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宋-智圆卷三

卷三 第 15a 页
卷三 第 28b 页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第三

宋钱塘沙门释智圆述

德有三种者。然此释体。正约法身以三德
互融故。须备举而于此三各自具三。谓三身
三智三脱。开之成九。合之成三。三九虽殊同
归一体。一尚无一岂有九三。虽无九三九三
宛尔。佛果既尔生因亦然。乃识体宗用三展
转相成。只我一念。若知此旨前后易明。法身
者下释三德相。一一德中各自具三。在文可
见。释法身中云。非色即报身。即色谓应身。双
非谓法身。由三身互融故。名真善妙色。又真
下约三观。释因修三观果證三身。例一切法
者。亦应云真善妙心真善妙阴界入等。乃至
根尘细开凡圣备历。皆可加于真善妙三字。
以明诸法同归三谛焉。又例一切法者。即是
以真善妙三字摄一切三法也。法身藏等者。
包含三故名藏。皆具常等。名德下二结云藏
德者。亦尔。二般若言一切种智者。大论云。一
相寂灭相种种行类相貌。皆知名一切种智。
一相寂灭即中道双遮也。种种皆知即中道
双照也。当知三智圆融名一切种智。故下结
云。三智一心中得。照中即一切种智。照真即
一切智。照俗即道种智。三解脱自在解脱等
者。自在即方便解脱。解脱即实慧解脱。其性
广博即实相解脱。无缚下次第释出三脱义
也。体缚即脱者。体达也。即是实慧达结业之
缚。即解脱也。此即释上解脱二字。调伏众生
卷三 第 28c 页 T38-0028.png
自在无碍。即方便解脱。此即释上自在二字。
令彼众生离二死苦。名无疮疣。所引三文皆
下经中明百句解脱中语。摄一切法摄一切
人者。十界实法假人俱在一念即三德故。悉
皆入中者。我究竟入诸子分入。馀义亦显者。
谓馀四章也。世人解谛等者。下疏云。旧或以
境为四谛。或以智为四谛。谓凡夫无智但有
于境。所以经云。有苦无谛。或云。苦集灭道皆
是对境说智智即是谛。境能发智令智无所
有。智能照境了境本无。境智相成故言四谛。
下疏中阙约教释。谛义应谓言教诠辨分明
是审谛义。经云。心喜说真谛。说即教也。各得
一途故云非无此义。今用理释谛者。此即用
兴皇义也。故下疏云。兴皇云谛者。只是佛性
涅槃非境非智非漏非无漏。非因非果非世
出世。故名圣谛。此乃约理释也。然今约一理
随机而有四种四谛之别。则兴皇所释未为
尽善理。当即境正者。以境是事事元依理故
境正。即智教俱正者。以依境发智依智说教
故。以理下理为境智教之本。举本摄末故以
理释谛义方允合。能生生所生者。习因招苦
果也。所生还生能生者。于苦果上还起集因。
因又招果故云苦集回转。道名能坏者。戒定
慧能治苦集也。灭是所坏者。苦集尽处名灭
谛也。更互生灭者。能坏生则所坏灭圣人是
也。所坏生则能坏灭凡夫是也。逼迫下如次
对四谛。如经者。如四谛品及圣行品明四谛
慧中说下三文。末皆云如经。悉指二品。有无
量相者。以约十界明四谛故。解苦无苦者。阴
卷三 第 29a 页 T38-0029.png
入皆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边
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證。
故云。乃至解灭无灭。皆即一心三谛故。云而
有于实。苦因即集。苦尽即灭。苦对即道。一中
有无量等者。一即是一实四谛。无量即三种
四谛。取道谛所治以当其用者。苦集灭处用
义乃彰。调御下即迦叶问。云何诸调御心喜
说真谛。故佛以四谛一品答之。只是一无差
别者。前约理释谛妙在此也。此中遗一章者。
此非正文。乃是古本阙落。不生不生一义后
人校勘签。于卷上或注于界外写者。不晓辄
入。文中亦始疏中。如是下有白书重点二字。
亦是文中合重书。如是二字而疏本阙落。勘
