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阇世王经-后汉-支娄迦谶卷一

卷一 第 389a 页
卷一 第 389a 页


No. 626 [Nos. 627-629]
《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上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初)+译【元】*译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万二
千比丘俱,菩萨八万四千,一一尊复尊,诸菩
萨摩诃萨,悉得诸总持、悉得无所挂阂欲、
悉得无所从生法,而得如是三昧慧,悉得知
一切人心之所行,如所欲以法教,令各得其
所。诸四天王及天帝释,释天及诸天子,龙、阅
叉、揵陀罗、阿须轮、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
人非人悉来会。时文殊师利在山一面异处,
与二十五上人俱。何谓二十五人者?悉是菩
萨,各各有名,名曰:若那师利、那罗达师利、三
波师利、劫波头师利、波头师利、劫阇因陀
楼、陀罗尼陀楼、罗陀波尼、罗陀牟诃多、私诃末、
师诃惟迦阇、俱罗加那迦阇、沙诃质兜波沈、
摩遮迦波、栝镇遮萨、和波陀波、坻盘拘利
沙竭末、摩诃麑楼耆非、陀遮阿难陀、譬叉
波贸耆、罗耶阿难陀、阿蓝惟诃罗、摩抵吒沙、
牟迦抵陀、阿喻达萨和頞悉,是为二十五上
人名。四兜术天子来到文殊师利所,欲闻法
故,其天子名沙摩陀鸠遬摩罗、无拘遬摩、漫
那罗揵陀沙诃、沤术昙惟诃,是为四天子。复
卷一 第 389b 页 T15-0389.png
有异天子少少,来到文殊师利所,欲听法故。
上人诸天子悉坐,各各说佛智慧甚尊,无有
极不可议、不可度不可量、不可以凡而应僧
那,皆言:「当何作法證方便而至无极智慧,乃
至佛一切智不可议?」

慧首菩萨言:「于功德无
有厌,于诸功德无所悕望,作是者可至无极
慧。」

惠施菩萨言:「等心如寂,其心悦怿柔软,
自随其教,便持萨芸若心而坚固于僧那僧
涅,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具足平等菩萨言:「不
计校劫数,其当来劫无央数不可以为计,是
为僧那。于僧那不自贡高,作是者可至无极
慧。」

具足行菩萨言:「不自念安,可至无极慧。
所以者何?欲令一切皆安故。作是念者,不求
复悉安一切,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莲华具足
菩萨言:「其不自伏意者,亦不能伏他人意。其
能自伏意者,乃能伏他人意,作是者可至无
极慧。」

莲华具行劫菩萨言:「其有随欲者不可
度欲,不随欲者是乃度欲。其菩萨者,得利不
得利其心无有异,若苦若乐、若谤若叹、若恶
若善于是无所著。所以者何?亦不忧亦不
喜。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制持诸根菩萨言:
「不念他人作功德我可得,作是者不入无极
慧。当念独而无有伴。所以者何?念于一切故。
诸不办者我当办之,须臾精进不以懈怠,欲
教一切。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持行如地菩萨
言:「譬若如地,一切草木药舍宅城郭,无不因
地而住者,地亦无所置。一切仰而得活,亦不
以为烦荷。菩萨者亦当如是持心,当若地亦
不喜怒持心,当令一切各各得其所,亦不念
卷一 第 389c 页 T15-0389.png
还复。其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宝愿菩萨言:「当
持心如尊不自卑,于梦中亦无二心。所以者
何?无罗汉、辟支佛意。其所作者,譬若如宝不
离菩萨,若不失一切人心,于珍宝心无所贪
惜,其从索者皆开导为摩诃衍。所以者何?无
心与心等者,无心慧与是心慧等者,亦无所
增无所减,其心无所贪惜。作是者可至无极
慧。」

宝印手菩萨言:「视五道生死人譬如堕海,
菩萨若心而悯念之,当以手授之。所以者
何?为无黠者作黠首,其贪者为作无所惜首,
其不持戒者为作戒首,其瞋怒者为作忍
辱首,其懈怠者为作精进首,其乱意者为作
一心首,其无慧者为作智慧首,其无功德者
为作功德首,以功德首印三法宝。何谓三?令
一切具足佛智慧教化而造作,自解其身珍
宝功德,念一切诸法譬如空,是故为法宝之
首,是为三。其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师子意菩
萨言:「其身作是僧那者,无所恐惧亦不畏,亦
不却亦不解衣,毛不复起。所以者何?于生死
无有恶故。亦不作于泥洹,等住于苦乐不作
二心。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师子步过无惧菩
萨言:「其弱劣者不能逮此,是者大士之所作。
所以者何?以舍众恶、以不谀谄、以应质朴,则
不贡高、无瞋恚之心,所作不从非法。所以者
何?用忠政故则无淫嫉,以无恶心其愚痴
若冥,以无此者其身口意以平等,所语如语
不失其意,甚尊所作欲成。所以者何?用至
诚故俱以法自娱乐。以如法者不贪惜寿
命。所以者何?不贪躯命、不舍一切故。所施与
卷一 第 390a 页 T15-0390.png
无所贪惜,欲令人得其所故。所入者正则非
邪道。其贫者为作珍宝藏,其有病者则为作
医,其恐惧者则为作护,其劣者则为作道地,
其入邪者则为作政导,其无智者则为作智,
一切诸顺何所恨起意。大士以度脱此中忍,
所受法本如住。作是者乃至无极慧。」

