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1a 页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釐经合论
**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论】稽首十方清净海法界真报卢遮那六位因果
诸菩萨文殊普贤大海众所说法门清净轮果德
圆满金刚句我今释此微妙典将欲广利诸众生
唯愿众圣垂加护令于法门无挂碍诸有见闻获
大利皆同遮那清净海。
夫阐教弘经须分四义一长科经意二明经宗趣
三明其教体四总陈会数。
一长科经意者略作十段长科一明如来始成正
觉二明举果劝修三明以果成信四明入真实證
五明发行修行六明智悲相入七明蕴修成德八
明利生自在九明诸贤寄位十明令凡实證一明
始成正觉者即世主妙严品是二举果劝修者即
现相品巳下至毗卢遮那品总五品经是及世主
妙严品举佛所成之果令使人修三明以果成信
者即从佛名号品巳下至贤首品六品经是亦通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1b 页
取前世主妙严品巳来总是便以十个智佛以为
自心之果以不动智佛为首明自心智随分别性
无所动故四入真实證者从升须弥山顶品巳下
六品经是以十住为体住佛智慧家生故五发行
修行者从夜摩天宫巳下四品经是以十行为体
行佛行故六明智悲相入者从升兜率天宫品巳
下三品经是以十回向为体体圆真俗成大悲故
七明蕴修成德者从他化自在天中十地一品是
蕴修前三法令惯习成就故八利生自在者十定
品巳下乃至普贤行品等十二品经总是以十地
中蕴德成功十一地利生行满方名法行圆满佛
于始于终无作体性不移毫念为以法界圆明大
智之性为十住见道之初无时念故三世无性故
总一时故此非情识所知唯智会故九诸贤寄位
者即巳上六位诸菩萨并佛出现世间品亦是皆
从性海大智境界中方便出现其身寄位成十信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位十一地法门令
凡夫信入仿学依迹不迷其事十明令凡实證者
以法界性中安立十信等六位进修方便行不离
体用不坏方便其智弥高其行弥下逐根行满故
名进修随力堪能安立诸位随位知行令不迷因
果使学者善明总别依位成功不滞始故不离初
故即如下文善财等众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
各列有五百具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1c 页
五位一位有十通为五百如六千比丘通信亦不
退总云六千一万诸龙以明万行如是之众并是
凡夫皆信是法界佛果智境门故而登十住十地
故名令凡实證巳上十段长科经意竟于中广意
至文方明如法界一品总通前后四十品经总法
界故明三世法总法界故以此法界一品是一切
诸佛及以一切众生之果也于此一部之经总有
五种因果遍周义一示成正觉因果遍周即世主
妙严品通下五品经是二信位及进修因果遍周
从佛名号品巳下六品经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
地位中共二十品经是三定体遍周即十定十通
十忍等品是四行海遍周即普贤行品离世间品
是五法界不思议大圆明智海遍周即法界品是
有此五遍周义故以此一部之经有五品之内品
初皆有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以为品首者明此
五法是一时一法界一刹那际一体用一切诸佛
一共同之法一因果等周圆满无前后义一切诸
佛皆如是如是之法不离十定之中刹那际降神
入胎示现成佛入涅槃不离一刹那际更无移也
以此一部之典五度一个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
唯法界品别总明此一部之经大体宗趣一法界
大圆明智有此五种遍周之因果从初信心进修
诸行始终因果万行圆满毕竟不出十定之体无
时之性凡圣总齐本来如是由情妄计时量随生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2a 页
由妄计故生老便有若于根本法界门中起延促
见皆是自情妄见非实有故如是迷无性理违本
无时智境之法门起逐情随妄见时劫延促者于
佛正法之中不成信种当知是人设修行出三界
果未有成佛之种故即权教六通菩萨声闻缘觉
是也如法华经不退诸菩萨亦复不能知此明出
生死之不退未成处生死中不退又亦但得以空
观折伏现行烦恼入初地见道位非是巳达根本
