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第 259a 页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四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之二十三
「『又复业分,若人生天,不曾布施,唯持于戒
得生天中;唯有一种功德具足,五欲功德劣
于馀天。是业因缘,人胜天劣。
「『毗婆尸佛当
尔之时,而说偈言:
「 「『「人中布施已,
则生于善道,
非天能布施,
以是果地故。
人中是业地,
果地则是天,
一切果因业,
无因则无果。
命念念不住,
如是转不回,
业果将欲尽,
应当作福德。
一切是心力,
能令命流转,
是故有智者,
不为命作恶。
一切皆不畏,
未来诸苦恼,
如是苦恼人,
痴羂所缚故。
布施持戒宝,
于诳心中有,
若天若是人,
则到于善道。
有为生住灭,
皆是无常故;
卷四十四 第 259b 页 T17-0259.png
一切有为乐,
亦如是无常。
虽坏而生贪,
念念动不住,
乐命皆如是,
是故应舍离。」」
「『如是此法,一切有为悉皆无常、苦、空、无我。一
切世间无量衰恼处处普遍,有五种缚,缚天
缚人,愚痴目盲,恶欲坏心,唯生爱乐。一切
愚痴毛道凡夫迭相爱缚,如鸟在笼,一切人
天于生死中流转常行。以是义故,若人若天,
或命或乐,勿生常想,应于世间一切诸法不
生常想,不作无量种种分别。又复具足十二种
施,如是布施,天中所无,唯人中有。天唯食
果,若食果尽,烂失破坏,退彼天处。何等十
二布施具足?一者方处具足;二者时节具足;
三者功德具足;四者可爱具足,谓所爱物;五
者福田具足;六者施饥渴者;七者信心施与;
八者不求而施,功德具足;九者有欢喜心施
妻子等;十者简择心所敬重胜富伽罗而施
与之;十一者施于世间不轻贱者;十二者施
不望报。此如是等十二种施。复有持戒功德
具足,得生天中,尽己则退,是故天应舍放逸
行。如是十二离垢布施,为转轮王,财宝富足,
或生于天或天相似。
「『复有十二杂垢布施。何等名为十二种垢?一
者于多人聚和合众中或于僧中,平等皆
有戒智及行功德具足,不平等施。此是垢施,
得少果报。二者若男若女以欲因缘,或男施
女、或女施男,此是第二垢恶布施。又复第三
垢布施者,以怖畏故,舍物施与王家门师,谓
是沙门、婆罗门等,有如是心:「若我于王得
卷四十四 第 259c 页 T17-0259.png
衰恼者,则能救我。」此非修思因缘故与,名为
垢施。又复第四垢布施者,所谓痴心舍物布
施,如彼外道婆罗门等,斋会等施。此是第四
垢恶布施。又复第五垢布施者,谓见他人所
布施者,不知彼人持戒以不?不知彼人有智
慧不?有寂静不?为有禅不?唯见他人如是
布施,他因缘故,内自无思,如是舍物而施与
之。此是第五垢恶布施。又复第六垢布施者,
谓前乞者苦求乃与。此是第六垢恶布施。又
复第七垢布施者,知他有物,为令他信,方便
欲偷,舍物与之,后欲作恶种种侵损。为觅其
便,是故与物,此是第七垢恶布施。又复第八
垢布施者,为破坏他和合之事,舍物施之,于
他二人共为一友,令使别离,后觅其便,则与
衰恼。此是第八垢恶布施。又复第九垢布施
者,谓为成亲,舍物与他,或男施女、或女施男。
此是第九垢恶布施。又复第十垢布施者,所
谓治生,多买食具种种诸物粟豆果菜一切
杂物,待斋会日,贵卖邀利,得物自用,微少饶
之。此是第十垢恶布施。又第十一垢布施者,
为名称故,舍物布施。此第十一垢恶布施。又
第十二垢布施者,妻子饥贫,以物与之,内无
善思。此第十二垢恶布施。此一切施,离思、无