紫磨金
色菩萨言:「所念譬如空。所以者何?无所不遍。
以大哀无所不覆,其心常喜面颊而悦,诸
所欲乐者其心不在其中,所施与譬如天无
所不蔽,其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亦复如
是。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发意即转法轮菩萨
言:「其有新发意者,不当令魔得其便,不失诸
佛天神意,作心住者以应法轮转。所以者何?
用发好心故。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所生。其
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诸语自然普无不入菩萨
言:「当持心无所不入。所以者何?诸法自然其
本悉空,一切所语皆空,譬若虚空无所不入。
菩萨者当复如是,其心无所不入,有所作如
语,其智无所不晓。其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不动菩萨言:「诸所有音无有音,诸所有声而
不可得,以知是者亦不以喜、亦不以忧、亦不
懈怠。所以者何?譬若泰山而得风亦无所动。
诸好音恶音,菩萨心亦不以喜欢、亦不以
忧戚。所以者何?无所著。无所著谓佛语。若异
道语俱空无所有,视诸欲有所作者皆有尽,
以知尽而不贡高。作是法者疾成至佛。」


意菩萨言:「其心当如海所受,慧而无极。譬如
海,受于众流合为一味。菩萨以诸所有合为
一法。所以者何?用微妙故。不与十二因缘有
卷一 第 390b 页 T15-0390.png
所变,念法身亦不增亦不减,为一切作功德。
所作功德欲令一切皆得,是为不可尽功德。
当护不著不断,以意力制身,诸所有所作
皆等无有异。作是故发意慧者,具足可至无
极慧。」

大光明菩萨言:「当持心,其智慧、其光明
如佛,非俗人之所作,其意习光明无所不照。
所以者何?欲令世间知以为法,则其意习施
与光明无所不照,习戒光明无所不照,忍辱、
精进、一心、智慧悉习,其光明无所不照。作是
者可至无极慧。」

焰明菩萨言:「以功德慧心为
眼,清净所视色无有恶,声、香、味、细滑、法亦复
如是,以净于六事。何谓六?眼、耳、鼻、口、身、意。
诸所可者不那中作乐,用心净故。所视人欲
令悉入佛法,其不正者以法率化,所有好物
人来索之无所爱惜,既与不从后悔。作是者
可至无极慧。」

可意王菩萨言:「其有骂詈挝捶
者亦不瞋恚,但念其法。以何念法?何所骂者?
何所瞋者?其挝捶亦尔。以内空无所得,于外
空无所疑,身于身无所见,亦不见于他人。
所以者何?其索手脚者欢喜与之,其欲取头
者其心倍悦,若索城及珍宝,其有索者无所
贪惜,其求妻子即持施与无有异心。若讽诵
起是经得一章欢喜,不乐为金轮王欢乐,为
一切人说法而不作释,愿乐造一人发心为
菩萨,不作梵天愿乐见佛,不贪三千大千刹
土之珍宝。作是者常无懈怠,如是欢喜可至
无极慧。」

所视无底菩萨言:「视一切诸所有,不
念是我所。悉清净刹土,不念有与无。见诸佛
不想色求。所以者何?用法身故。视一切人心,
卷一 第 390c 页 T15-0390.png
不求一切人之所有。所以者何?其德眼逮得
清净,便有道眼神足备具。以得慧眼便知所
有无所可贪,便得佛眼,十八法悉具。以得法
眼者具足十种力,其作如僧那僧涅者便至
无极慧。」

作无底行菩萨言:「一切所作如萨芸
若所作。何以故?无所住故,以无所住但念诸
法。菩萨作是者不以诸顺,何为堕?亦不以
罪堕,亦不以魔事堕。所以者何?不舍法故、
不犯非法以故致是,以度罪所作魔事。以应
是者可至无极慧。」

说息爱意菩萨言:「一切所
有者亦不从人受,以所作便唵嗒诸魔。以
自知者无所有亦无所复作,以知无所复作便制五阴,以知五阴者无有魔事,以度魔界
者所作中道无所覆蔽,已度无所覆蔽菩萨
摩诃萨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所起即悔菩萨
言:「诸所作非法意而悔之,所作如法其心无
异。所以者何?常当专心作善,其身有所作,不
欲令人不可。若口若意所作,不欲令人有不
可。其有愁忧者,以法宽大令不愁忧。作是者
是为菩萨摩诃萨,可至无极慧。」

得一切愿菩
萨言:「其有如净戒者所愿必得,以如净戒者
不复犯俗,不犯俗者以应三十七品根林如
萨芸若。其以如净戒者不犯三十七品。是为
菩萨摩诃萨所作以至无极慧。」

普等华天子
言:「譬若树有华,其见莫不欢喜,所作功德
一切莫不蒙者。譬若忉利天上拘耆树,而有
华炽盛,诸天莫不爱乐。菩萨以法为一切作
眼,譬若华,若天上摩尼之宝而无瑕秽。菩萨
清净其心如是,其作是者可至无极慧。」
卷一 第 391a 页 T15-0391.png

光明华天子言:「譬若如日出,众冥索尽,所有
诸色悉见。菩萨以智慧无所不照,其诸愚痴
冥尽索为开辟。所以者何?终不而当明故。其
在冥者,见明便得道径。菩萨以住道径者,
其忘失道径者指示道路。以如是者可至无
极慧。」

天香华天子言:「譬如漫陀罗华,其香
闻纵广上下四维各四十里。菩萨以所闻净
戒、三昧、持智慧以为香,三千大千无不闻者。
是香愈无央数人病,其以所闻净戒、三昧、智
慧。菩萨以住是者便至无极慧。」

信法行得天
子言:「当住法当所作者,以如菩萨法者常不
复懈怠,无所复懈无复念,便当得十事:习
六波罗蜜,以四等心、五句、四事,总三脱忍辱
利令人发意,其身不离,以沤和拘舍罗教,
悉持诸法要,所信无有异,是为十事。其作是
者可至无极慧。」

