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 153a 页
《十地经论》明地第三卷之五
天亲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论曰:依第三明地,差别有四分:一、起厌行
分;二、厌行分;三、厌分;四、厌果分。起厌行者,
谓十种深念心。厌行者,观一切行无常乃至
未入禅。厌者,四禅、四空三摩跋提。厌果者,四
卷五 第 153b 页
无量等净深心应知。
经曰:诸佛子!菩萨善清净心行第二地已,
欲得第三菩萨地,当起十种深念心。何等
为十?一、净心;二、不动心;三、厌心;四、离欲心;
五、不退心;六、坚心;七、明盛心;八、淳厚心;九、快
心;十、大心。菩萨以是十种深念心得入第
三地。
论曰:是中十种深念心者,一、依彼起净深
念心,如经「净心」故。二、依不舍自乘,如经「不
动心」故。三、志求胜法起善方便,此能厌患当
来贪欲;四、依现欲不贪,如经「厌心」故,「离欲心」
故。五、依不舍自乘进行,如经「不退心」故。
六、依自地烦恼不能破坏,如经「坚心」故。七、
依三摩跋提自在,如经「明盛心」故。八、依禅
定自在有力,虽生下地而不退失,如经「淳
厚心」故。九、依彼生烦恼不能染,如经「快心」
故。十、依利益众生不断诸有,如经「大心」
故。已说起厌行分,次说厌行分。厌行有三
种:一、修行护烦恼行;二、修行护小乘行;三、修
行方便摄行。修行护烦恼行者,观一切行无
常无有救者。此二十句,示现云何观一切
行无常。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第三菩萨地已,正
观有为法一切行无常,苦、不净、无常败坏、不
久住,念念生灭,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
现在不住。如是正观一切诸行。
论曰:是中命行不住故,总明无常观,如经
「正观有为法一切行无常」故。云何此无常?何
者是无常?如是正观。云何此无常者,依身转
卷五 第 153c 页
时力生三种苦,如经「苦」故。依饮食力形色
增损等,如经「不净」故。依不护诸恶力横夭寿
等,如经「无常」故。依世界成力灭坏故,如经
「败坏」故。资生依主无有定力一处不住,如
经「不久住」故。何者是无常者,无常有二种:
一者少时,如经「念念生灭」故。二者自性不成,
实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中,不生不转不住,如
经「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现在不住,
如是正观一切诸行」故。如是观一切有为
法无常行中,无有救者。
经曰:是菩萨如是真实观见一切行无有
救者、无所依止,共忧共悲共热恼,憎爱所
系忧恼转多无有停积,常为贪瞋痴火所
然,见身无量病苦增长。
论曰:是菩萨如是真实观见一切行无有
救者,第二十句,说此无救有九种:一者于
无常未至中无所依告,如经「无所依止」故。
二者无常既至无能救者,以无常至故多
共忧苦,如经「共忧」故。三者中间同悲,如经
「共悲」故。四者同苦恼事中忧悲随逐,其力虚
弱转增热恼,如经「共热恼」故。五者追求资
生时,欲所爱事、不欲不爱,如是妄想爱憎
常缚,如经「憎爱所系」故。六者受用时中乐少
苦多,如经「忧恼转多」故。七者于身老时中
少壮盛色不可复集,如经「无有停积」故。八
者于少壮时具三种受贪等常烧,如经「常
为贪瞋痴火所然」故。九者于年衰时无量
病苦增长,如经「见身无量病苦增长」故。后
三句皆明身患事,何故不在初说?示身数
卷五 第 154a 页
数患事故。云何修行护小乘行?
