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品¶ 第 41c 页
四依品¶ 第 93c 页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十
隋章安顶法师撰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 四依品
四者数也。依者凭也。一切世间凭之得益故
言四依。凭有二种。一凭自法取益。二凭他取
益。若唯凭法不兼凭人不名为依。若凭人者
兼得于法。文云四人出世护持建立利益义
彊故立四依。答上云何得广大为众作依止
问。广大法也。得者人也。直论广大亦可依止
未必有人。若得法者人必有法。上问得法人
今答得法人。故知从人立四依名。又昔人杂
真伪依法简人。今法混小大依人简法。今依
正人取正法故依于四人立四依品。又昔依
法简人则其人无法法亦不遍如舍此就彼以
求虚空。今明人即秉法不舍此就彼故从四
人立四依品。是用四悉檀意以释品也。问如
四依品¶ 第 94a 页 T38-0094.png
来是正人何不作如来像。四果非正人那作
四果像。答佛虽正人其出佛后故不得作如
来之像。四果非正人谓四果是真福田化道
易行宜作此像。问馀像难者楞严何故种种
示现。答通论悉作别存四果。自有如来为如
来如来为四依。四依为如来四依为四依。四
依为四果四果为四果。四果不能为四依。虽
有诸义今取一涂。即是四依为四果像。问如
来为四依可得四依为一依不。答上开一相
为四相合四相为一相。开则百解脱合则但
是如来涅槃。今从涅槃开出四依。合则还是
佛为四依。问何故初令依法后令依人。答佛
初出世邪人甚多使依正法简邪人。后无邪
人唯有小法令依正人简小法亦是初。人利
故。依法今人钝故依人。究竟而论人法双依
文云依法者是法性。法性即如来旧明四依
位行不同。地论人三十心前是弟子位三十
心是师位。初地已上是第二依皆师位。成论
人十住六心已前是弟子位。七住已上是初
依师位。又云十二心已前是弟子位。十三
心是初依师位。彼见华严十三心为主为导
为尊为胜。又十七心已前弟子位。十八心已
上是初依师位。又十九心已前是弟子位。二
十心道种。终心是初依师位。中论师十信皆
非师位。十住初心去至六住是初依师位。从
七住至七地是第二依位。八地九地是第三
依位。第十地是第四依位。差别为论初有烦
恼无涅槃后有涅槃无烦恼。无差别论初后
俱有烦恼俱有涅槃。然地人是别义。中论是
四依品¶ 第 94b 页 T38-0094.png
圆义。成论三十心不断别惑而于中立依别
圆俱不成。今约地前未断别惑是初依。地上
断别惑作三依者是别义。约十信是初依三
十心十地断别惑作三依者是圆义。就圆义
更作通别。通者四十心共作四依。别者十信
是初依。初住至六住是第二依。七住至九住
是第三依。十住是第四依。馀皆例尔。他明初
依有师弟位。今则不尔四依通是师位能为
世间作依止故。通是弟子位弘宣佛法故。别
论初依唯弟子后依唯师。中间亦师亦弟子
。
分此品为八。
一标名相 二辨利益 三明出时
四论植因 五判罪福 六劝供养
七简真伪 八会今昔
初文为三。一标章叹二列数叹三示相叹。标
章者。大涅槃中有四种人。此四皆得涅槃
法故名涅槃中人。若俱得法云何初依具烦
恼性。今明得法多种初依相似得法。后三分