思,以无思故,空无果报,若思增长则能离
垢。譬如垢衣,灰汁洗浣则便清净。如是思
熏,布施成就。
「『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 「『「十二功德具,
离十二种垢,
成就清净施,
相违则垢浊。
或天或男子,
布施得大力;
卷四十四 第 260a 页 T17-0260.png
离施堕恶趣,
布施生善道。
贪心嫉妒垢,
唯亲爱妻子,
此人堕饿鬼,
唯悕望饮食。
若解贪心缚,
斫伐慢心树,
除灭闇聚者,
此人布施故。
布施在前行,
施主随其后,
布施能示道,
行到他世去。
施水澡浴人,
以持戒香涂,
智慧广无垢,
得度苦彼岸。
丈夫有三灯,
为利益故然,
所谓施戒智,
此等能除过。
爱极为深广,
疑波极动乱,
持戒修智故,
过如是苦海。
心不调而速,
一切处皆著,
布施持戒法,
则能缚此心。
此等三药师,
能除烦恼病,
布施持戒智,
恒常与安乐。
心有放逸过,
分别曲而轻;
布施持戒智,
此三能缚心。
三种过炽火,
烧一切世间,
智水灭火已,
得寂灭涅槃。」」
「『彼毗婆尸如来世尊,如是书经在彼塔中。
「『此
布施行,唯人能行,天则不能。以此因缘,人胜
天劣。汝等既知如是布施,于诸境界,心莫放
逸,当善持心。善持心已,故令烦恼大恶过患
心中不生。若其生者,智火能烧;智火烧已,则
到第一不退之处,不生不老、不死不尽如是
之处。应当舍离,如怨放逸。又复天众更有馀
事,意则劣减,损辱羞耻。所谓食时,现见故
卷四十四 第 260b 页 T17-0260.png
羞。以业势力有下中上,果亦如是有下中上。
彼天不能乃至少物以施他天,叵以自业回
转与他。所谓人中食时舍施,或时持戒,如是
得食。天见他食胜色胜香,胜味具足,如是见
已,心则羞耻。若在园林、莲花池水游戏之时,
一切受乐如业相似,成就乐事。见馀天面,受
快乐已,内心羞惭,自身低减。
「『天中则有五种
羞耻。何等为五?一、谓食时有见他天白须陀
色,自食则垢,或时色赤。相近食食,见则极
羞,此是初羞。第二羞者,谓见他天端正好色、
形服庄严,有多天女妙色殊绝供养馀天,见
已则羞。第三羞者,谓见他天在莲花中、空中
飞行,园林山峰、莲花池水、金毗琉璃戏乐处
行。以业胜故,飞行则疾。若少业天,行则不
速,不能共彼同处游行,常在他后,羞天女众。
第四羞者,谓天入在莲花池者,以天本有如
是业故,则有如是莲花池生色香触量。劣天
见已,于眷属中则生羞耻。第五羞者,如天
之业,如是得报,如业坐处。若于本时作大
善业,则有妙好毗琉璃座或青宝座,或时复
有赤莲花色胜坐处坐。若馀劣天在彼处
坐,以业少故,如是妙座或变为金或变为银,
或为颇梨,彼天既见,坐处变已种种杂业——轻
重等业。既见知已,则生羞耻。既生羞故,威德
劣减。彼天如是面色减劣,馀天威德面色增
上。自天女众如是见之,则舍而去,舍离如
是少业天子,依止其馀大业天去,游戏受乐。
天女同心,一切皆共诣馀天子。彼少业天极
生羞耻。此是天中于眷属所,第五羞耻。
「『如是
卷四十四 第 260c 页 T17-0260.png
不乐有为之法,彼有为法能为诳惑,令生贪
心。如练树叶,其味甚苦,和馀甜味,天乐亦
尔,杂苦、杂乐,何况复在异道众生地狱、饿鬼、
畜生中者,或定业生、不定业生,常苦不止,有
无量种大力苦生。譬如海中种种杂水,异异
河入,种种水入。众生之心亦复如是,相续河
流,种种诸业,依业河起,成就大力,诸苦恼
生。汝等天众此量如是,说一切种异苦应知。
总一切苦有三种因,和合相应,诸苦满足。此
三种苦有三对治,则能除之。何等为三?谓智、
戒、施。
