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女所问经-西晋-竺法护问慧品第一¶

问慧品第一¶ 第 452a 页
问慧品第一¶ 第 452a 页


No. 399 [No. 397(3)]
《宝女所问经》卷第一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 问慧品第一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如来宝净高座,则为如
来之所建立,积无极德已为庄严,所游道
场佛慧报应,蠲除所行升菩萨宫,讲无量颂
如来所叹,显立威变圣导无碍,普有所入志
存微妙,诱进权行等过去慧。于当来劫,弘大
问慧品第一¶ 第 452b 页 T13-0452.png
究竟其德无量,顺平等觉善转法轮,无限之
首谛分别慧,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悉睹众生
心之诸根,度于彼岸晓了方便,断除诸著邪
业之行,为造佛事,莫不笃信化令寂定。与大
比丘俱六百万,其心调和,消除挂碍尘劳
之欲,乃为如来法王之子。修深妙法兴发道
化,无有颠倒威仪显曜,成就圣路为大众祐,
如来安详获善究竟。

复与菩萨大圣众俱,无
量无限不可思惟,浩浩大会行无所拘,诸菩
萨等斯须之间,寻能超越无量佛国,便设权
宜供养奉事,十方如来有所咨启,听受经典
不以厌倦。而常精勤劝化众生,智慧善权以
用超殊,至于彼岸得度无极,而以建立无碍
脱门,便得超越一切众想望报罗网,近一切
智诸通之慧。

其名曰:明天菩萨、选游步菩萨、择战斗菩萨、
照明藏菩萨、蠲慢意菩萨、踊步菩萨、眼观菩
萨、雷音菩萨、离冥菩萨,如是等类诸菩萨众,
不可限量无边无际不可引喻。

尔时,世尊叹咏菩萨所生道场,其法名曰无
阴盖辞。一切菩萨径路清净,诸佛之法力无
所畏,具足究竟圣慧之事,于诸法典而得自
由总持之门,所入法印敢可遭遇决众法门,
圣通无极超入于慧,不退转轮说不回还,诸
乘平等所导无二。游无所坏一品法界,而分
别说众生心根。所入之慧独步坚强决了诸
法,灭除一切诸魔之场,已度众患随应顺法,
律化众尘诸邪之见,入无限慧方便劝助,行
无边际咨嗟权慧,十方诸佛所共宣畅,达无
问慧品第一¶ 第 452c 页 T13-0452.png
希望行无挂碍无处之门,分流兴隆一切诸
法,决了如应而等普入,有想无想体解圣
达,游于深妙缘起之事,显明道业无极德
慧,佛身口意而以庄严。于此三事,心行所归
智慧无尽,越诸圣谛坏声闻乘,身心澹泊开
演明哲,教化缘觉致诸通慧,导利大乘入于
道品,于一切法而得信忍,宣扬如来所因兴
德,讲说分别诵读宣现,智慧教授开示流
布靡不周遍。

尔时,世尊讲说于斯善慧法典,宣弘普诵。
时,众会中有一女人,名曰宝女,即从坐起,右
手执持妙珠璎珞,白世尊曰:「唯然,大圣!如我
所言至诚不虚,设此众会佛所说法、大士所
讲,吾能具足持斯经典,普于十方流布弘广
劝无量人,于此法宝建立无上正真之道。如
是所誓不改易者,如来威神使斯贯珠显示
圣旨。」

于时世尊因众现变,令诸菩萨皆于其
上,化成棚阁珠交露帐:「斯诸正士!然后来
世成正觉时,如其佛土微妙严净,佛道场树
当使于今现此瑞应,众宝棚阁珠交露帐,令斯
会者睹其严净悉皆悦豫。」

于时宝女前诣佛
所则散珠璎,散珠璎已,佛之威神宝女之德
誓愿至诚,在于佛上及诸菩萨上虚空中,化
成棚阁,珠交露帐,壁方弘广。若干种变奇特
殊妙,周匝平等庄严校饰,分布安处正无倾
斜。

