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唐-宗密245-A¶

245-A¶ 第 459a 页

* No. 245-A
大方广圆觉经大钞序

兹钞自唐至今固有年矣。异域虽模方板。中国未
尝印行。副本争传。三写乌马。因获高丽印本。与写
本参校。窃见互有得失。遂根其所出经论祖文。三
复对详。一成楷定。方事刀笔。苟无證据。多从印本。
如序中晋伟庐峰次下。疑有脱落。则不敢妄加。或
用字不同。俱有出处。亦不敢擅改。如解识如患梦
患字。与略记幻字有异。则准成唯识论及原人论。
与印本既同。故今循之。或缮写笔误。如云先释名
题。错题为显。又云有字有义。讹字为宗。此皆据写
本而正之。其馀未安。留俟镕裁矣。
时绍兴戊午岁
孟春初六日。平江府昆山能仁院。沙门义和颖脱
轩校定。门人 元慧

夫大道圆通。大千无体。六情既作。六合成形。妄惑盈
而真智亏。虚相现而实性隐。遂使衣藏至宝全有而
245-A¶ 第 459b 页 X09-0459.png
全无。手执金铁本得而本失。繇是。如实觉者启运垂
方。虽四心等观。而三根各异。故设渐顿之教。仍开权
实之诠。岂夜月生心偏落于清沼。朝阳有意先照于
高山者哉。此圆觉经者。顿示真源。故婆伽婆居净土
说。备彰疏序。无烦此云。然桐参散木。骥浑驽骀。非伯
喈则长匿五音。非伯乐则永群千里。缅昔穿凿。方今
剸犀徒有多家。曾无少当。我和尚维缶之灵。杲日之
明。默承一印。悬通众经。至如四人同化七众归诚。半
偈而息心猿。一句而调意马。辞荣落䰂。摧慢投针。慕
义承声者风驰丈室搆疑畜思者雾廓晴天。此吾师
于度人有方也。至如逃名而反著于名。晦德而却招
其德。晋伟庐峰暂辞法主。人王目击而知道。紫衣三
让而重赐。白法再陈而乐闻。心灯点于紫宸。法镜悬
于黄屋。六宫钦德。闻所未闻。三仕伏膺。得所未得。禅
心自静。不惑浮华。永言无羁。其谁若是。此吾师于名
位不住也。至如理穷一味教善三宗。及门者过千。升
堂者盈百。各收髻宝。共啜醍醐。分无尽灯。星布华夏。
大师以善附属。却忆旧山。乐在一峰。坐遗万事。屡表
闻于北阙。请归隐于南山。明诏下而允依。朝臣就而
礼送。此吾师于二利不偏也。昔仲尼曰。吾志在春秋。
今大师云。余心宗圆觉。但以竞辨屈于妙义龙藏𤷄
于灵文。显性之教沉埋。名相之宗鼓舞。由是革旧风
规。成新教化。挫权抑小。立顿张圆。使第一义天星辰
罗列大圆镜智影像昭彰。况复偏宗此卷。誓广弘宣
245-A¶ 第 459c 页 X09-0459.png
二十馀年。三复玄致。轮王髻宝大云心传。长者家财
清凉手授。所以内依智观。外托诚文。冥巳身心随应
解释。疏成三卷。条贯一经。错综异同。编连始末。文则
简略。理则周圆。欲言其少义无阙遗。欲言其多词无
剩长。有玄之又玄之致损之又损之方。岂真义修三
宗文含五色而巳。若乃教起因缘。申当经之由致。藏
乘分摄。通诸教之所归。权实对彰。三宗开合。竞执则
朱蓝定别。会摄则水乳倏同。分齐幽深。诠至一心之
法。所被根器。通收五类之机。忘诠修心。须明契證之
说。依文演赞。要叙翻传之由。然后先释名题。理越群
诠之目。后解句偈。义彰一轴之文。释佛身则法报不
分。明净土则自他无别。说时则心境双泯。听众则主
伴互融。答本起因。三重展转。提究竟果。一理圆明。使
千朵义华顿生翰苑百川法水全会天池。实谓穷此
经之宗骨也。若乃二空八识。断惑缘生。四智菩提六
波罗蜜。罄法相宗之源流也。若乃寂光土义。如来藏
章。尽无明根。究贪爱本。十心成佛。五教證如。畅法性
宗之本末也。若乃解文殊章。未心境双亡。释真空观。
初根尘普净。藉澄神而相泯。因寻伺而我空。兼般若
宗之玄致也。若乃分折四大。防禁六根。八定厌折。四
果伏断。五重十善。大小安居该调。伏藏之规模也。分
三重于法界。华严之旨现焉。开二门于一心。起信之
意著矣。事兼二教。畅孔李之玄枢。禅会两宗。申秀能
之秘旨。夫舜若多神。日出身现。素怛览藏。疏成理昭。
245-A¶ 第 460a 页 X09-0460.png
使寻文者离文住相者融相。自非心真心海师法师
安鍊智鍊神精理精教。就能豪锋才举义海不穷。谈
柄一挥悬河无滞。据此文也。三根备收。览之习之。无
不沾益。但恐阙百遍之功。须凭转释。乏三乘之学。要
引明文。大悲不倦于曲成探集。又修于义钞。成一十
八轴。编五卷别行文。一千馀纸。初中后善。且自古出
钞。多是后人。致使学流未免诤论。今既自释。何所疑
焉。又诸家集钞之仪。多引别文别义。后习者但依旧
语。致使或谬或讹。今则虽引他文。意成自义。以之为
丹青粉饰。不在其类例繁多。又诸钞引文为證。为證
者是义。引朱者是文。义则或任相当。文必不应一种。
不解相当之义。但出各别之文。后学初心机智渐劣。
就能于文象之外解甚深之义。以古对今。此例多矣。
今大师意谓。宗通佛心。理须实證。说通文教。贵在适
时。机分胜劣之殊。则张以浅深之教。理有分圆之别。
则论以半满之文。依之则无塞不通。弘之则无机不
被。寔谓班倕之巧。曲直皆材。偏鹊之医。草木皆药。苟
得其用莫匪诚言。元慧叨承宿幸。忝会此生。躬获听
闻。亲蒙印决。鹫峰宿世。难忘系珠之恩。衡岳此生。信
庆赐车之遇。不蒙示教。长怀下劣之心。既得指南。誓
决终焉之志。或恐百千年后。世异人凋。讹弊逾增。玄
旨斯坠。所冀淳源不离。宗习有凭。且以厥由。叙于钞
序。务出其实。朴而不文。仍多阙遗。将俟来哲。
245-A¶ 第 460b 页 X09-0460.png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一(之上)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将解一部疏文。大分为四。一总标宗意。二归敬请加。
三开章释文。四庆赞回向。

初中有四。一显理。二我佛
下明教。三噫巴歌下叙疏。四大者下判题。初中又二。
初示觉之心体。后示心之觉相。初中复二。先辨其要。
后正显示。前中又二。初约果德标指心源。后明修心
成其果德。此当段皆先举类。后方正明。谓乾卦之四
德。究其所从始。从一气而有。类佛果常乐我净之四
德根本在乎一心。又彼以始于一气。故修鍊者专于
一气。佛德既本乎一心。则理宜修一心方成佛果也。
当段皆先举类。意在此也。

疏元亨至始于一气者。前段中先举类也。谓举周易
乾卦之德。而为类例。然此国之俗所宗者。群典极于
周易。万物极于乾道。(世之万物莫大于天地。就中天统于地。天尊地𢍉。乾道是天。故
取为类)取则在于儒流。故举儒学所知之道。以类至觉
之理。令其晓矣。既移儒士之风。自偃群鹿之草。馀喻
琐碎难类真法。首标乾德。其在兹焉。然元亨利贞既
是乾之四德。今先显乾道。乾者卦之名。即周易最初
之卦也。(乾卦如此。万物皆始于乾。故为首也。故系辞云。乾知太始。坤作成物)谓之
卦者。易纬云。卦者挂也。言悬挂物以示于人。故谓之
245-A¶ 第 460c 页 X09-0460.png
卦。但二画之体。虽象阴阳之气。未成万物之象。不得
成卦。必三画以象三才。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
乃谓之卦。故系辞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是也。但初
有三画。于万物有未尽。故更重之而有六画。备万物
之形象。穷天地之能事。故六画成卦。此乾之卦。本以
象天。天乃积诸阳气而成故。此卦六爻皆是阳画。(一长
为阳画。二短相对为阴画)此既象天不谓之天而谓之乾者。天是
定体之名。乾是体用之称。(即体之用)故说卦云。乾健也。言
天之体以健为用。谓圣人作易。本以教人。欲使人法
天之用。不法天之体。故名乾不名天也。天以乾为用。
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此天之自然之理。故圣人常法
此自然而施人事。亦当应物成务。云为不巳。终日乾
乾。无时懈惓。是以因天象以教人事。故大象曰。(天以纯刚
故有健用。今画纯阳之卦。以此拟之。故谓之象)天行(运动之称)(强壮之名也。天之自然象也。万
物壮健皆有衰怠唯天日行一度。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刘表云。然则天是体名。乾是用
名。健是其训也)君子以自强不息。(用卦象自勉励不可止息故云健也)文言末
(夫子作文言以释正经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
矣哉。又云大哉乾乎。刚健(性也)(二五)正纯粹(六阳)(精灵)也。
于物象言之。则纯阳也天也。于人事言之。则君父也。
以其居尊故。在诸卦之首。为易理之初矣。元亨利贞
(文在卦辞)乾之功能。运用虽多。统唯四德。故取之也。元
是初始义。亨是通畅义。利是和而成益义。贞是终毕
干了义。谓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
生万物。而得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坚固干
245-A¶ 第 461a 页 X09-0461.png
济。有始有终。故谓之四德。言圣人亦当法此卦而行
善道以长万物而为元也。又当以嘉美之事。会合万
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当以义恊和万物。使各得
理而为利也。又当贞固。干了其事。使物各得终成而
为贞也。是以圣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贞
也。文言曰(夫子第七翼也。此下论乾之四德。但乾之为体。是天之用。天地运化自然而尔。因无
而生有也。天本无心。岂故造元亨利贞之名但圣人以事托之。谓此自然之功。为天之四德。垂教天下。使后世
人君法天之所为。故立天之四德以设教也)元(仁木春)者善之长也。(庄氏云天之元
德。始生万物。善之大者。莫大于施生。如父母之恩最重。良由能生此身也。故辜其恩不报者。五刑之属三千。罪
莫大于不孝。若报恩者。孝顺之福。亦世之最大者。古来至孝者。皆感天动地。即知能生人命。世之上上善也。故
佛教云。造千个佛国。不如活一人命。然万物虽各有所生之处。展转推穷。至于最初。是乾阳为始生之本故。目
乾之功德名为元也。即知元者是善之长也)
(礼火夏)者嘉之会也(天能通畅万物。
使之会聚。故云尔也)利(义金秋)者义之和也。(天能利益庶品。使各得宜而和同也)贞
(信水冬)者事之干也。(天能以中正之气。成就万物。各得干济。庄氏之意。以此四句明天之
德。元是物始。于时配春。亨是通畅。于时配夏。利为和义。于时配秋。秋既物成各合其宜。贞为事干。于时配冬。物
成收藏。事皆干了。于五行之气。唯少土地。土则分王四时。四气之行。非土不载故也。自此巳下。明人之法天。行
此四德也)
君子体仁。(仁故春也)足以长人。(体包仁道。汎爱施生。足以尊长于人。此法
天之元德也)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皆可准知)贞固足
以干事。(贞正坚固令物得成。此使事皆干济也)君子行此四德者。(元仁。亨礼
利义贞信。为四德。不论智者。行此四事。并须于智故。又乾凿度云。水土二行。皆兼信智也)故曰乾
元亨利贞(结文王作易云。乾元等之言巳。欲使君子法之故也。然行四德。则与天同功。非圣人
不可。云君子者但易之为道。广为垂法。若限圣人。恐不逮馀下故。总云君子。使诸候公卿等皆悉行之。但圣人
行之能逮至极。馀各量力而为。多少各有其分也。但乾卦象天。故以此四德。皆为天德也。但阴阳合会。二象相
成。皆能有德。非但乾之一卦。是以诸卦之中。亦有四德。但馀卦四德。皆劣于乾。故乾卦直云四德。更无所言。欲
245-A¶ 第 461b 页 X09-0461.png
见乾之四德。无所不包。其馀卦四德之下。则更有馀事业。以四德胜劣故。以馀事繁之。如坤卦云。坤元亨利牝
马之贞等。馀数十卦之例。及以四德。配于六位。并在补阙卷中)然今以乾喻佛者。乾
既是动用不息之义。是阳气之精粹。不同阴体凝静。
亦如佛是觉者是菩提之智。不同涅槃寂灭之体。以
元亨利贞喻常乐我净者。然乾阳功用。虽广多无畔
利天下万物。而实体之德。唯此四故。具五常故。(摄尽儒宗)
具五行故。(摄尽阴阳术数休咎等也)具四时故。(摄尽一周天)如上所释。
佛德亦尔。虽无量无边。实体之德亦唯有四。由此四
故。迥超凡夫外道二乘境界。广如下释。又乾是总名。
元等是别。别德之外无别乾体。佛与四德例此亦然。
故以为喻。

疏始于一气者。推究此乾道之德所从之始。始于一
气。一气者道之所宗。阴阳天地之根本也。谓天道未
分。阴阳未泮。未有天地人物巳前。但是淳元之一气
也。(未分阴阳之二。故云一也。净名楷疏序云。一气冥曚天后华严序云。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
气始分。为阴阳二气。阴浊阳清。清气上腾为天。浊气
下凝为地。和气为人。(人最灵也)谓之三才。故乾坤有三画
也。夫为人王。法于乾道。故王字。横三画表乾卦。竖一
画表一气。故有人作日中王字赋云。三阳列位。配乾
道以成三。一气贯中。表圣人之得一。又易钩命诀云。
天地未分之前。谓之一气。于中转有五运。(运谓运数。谓时改易。
取易义也)谓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气象未分谓之太
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
质谓之太素。质形巳具。谓之太极。转变五故。故名五
245-A¶ 第 461c 页 X09-0461.png
运。既于一气中转有五故。云始于一气。(结释疏文)是以儒
道至教。皆宗于一。老子云。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
不得。不可致语。故混而为一。又云不皦不昧。愡恍不
可随迎等。河上注老。皆指一为体。以释其义。又黄庭
内景云。殊途一会。归要于一(梁丘子注云同归一气)又云。五行
相推大归一。又云一之为物叵卒见。庄子云通于一
而万事毕。又云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郭云一者有之初。至妙者
也。至妙故。未有物理之形耳。夫一之所起。起于至一。非起于无。此意云。非无者玄妙一气)系辞云。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乃至百姓日用
而不知。(注云。一谓〔无〕也。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元阳。阳以之成。故一谓之道。疏曰。在阴之时。而
不见为阴之功。在阳之时。亦不见为阳之力也)又云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肇公云。巍巍之形。内神外灵。中有想虑。真一闇冥。此
等所言一者。皆谓气也。(但幽玄无相。故云一也。故孔释一阴一阳云。虚无不可分
别。故云一也)故老子云。冲气以为和。(河上云。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肇
公云。元气含于大象。大象隐于无形。为识物之灵。灵
中有神。神中有身等。乾卦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孔释云。此一爻之象。专明天之自然气也。又文言云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此释初九。亦唯指气为本。

疏常乐下。二正明也。然佛德无量。今特指此四者。略
有五意。一者。是佛实体之德故。二者。对简凡夫妄执
常等四倒。又翻破二乘无常等四倒故。三者。是四念
处观。究竟果故。四者。诸佛虽说无量法门。究竟为显
此故。五者。如来在娑罗树四双八只中间。而般涅槃。
只为表此理故。初言实体德者。谓如来藏法身真智
245-A¶ 第 462a 页 X09-0462.png
本来常乐我净故。故论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
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从本巳来。自性满足
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乃至常乐
我净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释曰。自性本
有故名实体之德。又是究竟真实果德。涅槃经中广
说。如下略引。

