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别释法门 第 867c 页
净名玄论卷第三
***** 三别释法门
有三门。先释不思议门。次释
解脱门。后释法门。
先释不思议有四。一来意。二释不思议名。三
辨不思议体。四释不思议名多少。
第一来意者。问。诸方等教。皆是不思议。何故
此经独受其名。答。一切诸经。虽皆是不思议。
但此经即以不思议为名。例如一切佛。皆有
法宝。而宝积佛即以为名。又不思议。凡有二
种。一者通不思议。谓诸佛菩萨境界。并非二
乘凡夫之有所能测度。二者别不思议。谓神
通奇特。如巨细相容。众经多明通不思议。此
经多辨别不思议。故偏受斯称。问。此经凡有
二名。一维摩诘。二不思议。何故。别有不思议
三别释法门 第 868a 页 T38-0868.png
品。而无别维摩品耶。又此经名不思议经。别
有不思议品。众经何故不尔。如般若等经。何
故无般若品耶。答。此经虽有人法二名。而维
摩事彰。通为一经之主。不须别立品。不思议。
虽通贯一经。但不思议事未显。须别立品。般
若等经。明般若事显故。不须别立般若品也。
问。此经何故辨不思议耶。答。略有五义。一者
欲称叹诸佛菩萨解脱法门不可思议。令禀
教之徒。虚心顶受。慕仰信行。二者净名道德
已远得无功用心。现通说法。有所施为。任运
即不假思量议度。既得此悟。还欲示人。故说
不思议。三者欲显一切诸法无定性相。故说
不思议。如长若定长。不可促长令短。短若定
短。不可延短令长。以可延促。故无定相性。以
无定性。诸法即空。因此即悟入实相。故说不
思议。四者此经正明不思议法。故立不思议
名。如不二法门。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净名默
即是其事。以正说此法故。辨不思议。五者此
经欲示二种人法。故明不思议。一者理外。谓
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大乘人法。若所行之境。
能行之智。所说教门。皆是有所得颠倒故。非
不思议。二者明理内诸佛菩萨所行之境。能
行之智。所说教门。并绝凡夫二乘有所得境
界。故方是不可思议。问。何以知然。答。此经呵
凡斥圣。破大弹小者。良由凡圣大小皆是有
所得颠倒理外行心。所以非不思议。广说菩
萨无方妙用无碍法门。有得之徒。莫能测度。
故名不思议。是故。当知。欲开二种义。故明不
思议。此是对可思议。故叹不思议。令舍可思
三别释法门 第 868b 页 T38-0868.png
议。悟不思议。既无可思议。亦无不思议。故诸
佛菩萨所行之道。非思议。非不思议。问。理外
义宗。亦明绝四句。离百非。言语道断。心行
处灭。何故非不思议。无所得。若四句。若绝四
句。一切诸法。皆不思议。答。有所得。绝定绝。
不可令不绝。不绝定不绝。不可令其绝。如此
绝不绝。皆有踪迹处所。可得思议。无所得。绝
不绝并是因缘无碍不思议。又有所得绝不
绝悉皆不成。竟无此法。论何物不思议耶。无
所得绝不绝义始成。故方得有不思议。至二
智中。当具说也。
******* 第二释不思议名
略有三义。
一者约本释不思议名。由本是不思议故。方
有不思议用耳。不思议本即不二法。门不二
法门谓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心行断故。心不
能思。言语灭故。口不能议。十四章经。正为开
不二。故前序云。净名现病之本意。文殊问病
之所由。当知为明本不思议。故名不思议也。
二者约净名二智。由体不二之道。故有不二
之智不二之智。能适化无方。善巧妙用。并任
运成就。无功用心。不假思量议度。故名不思
议。
三者外示不思议迹。若形若声。及说不思议
本。若境若智。并非下位菩萨及与二乘凡夫
所能测度。故名不思议。不思议体。但有于三。
不思议名。亦唯此三义。问。此与关中旧释何
异。答。肇公云。深远幽微。二乘不能测。谓不
思议三义之中。但是后意耳。生公云。不思议
者。凡有二种。一者空理。非惑情所测。二者神
奇。非浅识能知。三意之中。具说初二义。什公
三别释法门 第 868c 页 T38-0868.png
云。法身菩萨。有所施为。欲能则能。不须作
意。三种之中。亦得其一。今且叙三门。复辨本
末次第及内外不同。则抱前诸意。
三辨不思
议体。问。今就何法。明不思议。答。法虽无量。
略有三种。一境。二智。三教门。境即真俗二境
不思议。智即权实两智不思议。教谓二谛教
门。此之三门。有二种次第。若据能化。由真俗
二境。发权实两智。由权实两智故。外说二谛
教门。合此二义。即为二双。由境发智。由智照
境。谓发照一双。内照二境为行。外彰神口为
