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A¶ 第 437c 页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
隋外国沙门 菩提登 译
古吴藕益沙门 智旭 疏
【△二示进趣义二初问二答今初。】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
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
【上来巳为末世钝根。巧设除疑转障之法。然而障
转疑除之后。正可进趣大乘。欲趣大乘。必假方便。
故今特问之也。
△二答为二初略示二详明今初。】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
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
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力增长
371-A¶ 第 438a 页 X21-0438.png
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
【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即大佛顶经所谓最初方便
也。一实境界。谓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惟一实相。更
无他物。即大佛顶经所谓阴入处界七大。本如来
藏妙真如性也。依此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
成果地修證。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故能速入菩萨
种性。
△二详明三初示一实境界以开圆解二示
二种观道以显圆行三示三忍四佛以彰圆位初
中三初标起二广释三总结今初。】
「所言一实境界者。」
【△二广释三初明体二明相三明藏即体相用三
大意也体即法身正因佛性相即般若了因佛性
藏即解脱缘因佛性体亦即空假中不可思议相
亦即空假中不可思议藏亦即空假中不可思议
故云举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一而三不
纵不横不并不别是为一实境界也又初明体即
同起信心真如门二明相三明藏即同起信心生
灭门初明体二初显真二会妄真外无妄故须显
真妄外无真故须会妄真妄不二乃为一实境界
初显真又三初显性体二显性量三显性具体即
体大量即相大具即用大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此
之谓也初显性体。】
「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
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
371-A¶ 第 438b 页 X21-0438.png
【众生。指十法界一切有情也。十界众生。同一心体。
迷之而为蜎飞蠕动。心体无减。悟之而为诸佛菩
萨。心体无增。以一切十界。从来无有二心。惟是一
心真体。又一一含生。即具心之全体。非是心之少
分。良由心体绝待。不可割裂。无有方隅。不思议故。
譬如日光。遍照一切隙中。一一隙中。皆见日之全
体大用。非是日之少分。又一刹那中所见日光。即
是亘古亘今日光。除此现前日光之外。更无过去
未来日光。可别贮积何处。夫日光仅是色法。尚尔
不可思议。况一心灵妙而不尔耶。又如人世岁朝。
则普天下人同增一岁。秖一岁朝。人人各得其全。
不可分此一岁以为多分。使天下人各得少分。又
不可谓天下之人各增一岁。遂使共成多多岁朝。
夫岁时仅是假法。尚尔不可思议。况一心实体而
不尔耶。是故不论昏迷倒惑蠢动含灵。现前一念
心体。无不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乃至离分别故。非
待成佛之后。方證不生不灭乃至离分别也。从本
不生不灭者。譬如瞖目见空中华。华即是空。故有
瞖时。华本不生。纵瞖尽时。华本不灭。以无实华可
灭故也。众生于无生灭中。妄见生灭。生实不生。灭
实不灭也。从本自性清净者。譬如烟雾腾于虚空。
虚空之性原无垢染。众生于清净中。妄见垢染。垢
染自性恒清净也。从本无障无碍者。譬如方圆器
妄现方圆空。空体原无方圆。众生于无障碍体中。
371-A¶ 第 438c 页 X21-0438.png
妄见障碍。障碍即无障碍也。犹如虚空离分别故
者。譬如虚空。离四句。绝百非。不可谓有。不可谓无。
无分际。无动摇。无形质。无方隅。无彼此。无内外。无
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在无不在。离诸戏论。不可分
别。一切众生现前一念心性。亦如是也。此是直指
现前一念昏迷倒惑心体本来如此。故云。一切众
生。皆證圆觉。又云。如来成正觉时。悉见一切众生
成正觉也。如此方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离现
前一念。别谈真心。何异离波觅水耶。
△二显性量。】
「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
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此直指众生现前一念心体。从来竖穷横遍。不可
区局也。现前一念。虽复觅之了不可得。而遍知一
切根身器界。无有遗馀。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
圆满。得无憎爱。故云。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
方也。又知色之时。知非是色。知声之时。知非是声。
知香之时。知非是香。知味之时。知非是味。知触之
时。知非是触。知法之时。知非是法。故云究竟一相
也。又色声香味触法。无是知者。无非知者。不可分
析。不可指陈。故云无二无别也。又发白面皱。知体
无皱。六尘迁灭。知体无迁。故云不迁不异也。又遍
缘法界。知体不舒。清心户堂。知体不缩。故云无增
无减也。
△三显性具。】
「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
371-A¶ 第 439a 页 X21-0439.png
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无净。真如相故。」
【此直指现前一念心体。法尔具足十法界也。一切
众生。即六凡法界。并声闻。辟支。菩萨。诸佛。如此十
界。皆同现前一念不生不灭无染无净真如相故。
除此现前一念心体之外。更无十法界心可得。是
故若约诸佛。则馀九界。皆是佛心中之九界。九界
无非佛心所具。若约地狱。则馀九界。亦皆地狱心
中九界。九界无非地狱心中所具。中间八界。并可
例知。譬如一室而有十灯。随一灯光。必能遍摄馀
九灯光。同为一光。互在互融也。又一界既具九界。
则彼九界。法尔亦必还各互具。便是百界。每界各
论十如。便是千如。约五阴实法。亦具千如。约众生
假名。亦具千如。约依报国土。亦具千如。便是三千
性相。总不离现前一念心体也。譬如一隙中之日
光。顿摄日轮全体。则必遍摄百千隙中日轮全体
同归此一隙中。亦必将彼一一隙中日轮所有遍
照百千隙之功能。同归此一隙中。又必将彼过去
未来一一刹那所有遍照遍在全体功能。并同归
此一隙一刹那中。断断不可分剖。无有分剂故也。
初显真竟。
△二会妄三初会妄即空二会妄即假
三会妄即中空则无非性量假则无非性具中则
无非性体前显真时则真该妄末今会妄时则妄
彻真源真该妄末故一实无非境界妄彻真源故
境界无非一实也初会妄即空又二初明觉知空
371-A¶ 第 439b 页 X21-0439.png
二明境界空即五蕴本空也今初。】
「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真实。
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
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
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
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
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
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
见故。」
【识。即八识心王。受想。即遍行五数之二。行。即指馀
四十九心数法。此等心心数法。虽有忆念缘虑觉
知。而非显色。故非青黄赤白杂色。亦非形色。故无
长短方圆大小。亦非内外中间诸处。故无形状区
分可得。是则但有觉知之名。实无觉知之相。毕竟
无体。觅之了不可得。如波以水为体。别无自体也。
大佛顶经七处徵心。正欲显此妄心无体。若达无
体。必不误认所推影子以为能推矣。
△二明境界
空。】
「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
之相。」
【前云熏习因缘。现妄境界。是由心生故。种种法生
也。又云令生念著。是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也。然境
界犹似可以指陈。妄心毕竟觅不可得。是夺心不
夺境也。今明由分别故。妄见境界差别。既无觉知
371-A¶ 第 439c 页 X21-0439.png
能分别者。那有境界为所分别。如无眼见。那得有
色。如无耳闻。那得有声。则是心境俱夺。五蕴皆空。
非待灭而后空也。初会妄即空竟。
△二会妄即假
又三初依心故境假二依境故心假三重显唯心
今初。】
「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所谓一
切境界。各各不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
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
自无故。谓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
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
边法想。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
本。」
【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者。谓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
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也。依此无内之内。虚妄分
别无外之外。而生有无.彼此.是非.好恶。种种情。谓
如是诸法。非实有生。但从妄想生耳。妄想尚不可
得。况有所生法耶。但有假名境界而巳。
△二依境
故心假。】
「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
前境界故。说名为心。」
【此即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也。然虽说名为心。究
竟觅之了不可得。以非显色形色。亦非内外中间
故也。但有假名心.心数法而巳。
△三重显唯心。】
「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
371-A¶ 第 440a 页 X21-0440.png
能为一切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谓依妄心不了法界
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
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
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
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
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巳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
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
【前明境界依妄心有。则是心生法生。可名唯心。次
明妄心依境界有。则是法生心生。似非唯心之义。
今故合明虽俱相依。仍以心为主也。当知境界依
妄心有。是自證分为增上缘。转成相分。妄心依境
界有。是由相分为所缘缘。显示见分。见相二分。起
必同时。故无先后。而此妄心。总摄见分及内二分。
同名为心。但指相分以为境界。见.相俱依自證而
起。是故离心无别境界。但说诸法皆依心也。问。既
但唯心。何故台宗复云唯色唯香等耶。答。正以六
尘相分。依自證起。体即是心。故唯色唯香。仍即唯
心。不相违也。倘计色香别有自体。如何能使一切
法趣。今依一心而有相.见。种种相.见。全体是心。故
可互摄互入互遍互融耳。二会妄即假竟。
△三会
妄即中又二初就义体会二就缘起会今初。】
「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
【义不异者。同是因缘生法。同皆即空即假即中也。
体不异者。同以三德秘藏为体也。为心所摄者。见.
