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受者,如是等于彼四种清净施中,所谓施
主清净非是受者,是名菩萨摩诃萨清净施。
又从施者受者清净,亦名菩萨清净之施。何
以故?以诸菩萨施与他物不求果报,即能施
与一切众生。又求布施果报者,彼人于受者
边求清净,而菩萨离果报故,一切时自身心
清净,以心清净故施清净。
「又以远离忽然施
等。此明何义?以如来修多罗中说有九种
施:一者、植施;二者、畏惧施;三者、报恩施;四
者、求恩施;五者、学父母施;六者、为生天施;七
者、为名称施;八者、为庄严心施;九者、眷属法
施。为修行功德为得上义施。植布施者,谓
得植福田求多果报故。又植施者,谓近眷
属名植布施。畏惧施者,见一切物无常败
坏,宁用布施故。报恩施者,谓报恩相施,彼先
施我、我应还施。求报恩施者,谓求后时报恩
故。施学父母施者,谓著过去修行起如是心:
『我父母精进常行布施,我亦如是行于布施。』
故。为生天施者,谓求天中五欲境界故。为
名称施者,为令四方沙门婆罗门等知而施
故。如是七种施。为智者所呵,以不清净故。又
声闻、辟支佛人,离世间乐求涅槃乐,如是布
施亦非清净。又菩萨摩诃萨不著自乐,唯求
诸佛菩提心施,于诸施中最胜清净,是名菩
萨施清净。
「又以如实知有为行体故。此明何
义?以诸凡夫取著虚妄戏论我相心颠倒故,
唯求五欲乐境界事,以离慧眼以为爱等烦恼诸垢之所染污。舍不清净。菩萨摩诃萨如
实知见有为行体虚妄不实,是故远离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