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考-宋-叶梦得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149-038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考卷九
            宋 叶梦得 撰
  庄公
单伯逆王姬此鲁附庸之君入其国为孤卿所谓公之
孤者也单国也伯字也以五十里称字与邾仪父同左
氏误作送王姬遂以为王之卿如祭伯然果尔即当书
天王使单伯送王姬杜预以为既命鲁为主故不言使
卷九 第 1b 页 WYG0149-0380d.png
非是刘夏逆王后于齐谓其过我非鲁事也故不言使
鲁虽主王姬何嫌于使而反与刘夏同乎左氏既失之
于此故后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亦谓之王卿士议者
谓自文四年踰今盖百馀年不应其寿考及此亦非是
果为王卿士其子孙或有世官者未可以是论之也此
盖鲁单伯之子若孙也公羊榖梁得经之正文以送作
逆故皆云吾大夫之命于天子者仅得之而未尽凡鲁
大夫以君事执于他国皆致季孙行父执于齐经书舍
卷九 第 2a 页 WYG0149-0381a.png
之于苕邱而不致后书公至自齐盖与公同至故举重
也单伯执非其罪故书单伯至自齐不然王卿士见执
而舍自当还京师鲁何由致之乎
单伯见经者六庄元年单伯送王姬十四年单伯会伐
宋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文十四年单伯如
齐齐人执单伯十五年单伯至自齐左氏于送王姬不
为义而于会伐宋曰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单伯会之
于执单伯曰襄仲使告于王请以王宠求昭姬于齐单
卷九 第 2b 页 WYG0149-0381b.png
伯于齐请子叔姬盖谓单伯为王臣也故杜预从而推
送王姬者亦为王臣惟公羊榖梁经文送王姬为逆王
姬故二氏皆谓吾大夫之命于天子者也以经考之当
以二氏为正凡王臣出临盟会征伐之事皆不言会如
宰周公刘子之会葵邱平邱召陵尹子单子刘子之盟
柯陵鸡泽平邱尹子单子之伐郑皆直序诸侯之上盖
会者以别内为志之言也诸侯之志自鲁言之则或外
或内不同而天王则无彼此之辨以王命临之而已故
卷九 第 3a 页 WYG0149-0381c.png
公与内大夫可言会王臣不可言会此理之甚明者也
左氏惟不知送字文误故不为说而于伐宋如齐言之
不知齐自乾时之战后未尝与鲁通前年为柯之盟始
释憾故以大夫往会伐左氏既不能考之于经又不能
考事之序妄意以为然故于伐宋为齐侯请师于周之
言于如齐为襄仲请命于王之说甚矣左氏之好诬也
至于至自齐知其不可通则又设为之辞曰齐人许单
伯请而赦之使来致命书曰单伯至自齐贵之也齐人
卷九 第 3b 页 WYG0149-0381d.png
来归子叔姬王故也使诚齐以王故而归叔姬单伯则
可贵矣何预于告庙乎
白虎通父没称子某屈于尸柩也既葬称子者即尊之
渐也踰年称公者缘臣民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终始之
义不可一年二君故踰年即位得民臣之心也二年然
后受爵者缘孝子之心未忍安吉引韩诗内传诸侯世
子三年丧毕上受爵命于天子乃归即位爵天子有也
臣无自爵之义也童子亦当受爵命使大夫就国命之
卷九 第 4a 页 WYG0149-0382a.png
不与童子为礼也此虽无见于经以理考之古者交际
之道必待成人而后与之为礼未成人生谓之童子死
谓之殇殇与童子皆不得用其正礼故二十而冠已冠
而字尊而不名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然
后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玄端奠挚于君而为人
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之道可以责之矣盖未成人
虽此四者不以责也而况天子之尊而下与之交际乎
襄公即位才三岁免丧当五岁此决未能朝者然春秋
卷九 第 4b 页 WYG0149-0382b.png
不书锡命盖以为常礼而不书则白虎通之言为有證

韩诗之言郑氏取之载于胆彼洛矣注以为诸侯丧毕
见王以士服王锡之命圭黻冕然后归以临其民韩诗
今亡矣而士服见王之礼非白虎通所载盖必有别见
者矣其说以韎韐有奭为始来朝之服鞞琫有珌为王
所赐之饰按士冠礼爵弁服韎韐盖正士之服岂以是
推之欤
卷九 第 5a 页 WYG0149-0382c.png
鲁诸公皆不书免丧朝王之事惟庄公书王使荣叔来
锡桓公命文公书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成公书天子
使召伯来赐公命凡三见桓公未尝朝王受命而追锡
之文公未终丧朝王而先锡之成公非有功德而加赐
之皆有为而书则其为诸侯不书者岂皆朝而受命以
为常事故不书欤杜氏注毛伯来锡公命云诸侯即位