371-A¶ 第 440b 页 X21-0440.png
相二分。皆依自證分起摄末归本。总名唯识。唯识
即唯心也。
△二就缘起会。】
「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
灭。同无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
而得住持。暂时为有。」
【从心所起。即依自證分而起相分也。与心作相。即
与见分为亲所缘缘也。和合而有。谓不可分别心
境之际畔也。共生共灭。谓刹那无前后也。同无有
住。谓心境无不初生即灭。终不迁至第二念也。第
二念之心境。但与前念相似相续。所以似常似一。
昧者不知。妄计为常一耳。初明体竟。
△二明相三
初标名二别释三会释今初。】
「如是所说心义者。有二种相。何等为二。一者心内相。
二者心外相。心内相者。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真。
二者妄。」
【上明众生心体。体无分别。量周横竖。具同十界。全
妄即空假中。不可思议。那得论相。然以无相。无所
不相。故得有二种相。当知二相即皆无相。所以名
为相大也。心内相者。实非在内。但以自證分及證
自證分。微妙幽密。不可见故。故名心之内相。心外
相者。实非在外。但以相分及与见分。作用显然。世
共许故。故名心之外相。内相外相。同名为心。则心
外更无他物也。又于内相分真妄者。真即诸心心
数四分所依理体。亦名实相。此真虽遍内外二相。
371-A¶ 第 440c 页 X21-0440.png
以微密故。且名为内。妄即诸心心数各内二分。迷
真而起。即以真如为体。无别自体。故名为妄。此妄
亦无方隅分剂。以不可见。且名为内也。
△二别释
三初释真二释妄三释外相今初。】
「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
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
法故。」
【上明体中。则摄一切生灭同归真如。以真如外无
生灭故。今明相中。则摄一切真如同归生灭。以生
灭外无真如故。所言真者。犹起信论所言觉义也。
心体本相者。即所谓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
遍。法界一相。故云如如不异清净圆满等也。秖此
觉义。则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故云建立生长一
切法也。又如如不异。即性体。圆满难见。即性量。建
立生长。即性具。
△二释妄。】
「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
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
故。」
【所言妄者。犹起信论所言不觉义也。起念即是业
相。不觉心动。说名为业。即诸心心数。各有内二分
也。分别觉知缘虑忆想。即能见相。诸心心数各有
见分是也。所生一切境界。即境界相。诸心心数各
有相分是也。而内虚伪无有真实者。依本觉故而
有不觉。念无自相。不离本觉。若离觉性。则无不觉。
371-A¶ 第 441a 页 X21-0441.png
故此不觉。别无真实自体可得见也。
△三释外相。】
「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
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
【随有所念。境界现前。即依自證分起相分也。故知
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即由所缘相分。显示有能缘
见分也。相分如镜像。见分如镜光。故名心之外相。
非谓在心外也。自證分如镜面。證自證分如镜背。
故名心之内相。非谓在心内也。譬如镜面镜背。以
铜为体。别无自体。故名为妄。本觉真如。譬如镜铜。
故名为真。以真收妄。则若背若面若光若像。无非
是铜。即生灭门是真如门。依真起妄。则秖此一铜。
为背为面为光为像。即真如门是生灭门。约相分
别。则铜及背面皆属于体。故名内相。光之与像皆
属于用。故名外相也。二别释竟。
△三会释二初直
会外归内二就外相会理今初。】
「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
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因果体用。统惟一心。心外无法。即显此心无外之
相。名为相大也。
△二就外相会理又三初会性体
二会性量三会性具今初。】
「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
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
见。妄想作故。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
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
371-A¶ 第 441b 页 X21-0441.png
心灭故种种法灭。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
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
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
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一切众生。恒迷外相。不达惟心。所以更须会归一
理也。如梦所见下。是立喻。一切境界下。是法合。复
次应知下。重明境界实不生灭。心生故种种法生。
则但是心生。非别有法而得生也。心灭故种种法
灭。则但是心灭。非别有法而可灭也。故曰。诸法从
本来。常自寂灭相。又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如镜中像。体秖是铜。生何曾生。灭何曾灭耶。
△二
会性量。】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
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
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
【假如眼所见之一色。鼻所嗅之一香。此色此香。实
不生灭。既不生灭。则无差别。即是寂静一味。即是
真如第一义谛。即自湛然圆满。故云。一色一香。无
非中道也。中道体无分剂。扩同太空。故名性量。色
香既尔。法法皆然。
△三会性具。】
「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
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假如一色一香。扩同太空。无分别相。则必无所不
在。普能依持建立一切诸法。故云。一切法趣色。是
371-A¶ 第 441c 页 X21-0441.png
趣不过。一切法趣香。是趣不过也。依持建立。故名
性具。色香既尔。法法亦然。夫一切法实不生灭。则
因缘即中。一切法无分别相。则因缘即空。一切法
皆能依持建立一切诸法。则因缘即假。相分尚尔。
况见分耶。况自證分.證自證分耶。诸心心数四分
之相。同是一实境界之相明矣。二明相竟。
△三明
藏三初就佛界明妙用二就佛界明具九三就迷
悟明十界今初。】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
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
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
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
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
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
【彼心。正指众生现前一念心也。众生现前一念心
体。具足无漏功德之业。即是平等无二如来之藏。
诸佛證此以为法身。不过全證众生理本。此理从
无始来。相本无障无碍。体本自在不灭。用本一切
现化。非俟成佛。然后有也。但诸众生。虽即同共依
此法性。由妄分别。妄念彼此。故于一体横计别异。
诸佛巳破我法二执。断无明源。證此一性。故遍一
切十方三世。所示作业。种种化益。亦皆共一也。
△
二就佛界明具九又三初直明体遍二立喻三法
371-A¶ 第 442a 页 X21-0442.png
合今初。】
「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
此生彼。恒为作依。」
【众生心体。既即诸佛法身。法身遍满不动。当知即
是众生心体遍满不动也。但众生在迷不觉。故约
诸佛所證以显法身。秖此法身流转六道。名曰众
生。设无诸佛法身以为所依。何处得有众生死此
生彼。
△二立喻。】
「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
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
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
知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像坏时。还归虚
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此借虚空以喻诸佛法身。借彼色像形类以喻众
生果报烦恼也。
△三法合。】
「诸佛法身。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
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
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
法身界分者。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
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
减。不动不变。」
