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念处经-元魏-瞿昙般若流支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59b 页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八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观天品第六之七(三十三天之四)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十一地名离险岸。
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闻知见:若人持戒利
益众生,福德熏心,或功德人持戒智慧,或
复病人施其一食。自不杀生:若空树中或有
卷二十八 第 159c 页 T17-0159.png
虫蚁、种种细虫,若种种放牧牛羊、象马驼驴
之人,或冬寒时冰雪霜降,于旷野中放火
焚烧,若有善人或以水土灭此烧火,见作
劝止,自不故作,设作改悔,不生随喜,为说恐
怖,令住善法。令彼众生住于善法,自不偷盗
亦不教人。如是之人命终生于离险岸天。其
地金银、种种赤宝以为厕填,如是种种金银
杂宝杂业庄严,种种众宝种种厕填,种种
宝树以为庄严,种种禽兽庄严其地,处处
皆有禽兽之类遍险岸地,一切园林无量七
宝以为庄严。离险岸天住此林中,庄严之
具如融金聚,百千天女以为围绕受五欲
乐。随其住处,身出光明,岸树光明亦如天
身,于此林中游戏受乐。与诸天女往诣河
林,其河两岸多诸金树,黄金为叶,以树光
明令水黄色,悉无白色。其流駃疾,不见白
色。于园林间天子天女游戏受乐。天作是念:
『今此树中应出美饮。』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即
时流出种种美饮,色香味具,以诸宝器而用
饮之。饮天上味,受天快乐。见诸天女爱火所
烧,以乐覆故,而不觉知。天子复念:『我今欲
闻种种音声。』以善业故,随其所念,有风动树
出妙音声,胜五乐音。天子复念:『今此树上应
当出于须陀之味。』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即于
树上,犹如大器盛物泻之,从上而下,石蜜
之味不得为比。天子食之,歌众妙音,往诣宝
地,谛观瞻视,常乐念欲,至宝地中受五欲
乐。舍此地已,复诣普林,其普林中有七种
鸟,真金七宝以为鹅鸟,因陀青宝以为鹦
卷二十八 第 160a 页 T17-0160.png
鹉,翅多赤宝以为鸳鸯,毗琉璃宝以为凫
鸭,青宝车𤦲𤦲以为孔雀,大青七宝为命命
鸟,珊瑚银宝为迦陵频伽。其声美妙如婆
求鸟音,众所乐闻,翱翔空中游戏自娱,其
音美妙如天女音。于莲花池,众蜂庄严游
戏其中,复于陆地翱翔游戏。复有金树,种
种叶影映饰鸟身,天见众鸟,发欢喜心,耳
闻其音心意悦乐。天子行空与鸟游戏,或
于水中与鸟游戏,或于陆地共鸟游戏。如是
天众共鸟游戏,天子天女互相娱乐,天鸟
仇匹游戏受乐。

「比丘观鸟受天乐已,而说
颂曰:

「 「『畜生行欲,
 痴力所作,
 天若如是,
 畜生无异。
 人受富乐,
 不著放逸,
 是智慧人,
 愚者相违。
 放逸将天,
 至于地狱,
 智者所说,
 放逸如毒。
 愚痴放逸,
 著现在乐,
 放逸果熟,
 后生大悔。
 观于放逸,
 无少利益,
 若舍放逸,
 常无忧恼。
 放逸大苦,
 不放逸乐,
 举要言之,
 应舍放逸。
 若人爱苦,
 应行放逸,
 乐行放逸,
 终无乐报。
 乐不放逸,
 至不退处,
 不行放逸,
 常无苦报。
 此诸天众,
 与鸟游戏,
 天与畜生,
 等无差别。
 界道身意,
 一切皆坏,
 天人非人,
 地狱饿鬼。
 意差业别,
 业别道分,
 诸业分异,
 道亦如是,
 种种杂业,
 生于天中,
 乐著放逸,
 不觉退没。
 死相既至,
 汝当自知,
 于天中退,
卷二十八 第 160b 页 T17-0160.png
 受大苦恼。
 为痴所害,
 放逸所诳,
 诸天渴爱,
 堕于地狱。
 戏乐自诳,
 堕于地狱,
 受天乐已,
 后受大苦。
 为心所惑,
 不厌生死;
 为爱所欺,
 从苦入苦。』」


