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答问-宋-王应麟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686-06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荅问卷一
            宋 王应麟 撰
 周威烈王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或问初命晋三大夫为诸侯通鉴何以托始于此曰春
秋书王曰天王言王之所为天之所为也书曰天叙有
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又曰明王
卷一 第 1b 页 WYG0686-0618d.png
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夫君
臣有义天之所叙也爵罔及恶德天之所命也有天子
而有诸侯有诸侯而有大夫尊卑有伦上下有差天道
之大经也鲁桓之四年桓王之十二年也天王使宰渠
伯纠来聘鲁桓弑君而立天讨不加乃使冢宰聘之春
秋名其宰以见贬然犹有望于天王之讨有罪也庄之
元年庄王之四年也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篡弑之罪
终其世不诛恶稔而自毙又追命以宠之是谓坏法乱
卷一 第 2a 页 WYG0686-0619a.png
纪弗克若天矣故王不书天言渎三纲而蔑天道也不
宁唯是晋曲沃以支子封是亦大夫也武公弑晋侯篡
晋而有之凡在官者杀无赦庄之十六年僖王之二十
八年也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见于左氏
传而春秋不书是时晋未与诸侯之盟会鲁史所无则
春秋不得而书也然夫子删诗于唐风无衣见之无衣
非以美晋盖闵周之失道也曲沃篡国不敢自安待天
子之命然后安王乃受赂而命为诸侯徇货利以斁彝
卷一 第 2b 页 WYG0686-0619b.png
伦君臣之典大泯乱几何不为禽兽也乱臣贼子自是
接迹于天下夫子所以惧春秋所以作也有鲁桓之命
而后有曲沃之命有曲沃之命而后有魏赵韩之命王
无天诸侯无王大夫无君其所由来者渐矣晋武之穆
也周之东迁惟晋焉依王不恤同姓爵其贼臣始于命
曲沃而文侯之晋遂亡终于命三大夫而文公之晋亦
亡通鉴之所始春秋之所贬也春秋因鲁史寓王法非
王之法也天之法也圣人以天自处遏人欲于横流存
卷一 第 3a 页 WYG0686-0619c.png
天理于既灭春秋笔绝而有通鉴焉天叙有典无古今
无治乱与天地相终余是以著庄僖之始乱而慨威烈
之不复振也
  又
或曰通鉴何以不续春秋曰春秋经也通鉴史也经不
可续也左氏终于智伯通鉴始于三晋盖以续左氏也
及朱子为纲目之书纲仿春秋目仿左氏以经法为史
法圣人复起必从之矣学者潜心司马公之编年参以
卷一 第 3b 页 WYG0686-0619d.png
朱子之笔削此穷理致知之要明春秋之义以读通鉴
其庶几乎或曰朱子诗云马公述孔业托始有馀悲拳
拳信忠厚无乃迷先几何也此胡氏读史之言也或曰
胡氏谓三晋欲剖分宗国旧矣委盟会于大夫而悼公
之政怠受货赂于崔杼而平公之恶彰荀跞出会鲁昭
弗归二臣内叛赵鞅复入阴凝冰坚垂及百载其事可
得闻乎曰晋悼自萧鱼服郑志满而怠襄之十四年会
于向十有四国之大夫也士丐主之会伐秦十有三国
卷一 第 4a 页 WYG0686-0620a.png
之大夫也荀偃主之会于戚七国之大夫也士丐主之
三会国之大事皆大夫专焉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悼公
何以宗诸侯乎襄之十六年平公初立为溴梁之会十
一国之君皆在而大夫盟则荀偃之为也春秋特书之
出公之奔靖公之废其几已兆于此崔杼弑君襄之二
十五年也平公会十一国之君于夷仪苟能执崔杼戮
之晋可以复霸乃受其赂许之成春秋书同盟于重丘
伤王纲之纽解而乱贼之网漏也李孙意如出其君昭
卷一 第 4b 页 WYG0686-0620b.png
公在乾侯而意如会荀跞于适历昭之三十一年也逐
君之臣晋不之罪跞也与之为会昭公终于不纳晋无
王而跞无君矣晋侯既以重奖乱人弑君不诛逐君不
讨不知冠履易位还自及也定之十三年赵鞅入晋阳
以叛荀寅士吉射入朝歌以叛鞅寅吉射厥罪惟钧鞅
有韩魏之援复入于绛春秋书曰晋赵鞅归于晋志三
家之篡自此始也胡氏谓王之命之盖不得已人君监
此谨于微而已矣谨微者易所谓早辨朱子所谓先几
卷一 第 5a 页 WYG0686-0620c.png
也贾生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起教于微𦕈呜
呼可不谨哉刘向曰六卿分晋谓范中行知魏赵韩也
范氏士会武子始为卿至昭子吉射五世中行氏荀林
父桓子始为卿至文子寅五世智魏赵韩共攻范中行
而分其地四卿颛晋国之政智氏荀林父之弟庄子荀
首始为卿首之曾孙文子跞跞之孙宣子甲生襄子瑶
魏赵韩灭之魏氏毕万之后庄子绛始为卿绛之孙襄