经曰:是菩萨见如是已,于一切行转复厌
离,趣如来智慧。是菩萨见如来智慧不可
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能至无
畏安隐大城不复转还,见能救无量苦恼
众生。
论曰:修行护小乘者,于一切有为行生厌
离已,趣向佛智慧。依如来智有二种大:一、
摄功德大;二、清净大。摄功德大者有五种:一
者神力摄功德大,如经「是菩萨见如来智慧
不可思议」故。二者无比摄功德大,无有敌
对,如经「无等」故。三者大义摄功德大,广能
利益无量众生,如经「无量」故。四者无讥嫌摄
功德大,希有难得,如经「难得」故。五者不同摄
功德大,诸外道不杂,如经「无杂」故。清净大
者,离烦恼使苦得涅槃故。离烦恼使者,
离烦恼习,无明不杂,如经「无恼」故。离苦者,
苦根本尽,忧悲随尽,如经「无忧」故。得涅槃
者,如经「能至无畏安隐大城」故。菩萨至涅
槃城不复退还,而能利益众生,得世间出
世间涅槃胜事,如经「不复转还故,见能救
无量苦恼众生故」。依无救众生起十种殊
胜心。
经曰: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无量,见一切有
为行无量苦恼,复于一切众生转生殊胜十
心。何等为十?所谓众生可悯、孤独、无救生殊
胜心。恒常贫穷,生殊胜心。三毒之火炽然不
息,生殊胜心。闭在三有牢固之狱,生殊胜
心。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生殊胜心。无
卷五 第 154b 页
正观力,生殊胜心。远离善法心无喜乐,生
殊胜心。失诸佛妙法,生殊胜心。而常随顺
世间水流,生殊胜心。失涅槃方便,生殊胜
心。是名生殊胜十心。
论曰:是中无救者,以孤独故。孤独无救有
九种:一、恒常贫穷,孤独无救;二、三毒之火炽
然不息,孤独无救;三、闭在三有牢固之狱,孤
独无救;四、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孤独无
救;五、无正观力,孤独无救;六、远离善法心
无喜乐,孤独无救;七、失诸佛妙法,孤独无
救;八、而常随顺世间水流,孤独无救;九、失
涅槃方便,孤独无救。是中依欲求众生心
无厌足,于他资财求无休息此二应知,如
经「恒常贫穷,生殊胜心」故,「三毒之火炽然不
息,生殊胜心」故。依有求众生六道世间轮
转故,彼因烦恼所覆故,常生难处故,如
是三句次第应知,如经「闭在三有牢固之
狱生殊胜心」故,「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
生殊胜心」故,「无正观力生殊胜心」故。依
梵行求众生不起胜念者,怀增上慢者,
无入涅槃心者,妄行外道者,如是四句次
第应知,如经「远离善法心无喜乐生殊胜
心」故,「失诸佛妙法生殊胜心」故,「而常随顺
世间水流生殊胜心」故,「失涅槃方便生殊
胜心」故。次说救度众生精进行发此十心。
经曰:是菩萨见诸众生界如是具受种种苦
恼已,发大精进行。是诸众生,我应救、我应
解、应令清净、应令得脱、应著善处、应
令安住、应令欢喜、应知所宜、应令得度、
卷五 第 154c 页
应令涅槃。
论曰:何处救度?以何救度?云何救度?成此分
别救度众生差别。何处救度者,于业妄想中、
烦恼妄想中、生妄想中,如经「我应解」故,「应
令清净」故,「应令得脱」故,如是次第我应
救度故。以何救度者,授三学摄取故,劝置
持戒处故,劝住定慧处故,如经「应著善
处」故,「应令安住」故。如是次第,三昧地故,定
慧合说。复劝置持戒处有二种:一、除疑网
令信戒故,如经「应令欢喜」故。二、已入戒者
令心乐住安固不动,如经「应知所宜」故。复
劝住定慧处,灭除掉没随烦恼使,如经「应
令得度」故。云何救度成者,令得二种涅
槃界,如经「应令涅槃」故。是名修行护小
乘行。云何修行方便摄行?
经曰:菩萨如是善厌离一切有为行已,深
念一切众生界,趣一切智智无量利益。即时
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此诸众
生堕在大苦烦恼业中,以何方便行而拔
济之,令住涅槃毕竟之乐?