文殊师利谓诸上人及诸天
子:「菩萨住无所住。何谓住无所住?于三界不
以三界作习,不习者是为内,亦不求习者是
为外。虽外不堕弟子无所习,复不堕辟支
佛地。习谓生死,所学习谓无所知。习者是
为名,所学习是为色。习者是因缘,所学习谓
有所见。习者谓爱,所学习谓有所根。习者
谓我,所学习谓非我。习者贪,所学习所施
与无有异。习者谓犯戒,所学习谓不于戒自
贡高。习者谓瞋怒,所学习忍辱而不贡高。习
者无精进,所学习精进而不自贡高。习者谓
乱意,所学习为一心而不自贡高。习者谓无
知,所学习智慧不贡高。习者谓无功德,所
学习谓作功德而不贡高。习者谓俗法,所学
卷一 第 391b 页 T15-0391.png
习谓道法不自贡高。习者谓无脱,所学习谓
得脱而具足不贡高。习者谓有罪,所学习无
有罪亦不贡高。习者谓有馀,所学习无有馀
尽亦不贡高。菩萨习无所习,一切护亦不著
亦不断,作是者便至无极慧。诸法一切无所
得。所以者何?无所入亦无所不入故。是一切
智便至一切智,无所得者一切智。得一切智不
可以色计,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不从法数
亦不从非法数,亦不一切智施与为数。所以
者何?施与者亦不离一切智。戒、忍辱、精进、一
心、智慧亦不为数。何以故?一切智从智慧。一
切智者无所不入,亦不过去当来,亦不入现
在。所以者何?以过三世故。一切智者不以眼
而视之,耳鼻舌身意亦尔。所以者何?以过
诸界故。若男子女人欲求一切智者,当如一
切智住。当云何住?于诸法一切无所住,是为
一切智住。不自念法是我所,作是者为一切
智。一切人法佛法等,如是无有异,是为一切
智。其求欲得一切智者,会从四大得。所以者
何?为身不作身计。所以者何?不以作因缘故。
其有功德法无有功德法,其所有是为我所者
皆非我所,我者无所生,无所生者无有计,其
计者是为不生,其示若见者是皆无有生,以
知无生无所生慧,作是等者是为萨芸若。」


殊师利说是事时,二千天子悉得无所从生法
忍,万二千人悉发无上平等道意。

乐不动菩
萨谓文殊师利:「共到佛所问菩萨当云何住。」
应时文殊师利化作如来在众会中而坐,其
形状被服如释迦文佛。文殊师利谓波坻槃
卷一 第 391c 页 T15-0391.png
拘利菩萨言:「属之所问,今佛在是,可问菩萨
住。」波坻槃拘利菩萨不知是为化佛,前长跪
问:「怛萨阿竭!菩萨当云何有所住?」化佛言:
「如我所作,菩萨当如是住。」复问:「云何如佛?」
其佛言:「亦不从施与,亦不从戒、忍辱、精进、一
心、智慧,亦不从欲,亦不从色、亦不从无色,亦
不从身行、亦不从口行、亦不从意行,诸所行
无所著故。」其佛问波坻槃拘利:「化者而有所
从行不?」则答言:「无所从行。」其佛言:「如化无
所从行,菩萨当作是行。」

波坻槃拘利菩萨复
问文殊师利:「是佛当无化佛乎?」文殊师利答
言:「若自知诸法如化不?」则答言:「诸法实如化。」
文殊师利言:「以知诸法化,何为复问如来化?」
文殊师利言:「仁者谓以诸佛悉化?」则复问文
殊师利言:「佛者从何所化?」文殊师利言:「所
作本清净,何以故而有化?」文殊师利言:「故
佛无有吾、无有我、无有人、无有寿、无有命,
亦不依佛住,亦不依凡人住。」

波坻盘拘利菩
萨复问化佛:「本何所学自致得佛?」其佛言:「无
所学是菩萨学。何以故?亦不自念我欲求是
亦不求是,亦不忧亦不喜,亦不缘亦不所化,
亦无所见亦无处所,亦无有想亦无有字,亦
无有色,一切无所希望是菩萨学。作是学者
以为等学,作是学者无所著、无所缚,作是学
者无有欲、无有怒、无有痴,作是学者无所爱、
无所憎,其学是者不自念我作是学,是为学
作是学。作是学者不堕恶道。」其佛言:「若有
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成至佛者,当
作如我学。」复问:「何所是佛学?」其佛言:「亦不
卷一 第 392a 页 T15-0392.png
作罪亦不堕罪亦不所与,亦无所持亦无所
不持,亦不持戒亦无有戒,亦不忍辱亦不恶
意,亦不精进亦无懈怠,亦不禅亦不乱意,亦
不智慧亦无所知,亦无所学亦不有所学,
亦不所成亦无有所成,亦不菩萨亦不佛法,
亦不自念有身亦不念他人有身。其所见者
无有想,亦不法想亦不无法想不想无想。」其
佛言:「晓了是者,菩萨当作是学。所以者何?
诸法一切如幻是为相。诸法一切皆合。所以
者何?虽无央数事念之皆空,无所有合则为
空。诸法不可见。所以者何?诸法等而无差特。
诸法悉默。所以者何?不语不言。是故无有处
所。何以故?诸法无所生。其信是者,亦不念
所行,亦不念得脱,亦不菩萨自贡高。」其佛
言:「若闻是学者,不恐不怖不畏,是故名为菩
萨。譬若空不畏火、不畏风、不畏雨、不畏烟、不
畏云,亦不畏雷亦不畏电。所以者何?是空法
故。菩萨者当如是,一切无所畏惧。菩萨心以
如空者乃伏众魔,便能为佛,能为一切作护。」
其化佛说是语竟便不复现。