天子赐以命圭合瑞为信以左氏所记周公忌父王子
党会齐隰朋立晋惠公明年王使召武公内使过赐晋
卷九 第 5b 页 WYG0149-0382d.png
侯命为證不知此与文公之失一也而遂以为礼乎然
诸侯之有功德者有时而加命则与此异矣如王使召
伯廖赐齐侯命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
晋侯为侯伯之类则王制所谓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
赐者也有来朝而赐者有就赐者皆谓之锡命就赐如
上齐侯来朝而赐之则如诗韩奕美宣王能赐命诸侯
采菽赐幽王诸侯来朝不能锡命以礼其施各有当而
榖梁乃以为礼有受命无来锡命别锡命皆以为在外
卷九 第 6a 页 WYG0149-0383a.png
此亦得之而未尽也
王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如则赐也不过九命次国之君
不过七命小国之君不过五命而不言大国盖冕三公
之服也其出封加一命卷赐上公九命之服所谓有加
则赐大国也自三公推之卿六命其出封为侯伯则毳
冕加鷩冕七命之服大夫四命其出封为子男则希冕
加毳冕五命之服犹三公之加衮所谓不过七命不过
五命者卿不越而封公大夫不越而封侯伯也与周官
卷九 第 6b 页 WYG0149-0383b.png
称五命赐服七命赐国者同此礼之言出封之赐者也
乃春秋之言赐命则与此异春秋之诸侯固己出封矣
始即位而天王各锡之以所应服之服谓之锡命非锡
命者其曰赐命者盖加之以非所应服之服而不进其
爵何以知之晋文公献楚俘于王王命内史叔兴父策
命晋侯为侯伯锡九命作伯上公之服也然文公犹称
侯而不言公其爵未之有加也盖所谓命者服也非爵
也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盖由爵以辨爵则为爵
卷九 第 7a 页 WYG0149-0383c.png
之命此大宗伯所谓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者也由服
以辨爵则为服之命此典命所谓诸侯之五仪诸臣之
五等之命而其事则宫室车旗衣服礼仪者也故司士
言以德诏爵以功诏禄以能诏事以久奠食而继之言
惟赐无常司士之所诏者常也王之所赐者无常也然
则成公言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其亦自七命侯伯之
服而加九命上公之服欤晋文公加上公之服而作伯
者也成公加上公之服而不作伯者也此又其锡与赐
卷九 第 7b 页 WYG0149-0383d.png
之辨
周官典命上公九命侯伯七命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
车旗衣服礼仪皆视其命数为节此先王五等之侯之
辨也自尧舜以来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凡赏
诸侯未尝不以车服为差诸侯之服则司服所谓公之
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
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者是以其车
则巾车所谓王之五路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旗以宾
卷九 第 8a 页 WYG0149-0384a.png
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者
是已服有三等而车则但以金路象路分同姓异姓皆
一等其所以别者则大行人所谓贰车九乘七乘五乘
者先儒谓金路象路既以封皆得自乘然不应皆得全
同天子则其饰天子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旂象路朱
樊缨七就建大赤疑亦有所降杀下及于革路龙勒条
缨五就建大白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者许男卒于师
左氏言诸侯卒于朝加一等卒于师加二等于是有以
卷九 第 8b 页 WYG0149-0384b.png
衮敛谓许以男爵加二等得与公同服故言以衮敛则
诸侯有功德而加命者亦鷩冕者得服衮冕贰车七乘
者得九乘之类欤此但增其车服之命数非迁其爵也
晋曲沃武公诱杀小子侯灭翼未得自有晋也其大夫
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见于诗曰岂曰无衣六兮岂曰
无衣七兮六者天子之卿七者出封为侯伯者也故传
言命武公以一军为晋侯周孝王以非子能服西戎邑
之于秦以为附庸至襄公当犬戎之难以兵佐周东迁
卷九 第 9a 页 WYG0149-0384c.png
平王赐之岐以西之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其大夫作终