【此以诸佛法身。合虚空喻。以众生果报。合彼色像
形类喻也。依法身而建立生长。故名即假。为法身
处所摄。故名即空。以法身为体。故名即中。众生身
371-A¶ 第 442b 页 X21-0442.png
中法身不可毁灭。故原无减。烦恼断时。还归法身。
故亦无增也。由烦恼故。妄于法身之中。见有种种
果报。果报似动。而法身不动。果报似变。而法身不
变。譬如瞖目。见空中华。华相飞舞似动。而空本不
动。华相生灭似变。而空本不变也。问曰。喻中既云
色像坏时。还归虚空。今法合应云果报坏时。还归
法身。胡乃云烦恼断坏耶。答曰。果报无体。全以法
身为体。由烦恼故。不见果报体即法身。若断烦恼
究竟尽时。便见身诸毛孔。量同虚空。遍含尘刹。不
可思议。岂更有果报可坏。令其扩同顽空耶。问曰。
设云果报坏时还归法身。亦有何过。答曰。有过。若
烦恼未断。则果报坏时。复生异熟。何能證会法身。
若烦恼断时。则幻化空身。本即法身。何俟更坏果
报。问曰。此则法喻有不齐过。答曰。凡言喻者。秖是
少分相似。如雪山喻象。岂可责其尾牙。满月喻面。
岂可求其眉目。今以虚空而喻法身。岂可责其灵
知寂照。当知众生现前一念心体。即是诸佛所證
究竟法身。绝待真常。不可为喻。但由烦恼自覆。有
而不知。故不得巳。须设众喻。欲明举体随缘。则喻
以如金铸十界像。仍恐迷者谓有造作。谓有分剂。
欲明对至即现。则喻以如镜写妍丑容。仍恐迷者
谓有彼此。谓有内外。欲明迷悟无性。则喻以空华
起灭。冰水互成。仍恐迷者谓迷能生悟。悟亦生迷。
欲明智断不坏。则喻以如金出矿。如木成灰。仍恐
371-A¶ 第 442c 页 X21-0442.png
迷者谓一分是常。一分无常。所以一切言诠。皆不
能及。譬如盲人欲辨乳色。闻鹤谓动。闻雪谓冷。闻
粖为软。闻贝谓坚。种种忆想。终不能见乳之真色。
圆觉经云。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未證无为而辨圆
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此之谓也。今不得巳。更助
观心一释。令有智者。直下荐取。现前一念心体。悉
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
报。皆依现前一念心体而有建立生长。住于现前
一念心体之中。为现前一念心体所摄。以现前一
念心体为体。无有能出现前一念心体界分者。当
知一切众生身中现前一念心体。不可毁灭。若烦
恼断坏时。还證现前一念心体。而现前一念心体
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思之思之。问。若果报即
是法身。不须灭者。则烦恼即是般若。亦何须断。答。
若知烦恼即是般若。般若现前。无复烦恼。名烦恼
灭。乃是非灭非不灭而论灭耳。岂真有烦恼实体
而可灭耶。又问。若烦恼非灭非不灭而得论灭。则
果报亦非灭非不灭。何不论灭。答。烦恼如形。果报
如影。烦恼如声。果报如响。烦恼如目瞖。果报如空
华。故但论烦恼灭。不须更论果报灭也。问。以虚空
喻诸佛法身。几义相似。几不相似。答。一无始终。二
不生灭。三无处不遍。四包容无外。五无障无碍。六
不可撮摩。此是似义。一虚空顽然。法身真觉。二虚
空但名。法身有体。三虚空凝然不变。法身举体随
371-A¶ 第 443a 页 X21-0443.png
缘。四虚空荡无一物。法身具无边德。五虚空与色
为二。法身众生不二。六虚空但是心心数之相分。
法身总摄心心数之四分。四分无非法身体故。此
即不相似也。若能了达四分无非法身。则此虚空
相分。亦即法身全体。非是法身少分。所以芥子中
空。便同十方太空。便同十界众色。此岂烦恼情谓
所计对色之空也哉。二就佛界明具九竟。
△三就
迷悟明十界又二初明迷悟差别二明究竟平等
初又二初约无明熏习有六凡二约法身熏习有
四圣今初。】
「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
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
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无明心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即根本住地无明。
所谓界外同体惑也。由此根本无明痴心所故。令
法身体。举体而为业相。即成诸心心数自證分及
證自證分之内体也。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
界者。即无明熏真如体。令彼心心数体。幻成见相
二分也。依妄境界熏习因缘。乃至计我我所者。从
根本无明法执。而起枝末无明我我所执。所谓界
内见思惑也。造集诸业者。无明缘行。造于有漏善
恶不动三种业也。受生死苦者。三界分段生死。乐
是坏苦。苦是苦苦。不乐不苦是行苦也。即是法身
流转六道。故名众生。设无法身。即无众生之名可
371-A¶ 第 443b 页 X21-0443.png
得矣。
△二约法身熏习有四圣。】
「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
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
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
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法身熏习者。即以本觉之性而为法身。由众生无
不具此本觉性故。得受有漏闻思修等熏习。由熏
习力为增上缘。资本觉性。令起无漏出世间智。更
不资熏烦恼种子。故得烦恼渐薄。由烦恼薄。故能
厌离世间虚伪果报。厌离虽同。发心有异。若其无
始法执重者。则先求涅槃道。若其无始法执轻者。
则能信归一实。若约发心差别。则求涅槃者。名为
二乘。信一实者。乃名菩萨。若约究竟所行。则一是
渐悟。一是顿悟。同名菩萨也。究竟离无明睡。即转
名佛。设无众生。亦无菩萨.佛可得矣。初明迷悟差
别竟。
△二明究竟平等。】
「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而
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法身喻如湿性。众生如冰。佛如纯水。二乘菩萨。如
冰渐泮而未尽也。冰之湿性无减。水之湿性无增。
故云毕竟平等。可谓但转其名无实性矣。二广释
竟。
△三总结。】
「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
【合前心体心相及如来藏三义。乃可略显一实境
371-A¶ 第 443c 页 X21-0443.png
界。以为进趣最初方便也。初示一实境界以开圆
解竟。
△二示二种观道以显圆行二初正明二观
即圆正行二曲为障缘即圆方便助行初中三初
总标二别释三料简今初。】
「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
等为二。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二别释二初释唯心识观二释真如实观初中
三初正示观门二观成胜进三结观功能初又三
初观境唯心二善知心相三观门成就初又三初
示所观境二示能观观三劝修简过今初。】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
所作业。」
【一切时。谓行住坐卧等时。一切处。谓见色闻声等
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谓做作语言攀缘等业。以
要言之。不出六行六境。一一无非所观境也。六行
者。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语言。六做作。六境者。一
见色。二闻声。三嗅香。四受味。五觉触。六知法。于此
十二事中。并须修学唯心识观。
△二示能观观。】
「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
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
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
知巳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
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
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
371-A¶ 第 444a 页 X21-0444.png
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
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
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
【此唯心识观。乃是破法执之利刀。烧烦恼之猛𦦨。
證涅槃之要津。成菩提之秘诀。至简至易。至妙至
玄。子科有五。初云悉当观察知唯是心者。总示唯
心止观门也。次云乃至一切讫不自觉知。示分别
性观门也。心若住念于一切境。则成遍计所执。名
分别性。今即察知。勿令无记攀缘不觉。故名为观
此言无记。与三性中无记不同。三性中无记性者。
于善不善不可记别。故名无记。今以唯心识观守
记内心。名之为记。若复忘失唯心识观。妄想攀缘
计有外境。名为无记也。三云于念念间讫令心自
知。示分别性止门也。悉应观察。谓当观察知唯是
心。正大乘止观所明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
实也。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者。正大乘止
观所谓次第以后念破前念令知无实念也。然亦
不可妄计前念为所观。后念为能观。以后念起时。
前念巳灭。不得成所观境。但借前念之非实。以知
后念之本虚。仍是当念为能观。后念为所观。由此
能观。令于所观不起实执耳。四云知巳内心讫起
于分别。示依他性中观门也。内心自生想念。谓长
谓短。谓好谓恶。谓是谓非。谓得谓失。谓衰谓利。谓
有谓无。于依他起而成遍计。而诸境界。本无有念。
371-A¶ 第 444b 页 X21-0444.png
亦无分别。不过皆是自心之相分耳。五云当知一
切巳下。示依他性中止门也。一切诸法。既唯自心
相分。则有即非有。无生无灭。并不执此虚相矣。言
一切境界即自非长非短等者。且如有境于此。短