「比丘如是以是偈颂呵责放逸诸天子等,贪
于五欲,不知厌足,如火得薪。乃至爱善业
尽,从天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
生。若有善业,生于人中,常受安乐,饮食充
足,国土丰乐,五谷熟成,或为王者或为大
臣。以馀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十二地名谷崖岸。
此诸众生以何等业生于彼天?彼闻知见:若
人善心修行福德,施坐禅人得初禅者。自施
其食,教人施食,施已随喜,教他随喜,是名布
施。不杀不盗:若人道行,井泉池流施水之
处,施其瓶罐饮水之器供给行路。复有异
人教他盗取持度旷野:『汝若不取,必当渴
乏。』尔时,其人虽知渴死,畏犯罪故,不受其
教,不盗财物亦不随喜,劝人不取,令住善
道,乃至失命不犯偷盗。云何不杀?自行不
杀,劝人不杀,毁呰杀法。若屋窗牖、若户扇
间、若屋梁上有微细虫,若然火时,惧伤其
命,不闭户牖,是名不杀。复教他人,令行不
杀,住于善道。如是之人命终生于三十三
天峪崖岸天,受善业报。有一林树名随时低,
其林种种众宝光明,青毗琉璃清净无垢,种
种众鸟出妙音声,花常开敷,流泉河池以为
卷二十八 第 160c 页 T17-0160.png
庄严,青毗琉璃以为莲花,庄严金峰如融
金聚。杂色众鸟游戏其中,或于水中或于
陆地,或于山峰、险岸山窟出众妙音。善业
所化,受善业果。种种天女之所围绕,天鬘天
衣以为庄严,色相威德端严殊特,于此林
中歌舞游戏。以善业故,林中天鸟而说颂
曰:

「 「『众生造善业,
 天中受快乐;
 若造不善业,
 地狱受苦报。
 既生于天中,
 而能自觉悟,
 从乐得乐果,
 不为爱所惑。
 业绳缚众生,
 长在三有狱,
 业力自在转,
 如毂转众辐。
 轮转于三有,
 八方及上下,
 业力风所吹,
 如尘游虚空。
 因缘之所生,
 如莲花庄严,
 如是天庄严,
 皆从善业生。
 譬如清净水,
 如虚空无尘,
 如是清净心,
 能至安乐处。
 解脱三缚人,
 能护于五根,
 远离一法人,
 天中受安乐。
 无惭无愧人,
 不调恶知识,
 如毒亦如火,
 智者应舍离。
 实语行施人,
 常应乐亲近,
 常慈心众生,
 此道生天中。
 直心不谄曲,
 布施修正念,
 以是自业因,
 来生此天中。
 世间一切命,
 皆由法非法,
 救护无过法,
 是故应行法。
卷二十八 第 161a 页 T17-0161.png
 若人舍离法,
 乐行不善业,
 为恶之所烧,
 受苦无穷尽。
 既得生天已,
 若纵放逸心,
 其人善业尽,
 退时乃自觉。
 究竟乐为胜,
 无生亦无死,
 死网缚众生,
 无有安乐处。
 随其受乐处,
 爱心转增长,
 爱火烧众生,
 地狱受苦报。
 勿得行放逸,
 诸天所不应,
 放逸过所坏,
 退失于天处。』」