者签之。今于如是字下重点写者。不晓亦书
在文中。鹦鹉学语斯言验矣。然此不生不生
之义。若欲例说者。如德王中明四句。谓生
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也。生生是无明
生死。生不生是断德解脱。不生生是智德
般若。不生不生是理体法身。而此四句即一
而四即四而一。令易解故总唱四句。即名不
生不生即体。不生生即宗。生不生即用。如此
演说。即教非但经体义明馀义亦显。性有五
种者。正因约理馀四约事。以约理故。虽非
因果体遍因果。所生智慧因缘之境。已是于
因智慧望果。复是于因。故曰因因。果果性者。
菩提智德已是于果。复得涅槃断德之果。故
云果果。今且下约五阴正示。以五阴之境常
现前故。所以止观初唯观阴烦恼等九。待发
方观。今从要的故约阴境以示五性。五阴下
卷三 第 29b 页 T38-0029.png
所以者。所以犹义理也。五阴是事佛性是理。
事由理变。此事即理故云所以也。五阴是因
复生智慧之因。故曰因因。问五阴是果何名
因耶。答凡夫妄果望佛仍因。智慧增成者。分
證究竟悉曰增成智慧。所灭者。所灭即无明。
无明灭处即涅槃果。馀一切法者。即界入等。
果果性为名者。以经名大涅槃故。正性为体
者。正性是妙理故。因因性果性为宗者。以因
果为宗故。问既以因果为宗。何故不摄涅槃
断果耶。答其实兼之。但经题正约果果而立
其义。既便故。宜当名。若准前义。亦应云总摄
五性为名也。因性为用者。十二因缘是所破
故。以所显能用义明矣。二即不二等者。二谓
因果不二即理体。事理融一故并相即不二。
不可为二者。以名事分别。则不二之体不可
为因果之宗。故云不可。为二下句例说。既立
下正约名事分别。以立五章修行喉襟者。如
身之喉。如衣之衿。盖言要也。莫过因果者。以
因收万善果摄万德。故略有三种者。谓三修
五行一行也。次第标释故不先列。问净名玄
云。涅槃非无五行之因。而果正因傍以果为
宗。又上句云。莫过因果。何故但引三种明因
之文。以释宗义耶。答虽引因文因必克果。则
与上句义同符。经简示则与净名玄义义同。
下名三修云能得常果成涅槃食。五行中云
修是行已得二十五三昧住大涅槃。德王中
到彼岸师子吼中住大涅槃。一行中大乘大
涅槃。此等皆是所克之果。故知明因意在于
果。则是今经明宗之意。以此经中正谭果人
卷三 第 29c 页 T38-0029.png
所證故也。斥诸比丘者。以圆斥小也。显于非
常非无常者。即因果所显之体也。劣三修者。
即所破无常也。是烦恼薪者。以二乘人无明
全在故。胜三修即当住因果也。涅槃食者。即
所證理分理极理悉名。为食。四众即四十真
因也。即是甘嗜者。智能證理故喻甘嗜。履而
行之者。履践其性体而修因至果。法常等者。
法即所履之境。佛即能履之智。何意增减者。
增至二三减至二一。置事缘理者。诸比丘弃
置小乘事行。而对佛称叹昔教苦无常无我
三修之理观也。故经云。譬如诸迹之中象迹
第一。此无常想亦复如是。举胜理破劣理者。
苦等劣理也。常乐我胜理也。问何故但言三
修。答空滥果證。今明修义故且不言。既增减
由机。亦应至四。二者下约次第五行明修因
也。初谓戒定慧者。以五行中圣行居初故云初
也。圣行不出三种故标戒定慧。居家下次第
释出。初文即戒圣行。即经云。在家不乐犹如
牢狱。出家闲旷犹若虚空。文云。梵行者。非指
四等之梵行。盖指出家为梵行耳。以离在家
染秽故。此明戒圣行也。从头下明定圣行。此
即特胜禅也。引文虽略而有修有證。从头至
足修也。唯有下證也。證此特胜。发开身仓备
见己身三十六物。观察下明慧圣行。而有四
种慧行。初观八苦等是生灭。次无生。次无量。
次无作。在文可见。如经者。指第十一卷。得二
十五三昧者。即慧行果由慧行成。谓无畏地
得二十五三昧随机利生也。分證三德名住
涅槃况出等者。举分果况出极果。从浅至深
卷三 第 30a 页 T38-0030.png
