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唐-澄观卷五

卷五 第 289c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五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疏第八常随佛学者此下三段皆是回向前二
即回向中别义。
○钞三段皆回向者如前徵列名
数中巳明开合。
△故下偈中第七行竟便标回向
欲收此二属回向故。
△若别说者即是所修二利
行体。
△亦是别说所回向善根。
○钞二利行体者
常随佛学自利恒顺众生利他也别说所回善根
卷五 第 290a 页
者即第十门将此二利功德及一切福回向三处
也。

△文三一牒名。】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义同等一切佛回向。
△亦自利行。
○钞常随佛学
者谓托佛从因至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以为所
缘之境引得心智随而学之谓以观智融巳身心
令常在如此之境勿执身心定相致令在悭贪瞋
恚六尘五欲颠倒境也若令佛所历苦行境常为
自巳心观者则遇诸苦事乃称本愿而无怨恼遇
诸乐事自无耽染以非常时心观之所愿故智者
善思勉旃而学疏义同等一切佛回向者十回向
中第三回向也此亦回向中别义故指同也第七
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即当下第九恒顺众生也。

△二释相二一学本师二一明所学二一明因行。】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

△从初发心精进不
退。

△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剥皮为纸
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

△为重法
故不惜身命。

△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
所有。

△及馀种种难行苦行。」

【○钞娑婆世界毗卢等者虽华藏世界正是十身
之依报而娑婆界不相离即最中香水海二十重
中第十三重是此娑婆也意明即此秽土众生可
以造观修习又佛本不离秽土修證故界举娑婆
卷五 第 290b 页
而所归之佛便须称实圆见故佛举光明遍照即
依正中真应影略耳言从初发心等者发心者所
谓发大菩提心也璎珞本业经云具缚凡夫未识
三宝善恶因果未于佛法起一念信乃至从此住
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菩提心起一念信尔时便名
信相菩萨瑜伽唯识要具大乘二种种性本性住
种性习所成种性方于五位渐次悟入智度论中
辩发心相云若有人言愿我当来作佛度脱一切
众生苦恼是名发菩提心发心住经云云何为菩
萨发心住此菩萨见佛世尊形貌端严色相圆满
人所乐见难可值遇有大威德或现神足或闻记
莂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处诸剧苦或闻如来广大
佛智发菩提心求一切智等此发心相有其十种
一亲近善友二供养诸佛三修习善根四志求胜
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
平等九爱乐大乘十求佛智慧以此十事皆是发
心求大菩提之相也又有十心一者信心以心净
为义然有四种一信根本谓乐念真如法故二者
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
愿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
波罗蜜行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
亲近诸菩萨众学如实行故二者进心谓成前信
心令其坚固是故勇猛发勤精进远离众苦故云
进心三者念心谓由精进力故正念现前所谓六
卷五 第 290c 页
念一念佛谓三身种智无边功德二念法谓教理
行果能利益故三念僧所谓菩萨理事和合四念
戒谓诸菩萨三聚净戒五念施财法无畏施众生
故六念天第一义天常乐我净是名念天也四者
慧心谓由不妄分别开悟决择唯识道理慧解现
前正观诸法故五者定心修正行也起信云修行
者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义摄心定也六者
戒心依地持论菩萨住三聚净戒是名戒心也七
者回向心菩萨所修善根回向大菩提果名回向
心也八者说法心谓于恶世法欲灭时发心受持
如来正法策励修行广为人说令法广布普使人
知名说法心也九者舍心于身命财及烦恼业普
皆舍故名舍心也十者愿心谓愿求佛果大菩提
故云愿心也具足十心便入贤位名发心住也言
精进不退者简非懒惰懈怠谓勇捍无退名之为
进万行无杂目之为精此亦有三一被甲精进二
善法精进三利乐精进具如下明也又言不退者
谓不退堕即不退转也有其四种谓信位證行一
信不退者十信第六名不退心不退于外道家故
二位不退者十住第七名不退住不退二乘家故
三證不退谓初地菩萨出过凡位證圣法故更不
退转名證不退不退于凡位故四行不退者第八
地中得无生忍巳必当作佛更不退转一切法中
行一切行不被相用之所动转名行不退故云从
卷五 第 291a 页
初等也剥皮为纸等者有二一随相释二观智释
且初或诸缘阙必要记持圣言故不惜身命剥皮
析骨或虽竹帛纸墨不少要须重法苦身以展诚
敬之志所以如此也如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云昔
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有一仙人名曰最胜住山林
中见诸神仙常行慈心复作是念非但慈心能济
众生唯集多闻灭众生烦恼邪见能生正见念巳
便诣城邑聚落处处推求说法之师时有天魔来
语仙人言我今有佛所说一偈汝今若能剥皮为
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此偈当为汝说最胜
仙人闻巳念言我于无量百千劫中常以无事为
他割截受苦无量都无利益我今当舍不坚之身
易得妙法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为纸刺血为
墨析骨为笔合掌向天请说佛偈时魔见巳愁忧
憔悴即便隐去仙人见巳作如是言我今为法不
惜身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为众生故
志诚不虚馀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
前作是语时东方去此三十二刹有佛国土名普
无垢国中有佛号净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
最胜身苦痛即除平复如故佛即广说集一切福
德三昧最胜闻法得无碍辩佛说法巳还复不现
最胜仙人得辩才巳为诸众生广说妙法令无量
众生住三乘道经千岁后尔乃命终生净名王佛
普无垢国由敬法故今得成佛佛告净威昔最胜
卷五 第 291b 页
者今我身是是以当知若有人能恭敬求法佛于
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灭虽在异土常面见佛得
闻正法故云剥皮为纸等也二观智释者谓观察
此身若皮若骨都无定实举体全空无我我所虽
目睹似有之相而乃如聚沫如泡如𦦨如芭蕉既
无自体元同法界如是一一推徵三谛具足成空
假中之三观诠此义时生得此解契合圆机便是
写经经是诠表生解义不观不推即心迷取相是
无经也。

△疏二辩果用。】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

△示种种神通。

△起种种变化。

△现种种佛身。

△处种种众会。

△或处一切诸大菩
萨众会道场。

△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

△或
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

△或处刹利及婆
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

△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
非人等众会道场。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