无明得根本智见不退如是三乘见道总是三种
意生身菩萨皆非是根本法界大圆明智初发心
住中能十方成佛等不退三种意生身者初二三
地名三摩跋提乐意生身四五六地名觉法自性
意生身七八九十地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如是三种意生身菩萨并是法界大圆明智海大
宅门外草室权施方便安立令诸子等且免火难
如此经下文声闻在会如聋若盲六通菩萨设闻
此经不能生信如经具明为从无始际来随计设
能于佛法生信但随情生信迷自智境故无自契
实智起真信修故若不回心毕竟不成佛故设复
教化众生还能成得三乘及人天之种但住一方
之净刹无广大法界量等虚空无边智之大见十
方尘刹对现色身一切众生随根引接三乘无分
但云见三千大千之境如此经有世界海有世界
性有世界种皆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具如华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2b 页
藏世界品说如三乘中设见如来身三十二相八
十种好设复广大云八万四千不见如来十佛刹
微尘等身相随好三乘之种但见如来化满三千
大千世界等行不见如来化满无尽佛刹微尘等
行三乘之种所作一切皆有边量不见法界一一
尘中无边量法普贤行法互参不碍也。
二明经宗趣者其义有六一明经宗趣二此经何
藏所摄三分其序分四定其正宗五明此经付嘱
何人六明此经流通所在。
一明经宗趣者此经
名毗卢遮那大智法界本真自体寂用圆满果德
法报性相无碍佛自所乘为宗如法华经云乘此
宝乘直至道场又此经云有乐求佛果者说最胜
乘上乘无上乘不思议乘等是还令初发心者为
志乐广大故还得如是如来大智之果与自智合
一无二故此经宗趣甚深难信若有信者胜过承
事十佛刹微尘数诸佛尽经于一劫所得功德不
如信此经中如来大智境界佛果法界门而自有
之信此福胜于彼如贤首品下文颂云有以手擎
十佛刹尽于一劫空中住彼之所作未为难能信
此法为甚难十刹尘数众生所悉施乐具经一劫
彼之福德未为胜信此法者为最胜十刹尘数如
来所悉皆承事尽一劫若于此品能诵持其福最
胜过于彼又前颂云一切世界诸群生少有欲求
声闻乘求独觉者转复少趣大乘者甚希有趣大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2c 页
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倍甚难为明此经宗趣甚
深难信修空观者息妄修禅垢净情存声闻独觉
六通菩萨未回心者无如是分如经下文云设有
菩萨经无量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得六神
通犹名假名菩萨不真菩萨设闻此经不信不入
如法华经亦是为回三乘人令归一乘故回彼门
外三车权引诸子令归如来大智法界真实门故
破彼几案所依法故令得如来无依住智本自在
故华严经即是始成正觉时顿为上根者说法华
经即是佛出世后四十年中为回三乘者说又佛
乘三乘一时总说但随根自应一音法门各有差
别总别义生为真体无时无可作前后故如法华
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以
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又云唯此一事实馀二即非
真馀二者但以十方诸佛共所乘门为实三乘为
馀二但权施设未真者是馀二故以一实对诸权
皆是馀二为法华经责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三乘
等皆未能信一乘法故为权教菩萨虽有一分求
菩提之心犹有怖生死故得离染不退未得称真
染净平等不退如修空观菩萨乐空增胜及假真
如观一向离缠皆有忻厌及乐生净土等诸菩萨
众皆能离生死出缠不退不入法界性海一真无
忻厌门故望此佛乘乐生死者及厌生死者二俱
是退设观空增胜修假真如门行六波罗蜜得六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3a 页
神通是离生死不退非是生死涅槃一性中不退
故以是义故华严及法华经说得六神通菩萨不
闻不信此经典故如法华经云设有菩萨读诵八
万四千法藏为人解说得六神通亦未为难暂读
此经是则为难唯此智境界违情所解故甚难信
也三乘信解顺情所忻何以故说佛果即在三僧
祇之后说佛净土在于他方此娑婆是秽土修菩
提者厌垢忻真乐生净国设有住世菩萨所言留
惑润生为济众生故非由法尔根本智自在力合
如斯故如是菩萨皆是顺情之法法易信故非如
