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纲要-唐-澄观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69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尽功德藏回向。」

【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长行中亦先明位行。今初
徵起释名者。由缘无尽境行回向故。成无尽功德
之行。得十无尽藏之果。从能回向行及果受名。或
无尽功德之藏。或功德即藏。通二释。以回向望行。
回向为能藏。无尽功德是所藏。以因望果亦然。并
有财释。本业云。常以三宝授于前人。故名无尽功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69b 页
德藏。即以五门善根而为其性。第二广释中三。初
明所回善根。二明回向之行。三结成德。今初文八
句。】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忏除一切诸业重障所起善
根。礼敬三世一切诸佛所起善根。劝请一切诸佛说
法所起善根。闻佛说法精勤修习。悟不思议广大境
界所起善根。于去来今一切诸佛一切众生所有善
根皆生随喜所起善根。去来今世一切诸佛善根无
尽。诸菩萨众精勤修习所得善根。三世诸佛成等正
觉转正法轮调伏众生。菩萨悉知发随喜心所生善
根。三世诸佛从初发心修菩萨行成最上觉。乃至示
现入般涅槃般涅槃巳。正法住世乃至灭尽。于如是
等皆生随喜所有善根。」

【第二释文。初以四门而为行本。一忏除。二礼敬。三
劝请。四随喜。然初言忏悔者。忏名陈露先罪。悔名
改往修来。二礼敬者谓除我慢障。起信重善故。三
劝请者名为祈求。除谤法障。起慈善根故。于去来
下四随喜。为庆悦彼。故除嫉妒障。起平等善故。文
有四句。以此四行为所回向善根。】

「菩萨如是念不可说诸佛境界。及自境界。乃至菩提
无障碍境。如是广大无量差别一切善根。凡所积集。
凡所信解。凡所随喜。凡所圆满。凡所成就。凡所修行。
凡所获得。凡所知觉。凡所摄持。凡所增长。悉以回向
庄严一切诸佛国土。如过去世无边际劫。一切世界。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69c 页
一切如来所行之处。所谓无量无数佛世界种。佛智
所知。菩萨所识。大心所受庄严佛刹。清净业行所流
所引应众生起。如来神力之所示现。诸佛出世净业
所成。普贤菩萨妙行所兴。一切诸佛于中成道。示现
种种自在神力。尽未来际。所有如来应正等觉。遍法
界住。当成佛道。当得一切清净庄严功德佛土。尽法
界虚空界。无边无际。无断无尽。皆从如来智慧所生。
无量妙宝之所庄严。所谓一切香庄严。一切华庄严。
一切衣庄严。一切功德藏庄严。一切诸佛力庄严。一
切佛国土庄严。如来所睹不可思议同行宿缘诸清
净众。于中止住。未来世中当成正觉一切诸佛之所
成就。非世所睹。菩萨净眼乃能照见。此诸菩萨具大
威德。宿植善根。知一切法如幻如化。普行菩萨诸清
净业。入不思议自在三昧。善巧方便能作佛事。放佛
光明普照世间无有限极。现在一切诸佛世尊。悉亦
如是庄严世界。无量形相。无量光色。悉是功德之所
成就。无量香。无量宝。无量树。无数庄严。无数宫殿。无
数音声。随顺宿缘诸善知识。示现一切功德庄严无
有穷尽。所谓一切香庄严。一切鬘庄严。一切末香庄
严。一切宝庄严。一切幡庄严。一切宝缯䌽庄严。一切
宝栏楯庄严。阿僧祇金网庄严。阿僧祇河庄严。阿僧
祇云雨庄严。阿僧祇音乐奏微妙音。如是等无量无
数庄严之具。庄严一切尽法界虚空界。十方无量种
种业起。佛所了知。佛所宣说。一切世界。其中所有一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0a 页
切佛土。所谓庄严佛土。清净佛土。平等佛土。妙好佛
土。威德佛土。广大佛土。安乐佛土。不可坏佛土。无尽
佛土。无量佛土。无动佛土。无畏佛土。光明佛土。无违
逆佛土。可爱乐佛土。普照明佛土。严好佛土。精丽佛
土。妙巧佛土。第一佛土。胜佛土。殊胜佛土。最胜佛土。
极胜佛土。上佛土。无上佛土。无等佛土。无比佛土。无
譬喻佛土。如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土所有庄严。
菩萨摩诃萨以巳善根发心回向。愿以如是去来现
在一切诸佛。所有国土清净庄严。悉以庄严。于一世
界。如彼一切诸佛国土所有庄严。皆悉成就。皆悉清
净。皆悉聚集。皆悉显现。皆悉严好。皆悉住持。如一世
界。如是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三世一
切诸佛国土。种种庄严皆悉具足。」