△以圆满
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

△乃至示现入于
涅槃。」

【○钞明果用中示种种神通者或云神足或云神
境具足应云神境智作證通或云运身通谓身轻
举自在无壅故以为名或曰神足者阴阳不测谓
之神足谓举动即智能运身如是名神足通也言
种种者或可总举果中六通也谓此六种智境无
壅故名为通故言种种也起种种变化者转换旧
卷五 第 291c 页
质名变无而忽有名化此变之与化佛及菩萨皆
能为之即十八变也言十八变者一者震动震动
大地谓佛菩萨定自在力普能震动或动一房一
院一寺一县一州一国小千界中千界大千界乃
至无数世界皆令东涌西没等也二者炽然盛谓
身相明显也由佛菩萨定自在力于自身上出其
猛𦦨举身洞然出种种光青黄赤白等如底沙如
来入火光定名炽然也三者流布佛与菩萨定自在
力令教法施行也如法华经中普贤菩萨言我当
以神通力守护是经于阎浮提广宣流布令无断
绝即然灯之义也四者示现变变异类形相依定
自在力示现种种身化一切众生也五者转变变
谓大小不定由佛菩萨定自在力起胜解通变身
大小不定或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变砖
瓦为金玉变草木为饮食变一切物皆令随心转
于旧质也六者往来变或去或来山河石壁无有
滞碍上至梵天旁互十方皆随心便至如普贤从
宝威德上王佛国来于此土也七者卷由佛菩萨
定自在力令须弥山入芥子中无量世界在一尘
内等八者舒展小令大令一尘一毛皆遍法界也
九者众像入身身内包容一切形像如摩耶夫人
含容无边世界大菩萨众集会听法又普贤身内
佛佛无尽佛毛孔内菩萨重重也十者往同类趣
由定自在力能现身于六道受生同其形类以彼
卷五 第 292a 页
言音说法教化十一隐是从有现无谓佛菩萨定
自在力于大众前忽然不现如文殊师利于灵山
会上答弥勒了大众不见早巳隐身到于龙宫十
二显是从无现有如灵山会上从地涌出无量菩
萨一一菩萨百福严相十三所作自在即无有壅
滞也由定自在力于一切世界行住坐卧所作所
为随自意乐利益自在十四制他神通谓佛菩萨
定自在力能制一切邪通也十五能施辩才谓有
志心于佛及菩萨求聪慧者悉能施与如利涉和
尚求观音菩萨乞无碍辩得过人辩十六能施忆
念令知过去事谓佛菩萨加被有情令自忆过去
久远劫事悉得也十七能施安乐名所化离苦佛
及菩萨大慈悲力拔苦与乐也十八放大光明或
放光明照一切世界如经言照东方万八千世界
乃至遍照十方无数世界皆得也谓佛变化有此
十八种故所以言起种种变化也现种种佛身者
谓即两重十身融三世间十身中有众生身国土
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法身智
身虚空身即善财所遇诸善知识皆不离佛身故
云种种又统论佛身有其多种或说一身即一法
界身或说二身谓真身亦名法界身二应身亦名
生身或说三身谓法报化身或说四身开报为二
一自受用身二他受用身或说五身一坚固自性
身二福德庄严聚身三受用智慧身四作变化身
卷五 第 292b 页
五净法界身或说十身如前所明乃至法界无尽
身云若束而言之不过体相用三体即法身相即
报身用即化身佛身功德虽有无量摄之不出于
三身今言种种者即可知也或处转轮圣王等者
转轮圣王人中第一千子围绕七宝随身统摄四
洲大弘十善相圆百福足蹈千轮言七宝者一轮
宝二珠宝三女宝四马宝五象宝六主藏臣宝七
主兵臣宝净名经云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
敌也馀有银轮铜轮铁轮等名为小王如菩萨璎
珞本业说银轮五百辐王三洲铜轮一百辐王二
洲铁轮五十辐唯王南洲法华经说名小转轮王
也又诸刹利非轮王者大粟散等皆名小王或作
彼王处于众会化彼眷属或现诸身在彼众中说
法教化故云处等也或处刹利婆罗门等者此举
四种族姓也西域记云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
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贫洁白其操二曰刹
帝利王种也旧云刹利略也后人讹也奕世君临
仁恕为志三曰吠奢旧云毗舍讹也商贾也货迁
有无逐利远近四曰戍陀罗农人也旧云首陀讹
也肆力畴垄勤身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取
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妇人一娉终
无再醮自馀杂姓寔繁种族各随类聚难以详载
君王奕世唯刹帝利馀文可知乃至示现入于涅
槃者后明归真益物也如我佛涅槃时以佛神力
卷五 第 292c 页
出声普告今日如来欲入涅槃若有疑者今悉可
问为最后问即于晨朝面门放于种种色光普照
世界遇斯光者罪垢消灭有闻声者举声悲哀呜
呼慈父苦哉痛哉举手拍头搥胸号唤大地山河
皆悉震动天人大众皆来集会娑罗林间礼佛闷
绝遍体血现如波罗奢华尔时世尊出八种声普
告大众莫大号哭犹如婴儿各相裁抑勿自乱心
即为说法我今于此显难思议现方便力入大涅
槃示同世法欲令众生知身如电生恋慕善生死
瀑河漂流速疾诸行轮转法应如是汝等当知此
大涅槃乃是诸佛金刚宝藏常乐我净周圆无缺
诸佛于此而般涅槃最后究竟理极无遗诸佛于
此放舍身命故名涅槃如是为说略教诫巳告语
阿难说茶毗法巳以金手却僧伽梨显出紫磨黄
金师子之臆上升虚空七多罗树二十四返告诸
大众我欲涅槃汝等深心看我金刚坚固不坏紫
磨黄金无畏色身如优昙华难可值遇大众应当
深心瞻仰我涅槃后应疾修行早出三有勿复懈
怠散心放逸说是语巳出入诸禅三返示诲巳于
七宝床右胁而卧头北足南面西背东即于中夜
入第四禅寂然无声入于涅槃佛涅槃巳时娑罗
双树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亦合为一树
垂覆宝床盖如来身自然变白枝茎皮干自然爆
裂摧折无馀是时大地诸山悉皆崩裂大海涌沸
卷五 第 293a 页
江河枯竭日月无光黑风鼓怒吹扇砂尘诸树草
木摧碎堕地皆各有声叹佛入灭世无依怙诸天
哀恸震大千界哀哉哀哉奈何奈何何期今日人
天之师为事究竟无能留者于是阿难闷绝遱逗
慰喻水洒乃苏人天闷绝皆大号哭不能自制各
各相抑互相劝喻然后各办广大供养依法茶毗
如转轮王法千氎缠身灌诸香油多积香木然后
以火焚而烧之收拾遗形起塔安置等广如经说。

△疏二辨能学。】

「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疏二例一切。】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
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
我皆随学。」

【△疏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
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
有疲厌。」

【△疏第九恒顺众生三一牒名。】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谓随顺众生种类根性饶益成就。
△疏即利他行。

○钞第九恒顺众生行佛言随学生云恒顺者诸
佛因果之行可宗可慕顺于真理故须运心仿学
众生善恶之行不离迷心粗犷乖道非可轨持等
卷五 第 293b 页
故不言学然不坏假名不灭假相法无自性一切
皆如常以同体大悲融通物我故云恒顺如何顺
耶先释不顺反明顺义若见众生是定有定有则
体异真性则阻隔难化故名非顺也若见众生是
定无定无即断灭断灭亦异真性还成阻隔亦非
顺也今以普贤行愿力故普见众生无非性之缘
起既托真性而现故无自体既云现也则幻相历
然非断非灭如镜现面像但云面无骨肉之自体
岂不现面像耶如此普见众生是为恒顺也故缘
起章以普贤行入佛界众生界门中云由众生寂
灭本来自尽时即是法身界法身随缘成有时即
众生界今以寂灭非无之众生恒不异真而成立
又以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显现是故菩
萨入众生界时即是入佛界入佛界时即是入众
生界也问义理既尔何得复云众生乖道非可学
耶答众生虽举体全真且不如是知乖背此理所
作颠倒不可仿学故缘起章约众生门中所见佛
及众生皆是生灭善恶境界良以情计不破故所
见佛亦同情计当知众生所见未曾有一佛清净
解脱者是故识倒佛亦倒情迷佛亦迷故此云不
可学也问既尔何必随顺耶答如有贤人具足信
义忠孝忽然梦见杀害父母造诸非法众人闻巳
岂以梦造非法而弃之耶然虽不可弃岂可复欲
仿其梦事造非法耶若有弃者效者二皆痴狂是
卷五 第 293c 页
知学众生迷心之行者或隔众生全云是妄者二
亦皆痴狂所以不可学但言顺也然虽不学必须
旷荡虚心物我无二自觉真性凡圣不差上合十
方如来下合六道含识如斯见解如是用心方名
普贤行愿故前门令合诸佛此门令合众生也妙
哉必尔智者详焉谓随顺至他行者顺种类根性
者则不坏随缘假相饶益成就者则顺理观之令
其称真一一离也如下文中为作光明贫得伏藏
等此义类例如下七种代众生苦中六七二义利
他行也故前随佛学中标云自利也亦可前智此
悲也。

△疏二释相二一正明二一所顺众生。】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

【○钞先标所顺众生后正明随顺初中分二初别
销经文后会释疏意初中二初总标方处可知后
显所顺生有二先总标经言众生者如大法鼓经
云一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谓以四大五蕴十
二处及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合成假名为人号曰
众生又般若灯论云谓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为众
生又不增不减经云此法身本性清净但为恒沙
烦恼所缠随顺世间往来生死即名众生。】

「△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钞后别释有二先显四生后明馀五初中分二
先别显四生义如下释。】
卷五 第 294a 页

「△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
木而生住者。」

【○钞后依义别显又二先约差别后摄所馀前中
三一明依止差别二明种类差别三明受用差别
初文可知。】

「△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
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
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