子曼多曼多之孙桓子驹驹之孙文侯斯赵氏赵夙之
卷一 第 5b 页 WYG0686-0620d.png
后成子衰始为卿衰之子宣子盾盾之玄孙简子鞅鞅
之子襄子无恤再世至烈侯籍韩氏韩万之后献子厥
始为卿厥之曾孙简子不信不信之孙康子虎虎之孙
景侯虔古有世禄无世卿晋之亡以世卿也故曰权臣
易世则危
  智赵立后
或问智宣子赵简子之立后通鉴用左氏书法以初起
义而原二家兴替之始亦有意乎曰谨始正本春秋之
卷一 第 6a 页 WYG0686-0621a.png
法也鲁声子仲子生隐及桓而惠公不能定适庶之分
乱是用长左氏书于篇首父父子子而家道正矣大学
曰人莫知其子之恶智宣子以之传曰知子莫若父赵
简子以之二家之存亡不在晋阳交兵之日而在立后
之初舍宵立瑶而智以亡舍伯鲁而立无恤而赵以存
岂唯一家推之一国天下皆然其在春秋景王之子猛
子朝天下之辞也晋献之申生奚齐一国之辞也臧孙
纥之奔因季氏叔孙豹之卒以竖牛一家之辞也虽然
卷一 第 6b 页 WYG0686-0621b.png
智瑶不仁而多才信乎不仁矣赵无恤焉得仁鞅之服
未除即以铜枓击杀代王而取代地其姊闻之摩笄自
杀禽兽不忍为而无恤为之不仁之极也春秋降而战
国人欲肆行天理几于殄绝瑶如袁绍不幸而败无恤
如曹操幸而成其不仁则一也或曰仁人心也何以流
为不仁曰心存则天理为主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无非仁也心不存则人欲为主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无非不仁也仁则公可以与天地参不仁则私至于违
卷一 第 7a 页 WYG0686-0621c.png
禽兽不远智赵之胜负如蜗角蛮触如蜉蝣朝暮何足
算者尚论古人而不切为省察虽五车三箧谈词如云
于吾身心奚与焉学者当存恻隐之心当存不忍人之
心善念一动便须充拓恶念一萌便须剪除凡为孝悌
忠信为礼义廉耻为刚毅木讷为宽大乐易为喻义之
君子乡党所尊慕此仁人也我则中心好之景行行之
凡为邪说暴行为贪惏忿戾为巧言令色为操切刻薄
为喻利之小人乡党所鄙贱此不仁人也我则如恶恶
卷一 第 7b 页 WYG0686-0621d.png
臭如远蛇虺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岂徒荣辱而已
福祸决焉人兽别焉读史能识趋向审好恶方为有益
  简子使尹铎为晋阳
或问简子以晋阳为保障何也曰晋阳赵之私邑犹卫
孙林父之戚鲁李孙之费有城郭沟池之固与君抗衡
者也夫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
之城于是堕郈堕费使夫子不去鲁则成亦堕三都皆
毁而公室彊矣然三桓之无君与晋之三大夫齐之田
卷一 第 8a 页 WYG0686-0622a.png
氏一也三桓终不敢篡鲁夫子之功也赵鞅据晋阳以
叛地形险要鞅以为董卓之郿坞王敦桓温之姑孰择
人以守之私其党于己也私其利于子孙也始之董安
于继之尹铎减户轻税此田氏行私惠收民心之术也
绳以春秋之法何足美哉鞅杀鸣犊空其国无君子以
孤其君岂曰能贤庄子有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
门仁义存盖有激而云其简子之谓乎简子尝问季氏
于史墨墨曰鲁君世从其恶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
卷一 第 8b 页 WYG0686-0622b.png
斯言非为季氏所以箴简子也是故国有大城则害于
国本弱尾大不夺不餍坎之彖曰天险不可升也天险
云者君君臣臣截然分定而不可犯地险则有形之险
尔晋君若赘斿不抚其民昔也曲沃之民知有栾氏不
知有君今也晋阳之民知有赵氏不知有君天险失矣
君不君臣不臣虽有地其得而保诸
  宴于蓝台
或问智襄子以戏侮坠厥宗陨其身何也曰守身莫如
卷一 第 9a 页 WYG0686-0622c.png
敬保家莫如恭敬则不戏恭则不侮春秋书齐侯败于
鞍以妇人之笑也书卫石买伐曹以重丘人之诟也戏
侮之患岂小哉荀瑶以五贤陵人以不仁行之智果知
其必灭长慠不悛既以无勇辱赵襄子又戏韩康子而
侮段规夫襄子非无勇将忍耻以有为也康子非可戏
段规非受侮者始如处女后如脱兔协以谋我未可测
也而瑶不戒惧焉智国谏而不听其颠覆宜哉怨不在
大康叔所以应保殷民克勤小物毕公所以弼亮四世
卷一 第 9b 页 WYG0686-0622d.png
智国之言苟瑶不能用而载在简策可以为学者之药
石是亦进德之助张子砭愚曰戏言出于思也戏动作
于谋也盖过者无心而为过戏者有心而为恶以志帅
气以性胜习斯为善学
  智伯请地
或问智伯求地韩魏与之而赵不与赵之谋臣有张孟
谈何以不若段规任章也曰左氏言智伯贪而愎二字
尽之违智国之谏见其愎求三家之地见其贪以愎济
卷一 第 10a 页 WYG0686-0623a.png
贪何乡不败段规任章之谋深所谓将欲夺之必固与
之也赵襄子之怨深所谓有以国毙不能从也智伯方
如猛虎跳梁于康庄奋爪吻以搏且噬三子者皆欲食
其肉寝其皮与地所以骄之不与所以怒之骄敌者其
变迟怒敌者其衅速襄子舍长子邯郸而走晋阳知人