「如是天鸟说此法时,天子心乱,念诸天女,于
利益法不听不受,渴爱五欲,心意耽著,于莲
花池游戏之处欢娱受乐。复往山峰名乐游
戏山峰,有鸟名曰戏乐,游戏池中互相娱乐。
时天见鸟,作如是念:『奇哉!此鸟种种众色、种
种音声,胜一切鸟。』是时天子复作是念:『我今
乘鸟游观林池。』天既念已,即时鸟身自变粗
大,尔时天子以手摩扪,乘之游空,翱翔受
乐。天子复念于鸟背上化七宝殿,园林花
池皆悉具足,种种众鸟以为庄严,上乘虚
空,与诸天女种种庄严,处处游戏受种种
乐,遍观诸天所住之处。既观察已,转增爱著,
足百千倍,不可为比。如是爱火,六欲炽然,不
可调伏,妄爱为乐,实为大苦。乘鸟游空,五
乐音声歌颂之音,其声美妙不可譬喻。遍见
一切天子天女于须弥山,园林池流、山谷树
林莲花遍覆,多有众鸟,皆悉见之。一一住
处,无量百千诸天所住,处处观之,犹不厌
足。诸根爱著贪著五欲,欢喜无厌,爱心增长。
卷二十八 第 161b 页 T17-0161.png
如是多时乘鸟游戏,观须弥山王六万诸山,
善业诸天之所住处,无量宝焰光明庄严,甚
可爱乐。须弥四面有四种色,谓毗琉璃、白
银、黄金、颇梨之色。此天遍行观须弥山,乘于
鸟殿还其所止,至其住处,如天所念,色相庄
严。是时天子复乘鸟殿至摩时多池,其池周
匝广五由旬,青毗琉璃种种莲花以为庄严。
鸟至此池与诸天女受五欲乐,犹如众蜂贪
嗜花味,饮于摩偷、食须陀味,色香美味皆悉
具足,服天宝衣,与诸天女游戏受乐。乃至
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
饿鬼、畜生。若有善业,得生人中,常受富乐,多
有乘骑游戏之处,或为王者或为大臣,人所
敬爱。以馀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闻慧见:第十三地名摩尼藏。众生何业
而生此天?彼闻知见:若有善人利益众生,不
杀不盗,亦教他人令住善道,自不杀生,乃至
见于酒蜜之中有湿生虫,若不漉治,终不故
饮。不教他作亦不随喜,知不善业,舍而不
作,见他作恶,舍不亲近,劝令修善,是名不
杀生。云何不盗?乃至入于塔庙,若有供养佛
塔灯明,不以此光营作众事,亦不取烟以为
书墨,微细之罪悉皆畏惧,是名不盗。复有不
杀及不偷盗:不杀生者,乃至蚊蚁恼触于人
亦不杀害,心不念杀,若见他杀,劝令放舍,语
其人言:『若杀生者,是不善业,命终当堕活地
狱中。』如是教他令不作恶,安住善法。如是
善人自持禁戒,令他住戒。若行旷野、若饥
卷二十八 第 161c 页 T17-0161.png
馑世,以饮食施。若其饥饿困逼之时,不盗他
食。于旷野中,贫穷饥困乏少粮食者,能减
己食,施诸贫人。以思心、福田二事胜故,得大
果报,以时施故。何以故?病之大者,无过饥
馑,是故施食得大果报。如是二种持戒之
人,自利利他,善心直行,第一善人,乃至小
罪常怀大惧,以众宝珠施于父母,或以珠
璎施如来像。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摩尼藏
地。生彼天已,受第一乐,五欲自娱。是善业
人威德光明皆悉普照五百由旬,譬如日出
普照众山,此天光明照一切地亦复如是。其
众宝地先具光明,如是天子身光既照,百
倍转胜。其诸光明青黄朱紫如天虹色,其
身光明百倍转胜,庄严殊妙。以善业故,身
如电光,胜诸天众。如众星中月最第一,此天
之身亦复如是。遍身光焰,自观宝地,其地
皆以种种摩尼以为庄严,种种间错,分齐分
明,一切光明犹如百日一时同照。天子见
之,生大欢喜。复观异处,见诸天女妙色具足,
以不可譬喻种种众宝以为庄严,受诸欲乐,
鼓乐弦歌、笙笛箜篌,如是种种歌众妙音。
或有舞戏,天鬘庄严,或于花池与鸟游戏,或
食天果。复于意树取诸花果,歌欲乐音,令众
欢喜。天子既至,见诸天女为诸欲境恶蛇所
螫,从坐回顾向诸天女。诸天女等,天鬘庄严,
天子见之,欲火烧心,回顾天女。

「时诸天女见
其丈夫命将临终,五死相现,犹如众蜂舍于
萎花,赴新开花。诸天女等,舍本所事,趣此天
子亦复如是。种种天鬘、种种天衣以自庄严,
卷二十八 第 162a 页 T17-0162.png
以爱欲心娱乐天子,令心喜悦。是退天子,以
无始来习诸爱欲,见其天女背叛异趣,心生
热恼。如阿鼻狱猛火烧身,见诸天女背己趣
他,其心热恼亦复如是。从天命终,以嫉妒
心自害其身,有报将尽,取缘浊心,更无所见,
退堕地狱、饿鬼、畜生。以何因缘,见诸天女叛
己趣他,生大苦恼?以于前世人中之时,邪
行非礼犯他妇女。以作善业生于天中,侵他
妻故,见斯恶业。如是善业之中恶业成熟,是
故微少恶业所不应作。若能奉持七种之戒,
不缺不漏,则有馀果。夜摩诸天见退没相,则
不如是,未来世报略而说之,不复广说。