南之诗以美之此皆始封为诸侯者也鲁僖公能遵伯
禽之法牧于坰野鲁人尊之季孙行父请命而史克为
之作颂此有功德而加命者也然而王使荣叔来锡桓
公命天王使毛伯来锡文公命天子使召伯来赐成公
命皆见于经而僖公独不见何也凡春秋合礼则以为
常事不书桓不朝而追命此皆礼之不宜有也故书若
僖公之见于颂者固礼之所得赐而不书也乃齐小白
卷九 第 9b 页 WYG0149-0384d.png
之霸天子使宰孔赐大路龙旂九旒渠门赤旂晋重耳
之霸天子使尹氏赐大辂戎辂彤弓矢玈弓矢秬鬯虎
贲此命之为侯伯所谓八命作牧者虽为加命而非鲁
事故春秋亦不书然则春秋锡命赐命凡三见桓公文
公自即位之礼而加赐者惟成公僖公一以无功德非
礼而书一以有功德合礼而不书可见春秋之法也
迁灭三王之刑也齐而迁纪邢鄑郚则不可以舜典言
窜三苗于三危而皋陶谟谓何迁乎有苗则舜亦迁矣
卷九 第 10a 页 WYG0149-0385a.png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周公告召公
作将蒲姑孔氏谓成王即政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
以其数反覆遂灭奄而徙之此成王之迁也然谓迁其
君则不得言灭但徙其地如三苗之于三危孔氏言之
误矣宋人迁宿齐人迁阳此亦存其君长而徙之者也
但诸侯所不得为故见贬焉至淮夷则灭之矣周官言
成王既黜啇命灭淮夷岂惟成王为然孟子言及纣之
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
卷九 第 10b 页 WYG0149-0385b.png
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盖纣之末王政不行
诸侯习于乱者众矣征葛戡黎伐崇汤文所不能已至
武王得天下而有不尽服者虽灭国至于五十而不嫌
于多焉此非春秋诸侯之谓也灭国罪矣又有会诸侯
而遂灭者会灭罪矣又有以其君归而杀之者夫安得
而不正之哉故迁灭虽三王之刑而不可行于春秋大
司马九伐之法内外乱鸟兽行则灭之而无所谓迁者
盖伐得之而后迁非以师直迁尤以见先王之慎乎迁
卷九 第 11a 页 WYG0149-0385c.png
人非如有苗与奄亦不为也
礼诸侯女嫁为夫人父母在岁一归宁父母没使人归
宁所以远嫌也泉水之诗言卫女父母终思归宁而不
得载驰之诗言许穆公夫人思归唁其兄于义不得是
也桓公之祸自泺之会与文姜如齐者始固无可言矣
为庄公者既不能诉于天子以讨齐罪又不能以义正
文姜反使孙于齐自人道言之忘父雠而纵母淫盖礼
义之所不胜责也春秋不言夫人之归而见会齐侯于
卷九 第 11b 页 WYG0149-0385d.png
禚于防于谷者三中间如齐师者有焉飨齐侯者有焉
而未尝一加之辞以为贬盖春秋礼之大经也凡礼之
所著有刑名分守见于言辞动作之间昭然不可违者
天下孰不与共由之违之斯罪矣但著其实所谓不待
贬绝而自见也故夫人会飨如师未尝不正齐侯而书
之至公及齐人狩于禚则书齐人而不书齐侯与公狩
者岂微者哉乃齐侯也而人之是犹可责以礼义者人
齐候所以人公也季氏富于周公冉求为之聚敛而附
卷九 第 12a 页 WYG0149-0386a.png
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夫聚敛与画寝其过一也何求犹将论其罪而予遂绝
而不得录欤盖聚敛虽贪其馀犹可与为善乃昼寝则
凡为善之道皆废矣此孔子于春秋轻重予夺之辨也
今不以夫人人齐侯而以庄公人齐侯夫人尚可与立
于天地之间欤故诗齐风五篇南山敝笱载驰为襄公
文姜作者三猗嗟为庄公作者一皆斥言齐子而以鲁
卷九 第 12b 页 WYG0149-0386b.png
道有荡见之至庄公则徒言其有威仪技艺此所谓是
仪而非礼者也诗人之情恕而卒归于恩故以恩掩义
而刺之者犹将使闻而知所反春秋之道严而卒归于
义故以义掩恩而绝之者遂将使不得见夫然后天下
后世所以立人道者深而望人伦者厚也
文姜与齐侯为会者三庄公不能禁春秋正齐侯之爵
而书之其绝之固已深矣而庄公之末复与杞伯姬为
洮之会则其初尚可以礼义望之哉方是时公子友见
卷九 第 13a 页 WYG0149-0386c.png
而不能正可谓国无人矣伯姬以二十五年归杞子叔
姬者公子也不言子者姑姊妹也公立二十五年而伯
姬始嫁亦已晚矣后二年而为此会夫岂以父母亡而
不能归宁故欤然以春会而冬见伯姬来则归宁矣继
书杞伯来朝同在一岁之间杞于桓二年以侯见至是
而称伯意伯姬既嫁杞侯放弃周礼有不当者公绝而
不得归故求为会以请公公许之来而杞伯亦从而朝
比事考之宜然洮之会非禚之会未可以齐侯文姜责
卷九 第 13b 页 WYG0149-0386d.png
公与伯姬也乃其违礼则一矣故其辞一施之此可以
见春秋之爱礼者如是其严不以异事而少假之也
礼夫人有飨诸侯之礼而无会诸侯之礼盖会天子不
时见诸侯之名诸侯僭之固已罪矣而况夫人乎而记
礼者言非祭男女不交爵以此防民阳侯犹杀缪侯而
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郑氏言同姓议者谓王
飨诸侯与诸侯自相飨后夫人与亚献特同异姓不同