说。说行一双。次约所化。三门次第者。禀二谛
教。发生二智。二智则照于二谛。合此三义。亦
成二双。初则说行。次则发然。圣人如行而说。
众生禀二谛教。则如说而行。故名说行一双
也。以如说而行。识教悟理。发生二智。故二境
为能发。二智为所发。二智为能照。二境为所
照。名发照一双也。问。真俗二谛。为是教名。
为是境称。答。约能化所化。互望不同。就能化
为言。内照真俗。故真俗名境。外为众生。依二
谛说法。故真俗名教。就所化为言。禀于真俗。
别真俗名教。因真俗。发生二智。真俗名境。
然此真俗。未曾境教。问。若尔。何故垣言二
谛为教。非是境理。答。此约依二谛说法故。二
谛名教。若据发生二智。则真俗名境。又真俗
表不二理。则真俗名教。若对二智。则称为境。
不可遍执。问。但应言圣人内照两境。外为众
生依二谛说法。众生禀二谛教。发生二智。二
智还照二谛。何得复言二谛教表不二理耶。
答。此义有开有合。若开理教不同。约能化为
三别释法门 第 869a 页 T38-0869.png
论。所悟之理。则非真非俗。能悟之智。亦非实
非权。理虽非真俗。为出处众生。无名相中。假
名相说。故开真俗门。说二谛法。故以非真俗
为理。真俗为教。二谛门既尔。智亦例然。悟理
之智。非权非实。为欲化物。故开二智。以权实
二智。照真俗两境。外为众生。说真俗二谛。此
约能化。开理教境智义也。次约所化明理教
境智者。所化众生。禀真俗二教。即悟非真非
俗不二之理。既悟不二之理。即发生不二之
观。所悟境既非真俗。能悟之智亦非权实。既
悟理非有无。即识教有真俗。悟理发生。非权
实智。即识教有真俗。故生权实二智。此约能
化所化。各开理教境智也。
次合论理教境
智者。非真非俗之理。名为真谛。若真若俗之
教。并名俗谛。故唯有二谛。非权非实。名为实
智。权之与实。并名权智。故唯有二智。既唯有
二境。故圣人内照二境。外为众生。还说二谛。
众生因二谛教。还发生二智也。问。初何故开。
后何故合。答。欲显至理甚深。未曾真俗。圣心
微妙。亦非实非权。而今言俗言真。说权说实
者。盖是出处众生。故强名相说。为此义故。所
以须开。复欲就二谛摄法。无义不收。权实该
罗。无智不摄。故但明二谛唯有权实。所以合
也。又经中具有开合。以释经故具明之。又对
斥旧宗执二谛不知不二。所以须开。寻教之
徒。复言二谛之外别有不二之理。所以须合。
故开合不同。皆有其义。上来总释三门。
今次别释三门。即为三意。初释二智。复为三
门。一明权智不思议。二明实智不思议。三合
三别释法门 第 869b 页 T38-0869.png
释二智不思议。问。何等名为权智不思议耶。
答。内照外用。皆绝二乘。故并不思议。二乘不
能遍知一切病。不能遍识一切药。故不能测
菩萨智。名内照不思议。又菩萨内照。即无照
而照。照不动无照。亦非二乘所知。又菩萨虽
照。不假功用。二乘作意方乃得知。亦不能思
议菩萨无功用智也。次明外动用不思议。此
事万端不可具举。今就大小容入。以示其相。
但释大小容入。凡有三师。一云大实不入小。
小亦不容大。但以神力令应度之人。见其容
入耳。二释云。大实入小。小亦实容大。若不容
入者。则诸菩萨无此功能。若明容入。还不
容入。则一切诸转变神通并无用也。
第三释
云。具有二义。一者实不容入。能令见其容入。
二实能容入。复令见容入。今明第三释宜可
用之。但此经正明容入。非不容入也。故高广
之座。来入方丈小室。方丈小室。容高广之座。
大小无有增减。而容入宛然。故是不思议也。
问。若无增减。名不思不议。宁得文云其室
广博。答。讲诵之人。多不细观。故不见此文
意。若以下徵之。未见好释。若于此一条昧者。
则不思议事皆不成矣。今明不思议品。凡有
二文。一云其室广博。二云本相如故。即此二
文。自相违背。既云其室广博。宁得本相如故。
若云本相如故。何名广博。今明室有内外。自
内而观。故其室广博。自外而观。则本相如故。
是以二文不相违也。问。若尔者。何名不思议
耶。答。唯是一室。内观则广。外观如故。即是
不思议。问。外观如故。可无增减名不思议。内
三别释法门 第 869c 页 T38-0869.png
观既广。即是增减。云何名不思议。答。内广遂
令外增。可非不思议。而内广不令外增。故内
广是不思议。问。不令外广。可外无增。名外不
思议。遂令内广。便是增内。即内非不思议。
答。净名既能令外不增。亦能令内不广。何以
知之。世小术遂能令尺镜入于寸瓶。瓶不增。
镜不减。而容入究然。况诸佛菩萨。今遂令
室内广者。凡有二义。一者此经始终叙净名
待宾。凡具四事。一有广博之室。二设端严之
座。三有甘露味饭。四有微妙法。言室若不广。
则四中𨷂一。今欲待宾事圆。故令室广博也。
在室虽广。遂令外增。则非奇特。而外本相如
故。所此复是不思议。是以内大外小。各有