「诸天
女众天鬘庄严,速往诣于初生天子,以诸天
鬘而用上之,令其庄严。花鬘香气色香具足
无有萎变,令初生天子著此花鬘。天子著之,
心生欢喜,即相亲近共游园林互相娱乐。于
此地处天众所住,见清净水毗琉璃花,真金
为叶,金刚为须,百千众蜂以为围绕。其蜂或
以真金为翅,毗琉璃身,白银为翅,真金为身,
赤宝为翅,杂色为身,珊瑚为翅,常于如是不
萎不变莲花池中游戏娱乐,其声清妙如天
女音。如是众蜂以为庄严。天子天女入莲花
池游戏受乐,歌咏戏笑,久于池中娱乐受
乐。复往诣于金鬘树林,二树弥覆。既至林
中,种种伎乐出妙音声,见须弥峰如融金
聚,见诸天众在于山峰与诸天女伎乐自娱,
天鬘天衣以为庄严,阎浮檀金以为璎珞庄
严其身。于莲花池优钵罗池种种香味皆悉
具足,天子天女游戏受乐。鹅鸭鸳鸯、大力师
卷二十八 第 162b 页 T17-0162.png
子悉为行列,诸天在中游戏受乐。复见天
众行于虚空,与诸天女犹如明灯,歌颂美音
以自娱乐,雨众妙花,受天快乐,五乐音声歌
戏娱乐。复见天众饮天美味,无有醉失,各说
爱语以相娱乐,令心喜悦。复见天众食须
陀味,以自善业所得果报,色香味触皆悉具
足。复见天众于七宝树采七宝花以自庄
严。复见天众采花摘果,或有食者,或相打
掷以为戏笑,共相娱乐。复见天众乘于天
鸟,众杂七宝以为庄严,乘此鹅鸟游于虚
空,互共游戏。复见天众歌众乐音,于天子前,
诸天女众舞戏娱乐,以天莲华互相打扑,以
生欲心言说调谑,增爱境界。

「初生天子见
如是等种种天众、种种业化,心自思惟:『我虽
见此,眼不知足。闻种种声,耳亦无厌。种种众
香,鼻亦如是。种种六味,舌无厌足。身贪细
触,天衣妙服庄严涂身亦复如是,不知厌
足。一切爱法,心常随顺,我今爱乐,当受斯
乐。』既思惟已,互相爱乐,如天所应受五欲
乐。如是天子六爱著心,一切爱火围绕焚
烧。譬如有人于盛夏日极热之时,行于旷野,
大火卒起,烧诸乾草、树叶枝条,山谷林树一
切火起,慞惶怖走逃避无地;其火焰炽,四
面围绕同为一焰烧一切林,随其所趣,烟
焰俱起为火所烧不能免离。世间一切愚痴
凡夫亦复如是,乾草树枝爱火所烧。将至
天中造业之人,结使痴风吹大爱火。修禅
习观,得世俗禅,喻乾枯树、山谷草叶,爱火所
烧。猛炽火者,喻六种爱。处处走者,喻于诸
卷二十八 第 162c 页 T17-0162.png
根染著境界。其焰炽然,忆念境界,猛风所
吹,爱火所烧,破坏天、人世间。火者喻于爱
火。天善业故,受于无量百千种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
畜生。若生人中,住于宝地,一切众宝以为庄
严而生其家,或为大王或为大臣,常受安
乐,众人所爱,子孙具足,丰饶资具。以馀业
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闻慧见:第十四地名曰旋行。众生何业
生于彼地?彼以闻慧见:有众生不杀不盗,见
他作者,劝令不作,说不善业得恶果报。云何
不杀?乃至菜叶,若于水中见微细虫,护之
不食。若不漉水,终不故饮。漉水之虫,不弃乾
地,还置水中令虫安隐,不失其命,亦教他
人令住善道。云何不盗?若甘蔗田、若果若
菜、若庵婆罗,他所摄物,不起盗心,亦教他人
令不偷盗。自持禁戒,教他持戒。云何持戒?不
杀不盗。乃至失命,不饮虫水,亦不受用,亦教
他人令其不作,是名不杀生。云何不盗?乃至
草叶,亦不故盗。行于布施,若见病人,施其医
药令得安乐,亦复不以杀虫之药与他治病。
是善布施,乃至涅槃,其福不尽。是人命终生
三十三天旋行之地。