【第二正明回向行中。先四行经结前善根。谓凡所
积集等。略说十种善根总之。一一皆悉回向也。后
悉以下明回向中。先回向菩提。次回向众生。皆有
随相离相之行。于随相中正起行愿。先回向净土。
经总标云。悉以回向庄严一切诸佛国土。然庄严
有二。初众宝庄严。后人宝庄严。别显庄严之相。则
约三世。经初标举如过去云无边际劫。时处无量
佛刹。如佛所知。菩萨所受之刹。悉以庄严明过去
严。次清净业行下明因圆满。一切诸佛下事业圆
满。次尽未来际下举未来严。次尽法界别显有九
圆满。刺之为五。初分量圆满。次皆从如来下二句。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0b 页
明果法圆满。三无量下依持圆满。四如来所都一
句。明主圆满。五不可思议同行下明辅翼圆满。次
现在一切下举现在严土。无量下别显。有三圆满。
一者形相即形色圆满。次无量光色即显色圆满。
三无量香下住处圆满。次如是等下总结三世严
具及土。次所谓下别显所严。有二十九种。通有十
七圆满。次如是过去未来现在下愿成彼严。于中
先严一世界。次如一世界下例严普周。显严分齐。
令法界土皆具三世一切庄严。既一佛土即具无
尽庄严。则一严一切严。亦显一圆满。即一切圆满。
重重无尽。方是华严土圆满。
上众宝严竟。】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以善根如是回向。愿我所修一
切佛刹诸大菩萨皆悉充满。其诸菩萨体性真实智
慧通达。善能分别一切世界及众生界。深入法界及
虚空界。舍离愚痴成就念佛。念法真实不可思议。念
僧无量普皆周遍。亦念于舍。法日圆满。智光普照。见
无所碍。从无得生。生诸佛法。为众胜上善根之主。发
生无上菩提之心。住如来力。趣萨婆若。破诸魔业。净
众生界。深入法性永离颠倒。善根大愿皆悉不空。如
是菩萨充满其土。生如是处。有如是德。常作佛事。得
佛菩提。清净光明具法界智。现神通力。一身充满一
切法界。得大智慧。入一切智所行之境。善能分别无
量无边法界句义。于一切刹皆无所著。而能普现一
切佛土。心如虚空无有所依。而能分别一切法界。善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0c 页
能入出不可思议甚深三昧。趣萨婆若。住诸佛刹。得
诸佛力。开示演说阿僧祇法而无所畏。随顺三世诸
佛善根。普照一切如来法界。悉能受持一切佛法。知
阿僧祇诸语言法。善能演出不可思议差别音声。入
于无上佛自在地。普游十方一切世界而无障碍。行
于无诤无所依法。无所分别。修习增广菩提之心。得
善巧智。善知句义。能随次第开示现说。愿令如是诸
大菩萨庄严其国。充满分布随顺安住。熏修极熏修。
纯净极纯净。恬然宴寂。于一佛刹。随一方所。皆有如
是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
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诸大菩萨周遍充满。如一
方所。一切方所亦复如是。如一佛刹。尽虚空遍法界
一切佛刹。悉亦如是。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方
便回向一切佛刹。方便回向一切菩萨。方便回向一
切如来。方便回向一切佛菩提。方便回向一切广大
愿。方便回向一切出要道。方便回向净一切众生界。
方便回向于一切世界。常见诸佛出兴于世。方便回
向常见如来寿命无量。方便回向常见诸佛遍周法
界。转无障碍不退法轮。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
如是回向时。普入一切佛国土故一切佛刹皆悉清
净。普至一切众生界故一切菩萨皆悉清净。普愿一
切诸佛国土佛出兴故一切法界一切佛土。诸如来
身超然出现。」