波坻槃拘利菩
萨问文殊师利:「今怛萨阿竭所凑?」则答言:
「所从来处而所凑,所凑处从是来。」波坻槃
拘利谓文殊师利:「其化者无所从来无所从
去,何谓从来?」文殊师利答言:「譬若如化,来
无道径、去无道径。诸法亦尔,无所从来、无所
从去。」波坻槃拘利复问:「何所是诸法之处?」则
答言:「自然住是之处。」复问:「一切何所处是其
处?」「如所作是其处。」复问:「诸法无所作无有罪。」
文殊师利言:「如是者诸法无所作无有罪。其
卷一 第 392b 页 T15-0392.png
法去亦无有作者、无有作罪者,诸所有悉
入法身。」则复问文殊师利:「无有作、无有罪,何
以言人随其所作?」文殊师利言:「审如所问,人
亦无所作亦无有罪。所以者何?是人之法法
身故,亦无有作亦无有罪,如所作如所得,
是三者等。」波坻槃拘利菩萨复问:「是三事等
乎?」文殊师利言:「怛萨阿竭等,故三事适等。」
复问:「怛萨阿竭者,无作、无罪、无得,是三事何
缘与等?」文殊师利言:「怛萨阿竭无作、无罪、无
得。其作、其罪、其得,如所为以故等。其罪以过
了不见罪,已过当来亦不离怛萨阿竭故说。」

是时如在释迦文佛所,尊者舍利弗、阿难及
诸尊比丘,悉承佛威神,皆闻文殊师利所说。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上人之所作,以法无所
不感动,不离法身,其有智者闻是莫不发意。」
佛言:「审如所语。菩萨者学无所学,所语平等
无有异,如所种得其实。其菩萨者所学者慧,
如是所说如慧。」佛语舍利弗:「汝若所学自致
是慧。」

顶中光明菩萨白佛:「何所声闻所学?何
所菩萨所学?」佛言:「有限有著故为弟子学,无
有限无有碍是为菩萨学。如声闻者其学小
其智少;菩萨者学广大,其所知无有极,所说
无所挂碍。」

光智菩萨白佛:「唯怛萨阿竭作感
应,令文殊师利众会悉来到是。所以者何?其
在是会皆令得无所亡失。所以者何?文殊师
利所说甚深微妙。其欲闻者,随其所欲各令
得所。」佛即感动,文殊师利应时与二十五上
人及诸天子俱到佛所,前作礼而住。

光智菩
萨问文殊师利:「佛在是间,而若何缘得在异
卷一 第 392c 页 T15-0392.png
处而说法?」文殊师利言:「所以不在是间者,佛
甚尊不可当,或所语可怛萨阿竭意、或不可
意,故在一面。」其菩萨复问:「说何所法而可怛
萨阿竭者?」文殊师利答言:「佛自知之。」复言:「虽
尔会说其意。」文殊师利则言:「如我所知少当
说。」则言:「何言是?」文殊师利言:「如所说,所说法
而不异。如怛萨阿竭,如本际而不可说,如
法住如法说。为怛萨阿竭意,无所止、无所断,
亦不缘亦无所缘,亦无所增亦无所减,作
是说而不失怛萨阿竭意,亦于身无所失,亦
不令他人有所失,亦不亡法,亦不亡生死,亦
不亡泥洹,作是说者亦不失怛萨阿竭意。」


言:「善哉善哉!如文殊师利所说,以可怛萨阿
竭意。所以者何。亦不过亦不减。适在中无所
想。所以者何?文殊师利俗三昧说事如故,
不见诸法有所增者、有所减者。如文殊师利
所说,不失怛萨阿竭意。」说是语时,八百天
子皆得无所从生法忍。

尔时众会中复有二
百天子,皆前以发菩萨意而未坚固,皆欲堕
落,各各有念:「佛法无有极,难得至佛。我等不
在菩萨学中,不如取罗汉辟支佛而般泥洹。」
佛悉知是人可成为菩萨而中欲意转,佛便
化作一迦罗越,持百味饭满钵赍到佛所,前
而作礼,以钵上佛:「惟加哀受之。」佛即受钵。
文殊师利便从坐起,叉手白佛:「虽食,当念
故恩。」舍利弗心念:「佛本从何等,而文殊师
利言当念故恩乎?」则问佛:「文殊师利本有何
功德而置怛萨阿竭。」佛言:「且忍,今为汝决狐
疑。」即以钵舍地,其钵便下没过诸佛刹,直下
卷一 第 393a 页 T15-0393.png
过七十二恒边沙等刹土,刹土名曰沤呵沙
(沤呵沙者天竺语,汉言名曰明开辟),其佛号荼毗罗耶(汉曰光明王)
今现在。其钵在彼佛刹住止空中,亦无持者。
钵所过诸佛刹,其佛侍者皆问佛:「是钵从何
所来?」诸佛言:「上方有刹名曰沙呵,佛号字释
迦文,钵从彼来。所以者何?救护堕落菩萨意
故,以变化感动。」

佛语舍利弗:「行求钵来。」舍
利弗即承佛威神,自以慧力入万三昧,过万
佛刹亦不见亦不得。从三昧还白佛:「求之不
见不得。」佛言:「且舍。」佛复谓大目揵连:「行求索
钵。」则承佛威神,自蒙神足力入八千三昧,过
八千佛刹,无所见无所得。则从三昧还白佛:
「求之不见不能得。」佛语须菩提:「行求钵来。」则
入万二千三昧,过万二千佛刹亦不见亦不
得。即从三昧还白佛:「求之不见不能得。」则五
百尊比丘,各各以神足行求索钵,亦不能见
亦不能得。