论曰:是中厌离深念利益,示现三种因:一者
远离妄想因,善厌离一切有为行故;二者
不舍世间因,深念一切众生故;三者发
精进因,趣一切智智无量利益故。于中趣
利益处者,能修行彼道故。深念者,能善化
众生故。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此言示现
发起方便摄行,如经「作是思惟:此诸众生
堕在大苦烦恼业中,以何方便行而拔济
之,令住涅槃毕竟之乐」故。堕在大苦烦恼
卷五 第 155a 页
业中者,苦者生妄想,烦恼者烦恼妄想,业者
业妄想,涅槃毕竟乐者无上涅槃故。是中方
便摄行有三种:一、證毕竟尽;二、起上上證毕
竟尽;三、彼起依止行。
经曰:是菩萨作如是念:不离无障碍解脱
智处。彼无障碍解脱智处,不离一切法如实
觉。彼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
如是智慧光明,不离禅方便决定智慧观。
彼禅方便决定智慧观,不离闻慧方便。
论曰:證毕竟尽者,住无障碍解脱智中,如
经「是菩萨作如是念:不离无障碍解脱智
处」故。彼尽以如来所说,一切法随顺如实觉
起,以此如实觉起彼无障碍解脱智,如经
「彼无障碍解脱智处,不离一切法如实觉」故。
此自相同相无分别行慧,如经「彼一切法如
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故。如是智慧光
明不离禅方便决定智慧观者,彼慧此中
名光明,依是光明故名明地。彼菩萨于禅
定中方便决定智慧观,如经「彼禅方便决定
智慧观,不离闻慧方便」故。彼禅方便者,得
胜进禅故。决定者,于他决定故。智慧观者,
自智慧观故。是名起上上證毕竟尽。彼如是
智慧观依闻慧方便得,此是彼起依止行,闻
慧方便是起所依,是故修行是名彼起依止
行。是中行者,日夜求法闻法,如是次第依
教依义。
经曰:菩萨如是正观知已,转复勤修求正法
行。日夜常求,闻法、憙法、乐法、依法、随法、益法、
思法、究竟法、归依法、随顺行法。
卷五 第 155b 页
论曰:是中求正法行者,依经教依义如前
说。日夜常求闻法憙法乐法者,无慢心、无
妒心、无折伏他心问义故。依法者,依大乘
教法,自见正取不忘失故。随法益法思法者,
依读诵、依为他说、依静处思义故。究竟法
者,依定修行故。归依法者,依出世间智故。
随顺行法者,依解脱,于诸佛解脱法随顺
彼行故。是中求正法行,常求闻法,此初二
句,示现常勤行故;喜法等九句,示现正修
行故。彼常勤行以何为因?示现恭敬重法
毕竟尽故。彼菩萨以财为首,于财宝中及
王位处、或生天处,世间净中及以己身,以
法为重。
经曰:菩萨如是方便求佛法故,无有诸财
钱谷仓库宝藏等事而不能舍。于此物中
不生难想,但于说法者生难遭想。是菩萨
为求佛法故,无有所用外财而不能舍,
无有内财而不能舍,无有所作供给尊事
而不能行,无有憍慢我慢大慢等而不能
舍,质直柔软故,无有身苦而不能受。是菩
萨得成就胜财心,若闻一句未曾闻法,胜
得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是菩萨得闻一
偈正法,生上财想,胜得转轮圣王位。复得
胜财心,若得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
释提桓因、梵天王处无量劫住。是菩萨若有
人来作如是言:我与汝佛所说法一句能
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炽然火坑受大
苦者当以相与。是菩萨作如是念:我受一
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故,尚于三千大千
卷五 第 155c 页
世界满中大火从梵天投下,何况入小火
坑。我等法应尽受一切诸地狱苦犹应求
法,何况人中诸小苦恼。菩萨如是发精进
行修诸正法,随所闻法,于寂静处悉能正
观。
论曰:彼菩萨为重法故能舍一切财物,如
经「菩萨如是方便求佛法,乃至但于说法
者生难遭想」故。彼财所得处田宅等外财,彼
亦能舍,如经「是菩萨为求佛法故,无有所
用外财而不能舍」故。及彼财所为内法此亦
能舍,如经「无有内财而不能舍」故。及彼所
为是亦能舍,身行恭敬奉给等,如经「无有
所作供给尊事而不能行」故。谁于此物能
得能舍?彼高大意此亦能舍,如经「无有憍慢
我慢大慢等而不能舍,质直柔软」故。所应护
者彼亦能舍,种种身苦而无不受,如经「无
有身苦而不能受」故。于得众多胜妙财宝
然不爱乐,重法心成故,如经「是菩萨得成
就胜财心,乃至胜得满三千大千世界珍宝」
故。是名于财中胜。云何王位等中胜?是菩
萨得法转生喜心成就,胜得转轮王位、释梵