和之可与同患难盖有以待智氏矣非无谋也赵以惧
存智以骄灭易大传曰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在人不在

卷一 第 10b 页 WYG0686-0623b.png
  智伯行水
或问水攻始于何时曰古有以水佐耕未闻以水佐攻
春秋时未之有也其自智伯始欤刘子曰微禹吾其鱼
乎圣人思天下之溺由己溺之欲民之免为鱼也争城
而战鱼其民以逞不仁哉智伯甚于作俑者也三家之
灌晋阳史记世家以为汾水战国策以为晋水按郡县
志汾水在晋阳城东晋水在西二说未知孰是智伯之
言才脱诸口而魏驹韩虎之肘足已接于车上不言而
卷一 第 11a 页 WYG0686-0623c.png
喻如矢激驷奔吁可畏哉安邑魏邑也平阳韩邑也皆
百雉之城犹赵之晋阳也絺疵知韩魏之必反然未有
善后之策张孟谈一说而晋阳之水还以灌智氏智伯
遂死于凿台之上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
老氏曰佳兵不祥之器其事好还岂不信夫智伯以不
仁之资行不仁之事辩士遂以为口实流毒无穷齐魏
伐赵而赵人决河水以灌之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
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纵横之
卷一 第 11b 页 WYG0686-0623d.png
徒口之而弗置其后魏竟以水亡樊哙之灌废丘韩信
之壅潍水高岳之浸颍川皆以水攻取胜莫憯乎梁武
之淮堰十馀万人沦胥于海若观蚁之移穴漠焉不戚
于心南唐之臣有献瓦梁之议者谓不止鱼三州氓海
四百里不仁之祸甚于洪水言之不怍也汤武救民水
火之中曷尝有是哉余故著智伯之罪为不仁者之戒
自智伯之灭至三晋之侯五十一年
  司马公论才德
卷一 第 12a 页 WYG0686-0624a.png
或问古有君子小人之辨无才德之分司马公谓德胜
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何也曰邵子曰才之正者利
乎人而及乎身才之不正者害乎身而及乎人十六才
子之才才难之才合乎德而言程子所谓才与诚合者
也有才而骄吝小有才而未闻大道去乎德而言汉史
所谓不仁而多才者也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言小
人之必不可用也利口之啬夫不如少文之绛侯舞知
之张汤不如质直之汲黯小人之才古所谓不才子也
卷一 第 12b 页 WYG0686-0624b.png
焉攸用酆舒以三隽才而亡荀瑶以五贤于人而灭才
胜德者亦何利焉德本于性性无不善才禀于气气有
善恶司马公云聪察彊毅之谓才此言犹未之尽君子
聪明洞达小人则便儇苛细而已君子刚毅有守小人
则色厉内荏而已君子小人之才不可以一槩论自学
者言之才不可强而能德可以勉而进丰于德而歉于
才不失为君子小有才而薄孝悌轻仁义弃忠信捐廉
耻终为小人之归而已矣
卷一 第 13a 页 WYG0686-0624c.png
  豫让
或问豫让事范中行氏又事智伯焉得贤曰传谓事范
中行氏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礼曰道合则服从不可
则去贾生谓反君事雠非也考之战国策豫让毕阳之
孙毕阳亦义士送伯宗之子于楚事见晋语让无忝厥
祖矣胡明仲谓让无所为而为善真义士也千载之下
有知心者自古皆有死让至今有耿光彼背义忘君若
唐六臣之流亦少愧哉
卷一 第 13b 页 WYG0686-0624d.png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过段干木之庐必
  式
或问朱子曰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若田子方非
其伦也文侯俱以为师子方言行亦可考乎李克谓子
夏子方段干木三人君皆师之此不言师干木何也曰
史记六国表文侯十八年受经子夏儒林传云子夏居
西河田子方段干木皆受业于子夏韩文公云子夏之
学其后有田子方子方之后流而为庄周故周之书喜
卷一 第 14a 页 WYG0686-0625a.png
称子方之为人孟子云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踰垣
而辟之尝考其在魏之事文侯问子夏曰吾端冕而听
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子夏曰君之所
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文侯闻
子夏之言宜知乐之本矣何为审于音而聋于官犹待
子方之规儆也无乃说而不绎欤庄周言子方侍坐于
文侯称其师东郭顺子此寓言不足据周之学非子方
之学也贫贱者骄人其言近乎战国之士似非子夏门
卷一 第 14b 页 WYG0686-0625b.png
人气象先儒谓以富贵骄人固非矣以学问骄人亦非
也有周公之才而骄犹不足观曾谓贫贱可以骄乎说
