
有经字。则经正是敌对。何以古来诸德皆云义翻。线
既敌对。经何得非。答若但取名即如所难。今以顺于
义故。四中经字自属席经。不目佛教。何成敌对。若敌
对翻于佛语者。应云圣教。以四中有圣教之名敌对
故。故契经言皆是义译。然此二字。对修多罗有二同
别。一名同义别。即经字也。席经非圣教故别。皆是经
字故同。二义同名别。即契字也。修多罗不目契字故
别。而实契理契机故同。
▲疏然其义下。二显相也。文
二。一约佛地论云第一也。此或贯摄皆通所说所化。
谓贯穿所说之法。摄令不散故。贯穿所化众生心行。
摄取不舍故。或各局一义。谓贯穿所诠法相。摄持所
化众生。
△疏杂心下。二约杂心论。论云。修多罗者凡
有五义。一曰出生。出生诸义故。二曰涌泉。义味无尽
故。三曰显示。显示诸义故。四曰绳墨。并诸邪正故。五
曰结鬘。贯穿诸法故。如是五义是修多罗义。今疏引
初二义不次者。依古疏引。取义便耳。注五义对详者。
初二井索显示。即圣教绳墨是持纬之经。同席经也。
结鬘同线。线能贯华结成鬘故。总此五义。不出贯摄。
疏二毗奈下。二律也。文二。一正。二兼。梵名及义。诸家
不同。如别卷说。疏业非者。不杀盗等。故律中有犯毗
卷二 第 492a 页 X09-0492.png
尼有诤毗尼等烦恼者是发业之本故。律云为调伏
贪等令尽。是故世尊制增戒学。灭果者即无为果故。
经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尸罗者具云翅恒罗。
清凉者。双从因果得名也。别解脱者。别有二义。一如
疏。二拣异定道。名之为别。谓非定共道共二戒。此是
远离羁缚业缘。名解脱也。随顺者。随顺有为无为二
解脱故。故遗教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
木叉。然戒律等复有众多。亦在别卷。其显相者。前名
之中巳含止作。即毗尼相。
疏三阿下。文二。一释名义。二显行相。释中二。一释义。
二释名。一中三。一所对。云法有二种者。取俱舍意释。
彼论云。能持自性故名为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
四圣谛。是善是常。故名为胜。即释彼论也。注性也状
也者。二俱相也。以四圣谛中灭谛是理。而皆云相者。
灭谛之相即体相也。馀三约相。即相状也。
△疏对亦
二义者。二能所也。亦取论意。彼论云。此能对向。或能
对观。故为此配属。
△疏其能下者。三能对也。其能对
者。即是出对法对也。谓无漏慧及相应心所等故。彼
颂云。净慧随行名对法。长行云。慧谓择法。净谓无漏。
净慧眷属名曰随行。如是总说无漏五蕴。名为对法。
更有问答。在别卷中。
▲疏言对法下。二释名。若据正
对所依。应名法论。慧依于法故。今以慧为其主。故名
慧论。故所诠中。诠于慧学。故旧译为无比法。以诠慧
胜故。
△疏世亲下。二显行相。文二。一正显。数者。数字
卷二 第 492b 页 X09-0492.png
通去入二声。今标以去声。释以入声。自相者。色以变
碍。受以领纳为相等。共相者。共有无常苦空相等。广
如华严十地明。疏伏者。由此具足论处所等故。能伏他
论也。谓瑜伽说有七例。颂云。论体。论处所。论据。论庄
严。论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如别卷释。言胜伏他论
者。胜约能立。伏约能破。故梁论云。伏者此法能伏诸
说。立破二能。由正说依止等方便故。通者梁论名解。
由阿毗达摩修多罗。义易解故。
△疏亦名优波下。二
别显。本母者亦翻为依。依藏生解。藏为解母本。即是
母也。又梵云摩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
然论藏。有是佛说。有是菩萨。取经中义。广以释之。以
本统末。亦名佛说三藏尔。广如别卷。
疏然此下。二所诠也。一者则世亲摄论第一云。又能
说三学故。立素怛缆藏。能成办增上戒增上心学故。
立毗奈耶藏。谓具尸罗即悔无等渐次能得三摩地
故。能成办增上慧故。立阿毗达摩藏。谓能决择无倒
义故。梁论亦同。疏通三者。经文戒慧其文非一。智论
等亦广说定。律中亦说定慧。故毗尼增三。文云。云何
增戒学。所谓增定学增慧学。是名增戒学等。
疏二藏中。文三。一正明。庄严论第四云。此三藏由上
下乘差别故。复为声闻藏及菩萨藏。摄大乘论亦同
此说。声闻者。闻声得道也。如瑜伽八十二说。声闻理
者生空偏真也。行者四谛。果者有馀无馀二涅槃。菩
萨理者二空。行者六度。果者无住涅槃。
△疏三乘下。
卷二 第 492c 页 X09-0492.png
二通妨也。理果同者。同證生空理。同得二涅槃果。如
别卷说。
△疏若约下。三添义。此收是二藏。今复别说
三藏故。科云添义矣。教别者四谛十二缘。行别者有
四。一修习及唯断正使。二总观别观。三集谛为门。苦
谛为门。四制果不制果。疏普超下。普曜阇王经亦说。
然西方复有四藏五藏八藏九藏十藏十二藏。如别
卷中。
▲疏然此下。二摄也。文二。一藏摄此经。二若此
下。此经摄藏。该三二者三藏二藏也。先令下摄律藏
也。刚藏下摄论藏也。该浅者摄小乘藏也。亦是通难。
难云。此经所云持戒安居及论难等。皆是大乘。云何
判言普摄三藏二藏。故为此答矣。摄经藏及菩萨藏
者。不言可见。
乘摄门文二。一明乘。二辨摄。初中六重。一一重中。各
皆总摄诸乘。一乘者。此是会三所归之一。非三中之
一数。云十方等者。法华文云也。如下两宗对辨中引
释。疏二乘者。了义一乘含在菩萨乘中。缘觉乘即含
在声闻乘中。疏三乘者。开出缘觉。未开出佛乘。疏四
者下。第四重中文三。一正立。谓于上二乘中各开二。
故成四也。
▲二故梁下引證。即论第八卷末云。佛说
正法善成立。释论解曰。一切三世诸佛共说此法。所
说理同。不相违背。故名正法。又欲显说者胜。故言佛
说。由所说道理胜及所得果胜。故名正法。如来成立
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于此三
中。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注四品下。涅槃经说。十二
卷二 第 493a 页 X09-0493.png
因缘下中上及上上智观故。如次成声闻缘觉菩萨
佛等菩提。
▲疏梁朝下。三广释文二。一约法华。二约
诸教。初中三。一正立四乘。二者出所以。三会通权实。
初中言光宅寺名也。法师名云光。讲法华经次。被志
公呵者。四衢者四谛也。
△疏临门下。二出所以。所以
有三故。三乘是权。而义势连环。初云亦同羊鹿俱不
得者。羊鹿是虚指。出门不上车。牛车居是实出门。即
合上牛车亦不上。明三皆虚指。约法说者。昔指三乘
三界门外。二乘出界无有实果。菩萨出界岂有实證。
俱无实證。名不上车。明知三乘皆是权设。疏并无体
者。既不得车。明皆无体。以无可得故。长者虚指三车。
实无界外三乘。明是方便。尽无生智是二乘车体。丈
六佛智是牛车体。二乘之智既非真实。浅智岂有实
耶。然上不得。约人就法。今明无体直就法明。疏诸子
皆索故者。复成上义。向若有体。即不合索。诸子皆索。
明皆无体。不见羊鹿故索羊鹿。今索牛车。明无牛可
见。故彼经云。尔时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
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既索牛车。明同无体。故
牒索耳。索车是喻。约法云何古有多释。略要有二。一
者机索。二者口索。言机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门出
三界苦。谓为究竟。不解索乘巳被陶炼。一乘机发叩
圣义。言索尔。佛知机熟。灵山集会。为说法华一极之
旨。即是各赐诸子等一大事。二口索者。巳集灵山。三
乘三根。皆悉启言求法求记。即是索车。为说与记。令
卷二 第 493b 页 X09-0493.png
其修證。即是等赐。弥勒序品陈四众疑。徵佛定因。巳
是索义。文殊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
断。令尽无有馀。巳许等赐。方便品初。若诸声闻众。及
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
以三乘教。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巳是开权。又云。
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是显实。开权显实巳是
略赐。亦是许与。身子三请。法说索车。譬喻品初腾疑白
佛。请说喻车。踊出品中弥勒陈疑。请说果车。开示知
见。说佛寿量品等即是等赐。三根求记即是索车。佛
皆与说即是等赐。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巳除。即是欢
喜。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皆是赐义。故合喻云。令
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
是宝乘直至道场。由是故知三乘皆赐。由上三段展
转相成。是如三乘皆是虚指。以为方便无有实体。故
古人云虚指三车。而譬子竞驰火难既夷。乃无有二。
岂合有三。实以为一。又殊走而异获哉。故经云。如彼
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
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
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与大乘。而度脱
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畏等诸法之藏。能
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以是因缘。当知
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明三皆虚指也。
由皆虚指即无体故。后得大车。并非本所望。若昔大
卷二 第 493c 页 X09-0493.png
是实。令得牛车何非望耶。问索车之者但是二乘。二
乘教是方便故。羊鹿无体。长者权指。岂可大乘牛车
亦是虚指。何乃玉石俱焚。故侧注通之云。经不言事
也。
△注然约下三会通权实也。于中又二。初四句结
前生后。后谓约下正会通。于中有通有局。局者
废开归会等四。如次别配教理行果。通者互用皆通。
先局配中。言约教废立者。三教虚设。一乘之教方称
实故。约理者。言有三理。覆于一极。(各以所證为真实。则无由见圆通法
性)开无三理。一极自彰故。(能所俱泯。真性圆现)行者三乘之行
皆佛因故果者。三乘之因同
归一果(全性之果。无别新生)三乘之果非究竟故。(二乘之果。但是三昧。权教
大乘之果。但举之以为所〔忻〕。作起行方便。究竟无实故。华严中说。修因契果行相方名生解)注又
废下通也。初句犹局。谓三乘教是虚设。名言巳定。一
向须废不可开会。唯立一乘令證入故。次句方通也。
言馀三者开显摄为会归等也。言通三者理行果也。
开显通三者如上说。谓昔说三理。谓各别證。今示法
身是同更无异味。昔言有三。是方
便门。则闭于一实。今云无三。则一理自显。故云此经
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若约行者。昔说三乘之行。行各
不同。谛缘度等随修各异。今并得为佛因。谓三行别。
则方便之门闭于一实。今摄为一。则方便门开一
实显矣。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先所出内是子所
知。若约果者。昔说三乘不同。是方便门闭于一实。今
云三果虚设。唯有极果无上菩提。心生欢喜。自知作
卷二 第 494a 页 X09-0494.png
佛。则实相显矣。其摄三会三。文虽各异。义意不别。思
之可知。不能一一牒释。良以小乘昔有二下劣心。故
须会之令悟。同于一因一果。一谓自行不成佛故。法
华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
又云。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
此事。皆明小行不得佛也。故药草喻品说。小行即是
佛因以会之。文云。迦叶当知。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
示佛道。是我方便。诸佛亦然。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
声闻众皆非灭度。(废小果也)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三乘行皆佛因
也)渐渐修学悉当成佛。(归于一实)二谓大行非巳分故。净
名云。一切菩萨闻此法者应大欣庆。一切声闻皆应
号泣声震三千。又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
巳如败种。皆明大行非巳分也。故信解品。显示大行
是其所有。文云。复于少时。父知子意渐巳通泰成就
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
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巳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
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
馀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忽于
此间遇会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