须菩提从座起白弥勒菩萨:「仁者
高才一生补处,现当来佛。吾等行求钵不能
得,惟行求之。」弥勒则答言:「如若所说实一生
补处,今者不及文殊师利所作三昧及其名
字。听我所言。我作佛时,如恒边沙等悉为文
殊师利,复不能知我行步举足下足之事;如
今者实不逮及。不如报文殊师利而行求之。」
则须菩提白佛:「唯怛萨阿竭!当令文殊师利
而行求钵。」佛即谓文殊师利:「行求钵来。」文殊
师利即默声,以受教即自思念,而不起坐、不
离佛、不舍众会,于是便能致钵。即时三昧为
无所不遍入,即于众会以手指地,其手而下
行,所过佛刹悉为诸佛接其足,下方莫不闻
卷一 第 393b 页 T15-0393.png
其声道:「释迦文佛致问。」其臂者一一毛放亿百
千光明,一一明者有亿百千莲华,一一莲华
上者皆有菩萨,其菩萨者皆各各叹释迦文
佛。是所过刹土皆为六反震动,其刹土皆严
庄幢幡而起,所过处悉皆见文殊师利以右
手悉接诸佛足,皆言释迦文佛之所致问。过
七十二恒边沙等刹,到明开辟刹土,乃至荼
毗罗耶佛所,前作礼,为释迦文佛致问。其臂
上毛一一毛有亿百千光明亿百千莲华,一
一莲华上各有坐菩萨,悉叹释迦文佛功德。
其菩萨光明、彼佛光明如不相错,各各自
见光明王佛边有侍者。而尊菩萨名曰光尊,
自问其佛:「是谁手臂姝好乃尔?其毛光明,莲
华菩萨之所歌叹彼佛功德。」其佛言:「上方过
七十二恒边沙等刹土,名曰沙呵,其佛号字
释迦文佛,今现在前。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不
可思议僧涅,其智无所不度,以续在彼佛前,
坐用钵故而投手乃到是间。」其菩萨悉作是
念,皆白其佛:「譬如渴人欲得饮,愿欲得见释
迦文佛、文殊师利及其刹土。」其佛即以两眉
中央相而放光明,彻照过七十二恒边沙刹,
乃至沙呵刹悉为开辟,其有人见其光明者
皆得安隐。其身譬如遮迦越罗,其有凡比丘
者得须陀洹。其过三道上者,皆有八惟务禅,
应时得罗汉。其菩萨身得是光明者,皆逮得
日明三昧。荼毗罗耶佛刹诸菩萨,从彼间悉
见是间及诸声闻诸菩萨。以见是间刹土则
而泪出,便言:「若琉璃清净及其摩尼堕其污
泥,诚可惜之。所以者何?沙呵刹土诸菩萨,
卷一 第 393c 页 T15-0393.png
诚可惜之,而生彼间。」荼毗罗耶佛谓波羁头
菩萨:「汝不晓是,勿得说之。所以者何?我刹土
千劫行禅,不如彼佛刹人行慈从日出至食,
其所功德过倍是间。彼之菩萨虽有宿命,行
法如弹指顷者其罪尽索。」

是间菩萨悉问佛:
「是光明从何所来?今身皆安隐。」佛则言:「下
方过七十二恒边沙等佛刹土,名沤呵沙。何
佛者?号字荼毗罗耶,放两眉中央相光明。」菩
萨悉白佛:「愿闻欲见沤呵沙刹土及怛萨阿
竭荼毗罗耶。」应时释迦文放足下光明,照下
方过七十二恒边沙等刹,沤呵沙刹土及荼毗
罗耶佛尽为开辟。彼刹菩萨见其光明入
其身,悉得摩仳低三昧具足(三昧者天竺语,汉解之名须弥光明)
是间菩萨尽见彼佛及刹,譬如在地住者,莫
不见日月星宿。下方见是间,亦如是间见下
方荼毗罗耶沤呵沙刹土。

文殊师利以右手
取其钵,与无央数拘利那术百千菩萨俱而
来上。所过诸刹土,其莲华一一毛光明稍稍
而尽,其钵便在手中。是间文殊师利则从坐
起,为佛作礼,以钵授佛,佛则受之。其菩萨
从下上者悉作礼,各各自以佛名谢释迦文
佛。怛萨阿竭即时各令就坐。悉皆受教,各各
而坐。

佛谓舍利弗:「向之所问,用文殊师利
所问故,今为汝说之。已过去无央数不可
计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字勇莫能胜,其刹
名无常。尔时诸声闻八万四千人,菩萨万二
千人俱悉会,其佛为三道家如说法。」佛言:
「时怛萨阿竭勇莫能胜,于五恶世而作佛。有
比丘名慧王,明于经法,持钵入惟致国中而
卷一 第 394a 页 T15-0394.png
行分卫,得百味饭若干种食。尔时有尊者子
名离垢王,为乳母所抱持,在城门外而住。其
儿遥见明经比丘,欲从抱下,得下便取之求
其食,比丘即以蜜饼授与之。其儿则食之,知
味甘美,随比丘而行,不顾念乳母,便随至勇
莫能胜佛所,则为佛作礼而坐一面。若那罗
耶比丘以所持钵得食而与是儿,令上其佛,
儿则受之以上怛萨阿竭。其佛受食,钵则为
满,其儿所持钵食续如故。复以是食遍八万
四千比丘及菩萨万二千人,各各悉饱满,其
儿所持食续复如故。佛以威神令儿欢喜,并
蒙本之功德即为尽信,便前而住,即叹其佛,
所持钵食而奉上。以应时满,其所持者亦不
缺减,遍比丘及诸菩萨其食续在,乃知佛尊
亦不尽索而复增益。其供养佛者,功德可重
而增。」