△二对简凡夫二乘者。谓诸众生。亦本
有四德。以迷之故。妄计五蕴常乐我净。故佛于种种
经中。令修不净观苦观无常观无我观。且治所执生
死五蕴常等。未显所迷法身常等。故声闻等禀此修
行。虽各得果證。尚迷法身常等四德。是以。佛于诸了
义大乘经中。广破此见。故涅槃经第二云。(此有因缘在补阙卷
中)一切众生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
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以为烦恼之所覆
故。虽生此想。不达其义。如彼醉人于非转处而生转
想。(合前叙迷之过失之喻也。此正破诸声闻无常等四倒也)我者即是佛义。常者
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正显真实四德也)
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贡高。流转生死。(责其
计常等也)汝等若言我亦修习无常苦无我等想。是三种
(比丘所叙略不净者就胜说故也)无有实义。(责其执无常等)我今当说胜
三修法。(上标许说真实四德。次下且广叙两重倒执之相云)苦者计乐。乐者计
苦。是颠倒法。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是颠倒法。无我计
我。我计无我。是颠倒法。不净计净。净计不净。是颠倒
法。有如是等四颠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诸法。(此上双结凡夫
二乘四颠倒也)世间亦有常乐我净。出世亦有常乐我净。世
245-A¶ 第 462b 页 X09-0462.png
间法者有字无义。出世间者有字有义。何以故。世间
之法有四颠倒。故不知义。所以者何。有想倒心倒见
倒故。(云云次说。以三倒故成四倒。及彼经疏释三倒并在别卷中说也。下正说其实云)何等
为义。无我者名为生死。我者名为如来。无常者声闻
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槃。
不净者即有为法。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是名不颠
倒。以不倒故知字知义。若欲远离四颠倒者。应知如
是常乐我净。(次下比丘承言。请佛住世。佛答等在别卷中。今且叙佛答。次云)汝等当
知。先所修集无常苦想。非是真实。(此下以春池觅宝竞捉瓦石喻前灯
无常等不真云)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
琉璃宝珠。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
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
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
于是大众乃见实珠故在水下。犹如仰睹虚空月形。
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
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无我想不净想等
以为实义。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
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
复应当知先所修习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欲得真实
修诸想者。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
(次下。约法约喻。对二乘四倒。重显四德。谓声闻难佛先说无我等法。佛以旧医用乳新医断乳后复用乳。以况
外道说我。如未破我。复说我等。并在别卷。久讲者须捡叙之。今且但取佛因法合云)汝等当知。
如来亦尔。出世降伏邪医外道。唱言。无我无人众生
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是诸外道所言我者。如虫
245-A¶ 第 462c 页 X09-0462.png
食木偶成字耳。故佛唱言无我。为调生故。为知时故。
说有我者。如彼良医善知于乳。非如凡夫所计吾我。
或言如大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尘。如来说我悉不
如是。是故说言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何者是我。若法
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汝
当修习。(下更引第五者。显有真我之体。非但无我便名真我。即如有云但空寂不动等即是佛性者。未
是显出得本性体也)第五卷亦云。又解脱者名曰不空。如水酒
酥蜜等瓶。虽无水等。犹名水酒等瓶。解脱亦尔。不可
说空及以不空。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
有为行。如瓶无水。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
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既以四德。为真实体。如以
四尘为瓶体。即知四德是实体之德也。此当第一意中所说也。此下又引第七者。显四德是一切佛法之本故。
迦叶迷之。便成邪见。今悟方名正见。又更广释四德行相。令众洞达知佛意偏在。再三辨说。文云)第七
卷如来性品亦云。佛告迦叶。谓四倒者。于非苦中生
于苦想。名曰颠倒。非苦者名为如来。生苦想者。谓于
如来无常变异舍。此苦身。入于涅槃。(云云。馀三倒云。世间说我。无有
佛性。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云云。如来非杂食烦恼肉身也)迦叶言。我从今日始得
正见。自是之前。我等悉名邪见之人。(云云无我为邪见。我为正见)
后说先教众生修无我者。为除世间诸妄见故。计我
虚妄非真实故。如女人以苦味涂乳令子不饮。(子病服药
忌乳故也)后洗乳唤饮子疑不饮等。云云我今亦说如来
藏(云云。迦叶又难。佛又以额珠喻示。次下更说。外道横计我大小诸相。如米豆等。第三十。又广说大师子吼
者。唯说常乐我常。乃至外道迥心。乃至引彼经义。决释两重四倒五门之义。并在别卷。可捡之。评曰。据上重叠
数番。即知常乐我净是诸佛究竟实德。涅槃一部首末广辨。诸实教大乘亦然。以涅槃是穷终极教。会权入实
245-A¶ 第 463a 页 X09-0463.png
故偏引之)上来释第二意竟。

△三是四念处观究竟果者。
四谓身受心法。念谓念慧身等。为其念慧所安住处
故。谓观身不净等。(等于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除计净等四倒。
观身毕竟空等。无行经云。观身毕竟空。观受内外空。
观心无所有。观法但有名。智论等亦尔。除不净等四
倒。两重四倒既遣。即显自体具真实常乐我净法故。
名为如来法身。(如前引起信之文也)故云究竟果也。天台云。深
观念处。即坐道场。更不须馀。机宜不同。故说馀品。(四正
勤等)故如来临终遗诫。唯令依此而住。(广如下序分之初所说也)据
四念处。既是对治四倒。与前四观。义亦不殊。但缘此
四是三十七品之首。修行要门。一切众生从凡至圣。
通大小乘无不修习。故天台别有四卷念处之文。佛
又临终遗嘱。(此四念处行相。备在三十七道品章中)然四念处。以不净
苦无常无我为次者。对治之门从粗至细故。(身色最粗。受领
外境为次。法最为细。粗者易治故先也)四倒以常乐我净为次者。从重
至轻为次故。(常为次者由计心王为常故。生邪见等。无因无果。乐者但计妄乐。不必邪见故。
次也。我者主宰。主宰不碍有修行故。计身为净。但生贪爱。无大过故)。

△四诸佛虽说无
量法门。究竟为显此故者。唯识论究竟位颂曰。此即
无漏界。不思议(总标也)(净也)常。(常也)安乐(乐也)解脱(亦是净也)身。
大牟尼名法(我也)

△五如来在娑罗树间等者。涅槃经
第三十卷云。善男子。以是因缘故。我于此娑罗双树
间。大师子吼。师子吼者名大涅槃。善男子。东方双者。
破于无常。获得于常。乃至北方双者。破于不净。而得
于净。善男子。此中众生。为双树故。护娑罗林。不令外
245-A¶ 第 463b 页 X09-0463.png
人取其枝叶斫截破坏。我亦如是。为四法故。令诸弟
子护持佛法。何等为四。常乐我净。此四双树四王典
掌。我为四王护持我法。是故于中而般涅槃。善男子。
娑罗双树华果常茂。常能利益无量众生。我亦如是。
常能利益声闻缘觉。华者喻我。果者喻乐。以是义故。
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师子吼言。世尊。如来何故二月涅槃。善男子。二月名
春。春阳之月万物生长。种植根栽华果敷荣。江河盈
满。百兽孚乳。是时众生多生常想。为破众生如是常
心。故说一切法悉是无常。唯说如来常住不变。善男
子。于六时中。孟冬枯悴。众不爱乐。阳春如液。人所贪
爱。为破众生世间乐故。演说常乐。我净亦尔。如来为
破世我世净。故说如来真实我净。言二月者。喻于如
来二种法身。冬不乐者。智者不乐如来无常入于涅
槃。二月乐者。喻于智者爱乐如来常乐我常。然两重
四倒。总有八倒。四念处观既有性相两重。治于八
倒。即成八行。终至成佛即名八德。谓法身常等四德
是实德。示现色身无常等四德是权德。(纳耶输等。现不净也。受金
枪等。现苦也。隐八自在。现无我也。下生入灭。现无常也)故天台云。娑罗双树四
枯四荣。正表于此。(枯荣之说。检经无文。或大师义立。或别译别行经本也)谓法
性之色(约大品经说)实非是净。凡夫计净是名颠倒。实非
不净。小计不净亦名颠倒。今观色种即空。空中无净。
云何染著。则凡净倒。破枯念处成。色种成假。假智常
净。云何滞空而取灰断。言色不净。是名二乘不净倒。
245-A¶ 第 463c 页 X09-0463.png
破荣念处成。观色本际。非空非假。非净不净。乃名中
道。佛表此理。故于中间而般涅槃。馀三类此(观受心法苦无
常无我等例之)故云常等。然此真实四德。既具上诸门。义理
不同。故偏举云佛之德也。

△疏本乎一心者。上所引
论中。真如四德之文。是立义分中。论主总立一心为
本。于中。有真如生灭二门。心真如具常等四德。心生
灭中始本不二为究竟觉。亦是四德。胜鬘等意皆然。
故知倒正常等并不离心。佛亦无非一心。广如华严
经夜摩偈赞品。引在别卷。及此疏下释普贤章初。种
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文中所说。可检叙之。

疏专一气等者。后明修心成其果德也。先云专一气
而致柔。是举类也。乾道四德。既始于一气。故道门修
鍊专于一气。道经云。专气致柔。意云。元气是自然大
道。性本静默柔弱故。能生于动。(老又云。静为躁君)能生刚强。
(又云弱胜强柔胜刚)庶人不能安静默守柔弱。故乖于道。不能
保寿命。不能成万事。不能为人君主和于天下。(故老子云。
强梁者不得其死。又云。富贵而骄。自贻其咎。又云。飘风不终朝。又云。驰骋畋猎令心发狂等也)故达
道之人。专注其志。于至静至柔。一元之气(夫子云。志于道也)
合于自然大道。勤而行之。保雌守弱。绵绵不巳。(故老子令
人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挫锐解纷。知白守黑。勿矜勿伐。若拙若讷。抱一为天下式。如水处众人之所恶。如婴儿
之未孩。此上皆撮略道经中之文也。儒道二教其意皆然。不可具引)功用既著。而致于
柔。名名为成道也。(修成之时。还成本道。故道经云。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又云复归于无极。此如佛教中反本还源为究竟果)道成则能保寿命。成
事子育万物。既合于乾道。则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245-A¶ 第 464a 页 X09-0464.png
利贞也。故老子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
说。当其无有器之用。外其身而身存。终不为大。故能
成其大。周易谦卦中说。谦如水而下。故百川归之而
成大海。西升经云。柔弱莫过于气。气之柔弱莫过于
道。道所以柔弱者。包裹天地。贯穿万物。夫柔之生刚。
弱之生强。而天下莫能知其根本所从生者乎。(根本者柔
弱也)据上诸文。皆云道至柔弱。故今云。专一气而致柔
也。(专一气是修行。而致柔为成道。故下正明云。修一心而成道。以对此也。但文异耳)所言一
者若论根本即是元气。以未分清浊。故云一也。若约
修鍊。即是和气。谓胎息法。绵绵若存。不纵不抑。绝诸
造作。不运心机。合本元气。离太急太迟太粗太沉等
名为和气。阴气阳气和通不二。故云一也。故道经云。
冲气以为和。(得气和柔。如骨中有髓等)又云。谷(谷养也)神不死。是谓
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又
云。抱一能无离乎。(一者道始少生。太和之精气也)专气致柔。能婴
儿乎(钞曰。上柔下强。可以得失相对说之)又云。心使气曰强(心当专一为和柔。而
神气实内形柔弱。若使气妄有所为。则和气去于中。而能形体刚强。斯为失之)是谓深根固
蒂。(人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又云。天得一以清等。(地宁。神灵。谷盈万物生。王候正)
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庄子云。一其性(饰则二也)
其气(不以心使之)合其德(不以物离性也)黄庭内景云。殊途一会
(同归一气)归要终。一志不久升虚无。(学道专一。与虚同体。则神仙可致也)
云正一含华乃充盈。(存气守一。神气𦯕华也)肇公云。守真抱一。
不染外物。清虚太一。其何有失。系辞云。夫乾其静也
(专一也)其动也直。(直刚正也)释曰。上所引文。皆是儒道修
245-A¶ 第 464b 页 X09-0464.png
鍊之门。专一气而为要妙之义也(脚注者。皆各是本注。谓河上注老。郭象注
庄。韩康伯注系辞。梁丘子注黄庭经)。

疏修一心而成道者。正明也。佛果之德。既本乎一心。
若不修一心。而乃别修者。岂成佛道。如磨砖不成明
镜。鍊铁矿不得真金等。故清凉大师云。所说万行并
不离心。但能觉了自心现量毕竟清净。即一念之中
万行备足。心不起止也。知不起观也。不缘万境舍也。
止妄不生戒也。安心谛理忍也。心无间断进也。心体
离念法也。心之本觉佛也。体相无违僧也。六度三宝。并
一心故。又华严经云。菩萨修诸佛法。净诸佛刹。积集
妙行。调伏众生。乃至得大菩提。悉不离心。是故应以
善法扶助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忍辱坦荡
自心。应以智證洁白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以
佛自在开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
力照察自心。又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
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
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据上等文。故知愿成佛道必修
一心也。而言一者。是总相心。通于染净因果等也。

疏心也者下。第二正显示也。文八。一标举。二直显。三
竖通。四横遍。五真常。六绝迹。七不变。八随缘。今初也。
心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也。或云一心。如华严起信
也。汎言心者总有四种。梵语各异。翻译亦殊。一纥利
陀。谓肉团心。二缘虑名心。谓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
故。三质多。此云集起心。即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
245-A¶ 第 464c 页 X09-0464.png
故。四乾栗陀。谓坚实心。今辨此也。

疏冲虚下二句。二直显也。上句自性体也。下句自性
用。故禅宗云。空寂是心。即上句。知是用即下句。冲者
深玄也和也。华严疏序云汪洋冲融。新疏序云包纳
冲邃。疏云冲深包博。故老子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虚者非质碍故。妙者在染而不染故。如莲华虽在淤
泥不为所染。故喻法之妙也。天台解妙有十义。天长
疏云。非粗非妙。方名至妙。故下文云。种种幻化。皆生
如来圆觉妙心。粹者精纯也。在杂乱中而不杂故。简
非杂染之法。故云妙粹。若作邃字。即训幽深。义亦通
在。炳焕者。俱是至明之相。炳者著也。焕者烂也。故华
严疏序述十玄门中。微细相容安立门云。炳然齐现。
犹彼芥瓶。意取历历分明不错乱之状。论语云。焕乎
其有文章。注云焕明也。灵明者。若但云明。未简日月
之类。故云灵也。意云。心之明者。其在无法不知而无
分别。无法不现而无差别。幽灵神圣。寂然洞然。故曰
灵明。即此灵明。而炳著焕烂。

疏无去下二句。三竖通也。无去无来者。谓此心不迁
向前际去。不从后际来。亦不于现在住。现在住者是
诸有为法。成唯识云。住表此法暂有用。今不同彼也。
以此真心无相无能所故。不可见之于现在。净名云。
但以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良由菩提
亦无自性。即同真心。故非三世。若就菩提当相。则有
始无终。岂免初际。冥通三际者。由不属三际。故俱通
245-A¶ 第 465a 页 X09-0465.png
也。且如今日眼识。不能见昨日色者。以随所见色皆
巳过去也。今以真心不随诸法迁向过去。故于今时。
向真心中。能现前际诸法影像历历。亦能预现未来
之法历然。然虽通于三际。三际求之。皆不可得。与所
知所现三际之境。而不可分。故言冥也。华严云。法性
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馀。亦
无形相而可得。前三句通三际也。后一句冥也。此乃
入三世而无迹矣。

疏非中下两句。四横遍也。非中非外者。有二意。一不
在身中及中间。亦非身外。若在身中中间。则有处所。
若在身外。则非我心。根尘识三皆不可得。何说有内
外中间者耶。故佛以神得内泻。微破阿难执心在内。
以针治内障。微破阿难执心潜在根内。即中间也。以
灵膏反胁。微破阿难执心在外。广如佛顶经及疏。具
在别卷。可捡之。

