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页 WYG1249-00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椒邱文集卷一
明 何乔新 撰
策府十科摘要
经科
六经
六经未作而圣人之道蕴于一心六经既作而圣人之
道昭乎万世盖经以载道道本于心苟非圣人作经以
卷一 第 1b 页 WYG1249-0002d.png
明斯道又何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
平也哉昔者吾夫子祖述宪章删定系作垂六经以诏
万世易作而吉凶祸福之验该矣书作而治乱存亡之
戒明矣诗作而吟咏性情之美极矣动荡天地之中和
而为礼乐斧衮二百四十年之善恶而为春秋由是二
帝三王之道益明于天下矣然六经心学也是故说天
莫辨乎易由吾心即太极也说事莫辨乎书由吾心政
之府也说志莫辨乎诗由吾心统性情也说理莫辨乎
卷一 第 2a 页 WYG1249-0003a.png
春秋由吾心分善恶也说体莫辨乎礼由吾心有天序
也导民莫过乎乐由吾心备太和也是惟圣人一心皆
理也众人理虽本具而欲则害之故圣人即本其心之
所有而以六经教之其人之温柔敦厚则有得于诗之
教焉疏通知远则有得于书之教焉广博易良则有得
于乐之教焉洁静精微则有得于易之教焉恭俭庄敬
则有得于礼之教焉属辞比事则有得于春秋之教焉
秦汉以来心学不传不知六经实本于吾之一心所以
卷一 第 2b 页 WYG1249-0003b.png
高者涉于空虚而不返卑者安于浅陋而不辞京房溺
于名数世岂复有易孔郑专于训诂世岂复有书诗董
仲舒流于灾异世岂复有春秋乐固亡矣至于大小戴
氏之所记亦多未纯世岂复有全礼哉经既不明则不
正经既不正则国家安得而善治乡闾安得有善俗乎
文中子曰九师兴而易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齐韩毛
郑诗之末也大戴小戴礼之衰也书残于古今乐失于
齐鲁夫岂无徵而言之哉此六经之大略也而其详又
卷一 第 3a 页 WYG1249-0003c.png
可考焉自伏羲画卦而大易之道著连山者炎帝之易
夏后氏因之以作易者也其卦以艮为首盖以艮者山
也艮所以成言乎物故曰连山具其体也归藏者黄帝
之易而商人因之以作易者也其卦以坤为首盖以坤
者地也坤所以厚德载物故曰归藏取其用也逮至于
周而易之书大备故周易之卦以乾为首盖以乾者天
也乾所以首出庶物故曰周易观其象也三易之体各
以一卦为首各以一义为先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
卷一 第 3b 页 WYG1249-0003d.png
四夏商易取七八以不变为占也周易取九六以变为
占也隋艺文志有归藏十三卷出于刘光伯所上意甚
浅陋唐艺文志有连山十卷出于长孙无忌次述文多
阙误则二书之不传久矣然尝求之周易尚有可言者
所谓兼山艮即连山之遗意也六爻皆别人象所谓坤
以藏之即归藏之遗意也全体皆言地道其书虽不存
其象则可得而推焉重卦之人诸儒不同然十三卦制
器尚象既羲农所取则重于伏羲明矣十翼之说亦有
卷一 第 4a 页 WYG1249-0004a.png
不同大抵不出乎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中
又岂可舍是而他求十翼哉上经之卦三十所以象阳
奇下经之卦三十四所以象阴偶上经首乾坤而终于
离坎者盖首于天地阴阳之正也故以水火之正终焉
下经首咸恒而终于未济者盖先于夫妇阴阳之交也
故以水火之交终焉自汉以来考象占者疑于术数而
不得其弘通简易之法谈义理者沦于空寂而不适乎
仁义中正之归丁宽作易说三万言而训诂之学兴焦
卷一 第 4b 页 WYG1249-0004b.png
延寿述阴阳灾异而穿凿之弊起子夏之易不依古易
篇次而遵费氏则为后人之假托可见矣九师之易王
通以为易道因之而微则无资于圣经可知也王弼之
传则高谈理致祖尚清虚而已颖达之疏则随文生义
依徇王氏而已迨程子作易传易之义理始大明朱子
作本义易之象占始益著盖程子之易发挥孔子之十
翼者也朱子之易则推三圣教人卜筮之旨者也后世
有功于易道非程朱而何哉夫书即古史也伏羲氏之
卷一 第 5a 页 WYG1249-0004c.png
书则曰山坟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八者而已神农氏之
书则曰气坟归藏生动长育止杀八者而已黄帝之书
则曰形坟天地日月山川云气八者而已孔子删书定
为百篇其芟除坟典而不录者以其世尚洪荒而莫考
也断自唐虞以为始者以其道原中正而无弊也伤周
