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文义记〔卷六〕-唐-灵裕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1a 页
No. 211
华严经文义记(卷第六)

*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灌顶之土相。是自在起用无碍。故名□□□□。若实
慧纳受圣职。名曰童女。法名波若庄严法门也。恭敬
心者。能求之念也。好乐等者。教颀之法也。就所顺中。
大乘者名总句。求诸巳下名曰别也。就其别中。初两
句明护小乘心。次观法二句明护烦恼心。至三世巳
下七句明依心起行。就其行中。三世一句。解了一句。
决定一句。住无一句。此四句明依心生解。次不违一
句。决定一句。住如一句。此三句明依解兴行。灭一切
妄想等一句。是住如之差别也。

就自陈来意中。亦有三问三答。初明其体。次显其名。
境界者用也。就其用中。约唯总别二门。谓普门是总。
所谓佛刹巳下名别。就此别中。有一百一十七陀罗
尼。就此一百一十七中。初之八门明信法差别。次功
德陀罗尼巳下十门明自行方便法。三从业陀罗尼
巳下有三十八门。明利他方便法。四从无碍实际陀
罗尼巳下有六门。明自行成就法。五从世门法陀罗
尼巳下有十八门。明利他成就法。六从分别佛身陀
罗尼巳下有三十七门。明自他行极大用自在无碍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1b 页
之义也。心如虚空者总也。馀句别也。谓入深一句。安
住二句。具足三句。智慧四句。得无碍五句。住无碍六
句。善能七句。行世间八句。善巧九句。于一切时十句。
敢此十句中。初明解方便。第二句行方便。次四句明
解成就。末后四句明行成就。

* 救度国比丘善现第十一

自此巳下是第二大段明因渐行成。故堪为知识。就
此段中。初十位明自分行成。故堪为知识。第二十阶
明他分方便行成。故堪为知识。凡自分者。正是十行
之一位也。欢喜行之净土。堪能济物。名曰救度。出则
以物济世。名曰善现。法名随顺菩萨庄严法门也。正
念思惟者。名曰总句。馀十一句名曰别也。地者犹地
法也。行者心行心流者。心行从缘用在非一也。用而
外照名曰智光。光之所照名曰性也。语法者明光照
法性故。则成外业之用也。圆满者正报法也。无间者
依报法也。出家日近者。盖是十行之初故也。就不知
法中。初三句明法身体相用。次具妙三句明报身体
相用。真金六句明应身体相用也。

* 输那国童子名释天主第十二

戒行清净离此尘相。名曰释天主。土名义未详其
致也。法名黡子算印。此外论为所求也。文殊教我者。
明此三法皆是波若之别门。此即法体也。我因巳下
明一法一切法。即是相也。善男子巳下明于用也。菩
萨算数者。明出世数法也。知沙等者。广明用相也。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1c 页

* 海住国优婆夷名自在第十三

无慧之土宽而不动。名海住。忍欲结巳缘所不坏。名
曰自在。法名无尽功德藏庄严法门。故以一食之施。
能饱及于尘众也。直心一句。弥广二句。笇数三句。净
法四句。智慧五句。分别六句。于三七句。出生八句。得
大九句。断三十句。此正是依心生解。乃至成行也。日
能生长。月则除热。山便高而集众。海则宽而容宝。盖
以知识具此德故。故须广求如海吞流也。龙王者。况
于乐友受教心成。大宝山者。明教能生宝。故须爱也。
次以善巳下明知识之教。有利他之用也。此皆就教
故。异前吞流也。菩提心者总也。馀之十四名曰别也。
害敌两心明无瞋也。悭幻谄贪。此之四句明无贪也。
瞋怠无平四心差别。明无痴也。馀之四心。明三毒既
除。即成行亦备也。慈者涅槃心。益者除暴心。无求欲
者戒行究竟也。若直对贪瞋有方便毕竟四门以说
者。则义亦无嫌也。

就二十八同中。初句是总。馀者名
别。又就别中。初之九同辨于同因。次境界巳下十三
句明同体亦极。就同体中。初之六同论于解具。次精
进七同就行以彰同体。又此二门各有方便成熟二
门之别也。次同清净业不违巳下五同。明三业自在。
以成同果也。功德藏者总也。如随意巳下别也。就其
别中。一令物发愿。二除苦。次四句能令众生解行两
成。集亦斯断也。

* 大兴城长者甘露顶第十四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2a 页

精进之土炽燃无崖。名曰大兴城。进退合仪名曰长
者。无尽之旨纳在心首名甘露顶。法名如意藏功德
法门。思惟故观察。观故往趣。趣故能登。登故摄受。摄
故能尽。尽故度竟。度故清净。清净故遍观。遍观故心
从法转。心从法转故一显常。显成教證两智。就到净
土境界中。初明周遍推求长者法身。次乐求巳下广
明推求之行。广明中。初二句明乐求之心由习而生。
二于善知识巳下七句。广明所生行相不同。三虽不
由他巳下九句。明于善财知行出自本。而相从始发。
故须习近也。九句者。不由一句。净脩二。增长三。成就
四。满足五。大悲六。一切智七。普贤八。如来九也。

* 师子重阁城长者法宝周罗第十五

离痴乱之土决定胜出。名师子重阁。定合深旨名曰
法宝。长者之名不异前释。法名满足大愿也。九功德
藏者。亦唯总别之二门也。开彼者。法来从心也。观彼
者。即心而成照也。圆净者。有垢皆尽。摄彼者。契成巳
用出生者。一用一切用。然此长者正以体寂真定净
土为家故。乃其中有十重之法门也。此犹似八未曾
有之别义。回向三处者。谓除贫一。见佛菩萨二。闻法
三也。不可坏法身者。菩萨法身也。法云者。口业差别
也。

* 实利根国普门城长者普眼妙香第十六

善现之土彻穷本性。名实利根。缘无不摄。名普门城。
真戒以资慧眼。名普眼妙香。法名令一切众生欢喜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2b 页
普门法门也。就长者答中。初寄除物病明摄生戒具。
二我又善知巳下。托和香供养。显善戒亦集。就前句
中。初明识病以处治。二除其巳下明将养合仪。三我
以如是巳下明疗功周毕妙称物情也。就摄善法戒
中。初辨香相。二烧此巳下明因香以成顺行也。一丸
者。明少尚旷周。多则宜然也。

* 满幢城满足王第十七

不着之土胜出方便。名满幢城。无著自在名满足王。
法名幻化法门。喜乐二心初地。净者二地。灭者三地。
广与庄严二心四地也。无著等三五地也。见诸一心
六地也。自在者七地。顺法二心八地也。见等三心十
地也。调伏者折伏也。教化者爱语说法也。悯念者悲
心也。度者行教也。

* 善光城大光王第十八

尊重之土照无不朗。名善光。照胜于前。目曰大光王。
法名大慈幢行三昧。就知识答中。初则指出法体并
显得之始终。二从善男子我住此行巳下。汎明三昧
用相差别。三从善男子且待巳下。对事交现以显用
相不虚之义。就前汎明中。初明令物起趣道方便心。
二我以如是巳下明此三昧能令众生正行成立。三
此城众生巳下明真道究竟随见不同。四此城众生
巳下结益归本。谓三昧故然。

* 安住城不动优婆夷第十九

善法之土劫所不迁。名曰安住。智力自在魔不能制。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2c 页
名曰不动优婆夷。法名无坏法门。就第二进涉脩途
中。初明标心居定。二尔时善财巳下正明进行之相。
三如是悲心念时巳下明善财心至仰感圣接不惓
之义。四尔时善财从智慧巳下明于善财既蒙圣接。
则进行前路究竟之义。就第二善财进行中。初六思
惟明奉教不违。二从作是思惟巳下九心。明得法除
慢成润益之义。三复作是念巳下七句。明发悟缘生
知见善友成益之义。四从念善知识巳下十念。明知
识事要交益不虚之义。七句者。出生一。起菩萨二。出
生三。见佛四。分别五。出生六。长养七。若直就出生。以
为三句者。则义亦无嫌。就十念中。初五明方便行。次
现一切智巳下五句。明正道益相。就自陈来意中。初
一问答明于法体。二境界云何两问答明于用也。此
两问答者。一直请令说用在甚深。第二问答明用虽
甚深请其承力。就因喻以说。就因喻答中。初明见佛
为起心之由。二从善男子巳下明胜境现前起乐心
方便。三善男子时彼如来巳下明如来知机授之以
法。四善男子我于尔时巳下明顺教脩行得法之义。
五我发此心巳下明得法行成展转相续过无不尽
义。六善男子我初发心来巳下明过相既尽遂胜入
佛境德无不备。七善男子我入此无坏巳下正唤善
财交现大用不虚之义。就此第七句中。一问定前情。
二随情广现。三汝见此不者。明审见虚实也。

* 不可称国知足城出家外道名随顺一切众生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3a 页
第二十

真实之土一分满足妙息名诠。名不可称。寂相无求
名知足城。依空起用。尘所不辱。名出家外道。机无不
称。名随顺一切众生。法名至一切处法门。就外道答
中。初答名以显体。二无依无作巳下广辨用相。三此
知足城巳下明用无用相故。乃众生莫知是谁也。既
言用无用相。则邪无不尽。故特对邪见以明也。悉得
分别一切众生三昧者。明前分身由定而生也。出生
者。正明分身遍在诸趣也。其有见者。明现而成益也。
长养者。总明益相。住一切劫巳下别明益也。谓一者
起愿。二者成行。三不著一句随顺一句。名曰解也。具
足一句明于德也。

