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无行经-姚秦-鸠摩罗什卷一

卷一 第 750a 页

No. 650 [Nos. 651, 652]
《诸法无行经》卷上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
大比丘僧五百人俱,菩萨九万二千人,其名
曰:众德庄严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光
无障净王菩萨、高山顶自在王菩萨、爱喜净
光菩萨、光蔽日月菩萨、妙净须菩萨、身出
莲华光菩萨、梵自在王音菩萨、游戏世师子
王音菩萨、金色净光威德菩萨、柔软身菩
萨、金色相庄严身菩萨、十光破魔力菩萨、诸
根威仪善寂菩萨、德如高山菩萨、天音声菩
萨、法力自在游行菩萨、山德净身菩萨、妙德
菩萨摩诃萨,如是等九万二千人。

尔时师子
游步菩萨见是大会,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
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 「世尊大导师,
 名德称无量,
 今此大众集,
 愿说寂灭法。
 邪见诸爱慢,
 嫉妒瞋恚性,
 云何即是道?
 大音方便说。
 云何涅槃相,
 与世法无异?
 诸法无有二,
 大悲为演说。
 云何诸法性,
 毕竟无有碍?
 其性如涅槃,
 亦同于解脱,
 无缚亦无解,
 亦复如虚空,
 迦罗频伽音,
 大梵清净声。
 身色喻天金,
 净命无量德,
卷一 第 750b 页 T15-0750.png
 演说实相法,
 毕竟无缚解。
 云何此五盖,
 而等于菩提?
 云何是菩提,
 即同诸业性?
 是法是非法,
 云何同一相?
 如是毕竟净,
 唯愿为演说。
 无数无非数,
 诸法毕竟灭,
 一切种智相,
 及以菩提道,
 二法云何无?
 惟愿为演说。
 无作无非作,
 无著无非著,
 毕竟无众生,
 诸法中无碍,
 无戒无忍辱,
 亦无有毁戒,
 无智亦无慧,
 亦无非智慧,
 是法常清净,
 惟愿为演说。
 云何一切法,
 寂灭如虚空?
 无心心数法,
 无见断證修?
 一切诸众生,
 同如虚空相,
 一相法亦无,
 心行亦叵得?
 诸法无生灭,
 无学无罗汉,
 亦无辟支佛,
 亦无求菩萨,
 无住无休止,
 无来亦无去,
 诸法无动相,
 常住如须弥,
 无相亦无色,
 色性即是道,
 色性佛道一,
 如是法愿说。
 云何无佛法,
 亦无有众僧?
 是三宝一相,
 惟愿为演说。
 无空无无相,
 亦无有无作,
 不合亦不散,
 名相法亦无,
 诸法毕竟空,
 如响无作者,
 无生无无生,
 无灭无往来,
卷一 第 750c 页 T15-0750.png
 无天无龙神,
 夜叉紧那等,
 无人无地狱,
 无饿鬼畜生,
 无众生五道,
 愿说如是法。
 如导世师人,
 外道非见者,
 其有所演说,
 云何等无二?
 诸文字语言,
 是法皆一相,
 世尊大慈悯,
 愿开是法门。」」