者。因浅果深。显非下以因果事显双非理。德
王下五行约修十德明證故。彼品云。菩萨修
行大般涅槃證十功德也。然五行通證十德
通修。舍傍取正。以分二别。疏记委论。四大如
箧者。大如毒蛇。身如箧笥。四大成身如蛇在
箧。五阴如害者。即经云。五旃陀罗拔刀随之
也。经文甚广。截流者。流喻烦恼生死。从因名
烦恼河。从果名生死河。经中凡有六河。谓烦
恼生死善求恶业佛性涅槃。初从下第二十
五经有十番。初少欲。二知足。三寂静。四精
进。五正念。六正定。七正慧。八解脱。九赞叹
解脱。十以涅槃化众生。今举初二及第十。中
间并略。故云乃至。又善下文在第二十九。彼
云。若见戒戒相戒因戒果戒上戒下戒聚戒
一戒。二此戒彼戒戒灭戒等戒修修者。戒波
罗蜜若有如是见者。名不修戒。释曰。见有戒
体防止戒相。修时名因成时名果。圣上凡下
多戒名聚。总一别二。自此他彼。息过名灭馀
善名等。修上七门名为戒修。修人名者戒能
到果。名波罗蜜。见如是相名不修戒。今文直
显修相故。云不见等也。定慧等亦尔者。谓定
定相定因定果等。例戒释之。原始要终者。始
因也。终果也。何所不运何所不克者。大因大
果无所不摄。故因运万善果克万德。因果融
通即事而理。一切下圆因圆果遍融一切。名
无碍人。生佛无差名为一道。如是修證能出
二死。或修十想至知欲者。并在第三十四卷
也。经云。菩萨若四众能修十想。当知是人能
得涅槃。一者无常想。乃至十者无爱想。知根
卷三 第 30b 页 T38-0030.png
知欲者。经云。菩萨于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
摄知增知主知导知胜知实知毕竟者。则得
名为清净梵行。又云。三十七品根本是欲因。
名明触等。故今云知根知欲也。接小接通者。
小即三藏以圆常法。接引两教三乘也。此约
通途接引。故云接小。若明三接则不通六度
菩萨及两教二乘。委明如疏记。从渐入顿者。
以地前为渐登地为顿。故文云下引迦叶品
證别意。本立道生者。涅槃本立则诸行道生。
涅槃也者。其唯行之本欤。如无下如无纲维
则纲目不正也。纲皮喻涅槃。毛目喻诸行。
靡无也。要在于常者。虽破偏次第圆融三行
不同。而常果无别。故向文云。虽三不同悉以
常为宗。行会于常者。行即因常即果。能显下
果上所显理也。即前宗本义。故知宗本约理
宗要约智宗助约行。以此寻文义无不晓。七
曜谓日月五星也。北辰者。荆州星占曰。北辰
一名天关。一名北极。北极者。紫宫天座也。论
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似万下尚书曰。江汉朝宗于海。七曜万川喻
行。北辰东海喻智。或人下人理教行并能
资助。令分真极果常智开发也。谓依人闻
教。依教修行。以行契理。由斯四法得入分真
乃至极果。故云由助得力。或道助者。道即理
也。亦是用偏人偏教等为助。如止观对治助
开中说。如弊下即如来藏经喻也。彼经云。譬
如持金像行诣于他国。裹以秽弊物弃之在
旷野。天眼见之者。即以告众人去秽现真像。
一切大欢喜。我天眼亦尔。观彼众生类恶业
卷三 第 30c 页 T38-0030.png
烦恼缠生死备众苦。又见彼众生无明尘垢
中如来性不动无能毁坏者。力士下今经喻
也。额珠如前引。经宝藏者。如来性品云。一
切众生悉有佛性。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
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如贫女舍多有真
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井中下经云。如
闇室中井及种种宝。人亦知有闇故不见。有
善方便然大明灯照之得见。是人终不生念。
是水及宝本无今有。涅槃亦尔。本自有之。非