【第二佛子菩萨下人宝为严。亦即是前辅翼圆满。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1a 页
文中三。初总愿所成。次其诸菩萨下别显前相。初
总显德。次善能下别显有十八句。先明智慧圆。次
深入下四句。明体实。次如是下结德严。言生如是
处。即指前净土。有如是德。即指向文。次常作佛事
下显业广。于中分四。即四圆满。初明事业圆满。上
辨佛业。今菩萨业。次得大智慧下即乘圆满。大止
妙观以为乘故。文有八句。次趣萨婆若下无畏圆
满。内无灾患。外无畏故。四随顺三世下即任持圆
满。于中先明能受。次知阿僧祇语言下明能说。次
愿令下结以严刹。初总彰人遍。次熏修下五句。结
行德深。谓以止以观。唯智唯悲。熏修身心。无有间
断。名极熏修。现惑不生。故名纯净。种习不起。名极
纯净。恬和也。晏安也。恬和安寂即寂照之相也。次
于一佛刹下别示遍相。兼显数多。于中有三节。初
一刹中有多数量。次以方例刹。后以刹例法界。如
下僧祇品云。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
也。言如是者。如前具德也。巳上通显行愿。下文总
摄回向。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下六行
经。谓非唯但向佛净土故。文有十句。初三句结前
巳说。后七句辨所未明。次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
善根如是回向下。结行成益总收三种世间。】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无比回向。趣萨婆若。其
心广大犹如虚空无有限量。入不思议。知一切业及
以果报皆悉寂灭。心常平等无有边际。普能遍入一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1b 页
切法界。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分别我及
以我所。不分别佛及以佛法。不分别刹及以严净。不
分别众生及以调伏。不分别业及业果报。不著于思
及思所起。不坏因。不坏果。不取事。不取法。不谓生死
有分别。不谓涅槃恒寂静。不谓如来證佛境界。无有
少法与法同止。」

【第二佛子至如是等下明离相回向。即向实际。文
中有二。先明见实智冥实际。后彰离妄德合实际。
此二段返覆相成。今初初句牒前回向菩提。其心
巳下正显离相。寂照无涯。为入不思议。即事契真。
故常平等。由此故能遍入。若事若理无碍法界。名
为一切。次佛子下彰其离妄。文有十对。初六遮妄
执有。以缘成无性故。次一遮妄执空。以即真故。不
碍存故。不坏假名说实相故不坏因果。后三约双
遮空有。谓生死涅槃相待而有。俱空叵得。二约体
融。佛即法界。不应以法界更證法界故。末句谓无
有少法为智所入。亦无少智而入于如。
上通显
回向菩提竟。】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以诸善根普施众生。
决定成熟。平等教化。无相无缘。无称量。无虚妄。远离
一切分别取著。」

【第二佛子下明回向众生。初句总明。谓即前回向
菩提时便以善根回向众生。故云如是回向时也。
次决定下别显行相。有七句。初二句随相。一无放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1c 页
舍心。二无冤亲相。次五句离相。亦不见众生相。二
不取化缘。不称量根性。四无能度我人。末句总结。
即此七句巳摄尽上向菩提行。
上通明回向之
行。】

「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巳。得无尽善根。所谓念三世
一切诸佛故得无尽善根。念一切菩萨故得无尽善
根。净诸佛刹故得无尽善根。净一切众生界故得无
尽善根。深入法界故得无尽善根。修无量心等虚空
界故得无尽善根。深解一切佛境界故得无尽善根。
于菩萨业勤修习故得无尽善根。了达三世故得无
尽善根。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一切善根如是回向时。
了一切众生界无有众生。解一切法无有寿命。知一
切法无有作者。悟一切法无补伽罗。了一切法无有
忿诤。观一切法皆从缘起无有住处。知一切物皆无
所依。了一切刹悉无所住。观一切菩萨行亦无处所。
见一切境界无悉所有。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
时。眼终不见不净佛刹。亦复不见异相众生。无有少
法为智所入。亦无少智而入于法。解如来身非如虚
空。一切功德无量妙法所圆满故。于一切处。令诸众
生积集善根悉充足故。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于念念
中。得不可说不可说十力地。具足一切福德。成就清
净善根。为一切众生福田。此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意
摩尼功德藏。随有所须一切乐具悉皆得故。随所游
方。悉能严净一切国土。随所行处。令不可说不可说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2a 页
众生皆悉清净。摄取福德。修治诸行故。佛子。菩萨摩
诃萨如是回向时修一切菩萨行。福德殊胜。色相无
比。威力光明超诸世间。魔及魔民莫能瞻对。善根具
足。大愿成就。其心弥广等一切智。于一念中。悉能周
遍无量佛刹。智力无量。了达一切诸佛境界。于一切
佛得深信解。住无边智。菩提心力。广大如法界。究竟
如虚空。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无尽功德藏回
向。」

