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 第 303b 页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二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八般若波罗蜜多
品第十一之三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依趣善巧?舍
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于
四依趣善能具足。何等为四?所谓依趣于义
不依趣文、依趣于智不依趣识、依趣于了义
经不依趣不了义经、依趣于法不依趣数取
趣者。舍利子!云何名为依趣于义不依趣文?
复以何等为文为义?舍利子!所言文者,谓诸
卷五十二 第 303c 页 T11-0303.png
世间诸法作用传习文词。所言义者,谓所通
达出世间法。所言文者,宣示可乐布施调顺
寂静言词。所言义者,谓所布施调顺寂静决
定了知无朽坏智。所言文者,诃毁生死分别
言词。所言义者,生死不染彻见法性。所言文
者,称扬赞叹涅槃功德。所言义者,谓诸法性
涅槃无分别性。所言文者,随顺诸乘建立言
说。所言义者,一理趣法善通达智。所言文者,
宣锐舍离诸所有法。所言义者,谓是三轮究
竟清净。所言文者,宣说律仪身语意业受持
学处杜多功德。所言义者,身语意业皆不可
得,不由加行尸罗清净。所言文者,宣说忍受
瞋恚裁忿憍慢傲逸,能行是忍名善丈夫。所
言义者,谓善證得无生法忍。所言文者,演诸
善根发起精进。所言义者,无取无舍无住精
进。所言文者,宣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所言
义者,灭尽定智。所言文者,一切闻持诸慧根
本。所言义者,不可说义。所言文者,谓能开示
三十七觉分圣道正法。所言义者,證得菩提
分法正行之果。所言文者,谓能开示苦集道
谛。所言义者,于灭作證。所言文者,开示无明
为初乃至老死。所言义者,谓无明灭故乃至
老死亦灭。所言文者,宣说止观资粮正法。所
言义者,明解脱智。所言文者,宣说贪瞋及痴
等分行法。所言义者,谓无分别心解脱智。所
言文者,开示一切障碍之法。所言义者,谓无
障碍解脱之智。所言文者,开示三宝称赞功
德。所言义者,离欲法性无为无著功德正行。
所言文者,宣说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修
卷五十二 第 304a 页 T11-0304.png
学功德发起正行。所言义者,谓刹那心相应
證觉一切智智。舍利子!举要言之,如来所演
八万四千法藏声教皆名为文,诸离一切言
音文字理不可说是名为义。舍利子!是名菩
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趣于义
不依趣文。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依
趣于智不依趣识?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般
若波罗蜜多故,善巧了知诸有言教数取趣
义,是名为识此不应依;诸有言教如法性义,
即是于智此应依趣。又舍利子!是菩萨摩诃
萨由二法善巧,便能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何
等为二?谓识及智。舍利子!何等为识?何等为
智?舍利子!所言识者,谓四识住。何等为四?
一者色趣识所依止,二者受趣识所依止,三
者想趣识所依止,四者行趣识所依止。如是
识住,是名为识不应依趣。所言智者,于五取
蕴识不安住。诸蕴遍智,是名为智此应依
趣。所言识者,谓能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是了知则名为识不应依趣。若有说言四
种识住识不安住,此则名为识之法性。若于
法性不杂乱智,是名为智则可依趣。又复识
者,所谓了别眼所识色、耳所识声、鼻所识香、
舌所识味、身所识触、意所识法,如是了别是
名为识。所言智者,若于内处心虑寂静,若于
外处寻伺不行,依趣于智不于一法而生分
别,如是等相名之为智。又复识者,从所缘境
而生于识、从诸作意而生于识、从遍分别而
生于识,如是等相名之为识。所言智者,无取
无执无缘无了别无所分别是名为智。又复
卷五十二 第 304b 页 T11-0304.png
识者,于诸一切有为行法识所依趣是名为
识。所言智者,于无为法无识能行此无为智
是名为智。又复识者,有生有灭有住之识,
故名为识不应依趣。无生无灭亦无所住,是