道之既东而东周之兴汲汲有望于鲁则取伯禽之誓
师而费誓固有深意也叹王纲之解纽而天下之势骎
骎将入于秦则取穆公之悔过而秦誓非示微意乎其
卷一 第 5b 页 WYG1249-0004d.png
间所载如尧舜之揖逊汤武之放伐大而天文地理之
所奠序微而草木鸟兽之所含生精而性命道德之蕴
粗而法度官名之著上下千百年间靡不悉备焉无非
恢宏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然书有六体典谟训诰誓
命是也其读二典也则知其为君道之尽其读三谟也
则知其效臣职之至训戒于君上则事得以规正诰告
于臣民则情得以通达有誓焉则俾士庶之尽命而知
所畏有命焉则俾臣下之尽心而知所禀出治规模灿
卷一 第 6a 页 WYG1249-0005a.png
然毕具乃若典谟虽为二帝之书然观誓征苗之师命
羲和之官则未尝无誓命也训诰誓命虽为三王之书
然观商有先人之典周有丕显之谟则未尝无典谟也
迨秦焚书百篇仅存其半其出于伏生口授者谓之今
文而得于孔壁所藏者谓之古文今文多艰涩而古文
反平易者以伏生记录之实语难工而安国润色之雅
辞易好也然小序之说必非出于圣而大序之文又甚
绝不类于西汉此其可疑也自汉以来传者非一安国
卷一 第 6b 页 WYG1249-0005b.png
之注类多穿凿颖达之疏惟详制度近世之注朱子所
取者四家而王安石伤于凿吕祖俭伤于巧苏轼伤于
略林之奇伤于繁至蔡氏集传出别今古文之有无辨
大序小序之讹舛而后二帝三王之大经大法灿然于
世焉诗之作也以风雅颂为之经以赋比兴为之纬风
则闾巷风土男女情思之辞雅则朝会宴享公卿大人
之作颂则鬼神宗庙祭祀歌舞之乐其所以分者皆以
篇章节奏之异而别之也赋则直陈其事比则取物为
卷一 第 7a 页 WYG1249-0005c.png
比兴则托物兴辞其所以分者又以属辞命意之不同
而别之也先王盛时天子巡狩命太宰陈诗以观民风
迨王灵不振巡狩之礼辍而陈诗之礼废矣吾夫子删
而定之为三百十一篇其以二南为首者犹易之首乾
坤书之先二典也其以商颂鲁颂为终者犹书之讫于
周而兼录费誓秦誓也其降黍离为国风者盖自平王
东迁雅颂不作而其风下侪于列国也其以豳风居十
三国之末者以曹桧之乱极思治必如是而后可也故
卷一 第 7b 页 WYG1249-0005d.png
先儒以二南二十五篇为正风邶鄘至豳风十三国为
变风鹿鸣至菁莪二十六篇为正小雅六月至何草不
黄五十六篇为变小雅文王至卷阿十八篇为正大雅
民劳至召旻十三篇为变大雅然周南无周公之诗而
召南有召公之诗盖周公在内近于文王虽有德而不
见则其诗不作召公在外远于文王功业著明则诗作
于下也七月周公所作而系于风公刘召公所作而列
于雅盖七月之诗言其风俗故系于豳风公刘之诗言
卷一 第 8a 页 WYG1249-0006a.png
其政事故列于大雅也鲁之有颂者成王以周公有大
勋劳而赐以天子礼乐也商之有颂者成王封微子以
承先代之后有乐歌以奉成汤之祀也宋之无风者以
其时王所客不可贬黜故巡狩不陈其诗也楚之无诗
者以其僣号称王不可黜陟故太师不录其诗也诗序
之作说者不同先儒以序之首句为毛公所分而其下
推说云云为后人所益也汉兴言诗者四家鲁诗起于
申公而盛于韦贤齐诗起于辕固而盛于匡衡韩诗起
卷一 第 8b 页 WYG1249-0006b.png
于韩婴而盛于王吉毛诗则毛公为之训诂郑玄为之
笺注三诗既亡而毛诗独存虽其义未能尽合于经而
考三家仅存之说其不合者尤多焉鲁诗则谓关雎者
刺康后之晏起而作也齐诗则谓黍离者卫公子寿闵
其兄伋而作也韩诗则谓芣苢者妇人伤夫有恶疾而
作也若此者皆与毛诗异矣至于赵宋欧阳氏王氏苏
氏吕氏于诗皆有训释虽各有发明而未能无遗憾者
自朱子之传一出则三百篇之旨灿然复明若太空之
卷一 第 9a 页 WYG1249-0006c.png
日月而出于云霾之积阴也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
然后春秋作周辙既东王风亦降吾夫子叹明王之不
作惧天理之将灭乃假鲁史而修春秋以乱世而寓治
法其始于鲁隐之元年者所以伤西周之不复也至于
获麟而止者所以叹世道之终不能复行也其书天王
世子王后夫人诸侯大夫之类所以厚五品之伦叙非
惇典乎其书郊禘雩社朝聘会盟崩薨卒葬之类所以
正五礼之品秩非庸礼乎字子突嘉季子因其善而褒
卷一 第 9b 页 WYG1249-0006d.png
之所以命德也名宰咺削翚氏因其恶而贬之所以讨
罪也然其记事或系于时或系于月或系于日盖会盟
侵伐不可指日而期故多书时天子诸侯之葬礼有七
月五月之差不可指日而会故多书月子生及君臣薨
卒一定不易故多书日此自然之理也诸儒之说春秋
有谓以一字为褒贬者其说本于太史公有谓有贬无
褒者其说本于孟子有谓褒贬俱无者其说本于竹书