者视之。则以为长。境非长也。长者视之。则以为短。
境非短也。喜者视之。则以为好。境非好也。厌者视
之。则以为恶。境非恶也。同想视之。则以为是。境无
是也。异想视之。则以为非。境无非也。虚妄摄受。则
以为得。境非得也。虚妄分离。则以为失。境非失也。
违其妄情。则以为衰。境非衰也。顺其妄情。则以为
利。境非利也。计彼是实。则以为有。境非有也。计彼
是虚。则以为无。境非无也。譬如同在一处。天见琉
璃。鱼见窟宅。人见清水。鬼见脓血炭火。离彼四类
有情心想。何尝别有法相可得。又如同一美女。有
欲男子视之。以为妙好。等辈妒妇视之。以为怨家。
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不净观
人视之。以为行厕。出世圣人视之。知其本空。入假
菩萨视之。知其能为十界染净缘起。佛眼视之。知
即法界实相。举此一法。总不出于十界各自心量
心外无境。一切诸法。例皆可知。摄法归心。则心外
无法。因缘即空也。心生想念。则法随心现。无量差
别。因缘即假也。法唯心生。以心为体。非有非无。离
一切相。本无差别。不生不灭。因缘即中也。若能念
念如此观察。则何执不破。何惑不消。执破惑消。朗
371-A¶ 第 444c 页 X21-0444.png
然大觉。方知诸法本来寂灭。不复更灭矣。
△三劝
修简过又二初劝修二简过今初。】
「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
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守者。不令驰散。即是定也。记者。恒令分明。即是慧
也。内心者。不念前境。了知心外无法。故名为内。非
枯守一腔之谓。不可不知。
△二简过。】
「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
识观。」
【设有外境当情。即是慧心失照。不可不觉察也。初
观境唯心竟。
△二善知心相。】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瞋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
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众生无始以来。由于自心所现境界不了知故。但
能向外妄生分别。不能反观内自心相。今由善修
唯心识观。知境唯心。心不外驰。故想起即知。不随
想而漂堕也。贪瞋邪见。根本三毒。一起便知。知便
不令相续。阿含经中所以贵知恶也。与信惭等善
法相应。名之为善。与无惭等恶法相应。名为不善。
俱不相应。名为无记。知此三性差别。则必能断不
善无记。令其恒善。知心劳虑种种诸苦。则必能息
虚妄尘劳。令證寂灭一心法界矣。
△三观门成就。】
「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
灯𦦨。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371-A¶ 第 445a 页 X21-0445.png
【前论修观。通一切时及一切处。今约入定。则四威
仪中。坐为最胜也。知惟心生。则色本无生。知唯心
灭。则色本无灭。故得色寂三昧。又心生灭相。譬如
水流灯𦦨。无暂时住。则刹那才生。无间即灭。无容
从此转至馀方。既无动转。心相本寂。心既本寂。色
岂不然。观色唯心而悟本寂。故名色寂三昧。非谓
色寂而心不寂也。得此三昧。是圆五品观行即佛。
初正示观门竟。
△二观成胜进又三初总示应修
二别示二观三结示利益今初。】
「得此三昧巳。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
那观心。」
【从事入理。名奢摩他。即一心三止也。从体起用。名
毗婆舍那。即一心三观也。二皆名观心者。皆有智
慧照了故也。皆言信者。指圆十信位中不二妙止
观也。前于名字位中。修行唯心识观。而登五品色
寂三昧。非无一心不二止观但以定慧未深。未得
名信。今既得此色寂三昧。观行位极。故应学习信
二观心。念念冥理。念念起用。令其平等正直。速登
佛慧也。
△二别示二观又二初奢摩他二毗婆舍
那今初。】
「习信奢摩他观心者。思惟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
无来无去。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
【修行唯心识观。巳能了达实无外境。唯有内心。今
即思惟此内心相。觅之了不可得。故不可见。是即
371-A¶ 第 445b 页 X21-0445.png
空也横遍十方。故圆满不动。竖穷三际。故无来无
去。是即假也。体即法身。法界常住。故本性不生不
灭。离于分别。是即中也。一念内心。本是因缘生法。
观其即空假中。无一事而非理。故名奢摩他观。此
观遍能止息三惑。遍能停止三境。遍不分别止与
不止。是故亦名三心妙止。
△二毗婆舍那。】
「习信毗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
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生。随心灭。如幻
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
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先知境界唯心。又知此心即空假中。则无事而非
理矣。事既即理。理能成事。故设欲想见内色生。则
内色便随心生。设欲想见内色灭。则内色便随心
灭。设欲想见外色生灭。亦复如是。具如八背舍八
胜处十一切处所明也。所执受色。名为内色。不执
受色。名为外色。背舍胜处及一切处。小乘修之。止
名不坏法观。今以圆解修之。便成圆行也。乃至习
想见佛色身者。观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事。中
间超略馀九法界。及与佛界依报眷属等想。故云
乃至也。如此若自若他十界色像。无不随心而生。
随心而灭。从体起用。转变自在。一一皆如幻化水
月镜像。非有似有。有而非有也。巧术力故。种种变
现。名之为幻。心是能幻。十法界色皆所幻也。神通
力故。无而示有。名之为化。心是能化。十法界色皆
371-A¶ 第 445c 页 X21-0445.png
所化也。此心如水。十界月影恒于中现。而非外来。
此心如镜。十界形像对至即现。而无出入。心本无
色。故十界色一一非心。由心有色。故十界色皆不
离心。心外无色。故十界色皆悉非来。心生色生。故
十界色皆非不来。色秖是心。故十界色皆悉非去。
心灭色灭。故十界色皆非不去。有而不有。故十界
色皆即非生。不有而有。故十界色皆非不生。缘起
无性。故十界色皆即非作。无性缘起。故十界色皆
非不作。即中之空假。名为非不来非不去非不生
非不作。是心作十界色也。即空假之中。名为非来
非去非生非作。是心是十界色也。随于背舍胜处
及一切处乃至佛身观中。一一了达一心三观。故
名毗婆舍那。此观遍能观穿三惑。遍能观达三谛。
遍不分别观与不观。是故亦名一心妙观。二别示
二观竟。
△三结示利益。】
「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道。」
【二观成胜进竟。
△三结观功能。】
「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
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
故。」
【了知心外无法。而修一心圆顿止观。从五品位。增
长信解而登六根净位。则得疾入第一义空。不堕
凡夫及二乘地。任运三心圆发。入圆初住。名为无
上大菩提心也。初释唯心识观竟。
△二释真如实
371-A¶ 第 446a 页 X21-0446.png
观三初正示观门二观成胜进三结观功能初中
三初明观法二明所超三明观成今初。】
「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
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
【前依他性止门。巳知一切法唯心想生。唯心生灭。
无暂时住。今即因此而入真实性中观门。故云思
惟心性无生无灭也。何者。不了法界。似有心生。生
时觅之了不可得。则性即无生。既无有生。云何有
灭。灭则无心。而心性非无。故无灭也。次入真实性
中止门。故云不住见闻觉知。何者。心性虽无生灭。
本非色声香味触法。如何可得见闻觉知。设有可
见可闻可觉可知。便非心性。以心不自知心。心不
自见心故。又复不得别认不可见闻觉知境界以
为心性。故云永离一切分别之想。何者。心性虽复
不可见闻觉知。而见闻觉知。体即是心。不可别唤
不见不闻不觉不知境界以为心也。
△二明所超。】
「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
界相。得相似空三昧。」
【观行位中习此真如实观。直观心性。永离分别。则
虽不学次第禅门。自渐能超四空定境。以彼四空
定境。皆不能离分别想故。且如入空处定者。必先
厌患色笼。修观破色。缘无边空而入于定。定心与
彼空处相应。住此觉知。是分别想。非无分别也。次
入识处定者。必先厌患虚空。舍空缘识而入于定。
371-A¶ 第 446b 页 X21-0446.png
定心与彼识处相应。住此觉知。亦是分别。非无分
别也。次入无少处定者。亦名无所有处。必先厌患
于识。舍识缘无所有而入于定。定心与彼无所有
处相应。住此觉知。亦是分别。非无分别也。次入非
想非非想处定者。必先厌患无所有处。舍无所有
想。缘非想非非想而入于定。定心与彼非想非非
想处相应。住此微细觉知。犹复是分别想。非无分
别。所以报尽还堕。不證真常也。今修真如实观。永
离一切分别之想。所以观行位中。即巳善超三有。
而得相似空三昧门。
△三明观成。】
「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从
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
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
【既登观行一品。即能圆伏五住烦恼。故心心数粗
分别相不现在前。十方诸佛菩萨真善知识。同皆
守护。令得长养。乃至能入心寂三昧。由观心性无
生无灭而入三昧。故名心寂。心寂则色亦寂矣。初
正示观门竟。
△二观成胜进又二初證入二离过
今初。】
「得是三昧巳。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巳。
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所谓于奢摩他.毗
