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见人不能行故;易行名道,正修行者所能
行故;不舍名道,过去如来所不舍故;离相
名道,以能断除一切疑故。
「若于此道不入二
者,此得名道;若解如是四谛之义,名实谛
智。若此四谛声闻乘愿、缘觉乘愿,于二乘
愿不生悕望,是乃得名实智奋迅。
「又,奋迅王!智奋迅者知声闻乘,不取、不住;知
缘觉乘,不取、不住,是智奋迅。
「又,奋迅王!智
奋迅者,若以一心遍知一切众生之心、以一
心体遍知一切众生心体,若心、若智,二心不
转,是智奋迅。
「又,奋迅王!智奋迅者,知见过去无障、无碍,而
于过去心亦不转;知见未来无障、无碍,未来、
过去心亦不转;知见现在无障、无碍,而于过
去、未来、现在心不戏论,是智奋迅。
「又,奋迅王!智奋迅者,若尽智知而善根行不
尽亦知,无生智知知集亦知,是智奋迅。
「又,奋迅王!智奋迅者,若一切法毕竟寂灭,知
一切法非他因缘,以智力故不取涅槃——以为
成熟诸众生故——此是菩萨智奋迅也。
「如是,奋迅王!菩萨欲以此智奋迅而奋迅者,
应当善作智所作业,勿作慢业。何者慢业?诸
有意行皆是慢业、诸有识行皆是慢业、诸有
心行皆是慢业,诸乐善行、诸堕见施皆是慢
业,诸堕想戒皆是慢业、诸依自他而行忍者
皆是慢业、诸有起心分别精进皆是慢业;诸
分别身般若亦尔,皆是慢业。
「诸起我慢皆是
慢业:『我菩萨者。』此是慢业;『我菩萨住。』此是慢
业;『我能不断佛种、法种、众僧种。』者,此是慢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