财物(万德万行)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指于前文。我今多有
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此即喻慧命须菩提说般若取与。即是出内。以法外化。名
之为出。化功归巳。故称为入。自利利他之行。皆如般若等中)上引二文。皆證会摄
三因为一因也。问若约法华巳前。但是三权。若据法
华会中乃至涅槃。但是一实。进退推求皆无四义。光
卷二 第 494b 页 X09-0494.png
宅疏主何立四乘。答但于一代时教。权实相对立有
四乘。何必同时。况法华之前亦有一
实。谓对一类利根。顿说如来藏性真常之理。又诸般
若及净名之类。皆密约实理。弹呵二乘。但以机闻名
殊不兼权教。故迦叶自责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
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
益。又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巳如
败种。今法华三根声闻皆与授记。一切
声闻不在此会。令转宣说。一切众生皆是吾子。则是
开权会权。唯是一实。法华云。妙妙在于此。然所归之
实即昔实也。但以昔未会今会之。而为妙矣。是则说
权说实皆是法华。故生公云。此经不说则巳说。则权
实双辨。谓昔佛说权不言权也。故上云方便门闭。故
知四乘进退皆成。但光宅不显出昔日自有一乘实
教。而乃唯说法华为实。则抑
诸大乘了义之经。斯为阙事也。若四乘之义则教理
善成。
△疏华严教义下。大文第二约诸教也。教义分
齐者。是藏和尚所述。文有三卷。其中引诸教。料拣一
乘大乘之殊。今虽标举教义分齐。无是用诸教也。注
亦不可云以佛教言下。遮救也。恐彼救云。以佛教言
但约二乘。何以辄判大乘。亦但是教故。此遮之云经
不简故。注华严性起品者。是晋译经中品名也。即今
如来出现品矣。龟镜者。神龟有灵。能知吉凶。秦镜照
胆。能鉴邪正。守株者。即待兔之事也。疏除一乘者。约
卷二 第 494c 页 X09-0494.png
四十年前未显实也。若兼前实言之。即含在大乘之
中。
▲疏今此下。第二辨摄也。文二。一彼摄此。二若约
此下。此摄彼。
分摄门。文三。一总标举。旧云者唐三藏巳前也。注各
有二相者。第一中或三。馀皆是定二。二契经下别释。
三辨通局。
▲二中。文有十二。一中契经者。翻修多罗
也。注中二。一释二相。二释别名。上云或三者。一总相。
二别相。三本相。亦名略相。下异名中。法本即当第三
相也。注别相者。就前总相。分出十一。馀不收者。还复
摄在修多罗中。名为别相。用斯别相。望祇夜等为本
故。此即初为后本。缀缉者。即十一分所不摄者。如华
严贤首品云。尔时文殊师利。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
德巳等类。此是结集缀缉。非佛正说。故云十一所不
摄者。略说所应说义者。此即略为广本也。言如色者
即是根本略相。复云青黄等者是名广相。又若举类
者如贤首品。次前文云。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即其
类也。缘此品一卷半唯说菩提心功德故。标者是略。
为一卷半是广。故云略为广本。注异名者有其四也。
圣教及经。巳如藏摄中释。法本者。隋远法师。以五义
释之。一教为理本二经为论本三总为别本。四
初为后本。五略为广本。(上三如次。是前总相别相本相等三也。总别可知。其本相
者亦名略相。即上释略说所应知义。举色略广之说。及引贤首品例。是也)直说者。成实名
直说语言。总相而言名为直说。一一语多义分别。名
非直说。斯则通十二分。皆有此一。不同别相十一不
卷二 第 495a 页 X09-0495.png
摄二中。二相者。一者。杂集云。不
了义经。应更颂释。二者涅槃云。何等名为祇夜经。佛
告诸比丘。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
是故流转久处生死。何等四谛。苦集灭道。如佛昔日
云云。说经竟。尔时复有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后至问
人。如来向者为说何事。佛时知巳。即因本经以偈颂
曰。我昔与汝等。不识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
海等。是名祇夜经。三中。二相者。一者其文非一。二者
涅槃云何等授记经。如有经律。如来说时。为诸天人
授佛记别。汝阿逸多。来世有王名曰禳祛。当于是世
而成佛道。号曰弥勒。是名授记经。四中。涅槃引诸恶
莫作偈。二相意同。亦如华严三天偈等。五中。一者为
重法故。如三家五请等制戒等。二者涅槃云何等名
为尼陀那经。如舍卫国有一丈夫。罗网捕鸟。得巳笼
系。随与水草。而后还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
言。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六中一
者十地本分。金刚藏菩萨列十地名巳然不释。解脱
月菩萨因此三请不说。大众同请。佛又加请。总三家
五请方说。初列十地名。即无问自说之经也。请后方
说地相。即属因缘经也。二者如阿弥陀经等。七中。一
者说威光太子等。瑜伽云。本事者谓佛前际所有事。
除所生事。二者杂集云。本事者谓宣说圣弟子等前
世相应事。又华严善友因缘等。八中。一者如华严说。
威光太子数数转身遇佛等。涅槃云。如佛世尊。本为
卷二 第 495b 页 X09-0495.png
菩萨修诸苦行。于过去作鹿罴獐兔粟散王轮王。如
是等行菩萨道所可受身。二者如华严诸善友等。然
本事但云其事。除所生事。本生要说身受。九中二相
合释。华严圆觉全受此名。涅槃云。所言大乘方等经
典。其义广大犹如虚空。杂集开为五义。云方广者。为
菩萨藏相应言说。亦名广破。广破一切障故。亦名无
比法。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
处故。宣说广大甚深义故。十中。一者初生即行七步。
华严不起而升四天。二者说佛菩萨不共功德。经文
非一。十一中。一法华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二者。
如为担人说二蕴等。又杂集通说二相。云为令本义
得明了故。十二中云云可知。
△疏然此下。三辨通局
也。且约一相者。十二分中既名二相。今大三小三。各
阙一相。故各就阙者。云唯九部。注但约因缘中。因事
者。意明不阙因请方说。为重法故也。馀皆例知。
疏然此经下。第二相摄也。文中二。一彼摄此。言唯二
所摄者。馀十分。皆无圆觉中义。故不摄也。疏若此下。
明此摄彼者。一摄契经。二摄重颂。三授记。如次因缘。
本事。希有。方广。譬喻。论议等。馀不摄者义如上说。
○三权实对辨门。文二。一正辨。二相摄。初中二。一总
标。二别辨。今初也。或一味不分者。成上合字也。如西
域龙树之释大品。无著之解金刚等。东夏僧肇之解
净名。僧睿之释思益等。或开宗料简者。成上离字也。
如西域智光戒贤各分三时。东夏生公之立四轮。智
卷二 第 495c 页 X09-0495.png
者之分四教等。诸德见开有失则合。见合有失则开
矣。
疏今将下者。别释也。文二。如疏标列也。不分中又二。
一立理。二正明。今初也。殊途同归者。周易云。天下殊
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谓若千逗九达王城不二。九
流百氏大道宁差。今疏借用。乃通三义。一约教。始随
机异故殊途。终归显实故一致。二约机则异。就理常
一。三体外无权。权即是实。故殊途同致。疏一音普应
一雨普滋者。一音。即是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
生随类各得解等。一雨。即法华药草喻品。谓三草二
木不同。同承一雨之润。五性三乘不一。法雨一味无
差。故彼经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
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等。疏三原
佛本意为一事故者。亦是法华中意。故彼经云。过去
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而为众
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等。又云。我此九部
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等。皆为一事也。疏四随
一一文众解不同者。此通明诸经。如经说一无常。或
有解者。以生灭代谢故云无常。或云。无彼常故名为
无常。或云。不生不灭名为无常。或即无法可常。或云
真如一法。随染净缘转变不常。故名无常。或云无常
便知对常以说无常。非常非无常。以为中道等。明知
随人解不同也。又苦集灭道四名。即同随机解殊。乃
有四种。谓生灭无生无量无作等也。又涅槃云。十二
卷二 第 496a 页 X09-0496.png
因缘。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得缘觉菩提。
上智观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者得佛菩提。又如
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
是中道义。即有多人解不同也。此义甚要。在补阙卷
中。智力及者。遇聪慧人可领得者。即捡叙之。疏多种
说法成枝流故者。华严法界品云。法欲灭时。有千部
异千种说法等。何不寻条以得根。便欲派本而为末。
浑淳源之一味。成浇薄之枝流。疏故不可分。总结
也。孔子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巳。何得执异迷同。是非
竞作。
△疏即后魏下。二正明也。即元魏菩提流支云。
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什公云。佛一圆音平
等无二。无私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故
维摩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此上二
师。初则佛音具异。后则异自在机。各得圆音一义耳。
然此二义。若不会释。歒体相违共不相许。则齐楚俱
失。并应夺之。若取各自所宗。故各得一义而与之耳。
疏其分教者下。释分教中文二。一标意。二正开。今初
也。注后三别说者。显过于前。疏一理虽一味等者。谓
今欲分教。非欲分理。迷于权实宁契佛心。二中。一字
通于两用。谓一音一雨。一音但是教本。非即是教。教
乃在机。随机不同。今分彼教。故净名云。佛以一音演
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今分随所解耳。其犹长风是
一百窍异吹。岂以一风不殊便令百窍为一音响。
一雨亦就佛说。正由拣权显实会三为一。故云一雨。
卷二 第 496b 页 X09-0496.png
一雨之喻正是破三。今若不分。即三乘皆实。皆实即
成三雨。故知辨教方符一雨之义。若就机闻三乘者。
如三草中皆有湿润滋味甘苦不同。雨中湿润本无
甘苦。草木中湿润即有甘苦。如佛一味法。到三乘人
见闻之中。便成三种矣。三中。本意未申者。如佛本为
一事出现于世。四十馀年未显真实。今分一代时教。
岂妨判有浅深。言随他意语者。佛有三语。一随自意
语。说自所證一实等故。二随他意语。一向方便引众
生故。三随自他意语。半称自證。半随机故。故今分之。
令知随自意说方是实也。四中。言有通别者。如前所
引。其通者随闻异解。有不通者。就此分之。如说人空
法有。斯即小乘。不可言大。若说二空。此可名大。不得
名小。说有五性。非是一性。说一性处。非是说五。如是
等文。无容异解故须分之。五中有二义。故虽分权实。
不成枝流。一善会佛意故。谓所说逐机之教。乃是随
宜所说。实者称理究竟。二有开显故。谓说权教是方
便门。说于实教是真实相。不执方便为真实。则方便
门开。知实理之普周。则真实相显。今能开显故不滞
枝流。约佛施设故须分权实。疏六王之密语下。此下
有三意。显过前不分。即六七八也。今此六中密语等
者。涅槃第九说。仙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
者水。四者马。释中一水二盐三器四马。故
彼文云。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
王洗时索仙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时索仙陀
卷二 第 496c 页 X09-0496.png
婆。即便奉盐。若王食巳将欲饮浆。索仙陀婆。即便
奉器。若王欲游索仙陀婆。即便奉马。如是智
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复如是。有四无
常。大乘智臣应当善知。若佛出世。为众生说如来涅
槃。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常者说无常相。欲令比
丘修无常想。或复说言正法当灭。智臣应知。此是如
来为计乐者说于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又复说
言我今病苦众僧破坏。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我
者说无我相。欲令比丘修无我想。或复说言所谓空
者是正解脱。智臣当知。此是如来说正解脱无二十
五有。欲令比丘修学空想。以是义故。是正解脱则名
为空。(水盐器马。如次喻无常苦空无我。水方圆流止无常定故。盐多即是苦味故。器即当其空有用
故喻空。马由人策不自在故喻无我也)因文势便。须辨权实及八行义。