佛语舍利弗:「是儿以一钵食,乃至七日
其食不减,满则如故。其佛阿波罗耆陀陀
教导其儿,自归佛及法、比丘僧,授与五戒,教
令悔过,劝助功德。乃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心。其儿父母求索子无所不遍,乃至怛萨阿
竭所,前为佛作礼而住。其子见父母,前为作
礼而誉言:『我今入菩萨法,用一切故愿复发
意。所以者何?难值佛故。』语其父母:『视佛相
及其种好,其慧无所不遍,其道以度。愿欲我
身令得作沙门。所以者何?难与怛萨阿竭会
故。』父母即言:『善哉善哉!随子之所欲欢乐。子
之所求,悉如子之愿。吾等亦复发心,当从汝
为法,则今悉放其舍宅,亦复效汝而为沙门。』」

佛语舍利弗:「是儿之所言,父母及五百人悉
卷一 第 394b 页 T15-0394.png
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悉于阿波罗耆陀
陀佛所皆作沙门。」佛语舍利弗:「汝之所疑
者,即若那罗耶比丘者文殊师利是,其时
儿尊者子惟摩罗和耶者则是我身。文殊师
利以食与我,作其功德而令发心,是则本之
初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恩师。」佛语舍
利弗:「汝欲知其今佛十种力、四事无所畏,其
智慧不可议,悉文殊师利之所发动。所以者
何?心则是根本。」

佛复语舍利弗:「如我身等不
可数阿僧祇刹土诸佛,悉为文殊师利之所
发动,号悉字释迦文佛。如是佛数,复有号为
提式沸佛,复有号式佛,复有号提和竭佛,
复有号惟卫佛。」佛语舍利弗:「悉说是诸佛
字,从劫至劫未有竟时,皆悉文殊师利之所
发动,今现在悉转法轮中,有般泥洹者,中有
行菩萨道者,中有在兜术天上者,中有在母
腹者,中有生者,中有舍家求佛者,中有坐
佛树下者,中有成佛者,犹不可尽。」佛谓舍利
弗:「文殊师利者,是菩萨之父母,是则为迦罗
蜜。属所问者,何缘而置怛萨阿竭?而我之所
得,悉蒙文殊师利恩,以为是恩故。其二百天
子即时自念:『诸法学者乃可有所成,吾等尚
可。所以者何?今是释迦文佛,为文殊师利所
发意自致成佛,我等何为懈怠?』用是念故其
心则坚,悉得尽信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文
殊师利以手变化而得钵,无所不感动,是谓
本之学习。从是刹土乃到下方,过不可数人,
皆悉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十方今现在
诸佛,皆以珍宝华盖用供养法故,悉覆三千
卷一 第 394c 页 T15-0394.png
大千之刹土,从其华盖尽闻其音,如释迦文
佛之所言,皆文殊师利之所感动。」

佛语舍利弗:「若男子女人欲疾般泥洹者,当
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所以者何?有人畏
生死而不能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
欲求声闻作阿罗汉早取般泥洹。其作是言
者,我续见在于生死中。有菩萨而精进者,已
成至佛。所以者何?以过去无央数不可计阿
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字一切度,寿一万岁,有
百亿弟子。有尊比丘名莫能胜,其智慧甚巍
巍。后有尊比丘名得大愿,其神足甚亦巍巍。
尔时怛萨阿竭整衣服持钵,与比丘俱入常
名闻国分卫。其尊比丘智慧备足者在佛之
右,其神足比丘在佛之左,有尊比丘名悔智,
随佛后而侍之。八千菩萨而在前导,中有如
释者,中有如天子被服者,中有如天者,中有
如四天王者,皆悉令人治道,用怛萨阿竭故。」
佛语舍利弗:「时佛以入彼城道径而过于市。
有三尊者子,各各尚小,庄严被服甚姝好,而
共坐戏。是一儿遥见佛且来,及诸比丘菩萨
光明甚巍巍。其小儿谓二儿,以手遥指示之,
乃见怛萨阿竭来,光明与相随者不甚好乃
尔。其二儿则言:『以见之。』是一儿便言:『此者
一切之中极尊而无与等者,吾等当供养。
所以者何?其福无量。』其二儿则答言:『亦无华
香,当何以供之?』其一儿则脱著身白珠著手
中,便报谓二儿:『是犹可以供佛智者。见怛
萨阿竭,不当作贪。』则其二儿效解取著头
上白珠著其手中,即各叹言,行至佛所,譬若
卷一 第 395a 页 T15-0395.png
度水。所以者何?以其心净而等住故。是一儿
复问二儿:『持是功德以何求索?』其一儿言:『愿
如佛右面尊比丘。』其一儿言:『愿如左面神足
比丘。』是二儿各各有是愿已,复共问一儿:『若
愿何等?』即报言:『我欲如佛,其光明无辈,如
师子独步,常有众而随我。』是儿作是说时,虚
空中八千天子皆言:『善哉善哉!如若之所言,
天上天下一切蒙若恩。』是三儿相将来至佛
前。其怛萨阿竭呼侍者沙竭:『汝乃见是三儿
而持白珠来者不?其中央行小儿,悦心精进
来行,举其一足时,却其罪百劫。如下一足,后
事事当更百遮迦越罗。如是数,当复更释亦
如是,其梵天亦等如是,其一举足之功德中
百见佛。』语适竟,是三儿已到,前为怛萨阿竭
作礼,各各以其白珠散佛上。其二儿发声闻
意者,所散珠各在佛上肩升;其一儿发阿耨
多罗三耶三菩心者,而散白珠在佛头上,而
在虚空化为珠华交露之帐,正等而四方,中
有床,怛萨阿竭而坐之。其佛则时笑。沙竭勃
问佛:『怛萨阿竭所笑,会当有意。愿闻其说。』佛
言:『见二儿发声闻意者不?所以者何?皆畏生
死之惧故,是以不发菩萨心。所以者何?欲疾
般泥洹故。』其侍者问:『其一儿当云何?』佛复谓
言:『是中央儿以后自致成佛,是二儿乃为作
声闻,其一者智慧甚当尊,一者神足亦复尔。』」