苑云子方侍文侯坐太子击入见宾客群臣皆起子方
独不起文侯不说子方为击诵楚恭王之为太子也文
侯曰善击诵其言而请习之从容讽谕异乎贫贱骄人
之对也吕氏春秋谓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则
亦尝师之矣文侯请相之而不受致禄百万而时往馆
之秦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而魏礼
卷一 第 15a 页 WYG0686-0625c.png
之不可加兵秦乃按兵不敢攻此班固所谓偃息以蕃
魏者也三子言论风旨蔼然可挹文侯之贤亦洙泗馀
教引翼而辅成之西河魏土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
到汉犹未泯孰谓儒者无益于国哉儒效之不白久矣
昔者孟尝君问白圭曰魏文侯名过于桓公而功不及
五伯何也对曰文侯师子夏友田子方敬段干木此名
所以过于桓公也卜相则曰成与璜孰可此功之所以
不及五伯也如相三士岂特霸哉是故有敬贤之名必
卷一 第 15b 页 WYG0686-0625d.png
有用贤之实虽然文侯之相魏成以能进三士也汉武
号为好儒不相董仲舒而相蔽贤窃位之公孙弘其不
逮文侯远矣吁文侯其贤哉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
或曰钟声不比乎左高何谓也曰书大传云天子左五
钟右五钟谓六律为阳六吕为阴凡律吕十二各一钟
天子宫县黄钟蕤宾在南北其馀则在东西天子将出
则撞黄钟右五钟皆应入则撞蕤宾左五钟皆应注谓
卷一 第 16a 页 WYG0686-0626a.png
黄钟在阳西五钟在阴蕤宾在阴东五钟在阳以周官
考之王宫县四面诸侯轩县去南面然则诸侯南面不
县钟而左右之钟其制一也春秋传曰歌钟二肆则十
二钟皆全矣凡乐先奏钟以均诸乐右五钟谓林钟至
应钟左五钟谓大吕至中吕右阴其声欲高左阳其声
欲下高则柔而不摄下则刚而不亢文侯谓左钟当下
而高所以为不和也或曰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何谓也
曰天子之礼御瞽几声之上下瞽侑在左右王中心无为
卷一 第 16b 页 WYG0686-0626b.png
以守至正诸侯临事有瞽史之道宴居有师工之诵则
天子诸侯之有瞽师其制一也人君之职在明乎掌乐
之官则律吕清浊既和且平若声音之高下瞽师之所
察非人君之职也平公饮酒鼓钟知悼子在堂旷也太
师也不以诏宰夫酌而饮之乐官不可以不正也是耳
目心之枢机也耳之聪不审于官而审于音则为聋矣
耳之不聪心安得正此田子方所以进规也岂唯钟哉
驺忌曰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
卷一 第 17a 页 WYG0686-0626c.png
琴音调而天下治夫阳居左而欲下犹宫为君而其音
浊也阴居右而欲高犹商为臣而其音清也在易大臣
以九居二刚中以正其君人君以六居五虚中以接其
臣上下交而志同所以为泰故曰审声以知音审音以
知乐审乐以知政
  文侯谓李克置相非成则璜
或问文侯问相于李克克之对如是何也曰旁招俊乂
列于庶位相之职也建官惟贤位事惟能用人之法也
卷一 第 17b 页 WYG0686-0626d.png
魏成所进者贤翟璜所进者能此璜所以不及成也李
克辞不别白意有涵蓄翟璜始虽忿然不悦既而释然
逊谢李克之言优游不迫上足以悟文侯下足以感翟
璜盖养其心有道矣克学诗者也子夏传曾申申传李
克师友渊源深于温柔敦厚之教夫子曰不学诗无以
言心平气和出言有章克可谓善学诗矣战国之君唯
文侯好学仓唐对文侯以晨风黍离之诗遂复太子击
诗可以兴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文侯君臣父子之际蔼然
卷一 第 18a 页 WYG0686-0627a.png
礼义之风何其盛哉学诵诗而不能消鄙倍之气使易
直子谅之心生虽多亦奚以为
  文侯以吴起为将
或问吴起之薄行而文侯以为将将以才不以行欤曰
否古者天子六卿即六军之帅也大国三卿即三军之
帅也比闾族党之吏即伍两卒旅之长也举之以德教
之以行文武之事一也晋谋元帅犹以礼乐诗书为先
用之礼义则顺治然后用之战胜则无敌冉有之用矛
卷一 第 18b 页 WYG0686-0627b.png
樊迟之为右有若之与攻吴皆阙里之高第也战国之
初气俗一变文侯贤君也子夏子方干木谈诗书于内
吴起乐羊执干戈于外搢绅介胄已判为二涂知吴起
之无行而将之其意必曰乐羊忍于食子而成中山之
功何以礼义为吾所取者权谋而已夫三纲军政之本
起之为人三纲几绝求忠臣于孝子文侯岂未之思乎
自时厥后魏之武卒雄于诸侯以桀诈桀争寻常以尽
其民孟子所云孝悌忠信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视为
卷一 第 19a 页 WYG0686-0627c.png
迂阔之空言其源自文侯启之魏无知荐陈平谓尾生
孝己之行无益于胜败之数翟璜之进吴起乐羊亦魏
无知之意不可以训六国卒并于虎狼之秦不仁者将