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
【心寂色寂。是五品之终。一行三昧。是十信之始。观
行位极。相似解发。故云即复能入也。言一行者。圆
371-A¶ 第 446c 页 X21-0446.png
信圆解。一行即一切行。一切行即一行。所谓系缘
法界。一念法界。法界无外。更无馀行。以即空故。名
圆圣行。以即假故。名圆梵行及婴病行。以即中故。
名圆天行。又事即理故。一心圆具圣梵天行。体即
用故。一心圆兴婴儿病行。又入一行三昧。即前所
明信奢摩他观心。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即前所
明信毗婆舍那观心。由此一心圆顿止观。住六根
净坚信位中。此但名为决定信解。决定能向一乘
大菩提心。登圆住也。圆住以上。乃名真实奢摩他
毗婆舍那道故。
△二离过。】
「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著。乃至遍修
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
【圆教坚信位人。仍有二种。一者直修顿观。中中流
入。二者或修渐及不定两观。双照二边。虽照二边。
恒契中道。故学世间禅三昧时。不同凡夫之著有。
修出世间菩提分时。不同二乘之乐空也。二观成
胜进竟。
△三结观功能。】
「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
【明此真如实观。乃是能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观
心之最妙巧便。依此得成一心三智。故是众智所
依。从此发生五行万行。故是行之根本也。二别释
二观竟。
△三料简。】
「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
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巳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
371-A¶ 第 447a 页 X21-0447.png
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
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其钝
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
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
观。」
【虽依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并属圆教名字位人。而
此圆人。仍有利钝。若久熏圆解。知境唯心。五浊习
轻者。则阴盖轻微。散乱亦少。所以即可体达识心
本寂。了知三千宛然即空假中。名为学习真如实
观也。若初获圆闻。染情尚厚。五浊习重者。则盖障
数起。心难调伏。所以必须照于起心变造十界。知
其无不即空假中。名为先学唯心识观也。然钝根
之人。不可即修真如实观。而利根之人。不妨亦修
唯心识观。但以理摄事。则名真如实观。从事入理。
则名唯心识观耳。设欲舍事观理。则既非唯心识
观。又非真如实观。所以大乘止观。深诫初心之人。
不可越前二性。径依第三性修。但可念念之中三
番并学。资成第三番也。准此。则名字位中。止可先
习唯心识观。以其未能不起九界心故。观行初品。
便可随意修此二观。若起九界心时。则观唯识。若
不起九界心时。则观真如。观唯识。则色寂而心亦
寂。观真如。则心寂而色亦寂也。初正明二观竟。
△
二曲为障缘三初现离障缘二求生净土三结叹
方便初中三初明障缘二示方便三明得离今初。】
371-A¶ 第 447b 页 X21-0447.png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
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
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行难可
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
【虽学如是信解。谓依一实境界而学信解。亦即名
字初心人也。净熏习浅。故善根业薄。染熏习厚。故
烦恼不伏。此须四句料简。自有善根厚而烦恼薄
者。如前即应学习真如实观者是也。自有善根厚
而烦恼厚者。如前应当先学唯心识观者是也。若
善根虽薄。烦恼亦薄者。事可两向。以烦恼薄故。可
习真如实观。以善根薄故。或先学唯心识观也。今
为善根薄而烦恼厚者。多疑多障。并不能即修唯
心识观。须为别示善巧方便也。
△二示方便又三
初称名字二观法身三修厌离称名字者即附净
分分别依他二性止观以助唯心识观对治不常
值佛菩萨听法之畏观法身者即附净分真实性
之止观以助真如实观对治菩提行难可成就之
畏修厌离者正破染分分别依他二性成就唯心
识观渐伏烦恼对治三恶八难之畏也今初。】
「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
【诸佛菩萨真实功德。通别名号。并由證真实性。称
性所成缘起作用。能与众生作增上缘。众生不了。
计有心外佛菩萨名。即为净分分别性摄。若知名
号。是我自心所现相分。即为净分依他性摄。能于
371-A¶ 第 447c 页 X21-0447.png
一切时处常勤诵念。勿令间断。则心不散乱。名为
妙止。名号历然。名为妙观。便可助显唯心识观。兼
有灭障胜功能矣。
△二观法身。】
「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
诸佛法身。与巳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
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
【若得一心善根增长者。由前一切时处勤念称名。
伏除昏散也。昏散既除。意即猛利。堪依一实境界
以修信解。观察地藏大士。及一切诸佛。同皆證此
现前一念自性清净心如来之藏以为法身。我身
亦复全揽自性清净心如来之藏以为其体。迷悟
虽殊。性恒平等。生佛唯此一心。故无二。不因迷悟
而有隔异。故无别。无始成就。故不生。永永常住。故
不灭。无对待。故常。无所受。故乐。无戏论。故我。无所
离。故净。性具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究竟显发。
故功德圆满。是则归依大士及佛。全即归依自心。
故云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也。除自法外。
更于何处别有三宝可归依耶。一切归依三宝。无
论达与不达。尅实论之。皆是自归依耳。
△三修厌
离。】
「又复观察巳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
可厌离。」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大士诸佛体同。而由无始迷
惑。妄认四大为巳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巳心相。
371-A¶ 第 448a 页 X21-0448.png
譬如弃海认沤。安得不于常住之中妄见无常。乐
中受苦。自在性中。不得自在。清净性中妄成杂染。
而此无常苦无我不净之妄身妄心。仍依现前一
念心性而起。但如幻化。非别有实。何乃被此虚诳
不实身心所惑。而起诸恶烦恼耶。修此厌离。对治
分别染著。则能成就二种观道也。二示方便竟。
△
三明得离。】
「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
渐渐损减。何以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
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
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名为学闻大乘深
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
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
义中不堕谤者。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
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
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
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学如是观。双指法身及厌离观也。现前一念之心。
即是依他起性。今观法身。则能显出依他性中圆
成实性。复修厌离。则能除灭依他性中遍计执性。
由显圆成。则净信增长。由除遍计。则诸障损减也。
何以故下。叹其善学。盖我及十方诸佛。不过转灭
依他中之遍计。令其净尽。转显依他中之圆成。令
其满足。秖此所显圆成实性。名为一体三宝。亦名
371-A¶ 第 448b 页 X21-0448.png
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何者。如如之理。名为法宝。如
如之智。名为佛宝。理智不二。名为僧宝。满證一体
三宝者。名为十方诸佛。分證一体三宝者。名为诸
大菩萨。诠显一体三宝者。名为大乘深经。闻此一
体三宝而不疑惑。名为闻慧。观察一体三宝而无
滞碍。名为思慧。念念觉此一体三宝而无间断。名
为修慧。今此行人。既能一心称名。观察法身。厌离
妄执。则闻地藏洪名。即为遍闻十方佛名。礼拜供
养地藏。即为遍礼遍供十方诸佛。可谓佛不说法。
恒闻梵音。口无言声。遍诵众典。手不执卷。常演是
经。心不思惟。普照法界矣。有何罪障而不除。有何
功德而不满。有何恶趣门而不闭。有何净佛土而
不生耶。初现离障缘竟。
△二求生净土。】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
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
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