尔大宗伯大宾客则摄而载祼谓异姓也内宰凡宾客
卷九 第 14a 页 WYG0149-0387a.png
之祼献瑶爵皆赞谓同姓也瑶爵夫人之器盖同姓则
后夫人亲献异姓则使摄献由是言之周之盛时夫人
有飨同姓诸侯之礼矣盖诸侯朝聘其致飧致饔饩相
与为好者后夫人无不同是以礼成而飨者亦如之自
阳侯而废不知始何时而文姜会齐侯施之祝丘古者
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窃诸侯之僭礼而施之齐侯
既不胜诛矣又况窃先王之遗礼而为之乎故终春秋
夫人之飨才一见三家者以雍彻孔子犹谓之不仁曰
卷九 第 14b 页 WYG0149-0387b.png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若文姜岂特不仁
而已乎会而已乎至于如师如师不已至于飨此春秋
所以历著而不少假也
君子不责人以有过而贵于改过所以成人之美而去
其恶也故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恶于过
者为其怙终而不悛也是故春秋谨之文姜之罪自桓
弑而书孙于齐则已极矣此于王法所当诛而不得有
者也然子无绝毋之道则义有不得不见故但没其归
卷九 第 15a 页 WYG0149-0387c.png
以著鲁人之意然未几覆出为恶而会齐侯于禚则终
不可为之隐也故继书如齐师飨齐侯于祝丘会齐侯
于防会齐侯于榖如齐如莒斥齐侯而正言之所以见
其恶极而不可掩也自七年会于榖之后小白即霸矣
使小白而申王法犹当追治其罪而一正之与哀姜等
事既连襄公则小白所以不可为也文姜虽免于小白
之诛而不能免于春秋之诛是以尽其辞而著之与亲
加其身者无异矣昭公始以少姜之丧如晋固已丧其
卷九 第 15b 页 WYG0149-0387d.png
为国君之道矣平公郤而谢之曰非伉俪请君无辱不
得见而还自有心者言之有不胜其耻者宜无以见其
国人而昭公不愧也及平公死昭公立又往朝焉复以
莒人之愬而辞亦可以已矣其明年平丘之会不与盟
而又朝复以邾莒之愬而辞至于二十一年又朝复以
解虞之役而辞则昭公自弃其身而忘其国者盖如是
也故连四书公如晋至河乃复揭公而著之不略为之
辞至二十三年公如晋至河有疾乃复后见有疾则前
卷九 第 16a 页 WYG0149-0388a.png
为无疾而拒之不纳也夫安有堂堂七百里之国与南
面之君并列于五服而为人贱之若此者乎使昭公当
少姜之辞能慨然归而修其国政以自取重于霸主则
春秋必有为之讳而不书者矣一辞之不耻至于四则
虽拳拳有爱君之心将何所施之哉故亦尽其辞而历
见之也易曰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文姜之谓也孟子曰
无耻之耻无耻矣昭公之谓也故春秋有不怒之威不
杀之刑于文姜昭公见之矣
卷九 第 16b 页 WYG0149-0388b.png
孟子对滕文公之问处乎齐楚之间竭力事之而不得
免者先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
则是可为也其意以为民与吾共守则吾可守民不与
吾共守而吾强守焉则是以所养人者害人故以太王
去邠之事言之以为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如是则诸
侯有去其国之道矣其后复言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
能为也效死勿去其意以为民虽去吾不可以不守虽
死焉而不避也是二者孟子之所不能决也以礼考之
卷九 第 17a 页 WYG0149-0388c.png
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此道之常而不可易也
故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柰何去
宗庙也乃王政不行于天下强陵弱众暴寡有如齐楚
之于滕者徒斗其民则不可身死国灭而丧其宗庙亦
不可孰若为太王之为以待其后世之子孙乎故曰苟
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此春秋所以与纪侯大去其国者欤若孟子可谓知春
秋矣且孟子岂不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卷九 第 17b 页 WYG0149-0388d.png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然不以是
告滕文公而及太王盖人之为人者以其有理义之心
也其心存焉则理义为可行也乃仁不足以存恻隐义
不足以起羞恶彼自丧其本心者惟志乎得而已此之
谓踰闲荡检非人者吾独可以理义期之乎春秋之时
晋楚争霸郑介于其中自郑伯逃盟以附楚诸侯共讨
之郑之不能自立久矣牺牲玉帛待于二竟惟强者之
卷九 第 18a 页 WYG0149-0389a.png
从襄之八年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子驷子国子耳则