真得法真似合论皆在涅槃。此中通叹四人
自行化他之德。于有佛法处不令他缘扰乱
故言能护。于无佛法处能令兴显故言建立
有无两处皆能住持故言忆念。此三句自行
德也。有佛法处能令增上故言能多利益。无
佛法处能使见闻故言怜悯。有无两处双作
依止。今按此句叹益他德。二从何等为四者
列数叹也。具烦恼性名第一者。依别教判即
三十心。依圆教判即十信位。此之两位皆断
通惑。则不得言具烦恼事皆伏别惑其事不
四依品¶ 第 94c 页 T38-0094.png
起其性犹存故言具烦恼性。次二果名第二
者。依别教判初地至六地。若依圆教一涂。别
判初住至六住。准通共乘见地至薄地俱未
离欲。若准大乘七地亦有未离肉身。三果
为第三依者。依别教判是八九地。若依圆教
一涂。别判在八住位。准小乘判不还欲界。准
大乘判七地之位不还三界。第四果可解。
若细就圆教判者。从云何名为去是示相
叹为二。先示四人相。后总叹德。初文自为四。
初人相为三。一伏道相。二修行相。三位相。初
伏道者。烦恼未除故名为具事。已被伏但惑
体在故名为性故是伏道。次修行相者。伏惑
行行不出自他。自行不出戒慧二学。化他不
出生善破恶。总而言之不出权实二智。善知
方便权智也。秘密之法实智也。寻文可见。八
大人觉者出遗教经。少欲知足远离精进正
念正定正慧不戏论。少欲是道多欲非道。乃
至不戏论是道戏论非道。三位相为三。初
以凡简圣。次以圣简凡。后以因简果而定其
位。初是凡非圣者菩萨非佛。非第八人者用
共地释之。八人是断道。初依是伏道故非第
八。又从后向前八人地。是第八故言非第八
人。第二依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初
證相中若得正法者是断道證。别惑既除佛
性乃显。与法相应修道得故。故云得法。次行
相中受持正法者。即从真起行例如小乘修
道之行。亦不出于自行化他。然證道行行心
纯是法无有非法故言不净之物。佛听畜者
无有是处。三是名下位相小难。旧云未得
四依品¶ 第 95a 页 T38-0095.png
色无色定。又四忍为论但得伏顺未得无生
寂灭。今明若准前人亦应可照以前简后是
第二人。以后简前未得第二第三住处。准小
乘中佛为第一身子第二阿难第三。此中以
后向前简之。故佛是第一。第四依是第二第
三依是第三。此人未得如是第二第三住处
名为菩萨。故是因位已得受记。定当得果。此
人断无明见佛性。缘熟即能八相成道。故言
已得受记。古来三释皆不可解。河西云。后人
从初人受名。第四从第三。第三从第二。第二
从第一。即名第一人。所以未得第二第三住
处。观师云。合凡圣两人共作一依。但是初依
未得第二第三住处。依增一集初二。二果为
第二依人。初果未得第二第二果未得第三。
彰此二果并有未得。同是功用。故为一依。此
解易见。不同诸师。今明若依圆教初依之人。
已断通惑长别三界。岂有第二依未得色无
色界住处。若依别教地前初依亦断通惑。早
过三界。不应以色无色为第二三。亦不应以
初果为一住处斯陀含为第二住处。第三人
相亦三一證相二行相三位相。初證相乃多
略示三业清净。不诽谤正法去是口净。及为
客尘去是意净。不藏舍利去是身净。骨肉所
覆法身隐没名如来藏。今法身显舍利不藏
即是身净。不论说我者重明口净。受身无虫
重明身净。临终不怖即是意净。次阿那含者
为何谓去明行相名为不还。如上说者指第