纪年然泥于一字褒贬之说则春秋字字皆挟剑戟风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49-0007a.png
霜圣人不如是之劳烦也泥于有贬无褒之说则春秋
乃司空城旦之书圣人不如是之惨刻也泥于褒贬俱
无之说则春秋乃琐语小说圣人又未尝无故而作经
也大抵圣人作春秋寓褒贬于善恶之彰彰明笔削于
先后之绳绳其旨远其义微智如子贡未可以言春秋
观经书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此圣人爱礼之意也而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则子贡之智未可以言春秋也
贤如子路未可以见春秋观经书赵鞅帅师纳卫世子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49-0007b.png
蒯瞆于戚此圣人正名之意也而子路乃以正名而为
迂则子路之贤未可以见春秋也自麟经绝笔传者五
家然驺氏无师夹氏无书故其传泯焉传于世者左氏
公羊谷梁而已耳春秋因三传而经旨益明者有焉因
三传而经旨益晦者有焉左氏身为国史躬览载籍考
事精详文辞可美固艳而富矣然多叙鬼神之事预言
祸福之期若申生之托狐突荀偃死不受含伯有之厉
彭生之妖则其失也诬矣谷梁辞清义通若论隐公之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49-0007c.png
小惠虞公之中知固清而婉矣然元年大义而无发明
益师不日之恶略而不言则其失也短矣公羊说事分
明善能裁断若断元年五始益师三辞美恶不嫌同辞
贵贱不嫌同号固辨而裁矣然若单伯之淫叔姬鄫子
之请鲁女论叔术之妻嫂是非说季子之兄弟饮食则
其失也俗矣至赵啖陆淳之辨明而开示后人之所学
有所据刘氏意林之书出而墨守膏肓之论详宋之论
春秋而有成书者无如胡文定公其次则永嘉陈傅良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49-0007d.png
文定之传精白而博赡慷慨而精切其于义利之分中
外之辨纲常之正乱贼之讨彰彰乎烈日之明也凛凛
乎秋霜之肃也然所失者信公谷之太过求褒贬之太
详多非本旨陈氏之论世变以为有隐桓庄闵之春秋
有僖文宣成之春秋有襄昭定哀之春秋然其于褒贬
以传之所书而论经之所不书则传事又岂一一皆实
乎仪礼未知孰作或以为周公作之也孔子有学礼之
言礼记有读礼之文当是时固已有简牍之传矣决非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49-0008a.png
秦汉间笔也其法度必出于圣人若曰周公作之则非
所敢知也遭秦焚书礼经废坏其传于世者十七篇而
已冠昏相见三篇皆士礼也乡饮乡射二篇大夫礼也
燕射聘觐公食大夫五篇诸侯礼也士丧既夕士虞特
牲馈食四篇皆诸侯之士丧祭礼少牢馈食有司彻二
篇皆诸侯之卿大夫祭礼丧服一篇则通言上下之制
汉兴高堂生得之以授瑕丘萧奋奋授东海孟卿卿授
后苍苍授戴德戴圣是为今文后鲁恭王坏孔子宅得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49-0008b.png
古经五十六篇于壁中河间献王得而上之其十七篇
与仪礼正同馀三十九篇藏在秘府是为古文哀帝初
刘歆欲以列之学官而诸博士不肯置对竟不得立唐
初犹存诸儒不以为意遂至于亡惜哉及宋朱子与东
莱吕氏商订三礼篇次欲取礼记中有关于仪礼者附
之经其不系仪礼者别为记吕氏既不及答而朱子亦
不及为晚乃作仪礼经传通解以仪礼为纲分王朝邦
国等类而礼记分隶于其间亦未成之书而丧祭二礼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49-0008c.png
又其门人黄氏杨氏所续也近世临川吴氏独疑其经
传混淆以为经之章也而以为记补记补传分隶于其
左其与彖象传之附易经者有以异乎经之篇也而以
传篇记篇补篇错处于其间其与左氏传之附春秋经
者有以异乎是岂朱子之所以相遗经者哉于是重加
纂次以十七篇者并依郑氏次第为正经取戴氏郑注
中有经篇者为逸经凡八篇其二取之小戴记投壶奔
丧也其三取之大戴记公冠诸侯迁庙诸侯衅庙也其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49-0008d.png
三取之郑氏注中霤禘于太庙王居明堂也礼各有义
则经之传也以戴氏所存兼刘氏所补者合之为传凡
十篇盖小戴记中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