尔时世尊赞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言:「善哉,
善哉!善男子!汝所问者甚为希有,一切世
间之所难信。善男子!止止勿问。所以者何?
新发意菩萨,于此空见、无相见、无作见、无生
见、无所有见、无取相见、佛见、菩提见,所不能
及。善男子!如此法者不应在新学菩萨前说。
何以故?若闻是法,或断善业,于佛道中则行
邪道;若堕断灭、若堕计常,不知如来以何
方便随宜所说?」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
白佛言:「世尊!哀悯世间,愿必为说。当来世中
有菩萨空见、无相见、无作见、无生见、无所有见、
无取相见、佛见、菩提见者,分别是空、是无相
无作,好常赞学勤于事业,乐著文辞以辩
说为妙贵于名利,如是之人闻如来说是无
文字法毕竟清净,当舍是诸见。是诸菩萨随
众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而为说法,虽说少
欲知足而不以为最,虽说经戒亦不以为最,
虽说在众过恶亦知一切法远离相,常称赞
独处不在愦闹而不以为最。虽赞发菩提心
而知心性即是菩提,虽赞大乘经而知一切
诸法皆是大相,虽说菩萨道而不分别阿罗
汉、辟支佛、诸佛,虽赞布施而通达布施平等
卷一 第 751a 页 T15-0751.png
相,虽赞持戒而了知诸法同是戒性,虽赞忍
辱而知诸法无生无灭无尽相,虽赞精进而
知诸法不发不行相,虽种种赞叹禅定而知
一切法常定相,虽种种赞于智慧而了智慧
之实性。虽说贪欲之过而不见法有可贪者,
虽说瞋恚之过而不见法有可瞋者,虽说愚
痴之过而知诸法无痴无碍,虽示众生堕三
恶道怖畏之苦而不得地狱、饿鬼、畜生之相。
如是诸菩萨,虽随众生所能信解,以方便力
而为说法,而自信解一相之法,所谓空、无相、
无作、无生、无所有、无取相。世尊!惟愿说是不
可思议方便之法,一切声闻、辟支佛与新发
意菩萨所不能及,但为信解甚深一相法者
说之。」

尔时佛告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言:「善
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解说此
义。」

「唯然。世尊!我当受之。」

尔时世尊以偈答
曰:

「 「若人欲成佛,
 勿坏于贪欲,
 诸法即贪欲,
 知是则成佛。
 贪欲及恚痴,
 无有能得者,
 是法皆如空,
 知是则成佛。
 见非见一相,
 著不著亦然,
 此无佛无法,
 知是名大智。
 如人于梦中,
 得道度众生,
 无道无众生,
 佛法性亦然;
 道场无所得,
 若得则不有,
 明无明一相,
 知是为世尊。
 众生即菩提,
 菩提即众生,
 菩提众生一,
 知是为世尊。
卷一 第 751b 页 T15-0751.png
 譬如巧幻师,
 幻作种种事,
 所见无有实,
 无智数若干,
 贫瞋痴如幻,
 幻不异三毒,
 凡夫自分别,
 我贪我瞋恚,
 如是愚痴人,
 则堕三恶道。
 实相无贪恚,
 痴亦不可得,
 分别如幻法,
 自生烦恼热,
 实相无烦恼,
 无众生无佛,
 分别无生法,
 凡夫愿作佛。
 不见诸佛法,
 亦不见众生,
 知是法相者,
 疾成众生尊。
 若人求菩提,
 则无有菩提,
 是人远菩提,
 譬如天与地,
 知诸法如幻,
 速成人中上。
 若人分别戒,
 是则无有戒,
 若有见戒者,
 是则为失戒,
 戒非戒一相,
 知是为导师。
 如梦受五欲,
 娱乐自快乐,
 分别见女色,
 此中实无女。
 戒毁戒如梦,
 凡夫分别二,
 实无戒毁戒,
 知是为导师。
 凡夫著名字,
 不知语言性,
 名字非名字,
 知是得无生。
 自谓是菩萨,
 读诵为人说,
 己身无所行,
 但依恃种性,
 但读经求道,
 常见他人过,
 著威仪文颂,
 见人敬自贵,
 恃种性文颂,
 不知法实相,
 如是之人等,
 终不能得佛。
卷一 第 751c 页 T15-0751.png
 为说诸法空,
 恶心好诤讼,
 是人无佛法,
 亦无有菩提。
 知瞋忍同相,
 达是终不瞋,
 不了众生性,
 是则生瞋恚。
 自言菩萨者,
 复作如是说,
 我慈悲一切,
 成佛度众生。
 他恼生瞋恚,
 怀忿不与语,
 常求他人过,
 乐于斗诤讼,
 亦称叹忍辱,
 及说诸法空,
 我心多憍慢,
 常观他人过,
 贪著于美味,
 昼夜念五欲,
 是人入城邑,
 自说度人者,
 悲念于众生,
 常为求饶益,
 口虽如是说,
 而心好恼他。
 我未曾见闻,
 慈悲而行恼,
 互共相瞋恼,
 愿生阿弥陀。
 若人如恒沙,
 恶口加刀杖,
 如是皆能忍,
 则生清净土。
 佛土非佛土,
 知如虚空相,
 不分别国土,
 及国土功德,
 如是之人等,
 能生诸佛国。
 自言忍众恶,
 见菩萨如佛,
 我未曾见闻,
 佛相而瞋者。
 各自美毁他,
 乐檀越知识,
 言我所教化,
 护使令如法,
 汝应我所度,
 莫亲近馀人,
 彼人行不纯,
 常处于愦闹,
 是人于佛道,
 不能勤修行。
 真求佛道者,
 昼夜各三时,
卷一 第 752a 页 T15-0752.png
 顶礼诸菩萨,
 应生恭敬心,
 随其所行道,
 不说其过失。
 若见著五欲,
 不说其过恶,
 应当念彼人,
 久后亦得道,
 次第行业道,
 不可顿成佛,
 或非久发心,
 是以行此事。
 勿分别贪欲,
 贪欲性是道,
 烦恼先自无,
 未来亦无有,
 能如是信解,
 便得无生忍。
 观好恶音声,
 知非音声性,
 当入无文字,
 实相之法门,
 若能信是法,
 则无淫怒痴。
 观贪欲愚痴,
 即是无量相,
 是二无文字,
 以文字故说,
 诸有文字处,
 是皆无有实。
 一切诸音声,
 观是一音性,
 佛说及邪说,
 是皆无分别。
 法虽以言说,
 实无法无说,
 能入一相门,
 则得无上忍。
 是忍是非忍,
 勿作是分别,
 于欲瞋恚心,
 勿计其中利,
 知是二无生,
 当为世中尊。
 东西南北方,
 如恒河沙土,
 皆碎为微尘,
 一尘为一国,
 满中诸珍宝,
 于无央数劫,
 供养诸如来,
 其所得功德,
 若人闻是经,
 过彼百千倍。
 若有出家人,
 一心求佛道,
 我嘱累是人,
 此秘密要法。
卷一 第 752b 页 T15-0752.png
 若有诵是经,
 及以解其义,
 无量总持辩,
 自然皆当得,
 利根无尽慧,
 乐说之辩才。
 无量亿诸佛,
 皆亦与是人,
 诸经妙法宝,
 自然皆能说。」」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白佛言:「世尊!今说是偈,
有几所人得自利益?」