名为智此应依趣。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趣于智不依趣识。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不依趣
不了义经依趣了义经?舍利子!诸菩萨等善
能通达,即如先说所有广文,是则名为不了
义经,如是广文不应依趣;即如先说所有广
义,是则名为了义经际,如是广义则可依趣。
又舍利子!何等经中以为了义?何等经中名
不了义?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
多故善能分别,若诸经中宣说于道,如是言
教名不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于果,如是言教
名为了义。若诸经中说世俗谛,名不了义;说
胜义谛,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
惑染,名不了义;若有宣说烦恼业尽,是名了
义。若诸经中宣说诃责染污之法,名不了义;
若有宣说修治清净,如是法者是名了义。若
诸经中有所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名不
了义;若有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名了
义。若诸经中宣说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
若说甚深难见难觉,是名了义。若诸经中文
句广博能令众生心意踊跃,名不了义;若有
宣说文句及心皆同灰烬,是名了义。若诸经
中宣说有我有情命者养者数取趣者意生摩
纳婆作者受者,又说立有种种受蕴无有主
宰,如是言教名不了义不应依趣。若诸经中
卷五十二 第 304c 页 T11-0304.png
说空无相无愿无生无起亦无出现,无有我
无有情无命者无养者无数取趣者及三解脱
门,如斯言教是名了义则可依趣。舍利子!是
名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趣
了义不趣不了之义。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依趣于
法不依趣数取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依般
若波罗蜜多故,于诸经教善能分别,诸有宣
说不了义经,即为补特伽罗义,如是言教不
应依趣;诸有了义即如性法义,如是言教此
应依趣。又舍利子!复以何等名为依法?云何
名为数取趣者?舍利子!若有依止数取之见
诸所缘法,如是之相名数取者;此数取见所
缘法住性之法性,如是相者是名为法。言数
取者,所谓凡夫数取。善凡夫数取,随信行数
取、随法行数取、第八数取、预流数取、一来
数取、不还数取、阿罗汉数取、独觉数取、菩萨
数取。舍利子!复有一数取者出现于世,利益
安乐无量众生,悲悯世间,为诸天人义利安
乐。如是数取,所谓如来、应、正等觉。舍利子!如
是一切数取名言,如来依世俗谛为众生说。
若有众生于此言教起于执著,如是等类不
应依趣。何以故?如来欲令于彼正依趣故,佛
薄伽梵说如是法,汝等依趣诸法实性,无宜
依趣彼数取者。舍利子!何等是为诸法实性?
舍利子!所谓无有变异、无有增益、无作无不
作、不住、无根本,如是之相是名法性。又复于
一切处通照平等,诸平等中善住平等,不平
等中善住平等,于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
卷五十二 第 305a 页 T11-0305.png
等,如是等相是名法性。又法性者无有分别、
无有所缘,于一切法證得决定究竟体相,如
是名为诸法实性。舍利子!若有依趣法性之
者,则诸法性无不依趣。菩萨摩诃萨由證入
如是门故,于一切法依趣一切法性故。舍利
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四种依趣。若有菩
萨摩诃萨于此法中能通达者,是则说名依
趣善巧。舍利子!如是名为依趣善巧,菩萨摩
诃萨为欲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精勤修习
依趣善巧。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资粮善
巧?舍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
蜜多故,善能通达二种资粮。何者是耶?谓福
及智。舍利子!云何名为福德资粮?所谓布施
体性福所作事、尸罗体性福所作事、诸修体
性福所作事,及大慈定大悲方便,菩萨摩诃
萨住福所作诸事业故,于诸善根若自若
他,励志奉修悉能兴起,三世积集所有诸恶