△二谓此心非有无二边。故非外。二
边既遣。中道亦亡。故非中。非中非边。是绝待灵心也。
此言非中。所谓非是中。非谓是非中。言非外所谓非
是外。非谓是非外。洞彻十方者。心有所在。则有所不
在。以无在故无所不在。故彻十方也。然洞彻者。通论
其义。二字不殊。若对冥通之言。则二文文势稍异。谓
洞然透彻。无所不遍。意显次定。举体全遍非莽卤。随
宜而说也。然冥与洞。各于句中互相影略。二皆备矣
疏不灭下二句。五真常也。真心不变。故不生灭。故起
信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然不生灭。三性不同。谓遍
245-A¶ 第 465b 页 X09-0465.png
计性无体。可生可灭。依他起性即生不生。即灭不灭。
圆成实性自体本有。不待新生。尽未来际究竟常住
不灭。今即当此自性不生不灭。不同前二。前二即如
般若心经云。诸法不生不灭是也。若三性相对。各据
自相说者。即遍计之法。妄生妄灭。圆成真心不生不
灭。依他则相同遍计故似生似灭。性同圆成故不生
不灭。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等。以依他无
别自性故。全同圆成也。一切大乘经说。一切诸法不
生灭寂灭常住等。皆此义也。岂四山之可害者。明此
心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也。涅槃二十九云。如我昔告
波斯匿王。大王有亲信人。从四方来。各作是言。有四
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王若闻者。当设何计。王言
世尊。设有此来。无逃避处。唯当专心持戒布施。我即
赞言。善哉大王。我说四山。即是众生生老病死。生老
病死常来切人。云何大王不修戒施。今云害者。以经
云欲害人民也。若就经文法合云生老病死常来切
人者。今即应云。岂四相之可切。亦通。

疏离性下二句。六绝迹也。离性离相者。诸法无性皆
空即性也。谓色即空等。缘生诸法即相也。谓空即色
等。今以真心。虽空无一物。而体非空。故离性。虽随缘
成一切色等诸法。而体非色。故离相。相离离性。故名
中道性也。奚五色之能盲者。奚何也。五色者。道经云。
五色令人目盲。(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也)五音令人耳聋。(好听五音。
则和气去心。不能听无声之声也)五味令人口爽。(爽亡也。人嗜于味则曰亡言于道也。)
245-A¶ 第 465c 页 X09-0465.png
然五色者青黄赤白黑。文中但举此五正色。馀例可
知。五音者宫商角徵羽。五味者甘辛酸咸苦。今疏意
者。夫色能盲者。只能盲对色之识。今真心离相。不与
色对。彼岂能盲。若对色色即空。复谁能盲。道教中。以
虚无寂莫为道。亡情绝智为修。故观色聆音。即盲聋
失道。今真心离性。不滞空无。故见色闻声。声色不能
盲昧之也。如镜明现色。色何翳明。

疏处生死下四句。七不变也。四句两对中。皆上句以
法标之。下句以喻显之。珠在水喻迷时隐也。月在空
喻悟时显也。初云生死流者。谓无始生死。漂溺有情
故如流。无边无底。故如海。涅槃是第一义天。高超彼
岸之义。故有岸天之言也。生死虽有分段变易二种。
今正取分段。义兼变易。涅槃虽有大小两乘。今正取
大乘。骊珠者。骊龙颔下有明月宝珠。光明洞彻。虽在
海中光明不灭。不同灯烛入水则灭。然不能遍照海
中所有一切。故云独耀。众生虽处生死之中。此心灵
鉴不昧。然且迷之不觉。不能通达一切。但照体独立。如
珠独耀。故梁武帝。制达磨大师碑文。标意首云。沧海
之内。有骊龙珠白毫色。天莫见。人莫识。我大师得之
矣。沧者水之深广幽远之貌。如天苍苍。是高远之貌
也。踞涅槃岸者。涅槃此云圆寂。一切诸法皆空。心本
无念。融为一真心体。无别生死喧动故。真心圆满皆
寂静也。踞者安然而居之谓也。故时人皆呼憍慢为
踞慠也。法华云。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悫云
245-A¶ 第 466a 页 X09-0466.png
若非莲藏化主。孰踞其源。论语云。原壤夷俟。(马曰。原壤
鲁人。孔子故旧。夷踞俟待也踞待孔子)子曰。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
老而不死。是为贼。桂轮者月也。月中有桂。故目之为
桂轮。碧天者。谓第一义天。无诸惑业云雾。故云碧也。
既诸法皆空寂。则心之本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
离诸分别。故云孤朗。然月在晴天。无所不照。是以心
圆寂时如天之月。不同海珠。又前云。独者约就迷时。
但能自照。不能普照一切。今云孤者。约晴霄秋天。唯
月普照天下。星等灯烛皆不可类。如即体体之智。非
对待始觉之智可比。

疏大矣哉下二句。八随缘也。大矣哉者仰叹之词。周
易文势也。或在所叹之上。即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又
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等。是也。或在所叹之
下。即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又随
时之义。大矣哉。又系辞云。盛德大业至矣哉等。是也。
今兼两势。谓略述此心。竖穷三世。横遍十方。于诸法
中无不通彻。述之不可穷尽。故结叹云大矣哉。兼欲
述下能。生起万法。性相无碍。深远广博之德。故标叹
云大矣哉也。万法资始者。正明此心。不守自性。随缘
生起世间一切染净诸法也。今且先明迷此真心成
有漏染法。后方约次下疏文。显此心离倒。本具恒河
沙功德妙用。性相无碍。元是无漏之法。且初染者。谓
诸众生虽本有此清净心。由无始巳来迷之不觉。(论中
根本不觉也。即独头无明迷真之义。论云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等也)故妄认四大缘
245-A¶ 第 466b 页 X09-0466.png
虑。为巳身心。(下文云。妄认四大等)故展转生起枝末。枝末自有
三重。一由前根本无明。故起种种烦恼。二由烦恼故。
造种种业。三由业成故。受六道种种生死苦。佛名经
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又云。此三障者更相由藉。由
烦恼故以起恶业。恶业因缘故得苦果。一从无明起
烦恼者。略说烦恼粗相。唯贪嗔痴。谓既妄认四大五
蕴。为自身心。自然便贪一切荣乐之事。欲以润之。便
嗔一切违情之境。恐损害之。愚痴之情种种计校。如
上烦恼。皆由迷真执妄起也。二从烦恼造业者。既贪
嗔猛盛。即造十恶等业。或贪来生富乐之报。造诸善
业。或厌下苦粗障。忻上静妙离。修四禅八定不动业。
由迷第一义故。善恶不动俱是有漏染业也。三从业
受报者。然声响形影之报。纤毫不差。由前恶业成。则
有地狱饿鬼畜生等种种苦报。由前善业成。则有四
洲及六欲天等种种乐报。由前不动业成。则有色界
四禅无色四空等种种差别之报。皆所受苦乐之身
是别业正报。所居胜劣器界是共业依报。然万法展
转有所亲依。唯初不觉。亲依清净心性。即知万法就
最初始起必藉真心。故云资始。不言资生。如乾云资
始。坤云资生。地亲生故。后明此心具河沙德用者。如
次疏说。

疏万法虚伪下。第二示心之觉相也。文三。一会妄显
真以标指。二即体之相以圆收。三结叹觉体超名相。
今初至目之圆觉。即第一收也。上云万法通于染净。此
245-A¶ 第 466c 页 X09-0466.png
云万法且约染相。会染皆空。方显净相。净相与性即
无碍也。释此一段之文。作四重分别。一具释。二配属
禅宗。三配属诸教。四辨所用之文字。初且具释所言
虚伪者。虚妄诈伪也。谓但有其妄相。而无实体曰虚。
隐其虚相。诈现实状曰伪。故论云三界虚伪也。

疏缘会而生者。应先问。何以得知万法虚伪。答必待
众缘相会。方能生故。故云缘会而生。缘有其四。谓因
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且就因缘解者。有其内外。外
者如谷子水土人时而芽得生。泥团轮绳陶师而器
得成。内谓过去巳熟之业为因。此世父母为缘。而身
得生。未有一物不假内因外缘而得生者。故中论云。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也。此上犹且对小乘宗说。
若穷究缘生之义。从本起末说者。清净心性为因。根
本无明为缘。生三细。业识为因境界为缘。生六粗。


疏生法本无者。既属众缘。自无其体。当知一切生法。
不待灭而本无。故云生法本无。故中论次前句云。是
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
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肇论云。一切诸法缘会
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如其真有。有
则无灭。以此而推。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乃至实
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又解。生法即二执也。
生空法空。故云本无。

疏一切唯识者。应先问。既一切本无。何以现见诸法。
答唯是自巳妄想心识所变现故。故云一切唯识。(以意
245-A¶ 第 467a 页 X09-0467.png
识想外尘成时。想无而境有。或想有而境无。即知心识所想无定。以喻五识缘五尘亦然)故成唯
识云。彼我法相(我有种种相。法有种种相。此我法二种。摄尽一切世间诸法也)皆依
内识。(识体)所变见相(二分也)而起假说。(随假相而立假名也)非依离
识实有我法。又云变谓识体。(自證分也)。转似二分。(见分相分也。然
有漏识自体生时。智似所缘能缘相现。似所缘相名为相分。似能缘相名为见分。此有二释。一云。识体是有。二
分是无。无而似有故云似也。二云。二分亦有。是依他起。所言似者似遍计实有之二分也)相见俱
依自證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
故。二十唯识偈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
有翳。见毛月等事。起信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
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又云。心生则
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问若无外尘但妄见者。
应一切时处皆见有色。或皆不见。何故于有色时处。
眼则见色。馀无色时处则不见耶。答如人梦中所见
境界诸物。虽一切是无。但从想起。然亦不妨见有物
处。见无物处。或先见后不见。或初不见后见。非处处
皆见。亦非一期长见。心识变起诸法。无而见有亦然。
又问若尔何故多人同处同时。皆同于有处见有。无
处见无。有时见有。无时见无耶。答如百千饿鬼。同依
业力。皆于无脓血猛火等处。同时而见。岂清流河水
实有猛火等耶故知一切唯是心识。

疏识如幻梦者。先问曰。既是心识变起诸境。诸境虽
无。心识还有。何以前云生法本无。有为心识。岂非缘
生法耶。故此答云。识如幻梦。亦即是无。然成唯识论
亦有此喻。而所用之义不同。彼云我法分别熏习力
245-A¶ 第 467b 页 X09-0467.png
故。诸识生时变似我法。如幻梦者。幻梦力故。心似种
种外境相现。缘此执为实有外境。彼释意云。患梦所
见之物虽无。其患梦则不是无故。有力变起妄境。今
就无相及法性宗中。所释意即不然。二喻之中。且约
梦境说。谓梦想与梦境。俱是无法。若言一有一无者。
则梦想与所见物应异。异则梦不是物。物不是梦。觉
来梦灭。其物应在。如庄周睡时梦见。身为蝴蝶。在华
园中。蝶若非梦。梦又非蝶。则窹来梦灭蝴蝶应在。以
二物真妄别故。又蝶若非梦。应是真蝶。梦若非蝶。以
何为相。以此而推。梦想与蝴蝶。虽似能见所见之殊。
其实一体。所言梦者。但是庄周睡时。本有心识。由昧
略故。匆然妄现倒想及蝴蝶华园等相。即呼此想及
相而为梦也。于此虚妄一梦之上。似有内外身心之
殊。内心则蝶想。既全空无。蝶身则蝶相。外则华园之
相。理实而言。想即蝶。蝶即想。蝶相既全空无。蝶想岂独
是有。又所执蝶相。分明似有。既非有能执之想亦分
明似有岂使有耶。又若能执之想窹来虽无。不妨未
窹之时且是有者。所执蝶相窹来虽无。未窹时亦应
是有。若尔即是心境俱有。何言唯识。今穷本末以法
合喻。谓所言唯识者。但是迷人(合睡)本有性净(真)真心。
(合庄周睡时本心也。故次句疏云。但是一心也)由不自了悟故。(合于睡时)遂有三
细六粗等现(合于蝶相)即呼此等云唯识也。(合梦)于此一类妄
识之上。似有内外之殊。(内合蝶想外合蝶相)其实境是识境。识
是境识。(合蝶即想想即蝶也)故傅大士云。未有无心境。曾无无
245-A¶ 第 467c 页 X09-0467.png
境心。一一对喻。昭然可明。智者审思矣。佛于权教。说
唯识理。良由未显出性净。真心且含。在第八识中。故
泯境存心。至终教了义经中。显出真心本觉。方言心
境俱空也。成唯识亦云。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
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
执。若约病患之喻说者。如人为本有净眼。被风热等
(恨本无明也。无眼之人。必不患翳。无佛性物。必无妄想)即见空华种种相貌。
(六尘境也)成唯识论释意云。空华虽无。其见华之翳眼非
无。今意即云。离于本眼。无别见华之眼。(如离真净心性无别八识
之殊也)翳是热气。热气复云何能见。故能见所见。皆是
虚妄。但以翳故。本净之眼虚妄见华。即知境识皆空。
但以迷故。真净心中虚妄见境。但言识无不言不迷。
但言本眼外无别翳眼。不言不翳。馀诸风热惛狂等
患。皆例此知。亦于本心之外。无别狂心等也。

疏既但是一心者。先问既如梦皆是无。谁是见无之
者。且如真理本无见有之者故。见有为妄。今若亦无
见无之者。见无亦应是迷。又虽梦想梦蝶不实。还有
作梦之人。识虽不实。亦应有起念之者。梦蝶既托庄
周妄识。妄识复托何而起。故答云。但是一心。梦想兼
蝴蝶二相。但是庄周一人无别二相。妄识兼妄境二
法。亦但是真实如来藏一心。无别二法。云何妄识妄
境皆是一心。答故眼身器界及心心所一切皆空。无
非一真心也。诸大乘经论。皆说万法唯心。是此义也。
然唯心之言。浅深有异。若法相宗。言唯心者。心但是
245-A¶ 第 468a 页 X09-0468.png
有为心识缘虑积集了辨别境为相。即是此上来
云一切唯识。是也。若法性宗云。唯心者。直是真如之
心。无为无相。离诸缘虑分别。缘虑分别亦唯一心。故
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体云云。乃
至离言说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
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此中云缘虑分别等亦
唯一心者。例如彼法相宗中说诸外境唯八识也。问
若尔则诸佛菩萨。岂但见无相真心更无境界等耶。
答理实如此。故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等。但得妄
想根识尘境之执都尽。则成融通自在身智国土染
净无碍。如下觉相中说。

疏心寂而知者。先问真心既非色声香味等相。复无
分别缘虑爱恶等相。未审何者是此真心。真心自体
有何胜能。云何表显的有真心。凡欲释诸法门。皆须
释名出体。不可但言一心不出体相故。答云。寂而能
知也。寂者即是决定之体。坚固常定。不喧动不变异
之义。非空无之义。故经云。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
若无真心之体。说何物寂何物不动不变耶。知者谓
体自知觉。昭昭不昧。弃之不得。认之不得。是当体表
显义。非分别比量义。上言不喧不动不变等者。只说
此知寂而不变等耶。寂是知寂。知是寂知。寂是知之
自性体。知是寂之自性用。故清凉大师云。灵知不昧
性相寂然。又云。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
中道。此经云。圆觉普照。(知也)寂灭无二。(寂也)璎珞经说。等
245-A¶ 第 468b 页 X09-0468.png
觉照寂。妙觉寂照。金光明经。摄大乘论说。佛果无别
色声功德。唯如如(寂也)及如如智(知也)独存。荷泽云。即体
而用自知。即知而体自寂。名说难差。体用一致。实谓
用而常寂。寂而常用。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恒沙佛法
因此成立。华严问明品说佛境界知。佛境界知二相
各别。偈答知云。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
净。开示诸群生。开示诸群生者。即同法华开示众生
佛知见等。然此真心有二种用。一自性用。二应用。今
言知者即自性用。不待对缘。本自知故。应用者即一
切分别。种种心识。差别智慧。及一切所作。为成辨一
切事业。以必待对缘方发现故。方能成办故。如大摩
尼宝。能现一切色像。亦能随意出生一切所要之物。
名应用也。若无意愿即不出生。于所不对物。亦不能
现故。其珠之光明。即衣里透彻。常自照曜。对物不对
物。明无增减。此明坚实莹净内外无瑕。纵影像有无
种种变易。明亦不变。常自坚净。即喻心之寂体也。坚
净者。即明而坚净也。青黄种种差别者。即明对境能
青黄等也。