释迦文佛问舍利弗:「汝乃知是中央儿不?」舍
利弗言:「不及。」佛言:「则我身是。乃知右面之儿
不?」舍利弗言:「不及。」「尔时之儿,则舍利弗是。
其左面之儿,则大目揵连是。」佛谓舍利弗:
卷一 第 395b 页 T15-0395.png
「汝等本畏生死故不发菩萨心,而欲疾般泥
洹。观其一儿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者,今
我自致成佛。如汝等不离吾法,而作声闻乃
得解脱。」佛复谓舍利弗:「其欲疾般泥洹者,
当发意求佛如我。向之所说其疾者,无过萨
芸若。所以者何?无所挂碍故、用持尊故、用
无尽故、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故、莫能有
及等故、持有好故、以过诸声闻辟支佛故。其
欲作者,便得萨芸若意,亦复如是。」

说摩诃衍
品时,万人悉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其一
一尊比丘,舍利弗、摩诃目揵连、阿难、舍比、摩
诃迦叶、蠡越难头、耶和致难离、分耨头陀、
须菩提等,悉以头面著佛足,皆誉言:「若男子
女人欲求道者,当发尊意。所以者何?如佛百
千以法为吾等说,不能复发作菩萨心,皆而
有悔为罗汉故,不如本作五逆恶,其罪犹有
解脱,可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今者
以无所益。所以者何?惟烧佛种故。其器者
以不堪菩萨心。所以者何?譬若死人无益于
生者。今吾等以得脱,无益于天上天下。有两
足若四足者,皆依地而得活。其有发心为阿
耨多罗三耶三菩心者,诸天及人皆蒙其恩。」

尔时阿阇世王乘四马车与群臣俱出,而到
佛所,前为作礼而住,白佛言:「一切人从何因
缘而作罪?」佛语阿阇世:「以住吾我人者便作
罪,贪身故而有身用,是故不离其中。」阿阇世
王复问:「助贪爱者根为在何所?」佛言:「无黠是。」
则复问:「谁是无黠根?」佛言:「所作与念异,是故
根。」复问:「何所与念异者?」佛言:「其本异所作谓
卷一 第 395c 页 T15-0395.png
是。」复问:「本异者何谓是?」佛言:「如幻所化无
所有是故异。」复问:「谁化者?」佛言:「无有造者是
故化。」复问:「无所生无所有,当云何计?」佛言:
「用无有生无所有,故不可计。」复问:「所疑从何
因缘起?」佛言:「无所据故。」「何谓无所据?」佛言:
「如所说闻之则疑,是谓不据。」复问:「何所是道?
何所为信?」佛言:「脱于淫怒痴是为道。何所是
信?」佛言:「不得诸法根本,其心不异,是故为
信。」

阿阇世王即言:「善哉善哉!如怛萨阿竭所
说。一切人所以不信者何?自作故。今我用恶
人之言,敕令臣下自杀其父,用贪利国故、用
贪财宝故、用贪利宰民故、用贪利尊贵故。今
我使臣下而害其父,贪身狐疑不能自解,若
饮若食在戏乐、若在正殿听省国事、若在中
宫五乐之欲、若独与众俱,昼夜而不忘,饮
食则不能消,亦无其卧,颜色亦无和悦。时其
心常怖懅,知不离于泥犁。」则复陈言:「若盲者
承佛所得眼目,若为水所溺者依佛而得脱,
其有苦痛者佛而令得安,其有恐懅者佛而
为作护,其有贫穷者佛能为作珍宝,其有失
道径者能示于道路。佛以加大哀不以为勤
剧,等心于一切坚固而作厚,常忍于苦乐不
舍于一切人。今我身而怖懅,惟佛当加护,
令危者而得安。身无有能救者,唯愿而得济,
无所归者唯愿受其归命。譬若无眼目唯得
而视瞻,如人之欲躄惟令而得往。今当入
阿鼻乃至大泥犁,愿令得不入。惟怛萨阿竭
今当为我解说吾之狐疑,令心而得开至死无
馀疑,令重罪而得微轻。」

佛念阿阇世王,其所
卷一 第 396a 页 T15-0396.png
说甚深而微妙,是病莫能疗之者,独佛文殊
师利而有感应。舍利弗承佛威神,谓阿阇世:
「欲决狐疑者明旦作食,请文殊师利等,令到
其宫受之者,其若之官属皆当得其福,并罗
阅国诸民皆因是功德可而为本。」阿阇世王
则白文殊师利:「惟加大恩,明旦屈德就宫而
食。」则文殊师利答言:「以足可为供养已。」文殊
师利复言:「佛法非以衣食故。」阿阇世即白:「当
何以施之?」则答言:「若深入微妙,其事审谛无
所污亦无所著,亦无所疑无所难、无所畏无
所一惧,如是者以为得哀。」文殊师利复语阿
阇世:「念诸法,亦不念有亦不念无,是者以为
得哀。不当念过去意,亦不当念当来意,亦不
当念现在意,作是者以得加哀。汝不当念一
切之所可见者,亦不诚作是者,以得加哀。」