悉皆发露。又于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一切学
无学所有功德、一切独觉所有功德、一切菩
萨从初发心广修诸行得不退转系属一生,
如是等无量无边菩萨摩诃萨所有功德,菩
萨普皆心生随喜。又于去来现在一切诸佛
薄伽梵所,一切善根菩萨亦皆心生随喜。舍
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又复善能随喜俱生福
所作事,复能劝请一切诸佛转妙法轮,及诸
贤圣令演胜法劝请俱生福所作事,复能以
诸善根回向菩提、回向俱生福所作事。是菩
萨摩诃萨见有未发大菩提心诸菩萨等,方
卷五十二 第 305b 页 T11-0305.png
便教令发菩提心。若有已发菩提心者,说法
示导教令成熟。诸贫穷者摄以财物,若疾病
者施以医药、殷勤瞻视恭敬承事,于暴恶者
心生忍受,所犯戒品无有覆藏、发露诸过善
能除罪。已般涅槃诸佛世尊,于一切时常修
供养。于邬波柁耶及阿遮利耶敬如大师,
于正法所发勤精进追寻请问,于说法师敬
爱尊奉犹如事佛。有说法会,虽去已远多百
踰缮那,要往其所听闻正法无有厌足。或有
众生来请疑滞,以无染心宣说净法。于父母
所承修供养,知恩了恩无有变悔。积集一切诸
清净福,修行建立情无厌倦。以诸律捡防护
于身,身无诡诈;防护于语,发言和雅;防护于
心,心无谄诳。欲摄梵福故,为诸如来营搆制
多。令丈夫相具圆满故,积集无遮大祠法会。
为随显相令圆满故,积集种种善根资粮。为
庄严身故,舍离憍慢。为庄严语故,远诸语过。
为庄严心故,远离一切憎嫉觉慧。为大庄严
佛刹土故,化现神通转变自在。为欲庄严诸
法相故,无上妙智善胜清净。为欲庄严大法
众故,远离一切离间粗恶破坏语言。为不取
著一切法故,离妄分别。令说法者无忧戚故,
欢喜授与善哉言词。令说法者无唐捐故,远
离诸盖恭敬听法。为欲庄严菩提树故,奉施
诸佛清静园林。为欲庄严佛道场故,备修善
根无有退转。为欲净除生死法故,不染一切
诸业烦恼。为欲获得珍宝手故,修行布施一
切珍宝。为欲获得无尽之财及无尽藏故,所
爱重物先用行施。为欲令诸众生暂见便起清
卷五十二 第 305c 页 T11-0305.png
净信故,舒颜先问远诸嚬蹙。为欲获得平掌
相故,于诸众生起平等照。为放无边诸光网
故,于不学识诸众生所情不轻蔑又无舍置。
为令受生得清净故,常存积集清净戒福。为
令胎藏得清净故,于诸毁犯善能清净。为欲
生于天人中故,修治清净十善业道。远离无
知往还进止故,于诸教诫无妄分别。为得法
财富逸自在故,于深奥法性无藏吝。为诸世
间所瞻仰故,修治清净增上欲解。为得广大
法胜解故,于微少行而不修證。为欲摄受一
切福故,心恒思惟一切智者。为七圣财得圆
满故,于佛正法信为前导。为欲摄受诸净法
故,于己身命曾无顾录。为诸世间所委任故,
于先所许必令果遂。为令一切诸佛妙法得
圆满故,圆满修习一切佛法。舍利子!若菩萨
摩诃萨具足成就如是相者,是名菩萨摩诃
萨福德资粮善巧。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智德资粮善
巧?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
多时,由住如是如是因缘法故摄取于智,是
故名曰智德资粮。舍利子!如是摄智,以何等
法为因为缘?舍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欲
无厌倦,精进寻求智随行性亲近善友,趣诸
佛智不趣声闻及独觉智,于彼善友情无憍
慢,恭敬爱重如爱大师。而是菩萨知彼善友
具诸欲解,无有少分顺智言说而不咨受彼善
友者。又知菩萨是法器已,即为宣说中无暂
断。是诸菩萨闻说如是正法资粮相应之行,
精进寻思方便修习。舍利子!诸如是相,此则
卷五十二 第 306a 页 T11-0306.png
名为智德资粮相应正行。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正法资
粮相应正行?舍利子!正法资粮者,所谓菩萨
摩诃萨具修正行故,嗜欲饕餮善能节俭,事
绪缘务善能减约,言说谈话善能远离,于诸
音声善能弃舍,初夜后夜无有睡眠,精勤修
习相应正行。是菩萨摩诃萨称量理义郑重
寻思故,心无浊秽制伏诸盖故,于所毁犯善
知出离无有谄诈现除悔故,无所追求坚修
正行故,随顺正法趣向正法俯临正法于法
勇猛常如救彼头衣炽然故,勤求妙智无暂
休息不处愚暗故,无有慢缓不弃善扼故,远
离愦闹常乐独处故,宴默思惟圣种知足故,
不舍杜多所有功德爱乐法乐故,常乐寻求
出世间法不思宝玩随顺世间文章咒术故,
成就正念无忘失故,备甚深义善随行故,具
足妙慧道随顺故,坚固勇猛防卫外缘故,内
怀羞耻惭愧庄严故,随行佛趣离非智故,舍
愚痴膜慧眼清净善觉悟故,觉慧宽广于如
是觉无狭劣故,妙觉明显證现智故。舍利子!