深致也。二者若内外皆不广。而令大座入小
室者。但得将室对座。辨大小不思议耳。今欲
示二种不思议。一大入小不思议。二内外不
思议。大小不思议者。大座入小室内。室内虽
广。而外不大。故是大小不思议。二内外不思
议者。唯是一室。内观则广。外看不大。欲言室
大。外相宛然。欲言室小。能容大座。是故此室
不可思议。问。有人言。观至容座。故言室广。
若置座观室。则本相如故。此释自能。何劳分
内外。今问。室唯方丈。座高八万。为见室大于
座。为室见小于座耶。若见室大于座。云何复
言本相如故。若本相如故。即见室犹方丈。云
何复见容于大座。此则事相不成。于巧义不
足。今详经文意者。三万诸座并来入室。举众
皆见其室广博。非复犹见方丈。但观外形。本
相如故。可用前通。废于后释。
三别释法门 第 870a 页 T38-0870.png
次明实智不思议者。若以照空为实。照有为
权者。此之实智。即是般若。般若所鉴实相。百
非斯绝。四句皆忘。能鉴般若。亦如实而照。故
释论云。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
除。言语法亦灭。故是实智不思议。又波若照
实相。不见智为能照。境为所照。故经云。菩萨
与波若相应。不见相应。不见不相应。释论云。
缘是一边。观是一边。离是二边。名为波若。境
智不二。岂其不可思议耶。又不见境智二。亦
不见不二。如是五句毕竟尽。而能照所照宛
然不失。故名实相不思议也。
后合明二智不思议者。正见此经之宗。何以
知之。文云。诸佛菩萨有解脱。为不思议。问疾
品。正就二智。辨于解脱。故言无方便慧缚。无
慧方便缚。此就二慧明缚。无有解脱。故非不
思议。有方便慧解。有慧方便解。故二慧解脱
名不思议。问。云何名二智缚解。答。文已具
详。今且就山门。叙其得失。先示二慧俱缚。明
非不思议次辨二慧俱解名不思议。
二慧俱缚非不思议者。若有权可权。则有实
可实。有权可权。不由实故权。有实可实。不由
权故实。不由权故实。此实非权实。不由实故
权。此权非实权。权非实权。权是自权。实非权
实。实是自实。权是自权。权不得为实。实是自
实。实不得为权。如此权实。各住自性。不得纵
任自在无碍无方。故名为缚。以是缚故。非不
思议。乃是凡夫二乘有所得断常二见。何名
为诸佛菩萨之妙观哉。
次对失明得。辨是解脱不思议者。今明无权
三别释法门 第 870b 页 T38-0870.png
可权。则无实可实。无权可权。由实故权。无实
可实。由权故实。由实故权。权名实权。由权故
实。实名权实。权名实权。权不自权。实名权
实。实不自实。权不自权。则非权。实不自实。
则非实。非权非实。始成权实。权实则实得为
权。实权则权得为实。纵任自在无碍无方。故
名解脱。解脱即不思议也。问。经无此言。云何
以义约耶。答。文实有之。但子未见耳。今略示
其一。则万义例然。如问疾品云。以严土化人
二行为方便。三空自调。名之为慧。不能即三
空。而起二行。名无方便慧缚。若能即三空而
起二行。名有方便慧解。不能即二行而入三
空。名无慧方便缚。若能即二行而入三空。名
有慧方便解。故空有无碍。权实自在。名为解
脱。解脱故是不思议。
次明境不思议。亦有三。一者俗境。二真境。三
合明二境。所以明境不思议者。以智不自智。
由境发智。良由境不思议故。智不思议耳。
若智自不思议。境非不思议。岂得以可思议
境。发不可思议智。以不思议智。照可思议境
耶。
初明俗境不思议者。成实论云。乃至小草思
惟观察尚不可知。况一切法。身子子不知一
鸟始末。况一切众生。故知俗境不思议。今且
据大小容入一义作之。问。巨细殊形。复无增
减。云何得相容入。答。南方旧云。既称不可思
议。唯圣境界。二乘不测。凡夫岂有解耶。故置
而不释。今请问之。巨细容入者。盖是不思议
之迹耳。六度四等。权实两智。不二法门。谓不
三别释法门 第 870c 页 T38-0870.png
思议之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而既能解本
不思议。云何不达其迹耶。又迹为近事。本为
远理。尚通理本。何不解于事迹耶。北土地论
师云。大无大相。故大得入少。少无少相。故少
得容大。今请问之。既大无大相。是则无大。谁
入小耶。小无小相。是即无小。谁容大耶。若云
有无相之大无相之小。故得容入者。今重考
之。无相之大。为犹有大。为无大耶。若有大。
即犹有相。如其无相。则无有大。若言大无相
而有大者。亦应无大而有相耶。虽有此言。未
见其理。故并不用之。今先开得失以示其相。
所言失者。若有大可大。则有小可小。有大可
大。不由小故大。有小可小。不由大故小。不由
小故大。大是自大。不由大故小。小是自小。大