【大文第三结行成德。有四佛子。兼此为五。即为五
段。初成无尽善根德。次佛子至以一切善根下。成
二空智慧德。文有十句。初四我空。后六法空。次佛
子至如是回向时下。成境界清净德。次佛子至于
念念中下。明福智无尽德。次佛子至如是回向时
下。明福智超胜德。次佛子是名下依释结名。】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得十种无尽藏。何等为十。所
谓得见佛无尽藏。于一毛孔见阿僧祇诸佛出兴世
故。得入法无尽藏。以佛智力观一切法悉入一法故。
得忆持无尽藏。受持一切佛所说法无忘失故。得决
定慧无尽藏。善知一切佛所说法秘密方便故。得解
义趣无尽藏。善知诸法理趣分齐故。得无边悟解无
尽藏。以如虚空智通达三世一切法故。得福德无尽
藏。充满一切诸众生意不可尽故。得勇猛智觉无尽
藏。悉能除灭一切众生愚痴翳故。得决定辩才无尽
藏。演说一切佛平等法。令诸众生悉解了故。得十力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2b 页
无畏无尽藏。具足一切菩萨所行以离垢缯而系其
顶至无障碍一切智故。是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以
一切善根回向时。得此十种无尽藏。」

【第二菩萨下辨位果。何等下徵。所谓下释。有十句。
皆先标名。次释义。后是为下结。十种无尽藏。初六
自利。次三利他。后一摄行成果。】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 菩萨成就深心力
 普于诸法得自在
 以其劝请随喜福
 无碍方便善回向
 三世所有诸如来
 严净佛刹遍世间
 所有功德靡不具
 回向净刹亦如是
 三世所有诸佛法
 菩萨皆悉谛思惟
 以心摄取无有馀
 如是庄严诸佛刹
 尽于三世所有劫
 赞一佛刹诸功德
 三世诸劫犹可尽
 佛刹功德无穷尽
 如是一切诸佛刹
 菩萨悉见无有馀
 总以庄严一佛土
 一切佛土悉如是
 有诸佛子心清净
 悉从如来法化生
 一切功德庄严心
 一切佛刹皆充满
 彼诸菩萨亦具足
 无量相好庄严身
 辩才演说遍世间
 譬如大海无穷尽
 菩萨安住诸三昧
 一切所行皆具足
 其心清净无与等
 光明普照十方界
 如是无馀诸佛刹
 此诸菩萨皆充满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2c 页
 未曾忆念声闻乘
 亦复不求缘觉道
 菩萨如是心清净
 善根回向诸群生
 普欲令其成正道
 具足了知诸佛法
 十方所有众魔怨
 菩萨威力悉摧破
 勇猛智慧无能胜
 决定修行究竟法
 菩萨以此大愿力
 所有回向无留碍
 入于无尽功德藏
 去来现在常无尽
 菩萨善观诸行法
 了达其性不自在
 既知诸法性如是
 不妄取业及果报
 无有色法无色法
 亦无有想无无想
 有法无法皆悉无
 了知一切无所得
 一切诸法因缘生
 体性非有亦非无
 而于因缘及所起
 毕竟于中无取著
 一切众生语言处
 于中毕竟无所得
 了知明相皆分别
 明解诸法悉无我
 如众生性本寂灭
 如是了知一切法
 三世所摄无有馀
 刹及诸业皆平等
 以如是智而回向
 随其悟解福业生
 此诸福相亦如解
 岂复于中有可得
 如是回向心无垢
 永不称量诸法性
 了达其性皆非性
 不住世间亦不出
 一切所行众善业
 悉以回向诸群生
 莫不了达其真性
 所有分别皆除遣
 所有一切虚妄见
 悉皆弃舍无有馀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3a 页
 离诸热恼恒清凉
 住于解脱无碍地
 菩萨不坏一切法
 亦不灭坏诸法性
 解了诸法犹如响
 悉于一切无所著
 了知三世诸众生
 悉从因缘和合起
 亦知心乐及习气
 未曾灭坏一切法
 了达业性非是业
 而亦不违诸法相
 又亦不坏业果报
 说诸法性从缘起
 了知众生无有生
 亦无众生可流转
 无实众生而可说
 但依世俗假宣示」