适今也。大智如来以善方便然智慧灯。令诸
菩萨得见涅槃正因佛性。附此众生者。由心
神不断故。但约下谓其理元一。约时有异故
云两时异。或作若字者误。本有下神时虽无
当果之事。而有当果之理。时或作助者误。金
心即等觉。种觉即妙觉。明乳下乳喻众生。酪
喻佛性。醪煖喻修行。醪应作捞。谓取酪必捞
搅也。应法师云。应作酵古孝切。起酒面也。经
文多作醪音劳。三苍说文皆云有滓酒也。醪
非字体。胡麻喻众生。油喻佛性。捣压喻修行。
双取二文者。取如来性文證本有。取师子吼
及迦叶文證当有。又引下即迦叶品云。为非
佛性说为佛性。非佛性者。谓墙壁瓦石。此师
但得简去木石之文。岂识依正互融之理。当
知木石刹尘悉由心变当体即心。我心成佛
即刹尘俱成。安有木石别居心外。则非本有
之用者。谓众生则有本有之用。木石则无也。
宁晓因中有依正互融之理。果上有依正互
融之事耶。因中有果过者。斥彼所解过同外
道。若相续常者。由因相续得至果故。亦应至
卷三 第 31a 页 T38-0031.png
无常者。此亦他人不了二鸟双游之旨。故有
斯难。若达双游则常与无常二皆理具。了因
了本有等者。了因是智照本有性。如灯照物。
生因是福从因至果。如泥成瓶。鹬蚌下今师
双斥二家也。专执者。不许专破。专破者。不许
专执。更互是非其犹鹬蚌。而并为今师渔父
所擒也。春秋后语第十云。赵将伐燕。苏代为
燕说赵王曰。臣从外来过小水。见蚌方出暴。
而鹬啄其肉。蚌夹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
不雨。必见蚌脯。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
不出。必见死鹬。两者不相舍。渔父得而并擒
之。今赵且伐燕。燕赵相支以弊其众。臣恐强
秦之为渔父也。故愿大王熟计之。赵王乃止。
今当下双斥二家。初约理非三世以斥专执。
次约适缘四说以斥专破。初文中非三藏通
教之宗也。佛性之名不在二教故。工匠揆则
任用者。揆度也。左传曰。山有木工则度之。有
本任下阙用字。槊用者。山卓切。埤苍云。槊长
丈八尺。或作槊。俗字也。佛即破之者。此段皆
师子吼中破定性文也。屒直为曲者。屒音臣
字误也。屒应作熨。下陈如品疏云。向时曲者。
任机熨机直为床。向时直者为床。令熨床曲
为机。若专下约适缘四说。以斥专破也。是诸
佛法界者。法界遍摄四门互融。旧义下云云
者。今四句互融不同。旧师各执。又约理非四
句不同。专执而随机说四不同专难故。此二
家悉为令破。须除惑都尽等者。惑许渐除
理须顿见。不可一期等者由智渐满故理渐
见。三云下此师明佛果在二谛外。故真可渐
卷三 第 31b 页 T38-0031.png
知果须顿得。既不下除惑由见理故。理既下
以理体圆通如太虚空不可分知故。若初下
反覆诘难也。初既称后即是顿见。则不须后
见。初不称后者。谓初浅后深也。既有浅深故
非顿见。然第二师但执渐见。恐彼被难转计
于顿。故此遮之。如法观佛等者。佛即佛果涅
槃即真谛。此计涅槃在真不同。前师谓涅槃
是俗也。佛与涅槃既是一相。不应真渐见佛
顿得。引华严者。彼谓即俗而真故可分知。果
在惑外不即生死故不可渐得。既不即生死。
岂非虚妄分别生死涅槃异耶。以佛果无所
證但證涅槃故。真与下佛果所證。涅槃即是
真谛故也。依此知是执佛果不出二谛家难
也。若以今家会通并是通义。约当教则不出
二谛。约被接见中故出二谛。今明下将明正
义。先斥古师诸解相攻。故云驰逐由是诤计
水动妙理珠昏。然理下文有二。初明理非渐
顿。次有因缘下明渐顿。随机约理则不同执
家。约机则不同难家。宁得称理者。以如理而
解方名智。故智不称理全是邪执。如方下如
方凿入于圆柄。言不相应也。不见下不见约
理无得约智。俱非渐顿。能所一如故。不见不
得而见而得。明宗中意者。即前文云。初破无
常而修常。即是以圆接小接通。次以大涅槃
