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489-01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 宋 周应合 撰
城阙志二
古宫殿
吴太初宫建康实录吴大帝迁都建邺徙武昌宫室材
瓦缮太初宫即长沙王孙策故府也赤乌十年作十一
年宫成周回五百丈正殿曰神龙南面开五门正中曰
公车门次东曰升贤门更东曰左掖门次西曰明阳门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489-0127b.png

更西曰右掖门东面正中曰苍龙门西面正中曰白虎
门北面正中曰玄武门北直对台城西掖门前路东即
古御街又起临海等殿晋元帝渡江因吴旧都即太初
宫为府舍及即位称为建康宫
考證江表传载权诏曰建康宫乃朕从京来所作将
军府寺耳材柱率细小今未复西可徙武昌宫材瓦
更缮治之有司奏言武昌宫已二十八岁恐不堪用
宜下所在更伐木治权曰大禹以卑宫为美今军事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489-0127c.png

未已所在多赋损农武昌材自可用也 左太冲吴
都赋曰作离宫于建业阐阖闾之所营采夫差之遗
法抗神龙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崇临海之崔嵬饰
赤乌之炜晔东西胶葛南北峥嵘房栊对櫎连阁相
经阍闼谲诡异出奇名左称弯埼右号临硎雕栾镂
楶青琐丹楹图以云气画以仙灵虽兹宅之夸丽曾
未足以少宁注云神龙临海赤乌皆吴大帝所作建
业太初宫殿名也弯埼临硎宫门名也 晋史石冰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489-0127d.png

之乱太初宫尽焚陈敏平石冰因太初故基创造府
舍元帝所居即敏所造帝领江左十年始即位常在
旧府明帝亦不改作至成帝始缮苑城详见晋建康
宫下
吴昭明宫始谓之新宫周五百丈与太初宫相望榜曰
昭明后主移居之晋避讳改曰显明宫
考證吴志后主甘露二年六月起新宫于太初之东
制度尤广二千石己下皆自入山督摄伐木又攘诸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489-0128a.png

营地大开苑囿起土山作楼观加饰珠玉制以奇石
又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宫内巡绕堂殿穷极伎
巧功费万倍
吴南宫吴太子宫在南大帝赤乌二年适南宫宋置欣
丝宫于其地今在旧江宁县北二里半
晋建康宫亦名新宫晋成帝咸和七年新宫成名
曰建康宫亦名显阳宫在法宝寺之南今在府北五里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489-0128b.png

考證实录云新宫即台城也在江宁县北五里周八
里有墙两重晋成帝时苏峻作乱尽焚台城宫室温
峤以下咸议迁都唯王导固争不许咸和六年使卞
彬营治七年新宫成开五门南面二门东西北各一
门十二月帝迁居之明年正月朝万国于新宫 孝
武太元三年谢安以宫室朽坏启作新宫仰模元象
合体辰极王彪之曰中兴即位东府诚为俭陋元明
二朝亦不改制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不蔽寒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489-0128c.png

暑是以更营修筑殆合奢俭之中今自可随宜增修
强寇未殄不可大兴力役安曰宫室不壮后世谓人
无能彪之曰任天下事当保固国家朝政惟允岂以
修屋为能耶 诏曰昔大贼纵暴宫室焚荡元恶虽
除未暇营筑有司屡陈朝会逼狭遂作新宫子来之
歌不日而成新宫内外殿宇大小凡三千五百间
晋永安宫即吴东宫在台城东南
考證舆地志吴东宫在城之南晋初东宫在城之西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489-0128d.png

南其后移于宫城之东南宋齐梁陈又在宫城之东
北 宫苑记永安宫在台城东华门外孝武太元二
十一年新作东宫本东海王第安帝立以何皇后居
之桓玄拆其材木移入西宫以其地为习射宫至宋
元嘉十五年筑为东宫陈太建九年移皇太子居之
宋亲蚕宫在上元县钟山乡阇婆寺前纱市中
考證南史宋大明三年立皇后蚕宫于西郊四年三
月庚申皇后亲蚕西郊 舆地志孝武初立为苑后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489-0129a.png