是自大。大非小大。小是自小。小非大小。大非
小大。大决定住大。小非大小。小决定住小。大
小既尔。容不容亦然。小既本不容大。不容决
定不容。不可令容。大本不入于小。不入决定
不入。不可令入。故如此大小无容入义。又无
如此自性大小。论何物容入耶。又无自性容
入。论何物大小。问。何处云决定大小无容入
义。又何处云无自性大小耶。答。龙树云。若先
来不见。于今云何见。以其性定故。集先来
不断。不断定不断。不断云何断。四谛既尔。万
义例之。故知不容定不容。不得容也。又云。执
有自性。则无世间出世间法。故知无有自性
大小。何所容入耶。次对失辨得者。今明无小
可小。则无大可大。由小故大。由大故小。小不
自小。大不自大。大名小大。小名大小。大小则
三别释法门 第 871a 页 T38-0871.png
非小。小大则非大。非大非小假名大小。故大
小义始成。以大小得成。方有容入以小是大
小故。小得容大。大是小大故。得大入小。大小
既尔。容入亦然。容是不容故容。不容是容不
容。以不容是容不容故。小不容是容不容。而
得容矣。大不入是入不入。而得入矣。问。何
故就大小。明定不定。复约容入。明定不定
耶。答。有所得义。有二种决定。一大小体定。
二容入用定。故无大小之体及容入之用。对
此二定。还明因缘体用。一者大小体是因缘
故。大小始成。二容入之用是因缘容入故。大
小之用即立。故须两明。问。但大小是俗境。容
入之用则应是权智用。云何言大小之体及
容入之用皆是俗境。答。俗谛之中。具有体用。
但要须权智运之。方能容入。故具有境智也。
问。今辨俗谛境不思议。云何乃明权智用耶。
答。此中具境智两义。若明大小之体及容入
之用。此是俗境。若以权智运令容入。即是权
智用也。
次明真境不思议。俗境则一无量不可思议。
真境则无量一不思议。故中论云。诸法实相
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
问二乘亦会实相。云何言实相不可思议耶。
答。以此责由来。旧宗亦成难解。既三乘同会
真境。皆绝四句。二乘与菩萨所行是同。云何
菩萨不思议耶。今明二乘与菩萨不同。略有
六义。故有思议不思议。一者二乘但得生空。
不得法空。故可思议。菩萨具得二空。故不思
议。二者二乘亦不具得生空。所以然者。于我
三别释法门 第 871b 页 T38-0871.png
无我不二。是无我义。二乘见我无我二。云何
得无我耶。三者利根二乘。设得法空。盖是折
法明空。菩萨法空。自性空。自相空。即空为
有。即有为空。故二乘法空可思议。菩萨法空
不思议。四者。释论云。二乘得但空。故可思
议。菩萨得不可得空。故不思议。五者二乘得
小空。如毛孔空。菩萨得空广。遍如十方空。问。
空何有大小耶。答。二乘不能别相一一知诸
法空。但总相知十二入空。故名为小。菩萨能
别相知一切法。谓粗细大小浅深。然后知其
是空。故空广大。又二乘但得三界内人法空。
故约有明空。空义即短。菩萨知三界内人外
人法皆空。故约有明空。空义即长。故二乘得
小分空。犹如兔马。菩萨具得多空。犹如香
象。故空有多小也。六者明二乘但得生死空。
不见大涅槃妙有体绝万相故空。何况知涅
槃妙有即空。故二乘空可思议。菩萨空不可
思议。问。若尔二乘与菩萨不同观实相。何得
法华云同入法性。涅槃云同观中道耶。答。古
旧辨三乘同观。或云三乘异观。二说纷纶。今
略陈之。三乘有同观。有异观。以其同见于空。
故言同观。有得二空。不得二空。如上六义。则
不同观。同与不同。各有其义。不应偏执。问。
真境唯一不思议。亦得有多不思议。答。实相
无二。但约教有浅深。如上入不二法门三阶
之说。
次合明真俗不思议。亦前示失明非不思议。
后明得方是不思议。若有所得真俗。各住自
性故。真不得是俗。俗不得是真。如此真俗。是
三别释法门 第 871c 页 T38-0871.png
断常二见根本。如法华云。若有若无等。依止
此诸见。具足六十二。乃是不思议家彰发生
二见之有无耳。何名不思议耶。今明。空有是
因缘。有非空则不有。空非有即不空。空宛然
而有。有宛然而空。故肇公云。譬如幻化人。非
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宛然而非人。
非人宛然而人。宝积叹云。能善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亦不动。此是不动第一义而分别诸
法。分别诸法。不动第一义。如此空有因缘无
碍。唯是佛菩萨所行故。名不可思议。上来明
三境三智不思议竟。
次泯境智不思议。上开境智二者。此是不二
二义耳。而境智是因缘义。非境无以明智。非
智无以辨境。故境名智境。智名境智。境智则
非智。智境则非境。非境非智。踪迹区寻。故