「『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 「『「若心不依止,
智戒施等三,
彼众生常苦,
乐则不可得。
如种种因缘,
何等业几种,
众生所作业,
如是成就果。
一切皆因缘,
无不因缘者,
有为不破坏,
因缘不可见。
为心所诳故,
布施面羞惭,
如是布施者,
则不得乐果。
和合布施胜,
舍离悭嫉垢,
天常受乐故,
则无如是心。
饥渴为大火,
能烧诸饿鬼,
一切悭嫉果,
实智者所说。
若常行布施,
彼必定得乐,
以施得乐果,
是故布施胜。
世间作光明,
恒常自随逐,
布施则到天,
天供养如仆。
施是不诳处,
如来如是说,
以其是实故,
常应行布施。
卷四十四 第 261a 页 T17-0261.png
舍悭嫉怨已,
而善修于心,
若能行布施,
得渡生死海。
施三宝福田,
三种皆清净,
决定于三时,
三眼见彼果。
初常行布施,
次精勤护戒,
智则能割爱,
此为大乐道。
若不除断爱,
世间不饶益,
彼则不能到,
不生死胜处。
常离不施心,
恒乐行布施,
无施故饥渴,
饿鬼中烧身。
布施得大富,
天乾闼婆中,
因施得为王,
善法转轮王。
依止布施地,
智者能持戒,
持戒者知时,
因智得解脱。
出苦之要道,
一切佛所赞,
勇健者知已,
则常行布施。
不布施生天,
天中受乐少,
施故生人中,
从生受富乐。
若生在畜生,
亦常受乐果,
一切布施乐,
是智者所说。
若在饿鬼中,
彼亦有饮食,
以本少施故,
则得如是果。
若生地狱中,
饥渴不能烧,
一切以施故,
如是皆得果。
生泥道中者,
是众生自业,
布施得安乐,
如见于父母。
如是住施地,
常行于布施,
恒乐施持戒,
得脱诸恶处。」』」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已示放逸天众,天
卷四十四 第 261b 页 T17-0261.png
众知已,一切现见住戒果报,摄取持戒。
「『又彼天众复有羞惭,所谓业故,现前羞耻,见
食故羞。园林莲花处处游行,多天女众而为
围绕,种种乐音,在于天中、地上而行,心乐境
界五欲之乐,第一胜乐不可譬喻,成就乐
事。
「『如是转行饮食地处,次第往到种种庄严端
正天女。如是天女之所围绕,彼天歌舞五乐
音声游戏受乐。彼天耳识不知厌足,境界可
爱,是故受乐不可厌足。
又复彼天见种种色皆悉可爱,端严殊妙,如
意念色,见则生乐。种种光明、种种异色、种
种形相,或在远住或在近住、或中间住,彼天
见已,有如是念:「彼远住色,可前近来。」随心念
时,彼可爱色即来在近。或中住色,如意念
来。若念近者,近者则来;若念中者,中者则
来;若念远者,远者则来。业果胜故,如是随
意。以彼业因有下中上,天报如是有下中
上。如是彼天爱毒所齧,不知厌足,如火得
薪,无有足时。爱心之者,则于境界不可厌
足,如是天中无量种乐皆不可足。
「『又复天众鼻识嗅香有无量种,谓园林中天
妙花香。又复彼花树枝中生,枝垂至地,有种
种色、种种形相,种种分分杂杂异异,一切时
花同时开敷。彼如是花,天女取之,送与天
子令得嗅之,或为风吹香至天子,天子嗅
之,嗅已欲发,则受欲乐。
「『又复天身,如是天中庄严殊妙,与天相应。头
上庄严宝璎珞等,随天意念,一切出生。种种
卷四十四 第 261c 页 T17-0261.png
衣服有种种香,无缕天衣其量相应。彼天如
是生爱心故,不知厌足。
「『又复彼天若心意念,以自业故,一切所须具
足皆得,则有第一可爱饮食。天上地中有
须陀食。以本施时有下中上,须陀亦尔有
下中上。
又复具有种种天饮有下中上。业如是故,自
业如印。犹如人中,人身长短随日所在,影亦
如是长短似身。如是如是,彼天本于人中之