* 甘露味国长者青莲花香第二十一

自此巳下是第二胜进方便行。当应是十回向之别
义也。救护一切众生。令人乐见道无不被故。就甘露
味国及其香花以辨其相。法名一切诸香也。善财进
行中。初六句明厌世心成。次常乐两句明济世心成。
次供养一句明信心行相。次真实一句明十住行相。
欲得一句十行行相。满足者回向行相。于一切劫一
句十地行相。诣一切佛一句佛尽行相。入一菩萨二
句普贤行相。悉闻两句明性起行相。向无上道者犹
是念当得也。次志求五句念佛法也。次欲净五句明
念佛行也。就知识答中。初明香体相别不同。二彼香
生起巳下明成香根本亦皆备达。就此句中。初则总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3b 页
知原起成香所由。次人中巳下别就报位明于因别
及以用相优劣不同也。不善习气者。盖明离误心烦
恼真戒之香也。此即总也。五欲一。除烦二。降伏三。断
一四。离三五。此即除三鄣之差别也。无染著者。犹成
前慧香之句也。具足巳下明戒香具足也。故此文中。
句虽有十。总唯解行香也。

* 楼阁城海师名自在第二十二

法名大悲幢净行法门。盖以不坏之行胜出无染故。
名自在也。不可坏乘者佛乘也。离二巳下正辨不坏
之相也。寂灭乐者。住无乐也。远离者。过凡故不坏也。
得菩萨等者。明过凡所得也。道者犹菩提。庄严者福
德也。萨婆若浪者。一切种智也。成就等者。一切智也。
就知识答中。初则答名以显法体。二在此海边巳下
广明用相。就此用中。初明随事兴益若无不除。二我
知海中巳下称理实观真化亦满。就初句中。初明益
相。二善男子巳下总结益相。以示善财。就真化之中。
判亦同此。

* 可乐城长者名无上胜第二十三

法名成就至一切趣菩萨净行庄严法门。言至一切
趣者。犹是等诸佛回向之别名也。慈悲一句。润泽二
句。离烦恼三句。心不放逸四句。拔不善五句。精进六
句。脩习七句。慧光八句。满足九句。充满十句。趣一切
智十一句。然此十一句中。精进巳下他分行也。就答
中。初答名以显法体。二行等巳下假徵以显用也。无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3c 页
依无作者。略明法体相根真伪也。诸神通者总句也。
普眼者天眼也。知悟者天耳也。神力者神足也。具足
者宿命也。离诤者漏尽也。广长舌者他心通也。分别
等者三明也。

* 难忍国迦陵伽婆提城比丘尼名师子奋迅第
二十四

法名菩萨一切智底法门者。犹是至一切处回向义
也。问答可解也。

* 国名崄难城名宝庄严女人名婆须蜜多第二
十五

法名离欲实际清净法门者。即是五地舍妄会旨随
用清净无尽功德藏义也。就善财进习中。大慧一句。
长养二句。一心三句。建立四句。广脩五句。为众六句。
方便七句。满法八句。明净九句。诸通十句。究竟十一
句。次第差别相在可知也。就问答中。初问答明于法
体及用相差别。第二问答明得法原由及处所不同
也。答名者。即是显体也。若天等者。即是用也。入安乐
城者。答于所问。奉妙天冠者。詶于脩请也。

* 城名首婆波罗长者名安住第二十六

法名不灭度际菩萨法门者。盖是随顺平等善根义
也。我开者明其相也。境界者谈于用也。一念知三世
总也。念际等别也。念者念成就。劫者想成就。随顺者
慧成就。净庄严者智成就。成就者行成就。分别者道
成就也。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4a 页

* 光明山观世音菩萨第二十七

法名大悲法门者。即是随顺等观一切众生义也。住
在西阿者。欲明其人大悲内勋近兹永夜接化故也。
及诸佛法者。十力等也。法流者无生流也。彼诸佛法
及庄严等者。报身差别也。不思议业者应身也。是如
来者。即是佛也。法云者即法师也。功德者行教益时
也。十力者得果也。次难见难过巳下四句。明其知识
能生正道真益。是故难遇也。就其答中。成就大悲法
门者。答名以显体。二教化巳下明其大悲随化之相。
三善男子我行巳下明其大悲益利差别也。就其益
中。初除此世苦。二复次巳下除他世苦也。十八恐怖
者。犹是十八怖畏也。就此十八中。初五怖畏者。皆是
烦恼畏中之差别也。贫穷不活诤讼畏者。不活中差
别也。大众可知生死等三者。恶道之别也。不同等三
者。恶业畏也。次身心等三者。总明前畏其唯身心两
门也。崄道者当似贼难等崄。非同五道之崄也。普贤
者总也。馀之八流名曰别也。善根者戒也。劫者慧也。
成败等者利他行也。除生死者。令物灭苦也。菩萨行
者。不住道也。然此诸行皆是展转相续。能汎行者。终
到大果。故名流也。

* 东方菩萨名正趣来诣此金刚山顶第二十八

法名菩萨普门速行法门者。此即如相回向之真义
也。寔以此门深證无生妙合先际。故言东方来入此
会也。又此一行迹是空门。明相殄息故。及善财更无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4b 页
南游之事也。普于十方者总。清净等者别也。清净一
句。分别二句。满一三句。顺一切法四句。等观三世五
句。说平等六句。不著七句。无著无碍八句。然此八中。
初二句法身也。次三句应身也。此即身业之相也。说
平等者口业也。不著两句意也。

* 城名婆罗婆提天名大天第二十九

法名云网法门者。即是无著解脱不住道义也。正念
一句。一向二句。出生三句。精进四句。得不五句。决定
六句。三昧七句。陀罗八句。大愿九句。诸辨十句。诸力
十一句也。四无碍智演说无穷。名曰长臂。说成究竟
名以水洗面也。

* 阎浮提内摩竭提国有道场神名安住第三十

法名不可坏藏法门者。即是法界无量天真常住出
生之义也。寔以此行迹参證位明相渐息故。乃方中
更无南东之号。又复行熟将入佛家。故在阎浮提摩
竭国也。

* 阎浮提内城名迦毗罗婆有夜天名婆婆婆陀
第三十一

自此巳下有十二阶。明教脩成就行成。故堪为知识。
就此十二阶中。初十阶明菩萨行因满足。次摩耶一
人明菩萨行体亦集。末慈氏一人明行果究竟。前十
阶者。即是十地之别名也。然此地德皆是体證无漏
自在无碍返迹重昏尘所不辱仪相。是于故此十阶
之知识皆以夜天为名。既言无漏。则是入佛境界。不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4c 页
离本处。理在决定。故所住处皆在阎浮。及摩竭不远
等也。法名成就菩萨光明普照诸法坏散众生愚痴
法门者。即是初地智慧之自在也。

就夜天答初问中。
初问中初则显其问合。二我巳成就巳下正答巳證
法体差别。三善男子我于恶众生巳下广明巳證行
相不同。就此广明行相中。初长行。后偈颂。就长行中。
初明大慈与乐。二善男子我常如是思惟巳下明拔
水陆闇溺之苦。三我为一切众生巳下明能化物除
结断集。四若有众生迷于十方巳下明济以道益。五
善男子我见贫苦巳下谓能令众生尅灭满足。若总
而束之。则初之三句明慈悲具足成光明之用。馀之
二门明化众生脩道剋灭成坏敬之能也。

就重颂二
十一偈中。初五偈劝脩四无量。馀十六偈劝脩六根
及与通明。成法身净报除苦剋灭。以出长夜之滞也。
次第二问又近者。盖明初地巳上真寂缘起妙出始
终。故偏有此问。不同前三十之知识也。

就答中。初明
过去久脩。先际行立。以答发心之早晚。二善男子尔
时玉女岂异人乎巳下明会通。更脩彰后际德备。以
詶得法之时节。既能二际之行。具摄在巳。则便古今
平等。妙出始终。成无之久。无近之近。自在毕竟也。自
下知识久近之义。例如此判。若明成行之位阶降之
相以释者。则义亦无嫌也。我唯知此巳下彰高推有
在。次善财以偈赞叹者。明解顺虚宗。自幸利深。仰赞
供养酬恩故也。此亦彰得法之浅深获利之阶降然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5a 页
矣。

就赞辞十偈中。初四偈明彼夜天报身圆满三业
清净。次三偈明三业自在说无穷以彰极妙也。

* 阎浮提内有摩竭国有夜天名甚深妙德第三
十二

法名成就菩萨寂灭定乐精进法门者。即是二地进
脩之始相也。就设敬既周自陈来意中。但有一问一
答。略无久近之问。寔以此位相是脩道之初行浅非
深故也。就初答中。初则显前问合。二善男子菩萨成
就十法巳下正詶其问。就此正詶其问中。初则汎举
十法劝令脩行。二善男子我巳成就巳下正明夜天
说所證以答善财。就十法中。初五句明定慧行成见
于如来体相用益。五身之别。大光明海。度脱众生者。
亦是益中之义也。次一一毛孔巳下五门。明见佛行
成三业自在化用之法门也。就说巳所證以答善财
中。初明澄心真定境无不现。二善男子我如是了知
巳下明定心既净则静无不顺通无不备之义。三善
男子我如是脩习巳下明定德既备遂善巧方便返
迹尘中。随机广化缘无不益义。就更示高位中亦一
长行二偈颂。就重颂十三偈中。初一偈总明定行自
在能见于佛。次十一偈明所见之佛德相差别。末后
一偈颂前高推有在。就德相中。初三偈明三业为佛
体。馀八偈明三业无碍利益无穷。若通颂前答者。则
义亦无嫌也。