疏目之圆觉者。结成此经所诠法也。若于寂知之境。
但见身心外尘生死变动之相。及顽碍念念之相。即
不名觉。故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于此身心空有
等中。觉有能知之心。不属诸物。常自能知。虽似觉相。
亦不名圆。以空有等法不即觉故。觉心之外。仍有空
有等故。故非圆也。今此良由从万法展转推逐。悉无
245-A¶ 第 468c 页 X09-0468.png
一法体存。但是一真之心。竖穷横遍。心外无别一法。
尽是觉心。故名圆也。故下文云。證得诸幻。灭影缘故。
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
显心清净。乃至一切觉故。首楞云。若有一人发真还
源。十方虚空一时消殒。又云。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
间。犹如梦中事。故今观推万法度幻如梦本空心体。
即名圆觉矣。上来具释竟。

次第二配禅宗者。初五句是空。次但是一心是寂。次
一句即寂而知。最后一句部都结。

次第三配摄诸教者。初二句当小乘教。知法从缘。即
不执我及自然故。次二句大乘法相宗。次识如患梦
一句。心境全空。即大乘破相宗。合此二宗为始教也。
兼后三句为终教。单取后三句为顿教。又此后三句
中。初终教。次顿教。最后一句结成经宗。义当圆教。以
此经但分同华严。故不的配。

第四配显所用文字者。然此段文句。皆有所凭。唯目
之圆觉一句。是自结成矣。谓论云三界虚伪唯是一
心。今以蹑前万法之言故。但改三界字。为万法字耳。
缘会而生及本无之言。即是肇论。肇论宗本义中。标
云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释云。一切诸法
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云云(如上所引)乃至有
而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法性如
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曰本无生法。
二言法相宗经论章疏之常谈也。一切唯识识如患
245-A¶ 第 469a 页 X09-0469.png
梦者成唯识论文。但是一心者起信论文。唯改唯字
为但字矣。

疏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下。二即体之相以圆收。文二。
初二句离过。二具德。今初也。上推心境俱空显得圆
明知觉。既无一尘一念之相。即廓周法界。弥然畟(音测)
满。无有边涯。唯是一味之觉。无不清净。故下文云。尔
时便得无方清净。乃至一身多身。一世界多世界。尽
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清净。于此净觉境中。无别一
尘之法。何以故。色乖空故。如火乖水。水不容火。故云
中不容他。此即法界观中真空绝相观也。于中正当
泯绝无寄观矣。亦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
等。故又云。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即是不容
他之义也。亦应云以容他物即乖法体。亦是理事无
碍观中。以理夺事门。彼文云。事既揽理遂令事相皆
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
据此即上推万法显虚伪。乃至寂知。即当事能显理
门也。又会色归空观云。良由会色归空。空中必无色
故。然中不容他之言。此是佛顶经文势。彼云云何是
中更容他物。

疏故德用无边皆同一性下。二具德也。于中二。初法。
后喻。法中初二句总标具德。后四句释成性相无碍。
谓根尘识等一切诸法。若是实有。即乖觉性。故华严
云。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今以一切清净不存一
微尘之自体故。无边净觉中所有一切诸法。莫不一
245-A¶ 第 469b 页 X09-0469.png
一尽是法性之德相性之业用。如金之器。器器皆金。
如镜之像。像像皆镜。故云皆同一性。此是会事归理
也。言德用者。德即相大。用即用大。皆同一性即体大。
然此德用。尽收色心境智时处教义行位一切诸法。
不同论中翻译对妄染本空但显自性之德。言无边
者有二义。一事法教多。过于河沙。无有限量。二谓此
诸法。无自体故。无有分限。名无边矣。

疏性起下四句。释成性相无碍。理事交彻。事不异理。
理不异事。互相融故。谓觉性。虽前执计之过。故能全
体起为一切诸法。如金出矿方为诸器。如镜垢尽方
现万像。性外无别一法为能所起。起唯性起。故晋译
华严经有性起品。华严关键有性起门。纵说诸缘互
相资发。就此门中。缘起亦成性起。然法相宗所说。真
如一向凝然不变。其缘起法。自是有为色心。若此法
性宗所说。真性洞鉴灵明。全体即用。故举体常为万
法。举体常自寂然。寂然即全万法之寂然。不同虚空
断空顽凝而巳。万法是全寂然之万法。故不同遍计
倒见定相之物拥隔阻碍。境智历然者。一切诸法。虽
其数无量。不出色心收尽。但倒执之时。色等诸法是
五根六尘。心心所法是情识缘念。今无能所之执。故
成无边妙境无尽量智慧。此二句。即当依理成事门
及理如事现门。

△疏相得性融身心廓尔者。即是事
如理遍门。谓诸事相既全性起。起不异性故。随所依
性廓周法界。故下文云。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
245-A¶ 第 469c 页 X09-0469.png
方不二随顺。又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
满法界乃至六尘。四大陀罗尼门。一一云遍满法界。

疏方之海印。越彼大虚者。第二喻说也。谓香海澄停。
顿现万像。如法性清净举体缘起故。大经贤首品。十
种三昧门中。第一圆明海印三昧门云。或现童男童
女形。天龙及与阿修罗。乃至摩睺罗伽等。随其所乐
皆令见。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
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又云。海有希奇殊特法。
能为一切平等印。又出现品云。如海普现众生身。以
此说名为大海。菩提普印诸心行。是故正觉名无量。
大集经云。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与外色海中。皆有
印像故。名大海印。菩萨亦尔。是为菩萨海印三昧。清
凉以十义释。一无心能现义。注云。无有功用无分别
故。二现无所现义。经云。如光影故。出现品云。普现一
切众生心念根性欲乐。而无所现故。三能现与所现
非一义。四非异义。经云。大海能现所现异故非一。离
水求像不可得故非异。显此定心与所现法。即性之
相。能所宛然。即相之性。物我无二。五无来去义。水不
上取。物不下就。而能显现。三昧之心亦尔。现万法于
自心。彼亦不来。罗身云于法界。未曾暂去。上之五义。
与镜喻大同。六广大义。经云。遍十方故。普悉包容无
所拒故。明三昧心周于法界。则众生色心皆是心中
物。用周法界。亦不离此心。七普现义。经云。一切皆能
现故。出现品云。菩提普印诸心行故。此与广大异者。
245-A¶ 第 470a 页 X09-0470.png
此约所现。不拣巨细。彼约能现。其量普周。又此约所
现。无类不现。彼约能现。其量普周。无行不修。八顿现
义。经云。一念现故。谓无前后。如印顿成。九常现义。非
如明镜有现不现时。十非现现义。非如明镜对至方
现。经云。现于四天下像故。四兵罗空对而可现。四天
下之像不对而现。故云非现现也。以不待对。是故常
现缘三际也。具上十义。故称海印。诸佛穷究。菩萨相
似。

△疏越彼太虚者。有二义故越。一若以目睹空。尚
与色为边际故。二若以智观空。是识所变。但是觉性
之中一分义故。又真觉融色故弥遍。太虚不能融色
故不遍。(既不融即相碍)故佛顶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悫云。首楞叹虚空之小。圆觉嗟法性之宽。比之常谈
海形牛迹。

疏恢恢焉下。三结叹觉体超名相也。恢恢者广大旷
远之状。老经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所罗网恢恢甚大。虽自疏远
白察人善恶无所失也)庄子云。恢恢焉犹有馀地。论语云。小人
不知天命而不畏。(注云。恢疏故不知畏)

△疏晃晃者。日光炽盛
照曜辉赫天之貌也。恢恢体也寂也圆也。晃晃用也
知也觉也。

△疏迥出思议之表者。不可思议也。何名
不思议。心言不及故。谓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法无相
想。思则乱生故。金刚三昧云。千思万虑不益道理。徒
为动乱失本心王。故知心王。言语道断(名是言语道路)心行
处灭(相是心之行处)故古德云。口欲辨而词丧。心将缘而虑
息。则迥出于言象之表矣。云心言不及者。法无名故
245-A¶ 第 470b 页 X09-0470.png
言不及。无相故心不及。于所缘境。非定名定相故。于
心口不可思议。复有三义故不思议。一于人超凡小
及权教菩萨。二于心非三慧及报生智之境。三显法
体。佛菩萨亦不可思议。迥独也。唯此法超于言思故。
又借斯云绝。以遣言思。非有无言可为搂托故。华严
云。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著无言说。况言相本寂。
云绝亦亡。斯则言与亡言。相待亦寂。何法不思议。即
圆觉性相无碍也。何故不思议。即染而净。(凡圣通局之类。一一例之。
又非性相故)何用不思议假。名(假名引导尚恐难。又今泯绝纵迹。何益众生)显法
超情令亡言故。谓法体实离思议之境。若令住思议。
永不能入。今说离言超情。众生即云。言绝虑。言象之
外求之自然入也。故云七祖师皆有善恶不思量等言。

疏我佛證此下。明教。文二。一总叙教起因缘。二别叙
此经宗趣。初中二。一明佛悲念。二叙佛化仪。今初四
句。明佛悲念也。我佛證此者。此谓前不思议融通法
也。佛證此法。得无上安乐。悯一切众生皆是此安乐
之法而乃迷之横受虚妄之苦。故贤首云。真乐本有
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觉。故十地论云。佛初成
道七日未说法者。显自受大乘法乐故。复舍如是妙
乐。悲悯众生为说。故知證唯證此。说唯说此。故法华
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
生。自證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
人。我即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疏再叹奇哉者。即华
严出现品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
245-A¶ 第 470c 页 X09-0470.png
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證得。(凡夫妄想。权小执著。颠倒通二)若离妄
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便举一尘含大
千经卷之喻。后合云。如来智慧亦复如是。具足在于
众生身中。但诸凡愚不知不觉。不得利益。尔时如来
普观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故云再也)此诸众生。
云何具有如来智慧。迷惑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
永离妄想。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疏三思大事者。佛初成道。未转法轮。再三思惟所
證妙法可说不可说。然三思之言有其二意。一者十
地经。是佛初成道第二七日说。于初七日。先且思惟。
彼论判云时胜。谓成道第二日七说故。(问若以初表胜。初七何故不说。
论次答云)初七思惟因行(能说之智)(所化之机)行故。(欲将所得妙法。以逗物机
故。思惟行也)
本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论问意云在法身地。见机
可化。方应出世。何用更思之也)
显示自受大法乐故。(法乐即所得智慧。即上云。證此
无上法乐。是也)何故显巳法乐。为令众生增长爱敬心故。复
舍如是妙乐。悲悯众生为说。(即上云悯物迷之是也)释曰。十地
论但云思惟。今云三思者。外有文而内有义。有义者。
夫思惟忖度审谛必翻覆三思。以为后轨。如三请三
礼之类也。外有文者。即论语云。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思可矣(注云。文子忠而有贤行。其举事寡过。不必乃三思也)今借
此语。以对上再叹之言也。二者法华经云。我始坐道
场。观树亦经行。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今云三思者。三即三
七日。思即思惟如是大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即大事也。后当具引本文)
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245-A¶ 第 471a 页 X09-0471.png
(故下云。悟有易难。今此但是难者也)

△言大事者。经云。诸佛世尊唯为
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欲令众生开佛知见
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等。义如下释。

疏既全十力下。叙佛化仪。文三。一明利济心等。二明
随器顿渐。三明顿渐之相。今初四句。明心等也。既者
巳也。蹑前證此之言也。谓前云證此。又云三思等。巳
是摧魔军全十力讫。今为显演教度人仪式故。却牒
起成道之相。故云既也。全者拣菩萨十力。智论说菩
萨亦有十力故。今云全。即佛智也。然摧魔时。入慈心
三昧。不必唯用智力。以是摧敌之义。理应云力。纵以
慈降之。慈亦是力。(涅槃说慈善根力)然如来唯说一诸法实
相智力。此力有十种用。故说为十。总名力者。能摧怨
敌故。不可屈伏故。其十种别义在下。普眼文中有十
力章广释。树下者即菩提树下也。华严云。其菩提树
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等。若准西域记。树高
百尺。即毕钵罗树也。

△疏能摧魔者。本行经说。悉达太
子。临成道。在菩提树下。心念欲度魔波旬。放光照三
千界。波旬自然闻偈声说。太子欲證大明。空汝境界。
波旬即敕军众。诣菩提树。各出自力。示现可畏。云云
(刀杖等)太子唯思念法。心不扰乱云云。刀石山皆粘乎。
或住空成莲华等。乃至魔退。诸天喜赞。佛即于此夜成
道。其降魔之相。在别卷中。问据此说。佛即先降魔。而
后成道。何得疏以十力在降魔之前。答此但取文便。
非谓成道在降魔之前。力是能降。魔是所降。以能降
245-A¶ 第 471b 页 X09-0471.png
所。故云既全十力能摧等也。

△疏爰起四心者。爰是
发语之词。尔雅云。爰曰也。起谓发起。四心者谓慈。(与乐)
(拔苦)(庆彼得乐)(怨亲平等)四皆无量。菩萨从初乃至成佛。
常运此四心。教化众生。四心各具三缘。谓生缘法缘
无缘。涅槃十五云。众生缘者。世尊慈之所缘一切众
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众生缘。法缘者。
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
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舍心亦
复如是。佛既降魔成道。悯物沉迷故。发起慈悲喜舍
而救济也。

△疏宝藏者。涅槃第七。因说常乐我净。迦
叶菩萨便问云。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也。佛言善男
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
义。如是我义。从本巳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
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
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人。
乃至我知方便。能示汝宝。女人答言。我家大小尚自
不知。况汝能知。是人复言。我今审能。女人答言。我亦
欲见。并可示我。是人即于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女人
见巳。心生欢喜。生奇特想。宗仰是人。善男子。众生佛
性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不能得见。如彼宝藏贫人不
知。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恼
之所覆蔽。如彼贫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见。如来今日
普示众生诸觉宝藏。所谓佛性。而诸众生见是事巳。
心生欢喜。归仰如来。善方便者即是如来。贫女人者
245-A¶ 第 471c 页 X09-0471.png
即是一切无量众生。真金藏者即佛性也。涅槃十八
又云。善男子。大涅槃经悉是一切诸佛秘藏。何以故。
诸佛虽有十一部经。不说佛性。不说如来常乐我净。
诸佛世尊不毕竟涅槃。是故此经名为如来秘密之
藏。十一部经所不说故。故名为藏。如人七宝不出外
用名之为藏。(藏喻云云)藏者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畜不净
物。为四众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云云。如来藏经。有
九种喻。如来智慧隐在众生名如来藏。此当第五喻
也。经云。譬如贫家有珍宝藏。宝不能言我在于此。既
不自知。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此珍宝藏。一切众生亦
复如是。如来知见大法宝藏。在其身内。不闻不知。耽
著五欲。轮转生死受苦无量。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
开身内如来法藏。九喻中义意并馀八喻文义。并如
下文殊章广释。

疏然迷头下。二随器顿渐也。二喻皆喻众生迷失本
性。谓为本无。故轮回生死。是佛所化机也。机有二类。
故举两喻。

△言迷头者。佛顶经第四云。富楼那言。我
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
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果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
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
蔽妙明。受此沦溺。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馀惑未尽。
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
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
嗔责巳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
245-A¶ 第 472a 页 X09-0472.png
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佛言妙觉圆明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
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
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
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窹
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
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
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
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
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
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
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證。