而为白起之残暴不义者将而为章邯之卖降噫师之
上六小人勿用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中林纯一之士也
古风寥寥而生民之涂炭极矣抑余又有感焉吴起学
春秋者也刘向别录云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夫起
也始事曾子而受春秋于曾申申即曾西也曾西不为
卷一 第 19b 页 WYG0686-0627d.png
管仲真得圣门心学起亦尝闻先生长者之绪言故有
在德不在险之说然而大节既亏它美莫赎兵家宗之
而儒者羞称之诡遇之获翰音之登奚取焉起之春秋
犹张禹之论语孔光之尚书也学者不可以不戒
  赵烈侯好音
或问为邦必放郑声夫子之训也郑声之感人若是其
甚欤曰朱子谓郑声之淫甚于卫故夫子独以为戒烈
侯好音而爱郑歌者所谓郑声也子夏曰郑音好滥淫
卷一 第 20a 页 WYG0686-0628a.png
志自春秋时列国相欺诈郑以女乐赂晋而悼公之志
怠魏绛是以有居安思危之规郑又以淫乐之矇赂宋
而师慧谓朝无人焉夫子恶其乱乐盖伤雅乐之废也
烈侯赐歌者田政荒而赏滥相国之所当谏也公仲连
称疾不朝将以悟烈侯未知所以救其失也番吾君一
言而进三士格言至论薰陶涵濡而烈侯之非心邪念
冰融雪释与正人居其益如此孟子有言人不足与适
也政不足与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公仲连近
卷一 第 20b 页 WYG0686-0628b.png
之番吾君赵之大夫也公仲连虚心以从番吾君之言
烈侯虚心以听牛畜荀欣徐越之言相有进贤之美君
有改过之美进贤以正君改过以正身君臣两尽其道
可以为百世之法诸葛武侯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而
进尽忠言为攸之祎允之任其知此矣
  盗杀楚声王
或问史之书盗何始乎曰春秋襄十年盗杀郑三卿书
盗之始也盗贱者也戕其君自哀四年盗杀蔡侯申始
卷一 第 21a 页 WYG0686-0628c.png
春秋之末战国之渐可以见世变之愈降矣蔡犹曰小
国楚六千里而君临之盗肆行无所忌其臣无孔父仇
牧以孰何之君子谓楚无人焉若犹有人千乘之国公
宫有守旅贲有防孰敢齿马蹴刍者矧敢致难于君乎
为君者得道以持之臣民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何
可戕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便辟侧媚罔有昵比则能
守其身以守国矣
 安王
卷一 第 21b 页 WYG0686-0628d.png
  虢山崩壅河
或问虢山崩何以书曰国主山川幽王之一年岐山崩
宗周之将亡也其诗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定王二十一年梁山崩春秋为天下记异故
不言晋榖梁传谓壅遏河三日不流天下之大变也自
是王室夷于小国所存唯蔡与虢诸侯视之委裘弁髦
尔威烈二十三年九鼎震至是虢山崩周寖微寖灭不
可支矣虢山在今陜州陜县临黄河是时属魏为河西
卷一 第 22a 页 WYG0686-0629a.png
之地魏将为秦一国之异也然非一国而已山崩川壅
地变动于下周将为秦其兆已见董子有言人之所为
其善恶之极与天地流通往来相应天子微诸侯横大
夫僣纲常沦斁人纪不立志壹动气山川其得宁乎
  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田和求为诸侯王许之
或问史记世家田恒曾孙和始为诸侯迁康公海滨年
表每岁犹系康公之年何也曰田氏之无君久矣晏子
谓礼可以已之而景公不用夫子在鲁请讨田恒而哀
卷一 第 22b 页 WYG0686-0629b.png
公不从弑逆之罪不诛篡夺之势已成康公遂有海上
之迁又二年田和会魏楚卫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
亦大夫篡立者为之请于王威烈王既命晋三大夫矣
安王之于田和乌得而勿许天下之彊国七大夫之篡
者四君臣尊卑之分文武封建之法至是尽坏昔者齐
景问政于夫子夫子对以君君臣臣景公能行夫子之
言正纪纲辨上下谨履霜坚冰之渐则田乞田恒不至
于弑二君康公不至于食一城矣太史公年表犹系康
卷一 第 23a 页 WYG0686-0629c.png
公之年齐者师尚父之国不忍遽绝之此春秋存陈之
义论语兴灭国继绝世之意
  吴起对魏武侯曰在德不在险
或问在德不在险有德则险可去乎曰德者本也险者
末也帝王之治本末有序修德于己设险于国二者不
可一阙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大易之训也城郭沟池以
为固六君子之所谨也春秋灭下阳不系虢城虎牢不
系郑有险不能守国非其国矣恃险而不修德固败亡
卷一 第 23b 页 WYG0686-0629d.png
之道地险不保而曰吾修德而已狡焉思启封疆者何
以禦之是以五峰胡子曰武侯失于不知本吴起失于