释论云。缘是一边。观是一边。虽是二边。名为
中道。影公云。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
虚宗非无契。而契之者无心。故圣人以无心
之妙慧。契彼无相之虚宗。则内外并冥。缘智
俱寂。虽缘智俱寂。而境智宛然。故名不可思
议也。
四明不思议多少。问。不思议凡有几门。答。数
甚多。非可具举。今略陈五种。示其枢要。一闻
不闻不思议。二大小不思议。三通别不思议。
四本迹不思议。五内外不思议。此五门略摄
众数。义无不收。
第一闻不闻不思议者。大品云。诸声闻等。闻
与不闻。皆欲得闻。当学波若。释论云。佛说不
可思议解脱经。声闻在座。并皆不闻。即佛初
三别释法门 第 872a 页 T38-0872.png
成道。说华严经。是也。有人谓。释论所引之不
可思议解脱经。是净名经。其人不读华严。亦
不寻释论。故有斯谬耳。此不思议。唯菩萨得
闻。二乘不闻。若净名经。辨不思议。则大小俱
闻故云闻不闻不思议也。
第二大小不思议者。释论云。小乘法中。有五
不思议。一众生业行不思议。二世间不思议。
三龙力。四坐禅人力。五佛力。大乘法中。明六
十劫说法华经。时众谓如食顷。小乘法中。无
有此事。谓大小不思议。
第三通别不思议者。然大乘经。通皆是不思
议。如肇公云。始自净国说乎法供养。其文虽
殊。不思议一也。故若境若智。若权若实。因之
与果。依之与正。皆是诸佛菩萨法门。绝二乘
境界。所以然者。理内无依无得。无有彰碍。
不出不动。如幻如化。凡夫二乘有所得学大
乘人。皆是理外。闻有作有解。闻无起作无心。
故不能思量佛菩萨举足动出之事。况染妙
道耶。故通皆是不思议也。别不思议者。虽通
唱不思议。恐凡夫二乘有所得人。不肯信受。
谓诸佛菩萨。有言无事。故别示其不思议迹。
如高广之座入于小室。小室宛然广博。就事
而观。渊不可测。假令二乘究劫思惟。而不能
解。况复能作目见斯事。便信诸佛菩萨有深
妙道。非二乘所知。故稍鄙小心。渐欣大道。亦
令未发心者发菩提心。受持顶载。已发心者
增进深入。故明别不思议。问。何以知有通别
不思议耶。答。题称不思议经。则一部皆是不
思议。谓通不思议也。别有不思议品。示不思
三别释法门 第 872b 页 T38-0872.png
议事。谓别不思议也。
第四明本迹不思议。肇公。正用本迹。释不思
议。故以四句明本。以四句辨迹。四句明本者。
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
根。济矇惑。则以慈悲为悲首。语宗极。则以
不二为言。此不思议本也。至如借座灯王。
请饭香土。室苞乾像。手接大千。不思议之迹
也。问。此就何义。辨本迹耶。答。讲者多诵此
言。并谓以法身为本。应物为迹。故云非本无
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
也。今谓非无法身为本应物为迹。但肇公意
不然。正以理本为本。事迹为迹。若次第论之。
不出三法。一理。二智。三教。理能发智。则理
为智本。智能说教。则智为教本。今以理智对
教。故理智皆是其本。则以教为迹。理智为本
者。不二即是理。权实及六度四等。皆是悟理。
故成所以。肇公云。语宗极。则以不二为言。理
智虽皆是本。但理是本中之本。故名宗极。故
束此四句。开其二本。一句为理本。三句为行
本。迹中四句。应有二迹。一以形为迹。二以言
为迹。以形为迹。就形明不思议。以言为迹。就
言示不思议。但今四句。皆就形迹。示不思议。
不就言迹辨不思议者。良以形迹示不思议
显。故如借座请饭等。言迹示不思议不显。口
虽说本不思议。不现其事者。则取信莫由。故
不就言明不思议迹也。问。何故云非本无以
垂迹。答。要由根本。有不思议理及不思议智。
方得为众生示不思议。以上化下。故名为垂
也。由此不思议事。得显不思议理。故言非迹
三别释法门 第 872c 页 T38-0872.png
无以显本也。问。但以法身为本。应身为迹。有
何失耶。答。但得以智为本。不得以理为本。但
得本中之末。不得本中之本。斯意则局。今辨
迹者。若形若教。若内身若外报。此土他方。随
有不思议事。皆得因此显不思议本。非但应
身也。问。云何名本迹虽殊不思议一。答。有人
言。明本迹二身相即故云一。如云吾今此身
即是法身。有人言。本迹虽殊。明不二二义。不
思议一。明二不二义。今谓未解读他文章。故
有异说。原肇公论本迹意者。正欲解不思议。
此经既名不思议。约何物法。辨不思议。是故
不思议中。有本有迹。故开本迹二门。虽有本
有迹。而同是不思议。故明不思议一耳。何劳
云云作诸异释。若言明本迹不思议一。便作
前二解者。肇公又云。始自净国。终讫法供养。