* 去此不远如来右面有夜天名善目观察众生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5b 页
第三十三

法名正受普光喜幢法门者。即是三地定行之别名
也。就第二顺教脩行中。初明辞退标心居定。二尔时
巳下正明顺教脩行之相。三尔时善财法诣巳下明
顺教行成达到之义。就第二顺教脩行中。初善财起
自力方便。二时喜目巳下明善财得他力方便。三尔
时善财即时巳下明自他两力既具。则摄成巳用成
行之义也。就第五自陈来意中。有三问答。初一问答
者。明息乱归定。具无问之问无答之答。故乃善财见
彼即当问也。正受菩萨普光三昧即是其答。此亦即
是见净土法身之两义也。就此答中。初明定体。次一
切毛巳下明于定用。就此用中。初明定出十度成利
他之行。二显现喜目巳下明自利行德亦唯十度。三
出无量身云巳下明自他行成能兴供养顺佛之义。
四从为一切众生现喜目巳下明摄成巳德见佛不
舍。以成化益之义。五彼一一身云巳下明时众获利
显其夜天说法不虚之义。六尔时善财童子皆得见
用如上巳下明其善财闻法成行荷恩以仰赞。就赞
辞中。初六偈明其夜天应法及报三身具足自在无
碍。以成知识之行。次四偈明三身既具能出天云供
养诸佛普贤行备故成知识也。就第二答中。初九十
八偈半明始脩方便。次偈后长行明会通今古。显终
行亦备。就九十八偈半中。初二十五偈答发心之请。
就此答发心中。初七偈明过去发心受身处所。次我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5c 页
时巳下十二偈明报身清净夜感奇梦。次我时觉大
王巳下六偈正明因梦向佛成发心之义。二从是巳
下七十三偈半答于第二几时之问。就中初五十佛
明地前方便。次有十佛明见道行立。谓八正是也。馀
之四十佛明托之供养得无生法忍。末后二偈结成
究竟。然此三地者。是世间行。终得无漏光明。故乃还
寄久近之问。以邪行成之毕竟也。

* 于此众中主夜天名妙德救护众生第三十四

法名教化一切众生世间法门者。即是四地之别名
也。就设敬既周自陈来意中。初一问一答明于法体。
二尔时善财偈赞巳下有三问答。明于法名及證之
早晚并得證之方。就初问答中。盖有答文而无问辞。
谓诣夜天所者。即是问也。就答中。初明为现三昧显
无说说。二尔时善财即得巳下明于善财以无问问
證入前境摄成巳行。三尔时善财见彼夜天巳下明
于善财庆巳所得礼拜仰观。四尔时夜天巳下明于
夜天显化事周摄用归本之义。五尔时善财巳下明
于善财偈赞以美其德。就第二證入前境中。初明摄
法成定。次得此三时巳下明定成有用。就此用中。初
明器世间相。如是等一切世界巳下是众生世间相。
满大愿力故巳下明智正觉世间相。就器世间中。初
明知尘。即世间体也。次如是等巳下明于知界。即世
间相也。三悉见五巳下明于知道。即世间用也。彼诸
等者。犹道中差别也。就众生世间中。初则牒前界趣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6a 页
为现身之所。二见彼夜天巳下明于夜天随处现身。
三为地狱巳下明现身除苦成益之相。就此成答中。
谓初化五道以成益。又复巳下明济三界以生利也。
为欲界者。盖简龙居人以邪人道。守界义强故也。故
为人也。一畏中。初一是总。馀者名别。次如是巳下明
总别两门畏无不摄也。就别明畏中。初六畏明信中
有碍。次失菩提心巳下四畏明住中有失。三生死畏
巳下八畏明行中有损。四诸贪巳下两畏明回向有
妨。就智正觉十七句中。初十一句明自分智相。次在
一切佛巳下六句明他分智相。又此二中。各光明自
利。后说利他。悲者利他也。心海者利他也。就二十偈
半中。初十二偈半叹于夜天三业德备。次八偈庆巳
所成三种世间行成自在。以显知识之德备也。

就第二问答中。亦初问后答。名为何等者。问其法。名
之如者。请得證早晚。脩行何者。咨于显證之具。所以
兴此问者。盖欲自长神心同證无二故也。就答中有
长行及偈。就长行中。初明法深平等妙息名答。次谛
听巳下明率巳智力就因喻以广詶。前妙息名答中。
初此处甚深者是总。次一切巳下是别。就此别中。初
对下人不證以显其深。二何以故巳下据上人能知
以成深义。就上人所知中。初四句明此深法是他利
大人之境界。次一切佛刹四句明此深法是自利大
人之所安心也。就广詶中。初则答前二问。二从善男
子我巳庄严具巳下明以事佛善根。为得理方便。答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6b 页
于第三何行同也。就答前二问中。初则詶于法名。次
时彼女人巳下答第二问。三则会通也。就前答名中。
初出世界差别。明妙德幢脩行成佛度人因缘。二尔
时普贤巳下明普贤助化令息慢平等得法名之义。
就前世界差别妙德佛度人因缘中。初则略明听说
之义。次往古巳下正明说相。就此说相中。初说时节
世界差别之相。次时彼城中巳下明于轮王出世为
佛施主之义。三时彼城北巳下正明如来出现世间
度人之义。就此如来出现世间度人之中。初明净土
光现。二最初妙德幢佛巳下明法身随出度生之义。
就此段中。初明妙德尊号备建。二为化众生巳下十
二句。明于如来放光名缘。三尔时众生巳下明有缘
皆集。四尔时妙德幢巳下正明如来随机说法度人
之义也。就第二召集有缘中。初明放光。次满七日巳
下明于动地。就放光中。初十二句别明放光。次佛子
巳下总结前光成益之义。十放光者。即是十句。又七
日为一句。次称情为一句故。乃先后句有十二也。满
七日者。谓七日之中。放此十二光也。就有缘皆集中。
初明从众见净土以赴道场。次一切金刚巳下明向
佛心净事成道用。谓成身口与意三业供养也。若言
观佛精成瑞相先现者。则义亦无嫌也菩萨者即众
生世间也。就第四随机说法中。初明如来称根授药。
次令无量巳下二十句明授如成益。三何以故巳下
释成能益义。就二十句中。初两句明人天行相。次一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6c 页
句明二乘行相。次十七句明大乘行相。然凡夫善弱。
理无自固。故乃文中阙无立号。小大两门。体是无漏。
缘所不坏。故乃文中并安立秤也。就大乘行相十七
句中。初四句明于信相。次平等三句明于住相。次方
便三句明于行相。次菩提心三句明于回向。次无量
众四句明十地行相。就第二普贤助化中。初明普贤
随机显化。二时彼众生见巳下明机随化转除慢之
义。妙身者身业化也。大王当知者。口业化也。即是神
通相粗。唯被下。从口业是妙化兼上哲也。就第二机
随化转中。初明下情寻伏。次时彼圣王巳下明上哲
向顺。就此向顺中。初明王升虚空告及兆民。次尔时
巳下正明轮王共众趣佛成离慢方便。三尔时妙德
眼女巳下明方便行成入佛境界除慢究竟得法之
义。就告及兆民十偈中。初一偈举佛德胜出劝众疾
往。二无量一偈明圣出甚希故须速往。三普见三偈
明于如来心行殊胜故须速往。次无量四偈明于如
来益世不空故须疾往。五各辨一偈正教大众各辨
所赍发于胜心。为疾往之仪。就第三除慢究竟之义
中。初明妙德以巳上珍仰事如来。次于虚空中巳下
明奉心纯净事转更妙。三于其盖中巳下明更妙故
圆净真土境现心目。四尔时妙德幢佛巳下正明见
佛闻法除慢究竟得法名之义。就净土门中。初明同
体净。次又见彼一一巳下明自在净相。三时彼女人
巳下相见而成益也。卢舍那者上首功德也。劫者劫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7a 页
世界也。一一者总明自在也。种种巳下二十句别明
也。此亦相同十世界海也。就第四见佛闻法中。初明
见佛说经。次时彼女人巳下明闻法得定。三复得三
昧心巳下有三十四心。明得定故心净。四如是等心
巳下明心净故證法自在。五出普贤巳下明證法故
普贤行成。就得定中。初则总明得定显教并利益之
相。次所谓巳下有十二三昧。别明定相。次得如是巳
下明结归前数。就十二门中。初五自利。次七利他。就
心净中。初八心明智方便心。次一切无著巳下七心
明断方便心。如来等者断贪之始。爱念等者除瞋之
始。三无疲倦巳下六心明依前智心成自利行也。四
分别一切巳下六心明依前断心成利他行也。五向
佛巳下七心明自他淳熟成佛尽行相。故自在法门
之中。亦有总别及结三句之别也。我为夜天等十种
受生者。盖明夜天倒说地前得方力。故虽径六道种
性。不坏见佛闻法。而无暂废也。就重颂三十八偈半
中。初一偈颂前法深绝名之义。馀三十七偈半广颂
因喻。就中有一百一十佛者。盖欲自明彼诸佛广兴
供养行成建立自在之义。