是菩萨摩诃萨所有功德不随于他,于自功
德无增上慢,于他功德不嫉不毁,善修行业
不轻业报,由如是故具足成满业清净智。舍
利子!如是等相具足圆备,是名菩萨摩诃萨
智德资粮善巧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能具足四种施法便得成就智德资粮。
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若见书写如是
经典,给施叶纸笔墨众事。二者菩萨摩诃萨
卷五十二 第 306b 页 T11-0306.png
请说法者演深妙义。三者菩萨摩诃萨以诸
利养恭敬名闻赞颂称扬奉说法者。四者菩
萨摩诃萨于说法师摄受正法,无有谄曲赞悦
彼意,应施是言善哉善哉。舍利子!若有菩萨
摩诃萨行是四种清净布施,当知善能积集
智德资粮善巧。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四种积集无
尽智德资粮。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巧
能守护说法者身。二者巧能守护所有众善。
三者巧能守护其所止处。四者巧能守护彼
说法者所有徒众。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
四种积集智德资粮。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四种任持智
德资粮善巧。何等为四?所谓菩萨摩诃萨于
说法者以法任持、以智任持、以财任持、以菩
提功德而用任持。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
四种任持智德资粮。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五种胜力,能
为智德资粮善巧。何等为五?所谓菩萨摩诃
萨具足信力,为欲成就信解心故;具足进力,
求善知识成多闻故;具足念力,令菩提心无
忘失故;具足定力,审谛观察平等觉故;具足
慧力,由久修习多闻力故。舍利子!是名菩萨
摩诃萨五力智德资粮善巧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具四种清净尸罗,能善积集智德资粮。
何等为四?所谓菩萨摩诃萨乐法尸罗、求法
尸罗、观法尸罗、回向菩提尸罗。舍利子!菩萨
摩诃萨若具如是四种清净尸罗,能善积集
卷五十二 第 306c 页 T11-0306.png
智德资粮善巧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能具足四种忍法,能为智德资粮善巧。
何等为四?一者菩萨摩诃萨勤求法时,善能
忍受一切粗恶非法言说。二者菩萨摩诃萨
勤求法时,善能堪忍一切风日寒热饥渴。三
者菩萨摩诃萨勤求法时,于阿遮利耶、邬波
陀耶二胜师所,随有训诲顶戴领受。四者菩
萨摩诃萨勤求法时,善能信解于空无相无
愿之法。舍利子!如是四种含受忍法能为智
德资粮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能具足四种精进,能为智德资粮善巧。
何等为四?所谓菩萨摩诃萨坚固精进听闻
正法、坚固精进任持正法、坚固精进演说正
法、坚固精进修行正行。舍利子!如是四种坚
固精进能为智德资粮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能具足四种静虑,于法修习,能为智德
资粮善巧。何等为四?一者菩萨常乐行远离
法,二者乐独专一守静山林,三者常乐寻求
神通静虑,四者常勤修行广大佛智。舍利子!