【上文既明求离障缘者。修三方便。不惟现离诸障。
兼能随愿往生。今更特明求生净土者。若能修三
方便。不惟决生净土。亦能现获不退也。专意诵念
彼佛名字。令离昏散。即名一心不乱。即是称名方
便也。如上观察。即观法身及修厌离二方便也。具
三方便。则舍身定生彼国。现在善根增长。速获不
退。故知持名有大功德。不可视作浅近法门。
△三
结叹方便二初叹一心业胜二简杂乱益微初又
371-A¶ 第 448c 页 X21-0448.png
二初正叹二结释今初。】
「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
中。其业最胜。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
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
法忍。」
【依于一实境界以开圆解。知十方佛.我及众生。同
一净心为体。是名一心。常勤称念佛之名字。是为
系念。观于诸佛法身与巳平等。是为思惟诸佛平
等法身。此于一切善根。则为最胜。故阿弥陀经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执持名号。一
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由此执持名号。
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故也。上明修二观者。须得
色寂心寂三昧。方能入于一行三昧。今即以系念
名字而当唯心识观。思惟法身而当真如实观。故
即能向一行三昧也。了达一心而持名号。其功若
此。奈何弗信。】
「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以能
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
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
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于究竟甚深
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
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證无量功德聚故。」
【谓由圆闻.圆思.圆修。所以能到一行三昧也。闻我
名。闻十方佛名。闻大乘深经。即名字位中闻慧也。
371-A¶ 第 449a 页 X21-0449.png
至心礼拜供养我及诸佛。执持读诵大乘深经。不
生怖畏。得正见心。即观行位中思慧也。决定除灭
罪障。现證无量功德。即相似位中修慧也。
△二结。】
「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
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
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无分别菩提心。即信解一实境界之心也。寂静智
现。即习信奢摩他观也。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即
习信毗婆舍那观也。由得决定信利益行。方为能
闻我名。由得不退一乘因。方为能至心礼拜等一
切所能。初叹一心业胜竟。
△二简杂乱益微又二
初闻犹不闻二修犹不修今初。】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
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不达心外无法。名之为杂。自心还取自心。名之为
乱。妄起种种染著。名之为垢。所以虽复称诵。不得
为闻。以未闻地藏二字之实义故。地即心地。藏即
性藏。心性无二。安得有杂。既本无杂。何由有乱。既
巳无乱。何得有垢。今彼不达无二心性。所以本无
杂乱垢中。妄成杂乱垢障。不闻地藏之圆名也。若
于名字位中。圆闻一实境界而生于慧。则心无杂。
随于观行位中。圆思唯识真如而生于慧。则心无
乱。次于相似位中。圆修一行三昧而生于慧。则心
无垢乃成决定信解也。然虽杂乱垢心称诵名字。
371-A¶ 第 449b 页 X21-0449.png
亦获世间种种善报。所谓现离衰恼。后生人天。渐
渐熏习。终成佛道。但现前不能即得广大深妙利
益耳。
△二修犹不修。】
「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
利益。」
【意显若开圆解。则随所修善。皆得大益。所谓圆人
受法。无法不圆也。二示二种观道以显圆行竟。
△
三示三忍四佛以彰圆位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简
修今初。】
「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
大利益。渐次作佛。」
【无相禅。即指依于一实境界所修唯识.真如二种
观也。此二种观。无生死相。无涅槃相。故名无相。而
悉具足止观定慧。故名为禅。梵语禅那。此翻静虑。
静即止定。虑即观慧。亦即寂照之异名也。深大利
益。意指功德庄严。渐次作佛。意指智慧庄严。又利
益约忍。约无间道。作佛约智。约解脱道也。
△二别
释二初释利益二释作佛初又二初明入位二释
忍义今初。】
「深大利益者。所谓得入坚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坚
修位。成就顺忍故。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
【十发趣心。名坚信忍。十长养心。名坚法忍。十金刚
心。名坚修忍。今但合称为坚修位。体性十地。名无
生忍。分證法身。名入菩萨正位也。然诸经明忍。开
371-A¶ 第 449c 页 X21-0449.png
合多少不同。大小横竖亦异。今须略辩。以示方隅。
复须以义定名。令其不滥。共为三意。一.列名。二.解
释。三.结属。一列名者。或明二忍。谓一生忍。二法忍。
或明三忍。如此文。或明四忍。谓一伏忍。二顺忍。三
无生忍。四寂灭忍。或明五忍。谓加第二信忍。或明
六忍。谓加第三和从忍。顺为第四也。二解释者。小
乘以耐怨害为生忍。耐勤苦为法忍。非今所用。别
教以地前名生忍则浅。地上名法忍则深。亦非所
用。圆教明十界假名皆空故为生忍。十界实法皆
空。故为法忍。圆观二空。无次第无浅深也。三忍者。
别教则十信为信忍。三十心为顺忍。登地为无生
忍。圆教则初后皆信实相。悉名信忍。初后皆与实
相不相违背。悉名顺忍。初后皆不起二边心。悉名
为无生忍也。四忍者。别教则以十信为伏忍。顺忍.
无生忍如前说。妙觉名寂灭忍。圆教则从初心至
金刚顶。皆悉圆伏五住。皆名伏忍。初后皆悉休息
众行。通得名寂灭忍。顺及无生。例如前说也。五忍
者。别教以十信初心为伏。后心为信。顺等如前。圆
亦如前说也。六忍者。别教则分十住以为和从。十
行十向为顺。圆教则始终不乖实相。悉得名和从
也。三结属者。今经言局意圆。不论二忍三忍四忍
五忍六忍。但取观行位中所有诸忍。束之以为信
忍。相似位中所有诸忍。束之以为顺忍。分證乃至
极位所有诸忍。束为无生忍也。
△二释忍义。】
371-A¶ 第 450a 页 X21-0450.png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来种性故。成就顺忍者。能解
如来行故。成就无生忍者。得如来业故。」
【如来无漏智慧所依妙定。名之为忍。依于此忍。发
一切智。作如来种。故名信忍。依于此忍。发道种智。
解如来行。故名顺忍。依于此忍而发一切种智。得
如来业。名无生忍。非横非竖。可横可竖。竖约三位。
横约一心也。初释利益竟。
△二释作佛。】
「渐次作佛者。略说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信满法故
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
等。无可愿求故。二者。解满法故作佛。所谓依解行地。
深解法性。知如来业无造无作。于生死涅槃。不起二
想。心无所怖故。三者。證满法故作佛。所谓依净心地。
以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自然之业。无求想
故。四者。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
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
【满法。谓一实境界圆满无分别法也。信满法故。观
行即佛。解满法故。相似即佛。證满法故。分證即佛。
功德行满足故。究竟即佛。性恒平等。故皆名佛。修
分明昧。故说有四。圆家之渐。渐无不圆。天台六即。
盖本诸此。除慢除怯。尽美尽善之法门也。二别释
竟。
△三简修二初简三种人二示十种相今初。】
「复次。当知。若修学世间有相禅者。有三种。何等为三。
一者。无方便信解力故。贪受诸禅三昧功德而生憍
慢。为禅所缚。退求世间。二者。无方便信解力故。依禅
371-A¶ 第 450b 页 X21-0450.png
发起偏厌离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三者。有方便信
解力。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习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
种观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梦如幻等。虽
获世间诸禅功德。而不坚著。不复退求三有之果。又
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上明修出世间无相禅者。速能成就三忍四佛。今
简修学世间有相禅者。则有三种差别。欲人先学
大乘进趣方便。依于一实境界而修信解。庶不误
堕世间及二乘也。言有相者。即是十二门禅。所谓
四禅.四等.四无色定。皆有境相可攀缘也。贪受诸
禅而生憍慢。名增上慢。甫伏欲界思惑。仍起上界
思惑。暂离欲缚。仍被禅缚。故遂违远菩提。退求世
间色无色界果报乐也。依禅发起偏厌离行者。谓
由證得初禅等故。定心观察三界过患。见生死苦。
断烦恼集。欣涅槃灭。修永离道。不复发起大悲方
便也。若依一实境界以为最初方便。习学奢摩他.
毗婆舍那不二止观。则知一切诸法。唯心想生。皆
如梦幻。当体不实。何容于此梦幻之法。而生坚著.