欲从楚子孔子蟜子展则欲待晋子驷曰民急矣姑从
楚以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其币帛以待来者小
国之道也子展曰晋君方明四军无阙八乡和睦必不
弃郑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子驷卒从
楚而辞晋晋人来讨郑行成而晋人盟于载书曰郑国
不惟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子驷改之曰
郑国不惟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
卷九 第 18b 页 WYG0149-0389b.png
亦如之晋人不能夺也其后虽为萧鱼之会而或晋或
楚更相去来二国终莫能定此楚共王晋悼公之为也
由是言之苟理义为未亡虽共王悼公且不敢灭郑而
齐僖公之于纪则异是纪既无贤臣与之共治齐郑袭
之而不得遂并取其郱鄑郚三邑则理义之为不可期
也请酅以季后焉而去之使纪季能有立乎则所以复
齐者固未晚如其不然虽吾死焉而国遂亡亦何益于
纪此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者也纪侯盖知之矣此
卷九 第 19a 页 WYG0149-0389c.png
非齐纪之论僖公纪侯之论也使僖公能如共王悼公
之于郑则纪侯亦何必去惟达理者为能观时而不违
其道惟知道者为能顺便而不失其政故吾以孟子为
知春秋也
或言王人子突救卫吾谓救非王之道周官大司马救
无辜伐有罪则救亦王道焉安得为非乎此非子突之
谓也方四国党朔欲以兵共纳若王不失其为王则伐
四国而讨有罪朔自不得纳矣何待子突之救今不能
卷九 第 19b 页 WYG0149-0389d.png
伐四国而徒救黔牟此吾所以言非王之道也虽然吾
非不知伐四国四国之强非王师之所能加故不得已
救黔牟犹愈于不救则舍伐而为救此春秋所以原其
情而子突得见褒也
周官大司马春教振旅遂以蒐田夏教苃舍遂以苗田
秋教治兵遂以狝田冬教大阅遂以狩田此因四时之
田以讲武事各推其事以为主也左氏载臧僖伯之辞
既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又曰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卷九 第 20a 页 WYG0149-0390a.png
此盖大比会六乡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
其众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者故春秋凡书蒐皆谓之
大蒐然则庄公书春甲午治兵亦岂止以失时故欤左
氏载楚子使子文治兵于睽则将以围宋也子庚帅师
治兵于汾则将以伐晋也晋侯蒐于绵上以治兵则以
命诸将也若此之类盖凡有事而习战皆先治兵则非
秋狝之所为必矣而左氏乃言春治兵于庙礼也礼无
有治兵于庙者正使得治于庙此于周为冬事而春兴
卷九 第 20b 页 WYG0149-0390b.png
之亦安得为礼乎治兵不地以即地之也其非在庙尤
可见矣公羊以为俟之矣故春秋为之辞曰吾将以甲
午之日治兵于是意不以属下文若以陈蔡别为一事
鲁师无名而出出而淹久者亦多矣未为大恶亦何必
讳而为之辞乎
郕降于齐师齐人降鄣此其罪一也而文不同降者对
叛之辞也有叛而后有降周官大司马九伐之法负固
不服则侵之先儒以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为说以为不
卷九 第 21a 页 WYG0149-0390c.png
服事大此附庸或已邑或方伯连帅之所统有所系属
而不服者则必请之王而伐焉服罪而后降之故环人
环四方之故降围邑实居其一此王政也诸侯各守其
封土不相为叛服则无降诸侯而擅纳降皆罪也齐人
降鄣不言叛直见以众暴寡而力胁之则曲自著矣若
郕降于齐师前既言我师及齐师围郕矣不可复言齐
师降郕又无以别降于齐不降于我不得不随事变文
然言降于齐师不言降于齐是亦以力胁之也正使不
卷九 第 21b 页 WYG0149-0390d.png
以力胁之而自降非我封土尚不可纳况以师乎
失地之君与避罪之臣出奔诸侯相与为援以兵强返
于其国者春秋皆以纳书之纳之为言入之自外而非
其内之所欲者也然亦必视其正不正焉纳其所当纳
者正也虽不能纳皆得以纳见纳而不当纳者不正也
虽能纳之皆略而不书故纳子纠纳顿子纳北燕伯于
阳纳卫世子蒯聩非其所当君则必嫡而宜继世者邾
捷菑虽不正善其不克纳犹得见纳陈之公孙宁仪行
卷九 第 22a 页 WYG0149-0391a.png
父则与其君朋淫而致祸阶者也灵公之弑虽能诉于
楚以讨夏徵舒然亦得以纳书之则无已过乎古者父
之雠不与共戴天君之雠视父故春秋君弑贼不讨不
书葬以为葬生者之事也君弑而贼不讨是无臣子也
虽葬犹不葬焉其责于臣子者如是其严然弑君二十
五讨而得葬者才三人卫桓公齐襄公而陈灵公居其
一焉蔡景公许悼公之得葬春秋之义而非以其能讨
也晋惠公能杀里克而卓不得葬卫献公能杀宁喜而