如是四种正法静虑能为智德资粮之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能具足四种正法智慧光明,能为智德
资粮善巧。何等为四?所谓菩萨摩诃萨修行
如是智慧光明,不住于断、不说于常、不违缘
起、信解无我。舍利子、如是四种诸慧光明
能为智德资粮正行。
卷五十二 第 307a 页 T11-0307.png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能成就四种正法无上方便,能为智德
资粮善巧。何等为四?所谓菩萨摩诃萨修行
般若波罗蜜多故,随顺世间、随顺经典、随顺
妙法、随顺净智。舍利子!如是四种正法方便
能为智德资粮正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能进趣四种法道,能为智德资粮善巧。
何等为四?所谓菩萨摩诃萨以依般若波罗
蜜多故,具足修行到彼岸道、七觉分道、八圣
支道、趣向一切智者智道。舍利子!如是四种
正法之道能为智德资粮正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智德资粮善
巧,谓具四种无厌足法,则能善集智德资粮。
何等为四?所谓菩萨摩诃萨以修行般若波
罗蜜多故,奉持正法无量听闻无有厌足、为
众说法无有厌足、观察理义无有厌足、智慧
方便无有厌足。舍利子!如是四种无厌足法
能集智德资粮正行。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智德资粮善
巧,随遍入于一切行处。何以故?舍利子!当知
布施由智资粮而成就故,如是持戒忍辱精
进静虑正慧亦是智德资粮成就,乃至慈悲
喜舍一切善法亦因智德资粮成就。何以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所有发起坚固正行皆
依正智,彼一切行智为前导。由是菩萨具大
智故,为诸无智之所归趣,一切恶魔不得其
便,诸佛如来所共加护,将得趣入一切智智。
舍利子!是为菩萨智德资粮善巧之行。若
卷五十二 第 307b 页 T11-0307.png
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福智二种资粮善
巧,当知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获是资粮善
巧之力。
「复次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念住善巧?舍
利子!所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故,具足修习四种念住,则能成就方便善巧。
舍利子!何等为四?一者于身随身观察修习
念住,二者于受随受观察修习念住,三者于
心随心观察修习念住,四者于法随法观察
修习念住。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
罗蜜多故,云何于身随身观察修习念住?舍
利子!菩萨于身住随身念,观察是身前际过
咎,是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如是身者,颠倒
业起因缘所生,本无主宰、无所摄受。如彼卉
木丛林诸药草等从因缘生,本无主宰、无所
摄受。此身又如馆舍所起,皆由草木墙堑众
缘所共合成。此身亦尔,但为蕴界处等之所
摄持,而其本性空无有我无有我所、无常无
恒无有坚住、非不变法。我今不应于是身分
妄有所计,是故我今当以如是不坚之身用
贸坚身。何等身者名为坚实?谓如来身是坚
实身。我观是身极为虚伪,要当成办如来之
身。何以故?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金刚之身、不
可坏身、坚固之身、超于三界最胜之身。』又作
是念:『我此身者无量过咎之所杂染,我当求
證离诸过染如来之身。』舍利子!是菩萨摩诃
萨以诸觉慧简择力故,观察是身四大种摄,
为诸随眠所依窟宅,是故我今当以此身为
诸众生驱役给使。何以故?譬如世间外四大
卷五十二 第 307c 页 T11-0307.png
种,所谓地界水火风界,以种种门无量差别
众具资财,饶益养育一切众生。我今亦尔,用
此四大所合成身,以种种门无量差别境界
资财,当为众生之所受用。舍利子!是菩萨摩
诃萨由依般若波罗蜜多观察是身,有如是
等大义用故,虽观此身体性是苦而不厌患
如是苦身,虽观是身究竟尽性而不厌患流
转受生,虽观是身其性无我而无厌倦成熟
众生,虽观是身我寂灭性而不堕彼永舍寂
灭,虽观身空无相远离而不堕于远离边际。
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于此身法住随身观,
观察是身无实无坚。又于内身住随身观随
内而行,于诸烦恼无复容受。又于外身住随
身观随外而行,于诸烦恼不与共住。舍利子!
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身念住已,其身清
净无有染污,具足一切清净身业,得清净相
庄严之身。既具如是庄严身故,为诸天人之
所归仰。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
波罗蜜多故,于此身法随身观察修习念
住。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
多时,云何于受随受观察修习念住?舍利子!