并在补阙卷中。疏七不识佛意以深为浅等者。如言
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而谓但是如来方便说者。是以
深为浅也。不能正修。高推圣境。即不能速證无上菩
提。故云失于大利。离世间品云。修此法者。少作功力
疾得菩提等。言以浅为深虚其功者。如佛为止乱想。
合数息著心。为厌苦者令出三界。众生不了。耽味为
真。勤苦不巳。多用功力所获至微。不得涅槃一日之
价。故云虚其功故。虚废功力也。疏八诸佛菩萨亦自
分者。如解深密立三时不同。解节金光明立三轮之
异。涅槃自分半满。又约五味之差。皆佛自分也。若无
著之扶五性及与三时。龙树之判四门(空有等四句也。天台云四
卷二 第 497a 页 X09-0497.png
教中教教皆有四门。四门皆有四悉坛也)共与不共(共般若浅不共般若深也)皆简权
实。有取有舍。即菩萨亦分也。更有庄严圣教等。意在
补阙卷中。
疏以斯等意下。双结离合。而舍合从离。疏谶者昙牟
谶也。从天竺来。半满者即声闻藏为半字教。菩萨藏
为满字教。隋远法师涅槃疏云。圣教虽众。略有二种。
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教声闻者名声闻藏。教菩萨者
名菩萨藏。亦同此半满也。疏屈曲平道者。兼注释之
文。皆依华严疏中叙。又此二教略有四异。
一主异。谓释迦化身与卢舍那十身异故。二处异。谓
娑婆界木树草座与华藏界中宝树宝座等异故。三
众异。谓声闻及菩萨说。与唯菩萨及极位同说异故。
四说异。谓局处之说与该通十方之说异故。然华严
苑法师破之。清凉救之。兼更立十异。并在别卷。(辨权实门
甚要此义)疏且对小显大者。斯则文据涅槃。盖是且对小
乘。都显大乘通相之意。未于大乘中显有权实。亦含
半满也。疏约佛化仪者。佛以一味之法。化生之仪有
曲直故。意明所诠之法不殊能诠之教。有屈曲平道。
此但化法仪式不同耳。疏但满及屈曲下。谓谶于半
则了。于满有阙。印于平道则了。于屈曲有阙。满阙权
实者。谓但顺通相之意。未知佛之深旨。半满之言显
在小大。密意有以权为半以实为满。则大乘中。亦有
半满矣。亦犹缘觉声闻。开之有异。则成二乘。合之有
同。总称为小。权实亦尔。开之有异。权可称半。合之大
卷二 第 497b 页 X09-0497.png
同。故并称满。是则实教唯满。小教唯半。权教大乘亦
半亦满。故天台法华玄疏第十。亦破流支云。若从般
若巳去。诸经皆满者。释论云。般若非秘密教。以付阿
难。法华是秘密教。付诸菩萨。若同是满教。何得一秘
一不秘。又若皆是满。应同会三。又若同是满。生熟二
稣。应同是醍醐。醍醐应同是生熟酥。能譬之味既差
别不同。所譬之法岂并是满。屈曲阙权实者。既不判
屈曲之教自有浅深。便令大乘小乘无异。空教相教
无殊。致使多法浑同。令人不识权实了不了义。疏馀
亦有理者。半字小乘。平道一乘。义无殊谬。皆为当也
三种教中。初就此方。文分三段。一总主三教。二别分
渐教。三判其违顺。今初也。顿渐二教。约佛化仪及时
分说。谓顿渐说是化仪故。非约所诠之理有顿渐也。
时者顿在初成佛时顿说。渐则五时先小后大渐说
故。故华严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顿义。又如慈
龙降雨。即是渐义。疏不定教者。不定是初成
顿说。又不定是三时五时先小后大渐次而说也。疏
谓别有经者。顿渐所不摄也。虽非最初者。简前顿也。
而明佛性等者。即胜鬘经说。二种如来藏即佛性也。
又叹佛三身。云一切法常住等。即今梵音之文也。经
初云。波斯匿王末利夫人。信法未久。明非后时渐大。
又非初成顿说。故云不定。又金光明经三身品中。广
说常住。然非最初最后时教。又如来藏经。佛成道十
年即说。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身。德相备足。如我无
卷二 第 497c 页 X09-0497.png
异。以九喻喻之。广如下说。疏又亦有大等者。明先小
后大不定也。如央掘经六年之内即说。为遮此等妨
难故。诸师于刘公所立顿渐。加此一教。是为偏方不
定教也。谓大体而言。渐中先小后大。而不妨说小之
时亦有说大。如人十年弘律不妨称房。时说大乘。故
曰偏方不定。
△疏就渐教中。约时下。二别分渐教也。
开渐成别。自有四重。从二至五。疏半满者。即前谶远
二师所立也。于渐中。早巳阙分权实。况又全阙顿及
不定。虎丘者苏州山寺。疏一有相等者。今文略也。彼
具立云。谓十二年前。见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后
齐至法华。见空得道。名无相教。最后双照一切众生
佛性阐提作佛。名常住教。真谛三藏立三轮教。在补
阙卷中。疏或分为四者。应云。一有相教。二无相教。三
同归教。四常住教。言同归者。以会三归一。万善悉向
菩提故。疏或开为五者。应云。一人天教。二有相教。馀
三同上。注刘公者。刘虽但立顿渐二教。然于渐中。亦
同诸师开异也。
▲疏上来下。三判其违顺中四。一标
妨。二显妨。三判违。四许顺。今初也。招难者。以所立先
小后大。遂招初时有说大之难。及所立名义之中。皆
有妨难。
△疏以十二下。二显妨也。略显五时之妨。馀
可例知。谓既显五时判。四三二时自然破矣。文中五。
今初。第一有教之妨也。既说二空。何得但云说有。注
成实等者。成实论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实义。实义即
空。释曰。此则小乘论也。成立小乘中实义故。以三藏
卷二 第 498a 页 X09-0498.png
即小乘教故。既言实义即空。明知小乘巳说空竟。何
得唯言见有得道。阿含者。彼经云。无是老死无谁老
死。释曰。此是小乘经也。明十二因缘人法空义。是老
死者。指老死法体。谁者即人也。无是老死。即老死法
空。无谁老死。即受老死者人空也。然诸经论。多明小
乘但有人空者。有二义。一从多分说。二从显了不显
了说。说法空不显了故言不说耳。智论者。彼论云。二
藏明法空为大空摩诃衍中。明十方空为大空
释曰。彼释十八空。拣二乘大空之异。今但取三藏明
法空之言。三藏即小乘教耳。疏十二年后方制广戒
者。显第二时说空之妨。谓声闻戒经云。善护于口言。
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
是大仙人道。此是释迦如来于十二年中。为无量僧
说此戒经。从是巳后广分别说。释曰。明知十二年后
始制广戒。小乘之戒即是明有。岂唯说空。又智论云。
从初得道乃至涅槃。常说般若。岂前后时不说空耶。
实相般若岂无常耶。涅槃亦说佛性亦名般若。岂非
常住耶。又般若离四句何曾存空。不坏四句岂无妙
有。疏第三下者。显同归教之妨也。此非破同归之教。
但是难其未名常住之妨。意云。若第三但显同归未
明常住者。法华方便品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又寿量品云。常住不灭。又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
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此等并岂非说常住耶。
疏常住教下。显唯说常住之妨也。意云。当教可尔。而
卷二 第 498b 页 X09-0498.png
涅槃之时亦有小乘之教。说无常相。岂最后教但说
常住耶。如阿含经说。如来于纯陀家乞食。食栴檀木
耳羹。得患背痛。狗尸那城娑罗双树间。逆顺出入超
越三昧。于第四禅中。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度。唯留舍
利。为人天福田。身智俱灭。入无馀涅槃。是也。疏提胃
下者。显最初时说人天教之妨也。此破刘公义也。提
胃经说。如来在树王下成道。于七日中无人知。唯提
胃波利二居士。明究阴阳钻龟易卜。知有圣人。初出
现在树下。谓为树神。提胃献[麸-夫+少]。四天王奉钵。如来受
巳。始为提胃说世间因果。此约小乘相。不妨为大。谓
彼经又云。五百贾人得受五戒。先自忏悔五逆十恶
谤法等罪。得四大本净五蕴本净六尘本净五根本
净。提胃长者得不起法忍。三百贾人得柔顺忍。二百
贾人得须陀洹果。四天王得柔顺忍。三百龙王得不
起法忍。自馀天等无量众生发无上菩提心。又普曜
经云。第二七日。提胃等五百贾人施佛[麸-夫+少]密。佛与授
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皆同一字名。名曰齐成。明非
独人天也。然提胃塔。现在土火罗国。今所引经。皆明
初时巳说大也。又密迹经中。第二七日。说三乘故。
△
疏故知约时下。第三判违也。既显五时违妨。即四三
二时不言可显也。
△疏简去不定下。第四许顺也。有
二义故。故得顺理。一简去不定。则无尅定之失。不违
密迹等经。(初空后有。先大后小。是不定也。令简去之。则先小后大初有后空之判无失。非谓指
前不定教也。彼于顿渐中不定。此唯于渐教五时中不定也)二从多分说。则不违
卷二 第 498c 页 X09-0498.png
自所立义。故有理在。
二西域三时门中文三。一总标。二各立。三广辨。疏二
西域者下。总标也。性相二宗元出彼方等者。此是藏
和尚教义分齐云。法藏于文明年中。幸遇中天竺国
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于西太原寺。翻译经
论。法藏腾慈恩寺三藏所立教相。亲问之。故有凭矣。
又准无行禅师书。亦云西方有二宗并行。一宗无著
天亲。一宗龙树提婆。则同时定有二宗。那烂陀者此
云施无厌。此寺在中天竺矣。疏同时有二大德等者。
若案唐三藏传。似智光乃戒贤弟子。而今云同时者。
或恐名同人异。或先学戒贤宗教。后改业学清辨等
宗。如荷泽和尚。先依此宗六祖大通和尚。后往曹溪
承禀南宗。据戒贤年百二十岁八十馀夏号正法藏。
即在世日久。故得智光习空空成就弘传。戒贤尚与
同时。无所妨矣。五印者。五印度即五天矣。疏六师者。
一是断见外道也。亦云空见外道。二是常见外道。三
是苦行外道。彼说众生所受生死。皆由著乐。若修苦
行便得解脱。四是自然外道。说一切法皆自然生。五
是事火自然天外道能生诸法。六是宿作外道。说一
切法皆宿世巳作其因。令不作因。便灭故业即得解
脱也。六师之名在别卷。稽颡者。孔注尚书云。稽首首
至地也。今云颡者。有云额也。以额至地。表敬之甚也。
或颡即喉。颡如喉今最要。如归命之言等。任详去取。
异部归诚者。小乘诸部是大乘之异类。多有归依。虔
卷二 第 499a 页 X09-0499.png
诚敬信其教矣。疏大乘学人者。多取当宗徒党。若据
外道小乘。尚皆敬伏。即不妨。亦互兼自他宗人皆尊
仰也。疏独步等者。难曰。既有二人。何言独步。答各于
一宗唯一人而巳。故云独步。疏然所承宗异。立教互
违者。大乘宗义随教无边。且论空有二宗各别所以。
谓佛对一类之机。渐次说法。初有。次空。后境空心有。
乃至最后心境俱空。唯如来藏常住佛性是真实有。
佛既灭巳。诸圣弟子。各随所乐结集流行。又造论弘
传。随时应机。或性或相。破执生解。至佛灭后千一百
年。清辨护法二宗论师。便兴斗净。各执空有。展转流
传至于晨旦。后学不知根源者。随学即党。故有异同。
故佛地论第四说。声闻藏。佛去世百年巳后。即分多
部。而菩萨藏。千载巳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诤。千年巳
后。乃兴空有二种二异论。是故说言。如来正法但经
千载。此意明尼行八敬故正法却得千年也。
疏谓戒贤远承下。第二各释所立。即为二别。一相。二
性。二中文皆四段。一师承。二正显所立。三结判。四所
凭。今初法相宗中。初师承也。弥勒无著皆是古师。故
云远承。护法难陀但是当时英彦。化世未久。故云近
踵。依深密等者。所凭经论。等取佛地等经对法显扬
等法相之论。馀并可知。疏以法相大乘为了者则显
法性为不了也。唐三藏所宗者。案西域记。唐三藏初
遇龙树宗师。欲从学法。师令服药求长生方能穷究。
三藏自思。本欲求经。恐仙术不成。辜我宿愿。遂不学
卷二 第 499b 页 X09-0499.png
此宗。仍学法相之宗。具如彼记及三藏传广说。
▲疏
谓佛初下。正显所立也。然此三教。一一教中有三定。
一时定。谓初时等故。二法定。谓有空等故。三经是定。
谓指阿含等故。鹿苑者。义如释疏序中仙苑巳具说
也。疏四谛法轮者。轮是摧辗义。摧惑障故。转谓知苦
断集修道證灭。下文当说。注翻外计我者。计我之义。
如普眼章说。疏具说三性三无性等者。此有两重。一
约三性。则初时约依他说有。二约遍计说空。三具说
三性。则遍计是空。依圆是有。以为中道。二者约三性
皆有。约三无性皆空。第一时中说三性有。第二时中
总说诸法皆悉无性者。约三无性密意说耳。(文在唯识中也。
下当引释)谓若显了说。则双明三性三无性。方是中道。故
为尽理。
▲疏。初有次空等者。三结判也。然二宗义别。
下说十种。此中且约三性空有论耳。谓彼三时。初随
有边。次随空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遍计性空馀二
为有。契会中道。方为了义矣。
△注此依深密者。第四
结成所凭。
疏二智光下。疏文亦四。今即初也。初师宗文殊者。习
其宗教。即是师承。如慧文禅师远师龙树之类也。(慧文
即南岳思大师之师也)然护法难陀注唯识论。青目注中论。清
辨亦注中论。造掌珍论。般若等经者。等取涅槃华严
等。中观等论者。等取门百智论。亦立三下。正标所立
可知。
▲疏谓佛初下者。二正立也。心境俱有者。心谓
能缘第六识心境谓所缘。观四谛理。各执
卷二 第 499c 页 X09-0499.png
为有。即初时教也。境空心有者。谓唯识观。遮外虚妄。
境即名义等四。但唯有心。心外更无境也。心境俱空
者。谓所缘名义等境既空。能缘识心不立。故中边论
云。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问何故下。直说平等真
空之法。言依他似有法耶。故注答云。由彼怖空等也。
谓小乘闻空。谓无物为空。则毕竟都无。恐成断灭。若
必无者何有因果。生死涅槃徒事勤修。复何所益。故
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故生
