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第 1a 页 WYG0489-058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六 宋 周应合 撰
祠祀志三
寺院
保宁禅寺在城内饮虹桥南保宁坊内
考證吴大帝赤乌四年为西竺康僧舍建寺名建初
刘宋有凤翔集此山因建凤凰台于寺侧 宋更寺
名曰祗园齐更名曰白塔唐初复名曰建初开元更
卷四十六 第 1b 页 WYG0489-0585d.png

名曰长庆南唐更名曰奉先国朝太平兴国中赐额
曰保宁祥符六年增建经钟楼观音殿罗汉堂水陆
堂东西方丈庄严盛丽安众五百又建灵光凤凰凌
虚三亭照映山谷围甃塼墙五百丈茂林脩竹松桧
丛蔚诏岁度五僧政和七年𠡠改神霄宫建炎元年
𠡠复旧额三年四月大驾幸江宁权以祠为行宫闰
七月如浙西其后命即府治脩为行宫而御座犹在
本寺岁久屋弊留守马光祖重建殿宇及方丈观音
卷四十六 第 2a 页 WYG0489-0586a.png

殿水陆堂厨堂库院移钟楼冠青龙首增建廊屋横
直一十八间作新建凤凰台记详见凤凰台下
卷四十六 第 2b 页 WYG0489-0586b.png
卷四十六 第 3a 页 WYG0489-0586c.png
正觉禅寺名铁塔寺在城内西北冶城后岗上
考證宋泰始中邦人舍地建精舍号延祚寺至唐有
灵智禅师生无双目号罗睺和尚经论文字悉能明
了时人称有天眼为建塔于寺内广明中赐额 梁
侯景之乱王僧辩入讨景使其党宋长贵守延祚寺
卷四十六 第 3b 页 WYG0489-0586d.png

何逊有登延祚寺阁诗 佛殿前有铁塔二座铸云
乾兴元年造有钟亦唐时所铸有经幢镌大吴金陵
府延祚院寺有井十一口内一口最大号为百丈泉
井栏上字乃保大元年所镌 国朝熙宁中赐寺名
正觉塔名曰普照 王荆公尝于寺西作书院有轩
名箨龙 建炎三年以法堂西偏为元懿太子攒宫
曾极刘克庄皆尝题诗
卷四十六 第 4a 页 WYG0489-0587a.png
能仁禅寺在城内南厢嘉瑞坊
考證庆元年间游九言撰本寺佛殿记略云能仁寺
南接秦淮数百步按其地古青溪之濆也初名报恩
宋元嘉文帝为高祖创建唐会昌中废伪吴太和六
年毗陵郡公徐景运复为其亲造曰报先南唐升元
改兴慈无镌识可考独据图经所载然五代唐悯帝
应顺甲午为吴之太和逆数会昌乙丑盖已九十年
卷四十六 第 4b 页 WYG0489-0587b.png

既曰废矣中间谁所继续乎院之老僧相传仅记本
朝之言院故在西门双庙之东至道中有圆觉律师
明者际遇太宗皇帝召见锡之御容及罗汉像以归
咸平间重赐院基田产更律为禅宠以圣制诗章
院复大显至崇宁赐名承天政和七年改能仁
今之寺基咸平所赐而迁也
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去城一十五里
考證梁武帝天监十三年以定林寺前冈独龙阜葬
卷四十六 第 5a 页 WYG0489-0587c.png

志公永定公主以汤沐之资造浮图五级于其上十
四年即塔前建开善寺今寺乃其地也唐乾符中改
为宝公院南唐升元中徐德裕重脩后主又改为开
善道场 国朝太平兴国五年改赐今额庆历二年叶公
清臣奏请为十方禅院
卷四十六 第 5b 页 WYG0489-0587d.png
题咏
卷四十六 第 6a 页 WYG0489-0588a.png
卷四十六 第 6b 页 WYG0489-0588b.png
卷四十六 第 7a 页 WYG0489-0588c.png

半山报宁禅寺在城东七里距钟山亦七里王荆公安
石故宅也
考證其地名白塘旧以地卑积水为患自荆公卜居
乃凿渠决水以通城河元丰七年安石病闻神庙遣
国医诊视既愈乃请以宅为寺因赐额报宁禅寺寺
后有谢公墩其西有土山曰培塿乃安石决渠积土
之地由城东门至钟山此半道也故今亦名半山寺
寺中有宝禅师语录序王斿撰米芾书陈轩金陵集
卷四十六 第 7b 页 WYG0489-0588d.png