时,作如是业,如是食生。彼食食时,天女现
前,则生羞耻。如是天中见胜天女,大生苦
恼。如是有中,一切无常,无有一乐不破坏
者,现见一切有为皆尔,如是应知。又复彼天
本善业尽,退时生苦。若放逸天乐天欲乐,退
时,爱离腻润尽时,欲向馀道,则有相现。以欲
退故,身心大苦,若大苦生。彼苦如是不可譬
喻。
「『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
「 「『「种种放逸乐,
为境界所诳,
食欲尽退时,
无与同伴者。
天前放逸行,
不行布施等,
于后死退时,
悔热自烧心。
初中后等时,
心常作利益,
利益常调者,
死时不怯怖。
有生必有死,
亦有爱别离,
愚者不思惟,
为境界所诳。
死次第念念,
境界破坏天,
来至天不觉,
以欲著意故。
若天能知此,
生爱别离苦,
乃至须臾间,
于欲心不住。
卷四十四 第 262a 页 T17-0262.png
欲无常可畏,
常作不利益,
如是愚痴者,
而犹近于欲。
痴天常如是,
为欲火所烧,
既被欲烧已,
习欲不休息。
若思念真谛,
不喜乐境界;
若喜乐欲者,
是则常啼哭。
此一切三界,
转行犹如轮,
一切业羂缚,
天不见其实。
于种种道中,
处处数生死,
众生为爱迷,
常受诸苦恼。
欲如电火轮,
暂住不可得,
如梦乾闼婆,
众生虚妄取。
欲如如是等,
畏欲复胜是,
无常苦空中,
勿生我所心。
此之老死轮,
极恶叵调伏,
譬无救众生,
无眼不觉知。
牟尼说五根,
空而无自体,
多有无常苦,
自体是病处。
如是见知已,
则应舍离欲;
彼寂静智慧,
则近涅槃住。
彼欲退天者,
根心皆动乱,
尔时苦受生,
不可得譬喻。
如是受大乐,
如是爱憎心,
彼天欲退时,
如是受大苦。
诸有死未来,
诸有离八难,
皆应作利益,
此道能得乐。
天中地处退,
人地中死亡,
何人如是知,
不厌离生死。」」
「『如是天中业尽退时,业绳系缚,牵令使退,将
卷四十四 第 262b 页 T17-0262.png
向馀处,生大怖畏。是故有天同如畜生。若天
心乐境界乐行,非自利益。是故天众勿放逸
行,莫于后时,心生悔热。』
「夜摩天王牟修楼陀
如是为彼山树具足地处行天,毗婆尸佛所作
佛塔。见彼塔已,调伏天众,为作利益,示欲过
患。为颠倒天四颠倒者说于正法,死未来间,
则示其死与其怖畏。彼死畏处,无量苦处,示
平等道,以寂静心作他利益,调伏天众。于六
经中毗婆尸佛所作经文,第二已竟。
「又彼天
主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共彼天众山树具足
地处来者,有修心者、不修心者,皆摄取之。精
勤修习利益他行,除其放逸,谛见业果,令心
柔软;心柔软故,生大信心;信心生已,示其欲
过;示欲过已,说命无常;说无常已,说生死
苦。
「彼天闻已,心则柔软,心柔软故,天王告
言:『汝等天众一切皆看此大佛塔迦迦村陀
如来之塔,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
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妙宝佛塔光
明遍满,金珠拘栏如穿虚空,高出于上,一
切皆见甚可爱乐,第一清净,一切天众见者
心乐。此诸天中,高出如幢,坚牢不动,犹如禅
住,种种善宝光明胜妙,如正法说,第一可爱。』
天如是见。『汝等天众共我相随,往彼塔所
供养礼拜,或以香涂散花供养。此大仙塔有
何希有?今共往看。若我利益,乃至涅槃,或身
或命皆得安乐。何以故?如来世尊虽少说法,
则能利益安乐众生。一切众生必得利益,则