惊怖。令存假名。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故。存依他之假
者。以接小心之劣机。
▲疏方为了义者。三结判也。既
蹑上句心境俱空平等一味方为了义。则翻明前心
境俱有境空心有皆非了也。若约三性空有。明了不
了者。初破外道自然性等故。说缘生法决定是有。次
渐破小乘缘生实有之教故。说依他似有。以彼怖畏
此真空故。由存假名而引接之。后时方就究竟。说缘
生即空是缘成实。方为了义。
▲疏此三次第下。结成
所凭。般若灯论。本即中论五百偈。题云分别明菩萨
释。分别即智。明即是光。译人异耳。大乘妙智经。未见
经本。但依贤首引耳。或经在西域未来。或即般若经。
般若是智。摩诃是大。大亦妙矣。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二
卷二 第 500a 页 X09-0500.png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二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第三广辩也。文二。一问。二答。今即问也。矛楯者。矛是
戈戟之类。楯即排甲之流。如一人卖矛楯二物。云矛
颖利无有傍排而不透。云楯坚固无有枪戈而可穿。
此人二言不应俱信。今二宗亦尔。
▲疏答有三义下。
答也。文列三章。具在疏文。其第一者。文异理同。佛本
但为一大事故说法。损益在于弘传之者。称机则空
有俱益。差机则理事皆损。要在临时观根辨教。岂在
定判教之是非耶。故不应和会也。其犹药无贵贱。承
病为先。法无浅深。当机者妙。古德云。卷机说法是众
生怨。又云。通则文文妙药。执则字字疮疣。
△疏四悉
坛者。悉坛梵语。有云翻就此说。即是宗义。或云义宗。
名有所重故。所谓说法有四宗义类也。若约天台。即
云悉者普也布也遍也。坛者此云施也。若和会者。谓
以此四宗之义。通布施于众生。皆令沾益。若不得此
四种善巧方便。即所说逗机差互。或益不益。即法施
不得遍布矣。然四各义者。如智论释。一世界悉坛。或
闻真欢喜。或闻俗欢喜。或闻中欢喜。此即随情为说。
忻悦不同故。二各各为人悉坛。或有闻说空则戒慧
增长。或闻说有则戒慧增长。此即随情为众生便宜
不同故。三对治悉坛。或闻有法能破睡眠恶觉。或云
空法能破睡眠恶觉。即随情为众生破恶不同故。四
第一义谛悉坛。或闻空生解。或闻有起悟。或闻中发
卷二 第 500b 页 X09-0500.png
彻。此即随用为悟入不同故。如来立法不过此四。有
四种悉坛。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悟无相
违背。请约如如法实际者。世界悉坛故无。第一义悉
坛故有。约人等者。世界悉坛故有。第一义悉坛故无。
第
三对治悉坛者。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对治者。如
不净观于贪爱病中名善对治。于嗔恚病名非对治。
以嗔恚观人生。更增嗔恚。如慈心观。于嗔病中则是
对治。于贪爱中则非对治。如因缘观。于愚痴病中为
善对治。于具嗔贪则非对治。言愚痴者。非如牛羊等。
是人具求实道。邪心观故生种种邪见。如是人当观
因缘也。四于第一义悉坛。一切语言道断。心行处灭。
不求诸法实相。无初中后。是名第一义也。又天台法
华玄疏第一中。解四悉坛为十重。一释名。乃至第十
通经。广如彼说。详其意者。分别令称机悦适是世界。
令生善心是为人。令恶除灭是对治。令入圣道是第
一义。又双说空有是世界。单说有是为人。单说空是
对治。非空有是第一义。大意如此。文在别卷。
△疏四
意趣者。一平等意趣。二别时意趣。三别义意趣。四补
特伽罗乐欲意趣。有一本起信钞引摄论别释。一一
皆云意趣。今亲捡摄论文。与彼小异。应是前后翻译
不同。或是释论各别。今但且写亲捡之文。如后论当
第五之复有四种意义。一切佛语应随顺入。一平等
意。如言我于昔时名毗婆尸正遍知。二别时意。如言
卷二 第 500c 页 X09-0500.png
诵持多宝如来名决定得阿耨菩提。又如经说。唯发
愿将生极乐世界。三别义意。如经说。亲近恒河沙等
诸佛。将解大乘法义。四随人心意。所谓或为此人赞
叹布施。复为此人毁訾布施。如布施。戒及馀脩亦如
是。是名四种意释曰如有人取同法故。言
彼即是我。世尊亦尔心在平等法身。故说我于彼时
名毗婆尸等。非毗婆尸是释迦牟尼。此中平等为意
故。别时意者。此意
非唯称佛名决定得阿耨菩提。如言以一金钱。得千
金钱。岂一日得耶。此意在别时故。(意云。以一钱经纪。即得千钱。非停一
钱多时自然成千也。发愿亦尔。但有愿即有行。行成即生极乐。非但以愿即得往生也)别义意
中。得解大乘法者。谓于三性道理。自觉其相。若世尊
意。但以如文词为解义者。凡夫亦应正解。彼解义者。
必由亲近无量诸佛。方乃得故。此是佛意(意云亲近诸佛必闻
法。闻法故解)随人心意者。或于此人赞叹布施。又于此人
毁訾布施。如是等意。有随彼得成。若人悭吝。于彼赞
施。若此人于施巳得胜。故即于彼所。毁訾布施。若无
此意。于一施中。或赞或毁。即是相违。由有此意故。若
赞毁皆悉相应。戒等亦尔。应如别卷。疏云于一法中
或赞毁者。此通论佛语。难定不局四意趣之文。
疏二者下。第二章中。明末学须和会也。文二。初标大
意。二正和会。今初也。言见趣者见。为起计趣。谓情趣。一
味者。就教本为一事。就理同有佛性。故涅槃师子品
说。海有八德之喻。法合第三同一咸味云。一切众生
卷二 第 501a 页 X09-0501.png
同有佛性。皆同一乘。一解脱。一因。一果。一甘露。一切
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云一甘露者。正显一味甘
露。以喻涅槃。言渐分者。分为五性三乘。即如五味三
味。或分为空有二味。各立宗源者。然空与有。皆依真
性而说。但是真性中二义。二义同一真性之源。故论
中唯依一心说二门义。后辈学习空有二宗之人。便
各立巳义。以为宗源。谓破相宗以空。便为本源。法相
宗以唯识为本源。党巳斥彼者。破相宗党空斥有。法
相宗党有斥空。或癈或兴者。清辨护法及诸徒属。互
望兴癈。住空者有癈故也。住相者空癈故也。冀如初
者。如千年前也。不敢的定。准拟但希冀矣。
▲疏于中
下。正会也。开章云云初者下。文三。一开章。二初中又
下。牒释科段。皆在疏文文义也。巳具如二宗各立中
释。三由有如此下。三结会也。言明了不了者。谓约前
门。则法相为了。法性为不了。若约后门。则法性宗为
了。法相宗非了。既皆二义了。二义不了。文理则齐然。
此依藏和尚。释彼密意。用于法性。何者有二义故。一
以摄生宽狭对益物渐次。则摄生宽了不及益物唯
大为了。以言教具阙对显理增微。则言教具为了不
及显理尽为了。思之可知。二者言中虽云各有二了
有二不了。深密宗中二种了义亦成不了。何者。如摄
生中。第二时唯摄大为不了。第三时具摄为了者。则
有纯金何如杂铁。纯菩萨众何如凡小同居。法华唯
为菩萨。何如昔被三根。是故应云摄机唯令入大为
卷二 第 501b 页 X09-0501.png
了。摄令入三乘为不了。又如言教具阙中。以第二时
不具为不了。第三具说三乘为了者。应可言皆阙典
应为不了。杂以无稽应当为了。纯卖真金应为贫士。
瓦木杂货应为富商。法华唯说一乘。何如昔说三异。
是故应云唯说一极方为了义。杂说三乘即为不了。
上二本是法相为了。今皆成不了。后二又成法性是
了。则四种不了。皆属前宗。四种了义皆属法性。今恐
宗法相者。是非心生故。疏不具分折。但为和会耳。疏
互不相违者。然此二对三时。若各执其文。并各不能
断一代时教。以各有据互相违故。若得佛说时意者。
亦不相违。谓佛各别为于一类机故。深密经意。为于
一类餐般若者。闻平等空。拨无因果。不了空有无二
故。第三时为其分折于一法上空有二义。其妙智经。
则以一类闻说三性。迷唯识者。未能忘怀。观缘起者。
定谓似有。故令总忘心境即事而真矣。意明偏执则
互相违。相违则俱非。得意则互相顺。相顺则俱是。此
乃离之两伤。合之双美。
疏后会所宗空有义中。先叙异说者。但叙两家。各说
宗意。非疏家意。疏家意在后会无违中也。有中四句。
初立有。二破空。三双印。四指据。今初也。疏若言下破
空也。又四。一出其过。二若尔下释所以。三设有处下。
遮救。四若此无下结过。二中又二。一正释。二故论下
引證。即唯识也。三中恐性宗救云。诸大乘经。多说诸
法皆空。今云不空。岂不违教。故为此遮也。四结过中
卷二 第 501c 页 X09-0501.png
二。一正结。二经云下引證。即一经一论也。疏如是空
下双印也。疏瑜伽下指据也。
△疏二者下。空中文四。
一以理立破。二以过破之。三以经夺论。四以师诃责。
今初又四。一立空。二设有下通妨。三以若下破有。又
二。一以理破。二大品下引教破。疏智论云下四印空。
又三。一引教印。二又若言此幻下。反质印幻喻。如下
普贤章中广释。三当知此兔下。蹑前印。疏又汝以下。
第二以过破之。三入汝云下。第三以经夺论。四汝无
著下。以师诃责。
疏第二会无违者。从此方。是疏家意也。文二。初标一
味。二是故龙下会二宗。文三。今初会龙树无著也。又
三。一顺显无违。二反显无违。三更相由籍。初中三。一
明空不违有。二无著下明有不违空。三当知下明空
有一味。
△疏如其下反显无违。又三。一执有失有。二
又若恐下执空失空。三是故下结成无违。
△疏非直
下更相由藉也。
▲疏问若尔下。二会清辨护法中二。
一问。二答又二。一标徵。二为末代下。二正会文三。一
破有成有。二破空成空。三反结顺结。初中三。一正明。
二若不下反明。三是故下顺结。疏又彼下。破空成空
中三。一正明。二若不下反明。三是故下顺结。疏若无
如下三反结顺结也。
▲疏由幻有下。第三双会二代
中四。一彰所以。二若不相下正和会。三龙下辨教主
意。四违顺下总会无违。
三约此土承习者。第三须料简也。文二。一述料简意
卷二 第 502a 页 X09-0502.png
也。去圣等者。借御注孝经序中文义。例于佛教。彼文
具云。嗟呼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乃至
故鲁史春秋学开五传国风雅颂。
分为四诗。去圣逾远。源流益别。近观孝经。
旧注舛駮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业檀专门。
犹将十室。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
轨辙。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释曰。今以佛灭度。至
贞观十九年。得千八百馀年。为去圣时遥。用宗慈恩
等后来传述之教。为源流益别。以清辨护法早巳流
别于源。今展转枝流。故云益别。故全道隐小成等也。
疏方拭隔远者。天竺与此。隔诸封疆及诸险难。又极
遥远。谓若隔而不远。声响相闻。若远不隔。则至学之
者可诣。今以隔远故。法教转转疏谬也。疏风俗攸殊
者。攸所也。谓设有得过隔绝之难。到于遥远之邦。邦
之风俗。一切别异故。翻译多失。疏三难五失者。道安
法师云。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种不易。(华严钞引今疑其非以道
安是晋非秦故)五者一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二梵经尚质。此
方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三梵经委悉。至于叹咏。
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四梵有义
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十故百。刈而不
存。五事巳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也。乃复说。而悉
除之。又三不易者。然般若径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
必因时。时俗险易。而将雅古以适今时一也。愚智天
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使传合百王之
卷二 第 502b 页 X09-0502.png
下末俗二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迦叶。合五百
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裁量。彼阿罗汉
竞竞若此。此生死人平平若是。岂将不知法者勇乎。
诫兹五失经三不易云云。睿公摩诃般若经序云。执
笔之次。三惟亡师五失本三不易之诲。(睿公云师前又云。秦似是
罗什)愓焉若厉。忧惧盈怀。虽复履薄临深未足喻也。幸
冀宗匠通鉴。文离左右。而旨不乖中。遂谨受案译。敢
当此任。由此故。古来云会意译经。秦罗什为最。然晋
者疏虽馀乳等者。用
涅槃经意也。彼经第九云。善男子如牧牛女。为欲卖
乳。贪多利故。添二分水。卖与馀女。女复加二分水。卖
与近城女人。女人复加二分水。转卖城中女人。彼女
复加二分水。诣市卖之。时有一人。为子纳妇。至市欲
买。多索价数。是人答言。汝乳多水。值我待客故取。取
巳还家。煮用作糜。都无乳味。虽无乳味。于苦味中千
倍为胜。善男子。我涅槃后。正法未灭。馀八十年。诸恶
比丘。抄略是经分作多分。能灭正法色香美味。是诸
比丘。是伴侣受畜不净之物。而言如来
悉听我畜。如乳如水。杂以世语。错定是经。令多众生
不得正取。释曰。今意云。法相学。是人重论轻经。展转
加名数。致令。求法求道者。听闻不得一一闻经。况此
方人。百年巳来俗讲之流。多是别诵后人撰造顺合
俗心之文。作声闻讽咏。每上讲说。言百分中。无一言
是经是法。设导者经亦是乱引杂用。不依本血脉之
卷二 第 502c 页 X09-0502.png
义。连环讲之。正如涅槃经所说行相也。又多事鞍马
贮畜财物。且当八不净财也。今云馀乳色者。谓多水
之乳。其味虽淡薄。色还白也。如名利比丘说法。虽无
理观之味。而还礼佛念佛恭敬之相。钟磬严座赞佛
赞经种种相貌。宛如法教与行之相也。故云虽馀乳