四卷后。不还欲界。乃至不还三界。即是往
行。能入欲界不为二十五有过患所污。即是
四依品¶ 第 95b 页 T38-0095.png
反行。往反利物即是周旋。三名为菩萨去。即
判位相。第四依相亦三。一證相。二位相。三行
相。虽不如前次第三义是同。初文云。断诸烦
恼者。杀通别两贼。明其因亡。舍于重担者。不
受分段变易两生明其果丧。逮得己利得佛
所得。得作已办者至第十地。学行穷满是名
应供。住第十地即是判位出其处所。三得自
在智下即行相。得自在智即自行相。随入所
乐即化他行相。欲成佛即成结自在之智。是
名四人去。二总叹四人自行化他功德。迦叶
白佛去。第二明依利益外遣魔邪内净结业
至功妙用利益世间。就文为二。初教声闻降。
二不教菩萨降。初番有问答。问为三。初唱不
依二释不依三结。唱不依如文。释中瞿师罗
翻为美音。佛答为两。一然问观察。二正降魔。
佛是外缘内须信智。智照邪非信受正法。于
佛尚须信智况复馀耶。正降魔为二。初譬次
合。譬为三。初譬魔来。次譬魔降。三譬魔退。
偷狗譬魔。舍譬佛法。夜入譬正法衰羸弟子
起无明为夜。六卷云贼狗。次其家婢使下正
譬降魔。三乘之中声闻最劣譬之婢使。断命
者五系系之魔伪不行义如断命。三偷狗闻
下魔退。汝等下合譬合上三譬可寻。五系二
释。一五尸系二系五处。五尸表五种不净观
伏爱魔。五系表五门观伏见魔。见魔是偷。爱
魔是狗。迦叶白佛去是第二不教菩萨降魔。
此章有问有答。问为两。初明依法自足。二明
何用依人。佛答为三。初然问。次正答。三赞
叹。然问如文。次正答为三。一法。二譬三结
四依品¶ 第 95c 页 T38-0095.png
成。法说又二。初唱两章门。次双释小大。声闻
虽天而肉。不能彻理为魔所羂。所以须教。菩
萨虽肉而佛。遍无不照魔界即佛。所以不教
。二譬为三。初譬佛教声闻。次譬佛不教
菩萨。三譬菩萨教声闻。初譬有开有合。开譬
有三。谓教方便教起念教破敌。初方便中云
勇健譬佛性。怯弱譬声闻。声闻之人常依附
佛。四念处如弓。五善根如箭。神通如槊。五系
如羂索。次又复告言去是教三胜念。不怖是
教戒。视他是教定。勇健是教慧。或时有人去
是破敌。又为三。谓魔来魔降魔退。魔无智慧
故言无胆。变为相好诈作健相。邪定为弓。邪
慧为刀。世技为器仗。阵中大呼者说五谛六
阴十九界十三入等。汝于是等正降如是辈下
是魔退。善男子去合譬。但合后两不合初一。
精进坚固合上教三胜念。善男子下是第二
不教菩萨。降魔文为三。初不教降。次释不降。
三譬显。初闻深经者闻魔界如即佛界。为此
义故不教降也。内乘大乘外凭佛力众魔群
盗如萤见日则失威光。此乃释其不降之意。
譬显可寻。复次善男子下三譬菩萨教声闻。
有譬有合。譬为四。一魔化声闻。二声闻受化。
三四依降魔。四声闻还本。复能发心魔用通
力转变犹如大龙。无慈善心此弊恶魔摄化
声闻如欲害人。眼视譬神通。气嘘譬邪。说次
是故下声闻受化。见形者睹其变。闻声者闻
其辩。触身者惑其术。丧命者失善根。三有善
咒者下四依降魔也。善咒者即是大乘涅槃中
道之法力。四如是等下声闻还本乃至发心。
四依品¶ 第 96a 页 T38-0096.png
声闻缘觉下合譬备合四譬。先合声闻受化。
次合魔化声闻。三学大乘者下合四依降魔。
四声闻去合还本进发。复次去即是第三结
成为三。初结为声闻。次结不教菩萨。三双结