心修无常。次修于常。即次第别意后即无常
而修于常。即圆顿人。虽三不同悉以常为宗。
同归常果即前二是顿渐。后一是顿顿。所接
藏通及别次第。既已会归则显前教。是顿家
之渐顿。乃无差渐则有差。故向云无差别中
卷三 第 31c 页 T38-0031.png
差别。以解行俱顿故名顿顿。是不定观者。兼
前二句及后渐渐。即三种止观也。渐更下谓
约渐渐句。更自开四也。前文但明三句者。此
既细开渐渐。故前阙之。此中细开仍阙三句。
前后互显四句咸足。渐修渐见者。藏通当教
修行见真也。渐修顿见别教地前。渐修登地
顿见也。渐修顿渐见者。别接通也。接归地前
还是渐见。接归登地则是顿见。渐修非顿渐
见者。圆接通别也。异前三教故非顿渐。馀三
亦可解者。谓渐顿顿渐顿顿皆各开四。准渐
配释思之可知。今且明顿顿中四义以示后
学。顿顿修渐见者。修圆顿发藏通三乘境也。
顿顿修顿见者。圆修圆发也。顿顿修顿渐见
者。修圆顿发别教菩萨境也。顿顿修非顿渐
见者。约理故双非亦是发烦恼等境也。照境
之用者。即当有用上有照境之能。舌烂口中
事迹如疏记。当说如来定是无为者。体用俱
是无为也。那忽下责彼违经。光宅云下无常
智谓凡夫智。常住境谓佛境。意云。凡智观佛
既不逐佛境为常。今佛智观凡岂逐凡境为
无常耶。此亦不可者。如大论云。若如法观佛
般若与涅槃。是三则一相。岂非凡智逐佛境
为常耶。若然者反例佛智逐俗境为无常也。
作九世者。过现未各更开三也。欲明佛智无
迁。且约未来三世以说。复有当现在等者。当
即未来也。今遂来等者。谓至未来时则未来
成现在。望今成过去故云及过去。例如今日
望明日为未来。至明日时今日乃为过去。若
于今日并知明日之事。则是遍知三世。以今
卷三 第 32a 页 T38-0032.png
日是现在明日是未来。明日望今日是过去
故。既于一念遍照故非逐境生灭。此亦下今
斥照。当知已息者。今照正现在故。向者当现
在智已息也。岂不生灭者。即照当智已灭。照
现智方生。正是无常也。文中照当智。或作知
者字误。逆照者。反观过去名逆照。则知向九
世家约未来三世。是顺照也。从初流来者。流
来为迷真起妄之始。天子登极者。易纬曰。天
子者。继天治物改政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
地以养人至尊之号也。终不与境相称者。境
体常照智体亦然。若后不照何能契境。佛在
因日等者。指地前为在因时。导发初心者。谓
引导开发初心众生也。其心便能横竖照了。
但力用微劣未能周广。故云数境数时。数去
声。三四五并名数。若据下云百千万展转而
增。则数当其十境。谓十方故横。时谓三世故
竖。悬镜高堂者。梁元帝讲学碑云。详其悬镜
高堂衢樽待酌。或改堂为台者非。万物在空
者。万物喻境。空喻佛智。况复下谛智三一既
乃相即。岂所照俗境能照俗智是无常耶因
中圣人谓初地已上也。亦冥亦会者。冥约体
一会约契合故。冥之与会其义两殊。第二下
此师立义。复破开善冥一之义。二体既殊者。
佛智有知真谛无知。有无两异。故曰体殊。岂
可下责开善。但会下示己义会极为冥。不以
体一为冥也。慧印下引證会极为冥。寂亦冥
也。肇论下即般若无知论中文也。故彼论云。
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也。佛虽知幻等者。
如下经中长者难佛云。瞿昙知幻应是幻人。
卷三 第 32b 页 T38-0032.png
佛反问云。汝知旃陀罗。应即是旃陀罗耶。若
其非者。如来之幻。岂是幻人。若尔下依经显
义。须知中智双照当体双遮。故知俗不冥俗
真不同真三当有。起用下前列章云。自在起
用。今云当有者。谓今第三即是第二。当有果
成起自在用。相由明义故云当有起用。望前
列章。乃是互现。疏中此例甚众。或改此文。当
有为自在者非。且约三种下即三轮施化也。
不思议谓芥纳须弥。即身轮现通。二鸟双游
谓双照。常与无常即心轮。鉴机善恶邪正双