【○钞次种类中一一差别故云种种言寿量者谓
短长不等分限差殊如北洲千岁东西半减南洲
不定等馀文可知。】

「△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

【○钞后种种衣服下即受用差别也。】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
足。

△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四生九类义见普救夜神。
○钞乃至下摄所馀类
中言天龙等者具如经末所明有色无色下后
明馀五义如下辩后会释疏意疏四生至夜神者
四生即卵胎湿化更加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
有想非无想等都成九类也普救夜神即前寄十
地中之善友也具足应言普救众生妙德主夜神
住菩提场寄𦦨慧地得菩萨普现一切世间调伏
众生解脱门彼亦有九类之文疏释云九类略有
二种差别初明四生则依止差别报之所托故馀
卷五 第 294b 页
三可依化生依何依业染生也地持论但云业染
即俱舍世间品意偈云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
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论曰如是中有往至所
生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虽住
远方能见生处父母交会而起倒心若男缘母起
于男欲若女缘父起于女欲翻此二缘俱起瞋心
若湿生者染香故生谓远嗅知生处香气便生爱
染往彼受生随业所应香有净秽若化生者染处
故生谓远观知当所生处便生爱染往彼受生随
业所应处有净秽又天中有首正上升如从座起
人鬼傍生中有行相还如人等地狱中有头下足
上蹎坠其中云馀五类则粗细差别此明报相下
二界有色为粗无色为细于有色中有想为粗无
想为细非有想非无想则无色界中唯举其细对
馀为粗以义对之应云有想无想为粗非有想非
无想为细故此指云义也然经文所列有多种统
之不出九类故疏但指九类然彼解但配所依及
粗细未配五道今此更明天及地狱化生鬼具胎
化人畜各通于四鬼胎化者地行罗刹夜叉及鬼
母儿皆是胎生馀皆是化人具四者卵如毗舍祛
母卵生三十二子胎如常人湿如奈女从庵萝树
湿气而生即庵萝女也化如劫初之人从二禅下
生人间畜具四者如龙与金翅鸟各有四生故正
法念经云化生金翅鸟能食四生龙如次湿胎卵
卷五 第 294c 页
能食三二一等馀鸟皆卵馀兽皆胎著地飞空若
水若陆微细蠢动或化或湿或卵或胎不可具分
品类又杂心云谓生摄趣非趣摄生以中阴化生
趣不摄故问化生最强何不为首答有二一约境
释二约心释约境释者具缘多者而为首故如卵
生必具胎湿化胎生但具湿化湿生唯兼于化化
生唯一更不兼馀此即前前具后后后后不具前
前故为此次也二约心释者从本至末为次无明
卵生无明者取第八识心三细最初业相也此初
起之念能所未分浑沌如卵既是根本故首明之
无明发业蕴在藏识之中为胎也爱水流注润之
方能受生为湿也化生则无而忽有为化也有色
者下二界皆有色阴即有漏五根也无色者则四
空处但以四蕴为身无色阴之五根也有想者除
无想天及有顶馀皆此摄无想者即无想天非有
想非无想者即有顶天也若以九类配三界即化
生遍三界三生唯欲界有色遍下二界有想该三
界而不遍馀二天故无想则色界中一天也非有
想非无想则无色界中一天也恐有力者要说故
具叙之不说又虑阙用。

△疏二正明随顺。】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

△种种承事种种供
养。

△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
有异。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
卷五 第 295a 页
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菩萨如是
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钞随顺而转者随如上彼彼众生生起观智故
云转也言如敬父母者如本生心地观中说父有
慈恩母有悲恩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悯之德广
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踰于须弥
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背恩
不顺令其怨念父母发恶子即随堕世间之疾莫
过猛风怨念之徵复过于彼以百千种上妙供具
供养一百五通神仙一百净行一百善友不如以
微少物供养父母校量其福不可为比如须阇提
太子自割身肉供养父母行菩萨道涅槃亦云供
养父母得无量福广如经说言如奉师长者生我
者父母成我者朋友生我法身皆由师长乃至教
诲引导直至菩提阿罗汉者梵语翻就唐言有其
数义今取三义真谛三藏解云阿罗汉者此云不
生谓不于三界烦恼之中更受生死之报故云不
生二名应教谓自学巳满将巳所證堪应教人故
名应教三名应供善见律云是人智断具足是胜
福田堪销物供能生大利故名应供具此等义故
以名焉今言恒顺还同于此也如来可知但以普
贤行愿之力令观行遍法界于如上种类众生中
念念如此以彼彼众生有解会者自沾如上之益
言平等者称性普观普益也。
卷五 第 295b 页

△疏二徵释二一令佛喜二一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但应顺佛何要顺生。
△疏二释。】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若于众
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

△若令众生生欢
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疏释意云若顺众生则为顺佛若不顺生佛不欢
喜。
○钞顺生则为顺佛者此文既略更以海印
之喻以明如香水海澄淳须弥日月四天下中种
种众生种种国土居处屋宅皆于中现若执此像
是有命之众生有质之世界是乖像也非唯乖像
亦乖海也必须定知此像一一具咸湿之体及不
宿死尸等十种之德华严经三十九卷说海有十
德以况十地一次第渐深如初地出生大愿渐深
故二不受死尸如二地不受破戒死尸故三馀水
入中没名如三地离世假名故四普同一味如四
地与佛德同一味故五有无量珍宝如五地出生
方便神通宝故六无能至底如六地观察缘生甚
深理故七广大无量如七地广大觉慧善观察故
八大身所居如八地示广大庄严事故九潮不过
限如九地深解行世实而不过限故十普受大雨
如十地能受一切如来大法明雨无厌足故始名
顺像既顺像也始得名为顺海海即如来像即众
生馀义昭然可见故出现品云佛子譬如大海普
卷五 第 295c 页
能印现四天下中一切众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说
以为大海诸佛菩提亦复如是普现一切众生心
念根性欲乐而无所现是故经云顺生即是顺佛
乃至尊重承事欢喜等是故说名诸佛菩提也。

△疏二增大悲二一徵。】

「何以故。」

【疏徵意云生佛悬隔何以顺生诸佛欢喜。
△二释意
云佛以大悲而为体性若不顺生不合佛体。
○钞
大悲而为体性者诸佛从因至果所作无不为生
大悲般若常相辅翼方名无住涅槃故悲是体也。

△疏文三一法说。】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
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疏即标示同体大悲。
○钞因于众生至成等正觉
者大悲欲化众生须学化生之智智既圆矣自名
成佛而菩提心必具大悲大愿大智等也所以言
诸佛如来以大悲而为体也谓佛普贤摄化门
中普解一切弥纶而不漏称之为大见诸众生恒
处生死五趣轮回造众恶因受诸苦楚如来悯伤
深加恻怆是故名悲也即世间之悲不得名大出
世之悲方名为大出世中二乘之悲不名为大佛
菩萨悲方名为大也谓此大悲是众行之首也故
理趣六波罗蜜经云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修行
静虑波罗蜜多应当修习大悲无量谓此大悲于
卷五 第 296a 页
诸善业而为导首譬如命根于出入息而为其先
轮王七宝为先大乘万行大悲为先譬如长者唯
有一子父母怜念彻于骨髓菩萨大悲亦复如是
于诸有情住于极爱一子之地又此大悲能作方
便成办一切助菩提法故又此大悲能悟无师自
然智故又此大悲能除一切自心热恼随顺有情
为饶益故是故如来以此为体也初标指经文中
疏同体大悲者如向所引海中万像与海同体佛
菩提中众生与菩提同体法喻备矣。
△疏故出现
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
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
△疏以了众生
皆无性故大悲相续救护一切。
○钞二引教證成
疏出现品云至一切者此简要而引也具云成正
觉时于其身中普见等次则如疏文所引此但以
佛为门故云于其身中若以众生为门即佛于众
生中成故出现品次下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
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
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等
正觉广大周遍无有休息更引此文对前者以此
门意明生佛交彻之义故今文具也。

△疏二喻明。】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
悉皆繁茂。」

【疏生死悬绝迥无所依名为旷野不生善根喻以
卷五 第 296b 页
沙碛佛菩提法如大树王智慧禅定犹如枝叶菩
萨依学况之以华诸佛證此目之为果一切众生
以为其根以大慈悲而为其水。
△疏水滋树根叶果
繁茂悲念万类成佛果因。
△疏合文备矣。
○钞譬如
至备矣者问经言譬如旷野法中如何疏生死悬绝
迥无所依名为旷野如何是沙碛疏不生善根喻
以沙碛如何是旷野沙碛中树疏佛菩提法如大
树佛王言菩提法者别指一切众生本觉智体也
谓以真性随诸妄缘成诸染法被烦恼覆蔽无佛
菩提之力用故比沙碛中树此乃树虽未生华果
而树身非无众生虽未有佛菩提之力用而本觉
常在也问树若生长众生悟修法中如何疏智慧
禅定犹如枝叶喻则从树生枝枝生于叶法则从
本觉起于始觉始觉是慧故如枝既心初起心无
初相则冥合一如一如是定故如其叶则因慧成
定慧先定后也此约实教所说故净名经云智慧
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不
同小教权乘先定然后发慧然以入道由智故云
因慧成定理实定慧齐修无前无后谓定能拔沉
滞慧能遏嚣浮慧能决断简择二法相扶能持万
行最为要极也所以问明品云譬如有力王率土
咸戴仰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虽定慧最妙要
须顿达本源方起定慧也又须以定慧运于万行
方能證果问树有枝叶以况定慧于此枝叶转生
卷五 第 296c 页
其华以况何等疏菩萨依学况之以华即依于定
慧而修万行之华也谓诸菩萨定慧既备洞达本
源顺理益生须行万行所以依其定慧运于万行
之华也问树有华也后必有果万行华敷以何为
果疏诸佛證此目之为果即喻如华熟方能结果
法中万行周圆方可證入成妙觉之尊也问前文
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如上所
说总是枝叶华果法喻相对巳竟如何是树根何
者为水耶疏一切众生而为树根以大慈悲而为
其水谓诸众生虽皆各具有菩提树根而不能发
生者但以树根恒时埋在粗涩生死烦恼砂中砂
性乾燥都无沃润之功何能令树根发生滋荣是
以诸佛菩萨起种种方便令诸众生远离粗恶烦
恼砂中安住三宝最胜良田之内广兴慈悲之密
云普雨甘露之法雨方能滋润菩提树根令渐敷
荣成熟大果也问将众生以况树根指大慈悲犹
如其水未审水益树根有何功用慈悲摄生有何
胜能耶疏水滋树根华果繁茂悲念万类成佛果
因言成佛果因者意说慈悲是成佛果之因也如
水滋树根是华果之因故前经云因于大悲生菩
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此因者若说因位中所
起悲愿则通与自他作其果因具二利故若于佛
及得果不舍因门菩萨则但与他为因何以自果
巳满唯利他故若从喻至法委细推之者应当先
卷五 第 297a 页
须分明见旷野中之树身就树根而灌水先须分
明悟生死中之觉体就觉心而起悲若不见树也
遍旷野而虚灌但益疲劳毕竟不生华果若不悟
觉体也遍生死而起悲但益爱见毕竟不證菩提
或见树根而不灌亦华果不生或悟觉体而不修
亦菩提不證勉旃求悟不得徒自劳形努力修行
不得拨无因果斯文圆妙谛而思之。