时,诸菩萨各心念言:「如我等身,本往古时
志所誓愿,当令吾等佛土严净,道场觉树亦
复如是!」斯诸菩萨如心所念,各各自见交露
棚阁。适睹此已怪未曾有,前白佛言:「甚为难
问慧品第一¶ 第 453a 页 T13-0453.png
及,天中之天!其宝女者所建立力,能为我等
显现瑞应。无央数劫所发志愿,今此宝女!
一心念顷悉令现矣!」

世尊告曰:「如是,正士!如
汝所言。宝女发意如志所建,行道以来,于
六十二百千亿垓诸佛之所殖众德本,乃致
若兹至诚所建真实誓愿。以是之故,今斯宝
女如其所誓,被德之铠,寻使成立诸正士
等。

「又宝女者,设欲志愿,于斯三千大千世界普
雨天华悉令周满。则如所言,辄雨名香、捣香、
泽香、杂香、衣服、膳馔。设复欲令幢盖缯幡,自
然庄饰周遍虚空,寻如意成。若复欲令天地
水灾自然兴者、若复火灾,则如所言便有
水灾、自然火灾;设复欲令水灾火灾蠲除还
复,如其所言悉能致之。设欲令此一切众会,
悉自然变形体被服如转轮王,寻悉能成。为
四天王形体被服,天帝形像、梵天颜貌、大神
妙姿容之像,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色
像颜貌,则如所言悉能成之。正使欲令变怪
现化亿百千魔,一一魔者手各执持百种刀
杖,令此众魔坚住不动不设刀杖,悉使化成
若干品种诸珠璎珞、须缦众华、思夷之华,皆
辄如言。若复欲令玄绝旷野,自然变有饮食
衣被,为大城郭,十八亿家游居其中,如其所
言皆能致之。三千世界所有形像,欲令颜貌
皆成如来,寻辄如志。若复欲令一切众会处
在虚空,悉当如言。

「诸族姓子!斯宝女身,欲令
无量无限无有边际佛之境界,诸佛世尊所
说经典,于虚空中皆为通达,具足众备普闻
音声,如佛所言无有缺减,十方佛辞亦女所
问慧品第一¶ 第 453b 页 T13-0453.png
说但能宣畅。」

于是宝女立愿之力神足变化,
普示现之如此色像,则于佛前说是颂曰:

「 「以宝为业,
 执妙圣珍;
 演说豪尊,
 无量道德。
 则以蠲除,
 尘欲瞋结;
 乃布惠施,
 七觉之宝。
 以宝光明,
 照众窈冥;
 若干品类,
 明月珠曜。
 尊上琦珍,
 宝英最胜;
 今以瑰珠,
 恭奉安住。
 假使玛瑙、
 首藏明珠、
 焰光之珠、
 无垢藏珠、
 日月之明,
 所出光晖;
 蒙尊所照,
 而悉覆蔽。
 观能仁身,
 无能限量;
 所荷之祐,
 致获十力。
 住立斯土,
 极至上界;
 观察圣体,
 转显加倍。
 一切众会,
 各各见佛,
 悉自念言:
 尊在我前。
 皆从方面,
 悉见佛颜,
 紫金纵容,
 无比之貌。
 正使坐时、
 卧寐经行;
 若复现在,
 处众会中。
 言辞若嘿,
 乐立禅定;
 威仪无比,
 圣智无限。
 一一毛孔,
 所演光晖;
 则能普照,
 一切十方。
 身如莲华,
 最胜弘满;
 犹如志性,
 令意寂然。
 常立诚谛,
 所云真实;
 如口所言,
 尊行相应。
 晓了分别,
 诸法之谊;
 稽首道备,
 得度彼岸。」」