其文虽殊。不思议一也。可复有馀释耶。而一
师云。本迹虽殊。故开于二身。不思议一。明本
迹是因缘义。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
故本是迹本。迹为本迹。本迹则不迹。迹本则
不本。不本不迹。名为正法。故称为一。盖寄此
文。明二不二义耳。听者不听其旨。妄咎大师。
问。既明本迹不同。云何不思议是一耶。答。既
是不思议经。一切不思议。故云不思议一。所
以然者。此之本迹。皆是佛菩萨无依无碍法
门。凡夫二乘所不能测。故云不思议一。又此
本迹。同是无功用心。不假思量议度。故云不
思议一。前据所化不思议一。后约能化不思
议一。问。既有本迹不思议。亦有本迹解脱不。
答。法身为本。应身为迹。亦得有二解脱。又内
三别释法门 第 873a 页 T38-0873.png
德为本。外事为迹。即此迹纵任自在。又是诸
佛菩萨依果。亦是解脱。
第五明内外不思议者。此但就无功用位明
之。大士积因已久。道行纯熟。有所施为。任运
即成。不假思量。无复议度。故不思议。亦得分
此为二。不思而现一切形。不议而说一切教。
故名不思议也。又不思而内知。不议而外应。
故名不思议。此但称不思议。不得加之以可。
若云不可思议。则此释非便也。问。既不思。云
何能示一切形。不议。云何能说一切教。答。譬
如摩尼珠。无心思量。而能雨一切物。亦如天
鼓无心议度。而应诸天意。出种种声。法身菩
萨。亦复如是。此是内不思议。外不思议者。菩
萨无方。任运施用。而二乘下位。穷劫。思之
不知。议之不解。故云不可思议。须安可字也。
问。内无功用。与外不测度。明不思议。云何广
狭耶。答。内无功用。但约智门。又是高位以
上。此则局也。若云物不能测名不思议者。若
境若智。若形若声。二乘下位皆不能测。义门
则广。所以文中但据外不能测。名不思议也。
次释解脱门。略有五门。一名体门。二因果门。
三考得失门。四会教门。五同异门。
******* 一名体门
问。题称不思议解脱法门。文云有解脱名不
思议。何故前后不同。答。各有其义。文云解脱
名不思议者。以解脱为体。不思议为名。必由
有体。故方立名。故云有解脱名不思议也。题
云不思议解脱者。题既欲立其名。先云不思
议。由不思议名。题不思议体。故先名而后体
三别释法门 第 873b 页 T38-0873.png
也。文中则以本垂迹。题则以迹显本。欲二义
相成。故文题互举。问。何故以解脱为体。不思
议为名耶。答。夫论纵任自在无方妙用。必由
体无累结。故就解脱辨不思议。又为对二乘
人。二乘人云。解脱但是无累之名。无为不能
无所不为。故今明诸佛菩萨解脱。虽是无为。
而能无所不为。故偏就解脱。名不思议。又为
对凡夫。凡夫亦有不思议。如五不思议中龙
力不思议。而无解脱。是故云有解脱名不思
议。又凡夫住有。不能观空。二乘入空。不能观
有。空有俱缚。故无解脱。以无解脱。故非不思
议。今双斥二见。明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
萨行。虽有而常行空。虽空而常涉有。空有无
碍。故名解脱也。以有解脱故名不思议。又对
有功用位。以不能空有任运无碍。故名为缚。
非不思议。以无功用心空有无碍。故称解脱。
名不思议也。问。何故复言不思议解脱。答。解
脱多门。如二乘之人。亦有解脱。盖是思议解
脱。今明诸佛菩萨解脱。是不思议解脱。为简
小乘。故作此说也。又大乘中。有无量解脱。今
是不思议解脱也。
******* 二论因果门
此经云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思议。故知解
脱通因果也。就佛而明因果解脱者。脱五住
烦恼。名因解脱。离二生死。名果解脱。就菩萨
明者。得无生忍。破诸烦恼。名因解脱。得法
身。舍于肉身。名果解脱。此二并从所离立名。
以报身为果累。烦恼为因累。脱因果二累。名
因果解脱也。若以佛所得解脱。为果解脱。菩
三别释法门 第 873c 页 T38-0873.png
萨所得。为因解脱者。此当体以立名也。问。释
论云。得无生忍故破烦恼魔。得法身故破阴
魔。无生法忍与法身何异。答。烦恼魔与阴魔。
此是因果两累。无生忍与法身。即因果二解
脱。是知异也。问。云何名法性生身。答。此悟法
性。是故受身。谓法性生身。问。佛亦悟法性。而
受身与菩萨何异。答。佛穷法性之原。以法性
常故。佛身亦常。故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
法常故。诸佛亦常。菩萨未穷法性。法性虽常。
而身未常。是故异也。若以所悟法性为身。名
法性身者。则佛与菩萨法身不二。同皆常也。
但论云受法性生身。法性生身者。从法性而