卷九 第 22b 页 WYG0149-0391b.png
剽不得葬以其杀之者非以罪讨也由是而言陈灵公
之弑陈不为无臣子未有一加诛于夏徵舒者宁仪父
虽从君于恶其力能援强国以复君雠岂不足重愧当
世之臣子况不能讨贼者哉楚子之纳二人固未必能
权以义而春秋之意以为灵公君臣相与为谑而病徵
舒二人初不期于君之弑也使知之亦未必肯为矣乃
陈之臣子孰非食其君之禄者不能讨徵舒而二人独
讨之则所以事其君者举陈国之人皆不若也逢君之
卷九 第 23a 页 WYG0149-0391c.png
恶其罪小复君之雠其功大非春秋谁能辨之左氏以
纳二人为有礼吾固未知其说而谷梁乃以为辅人之
不能民而讨犹可入人之国制人之上下使不得其君
臣之道不可反以此为非盖不知二人诉于楚之事而
槩以内弗受之意推之岂不知书纳者春秋之所与乎
吾故以为不得于事则求于义孰谓谷梁而不达此也
凡纳君纳世子纳人君以纳见者皆与其纳者也纳非
诸侯之所得为也而春秋何以与之国君世子失国大
卷九 第 23b 页 WYG0149-0391d.png
夫失位天子不能正也而邻国之诸侯有能纳之者义
不得不与犹之封也是亦所谓实与而文不与吾何以
知之卫朔攘伋寿而取其位义不可以得国者也而诸
侯拒王命而纳之故不书纳而书伐齐昭虽受命于小
白以属宋而庶长有无亏在宋襄公强与齐战而纳昭
故不书纳而书战此义所不得纳者也纳而当但正其
名上不系国下不见国以为国者固其国不待书而可
知也春秋得正其辞惟齐子纠一人而已故书曰伐齐
卷九 第 24a 页 WYG0149-0392a.png
纳子纠上不言齐子纠下不言纳子纠于齐以力致之
者也然有善不善焉惟其义之所在如九江纳锡大龟
之类此纳之善者也纳郜鼎于庙之类此纳之不善者
也今义不可纳者既不得以纳见则凡书纳者固无不
善矣而公羊以纳为入辞误矣凡入未有善者也故通
谓之逆辞岂纳之谓乎榖梁槩以为内弗受此施之郜
鼎可也而不可施之国君世子彼内受则弗纳矣春秋
所主不在受不受也然而纳顿子于顿纳北燕伯于阳
卷九 第 24b 页 WYG0149-0392b.png
此国君也纳卫蒯聩于戚此世子也何以上击国下见
国乎顿子北燕伯国君不系国则无以名矣顿子见于
顿者以别于围陈嫌也北燕见于阳者未得北燕也卫
蒯聩则辄在内国已有君也春秋将别蒯聩正辄不正
不可曰公子蒯聩故取其君在称世子之名挈卫以表
之与郑忽蔡有同辞所以辄也其曰于戚则则亦未得
卫之辞也然则邾捷菑不正者也何以亦书晋人纳捷
菑于邾乎盖欲见弗克纳之为正则不得先见纳捷菑
卷九 第 25a 页 WYG0149-0392c.png
也若公孙宁仪行父则从君于乱者也君弑而出奔其
位已绝矣自不得系之陈为其能求援于外讨贼而复
君雠以愧陈之臣则虽使复位可也则不得不见陈不
然上不系国下不见国则纳之安往乎皆有为而言之
此吾所谓春秋与其纳而得正其辞者惟子纠一人尔
凡内战言战于某皆不书败绩言败某师皆不言战左
氏于庄十一年发例曰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
战大崩曰败绩是未尝知内外之辨也春秋内鲁而外
卷九 第 25b 页 WYG0149-0392d.png
诸侯内辞未尝不与外辞异况兵之胜败乎今书及某
师战于某者三乾时也奚也升陉也败某师于某者七
在公者五菅也长勺也乘丘也鄑也偃也在内臣者二
郦也鼢泉也惟乾时之战言败绩内战书战则不书败
书败则不书战战与败别而为二辞至于外战槩书某
师及某师战某师败绩在彼书彼在此书此合而为一
是岂无意哉公羊榖梁以战于某为内败以败某师为
内胜内败讳不言故或曰内不言战言战斯败矣或曰
卷九 第 26a 页 WYG0149-0393a.png
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内胜举其重故公羊皆不为说
而榖梁曰内不言战举其大者也庶乎其知经矣然榖
梁犹以败某师不日为疑战疑战而曰败胜内也则近
于左氏所谓敌未陈曰败某师者盖拘于日不日之例
也且左氏言宋侵我公禦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
此未必有实特不知内辞之异但见文直曰败某师故
意之云尔郦之役书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郦获
莒挐此书日者也榖梁以为公子友屏左右与莒挐相
卷九 第 26b 页 WYG0149-0393b.png
搏取其宝刀孟劳杀之故书获莒挐以恶公子之绐若
是则疑战矣何以反书日乎日不日固无足据也何以
知言战之为败也乾时之战已自言败绩而升陉之役
又我败邾人获公胄悬诸鱼门而两战皆败矣故败某
师或言公或言内臣而战于某皆止言及而没公非以
败为耻乎乾时之战独言败绩者此又春秋之异文不
可以常例拘也
及某师战与败某师于某皆敌一国之辞以内为主故
卷九 第 27a 页 WYG0149-0393c.png
及者犹言我主乎此战而败者犹言我能败之也桓及
郑师伐宋则非独我矣然以我及郑则主战者亦我也
其败不可言我及郑师败绩故与内同辞曰丁未战于
宋桓会纪侯郑伯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虽我在会