无有疑。我等今者为自利益,皆共往去。』
「尔时,
天众既闻天王如是语已,心皆清净,信天王
卷四十四 第 262c 页 T17-0262.png
语,白天王言:『我等皆去供养礼拜,为自利益,
为自安乐。』
「尔时,如是山树具足地处诸天,天
王在前,天众在后,向世尊塔,皆共往到。到已
则见迦迦村陀如来之塔,生敬重心礼拜供
养,周匝旋绕。
「尔时塔中众宝光明,形日光明如萤火虫。彼
宝光明胜妙如是。彼佛塔中见垂宝板,第一
光明,板有经字,是天神通之所为作,是故不
失、不破不坏、不可拭灭。何故不失?迦迦村陀
牟尼如来以为利益诸天人故,说此经典,于
天人中如是说法。何以故?天中乃是人之善
道,人中乃是天之善道。天退之时,悕人善道;
人死之时,悕天善道。如是天、人迭为善道,天
之与人迭相爱乐。『持戒不坏则生天中。持五
戒者,则有二种。彼持戒者,以愚痴故,生而不
熟。唯痴者作,虽痴而信,以心信故,信于佛等,
修行身善、口善、意善,非是邪见。乃至命尽,
信业果报,依法得物以自存活,不恼他人,敬
重父母、供养父母,亲近沙门、若婆罗门,恒闻
正法。如是痴人,唯信相应。彼虽痴钝,具足修
行身口意等相应善业,自性如是,不受禁戒。
如是之人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天世界处,终
心善故,得生天中。若得生于夜摩天处,劣于
馀天身色形服及庄严具,诸天女众、若行、若
食一切皆劣,则生羞惭。光明亦少,一切欲
事具足皆劣。彼无智故,不知取戒,于有戒
天有智慧者、知取戒者,则为减劣。
「『又彼痴故,不知取戒而修戒行,于佛等中生
清净信,乃至不能取一日戒,身行善行、口行
卷四十四 第 263a 页 T17-0263.png
善行、意行善行,身口意中不能具足一切修
行。身善行者,谓不杀生及不邪行,不行
偷盗,此是不能一切修行。口行善行,唯不妄
语,口之馀垢,一切不避。如是唯行一分善
行,不能具足一切善行。若意善行,唯信命尽
或有馀业,或时唯信。生夜摩天于次前者,转
更劣减,于馀修行受戒、持戒具足之天,形量
身色、胜庄严具、若食若行、若天女众、寿命
长短、声触色香一切皆劣。自见劣故,极生羞
耻,惭于馀天受持戒者。
「『复有愚痴不知取戒、持戒相应。唯心正见,得
闻佛法,敬信三宝佛、法、众僧,乃至不取一日
之戒。闻持戒来或于知识教示闻来,或于所
畏生忌难故,不作偷盗。次第闻来,若闻佛说:
「以馀业故,贫穷而生。」如是之人畏现在世、畏
未来世,故不偷盗。口中不说破坏之语,不迭
相破,于破坏者令使和合,爱善业故。或时传
闻佛所说语:「彼破坏语馀业缘故,亲旧知识、
妻子奴婢一切破坏。以是业因,身坏命终堕
于恶道,生地狱中。」如是之人二种因缘故不
两舌。彼人以是业因缘故,身坏命终,心有信
故、或馀业故或生业故、信福田故,生夜摩
天。量色形相一切劣减,天女众劣,若处处
行、饮食等劣,声触亦劣,味色香命一切皆
劣,光明亦劣。于他天所,则生羞耻。如是放
逸,不取戒故,如是三种,各生天中而有优
劣。唯信佛故,或如是思——功德胜故,或时本
性如是胜故,或以心体柔软胜故,或正见胜、
深心信胜,不谄不曲、不热恼他如是胜故;供
卷四十四 第 263b 页 T17-0263.png
养父母,生敬重心如是胜故,或愿胜故。彼人
如是如业之心,恒常相续,于福田中深心
势力,意思功德有下中上。如是胜业,上生
天中,业相似果决定受得,终不虚妄。不疑
不得,如是定得。何况取戒,乃至涅槃,决定
必得,终无虚妄。
「『几种取戒?略而言之,四众眷属,四种受戒,彼
皆摄果。何等为四?所谓比丘、诸比丘尼、诸优
婆塞、诸优婆夷,四众受戒。彼如是人,可有几
种别别受戒?