不知末起兵家者流然尝学于曾子故能为此言非能
践其言也太史公曰起说武侯以形埶不如德然行之
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扬子曰美哉言乎使起之兵
每如斯则太公何以加诸虽然起之言所以箴武侯之
失也魏表里山河非无险也武侯适嗣不定子罃与公
子缓争立国几亡诗云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
卷一 第 24a 页 WYG0686-0630a.png
无独斯畏德义不修孰大于是罃是为惠王东败于齐
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而孟子仁政之言听之藐藐险
可恃乎吴起虽不能自行其言而言不可以人废
  魏相田文
或曰田文之为相于主少国疑果能当其任乎曰田文
者吕氏春秋以为商文其事迹无传焉商文以主少国
疑自任意者可以托六尺之孤临大节而不可夺欤然
世子国之本也武侯不蚤定及其没也二子争国韩魏
卷一 第 24b 页 WYG0686-0630b.png
合兵欲两分之幸其谋之不协否则魏之亡可蹻足待
也未知商文尝言之否乎抑言不行而去也唐褚遂良
言于太宗谓太子诸王宜有定分魏谟言于宣宗以未
建储副为忧终有承乾泰之争阅归长宗实之矫擅其
事与魏略同商文不能销患于未萌不足称也其后公
叔为相谗吴起而逐之起去西河而泣曰西河之为秦
不久矣西河入秦魏日以削则公叔之为也进贤无魏
成知贤无李克文侯之业至武侯而衰商文无深谋豫
卷一 第 25a 页 WYG0686-0630c.png
计而虚言自矜未可以为信也
 烈王
  韩灭郑
或问韩何以能灭郑曰韩虔分智氏之地独取成皋段
规之谋也规之言曰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
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用臣言韩必取郑矣
以春秋考之成皋郑之虎牢晋楚争郑胜负决焉智氏
取之而韩有之郑无成皋失岩邑之险其能国乎韩之
卷一 第 25b 页 WYG0686-0630d.png
徙都即郑之都也今为郑州之新郑然而韩之兴以此
韩之先亡亦以此郑在河洛之南中国阨塞要害之地
春秋时受兵之多莫如郑战国时受兵之先莫如韩范
睢相秦首建远交近攻之策始于韩以执天下之枢取
南阳而太行道绝矣取阳城负黍而周亡矣取荥阳成
皋而韩纳地效玺矣秦既灭韩遂折天下脊因拾取五
国若振槁然韩之祸始于得郑故曰得者丧之端
  周室微弱诸侯莫朝齐独朝之
卷一 第 26a 页 WYG0686-0631a.png
或问齐之朝周亦可称乎曰王室于诸侯犹衣服之有
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春秋之时诸侯朝王者鲜矣鲁号
为秉周礼而朝于王所者二如京师者一不朝而言如
是以天子之尊侪于齐晋楚也至于叔孙得臣仲孙蔑
叔孙豹如京师君不行而遣大夫是待王室不若齐晋
楚也昭公之后虽大夫亦不如京师矣一不朝则贬爵
再不朝则削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鲁君可胜诛乎鲁
犹如是它国可知田齐以篡得国而能尊王所谓盗亦
卷一 第 26b 页 WYG0686-0631b.png
有道视魏赵韩之无王彼善于此矣齐晋旧君皆食一
城田氏待康公死无后乃收其城三晋不待靖公之没
废为家人夺其城而分之又在田氏下矣世衰道微人
欲横流之中犹有一分天理如大冬闭塞厚阴峥嵘而
一线之微阳尚存君子非予之也见良心之不终泯也
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未惧则为乱贼既惧则不绝其
迁善此忠恕待人之意
 显王
卷一 第 27a 页 WYG0686-0631c.png
  秦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
或问以首计功以万数级古有之乎曰古以至仁伐至
不仁大雅云执讯连连攸馘安安而已孟子曰不嗜杀
人者能一之杀人之多莫惨于秦自石门之战至赧王
之末史策所书用兵斩首之数凡百四十馀万无辜吁
天发闻惟腥始皇虽一天下失之如反掌师尚父曰以
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甚矣秦之不仁也秦
法有军功者受上爵荀子谓五甲首而隶五家鲁仲连
卷一 第 27b 页 WYG0686-0631d.png
谓弃礼义而上首功秦变于戎周公所膺也其剪刈黎
萌若虞人之狝禽薙氏之薅草柏翳之祀其克永乎秦
既战胜王赐以黼黻之服夫服章天所以命有德也争
地争城不式王命日寻干戈糜烂其民乃以天命施之
天讨是赏暴也自是毒燎虐燄如烈火沸鼎生民之类
几尽盖始于此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秦可谓非人矣
  卫鞅徙木予金
或问卫鞅立信于徙木亦有取乎曰成汤克宽克仁彰
卷一 第 28a 页 WYG0686-0632a.png