色。疏法药流布惑病唯增者。夫方药要妙。在于效验。
且自相教大昌。僧中修證转少。求名利。骋奢华。纵贪
欲者转多。有人云。经论众生出世因。解来翻更长贪
嗔。今意云。事既如此。即知所传授之章疏。不得诸佛
菩萨所说所造经论之深旨也。如人服药病增。即知
方书差错。调合失节。服饵失度。理合更访良医求其
深妙。何得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乎。故志公云。无为大
道快乐。众生不解脩错。不逢出世明师。未服大乘法
药云云勤。学不如选师。犊子逐他走作。师暗不识三
乘。听者任他斟酌。但知多纳财帛。死乃三途受恶云
云。真似赤眼老翁。傍门唱卖眼药。自病犹治不差。将
知眼药是恶。愚人不解思量。任他立翁斟酌。买药安
置眼中。赤眼重生匡廓。疏既性教蔑下。自一二百年
来。法性之教二京不行。故经论宗中。脩习求證之道
流。阒寂不闻于当代。盖由良医既绝则病者不闻其
效矣。疏若不下。如欲适楚问人道路。一令南驾。一使
北辕。问者既疑。求决于我。我若云总得。何指所归。以
彼二说南北敌体相违。必须一非一是。理应为辨是
非乃至远近利害曲直夷险矣。
▲疏然大乘下。二开
卷二 第 503a 页 X09-0503.png
章料简中。初且开章云云。前二者。上下疏文频显
空有二宗矣。而传习者近代章疏。皆认等者所宗之
义。唯般若深密等。三论瑜伽之旨。所引證据。圆通了
义。即皆用华严涅槃之类。然华严等经。起信等论。法
性显实之宗。本无敌对诤觉宗计。如是二宗之本源
故。故今约本源之宗。对前二料简及和会。则前二易
见违顺矣。有多差别者。宗源差则。一切皆差故
也。
疏且初二下。初二相对中文二。一总判。二如法相下
二别释。文二。初明三乘。后明五性。今初也。于中三。先
标所宗。
△二故深密下引文成立。总为二段。一明三
乘为了。一乘不了。后明五性为了。成前三乘是了。前
中引其二经。初引深密。虽明有性无性。意成三乘。言
初皆不成者。小乘中说。独佛一人有大觉性。馀不说
有。故皆不成佛。次一向成者。此是彼宗指法性。唯说
一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得成佛。为第二时教。非深
密本文。深密判第二时但说空宗也。彼意言。一向尽
成则太过。尽不成则不及。故皆方便为不了。以初未
堪闻大。一向抑故。第二时劝令忻佛。一向扬故。第三
时中。依理正说。有性皆成。非不及也。无性不成。非太
过也。故称实为了。上明三乘是了之證。疏又云下。又
闇引二文。一则深密初二卷中皆云一乘。是密意说。
据此则明是权。二则胜鬘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
便即是一乘。彼宗指此。云一乘是方便说。方便说者
卷二 第 503b 页 X09-0503.png
即为权也。又十轮第九亦说。三乘各定差别。
△疏皆
以性定五者。三以后结前也。
▲疏故楞伽下。明五性
也。文二。一约经正立乃至五者无性。唯楞伽文。从无
性之人下兼。亦是善戒经地持论文也。彼但说二种。
一有种性。二无种性。亦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乃至
而成熟之。全同楞伽。彼论释云。性种性者。无始法尔。
六处殊胜。展转相续等。
△疏般若下广指经论也。皆
在别卷中所引。
疏若法性宗下。文二。先标所宗。后法华下。文有八段。
一立一乘。二立一性。三破趣寂。四破无性。五斥取引。
六释所引。七前非定。八后是凭。初中二。一以经正立。
云十方佛土中等者。即第一方便品偈。上三句正立。
第四句释疑。言无二亦无三。古有多说。慈恩云。二即
第二。三即第三。以菩萨乘胜。故为第一。此用即用。生
公意而未尽其旨。生公云。二者第二乘。三者第三乘。
亦应无第一。第一不乖所以大故不无之。既无二三
一亦去矣。意云。今日一乘深有玄致。所以称大。所以
大者。义理深也。昔三乘中。大乘据未融馀二。则立为
权。若约悲智万行。不乖今日之一。故云不乖所以大
故不无之。言既无二三一亦去者。昔说有三。二既不
立。大岂独存。以不收二乘又权指故。亦同羊鹿俱不
得故。如光宅四乘中说。若天台等意。无二者无有声
闻缘觉二乘。无三者总无昔日三乘。明皆非实。故宗
说不同。任情去取。若望经意。但立一实。为真趣。举一
卷二 第 503c 页 X09-0503.png
门。三皆不许。不论大小。如说世界中此人独立更无
与此。非要别指张王二人。下句释疑。疑云。若唯有一。
昔何说三。又华严经云。或有国土说一乘。或二或三
或四或五。如是乃至无有量。何言唯一。故经通此疑
云。除佛方便说。今释意云。若如来方便。则多少皆得。
即明昔说有三是方便耳。非真实也。又次下但以假
名字引导于众生。据此是明三乘是权一乘实故。第
二又云。初以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
之。释曰。纵会二归一。亦言三为方便。言唯一为实耳。
疏以性下。二以后一性。结成前一乘。亦是标后文也。
谓若有多性。容有三乘。既唯一性。并同作佛。故唯一
乘耳。疏次法华云知法常无性等者。二立一性也。经
文具有三偈。义意联绵。云未来世诸佛。难说百千亿
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于道场如巳。导师方便说。今但引一句。显诸法无性。
成一性义耳。然上三偈。诸释不同。今直解经文。初一
偈。明当佛开权终归一实。故云其实为一乘。次二偈。
释说一乘所以。以唯一性故。谓若有二性。容有两乘。
既唯以一性。故说一乘耳。知法常无性者。知即證知。
法即色心等一切法也。常无性者者。所證理也。即如
无性理觉诸法故。云何无性。谓色心等。从本巳来。性
相空寂。非自非他。非即非离。湛然常寂。故曰无性。而
言常者。谓此法等有来即无。非推之便无。故曰常无
卷二 第 504a 页 X09-0504.png
性耳。佛种从缘起者。然有二义。一约种种即正因佛
性故。涅槃之佛性者。即无上菩提中道种子。此种即
前无性理故。涅槃之佛性者。即是第一义空无性即
空义也。缘即六度万行。万行是缘因佛性。起彼正因。
令得成佛。是故说一乘者。唯以佛性起于佛性。更无
馀性。故说一乘。称理说也。体同曰性。相似名种。故关
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馀谷。此属性也。萌干华粒。其
类无差。此属种也。二果种性。关中云。佛报唯佛。其理
不差。即性义也。说法度人类。皆相似。即种义也。果之
种性。缘真理生。故云从缘。故释此偈云。佛缘理生。理
既无二。是故说一乘耳。意云。證理成佛称理一。此中
知法常无性。偈全同华严出现品。彼云。如来成正觉
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
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乃至知一切法皆
无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续救度众生。谓知无性佛
性同故。准此以知。无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况不说
一乘而度之。下经云。始知众生本成佛道。亦此义也。
后偈云。是法住法位等者。重释前偈言是法者。即前
所知之法。所以常无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缘无
性。缘起即真。由即真故。上云无性。言法位者。即真如
正位故。智论说。法性法位等皆真如异名。世法即如。
故皆常住。谓由乖常理。成三界无常。若解无常之实。
即无常而成常矣。则常无常二种不偏。今于道场。證
知一切世间无常即真常理。犹悬镜高堂万像斯鉴。
卷二 第 504b 页 X09-0504.png
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说。一尚假说。
况有二三。故知前偈即一性之文。疏中略要。但引一
句耳。故知唯一性也。又第三云一相一味究竟涅槃
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疏涅槃之下。引涅槃。明乘性相成。
非但由唯一性。故说一乘。经明一性即一乘也。即第
二十七经云。善男子。毕竟有二种。一者庄严毕竟。二
者究竟毕竟。一者世间毕竟。二者出世毕竟。庄严毕
竟者。六波罗蜜。究竟毕竟者。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
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
众生实有一乘。以无明覆故不能得见。释曰。以皆有
佛性故唯一乘。又佛性者。即是第一义空之理。理能
运载。即是乘义耳。疏师子吼下。即二十七经。师子吼
品次云若不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是野干。设
千万年。在于佛法。脩不能作师子吼也。非唯因同。亦
乃果同。故三十三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
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常。是
名一味。释曰。此且师子吼品。明海八德下具合之。此
合第三一味之义。言一甘露者。正显一味甘露。以喻
涅槃。
疏又法华下。三破趣寂。既无趣寂。则无定性二乘。二
乘既无。则一乘义亦巳显矣。文二。初引文。二结破。今
初引四处文也。此即初一。谓化城喻品。结会世尊所
化弟子。曰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
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我灭度
卷二 第 504c 页 X09-0504.png
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
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馀国作佛。更有异
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
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等。释曰。言馀国者。
有云随举娑婆之外一国即是。若天台云。馀国者方
便有馀土也。彼立四土。一凡圣杂居土。即法相中变
化土也。二方便有馀土。三实报无障碍土。即是法相
中报土。通自他受用。四常寂光土。即法性土。方便一
土。法相所无。天台依智论而立。即下所引。外救曰。法
华入灭后于馀国信入一乘者。是变化权声闻。非趣
寂者。何得引之破趣寂之义耶。今破之曰。此有二失。
权必化实。无实化谁。则汝有化无利用之失也。若有
不定性声闻。故菩萨化为声闻。诱令回心。此则化而
有益。今汝宗中。定性决不回心。何用化为。既无所化
之机。能化便成无用。二者岂不误于一类怯弱好灭
众生耶。谓一类人。厌生死苦。又闻佛道长远。心生怯
弱。常欲且趣寂灭者。若知一灭永沉。彼则不敢趣灭。
今见变化之者从灭得起。此怯弱人。便谓有真趣灭
得起者。便即趣寂。希后得起。汝宗一灭决定不起。便
成误彼。令其永沉。故云尔耳。疏智论亦同者。二也。即
第九十五文。论曰。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
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罗汉。更不生三界。
有净佛土。出三界外。乃至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佛
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如法华经说。有阿罗汉我于
卷二 第 505a 页 X09-0505.png
馀国等。引文全同前。论次又云。若尔罗汉受法性身。
应得菩提。何以稽留。答云。以舍众生舍佛道。又复虚
言得道。虽不受生死。于菩提根钝。不能疾得。不如直
往菩提。释曰。智论之文照然。与法华符会。定知虽出
三界。不趣寂也。疏法华论者。三也。论文具云。言声闻
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
闻。三退菩提心声闻。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
与记。谓应化声闻。退巳还发菩提心者。若决定增上
慢者。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记。菩萨与授菩
提记者。方便令发心故。疏文略引耳。论更问答授记
义在别卷。言退菩提心得记者。即如身子。二万佛所
巳曾教化。又次下云。今还令汝等忆念本愿所行道
故。则为非独身子。又四大声闻自陈舍父逃逝。明巳
先化。第三周中引。大通智胜佛所。曾巳广化。皆是菩
提心。言应化者。如富楼那。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又言。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又阿难自忆本愿偈
云。方便为侍者。罗睺罗偈云。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
之。现为我长子。皆应化声闻也。故生公云。夫能对扬
圣教。影响其迹。靡不是权。而独言富楼那是应化者。
亦抑法华诸罗汉耳。言菩萨与记者。论主次前自引
不轻品中。示现应知礼拜赞叹。作如是言。我不轻于
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者。诸众生所有佛性故。此上皆
论而利涉法师。不许此义。云何有昔时菩萨预记。今
日会上声闻。即诸弘法菩萨。谓药王等当与记也。今
卷二 第 505b 页 X09-0505.png