两意。三是大涅槃去赞叹文。还赞美菩萨人
法。初赞现在人法。次赞未来人法。尔时佛告
去。是第三明四依出时。是时为用非时无益。
若佛在世正法犹兴。饱德丰道何劳助弘。若
佛灭后正法衰羸。无医无药应须治救。方
假四依文为三。初佛通说时。二迦叶别问。三
迦叶料简。通说时者。佛涅槃后时通正像
未。是通说时。次从迦叶白佛下。是别问时。
有问有答。问为两。一灭后久近不如法时。二
灭后久近如法救时。次从佛告去佛答二。问
后四十年者正法八十年分为前后。即是后
四十年。经说不同。一云正像各千年。一云各
五百年。一云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或云正法
一百。或云八十。盖由缘有浓淡致说有赊促。
若前四十年去佛犹近如法人多。后四十年
去佛小远犹有见佛者。如释论优波鞠多见
年百二十。尼问佛相好比丘威仪。当知后四
十年犹有见佛人也。恐是后非法起时多诽
谤故。一解云正法五百除四百二十年。取八
十年分为前后。前四十年广行流布。后四十
年隐没于地。一云不然。佛灭后百一十六年
王作大会。异部起计。优波鞠多不能融会。
尔时佛法稍有浇醨。岂唯四百六十方没于
地。当知迦叶阿难持法四十年与佛在不异。
后四十年去圣日远已就浇薄。而后文迦叶
四依品¶ 第 96b 页 T38-0096.png
问佛去后四十年没地何时还出。佛答正法欲
灭馀八十年前四十年还出过此复没。正当
此言。正道四百二十年后之兴没。又一解佛
三十成道。若年十岁人悟道者。至佛灭时其
年六十见佛始终能融会大小。于佛灭后四
十年秉教如佛在不殊。过此已后不见佛始
者。不能整理生断常计故言隐没于地。而不
道百三十岁者。年耆根熟不能匡正。故不言
之。问十岁者见佛始迦叶阿难佛得道日生。
此不见始。何能持法如佛在耶。答此二人者
迦叶是长子。阿难得佛觉三昧。不比馀人(云
云)。次从善男子去。答如法人能拔济者。文为
两。先正答。后叹劝正。答又二。初褒贬小大。
二正明救济。初褒贬开譬合譬开譬为四。一
譬大。二譬小。三结贬。四结褒。即此褒中云粳
粮譬常。甘蔗譬乐。石蜜譬我。醍醐譬净。粟稗
譬无常等也。合譬如文。二善男子下正明四
依救济。先譬后合。譬有三。一叙小乘化。二大
乘化。三小受大化。初文者小乘之人各有眷
属有所王领故言如王。小化者小行偏曲。譬
如深山入无为坑故言恶处。虽有甘蔗悭惜
不啖。惧其有尽者小化也。专行小行妨于大
道。虽有大教以求有心受持读诵。譬之悭惜。
有所得故譬惧其有尽。二有异国王是四依
救济。以大法统王故称为王。车载者事解车
载经论与之。又云。以神通化之令大乘弘宣。
譬如车载。又云。方便智晓令其得解。兴皇云。
以身弘道譬如车载。今明大行训之故言车
载。三其王得已即受大化。次是四种人下合
四依品¶ 第 96c 页 T38-0096.png
譬。但合后两意。以五种过合上贪惜积聚。为
利是为地狱有为名誉是鬼。有以解法增长
我心是修罗。有为依止故是畜生。有为贸易
故是世智辩聪外道业也。次又善男子下叹
劝。初叹经。后劝人。王至深山能令深山平坦。
譬经至曲见能令曲见大直。地即金刚。譬开
小乘理即大乘理。人即金刚开小乘人即大
菩萨。迦叶白佛去。第三科简。时有问有答。问
意云。佛灭后四十年隐没于地。为当永没复
更兴耶。次佛答中云馀八十年者。一云但正
