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义说无量名引帝释诸名与前不同
* 帝释诸名翻名
* 无量义说无量名举佛诸名
* 具足八智三解八忍八智法比数论异解
* 重释一义说无量名举五阴
* 为众生故广中说略略中说广第一义说世谛世谛说第一义相
* 为五种众生不说五事是为人
* 利钝广略
* 正答执诤论下有二十一条
* 初明涅槃不涅槃诤论
* 说佛涅槃有五所以
* 佛为力士现通吹大石
* 提婆阇王恶逆之相
* 提婆失通堕天不死馀势故
* 说如来不涅槃所以
* 二释有我无我诤论数人萨婆多纯明无我论人昙无德明假我
* 真谛破招提用我无我破两病义
* 佛有时说有我
* 佛有时说无我
* 终不离阴文二解
* 三释中阴有无诤论
* 极善极恶无中有
* 佛为帝释别开脩罗脩罗鬼道但五不六
* 四明退无退诤论数家论家异解
* 退缘有五事
* 罗汉以外缘生烦恼退失而实无退
* 瞿坻罗汉六反退失第七自害
* 五明佛身有为无为诤
* 六明十二因缘有为无为诤萨婆多执有为僧祇说无为
* 七明心常无常诤萨婆多无常僧祇成论相续常
* 八明五欲障道不障道诤萨婆多障道僧祇不障成论两向
* 九明世第一在欲界通三界诤萨婆多等异执
* 十明施通三业不通三业诤成论意地毗昙萨婆多三业
* 十一明有三无为无三无为诤成论三无为同体是计无数人计异体
* 十二明造色有无诤毗昙定有成论则无
* 十三明无作色有无诤成论昙无德无作非色僧祇总云无作
* 十四明心数有无诤萨婆多异体一时起僧祇说无心数提婆成论前后起
* 十五明五有六有诤馀部多五道犊子部说六
* 脩罗或天摄或鬼摄
* 一有二有乃至二十五有等
* 十六明五戒八戒具受不具受诤萨婆多具受乃得成论不具亦得
* 无分一分二分多分满分优婆塞
* 十七明犯重失不失诤四卷毗昙失舍馀部多言不失
* 十八明一乘三乘诤诸部无此诤大乘所谈故
* 三乘同归一乘为非料简大论云声闻成佛不成佛非论义者所知
* 十九明佛性离众生即众生诤诸部无之近代所计即离
* 二十明犯四重人有佛性无佛性诤开善冶城异解
* 二十一明有十方佛无十方佛诤萨婆多明无
* 世无二佛国无二主
* 迦叶品之二 会疏第三十二 单疏第十三
* 三答结问下
* 种种诤讼佛境界非二乘所知
* 生疑心者坏无量烦恼疑是解津复是惑本十使中疑非解津
* 佛昔与弥勒论世谛身子等不知此说处二解
* 佛说世谛声闻不解二解
* 阐提善人相对佛性有无四句分别旧释今解
* 恒河七种众生
* 此涅槃河有七种众生
* 合第一常没恶法住有六恶果有三
* 合第二暂出还没有四善事得恶果
* 信不具足戒不具足多义
* 威仪戒从戒戒求戒舍戒名义
* 闻不具足
* 施不具足慧不具足
* 十二部中信六部不信六部二解
* 暂出还没人提婆瞿伽离等
* 三合得住人此位今品与师子吼品不同
* 得住人舍利弗目连等
* 得住义
* 如坻弥鱼
* 涅槃河中四人得涅槃生死河中唯第七佛一人得涅槃相违料简
* 迦叶品之三 会疏第三十三 单疏十四
* 辨行法下
* 不净观念处观因缘观煖法观
* 中般有上中下三种
* 合第七到彼岸喻龟水陆空行
* 七种众生不离涅槃佛性水
* 七法佛性合七种人总合别合
* 世间有七种果各有近远二因
* 世间有生因了因涅槃唯了因无生因涅槃亦义为生因而实是了
* 沙门那沙门果义
* 结罗汉支佛支佛因摄第五第六
* 结菩萨佛菩萨属果义
* 明没出两人
* 七人皆不修身戒等文他解文解
* 七种人或一人具七或七人各一
* 邪说谤三宝相
* 佛性者不名一法十法百法等文
* 众生佛性如虚空义