【第二偈颂有二十五偈。初一偈总颂所回善根。馀
二十四偈双颂前回向善根。及结行成益。于中先
有十一偈颂随相。次十三偈颂离相。第五回向竟。】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

【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长行亦二。谓位行
位果。行中释名者。谓所修事善。皆悉顺入坚固法
性。故下文云则为随顺真实住。本分名入一切平
等善根。入即随顺。平等即坚固。平等之理不可坏
故。若顺等理则顺诸善根。故下文云则为随顺佛
住等。此则不唯事顺于理。理事相顺。受平等名。如
此平等方名坚固。此约所回善根。及所向实际。以
立斯名。亦可名为坚固之善根。坚固即善根。若以
随顺望坚固善根。亦通三义。即以无碍善根而为
其性。】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或为帝王临御大国威德广被。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3b 页
名震天下。凡诸怨敌靡不归顺。发号施令悉依正法。
执持一盖溥荫万方。周行率土所向无碍。以离垢缯
而系其顶。于法自在见者咸伏。不刑不罚感德从化。
以四摄法摄诸众生。为转轮王一切周给。菩萨摩诃
萨安住如是自在功德。有大眷属不可沮坏。离众过
失见者无厌。福德庄严相好圆满。形体支分均调具
足。获那罗延坚固之身。大力成就无能屈伏。得清净
业离诸业障。具足修行一切布施。或施饮食及诸上
味。或施车乘。或施衣服。或施华鬘杂香涂香床座房
舍及所住处。上妙灯烛病缘汤药宝器宝车调良象
马悉皆严饰欢喜布施。或有来乞王所处座。若盖若
伞。幢幡宝物诸庄严具顶上宝冠髻中明珠。乃至王
位皆无所吝。若见众生在牢狱中。舍诸财宝妻子眷
属乃至以身救彼令脱。若见狱囚将欲被戮。即舍其
身以代彼命。或见来乞连肤顶发。欢喜施与亦无所
吝。眼耳鼻舌及以牙齿头顶手足。血肉骨髓。心肾肝
肺。大肠小肠厚皮薄皮。手足诸指连肉爪甲。以欢喜
心尽皆施与。或为求请未曾有法。投身而下深大火
坑。或为护持如来正法。以身忍受一切苦毒。或为求
法乃至一字。悉能遍舍四海之内一切所有。恒以正
法化导群生。令修善行舍离诸恶。若见众生损败他
形。慈心救之令舍罪业。若见如来成最正觉称扬赞
叹普使闻知。或施于地。造立僧坊房舍殿堂以为住
处。及施僮仆供承作役。或以自身施来乞者。或施于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3c 页
佛。为救法故欢喜踊跃。为众生故承事供养。或舍王
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妻子眷属。随所乞求悉满其
愿。或舍一切资生之物。普设无遮大施之会。其中众
生种种福田。或从远来。或从近来。或贤或愚。或好或
丑。若男若女。人与非人。心行不同。所求各异。等皆施
与悉令满足。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发善摄心
悉以回向。所谓善摄色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受
想行识。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王位。随顺坚固一
切善根。善摄眷属。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资具。随
顺坚固一切善根。善摄惠施。随顺坚固一切善根。」

【第二广释中二。先明行所依身。次明依身起行。所
依身中先得位。以身为万行之本。位为行道之地。
今帝王等。明得位。然有位必有德。故次名具德。经
云威德广被。下四行经明统领自在德。次云菩萨
安住如是下三行馀经。明正报殊胜德。次依身起
行。具足修行一切布施下。先明随相回向。次离相。
初即回向菩提及回向众生。次离相即回向实际。
今随相中有三段。初总标列善根回向。次依标广
显善根回向。三总结多门善根回向。今初标列中
云具足修行一切布施。即所施之物。十九行经总
列于此。后别开有六十门。次云其中众生。辨所施
田。皆施与者不拣贤愚等。悉令满足。随所求故。次
佛子如是施时下显能施回向之心。望前是能施
回向之心。故云如是施时发善摄心。望后是能回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4a 页
向心故。故云发善摄心。如是回向故。故下诸门回
向之内皆以此心贯之。所谓下列有六善摄。总收
上来能施所施及以施物。】