摄。谓声教等被即口轮说法也。不思议用者。
四相品明。身密中经云。善男子。是大涅槃能
建大义。汝等今当至心谛听。广为人说。莫生
惊疑。若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须弥山王
如是高广。悉能取令入于芥子。其诸众生依
须弥者。亦不迫迮无往来相如本无异。唯应
度者。见是菩萨以须弥山纳芥子中。复还安
止本所住处。此名不思议用。而古来解释七
家不同。一云下次第出七家义也。何谓神通
者。但是众生自见。何显菩萨神通。况经云如
是高广悉能取令入芥子中。而此师云其实
不入。显背佛言。三解下此成论师义。下释四
相品疏文。重破此论师意云。此是圣人权巧
于凡不解。故云既是不可思议等。馀者下经
所谈。无非圣人境界。既皆释义验悉解知。那
于权巧独云不解耶。小大皆空者。长沙所解
义与此同。彼颂云。须弥本不有。芥子本来空。
将空纳不有。何处不相容。若其下破也。况大
小相入正论事用。不应以皆空约理释之。大
卷三 第 32c 页 T38-0032.png
中有小性者。须弥有芥子性故能小。小中有
大性者。芥子有须弥性故能大。此亦下破此
解凡有三失。一同外道。二同小乘。由执定性
故。纵非外道还同小乘有门之义。故云又似
毗昙三不成妙用。故云还是大容于小等。地
论师义大约与第四师义同。兴皇谓法性本
空绝大小相。故云本无大小。世谛虚假相待
而说有大小名。其体无异。但是一有为法耳。
小是大小者。芥子是须弥之大相也。大是小
大者。须弥是芥子之大相也。既是一有为法
中有此二相。何妨相入。故云故得相容。大不
自大等者。须弥自无大相。待他芥子之小为
大相也。小不自小等者。芥子自无小相。待他
须弥之大为小相也。故堕外道他性之执。自
性下举前第五师。况斥兴皇也。前解云大中
有小性小中有大性。即是自性大小其义甚
巧。尚己被破。况今作他解其义迂拙耶。今明
下明今义二。初依理起用。二用遍法界由分
證妙理故。有大用而自在应机。普周十界故。
有二文。初又二。初理绝四计。以芥子之小须
弥之大。二并是事而此事即理。并绝四性。岂
同古师。文中先明小。次以大例。明小中初句
明不自生。亦不下明不他生。大不下此二句
属推大。然是相对而来以此段正推小。故下
云大亦如是。方是明大也。因缘故小大者。明
不共生。应以上句亦不字贯下。亦不下明不
无因生。不在下引经以證理绝四计也。内自
外他两中间共常自有无因。由此妙理本绝
四执。故不可以九界心思言议也。大亦下明
卷三 第 33a 页 T38-0033.png
大例小可见。故云亦如是。通达下明依理起
用。通达此理者。通达向明绝四之理也。即事
而真者。达大小事即实相理。唯应度者。即能
感之人见不思议等。即能应之事。感应道交
以所见也。大小俱言不思议者。以须弥之大
芥子之小。俱由心变无非心性。而此心性本
具依正心性既一相入何疑。但由在迷则无
外用。此理显已转变无方。内则果住楞严。外
则建斯大义。如经广说者。指四相品。一往下
明用遍法界。在于道后者。唯于佛界现变也。
其理实通者。谓变于十界。乃至现地狱身等。
乃至下以例善恶等用。亦遍十界菩萨。为正
下云云者。此则九界邪正悉为佛界非邪非
正。所摄下明善恶其义例尔。三界下例二鸟
双游用。亦遍十界。是三无为常者。谓虚空择
灭非择灭。通举乃三。其实但證择灭无为也。
如疏记。以真空比生死故真空名常。又二下
菩萨破空出假。空既可破。故二乘无常菩萨
是常。常无常双用者。句首合有二字。即前
例章云二。二鸟双游用也。俱亡二边者。中
智之体非常非无常故俱亡。即亡而照双用
二边。而用有二异一并用。如鸟喻品以鸳鸯
双游并息。以喻涅槃二用。同时前后下二单
用如已前二用无常破邪常。今经用真常破无
常。喻以倒泻病无不尽。宜一下结示二意。用
时虽单佛意必并。故知单用不失双游。用自
在故者。单并适宜也。善恶下以例摄善。摄恶