尔时,宝女以此颂偈赞佛德已,白世尊曰:「我
身今欲咨问如来,于斯经典章品之句志所
趣向;设见听者乃当自陈。」

佛告女曰:「恣所
欲问,吾当为汝分别说之令心悦豫。」

于时,宝
女见佛听之,欢喜踊跃白世尊曰:「何谓菩萨
问慧品第一¶ 第 453c 页 T13-0453.png
常怀至诚?云何如来为诸菩萨说真实辞?何
谓菩萨而应顺法?云何如来为诸菩萨讲说
经典?何谓菩萨寻应威仪?云何如来为诸菩
萨而说议趣?何谓菩萨奉顺律教?云何如来
为诸菩萨讲决律事?」

佛言:「善哉,善哉!宝女所问欲畅仁贤真要辩
才,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于时宝女受教而听。

佛告宝女:「菩萨有三法
常怀至诚。何谓为三?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
不欺诳一切众生。何谓菩萨欺于诸佛,而欺
己身及与众生?假使菩萨兴发无上正真道
意,志慕声闻、缘觉之地,而誓求愿意甘乐
之,是为菩萨欺佛、己身及与众生。

「何谓菩萨
不欺诸佛、己身、众生?假使菩萨发大道意,设
令勤苦遭众恼患,为诸众魔所见娆试,为诸外道所见逼迫,毁辱诽谤而戏弄之,百种
骂詈挝捶危害,虚妄之事而以加己,志性寂
然不起怨结不怀怯弱、不成迷误不恐不畏、
不以忧戚不以为恨,续秉一志志性坚强,平
等之行不舍道意。但执惠心、珍宝之心,常
怀道心,一切世间最尊第一。又复发心为诸众
生,救护归命令得超度。所兴之心而无等伦,
无以为喻,不退不舍不在馀乘,常立一志乐
于佛道,导御法轮,令诸群萌悉得面见。现于
诸力兴显如是,行步举动遵脩精进,终不
破坏他人言教。是为菩萨不欺诸佛、不自欺
身,亦不侵欺一切众生。

「假使菩萨不欺诸佛、
不自欺己、不诳众生,是为菩萨第一至诚。彼
以四事不欺诸佛:顺于坚固、而应威施、所
问慧品第一¶ 第 454a 页 T13-0454.png
为力强、精进慇勤。复以四事不自欺身:志性
仁和、质直其心、无有谀谄、亦无虚訑。彼以
四事不欺众生:方便应病、慈心悯哀、加以四
恩,是为菩萨第一至诚,不舍道心而不违失
往古之愿。」

佛复告宝女曰:「菩萨至诚,谓口寂
然护于言语,所说无缺口辞真谛。在于独处
若大众中,言常至诚,不以国故而两舌也;不
以珍宝具足货业而欺虚言;不以父母亲族
贪财惜费而两舌也。」

佛语宝女:「有三十二事
口辞清净。何谓三十二?羞惭(一)。造德(二)。常
怀耻愧(三)。等修于善(四)。不为劣恶(五)。不索讥
(六)。不为卒暴(七)。教化诸天(八)。不兴恐惧(九)
烧诸恶趣(十)。开演善归(一)。贤圣所命(二)。恭奉明
(三)。其内清净(四)。善修于外(五)。而受言教(六)
分别言辞(七)。无󰤀䩕[革*亢]䩕说(八)。口演柔软(九)。言
语殊特(十)。口畅香洁(一)。而随教命(二)。无有欺
(三)。无所热恼(四)。造业可爱(五)。内无有失(六)
外亦无误(七)。不为罪业(八)。造众祐地(九)。乐于
佛道(十)。传语至诚(一)。言辄获利(二)。是为三十
二事也。」

