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文殊设两关难。第一文殊执理徵事难。
维摩举事显理答第二文殊执理穷诠难。维
摩拂诠显理答先明第一执理徵事难。又问
空何用空又问空执理。何用空徵事。若使理
体不是空。可许却物作事空。此室理体自是
空。何须除去室中物。自下明举事显理答。答
曰以无分别空故空。以无分别空者。众生不
解理空故。言无分别空故空者。故作事空用
显理空。令彼众生寻事悟理。又复理空冥莫
难知。非诠不显故将事空为筌用显理空。是
故除去室中物作事空也。自下第二执理穷
筌难。维摩拂筌显理答。先明执理穷筌。又
问。空可分别耶。又问空执理可分别耶。穷筌。又问。理空可得以事空分别理空耶。若使
理空之外有事空。可许将事分别理空。理空
之外本无事。云何以事显理空。自下拂筌显
理。答曰分别亦空。能分别之事空亦是理空。
众生未解理空时。作彼事空分别理空若也。
解彼理空竟即知分别亦理空。上来难讫。
自下寻其空处。又问空当于何求者。问此理
何处求證。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者。六十
二见迷真。故起寻彼能迷得彼所迷。故于见
中求其空也。又复六十二见体即是空。以不
离真妄辩真故也。馀又例此可解。又仁所问
何无侍者答上第二问无侍者。去问远故重
牒将来。下明答辞。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
侍也。此明直答。自下徵问解释。所以者何
徵问也。菩萨侍者应是大童天子。所以乃说
众魔外道为侍者何。下明解释。众魔者乐生
惑。此之九种净心后起依他□心。是故名
客尘。坌净故名之曰尘。此九之中六个是
界内惑。三个是界外惑。道理为言。唯言前五
摄惑品尽。但说后四摄惑品尽。但说后四摄
惑品周。为分惑体及断处差别故说九种。九
种之中爱见大悲即通四种。谓随眠贪随眠
嗔随眠痴修道断。为此义故爱见大悲不能
离缚。自下明彼爱见大悲不能常化。爱见悲
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者。爱见之悲用彼惑
业爱身教化。惑业受生故身有轻苦则生疲
厌。生疲厌故于生死中不能常化。为此义故
所以须舍。上来舍小悲讫。
自下正明修大悲。大悲中文还□□。初之
二句明无大悲有常化之益。第二句已下明
无大悲有□□之益。若能离此无有二疲
厌者。此明常化□□若能离此爱见之悲。
得彼地无缘大悲。变化受身随□六道教
化众生。虽在三涂而无苦触。常能摄化□□无疲厌。自下第二明无大悲有离缚之益。
文次相□有其五段。第一明自无缚。第二
能解他缚。第三引说證成。第四诸劝舍缚。
第五明缚解之相。文相可知。不劳解释。就
第五缚解。于中文别有二。第一问。第二答。
答中更二。初约定明缚解。次约惠明缚解。
贪著禅味是菩萨缚者。此下约定以明缚解。
此即明缚。得禅乐著故名贪著禅味。随禅
而生不肯外化故名为缚。以方便生是菩萨
解者。此明其解。虽得禅定不随禅生依有
摄化故名为解。自下第二即是约惠以明缚
解。文有两分。初立四章。次何谓以次第
依章解释。又方便惠缚者。一章问。有方
便惠解者两章问。前约定已明缚解。□□
□□□明缚解故是以无。又无方便者。未
得地上□□□□□也。惠者即是地前加行
智惠。缚者此加行智□□□上无缘悲故。于
空乐著为空所缚。有方便者。得彼地上□
□□惠者即是地上无分别智。解了无分别
智由有无缘□□□□著常随三有教化众生
不为空缚故名为解。问曰。此一对缚解者。
谁是解缚。谁是所缚。谁是解缚人。答曰。空
是解缚。惠是所缚。方便是解缚人也。无惠
方便者。第三章门。有惠方便解者。第四章
门。无惠者。未得地无上分别智。方便者。是
地前爱见悲也。缚者。此爱见悲未得地上
根本智。故在生死中滞著三有。为有所系故