△言舍父者。法华信解品。须
菩提等四人。闻方便品及譬喻品未曾有法。以喻领
解。(全取意撮略叙之也)大意云。如人年少舍父逃逝。久住他国。
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
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
其家大富财宝无量。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
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诸婆罗门刹利
居士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直千万庄严其身。吏
民僮仆手执白拂侍卫左右。穷子恐怖。悔来至此。窃
念疑是国王大臣。恐逼驱使。疾走而去。长者遥识。心
喜念言财有附属。遣人往捉。穷子称怨。自念无罪而
被囚执。父知彼下劣。方便遣憔悴人。徐徐语言。此有
作处。倍与汝直。雇汝除粪。父著粗弊衣。持除粪器。语
245-A¶ 第 472b 页 X09-0472.png
言勤作。勿复馀去。我如汝父。汝如所生子。呼之为儿。
穷子虽喜。犹谓作人。故二十年当令除粪。后相体信
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父疾临终。命子集会
亲属王臣。付以财宝。后法合言。世尊。大富长者即是
如来。我等皆是佛子云云。我等于生死中受诸烦恼。
迷惑无知。乐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思惟。蠲除诸法
戏论之粪。得至涅槃一日之价。心喜为足。便谓弘多。
佛便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
世尊以方便说如来智慧。我等从佛得小涅槃。以为
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
开演。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
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
我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若我乐大乘。佛则
为我说大乘法。于此经中唯说一乘。是故我等说本
无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

△疏悟有易
难者。迷头者。如狂心歇。歇即菩提。此为易也。舍父者。
二十年中除粪。犹在本处。不肯早信是长者子。故为
难也。

△疏故仙苑等者。由前根有易悟难悟之殊故。
佛说顿教渐教之异也。仙苑者鹿野苑也。是古昔仙
人之所住处故。普曜经云。佛成道讫。至第六七日。于
波罗奈国仙人鹿苑。度阿若憍陈如。佛唱善来苾刍。
便发戒品。附法藏经云。佛住波罗奈鹿野苑中古仙
住处。为五比丘。初转法轮。开元录第十三。亦云始乎
仙苑迄彼金河。王勃制素律师疏序云。仙苑创基因。
245-A¶ 第 472c 页 X09-0472.png
善来以调物。提河灭迹凭净戒以为师。觉场者。梵语
菩提此云觉也。华严疏云。即能證大智圆明究竟也。
场者證觉之处。即天地之中摩竭提国王舍城西二
百里。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约法则万行皆是道场。理
智相会之所故。为表所说如所證故。不移其处。而说
顿教。顿教最初即华严也。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乃至有十
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

△疏教兴顿渐
者。对上易悟之机。即菩提场初成正觉。不移其处。便
兴顿教。对上难悟之机故。即往波罗奈仙人住处。而
兴渐教。渐教之始。即五比丘所闻四谛法轮。中间三
时五时渐次而说。处所各别。终至法华涅槃。皆名渐
教。顿教者如下所明。二教之始。各于此一处。自后即
各有诸处。馀时不唯此二处也。今指二处。但论根元
最初起也。

疏渐设五时下。三明顿渐之相。五时异者。佛初成道
三七思惟巳。便往仙苑及诸住处。十二年之间。说诸
有为法缘生无我。然犹未说法无我理。名初时有教。
即阿含等一藏小乘经是。第二时中。依遍计所执。说
诸法空。然于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名为空教。即诸部
般若经是。第三时中。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名中道
教。即深密等经是。第四时中。开示一切众生如来知
见。会三乘为一乘。会权入实。万善悉趣菩提。名同
归教。即法华经是。第五时中。临入涅槃。说一切众生
245-A¶ 第 473a 页 X09-0473.png
乃至阐提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常乐我净。
名常住教。即大般涅槃经是。从始至终。成就一类之
机故。总名为渐教。

△疏空有迭彰者。迭递也。谓约我
法心境真俗。或先后。或同时。递至相对。彰谓显诸法
空有之义也。且初心境有两对空有。谓第一时教心
境俱有。第二时教心境俱空(上二先后递互)第三时教境空
心有(同时递互)约真俗者自有四句。谓第二时教俗有真
空。四五时教俗空。(破世间常乐我净故)真有。(显出世常等故。故经云。空者生死。不
空者涅槃)第三时教。四重二谛。前后相望互为空有。若二
三时教相望。第二时真俗俱空。第三时真俗俱有。约
我法者亦有四句。谓第一时教。初人天乘我法俱有。
中间大乘我法俱空。次初小乘我空法有。最后涅槃
我有法空。(彼经破小乘无我显说真我故)上来总有十对空有。皆约
法约时。递互隐显。故云迭彰。(此下虽更说空有相对。无心力者亦不用叙之)
若约诸教说空说有。辨深浅者。如说诸外境取第一
第二时教相望。一有二空。空深有浅。若说依他缘起
心心所法。自有两对。谓二三时教相望。二空三有。空
浅有深。三与四五相望。初有后空。空深有浅。若说我
者。初后相望。初三云空。后二云有。空浅有深。又人天
云有。前三时教云空。空深有浅。馀诸深浅皆例此知。
由此诸教或破有赞空。或毁空赞有。不得此意。难解
圣言。

△疏顿无二谛等者。但显中道第一义谛。第一
义谛有其二释。一双融明中。即真俗相即而不二。便
为第一义也。故仁王云。于谛常自二(真俗)于解常自一。
245-A¶ 第 473b 页 X09-0473.png
(真即俗俗即真)通达此无二。入真第一义。故昔人云。二谛并
所少者。即略抄也。故不补之也。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一(之上)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一(之下)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疏今此经者顿之类欤下。大文第二。别叙此经宗趣。
文三。一标宗。二正叙。三结胜。今初也。然一藏经既不
出顿渐二教。今应各指其类。渐者始自鹿苑。终于鹤
林。从始至终。渐引一类学者。于中法华涅槃是会权
归实。大乘渐教中终极之教也。顿者有二。一化仪顿。
谓华严经。初成佛时。称性一时顿说理事本末始终
因果穷理尽性故。二逐机顿。谓对上根具足烦恼凡
夫。顿指绝待中道真性。不同法华涅槃之类有三可
破有权可会。但显一真觉性。即胜鬘密严金刚三昧
如来藏普光明藏圆觉等四十馀部。文中皆少说事
缘。无三车除粪化城等由缘可会也。故指此经。是顿
之流类也。此是逐机显体之顿。非化仪之顿矣。既非
渐次之教。故不属三时五时。

疏故如来下。二正叙也。文三。一叙序分。二叙正宗。三
叙流通。今初四句叙序分也。寂光土者。天台立四土。
一凡圣杂居土。(变化)二方便有馀土。三实报无障碍土。
245-A¶ 第 473c 页 X09-0473.png
(自他受用)四常寂光土。(法性土也)方便一土。法相所无。天台依
智论及法华而立。智论第九十五云。阿罗汉先世因
缘所受身。必应当机灭。在于何处成就佛道。答有净
佛土出三界外。乃无烦性之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
华经。具足佛道。如法华经说。有阿罗汉。我于馀国等。
今经云。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乃至不二随
顺故。是寂光土也。

△凡圣一源者。文云。一切如来光严
住持。(佛佛〔问〕此故当法性土)是诸众生。清净觉地(义如下释)

△现受
用身者。他受用也。文云。于不二境现诸净土故。

△主
伴同会者。经文列菩萨众巳。结云与诸眷属皆入三
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义皆在疏之下文)

疏曼殊下。二叙正宗也。文二。一信解真正。二依解脩
證。今初八句。明信解也。曼殊即是文殊之正梵语也。
其名德之义。如下疏释。

△大士者。是法身之大士故。

△创问本起因者。创是最初之义。此有二创。一诸菩
萨未问。文殊先问。此前未有人问。故云创也。二所问
之事。是佛法中最初要解之法也。此法之前。更无佛
法因果之义可为初起之要故。

△本起者。本因所起
最初之心也。馀义捡下疏文引起信。了二觉发三心
脩五行。及华严善财等处而说。

△疏薄伽者。佛地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论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
六义转。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
吉祥义。六尊贵义。如有偈曰。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
吉祥及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知总名薄伽梵。如
245-A¶ 第 474a 页 X09-0474.png
是一切如来。具有于一切种智。皆不相离。是故如来
名薄伽梵。其义云何。谓诸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
具自在义。炎猛智大所烧鍊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
大人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
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成称赞故。
具吉祥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无懈癈故。具尊贵义。馀义在别卷。

△至尊者。至极之
尊也。且兆人臣于国王。国王臣于上帝。上帝即天帝
也。诸天奉佛。三乘贤圣亦事于佛。佛是众圣之尊。如
众星月为最众流海为最等。故云至尊。

△疏首提者。
初举也。究竟果者。经正答中初举云。善男子。无上法
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
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此所标圆觉者。大位在
果。体通染净故。此约无上法王有之。下云无始幻无
明皆从中建立故。若论中一心。即大位在因。亦通染
净。故标云众生心。释之具觉不觉二义。所言究竟者。
而论中始觉合本觉。始本不二。名究竟。

△疏照斯真
体者。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牒前问目)皆依圆照(能照智)
清净觉相(所照真体)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兼标下灭彼梦形之义。以成本
因)。

△疏灭彼梦形者。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
生从无始来云云。乃至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
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梦所者。喻无明也。今约喻以显灭于
无明。合前照真成本起因也)。

△疏知无我人谁受轮转者。经云。脩
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
245-A¶ 第 474b 页 X09-0474.png
作故无(非作观行破之方无)本性无故(生死自性本来无故)

疏种种幻化下。第二依解脩證。文三。一通明观行。二
别明观行。三道场加行。初中又三。一观成同佛。二徵
释迷源。三略辨地位。今约四句。观成同佛也。种种幻
化等者。答普贤所徵。以成脩于观行用心之本也。谓
普贤问云。脩大乘者。闻此圆觉云何脩行。(约当根徵起)
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脩于幻。(幻幻
何脩问)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脩行。(断灭谁脩
问。上皆解行相违)若本不脩行。今妄相心云何解脱。(遮不脩失)佛
答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
空华从空而有(标为义本)

△疏幻尽觉圆者。此含两重之
意。初即普贤章。用心道理。后即普眼章。触境长时用
心。正成观行。且初意者。经云。幻华谁灭。空性不坏。众
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乃至知幻即
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后约正脩中释者。
即普眼章中佛说。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
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念此身四大假合
各离。根尘缘相假名为心。毕竟无有幻身幻心幻尘。
乃至幻灭亦灭。此是疏中幻尽二字也。幻灭灭故。非
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又如摩尼珠等。此是疏
中觉圆二字也。

△疏心通法遍者。经云。此菩萨及末
世众生。證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
边虚空。觉所显发。(又一解。直至于此方是觉圆二字)觉圆明故显心
245-A¶ 第 474c 页 X09-0474.png
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云云。乃至一身多身。一界
多界。一切清净。皆是心通也。(然此亦有法通之义。疏句窄故。含不显也)
法遍者。经云。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
当知六根遍满法界云云。(展转也)乃至八万四千陀罗
尼门。遍满法界云云。乃至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此是
法遍二字(心通义即含法遍法遍。义即不含心通。以心即觉心无可遍故。但以诸法依心所现。心壅
故。诸法有自体分限。心通即无分限。为遍也)然众生成佛文。是此门。今疏
中乃取意。于后通难门中述之。便当牒起问目也。详
之可见焉。

疏心本是佛下。徵释迷源。且初二句者。前之众生成
佛。今牒而举之。以答金刚藏之难。也刚藏难云。若
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本
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
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烦恼。今叙佛答大
意云。心本是佛等也。谓真心之体本来是佛。然无始
来妄念相续。自不知是佛。故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
觉。以从无始时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
明。佛顶云。烦恼菩提二俱无始。是知众生无始巳来。
元来是佛。元来未悟。非先来成佛后起无明等。故无
所难之过失也。但以念念本空。故心心本佛。故论云。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
如来平等法身。此说念相本离为离念矣。故云由念
起而漂流也。漂者暂出人天。沉者沦三恶道。(问论序亦云逐
迷悟而升沉。未审与此同否。答文义俱别。谓彼以迷为沉。以悟为升。此即迷中自有升沉耳。彼又云任因缘而
245-A¶ 第 475a 页 X09-0475.png
起灭者。义有两重。谓迷悟互相翻故。今但于迷中自有起灭。序〔谁〕不言。经文有耳)然真心体
即是法身。身心互言皆得。故论标云心体离念。结云
即是法身。然但身非形相。心非念虑。故本是佛。若妄
认形相念虑。即身心俱隐。如肇公云隐在形㲉等也。
故佛答云始终生灭。聚散起上。念念相续。循环往复。
种种取舍。此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圆觉亦同
流转。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
月运。舟行岸移等。善男子。诸施未息。彼物先住。尚不
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
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云云。(义如下疏)此义正同论中无
始念续等也。

△疏岸实不移等者。密翻经云。舟行岸移。
以显心实是佛。但迷似众生。岸实是停。但舟行似转。
故云骛骤。骛者驰也。骤者马疾行也。驰骤皆是急走
之相。即此喻相答意巳明。况有空华金矿之喻。

△疏
顿除妄宰。空不生华者。经云。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
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巳灭。何时更起诸翳。何以故。
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且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
何时更起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此喻喻顿悟
心体是佛。即觉本无念虑故。序合意云。顿除妄宰也。
言顿除者。达之本无。

△疏渐竭等者。此喻即渐脩也。
经云。善男子。如销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
经无穷时。金性不坏。偈云。金非销故有等。然竭爱源
之文。是弥勒章中断轮回根本是也。此但说道理之
喻。其除断之法即是彼文。故略前后而叙之也。文云。
245-A¶ 第 475b 页 X09-0475.png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乃至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等。又
云。若诸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大愿。依愿脩
行。渐断诸障等。

疏理绝脩證等者。三略辨地位也。文二。一依位渐證。
此初句者。经云。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
无證。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
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见
眼。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智似阶差者。众生迷倒。未
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觉前前非名后后位者。文云。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
圆觉性。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
于圆觉而不自在。(十信位也)见解为碍难断解碍。由位见
觉。觉碍而不自在。(贤位)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
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如自断头。以碍灭碍。
碍巳断灭。无灭碍者。(圣位)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
念无非解脱。成破涅槃。慧愚般若。乃至法界海慧照
了诸相。犹如虚空(果位)

△疏况妄忘起灭下。二忘心顿
證。经云。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
不辨真实相。闻此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
为随顺觉性(不局地位故不标人)

△德等圆明者。同佛也。(菩萨圆二
乘明众生否并俱也)连次经云。当知巳曾供养百千万亿河沙
诸佛菩萨。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果智圆明)
245-A¶ 第 475c 页 X09-0475.png

疏然出厩良驹巳摇鞭影下。二别明观行中根脩證
也。文二。初四句。结前上根。生后中下文意。谓前上根
人。闻前法门。便具脩万行。直起无上菩提。如快马见
鞭影即行。不劳打著。此喻是中论所说。论云为问道
人说四句。如快马见鞭影即入正路。若闻四句。心生
取著。皆是戏论。岂第一义谛耶。释曰。今回取喻。不取
四句之言。天台止观及法华玄疏中亦用之。以况举
一隅而示之。可以三隅反也。又亦义取涅槃中喻。涅
槃十八云。如御马者。凡有四种。一触毛。(二皮三肉四骨也)
其所触。称御者意。如来亦尔。以四种法。调伏众生。为
说生令受佛。语如单其毛随御者意。(除老病死配皮肉骨文皆例此)
者调马。无有决定。佛调众生必定不虚。故号调御丈
夫。良驹者。古来皆皆良马此君子。