佛言:「善男子!汝见是
大众不?」

「唯然已见。」

佛言:「今说此法时,会
中有无量无数众生共集,与天、龙、夜叉、乾
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等满
在虚空,以说法之明乃至他方世界多所
饶益。九万二千夜叉神皆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谓得,
闻是法无增上慢,得真法信,解一切法皆
是一相,不受诸法故漏尽得解脱。于是菩
萨众中六万二千人,信解诸法无障碍相得
无生法忍。何以故?如是说法于诸说法中
最为第一。善男子!如我于然灯佛所,信解
诸法一相无碍,然后乃得无生法忍具足六
波罗蜜。所以者何?若菩萨于恒河沙劫,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若不知如是法相,
是人或能断灭一切善根。善男子!汝见提
婆达多有大功德善根、成就三十二大人相,
有如是功德,不知如是法相故,断灭善根
堕大地狱。

「善男子!当知虽久发心有大功德,不入是法
门皆能断灭善根功德。善男子!如过去无量
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高须弥山
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
卷一 第 752c 页 T15-0752.png
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九千九百
千万亿那由他岁,国土名金焰明,其国皆以
黄金为地。其所说法亦以三乘度脱众生,其
佛初会,有八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
次第二会,七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
第三会,六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第
四会,五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皆得
阿罗汉,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脱。比丘尼众倍于上数,优婆塞众亦倍
上数,优婆夷众亦倍上数,菩萨众亦倍上数,
皆得阿惟越致无生法忍,皆得无量无边陀
罗尼门三昧门,能转不退法轮,何况新发菩
萨意者。又发辟支佛道心者亦无量无边。