「既生之后,以善业故,
一切众宝光明旋转,殊胜天女以为供养。既
供养已,诣光轮林,种种音乐,林中有鸟,名庄
严树,充满林中。以鸟势力,随其心念,欲有所
至,飞于虚空,林亦随行。若诸天子在于树
下,亦随林行。随所到处生莲花池,众杂莲花
卷二十八 第 163a 页 T17-0163.png
以为庄严,毗琉璃叶,真金为茎,白银为须。莲
花台上诸天女等,歌众妙音。以善业故,其
莲花中流出摩偷(摩偷者美饮,俗名为酒也),天女饮之,与
莲花台诸天子等住莲花台,天女围绕共饮
摩偷,久受乐已,从空而下,与鸟相随,及天女
众,诣优钵罗殿。其殿纵广满二由旬,如是百
千优钵罗花,一一天女住一叶端,歌舞伎乐。
复有青色优钵罗花,以花青光,令诸天女皆
作青色,若在赤色,令诸天女皆见赤色,身庄
严具亦复如是。天子天女坐莲花台,以善
业故,与诸天女而共围绕坐莲华须,手擎
种种杂色宝幡歌舞游戏,久受天乐。从花台
下,见鸡娑罗殿,河名乐见,两岸多有众宝
之树,枝叶具足,茎干成就,种种众鸟,嘴翅端
正,婆求之音庄严河岸,随天所念,从河而
出。其河庄严,天女歌舞甚可爱乐,互相娱
乐。天子来诣如是爱河,天女见之,皆大欢喜,
歌舞戏笑作众伎乐。有异天女作众伎乐来
诣天子,是时天子见诸天女颜色妙美,百倍
爱著,走趣天女,与此天女及优钵花诸天女
等河岸游戏。诸天女等,一切同集,作众伎
乐出妙音声,其歌音声遍满须弥山王宝峰
之中。时山峰中一切天众闻是妙音,皆来集
会,心意恋著天女歌音,天子天女大众和合,
不起嫉妒,歌舞游戏。复往诣于游戏园林,久
受无量百千种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
终,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
常受安乐,常乐澡浴,涂香末香,爱众莲花、优
钵罗花、拘牟头花、俱迦那陀花,质直聪慧,爱
卷二十八 第 163b 页 T17-0163.png
乐正法;或为国王或为大臣,或作长者或主
城戍,或为导师;治生谐偶。以馀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闻慧见:第十五地名曰金殿。众生何业
生于彼处?彼以天眼智慧观察见:持戒人不
杀不盗。云何不杀?若见怨家欲来害己,或有
他人侵其妻室,虽捉擒获,不打不害,放舍
令脱,软言慰喻。或见有人欲害怨家,以财赎
命,令其得脱。复有恶人已捉擒获,放之令
去而不加害。如是恶人复至其家,欲侵欲
害,而复擒获,还即放之而不加害,以护持
戒、畏业果故。怨家持刀欲来杀人,护彼怨
家,令其得脱,不被杀戮。畏破戒故,自舍身
命,不害他人,是名不杀。云何不盗?不盗几
种?此持戒人,乃至小罪生大恐怖,畏业果
报,不造恶业,修行善业。复有不盗,见于小
罪乃至微尘,心生恐怖。或诣塔寺或至园
林,闲静读诵、经行之处,或至水边,不取他
物,种种鞋屣悉不故取。他所不听,亦不受
用。以护戒故,若昼若夜,不起盗心,是名不
盗。是名不杀不盗。云何住戒?舍于不净,不爱、
不乐不善之法,持戒清净,善人所爱,如实不
虚。如是持戒,生于天中,必至涅槃,随心所愿
成三菩提。是持戒人若行旷野,若独若伴,若
行道路、若行非道,若见恶兽怀妊产子,为饥
所逼,欲啖其子。是人见之,自舍其身与此恶
兽,欲令杀己,不食其儿。是持戒人为续其
命,怜悯众生,自舍身命。孝养父母。云何布
施?若持戒人贫穷困乏,勤苦得物,顺法持
卷二十八 第 163c 页 T17-0163.png
戒。或有沙门起于灭定,来至其家,从其乞
求。如是贫人减于妻子所食之分,有少饭
食施此比丘,自屈一日。见其食已,心生欢
喜,复教他人不杀不盗,住于善道,见作随喜。
是持戒人自利利他,命终之后生三十三
天,犹如香气生于金殿。是善业人生彼天已,
受欲乐地,黄金为殿,一切众宝以为庄严。