△疏埋尘大宝须
设治方者。论中说信成就发直心等三心巳。问曰。上
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
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
之垢。若人唯念实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垢染。
若人唯念真如。不以种种熏脩。亦无得净。以垢无量
遍一切法。故脩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脩行一切
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以善法外违妄染内顺真如故)

疏故三观澄明下。二正叙中根法门也。澄即止也。门
即观也。威德问云如大城四门随方各入云云。愿说
一切方便。并脩行人总有几种。佛答无上妙觉遍诸
245-A¶ 第 476a 页 X09-0476.png
十方。于诸脩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
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疏真假俱入者。真谓泯相
澄神观。假谓起幻销尘观。俱谓非真非假。亦有亦假。
即绝待灵心观。初观。经云。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
(下一一准此三句)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
生等。次观。经云。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
诸幻。以除幻者等。俱者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
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
境等。讲者有力。即捡经文及疏。略开显之。

△疏诸轮
(二十五)绮互单复圆修者。初三单。后一圆。中间复者。三
观互举为首。各成七观。为二十一(各四节。初二两两共合。次二三行次
第。次一先一后齐。后后二先齐后一也)圆脩。经文云。若诸菩萨。以圆觉慧。
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疏四相潜神非觉
违拒者。净业问云。若此觉心本净。因何染污。使众生
不入。佛言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著我人众生寿命。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然此四相难名同诸教。而行相深密。罗汉不测。约脩證时迷能
所故也)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
能入。非觉入故。动息念皆迷。如人不自断命。众生生
无慧目故。不了四相。多劫苦脩。不成圣果。乃至赞喜
谤瞋。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
间断。

△疏四病出体者。普觉问。求何等人。脩何法。行
何行。去何病。佛答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
著二乘。四病者。一作病。我于本心。作种种行云云。非
作得故。二任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无起灭念。
245-A¶ 第 476b 页 X09-0476.png
任彼一切。三止病。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
然平等。四灭病。我今永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
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

△疏心华发明
者。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
觉。心华严发明。照十方刹。

疏复令长中下期下。大文三道场加行也。若佛灭后。
信圆觉心。欲脩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
随分思察。如我巳说。若无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
期限(长百二十。中百。下八十。)安置净居。

△疏尅念摄念而加行
者。谓施设形像云云。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
佛名。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此上皆尅念也)过三七
日。一向摄念。乃至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此上
皆摄念)。

△疏别遍互习者。谓别习遍习互习也。别习者。
若脩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
静。从一身至一界等。觉遍亦尔。若脩三摩钵提。先忆
想十方如来菩萨。依种种门。渐次脩行等。若脩禅那。
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
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等。渐次增进。乃至百
千世界一滴雨。如目睹受用物。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疏遍习者。若诸众生遍脩三观。勤行精进。即名如
来出现于世。

△疏互习者。若末世钝根不得成就。由
昔业障。当勤忏悔。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
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
次求證。诸障若销灭。佛境便现前。

△疏业障惑障而
245-A¶ 第 476c 页 X09-0476.png
销亡者。文在互习中也。可指配之。

△疏成就慧至现
前者。成就慧身是华严之文。与此义同。故用之也。谓
一切法即心自性。全体是慧。故云身也。一切即心自
性是静极。全慧即觉遍。静极觉遍。是别习奢摩他之
文。如上所引。百千世界。是别习禅那之文。亦如上引。
佛境现前。即彼偈文。亦如上引。

疏是以闻五种名下。第三叙流通分也。五名者。文云。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脩多罗了义。亦名
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
差别。汝当奉持。

△疏起宝刹施福者。文云。假使有人。
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
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疏说半偈义胜河沙小乘者。
文云。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
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上来第二正叙竟。

疏实由下。大文第三结胜也。无法不持者。意说。总持
一切法也。经云。有大陀罗尼门。陀罗尼是梵语。此云
总持故也。无机不被者。即上所叙上中下根。皆令證
入。

疏噫巴歌下。第三叙疏也。文五。一标意。二述缘。三释
意。四正制。五明宗。初中噫者。陆韵云恨声也。孔安国
云。心不平声也。论语子张篇云。子游曰。子夏之门人
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
之何。子夏闻之曰。噫(孔曰。噫。心不平之声)言游过矣。君子之道。
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
245-A¶ 第 477a 页 X09-0477.png
焉可诬也。巴歌则巴峡歌也。如唱竹枝之类。随发一
声。无有不解齐和之者。今以之况浅近权小之教。举
之闻之。易信易顺。似量者。因明论本偈云。现量与比
量。及似唯自悟。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此中有真
现量真比量似现量。(非證似證)似比量(非义似义)破立真似且
然。今意云。去圣时遥。源流益别。国土隔远。教理浇讹。
或论或经。或疏或钞。或禅或讲。失圣意者千万。得意
者一二。习俗生常。滥似于真。无由辨得。谓开禅者。不
亲自契悟心源。都无禅观之力。但积集他要妙之语。
记持而说。此非真现量。似现量也。讲说者。不亲自于心
识中推斥比度勘会性相法喻及佛本意。但随一家
本领。即依文熟记。而宣扬于人。是名非真比量似比
量也。腾于猿心者。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多是意在文
字语言。以为立身事业。少有照理照心以求出离。被
名相腾掷。如猿猴之心意故也。雪曲者。即阳春白雪
歌曲。调高难和。设有一人发声者。千万人中难得应
和。应和者或三二一。故云稀也。今了义之宗虽有其
教。在经藏之中。章疏之家多不弘演。即智度法界起
信宝性佛性思益菩提资粮十地等论。金刚三昧胜
鬘如来藏密严法句不增不减庵提之类。数十部经。
及诸大部经中。了义之句。亦无数也。皆是人少弘之。
故义理隐匿。空有卷轴。在经藏中。

疏宗密髫专鲁诰下。二述造疏因缘也。文五。一双迷
道德。二顿悟教理。三双结迷悟。四渐脩行解。五宗师
245-A¶ 第 477b 页 X09-0477.png
忍可。今初也。髫者。陆韵云。小儿发也。髫龀之年。谓十
岁之间矣。鲁诰即儒教也。教主姓孔名丘字仲尼。鲁
国人也。为鲁大夫。故云夫子。今目其国。故云鲁也。诰
即典诰故。尚书有大诰康诰酒诰洛诰仲虺之诰梓
材之诰等。篇名矣。

△疏冠讨竺坟者。冠谓束发戴冠。
即年二十。当冠带之岁也。谓古人准礼。皆二十冠带。
三十婚娶。四十而仕。故呼年二十为弱冠之年。竺坟
者。即释教也。竺谓天竺国。坟亦典籍。谓三皇五帝之
书。谓之坟典。说大道常道也。今用此方之语。以目佛
教中经论也。言髫冠者。初习之间岁数。非的指十岁
及二十岁也。实而言之。即七岁乃至十六七为儒学。
十八九二十一二之间素服庄居。听习经论。二十三
又却全功。专于儒学。乃至二十五岁。过禅门。方出家
矣。

△疏俱溺筌蹄唯味糟粕者。意言。俱专文言。不得
其意。且儒教宗意。在道德仁义礼乐智信。不在于驰
骋名利所令扬名后代者。以道德孝义为名。不以官
荣才艺为名。释教宗意。通达自心。脩习定慧。具于悲
智。不在立身事业。当时难习之而迷之。故云尔也。筌
者。南人捕鱼之器。蹄者兔迹。或作[(ㄇ@(企-止))/弟]字。即网兔之器。
置之类也。周易略例云。言生于象(言从象生也)故可寻言
以观象。象生于意(象从意生)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故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然则言者
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存言者非得象。存象者非
245-A¶ 第 477c 页 X09-0477.png
得意。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
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解曰。以蹄
喻言。以筌喻象。筌入水不可见。蹄在陆而可观。详之
可知矣。又象通能所。兔筌二事总喻于象。望能望所。
其义异故。又云。然则忘象者乃得意也。忘言者乃得
象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
可忘也。彼次此更有马牛等象。亦要可以穷此一门
深义。具引在别卷。

△疏唯味糟粕者。酒糟麻粕也。庄
子外篇云。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
传也。而世人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哉。犹不足贵也。
为其贵非其贵也(所贵恒在意言之表)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
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
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得彼
情唯忘言遗书)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此绝学去
尚之意也)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
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耶。公曰。圣人之
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巳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
人之糟粕乎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
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臣常
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于
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
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
而老斲轮(此言物各有性教学之无益也)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
245-A¶ 第 478a 页 X09-0478.png
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巳矣(当古之事巳灭于古矣。难
或传之。岂能使古在今哉。古不在今。今事巳变故〔施〕学任性与时变化而后〔生〕焉)。

疏幸于涪上针芥相投下。二顿悟教理也。涪是东川
江名。山剑之南。巴蜀之水。皆名江也。山南梁洋是汉
江。果阆州嘉陵江。东川涪江。西川导江。且之陀江锦
江。遂州在涪江南西岸。宗密家贯果州。因遂州有义
学院大阐儒宗。遂投诣进业。经二年后。和尚从西川
游化至此州。遂得相遇。问法契心。如针芥相投也。经
说。佛问迦叶。从兜率天。辊一芥子。于阎浮提。竖一针
锋。使芥子投于针锋。此事难易。迦叶答言。甚为难也。
佛言正因正缘。得相值遇。更难于此。

△疏禅遇南宗
者。和尚所传是岭南曹溪能和尚宗旨也。

△教逢斯
典者。宗密为沙弥时。于彼州。因赴斋请。到府吏任灌
家。行经之次。把著此圆觉之卷。读之两三纸。巳来不
觉身心喜跃。无可比喻。自此耽玩。乃至如今。不知前
世曾习。不知有何因缘。但觉耽乐彻于心髓。访寻章
疏及诸讲说匠伯。数年不倦。前后遇上都报国寺惟
悫法师疏一卷。先天寺悟实禅师疏两卷。荐福寺坚
志法师疏四卷。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三卷。皆反
复研味。难互有得失。皆未尽经之宗趣分齐。难逢讲
者数人。亦无异萤烧妙高矣。(下经之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
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良由此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
南北顿渐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教具足悟脩门
户。故难得其人也。宗密遂研精覃思。竟无疲厌。后因
245-A¶ 第 478b 页 X09-0478.png
攻华严大部清凉广疏。穷本究末。又遍阅藏经。凡所
听习咨询讨论披读。一一对详圆觉。以求旨趣。至元
和十一年正月中。方在终南山智炬寺。出科文科之。
以为纲领。因转藏经。兼对诸疏。搜采其义。抄略相当。
纂为两卷。后却入京都。每私捡之。以详经文。亦未敢
条流纶绪。因为同志同徒。详量数遍。渐觉通彻。不见
疑滞之处。后自觉化缘劳虑。至长庆元年正月又退
在南山草堂寺。绝迹息缘。养神鍊智。至二年春。遂取
先所制科文及两卷纂要。兼集数十部经论数部诸
家章疏。课虚扣寂。率愚为疏。至三年夏终。方遂终毕。
馀如下说。

△疏一言之下心地开通者。目所悟。心犹
如地也。故古来皆目七祖禅印。为心地法门。见道證
真巳去名十地者。义亦同此。菩萨本业经云。地名为
持。持百万僧祇功德。亦名生成。生成一切因果。十地
论云。生成佛智住持故。

△一轴之中义天朗曜者。于
此一经。达一切义也。华严序云。空空绝迹。义天星象
璨然。

疏顷以下。三双结迷悟。上两句蹑前迷意。意明顷者
溺言象之时。由所悟之道不是真常不变之体故。所
运之心。所行之行。所计诸法。皆是生灭无常也。如以
金所为之器器器皆金。以土所为之器器器皆瓦也。
此义如前本起因中所释。及后释文殊问中。当更广
明。然道非常道之语。出道经也。彼云。道可道(经术出正教之
道)非常道。(非自然长生之道。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方可称道)
245-A¶ 第 478c 页 X09-0478.png
名可名(富贵尊荣高世之名)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常名当知婴儿之未孩。鸡子之未
分。美玉处石间。明珠在蚌中。内虽照照。外若祯愚也)无名天地之始(无名道也。道吐
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天地也。有形位有阴阳则委。天地含
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
道之要。谓一也。一出布化名道。赞叙明是非也)常有欲观其徼(徼归也云云)此两
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诸行
无常之言即涅槃十四罗刹所说之偈。前半云。诸行
无常是生灭法。彼经义决云。十力世雄所说空义者。
五阴诸行。从因缘生。缘会则生。缘离则灭。此上两句
诸行等。是流转门。夫生必灭。灭巳更生。灭灭无生。灭
生无灭。无灭无生即寂灭乐。下半云生灭灭巳寂灭
为乐者。是大涅槃还灭门也。又上半偈。破昔常倒。即
除常见。下之半偈。破无常倒。即除断见。又前半生灭
举体皆空。后说涅槃。相无性有。情无理有。

△疏今知
心是佛心定当作佛者。因由所悟心不生不灭。名为
本觉。全是诸佛之心。以此为本脩行。决定成佛。然自
心是佛之据。其文甚多。谓华严出现品云。应知自心
念念常有佛成正觉等也。涅槃中。佛赞纯陀。心同佛
心也。定当作佛者。亦全句是涅槃之文。云凡是有心
定当作佛。故此云尔。

疏然佛称下。四渐脩解行也。于中。初二句。立渐脩之
理。称种智者。梵云萨婆若。此云一切种智。即诸佛究
竟圆满果位之智也。种谓种类。即无法不通之义也。
谓世出世间种种品类。无不了知。故云一切种智。故
245-A¶ 第 479a 页 X09-0479.png
华严如来名号品中。列佛种种名。于中云。亦名一切
义成。一切义成者。即翻梵语悉达多为此言也。谓于
一切义理悉皆通达成就。即是一切种智矣。

△修假
多闻者。既一切种智皆达。方名为佛。故脩佛因。必须
假藉多闻也。况华严第三地经文。正以多闻为菩萨
行之初门。展转五重。推度生行。始自多闻故也。彼文
云。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悯念一切众生。知一切
智智有胜利益。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
此诸众生。随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得拔济。
令住究竟涅槃之乐。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槃。
不离无障碍解脱智。(离二障权实自在。是究竟摄生方便)无障碍解脱
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觉一切法皆如实也。如实则法性。由觉此故方能断惑起
用)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慧以无行无生为行
相也)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出入自在不被禅缚)决定智。
(观密之智决定故能发慧光也)禅善巧决定智不离善巧(不取闻相故也)
闻。(闻慧也。由此发前思脩等慧故。若顺而言之。则由多闻故发禅智。由禅智故。发无生慧。由无生慧故。以觉
法性。由觉法性故。任运增进。寂照双流。名之为佛。堪任度脱一切众生)菩萨如是观察
了知巳。倍于正法。勤求脩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
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萨如是勤
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
于能说法人。生难遭想。故内外财无不能舍。无有恭
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
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生若闻一句未闻之法。心生
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及轮王位。帝释位。梵王位。若有
245-A¶ 第 479b 页 X09-0479.png
人言。我有一句未闻法。能净菩萨行。若入七仞火坑。云云)如是求法。如其所闻观
察脩行。乃至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脩行乃得佛
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此后说得四禅八定云云)婆沙论云。多闻
能知法。多闻能离罪。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智论
说。多闻无慧。有慧无闻。皆不知实相。有慧多闻。方知
实相。无闻无慧是人中牛。上说心地开通是顿悟。即
有慧也。故今云脩假多闻。明渐脩之门也。又相传。路
逢罗刹之事。且是多闻之益。(勤闻第一方云云)华严问明品
云。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者。此明不断烦恼之失。
非毁多闻。言非但者。意使随闻而脩也。故孔子入大
庙每事问。