亦是双游。不妨亦有单并之别。故云或双用
或前后也。邪即外道等者。彼品之初。如来始
卷三 第 33b 页 T38-0033.png
告陈如。谈五阴常住结正观行故。舍无常色
获得常色等。能如是知是名沙门。名婆罗门。
以斥外道虚假诈称都无实行。外道闻之心
生瞋恚。遂索论议。凡十外道。其第十人即弘
广也。以是权人故在正摄。故经云。是婆罗门
乃往过去于普光明佛所发菩提心。久已通
达了知法相。为众生故现处外道。邪即诸魔
等者。即经云。世尊知已。即告陈如。阿难比丘
今为所在。答言。阿难比丘在娑罗林外。去此
太会十二由旬。而为六万四千亿魔之所娆
乱。平等皆摄者。非但摄陈如。阿难亦摄。外道
诸魔同归秘藏也。若见此意等者。谓见不思
议双游双摄之三意也。具此三者。名自在用
善巧。四随者禅经名随大论名悉。谓随乐欲
随便宜随对治随第一义也。住首楞严者。谓
分住及究竟住。悉能起十界用。故云种种示
现。虽终日示现而不离楞严。故云不动法性。
其见下见形闻声俱蒙四益。若专本用即是
体者。以本用在理故是体。当用在果故是宗。
自在化他故是用。手出香色乳等者。此谓观
音经文也。今约观解。应以两手表二智。出乳
表说教。令他饱满法味也。旧医偷教者。外道
偷佛教也。用佛常乐之名。故云窃取乳名。不
解下不解四德真义也。而为下由不解四德则
起四倒。妄计念念相续为常。妄计人天悦意
为乐。妄计转动自在为我。妄计薄皮所覆臭
身为净。由此四事所诳而起四倒。毒乱下四
倒毒乳闷乱真心。而伤法身害慧命也。咸苦
酢喻三修也。以榍出榍者。又作楔同。先结切。
卷三 第 33c 页 T38-0033.png
说文楔櫼也。櫼子林切。以正乳之楔。出邪乳
之楔。或说方便法者。以小乘无常治邪常也。
或说真实法者。以圆常治无常也。此即别教
十行随机利他。如经者。即哀叹品文也。犊喻
佛也。得中道理柔和善顺名调善。不驰空不住
有。不处涅槃高原不居生死下湿。不染真谛
三昧。如不食酒。不著俗谛三昧。如不食糟。泥
洹智易得如滑草。分别智难生如麦䴬。特牛
无乳譬无慈悲。明佛有不共慈悲。革凡成圣
者。此约别教革地前凡成登地圣。亦革下革
十地圣成妙觉无上道。佛教下圆信圆修初
后不二。故云即得安住等。四出證义者。即
本无今有偈。人师名为四出偈。亦名四柱偈。
则涅槃如室四出如柱。一出菩萨品。二出梵
行品。三出二十五卷。四出二十六卷。大意是
同而为缘则异。一菩萨释差无差。二释得无
得。三释有不定有无不定无。四为破定性说
无定性。故云明无差别差别等也。例此说之。
无咎者。例彼四出说乳多种。邪乳名乳乳者
以生死喻乳。涅槃喻非乳。凡夫因果俱生故
名乳。乳子何须惑者。结责问者。子谓男子
之美称也。诣师学书者。此方古者子生六岁
而教数与方名。十岁入小学学六甲书计之
事。则文学之谓也。出欲论者。明梵天出离欲
界也。释天即忉利也。仓雅之类者。然仓雅多
种。仓有苍颉篇埤仓三仓。雅有广雅博雅小
雅。仓即人名。帝王世纪曰。黄帝垂衣裳苍颉
造文字。雅非人名。尔近也。博于闻识可近而
取正。故曰尔雅。谢氏正引苍颉以證梵祛娄。
卷三 第 34a 页 T38-0034.png
是人名。雅则相带而来还。是世间二字者。例
如此方苍雅二书。俱说文字诂训之义。名为
二字。是则梵是一人。祛娄是一人也。婆和者。
是小儿习语之声。以喻方便小教也。所谓有
为无为者。苦集有为道灭无为。此名生灭二
谛为二字也。半满为二字者。前有为无为合
为半字。对大为满。六行俱明者。胜劣各三修
也。是大乘非满者。意谓涅槃胜劣俱谈。则是
大小满足故称满也。法华废小故。是大非满。
由是无常者。由应作犹。谓谈常住谓在涅槃
也。此都下法华开权显实。超出诸教已今当
说。最为第一。却谓非满。世间相常住知法常无
性。显谈常住却谓无常。非圣反经。颠乱已甚
不可与言。故云不须论难。兴皇五满略如疏
记。弹小褒大者。弹三藏褒三教也。带半者。带
二乘也。废半明满者。若以四教明之。则后三