乃周末汉初之人作以释礼而戴氏抄以入记乃依礼
经篇次萃为一编射义一篇迭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之射釐为乡射义大射义二篇士相见义公食大夫义
则用清江刘原父所补惟觐义阙则取大戴记朝事一
篇以备之正经居首逸经次之传终焉皆别为卷而不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49-0009a.png
相紊凡周公之典未坠于地者盖略包举而无遗矣周
礼一书乃周家致太平之迹也周公当功成治定之日
礼备乐和之际作为此书以粉饰太平详于典章文物
而不及于道化严于职分官守而不切于君身今观一
书之中其兵农以井田其取民以什一其教民以乡遂
其养士以学校其建官以三百六十其治天下以封建
其威民以肉刑大本既立然后其品节条目日夜讲求
而增益之其上则六典八法八则九柄九贡九赋九式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49-0009b.png
之序其次则祭祀朝聘冠昏丧纪师田行役之详下至
于车旗圭璧之器梓匠轮舆之度与夫画缋刮摩搏埴
之法又其细则及于登鱼取龙擉鳖之微莫不备具如
天焉有象者在如地焉有形者载非聪明睿智孰能及
此哉奈何一毁于战国之诸侯再毁于秦坑之烈焰汉
兴百馀年河间献王始上其书于秘府又百年刘歆始
列其书于录略惟其晚出故当世儒者共疑之或谓文
王治岐之书或谓成周理财之书或以为战国之阴谋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49-0009c.png
或以为汉儒之附会窃谓五等之爵九畿之服祭天祀
地之礼朝觐会同之事皆非文王时所得为也虽其书
固详于财然其规画也似巧而惠下也甚厚其经入也
似丰而奉上也甚约谓理财之书又非深知周礼者也
使战国有如是之法则为三代矣使汉儒有如是之学
尚为汉儒哉不幸书未成而公亡其间制度有未施用
故封国之制不合于武成建都之制不合于召诰设官
之制不合于周官九畿之制不合于禹贡凡此皆预为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49-0009d.png
之而未经行也欧阳氏疑其设官太多者非惟一官可
以兼众职而有其事则设无其事则废者亦多也岂常
置其官而多费廪禄乎苏氏疑王畿千里无地以容之
者盖王畿四方相距千里凡远郊近郊甸地稍地大都
小都截然整齐如画棋局亦其设法则然耳而其地则
包山林陵麓在其中安能如一图哉胡氏疑冢宰论道
之官不当统宫壸财用之事殊不知财用统于冢宰则
用度有节而无侈用滥赐之弊宫壸统于冢宰则身修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49-0010a.png
家齐而无女宠嬖倖之习是乃格心之要务也又岂可
轻议其非哉虽然欲行圣人之事则必当法圣人之书
欲法圣人之书则必当求圣人之心彼刘歆之谄新室
则溺于所习之谀佞王安石之行新法则拘于所习之
偏驳大率假圣人之法言行一已之私志宜其用之而
不验也独宇文周用苏绰之言盖已略仿周礼而行之
如授田之法府卫之志后世此意稍为近古有唐因之
亦致太平特以其无圣人之心不能扩而充之以致圣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49-0010b.png
人之治耳昔卢植言周礼与春秋相表里盖周礼为尊
王作而春秋亦为尊王作也故周官记三百六十属之
分职而冠之以惟王之一辞春秋载二百四十年之行
事而首之以书王之特笔兹非二书之相为表里乎然
则诋以为非圣人之书者谬矣礼记之作出自孔氏盖
七十子之徒共撰所闻或录旧礼之义或录变礼所由
或兼记体履或杂叙得失见于汉初者二百馀篇戴德
删为八十五篇号大戴礼戴圣删为四十九篇号小戴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49-0010c.png
礼精粗杂记靡所不有不能皆纯曲礼论撰于曲台而
不及五礼之本王制著述于博士而尽失先王之意缁
衣本乎公孙尼子而仿鲁论之文礼运载夫子之说而
大道之言则本于老氏之遗意经解引易之纬书而尝
禘之说多牵于夫子之绪论明堂位周公践阼之说乃
流俗之妄语月令四时异居之制以阴阳之拘忌其言
之疵者大略如此然其文繁其义博学者观之如适大
都之市珠玑宝玉随其所取如游阿房之宫千门万户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49-0010d.png
随其所入博而约之亦可弗畔未可以其言非尽出于
夫子而轻议之也唐魏徵以小戴汇次不伦更作类礼