「帝
释见已,生希有心,百倍受乐,以偈颂曰:

「 「『上上之乐,
 善业善果,
 诸天所受,
 先世业故。
 四轮之殿,
 驾以象马,
 智慧为钩,
 殿光如日。
 持戒之善,
 游于天上,
 怜悯众生,
 如母爱子。
 慈悲之人,
 能至天中,
 行慈悲者,
 饶益众生,
 常应供养,
 后生天中,
 悲悯调伏,
 利益众生。
 是人如天,
 诸天敬仰。
 慈悲之人,
 端严如月,
 覆护众生,
 离于忧恼。
 是故勤加,
 修行求乐。』」


「时天帝释说此偈已,入其金殿坐柔濡敷,种
种形相以为庄严,与诸天众俱坐其上。天女
围绕,久时受乐。种种色身、种种庄严而相娱
乐。时天帝释复出金殿,诣一切乐林,种种
天众百千围绕,种种伎乐出众妙音。其诸
天众出大光明随天帝释。去林不远,见游戏
处无量百千光明庄严,金毗琉璃以为其树,
光明赫焰周遍庄严,其游戏林种种庄严
不可譬喻,今说少分。譬如七日俱时并出,其
林光明亦复如是。其诸光明有种种色,青黄
朱紫、白色诸光。其林庄严游戏之处,光明赫
卷二十八 第 164a 页 T17-0164.png
焰,帝释见已,告诸天众:『汝等见是一切戏乐
游戏之处园庄严不?』『唯然,已见。』时天帝释语
诸天众:『过去之世,顶生大王于此林中,与天
帝释分座而坐,游戏受乐。无量天女之所围
绕。主四天下。时二天王受于无量百千万亿
五欲之乐,犹不知足,从天还退。时顶生王以
善业故,于此林中光明威德端正势力。我
今说之,汝当善听。于过去世有顶生王,主
四天下,不加刀杖亦无刑罚,欲无厌足。以
先世善业,来上此天。其身光明胜须弥山过
踰十倍,一切天光至其光中皆灭不现。时四
天王见顶生王,即出奉迎,白顶生言:「善来,大
王!我今故出奉迎大王,应修供给。」时顶生王
受其供已,复上三十三天。是时顶生光明威
德,犹如日光,人中最胜,在此天中亦复如
是。时四护世天自见光明悉不复现,怪未
曾有,告诸天曰:「此顶生王至此三十三天,或
是其身威德之力,或是轮力,非馀天力,亦非
人力,勿起怖意。此人顺法,为转轮王。」护世说
已,时顶生王到三十三天。
尔时,帝释游戏在于一切乐林娱乐受乐,遥
见顶生,即分半座,命之令坐。尔时顶生即与
帝释共坐一床。二王久时受五欲乐,业尽还
退。尔时,三十三天游戏之处无有及此一切
乐林。其林殊妙,无量众宝以为庄严,光明如
日。』