教俱得满名。若在法华涅槃。则前三悉是半
字。唯圆名满。开半明满者。废约相待开约绝
待。故知半满二字其名则通其义则异。须跋
此云善贤。陈如品云。娑罗林外有一梵志。名
须跋陀。年百二十得非想定起涅槃想。佛令
阿难召来为说第一义谛。得罗汉果。彼闻圆
常而證小果者。由小半即大满故。明于常住
二字者。如哀叹品。又结下约五时结为四句
也。初句是鹿苑。次句法华涅槃三句二味。四
句即鹿苑已前。天教也。邪三下初约邪慧
释。次约邪禅释。如执掣电速灭喻妄常非久
住飞蛾起火喻妄乐唯是苦。蚕茧自缚喻妄
我非自在。追求下明由起邪执。故追求五尘。
卷三 第 34b 页 T38-0034.png
亦是下约邪禅释。此即六行观也。外道于初
禅觉观支中。厌离觉观以初禅为苦粗障二
法。动乱定心故苦。从二法生喜乐故粗。二
法翳上定故障。二禅异此名胜妙出。修上三
禅四空皆尔。此厌三欣三亦得名邪三修也。
能破欲染下明三修有破惑之功。染即是贪。
游诸觉华者。七觉如华故云觉华。又邪修下
哀叹品文。但有新旧两伊。今以义加世伊及
非新非故伊。例前一乳多种分别。智论明四
依菩萨依义立名。名为法施。此其例也。然经
以旧伊喻外。今既义立世伊。故以旧伊之名。
以名二乘也。别有疏本者。开净名前玄以为
三部。谓四悉四卷。四教四卷。三观两卷。今
指四教也。谓戒定慧藏者。即是律藏诠戒。经
藏诠定。论藏诠慧。藏有三别故云三藏。此是
合字解义。四念处中谓声闻缘觉菩萨。故言
三经律论。故言藏者。即分字解义也。为彼婴
儿等者。三乘悉名婴儿。历修三学如登梯隥。
畏惮长远者。不能行五百由旬也。止息化城
者。偏约二乘以说。若菩萨因中不入至果方
入。菩萨下此指圆顿菩萨。修小三学以为助
道。亦是渐次止观行人也。下明通别亦尔。浮
囊是小戒。白骨是小定。八苦是小慧。近远俱
通者。钝根近通偏真。利根远通中道。即受接
人也。若能下借彼法华开小之文。以成通人
受接之义。所行事理者。事则尘劫修行入空
出假。理则初心知中登地开发故。非两教三
乘所知。两教菩萨所證真理。既同二乘故。
悉在二乘所摄。故上云不与二乘共。显前菩
卷三 第 34c 页 T38-0034.png
萨与二乘共。是彼境界也。非诸二乘下地所
知者。圆融三谛之教非两教二乘非别教下
地所知也。下地即地前也。證道同圆则有知
分。从浅至深者。三教互有浅深。圆教唯深菩
萨备修四教。故云从浅至深。即是渐顿之教
等者。历三教偏渐至圆顿故。故名渐顿渐圆
也。此乃文中一种者。即次第五行从渐至圆。
于三种止观中。即次第止观也。复有下一行
即不次第五行也。于三种止观中即圆顿止
观也。发轸者。文选曰。发轸清洛汭。注云。轸
车也。言发车洛阳也。今以发轸喻初修也。更
无别异者。圆法无别从渐入故名渐圆。非谓
圆有渐顿之异。通是杂藏者。以当教三乘及
被接者。其人不一故称杂也。正譬说教次第
者。以从牛初出于乳。譬佛出世先说华严。乃
至最后变成醍醐。譬佛最后说法华涅槃也。
如第十三卷中说。不应以浅深意取者。不应
谓乳等定浅。则以华严等为劣。醍醐定深则
以涅槃为胜。须知约次第相生故有五味。而
诸味中悉有圆融故无胜劣。鹿苑显无秘密
亦有此亦不约开未开。别以分胜劣也。若谓
下广引诸文用破定执。所喻浅深之见。四味
若浅不应喻深。醍醐若深不应喻浅。医占王
病等者。医喻佛。王喻众生。病喻执无常。乳喻
今经。以常药破无常病也。甜酥八味者。乳酪
时淡醍醐时浓。酥居中间故具众味。一生味。
二熟味。三酥味。四浆味。五乳味。六甜味。七
淡味。八腻味。以喻涅槃具常乐我净。恒安无
垢清凉不老不死之八德也。况其深矣者。况
卷三 第 35a 页 T38-0035.png
比也。不可言深者。既喻二乘其法乃浅。如血
变为乳者。无明即明如血变乳。从法界体至
界法者。即依圆顿理。说圆顿教也。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