二十篇然不可见不知其书何如也玄宗时王岩请删
去礼记旧文益以经事张说以为礼记不刋之书去圣
既远不可改易临川吴氏始取二戴之记重加序次小
戴记中大学中庸既为朱子之所表章以与语孟并为
四书固不容复厕之礼篇投壶奔丧仪礼之经亦不可
杂之于记冠昏乡饮燕射聘义仪礼之传亦别辑以附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49-0011a.png
于经其存者凡三十六篇曰通论者九曲礼内则少仪
玉藻通记大小仪文而深衣附焉月令王制专记国家
制度而文王世子明堂位附焉曰丧礼者十一丧大记
杂记丧服小记服问檀弓曾子问六篇记丧而大传间
传问丧三年问丧服四制五篇则丧之义也曰祭礼者
四祭法一篇记祭而郊特牲祭义祭统三篇则祭之义
也曰通论者十有二礼运礼器经解一类哀公问仲尼
燕居仲尼閒居一类坊记表记缁衣一类儒行自为一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49-0011b.png
类学记乐记其文雅驯非诸篇比则以为是书之终大
戴记中公冠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既以为仪礼之经朝
事一篇又以补仪礼之传投壶亦入逸经哀公又为小
戴所取其存者犹三十四篇但其书冗泛不及小戴远
甚盖彼其膏华而此其渣滓耳然或间存精语不可弃
遗夏小正犹月令也明堂犹明堂位也本命以下杂录
事辞多与荀子贾傅之书相出入非专为记礼设礼运
以下诸篇之比也夫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古者以诗书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49-0011c.png
礼乐造士谓之四教后世兼以易春秋谓之六经汉唐
并立五经博士曰诗书礼易春秋而已独乐书无传焉
汉兴独一制氏以雅乐声律世其官颇能纪其铿锵鼓
舞而不能言其义文帝时周礼未出魏乐人窦公献其
书乃大司乐大宗伯之二章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术
与毛生等共采周公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献八
佾之舞与制氏不相远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
王禹成帝时为谒者数言其义因献其书有二十四篇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49-0011d.png
及刘向校书得二十三篇又与禹之所传不同故著为
别录今乐记所录有乐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情乐
化乐象宾牟贾师乙魏文侯十一篇之外又有奏乐乐
器乐作意始乐穆说律季礼乐道乐义昭本昭颂窦公
十二篇名存而辞亡则乐书遗缺者多矣然乐书虽亡
而杂出于二礼者犹可覈也乐记一篇可以为乐经而
陈旸乐书亦可删其繁芜以附于后他如宋之景祐乐
记房庶之乐书补亡蔡元定之律吕新书吴仁杰之乐
卷一 第 20a 页 WYG1249-0012a.png
舞新书皆参考以辅翼之庶乎可以补乐书之阙矣
河图洛书
马图出河而阐造化之机龟书出洛而示阴阳之妙此
八卦之本原九畴之根柢圣人因之以立教于天下后
世者也是故一六水居北二七火居南三八木居东四
九金居西五十土居中此河图之数也九前一后三左
七右二前左四前右八后左六后右此洛书之数也河
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其方盖揭其全以示人
卷一 第 20b 页 WYG1249-0012b.png
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
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其皆以五
居中者盖凡数之始一阴一阳而已阳之象圆圆者径
一而围三阴之象方方者径一而围四围三者以一为
一故参其一阳而为三围四者以二为一故两其一阳
而为二是所谓参天两地者也三二之合则为五矣故
图书皆以五居中也河图以生数为主故其中之所以
为五者亦具五生数之象洛书以奇数为主故其中之
卷一 第 21a 页 WYG1249-0012c.png
所以为五者亦具五奇数之象其数与位皆三同而二
异盖阳不可易而阴可易也河图之一二三四各居其
五本方之外而六七八九十者又各因五而得数以附
于其生数之外洛书之一三七九亦各居其五象本方