「佛子。菩萨摩诃萨随所施物无量无边。以彼善根如
是回向。所谓以上妙食施众生时其心清净。于所施
物无贪无著。无所顾吝。具足行施。愿一切众生得智
慧食。心无障碍。了知食性无所贪著。但乐法喜出离
之食。智慧充满。以法坚住。摄取善根。法身智身清净
游行。哀悯众生。为作福田现受抟食。是为菩萨摩诃
萨布施食时善根回向。」

【第二佛子下随文别释中。先总标施行。次所谓下
一一别释。有六十门。内一一皆四。一施行。二回向。
三双结二行。四回向所为。若阙所为则但有三。亦
可合后二段为双结所为。此科宜记。今第一施食。
以食为世命。贵贱同依。故首明之。文但有三。先明
施行。言其心清净。离施过故。谓不求名利果报及
怖畏等而行施故。不贪著者是无贪思。无顾悭者
是无悭思。又施时无贪著。施巳无顾吝。随所施行。
与众生共。兼于理事。名为具足。此心在初。亦贯下
诸段。次愿一切众生下回向行。然其所愿正为众
生。令得成佛即回向菩提。下皆准之。是为下双结
二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施饮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饮法味水。精勤修习。具菩萨道。断世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4b 页
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从清净法而生
其身。常以三昧调摄其心。入智慧海。兴大法云。霔大
法雨。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饮时善根回向。」

【第二施饮中亦三。初施行。次以下二句。牒起。次所
谓下别显愿相。下皆仿此。然所愿即顺物而发回
向之愿。一一皆然。】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种种清净上味。所谓辛酸咸
淡及以甘苦种种诸味。润泽具足。能令四大安隐调
和。肌体盈满。气力彊壮。其心清净常得欢喜。咽咀之
时不欬不逆。诸根名利。内藏充实。毒不能侵。病不能
伤。始终无患永得安乐。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
一切众生得最上味。甘露充满。愿一切众生得法智
味。了知一切诸味业用。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了
达法界。安住实际大法城中。愿一切众生作大法云
周遍法界。普雨法雨。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
生得胜智味。无上法喜充满身心。愿一切众生得无
贪著一切上味。不染世间一切诸味。常勤修习一切
佛法。愿一切众生得一法味。了诸佛法悉无差别。愿
一切众生得最胜味。乘一切智终无退转。愿一切众
生得入诸佛无异法味。悉能分别一切诸根。愿一切
众生法味增益。常得满足无碍佛法。是为菩萨摩诃
萨布施味时善根回向。为令一切众生勤修福德。皆
悉具足无碍智身故。」

【第三施味。愿得上味者佛但食入口悉为甘露。】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4c 页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车乘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皆得具足一切智乘。乘于大乘。不可
坏乘。最胜乘。最上乘。速疾乘。大力乘。福德具足乘。出
世间乘。出生无量诸菩萨乘。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车
乘时善根回向。」

【第四施车乘。义通车马。愿中皆约代步。以后第十
六别施车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衣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得惭愧衣以覆其身。舍离邪道露形
恶法。颜色润泽。皮肤细软。成就诸佛第一之乐。得最
清净一切种智。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衣时善根回
向。」

【第五施衣。施衣能感妙色。以衣禦寒。令颜色润泽
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常以种种名华布施。所谓微妙香
华。种种色华。无量奇妙华。善见华。可喜乐华。一切时
华。天华。人华。世所珍爱华。甚芬馥悦意华。以如是等
无量妙华。供养一切现在诸佛及佛灭后所有塔庙。
或以供养说法之人。或以供养比丘僧宝一切菩萨
诸善知识声闻独觉父母宗亲下至自身及馀一切
贫穷孤露。布施之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
切众生皆得诸佛三昧之华。悉能开敷一切诸法。愿
一切众生皆得如佛见者欢喜心无厌足。愿一切众
生所见顺惬。心无动乱。愿一切众生具行广大清净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5a 页
之业。愿一切众生常念善友心无变异。愿一切众生
如阿伽陀药。能除一切烦恼众毒。愿一切众生成满
大愿。皆悉得为无上智王。愿一切众生智慧日光破
愚痴暗。愿一切众生菩提净月增长满足。愿一切众
生入大宝州见善知识具足成就一切善根。是为菩
萨摩诃萨布施华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清净
无碍智故。」