「时天帝释说是语已,与百千天女而自
围绕,入一切乐林。既入林已,天子天女娱
乐受乐,食于种种须陀之味。既饭食已,升七
宝殿,其殿光明威德端严犹如日光,种种乐
卷二十八 第 164b 页 T17-0164.png
音,还善法堂。帝释去已,旧住诸天受五欲
乐,乃至爱善业尽,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
生人中,常值善世,不值刀兵,生好国土,园林
具足,稻麦甘蔗、花果具足,大富之处,常值正
法,或为大王或作大臣,为一切人之所爱
敬,端正第一,诸根成就,子孙具足。以馀业
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
彼以闻慧见:第十六地名曰鬘影。众生何业
而生彼天?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善业善心,不
杀不盗。云何不杀?云何不盗?几种不杀?几种
不盗?不杀生者,自不杀生。若种种鱼鳖、若珂
若贝,不取不卖。见杀生者,教令住戒,见他
作者,心不随喜,劝令安住善道之中,是名不
杀生。云何不盗?若此善人以清净心、直心持
戒,不以贪心。或佛塔庙或于僧中烧香之处,
不嗅香气,不以方便令薰其衣。若香至鼻,心
不贪著,是名微细不偷盗戒。见他作者,劝令
不作,令住善道。如是众生自利利人。以何
等心利益众生?见杀生者,如杀己儿,观诸虫
蚁亦复如是,亦教他人令住善道。云何布
施?若贫穷人勤苦得财,以用布施持戒行
人、得初禅者;在器之食,分半施之,亦教他
人令行布施。如是之人自利利他,命终之
后生鬘影天。

「既生天已,树名鬘影,其光明
轮周遍园林。其树花香满一由旬,胜馀花
香。其花修长,若以一花则成首鬘,其花杂
色种种庄严,青黄赤白繁茂鲜荣。复于园
林受五欲乐,伎乐音声,欲乐具足,随心所
卷二十八 第 164c 页 T17-0164.png
念皆悉成就。种种殊异无量成就,以善业
故,一切成就。复于林中有莲花池,名曰杂
花,有大势力生诸莲花,花常开敷,七宝色
蜂以为庄严。莲花池中种种众蜂出妙歌
音,天子天女闻蜂歌音皆大欢喜,共相谓
曰:『奇哉!此蜂出妙歌声令我心悦。』如是众
蜂歌众妙音。复有鹅鸟皆以其翅扇莲花
池,令花勃起如黄金色遍覆池水,凫鸭见
之,欢喜走趣,出妙音声。如是花池多有众
鸟,天子天女以欢喜心,舍众乐音,往诣众
鸟游戏受乐。复往诣于行列宫殿游戏之处,
其诸宫殿七宝为柱,金银琉璃、车𤦲𤦲颇梨
以为庄严。其地多有种种天女游戏受乐,天
宝庄严,天栴檀末以涂其身,共相娱乐,不起
嫉心,互相爱乐,离于妒心,受自业果。种种地
中,以种种业而生其中,受自业果,游戏受
乐。复往诣于如意之树,其树势力随天所念,
悉皆得之。于此林中饮食河流,第一色香众
味具足,以欢喜心游戏河中,食须陀味。既饮
食已,百倍悦乐,复往诣于青莲花林。其花第
一色香味具,于花叶中流出摩偷美味之饮,
犹如酒糟,酒流而出。其色青绿如分陀利,黄
分陀利出黄色饮,琉璃色华出琉璃色饮,颇
梨色花出颇梨色饮,车𤦲色花出车𤦲𤦲色饮,
杂色之花出杂色饮。杂色叶花,毗琉璃茎,金
刚为须。如是种种诸饮从花流出,香味第一。
诸天饮已,复往诣于一切观林游戏娱乐,到
此林中,悉见一切三十三天所住之地。一切
观林甚可爱乐,于此林中有莲花池,名曰普
卷二十八 第 165a 页 T17-0165.png
流,广三十里,清净之水湛然充满如琉璃
色,鹅鸭鸳鸯周匝围绕。一切众鸟皆如金
色,七宝为背,珊瑚为足,赤宝为目,杂宝庄严。
其音美妙,游戏舞弄。时诸天子诣游戏处,金
色之鸟出妙音声,天子升于金殿之上,其殿
光晖如融金聚,各相谓曰:『汝见诸天游戏
之处令诸天众其身光明,黄色转妙过踰
两倍。』于此殿中游戏自娱,受五欲乐。贪爱境
界而无厌足,如火益薪,转更增炽,诸天爱于
色声香味触亦复如是不知厌足。于此天中
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
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有馀业,生于人
中,常受快乐,花鬘涂香以为庄严,坌以末香,
心常欢悦,或为王者或为大臣,大富饶财,为
一切人之所爱敬,无有怨敌亦无病恼。以馀
业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