△疏三法合四一正合法。】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
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
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疏略不合枝叶。
○钞一正合经云一切众生而
为树根者一切诸佛无不从迷而悟从妄而真净
名经云烦恼即菩提又云诸佛解脱当于一切众
生心行中求法句经云尘劳诸佛种也。

△疏二重徵释。】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钞重徵释者徵意云何以益生而成佛菩提智
岂不似与他饮食而自巳空口饱耶无此理也答
意难见略更分别如何难见以前文云大悲益生
成就佛智此还云大悲益生成就菩提但似结前
义不似通难今此再出经意令其显然经意通云
夫智慧圆满成就者必须自他无异物我同如见
卷五 第 297b 页
一切众生皆是我觉心所现故益他即是益我生
圆我智方圆故却牒前语生起义势云以大悲水
饶益众生即能成就阿耨菩提故也更详连次下
两节经文斯意转显也上释同体之文虽具明此
义缘要出此节经意须更用之言阿耨多罗者此
云无上也言三者此云正对邪立名所言藐者此
云等齐等义故又言三者此亦云正圆满义故言
菩提者此云觉可贯上四处应云无上觉正觉等
觉正觉并有所简所言正觉者简凡夫外道彼邪
觉故言等觉者简二乘圣者彼偏觉生空故又云
正觉者简十地圣人分觉二空非正满觉故初言
无上觉者增胜而言偏在法身若通相论三身如
来并无上觉故具上四义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名也。

△疏三反结成。】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
无上正觉。」

【○钞是故至正觉者意明菩提属于众生伤念滞
权教执文字之流皆讥顿宗云是佛境界何关汝
事苦哉苦哉今释此一节有二义一对缘释二观
心释对缘者如前文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乃至
成正觉等二观心者自有二意一攀缘妄想即是
众生妄起即不觉觉即无妄合于本觉名为成佛
二思惟观察法义此心念念生起亦是众生必因
卷五 第 297c 页
此心念念推察方见正理成智方證菩提故云尔
也。

△疏四结示令知。】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
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
养如来。」

【△疏三总结无尽。】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
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疏第十普皆回向三一牒名。】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疏回谓回转向谓趣向回巳修善向于三处谓
实际菩提及与众生。
△疏除狭劣障生广大善。

钞回巳修善至及与众生者然随所向义有众多
以类通收不出此三处也或开为十一回自向他二
回少向多三回自因行向他因行四回因向果五回
劣向胜六回比向證七回事向理八回行布行向
圆融行九回世间向出世间十回顺理事向理所
成事十中初三众生次三及第九菩提七八实际
第十通三虽然开为十又合为二谓随相离相众
生菩提随相实际离相或众生随相菩提离相实
际非随非离然虽开合多端此二阙一不可故光
明觉品云若于一切智发生回向心随相也见心
卷五 第 298a 页
无所生离相也当获大名称回向也若阙随相则
堕二乘若阙离相则堕凡夫随相护二乘离相护
烦恼据十回向品即有十名一救护众生离众生
相回向谓此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四无量心以此
善根令一切众生悉皆除灭三恶道苦常以慈悲
眼观诸众生以此善根回向菩提实际众生心无
所著是名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也二不坏回
向谓此菩萨于诸佛法得不坏信深入实义集功
德藏行大惠施心无所坏是名不坏回向也三等
诸佛回向谓此菩萨学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佛
回向见好恶色心无憎爱诸根清净此得如是回
向诸佛故云等诸佛回向也四至一切处回向谓
此菩萨修诸善根令此善根功德之力遍至三世
诸如来所及诸大众以为庄严于一念中充满无
边世界譬如实际遍满一切是名至一切处回向
也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此菩萨得无尽法善根
力回趣萨婆若海心净如虚空不动如大地故云
无尽功德藏回向也六随顺大果坚固善根回向
此菩萨以四摄法四无量心善化众生坚固不退
以此善根回求大果是名坚固回向也七等心随
顺一切众生回向此菩萨增长善根不可测量闭
恶趣门得心自在以此善根常求惠施譬如有人
尽未来劫常来求索菩萨以平等心而惠施之心
无厌倦是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也八如相
卷五 第 298b 页
回向者此菩萨成就念智安住不动令诸众生皆
得安住诸功德法菩萨如是心无所依以此善根
同真如相回向利益一切众生是名如相回向也
九无缚无著回向者此菩萨不舍一切善根恭敬
合掌礼拜诸佛请转法轮菩萨以此无缚无著心
回向大菩提果是名无缚无著回向也十法界无
尽回向者此菩萨具足慈悲能广惠施饶益众生
未曾休息以此善根回求法界无量佛刹是名法
界无尽回向也此十回向总以无边行海随顺大
愿为宗成就普贤法界德用为趣也疏除狭劣障
成广大善者显益及所为也心不回向即为狭劣
以回向心一毫之善皆遍法界故云广大如回声
入角则远闻。

△疏二释相二一明所回善根。】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

【即前九门。
△疏二正明回向此中正明回向众生
令成菩提即向菩提尽于法界义同实际。
○钞正
明回向者释此一段文为二初广释义后略销文
初中二先配三回向后出要三所以今初疏正明
等者正明向生此经文显也言令成等者出经意
含三也所向众生必愿成菩提尽法界下配实际
疏文亦显。
△疏所以要此三者凡是菩萨必大悲
下化大智上求而离众生及菩提相。
○钞后所以
下出要三所以也于中三一具悲智离相故二互
卷五 第 298c 页
相资故三别开十类初中下化故向众生上求故
向菩提离此二种相故向实际又以菩萨善根必
由众生而成是生之分故还向彼善根必是菩提
分法故亦向彼二必离相故向实际也。
△疏又此
三者其必相资一即具三方成其一谓證实相须
向众生以化众生成其自利断障證真故亦向菩
提速證菩提具一切智断于二障方穷实际故。

疏馀二准思。
○钞又此下互相资也谓證实等者
离色證空非真实际故以化生成自證也亦向菩
提者得菩提智方穷实际故以展转相资也。
○馀
二准思者二为救众生须向实际于惑自在方能
化故净名云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亦向
菩提有智方能广利故故佛地经云欲度众生不
离无障碍解脱智三为得菩提故回向众生不向
众生不證果故亦向实际不證实际岂得菩提。

疏更以类取略有十意谓依三法故灭三道故净
三聚故显三佛性故成三宝会三身具三德得三
菩提證三涅槃安住三种秘密藏故。
△疏言三法
者即体相用亦三般若。
△疏谓向实际者依于体
法向菩提者依于相法向众生者依于用法。
△疏
馀九三法次第准知。
○钞更以下别开十类于中
二初标列后牒释释中分二先会释初门后例显
馀九初文有二先标后释且初标疏言三法者即
体相用亦三般若言三般若者谓真性般若观照
卷五 第 299a 页
般若资成般若此三名五般若中真性即实相观
照名同资成即摄境界眷属文字等三般若开即
为五合即成三后释疏谓向实际下可知二例显
馀九疏馀九三法次第准知者即准初三配向实
际菩提众生也谓二云灭三道故者见实际方能
灭苦照烦恼空即得菩提回结缚业为利生业等
三净三聚者谓向实际故律仪离过向菩提故广
摄众善向众生故即是饶益有情也四显三佛性
者谓向实际正因向菩提了因向众生者即是缘
因五成三宝者向实际成法宝向菩提成佛宝向
众生成同体僧宝六会三身者谓法报化七具三
德者谓向实际成断德向菩提成智德向众生成
恩德八得三菩提者谓向实际得实相菩提向菩
提得实智菩提向众生得方便菩提菩提树下示
成佛故九證三涅槃者谓性净涅槃圆净涅槃方
便净涅槃薪尽火灭是也十安住三种秘密藏者
由向实际则住法身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故
由向菩提能成般若菩提朗鉴居然照极故由向
众生能成解脱自既无缚令他解缚随机应现亦
无碍解脱也又此十内举一为首展转相由也。