「『彼优婆塞略有四种,何等四种?
一、一分行;二、半分行;三、数数行;四、一切行。一
分行者,唯持一戒。半分行者,谓取三戒,行
于三戒。数数行者,不常受戒。一切行者,受持
五戒。
「『又复更有四种持戒,何等为四?一、希持戒;二、
半持戒;三、悔持戒;四、合持戒。彼优婆塞于
学句海次第渐取,初取三归作优婆塞。彼
人修心,复于久时善观察已,取一学句,于彼
学句坚持不缺、不穿、不孔。
「『何者不缺?何者不穿?何者不孔?彼不缺者,乃
至命尽,受持不舍,不起一念破戒之心,于他
作者,心不随喜,遮他人作或令他人安住法
中,故名不缺。彼不穿者,如彼所受一学句戒,
乃于后时舍彼学句,次于后时复更摄取,数
舍数取,如是名穿。彼人如是学句不穿,离如
是持。
「『何者不孔?云何为孔?于此学句,初清净心,知
识边取。取已后时,其心则悔,不能护持,心生
疑惑。彼疑牵心,心浊而行,非多思行。彼人后
卷四十四 第 263c 页 T17-0263.png
时悔火所烧,如是烧已,则舍学句;如是舍
已,更不复取,此名为孔。若人不作如是住
者,则名不孔。
「『又彼希行优婆塞者,住于缺、穿、孔学句戒。云
何为缺?此心不灭、不破不坏,善心生已,则取
学句,如芭蕉叶、如电相似。如是动心欢喜
取戒,信心敬重,后时复闻外道法已,心则
生悔,痴垢浊心,是故舍戒。复于后时,闻正
法已,还复摄取,此名为缺。
又复缺者,此优婆塞疑于学句,如是持戒,有
供养天,忆念正法,作如是心:「我于今者,为
于佛语而得清净,为于天所而得恩力?」如是
心故,二皆供养。如是疑心,依法持戒,此名为
穿。又复孔者,内心有孔,外则善行,为他见
故、为供养故,受持学句,此名为孔。智者如
是,一切皆舍。
「『希持戒行优婆塞者,云何名为
希持戒行优婆塞耶?此优婆塞取一学句,
于多时中尔乃复取馀之学句,如是次第,非
是一时,不生一心、不从一师,如是久时希
取学句。此则名为希行学句优婆塞也。
「『又复第二半优婆塞。半半取行或取二已,然
后取三;或取三已,然后取二;或于后时尔乃
取三;或于久时方乃取二。此名半行。于半半
中,下增而行,增下而行。何以故?半半学句
并合而取。如是合行而受持者,此名第二半
半合行优婆塞也。
「『云何第三悔优婆塞?前不取戒,唯痴心故,但
于佛等生深信心。彼优婆塞,或比丘所闻
持戒果,功德无量,乃至涅槃。既得闻已,悔火
卷四十四 第 264a 页 T17-0264.png
烧心,方生敬重,乃至命尽持戒不舍。此名第
三悔优婆塞。
「『又复第四合优婆塞。彼持戒行一切具足。云
何名为合持戒行优婆塞耶?此优婆塞闻正
法已,则得正法。句句处处于经经中十二
因缘,十二因缘以知如是十二因法,心中生
念,如是信已,唯以舌根一切持戒,摄取满
足。于一时中摄取五戒,坚持不缺、不穿、不孔,
乃至命尽,常如是持,四优婆塞,如前所说。
「『又下、中、上如是次第一切中胜,具持五戒,于
一切中最下劣者,谓希持戒。最下持戒优婆
塞者,唯一念中摄取持戒,天则不及,天魔王
等悉皆不及。何以故?涅槃城法能摄取故。
此一切天于涅槃城不悕不求。
「『彼地夜叉见持戒者,供养礼拜。虚空夜叉如
是见已,供养礼拜。以如是人随顺法行,能报
恩故、能调顺故。如是夜叉或向天说,如是之
人得现世果,若王大臣或土田主而供养
之,或施财物,随后行天,神通增长,有大势
力。诸非法行恶夜叉等不能恼乱、不能破坏。
随心所须,种种意念皆得具足,称情受乐,诸
所作业皆悉成就,不多病患,面色清净,睡眠