然主之者纪侯也不可言我败某师败与外同辞曰齐
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春秋之言如是其严也惟郎之
役齐侯卫侯郑伯三国皆来深入我地则非我所主不
可言及故虽与内同辞曰战于郎而变文特加来焉以
卷九 第 27b 页 WYG0149-0393d.png
三国之自外至志乎为此战犹来聘来盟者也大凡及
虽指外亦皆多主一国为辞惟成十六年书晋侯及楚
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与前桓之及齐宋卫
燕四国恶诸侯之相连衡而侵人也然则齐卫郑三国
之书来其恶之亦深矣
或曰晋人败狄于箕于交刚于大卤楚人败徐于娄林
于越败吴于槜李此外战也何以与鲁同辞乎晋之败
狄以中国败外国也楚与徐于越与吴皆外也外交战
卷九 第 28a 页 WYG0149-0394a.png
而自相败不足言败绩故略之而更为内避与中国同
辞也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晋虽中国不正其在丧
而与姜戎邀击秦故贬而与姜戎败秦之辞一施之吴
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六国皆中国而吴并败
之故总言败六国之师亦略之以示贬不嫌于同辞也
惟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疾献舞之夺蔡季又
怒息而自取灭于楚其罪尤重于殽之役故虽无姜戎
在其间而比之外国互相败者疾之也
卷九 第 28b 页 WYG0149-0394b.png
或曰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晋人秦人战于河曲此外
战也何以亦与鲁同辞非同辞也此以交刚之例狄之
略而不书败绩者也何以知之公羊皆以此二战为偏
战曰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意谓两陈适相当无胜负
云尔据左氏河曲之役赵穿先以其属出赵盾恐秦获
穿而胜乃皆出战交绥交绥之为言两退军也言两军
不力战而各退以此为敌可矣令狐之役赵盾改立灵
公背先蔑而拒公子雍出军以禦之左氏云赵盾曰先
卷九 第 29a 页 WYG0149-0394c.png
人有夺人之心遂潜师夜起以败秦师据左氏例当以
未陈而战书败秦师与前正相戾何得亦以为交绥而
书战乎盖公羊不见其事但见书战而不见书败绩意
乎为敌左氏虽知其事而不达其义故河曲交绥适幸
偶合至于后世则不悟其相戾而不为义其实皆非知
经者也今以楚人及吴战于长岸例推之正以其连年
兴师不已以病其民故贬而狄之尔其或言及或不言
及者及者我主战而内为志也不言及者两欲之而不
卷九 第 29b 页 WYG0149-0394d.png
相及也其言战者犹之内辞主不胜以别客也左氏谓
吴公子鲂战先死楚师大败吴师获其乘舟馀皇吴子
光潜长鬣者于舟侧夜呼以乱楚师复大败之取馀皇
以归以后战为主则吴为败楚故以战书也公羊榖梁
皆不知此故公羊亦以为敌而榖梁以为进楚子吴楚
于此未见其为优劣也何以独进楚子乎尤可见其无
所传而妄意之也公羊榖梁皆别偏战与疑战偏战先
为师期结日成陈各据一偏者也亦谓之前定之战若
卷九 第 30a 页 WYG0149-0395a.png
鞍之战晋师至于靡竿之下齐候请战曰不腆敝赋诘
朝请相见而后晋人从之泓之战宋公与楚人期于泓
之阳楚师济泓而来有司请迨其未毕济击之宋公不
可之类是也疑战乘其不备掩击之疑而不信者也亦
谓之诈战殽之战杞子使秦潜师袭郑穆公从之晋襄
以先轸之言发命遽兴姜戎墨衰绖而邀击之鸡父之
战吴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陈三国之师三国争之吴
以三军击于后乘其乱而败之之类是也左氏不别此
卷九 第 30b 页 WYG0149-0395b.png
二战而为例曰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则皆
陈者二氏所谓偏战也未陈者二氏所谓疑战也故其
载事多附会其例而间有自相戾者如令狐之役是也
则其虚实亦不可尽考若柏举之战言阖闾之弟夫槩
王晨请先伐子常之卒俟其奔而后以大师继之弗许
夫槩王自以其属五干击之子常之卒奔楚师乱遂败
之此亦所谓疑战也乃先言二师陈于柏举夫两师皆
陈即战矣何有先大师而伐击又子常受其击而大师
卷九 第 31a 页 WYG0149-0395c.png
不为之援者乎此盖以经书战恶其与例不合彊为之
辞大抵左氏之弊类此不知经之书法而求合乎事者
也若鸡父之败三国公羊自以为偏战而左氏所书乃
与柏举事相近亦未必然要之鲁之书败自是内辞而
中国与外战书败者内中国之辞外相战书败者略之
不与中国同辞中国与外战书败而鸡父书吴败三国
者欲以见胡子沈子之灭外相战书败而长岸书楚之
及吴战者以别楚之不胜此春秋之变文也偏战疑战
卷九 第 31b 页 WYG0149-0395d.png
各系其敌经初不以为辨故鲁之书败某师者不可皆
谓未陈而疑战也公羊之说皆优于二氏