△疏文二一离苦成善。】

「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愿令众生常
得安乐无诸病苦。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

△所修善
业皆速成就。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

△开示人天涅
卷五 第 299b 页
槃正路。」

【疏愿离苦成善乃至涅槃。
○钞皆悉回向至涅槃
正路等者既普法界一时皆愿则横遍十方也言
常得等者则竖穷三际也。

△疏二发心代苦。】

「若诸众生因其集积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

△我皆代受。

△令彼众生悉得解脱。

△究竟成就无
上菩提。」

【△疏苦由业生何能代之。
△疏略有七意。
△疏一
起悲意乐自居凡境事未必能。
△疏二修诸苦行
后能与物为增上缘即名为代。
△疏三留惑润生
受有苦身为物说法令不造恶因亡果丧即名
为代。
△疏四若见众生造无间业当受大苦无异
方便要须断命自堕地狱令彼脱苦即名为代。

疏五由初发心常处恶趣乃至饥世身为大鱼即
名为代。
△疏六大愿与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之
大愿潜至即真之苦。
△疏七法界为身自他无异
众生受苦即是菩萨。
○钞若诸下发心代苦文
中二一正明二苦下徵释于中三一徵起二略有
下别释三上七下料简二中云一起悲等者瑜伽
四十九云菩萨于世间修习哀悯意乐及非意乐
为利恶趣有情誓处恶道如巳舍宅愿身代受令
彼恶业永不现行由此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
恼品所有粗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入初地故等
卷五 第 299c 页
第一回向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造作
恶业受诸重苦以是障故不见佛不闻法不识僧
便作是念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
苦令其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
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何以故如其
所愿决欲荷负一切众生令解脱故复作是念我
所修行欲令众生皆悉得成无上智王不为自身
而求解脱何以故我愿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不为自身求无上道亦不为求五欲境界及三有
中种种乐故修菩萨行何以故世间之乐无非是
苦也二修诸苦行等者菩萨本为利生求法苦行
巳名为代况因修行获胜妙三业与物为增上缘
故名为代也三留惑润生受有苦身者留烦恼种
润生令受分段有苦身也谓二障中分别起者地
前伏现行初地刹那断种子其俱生中所知障随
地分断烦恼则初地巳去自在能断留故不断润
生摄化故不堕二乘故为断所知障故为得大菩
提故梁摄论云留惑至惑尽證佛一切智然凡夫
即以现惑润业受生圣人不尔但留惑种用以受
生以智禦用成胜行故不起过患犹如毒蛇以咒
力禦既不令死亦不起过而成胜用然分段变易
二种身五教不同小乘但有分段至究竟位佛亦
同然是实非化始教七地巳还有分段八地巳上
有变易终教则初地永断一切烦恼使种少分分
卷五 第 300a 页
别俱生于智障中亦从一分地上受变易身问若
不留惑云何大悲同事摄生答始教愿智劣故留
惑助愿终教菩萨愿智胜故分留受生顿教行位
既不可说所依身分亦然若圆教不说变易但分
段以至于十地离垢定前至彼位得普见肉眼故
知是分段也又善财以分段身穷于因位故也问
何故此中不说变易答以此教不分生死粗细之
相总就过患以为一际若信满称性顿翻彼际即
分段便无障碍亦不易粗为细故不说也故还源
观云众生受执五蕴念念迁流名之为苦菩萨教
令了蕴空寂业从妄生止观二门心无暂舍因亡
果丧苦无由生但令不入三涂名为普代受苦也
四若见等者梁摄论第十一云若菩萨由如是方
便胜智行杀生等十事无染浊过失生无量福慧
速得无上菩提胜果释论曰菩萨能知如此事有
人心应作无间等恶业菩萨了知其心无别方便
可令离此恶行唯有断命又知此人舍命必生善
道若不舍命决行此业长时受苦菩萨念言我必
堕地狱愿我为彼受此苦报当令彼人现世受少
轻苦于未来世受大乐故如良医治病先加轻苦
后除重疾行盗淫等亦然又报恩经云菩萨知恩
报恩修大方便利益众生应识随宜显示方便说
过去无畏王如来灭后正法之中有婆罗门子聪
明黠慧受持五戒受持正法因有缘事远行馀国
卷五 第 300b 页
五百人伴前至崄路五百群贼欲劫行伴其中一
人先与婆罗门子亲善先来告语于初夜时贼发
汝密舍去勿令伴知婆罗门子闻巳譬如人噎既
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
伴堕恶道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贼堕恶道思惟是
巳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三恶道报是我所宜众伴
皆言卿是胜人云何作恶婆罗门子具说上事诸
伴发菩提心群贼亦然五由初等者由菩萨初修
正愿为生受苦至究竟位愿成自在常居恶趣救
苦众生如地藏菩萨及现庄严王等乃至饥世身
为大鱼皆其类也或放光照烛神力冥加类非一
也。
△疏上七义中初唯意乐次二为缘次二实代
后二理观。
△疏然约有缘方能代尔。
○钞上七义
下第三料简言然约有缘下通伏难为有问云若
依四五二义应能普代何故犹有众生受苦耶故
此答云然约有缘方能代耳准大经钞更有二意
一业有定不定故不定则可代二若受苦有益菩
萨令受方能究竟得离故如父母教子付严师令
治如是密意非凡小能知也。

△疏三总结无尽。】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
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疏四结益令知。】
卷五 第 300c 页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

△若
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

△则能成熟一切众生。

△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则能成满普
贤菩萨诸行愿海。

△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疏二显经胜德二一校量闻经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钞第二显经胜德分中言善男子善女人者束
而言之有九律仪言之有七即男三女四男三者
在家有一即五戒近事男也出家有二即比丘及
沙弥也女四者在家有一即五戒近事女也出家
有三即比丘尼六法尼沙弥尼故有七也更兼有
非受戒男子女人二般故成九也以此等九摄尽
劫外劫内一切善男女也。】

「△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
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天人最胜安乐。」

【○钞言七宝者真谛记中说诸宝类总有一百八
种举胜而言七宝摄尽一金二银三珊瑚四赤真
珠赤虫所出或体赤色五末尼珠即如意珠也六
砗磲其体如石青白间色七码碯此兴阿弥陀经
少异可知。】

「△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

△供养尔所一切
世界诸佛菩萨。

△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
断所得功德。

△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
功德。

△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
卷五 第 301a 页
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疏二显馀众行德二一总明法行略说功德。】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
一四句偈。」