「善男子!尔时彼佛会中弟子众数无量无边,
彼金焰国中皆以七宝为树,于其宝树常出
法音,所谓一切诸法空音、无相音、无作音、无
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其国人民闻是法
音,自然皆得诸法实相心得解脱。其佛灭后
法住千岁,诸宝树音亦不复出。善男子!是高
须弥山王佛,以法嘱累净威仪菩萨令守护
法,嘱累已后便入无馀涅槃。时有比丘名有
威仪,持戒不净,得四禅四无色定及五神通,
善诵毗尼藏,乐于苦行,不能善知他心。其弟
子众亦皆苦行贵头陀法。是净威仪法师,持
戒清净,于无所有法中得巧方便。复于一
时,净威仪法师将诸弟子,到有威仪比丘住
处与共同止,净威仪法师怜悯众生故,从所
住处常入聚落食讫而还,教化百千万家皆
作弟子,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其弟
卷一 第 753a 页 T15-0753.png
子众亦善教化,到诸聚落而为说法,令若干
百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
威仪比丘常乐住塔寺,其弟子众不持净戒
而乐行头陀。有威仪比丘勤行精进其心决
定,自以所行化诸弟子,贪著善法有所见
得,所谓说一切有为法皆无常皆苦、一切法
无我,不能善行诸禅定法,亦不能善于菩
萨所行之道,本心不纯故。净威仪法师善
知众生诸根利钝,知有威仪比丘心故,不复
常入聚落,其诸弟子如本不异。

「有威仪比
丘见净威仪法师诸弟子众常入聚落,生不
净心,即鸣犍椎集众立制:『汝等自今已
去不应入于聚落,不能一心徐行静默,数
入聚落得何等利?佛所称赞阿练若住处,汝
等当行禅乐莫好入他家。』净威仪法师诸
弟子众,不受其语犹入聚落。后于一时有威
仪比丘,见从聚落中出,更鸣犍椎集众,
说如是言:『若复更入聚落者,不复得住
于此。』

「尔时净威仪法师将护有威仪比丘故,告诸
弟子:『汝等!从今已去勿入聚落。』即如师
教不入聚落。尔时诸人民众不见其师及诸
弟子故,皆怀忧恼善根退失。净威仪法师
过三月自恣竟,从是中出至馀僧坊,于其
所止师徒还入城邑聚落为人说法。后时有威
仪比丘,见净威仪法师还入他家,见其弟子
毁失常仪,复生不净恶心作是念:『是比丘
破戒毁戒,何有菩提?』便语众人:『是比丘杂行,
去佛道甚远。』有威仪比丘起是业已,后时
卷一 第 753b 页 T15-0753.png
命终,是业果报故,堕阿鼻大地狱,九百千
亿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六十三万世,常被
诽谤;其罪渐薄,后作比丘三十二万世,出家
之后是业因缘反道入俗,又馀罪业因缘
故,于净明佛所出家入道殷勤精进如救
头然,千万亿岁中乃至不得柔顺法忍,无量
千万世诸根闇钝。

「师子游步,于汝意云何?尔
时有威仪比丘岂异人乎?勿造斯观,则我身
是。我时起是微细不净心,受此罪业堕于
地狱。师子游步!若人不欲起是微细〔罪〕-【宫】罪罪业
者,于彼菩萨不应起于恶心。菩萨诸所
行道皆当信解,不应起于瞋恨之心,应作
是念:『我不能善知他人心,众生所行是亦
难知。』善男子!如来见是利故常说是法,是
故行者不应平量于人,唯有如来及似如来
者,乃能知是。是故行者若欲自护其身,慎莫平量于人而相违逆。菩萨若欲修集佛法,
常当昼夜勤心专念。深发菩萨心者,不当
好求人长短。菩萨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
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菩萨如一食顷一心
静处念一相法门,乃至闻受读诵解说,是
人福德胜彼甚多。何以故?诸菩萨用是法门,
能灭一切业障罪,亦于一切众生之中离
憎爱心,便能疾得一切种智。」