* 不云佛性有云佛性常所以
* 佛性虚空非内外无挂碍
* 非如来非涅槃非佛性
* 墙壁瓦石无情非佛性文此说为末代权机者实世间相常
* 涅槃等对非涅槃等虚空无对故但名无是互显义
* 十想前六中后三成初三正观义
* 离解脱想与灭想异三解
* 初无常想二
* 色有十时差别
* 二苦想无常故苦数论二解
* 三无我想四厌离食想四食
* 食不净想亦实亦虚
* 比丘净乞食相
* 五世间不可乐想
* 六死想
* 众生寿命复速坚疾天一息一眴四百生灭成论云一念六十生灭会
* 释之二解
* 总叹六想七想
* 略标后四想
* 迦叶以偈赞佛下
*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
* 初发心为人天师胜出声闻及缘觉
* 佛名大悲牛
* 一切众生受异苦悉是如来一人苦
* 唯有诸佛能赞佛除佛无能赞叹者
* 师子吼品明大慈此品明大悲义
* 憍陈如品第二十五之一 会疏第三十五 单疏第十五
* 梵志归伏经五日巳得罗汉
* 第五破富那下
* 破六十二见六十二见二解
* 破不许约如来作二十计
* 富那归伏说譬得罗汉
* 佛性与众生先后有无
* 憍陈如品之二 会疏第三十六 单疏十五
* 第六破清净下
* 众生起六十二见所以
* 清净梵志归伏十五日后得罗汉
* 无明爱名故取有名新三解
* 第七破犊子梵志下
* 梵志问善不善法佛答之
* 问佛法修行四众佛具答
* 在家得三果
* 诸经多明五百弟子是数方之言
* 外道归佛求出家四月试之不必一种
* 犊子出家后满十五日得初果诣佛闻法修习得罗汉入灭
* 第八破纳衣下诸师分文不同
* 数人身先烦恼后论人烦恼先身后
* 难身与烦恼先后一时义立诸法自性义难因缘生
* 佛答破自性义
* 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等
* 佛灭后檀越所施佛物应造佛像调供具馀事用者盗罪
* 佛在世灭后二人供养功德齐等
* 供养生身如来与供养全身半身乃至芥子计舍利功德正等
* 供养舍利即供养三宝
* 茶毗佛当依轮王茶毗方法
* 茶毗方法
* 起佛塔巳复当起支佛罗汉轮王三塔
* 佛塔外起三塔所以
* 应于拘尸城外茶毗佛所以
* 当于城内四衢道中起塔
* 佛塔十三层支佛十一层罗汉四层轮王无层
* 佛灭后舍利平等分布
* 帝释请半身舍利佛不许与一牙
* 大众悲叹佛明三宝常住止叹
* 佛显胸臆令大众见金色身复升虚空二十四反
* 佛劝大众遇佛光者三涂苦等悉解脱
* 应尽还源品第二
* 告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
* 佛入九次第定出定劝大众
* 佛入超禅二十七反说法三反
* 阿难大众不觉知佛入涅槃不
* 城内人严兵具护舍利
* 如来眷属释种佛神力故三七日不知涅槃
* 过三七日释种来
* 释种请一分舍利大众不许
* 阿阇世见种种恶梦知佛涅槃来拘尸城请一分舍利大众不许
* 毗离王等六国王悉来集
* 七国王各请舍利大众不许
* 七国王欲兴兵取舍利拘尸城人民亦整兵欲合战
* 姓烟婆罗门高声唱息八军诤当分作八分
* 姓烟请盛舍利瓶大众许
* 必波延那婆罗门请炭大众许
* 舍利为八分与拘尸城力士七国王各起塔供养
* 阎浮中有十塔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炭塔
后分涅槃经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