信兆民武王惇信明义信所以行仁义也是以不赏而
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鞅之立信将以行苛刻之法
尔古之为政者不求法之必行也三王法令合于人情
而后行之下令如流水之原顺民心也鞅令民相收司
连坐民有三男不分异者倍其赋合人情否乎步过六
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顺民心否乎易之革曰已
日乃孚革而信之又曰革而当其悔乃亡法始伏牺而
成乎尧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彗见
卷一 第 28b 页 WYG0686-0632b.png
西方而鞅入秦为妖芒以扫灭帝王之迹伏牺以来之
法至鞅尽变矣晋文公伐原而示之信晋本无信而示
之以为名也鞅岂有信者哉诈魏公子卬袭而掳之无
信可见矣一旦以从木之赏愚其民夫先之以义则民
从化未闻诱之以利也民见利而不闻义秦俗之坏自
此始教民以厚民犹趋于薄鞅乃教民以薄使之入不
孝出不悌父子天性也而别其居告讦奸民也而重其
赏末流之敝借锄取帚色父谇母闾阎以公乘侮其乡
卷一 第 29a 页 WYG0686-0632c.png
人郎中以上爵傲其父兄礼义廉耻之维荡然几泯知
有法令而不知有诗书知刀笔吏之尊介胄夫之贵而
不知用儒术不待始皇李斯之坑焚而儒者已无用六
经已为弁髦土梗于是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井
牧废诱三晋之民力耕使秦民应敌而兵农分秦既亡
而秦法千载犹在也帝王之法天理之公卫鞅之法人
欲之私天理难明人欲易流鞅为法自祸不足论而以
鞅为师者滔滔也士苟贱而为秦之士吏叨懫而为秦之
卷一 第 29b 页 WYG0686-0632d.png
吏民抵冒殊捍而为秦之民悲夫
  申不害干韩昭侯昭侯以为相
或问申商之学同乎曰新序谓申子之书言人主当执
术以督责臣下号曰术商鞅为书号曰法皆曰刑名自
战国至秦汉根固波漫韩非学刑名法术而为惨礉少
恩晁错学申商于张恢生而为峭直刻深宣帝好观申
子君臣篇而为刑名绳下然则申商之学一也申子之
言祸天下国家不下于商鞅秦之李斯阿二世以求容
卷一 第 30a 页 WYG0686-0633a.png
其书引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为桎
梏于是行督责益严一言丧邦秦之亡也忽焉此国脉
之斧斨民命之堇喙人心之蟊贼邪说之害烈于洪水
猛兽世之谈者犹曰韩昭侯相申子而国治兵彊也英
明如汉宣亦好之刑馀为周召法律为诗书汉自是衰
故为君必法尧舜为政必遵先王之道万世不易之理
也噫韩非李斯诛于前晁错戮于后学申子者亦何利
哉董子明春秋一统之义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卷一 第 30b 页 WYG0686-0633b.png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乃罢治申商韩非之言者其有功
吾道甚大余惧学者夸昭侯而慕李斯尚刑名而弃仁
义使生民之祸未已也是以论之
  孟轲至梁见惠王
或曰孟子不见诸侯何以至梁见惠王曰魏世家云惠
王数被兵卑辞厚币以招贤者故孟轲至梁孟子曰不
为臣不见岂非其招而往哉自邪说诐行充塞仁义战
国之君知有强弱众寡不知有恻隐羞恶战争不息惟
卷一 第 31a 页 WYG0686-0633c.png
利是谋而仁义之言绝响孟子不得不拔本塞源深排
而力闭之仁义之效不遗其亲不后其君利之祸至于
不夺不餍可谓深切著明矣仁义人之良心利者良心
之稂莠大学明辨于末章孟子特严于首简不但世主
不寤而学者存良心而窒利欲者亦鲜焉仁义有天爵
之荣放利有多怨之辱宜知所择矣习俗移人波颓风
靡合污自贱廉耻道丧虽人诵七篇家习大学口耳圣
贤之训身心市贾之行董子正谊明道之言皆嗤点以
卷一 第 31b 页 WYG0686-0633d.png
为灰尘记曰人化物言灭天理而穷人欲也吾为此惧
学者欲学圣贤当自辨志始辨志莫先于义利之趋舍
喻义为君子喻利为小人为善则舜之徒为利则蹠之
徒人之为人以有仁义也否则人化物矣学者欲为人
乎欲为物乎
  秦伐韩拔宜阳
或问秦何以先拔宜阳曰此窥周之渐也宜阳在今河
南之福昌县东密迩洛邑渑池二殽皆在境内韩之阨
卷一 第 32a 页 WYG0686-0634a.png
塞周之屏蔽也地有常险守有常势黎亡而商危下阳
举而虢灭故秦之拔宜阳志不在韩而在周周之不竞
久矣绵绵延延如发引千钧然建空名于诸侯之上楚
观兵而问鼎晋率戎而伐颍犹畏君臣之分而不敢谋
显王之二十六年天子致伯于秦三十三年天子贺秦
明年拔韩宜阳又明年天子致文武胙于是秦哆然自
大骎骎改物然而惠文虽拔宜阳未遽取也慎靓之五
年张仪言于惠文请下兵三川攻宜阳以临二周之郊
卷一 第 32b 页 WYG0686-0634b.png
据九鼎案图籍仪不顾逆顺之理反易天明思肆其罔
极欲并周有之秦以取蜀未暇也赧之七年秦武欲容
车通三川以窥周室乃使甘茂伐宜阳大起兵拔之盖
不待𢠸狐之迁而三川之齿寒周之亡形成矣甘茂谓