此经说入佛果不逾刹那但隔迷悟说无量劫总
不移一时故说从凡夫地创见道时因果一时无
前后际不见未成佛时不见成正觉时不见烦恼
断不见菩提證毕竟不移毫念修习五十位满一
切种智悉皆成就总别同异成坏一时自在皆非
世情所见故是故难信也其所信者如经下文十
信之位金色世界不动智佛上首菩萨名文殊师
利此云妙德云金色者明白净无垢即法身之理
不动智佛者即理中智也一切凡圣身等共有之
故云一切处文殊师利一切处金色世界一切处
不动智佛今之信者当信自心无依住性妙慧解
脱是自文殊于心无依住中无性妙理有自在分
别无性可动名不动智佛理智无二妙用自在是
故号曰妙德菩萨是故一切诸佛从此信生故号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3b 页
文殊为十方诸佛之母亦号文殊为童子菩萨为
皆以信为初生故信心成就即以定慧观智力印
之相契一念相应名十住初心便成正觉取能行
行处号曰普贤取妙慧无依处号曰妙德取善能
分别知根之智号之为不动智佛自契相应名为
正觉且能信处号曰信心自契相应名为住心为
住佛所住妙慧解脱相尽无生法故若心外有佛
不名信心名为邪见人也一切诸佛皆同自心一
切众生皆同自性性无依故体无差别智慧一性
应如是知以此同体妙慧如诸佛心及众生心应
如是信解不自欺诳是故此经宗趣为大心众生
设如斯法诸佛自所乘门一乘妙典法界道理令
大心众生入佛根本大智佛果故一念契真理智
同现即便佛故为法界道理见则无初中后故异
彼三乘劣解者宜闻三无数劫登佛果故宜说释
迦净土在于他方此娑婆是秽土故是故法华经
内为回三乘劣解者令龙女非器刹那成佛明信
心广大非权施设现实教故所修实教不迂滞故
言龙女始年八岁表今生始学非旧学故畜生女
者明非过去积修此明此生所信法门理直无滞
故法界体性非三世收一念应真三世情尽智无
出没即佛果故是故经云为劣解众生兴度八相
等事娑婆世界举众遥见龙女即往南方无垢世
界成佛者解云南方者为明为正以主离故离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3c 页
明为日为虚无即无垢也举众遥见者明三乘权
学信而未自證故故言遥见夫法界一真自他相
彻若当自得焉得称遥见此经即令善财一生得
佛解云一生者从凡夫地起信之后十住初心契
无生也即任法界智生非业生也至文广释今且
略明此经宗之所趣佛果法门竟博达君子孰可
思焉。
二明此经何藏所摄者此经名毗卢遮那
法界藏所摄以遍照法界海一切诸法门尽含藏
故又此经不许三乘化佛权教所收众生所知解
故化佛教中菩萨及二乘之众不能解了一真法
界报佛法门唯知三乘自分法故设是菩萨但知
三千大千世界为一报佛境界故千百亿释迦是
化身故不解此一乘实报法界报佛所说法门故
是故此经还名毗卢遮那法界佛果智海所收非
同三乘菩萨化佛教中权施菩萨藏所摄是故下
文法界品中慈氏所居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
善财入巳唯见无量诸佛法藏行门报相庄严无
尽福相皆阿僧祇一一具如经说此即依毗卢遮
那佛所教法法行行之因所报得所居宫殿楼阁
一依法界藏行行所成因果故乃至诸佛报得庄
严因果亦如之故藏者含容义含容法界一切法
门因果法皆无尽故三乘经多以恒河沙为法门
数之比量成广大义此一乘经多以一佛刹尘及
十佛刹尘乃至无量佛刹微尘为法数之比量又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4a 页
三乘法相或一或二三等七八九十为数此经法
门一一具十为数以明佛果法门圆满故名诠既
是广狭不同法藏必当差别是故此经是毗卢遮
那藏所收非三乘菩萨藏所摄故此经常以佛果
为进修道迹是佛根本大智古迹修差别智故若
异佛古迹而有进修无成佛义如三乘且免一分
粗生死苦非是依佛智体古迹契修佛乘也是故
此经是毗卢遮那藏所收非三乘菩萨藏所摄。
三明分经序分者分为二门一都该一部二当品
自有序分一都该一部者即世主妙严品是二当
品自有序分如经品品之中会会之内皆有尔时
如是如是序其品内之意又此一部经上下五度
序其世尊所居菩提场之处所问何以如是答曰
从初第一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明初
成佛处在兰若之中次第二会中又尔时世尊在
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明不移
本处而至报宅中居为普光明殿明理智之行报
得之宅寄同世间兰若契證方诣宅居自此巳去
上升天宫皆云不离本处而身遍坐一切道场或
云而升如是天上升天明列位进修不移本处者
明法界道理以法性妙理无往来内外故大智体