法馀八十年在时。前四十年兴后四十年已
即灭。一解云。正法一千五百年未灭。八十前
四十兴。后四十灭也。迦叶复白佛下是第四
植种深浅以显四依。夫深经妙义不易可闻。
况复当徒开演分擘玄毫指南宣扬卷舒宇
宙。非轻悰者所能为之。就文为两。一问二答。
初问为三。初举恶时。次索好人。三请答恶时
有四句。正戒正教双灭恶人恶法。俱兴此四
句应是五浊乱时。何者。正法灭是见浊。正戒
毁是命浊。非法增是烦恼浊。无如法众生是
众生浊。时是劫浊。索好人有六句。信曰受。不
忘曰持。临文曰读。背文曰诵。传文曰写。传义
曰说。即五种法师。又是三业。受持是意。读诵
说是口。供养书写是身。于五浊乱时能三业
如法者请答此事。今答为三。初叹问。次正答。
三劝初如文。次正答中举九河者。旧解云。值
一佛发一愿下一沙虽值多佛不发愿不下
沙。虽发心不见佛亦不下沙。虽见一佛多发
心只下一沙。虽一发心见多佛亦只下一沙。
四依品¶ 第 97a 页 T38-0097.png
以如此数令满一恒是为一恒。熙连与恒河
异者。熙连在拘尸城北尚小跋提。恒河入东
海。四河中大故异熙连。若就行者熙连但闻
而不谤。一恒加有信乐。二恒加读诵。三恒说
浅义。四恒加一分。五恒加八分。六恒加十二
分。七恒加十四分。八恒具足一十六分。四恒
从惑取解则难。五恒从解取解则易。六恒去
更深细为难。如仕至太尉则易。至丞相则难。
此犹难解。十六分者譬如世间一十六两以
为一斤。仙慧师云。熙连是弟子位。八恒是师
位。两两配四依。开善冶城云。九恒皆初
依位。熙连至二恒是初心习种性。三恒至五
恒是中心性种性。六恒至八恒是后心道种
性。亦极难解。若全称佛法以为一斤。则初依
人。穷佛法尽至三四依复何所为若称初依
以为一斤。此乃自是初依之法。何关佛法。今
明熙连至三恒为初依一分。八分为二依。十
二十四为三依。十六为四依。文云。具足解
尽其味。三从若有始发心去是劝也。上
说九恒值佛窈窈至深恐时情抑绝更接引劝
之。但令发心。未来必能护持建立。善男子有
恶比丘去是第五明信谤罪福。前熙连已上
唯信而已。今熙连已前有信谤罪福。劝福以
遮罪。就文为二。初明罪福因果。次劝福结依。
初文明为四。初谤相。佛是一切众生师父。入
涅槃时人天悲苦。乃至毒虿怀仁无不恋仰。
恶人独言灭快。是一恶也。少欲知足受持禁
戒威仪具足。名之为僧。其皆放舍二恶也。大
乘之法贤圣之师。其独拒逆不信三宝即谤
四依品¶ 第 97b 页 T38-0097.png
相也。从善男子汝今应当去。次明信相。自行
生于二世之善。化他灭于二世之恶互举一
边即信相也。从若有不信去三明谤人之报。
现身去是现报。命终后去是生报。生生常处
去是后报。从若复有人去四明信人之报。本
所受形去是转报障。譬如雾露去是转业障。
如人出家去是转烦恼障。立譬多种。若作大
戒譬。譬十地真解。若作十戒譬。譬地前似
解。如纯陀中意此中作无戒譬。始自凡夫发
心即阶。十住。虽未断惑因中说果。即是转烦
恼障。上恶人约三报横论。今善人约三障竖
论。绮文互说耳。二从或有众生去是劝福结
依。此文甚宽不问弟子非弟子。因善因恶但
能发心闻一偈者。则近菩提因。贪希利养是
因三毒发心。况九恒植善四依功德耶。即是
能信始终鉴戒谤者因果。善男子汝应供养
去是第六劝供养文为二。初劝供养。次论义。
初又二。初劝供养。次问答。初文者夫四依大
益九恒因厚。难可遭遇故劝供养。次问含二