为西蚕所 隋志江左至宋大明始于台城西白石
垒为西蚕设兆域置大殿七间又立蚕观其礼皆循
晋氏 蔡宗旦金陵赋注亲桑蚕室侧有茧观今北
庄前平地是其处
齐世子宫在石头城
考證南史齐武帝为世子日以石头城为宫
梁金华宫在青溪东去台三里
考證舆地志梁大同中所筑昭明太子蔡妃所居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489-0129b.png

陆襄传云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薨官属罢妃蔡氏别
居金华宫以襄为中散大夫步兵校尉金华宫家令
知金华宫事
陈安德宫案宫苑记在宣阳门外直西即都城西南角
外陈宣帝为文皇后所筑隋平陈移江宁县于此明年
罢之有古池存人呼为安德宫池
青溪宫在城东二里
考證南史齐武帝元嘉二十七年生于建康之青溪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489-0129c.png

宫后为芳林苑
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长杨宫南史宋前废帝景和元
年以东府城为未央宫以石头城为长乐宫以北邸为
建章宫南第为长杨宫东府城在古青溪桥东
梧园宫在句容县吴王别馆有梧楸成林今不详其所
考證任昉述异记古乐府云梧宫秋吴王愁
南唐宫即皇朝旧府治中兴修为行宫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489-0129d.png

考證五代史清泰元年吴徐知诰治私第于金陵乙
未迁居于私第虚舍以待吴王吴王诏知诰还府舍
甲申金陵大火乙酉又火知诰疑有变勒兵自卫已
丑复入府舍天福二年徐知诰建太庙社稷名城曰
宫城厅堂曰殿南唐书云先主建号即金陵府为宫
惟加鸱尾栏槛而已终不改作 江南野录云初台
殿阁各有鸱吻自乾德之后天王使至则去之还则
复用至是遂除 通鉴长编曰庆历八年正月壬午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489-0130a.png

江宁府火初李璟在江南大建宫室府寺其制皆拟
帝京时营兵谋乱事觉伏诛既而火知府事李宥惧
有变阖门不救延烧几尽惟存一便厅乃旧玉烛殿
也
吴赤乌殿在县东北五里吴昭明宫内
考證吴时赤乌见遂起殿名赤乌 吴都赋云饰赤
乌之炜晔注云太初宫殿名也 记室新书云殿闭
赤乌空留往事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489-0130b.png

吴神龙殿太初宫有神龙殿去县三里
考證吴都赋云抗神龙之华殿注云神龙乃太初宫
中殿名
太极殿建康宫内正殿也晋初造以十二间象十二月
至梁武帝改制十三间象闰焉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广
十丈内外并以锦石为砌次东有太极东堂七间次西
有太极西堂七间亦以锦石为砌更有东西二上阁在
堂殿之间方庭阔六十亩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489-0130c.png

考證山谦之丹阳记曰太极殿周制路寝也秦汉曰
前殿今称太极东西堂亦魏制于周小寝也 案史
记秦始皇改命宫为庙以拟太极魏号正殿为太极
盖采其义晋成帝咸康中庾阐议改太为泰谬矣
徐广晋记曰孝武宁康二年尚书令王彪之等改作
新宫太元三年二月内外军六千人始营筑七月而
成 谢安作新宫造太极殿欠一梁忽有梅木流至
石头城下因取为梁殿乃成画梅花于其上以表嘉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489-0130d.png