【第六施华。先列施物。后供养下明所施田。及自身
者。身为福田。足法器故。依之进道。故施自身胜施
外道无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鬘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人所乐见。见者钦叹。见者亲善。见者
爱乐。见者渴仰。见者除忧。见者生喜。见者离恶。见者
常得亲近于佛。见者清净获一切智。是为菩萨摩诃
萨布施鬘时善根回向。」

【第七施鬘。鬘者贯华如环而为首饰。或以璎身。】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香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愿
一切众生具足戒香。得不缺戒。不杂戒。不污戒。无悔
戒。离缠戒。无热戒。无犯戒。无边戒。出世戒。菩萨波罗
蜜戒。愿一切众生以是戒故皆得成就诸佛戒身。是
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香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悉得
圆满无碍戒蕴故。」

【第八施香。准下十度万行皆香。此遍语戒者翻破
戒之秽故。有十二愿。一不缺谓具持三聚。二不杂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5b 页
谓不杂外道。三不污谓无染心。涅槃云乃至染环
钏声。亦名污菩萨戒。四无悔谓不犯重故。犯重之
人多生悔恨。五不缠谓设有误犯深惭愧故。知其
故犯。数犯不生惭愧。深爱著犯。见犯是福。名之谓
缠。六无热。七无犯。谓定共相应故无惑热。常持如
初故无犯。九无边。十出世谓道共相应。离断常边。
成出世行故。十波罗蜜者谓远离二乘圆修十度
方名不犯菩萨律仪。是智所赞戒。末句结因成果。
谓五分之一。】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涂香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施香普熏。悉能惠舍一切所有。愿一
切众生戒香普熏。得于如来究竟净戒。愿一切众生
忍香普熏。离于一切险害之心。愿一切众生精进香
普熏。常服大乘精进甲冑。愿一切众生定香普熏。安
住诸佛现前三昧。愿一切众生慧香普熏。一念得成
无上智王。愿一切众生法香普熏。于无上法得无所
畏。愿一切众生德香普熏。成就一切大功德智。愿一
切众生菩提香普熏。得佛十力到于彼岸。愿一切众
生清净白法妙香普熏。永灭一切不善之法。是为菩
萨摩诃萨施涂香时善根回向。」

【第九施涂香。十度皆有熏发资长菩提心。辟除蔽
恶。俱得称香。】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床座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得诸天床座。證大智慧。愿一切众生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5c 页
得贤圣床座。舍凡夫意住菩提心。愿一切众生得安
乐床座。永离一切生死苦恼。愿一切众生得究竟床
座。得见诸佛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得平等床座。恒
普熏修一切善法。愿一切众生得最胜床座。具清净
业世无与等。愿一切众生得安隐床座。證真实法具
足究竟。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床座。修习如来净智境
界。愿一切众生得安住床座。得善知识常随覆护。愿
一切众生得师子床座。常如如来右胁而卧。是为菩
萨摩诃萨施床座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修习正念
善护诸根故。」

【第十施床座。后第十八有别明施座。故晋译此为
床敷。深见当也。】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房舍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皆得安住清净佛刹。精勤修习一切
功德。安住甚深三昧境界。舍离一切住处执著。了诸
住处皆无所有。离诸世间住一切智。摄取一切诸佛
所住。住究竟道安乐住处。恒住第一清净善根。终不
舍离佛无上住处。是为菩萨摩诃萨施房舍时善根
回向。为欲利益一切众生随其所应思惟救护故。」

【第十一施房舍。言不舍佛无上住者。住大寂室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住处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常获善利其心安乐。愿一切众生依
如来住。依大智住。依善知识住。依尊胜住。依善行住。
依大慈住。依大悲住。依六波罗蜜住。依大菩提心住。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6a 页
依一切菩萨道住。是为菩萨摩诃萨施住处时善根
回向。为令一切福德清净故。究竟清净故。智清净故。
道清净故。法清净故。戒清净故。志乐清净故。信解清
净故。愿清净故。一切神通功德清净故。」