阇世王复白文殊师利:「如所言,悉法之所载
无有异,惟以身故当加哀受其请。」文殊师利
复言:「且止。其道者非以是故若饮若食。若王
不念有吾有我寿命人,以念是者以得加哀。
若心无所持亦无所缘,亦不四大亦不五阴,
亦不六衰亦不持三界,亦不于功德亦不念
无有功德,亦不于俗亦不于道,亦不于罪亦
不于无罪,亦不于馀亦不于无馀,亦不于脱
亦不于无脱,亦不于生死亦不于泥洹,作如
是者以得加哀。」

阿阇世王复白文殊师利:「闻
如是法倍复踊跃,以是故欲请之,令我缘
是而得安隐。」文殊师利答言:「汝希望有所
缘欲得安隐,是以不缘则无安隐。所以者
何?因其法无所缘无有安,不念是亦不贡
卷一 第 396b 页 T15-0396.png
高,一切无所念,是故缘是故安。于是中无
恶意,后复无灾变者。后有灾变者是则不安,
从本至竟无有异是乃为安。」

阿阇世复问:「说
何所法而无异可得安?」文殊师利言:「若空无
作者,无有能作者,无有想、无有愿、无有作,
亦无有作者。其有念我有所作无所作,是故
为异。亦不求无所缘,身口意是为作。所以者
何?无生死想。是故诸法若有所缘,当知悉
无所缘。」

阿阇世复问:「何谓生死无生死?」则言:
不念过去以尽。亦不念当来未至。亦不念今
「现在而无常,于诸法不念有所增有所减,作
者是生死则无生死。」阿阇世复问:「未脱者当
云何与道合?」文殊师利言:「汝知日明与冥合
不?」阿阇世言:「不合。所以者何?日出众冥晦灭。」文殊师利言:「王宁知冥所去处乎?」答
言:「不见可处,而在何所处?」文殊师利言:「所
谓道智来时,譬若日出不可知众冥所在,如
是时亦不知未脱所在。」文殊师利复言:「道与
未脱等、未脱与道等。何以故?俱空故,未脱与
道等故。诸法平等,其知是者未脱则为作道。
何以故?求不脱不知处,是故曰道。其求不脱
处而不可见,是则道。」阿阇世复问:「云何不脱
而为道?」文殊师利言:「于不脱是为道,不作
是者为道。」阿阇世复问:「其道者当云何学?」则
答言:「如学诸法。」阿阇世复问:「以学诸法宁有
处所不?」文殊师利言:「作是学道不可至。」阿阇
世复问:「其学者当至泥洹不?」文殊师利言:「乃
有法从泥洹来,言我从泥洹来?」阿阇世即言:
「亦无往者,亦无来者。」文殊师利谓阿阇世:「其
卷一 第 396c 页 T15-0396.png
学道知无处所,是故道。」阿阇世复问:「当何所
住道而学作是?」则答言:「无所住是为学道。」阿
阇世复问:「其学道者不作净戒、三昧、智慧住?」
即答言:「其道者不缘戒、不求三昧、不贡高于
智慧住。」文殊师利谓阿阇世:「乃可缘戒、求三
昧、贡高于智慧,作如是则有住处不?」阿阇世
言:「无。」文殊师利言:「故当如道无所住。」阿阇
世复问:「若男子女人当云何自前于道?」文殊
师利言:「其欲学道者,不见法有常无常,不见
法有脱无有脱,亦不见法安若苦者,亦不见
法是我若一切人,亦不见法在生死至泥洹
者,作是学道者为以前。」

阿阇世王即言:「善哉
善哉!如文殊师利菩萨之所言。惟愿受其请。
所以者何?用狐疑故。熟自思念,如诸法无吾
无我、无寿无命,而我有狐疑。」文殊师利言:「如
无者不可令有,以无者亦不脱亦无所脱,
其说我者而有脱者,以无有脱者亦不脱亦
无所脱。所以者何?诸法悉脱故。」

佛谓文殊
师利:「受阿闇世王请,用无央数人故。」文殊师
利则言:「惟受怛萨阿竭教。所以者何?不违教
故。」阿阇世则踊跃欢喜,便从座起,为佛诸比
丘及文殊师利作礼而去。

阿阇世行,且问舍
利弗:「文殊师利等辈者几人?」舍利弗言:「五百
人悉令于宫食。」便从道归于城。即敕大宫
令作百味之食。即日治其殿上,施其幢幡帷
帐华盖,以华布其地,悉持名香而熏之。设五
百高床,皆布名珠琬𤥻𤥻其色若干,合宫之内
悉皆治严,以华香遍之。敕令城郭诸街市
里皆而扫除,以华香从之,道边者皆施帷帐
卷一 第 397a 页 T15-0397.png
幢幡而起除之,其里之门皆施双结华,令诸
人民明旦皆当道迎供养。

文殊师利即初夜,
文殊自念:「我与少少俱出至请,亦无他感动,
乃可到他方刹土请诸菩萨,往到彼所令就
请,复悉听其所说法。」作是念时,应时如伸臂
之顷便从是不现,到东方过八万二千佛刹,
其刹名常名闻,其佛号字惟净首,今现在,有
众菩萨无异道,其刹土常转阿惟越致法轮。
其土诸树悉皆众宝,其叶花实无央数色,风
一起时吹其诸树,但闻佛音、但闻法音及阿
惟越致僧音。用是常闻三宝声,故其刹土名
曰沙陀惟瞿吒。文殊师利已在彼所,为佛作
礼,白其怛萨阿竭:「愿用我故,尽令菩萨到沙
呵刹土,至阿阇世所而就食。」佛则谓之:「其欲
行者便可往。」
《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