意。云何识田云何供养。佛答亦二。初正答。次
引偈。初文者建立正法是福田相。河西云。发
心持戒受持大乘为人解说及护法等是福田
相。今文但明护法。即兼众事当舍身命。是供
养相。以重夺轻。次偈者初引事师偈。次引
事主偈。二迦叶白下是论义。先问次答。问有
领旨陈疑请答领旨如文。次陈疑为三。初三
定。次三难。后三结。从然出家人去是三难。若
从昔法皆不应礼。若从今义皆应供养二旨
相违是故作难。从如佛言曰去是二结如文。
四依品¶ 第 97c 页 T38-0097.png
或言三结取持戒比丘亦名有犯。是结出家
不礼在家。二从佛告去答为二。先略答。次广
答。略文少而意广。何者。我为菩萨说如此偈。
不为声闻。三三之疑皆遣故也。广答文多而
但专明持礼。于破不言有罪。是为意陜。然答
此一条馀二例遣二。广答文为三。一举时。二
设譬。三结。时中又四。一举时浊。二明救浊。
三和浊。四明无罪。初文云。如我上说者近指
前文。前文是迦叶问词。被佛印竟即成佛说。
正法灭是见浊。毁正戒是命浊。增长非法是
烦恼浊。一切贤圣隐是众生浊。受畜不净是
劫浊。次从是四人中去是救浊。即能救浊者。
此人出世拨乱反正使人之浊不浊。三见诸
比丘者。是恶浊之徒。不紏治者且和浊光未
得机便。四善男子去结无罪。如此破戒。若年
少若在家应须礼敬供养。次善男子去设譬
又二。先譬次合。初譬文为三。一为时作譬。二
为同作譬。三为紏作譬。此中既释持毁。又开
大小乘。故须此事以消其文。秉法主如国王。
缘尽谢世如崩亡。储君譬传化弟子。熙连一
恒植善浅薄故言稚小。此譬正法毁灭之时。
旃陀罗者破法身慧命之种。多饶财宝者恶
业增长。多有眷属者破戒徒党。篡居王位者
破戒统位。此譬破戒增长非法盛时。国人居
士婆罗门者譬三种持戒之人。上品远离故
投他国。中品不远不同故言不欲眼视。下品
不能自移故言如树。又树譬上品。如童子不
远而能匡正。此譬一切圣人隐不现时。守逻
诸道去明其作威作福。守逻诸道譬恶比丘
四依品¶ 第 98a 页 T38-0098.png
置立制网塞持戒路。七日击鼓譬立制网开
放逸门。灌顶师者。外国登位使七世素贵瓶
盛四海水灌于王顶。是曰国师。如此间授玺
称尊号时。譬恶众中求羯磨师和僧三唱是
事如是持。分半国者乌回准此僧正。犍和吒
准此僧都。互相羯磨秉捉门徒皆无来者。譬
持戒人耻入恶众不共同事。复作是言去再
作威福非法转盛。若不肯作羯磨师者。当举
破戒者为主。甘露不死药者名闻利养安身
之具。是同此等皆譬非法盛时。二尔时有一
婆罗门子去是和同譬文为四。一童子受慕。
二王大欢喜。三诸人瞋怪。四同事日久。婆罗
门者净行也。童子者因位也。弱冠二十盛时。
二智英勇净行戒也。长发慈也。善咒巧慧我
昔为之同事也。次王大欢喜。喜恶化无壅。诸
人瞋者是不见机持戒者嫌也。三从尔时童
子下为紏作譬文为二。先治恶次立善。治恶
文为四。一相研定。二求取大法。三弘宣大乘。
四正作摈。初研定者。我舍家法息大乘持戒。
来作王师者作破戒众主。教王微密者元令
入大。此意不彰故云微密。次童子答言下是
求大法。不死药者佛性常住之理隐在破戒
之下。言不知者恶障妙理则是不知。言持去
者不惜破戒之众任汝开化。三是时童子去
摄来大化也。请诸大臣者譬其来学者也。诸
臣白王者迷徒得悟传化者也。王语师言者
生信求解。四尔时童子更与馀药者。依律苦