* 于此道场去我不远夜天名寂静音第三十五

法名菩萨无量欢喜庄严法门者。即是五地难胜之
法也。就设敬既周自陈来意中。初一问答明略说显
体门。二此法门者巳下明广说显相门。三为久如巳
下一问答明体相融同妙出隐显始终平等义。就立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7b 页
相四门中。一问所作者问其力用。二境界云何者问
会境界之分齐。三何等方便者问得境之解。四为何
等行者问成解之行也。就答为何所作中。初则就巳
智力说法度人以显法门力用之相。二善男子我以
如是等巳下明言义既周结皈化门以成称机。欢喜
法门之用义也。就前段中。初明令物脩法身之行。二
为贫穷者巳下明其化物成净土之行。就法身行中。
初九心者明于化人成信地之行。二善男子我为众
生巳下明十波罗蜜成正行之义。色声等者。令物离
著成布施之行。若见在家等者。明令物离过成戒度
之行。清净色等者。犹百三十不共法。即是佛尽之行
相也。清净藏等者。犹是莲华藏净土之名别也。为贪
欲等巳下正明化物脩净土因行之相。

就答第二境界问中。初一句观菩萨功德因行法门。
次又善男子巳下十句明观诸佛功德果行法门。三
起者非起巳下明境出自中非从外来以成真观之
义。四佛子巳下明言义既毕结詶前问之义。就菩萨
功德中。初明境别不同。次我见巳下明境成心用调
柔清净之义。下观佛功德。例同此判。就前境界差别
中。初总后别。就其别中。初十八句明观上首功德。次
种种诸大众巳下明观著属功德。就前上首中。初七
句明法身功德。次妙庄严巳下十一句明报身功德。
又此二中各有三业之别。诸道者意业也。超度等者
意业也。夫论佛身。其唯色光及云三相之别。此即三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7c 页
身之殊义也。以成真观中。起者一句明智从内现也。
得等六句明境非外来也。何以故巳下举法非事释
前心境非外之义也。非入者非香也。非度者非法也。
非漏者非味也。

次佛子此法门者无量无边巳下是答第三问相。盖
显法相虽深可奇因喻以陈故。名曰方便。若以善巧
相成名曰方便者。则义亦无嫌。故此答中。初之九句
明法门天真诠所不及。次此法门者非生一切诸法
巳下有二十二门。正明就喻显说被时成方便之义。
三如此诸喻巳下略明法喻相显。以成方便之相也。
究竟方便者。犹此法善巧成也。此即九中之总句。馀
八句者。谓一真。二常。三深。四广。五坚。六遍。七则统摄。
八则最上而无二也。就二十二门中。初三门明自利
方便法。次大地五门明利他方便法。三须弥三门明
自利行成法。四庆云七句明利他行成法也。五树王
五句明自他无碍佛尽之法也。

次尔时善财巳下答第四问也。就此答中。初则直明
十行。二菩萨巳下明将行显真成起具之义。就前直
明十法中。复有举辨与结三句之义也。夫言起得净
成者。犹似闻思脩證也。

就答久近中。初长行。后偈颂。就长行中。亦初明时节。
二辨世界。三论施主。四明佛出。五明值佛发心之义。
就此第五值佛发心中。初明遇佛高发胜心为受法
之本。次彼道场上巳下广明见佛闻法长养心清净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8a 页
之义。三善男子巳下明命机结詶劝脩之义。就第二
广明见佛中。初说往劫闻法次第。次于彼佛刹巳下
论于此劫得法先后。就说往劫中。初九佛别明见佛
得法。次佛子巳下牒前显后。显受生交回报无定据。
而恒见佛闻法长道心而不废也。就论此劫中。初则
牒前显后。面奉三佛为證法方便。次见卢舍那巳下
明方便既熟妙穷法界自在无碍也。就此段中。初明
见佛。次复得巳下明于得法。三得法门巳下明得法故
成胜用方便广受大法起行之义。就此胜用方便中。
初明于十方佛所听受正法。次又见卢舍那巳下明
于此方真身佛所听受正法。三又复见彼巳下明于
此方化身佛所听受正法。四出生巳下明受法行成
智用自在。五得圆满智地巳下明宿命智具妙穷佛
境。六于念念中巳下总明宿智知佛始终究竟之义。
明智者脩慧也。观察者證慧也。就第四智用自在中。
初一句总明智用。次于一一巳下十一句别明用相。
就别明中。初两句明闻慧之用。次摄取三句思慧之
用。次逮得三句明脩慧之用。次见一切佛三句明證
智之用。就第五宿命通中。初则总明通体。次知无量
巳下别明通相。就此别明中。初六句明知佛行。谓初
之一句明知本。则摄五也愿则略无。故乃文中唯有
六句也。次菩萨诸地巳下八句明知诸佛地位阶降
三知无量佛为菩萨时出世佛刹海巳下四句明知
诸佛佛尽行相也。

就重颂十偈中。初三偈观于善财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8b 页
起脩方便。馀七偈颂巳所行久近之义。就更示高位
中。初明夜天自分诲周。更推高德以示善财胜修之
妙轨。二尔时善财巳下明其善财既蒙指授荷恩以
仰赞。就偈中。初一偈明自幸业深来有所遇。以五偈
正叹前德无相而相。随世以成化。次四偈叹其能说
以法益我。

* 道场上如来众中夜天名妙德守护诸城第三
十六

法名妙德自在音声法门。即是六地般若真筌之教
法也。就设敬既周自陈来意中。初问答明入證之仪。
第二问答明證无證相妙出始终。就答诸问中。初则
叹其问合。二善男子我巳成就巳下正答所问。就正
答中。初则答以化教法门。二法施巳下明行教法门。
三我以十行巳下答以道法。四佛子我如是巳下詶
以德法门。就初化教法门中。初则总明化德。次于一
切法巳下别明化德。就此别明中。初明护烦恼心。次
安住巳下明深念心也。得一切利巳下明求一切智
心也。长养等者。明师德成立也。净日者。明智净故成
师也。等心者。明心净故成师也。断一切者。行净故成
师也。就第二行教法门中。初则总明行法。以出生巳
下别明行法。三佛子巳下对机结詶益世之义也。能
专求者。佛尽智也。故答久近中。初长行。后偈颂。就长
行中。谓始于初唱。终于悉现在前巳来。明始起因行。
二岂异人乎巳下明会通。以显终行。此则举始以成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8c 页
终。故乃会通成在终门也。就重颂十四偈中。初二偈
叹法深以为心本。馀十二偈颂因果二行也。就善财
荷恩仰赞夜天十四偈中。初六偈明彼夜天自利利
他二种方便心成之义。次二偈明心既成立则师德
具足。次六偈明心净无垢内照圆明师智亦具。然此
德智二门相并是用。故乃文中皆以同佛为叹辞也。

* 此佛众中夜天名开敷树华第三十七

法门名无量欢喜知足光明法门者。即是七地功用
行极智照无碍也。就设敬既周自陈来意中。初一问
答明无量法体。第二问答明前体用托缘始终脩成
之义。就答第二境界问中。初就如来极果明此法门
力用自在成益之相。二从佛子我入巳下正依巳證
以显法力。就初句中。如来方便者。正明佛力能益众
生。若有等者。明前品得利由于如来以显圣力。一切
悉蒙者。牒结以显力义也。就正依巳證以显法力中。
初则略明自巳入此法故。洞穷舍那本业因缘。二善
男子我知巳下广辨知相。三佛子以如是等无量法
巳下结归所明之旨。四以如是等巳下结入善巧大
用自在同佛之义。就第二广辨知相中初知如来在
于往过教化众生起离著之心。成地前方便。二佛子
卢舍那巳下明佛前世化度群品。令入證地正旨之
义。就前句中。初明令物得离相实解除烦恼鄣。二具
足成就大慈巳下谓令众生解成行立断于业碍。三
成就通力巳下明以三轮广化众生。剪灭报鄣苦碍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9a 页
之义。教化成就一切巳下口业也。一切劫者意业也。
悉能遍游巳下明前三业无碍自在故能益物也。分
别名口业也。于念念中者。是意业随智也。

就答久近
中。初明听说分齐因果之义。二从佛子往古巳下正
就因喻广。答其相岐。此两中各有长行及偈二周之
别。就前长行中。初明法深难说难闻二乘不恻之。二
除佛神力巳下明自他二力具足无缺方能说闻。三
何以故巳下释成难说难闻而复得说得闻之义。难
知是总。馀五句是别。

就重颂二十一偈半中。初五偈
颂前总说。就中。初一偈颂前难知。次四偈明出四心
颂前五句别相之义。次出生九偈颂自他二力具足
无缺心如金刚故成说闻之义。次了达五偈半正明
法是佛智故。乃难说难闻颂前。何以故巳下释成之
义。次善财二偈正明审机来有所遭。宜当勤脩。勿得
懈怠以自失也。