尔时文殊师利
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灭业障罪,
云何灭业障罪?」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见
一切法性无业无报,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
文殊师利!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瞋
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
卷一 第 753c 页 T15-0753.png
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能见一
切众生性即是涅槃性,则能毕灭业障之罪。
所以者何?若人自有所见即能起业,无知无
闻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
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是
人妄见忆想分别,作是念:『我是贪欲、瞋恚、
愚痴。』如是分别故,于佛法中出家学道,复作
是念:『我是持戒修梵行人,我当越度生死,
得于涅槃免诸苦恼。』是人分别诸法,是善
是不善,是应知、是应断、是应證、是应修,所谓
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證、道应修。而复分别
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一切诸行皆三毒炽然,我当疾舍此有为法。
常作如是思惟,于诸行中种种取相而生
厌心。

「尔时便作是念:『见诸行如是,是名见苦;
恶厌诸行,是名断集。』分别诸行,见于灭谛即
作是念:『我今见灭是名證灭,我当修道。』便至
静处念如是法,作是念已摄心定住。是人先
得厌心,今得定心,故于诸行中心便舍离,而
自愧厌不喜不乐,复作是念:『我今于一切法
中已得解脱,更无所作,我身已得阿罗汉道。』
卷一 第 754a 页 T15-0754.png
是人命终之时见受生处,即菩提中心生疑
悔,以此疑故命终之后堕大地狱。何以
故?是人于无生法中而分别故。」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今云何
应观四圣谛?」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能见一
切法即是无生性,是名见苦。若能见一切法
不集不起,是名断集。若能见一切法毕竟灭
相,是名證灭。若能见一切法无所有性,是名
修道。文殊师利!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是
人不作如是分别,是法善是法不善,是法应
见、是法应断、是法应證、是法应修,所谓苦应
见、集应断、灭应證、道应修。所以者何?凡夫
所行贪欲、瞋恚、愚痴,行者见是法皆空、无生、
无所有、不可分别,但积集虚妄。尔时于法无
所取无所舍,于三界中心无所碍,见一切三
界毕竟不生,见一切善不善法虚诳不实,如
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行者见贪欲性即是
涅槃性,瞋恚性即是涅槃性,愚痴性即是涅
槃性。若能见一切法性如是,便于一切众生
之中不起憎爱。所以者何?是行者不得是
法,若生爱处、若生憎处,安住虚空,心中乃
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
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
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
文殊师利!长老须菩提知如是法故,不来礼
佛足。须菩提尚不得自身,何况得如来身?
不得自身而得如来身者,无有是处。」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四
念处?」

佛告文殊师利:「当来世有比丘如是说:
卷一 第 754b 页 T15-0754.png
『观内身处若观不净是身念处,观乐皆苦是
受念处,观心生灭性是心念处,观坏和合相
但得法相是法念处。』」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
今云何真观四念处?」

佛言:「止止。文殊师利!不
须问也,如来随宜说法难可得解。」

文殊师
利言:「世尊!悯念众生故,愿必为说。」

佛告文
殊师利:「若行者见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若
行者见受不得内外两间,是为受念处;若
行者知心唯有名字,是为心念处;若行者
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是为法念处。文殊师
利!应如是观四念处。」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
「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八圣道分?」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见一切法平等无二
无分别,是名正见。见一切法无思惟无分别,
以是见故是名正思惟。见一切法无言说相,
善修语言平等相故,是名正语。见一切法不
作相,作者不可得故,是名正业。不分别正命
邪命,善修习平等命故,是名正命。不发不起
一切法,以无所行故,是名正精进。于一切
法无所忆念,诸忆念性离故,是名正念。见
一切法性常定,以不散不缘不可得故,是名
正定。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八圣道分。」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五
根?」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信一切法毕竟不生,
从本已来常自尔故,是名信根。于一切法
中心无所住,远近相离故,是名精进根。于
一切法无所忆念,缘性离故不系念于缘,是
名念根。于一切法无所思惟,二法不可得故,
卷一 第 754c 页 T15-0754.png
是名定根。见一切法常空,离于生相,是名
慧根。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五根。」