自遍周故次四十卷初十定品又云尔时世尊在
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
明殿入刹那际三昧明以法界法身为定体无三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4b 页
世性故从兜率天下降神及入涅槃四十九年住
世转一切法轮总不出刹那际以此三昧圆通始
终非三世古今故如是叙致以总言之一切过现
未来诸佛皆尽一时成佛并众生生死亦不移刹
那但众生妄计有年岁长短如佛所说即生即死
皆不移时是故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
亦无住如是遍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如此
一品经总括前后始终之际无去来今古性尽明
从凡夫地一念发心忽然见道进修十住十行十
回向十地十一地五位等法成佛转法轮入涅槃
总不移刹那为以法界门为开示悟入故明实教
一乘法界之门法如是故以三昧名目明之此品
都举此一乘根本法界寂用之门始终一际无本
末时分故以为成佛之头次离世间品亦然叙致
始成正觉乃至普光明殿者为普贤菩萨入佛华
三昧佛华者是所修佛行故三昧者明寂用无碍
也还同前叙致所在者明修佛行体用无始终常
圆满无三世也此品明修以普贤行还以法界体
大智常随众行圆该三世还不移刹那际等故明
其众行即法界体用也故如是叙致皆明时不移
亦不移处以菩提场无中边故所修众行常等如
刹那三世无增减故无去来故次入法界品云尔
时世尊在室罗筏国誓多林给孤独园者此举正
宗如来所乘通前彻后天上人间十方世界总以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4c 页
法界为体非虚妄体故为众生随迷不达故此品
之内都举天上人间十方世界总不思议法界体
寂用自在故故令众生悟入是故此之一品如来
但以不思议神力说不藉口言明世间总真总神
无出没故以明法界普该前后本一际故不须同
叙菩提场以菩提即法界故前会总在法界会中
故故如是叙致也十会之体用总以此品通括一
体一性一时一智之本母故此五度叙其初成正
觉者总明此法界一时无前后说如此一部经内
世主妙严品佛名号品十定品离世间品四度皆
重叙致始成正觉普光明殿入法界品但言给孤
园此五品经大意有五种佛果遍周总该馀品此
五品经意是故重叙但为此五种遍周法界因果
一刹那际五事顿彰该收诸位总在其内成法界
大智果故以此有五个经头题目相似唯入法界
品独言给孤园云何为五种遍周因果者一世主
妙严品明始成佛果遍周经云不移本处而身遍
坐一切道场二佛名号品在普光明殿中说明报
身及国土名号法门设化利物总遍周此会说六
品经成就信位佛果此明信心遍周三十定品如
来入刹那际三昧以此三昧普该此经及无尽三
世劫总是一时本来如是为佛道合然相应现其
本法成佛说法及灭度时分无有迁移此明佛大
智本性自体寂用定体遍周乃至入涅槃四十九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5a 页
年住世说法处母胎犹未出在兜率天犹未下生
以实法际体然无往来今古性故四离世间品明
以法界自体本寂定大智为普贤行体即明觉行
遍周佛华者觉行也三昧者本觉体也五入法界
品明根本法界本体大智佛果遍周此五种遍周
总以法界为体总是一遍周法门此五遍周该收
诸位诸差别故恐人不解失其意趣故一部经内
五处叙致题目钩连前后相摄为明此经以法界
体本无次第本末两头中间时分长短故如王宝
印一时普印无前后成文也以法界宝印普印诸
位但明五位十住十行等进修习气不同故性无
差别以总别同异成坏十玄六相义融通道理自
明此六字义为缘起三对六字都该万法一总别
一对二同异一对三成坏一对总不相离不可废
一留一亦不可双立亦不可双舍总是断常生灭
中边等见皆是情量不了任法自性缘生此乃以
无思正慧力方解以思而知之者且信心也此是
初地菩萨观察世间一切缘起法虽总同时不计
俱有虽总具别皆无自性不可计法俱无馀两对
亦然皆是有无非有无俱不俱常无常情所计故
如一切缘生法如空中响本自无为应物成音如
善筮蓍龟者无思无为不鬼不神而应缘能知万
有而告人古今吉凶如指掌者也应如是知任法
缘起非如情也一多总别诸同异门一切成坏皆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5b 页
非前后同时等计法界法门道理亦复如是皆非
前后有无同时俱不俱或灭或留情所计故皆是
性起大悲无作大愿任法缘起称无作智非故非
新施设转正法轮出生灭没皆不可作故新去来
之解皆是如来无生灭智自在力故虽异二乘自