切对治诃责。王既服已受治屈折。药发闷乱
者推寻事理生重忧悔。方乃自知佛海死尸。
四依品¶ 第 98b 页 T38-0098.png
前大臣白王者上根悟也。王求药者中根悟
也。闷绝者下根悟也。次从尔时童子立本储
君去。是立善人中又为四。一立善。二驱恶。三
无犯。四旁叹。初文云立本储君者。大乘本体
还得统立也。师子御座不应升者第一义空与
破戒者不相应也。治国理民者破戒乱常扰
善机民。次尔时童子复以解药去更说实相
忏悔之方。驱出国者废小乘中分别决定若
持若犯之限域也。三四如文。次从善男子我
涅槃后去合譬也。但合二不合时。此初合和
同。以方便力合上我舍家法也。与破戒等同
其事业者合上来作王师。释论明四种僧。破
戒僧名同。杂僧应是畜不净僧。有差僧应是
假名僧。从尔时菩萨下二合紏治破戒也。八
不净者。谓畜金银奴婢牛羊仓库贩卖耕种
手自作食不受而啖污道污威仪损妨处多故
名不净。从尔时菩萨虽复恭敬去是第三结
成。又二。初结有罪无罪。二结但为菩萨不为
声闻。初中云虽恭敬去明持礼毁无罪。虽受
不净是亦无罪。何以故去释无罪意。从以是
因缘去明持受毁供养亦无罪如文。次明若
乖此说则有罪。若乖此心则有罪。次从善男
子我于经中者结为菩萨。又二。先引偈次判
。迦叶白佛去第七料简为三。先问答。次
约法简。三领解。初中有问有答。问为两意。一
问缓二问失只应是一问。佛有两答。故为二。
问佛言去答也。先答失不失。后答缓不缓。初
答不失中先法次譬。初法者律中解云。若破
戒者体解俱失。数师云。戒体常在但是污戒。
四依品¶ 第 98c 页 T38-0098.png
下文云。失与不失悉是戏论不解佛意。今经
明四依示同破戒故无所失。次善男子如堤
塘下譬也。又二。先譬次合。譬中又二意。无治
则漏。治则不漏。犯已忏悔则不失。不忏则失
次合二譬可解。当知菩萨不同堤塘。次于乘
缓者答第一问。旧云声闻急戒缓乘。菩萨急
乘缓戒。有人云。乘如纲戒如目。提纲则目正。
得中道本戒则自圆。今明不尔经偏举菩萨
急乘缓戒。若具论者声闻菩萨各有四句如
别记。次约法简又三。初约福田简。次约智简。
三天眼。简初福田中三。法譬合。问下梵
行使平等施与此相违。答各有其意。此中明
四依故简真伪。梵行明慈心平等故不分别。
又此中诫福田。梵行诫施主。二复次善
男子如迦罗下用智简。先譬次合。六卷云迦
留治牟皆不见翻。但知是甘毒二果譬于持
犯。女人譬凡愚执事。小儿譬无智施主。问何
处得果者推其根本。笑而舍去譬知伪弃之。
善男子大众下合譬。受八不净合迦罗迦。不
受不净合镇头迦。持毁共住合二果同林。有
优婆塞据教问次引祇洹为證。次不许同住
等合智者问。从若有受者自毁误人合上笑
而舍去。三从譬如城去约天眼简于中二。先
譬后合。雪山譬涅槃常住妙理。药譬依涅槃
立清净行。卖药人譬奸狡执事。杂药譬毁者
不别。不别者买譬无智施主。迦叶去合假名
合杂药。真僧合妙药。肉眼合不别者。天眼乃
能别天眼非但别伪因不应礼施。复能见果。
不应礼施。三迦叶白佛是领解。初称叹次顶
四依品¶ 第 99a 页 T38-0099.png
受。从如佛所说去是第八会通。昔依四法
今依四人。文有问答。问又二。先举昔依次请
会。初昔依者然阿含中出次第。依法不依人。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