释曰。论主引昔事为例。例于今后。今古道同故。今有
人。语诸众生言。汝心即是佛性。悟心脩心。定当作佛。
即同彼事。非谓往昔常不轻与如今人授记。良由执
巳所宗。致令不晓论意。而乃拒而不信。故知五性宗
人天亲化亦不得。况馀人乎。既云根未熟。则知他日
必熟。决定回心。非定性也。若定不成佛。论则应言馀
二声闻根性无故佛不与记。若大乘法师云。合言不
熟。译者误言未熟耳。故注结弹云。不可未字不顺巳
宗。定有趣寂之说。便判论文错耶。设云不熟。亦非无
根性。但是根性不熟故。疏楞伽下。第四文中例引三
经也。今即初一。谓入楞伽第二第四第
七皆同说。二乘无实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后必当得
无上菩提。释曰。若尔何言以得涅槃。望其当分。谓是
无馀涅槃。以大乘望之。但是三昧。深入三昧沉空多
时。假言涅槃。以引劣器耳。法华论中意亦同此。无实
涅槃。论释譬喻中。第四为有定性人。说化城喻。论云。
四者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有漏三昧三摩
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颠倒取。对治此故。
为说化城譬喻。应知。释曰。既言实无涅槃。明如是似
说耳。故与前同。疏胜鬘者。彼经亦云。言诸二乘得涅
槃者。是佛方便。言密严者。彼经中亦说。二乘必无灰
断永灭。明知趣下。二经破也。
疏涅槃第九下。四破无性也。即彼经菩萨品。广说阐
提无善根竟。即云。复次善男子。譬如莲华。为日所照。
卷二 第 505c 页 X09-0505.png
无不开敷。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从见闻大涅槃日。
未发心者皆悉发心。为菩提因。是故我说大涅槃光
入其毛孔。必为妙因。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
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以是业缘。不能生于
菩提妙因。流转生死无有穷巳。上皆经文。今疏但取
中间。意在虽有佛性之言。既言虽有。则非无也。但未
得有用耳。然据彼经。佛与阐提。相望有无。总有四句。
佛有非阐提者。谓果性。阐提有非佛者。谓无明诸结
性。二人俱有者是理性。二人俱无者是善因性。故阐
提决有佛性。又上经云。若言众生别有佛性。是亦不
然。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众生即直以时异。有净
不净。解曰。生之与性。既二互相即。明有众生即有佛
性矣。又有外救及却破。在别卷中。是知阐提不作佛
者。以发心后方能作佛。从未发心前。名阐提耳。亦如
女身不得成佛。何妨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而作
佛耶。阐提成佛亦复如是。此约成佛。若约佛性。理本
有之。
疏况前引下。五所引也。破其不晓经意。彼之所引。證
无性义。今释其所引。还是有性。非无性也。彼经具云。
五者无性。谓一阐提。此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
即谤菩萨藏。二者怜悯一切众生界。即是菩萨。若有
众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大慧白佛言。此二何者常
不入涅槃。佛言。菩萨常不入涅槃。非焚烧一切善根
者。以知诸法本来涅槃。不舍一切诸众生故。此意明
卷二 第 506a 页 X09-0506.png
菩萨入而不入。既云菩萨常不入。非阐提者。则明阐
提后必入矣。况经自云。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
生耶。庄严论第五亦同。如别卷引。上但斥五性之文
失。则三乘之义自乖矣。若据彼所引。三乘为实一乘
为权文。亦有错失。谓彼指胜鬘一乘为方便之言者。
是失也。彼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一
乘无有二乘。二乘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此
意明随欲方便而说二乘。明知即是一乘。无有二矣。
谓若随欲说。不是方便。是真实者。即定有三乘。既随
欲说。是方便说。非真实者。则明真实唯有一乘。故云
即是一乘。则随彼所欲而方便说。为一句。此是一乘。
所以下云。即是一乘无有二乘。正显一乘之义。但彼
宗中人不晓此意。错读乃将上方便连下一乘。为句
云。而方便说即是一乘。故谓一乘是方便。惑之甚矣。
且彼经中。广破二乘云无涅槃。又云。此经断一切疑。
决定大乘了义。入一乘道。岂说一乘以为方便。设有
方便之言。尚在法华之前。况无复耶。
疏是知前来下。六释所列也。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经。
皆是未说法华之前。就其长时云定性无性。多劫之
外无性发心故。声闻非永定。阐提非永无矣。然法华
巳前有二意。故说有趣寂。一为好灭之者。且顺其心。
谓彼念言。大患莫若于有身。愿灭身以归无。劳勤莫
先于有智。须绝智以沦虚。智以形患。形以智劳。轮转
脩途。疲而弗巳。不如寂灭诸患永巳。故顺彼机。言有
卷二 第 506b 页 X09-0506.png
永寂。二者为欲恐怖不定性怯弱菩萨。谓有菩萨。倦
于广大利益。且欲息心。便闻趣寂声闻下沉涅槃永
不复起。便生怖畏。惧见小乘。由此策心。远行大道。有
斯二益。权说有之。不晓随宜执为究竟。故法华之会
广破昔非。三根声闻皆与记别。不在此会亦为宣陈。
若实声闻必信一乘之说。若不信者增上慢人。更有
馀义。在别卷中。且法华宗是会三归一。今执五性三
乘。贬于一性一乘。即是谤经。谤经之罪受极苦报。文
相分别。但由不信皆当作佛。即是谤经。岂要不信文
字经卷耶。故谤常不轻者。只由不信汝等皆当作佛
之言。故千劫堕阿鼻地狱。更有道理。在别卷中。
疏妙智经下。七显前教非定。文二。一證彼是前妙智
经者。如前辨三时教中所说。梁摄论者。即第八卷末。
论云。佛说正法善成立。释论释曰。一切三世诸佛共
说此法。所说理同。不相违背。故名正法。又欲显说者
胜。故言佛说。道理胜及所得果法胜。故名正法。如来
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于
此三中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解曰。既彼论亦云。第
三最胜居三乘后。则三乘非了也。又无量义经云。四
十年后说法华经。明知法华居后。故经云。临欲终时。
又云。如来自知涅槃时至等。庄云法华非最后者。涅
槃临终居然可信。岂不亦以一乘一性破三五矣。若
以般若为第二时。法华为第三时。于理即通。复自违
深密。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法华破三。深
卷二 第 506c 页 X09-0506.png
密立三故。疏明知深密下。二结成前非。欲将深密三
时定一切佛法。理不尽故。非最后故。以约时判。未是
穷终之极唱故。如世后敕破于前敕。又说深密时。未
说法华涅槃等类。深密所判因何收之。(慈恩二十唯识疏云。先时
所说一时五时皆无经教。意以深密为教据。故今时暗破云。因何收得未说之经)涅槃居于
最后。故能决了有馀义耳。若尔岂不谤于深密经耶。
答深密且约显一类之义。别为一类之机。故分三耳。
义如前说。故非无理。如诸教。馀经虽未终极。各随一
类皆不相违。若将法华经望之。以后一乘。破前三时
之三乘故。又彼二十唯识疏。判第三时教云。后于七
处九会。方说三界唯心。即华严是。以最初顿教为后
时渐次。孟浪何甚。
疏法华下。八明后说经教方为凭也。文二。一判经为
凭。二然破三显一下。验经有应。意云。以四十馀年皆
说三乘。唯至法华独说一乘。故难信解。此即法师品
文。文云。佛告药王。我所说经典。无量百千亿。巳说当
说今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
经是诸经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
之所守护。从昔巳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
犹多怨嫉。况灭度后。释曰。言巳说者法华之前。谓般
若等。言今说者即无量义经。言当说者即涅槃等。所
以方诸不及法华难信难解者。以法华是会三之始
归一之初。信解者难。以昔经虽妙犹带三乘曾未明
言说唯一实。涅槃之中虽明一极。法华在前巳破三
卷二 第 507a 页 X09-0507.png
故。彼说一极。便易信受。法华犹如先锋。涅槃即如大
军。先锋巳破于贼。后军用力不多耳。又破三显一。法
华如收获。涅槃如舍𥠊。故涅槃三十六云。昔于灵山
说法华经。八千声闻。得授记别。如秋收冬藏。更无所
为。即其义耳。若依难信之义。设将巳说。该著华严。若
此法华亦为易信。始成正觉。便说一极。上根所受。不
对昔权故。疏今果有等者。以今现见之事。以验佛在
日。经中悬记有凭矣。若约闻妙法莲华名题。或闻赞
诵。便生毁谤。方名难信者。则千中无有一二敢如此
者。现今见人闻讲赞讽诵书写之处。闻者莫不敬信。
岂可佛云难信。是佛错记耶。智者详之。故知定是不
信一切众生及三乘贤圣皆同一味如来知见。为疑
谤矣。若保执三乘五性不信一者。正由深为不可。故
百喻经第二说权促由旬之喻也。如别卷引。
疏馀八蹑前下。文二。一相。二性。相中二。一正释。二类
结。初中八。说有八识下。一诸法唯妄心。言从业惑生
者。以现行第八。名异熟识。异熟识。由过去烦恼及薰
习成种。招此识果。酬引业故。其前六识酬满业者。彼
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故其八识皆
业惑生。偈云。由诸业(福非福不动即有漏善不善思业。此虽才起。无间即灭。无义能
招当异熟果。而熏本识起。自功能也)习气。二取习气
卷二 第 507b 页 X09-0507.png
熟既尽(前前生业异熟果)复生馀异熟。(后后生业异熟果。受用尽时。复别能生馀
异熟果)疏依生灭识等者。摄论第一云。无始时来果一
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證得。界即因义。谓种
子识等。
△疏故所立下。二真如唯不变。言故者。蹑前
文势。下皆例知。故云相摄释矣。常不变者。若识从真
如如来藏起。则有随缘之义。识既业惑辨生。明知真
如不变。故唯识释真如云。真谓真实表无虚妄。如常
表无变易。
△疏依他下。三三性空有离。
言三性者。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
唯识论第八中颂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
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生。初中有多师义。今从护
法。初句能遍计。次句所遍计。后二句明所执。其能遍
计正义唯六七识。所计有多故云彼彼。其所遍计正
唯依他。为亲所缘。依展转说。亦通圆成。为疏所缘。此
凡境故非亲所缘。其所执性。若安慧师。三界心及心
所。由无始来虚妄薰习。虽各体一。而似二生。谓见相
二分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无。此相说为遍计
所执。二所依体。实托缘生。此性非无。明依他起。(此师唯立
一分义说)若护法师。一切心及心所。由薰习力所变。二分
从缘生故。亦依他起遍计。依斯妄执定有无一具俱
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二明依他起
性者。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
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
卷二 第 507c 页 X09-0507.png
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或诸染净心心
所法。皆各分别能缘虑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
此中依他起摄二句圆成者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
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释圆满也)常(释成就也)体非虚谬(释实
性也)拣自共相虚空我等。
卷二 第 508a 页 X09-0508.png
等四谛。三證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
真法界。依瑜伽六十四。有四世俗。一世间世俗。谓草
林等。二道理世俗。谓蕴处界等。三證得世俗。谓预流
等。四安立世俗。即安立真如。以四世俗。对前四种胜
义。则有四重二谛。一世间二谛。谓草林为世俗。蕴等
为胜义。二事理二谛。谓蕴等为世俗。苦等为胜义。三
四谛胜义二谛。苦等为世俗。安立真如为胜义。四安
立非安立二谛。谓安立真如为世俗。非安立真如为
胜义。又真俗各四。便成八谛。一世俗四者。一名假名
无实谛。二名随事差别谛。三名方便安立谛。四名假
名非实谛。谓二空理。依诠而说。有假名不得体故。胜
义四者。一体用显现谛。二因果差别谛。三依门显实
谛。四癈诠谈旨谛。然上八谛名则小异。义不殊前。又
四重中。初一唯世俗。后一唯胜义。中间六谛各通世
俗胜义。如第一胜义。望前为胜。望第二为世俗故。既
四重二谛一一差别。故云超然不同。不同法性二谛
相即。疏因灭非常果生非断者。又于二谛门中。曲开
此义。则于俗谛中。明非断常。不同法性二谛互融明
非断常。言果生因灭者。因灭故不常。果生故不断。故