佛告宝女:「所谓至诚求愿具足。所以者何?喜
布施者为菩萨道,无悭贪故斯成志愿,一切
所有设能慧施,睹是以后此则至诚。清净之
诫为菩萨道,不为毁禁斯成所愿,假使戒禁
具足清净,睹是以后此则至诚。建立忍力为
菩萨道,志不怀结斯成誓愿,其忍辱者此为
柔和,睹是以后则为至诚。遵修精进为菩萨
道,不为懈废斯成所愿,设能普行一切德本,
睹是以后则为至诚。建立禅定为菩萨道,不
问慧品第一¶ 第 454b 页 T13-0454.png
为乱心斯成所愿,设能怀来习一心者,睹是
以后则为至诚。建立智慧为菩萨道,不为邪
黠斯成所愿,晓了圣慧,睹是以后则为至
诚。四意止行为菩萨道,不为放逸斯成所愿,
意以寂定,睹是以后此则至诚。四意之断为
菩萨道,不兴众恶心若灭除斯成所愿,睹是
以后此则至诚。四神足行为菩萨道,无有不
达已能飞行斯成所愿,睹是以后此则至
诚。五根之事为菩萨道,诸根寂然无有错乱
斯成所愿,诸根澹泊,睹是以后此则至诚。五
力之行为菩萨道,不为无势具足十力斯成
所愿,睹是以后,斯则至诚。七觉之意为菩萨
道,无所不了已能觉达,诸情不起斯成所愿,
睹是以后此则至诚。八圣道行为菩萨道,无
有邪径设处圣路斯成所愿,睹是以后此则
至诚。四恩之行为菩萨道,不为无救摄诸危
厄斯成所愿,睹是以后此则至诚。修四梵行
为菩萨道,不为天人慈悲喜护,救济群黎
斯成所愿,睹是以后此则至诚。神通之慧、三
达之智、正观寂寞为菩萨道,无诸瑕秽,众行
普具斯成所愿,睹是以后此则至诚。具足一
切诸德法本为菩萨道,不为无度,蠲除一切
诸不善法斯成所愿,设能宣备仁贤之法,睹
是以后此则至诚。」

佛告宝女:「菩萨亦当玩习
奉行,贤圣之谛:知于苦慧、断于所习、晓了灭
尽、修行圣路。彼所谓知于苦者,分别五阴无
所起故。断于习者,于五阴爱无所习故,究竟
恩情无所习行,其为脱门,无所游居不怀所
施,其无所怀则于过去而无所至;设于过去
问慧品第一¶ 第 454c 页 T13-0454.png
无所至者,彼则正法无所蠲除;已于诸法无
所除者,是为断习。彼知灭尽,一切想著所兴
方便睹究竟尽。其灭尽者,为不复怀得于生
死,等于所有终始均平,于一切法而无增减,
已等观者,斯为晓了灭尽之慧。彼察平等,于
八正路则能等疗,无所想念而无邪想,求诸
尘劳无有吾我,以无吾我便无所受,则无所
生、无造业者,悉能善修于一切法,是则名曰为圣路矣!假使于斯至诚之慧,晓了一切
皆畅众生,亦无有内亦无所證,是为菩萨之
至诚也。」

佛说是至诚教时,一万菩萨具足
圣慧,逮得法忍。

佛告宝女:「何谓菩萨应顺于法?御行如法则
随法教思惟于法,法为志性恭敬于法,遵修
法行欲慕于法,乐于法乐多存于法,法为妙
英法为刀杖,被法之铠誓法自严,修法光明
法之锭燎,常志法念以法为意,游步于法分
别经典,方便应法游步法行,法为卧寐法为
威仪,将护法事以法布施,法为财业法无有
尽,普弘演法法为严办,常修法身法为言辞,
思惟法念而不放逸。如是比类,遵修法行具
足成就,而顺法主不为非法。」