【疏总明法行也总有十种一书写二供养三转施
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惟十修
习。
△疏今但有四谓一受持二读三诵四书写兼
前听闻唯举五行乃至二字义摄所馀。
○钞言一
四句偈者梵云钵陀正云跛那此翻为句准婆沙
论有其五种今取五内处中句即八字为一句也
即当此间五字或四字句等言偈者梵语伽他此
翻为颂即四句为颂言一四句者取其最少不过
一四句也又显义团圆目之为句一义圆足名一
四句也各是一意今此意云若人受持此经一四
句偈便能除灭五无间业等也先通明十种法行
言法行者总有十种如疏列名一书写者有人为
重法故常自书写经典二供养者有人常以香华
供养经法三转施者有自解书写施与他人转读
或自转念以此功德回施于他四听闻者有人常
在法会听闻教法五披读者有人常披览教法对
文而读六受持者有人受持经典恒不忘失七开
示者有人自得义味恒时开演曲示他人八讽诵
者有人记忆文句常自歌讽千遍万遍九思惟者
有人闻教巳思惟义理生得慧解十修习者有人
卷五 第 301b 页
自达教旨依法修行此亦名十法师于中一是人
法师能解义理故法之师馀九法即师此十法行
辩中边论颂云书写及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及
开演讽诵与思修则通而言之谓受持大乘教法
入理之方便也贤首大师所制华严三昧观门第
四简教门中假问云众生修行为要受持圣教耶
为要舍教耶答有十类一者自有众生无识悬舍
圣言师自愚心复随邪友违教修行巧伪诳惑此
为恶人也二者又有众生亦背圣教以质直心谓
为出要勤修苦行竟无所益此上二人俱舍圣教
不依义理三者唯诵圣言不解义意依傍圣教求
名求利违自所诵亦名恶人四者唯逐文句不知
义理但以直心读诵虽无巧伪亦无所益此上二
人俱不舍教不得义理如上四门皆不可依五者
读诵圣言分知解行多读文句少有修行六者广
寻圣教遍知解行渐略圣言取意专修七者受持
得意唯在修行不复寻言八者寻教得旨知一切
法无不称性是故于教亦不持舍即此言教称性
约教修行九者常持称性之教不舍不著恒观绝
言之理不弃不滞此上五门犹未究竟十者寻教
得实理教无碍常观理而不碍教常持教而不碍
理此即理教俱融合为一观方名究竟此上十门
前四门全不可依次五门从浅至深随根悟入然
但是革凡成圣之方便楢未究竟唯第十门方为
卷五 第 301c 页
究竟也又贤首大师云受持大乘经须知五法一
须明其文有五谓善知分段起尽前后相属次第
连合诠旨圆满无增无减二解其事亦五谓说处
说主徒众请仪及知圆音所说三达其义亦五谓
略标纲要广释除疑譬喻令解引事證成举益劝
学四得其意亦五谓令发大心观真理伏烦恼慈
悲救物勤修万行五顺其行自有五种一于前四
门法行在身在心未曾暂息二历前四门以起胜
心谓于前文教起难遭想于前事相起尊重心念
佛难逢伤巳薄祐于前义理起爱乐心于前意旨
悲喜交集三受持正法谓于前文教书写流通图
画形相表佛法会撮略意旨曲示行人四自行增
谓亲近善友系念思惟五成无碍行谓得旨亡诠
故不可守亡诠由教故不可舍是故于教生无守
无舍行今此虽开为十法行但是众缘资成正助
相兼总曰受持修习全依此者可为圆因精勤不
退皆證满果自教至大唐古今有依法修学者灵
通感瑞其类实繁具如华严传五卷纂灵记两卷
所说略而言之谓一书写经辉五色即后魏王延
明王元熙英明博达尝以香和金写经一百部每
部五香为藏七宝函盛日夜清斋行道即放神光
五色照烛庭宇众所咸睹因而发心者不可计数
也楮香四达僧德圆妙统宗极修一净园种楮鲜
华香草杂之每洗浴方入园溉以香水楮生三载
卷五 第 302a 页
香气四达后以为纸写经才书数行每字皆放光
明也二供养瑞鸟㘅华僧法诚于盖谷造华严堂
画七处九会变相兼写此经专精供养每有瑞鸟
形色非常㘅华入室旋绕供养也三转施灌掌之
水尚拯生灵僧弥伽多罗师子国第三果人因至
西太原寺遇诸僧转华严经忽然改容云不知此
处亦有此经合掌欢喜赞叹言曰此大方广经功
德难思西域相传有人称赞此经以水灌掌水沾
虫蚁而舍命者皆得生天何况受持读诵思惟观
察等四听闻功齐种智金刚菩萨云闻此法门如
一切智行所集福德五披读眇然履空隋朝禅定
寺僧慧悟持华严经与持涅槃经僧同隐终南岩
栖木食各专其业后有一人请斋二人相让请者
云请华严悟尚即便随往乃是山神千罗汉皆推之
令于上坐斋毕神呼一童令侍乃入悟口便得神
通却归取经辞涅槃僧眇然履空而去莫知所往
六受持焕若临境僧辩才事裕法师学华严经久
而不悟净室专精三年乃梦普贤指授觉后悉通
焕然犹如临镜也七开示华梵通韵宋朝三藏求
那跋陀罗天竺人精华严来至此土七百馀人请
讲恨以华言未通礼忏虔请乃梦一人执剑持一
人头刎却跋陀罗头安提来者遂通唐言讲数十
遍故云通韵人天共遵魏朝勒那三藏中天竺人
既至此土华音又通讲华严经次忽有一人执笏
卷五 第 302b 页
形如天官云天帝令请师讲华严经都讲维那梵
呗咸须同去勒那曰待讲毕去得否使云可尔及
讲终即与都讲等奄然卒于法座之上人皆叹仰
神光入宇法藏和尚字贤首十七辞亲求法于太
白山后母病归觐时俨和尚于云华寺讲华严经
至中夜忽见神光照烛庭宇知有异人及明过俨
和尚即敬事之深入华严旨趣也良以一文之妙
摄义无遗故一偈之功能破地狱也京兆人姓王
不得名死被二人引至地狱见一僧云是地藏令
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
切唯心造遂得解脱声所至处有受苦者悉脱其
苦后一日却苏忆持此偈向道俗说诸德寻经方
得知是华严经夜摩天偈也八讽诵每含舍利安
定郡樊玄智依顺和尚诵华严经每因诵经口中
频获舍利前后数百粒也适会神僧京兆苑律师
贞观年初宿灞桥店有一僧同主人别房安下饮
酒啖肉律师持戒精洁勃然戒之其僧餐了以灰
水嗽口诵华严经俄终一轴未满五更一部都毕
其律师入房悲泣忏谢讫至明便乃分袂不告名
字不知所至九思惟则无生入證偈赞排空即解
脱和尚台山佛光寺立精舍读华严经依经作佛
光观又求文殊得见云何须礼我可自悔责后因
自求乃悟无生遂欲广礼诸佛證此因缘感诸佛
现与说偈言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
卷五 第 302c 页
若能开晓此法眼一切诸佛皆随喜又问寂灭之
法若为可说教人佛即隐身但有声曰方便智为
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实法一切无所见十修习
海神听而时雨霶𩃰僧道英亳州人年至十二亲
为之娶五年同居全无世事后因听讲华严经乃
出家入太行山柏梯寺修止观时年天旱唯讲华
严感二人云是海神来听讲经遂令下雨须臾霶
𩃰也天童迎而大水㳽漫隋朝灵干讲华严经住
兴善寺常作兜率及华严观临终之日有天童来
迎而不随去云吾志在华藏矣寻见大水㳽漫莲
华满中乃忻然曰此果吾愿遂与同住僧童真相
别别讫奄然而逝也。】

「△速能除灭五无间业。

△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
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

【○钞言五无间业者梵云半左阿难他哩(丁也反)
野尼迦云五无间或云阿鼻旨或云阿毗古译云
无择或云无间具其四义或五义也一受生无间
二寿命无间以无中夭者三身量无间以身遍满
故四受苦无间无等流处所故五受报无间以决
定顺生故由具上五义故名无间随造一业便招
此报所言五者即五逆罪谓杀父害母出佛身血
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此五随犯一件皆得逆罪堕
阿鼻狱经一中劫受无间苦故名五无间业又此
五逆有小大之异上说五逆犹是小逆佛月藏经
卷五 第 303a 页
等名为大逆故彼第八云但出一佛身血得无间
罪尚不可算堕阿鼻狱况出万亿佛身血者终无
有人说彼罪报若有恼乱骂辱打缚为我剃发著
袈裟片缕不受禁戒及破戒者得罪多彼况持戒
者故名为大下偈中云极恶五无间也又四重罪
名近无间其罪亦重故名为近除普贤愿王及陀
罗尼法威德力无能除灭也言所有世间身心等
病者依涅槃经说有二种一者身病二者心病身
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风三者因热四者杂病
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强作二者忘误堕
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二者心病亦有
四种一者踊跃二者恐怖三者忧愁四者愚痴复
次善男子身心之病凡有三种一者业报二者不
得远离怨对三者时节代谢生如是等因缘名字
受分别痛因缘者风等诸病名字者心闷肺胀上
气咳逆心惊下痢受分别者头痛目痛手足等痛
是名为病受所分别也言种种苦恼者此有二种
一即直指诸病有种种苦恼二即兼摄馀诸苦恼
谓诸所有逼迫等事也。】

「△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
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

△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疏略说功德也唯说离恶亦即现报。
○钞明魔
鬼潜护中二义句初明魔鬼远离后显发心守护
初言魔者梵语具云魔罗此云杀者杀修行人智
卷五 第 303b 页
慧命故此为生死之根本也略说有四一烦恼魔
是生死因二天魔是生死缘三蕴魔四死魔是生
死果今言魔军者即天魔也军者众也即下鬼神
皆魔军众也言夜叉者此云猛捷即捷疾也罗刹
者即食血肉之鬼类也海中有罗刹城人落其中
多遭食啖也鸠槃茶者此云守宫神亦云冬瓜鬼
以其阴囊似冬瓜也毗舍阇者啖精气鬼饿鬼中
此稍胜也部多者此云大身鬼亦云自生鬼此类
若从父母生者名曰夜叉若自生者名曰部多饮
血等者总举诸类也皆悉远离者后结远离也亦
即现报者对生报后报以满三也。