唯识第三云。此阿赖耶识。恒转如暴流。释云。恒言遮
断。转表非常等。意云。若因不灭。迁至于果。则名为常。
若果不续。因无所生。则随断灭。今常相续故无常断。
广如唯识。
△疏同时下。六四相有前后。成唯识第二
云。然有为法因缘力故。本无今有。暂有还无。表异无
卷二 第 508b 页 X09-0508.png
为假立四相。本无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暂停。即说
为住。住别前后。复立异名。暂有还无。无时名灭前
三有故同在现在。后一是无故在过去(简异小乘生在未来馀三
现在也)如何无法与有为相表此后无
卷二 第 508c 页 X09-0508.png
是有为。所證之理即是无为。故不即也。
△疏既世出
下。八佛报化唯有为。佛地论第三云。大觉地无边功
德。略有二种。一者为。二者无为。无为功德净法界摄。
法界者即是真如。无为功德皆是真如。体相差别。有
为功德四智所摄。无漏位中智用强故。以智名显一
切种心心所有法及品类。若就实义。具摄一切德。若
就粗相摄妙观察等。明四智皆有为也。唯识第十云。
四所转得。复有二种。一所显得。谓大涅槃。又云。二所
生得。谓大菩提。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
不生。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巳
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乃至云。故此四
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以斯二论。明皆有
为。今疏初两句出有为所以。以从种生。生则有为。况
能生识体。是生灭所生之智。安非有为。既是脩生有
为必有。有有为之相。谓生住异灭故。云为相所迁。四
智摄于三身。大圆镜智成自受用。故说报身有为无
漏。
▲疏如是下。二指教类结也。
疏法性宗者。文二。同上。初正释中亦八。一所立八识
下。诸法唯真心。此中明具分唯识。真心成故。然法性
中十义。即华严中同教之义。彼经夜摩偈赞品中章
疏广明。今且略引馀经释耳。通如来藏者。如来藏即
不生灭。简异前教唯生灭识故。楞伽第一云。譬如巨
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
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既言体
卷二 第 509a 页 X09-0509.png
即常住。明非唯是生灭。常住即如来藏故。论云。不生
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既二和合
名阿梨耶。则知梨耶非独生灭。谓唯真不生。纯妄不
成。真妄和合。方成藏识。
△疏故说真下。二真如具二
义。楞伽经云。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薰。名为藏识。受
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皆明随缘成一切法也。论亦
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成其染心等。而疏云但
是者。蹑上而起。谓上众生。但是真如随缘成也。由此
成立不失一对。性上始教但说凝然。故云随缘。非谓
此宗无不变义。由不变故始能随缘。由随缘故方说
不变。何者。谓若变自体。将何随缘。如失湿性。将何随
风而成波浪。即由此义。经中说言。真如随缘。若不能
随缘。体则不遍缘中。缘中既无。何成不变。是以二义
反覆相成。故胜鬘说。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深
难可了知。此有二对。上对即不变随缘。下对即随缘
不失自性也。广明真如随缘不变之义。如下普贤章
中引楞伽起信对唯识具说。
△疏依他下。三三性空
有即也。谓依他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无性故空。空
即圆成。更无二体。此中无性。即无遍计之性。法相宗
中无于遍计。无即是空。故但空遍计。法性宗中。则依
他性上。无遍计性。故依他即空。空即无性之理。即实
相故。密严经云。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
遣。是为第一义。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
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因缘上三义具足。无前无
卷二 第 509b 页 X09-0509.png
后故。即有即空不相舍离。若释三性之名。大意不殊
前故。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
△疏一理下。四
生佛元平等也。谓法性既同。设一切众生一时成佛。
生界不减。佛界不增。以生界即法性。喻如东方虚空
是众生西方虚空是佛。不以东方虚空添西方虚空
令东减西增。故一切法不增不减。大般若等经。皆约
一性平等而说。大经出现品说。如化人成正觉。成不
成无别。下普眼章末具引。亦是此义。
△疏第一义
下。五二谛空有即也。虽有不即不离。对前成即。言该
通真妄者。真谛随缘似有为俗。执有故为。妄知妄本
空即真也。注涅槃唯一者。彼经第十三云。文殊师
利曰。佛言所说世谛第一义谛。其义云何。世尊。第一
义谛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谛不。如其有
者。即应一体。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善男子。
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世尊。若尔则无二谛。佛言。有善
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善男子。若随言说则有二
种。一者世法。二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
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善男子。五阴和合
称言某甲。凡夫众生随其所称。是名世谛。解阴无有
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
而能知之。名第一义住。仁王云无二者。彼经二谛品
云。波斯匿王言。第一义谛中有世谛不。若言无者智
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佛言。汝今无听。我亦无说。无听无说即为一二义。七
卷二 第 509c 页 X09-0509.png
佛偈云。无相第一义。无自无他作。乃至照解见无二。
二谛常不即。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通达此无二。
真入第一义。以上二经。对前二论二宗有殊。前教则
八谛区分。初一唯世俗。后一唯胜义。中间六谛上下
相望。名通二义。而皆约事。今第八谛独居事外。今此
二经。仁王则虽有二谛。智照无二。涅槃则本唯一
谛。解惑分二。斯则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为
真二谛。故昔人云。二谛并非双。恒乖未曾各。即其
义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谛为真。四
言成权矣。即涅槃经意也。梁论亦云。智障甚盲瞑。谓
真俗别执。然法相务欲分折。法性务在融通。各据一
门。勿生偏滞。疏第一义空该通真妄者。真妄俱通空。
非独真空妄有。妄空真有也。(二虽俱空。空义不同。俗谛当体即空。真谛离一
切诸法之相。故云空)而言第一义空者。非无物为空。乃即有之
空也。真非俗外。(明不异也。影取俗非真外)即俗而真。(明相即也。影取即真而俗。
又以妄必是真。亦有真非妄。故知波必湿。有湿非波。但观俗入真。无有观真却入世俗。故不云即真而俗也)。
疏虽空不断者。对前唯约事。说中道也。今由二谛既
融。合不断常中道妙旨。不唯约事。此即中论及智论
文。且约空为真谛。有为俗谛者。空是即有之空故。虽
空而不断。斯则即俗之真也。不同龟毛兔角方说名
空。虽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则即
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堕常见。故中论云。定有即
著常。定无即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非断非
常即是中道。若灭故不常。续故不断。但俗中一义耳。
卷二 第 510a 页 X09-0510.png
上则不坏有无。而离有无。有之与无。非一非异。故成
中道。若其一者。有无之义俱坏。若其异者。便随断常。
何者。若法空有有相。则终无无相。如说三世有者。未
来中有。迁至现在。转入过去。不舍本相。是则为常。又
定有者应不从缘。不从缘者随无因常。若法定无。先
有今无是则为断。若不融二谛明空有者。决不能袪
断常之见。
△疏四相下。六四相一时也。以性灭为灭。
故得同时。注净名者。文云。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故。又过去巳灭。未来未至。现在无住。三世皆空。故体
性即灭。乃会相归性也。楞伽者。文云。初生即有灭。不
为愚者说。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起信者。文云。若
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
有始觉之异。以四相同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
同一觉故。前假立四相故一不同时。此教以所相法
体。随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相亦生灭而无碍。
△疏
照惑下。七能所断證即也。故十地经云。非初非中后。
彼论云。是断决相。此智尽漏为初。智断为中为后。非
初智断。亦非中后。偈言。非初非中后故。云何断。如
灯炎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谓唯取一时不能断。
三时总取方说能断。假三时断。则无定性。何者。初若
能断不假中后。后若能断不假初中。既假三时。故知
无性。一一推徵。三皆不能断。即是经言。非初非中后。
由三时无断。方能断结即是。论云。前中后取。论主总
取三时。方显三时无断。经论言反意乃相成。经则约
卷二 第 510b 页 X09-0510.png
性。论则约相。性相无碍方能断结。大意如此。而疏有
二节。初总明无断之断。后别明内證之相。今初。文亦
影略。若约缘境。不二而二。有能所照。二而不二。即智
即如。若约断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断。二而不二。烦恼
即菩提。故涅槃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智者了达其
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智体无自下。别明内證
之相。谓智有二能。一能断惑。二能證理。上说断惑。今
明證理。即此智体。本唯无念。不能自立。因惑说智。智
不自名。智无自性即是如体。无心存智是曰證如。若
以智合如。非證如矣。故大经回向品云。非智外如为
智所證。亦非如外智能證于如。谓智即是如。如即是
智。法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岂离寂外别有
智邪。若智外有如。则收法不尽。若如外有智。如则
不遍智中。举一全收。不容相并。更有文云。无有一法
与法同住。则显法性无容并真。二既不并。一亦不立。
如斯断證唯实教宗。不同前宗决有断證。
△疏既世
出世下。八报化皆无为也。文中先出所以。若法相宗。
从生灭识生则是有为。今依如来藏。所依常故能
依亦常。始谓始觉。本谓本觉。本觉理有。众许是常。始
觉脩生。义同无常。今以始同本无复始本之异。岂无
常耶。若是无常。何得而言无有始本之异。以一常一
无常故。今言不异。明即是常。疏则有为无为非一非
异者。以约生灭。义同有为。全同藏性。故即无为。本觉
义同无为。始觉即是有为。今说始本。明其不一。始本
卷二 第 510c 页 X09-0510.png
不二。明其非异。化身巳下。正显无为化身最劣尚是
常住。报身更胜。安得无常。化身即涅槃经文。故经云。
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恐人谓言。但是不断之常。
非凝然常。凝然者常者但是法身。故云常身法身。明
化身即法身。凝然常也。不堕诸数。即净名经弟子品
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以诃阿难。谓佛化身有小
疾故。上举二经明化身常。下况报体安得不常。言即
体之智者。若体外有智。体常智无常。即体之智。体既
四相不迁。智亦无能迁矣。智若可迁体亦可迁。以相
即故。故涅槃第二云。若善男子。欲护正法。勿说如来
同于诸行。唯当自责。我今愚痴。未有智目。如来正法
不可思议。是故不应宣说如来定是有为定是无为。
若正见者。应说如来定是无为。何以故。能令众生。生
善法故。生怜悯故。如彼女人在于恒河为爱念子而
舍身命。若善男子护法菩萨亦应如是。宁舍身命。不
说如来同于有为。当言如来同于无为。以说如来同