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诸所有受一切皆苦。
我于今者具觉慧力,于如是受当善决择,以
智决择、以慧决择、方便决择。』是菩萨摩诃萨
既具如是胜决择力,虽受于乐当乐触时,即
于一切善道众生起大慈心,不为贪欲随眠
所恼。虽受于苦当苦触时,即于一切恶道众
生起大悲心,不为瞋恚随眠所恼。虽复受诸
卷五十二 第 308a 页 T11-0308.png
不苦不乐,当触受时不为无明随眠所恼。舍
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依般若波罗蜜多具
足如是观解力故,随受而行,修习念住所受
诸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善能观察诸受出
离,又能令彼一切众生證受遍智寂灭之法。
又作是念:『此诸众生具烦恼故无有智慧,不
能了知诸受出离。何以故?若受乐时便生贪
爱,若受苦时便生瞋恚,若受不苦不乐便起
愚痴。而况我辈诸菩萨等随智慧行,一切所
受诸过失法皆已息灭,岂当于受更起烦恼?
我于今者应具发起方便善巧及与大悲摄
诸众生,令于诸受皆得息灭。』舍利子!如是菩
萨何因缘故,说于诸受而能不随?舍利子!
谓于诸受智慧简择,能引于乐不引于苦。舍
利子!复以何等智慧简择?谓是菩萨观察此
中无能受者,若我、若有情、若命者、若数取
等。于是观察竟无能受,唯有受者。有何等受?
所谓执受、摄受、取受、有得受、颠倒受、分别
受、见随眠受、眼想所生受乃至意想所生受、
色想所生受乃至法想所生受,及彼种种眼
触所生受。如是广说若内若外所有诸法,乃
至诸触缘所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是
等相是名为受。
「复次舍利子!诸佛如来分别诸受无量诸门
差别之相。舍利子!如来或时说为一受,所谓
一心了别诸境。或说二受,谓内及外。或说三
受,所谓过去了别、未来了别、现在了别。或说
四受,所谓地水火风界别。或说五受,所谓
思惟如是五蕴。或说六受,所谓分别如是六
卷五十二 第 308b 页 T11-0308.png
处。或说七受,谓七识住。或说八受,所谓八邪
方便之相。或说九受,所谓九位众生所居。或
说十受,所谓十善业道等。舍利子!如是广
说乃至无量一切诸受,随所缘境、随所作意,
限量分齐有尔所受。然诸如来说受无量。何
以故?众生无量故,随有众生各具如是无量
诸受。舍利子!如是菩萨摩诃萨云何于受住
随受观?舍利子!谓诸菩萨以清净智,方便善
摄一切众生所有诸受生灭住异,及善了知
一切众生善不善等所有受智。若诸菩萨如
是随观,是名于受具足观察。舍利子!如是名
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于一
切受随受观察修习念住。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
多时,云何于心随心观察修习念住?舍利子!
是诸菩萨摩诃萨无有忘念,密护防守离诸
散乱,观察于心生灭散坏念念不住,于内于
外不住不转,是名菩萨正观于心。舍利子!是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忆最初曾所发心,
如是诸心生已即灭、离散变坏,不可了知诣
何方所。又我所有无量诸心积集善根,生已
即灭,离散变坏无有方所。又我所有无量心
相回向菩提,而心体相不能自了。云何此心
能作是念:「我当證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耶?」何以故?以此心体不能了心、不能观心、不
能通达于自心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复
作是念:『若菩提心由善根心无有失者,则善
根心由回向心无有迷失。若回向心由菩提
故无有失者,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
卷五十二 第 308c 页 T11-0308.png
有失。』是菩萨摩诃萨作是观已,于无迷失不
恐不怖。复作是念:『此缘起法因果不坏,虽复
是心法性无有自性、无有作用、无有主宰,然
此诸法依止因缘而得生起。我当随其所欲
积集善根,既积集已修相应行,终不舍离是
心法性。』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云何此中积集之
相?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积集
之相,是心本性犹如幻化,无有一法而可施
者。是心法性而能布施一切众生,回向积集
庄严佛土,是则名为善根积集。又舍利子!是
心本性如梦所见其相寂静,是心法性而能
积集守护尸罗皆为回向神通作用,是则名
为善根积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犹如阳焰
究竟尽灭,是心法性而能修习一切可乐忍