宜阳大县其实郡也战国策周君谓城方八里材士十
万通典云南北西三面峭绝天险是为形势控扼之地
六国唯韩最弱宜阳效则上郡绝秦下甲据宜阳韩之
上地不通从横之言如出一口非韩之忧也周之忧也
卷一 第 33a 页 WYG0686-0634c.png
噫周之兴也赫赫南仲薄伐西戎及其替也戎先叛秦
亦变于戎幽之亡以戎赧之亡亦以戎夫子是以有微
管之叹
  齐魏会于徐州以相王
或问齐魏皆大夫之篡立者二国相王在诸国之先何
也曰春秋吴楚皆僭王者也列国于是始僣齐魏罪之
首也是时齐彊而魏弱魏惠东败西丧之馀去安邑
徙大梁方且与齐俱会淫名越号以逞其志又改元称
卷一 第 33b 页 WYG0686-0634d.png
一年见于竹书纪年盖以张彊大之形盖衰弱之实也
齐威朝周假义而行犹知有王室其子首为僣窃之举
可谓弗念厥绍矣自周辙之东日毂冥濛众星争耀春
秋书齐侯卫侯胥命于蒲胥命云者交相命而相推长
是为霸者之始今也齐魏之相王是为僣王之始王纲
失而霸兴霸图亡而侯僣世变至是而极中夏胥为夷
其后秦韩燕赵宋皆称王志骄气盈犹以王为卑也赧
之二十七年秦称西帝而致东帝之号于齐五十七年
卷一 第 34a 页 WYG0686-0635a.png
魏使新垣衍说赵欲其帝秦噫胡然而王也胡然而帝
也三纲沦九法斁披披籍籍至始皇而未止乱稔恶熟
至汉而后定尝谓春秋书吴楚皆曰子记战国之事者
于七国以周爵书之乃合春秋之法
  苏秦合六国从
或问孟子以公孙衍张仪为妾妇之道而不及苏秦司
马公谓合从者六国之利则苏秦在所取乎曰石林叶
氏谓苏秦学出于揣摩未尝卓然有志天下反覆无常
卷一 第 34b 页 WYG0686-0635b.png
不守一道度其隙可入则为之此揣摩之术也故始说
周显王不能用则去而之秦再说秦孝公不能用则去
而之燕其所以说周者不能知若秦孝公听之必先为
衡说以噬六国幸燕文侯适合而从说行尔君子奚取
焉合从六国之利司马公言当时之事势非取苏秦也
夫以利合者亦以利而离苏秦之说六国以利害言不
以义理言孟子谓宋牼曰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
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卷一 第 35a 页 WYG0686-0635c.png
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言仁
义战国之君以为迂然仁义之交为可久利交其能久
乎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此苏秦之从约所以仅踰年
而解也六国之君傥能循天理去人欲我以吾仁秦以
其暴我以吾义秦以其诈自反而缩求以胜秦盟会不
胶漆而坚信誓不金石而固我为汤武彼为桀纣率亲
附之民攻残虐之国如春融冰泮何畏乎彊秦汉之初
兴楚至彊也汉至弱也仁不以勇义不以力董公一言五
卷一 第 35b 页 WYG0686-0635d.png
诸侯不约而从汉直楚曲于是分而天下遂定于汉孟
子之言不用于齐梁及董公用之以成高祖之业孰谓
仁义为迂哉惟仁义可以合诸侯非辩士所知也春秋
美萧鱼之会郑不背晋者二十四年贤于苏秦洹水之
盟远矣
 慎靓王
  楚赵魏韩燕伐秦
或问五国攻秦何以皆败曰兵权以一而彊兵谋以贤
卷一 第 36a 页 WYG0686-0636a.png
而臧兵势以和而克春秋书召陵之盟齐桓为盟主帅
六国之师伐楚而楚服其权可谓一矣管仲为谋主责
楚以包茅之贡其谋可谓臧矣近而七国远而江黄莫
敢不从师克在和矣故能安中国而免民于左衽秦为
不道𢵧然有吞两周兼六国之志荆楚猾夏未若秦之
甚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亦惟友邦冢君修尔车马儆
尔师徒式遏乱略以世家考之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
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击六国六国兵皆
卷一 第 36b 页 WYG0686-0636b.png
引归齐独后年表通鉴书五国不言齐以其后诸国之
约也以贾生过秦考之有宋卫中山亦不书无益于胜
负不足书也易之师曰在师中吉而从长乃闇弱之楚
怀视齐桓之霸不其远乎又曰小人勿用而约从乃变
诈之苏秦视管仲之谋何其谬乎又曰师出以律六国
当协心以摈秦一齐乃退缩而居后视七国之同力江
黄之来会宁无愧乎有是三者焉往不败六雄如连鸡
不俱栖是自败也非秦败之也苏秦毙于齐张仪诳于魏
卷一 第 37a 页 WYG0686-0636c.png
衡人之说行从人之交散诗曰谋犹回遹何日斯沮楚
怀一误乎商于之欺再误乎蓝田之袭三误乎武关之
诱辱身偾国自蹈危亡况能主从约哉善用之则师直
为壮虽一旅可以胜不善用之则众散为乱虽九国无
能为
 
 
 
卷一 第 37b 页 WYG0686-0636d.png
 
 
 
 
 
 
 
 通鉴答问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