文殊
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七菩提
分?」

佛言:「文殊师利!行者能见一切法无忆念,
是名念菩提分。若一切法,若善、若不善、若无
记,不可选择、不可得,无决定故,是名择菩提
分。若不取一切三界相,善坏三界故,是名
精进菩提分。若一切有为法中不生喜相,善
坏有喜相故,是名喜菩提分。若一切法中除
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名除菩提分。若一
切法不可得,善修坏相故,是名定菩提分。若
于一切法无所依止不贪不著,不见一切法
故得舍心,是名舍菩提分。文殊师利!行者
应如是观七菩提分。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
谛、四念处、八圣道分、五根、七菩提分,我说是
人名为已得度者,到于彼岸,出在陆地无畏
之处,已离重檐除诸尘垢,是人名为无所有
者、无所忧者、无所受者,是名阿罗汉、是名沙
门、是名婆罗门、是名比丘、是名澡浴洁净
者、是名智者是名解者、是名闻者、是名佛
子、是名释子、是名破刺棘者、是名却关键
者、是名已度堑者、是名出欲求者、是名开
门扇者、是名贤圣胜相者。

「文殊师利!若有比丘成就如是法者,于天人
世间名为福田,应受供养。文殊师利!是比丘
若欲不虚食国中施者、破坏魔网者、欲度
生死海者、欲得涅槃者、欲脱一切苦恼者、欲
为一切天人世间作福田者,应当勤修习如
卷一 第 755a 页 T15-0755.png
是之法。」

说是法时,三万二千诸天得诸法实
相,各以天曼陀罗华而散佛上,白言:「世
尊!若人得闻如是之法,是人名为善出家
者,何况信受读诵如所说行?世尊!若有须
臾闻是法者,是则名为无增上慢。」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惟愿世尊!当
说陀罗尼,以是陀罗尼故,令诸菩萨得无碍
辩才,于诸音声无所怖畏,能令诸法皆作佛
法,又信解诸法皆是一相。」

佛告文殊师利: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不动种性法门。诸菩
萨得入是法门者,能以智慧光明照一切法,
疾得无生法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
何名不动处种性法门?」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
众生其心皆一,是名种性。」

「世尊!云何是事
名为种性?」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无
有心,缘性不可得故,是名种性。文殊师利!
一切众生皆同一量,是名种子。」

「世尊!云何
是事名为种性?」

佛言:「一切众生皆如虚空量,
终归无障碍,是名种子。文殊师利!一切众
生皆是一众生,是名种子。」

「世尊!云何是事
名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皆是一相,
毕竟不生离诸名字,一异不可得故,是名种
性。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
事名不动相?」

佛言:「文殊师利!贪欲是不动相,安住法性中,
以不住故,是贪欲不可得性常离故,是名不
动相。文殊师利!瞋恚是金刚。」

「世尊!云何是
事名为金刚?」

「文殊师利!瞋恚不可断不可坏,
亦如金刚不可断不可坏,一切法亦如是,不
卷一 第 755b 页 T15-0755.png
可断不可坏,诸法本不决定故,是名如金刚。
文殊师利!愚痴是智慧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
智慧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离智慧亦离愚痴,
譬如虚空无有智慧亦无愚痴,一切法亦如
是,无有智慧亦无愚痴,智慧愚痴智可知法,
从本已来俱寂灭故,是名愚痴智慧处。文
殊师利!色阴是不动处。」

「世尊!云何是事名
不动处?」

「文殊师利!如天帝之幢深根安固
不可动摇,一切法亦如是,以不住法故安住
法性中,是法无来处无去处无取无舍,安住
无住处故,是故色名不动相。文殊师利!受
阴是灭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灭性?」

「文殊
师利!一切诸受相性常寂灭故,诸受非内外,非东方非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何以故?
若乐受在内,一切众生常应受乐;若苦受在
内,一切众生常应受苦;若不苦不乐受在内,
一切众生应受不苦不乐。
文殊师利!今一切诸受实不在内不在外
不在两中间,不在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
是故一切诸受如草木瓦石,毕竟不生不灭
无相,是故受名寂灭相。文殊师利!想阴是
种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性?」