之外而二四六八者又各因其类以附于奇数之侧盖
中者为主而外者为客正者为君而侧者为臣亦各有
条而不紊也河图主全故极于十而奇偶之位均论其
积实则偶赢而奇乏也洛书主变故极于九而其位与
卷一 第 21b 页 WYG1249-0012d.png
实皆奇赢而偶乏也必皆虚其中然后阴阳之数均于
二十而无偏耳河图运行之序自北而东左旋相生固
也然对待之位则北方一六水克南方二七火西方四
九金克东方三八木而相克者已寓于相生之中洛书
运行之序自北而西右转相克固也然对待之位则东
南方四九金生西北方一六水东北方三八木生西南
方二七火其相生者已寓于相克之中盖造化之运生
而不克则生者无从而裁制克而不生则克者亦有时
卷一 第 22a 页 WYG1249-0013a.png
而间断此图书生成之妙未尝不各自全备也若以七
八九六之数言之其在河图则七九为阳阳主进六八
为阴阴主退进则饶故老阳饶于八少阳饶于六退则
乏故老阴乏于七少阴乏于九此阴阳老少进退饶乏
之正也老阳之位一老阴之位四而河图则以老阳之
九居乎四之外而老阴之六居乎一之外少阴之位二
少阳之位三而河图则以少阴之八居乎三之外少阳
之七居乎二之外此阴阳老少互藏其宅之变也其在
卷一 第 22b 页 WYG1249-0013b.png
洛书虽纵横有十五之数是皆七八九六之相为消长
一得五为六而与南方之九迭为消长四得五为九而
与西北之六迭为消长三得五为八而与西方之七迭
为消长二得五为七而与东北之八迭为消长也虚五
分十者虚中五之外则纵横皆十以其十者分之则九
者十分一之馀八者十分二之馀七者十分三之馀六
者十分四之馀也参伍错综无适而不遇其七八九六
之合焉此所谓变化无穷之妙也先儒谓伏羲则河图
卷一 第 23a 页 WYG1249-0013c.png
以画易大禹则洛书以叙畴盖则河图者虚其中则洛
书者总其实也河图之虚五与十者太极也奇数二十
偶数二十者两仪也以一二三四为六七八九者四象
也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
巽艮八卦也洛书之数其一为五行其二为五事其三
为八政其四为五纪其五为皇极其六为三德其七为
稽疑其八为庶徵其九为福极其位与数尤晓然矣论
其取则易乃伏羲之得于图而初无待于书范乃大禹
卷一 第 23b 页 WYG1249-0013d.png
之得于书而未追考于图然图之与书未始不相通焉
盖以河图而虚十则洛书四十有五之数也虚五则大
衍五十之数也积五与十则洛书纵横十五之数也以
五乘十以十乘五则又皆大衍之数也洛书之五又自
含五而得十而通为大衍之数矣积五与十则得十五
而通为河图之数矣孰谓其有异哉刘歆谓河图洛书
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盖经言其正纬言其变
主图而言则图为经而书为纬也主书而言则书为经
卷一 第 24a 页 WYG1249-0014a.png
而图为纬也所取则者为表相通者为里故图之表为
八卦而其里亦可明畴也书之表为九畴而其里亦可
画卦也
先天后天
伏羲出而先天之卦图以陈文王出而后天之卦图以
演盖先天者乾坤纵而六子横易之体也后天者震兑
横而六卦纵易之用也体立而用行此先天后天可相
有而不可相无也请详陈之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
卷一 第 24b 页 WYG1249-0014b.png
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此伏羲先天之卦位也离南
坎北震东兑西乾西北坤西南巽东南艮东北此文王
后天之卦也先天所重在乾坤后天所重在震兑先天
有乾坤之纵以定南北之位然后六子之横列于东西
者倚之以为主是相与对待以立其体也后天有震兑
之横以当春秋之正然后六卦之纵其成全于冬夏者
资之以为始是迭为流行以致其用也以先天言之圆
图之左方自震至乾皆进而得其已生之卦犹自今日
卷一 第 25a 页 WYG1249-0014c.png
而追数昨日也故曰数往者顺其右方自巽至坤皆进
而得其未生之卦犹自今日而逆计来日也故曰知来
者逆然本易之所以成则其先后始终如圆图右方之
序而已故曰易逆数也圆图左属阳右属阴坤无阳艮
坎一阳巽二阳是阳在阴中逆行也乾无阴兑离一阴
震二阴是阴在阳中逆行也震一阳离兑二阳乾三阳
是阳在阳中顺行也巽一阴坎艮二阴坤三阴是阴在
阴中顺行也以后天言之自乾南坤北而交则乾北坤
卷一 第 25b 页 WYG1249-0014d.png
南而为泰矣自离东坎西而交则离西坎东而为既济
矣乾坤之交者自其所以成而反其所由生也故再变
则乾退乎西北坤退乎西南也坎离之变者东自上而
西西自下而东也故乾坤既退则离得乾位坎得坤位
