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我;二、计他人;三、计妄想施;是为俗檀波罗
蜜不应度世。何者尔乎?缠绵在俗不得度故。
「何谓度世檀波罗蜜不堕于俗?能净三品。何
谓为三?一、于是菩萨若布施时不得吾我;二、
不见受者而有所取;三、有所施未曾妄想而
求还报也;是谓为三。有菩萨施以用劝助一
切众生,若施众生不睹受者而有所取,则用
劝助于无上正真之道。彼不察见所取食法,
是则名曰度世檀波罗蜜。所以者何?得度世
故。
「何谓在俗?谓五盛阴之所覆盖。能舍此五,
则曰度世。其无吾我无所想念,亦无所猗
悉无所著,是曰度世。若已受戒,谓他毁禁不
应法行,若复开化若干弟子,因我得度,我当
成佛救济众生,自计有身不解本无,是俗尸
波罗蜜不应度世。虽已持戒不计吾我,不见
他人毁法乱禁,悉等济之,不舍生死不猗无
为,虽度众生悉了无本,忍辱精进一心智
慧,亦复如是。无所著者则应度世,有所著者
则堕于俗。又诸世间书疏咒术,章句算计,
五经六艺,王者典籍,神仙之业,所学智慧而
有悕望,是为堕俗般若波罗蜜。若于俗间所有希望不以为慧,晓空无相无愿之法,平等
三世无去来今,等于三涂解法身一,不在生
死不住灭度,开化一切普无所住,是为度世
般若波罗蜜,是佛要集。」
说此语时,天王佛国七那术菩萨,悉逮得
无所从生法忍。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天
雨众华,其大光明普照十方。
「又佛要集者,谓
菩萨地所入之处。何谓为地?所云入者,于一
念;四曰、离于愦闹众会之党;五曰、而释瞋恚
斗讼之本;六曰、不自叹身不毁他人;七曰、除
于十恶憍慢之意;八曰、常刈四倒不顺之教;
九曰、剪于贪淫瞋恚愚痴;十曰、去于挂碍妄
想之著。是为十。
「菩萨学六住者,当具六法诸度无极,不习六
事。何谓为六?一曰、其心静然不求声闻;二
曰、其心明了不慕缘觉;三曰、其心不舍一切
众生;四曰、见乞求者不怀怯弱;五曰、未曾修
行愁戚之法;六曰、不慕高处绮饰之座。是为
六。
「菩萨学七住,舍二十事。何谓二十?一、不
计身;二、不计人;三、不计寿;四、不计命;五、不计
断;六、不计常;七、不望想;八、不计报应见;九、
不见名与色;十、不猗于五阴;十一、不贪于四
大;十二、不依于衰入;十三、不著于三界;十四、
而恶不亲近;十五、永安无所著;十六、于无界
无所作;十七、尚不著佛乃至究竟;十八、未曾
顺从六十二见;十九、悉解诸法不诽谤空;二
十、悉知无本不希望道。以行此法具二十
事。何谓二十?晓了空行、明于无想、分别无
愿、净修三场、常怀悯哀、慈于众生、不计众
生、等观诸法、明解止门、无从生法忍、无
起圣慧、宣一品义、蠲除众念、去诸妄想、舍
诸邪见、灭尘劳秽、寂然观地、其心调和、志不
怀害、不染结著,是为二十。
「第八菩萨当行四法。何谓为四?一、心入众生
以神通慧而开化之;二、见佛土空所观睹者
令逮究竟;三、稽首佛身咨受不及;四、既见
佛身观而审谛,是为四。复有四法:一、具足
字,无言亦不谈语,不执所向无书无读。所以
然者,虚无实故。诸法如是,由此而有,是入
总持。计于无者宣畅入空,其能入此近菩萨
行。于诸文字解无疮病,不为文字之所系著,
分别诸法所由次第,逮得圣慧音声所由。
「假
使菩萨入此文字空印门迹,若闻若受执念
怀抱,为他人说心不堕落,则能蠲除二十众
结:一、其志强而不怯弱;二、意念常存不为恍惚;三、能独步无所忌难;四、其心坚强不怀羸
劣;五、志在羞耻惭愧不逮;六、意能觉了靡不
通达;七、智慧巍巍莫不蒙曜;八、辩才之辞无
一滞碍;九、致总持所闻悉持未曾忘失;十、除
疑网无有犹豫;十一、通达不怀沈吟;十二、所
在游居在于众人不怀增减;十三、言辞柔和无
不稽颡;十四、若闻粗言不以忧戚;十五、性不
卒暴而常安详;十六、所住明了分别音响;十
七、了五阴品四大诸入报应因缘;十八、剖判诸
法靡不通达晓了诸法,知人心念而为说法;
十九、知处非处限与无限,晓了智慧明解善权
随时开化;二十、识别进退出入之事威仪礼
节,解了羞耻执坚牢剑所可游入,兴发无上
正真之道。
「说此文字空印之门,若闻若受,
奉持讽诵,这得闻之致十功勋:一、世世所生
不受女身;二、弃捐众难八不闲处;三、所在游
居常得闲暇不怀匆匆;四、常值佛世这见世
尊,便生悦豫;五、其心亘然供养大圣;六、如
来见心为说经典;七、闻其所说辄则奉行;八、
寻便逮得立不退转;九、晓了空慧逮无从生;
十、疾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佛要集。
如来。
于是文殊师利住忍世界,心自念言:「今
日十方各恒沙等诸佛世尊,悉来集会东方
佛土天王佛所,普共颁宣佛要集法。吾宁可
往诣彼世界,奉见诸佛咨受经典。吾常周
行至于十方,稽首诸佛听所说法,于今悉集
会一佛土,是时难值希未曾有,如是比像无
上圣土显出于世,不可再遇难可见闻。」
文殊
师利报弥勒曰:「可共俱往诣天王佛普光刹
土,无央数佛百千亿载悉会乎彼,俱同颁
宣佛要集法,当共听受并见诸佛。所以者何?
诸大圣尊皆会一处,难可值遇。」
弥勒菩萨答
文殊师利曰:「仁者欲往便可进路,吾不行也。
所以者何?诸佛会者道德巍巍,不可攀喻,身
不能见,亦不堪任睹形闻音。又,文殊师利!莫
以像色观诸如来,佛者法身,法身叵见无闻
无养。」
文殊问曰:「卿不供养于如来乎?」
弥勒
答曰:「吾不供养。所以者何?如来至真不可供
养,本无如来则无二故。」
文殊又谓:「所言无
二,为何谓乎?」
弥勒答曰:「其无二者,谓无所著,
不可称载,无有若干。所言无二,不造二业。何
谓二业?言此尘劳是怀瞋恨,兴如是辈生灭
之见,此为奉戒、是为毁禁,妄想彼此,斯谓
为二;此为声闻、是为缘觉,斯平等觉。妄想如是则为造二。斯为声闻、为缘觉、为佛,怀如
此想则曰为二。当除此法、奉行其法證明
其法,此为二。分别其慧,其不解慧。假使,文
殊!念持二慧志在进退,上至计佛则造二业。
我于一劫若复过劫,讲说诸二,所演辩才而
无穷极。所以者何?计诸二者而无有二,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