「彼为何谓顺法
主者?设使如斯至诚真谛,被佛法铠以法为
护,恭敬圣众慇勤听经,乐于道意积累众善,
不舍至真志性本净,而无所著不违所应,
见诸贤圣习众善友,常行恭敬随其示现,离
于憍慢多所咨嗟,游在法会至心听经,慕求
法典不以厌足,讲说道义则不懈倦,而于经
法无能为师,念报恩慈以有反复,所作成
问慧品第一¶ 第 455a 页 T13-0455.png
办。处于闲居而无恐惧,贤圣之教无所犯负,
不舍止足顺从十善。咨嗟布施劝助佛道,奉
于禁戒,忍辱为力,遵修精进而不怯弱,禅定
寂然,游入智慧。兴隆道化显扬善权,慈多所
护,入于悯哀悦豫行喜,护离二事而顺至诚,
所可遭遇以善为业,兴发神通导利正法,在
所游至以法惠施。于四意止不忘失志,四意
断者遵修平等,四神足者现在究竟,诸根明
达修治诸力,晓了诸觉超越径路,入于寂寞
观察所行,真谛之惠圣明解脱,颁宣晖曜顺
诸声闻,随其本地教化缘觉,咨嗟一切大乘
之德,则以应谊而理缘起,便于空无无所恐
畏,游于无想则无所著,观察无愿五阴如
幻,观诸四种亦如虚空。又诸入者本净悉
空,七财之业遵修六念,及乐于六行度无极,而获五眼第一之议。常自将护多所超
度,善修道业等心一切众生之类,歌颂一切
无量诸佛功德之法。」

佛言宝女:「顺法菩萨
不言有我、不计有人,亦不计命亦不念寿,不
思断绝、不睹有常、不见所有。若复不离之所
睹者,不释边际不猗中间、不从朋友亦无
诤讼、亦无不和亦无偏党,不处颠倒不在邪
见,越度狐疑蠲除阴盖诸所挂碍,不违远法
亦不乱法、不诽谤经不轻慢道、不灭究竟一
切诸法。顺道菩萨志存诸法具足经典,所言
至诚为顺法矣!无所兴举,于诸异学顺法言
者,奸难邪行悉以灭矣!于一切世而顺法言,
菩萨顺空行无所获,则无邪想无瞋恚法,顺
无愿教而于三界悉无所行,慇勤专精睹诸
问慧品第一¶ 第 455b 页 T13-0455.png
瑕秽。顺法菩萨则无所起亦无所灭,则不受
生本性清净,义在寂寞。」

佛告宝女:「所谓法者
则不可获,无有文字,而无言说亦无辞意,无
色无见亦无所趣,无有言诲亦无所教,离心
意识无有尘垢,以离瑕疵远于贪欲,无有窈
冥无所积聚,则无吾我而无所受,亦无所取
离于所受,无有境界便无差特。于十方界而
无所著则为澹泊,弃行身退亦不可睹,
觉了玄旷亦无想念、亦无思行抑制圣贤,
为明智者所蒙开化。亦无所遭亦无不遭,休
息一切,所可遇者则如真谛,三世为空便
无永没,亦无终亡亦无退还、亦无所生无
所成就亦无毁灭,亦无所有亦不不有,亦无
所成亦不不成亦无所行,亦无所视亦无不
见亦不离视,亦不成相亦无不相则为一相。
亦复无相亦无所著,离于所著亦无有馀,无
著无缚亦无所脱,不是我所亦无所属,无所
遵修亦无诸漏,则无等伦亦无平等,等无所
等。亦无至诚亦不虚妄,不乐不苦,亦不精
进亦无不勤、亦无所应亦不不应、亦不专精
亦无不精、亦无名色亦无所起,不为坚固
亦无不固,无所破坏亦无不坏,不为金刚亦
不坏相,则为真谛不违至诚。而无别异亦
无所远,亦无有像类无有伦比,无有处所亦
无有想、亦无有此亦无有彼亦无差特,亦
无有内亦无有外亦无中间、亦无所乐不度
彼岸,亦无所见亦无所闻、亦无所念亦无所
教、亦无所知亦不无知、亦不有形亦不无
形、亦不有作亦不无作,则离一切诸所有形,
问慧品第一¶ 第 455c 页 T13-0455.png
是谓为法。如是法者,则无音声亦无不声
亦无合会,无言无说,是谓菩萨应顺于法
也。」