载荆公半山诗凡十五首
卷四十六 第 8a 页 WYG0489-0589a.png
卷四十六 第 8b 页 WYG0489-0589b.png

清凉广惠禅寺在石头城去城一里
考證伪吴顺义中徐温建为兴教寺南唐升元初改
为石城清凉大道场国朝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改
今额 旧传此寺尝为李氏避暑宫寺中有德庆堂
今法堂前旧基是也后主尝留宿寺中
德庆堂名乃后主亲书祭悟空禅师文乃后主自
为之碑刻今并存东坡尝舍弥陁画像于寺中
寺有大钟乃伪唐后主所铸
卷四十六 第 9a 页 WYG0489-0589c.png
寺有白云庵翠微
亭不受暑亭郑介公书堂 圣宋书画录云旧
有董羽画龙李昱八分书李霄远草书时人目为三
绝
卷四十六 第 9b 页 WYG0489-0589d.png
卷四十六 第 10a 页 WYG0489-0590a.png
天禧寺即古长干寺在城南门外
卷四十六 第 10b 页 WYG0489-0590b.png

考證梁天监元年立大同元年幸长干寺阿育王塔
出佛爪发舍利又幸寺设无遮会大赦丹阳记大长
干寺道西有张子布宅在淮水南对瓦官寺长干是
秣陵县东里巷名江东谓山陇之间曰干建康南五
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庶民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东
长干并是地名小长干在瓦官寺南巷西头出大江
梁初起长干寺按塔记在秣陵县东今天禧寺乃大
长干也 皇朝开宝中曹彬下江南先登长干北望
卷四十六 第 11a 页 WYG0489-0590c.png

金陵即此地 天禧二年改为天禧寺政和六年建
法堂
卷四十六 第 11b 页 WYG0489-0590d.png
卷四十六 第 12a 页 WYG0489-0591a.png
寺有阿育王塔天禧中赐
名圣感有塔记题咏尤多
卷四十六 第 12b 页 WYG0489-0591b.png
卷四十六 第 13a 页 WYG0489-0591c.png
鹿苑寺旧名法光寺即梁萧帝寺也在今城东南隅
考證元屯田绛尝为记
卷四十六 第 13b 页 WYG0489-0591d.png
寺有子隐堂即周处筑
台读书处也佛殿前有郗氏窟旧传梁武帝郗
后化蟒事颇迂怪不录
崇胜戒坛院即古瓦官寺又为升元寺在城西南隅
卷四十六 第 14a 页 WYG0489-0592a.png

考證晋哀帝兴宁二年诏移陶官于淮水北遂以南
岸窑地施僧慧力造瓦官寺
淳熙中韩元吉尝为记每岁度僧于此受戒
严因崇报禅寺即景德栖霞寺在今城东北之摄山去
城四十五里
卷四十六 第 14b 页 WYG0489-0592b.png

考證齐永平七年明僧绍舍宅为寺见江总持碑
寺有舍利塔乃隋文帝
葬舍利处 唐高祖改为功德寺增治梵宇四十九
所楼阁延袤殿宇鳞次高宗御制明隐君碑改为隐
居栖霞寺御书寺额有碑尚存字不可辨武宗会昌
中废宣宗大中五年重建 南唐高越林仁肇建塔
徐铉书额曰妙因寺 国朝太平兴国五年改为普
云寺景德五年又改为栖霞禅寺元祐八年六月改
卷四十六 第 15a 页 WYG0489-0592c.png

赐今额为参政简翼张公璪功德寺 左有千佛岭
后有天开岩碧鲜亭白云庵迎贤石醒石中峰涧石
房白云泉亦名品外泉寺前有明僧绍高越墓寺中
石碑及时贤题咏颇多
卷四十六 第 15b 页 WYG0489-0592d.png
卷四十六 第 16a 页 WYG0489-0593a.png
卷四十六 第 16b 页 WYG0489-0593b.png
隆报宝乘禅寺即旧草堂寺在上元县钟山乡去城十
卷四十六 第 17a 页 WYG0489-0593c.png

一里
考證齐周颙隐居之所后颙出仕孔稚圭作北山移
文假草堂之灵以讥之高僧传云时有释慧约姓娄
少达妙理颙素所钦服乃于钟山旧馆造草堂寺以
居之今寺左乃娄约置台讲经文之地寺后即颙旧
居也唐会昌中寺废国朝复建治平中赐额宝乘绍
兴三十二年六月改赐今额
卷四十六 第 17b 页 WYG0489-0593d.png
卷四十六 第 18a 页 WYG0489-0594a.png

同泰寺案舆地志在北掖门外路西南与台城隔路
考證寔录梁武帝大通元年创此寺寺在宫后别开
一门名大通对寺南门造大佛阁七层大同十年震
火所焚略尽即更造未就而侯景乱南唐改为净居
寺寻又改圆寂寺其半为法宝寺又舆地志法宝圆
寂寺即古同泰寺基旧址
卷四十六 第 18b 页 WYG0489-0594b.png
六朝事迹云梁武帝起同泰寺在
台城内穷竭帑藏造大佛阁七层为天火所焚梁帝
舍身施财以祈佛福自大通以后无年不幸同泰寺
设四部无遮大会俄而侯景兵起限城遂以虚器进
膳自庚辰至丙戌七日不食而崩
卷四十六 第 19a 页 WYG0489-0594c.png