「文殊师利!
是想皆忆想分别起、从虚妄中生,如空拳
如野马,本性自离,是故想阴名种性。文殊
师利!行阴是种性。」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种
性?」

「文殊师利!一切诸行离数无数入平等
数,譬如芭蕉毕竟无实本性自尔,一切法
亦如是,无名字无性故,是故行阴名为种
性。文殊师利!识阴是种性。」

「世尊!云何是事
卷一 第 755c 页 T15-0755.png
名为种性?」

「文殊师利!是识如幻,无实无起无
生,空无相无性,如五指涂空空无相现,是
故识阴名为种性。文殊师利!色是种性。」

「世
尊!云何色为种性?」

「文殊师利!譬如镜中像,
虽可目见而无有实,一切色亦如是,虽见无
实,但诳眼诳心虚妄不实,是故色名种性。
文殊师利,声是种性。」

「世尊!云何声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别异相,毕竟空,如山中
响,是故声为种性。文殊师利!香是种性。」

「世
尊!云何香是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香
相,性无知故,空如虚空,鼻香识者皆不可得,
是故香为种性。文殊师利!味是种性。」

「世尊!云
何味为种性?」

「文殊师利!味性即是不可思议性,不可知、离
于知故,自性常离故,是故味名种性。文殊
师利!触是种性。」

「世尊!云何触为种性。」

「文殊
师利!触如虚空,其性自离无触无合,一切法
亦如是,善坏身故,离于触相,触者不可得故,
是故触是种性。文殊师利!法是种性。」

「世尊!云
何法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相无心,
离心性、离名字,无决定故,皆是法性相,是
故法是种性。文殊师利!地是种性。」

「世尊。云
何地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坚相无
软相,虚妄和合人以为坚,是故地为种性。
文殊师利。水是种性。」

「世尊!云何水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湿无合,如野马无水,是
故水为种性。文殊师利!火是种性。」

「世尊!云
何火是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热,离虚
妄热相,本性寂灭,离颠倒故,分别其实无
卷一 第 756a 页 T15-0756.png
定无生,是故火名种性。文殊师利!风是种
性。」

「世尊!云何风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
法无障无碍、无相无性,不动摇故、离风相
故,是故风名种性。文殊师利!佛是种性。」

「世尊!云何佛为种性?」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
觉无知,离知相故,是故佛名种性。文殊师
利!法是种性。」

「世尊!云何法为种性?」

「文殊
师利!诸法不可坏不可断,离坏断故,无相无
名无性,出言语道,是故法名种性。
文殊师利!僧是不动相。」

「世尊!云何僧为不
动相?」

「文殊师利!圣众安住如、法性、实际、定乱
平等中,安住智慧愚痴、解脱烦恼平等一切
法中,心无所住,住不可得故,是故僧名不
动性。文殊师利!一切法行处名为不动。」

「世尊!云何是事名为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虚空行处、不可思议行处、断行处,无根本
无别异,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行处名不
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缘名不动相。」

「世
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
无依止、无住处、无缘无顺,离诸缘故,是故一
切法无缘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不取
不舍相名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皆归于如、同于法性,是法
不可取、不可舍,无求无愿诸愿断故,从本已
来常寂灭相同于虚空,是故不取不舍名不
动相。文殊师利!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

「世
尊!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无
垢、无所有,清净显曜如虚空无翳,诸罪定相
不可得故,是故一切法无咎名不动相。文殊
卷一 第 756b 页 T15-0756.png
师利!一切法无归处名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
事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空无根本故
无归处,是故无归处名不动相。文殊师利!一
切法无学名不动相。」

「世尊!云何是事名不动
相。」

「文殊师利!一切法性无学,不应学、不应
修、不应思、不应念、不应住、不应发、不应行、不
应断、不应證、不应语、不应言、不应求、不应说、不应取、不应舍、不应离、不应除。何以故?文
殊师利!一切诸相毕竟离故,从本已来无所
取,常是舍相,诸法非智慧所及,非愚痴所
及,是故无学名不动相。」
《诸法无行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