△疏二偏举一行广显众德二一举一行。】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

【疏举一例馀。

△疏二广辩德具多胜德不出五果。
○钞不出五
果者俱舍显相云异熟无记法有情有记生但是
无覆无记故不通馀从善恶因所感名有情有记
生又瑜伽云诸不善法于诸恶趣受异熟果善有
漏法于诸善趣受异熟果等流似自因相似同类
兼说自因又瑜伽三十八云习不善故乐住不善
则不善法增长习善法故乐住善法则善法增长
为等流果或似先业后果随转此有二义后义果
似于因即此意也如杀生短命等前义即后果之
报如前世乐于杀生今还好杀等也离系由慧尽
卷五 第 303c 页
离诸结缚名离系果慧者择也尽者灭也谓此择
灭离系所显故将择灭释离系果瑜伽论云以道
灭惑名离系果又诸异生以世俗道灭诸烦恼不
究竟故非离系果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若法
因彼力生如因下地加行力上地有漏定生然离
系名为不生由道力證得亦得名为不生士用果
也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谓有为法生馀法不
障是增上果故增上果唯有为法除前巳生有为
之法非增上果谓果望因或俱或后必无前果后
因故云除也除此前后馀诸有为为增上果论云
增上之果也又瑜伽云若眼识等是眼根增上果
乃至意识是意根增上果众生身分不散不坏是
命根增上果解云眼等诸根不障识生身分不坏
不散令不断命根皆以不障义边名增上果也仔
细详意用之问士用增上何别答士用唯对作者
增上通对所馀如匠所成对能成匠具得士用增
上果名对馀非匠非匠非造故非士用也然上所
引是俱舍根品彼以六因成斯五果非今所要今
但以诵普贤行愿一因自然具斯五果此与诸宗
有因同果异如十地中同修五种十善感果各殊
有因异果同如此因及六因也因果俱异可以意
得也。

△疏文三一通明五果。
一增上果。】

「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

△诸佛菩
卷五 第 304a 页
萨之所称赞。

△一切人天皆应礼敬。

△一切众生悉
应供养。」

【疏增上果有增上用故。
△疏二等流果。】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

△不久当如
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疏等流果亦满普贤功德行故。
○钞言三十二
相者一足下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三足跟梵
王顶四手指纤长五其身方直六手足网缦七手
足柔软八节踝𦟛满九身毛上靡十鹿王腨十一
其身圆满十二垂手过膝十三顶有肉髻十四无
见顶十五马阴藏十六皮肤细滑十七身毛右旋
十八身紫金色十九七处平满二十柔软声二十
一缺骨充满二十二师子上身二十三臂肘𦟛纤
二十四齿白齐密二十五四十齿二十六得二牙
二十七师子颊二十八口中上味二十九广长舌
三十梵螺声三十一目睫绀青三十二眉间白毫
相等如是诸相下自三贤菩萨作转轮王虽圆明
巳有此相乃至等觉犹经百劫修佛相好应知皆
自十善为因百福庄严方得成满言百福者谓十
善法具起百思如一不杀有五思谓离杀思劝导
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如是乃至不邪见亦尔
于一一相引布自身必须前起五十思乃引一相
后起五十思以覆之前后合为百思名为百福百
福具足方成一相此名共因如涅槃经师子吼品
卷五 第 304b 页
如是三十二相一一皆有别因如彼经云若有菩
萨摩诃萨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
山以是业缘得足下平如奁底相若于父母师长
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以是业缘得足下
千辐轮相若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以
是业缘得成三相一手指纤长二足跟长三身方
直等若修四摄法摄取有情得网缦指如白鹅王
父母师长若病疾时自手洗拭捉持按摩得手足
柔软若持戒闻法惠施无厌得二相一节踝𦟛满
二身毛上靡若专心听法演说正教得鹿王腨相
于诸有情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
药得身圆满如尼俱律陀树立手过膝顶有肉髻
及无见顶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跣者施与衣
服得马阴藏相亲近智者远离愚人善喜问答扫
治行路得皮肤细软身毛右旋若以衣服饮食卧
具医药香华灯明施人得身金色常光照耀若行
施时所珍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得
七处满于布施之时心不生疑得柔软声若如法
求财以用布施得缺骨平满师子上身臂肘𦟛纤
远离两舌恶口恚心得四十齿白齐密于诸众生
修大慈悲得二牙相常作是愿有来求者随意给
与得师子颊随诸所须之食悉皆与之得味中上
味自修十善兼以化人得广长舌不颂彼短不谤
正法得梵音声见彼怨憎生于喜心得目绀色不
卷五 第 304c 页
隐他德称扬其善得白毫相如斯一一各别修之
方能满足三十二相今以普贤行愿一因即能感
此三十二相也。

△疏三异熟果。】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疏异熟果乘因感果故。

△疏四士用果。】

「悉能破坏一切恶趣。

△悉能远离一切恶友。

△悉能
制伏一切外道。」

【疏士用果有善菩萨用故。

△疏五离系果。】

「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

△堪受一
切众生供养。」

【疏离系果八支圣道灭烦恼故。
○钞言一切烦
恼者谓根随烦恼也根本有六一贪二瞋三无明
四慢五疑六不正见开即为十开不正见为五一
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故开为十
即六通俱生十分别起是惑之根本故名根本烦
恼二随烦恼有二十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
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
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
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于中忿等十个名
小随无惭愧二名中随不信等八名为大随以随
根本惑势力而起故名随烦恼也亦通俱生分别
卷五 第 305a 页
分别起者行相粗浅入见即除俱生起者行相微
细至果方尽总举诸惑故云一切也如师子王等
者师子兽中之王一吼之时众兽潜伏行愿威神
亦复如是由兹行愿正念现前乃至成佛永断诸
恶故云如等言八支圣道者即八正道也谓正见
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也
鉴理无邪曰正见筹虑正义名正思惟无漏语业
名正语无漏身业名正业身语无邪为正命如理
策勤名正精进顺法录心名正念无漏三昧名正
定八中正见是道亦支馀之七法唯支非道所以
通云正道者一则解翻八邪二则体是圣道故也。

△疏二别明净土果二一显法功能。】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
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
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钞净土果中释文分二先显法功能后别明胜
果前中经文义分为三先世果终失次此愿不离
后引生净土今初如俱舍论通说临终之时有多
般事或恶业缘厚者有断末摩苦然于身中有极
少节解便致死是为末摩苦地水火风随一增减
如利刀刃触彼末摩因此便生增上苦受业斯不
久遂致命终又复人间复有多种死相或中他毒
药或风病失音或鬼神所录或怀胎㛯难或大水
漂溺或野火所烧或恶兽伤残或无辜诛戮或雷
卷五 第 305b 页
电霹雳或战阵败亡或王法临刑或冤家锋刃诸
般舍寿难可具名乃至诸天命将终位亦先有五
种小衰相现一者衣服出非法声二者自身光明
忽然昧劣三者于沐浴位水滞著身四者本性嚣
驰今滞一境五者眼本凝寂今数瞬动此五相现
定死不疑也复有五种大衰相一衣染尘垢二华
鬘萎萃三两腋汗出四臭气入身五不乐本座此
五相现必定应死金光明经说人死之相云两眼
白色变舌黑鼻梁欹耳竖项筋垂下唇垂向下又
涅槃云于医人所不生恭敬心于诸亲友生荆棘
心此是死相如宝积经说最后舍寿之际心极明
了一切善恶皆悉现前畏喜心生即便往趣也此
即通说一切死相今诵持人即不为彼如是恶相
之所逼迫也二诸根散坏三亲属舍离四威势退
失五一切不随文显可知。】

「△唯此愿王不相舍离。

△于一切时引导其前。

△一
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钞此愿不离义分为三一愿王不离二引导长
时三得生极乐言极乐世界者谓其国众生无有
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或名安乐亦名安养即
阿弥陀佛所依之国土其国乃地莹七珍池通八
德风摇树响与天乐以齐鸣水激清波将法音而
同韵是以六方调御金口称扬三世如来致心护
念总斯多义故以为名也。
卷五 第 305c 页