生怖怯耶。是知无方便信解者。贪著诸禅。则成生
死有相。依禅起厌。则成涅槃空相。若有方便信解
者。游戏诸禅。禅不能缚。即生死之有。便是实相之
有。深观涅槃。亦不取證。即涅槃之空。便是第一义
空。实相之有。有无有相。第一义空。空无空相。一一
皆成无相禅矣。
△二示十种相。】
371-A¶ 第 450c 页 X21-0450.png
「如是修学一切诸禅三昧法者。当知有十种次第相
门。具足摄取禅定之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不错不
谬。何等为十。」
【此明不论修学无相有相诸禅。并须知此十种相
门。方能成就不错谬也。若不得此十门意者。世间
初禅。尚难成就。况出世间上上禅耶。若得此十门
意。则一切禅定之业。无不具足摄取成就。】
「一者。摄念方便相。」
【此如天台止观所明二十五前方便也。不论修学
世.出世禅。并须具之。一.具五缘。二.诃五欲。三.弃五
盖。四.调五事。五.行五法。幸自细简摩诃止观.禅波
罗蜜等书。】
「二者。欲住境界相。」
【此是内方便之初门。谓或系缘止。或制心止。或体
真止。必各各有所观境也。】
「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
【此是内方便中初学安心法也。随所观境不令昏
散。坐起则知出相。坐时则知入相。】
「四者。善住境界得坚固相。」
【此是内方便中巳得安心法也。且如修安般者。则
心善住于出入息。乃至修体真者。则心善住诸法
空等。】
「五者。所作思惟。方便勇猛转求进趣相。」
【且如修安般者。巳得欲界粗住。转求细住。乃至修
371-A¶ 第 451a 页 X21-0451.png
体真者。历观诸法无不空也。】
「六者。渐得调顺。称心喜乐。除疑惑信解。自安慰相。」
【且如修安般者。證欲界定觉心明净。与定相应。定
法持心。无分散意。乃至修体真者。了了信解诸法
本空也。】
「七者。尅获胜进。意所专者。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
【且如修安般者。从未到定。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
身。始證初禅八触。或动或痒。或凉或暖。或轻或重。
或涩或滑。随发一触。则有十种善法功德相应俱
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
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故
云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也。乃至修体真者。发得
初禅。与法空理少得相应。觉知利益也。】
「八者。转修增明。所习坚固。得胜功德。对治成就相。」
【且如修安般者。巳发初禅。五支成就。所谓一觉。二
观。三喜。四乐。五一心支。不退不转。对治欲散。具足
成就初禅功德。乃至修体真者。空理增明。断诸有
结也。】
「九者。随心有所念作。外现功业。如意相应。不错不谬
相。」
【且如證初禅者。能起二种变化。谓初禅化。欲界化。
證二禅者。能起三化。證三禅者。能起四化。證四禅
者。能起五化。共名十四变化。乃至證体真者。能起
六神通也。】
371-A¶ 第 451b 页 X21-0451.png
「十者。若更异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
随心。超越自在相。」
【且如證初禅者。若更异修四禅.四等.四无色定。并
及观练熏修一切诸禅。无不依于所得初禅而起
方便。乃可次第成就。既成就巳。乃能出入随心。既
随心巳。乃能超越自在。又如巳證体真止者。或更
异修方便随缘止。乃至息二边分别止。亦无不依
于所得体真止而起方便。乃能次第成就。出入随
心。超越自在也。】
「是名十种次第相门。摄修禅定之业。」
【纵令修学唯心识观真如实观出世无相禅者。亦
必有此十种次第相门。方获成就。方与奢摩他.毗
婆舍那恒得相应。思之思之。二示进趣义竟。
△三
示善巧说二初问二答今初。】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汝
云何巧说深法。能令众生得离怯弱。」
【上虽开示一实境界彻底分明。犹恐愚钝众生。于
空假中宛转相即之义未能信解。则不能修二种
观道。故特问之。又由佛先叹其善安慰说故也。
△
二答为二初示种种巧说二明离相违过初中二
初总示二别明今初。】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当知初学发意。求向大
乘。未得信心者。于无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尝
以巧便。宣显实义而安慰之。令离怯弱。是故号我为
371-A¶ 第 451c 页 X21-0451.png
善安慰说者。」
【△二别明三初慰小心怯弱二慰不解意旨三慰
妄计自然小心怯弱由闻大乘即假义生故以大
乘即空慰之不解意旨由闻大乘即空义生故以
大乘即中慰之妄计自然由执即中性德义生故
以大乘修得慰之也初中三初明怯弱二明善说
三明得益今初。】
「云何安慰。所谓钝根小心众生。闻无上道最胜最妙。
意虽贪乐。发心愿向。而复思念求无上道者。要须积
功广极。难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数长远。于生死中久
受勤苦。方乃得获。以是之故。心生怯弱。」
【本为执性废修者。说此称性修行之法。是圆有门。
而钝根闻之。则作三大阿僧祇劫苦行之解。又以
小心而生怯弱也。
△二明善说。】
「我即为说真实之义。所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毕竟
无我。无作无受。无自无他。无行无到。无有方所。亦无
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为说十八空等。无有生死涅槃
一切诸法定实之相而可得者。又复为说一切诸法。
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乾闼婆城。如空谷
响。如阳光。如泡。如露。如灯。如目𪾼。如梦。如电。如云。烦
恼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灭。又烦恼生死。毕竟无体。
求不可得。本来不生。实更无灭。自性寂静。即是涅槃。」
【此是善说第一义空以破有执。皆约圆教空门。仍
复依三谛说。初云所谓一切诸法乃至而可得者。
371-A¶ 第 452a 页 X21-0452.png
即圆真谛。次云又复为说乃至易可令灭。即圆俗
谛。后云又烦恼生死乃至即是涅槃。是圆中谛也。
初言一切诸法者。即十界百界千如假实国土等
法也。本性自空者。缘生无性也。毕竟无我者。十界
内外诸法。推求主宰实不可得也。无作无受者。无
我故无作因受果之人也。无自无他者。既无我人。
则不可分别自他也。无行无到。无有方所者。既无
实迷。亦无实悟。无有此岸彼岸处所可分别也。亦
无过去现在未来者。过去巳灭。现在不住。未来未
有。三世皆悉性空寂灭也。十八空者。空尚非一。那
有十八。约十八境而显空理。名十八空。所谓一内
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第一义空。
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始空。十一散
空。十二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诸法空。十五不可
得空。十六无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无法有法空
也。生灭涅槃一切诸法。皆无定实之相。所谓性真
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此则一空一
切空。假中皆空。依于圆融真谛说也。如幻如化等
者。非有似有。有非实有。五住烦恼。二种生死。性皆
微弱易灭。此则一假一切假。空中皆假。依于圆融
俗谛说也。是中举十四喻。总是六喻.九喻.十喻出
没开合有殊。而义并无增减。又虽并含空假中意。
而皆对治实有法执。仍属空门。言阳光者。即是阳
𦦨。亦名野马。灯𦦨喻其易灭。目𪾼妄见空华。电不
371-A¶ 第 452b 页 X21-0452.png
久停。云易出没。馀并可知。又五住烦恼。二种生死。
即以一实境界法性为体。故毕竟别无自体可得。
即是不生不灭寂静涅槃。此则一中一切中。空假
皆中。依于圆融中谛说也。而亦对治实有法执。还
属空门。
△三明得益。】
「如此所说。能破一切诸见。损自身心执著想故。得离
怯弱。」
【一切皆空。何所不破。涅槃尚空。况复身心情见。一
切皆假。复何所不破。涅槃亦假。况复身心情见。一
切非空非假。又何所不破。生死烦恼皆悉非空非
假。更何得有身心情见。所以能破诸见。能损执著。
令离佛道长远之怯弱也。初慰小心怯弱竟。
△二
慰不解意旨三初明不解二明善说三明得益初
又三初直标不解二示佛旨意三正明谬解今初。】
「复有众生。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
【△二示佛旨意。】
「当知如来言说旨意者。所谓如来巳能见彼一实境
界故。究竟得离生老病死众恶之法。證彼法身常恒
清凉不变等无量功德聚。复能了了见一切众生身
中。皆有如是真实微妙清净功德。而为无明闇染之
所覆障。长夜恒受生老病死无量众苦。如来于此起
大慈悲意。欲令一切众生离于众苦。同获法身第一
义乐。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
识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
371-A¶ 第 452c 页 X21-0452.png
著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来为欲令
彼离于分别执著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
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若广
说者。如十八空。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
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
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乃至毕竟无有一相