就正答长行中亦初辨二会通。就前
辨相中。初寄轮王明胜脩行具。二诧宝光明女明内
行。亦集资成于外。三王施女衣巳下明外资于内。就
前轮王中。初出轮王国土因缘。二明轮王对苦以脩
十悲。三则脩行大舍。就出轮王国土因缘中。初明时
节及世界名号。二明诸佛兴世三辨世界相貌。四明
轮王御时泽沾兆庶。五明世薄情浮众苦普集闻及
大王之义。就明轮王对苦兴悲中。初则总明对苦悲
无不集。次即发巳下明且随化相略论十也。所言十
者。一明无信之苦。二明贪瞋之苦。三明无常故苦。四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9b 页
恐怖故苦。五见疑故苦。六无明故苦。七邪命故苦。八
爱缚故苦。九无目故苦。十不调故苦。夫此十中。谓初
之三句明欲求众生。次三句明有求众生。馀之四句
明妄梵二求也。就第三脩行大舍中。初则命及前田
许施不违。次即时巳下明广列所施相貌不同。三时
城东门巳下明地处平正属行施之所。四时彼大王
巳下明王报清净施主德备。五尔时阎浮巳下明众
田悉集。六时王见巳欢喜巳下明良田既至喜不自
胜。七复次佛子巳下明正对前田敬心离慢行施之
义。今施汝等者。谓更列胜财。故异于前也。帝释等者。
譬于乐胜。孝子喻者。邪于喜妙。次何以故巳下释成
喜妙。谓由施故成此等行。故须喜也。入一切等者。明
功用行。相入深等者。明无功用行相。

就宝光明女赞
辞五十二偈中。盖直颂王德具足圆满。亦不一一专
颂上事。就中。初八偈颂王正报德具生能除灾。二往
昔诸群生巳下十七偈明大王德备有所沾益。故能
除灾以生物行。三王父名净光巳下二十六偈明轮
王德具能踵继先王之业不坠之义。末一偈明其天
女自迷巳怀有庆遭之美也。净饭王者。犹大方便智
也。摩耶者。犹大愿力也。夜天重颂十偈者。盖颂前所
见往遇之事。就中。初二偈明天眼相具。故有所见。次
二偈明天耳相。故有所闻。次五偈显宿命相具。故有
所见。末后一偈结巳成颂劝修之义也。

* 于此道场有夜天名愿勇光明守护众生第三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29c 页
十八

法名随应化觉悟众生长养善根者。即是八地净佛
国土之教化也。摩尼王网罗覆身者。盖显报行具足
故也。就此报行具足十九身中。初一具本。馀者是末。
又就末中。初六身就自分德备以明身具。次诣诸佛
巳下五身。据他分报满以显身相。三除灭巳下七身
依自他两分毕竟之德。以辨身义。就设敬既周自陈
来意中。初明设敬。既周妙合无生得證满足。二尔时
善财说偈巳下寄问答之门。广显得證之相也。就前
得證中。初得十心者。即是无生法忍。第二得菩萨共
法者。即是胜行之差别也。三明善财重颂庆巳所遭
更请摄护兴报恩之义。就第二胜行中。初明善财观彼
夜天得微尘共法。是即举数显体门。二所谓巳下列
名巳广说。三得如是等巳下。明辨相既周结成统摄
无外之义。就广说八十四门中。初二十二门明胜行
之体。次大慈共法巳下终于不退智共法有四十七
门。明胜行之相进脩差别。三从受生共法巳下竟此
段有十五门。明于胜行体相既具则大用自在无碍
之义。此亦是三时之别门也。就前胜行体中。初四门
明自行方便。次诸根共法巳下六门明他利方便。三
清净色自共法巳下竟此段。明自他缘起三业自在
成用之义。谓辨才共法巳下是口业相也。净德共法
巳下意业相也。就胜行相中。初六门用利他方便心。
次诣一切佛共法巳下三门明自利方便心。三教化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0a 页
共法巳下六门明利他方便行。四深入共法巳下五
门明自利方便行。五不退共法巳下三门明利他行
成。六满一切佛刹细巳下九门明自利行成。七方便
共法巳下竟此段。明自他行极自在之义。就此自在
中。谓自在是总。馀句是别。就其别中。境界者法自在。
脩行等者业自在。安住等者心自在。尽未来劫者愿
自在。信者信自在。长养等者犹智自在。之别名也。就
第三胜行大用自在中。初应化一句总明其用。次住
共法巳下别明其用。就别明中。初二句明智无不集。
次无着二句明慧亦圆满。三容等三句明身业行成。
四陀罗尼两句明口业亦备。五深入两句显意业复
建。六明净共法巳下四句明三业随智进止自在益
世不虚之义。就善财重颂中。初三偈颂前十心及于
共法得成行之义。次二偈仰求更释。次四偈明更释
有益故须求也。末一偈结知识恩深报在无穷之义。

就第二段中。一何等者问其名。二发道心者问其因。
三久如者问景行也。问既有三。则答之节数。义亦同
矣。就答初问中。初言此法门者。正答法名。二善男子
我入此巳下广明法门力用之相。就此广显中。初明
法出生灭无色可色。二而能显现无量诸色巳下正
明体虽非色。然其随化则无色不色以成觉悟长养
之义也。非一异者。犹本末无碍也。就无色非色中。初
一句总说。二所谓巳下广辨其相应有百句之别义。
三佛子我住此巳下明结成在我用无不备也。就百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0b 页
句中。初二十句明自利行体。二随应现前色巳下六
句明利他行体。三非比非无比巳下十四句明自利
行脩。四令一切众生巳下十三句明利他行脩。五从
寂静色巳下十六句明自利行用。六从悦众生眼色
巳下十六句明利他行用。七从放一切光明色巳下。
明普贤身色建立满足自他无碍。八于念念中巳下
明大用自在像无不现也。

就答第二问中。初则略明
听说取舍之义。二从佛子乃往古巳下明广就因喻
辨于得法早晚之义。就前略明中。初明久近难说劝
众令舍。以佛子巳下明说在于粗劝众令取。就前劝
众令舍中。初一喻明理无久近而从缘离妄故有久
近。第二喻者。明从缘久近。即非久近。如似日现而无
现相也。此之两理皆就日为况。明教智具足超出自
本灭发之义。三海喻者。明三际平等證非外来妙绝
始显之义。四虚空喻者。明成坏自彼。五化人喻者。明
忧喜非我。此等二喻明不住真道。成由理出。故乃寂
灭于久近也。若言一者。去无去相。二者来无来相。三
者度无度相。四者持无持相。五者有无有相者。则义
亦通矣。就第二广说门中。初托受报次第明于往世
起行次第得法时节及发心久近之相。二尔时太子
岂异人乎巳下明会通更脩长养前心转胜之义。三
明重颂。就此重颂三十六偈中。初一偈略明听说之
义。次十八偈正颂受报起行得法时节也。三一切诸
导师巳下颂于会通更脩之义。成佛之问略无别答。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0c 页
寔以此经所明脩行随所分證。皆成大觉。故乃文中
更无谠谠之詶答也。

* 此阎浮提有园林名流弥尼有夜无名妙德圆
满三十九

法名受生自在法门者。即是第九善慧舍于八地五
生自在终共法云。成正觉之别义也。又从八地入于
九地相在稍难故。复更须渐渐游行也。就设敬既周
自陈来意中。初问答明受生行体次第。二问答明受
生之行力用分齐。第三问答明行成久近。就答初问
中。初总举十数略叹功能。二何等为十巳下假徵以
列名。三何等为供养一切佛巳下一一广说。四住是
菩萨巳下就人总结。以明功用之义。五时彼林天巳
下重颂六偈。后少文结也。就十门中。初供养一句总。
馀九是别。就别中。一发心。二观察寂灭。三直心。四普
照一切藏。此之四句明先际行立。馀生佛家一。光明
力二。萨婆若三。法界教化四。精进五。此之五行显后
际行备。夫论广说者各既有十。则文亦同。尔就办供
养中。复有徵辨与结三句之殊。下九例同。就初辨相
中。初明利养。供养无量者明香花。供养积集者明脩
行。供养自下辨相中。句数增减。亦义在无定也。就辨
发心中。初则总明发心。次起大悲巳下十心别明心
相。三如是等巳下总结前心成受生之义。悲者利他
方便。值遇者自利方便。大悲者利他心。成离謟曲者
自利心。成发大愿者。自他淳熟也。就辨观察九心中。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1a 页
法海者解心法门也。不疲等者。戒行法门也。出生者
慧行法门也。普贤巳下明毕竟法门也。就辨直心中。
直心一句。深入一句。深心三句。皆一切四句。何一切
五句。趣诸六句。离垢七句。长养八句。散怀九句。悉为
十句也。次第可知。就辨普照一切中。初则总明方便
缘无不照。次贫巳下十句正明前缘行相差别。谓十
度是也。就生佛家辨相中。生诸一句。同三世二句。同
诸善根三句。同诸佛法四句。远离五句。长养六句。得
佛七句。随所八句。不舍大愿九句。闻法十句也。就光
明力辨相中。深入一句。遍游二句。供养三句。无疲四
句。知一切五句。成就六句。知一切七句。知一切佛八
句。悉究竟说一句法九句也。就萨婆若辨相中。童子
身一句。于无量二句。究竟三句。入不可坏四句。得非
境界五句。于无量中六句。知诸世界七句。分别一切
八句也。就法界教化辨相中。佛刹一句。究竟二句。悉
行三句。应受四句。善能五句。净智慧六句也。就精进
辨相中。灌顶一句。一切世界二句。悉地三句。脩菩萨
行四句。知诸众生五句。知三世六句。知法次第七句。
知一切劫八句。随应九句。次第转正法轮十句也。庄
严者身业也。转法轮者口业也。住诸法门者意业也。
就重颂十偈中。初一偈颂供养。第二偈颂发心。第三
偈颂观察。第四偈颂直心。第五偈颂普照一切藏。第
六偈颂如生如来家。第七偈颂光明力。第八偈颂萨
婆若。第九偈颂法界化。第十偈颂勇猛。就答第二门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1b 页
问中。初明夜天自引巳生以显当来菩萨生之力用
有十种瑞相。二佛子摩耶夫人巳下就现在受生以
显瑞相。三佛子我一念巳下结德属巳。以显巳德自
在无碍也。就摩耶夫人中。初举十光明召集有缘。二
从佛子于此林中巳下正明受生之时自在无碍以
显受生法门力用之义。三从佛子摩耶夫人生菩萨
时巳下正明夫人生菩萨时显现炳然而无生相之
相义。四从佛子我一念巳下明夜天自说一知一切
知自在之义。就第二受生之时自在无碍中。初则就
处总举受生自在之数。次何等巳下假徵以广说。就
此广说中。初一明外有所集。第二明内有所容。次三
四五六明身有所现。次七八及九明身有所出。第十
一门明报有所感。谓净土琳琅炳著目前也。就所现
中。谓初显菩萨供养诸佛听闻正法。次城邑等者。明
依闻起行。次其身等者。明行巳得报。次布施等者。明
报既具足。则果亦清净也。就答第三问中。初长行。后
偈颂。就长行中。初辨随缘受生起行之相。二会通以
显更备也。