△疏谓报尽舍命一切不随唯此愿王引生净土。

△同无常经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他将但持自善
根险道充食粮。

△疏二别明胜果二一正明化生。】

「到巳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
在菩萨弥勒菩萨等。

△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
足所共围绕。

△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疏亦异熟果乘此善因净土生故。
○钞后别明
胜果分二先正明化生后得授记下显利生大用
初中经文分三一得见圣众二显圣德相三见生
蒙记初中言阿弥陀佛者此云无量寿由二义故
名阿弥陀一光明无量故二寿命无量故故阿弥
陀经云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无边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彼佛寿命
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由昔
因中大愿光明与寿俱无量故故以名焉故大无
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百千亿
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又云若我成佛寿量
有限下至亿那由他百千及算数劫者不取菩提
璘云阿弥陀者六十万亿那庾多恒河沙由旬是
其身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是其寿目澄
四海毫映五山光明无有涯眷属不知数足不行
而十方遍口不言而万类闻左侍观音右翼势至
国有十善土无三恶一称名字灭殃罪八十亿劫
卷五 第 306a 页
一礼形像获相好八万四千举手低头无非是益
也文殊师利者总有四翻正法华名溥首有经名
濡首正云妙德或云妙吉祥以其降生时有十种
奇瑞故一光明满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
神开伏藏五鸡生凤子六猪诞龙肫七马产骐驎
八牛生白泽九仓盈金粟十象生六牙有斯徵瑞
名妙吉祥也又悲华经说过去宝藏佛时为无诤
念王第三子名曰帝众佛前愿取妙净土佛言汝
自发愿取妙净土我今号汝为文殊师利此表净
土诸吉祥事其来久矣今助佛导化示生舍卫多
罗聚落为梵德婆罗门子香山云德妙而十方普
现道尊为诸佛所师昔度五百仙人韬光雪岭今
与一万菩萨见住凉山广如大经等说也普贤可
知言观自在菩萨者解释绝多嘉祥云谓于六根
门中而得自在故以名焉慈恩就三业解三业归
向必六通赴缘摄利难思名观自在也贤首就悲
智解谓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又观机往救
自在无碍故以名焉又诸菩萨至八地中得十自
在一命自在于不可说劫住寿命故二心自在智
慧能入无数三昧故三资具自在能以无量庄严
一切世界故四业自在随时受报故五受生自在
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故六缘自在于一切世界
见佛充满故七愿自在随欲随时受报故于诸刹
中成正觉故八神力自在示现一切大神变故九
卷五 第 306b 页
法自在示现无边诸法门故十智自在于念念中
示现如来十力无畏成正觉故第五十五说得是
自在故以为名言弥勒者此云慈氏如慈心因缘
经说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时有世界名胜
华敷佛号弥勒恒以慈心四无量法教化一切时
有婆罗门名一切智光具六十四能多知博达闻
佛说经即生难诘不能屈伏便发信心而发愿言
愿持此经必得成佛号曰弥勒即舍家入山经八
千岁常持彼经常习慈行又于过去与释迦同于
弗沙佛所发菩提心常习慈定自是巳来常号弥
勒亦名阿逸多此曰无能胜大慈善根无能胜故
为波罗奈国辅相之子身紫金色有三十二相香
山云庄严净国而度有情起道乃先于释迦降迹
犹当于补处哀吾师遗法弟子恐更沉轮龙华三
会之时皆垂度脱今即示居睹史引导阎浮深慈
重恩永劫宁报善财遇之得解脱门名曰入三世
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也问生极乐国得见
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其事必尔又普贤身即净
法界身一切佛体得见无妨其文殊弥勒在此娑
婆今言往彼又云得见为同异耶答此有二义一
即体异名同如说寿经时西方亦有无量寿佛等
同赞故知但是名同体别异也二云是同非异何
以如文殊师利佛道父母大权应现助佛扬化遍
周法界现种种身利乐群品如弥勒为善财说文
卷五 第 306c 页
殊师利最胜大愿非馀无量百千那由他等菩萨
之所能有又言文殊师利其行广大无量无边其
愿无际相续不断常能出生一切菩萨最胜功德
常为无量菩萨之师令其勤修深證入故普于十
方常转法轮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常于十方一切
世界为说法师常为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大
会众中之所赞叹也弥勒菩萨如大经说云成就
一切遍趣行故于诸生处而得自在又言我身普
生一切法界一切众生显示道相殊异言音种种
名号种种欲乐种种威仪随顺世间教化调伏显
示众生清净受生随顺趣入一切众生甚深胜解
一切菩萨大愿受化如是等无量所显而现其身
种种相貌种种威德充满法界为欲成熟往昔同
行退失菩提者示现于此阎浮提中又为成熟兜
率天中同行天故令知诸天盛必衰故为欲示现
降生瑞相教化成熟释迦如来所遗来者令如莲
华悉开悟故于此处没生兜率天等故知是同非
异也或可名同体异亦无妨也言等者等取诸馀
新贤旧圣及常随侍诸菩萨等故阿弥陀经云其
国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
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说等但生彼国无
不皆见也二显圣德相三见生蒙记可知。

△疏二利生大用。】

「得授记巳。

△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普于
卷五 第 307a 页
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

△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
为利益。」

【疏亦士用果。
○钞后明利生大用中二先明得记
后显利生利生文中分三初标利生时次显利生
处后正明利生上来有二先正明化生后显利生
大用总是别明胜果前来有二先显法功能后别
明胜果总是明净土果讫。
△疏三究竟成佛果。】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

△转妙法轮
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
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疏亦离系果究竟离故。
△然前段中初一现报果
今此成佛即后报果中间诸果皆是生报。
△唯诵一
行五果具足三报昭彰终至菩提于何不习。
○钞
自下第三究竟成佛果有二先销经文后释疏文
前文六一身坐道场二降魔成佛三传法利生四
令众发心五随机成熟六广益无尽初中坐者如
大经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坐所谓转轮王坐兴
十善道故四天王坐于一切世间自在安立佛法
故帝释坐与一切众生为胜主故梵天坐于自他
心得自在故师子坐能说法故正法坐以总持辩
才力而开示故坚固坐誓愿究竟故大慈坐令恶
众生悉欢喜故大悲坐忍一切苦不疲厌故金刚
坐降伏众魔及外道故是为十坐若诸菩萨安住
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正觉坐馀如下偈中述。
卷五 第 307b 页

△疏三结劝受持三一结前胜德。】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
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馀无知者。」

【疏上犹略叹今说无尽。

△疏二正明劝持。】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巳能读
读巳能诵诵巳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疏通十法行。

△疏三重举胜德。】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

△所获福
聚无量无边。

△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
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疏殷勤颂德意在劝持。
△然此经一卷文少义
丰实修行之玄枢乃华严之幽键功高德远何不修
持西域王臣未有不习。
○钞大文第三善男子彼
诸众生下结劝受持分文二先标分后释解三段
如疏文显可知重举德中经言皆得往生等者自
此诣彼名之为往也准十六观经说往生之人总
有九品随其品类随其行业方得往生言九品者
一上品上生发三种心谓菩提心等又有三种一
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具此一日乃至七日寿
尊与二菩萨无数化佛声闻大众执金刚台至行
者前授手迎接才生彼国即悟无生须臾至十方
卷五 第 307c 页
界名上品上生二上品中生谓于第一义心不惊
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寿尊与二菩萨持紫金台
至行者前与千化佛一时授手一念生彼大宝华
中经宿即开七日便得菩提不退飞行十方名上
品中生三上品下生亦信不谤但发大菩提心临
终见佛与二菩萨持金莲华五百化佛一时授手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至七日后即得见佛三七日
后游历十方蒙佛授记名上品下生四中品上生
不造五逆持五八戒临终见佛赞叹出家得离众
苦便坐华台未举头顷即生净土莲华寻开得阿
罗汉果名中品上生五中品中生受持八戒若一
昼夜持沙弥戒若具足戒威仪无缺临终见佛慰
喻往生七日华开得预流果六中品下生孝养父
母行世仁慈遇人为说佛土功德及法藏比丘四
十八愿虽不见佛命终亦生七日华开亦得预流
果七下品上生虽不谤经如此愚人多造恶业无
有惭愧临终闻赞大乘十二部经文复称佛号化
佛慰喻即得往生经七七日华开见圣闻甚深法
八下品中生毁犯众戒偷僧祗物不净说法无有
惭愧诸恶严身临命终时狱火俱至遇善知识为
说如来十力威德光明神力及戒定慧解脱解脱
知见闻巳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火变凉风化
佛迎接一念往生六劫华开发无上道意九下品
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受苦无穷临
卷五 第 308a 页
终苦逼不遑念佛但称名号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命终之后见金莲华一念往生满十二劫华开得
闻诸法实相除灭罪行发无上道意是即九品往
生各各须具多种功德方得往生也又如大藏中
有百馀本或经或论说修彼因莫非勤积方得生
彼今唯诵经一行一刹那中便得往生蒙佛授记
甚为奇妙也疏言丰者多也枢谓枢机键即关键
馀文可知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