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离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
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及无能言说者
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
自无他。离分别相故。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
相应。」
【见彼一实境界。證于中道实相体也。究竟得离生
老病死。即證如实空义也。證彼无量功德。即證如
实不空义也。自證三德秘藏。了知众生同具如是
三德秘藏。故起大慈大悲。欲拔其苦。欲与其乐。为
说毕竟第一义空。令彼得离分别执著。然所谓一
切世间法.一切出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者。正
以十界假实国土染净诸法。皆不离菩提体。所以
别无自体。正显因缘所生。无不即中。而菩提体。即
是一实境界第一义自性清净心如来之藏。此体
本自非有非无乃至离分别相故也。言菩提体非
有者。不同情计生死有故。言菩提体非无者。不同
情计断灭无故。非非有非非无者。不堕双非戏论
句故。非有无俱者。不堕双亦相违句故。非一者。不
371-A¶ 第 453a 页 X21-0453.png
变随缘作种种故。非异者。随缘不变无二性故。非
非一非非异者。离戏论句故。非一异俱者。离相违
句故。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不堕有无一
异种种四句相故。言菩提体离一切相者。以不可
依言说取。亦不可依心念知故。即是言语道断。心
行处灭。方显菩提法体。此等开示。本依圆教非有
非空门说。三谛皆悉非有非空。大部般若多明此
义。昧者不知。故判作空宗耳。
△三正明谬解。】
「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谓无上道如来法身
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
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
【遮遣情执。本为显示法性无分别体。而钝根随语
谬解。一向谓空。或生恐畏。或计断灭。畏则作增见
而转起诽谤。谓非佛说。计则作减见而自轻轻他。
谓归断灭也。初明不解竟。
△二明善说。】
「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
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
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此依圆教有门。直显法身中道之体。诸佛众生平
等具足。非断灭也。
△三明得益。】
「如是等说。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二慰不解意旨竟。
△三慰妄计自然三初明妄计
二明善说三明得益今初。】
「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
371-A¶ 第 453b 页 X21-0453.png
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相而生
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以无所得。则无所不得。故得
大用现前。二利满足。而彼妄起无所得相。则以不
可凑泊而生怯弱。又妄计生佛平等。不假修习。闻
说淫怒痴性即是佛性。则恣行贪恚。无惭耻心。闻
说幻化空身即是法身。则宝其臭秽。不复厌离。闻
说地狱天宫皆为净土。则安此泥沙。不求出要。当
今谈圆顿者。类皆堕此。亦可哀也。
△二明善说。】
「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
无量功德清净果报。」
【此依圆教全性起修之义。仍属有门。对治无所得
见。并治自然邪倒见也。
△三明得益。】
「如此等说。令离怯弱。是名安慰。」
【初示种种巧说竟。
△二明离相违过三初标二释
三结今初。】
「而我所说甚深之义。真实相应。无有诸过。以离相违
说故。云何知离相违相。」
【△二释为三初释慰怯弱者所说空义二释慰不
解者所说不空义三释慰妄计者所说修得义今
初。】
「所谓如来法身中。虽复无有言说境界。离心想念。非
空非不空。乃至无一切相。不可依言说示。而据世谛
幻化因缘假名法中。相待相对。则可方便显示而说。
371-A¶ 第 453c 页 X21-0453.png
以彼法身性实无分别。离自相。离他相。无空。无不空。
乃至远离一切诸相故。说彼法体为毕竟空无所有。
以离心分别想念则尽。无一相而能自见自知
为有。是故空义决定真实。相应不谬。」
【此明如来藏如实空义。与彼藏体相应不谬也。
△
二释慰不解者不空义。】
「复次。即彼空义中。以离分别妄想心念故。则尽毕竟
无有一相而可空者。以唯有真实故。即为不空。所谓
离识想故。无有一切虚伪之相。毕竟常恒。不变不异。
以更无一相可坏可灭。离增减故。又彼无分别实体
之处。从无始世来。具无量功德。自然之业。成就相应。
不离不脱故。说为不空。」
【此明如来藏如实不空义。正从如实空义而显。恒
与无分别之藏体相应也。
△三释慰妄计者所说
修得义。】
「如是实体功德之聚。一切众生虽复有之。但为无明
𪾼覆障故而不知见。不能尅获功德利益。与无莫异。
说名未有。以不知见彼法体。所有功德利益之业。非
彼众生所能受用。不明属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对
治诸障。见彼法身。然后乃获功德利益。是故说修一
切善法。生如来色身。」
【此明如来藏所具性德。必藉修显。故名修得。亦不
违平等体也。今更借喻以合明之。譬如室中。本无
鬼魅蛇虫。但有金银珍宝。盲人不见。触彼珍宝而
371-A¶ 第 454a 页 X21-0454.png
受毁伤。妄计蛇鬼。忧怖失措。今指蛇鬼本无。名为
如实空义。珍宝本有。名为实不空义。须彼盲人去
无明膜。开智慧眼。方能受用金银珍宝。名修得义。
二乘信如来语。知无蛇鬼。不生恐怖。于空作證。如
彼盲人兀然中坐。不触珍宝。故不能见不空义也。
又如来色身。亦如乳中醍醐。尼拘律子中五丈树
性。不可谓有。不可谓无。须藉因缘。然后得之。二释
竟。
△三结。】
「善男子。如我所说甚深之义。决定真实离相违过。当
如是知。」
【正说段中。二演说竟。
△三获益。】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说如此等殊胜方便深要法
门时。有十万亿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住
坚信位。复有九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一切大众
各以天妙香华供养于佛。及地藏菩萨摩诃萨。」
【初开圆解。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名为发无上心。信
解不动。名为坚信。观行佛也。證圆初住。名得无生
法忍。分證佛也。天妙香华以为供养。表圆道无作
缘了。二正说段竟。】
【△三流通段三初嘱付受持二结法名义三时众
欢喜初中二初嘱付二受持今初。】
「尔时佛告诸大众言。汝等各各应当受持此法门。随
所住处。广令流布。所以者何。如此法门。甚为难值。能
大利益。若人得闻彼地藏菩萨摩诃萨名号。及信其
371-A¶ 第 454b 页 X21-0454.png
所说者。当知是人速能得离一切所有诸障碍事。疾
至无上道。」
【汝等各各下。正劝受持广布。所以者何下。释成嘱
劝意也。疾至无上道者。显是圆顿纯妙法门。不同
方便权说。
△二受持。】
「于是大众皆同发言。我当受持。流布世间。不敢令忘。」
【△二结法名义二初问二答今初。】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说六
根聚修多罗中。名何法门。此法真要。我当受持。令末
世中普皆得闻。」
【本是坚净信菩萨代为末世众生请问。所以还请
结名受持。流通永永也。由结名故。则显真要。真是
经体。要是经宗。宗体既明。方有力用也。
△二答。】
「佛告坚净信菩萨。此法门名为占察善恶业报。亦名
消除诸障。增长净信。亦名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
便。显出甚深究竟实义。亦名善安慰说。令离怯弱。速
入坚信决定法门。依如是名义。汝当受持。」
【结此诸名。各有通别二义。通则一部圆诠。皆是占
察善恶业报之义。略如玄义所明。又皆能除障增
信。皆是开示大乘进趣方便。皆能显深实义。皆是
善安慰说。别则指初示占察法。名为占察善恶业
报。指彼第二轮中修忏悔法。名为消除诸障增长
净信。指二示进趣义。名为开示求向大乘显出甚
深究竟实义。指三示善巧说。名为善安慰说。令离
371-A¶ 第 454c 页 X21-0454.png
怯弱。总此通别二义。皆令速入坚信决定法门也。
又占察二字。约宗立名。善恶业报。约体立名。消除
诸障。增长净信。约用立名。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
方便。约宗立名。显出甚深究竟实义。约体立名。善
安慰说。令离怯弱。约用立名。速入坚信决定法门。
亦约用名。兼显圆顿大乘教相也。二结法名义竟。
△三时众欢喜。】
「佛说此法门名巳。一切大会。悉皆欢喜。信受奉行。」
【三义故喜。如常可知。】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
* No. 371-A
跋语
忆辛未冬。寓北天目。有温陵徐雨海居士。法名弘
铠。向予说此占察妙典。予乃倩人特往云栖请得
书本。一展读之。悲欣交集。癸酉冬日。寓金庭西湖
寺。依经立忏。乙亥夏初。寓武水智月庵。讲演分科。
是时即有作疏之愿。病冗交沓。弗克如愿。屈指十
五年来。梵网.佛顶.唯识.法华。皆巳注释。独此夙愿。
371-A¶ 第 455a 页 X21-0455.png
尚未填还。亦可叹也。今庚寅年。阅世巳及五十二
岁。百念灰尽。偶有同志数人。仍来结夏北天目之
藏堂。究心毗尼。予念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
相之法。更无别途。爰命笔于六月朔日。成稿于十
有四日。输一滴以益大海。捧一尘而培须弥。虽无
补于高深。庶善钻于乳酪。公我同志。共享醍醐。
前
安居第四褒洒陀前一夜藕益智旭阁笔故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