安隐,觉时喜乐。妻子奴婢及馀客等,摄取不
离。身坏命终生于善道,在彼天中量色形
相一切皆胜。持戒胜故,如是胜生。如是业
力,以持戒故,得是大果。本人中时所集善
业,夜摩天中放逸行故,一切皆尽。众生之心
业网缚故。复于后时,堕于地狱、饿鬼、畜生。是
故皆应勤行精进,乃至未得圣印以来,如是
卷四十四 第 264b 页 T17-0264.png
精进。若心自在放逸而行,彼天退时心则生
悔,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善业尽故。是以应当
舍离放逸。如是第四善优婆塞得现生乐,若
能次第不断精进,则到涅槃。如是一种,是
优婆塞,佛之眷属。
「『次复云何是优婆夷,佛之
眷属?凡有几种佛优婆夷?优婆夷者则有四
种:一是有信;二是种姓随顺次第;三、调伏行;
四、近住行。言有信者,彼优婆夷种姓熏心,其
心柔软,善修其心。彼优婆夷少闻佛语,闻已
能知,知已得味,味已则入,谓入法律。彼优婆
夷住善心已,然后受戒。妇女之心不能拘执,
闻外道语,心则不受,不舍佛法,乃至不与外
道共语。唯于佛等生清净心,具受五戒。此名
有信优婆夷也。
「『云何种姓随顺次第优婆夷
耶?种姓贤善随顺法行,入法信法——法救法归、
法性法坚,不行恶业,他道论师不能破坏。常
优婆塞种姓中生,于佛等中极生信心。彼
种姓中若生于女,彼女则能随顺次第,自从
生来常闻佛语,供养沙门。此优婆夷恒常闻
义。此优婆夷常一切时相续熏心,受戒持
戒。此是种姓随顺次第优婆夷也。
「『彼调伏行优婆夷者,谓本不信佛法僧等,彼
若得近善知识故信于佛等。近他因缘,他令
使信,见他功德持戒具足,数数取戒。彼优婆
夷则名调伏。
「『彼近住行优婆夷者。若有女人
常近外道,知外道法,见其威仪。知威仪已,
尔乃后时近佛弟子沙门之所,见其威仪,从
其闻法,形相行食举动进止,身著袈裟,去来
寂静。如是见已,然后次第弃舍外道,信于佛
卷四十四 第 264c 页 T17-0264.png
等。以相近故,是以调顺,从其受戒,名近住行
优婆夷也。
「『如是四种优婆夷众,如是四种优婆塞众,略
说如是。有信解故、心相续故、他因缘故、次第
近故,如前所说优婆塞众所有因缘,优婆夷
众亦皆如是入于法律。如优婆夷所有因缘,
优婆塞众亦如是入。心相续故,优婆塞众、优
婆夷众杂行不别一切善摄,正见正行。彼
心皆有下中上故,身坏命终皆悉生于善道
天中。彼有生于夜摩天者,如所集戒,正行不
同,如是生于馀天之中。以善持戒,和集相应,
得生天已,放逸而行,不勤精进。诸未得圣皆
福业尽,复生地狱、饿鬼、畜生。福德尽故,放逸
过故。若其有天不放逸行,彼则到于乐中乐
处,彼以持戒善修行故。是故不应起放逸心,
此放逸者,如毒不异。一切世间愚痴凡夫为
贪所诳,而行一切不饶益行,一切生死系缚
不离。是故天人应舍放逸。若天、若人如是持
戒,故得生于第一好处。放逸过故,福德则尽。
彼如是人自诳太甚,或堕恶道,或长久时流
转生死。』
「牟修楼陀夜摩天王如是善心,示其
天众,彼佛塔中板上经字,作如是言:『彼佛世
尊怜悯众生,利益天故,神通所化。』彼天闻
已,第一胜心,厌离生死,舍放逸行,如毒不
异。此优婆塞及优婆夷眷属已说。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265a 页 T17-026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