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二障。以无明所起六染心。为烦恼碍(即四
住地烦恼)。能起染心之无明(根本)。名为智碍(无名住地)。其烦
恼碍亦名枝末无明。何以故。以能染境
义边名为烦恼。以能障智义边亦名无明。故
瑜伽论云。无明有二。若贪等俱者。名相应无
明。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以是主故。
唯识又云。不共无明有二。一恒行不共。唯末
那有。二独行不共。末那所无 是故天
台。以体真止从假入空观。与空慧相应。即能
破见思惑。成慧眼一切智。智能得体。得
真体也。以方便随缘止从空入假观。分别药
病种种法门。即破无知惑。成法眼道种
智。智能得体。得俗体也。以离二边分别止及
上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观。破根本无明。成
佛眼一切种智。智能得体。得中道第一义体
也。犹名巧度次第义尔。若约一心圆顿止观
者。谓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名观。以止缘
于谛。则一谛而三谛。以谛系于止。则一止而
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虽一念心而有三
相。止谛亦如是。所止之法虽一而三。能止之
心虽三而一。以观观于境。则一境而三境。以
境发于观。则一观而三观。如摩醯首罗面上
三目。虽有三目而是一面。观境亦如是。观三
即一。发一即三。不可思议。非世出世。不权不
实。不优不劣。不前不后。不并不别。不大不小。
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也。
故知破一切惑莫若空。无假无中而不空。建
立一切法莫若假。无空无中而不假。究竟一
切性莫若中。无假无空而不中。是皆对治众
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性。故无
诤论。以上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总名为
渐。然此一门。与前后别。但教有始终顿渐之
殊。法非优劣浅深之异。四顿教。但一念不生。
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为顿。总
不论事相。唯辨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
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
我俱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
即佛。五一乘圆教。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
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
主伴具足故名圆教。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
海圆融缘起无碍。如帝网珠重重无尽(若于五中显此
经者。正唯顿教。亦兼于终) 然教章独于圆教中。而云一乘
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二别教一乘。
唯圆融具德故。谓别教则迥异诸教。同教即
普摄诸教。前后诸师所判教义。莫善于此。但
未明诸乘五教。亦各有同别共不共故。故今
续之以成其说。一小乘教者。以共人天乘为
同教。以唯显四谛四果为不共别教。故品足
论六云。有共异生法。不共异生法。云何为共。
谓有定及有生。此复云何。谓如是定。如是生。
异生圣者皆容得有。云何不共。谓四通行。四
无疑解。四沙门果等。二大乘始教者。以共二
乘回心教为同。以不共二乘直进教为别。此
如智论有共不共般若教章明回心直进二教
是也。三大乘终教者。以共前三乘为同。法华
经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汝等所行皆菩萨
道。以不共三乘唯一乘为别。法华经云。十方
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