佛告宝女:「具足一切诸所言辞,则为顺法。
其顺法者未曾与人有所诤讼,其顺法者不
轻慢他,其顺法者亦不轻易于未学者、亦不
偏敬学成就者,其顺法者不自称誉亦不显
己,其顺法者不乱经典,其顺法者不以供
养而说道义,其顺法者不为他人顺发狐
疑,其顺法者终不讼说他人之罪,其顺法
者不轻慢经,其顺法者终不妨废他人经
道,其顺法者终不睹见觉了诸法差特分
数,其顺法者不睹诸法离于空者。其顺法
者悉睹诸法不远无常,其顺法者不睹诸
法舍于无愿,其顺法者不坏法界,其顺法者
不动无本,其顺法者亦不超度于真本际,
其顺法者亦不导御随瞋恚也,其顺法者
亦不御念于诸神识。其顺法者:亦不导利
有所猗著,其顺法者亦不思念计有人也。

「其顺法者不乱法议不违严饰,其顺法
者不迷神识不惑道义,其顺法者不毁正
议,其顺法者不错法品,其顺法者不迷于人,
其顺法者不造朋党,其顺法者亦不顺
于缘起之事,其顺法者则无有势亦无有
法清净因缘,其顺法者亦无悭吝尘劳之
秽,其顺法者不没禁戒,其顺法者亦不
舍于毁戒之人,其顺法者无有懈、厌、瞋恚、
结恨,其顺法者不与懈怠、垢浊之人而俱
同归,其顺法者不失道意,其顺法者未曾
问慧品第一¶ 第 456a 页 T13-0456.png
违坏智慧之本,其顺法者不求他人法之长
短,其顺法者不用憎人厌于经典,其顺法
者不用经典御于典籍,其顺法者不违律
教,其顺法者不违法律,其顺法者亦不遵修
而有所应具法非法,其顺法者不以心念而
有所失,其顺法者不没经典,其顺法者不坏
成就,其顺法者不取结缚,其顺法者不得生
死,其顺法者不除无为,其顺法者无有亲友
怨雠之想,其顺法者不毁报应所殖之果,其
顺法者亦不信乐罪福之应,其顺法者若加
恶言则不念报,其顺法者不求斗诤之瑕缺
也。

「其顺法者则不恣口,其顺法者将身口心
不为谀谄,其顺法者不以自显欲令人见处
于闲居,其顺法者不以供养之所贪利而见
少事,其顺法者不以无欲而造凶伪,其顺法
者不用他人及与己身演说佛道,其顺法者
不兴反教,其顺法者不以七财而为贪吝,
其顺法者不以糇粮而为服食,其顺法者亦
不破坏严父族种,其顺法者不讥人短,其顺
法者亦不称誉己身之德,其顺法者不分
别说佛之道德而有限碍,其顺法者咨嗟大
乘不以懈厌。是为菩萨应顺于法也。」

佛告宝女:「何谓菩萨寻应威仪?所谓议者,
无求名闻非羸劣谊,遵修疗治一切德本,积
累善谊志性超异,兴发道意合集空谊。假使
布施不望报谊,显扬一切诸安之谊,不毁戒
谊,忍不忍谊,精进之行一切所造则超度谊,
而以禅定为寂寞谊,则于智慧无犹豫谊。遵
修慈者等众生谊,设为悲者则于众生一切演
问慧品第一¶ 第 456b 页 T13-0456.png
谊,其为喜者欢乐法谊,若为护者于诸苦乐
无动摇谊。若布施者则无诲谊,欣乐所生无
所害谊,造成谊者兴法愿谊。平等谊者劝
化众生志于大乘,而以四恩化黎庶议。一切
万物非常苦谊,一切诸法无吾我谊。于诸尘
劳至澹泊谊,而于识者晓圣慧谊,游严饰事
为将御谊,一切经典则为帑藏导利典谊,计
人命者化以法谊。若能了识睹达法谊,说
谊无尽,分别经卷不坏法谊;若睹顺灭,入无
色慧而遭辩才,随其众人应病说谊。设布
施业不以厌谊,为持戒业具足愿故,博闻之
业奉要行故,功德之业满诸相故,为惠业者
晓了一切群生根故,寂然之业将心事故,观
察之业通达智故。四意止者制止志故,四意
断者兴显一切功德法故,为神足者游十方
故。其五根者不破他故亦不毁空,为五
力者而不错乱诸尘劳故,七觉意者晓了一
切诸法之故,游求路者于一切法无结恨故,
成神通者究竟本末无缺漏故。在彼如斯,若
兹像类顺法议者,则为究竟法谊之要。若应
此谊,寻应威仪不为非谊。如是菩萨寻应威
仪。」