无为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彼女人得生梵
天。何以故。以护法故。云何护法。所谓说言如来同于
无为。善男子。如是之人。虽不求解脱。解脱因至。如彼
穷女不求梵天自至。乃至云。文殊师利。外道邪见。可
说如来同于诸行。持戒比丘。不应如是于如来所生
有为想。若言如来是有为者。即是妄语。当知此人死
入地狱。如人自处于巳舍宅。文殊师利。如来真实是
无为法。不应复说是有为也。如是等文诸经皆有。涅
卷二 第 511a 页 X09-0511.png
槃中意。初则为与无为二俱双遣。于此二中。寄说无
为。不应有为也。今三身既得相即。为与无为本融。如
是解于如来。是为真实观佛。
▲如是下。二指教类结
也。
疏后会者下。大文第二。会通二宗。令不相违也。然此
会者。恐后学宗计是非。以生过患。故复会通。虽复会
通。权实不失。于中。先总标。后谓就机下正会。言约法
一者。非佛化法。化法亦有权。说三乘故。今言法者。佛
之知见一乘可配之法耳。疏新薰则五本有无二者。
然准法相。立新薰者亦说有五。立本有者且说有五。
今借其言。不依其义。谓众生遇缘薰三乘种性及不
定性无性。故有五耳。何者。唯习近声闻成声闻定性。
近缘觉成缘觉定性。故法华安乐行中。不许亲近声
闻者。恐彼薰习成其性故。若唯近菩萨则成菩萨性。
若俱习近三乘则成不定性人。亦如今人偏习禅戒
等即成定性。三学俱习成不定性。不定偏执故。若都
不习近三乘则成无性。卒难教化。故知薰习成五种
性。依其长时。故说各别。言本有无二者。本有佛性。理
不容差。故说有心定当作佛。非是本有五种性也。疏
若入理等者。真理寂寥。不属诸数。借一以遣三。三亡
而一泯。言穷虑绝。何实何权。体本寂寥。就三就一。故
法句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此以一遣多也。又
云。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见一以为
一。此以非一遣一也。故须三一两亡。疏今约佛化仪
卷二 第 511b 页 X09-0511.png
则能三能一者。随物机宜。则说三乘。陶炼巳久。则便
说一。故经云。或有国土说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
是乃至无有量。况三一耶。疏是故下。令物除执。常说
权实亦莫执之。此即求那跋摩遗文偈也。偈云。诸论
各异宗。修行理无二。竞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亦如
胁尊者对迦腻色迦王云。如折金杖。况以争衣。争衣
则衣终不别。析金则金体无体。是故依之脩行。无不
获益耳。故大集经说五部律者。谓五部僧也。虽异且
不离法界。又涅槃三十二。亦云。五部僧互生是非。复
有五事。长没三恶道。第三十四。又说。五百比丘。一一
说身之本因。各各不同。佛许无非正说。如别卷引。故
海东晓公云。如言而取所说皆非。得意而谈所言皆
是。清凉云。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皆为了义。
则贵在得意亡言耳。馀可知也。
疏二对破相者。开章如疏。其五别者。四对中每句皆
上即破相义。下即法性义。唯三性义。两宗皆含空有。
而义不同。疏谓无相下。文二。一具辨。二例明。初中二。
一无相。二法性。各有其五。谓一明理。二明智。三明谛。
四明三性。五明佛德。今初理也。谓诸法空。即名真理。
如幻化无体。即是太虚第二月无性即是本月。故门
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又假名及中道。俱约空说。
凭公虽云存世之所亡。意亦但以空为
所亡。问若言此宗但是空者。何以百论中有破空品。
既破于空。不应云但约空也。答正由破彼所执之空。
卷二 第 511c 页 X09-0511.png
方是此中真空之理。若存能破亦同所破。故彼疏云。
破如可破。
△疏能了下。二明智也。谓了一切皆无所
有。即此能了之智亦不可得。即名真智。若存一法即
非智也。故法句云。一亦不为一。肇云。般若无知。又云。
惑智知无真智无知。百论以无相智为宗者。是此意
也。
△疏所诠下。三明谛也。以缘生即空为真谛。不待
灭坏即俗谛。如空华之虚相故。影公中论序云。俗谛
故有。真谛故无。
△疏有谓下。四明三性。空有但所见
有法即非真实。乃至菩提涅槃。皆如梦幻。言依计者。
依他遍计也。此中依计皆是虚妄。虚妄之中说此二
名者。如空华依他病眼而有。第二月依他捏目及本
月而有。故名依他。迷者情计谓为实有。即是遍计。二
义虽别。所目之法不别。此等诸法皆无所有。方名圆
成。然此圆成。但约依他遍计空理而说。亦无其体。故
说三皆无性。不同法相宗即依于三性密意方便说
云三无性。
△疏虽说佛身下。五佛德空也。云佛身者
所谓无身。故云虽也。故金刚云。如来所说身相。即非
身相。乃至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等。五求不得者。
即中论观如来品偈云。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如
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释曰。由外计我我。为如来计
有五故。即离彼此不相在及有。是为五求。若如来即
五阴。五阴既无常。如来亦无常。若五阴即如来。如来
既是常。五阴亦是常也。而今五阴既不常。如来非无
常。何得言相即耶。故云非阴。若离五阴有如来。以何
卷二 第 512a 页 X09-0512.png
相知。又如来即先有。先有即为常。若五阴离如来。五
阴即本无。本无即为断。既不断不常。当知不离。故云
不离阴。若如来中有五阴。如器中有物。如来即大。五
阴即小。若言五阴中有如来。如床上有人。五阴即大。
如来即小。必无此理。故云此彼不相在。又若相在。亦
皆有别异过。若如来有五阴者。如人能有马。马与人
异。如来与五阴。不尔。故云如来不有阴。问此与离阴
何异。答相离未必相有。相有必知相离。所以为异也。
然五句中。初即为一。后四
皆异。若总合之。但是一异过耳。故法品破我。但云。若
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阴。则非五阴相。今
细推寻。故有五求皆不可得。既知不有。当知不无。馀
如别卷。得即虚妄者。如金刚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若见行住坐。
不解我说等。无得乃真者。般若心经说。无蕴处界缘
谛。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乃至得阿耨菩提等。离
一切相名佛功德者。金刚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
来。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无有高下是名阿耨菩提等。
如是等文。诸部般若及中百门论首末皆是。今但略
引众人常所闻者。意在易晓。以为类例耳。
疏若法性下。五中初明理也。自性清净常住真心者。不
待会色归空。不因断惑成净。自心本净故。云自性清净。
此性无始来。乃至尽未来际。有佛无佛常不灭坏。故云
常住心也。宝性论云。清净有二种。一自性清净。谓性
卷二 第 512b 页 X09-0512.png
净解脱。以自性清净心远离烦恼垢故。二离垢清净。
谓障尽解脱。又二十唯识释论云。心有二种。一者相
应心。所谓一切烦恼受相行等。二不相应心。所谓第
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胜鬘亦云。自性清净
心难可了知等。方是实理者。形对于前。显真胜也。前
但了诸法无性。即名实理。此了诸法空无性。巳显出
自心本性。方为实理。如天上云散月出。如镜中垢尽
明现。非但无云便名月也。晦夜无云不名月也。广如
普贤章二空所显理中所辨。真如唯是一心者。论云。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乃至唯是一
心。如上具引。
△疏一心真实下。二明真知。对前智也。
言真实。能知者。论明真如自体相。云从本巳来性自
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真实
识知义故。荷泽云。无住体上自有本智能知等。通于
理智乃至注引华严智各别等者。显真知异前知也。
彼品觉首等九菩萨。问文殊云。云何佛境界智。彼疏
科云。能知之智也。文殊偈答云。诸佛智自在。三世无
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彼疏释云。上半权智。
横无不知。故云自在。竖达三际。故无所碍。下半实知。
故云自在慧境平等如空无若干也。虚空之言。亦兼
喻上无挂碍也。权实无碍。方为佛境。诸菩萨又问。云
何佛境界知。彼疏科云。明知体相也。文殊偈答云。非
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彼
疏释云。知则心体。(彼钞云。此句标示也。谓前对所證之法。明能證之智。今即直语灵知
卷二 第 512c 页 X09-0512.png
之心异乎木石。通能所證。又前唯佛果。权实智慧。不过于凡。故云智自在等。此通凡圣。故云性净开示群生等。
然上两重料简。即当宝性论二种清净解脱。前云佛智自在。即离垢清净解脱。后云性净开示群生。即自性清
净解脱。又云通能所證通圣凡者。即是此疏通理智彻染净之义也)了别即非真知。故
非识所识。瞥起亦非真如。
心
体离念非有念可无。故云性本清净。众生等有。惑翳
不知。故佛开示皆令悟入。即体之用。故问之以知。即
用之体。故答以性净。知之一字众妙
之门。若能虚巳而会。便契佛性。(释经中佛境之言也。故彼疏云。十信观圆。
便造佛境)肇公云。知有有坏。知无无败。其知之知。有无不
计。
△疏色等即空下。三明三谛也。天台大师广明行
相。具在章记。若本业经。即名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
谛。今但依注喻对详。即照然义现故。不备释其文及
备引其教。其教具在后释三观门明之。
△疏遍计情
有下。四明三性空有义也。三性之义。巳如前释。情有
理无。有如绳上见蛇杌木上见鬼。情中定有。道理定
无。相有性无者。如水中月。如金中器。疏情无理有者。
对遍计也。谓约迷者见于杌鬼绳蛇。情中都无绳杌。
故曰情无。绳杌是实。故云理有。相无性有者。对依他。
如摩尼珠在皂色中。虽全现黑相。其性常明。明性实
有。黑相是无。
△一切诸佛下。五佛德真有也。疏常乐
我净者。称体之实德也。摩诃般若解脱法身。皆具此
四。广如疏序中释。十身者。如华严说。融三世间。为十
种身。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
卷二 第 513a 页 X09-0513.png
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法身。九智身。十虚空身。
然此十身具十无碍。一用周无碍。二相遍。三寂用。四
依起。五真应。六分圆。七因果。八依正。九潜入。十圆通。
十智者。亦如华严出现品中。以十喻说佛十
智。一虚空无依喻。喻无依成事智。二法界湛然喻。喻
体无增减智。三入大海潜益喻。喻体均益生智。四大
宝出生喻。喻用与体密智。五珠销海水喻。喻灭惑生
德智。六虚空含受喻。喻依持无碍智。七药王生长喻。
喻穷劫利乐智。八劫火烧尽喻。喻知无不尽智。九劫
风持坏喻。喻巧令留惑智。十尘含经卷喻。喻性通平
等智。然上十身。如彼疏悬谈十缘中说。十智如彼出
现品经及疏具说。疏真实功德者。结上所具皆称法
界。非如空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等。性自本有者。拣
因修生得报身也。故论云。性上本有过河沙数无漏
功德等。不待机缘。简权教应化佛也。
疏略辨下。第二例明也。约前性相十对义目。为例说
之。且初破相中。一者众生性空。何有五一之性。二教
如筏喻应舍。何有一三之乘。意以非乘而为了义。三
者一切境界唯是妄念。念自本无。何但境界无也。四
者迷则妄想妄见变易。悟妄皆空。空不变易。五者巳
如上说。六者生佛皆空。故不增减。七者亦如上说。八
者时无别体。约法以明。法既本无。时复何有。九者。与
性宗。文同意异。如云照体无本者。空宗但无而巳。性
宗云无本者。自无本故。但以无住为本。无住体上自
卷二 第 513b 页 X09-0513.png
本有智能知。此为能断智之本体。照体无自者。空宗
以五蕴等为自。都无此自。名无自体。性宗以清净心
性为自。即性之照。不可将照还能自照。如眼不自见
眼等。斯乃体即自照故。照不见有自体也。亦同智都
无所得。非无知也。且约绳上蛇水中月。辨二宗所见
异者。空宗意云。但见月空无。即名见实。设云绳水。绳
水亦无。故解举论云。若见藤分巳。藤知如蛇知。(夜见藤谓
为蛇。明见即知蛇无。因悟藤亦是空故云如蛇。如蛇知者。知蛇也)性宗意者。则若但
云蛇无。未必为实。真见绳有。方为真实。又绳是依他。
未为真实。唯见是麻。方为真实。此与法相宗说三性
之喻。义相同者。以就世人可见之边。为须存麻故。若
云麻亦空无。此便是法。何名为喻。即法与喻。义旨浑
杂。何以生解。智者详焉。十者有为无为俱空。一异皆
不可得故。掌珍论云。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法性
十义者。不异前说。但对法相。及对法性。及对破相。意
势小异。思之可知。疏后会通下。但约三谛中镜影之
喻。即一切皆通。谓空宗中说。影空为真。影相为俗。性
宗但加于明。为第一义。今会通也。影即空。空即明。明
中无物即为真。不妨现影即为俗。始末覆蹑即三即
一。即一即三。故皆无异。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二
卷二 第 513c 页 X09-051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