就重颂中。有二十三偈半。还颂前事。初一
偈略明听说之仪。以九偈半颂前起行次第。次十二
偈颂会通之文。末一偈结显无穷义也。

* 迦毗罗城有释迦女名瞿夷四十

法名游生死中者。犹是园林游戏门。此即法云之德
自在之别义也。就此知识中。初明辞退有所趣向。二
正念巳下明顺法脩行正趣高人。三升堂巳周遍推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1c 页
求巳下明行不虚行得瞩尊颜。四从尔时善财五体
头地巳下明到巳设敬。五从礼巳合掌巳下明设敬
既周正陈来意。六则更推有在。文显可知也。就第二
顺法脩行正趣高人中。初明善财念法以进趣。二尔
时彼天巳下明离忧妙德天为不请之友。助显瞿夷
来迎善财令进修方便不倦之义。善财答言巳下明
其善财蒙眷心畅。略陈巳坏以为进趣之行也。四尔
时善财将升法堂巳下明其善财进趣行成为妙德
大天散花说偈供养之义。就十偈中。初二偈明善财
人胜故难遇。次三偈明人胜由于心妙。次二偈明心
净故成行。次譬如三偈明行成故大夫志立见佛不
久。五偈后俱升法堂者。明内外相资同證无差也。

就第五正陈来意中。初一问答明行体。第二问答邪
法之力用。第三问答明行成德位阶降之义。就答初
问中。一长行。二偈颂。三结归所宗。谓一切菩萨法海
法门也。就长行中。一叹其问合。诫听以许说。二善男
子巳下正说。就正说中。初十句明普贤行集。次十句
明习近之方。谓行成由于友立。就普贤行中。一举数
以显无碍。二辨相。三是为巳下结成无碍之义。就重
颂十三偈中。初依善知识一行有两偈颂。第十远离
生死有三偈颂中。问八行各有一偈。故有十三也。一
念皆能诣者。颂心常乐住也。就答第二问中。初明入
法成智无法不知。二何以故巳下举理释成明法力
故然也。就初句中。初明知此世间自土之法。二如此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2a 页
娑婆巳下明知境无边谓他国之法。就知自土法中。
初知有为法。二彼诸劫中巳下知无为法。三知彼眷
属诸菩萨巳下明自体缘起法。就此自体缘起中。初
发心者十住法成就等者十行法。种种等者迥向法
也。诸地等者十地法也。圆满等者是地果之别义也。
就地体中。自在者是总句。馀者是别句。摄智等者利
他行。诸住者自他不二也。自在行等者摄报果也。脩
习行者愿智果也。就答第三问中。初明随处受身起
行之相。二尔时太子岂异人乎巳下明会通不二。三
彼佛灭后巳下明见佛闻法更起胜脩方便成普贤
之行。四佛子我唯知此巳下明自知巳心知法分齐。
五重颂。就前段中。初明一切宝主王。在家果备。生好
太子。纳于胜妻。共见如来成信心方便义。二时彼太
子与诸眷属礼彼如来巳下明太子生信化。及太王
令脩出家果。使太子升位。得广脩福行之义。就太子
纳妻中。初明因其入园迭相召问为进脩方便。二彼
女人闻是巳下正明太子与女婚姻礼备相资无二
之义。三尔时太子闻彼如来巳下正明夫妻相资行
成见佛闻法悟道之义。就婚姻礼备相资无二中。初
十偈明女自陈情叹述太子求纳之义。次十一偈明
太子问女能生定属。更立道契。以显自巳不直在情
而巳。次二十四偈明女母代陈颂于巳女从生福果
报。并陈女之志行。显堪为妻妇义在无疑。盖能知女
者。唯母故也。四尔时太子答言善哉巳下明取心虽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2b 页
定宜更陈道节。以显先难后易。次七偈半重颂前义。
更无别也。五时女答言巳下十四偈明女自申心显
所求处。大小苦甘受不违之义也。就第三见佛闻法
中。初明太子闻佛出世。以衣与妻欲显将行之义。二
时彼女母巳下十偈明女母见太子分衣与女欲共
去见佛。乃自陈巳心嫂女。得处愿毕之义。三时彼太
子巳下正明进路见佛闻法得益之相也。就重颂中。
初一偈颂善财德妙。故欲摄取。次二十偈颂。前受报
起行因缘。次十一偈颂见佛闻法。起胜修方便。成普
贤行义。末一偈颂前仰推会通之文。无别颂也。

* 此迦毗罗城摩耶夫人四十一

此一知识明菩萨行体。盖寄摩耶夫人大幻自在妙
慧平等證教两智。以为菩萨十地之体实而教證两
智生佛之功义。在无缺。故乃持就摩耶佛母以显。就
此文中。初明辞退。二作如是念巳下退巳进行。三尔
时善财答罗刹巳下明行成故得见知识。四尔时见
摩耶夫人有如是等巳下明见巳设敬。五白言大圣
巳下明自陈来意。以显大幻之法门。六则高推有在。
就退巳进行中。初作如是念者。明惆量见人闻法之
方。二宝眼天巳下明圣人向化不违前念之义。就初
见人闻法之方中。初明善财心怀进退兴难遇之念。
二从善知识者巳下正明知识法身清净难见之相。
三如是等巳下牒前真身。明见唯普贤。显巳智弱见
在不易之义。凡真身而言。略有十九。谓初之四身正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2c 页
明法界缘起成真身之义。二非生灭巳下四身明身
非无常是故真也。三一切诸相巳下三身明身非情
相是故真也。四无穷尽巳下四身明非无常故则与
后际等住出于情见。五如净日巳下四身明身非情
相故而无相不相以成身也。善业化者报身也。持佛
者应身也。如意者应之别用也。生灭犹始终。来去犹
往还。虚实犹真伪。聚散者离合之别名也。就圣人向
化中。初托宝眼明见理分明心因具足。二法妙德天
明依心生解。三善眼罗刹者。显依解成行。此三具足
则见反之行具也。若就断除三鄣以辨其相者。则义
亦通矣。就前心因中。有二十四城。初二城明护烦恼
护小乘心因具足。次九城明依前心因脩起十度。先
后二际自利之行。次广心九城明自利既树则他利
亦备。次心城自在力巳下四城明自他无碍。就依解
兴行中。初之十门明戒行具足。谓直心者。正是戒行
之别名。次十法明依戒成宗三昧是也。

就第三行成
故见知识中。初则答前善说更请所行。二答言巳下
正明罗刹略詶真空以显去道。三尔时善财随顺其
教巳下明顺旨解成得有所见。凡言去道者。义在前
境。故异于前行者也。夫论所见。其唯净土之与法身。
二门之别也。若据三种世间。巳明所见者。则义亦无
嫌。谓尔时善财见如是等种种色见巳下。是智正觉
世间也。就众生间世中。初则举前依报。以显正报圆
满之义。次具净色身巳下广明正报身相差别。三尔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3a 页
时善财见摩那夫人巳下总牒前身。明于随用非一
之义也。就前第二身相差别中。初则随行差别。广明
身相有五十不同。二如是色非色巳下总摄前身。明
要唯五阴更无别也。就五十身中。初二十四身直就
身体以显身相。二从不虚色身巳下五身就身相差
别以显身义。三一相色身巳下十身据身用差别以
明身义。四从无所依色身巳下十一身托利益差别
以显身义也。又体相及用相非对栈。故乃文中皆先
明身体。后显离诠。言道不及。若论益也。则迹乱尘中。
事在无恒。故乃说家直辨身相。不云绝言也。就初段
中。初之五身。明法身体相用。二不染色身巳下七身
明报身体相用。三无量形像色身巳下十一身就应
身体相用。四不灭身一身明前三身离诠之义。就总
摄前身中。一切众生想者。假无不照。故成真想。空无
所有者。明前五阴如醍醐之相。色身成就者。明空而
是有。故成非色之色义。就智正觉世间中。初牒前所
见。以显正智益世之义。二从行不可坏巳下广明智
正觉身相。三于一切世间巳下总收前德成在惠为
佛母之义。就广明中。初明六度行成为集业之义。二
得净法身巳下明于法身。三显现无量巳下辨于报
身。四一身充满巳下明应身亦具大悲者持戒也。出
生者忍辱也。知一切巳下禅定也。分别了知巳下般
若也。次三身之中。亦应各具体相用也。