瑞 实录云太元中起太极殿谢安欲使王献之题
榜而难言之因说魏韦仲将悬虚橙书淩云台额以
讽之揣知其旨乃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
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长也安遂不之逼 晋
中兴书云孝武造太极殿郭璞卜筮云二百一十年
此殿为奴所坏后梁武毁之舍身为奴 文昌杂录
云东晋太极殿东西阁天子间以听政阁之名起于
此 宫苑记又云太极殿前东西有二大钟宋武帝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489-0131a.png

平洛所获并汉魏旧器殿前有相风乌 南史张永
晓音律太极殿前钟嘶孝武尝以问永永答钟有铜
滓乃扣钟求其处凿而去之声遂清越 陈高祖永
定二年新作太极殿欠一柱忽有樟木大十围长四
丈五尺自流泊刘家后渚监车郢子庆以闻诏以造
殿 陈史沈众兼起部尚书监起太极殿常服布袍
芒履以麻绳为带又囊麦饼以啖 徐陵太极殿铭
云千栌赫奕万栱棱嶒 沈炯太极殿铭云周曰路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489-0131b.png

寝汉称前殿名号虽殊其实一也 国朝张洎撰定
新仪奏曰今之崇德即唐之紫宸也在周为内朝在
汉为宣室在唐曰上阁即只日常朝之殿也东晋太
极殿有东西阁唐制紫宸上阁法此制也
晋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造殿前重楼复道通华
林园爽垲奇丽天下无比虽暑月常有清风故以为名
考證晋书太元二十一年正月起清暑殿于华林园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489-0131c.png

何尚之华林园清暑殿赋云却倚危石前临浚谷
涌泉灌于阶戺远风生于楹曲 孝武华林园清暑
殿赋云密盼林梁侧眺池籞又云转流环堂浮清浃
室辟西棂而鉴斜月高东轩而望初日 宋书晋太
元中立内殿名清暑少时而崩时人曰清暑反言楚
声也果有哀楚之声谶云代晋者楚其在兹乎及桓
玄篡逆自号曰楚
宋嘉禾殿宋孝武大明五年清暑殿西甍鸱瓦中生嘉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489-0131d.png

禾一株五茎改清暑为嘉禾殿
宋含章殿宋孝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
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
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他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
妆是也
宋玉烛殿宋孝武帝所造在宫中
考證孝武坏武帝所居治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从
臣观之床头有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侍中袁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489-0132a.png

顗称武帝俭素之德帝不答独言曰田舍翁得此已
过矣 案南史晋诸帝多处内房朝晏所临东西二
堂而孝武末年清暑方建永初受命无所改作所居
惟称西殿不制嘉名文帝因之亦有合殿之称孝武
承统制度滋长犬马馀菽粟土木被绨绣追陋前规
更造正光玉烛紫极诸殿彫栾绮节珠窗网户
宋紫极殿宋明帝所作珠帘绮柱江左所未有
考證齐高帝欲以其材起宣阳门王俭褚渊王僧虔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489-0132b.png

连名表谏手诏酬纳
齐昭阳殿齐有显阳昭阳二殿太后皇后所居也
考證永明中无太后皇后羊贵嫔居昭阳殿西范贵
嫔居昭阳殿东宠姬荀昭华居凤庄殿宫内御所居
寿昌尽殿南閤置白鹭鼓吹二部乾光殿东西头置
钟磬两厢皆宴乐处也上数游幸诸苑囿载宫人从
后车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
宫人闻钟声悉起妆束自后此钟惟应三鼓及五鼓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489-0132c.png

也 武帝永明十一年诏曰内殿凤华寿昌灵曜三
处此吾所改制夫贵有天下富兼四海宴处寝息不
容太陋谓此为奢俭之中慎勿坏去 梁陶宏景诗
云夷甫任散诞平子坐谈空岂悟昭阳殿化作单于
宫时天下之士尚西晋之俗竞谈玄理故宏景云尔
及侯景倾陷篡位果在昭阳殿 景阳基犹存在精
锐中军寨内
齐芳乐殿在台城内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489-0132d.png