识。与今迦叶所列次第有异。梁武云。此文为
定。诸法师云。今经出昔依以阿含为定。或言
出经者误。或言于昔虽了望今未了故了义
在后。今且释阿含次第者。昔人无常故不可
依。以法常故。故法可依。法有小大大法了义
是故须依。语若生著故不须依。了语下义义
体无著。是故须依。识著智解是故依智。从如
是四法非四种人正请会通。次佛言下答又
为二。先别会后总会。所以别会者。正言今依
人与昔依法二言相反。故偏须别会文为四。
初会人法依法即是依人。二明昔不依人者
不依无法之人。三明今依人者还是有法之
人。四举下况上。初依法即依人者人法不异。
兴皇言。昔以法简人结还依智。今以人简法
结还依人。昔人既破昔法亦除。今人既存今
法须取。但今人法不二。昔人即声闻缘觉岂
依此人。昔法即方便半字。若不悟者亦须破
法。若了悟者不除此法。次若复有下明昔不
依无法之人。三如上所说下明今依有法之
人。又为四。一唱应依。二释应依。三叹德。四
释叹四。若有人能下举下况上。明外凡能知
佛常不为利养所转。尚复可依。况于四人而
不依耶。次从依法者即是法性去总会四依。
又三。初就今教会。二举今昔相对会。三结会。
初文又二。先会次结。初还依问次第会之。文
四依品¶ 第 99b 页 T38-0099.png
自为四。初依法为三双。一双标。二释释。三双
结。初依法者即妙有之法。不依声闻之人。即
双标也。法性者即如来。声闻者即有为。是双
释也。双结可寻。次文二。初会依义者。觉了即
般若。不羸劣即法身。满足即解脱。昔教解脱
具则无身智身智在则解脱不满。又不得是
三宝。次不依语下又二。先明无理之语。后明
乱正之语。初文者如佛所说。贪求无厌去有
二解。一云此是佛说外道经中之言。二解是
佛自说经生凡夫之过。不得依此为行。次又
复唱言下是乱正之语。三释依智不依识。若
知法身是常即是真智。若言无常即是识著。
四释了义为三。一标宗。二历法。三辨宗。初约
一大乘两缘来望为了不了。次又声闻下是
历法有五双相对。大小常无常大小所说食
不食灭不灭可寻。三声闻乘下辨宗。初辨小
后辨大。各有标释结。次如是下总结。复次
依义下第二今昔相对会通释前两依文句相
涉。人谓但三文为三。初两依共释。次释第三。
三释第四。初共释为三。一释依义兼明依法。
次释不依人。三释不依语。此初第一偏明依
义。次此后即不明依语。但语势相仍。仍明不
依人。又明依义即是依法。是故无别依法之
文。但有不依人。此即第一偏明依义法者。名
常下释法也。后具结二种。若有说言不可见
下释不依人。若复有人下释不依语。依智者
下二别释第三依。依智不依识。所言识作识
受无和合僧者但有识著作因受识著之果皆
是生死。则无常住一体之僧。三依了义者别释
四依品¶ 第 99c 页 T38-0099.png
第四依。明了不了。若言有四缘得畜八不净。
即是了义。一无檀越。二时饥。三建立。四净施
解者不同。一云具此四缘方乃得畜。二云随
一皆得。三云前三一一皆得畜之。但须净施。
净施一事既不可无。是则皆须二缘得畜若
说有时非时皆听畜者。为不了义三分即是
三藏。我为肉眼下第三结会也。或时肉天两
眼相对。则是障内外。或法慧相对。此论照真
俗异。今以肉慧相对者。此论凡圣之殊。
大般涅槃经疏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