即变巳身与
摩耶等者。明改本成末大用无殊。故成教道行也。五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3b 页
体投地者。五种方便妙合有为也。即得无量者。统摄
无外也。从三昧起者。更入大幻之法门也。

就第五自
陈巳怀中。初一问答正明大幻行相差别。第二问答
明大幻之行位成近远。初云文殊教我者。欲明终无。
别。终由始而成终故也。就答中。初则总明德法与卢
舍那为母。二善男子巳下明于菩萨来下受生故成
母义。三善男子彼妙光明来入我身巳下明身亦不
大而能广苞故成幻义。

四善男子我为卢舍那佛母巳下明一生一切生故
成大幻义。凡一生一切生生义应无限。今且举一百
七十佛属所生者也。所言佛母者。若别对三身。则以
三道真智。内照圆满。出生大觉。故名母也。若论随相
义王宫生父母者。则易解。皆悉为母者。犹一因一切
因。就答久近中。亦初就一佛以明始脩见道成立。二
则会通不二。更奉多佛。明脩道亦备。但此据学穷故。
偏言不可数劫。斯则以本际不可知故。则行亦不可
知也。正念天女者。犹是智慧之别相也。

* 国名海涧园林名大庄严藏弥勒菩萨四十二

法性苞含胜出无碍。名海涧国。总发统摄行德斯聚。
名曰园林。万宝交莹出生无尽。名大庄严藏。夫言弥
勒者。此言慈氏。盖显慈用自在地果毕竟。故乃此位
特寄其人。以为知识也。法门者。或名大慈。或名大悲。
或名菩提心。或名受生。或名入三世智。正念思惟庄
严藏。此盖随义之通塞也。就此文中。初明善财蒙二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3c 页
童诲导起脩进趣二偈后尔时巳下明行巳到。三尔
时善财头面礼敬巳下明到巳设敬。四白言巳下明
往复以陈来意。五善男子汝今往诣文殊师利问巳
下明其慈氏高推有在。又从实知问于一生义在稍
难。故乃特须忉利天上正念。天女以为见圣之良媒。
若准上来亦应是知识之一门。但无其说法。故摄为
慈氏之方便也。□□者犹福德之差别也。此童子者。
亦是助化之知识也。又金刚心之与一生。理非胡越。
故乃善财更无告辞之文也。

就起脩进趣中。初明二
童陵虚诲赞令便速脩。二尔时善财闻如是等赞巳
下正明善财奉教而脩行。就前陵虚诲赞中。初明二
童加于善财令三业调顺得不疲之力。二又作是言
巳下正示高位令去心有标。三汝诣彼问巳下正劝
善财速赴高位咨受生之法。四善男子汝不应一善
根巳下劝舍劣心更崇胜想。以显良友见在不易。五
若见闻法恭敬供养巳下劝舍轻心。当作宝想。以显
难遇。六复次善男子善知识者则为慈母巳下劝在
法莫生人过之想。以显难遇若也。总而束之。则初二
段明何所习近。中间三段辨云何习近。第六一门辨
何故习近。就示高位中。一则示处。谓国园及楼三种
土也。二示其人谓弥勒是也。就第三劝问受生法中。
初则直劝往参。二何以故巳下明有德故须参。三善
男子彼菩萨巳下正举前德。能令行人入證具足。故
须参也。就第四劝舍劣心中。初举善财巳得十法。劝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4a 页
令更脩。莫生足想。二何以故巳下举法实多。释成劝
意。三是故巳下结。就释中。初六十无量明助道行法。
二脩菩萨法巳下證道行法。三觉悟菩萨诸庄严行
巳下明不住道法。四善男子略说巳下明大用自在
法。就前六十句中。初明自分行相。二发起无量不坏
信心巳下明他分行相。三净脩无量巳下明二分行
成满足之义。就自分中。初明利他方便。二脩净菩萨
无量直心巳下明自分利方便。就他分中。先明自利
方便。次发起无量法明巳下明他利方便。就第五劝
莫生轻想中。初则直劝莫轻。二何以故巳下明生善
处多是故莫轻。第二何以故巳下明灭恶德具故勿
轻也。就第六当作师想中。初十句明劝善财当于知
识作除苦想。二又善男子巳下二十二句正劝善财
作勇猛不退想。三又善男子巳下劝自念病重无得
简师得失想。就无得简师得失中。初十句直劝勿简。
二何以故巳下三十句释。三善男子如是等巳下八
句结。其善友全是行本。故须莫简也。就第二善财奉
教脩行中。初长行。后偈颂。就长行中。初明善财闻赞
心喜不倦心成。二见诸如来巳下明由心生解法无
不照。三尔时五体敬礼巳下明依解兴行重人敬处
之义。四又复等观巳下明由行成道。谓见脩等是也。
五尔时善财巳下明得成在人。则妙解圆备。深知此
处。即是净土智慧。众生往在其中。故须敬也。就净土
之中。略有二门。谓初明深达二际。不同凡夫。无为众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4b 页
生往在其中。二出过众生为教化故。而不舍离者巳
下明大用自在不同。二乘有为众生往在其中。就重
颂中。有五十五偈颂前第五净士之义。就中初三十
六偈明人净故堂净。二佛子巳下十七偈明堂净故
人净。末两偈明结德归人礼敬求护之义也。就初人
净故堂净中。初十偈颂前不住有为人。次二十五偈
颂不住无为人。末不离一坐处一偈明寂用无碍。处
所不居。故乃安住及于住此二句之文。皆不摄也。

就第四大段中。初一问一述。明善财心无越起。要藉
无际而生。故师叹既周。还遣善财问于文殊。二尔时
善财五体敬礼巳下一问一述。明其善财既不失本
实。则来合其时。心具决然。三善男子汝先所问巳下
正提前问。开楼观以广詶。四尔时善财白言此何法
门巳下两问答明问。名以求会实。五善财白言从何
所来巳下两问两答。明泯去久近。以显一生无一生
相。故无生而不生。若总而束之。还是三问答之别义。
谓初两问两述。即是法体。就第一述成中。初则对众
以指述其能脩。二从善财汝今得最大利巳下正唤
善财明前所述。是善财所有。故宜自幸。三尔时弥勒
巳下正推本友。明劝善财知得自幸之由。四尔时善
财巳下明于善财既蒙圣劝。则解徵先原成行之义。
就对众指述中。初叹心因成立。即序述行所径历远
近之义。二如是童子学大乘者巳下正述心因及起
方便摄行义。三从善男子世间有能发无上心者巳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4c 页
下明其善财心行。既然则实是希有难遇之高士也。
四从善男子若有菩萨如是学者巳下叹其行成德
齐普贤威仪同佛。以成三千独一之心也。径历百一
十知识者。谓此四十通。于十信即是五十。然此五十
之中。各有方便自体二种法门。以为学行及脩二种
境界。即是一百知识也。又摩耶慈氏位穷学顶力用
自在。故此二人各具五德。念以二五之十。配于前百。
即是一百十一知识。夫知识头数既然。则所历之城
事亦同。此就正唤善财。明前所述是善财所有。劝其
自幸中。初明得见根本知识闻法生道。故须自幸。第
二汝今获大善利巳下明得见四十一知识。故须自
幸。第三善财汝应巳下正观自幸之义。过去诸佛不
得此法者。当是十住中便成正觉之佛也。夫心力难
思。故今文殊向彼申臂。以助供养之具。然先际既摄。
则后际自来。故慈氏当尊。亦即以手而摩善财。就第
二问中。初则举出自疑。二大圣今者巳下正举慈氏
所行。以为所问之法。三唯愿巳下结请也。就慈尊述
成中。初以偈赞。显于善财不舍本际道心圆备。二偈
后告善财言巳下明于慈尊印前显后广明善财心
本既具遂德无不集义。就偈赞中。初以偈颂。二偈末
少文明赞不虚。赞有傍利之义。就此六十八偈中。初
一偈总叹善财德备具足能来见我。次十偈明善财
得文殊之解故来合其宜。三成就智慧网巳下有十
四偈。明来心清净故乃妙也。四无比正直心巳下二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5a 页
十六偈。叹于善财心因成立随顺文殊成自利利他
行相之义。五分别诸佛巳下十一偈明劝善财巳具
上行宜当自幸之义。末六偈总结其德。明于善财岂
直现益无崖。若后之获利复义亦无穷也。此亦还颂
前段之述文也。就第二明善财心本既具法无不集
中。初略明心本具足值此良师道互郁茂为诸佛护
持义。二何以故巳下广明菩提之心力用广大德无
不建释成善哉义。三善男子汝得善利得阿耨多罗
巳下少文结属其人以显善义。就第二广释中。谓始
于此唱。终于三世诸佛成正觉。故明心与理合根本
成立生善具足义。二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自在药以
下竟此段。广就喻门明心与行同体离自在成灭恶
之义。就前段生善中。初一句对果以显本立。二为良
田巳下托末以广辨。三佛子菩提心者如是巳下总
结无穷。寔以此据其终欲摄行以归普贤。故乃广辨
其心。以显始终无二方。得毕竟故也。就广辨中。有一
百一十五句。谓始于初句。终尽能满菩萨诸大愿。故
有十八句。明自利行心解行道乘四心成也。二者慈
母巳下有二十句。明利他行也。三白栴檀巳下十七
句明除烦恼鄣。四利梨巳下二十句明除智鄣。五涌
泉巳下七句明烦恼尽故心解脱。六网罗巳下十七
句明智鄣断故慧解脱。七琉璃宝巳下十六句明德
用自在缘无不摄出过二乘义。何以故者。何以心非
是行。而得万用斯备与佛同故。就第二段灭恶行中。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5b 页
初则就九十之喻。合以广辨。二末后少文结也。凡九
十喻者。文自显然。不烦具指云尔。