考證齐史云东昏侯大起芳乐玉寿诸殿以麝香涂
壁刻画妆饰穷极绮丽役者自夜达晓犹不副速后
宫服御极选珍奇府库旧物不复周用民间金宝价
皆数倍建康酒租皆使输金犹不能足凿金为莲花
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步步生莲花
齐灵和殿在台城内
考證齐武帝时益州刺史刘浚献蜀柳帝命植于灵
和殿下三年柳成枝条柔弱状如丝缕帝与公卿宴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489-0133a.png

赏叹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少年时
梁重云殿梁武帝造在华林园
考證隋志云殿前置铜浑仪是伪刘曜光初六年南
阳孔挺所造何承天以为张衡所造 陈书云高祖
三年戊辰重云殿东鸱吻有紫烟出属天
梁五明殿在台城内
考證梁大通中皇帝谦恭待士时忽有四人来猊可
七十鹑衣蹑履入丹阳郡建康里行已经年无人知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489-0133b.png

者帝召入仪贤堂给汤沐解御服衣之合朝无识之
者惟昭明太子识之四人喜揖昭明如其旧交目为
四公子帝移四公子入五明殿更重之后大同末魏
使崔敏来聘敏博赡儒释知天文医术帝选十人于
此殿推论三教百家六籍五运九十馀日崔敏忘精
丧神伤心呕血归未及境而卒
披香殿在台城内后宫
考證庾子山诗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489-0133c.png

盖指此也
林光殿在县东北十里潮沟村覆舟山前晋为药园
光严殿在县东北六里景阳山东岭南
考證梁于台城中立层城观历代修理更起重阁上
名重云殿下名光严殿
凤光殿在县东北七里一百步旧台城内
光华殿在台城梁武帝大通中施与草堂寺取珠货直
百万以其地起重阁七间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489-0133d.png

宝云殿在台城梁武帝以施佛事
惠轮殿亦供养佛事宋于台城立正福清曜等殿又台
城温德门内有永正温文文思寿安等殿又陈永定中
于台城起昭德嘉德寿安乾明有觉等殿又台城温德
门内起三善长春胜辩等殿又有嘉禾崇政承香柏梁
延昌神仙永寿七贤璿明延务龙光至敬璇玑光昭大
政柏香诸殿
陈求贤殿在台城内后主皇后沈氏居之后字务华沈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489-0134a.png

君理之女端情好学孔贵嫔有盛宠沈氏并无怨妒之
色衣无绮绣长寻佛经名画典籍诗赋而已陈亡随后
主西迁后主薨后自作哀册文其辞甚酸楚朝贤痛之
六朝宫殿具志于前规模制度固不尽同其兴也以
朴其衰也以侈则未尝不同也鉴之哉
楼阁
景阳楼今法宝寺西南精锐中军寨内遗址尚存里俗
称为景阳台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489-0134b.png

考證舆地志宋元嘉二十二年修广华林园筑景阳
山始造景阳楼 孝武大明元年紫云出景阳楼状
如烟回薄久之诏改为庆云楼 齐武帝
时置钟景阳楼上应宫中宫人闻钟声并起妆饰
青漆楼在上元县北五里台城内
考證齐书云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时人谓之青漆
楼东昏侯曰武帝不巧何不纯用琉璃
朝日夕月二楼在华林园内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489-0134c.png

考證梁武帝所起阶道绕楼九转 宫苑记云景阳
山次东岭起通天观观前又起重楼上重曰重云殿
下重曰光严殿殿前当阶起二楼左曰朝日楼右曰
夕月楼巧丽无匹
入汉楼在石头城
考證实录晋义熙八年于石头城南起高楼加累入
于云霄连堞带于积水名曰入汉楼
观稼楼在城东二十五里梁武帝造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489-0134d.png

