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假。假摄诸法亦名为藏。藏具足故名之
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
中摄一切法亦名为藏。藏具足故称之为德。
虽言一中有无量。无量中有一。了彼互生起展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当知一不为
少众不为多。非一非多不失一多。不可思议。
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诸佛以即中为体。故名
法身。以即空为命故名般若。以即假为力
故名解脱。一一皆常乐我净无有缺减。故称
三德。一一皆是法界。多所含藏故称秘密
藏。故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一切众生
心行中求。当知我心亦然。众生亦然。彼
我既然诸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得此意者。即中是金即空是光即假是明。此
为观心三德金光明。六即如前。世间有行空
人执其痴空。不与佛修多罗合。闻此观心而
作难言。若观心是法身。应触处平等。何故
于经像生敬纸木生慢。敬慢既异则非平
等。非平等故法身义不成。既无平等平等
智不成。则无报身。不能将此化他。应身义不
成。不如我于经像纸木。平等平等皆如如名
法身。有此平等智是报身。将此智化他是应
身。我三身义皆成。用汝观心何为。若逢此
难者。当以三事反难答之。一者汝谓于纸
木经像平等为如者。何意于七庙敬木像。
天子符敕而生畏敬。于佛经像而生轻慢畏
慢。既起诸使沸乱。何处有平等法身义
耶。二者汝于同师同学生爱生护。于异师
异学生慢生恚。爱慢从痴生三毒炽然。诸
恶更甚。宁复有智慧报身耶。三者汝耽痴空
无慧方便。尚不悦人情。况会至理。矜高自
著是增上慢人。汝师所堕汝亦随堕。毒气
深入。若为将此邪气化他。和光应身复在何
处。我以凡夫位中观如实相。尔为欲开显
此实相恭敬经像。令慧不缚。使无量人崇善
去恶。令方便不缚。岂与汝同耶。今更释帝
王者。真谛三藏云。法身摄华严。华严以法
身为体故。报身摄般若。般若明智慧故。应身
摄涅槃。涅槃明百句解脱四德等故。此是
彼师明帝王统摄之义。今明帝王应具三义。
谓帝慧王也。帝则贵极至尊至重。慧则神
谋圣策。王则万国朝会。备此三义称帝慧王。
此经亦尔。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过诸
菩萨所行清净。即是至尊极贵义。若有闻
者。则能思惟无上甚深微妙之义。开甘露
门入甘露城。处甘露室。令诸众生食甘露味。
以智慧刀裂烦恼网。即是圣智雄略义。诸佛
护持庄严。菩萨诸天恭敬。护世赞叹。能令地
狱诸河焦乾。乃至一切世间未曾有事。悉具出现。即是万国朝会。多致利益义。将此
三义压十种三法门。苦道即法身是贵义。
烦恼即般若是慧义业即解脱是朝会
义。乃至法身德即贵义。般若德即慧义。解脱
德即朝会议。一一法门悉备三义。一一法
门皆是经王也。既得此意即论摄法。摄法
有三。先摄法门。次摄经教。三摄六即位。
初摄法门者。三道摄一切惑。三识摄一切
解。三佛性摄一切因。三般若摄一切智。三
菩提摄一切发心之行。三大乘摄一切发趣
之位。三身摄一切佛果智德。三涅槃摄一切佛果断德。三宝摄一切佛恩德。三德摄一
切理。是为横摄法门。第二摄教者。三道是
三障。即三障是三解脱。摄不思议解脱净
名教。三识摄楞伽地持摄论等。三佛性摄
涅槃。三般若摄大品等五时教。三菩提摄诸
方等经。三大乘摄法华。三身摄华严。三涅
槃三宝三德等。皆摄涅槃。此举当道诸经。
絓是八万法藏。皆应摄尔。第三摄位
者。苦道有一切五阴。烦恼道有五住惑。业
道有一切业乃至。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
若即三种之非道。通达三种之佛道者。六
位所显则摄诸位也。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
德既备摄。六位宁不备收耶。其间则例自
可知。所以作三番摄者。合帝慧王三
义。摄法门合贵义。摄教合慧义。摄位合王义。又摄法门是横摄。摄位是竖摄。摄教
是横竖双摄。统摄之义既明。经王之义
显矣。次观心明经王者。观心即中是贵义。观心即空是慧义。观心即假是朝会义。是为
观心中经王也。观心论位者。众生本有理
性金光明。心但有名。即名字金光明。念念
修观即观行金光明。观心淳厚即相似金光
明。会入法流即分證金光明。尽边到底即是
究竟金光明。若不修观徒闻何益。如遥羡宝
山。足不涉路。安可得乎。为此义故。须观心一
番令闻慧具足也。次释通名者。如法华玄
义中说。
第二辨体为三。一释名。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