辱之力回向积集庄严菩提,是则名为善根
积集。又舍利子!心本性者如水中月究竟远
离积集之相,是心法性而能发起一切正勤
回向成熟无量佛法,是则名为善根积集。又
舍利子!心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睹见,是
心法性而能修习一切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
钵底回向诸佛胜三摩地,是则名为善根积
集。又舍利子,观此心性本非色相、无见无对、
不可了知,是心法性而能修习一切慧句差
别说智回向圆满诸佛智慧,是则名为善根
积集。又舍利子!心无所缘无生无起,是心法
性而能建立无量善法摄受色相,如是名为
善根积集。又舍利子!心无所因亦无所生,是
心法性而能摄受觉分法因,是则名为善根
卷五十二 第 309a 页 T11-0309.png
积集。又舍利子!心性远离六种境界亦不生
起,是心法性而能引发菩提境界因所生心,
是则名为善根积集。舍利子!如是名为菩萨
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于一切心随心
观察修习念住。
「复次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又依般若波罗
蜜多故,于一切心住随心观,为求證得胜神
通故,系缚其心修学通智。得神通已,但以一
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体
宣说诸法。舍利子!如是住随心观菩萨摩诃
萨,以大悲力制御其心,成熟众生而无厌倦。
由是菩萨住随心观故,不为心尽不为心灭
安住于心,但为令心远离生死相续结缚而
安住心。又复以诸心念智力,安住诸法无生
无起正决定性,而不退堕二乘地中。又以是
力持心相续,乃至成满一切佛法,一刹那心
相应妙慧,觉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
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
于一切心随心观察修习念住。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
多时,云何于法随法观察修习念住?舍利子!
是菩萨摩诃萨以圣慧眼观见诸法,乃至坐
于道场,于其中间无有迷失。是菩萨于一切
法住随法观,不见少法远离于空、远离无相、
远离无愿、远离无生、远离无起,及以远离
无加行者。又重观察,不见少法远离缘起。舍
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随法观故,不
观于法及以非法。此中何者以定为法?谓无
我义是名法义,无有情义、无命者义、无数取
卷五十二 第 309b 页 T11-0309.png
趣义,如是等义是名为法。复以何等为非法
义?所谓我见、有情见、命者见、数取趣见、断
见常见、有见无有见,如是等见是名非法。
又舍利子!举要而言,一切诸法或名为法或
名非法。何以故?若能了知如是诸法皆空无
相及以无愿,即一切法并名为法。若有计著
我及我所诸见随眠,即一切法并名非法。舍
利子!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住随
法观已,不见一法而非佛法、而非是佛、而非
是道、而非解脱、而非出离者。是菩萨摩诃萨
了知诸法皆出离已,又复获得无障大悲,观
诸众生所有烦恼皆从虚假妄想而生,知诸
烦恼体性自离。何以故?是诸烦恼等趣了义,
无少烦恼可积可集。如是随觉即是菩提,烦
恼之性即菩提性。菩萨如是虽安住念而无
所住,非忆非忘,而能了知念所安住。何以故?
所安住念即名法界,若住法界即住有情界,
若住有情界即住虚空界,由如是故说此诸
法与虚空等。舍利子!如是住随法观菩萨摩
诃萨依趣佛法故,信解诸法即是佛法。虽复
发起如是尽智,而于无为尽灭之法能不作
證。虽复发起无生之智,悯诸含识而现受生,
又不舍离无生实际。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
于诸法中安住念故,遍能摄受二乘诸法。虽
于一切假立诸法安住于念,而此正念无散
无失,乃至后际于一切法随法观察修习念
住,能以无量言说所说,不平等境平等趣入
一切佛法,能令一切众生心喜,能摧一切坚
固魔军,因是證得自然大智。舍利子!是名菩
卷五十二 第 309c 页 T11-0309.png
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故,于一切法
随法观察修习念住。是则名为四种念住善
巧之法。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得修行
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当修习念住善巧。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