望远楼在江宁县西南八里
考證舆地志云新亭垄上有望远楼宋元嘉中改名
临沧观今名劳劳亭是也
落星楼在上元县东北临沂县前
考證吴大帝时山置三层楼楼高故为此名 吴都
赋云飨戎旅乎落星之楼是也今石步相去一里半
有落星墩里俗相传即当时建楼处今去城四十里
烽火楼在石头城西南最高处吴时举烽火处也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489-0135a.png

考證宋元嘉中魏太武至瓜步声言欲渡江始议北
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文帝登烽火楼极望不悦谓
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贻大夫之忧在予
过矣又齐武帝登烽火楼诏群臣赋诗 苏峻之乱
陶侃温峤入讨舟师直指石头峻登烽火楼望见士
众之盛有惧色谓左右曰吾本知温峤能得众也
李白酒楼在城西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489-0135b.png

考證李白玩月城西孙楚酒楼达晓歌吹日晚乘醉
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
崔四侍御 白有诗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又金
陵西楼月下吟云金陵夜寂南风发独上高楼望吴
越又猛虎行云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
此楼又在溧阳县 陈轩金陵集载杨文公亿忆江
南诗云江南堤柳拂人头李白题诗遍酒楼
冶城楼在天庆观西偏吴冶城旧基卞将军墓侧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489-0135c.png

考證晋谢安王羲之同登冶城楼悠然遐想有高世
之志 苏峻之乱卞壸巷战而死二子亦死皆葬冶
城 嘉定四年黄公度重建楼于忠孝堂上详见冶
城及卞壸墓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489-0135d.png
百尺楼南唐宫中有百尺楼绮霞阁
考證类说云唐主于宫中作高楼召群臣观之众皆
叹美萧俨曰恨楼下无井耳唐主问其故对曰恨不
及景阳楼耳唐主怒贬于舒州
忠勤楼在府治锦绣堂淳祐十年吴大资渊建宸翰赐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489-0136a.png

今名详见锦绣堂
钟山楼在府治东北镇青堂吴大资渊重建楼北正对
钟山故名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489-0136b.png
东南佳丽楼在银行街旧为赏心楼基楼久废景定元
年马大使光祖建规模宏壮增倍旧楼改立今名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489-0136c.png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489-0136d.png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489-0137a.png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489-0137b.png
伏龟楼在府城上东南隅景定元年马大使光祖增创
硬楼八十八间
层楼在府城右南厢中界花行街楼跨街东西乐府有
独自上层楼之句即此是也
南楼在府城右南厢中界宽征坊与旧佳丽楼相对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489-0137c.png

旧佳丽楼在旧米市西曹家巷口
安远楼在府城右北厢太平桥西南
有年楼在榷货务巷口总领吴潜建并书扁
丰裕楼在南门外西街
和熙楼在府城右北厢太平桥西南
嘉会楼在府城右南厢北界大木头街
嘉瑞楼在镇淮桥北本名镇淮楼宝祐六年燬重建楼
改今名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489-0137d.png

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陈后主至德二年起
考證宫苑记在华林园天泉池东光昭殿前高数十
丈并数十间其窗牖户壁栏槛之类皆以沈檀为之
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帘内设宝帐其服玩
瑰丽近古所未有其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
树杂以花药后主自居临春阁张丽华居结绮阁龚
孔二贵妃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使女学士与
狎客赋诗采其尤艳丽者以为词被以新声其曲有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489-0138a.png

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丽华聪慧有神采尝于阁上
靓妆临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 陈轩金陵集载
王涣惆怅吟云陈宫兴废事难期三阁空馀绿草基
升元阁旧在升元寺即瓦棺寺也在城西南隅
考證京师寺记瓦棺寺有瓦棺阁乃梁朝所建高二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489-0138b.png