佛告宝女:「一切颠倒众邪见灭则为空谊,行
空菩萨为顺谊矣!除一切想,应以不应则无
想故,无想菩萨便顺应谊。离于一切三界之
愿则无愿谊,无愿菩萨便顺应谊。休息一切
诸所造行则无行故,无行菩萨便顺应谊。舍
远所生一切灭尽则无生故,无生菩萨便顺
应谊。诸所起受以无所起则无起故,无起菩
问慧品第一¶ 第 456c 页 T13-0456.png
萨便顺应谊。而以蠲除苦习尽道则为尽故,
灭尽菩萨便顺应谊。一切诸法无有人命则
为无故,无人菩萨便顺应谊。一切言辞音响
之谊,而不可得则为故矣,无获菩萨便顺应
谊。诸行清净则诚谛故,至诚菩萨便顺应谊。
一切道品法无放逸则为故矣,无骋菩萨便
顺应谊。一切所闻悉信奉行则为谊也,遵行
菩萨便顺应谊。一切诸乘由大乘故,若有菩
萨随大乘教,便顺应谊。」

佛告宝女:「无所坏者无若干事,则为谊矣。
一品类者若一味者,则为谊矣。无所动摇若
无所尽,则为谊矣。无所行者不生不起,则为
谊矣。无所来者亦无所去,则为谊矣。无所生
者亦无所灭,则为谊矣。无有二事:不举不下、
不高不卑,则为谊矣。无所造作亦无有形,则
为谊矣。无所兴为亦无所有,则为谊矣。无
有同像、无所劝教、亦无有知,则为谊矣。去
于三瑕净三道场,平等三世,三垢永除而无
三尘,则为谊矣。无所游止无所毁失,则为谊
矣。无有怨敌为澹泊行,无有恼热,则为谊矣。
无燕居行,则为谊矣。无所宣布无有摄取,
常如应行,则为谊矣。断去来今无有谀谄,则
为谊矣。亦不想念正法非法,除有限无限、
有常无常,平等之惠而超度去,则为谊矣。
于诸文字所应音声,而悉晓了一切本净无
有言辞,则为谊矣。晓心意识,无所宣畅而出
家者,则为谊矣。于淫怒痴尘劳之欲,有想无
想应与不应,悉分别之而无想著,则为谊矣。
等于诸法而无若干,不为差特,则为谊矣。空
问慧品第一¶ 第 457a 页 T13-0457.png
无想愿无所造作、亦无有形,则为谊矣。晓
了第一至诚事者,不有所信、不仰他人、不知
相处,则为谊矣。亦无敕教不著诸相,则为
谊矣。相如虚空靖寂之相,则为谊矣。无所
著相无所造作、无所悦相,则为谊矣。无所坏
相如其本无,真谛无异无差特相,则为谊矣。
善开化相计阴如幻,自然之相,则为谊矣。其
四种者为法界相,而不游出径行外相,则为
谊矣。布施戒惠寂然善权,无有相者,则为谊
矣。兴设至诚无欺诈相,一切所有为无所有相,
则为谊矣。犹如金刚坚无坏相,处于世间无
所诤相,则为谊矣。所作极善而谛究竟,具足
之相,则为谊矣。一切普入而悉济相,无有阴
盖所向门相,则为谊矣。等于诸趣,入于一切
诸法之相,则为谊矣。平等无邪睹于平均,无
所有相,则为谊矣。定意智惠因游生相,解度
知见而为惠相,则为谊矣。依于圣相,若有所
知若教命相,则为谊矣。如其真谛晓发遣相,
等御一切诸法之相,则为谊矣。假使菩萨如
是具足所修之谊,能说若斯诸谊事者,则能
分别一切众谊。故谓大士菩萨寻应威仪者
也。」