也震东兑西者阳主进故以长为先而位乎左阴主退
故以少为贵而位乎右也坎北者进之中也离南者退
之中也男北而女南者互藏其宅也四者皆当四方之
正位而为用事之卦也乾西北坤西南者父母既老而
卷一 第 26a 页 WYG1249-0015a.png
退不用之地也然母亲而父尊故坤为半用而乾全不
用也艮东北巽东南者少男进之后而长女退之先故
皆不用也然男未就傅女将有行故巽稍用而艮全未
用也然伏羲先天之易固以河图为本而其卦位未尝
不与洛书合乾兑生于老阳之四九离震生于少阴之
三八巽坎生于少阳之二七艮坤生于老阳之一六其
卦实与洛书合焉文王后天之易虽但本之伏羲然亦
未尝不与河图合坎一六水离二七火震巽三八木乾
卷一 第 26b 页 WYG1249-0015b.png
兑四九金坤艮五十土其卦实与河图合焉虽然先天
卦乾以君言则所主者在乾后天卦震以帝言则所主
者又在震盖乾为震之父震为乾之子以统临谓之君
则统天者莫如乾而先天卦位宗一乾也此乾方用事
则震居东北而缓其用也以主宰谓之帝则主帝者莫
若长子而后天卦位宗一震也此乾不用则震居正东
而司其用也然则羲文均一尊阳之意可见矣
论诗
卷一 第 27a 页 WYG1249-0015c.png
论诗于三代之上当究其体制之异论诗于三代之下
当辨其得失之殊盖究其体制则诗之源流可见辨其
得失则诗之高下可知矣是故诗言志歌永言后世仿
之以为歌一曰风二曰赋后世拟之以为赋吟咏性情
转而为吟故嗟叹之易而为叹自诗变为乐府之后孔
子作龟山操伯奇作履霜操即或忧或思之诗自诗变
为离骚之后贾谊之吊湘赋扬雄之畔牢愁即或哀或
愁之诗凡此皆诗之体制源流也振振鹭三言之所起
卷一 第 27b 页 WYG1249-0015d.png
关关雎鸠四言之所起维以不永怀五言之所起鱼丽
于罶鲂鲤六言之所起交交黄鸟止于棘七言之所起
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之所起凡此皆诗之句读源
流也三百篇之诗多出于妇人女子然其为言忧而不
困哀而不伤如泉水卫女之思归也而能以礼载驰许
夫人之思归也而能以义绿衣伤已之诗也其言不过
曰我思古人俾无尤兮击鼓怨上之诗也其言不过曰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况于士大夫哉自已删之后诗雅
卷一 第 28a 页 WYG1249-0016a.png
萧条如苏李之高妙嵇阮之冲澹曹刘之豪逸谢鲍之
峻洁其诗非不工也然嘲咏风月亡裨风教求其有补
风化者晋之渊明而已观其自晋以前皆书年号自宋
以后惟书甲子是岂可与刻绘者例论耶如元微之之
雄深韦应物之雅澹徐陵庾信之靡丽华藻白乐天柳
宗元之放荡嘲怨其诗非不美也然夸耀烟云无关政
体求其爱君忧国者唐之杜甫而已观其杜鹃之诗忠
爱之心见于言外北征之诗忧国之意见于终篇又岂
卷一 第 28b 页 WYG1249-0016b.png
可与浮靡者例论耶宋之以诗名世者固不可一二数
如杨大年之赋朝京有致君尧舜之心欧阳修之咏春
帖得以诗讽陈之旨是皆有三百篇之遗意而非后世
骚人词客所可及也
周礼
论先王之法度莫备于成周论成周之制作莫详于周
礼盖周礼者周公致太平之书也规模极其广大节目
极其周详非圣人不能作也故文中子曰如有用我执
卷一 第 29a 页 WYG1249-0016c.png
此以往学者其可不之考乎姑举其槩而言之八法八
则八柄太宰之所掌也曰官属曰官职曰官联曰官常
曰官成曰官法曰官刑曰官计非所谓八法乎曰祭祀
曰法则曰废置曰禄位曰赋贡曰礼俗曰刑赏曰田役
非所谓八则乎至于爵以驭其贵禄以驭其富予以驭
其幸置以驭其行生以驭其福夺以驭其贫废以驭其
罪诛以驭其过又所谓八柄也六叙六联八成小宰之
所掌也曰以叙正其位曰以叙进其治曰以叙作其事
卷一 第 29b 页 WYG1249-0016d.png
曰以叙制其食曰以叙受其会曰以叙听其情非所谓
六叙乎曰祭祀之联事曰宾客之联事曰丧荒之联事
曰军旅之联事曰田役之联事曰敛弛之联事非所谓
六联乎至于听政役以比居听师田以简稽听闾里以
版图听称责以傅别听禄位以礼命听取予以书契听
卖买以质剂听出入以要会又所谓八成也司徒所掌
莫重于三物八刑以言乎三物则有所谓六德六行六
艺之目焉以言乎八刑则有所谓不孝不睦不姻不悌
卷一 第 30a 页 WYG1249-0017a.png
不任不恤造言乱民之刑焉司马所掌莫重于九法九
伐制畿封国以正邦国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
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维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施