百四十尺 李白横江词云人言横江好我道横江
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棺阁 龚颖运历
图云开元九年江宁县瓦棺寺阁西南久倾因风自
正 伪吴顺义中改寺为吴兴寺阁为吴兴阁南唐
升元初改寺为升元寺阁为升元阁 江南野史唐
仁杰为溧阳主簿群公休沐宴升元阁仁杰即席和
登阁诗有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阴之句
座客皆惊 南唐书云升元阁因山为基高可十丈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489-0138c.png

平旦阁影半江 开宝中王师收复士大夫暨豪民
富商之家美女少妇避难于其上迨数千人越兵举
火焚之哭声动天一旦而烬 今崇胜戒坛院近升
元阁故基建卢舍那佛阁亦高七丈里俗犹呼为升
元阁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489-0138d.png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489-0139a.png
青溪阁在府治东北青溪上本梁江总故宅至国朝为
段约之宅有亭曰割青取荆公诗割我钟山一半青之
句乾道五年秋因移放生池于青溪之曲即割青故基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489-0139b.png

建阁焉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489-0139c.png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489-0139d.png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489-0140a.png
涵虚阁南唐后湖东宫园内见徐铉集
堂馆
清心堂在府治设厅后即经武堂旧基绍兴十二年叶
公梦得建
玉麟堂在府治绍兴十五年晁公谦之建钱塘吴说书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489-0140b.png

扁
锦绣堂在府治忠勤楼下淳祐十年吴公渊建皇帝御
书堂名渊自为记
忠实不欺之堂即府治中堂宝祐五年马公光祖建皇
帝御书堂名陆景思为记
静得堂即府宅后堂宝祐五年马公光祖建自书扁
镇青堂在府治东北隅钟山楼下淳祐十年吴公渊建
弟潜书扁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489-0140c.png

芙蓉堂在安抚司佥厅之后绍兴十一年叶公梦得建
景定元年马公光祖重修
筹胜堂在制置司佥厅之中景定元年马公光祖建
君子堂在筹胜堂东南临水景定元年马公光祖建
清如堂在青溪渌波桥北马公光祖建取宸奎中一清
如水之语以名之梁椅为记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489-0140d.png
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489-0141a.png
思政堂在通判西厅乾道六年潘恕建好溪章谦为记
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489-0141b.png
筹思堂在转运司圃内本筹思亭之旧王荆公范忠宣
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489-0141c.png

公皆有诗
绍兴十七
年郑公侨年即亭基建堂边惇德为记
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489-0141d.png
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489-0142a.png
忠宣堂在转运司西厅本双槐堂之旧真文忠公改建
刘漫堂宰为记
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489-0142b.png
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489-0142c.png
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489-0142d.png

戏䌽堂在转运司正堂后嘉定八年真文忠公将母出
使葺而名之马公光祖王公野皆公门下士宝祐初适
同持节于此新其堂而大其扁且刻石识之
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0489-0143a.png
使华堂在总领所圃内绍定三年戴公桷建自为记
卷二十一 第 33b 页 WYG0489-0143b.png
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0489-0143c.png
堂后为桥跨溪榜曰寻春桥之北为看匆榜曰书舫
皆马公光祖所作
仁本堂在总领所东厅马公光祖建自题其柱云斯堂
经始于宝祐甲寅仲秋朔旦落成于良月既望扁曰仁
本取君子治财以仁为本之义
卷二十一 第 34b 页 WYG0489-0143d.png

誓清堂在府治东亲兵教场内绍熙元年留守章公森
建淳祐七年都督赵公葵改建指授堂
有美堂旧在府治今堂基在行宫内
考證梅尧臣宛陵集载金陵有美堂诗
仪贤堂一名听讼堂今废
考證吴建中堂在都城宣阳门内路西每岁策孝廉
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0489-0144a.png

秀士考学士学业岁暮习元会仪于此梁改曰仪贤
梁武帝谦恭待士大通中有四人来年七十馀鹑
衣蹑履行丐经年无人知者帝召入仪贤堂给汤沐
解御衣赐之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旧事了如目前帝
心异之四人与昭明太子如旧交
乐贤堂旧在台城内晋肃宗为太子时所作苏峻之乱
卷二十一 第 35b 页 WYG0489-0144b.png