寂取證灭情亡智即以起大愿等利诸众生而无
愿想虽以大慈大悲饶益众生而无爱想虽入生
死不没淤泥虽在涅槃十方世界利入不息皆是
如来无性无依无作智力皆不可作去来现在古
今之解。
四定其正宗者有三种正宗一随位正
宗二随品正宗三大体正宗一若以随位正宗十
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各有正宗十信
以佛根本不动智以为正宗十住即以證入法界
智如来果德理体妙慧以为正宗十行以佛根本
智起普贤行进修以为正宗十回向以理智圆融
真俗起兴大愿以成悲智使令理智大悲均平不
偏静乱以为正宗十地蕴修悲智使令惯习功济
以为正宗十一地普贤行等众生情流充满法界
海任用利生以为正宗此为随位正宗二若以一
部教门四十品之内当品自有正宗随品名目总
是可知三以一部教大体正宗以如来大智法界
性绝古今体用圆满一乘佛果以为正宗常以此
佛果正宗以为开示悟入进修使令惯习成就又
此经四十品中以法界品为正宗馀品为伴为十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5c 页
方诸佛以自心分别烦恼成一切智一切种智法
界体用以为所乘成正觉故此根本烦恼非三乘
所知故二乘且伏而不起菩萨以空观折伏无现
行故广如胜鬘经说一切众生以法界门以为开
示悟入明如来根本智是众生分别心契同无二
故则法界自在故以是义故十住初心便成正觉
以将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法门治令惯习智
悲成就更亦不离初心法界智体用故但以此法
界智体用无依住门治诸习惑惑薄智明分分殊
胜但须定慧照用身心诸法内外无依无根无本
诸贪恚痴渐渐微薄诸佛智慧渐渐增明法乐自
娱非贪世乐此是法界中渐渐非始末也。
五此
经法门付嘱何人者此经法付嘱大心凡夫经云
此经法不入馀众生手解云馀众生者三乘及外
道乐著人天及求出世乐者何以故此经不许三
乘菩萨具六神通尚自未能闻经生信何况二乘
人天外道经云唯除生如来家法王真子即大心
凡夫能生信證入故生于佛家不言巳生佛家诸
大菩萨诸大菩萨常为众生说法无大心凡夫信
證不名付嘱不名流通为无人信无人悟入故经
云若无此子此经当灭者解云若无凡夫信證者
此经当灭若不如是者诸大菩萨巳生佛家者巳
有如是无量佛世界海微尘数故如来何须念此
经当灭既不念巳生佛家大菩萨众明知当念大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6a 页
心凡夫非为巳入圣者当知此经付嘱大心凡夫
故如出现品说。
六明此经流通所在者此经流
通分每在品末有动地雨华菩萨供养处总是大
都付嘱流通分在如来出现品不在经末者为此
品是经之末为此品是三十七品是五位菩萨结
会五位因果行门之终以是义故是经之末又如
来从前第六卷初第二现相品内齿间放光令普
贤菩萨说众生因果如来因果如来因果者世界
报得国土庄严眉间放光令文殊师利觉首贤首
等说十信之门次后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
一地十定十通等法从现相品至如来出现品有
三十六品经等觉位中一会在第三禅说有一品
经来文未足通取其数有三十七品前后总有四
十品经至其如来出现品是五位因果始终之末
故如来出现品中示现法则表其始终五位因果
满故即以眉间光灌文殊顶口中光灌普贤口令
此二人体用因果互相问答以文殊为法界体普
贤为法界用二人互为体用或文殊为因普贤为
果或二人互为因果此一部经常以此二人表体
用因果今古诸佛同然皆依此迹以明因果进修
之益故如来放果光明及口中教光加此二大士
即明五位教门始终之毕口光是付嘱义流通义
令教行流通故眉间毫光是果义以放果光付嘱
文殊令文殊发问果法普贤说佛出现即是流通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第 66b 页
此品之内具说付嘱流通亦作轮王太子福具王
相明能治王位等喻释文至品方明为如来出现
品后离世间品即是佛自成果后行普贤利他之
行训俗之门十一地果前行普贤行有自利利他
十一地果后行普贤行纯是利他如前七卷会释
中略巳释讫如法界一品总该一部教总是法界
门在祇园者明众生世间即法界故众生性即不
思议故众生分别即如来智故即明就众生世间
说是法界不思议故。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
** 音切
惯
。
筏
。
筮
。
蓍
。
淤
。
鬘
。
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