佛告宝女:「何谓菩萨奉顺律教?如来讲说,而
有二律。何谓为二?殃罪之律、决劳欲律。彼
何谓殃罪之律?所言罪律,思想之本,不应
顺本、无明之本、愚痴之本、颠倒之本、无实之
本、虚伪之本、贪身之本、猗我之本、著人之
本、懈怠之本、无所舍本、无所归本、狐疑之本、
慢恣之本、难致慧本,是谓殃罪之律。何谓决
问慧品第一¶ 第 457b 页 T13-0457.png
尘欲律?住无犹豫而无所念,无有罪处亦不
说罪、不说方面,不乐王者,不为尘埃,无有悭
贪、亦无所见心无所起,其志安雅离于灭尽,
则无所有无有处所、亦无方面无有尘劳,无
所吝惜亦无所睹,计如心者罪亦如之。如其
罪者,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根本亦无所
住,犹如心者不可攀引,清净鲜洁超诸所
有,寂然澹泊趣于灭尽,断绝休息生死患难,
信遵圣教而秉一心无有犹豫,志于同归无
有殃舋。是则名曰决尘欲律。」

佛告宝女:「何谓尘劳?何决欲律?所言尘者,
谓淫怒痴、无明恩爱,及以所受诸有十二所
趣有为因缘之行,是曰尘劳。所决欲律究竟
开化一切诸法。所以者何?则以空事开化诸
法,彼无欲行无恚恨痴;则以无相开化诸法,
亦无玩习行众劳尘;则以无愿化于诸法,彼
则习行诸德善事。于一切行而无所行,已无
所有化于诸法,以无所行导利诸法。彼于所
造而无所行,一切诸法依猗因缘,于一切见
无所遵修。假使于此十二因缘,有所归趣平
等诸法,于一切劳则无欲尘本末寂灭。所云
空者,俗与道空。以是之空,一切尘劳欲事亦
空。假使以空等于道者,是决欲律。其有言
曰,彼典主律,自开化者乃名曰律。其能知
己自化身者,则能晓了开化欲律。

「何谓开化
己身之律?其能分别于我、不我,知身自然,解
已澹泊了己如实,晓于己身无所瞋恨,分别
身空己无所有,晓己无本了己无获,分别己
身而不动摇,分别己身无有伦比,晓己无生
问慧品第一¶ 第 457c 页 T13-0457.png
亦无所起,其有了己,分别如是则了尘劳,而
无有本亦复若斯!如无有我而想有我,彼则
颠倒;设如是者,己无尘劳而起劳想,是为颠
倒。又如吾我本净无身,如是欲尘则为本净,
无尘劳也。其有晓了如是观者,是决欲律。彼
亦不化过去欲尘,亦无当来、亦无现在。所以
者何?不习诸行亦不复念尘劳欲尘。其于
己身无所念者,则无过去亦无当来、亦无现
在。又如心者无有色像,则无有内亦无有外、
亦无所得,欲尘如是则无色像,亦无有内亦
无有外、亦无所得。无所得者则无瞋恨,亦无
诤讼无所灭除,亦无所造无所不造,亦无所
作亦复不作。一切欲尘其有游此,于诸欲尘
了别恩爱,而无所有亦不离有,是则名曰决
欲尘律。」

佛告宝女:「假使菩萨晓了如是开化
欲律,则能教导众人欲尘而说法矣!是则名
曰奉顺律教。」

佛说是至诚真教之法,随谊奉
顺律事,一万菩萨得不起法忍。宝女欣然志
怀踊跃,善心生焉,前白佛言:「未曾有,如来!快
说此至诚法叹咏谊律。设使菩萨奉行如斯,
则为第一,无所诤讼,便能蠲除众生所讼,则
顺经典。」
《宝女所问经》卷第一
问慧品第一¶ 第 458a 页 T13-045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