宫室皆焚惟此堂独存
考證宫城西南角外有清游池通城中乐贤堂 晋
咸和七年彭城王纮上言乐贤堂有先帝手画佛像
屡经寇难而此堂独存宜敇作颂帝下其议蔡谟曰
佛者夷狄之俗非经典之制先帝量同天地多才多
艺聊因临时而画此像至于雅好佛道此未闻也于
是遂寝
武帐堂元嘉中建于武帐冈上故名在城北三十里幕
卷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0489-0144c.png

府山南今废
考證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宴于武帐堂将行敕诸
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馔日旰食不至有饥色上曰汝
曹少长丰逸不见百姓艰难今使汝曹识有饥苦知
以节俭用物
郑介公读书堂在清凉寺
考證郑侠字介夫其先光州固始人四世祖俖唐末
随王氏入闽遂为福清人侠既冠遭妣黄氏忧念家
卷二十一 第 36b 页 WYG0489-0144d.png

贫亲老弟妹众多慨然自誓当访学以成名治平二
年初举下第随父翚赴江宁府监税得清凉寺一小
间闭户读书唯冬至元日归省时王荆公以中书舍
人持服寓江宁声迹相闻公未尝往见有杨骥者鄱
阳人来就学于荆公公语之曰郑监税一子在清凉
读书闻其人好学可与相就骥如其言岁正月忽一
夕大雪寒甚通直以酒食饷公公读书至夜艾呼骥
共饮酒酣登寺之瑞像阁题诗曰浓雪暴寒斋寒斋
卷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0489-0145a.png

岂怕哉漏随书卷尽春逐酒瓶开一酌招孔孟再斟
留赐回醺酣入诗句同上玉楼台已而杨君雪后为
荆公诵此诗公叹赏不已屡讽其漏随书卷尽春逐
酒瓶开之句曰真好学也是岁公还乡应举通直敕
公以舍人累相问须一往见乃携所业谒公公益称
奖期以高第明年治平四年擢进士甲科荆公得榜
喜甚公时年二十四调光州司法以归荆公服除起
知江宁相见愈厚及公赴浮光荆公入参大政公数
卷二十一 第 37b 页 WYG0489-0145b.png

具书谏荆公极言新法之为民害不听后公监在京
安上门数上书言新法被谪
韩熙载读书堂在溧水无想寺中
考證熙载集有赠寺僧诗
蚕堂旧在县北七里耆阇寺前沙市中六朝皇后亲蚕
之所也
卷二十一 第 38a 页 WYG0489-0145c.png
四老堂在转运司韩元吉为记
卷二十一 第 38b 页 WYG0489-0145d.png
卷二十一 第 39a 页 WYG0489-0146a.png
尚友堂在青溪先贤祠后马公光祖建
飞泳堂在江东运管厅绍定四年建陆德舆书扁嘉定
九年重建杨蓬为记
来燕堂在乌衣园王公野书扁
存心堂在上元县廨西偏景定三年知县事临邛杨应
善创建取程纯公语为扁帅垣姚公希得为记漕使陆
卷二十一 第 39b 页 WYG0489-0146b.png

公景思书丹朔斋刘公震孙铁庵杨公应已斛峰李公
伯玉皆为铭之
卷二十一 第 40a 页 WYG0489-0146c.png
卷二十一 第 40b 页 WYG0489-0146d.png
卷二十一 第 41a 页 WYG0489-0147a.png
卷二十一 第 41b 页 WYG0489-0147b.png
卷二十一 第 42a 页 WYG0489-0147c.png