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初不见战公羊以为
不使主中国吾固言其非矣榖梁言中国不败胡子髡
沈子盈其灭乎其言败释其灭也此非也邲之战以荀
林父及楚子曰晋师败绩矣自不得言楚败晋师何云
中国不败乎左氏云不言战楚未陈也盖左氏以罪人
犯三国故云尔此皆不通经而妄意为之说尔凡春秋
卷九 第 32a 页 WYG0149-0396a.png
夷狄败中国未有言战者盖略之也故荆败蔡师于莘
楚人败徐于娄林于越败吴于槜李三书同一辞败中
国则言师败夷狄则不言师鸡父之役犹言荆败蔡师
于莘春秋之常法也何用别其偏战诈战陈未陈乎若
邲言战言晋师败绩鄢陵言战言郑师败绩盖荀林父
晋侯主战此自中国之辞不可以通前例也
凡取皆对予之辞也我物而推以与人谓之予非我物
受之于人谓之取然取予之间犹有道焉故曰可以取
卷九 第 32b 页 WYG0149-0396b.png
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予可以无予予伤惠予且不可
伤惠况非我物而疆取于人乎故取郜大鼎纳于太庙
书取见大鼎之为郜物也取田取邑取附庸之国者皆
谓之取见其非我物各有所系属而彊有之也然则齐
人取子纠杀之何以言取此所以正齐而贬鲁也子纠
云者犹言鲁有子纠齐之所应立而托之鲁者也齐之
所应立则齐人不得以为我有托之鲁则鲁可以为主
而不得以与齐鲁不能终其托而使齐人得以杀之则
卷九 第 33a 页 WYG0149-0396c.png
齐不可取而鲁可以无予所以同之已物而交讥之也
或疑管仲晏子叔向子产皆四国之贤大夫管仲子产
尤见称于论语而春秋一不褒之何也春秋为天下后
世立王法非因人而为之者也善恶皆适见于事举吾
法而加之使天下后世知所劝沮而已初不以其人也
管仲事小白子产事简公定公皆为卿晏子事灵公庄
公景公叔向事悼公平公昭公虽不为卿皆大夫也是
虽得见于春秋者而未尝预征伐预聘会事则春秋
卷九 第 33b 页 WYG0149-0396d.png
安得而书乎正使尝预聘会征伐之事其褒贬当系其
事之如何使其事在所贬则虽此四人且不得免而况
于褒将以其贤而使春秋彊见之是必假事设辞然后
得致其意则春秋乃好恶之私尔非立王法也
灭国大恶也然孟子言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五十而
天下大悦则灭未必皆不善也盖内外乱鸟兽行则灭
之先王以当九伐之末诸侯之罪莫重焉不得已而至
于夷其宗庙废其社稷以为不如是政教无以行于天
卷九 第 34a 页 WYG0149-0397a.png
下而民有受其害者固先王所不能免也然周有天下
诸侯之国千八百其化于纣之恶久矣而灭者才五十
于周公犹以为少也春秋之初自庄十年始见齐师灭
谭则小白也以传考之齐侯出过谭谭不为礼及其入
诸侯皆贺而谭又不至故讨无礼而灭之果如是谭之
罪未至于灭也虽天子且不得灭而况齐乎春秋著始
灭而无所加辞亦以非天子之命而擅灭人之国不待
贬绝而自见也
卷九 第 34b 页 WYG0149-0397b.png
古者庶人之在官者为其国君服齐衰三月畿内之民
服天子亦如之大夫以道去其君扫其宗庙而未绝亦
服齐衰三月言与民同也所谓以道去其君者三谏不
从放于郊君赐之环则返赐玦则去者也礼大夫去国
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彻缘鞮屦素簚
乘髦马不蚤鬋不祭食不说人以无罪妇人不当御三
月而复服用丧礼称丧人盖君犹父也人而无父可乎
及其遂去而不反也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出入有诏于
卷九 第 35a 页 WYG0149-0397c.png
国若兄弟宗族犹存则反告于宗后爵禄有列于朝谓
其子孙犹有仕而在位者也出入有诏于国谓其卿大
夫吉凶犹有告而相闻者也是以犹用旧国之法至爵
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然后惟兴之日从新国之
法兴者始绝之日也惟上下两尽其义故君不轻绝臣
臣不轻去其君而君臣之道重其名谓春秋时则异是
矣大夫士去国非有罪以其身逃则必迫逐不容于国
人安有从容者乎故春秋变其名曰奔当是时虽国君
卷九 第 35b 页 WYG0149-0397d.png
去国犹且同是名何有于臣孟子论礼为旧君服谏行
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
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为三有礼殆以
先王之世言之也谏不行言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
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
里以为寇雠则春秋虽欲不变其名其可得欤
 
 春秋考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