寺今废其半为法宝寺
法宝寺亦曰台城院乃梁同泰寺基之半也今在行宫
北精锐军寨内
考證梁武帝大通元年创同泰寺 伪吴顺义
二年以同泰寺之半置为台城十福院本朝改赐今
额 寺前有丑石四各高丈馀俗呼为三品石政和
中取归京师或谓之阙石 寺前墙外有井耆老相
传为陈时胭脂井叔宝与张丽华坠而复出之所也
卷四十六 第 19b 页 WYG0489-0594d.png

寺基最阔淳祐七年创置精锐军同泰寺旧基皆为
寨屋及蔬圃今井在寨内
湘宫寺旧在青溪桥北今徙置清化市北本宋明帝故
宅改为寺费极奢侈虞愿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
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泣哀悯帝怒使人曳愿下殿
卷四十六 第 20a 页 WYG0489-0595a.png

景德寺在城内嘉瑞坊旧崇孝寺也伪吴置国朝景德
中改今额建炎初其地为太庙徙城隍庙于旁今庙侧
小巷中有僧舍数间仍用寺额
寿宁禅院在江宁县治南国朝开宝七年徙入城中盖
参政张公洎南唐赐第也舍宅为寺并城北广孝寺入
焉淳化五年改今额
卷四十六 第 20b 页 WYG0489-0595b.png

證圣寺在行宫后南唐保大中木平和尚居此寺故里
俗至今呼为木平寺寺东有沟迤逦西北接运渎今湮
塞仅存遗迹
宝戒寺今在转运衙西本迦毗罗寺南唐改真际寺国
朝开宝二年改今额
法济寺今在上元县治东北
封崇寺今在斗门桥北图经旧报慈廨院也
卷四十六 第 21a 页 WYG0489-0595c.png

治平寺今在江宁县治西南
大悲寺今在炳灵公庙昔崇胜寺子院也
秀降院旧在城北国朝开宝八年废太平兴国五年重
建寻又废绍兴中移于凤台山西
兴严寺旧在竹格渡之北本谢尚宅也亦号塔寺永和
四年名庄严寺宋大明中改为谢镇西寺陈宣帝改名
兴严寺国朝绍兴中徙今真武庙北
龙光寺在城北覆舟山下宋元嘉二年号青园寺
卷四十六 第 21b 页 WYG0489-0595d.png

定林寺有二上定林寺旧在蒋山应潮井后宋元嘉十
六年禅僧竺法秀造在下定林寺之西乾道间僧善鉴
请其额于方山重建下定林寺在蒋山宝公塔西北宋
元嘉元年置后废今为定林庵王安石旧读书处
卷四十六 第 22a 页 WYG0489-0596a.png
卷四十六 第 22b 页 WYG0489-0596b.png
卷四十六 第 23a 页 WYG0489-0596c.png

宋兴寺一名兴教院今在南门外寺基即刘裕故居
高座寺一名永宁寺在城南门外甘露寺尝有云光法
师讲法华经于寺天花散落今讲经台遗址犹存或云
晋朝法师竺道生所居因号高座寺
卷四十六 第 23b 页 WYG0489-0596d.png

殊胜寺在城南门外本宋福兴寺伪唐后主葬照禅师
卷四十六 第 24a 页 WYG0489-0597a.png

于此因名塔院
吉祥寺在城南二里馀国朝治平二年赐额旧在城隍
庙东后以寺基为太庙徙置于此
百福院在城南五里本梁解脱院今为枢密王公纶功
德寺
均庆院在城南门外旧在金陵坊晋天宝寺唐开元十
年改为天保寺国朝开宝八年毁太平兴国五年就修
真观基重置绍兴初移其额于雨花台后坏于火因迁
卷四十六 第 24b 页 WYG0489-0597b.png

于台之下今止有古塔一座即无殿舍屋宇塔前镌宋
故三藏特赐宝觉圆通法济禅师道公之塔一十八字
后有宋故三藏法师道公塔铭
佛窟寺一名崇教寺在牛头山去城三十里旧传牛头
山下有辟支佛窟宋大明中移郊坛于山之东峰执事
者𨗳从事馀人游西峰石窟见一僧趺坐执事者问之
忽无所有但遗锡杖香炉瓶盂而已梁天监二年司空
徐度造寺因名佛窟寺唐大历九年代宗因感梦𠡠脩
卷四十六 第 25a 页 WYG0489-0597c.png

寺之东西峰顶七层浮图国朝太平兴国二年赐今额
卷四十六 第 25b 页 WYG0489-0597d.png
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