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
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国此所谓九法也冯弱犯寡则
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
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
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此所谓
卷一 第 30b 页 WYG1249-0017b.png
九伐也大祝掌辨六号则有所谓神号鬼号示号牲号
齍号币号者焉其辨九祭则有所谓命祭衍祭炮祭周
祭振祭擩祭绝祭缭祭共祭者此属于宗伯者然也小
司寇以五声听狱讼岂非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之
谓乎士师掌士之八成岂非邦汋邦贼邦谍与夫犯邦
令挢邦令为邦盗为邦朋为邦诬之谓乎此属于司寇
者然也至其名官莫不有义治非天事谓之天官者治
以道为本也教非地事谓之地官者教以化为本也礼
卷一 第 31a 页 WYG1249-0017c.png
以仁为本故礼曰春官政以礼为本故政曰夏官刑以
义为主故刑曰秋官事以智为主故事曰冬官名曰宰
以制变为义名曰夫以帅人为义以正人则曰正以长
人则曰伯司者伺察之谓氏者世守之称尊其智故称
大夫卑其任故称人大纲小纪莫不具载非圣人心胸
广大孰能与于此彼不知而妄议者乌足以论圣人之
制作哉奈何煨烬于秦火而圣人之经不全附会于汉
儒而圣经之旨益晦是故天官之文有杂在他官者如
卷一 第 31b 页 WYG1249-0017d.png
内史司士之类是也亦有他官之文杂在天官者如甸
师世妇之类是也地官之文有杂在他官者如大司乐
诸子之类是也亦有他官之文杂在地官者如闾师柞
氏之类是也春官之文有杂在他官者如封人大小行
人之类是也亦有他官之文杂在春官者如御史大小
胥之类是也夏官之文有杂在他官者如衔枚氏司隶
之类是也亦有他官之文杂在夏官者如职方氏弁师
之类是也至如掌祭之类吾知其非秋官之文县师廛
卷一 第 32a 页 WYG1249-0018a.png
人之类吾知其为冬官之文缘文寻意以考之参诸经
籍以證之何疑之有冬官未尝亡也杂于五官之中耳
汉儒考古不深遂以考工记补之岂知乡师载师之属
则杂于司徒兽人䱷人之属则杂于太宰土方形方之
属则杂于司马雍氏萍氏之属则杂于司寇郑贾诸儒
承讹踵谬莫觉其非至临川俞庭椿始作复古编东嘉
王次点又作周官补遗草庐吴氏又从而考订之由是
周礼六官始得为全书矣
卷一 第 32b 页 WYG1249-0018b.png
春秋三传
圣经作有以示褒贬之公贤传述有以明笔削之旨盖
经所以载道而传所以释经也非圣人作经固无以定
天下之邪正非贤人述传又何以明圣心之予夺哉粤
昔吾夫子生于周之季世悯吾道之不行悼斯文之将
坠乃假鲁史而作春秋于以著百王之大法于以为万
世之常经是故书王而次于春书正而次于王则一统
之义以明贬宰咺之归赗讳晋文之召王则三纲之伦
卷一 第 33a 页 WYG1249-0018c.png
以正齐桓之霸也书遂伐楚以讥其专晋文之霸也书
执曹伯以著其谲其尊王抑霸为何如楚始见经则以
州举吴始与会则殊而外之其中外之辨为何如此程
子所谓春秋大义数十炳如日星者也春秋之言有三
谓春秋有临天下之言有临一国之言有临一家之言
是也春秋之讳有四谓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为同姓讳是也若夫三传之作言其长则事莫备于左
氏例莫明于公羊义莫精于谷梁言其短则或失之诬
卷一 第 33b 页 WYG1249-0018d.png
或失之乱或失之凿公羊谓求金求车为非礼而不知
责诸侯之不贡也以大阅大蒐为罕书而不知讥列国
之僣天子也以筑馆为合礼而不知仇敌之不可通也
谷梁谓正月己卯烝为不时是不知周以建子为正而
冬祭不为不时也谓秋蒐于红以为正是不知蒐春田
而用于秋非正也不纳子纠为内恶是仇敌可得而容
也左氏以郎之狩为礼是不知其废国务而远田猎也
以筑王姬之馆为正是不知仇敌之不可交也四国伐
卷一 第 34a 页 WYG1249-0019a.png
郑以为围郑狄人入卫以为灭卫经何以不书围与灭
也然则三传虽有明经之功谓其尽得圣人之旨则未
也
卷一 第 34b 页 WYG1249-0019b.png
椒邱文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