疏故复行诣下。正明渐脩也。言故复者。前次心地开
通义天朗曜。然由成佛之因假多闻之故。复须行诣
等也。行诣百城者。是巡国邑。参善知识。求学法门也。
行诣之言。是净名经中。佛遣使问疾之语。一一云汝
行诣维摩诘问疾。今务在用经典正文。兼[图-囗]对下坐
探之言也。百城者。即华严经。善财童子展转南行求
善知识。经一百一十城。今但取大数矣。言坐探藉者。
问道求法。即行披览典教。理然是坐。亦意在以行坐
为对也。宗密比所遇释门中典藉。未有不探讨披览。
且终南智炬寺。誓不下山。遍转藏经三年。愿毕方下
山。或京城。或城外。云居草堂丰德等寺。皆是寻讨圣
教。馀随处随时。不可具记。自年十七八。乃至今垂半
百。未曾断绝。故云探群藉也。
245-A¶ 第 479c 页 X09-0479.png

疏讲虽下。五宗师忍可也。讲滥泰者。古来相传。有蒲
州不听泰溜州半遍沼。彼是聪慧上德。不听而讲。馀
是遇末之流。宿生有小缘种。披寻华严章疏。薄见端
倪。未见疏主承禀之。时在襄州东都。先巳辄讲两遍
事迹似于古德。而贤愚不齐。故云滥也。而云虽者。明
在禀承复非不听而巳。故次云学且师安也。谓元和
五年。于襄州。初讲一遍。六年于东都再讲。(事迹具在上疏主状
中所述可依叙之)然后入上都。亲事疏主。数年请益。初二年
间。昼夜不离。后虽于诸寺讲传。每月长两上听受菩
提心戒乃至无量法门。有疑则往来咨问不绝言。师
安者。即道安法师。当代之日。天下所宗。自后时人。皆
云学不师安。义不堪难。

△疏叨沐犹吾之纳者。在东
都日。因讲次。有门人太泰。断臂庆法。留守郑馀庆相
公申上中书取裁缘文状中云。是华严门下虑宰相。
寻问疏主虚实。疏主既未委识。恐不招承。遂修状具
述所领解。二十卷疏中关节。大部经文品会血脉七
八纸。来差小师玄圭智辉。申上疏主。以明讲非孟浪。
疏主连笺枇示云。得书领大教旨趣悽然心纳矣。吾
自传扬。或面言心受(亲听)或展转分照(于门下诸学士处听得)盈乎
毕城(新罗渤海二国皆有此疏行)然冲尼倾盖。伯牙绝弦(皆古之贤人。两
心相见知音之故事也。此意在后故以然字隔)亦籍形声矣(意云事难悬通道合。亦籍形声。
汝未见吾形。未闻说法之声。便领吾意超于古也)
不面而传得旨系表(意云得大
教深旨。出于系象之外)
意犹吾心(犹者似。汝见解不异吾也)未之有也(即此是明
超古之词)释曰。今言叨沐等者。是此书中语意。以书中云
245-A¶ 第 480a 页 X09-0480.png
意犹吾心及云悽然心纳。故今云尔。叨沐之言。是自
叙下情。叨滥蒙此印许耳。

△疏谬当真子之印者。即
疏主书次前云。非凭圣力。必籍宿因。当自慰耳。转轮
真子可以喻也。释曰。谬当者。亦是自叙浅劣非其分
也。虚谬当斯语矣。转轮真子。即大经举喻。说十地菩
萨受位。转轮圣王有一千子。其中取嫡夫人生年最
大者一人。方受灌顶。绍轮王位。疏主今用此事。言转
轮者。约喻。即转轮王之位。约法。即绍继转法轮之位。
如禅宗祖代相传一人继嫡矣。言真子者。即如嫡夫
人所生也。印者即书末云。傥得一面。印所悬解。复何
加焉。如忽缘阻。但当心契玄极。岂山河形声所能隔
哉。

疏再逢亲友下。三造疏之意也。于中三。一发心弘法。
二且制诸疏。三正述本意。今初也。再逢亲友者。有其
二意。一者初巳遇遂州和尚。禀受禅门。今又逢疏主
和尚。即是再也。二者二师皆是再逢。以一闻便悟。决
知宿世巳逢。故云再也。此同法华五百弟子授记品
说系珠喻领解得记。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
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
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巳游行。到于他国。为
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
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月
日。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
245-A¶ 第 480b 页 X09-0480.png
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
常可如意无所乏短。下法合可知。释此系珠有其二
意。在别卷中。然此人蒙亲友系珠之时。巳是初逢故。
于后亲友见之而作是言等。是再逢也。余亦如此。以
今现事。验于昔因。定知宿世曾闻遂州和尚及疏主
言教。所以今生闻之即解。故云再逢矣。

△疏弥感佛
恩者。弥是转深之义。谓未悟禅门。未讲华严巳前。或
因转读。或因听闻。每见经文。说诸佛恩深。又自庆闻
法。巳感佛恩。今因了悟自心讲华严宗部。深见诸佛
菩萨多劫苦行弘护大法哀悯众生之迹。又悟大教
义味无边。若非释迦降迹出现演说此门。而我由何
得至此地。故所感恩。弥勒深弥厚。

△疏久慨孤贫将
陈法施下。皆是报佛恩之事。故智论云。假使顶戴经
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化众生。毕竟无能
报恩者。慨者是无声之叹。孤贫者。华严三地经云。菩
萨见如来智慧有大利益有为过患。即于众生。起十
种哀悯心。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悯心。(世谓少而
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今众生。上远诸佛慈尊故孤。下不利生。既无弟子故独。更何所依)见诸
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悯心。(无福慧故贫穷。巳得无厌故困乏。又不能少欲。而乃
更求故困。不能知足故乏)又五地云。此菩萨作是念。此诸众生。受
如是苦。孤穷困迫。无救无依(又不得一即一切为孤。一中不得含一切为贫)

△疏将陈法施者。将犹欲也。陈者设陈之谓也。法施
者。运清净心。无希名利之垢。以法施他。故名法施。菩
萨戒序云。财法二施。等无差别。又大法炬陀罗尼经
245-A¶ 第 480c 页 X09-0480.png
云。譬如商家。以少财求利。岁月渐增。库藏充实。拯济
多人。若不商贩。财利不增。后值饥荒。丧失家业。彼说
法者且复如是。应常宣说不得休懈。若常说法。法则
增长利益人天。若不宣说。法则衰终(然财法二施。有三不同。一财施
施多则尽。法施施多唯增。二财施世间果报。法施出世功德。三财施成就色身。法施成就法身)又云
净名经(多取意引。不具写文)佛命长者子善德问疾。善德白佛。
我不堪任。便自说。昔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
门婆罗门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时维
摩诘入会云。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
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
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
心。乃至是为法施之会。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
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疏采集等者。二明且造诸疏。即显前法施之事也。著
述名教。以训后来。令佛种不断故。采集般若者。由见
般若破相是诸佛母祖师深赞。遂以元和十四年。于
兴福寺。采集无著天亲二论大云等疏肇公等注。纂
其要妙。以释金刚般若经也。勒成疏一卷钞一卷。


纶贯华严者。由见华严称性之法。恢廓宏远实可宗
承。但以文富义博。后学者难见涯畔疏钞浩大。迷
于经意。致令后辈轻于大经。云讲华严涅槃者。但是
转经之流。或云卷经之辈。故长庆二年。于南山丰德
寺。以疏中关节。纶次贯于一部经文。令讲者剋意记
持经文。以将释于此疏。勒成五卷。题云华严纶贯。


245-A¶ 第 481a 页 X09-0481.png
提挈毗尼者。因遍讨大毗尼藏五部律等。又听四分
新章。见律文繁广事数重叠。或是天竺风俗之事。不
关此方。传者骋于重重句数。致令脩持者不知剋实
要用之处。遂以长庆三年夏。于丰德寺。因听次。采集
律文疏文行人要行用者。提举纂出。接引道流。勒成
三卷。

△发明唯识者。然唯识宗旨。释教之纲。诸论浩
浣。诸师差别。致使学者但于部帙句偈熟寻唯识之
名言。不就自心。寻伺诸法。唯是我心识之行相。遂以
元和十四年冬至十五年春。于上都兴福保寿等寺。
采掇大论大疏精纯正义。以释三十本颂。勒成两卷。
显发彰明唯识宗趣。令人易见诸法唯是自心之义
理。故云发明唯识也。

疏然医方下。三正述本意。意在圆觉也。于中。先举喻。
后法合。喻中。如人有病。诣大医家。但应求治自病之
方。买药调合。不可见他千卷万卷方书。且贪从头寻
读辨别。若如此者。读未遍。而病增身死。亦如人入海
采无价珠。而大海之中珍宝无量。若见之即取。闻名
即寻。则终身白首。死于海中。何日得归阎浮。以济贫
乏。但应求摩尼珠得即持归。自然千珍万宝要即充
足。所以者何。摩尼梵语此云如意。意中所要财宝衣
服饮食种种之物。此珠即能出之。如意而得。故云如
意。

▲疏观夫下。法合也。将欲弘阐法门。简其要妙圆
通了义。莫尚华严。西域此方。古今三藏大德。皆判为
最。具如彼疏悬谈所叙。然且部帙浩瀚。义理纵横。初
245-A¶ 第 481b 页 X09-0481.png
心之流。造次难入。如大海中一切珍宝不可总求。即
不如此经一部道顿入。会相归性。泯念全真。影像亦
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烦恼冰销。妙用神功一生可
获。故前云海中先求如意。文富者。八十卷也。义博者。
五周因果五教十玄。诚者实也。让者推让。杂华者。涅
槃等经指华严为杂华经。谓万行感果。如天地所生
一切诸华。万德严身。如金玉缯䌽一切诸华。故云杂
也。意言。若约文义富博。诚知不及华严。若取指示觉
心之体。以投顿悟初机。即不如圆觉。故若留心偏愿
弘此。是其本意矣。

疏故参详诸论反复百家以利其器方为疏解者。第
四正制此经疏也。根本始自元和十一年春。于南山
智炬寺。下笔科判。及搜检四家疏义。集为两卷。私记
捡之。以评经文。被于学禅之辈。中间至长庆二年。于
草堂寺。再修为疏。并开数十段章门。至三年秋冬。方
得终毕。言诸论者。起信唯识宝性佛性中观诸摄(摄大
乘论自有数本)智度瑜伽也。

△言百家者。诸家章疏。及诸观
门。箴论赞颂。诸所述作。建宗立义等文卷也(儒流中言通目
一切诸杂经书史云百家。今亦顺彼为文字)当途要者。无不遍寻。言参详
及反复者。集之对之。对此详彼。翻覆再三。研味宗趣。
审度得失。如南容三复白圭之例也。白圭者。毛诗云。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
至此再三反复。指示其心。使慎言也。以利其器者。论
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明欲造圆觉疏。故
245-A¶ 第 481c 页 X09-0481.png
十数年来。先习诸教。以利其智。方制。

疏冥心圣旨下。五明疏之宗趣分齐也。于中。初二句
标意。冥心圣旨者。全忘巳情。以合佛意也。极思研精
者。极其智思。研磨精鍊。遂得文无重叠。义无繁杂。广
而不剩。略而不阙也。然其文势。即李林甫制礼记月
令序云。臣等虔奉纶旨。极思研精。愧无演畅之能。谬
承讨论之寄。次二句云。义备性相禅兼南北者。正明
义之分齐。性相者。两宗经论中义门也。南北者。两宗
禅中妙旨也。初四章及清净慧章。洞彻南宗顿门。三
观诸轮道场加行。周备北宗渐次观门。所立章门二
十馀科。多历五教。故具性相也。次后四句明其利益。
云使游刃之士无假傍求。博习经论。游智刃于法教
之人。解此自通诸部。不假事须旁求诸家所述。(旁求之文。
即尚书序云。旁求儒雅以阐大猷。今借彼二字耳)此则为学者自然曰益也。
游刃之言。即肇公赞秦主云。游刃万机。弘道终日。反
照之徒不看他面者。修禅参道之者。有用心疑于顿
渐及诸意趣。不假更看他面。别觅一句一解。但解此
疏。自然诸还源。内照心性之谓也。后一句斯其忠矣
者。结疏文之宗意也。

疏大者下大文第四判显也。于中若是久讲文义精
熟。又乍到一方要发扬经题者。即于此中作两门释。
初且叙义。后始销文。悬叙法义者。与疏下文释题亦
同。但此中撮略分明易可悬叙。具在别卷。可捡叙之。
若是初讲。不能悬记。文义即便。销文亦得。虽便销文。
245-A¶ 第 482a 页 X09-0482.png
且略配。谓觉字正是法体。即知觉灵心也。大方广圆
是义。谓此觉心。体大而用广。理方而义圆。体大即疏
中绝诸边量也。诸字通于边量。而字谓此觉体。绝于
空有断常凡圣心境等二边。又绝待故亦非中边。又
无内外中间之边。又十方无有边。表际畔。边有多类
故云诸也。又非大小广狭分量。亦非多少数量。无有
量巳过量。又非数量比量可及。故华严云。世间诸因
量。求过不可量。得亦有多。故亦云诸也。正者释方字。
即理方也。理是道理。方者是正。正是不偏不邪之义。
不偏拣小乘。不邪拣外道。含容者释广字。此觉性本
有恒沙用。一一含摄无量无边功能。能生世出世间
诸善因果。对境应机。无有休息。无有穷尽。故云含容
也。德无不周者。义圆也。然上三字是别。谓如次是
体相用之三大。圆字是总。总三大之德。故云圆也。故
云德无不周。准论中。真心是法。三大是义。今圆字既
总具三大之义。即是义圆也。觉字是法。知觉览照。了
了分明。故云灵源不昧。是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非
能觉所觉。故云灵也。

△疏通指诸部者。应为难云。脩
多罗与经。但唐梵之文异。今双置题目。岂非繁重。答
上则通指诸部。下则唯目当经。对总难别。故非重也。
亦如大方等脩多罗王经。岂不且脩多罗王四字是
对诸部叹其经耶。别难斯文者。意明此是诸经之中
了义经也。故下云。是十二部经。清净眼目故。清凉大
师。述诸经了义云。大乘亦有了不了。谓定说有三乘。
245-A¶ 第 482b 页 X09-0482.png
亦为不了。会归一极。无二无三。无不成佛。方为了义。
大宝积经亦云。宣说作业烦恼等事。名不了义。宣说
烦恼等尽生死涅槃无二等。方名了义。故涅槃净名
宝积等。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也。贯穿义华者。
经有贯摄二义。此是贯也。谓以文贯义。义则不遗。如
线贯华。华则不失。以之等者释摄义也。谓众生背觉
缘尘。流浪漂溺。佛以圣道摄之。令返本还源。故云摄
也。故云等者结归题也。若先悬叙义门。至销文处。即
更略却一半。不得重释也。

疏归命下。大文第二归敬请加也。文分为六。初一半
偈归依三宝。二有二句述所作事。三有二句祈请加
护。四有一偈述所护事。五有二句益所为机。六有二
句机所获益。今初第一中。归命两字显能归至诚。后
妙色身下显所归胜妙。且初言归者是依投趣向义。
命者总御诸根。一身之要。人之所重莫不为先。举此
无二之命。以奉无上之尊。又归者是还源义。众生六
根从一心起。而背自一心。驰趣六尘。今举命根。总摄
六情。还摄一心。一心即三。一体三宝。然能归之体必
具三业。欲显诸佛有天眼天耳他心故。又圆满三业
善故。成就三轮因故。或见不闻处。闻不见处。不见闻
处。则身语意。如次归依。在见闻处。则三业皆归。今云
归命。是意业最重故。