就开楼观以广詶中。初则总举前问。示其答门。令善
财行者入巳悟实义。二尔时善财巳下明答门。虽现
而非友力不入。故令弥勒弹指门即开也。三善财即
入巳下明于善财蒙知识之加力。得入楼观之法界。
照周万境。无鄣无碍义。四尔时弥勒摄神力巳下明
于善财解力未淳。入无永入。还住本位。陈巳所见。对
于弥勒以显宿幸。得于知识之力义。还闭者。犹得旨
亡筌也。就蒙知识之加力。得入楼观中。初就楼观为
诠。以见净土法身义。二尔时善财于宝镜巳下明于
宝镜为诠。得见净土法身义。三又见宝柱中巳下明
托宝柱为诠。得见净土法身义。四尔时弥勒告善财
巳下明见境真解相貌差别。就初楼观中。从弥勒威
神巳下是法身也。又闻楼观者。犹是法身之口业也。
就宝镜中。又见无量巳下是法身也。宝柱中法身者。
又树中巳下是也。若直楼诠镜柱树及半月等以为
观境者。则义亦通矣就见之相貌中。初梦喻者。境无
境相中。阴喻者报无报相。三非人喻者知无知相。四
龙宫喻者时无时相。五梵宫喻者现无现相。六入定
喻者乱无乱相。七乾闼喻者碍无碍相。八升无喻者
相同乾城。但巳下观实见为别。九大海喻者容无容
相。十幻喻者用无用相。就答第二问法名之中。初一
问答正问法名。第二问此诸奇特。从何所来者。问此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5c 页
法名生起之由。以显此法非同相用也。庄严藏法门
者正答。法名一生菩萨得者。寄人以显法位也。龙王
喻者。明用从心起。则知起在无始幻喻者。明起无起
相。则知起在无终也。

就第三明久近问中。初一问答
明体实无来去随化收来去。第二问答正问随化受
生之相貌也。就答初问中。初问中。初十句正明真性
平等妙绝来去。二从但为巳下有七句。明体虽平等
而大悲勋心故有来也。三汝所问我巳下正就随化
处所以显来相。就前十句中。无来住者始终不二。无
著者染净不二。不生死者生灭不二。不住至者进退
不二。不离起者成坏不二。不舍著者出没不二。无业
报者因果不二。无起无依者本末不二。不常不断者
有无不二。所言趣者。盖是途理之别名也。就七句中。
初一是总。馀六别也。就其别中。初一句明从助道而
来。次大愿两句明从不住道来。次无增两句明从證
道而来。末后一句明从身报而来。身报者。犹是三道
毕竟也。言汝所问我者。犹似且置是事也。就答第二
问中。初明真常法身来生之相。二我于此阎浮提南
界巳下明方便之身上生下生。令于文殊善财俱见
之义也。就前真常法身受生中。初就十法明受生行
位。十法者。犹十地行相也。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巳
下明生无独生缘备方建。三佛子如是菩萨超凡夫
地巳下明真生既建。则妙出凡小清净之义。谓知一
切法悉如电巳下是过小之相也。四善男子我净法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6a 页
身巳下明前法身既出过凡小。则自在遍周一生一
切生义。就高推有在中若次第而言。则事唯普贤菩
萨以为知识。然普贤之行。非妙慧不达。故须敕言汝
往诣。文殊师利亦似前示正念天女也。文殊为佛母
者。谓大觉圆明。从宝际而生。即是般若波罗蜜为母
也。

* 普门国普贤菩萨四十三

一土一切土。相别而无碍。名曰普门国。普贤之名。备
如前释。今此位者。乃是不住大道。圆满毕竟。若论所
观所入。则更无异辙。正还总前诸行。以为此位之德。
故乃文中。更无别法门之名也。就此文中。亦一辞退。
二退巳行。三到普门国巳下明行巳到。四尔时普贤
即申右手巳下明其普贤以不说之说。被化善财。令
得普贤无碍行德义。又此位中。若明善财。则行穷满
足。法从内显。故乃善财更无请问之辞。若论普贤。则
位穷行。标化唯是我。故乃文末遂更无高推之名也。
就行巳到中。初明善财达到净土。次一心巳下明见
普贤法身之相。就此见法身中。初明牒前四十二行。
为他地方便。二尔时善财正念巳下十一心。明于善
财脩自地方便。三尔时善财起是心时巳下明方便
既具则兆状先现。四尔时善财见十种瑞相巳下明
寻瑞智备正见法身之义。五尔时善财见普贤即得
巳下明于善财摄成巳德。以显见者见不虚见之义
也。就前牒四十二行为他地方便中。初明意业专净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6b 页
得见诸知识。二不违其教巳下正明善财既见知识
脩起方便之义。三善财童子得闻巳下明方便行满
成地德之义。就前第二句中。初不违一句明教为行
本。次增长巳下正明起脩。就此正明起脩中。初五句
明于解相。次具解脱道巳下五句明于行相。三明净
慧光巳下四句明于道相。四言脩习者。明解行及道
三义既具。则普贤之德亦满足而不缺也。夫言道相
四句者。谓明净一。以净二。坏邪三。具足四也。就方便
行满中。初句是总。馀十名别也。具者犹信行。法者犹
前境。得者是因义。次第者增长义。脩者三种火也。住
者名地体也。境界者是用也。持名曰果也。共则名同
行。正道谓地智。此盖总束诸地。不过智行两门收也。
就第三兆状先现中。初明牒前诸善为现瑞之因。次
即见巳下正明所见瑞相差别。十光者。助显瑞相。体
非正瑞。故乃文中。但云十瑞。不云光也。就第四正见
法身中。初明更起胜念。为见身之本。次即见巳下正
明所见。就正明所见法身相中。初十句明于身体。次
一一毛孔巳下十九句明法身之相。三重观普贤一
一身分巳下明于法身用相亦备。就普贤以不说之
说被化善财中。初明普贤身加以成化。二普贤告言
巳下明于普贤口说以显益。就此口说中。初长行。后
偈颂。就长行中。一则先定所见。二我于过去巳下明
普贤菩萨自说往脩今得满足二身随用自在之义。
三善男子且观巳下广明巳德益利无崖劝于善财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6c 页
以无闻闻脩入法身义。四尔时善财于普贤巳下正
明善财依教脩行證同普贤义。五尔时善财径由巳
下明挍量以显德具。六尔时善财能自究竟巳下明
德成在人自在无碍法身成满当齐大觉以显善财
备径众苦历游多城求友获益不虚之义。十三等者。
初句是总。馀十二名别。就重颂九十九偈中。初八偈
诫敕善听。总叹佛德劝于行者生乐之义。次诸佛巳
下八十九偈明广叹佛德具足之义。末后二偈结显
无穷劝信生益与佛不二义。就广叹八十九偈中。初
三偈叹于如来法身具足。次或见如来巳下三十五
偈半叹于如来方便身具随用自在万变无恒义。三
无碍清净慧巳下二十二偈半明于请佛依方便之
身起三业善巧义。佛口者。是意业之用也。四虽复随
世现巳下十四偈明三业随智慧行义。五譬如上幻
师巳下十四偈半明三业成用无鄣无碍义。若据法
说。此名喻说者。则义亦无嫌。斯等诸偈广举佛德。以
叹具足者。盖显善财脩行满足。圆通自在。无鄣无碍。
功齐大觉故也。若据普贤以说。即明普贤之道与佛
无殊。故乃位相标。标在知识之上首然矣。又此教者。
盖是了义真唱。备显法界。本末相资。义无缺少。故乃
会会所明。皆悉首尾之义。具足无减。是故此末但明
说偈劝信成现辰之益。更无别流通之辞句也。又汝
法界真法。体是缘起。自在真轨。随缘随境。普遍心尘。
冥觉苌[寝-爿+(攸-ㄆ)]。益利常然。故乃教终。遂全无劝付之文也。
师子奋迅城童女弥多罗尼第十¶ 第 37a 页

天保十年沙门灵裕在宝山寺集记 鸾供养
华严文义记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