德星馆在西门外七里倪总领垕建
通江馆在赏心亭东即月亭旧基后为回易库马公光
祖改立通江馆以待四方之宾客
卷二十一 第 42b 页 WYG0489-0147d.png
卷二十一 第 43a 页 WYG0489-0148a.png
横江馆在水西门内赏心亭侧马公光祖鼎创以待四
方之宾客
高斋旧在江宁府治今在行宫内康定中叶公清臣建
胡公宿作记
卷二十一 第 43b 页 WYG0489-0148b.png
卷二十一 第 44a 页 WYG0489-0148c.png
卷二十一 第 44b 页 WYG0489-0148d.png
卷二十一 第 45a 页 WYG0489-0149a.png
学斋在今府治玉麟堂侧
昭文斋在钟山定林庵王安石尝读书于此米芾榜曰
昭文李伯时画安石像于壁
式敬斋在左司理厅邢庚立傅公行简铭
卷二十一 第 45b 页 WYG0489-0149b.png
䌷书斋在府治东北钟山楼下绍兴初叶公梦得尝于
府治建书阁榜曰䌷书后燬于火阁不复建景定二年
马公光祖命周应合修纂建康图志乃置书局于钟山
楼下聚书数万卷以备讨證故取叶公书阁之旧名以
名此斋公自书扁
卷二十一 第 46a 页 WYG0489-0149c.png

制使姚公希得任内重建江宁馆本府旧有是馆岁久
弗葺将就颓圯景定五年二月七日兴工至四月初七
日毕重建厅堂廊宇门楼小大咸具总费钱一十三万
六千馀缗米三百一十二石有奇
大使马公光祖任内创建誓清馆即客亭旧址在龙湾
江浒凡舟之溯岷江达淮海上下去来者经焉北对滁
山中原可拱挹也故宇卑陋名存实亡咸淳丁卯三月
始尽撤其旧创屋五十二间治事有厅燕息有堂幕属
卷二十一 第 46b 页 WYG0489-0149d.png

有舍庖湢有次高明轩敞快人心目大夫士之馆于斯
者宁不动中流击楫之思更名誓清盖取此意糜钱二
万二千有奇
大使马公光祖任内创仪宾馆前志旧名也今废咸淳
丁卯因没入之屋改为之门庑皆新创堂奥庖湢尚仍
旧以为车马小驻之地
大使马公光祖任内创需馆咸淳二年即没入之屋为
之在小木头街
卷二十一 第 47a 页 WYG0489-0150a.png

吴别馆在句容县
考證述异记云吴王夫差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
千石酒钟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
嬉又有别馆在句容楸梧成林古乐府云梧宫秋吴
王愁是也
吴客馆在城南十三里
考證丹阳记曰吴时客馆在蔡洲上以舍远使晋陶
侃尝屯兵于此
卷二十一 第 47b 页 WYG0489-0150b.png

宋儒学馆在今覆舟山北钟山乡去城五里
考證南史宋文帝元嘉十五年立儒学馆于北郊命
雷次宗居之
宋招隐馆今草堂隆报寺是其旧址
考證宋雷次宗传召诣京邑为筑室于钟山西岩谓
之招隐馆
宋四方馆今不详其所
考證宋初置南北客馆主四方宾客后为四方馆
卷二十一 第 48a 页 WYG0489-0150c.png

宋商飙馆在蒋庙西南即九日台是
考證齐武帝永明五年四月立商飙馆于孙陵冈世
呼为九日台 沈约郊居赋云望商飙而永叹
齐梁士林馆
考證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延才俊以为士林馆
梁大同六年于台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者
梁集雅馆天监六年置今不详其所
卷二十一 第 48b 页 WYG0489-0150d.png

陈别馆亦名婚第
考證陈书云六门之外有别馆以为诸王冠婚之所
名为婚第
凉馆在旧江宁府治元符中吕公升卿建今在行宫内
卷二十一 第 49a 页 WYG0489-0151a.png
卷二十一 第 49b 页 WYG0489-0151b.png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