【第十二施住处。言住处谓僧坊等。】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诸灯明所谓酥灯。油灯。宝灯。摩
尼灯。漆灯。火灯。沉水灯。栴檀灯。一切香灯。无量色光
灯。施如是等无量灯时。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为欲摄
受一切众生。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
得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正法。愿一切众生得清净
光照见世间极微细色。愿一切众生得离翳光了众
生界空无所有。愿一切众生得无边光身出妙光普
照一切。愿一切众生得普照光于诸佛法心无退转。
愿一切众生得佛净光一切刹中悉皆显现。愿一切
众生得无碍光一光遍照一切法界。愿一切众生得
无断光照诸佛刹光明不断。愿一切众生得智幢光
普照世间。愿一切众生得无量色光照一切刹示现
神力。菩萨如是施灯明时。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安乐
一切众生故。以此善根随逐众生。以此善根摄受众
生。以此善根分布众生。以此善根慈悯众生。以此善
根覆育众生。以此善根救护众生。以此善根充满众
生。以此善根缘念众生。以此善根等益众生。以此善
根观察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施灯明时善根回向。
如是回向无有障碍。普令众生住善根中。」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6b 页

【第十三施灯。言宝灯者如夜光之类。以沈水旃檀
香。用和酥油。无量色者然膏色白。然漆色赤。然油
色黄。然油色绿。如是种种愿中。瑜伽明施灯得净
眼报。烧燃灯供佛。大能灭罪生福。令发愿言。当以
大海为油。须弥为炷。然大明灯。照佛刹海。供养无
休。又愿法门之灯。大愿为炷等。今文愿中具身智
二光。并可思准。】

「佛子。菩萨摩诃萨施汤药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于诸盖缠究竟得出。愿一切众生永
离病身得如来身。愿一切众生作大良药灭除一切
不善之病。愿一切众生成阿伽陀药安住菩萨不退
转地。愿一切众生成如来药能拔一切烦恼毒箭。愿
一切众生亲近贤圣灭除烦恼。修清净行。愿一切众
生作大药王永除众病不令重发。愿一切众生作不
坏药树。悉能救疗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
光出众病箭。愿一切众生善解世间方药之法。所有
疾病为其救疗。菩萨摩诃萨施汤药时为令一切众
生永离众病故。究竟安隐故。究竟清净故。如佛无病
故。拔除一切病箭故。得无尽坚固身故。得金刚围山
所不坏身故。得坚固满足力故。得圆满不可夺佛乐
故。得一切佛自在坚固身故。以诸善根如是回向。」

【第十四施汤药。施药近果得无病报。如薄俱罗。远
得药王树身等。愿中言不重发者。经云。世医所疗
治。虽瘥还复发。如来所治者。毕竟不复发。言自在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6c 页
坚固身者。生公云。金刚为内照之实。非唯金色。故
云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惠施一切器物。所谓黄金器
盛满杂宝。白银器盛众妙宝。琉璃器盛种种宝。玻瓈
器盛满无量宝庄严具。砗磲器盛赤真珠。玛瑙器盛
满珊瑚摩尼珠宝。白玉器盛众美食。栴檀器盛天衣
服。金刚器盛众妙香。无量无数种种宝器盛无量无
数种种众宝。或施诸佛。信佛福田不思议故。或施菩
萨知善知识难值遇故。或施圣僧。为令佛法久住世
故。或施声闻及辟支佛。于诸圣人生净信故。或施父
母。为尊重故。或施师长。为恒诱诲令依圣教修功德
故。或施下劣贫穷孤露。大慈大悲爱眼等视诸众生
故。专意满足去来今世一切菩萨檀波罗蜜故。以一
切物普施一切。终不厌舍诸众生故。如是施时。于其
施物及以受者。皆无所著。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种
种宝器盛无量宝而布施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
谓愿一切众生成等虚空无边藏器。念力广大。悉能
受持世出世间一切经书无有忘失。愿一切众生成
清净器。能悟诸佛甚深正法。愿一切众生成无上宝
器。悉能受持三世佛法。愿一切众生成就如来广大
法器。以不坏信摄受三世佛菩提法。愿一切众生成
就最胜宝庄严器。住大威德菩提之心。愿一切众生
成就功德所依处器。于诸如来无量智慧生净信解。
愿一切众生成就趣入一切智器。究竟如来一碍解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第 677a 页
脱。愿一切众生得净未来劫菩萨行器。能令众生普
皆安住一切智力。愿一切众生成就三世诸佛种性
胜功德器。一切诸佛妙音所说悉能受持。愿一切众
生成就容纳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一切如来众
会道场器。为大丈夫赞说之首。劝请诸佛转正法轮。
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器时善根回向。为欲普令一
切众生皆得圆满普贤菩萨行愿器故。」

【第十五施器言施受皆无所著成波罗蜜故。然随
一器即发多愿。未必一器以对一愿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