生。故不指法性为身也。问。菩萨舍三界分段
肉身。则受于变易。分段变易。俱名生死。何故
以变易为法身耶。答。此开十地及二生死。今
略述之。初地至佛地。有三十三障。十一为烦
恼。即生死之缘也。十一为业。即生死之因。十
一为报。即生死之果。问。界外烦恼与业何异。
答。有所得分别之心。即名烦恼。作意取舍。故
名为业。是故异也。此业烦恼。名为集谛。生死
之果。即是苦谛。地地有其无生智。灭此苦集。
即灭道二谛。故界外具四谛也。今言舍肉身
受法性生身者。此约变易生死身。以为法性
生身。以法性为缘。烦恼为因。故云法性生身。
就变易生死中。复有二身。无生智由悟法性
有。故为法身。变易生死果。即是生死报身。此
约苦道二谛。分二身也。问。胜鬘云。四住为
缘。有漏为因。得界内分段身。无明为缘。无漏
业为因。受变易身。云何言界外并是业烦恼
三别释法门 第 874a 页 T38-0874.png
为因缘得生死身耶。答。南北异论。纷纶不同。
今不具述。相续解脱经。及摄大乘等。既辨二
十二愚。即知十一为业。十一为烦恼。此是有
漏。不云无漏也。而胜鬘云。无漏业为因。此据
二乘人为论耳。二乘以三界系法为有漏。出
三界不系法为无漏。是故今明以无漏业。生
三界外耳。而实定有漏也。问。若据二乘。界内
为有漏。界外为无漏。亦应界内为无明。界外
非无明。何故云。以无明为缘生界外耶。答。此
实例也。但今欲隐显互明。故作此说耳。问。佛
断五住。即因解脱。名有馀。舍二生死。谓果解
脱。即无馀。菩萨可得类耶。答。菩萨得无生。
破烦恼。名因解脱。即有馀。得法性生身。舍肉
身。谓果解脱。即无馀。故随分亦具此二也。
******* 三考得失门
问作此释者。与旧何异。答。此义出经。彼此同
用者。言不可异。意不可同。如上释也。又旧但
知界外无漏业生。有诸异释。不达融会之旨。
故通经为谬矣。问。若断烦恼。为因解脱。舍生
死。为果解脱。何得此经云佛为增上慢。说断
烦恼。名解脱。若无增上慢。烦恼即解脱。又云
不坏于身。而随一相。岂得舍生死身名果解
脱耶。答。如旧所明者。皆为净名所呵。非解脱
之义也。问。何故被呵。答。作此释者。乃是缚
义。未名解脱。岂不被呵。所以然者。虽有烦
恼。治道断。斯谓无烦恼。于烦恼中。起有无
见。始成缚义。何有解脱耶。又此乃于烦恼中。
更起烦恼。就其缚中。重起缠缚。所以然者。本
有旧烦恼。名为旧缚。寻经读论近友从师。便
三别释法门 第 874b 页 T38-0874.png
谓烦恼是有。而断之令无。故于旧烦恼中。新
起有无二见。岂非缚中更复缚耶。又谓。凡夫
有烦恼。故起有见。谓圣无烦恼。故起无见。
故于若圣若凡。令起有无二见。故凡圣皆为
缚。何有解脱耶。问。世谛之中。有于迷悟。真
观惑虚。实虚妄。有何缚解。答。观子之问。则重
起于缚。所以然者。闻世谛之中有缚解。岂不
生于有心。闻真谛中无缚解。岂不起于无念。
故于真俗。还成烦恼。生心动念。终不离魔。
俱抚臆论心。不用虚言往复。又言。烦恼是
缚。智慧为解。诸凡夫为缚人。真圣为解人。故
舍凡取圣。灭惑生解。以灭惑故。不为惑所缚。
而遂有解。则为解所缚。舍生死。不为生死所
缚。得涅槃。则为涅槃所缚。如是常与无常。真
之与妄。亦复如是。又我师兴皇和上。每登高
坐。常作是言。行道之人。欲弃非道求于正
道。则为道所缚。坐禅之者。息乱求静。为禅所
缚。学问之徒。谓有智慧。为慧所缚。复云。习
无生观。欲破洗有所得心。则为无生所缚。并
是就缚之中。欲舍缚耳。而实不知皆是系缚。
故法华云。不觉不知。不惊不怖。正拟斯人。以
若欲舍苦。更非求道也。问。若上来所说。皆
是缚者。名何为解脱耶。答。观问者之心。则离
上缚外。别欲求解。便谓缚解为二。经云。明与
无明。愚者谓二。则名为缚。何犹解脱耶。问。
今不言其一二。但请陈解脱之旨。答。考详问
意。终有所求。则终有所缚。何犹解脱耶。此
之一训。足晓玄悟。如其未了。今略示教门。前
云有烦恼而断之令无。故于烦恼上。起有无
三别释法门 第 874c 页 T38-0874.png
新缚。若能了烦恼本不有今不无。则故惑自
消。新病不起。毕故不造新。名得解脱也。上云
舍烦恼不为烦恼所缚。欲求智慧。为慧所缚。
今若能愚智双弃。凡圣两舍。即是萧然无寄。
名为解脱。又若由来明欲舍缚。前进求解。今
但观烦恼。烦恼体性则是解脱。云何乃欲舍
缚而求解耶。是故经云。三毒即佛道。烦恼名
解脱。所以然者。烦恼体性本不生灭。岂非即
是解脱也。问。若尔者。此乃是会真谛境。烦恼
即空。以悟空为解脱耳。云何言烦恼即是解
脱耶。答。即烦恼体性本空。不言烦恼是有。会
真谛境。然后方空。如眼病见空华。只华即是
空。不可言先有此华。观真谛境。方知华空。大