名缚也。有惠者。得彼地上无分别智。方便者。
即是地上无缘大悲。解者。无缘大悲由得地
上根本智故在三有中而不滞著有不能系。
是故名解。问曰。此缚解一对谁是能缚谁是
所缚谁是解缚人。答曰。有是能缚。方便是所
缚。惠是解缚人。复次惠有两种。一无方
便惠。二有方便亦有□□□□便。二有
惠方便。若无方便缚于菩萨。若有惠方便
□□上来立四章门讫。自下次第依章解释。
一一释中皆有□□初问次答后结。就释初
章中何谓已下问也。谓菩萨以谓爱□□□□佛土成就众生释无方便。于无相无作
法中而自调伏释□□□□以而不解。是名
下结。第二章中何谓下问也。谓不以爱□□□□佛土成就众生释有方便。于空无相
无作法中以自调伏释惠。而不疲厌释解。以
此准前前缚中亦应释言而有疲厌。所略故
也。是名下结。第三章中问谓也。谓菩萨住贪
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释无惠。而殖众德本
释方便。缚者略而不解。是名下结。第四章
中何谓也。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
释有惠。而殖众德本释方便。回向阿耨菩提
释解。以此准前前缚中亦应言不解回向阿
耨菩提前略无也。是名下结。上来总名第一
约就甚深空理以明修智修悲。亦是为上根
人说法讫。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
诸法者。此一句总结劝修。
自下第二又复观身。身无常苦空□□□□
苦无常理以明修智修悲。亦是为中根人说
□□修智后明修悲。
第三云又复观身。身不离病已下□□□□
事等以明修智修悲。亦是为下根人说法。先
明修智□□□文相易见。不具解。合名三对
修智修悲。文义□□□□成调伏。文殊师利
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者□□□问言。
有疾菩萨云云何调伏。如我向说。修智修悲
是名菩萨调伏义。上来总名第一所修文讫。
自下明其所成。由前修智及修悲故遂得成
于不住道行。由修智故不住生死。由修悲故
不住涅槃。自下文义亦皆易解。如疏中释
不思议品者。经中亦名不可思议。通而言之。
唯是一义。别而言之。非不差异。异相者。据
真望妄。真外无妄。既不有望。亦无对之真心
言寂。故名不思议。据妄望真。妄外有真。妄外
之真情缘叵及。名不可思。口言靡逮□不可
议。馀义如疏广说。前问疾品离过行中明
其所修。不思议品离过行中显其所成。故
此品来。就此品中文有□□□□□子念
座维摩身现不思议德。第二舍利言亦□□
□□下因身子赞叹维摩口宣不思议事。第
三是时大□□迦叶伤叹维摩辩出不思议
人。就初段中文复有□□□明念座。第二
维摩教诃。第三为其取座。尔时舍利□□□□□□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
当于何座者□第一申子念讫。念座者。由
前室空故兴。若不空室。念此□□灯王
妙座无由得至。问曰。何故舍利弗数数
生念。答曰。此经陶练声闻令其厌小忻大。
声闻之中舍利弗者智惠第一。明其念即被
诃。知彼声闻不及。申子智惠尚被诃啧。令
其馀者自鄙狭劣忻求大乘。又复申子聪明
第一。不念即已。念必显法。为此义故数数生
念。自下第二明教文中有二。第一正举教诃
之辞。第二说是已下明说利益□举□诃。夫
求法者已下次明教也。诃解就教之中□□
□□一正教是故已下总结。就正教中文复
有二。第一□□□□□舍相。第二所以者
何已下明有相者非真□□□□□□□
中文复有二。初明舍染相。次唯舍利□□
□□□□□□似求已下明舍净相。论其意
者。法空理□□□□□□□可得故求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