△疏妙色身下所归三宝也。三
各两句。唯佛宝中少于两字。以属能归故。今且总释
三宝义。后始销疏文。初中。然三宝有三种。一住持。二
245-A¶ 第 482c 页 X09-0482.png
别相。三同体。皆可宝重生福之田。住持者。佛谓形像。
法谓竹帛纸素黄卷等。(其中名句文身。即属别相法宝也)僧谓五众。
二别相者。佛则五教不同。若不明识。何以置心归依。
故约初成正觉。以辨其相。一小乘。三十四心断结。五
分法身初圆。名成正觉。是实非化。即丈六金容便为
佛也。始教。则约化。八相示成。约报。十地行满。四智创
圆。色究竟天。坐宝华王座。名曰始成正觉。约法身。则
所显之理。障尽清净。即三身佛也。终教。则觉心初起
心无初相为始。无念而照目之为正。见心常住为觉。
始本不二为成。(依起信所明也)顿教。则法身自觉圣智。无成
不成。(楞伽意)圆教。则融三世间。真应无碍。遍无尽时处。
念念初初。常成正觉。即十身毗卢遮那佛也。法则五
教及所诠之理行果也。僧则诸位菩萨八辈上人。三
同体者有三说。一直就本性说。性自灵觉。佛也。性本
寂灭。法也。性上本有恒沙德用互不相违。亦不乖一
味清净性体。僧也。二就观行说观照佛也。照故离识
可以轨持法也。在观则万行巳圆。念念自无乖诤僧
也。三就融通说。世出世间恒沙差别之法。尽托圆明
大觉而假现。一一无自体故。当体便是圆觉。则一切
皆佛也。(如镜现像像皆是镜)所现诸法一一寂灭。虽寂灭而不
坏相。性相不异。故一一相随性而遍法界。性随相而
千差。尽未来际性相无碍。究竟皆可轨持法也。既一
一事相。皆随性无碍。则一入一切入。一一包一切。一
切句一。交参涉入。和合无违。凡圣一一皆然僧也。次
245-A¶ 第 483a 页 X09-0483.png
下销文。初云妙色身无碍辨才智者。所归佛宝三业
也。色身身业。辨才语业。智是意业。妙及无碍。通于三
业。(妙色妙辨才妙智故。无碍身无碍辨无碍智故也)妙色身者。非色之色方
为妙色。故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华严云。色
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以佛非色非声故也)亦不离色声见佛
神通力。(妙色妙声故)胜鬘经云。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等。若以无碍辨色身者。如华严说。乃有
多种。今略举四。一大小无碍。谓一一根皆通法界。而
不坏诸根之性。又不杂诸根之相。二互用无碍。谓诸
根相作。三事理无碍。谓现色炳然。而不碍举体性空。
四应机无碍。谓圆回之中身。十方齐应。多机异感。身
亦不分。无碍辨者有四辨七辨。四无碍辨者。一法无
碍辨。谓诸法自体。二义无碍辨。谓法上之义。三词无
碍辨。谓得彼方言。依彼词句为他说故。四乐说无碍
辨。于上三种智中。随他所喜。种种义语乐说无尽故。
此四辨才。初心即习。九地成就。佛地究竟。言七辨者。
一捷。二迅。三应机。四无疏谬。五无断尽。六丰义味。七
一切世间寂胜(七皆一一云辨)若心妙字解者。如上引华严
中巳双證身语之妙了。若直就华严宗。即具十种圆
音。方显如来语业智。是意业者。谓一智(华严云一心一智慧。又云
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二智(如理如量)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四智(圆镜等智)
五智(加清净法界智)十智(如华严出现品)此上诸智。一多相即。真俗
互融。空有无违。故名为妙。亦名无碍也。故胜鬘云。如
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245-A¶ 第 483b 页 X09-0483.png

疏所住清净觉所流脩證门者。法宝也。上句理法。下
句教法。馀果法。行法在佛僧中。言理法者。即真如本
觉本无定名。随宗次显。华严中名法界法性。诸经论
中多真如。此经虽统称圆觉。剋体而言。云清净觉。言
所住者。蹑前佛宝而言也。佛是能住。真理是佛所住。
故云下文。云婆伽婆入于大光明藏。又云一切如来
光严住持。又叹菩萨德云。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又华
严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上皆證佛是能住法
是所住也)。

△所流脩證门者。脩是行。證是果。门字正当教
法。意明教法是脩證之门户路[这-言+(栗-木+土)]也。故法华云。其智
慧门。天亲判云。是教甚深。亦显教是脩證之门也。不
以智慧为教。但以门为教矣。又魏译金刚般若经。节
节皆云此法门(秦译即云此经)即知门之与经皆是教法。言
所流者。亦是蹑佛宝而言也。佛是能流故。故涅槃云。
从牛出乳乃至醍醐。喻从佛流出五味教法。亦可所
流之言。蹑上句理法教是真理随缘之法故。故下云。
圆觉流出一切乃至教授菩萨。又梁摄论云。从清净
法界。流出正体智。乃至大悲心中。流出十二分教。又
唯识论释。第三地所證名胜流真如者。谓真如所流
教法最胜故。

疏妙德普贤尊十二百千众者。上句偏指二菩萨。是
法门上首。为大众之尊。或即十二大士。是我所尊。下
句总指经文所列十二菩萨(馀十者即普眼等也)百千者即经
结数十万人也。众字即经云与诸眷属。或但结百千
245-A¶ 第 483c 页 X09-0483.png
即名为众。偏标二大士者。有所表故。故华严法界品。
列五百菩萨。特标此二而为上首。言表法者。清凉大
师。以二圣对毗卢遮那。著三圣圆融观。初明二圣法
门。毗为三对。一体信对。普贤表所信法界。即在缠如
来藏也。(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普贤初会。即入如来藏身三昧。意在此
也)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者。表依信故。善财始见
发大心者。当信位故。为十信会主。名妙首故也)
二解行对。文殊表解(慈氏。云汝先得
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又文殊常为一切菩萨师故)普贤表所起万
行。(上诸经皆云普贤行故)三理智对。普贤表所證法界。即出缠
如来藏。(善财童子。入其身故。身相如虚空故。见普贤即得知波罗蜜者。依理发智故)文殊
表能證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慈氏云。文殊常为诸佛母故。于诸经中。多显般若故。又
云从文殊智慧大海之所生故。先见文殊方见普贤者。有智方能證理故。故古德以后文殊为智。照无二相。不
见身相者。理智无二故。初见身相者。信智能所不二故也)言圆融者。初三文殊相
融。谓必因信而成解。有解无信。增邪见故。有信无解。
长无明故。信解真正方了本源。成真极智。极智返照。
不异初心。故初发心即成正觉。后三普贤相融。谓依
体起行。行心称理。称理为真法界。又以二圣相对融
者。一若不信如来藏。信则是邪。二解行无二。三理智
无二。皆可知矣。疏二圣法门相融。离相绝言。没同果
海。是曰毗卢遮那光明遍照。由是义故。偏举二圣而
归依也。

疏我发深弘誓庄严要略经者。二述所作事也。我者自
指五蕴假者。非邪慢心而有所说。如下释序分中说
矣。发谓发起。深者称理。发心坚如金刚。志不可夺也。
245-A¶ 第 484a 页 X09-0484.png
弘誓者有通有别。通者。大乘宗中。必须发菩提心三
四弘誓。今制疏释经。即当学法门度众生也。然意亦
通四。故法华云。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兼證深字)别者。
菩萨从初发心。因缘不同。意亦稍异。故论云。信成就
发心者。乃至信成就故。诸佛菩萨令发心。或以大悲
故。自然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
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
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释曰。此遇缘发心三种之相。
初是他力。后二自力。今当最后。意兼文非此意。如前
序疏中第一标意中所释也。

△庄严要略经者。然菩
萨造论。庄严佛经。略有五喻。名庄严也。一者如莲未
开。见虽生喜(喻佛说经)不如剖巳香气芬馥(如造论释。下四例此配释)
二如金未用。见虽生喜。不如用之为庄严具三。如膳未
食。见虽生喜。不如食巳知其美味。四如报庆喜。见虽
生喜。不如读巳知其庆事。五如珍宝未得。见虽生喜。
不如得巳摄为巳财。故造论名庄严经也(慈息唯识疏中。有此
五喻。应是大庄严论释中所说)此方造疏。即西国之论。但名异耳。(晓云
金刚三昧经疏亦题为论)然造疏论。有二仪式。若经文繁广。前后
重叠。恐读者难见始末。则须疏理繁重撮略关节。标
举显示。令后学易见。若经文简略。含于多义。则须一
一分折广引诸教。展演庄严。达立宗部。今此经文。甚
至要略(下教起因缘中。具明此相。可捡叙之)故须发明大义。故云庄严
要略经也。

疏愿三宝慈哀冥资方便慧者。三祈请加护也。愿谓
245-A¶ 第 484b 页 X09-0484.png
希欲。三宝者正祈别相。兼含同体。心外无别佛法故。
哀谓哀悯。即是悲也。故藏中数大经。皆以大悲为大
哀。冥资者。诸佛菩萨加持。有冥有显。显谓手摩顶口
印赞意与智者。(由身口表意。意亦成显加也)冥谓不观此相。但潜
得力。无诸障难。色力坚强。心眼开通。智思善巧。今自
顾凡劣。不敢求请显加。但希冥也。问心即是佛。何别
求加。妄念即魔。何除外障。答无念则内心外境皆佛。
妄起则内心外境皆魔。所以然者。各随气类故。若心
离念。等虚空界。即法身本觉之佛。故十方诸佛。法尔
加持。若心起念。即五蕴俱生。名烦恼魔。故波旬眷属。
得其方便。法尔附著。常惑乱故。今寂诸妄念法。发菩
提心。希望三宝冥资。令方便智慧通达事理。方便者
梵语沤和。即涉事善巧也。慧者。梵云般若。即观空拣
妄也。故肇论云。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合二通为大慧)
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證沤和功也。适化众生为
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荷泽云。六根无染。即空慧之功)然则般
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
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离空而不證。是为一念
之力权慧具矣。净名亦云。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上界生二
乘證)以方便生。是菩萨解(为物示生)无方便慧缚。(二乘智)有方
便慧解(寂照之智)无慧方便缚(爱见行也)有慧方便解。(无缘悲巧积众
德方便也。真达实相慧也。二备方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谓以爱见心。庄
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
名无方便慧缚。(六住以下心未自在。在有则舍空。在空则舍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无俱涉。所
245-A¶ 第 484c 页 X09-0484.png
以严化即成爱见)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云云(反上)于
空云云(同上)而不疲厌是名云云(七住巳上二行备。又仁王初地。双照二谛
平等道也)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痴等烦恼。而
虽众德本。是名云云(不脩空而除烦恼是无慧也而勤积众德有方便)何谓
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痴等。而植众德本回向阿
云云。是名云云。(或先空后有。或先有后空)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
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虽
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云
云。乃至调伏不调伏云云。释曰据上二文。阙慧则迷
理。阙方便则迷事。故归三宝求资二事。

疏一切法门海下四句。第四述所加事也。法门潜流
入我心有。若约论中。而言诸佛报化本是我心之用
大。又据华严出现品。有大海潜流四天下地。喻佛智
遍入众生身心。文云。佛子譬如大海。其水潜流四天
下地及八十亿诸小州中。有穿凿者。无不得水。而彼
大海不作分别我出于水。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出
入一切众生心中。若诸众生。观察境界。脩习法门。则
得智慧清净明了。而如来智平等无二无有分别。但
随众生心行异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问佛智本遍
众生心中。今乃更愿流入者。但以迷之积久。不得其
用。今欲求显发。必藉胜缘。故云尔也。故华严十地品。
金刚藏菩萨。受诸佛加。欲说十地。自云无量佛神力。
咸来入我身。此处难宣示。我今说少分。今不敢同彼。
故但言潜流入心也。法华经中。阿难亦云。世尊甚希
245-A¶ 第 485a 页 X09-0485.png
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亦是佛加
令法门入心之义。故今祈愿。

△疏心通义相生者。愿
得心通。达触向无所迷滞。千门万义历历分明。如镜
净明众像皆现。故佛地论云。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
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闻
者识上文义相生。(今所愿者正当此也)二十唯识云。展转增上
力二识成决定。疏风画空中现者。此喻识上所闻所
现文义之相。不滞筌蹄。忘诠得意。文字性离。无闻无
得之意也。如风画在空。无相可取。然非无也。故王缙
相公制延秀法师法华经疏序云。于文字不著。乃能
解经。然风画是华严十地品初金刚藏菩萨叹十地
难说之喻也。谓刚藏说十地名巳。默然不释。解脱月
菩萨三请。大众一请。诸佛加请。总三家五请。然后说
之。解脱月请中兼刚藏上。总有五段经文。此喻即当
第二法深难受止中之文也。(五段者。一怪默腾疑请。二法深难受止。三叹众
堪闻请。四不堪有损止。五双叹人法请。刚藏未止。大众及佛相续便请)文云菩萨所行
地最上诸佛本云云。微细难可见离念超心地云云。
如空中彩画。如空中风相。牟尼智(如空)如是。分别(如风画也)
难可见。(以證从旨故也)天亲论释(兼彼疏撮略参而用之)风喻音声。画
喻名句文身。空喻證智。谓不单取空(无风画处之空。易说故也)
不单说风画(壁上画树上风。皆可见闻故也)然空中风画。不可言无。
若依树壁则可闻见故。亦不可言有。依空不住故。非
有非无。故不可说。由说者以二事说(音声善字)听者以二事
听。故举风画二喻耳。至地体中刚藏说十二偈。偈中
245-A¶ 第 485b 页 X09-0485.png
亦云如空中鸟迹。难说难可示。论云鸟行空中。迹处
不可说。亦不可见。如是鸟迹住处。名句文身住处也。
空处迹相不可分故。名句文身亦尔。證智所摄不可
说闻。何以故。非如声性故。非如地智名句文身。此处
深故。示现义相(上显默然不说之意。此〔识〕众不应如声即取)

疏文文符圣意。句句合群机者。五益所为机也。于中。
上句是益。下句为机。即契理(上句)契机(下句)之义也。又圆
顿之宗。所作必须融于性相。今愿符重圣意。是上同
诸佛。愿合群机。下同众生。故佛顶经文殊判观音圆
通文云。上合十方诸佛。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此
经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

△疏
身心入觉城同受无为乐者。六机所获益也。上句菩
提。下句涅槃也。究竟大益。不过此二。是无上果。身心
入者。清凉大师释新华严题中。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云入有二种。一者身入。二者心入。身由心證(随识即身阻碍。
阻碍名不入。随智则身融通。融通名入)故广辨心入。心入有三。谓信解
行。具如彼释(不言證者。證在能所契合中释之。自有五义。至释清凉净慧章中释入地菩萨
随顺觉性义中。具引用之)觉城者是所入。所入即圆觉也。城者是
喻。故下文云。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
不能入觉城。今先释入觉。后方释喻。然众生本不出
圆觉。今云入者。如经所说。以爱憎谄曲故。迷闷不入。
长行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执我人众生寿命。由
此便生憎爱二境。乃至由此不能入清净觉等。释曰
既由迷不入。故今制疏释经。经义明显。以之开示众
245-A¶ 第 485c 页 X09-0485.png
生。皆令悟入。如城门开即入城也。以城喻觉者如下
释。此觉城有三义。一防外敌。二养人众。三开门引摄。
今以不入觉城。故爱增诸念侵逼。若了心性空则众
惑不入。见恒沙功德即万行圆增。道无不通则自他
引摄。便能契果。绝百非以成解脱。养众德以全法身。
开般若无不通矣。同受无为乐者。即涅槃寂静乐也。
谓于觉城之中受此乐也。无为及安乐。皆是涅槃之
义。如彼经说。(涅槃经)然诸经论所说。乐有多种。(瑜伽等论善戒
等经也)今略论五(于上经论多种乐中。除欲界染之乐。纂为此五)一出家远离
(世间多有忧苦。永断是苦也)二禅定适悦乐(轻安调畅适悦身心故)三永
断诸受乐(断乐爱舍受以断多乐故。名为断乐。有说无想定为断乐。是义不然。何以故。不断受
故)四无上菩提觉法乐(法喜等故。佛初得菩提时。一七日。自受法乐故也)五
无上涅槃寂灭乐(彼经云。涅槃是安乐义。又云生灭灭巳寂灭为乐)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一(之下)


弟子刘华 命工开刻
245-A¶ 第 486a 页 X09-048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