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有无所有。此
经云。从无住本故起妄相分别。是故。有身皆
空华义耳。众生迷故。以空为华。若得了悟。知
华本空。问。迷故以空为华。若悟知华本空。与
未得菩提时。以菩提为烦恼。得菩提时。以烦
恼为菩提何异。答。即是此义。经云寂灭是菩
提。众生未悟寂灭。则寂灭于众生成烦恼。了
悟之日。知烦恼本寂灭。故烦恼是菩提。问。为
是迷菩提谓菩提是有。故菩提名烦恼耶答。
故自有此一涂。盖是末中倒耳。然众生本是
寂灭。亦本是菩提。以空倒故。寂灭于众生成
不寂灭。菩提于众生成不菩提。如前云。诸法
无所有。众生以无所有为有。此是根本倒也。
众生既以无所有为有。圣人为欲息其妄谓
之有。故为说菩提。而众生不知其旨。便谓菩
提为有。故菩提复成烦恼。故有本末二重倒
三别释法门 第 875a 页 T38-0875.png
也。若是本倒。则众生自起。末中论倒。则藉教
而生。问。末中论倒。此事不疑。众生既本是无
所有。今以无所有为有。亦应本是菩提。今变
成不菩提。若尔者。今得佛竟。亦应变成众生。
如是循环。则无穷也。答。不言众生本无所有
今方是有。但论即此众生本是无所有。如华
本是空。不言变空成华。亦非变华为空。于病
人空恒是华。于无病人华恒是空。于众生。菩
提成烦恼。于了悟之人。烦恼常是菩提。故先
云。于缘未始一。于道未始二。即其事也。问。
若尔者。盖是梦虚空华义耳。昔已被弹。今云
何用。答。什公云。十喻以悟空。空必待是喻。
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既得出长罗。住此
无所住。若更执熟空华。还成缚也。
******* 四会教门
问。若不断烦恼。如不除空华者。经有四句。一
断烦恼。如大品云。一念相应慧。断烦恼及习。
二不断烦恼。如此经云。不断烦恼。而入涅槃。
三亦断亦不断。如涅槃经云。一切众生。不破
烦恼。亦不与俱。既有四文。云何偏用。又四句
相害。请为会通。答。为缘故异。而大意犹同。
佛为增上慢。未断烦恼。自谓得圣。故说断烦
恼也。为二乘人言有烦恼可断。故言不断耳。
欲明中道义。故说亦断亦不断。如佛告梵王。
今说中道。一切众生。不能破结。明离其有边。
非不能破。辨离其无边。欲双斥凡圣二见。明
非断非俱。非俱故不同凡。非断故不同圣。故
来意异也。所言大意同者。虽有四句。只是一
句耳。知烦恼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故无所断。
三别释法门 第 875b 页 T38-0875.png
以能如此了悟故。烦恼不复现前。则名为断。
故不断即是断。实无所断。云何破之。而惑不
现前。云何不破。以无所破。是故不断而无惑
现前。云何与俱。是以四句犹一句耳。又此经
所兴明解脱者。正明释迦一期出世。大小凡
圣有所得人诸缚。悉令得解脱。原如来出世。
赴缘施教。本令悟不凡不圣不大不小不二
法门。而有凡圣大小者。皆是非凡非圣非大
非小。故能凡能圣能大能小耳。虽有凡圣。不
动无凡圣。大小亦然。但禀教之徒。闻凡作凡
解。闻圣作圣解。大小亦然。故并成有所得。悉
系属于魔。非佛弟子。是知如来命文殊于异
方。召维摩于他土。爰集毗耶。共弘斯教。先以
三品。破凡夫二乘菩萨三病。令悟不凡不圣
不大不小。以解脱此三病。故云解脱。次论能
化解脱者。上已辨一义。今更说异门。净名于
染不染。不为染缚。处净非净。不为净缚。双游
染净。不为非染净缚。实无所行。不为染净所
缚。是故名为解脱。染净既尔。万义类然。
******* 五同异门
问。心慧二解脱。与此经解脱何异。答。今正约
二慧明解脱。如上说之。但小乘明心慧二解
脱。诸论异释不同。龙树云。断乐爱烦恼。名心
解脱。断乐见烦恼。名慧解脱。又馀论云。断于
定障为心解脱。断于慧障。为慧解脱。又云。得
尽智为心解脱。得无生智为慧解脱。此皆小
乘义也。亦得心解脱就体。慧解脱据用。直明
于心。是故就体。心有万用。慧为其主。故慧解
脱约用。所以涅槃中。开慧解脱为五通。故知
三别释法门 第 875c 页 T38-0875.png
约用也。亦得心解脱就定。慧解脱约慧。慧从
定发。故有五通。问。有为解脱。无为解脱。与
此经解脱何异。答。小乘人五分法身。解脱身
谓有为解脱。数灭涅槃是无为解脱。大乘法
中。明二智以为解脱。不二而二。开因果不同。
因中二智。名为有为解脱。果门权实。谓无为
解脱。
后释法门。即不思议可轨名法。法有虚通。故
名为门。又法有无量门。今是不思议门也。又
正道未曾思议与不思议。今云不思议者。是
通道之门耳也。
净名玄论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