天王等,如经「是菩萨得闻一偈正法,生上
财想,乃至胜得释提桓因、梵天王处无量
劫住」故。为求法故,投身满三千大千世界
炽然火中,及地狱中久受苦恼,如经「是菩萨
若有人来作如是言:我与汝佛所说法一
句,乃至何况人中诸小苦恼」故。是中闻一句
法者,谓闻字句法。得闻一偈法者,谓闻
偈法故。能净菩萨行者,谓闻义故。此正修
卷五 第 156a 页
行,以何为因?示现依寂静处思惟正观
故,如经「菩萨如是发精进行,乃至悉能正
观」故。云何厌分?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
修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
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
经曰:是菩萨闻诸法已,降伏其心,于空闲
处心作是念:如说行者乃得佛法,不可但
以口之所言而得清净。是菩萨住此明地
因如说行故,即离诸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
离生喜乐,入初禅行。是菩萨灭觉观,内清净
心一处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二禅行。是菩
萨离喜,行舍忆念安慧,身受乐,诸贤圣能说能
舍念受乐,入三禅行。是菩萨断苦断乐先
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四禅行。是
菩萨过一切色想,灭一切有对想,不念
一切别异想,知无边虚空,即入无边虚空处
行。是菩萨过一切无边虚空想,知无边识,
即入无边识处行。是菩萨过一切无边识
想,知无所有,即入无所有处行。是菩萨过
一切无所有处,知非有想非无想安隐,即入
非有想非无想处行。但随顺法行故而不乐
著。
论曰:以何义故,入禅无色无量神通?为五
种众生故。一、为禅乐憍慢众生故,入诸禅。
二、为无色解脱憍慢众生故,入无色定。三、
为苦恼众生令安善处永与乐故,应解
彼苦令不受故,入慈悲无量。四、为得解脱
众生故,入喜舍无量。五为邪归依众生故,
入胜神通力,令正信义故。此地得不退禅
卷五 第 156b 页
故,名为三昧地。前地非无三昧,此地胜故。
是中禅无色差别有四种:一、离障;二、修行对
治;三、修行利益;四、彼二依止三昧。是初禅中
离诸欲恶不善法是名离障,如经「即离诸
欲恶不善法」故。有觉有观是名修行对治,如
经「有觉有观」故。喜乐是名修行利益,如经
「离生喜乐」故。入初禅行是名彼二依止三昧,
如经「入初禅行」故。第二禅中灭觉观是名
离障,如经「灭觉观」故,内净是名修行对治
灭觉观障,如经「内清净心一处无觉无观」故。
心一处者,修无漏不断三昧,行一境故。定生
喜乐是名修行利益,如经「定生喜乐」故。入
二禅行是名彼二依止三昧,如经「入二禅
行」故。第三禅中离喜是名离障,如经「离喜」
故。行舍忆念安慧是名修行对治,如经「行舍
忆念安慧」故。身受乐是名修行利益,如经「身
受乐」故。入三禅行是名彼二依止三昧,如
经「入三禅行」故。第四禅中断苦断乐先灭
忧喜是名离障,如经「断苦断乐先灭忧喜」
故。舍念清净是名修行对治,如经「舍念清净」
故。不苦不乐是名修行利益,如经「不苦不乐」
故。入四禅行是名彼二依止三昧,如经「入
四禅行」故。无色三摩跋提亦有四种:一、离
障;二、修行对治;三、修行利益;四、彼二依止三
昧。过一切色想者,过眼识想故。灭一切有
对想者,耳鼻舌身识和合想灭故。不念一
切别异想者,不念意识和合想故,意识分
别一切法故,说别异想是名离障。如是对
治过色等境界想,不分别色等境界见无
卷五 第 156c 页
我故,是名修行对治。知无边虚空者,是名
修行利益。即入无边虚空行者,是名彼二
依止三昧。过一切无边虚空想者,是名离
障。如是对治,过彼无边虚空见外念粗分别
过患,是名修行对治。知无边识者,是名修
行利益。即入无边识行者,是名彼二依止
三昧。过一切无边识想者,是名离障。如是
对治,过彼无边识见粗事念分别过患,是名
修行对治。知无所有者,是名修行利益。即
入无所有行者,是名彼二依止三昧。过一
切无所有想者,是名离障。如是对治,过彼
无所有见粗念分别过患,是名修行对治。知
非有想非无想安隐者,是名修行利益。即
入非有想非无想行者,是名彼二依止三
昧。已说厌分。
云何厌果?谓四无量、五神通等。云何四无量?
经曰:是菩萨慈心,随顺广大无量不二无瞋
恨、无对无障、无恼害,遍至一切世间处,法界
世间最、究竟虚空界,遍覆一切世间行。如是
菩萨悲心随顺喜心、随顺舍心、随顺广大无
量不二无瞋恨无对无障无恼害,遍至一切
世间处,法界世间最究竟虚空界,遍覆一切
世间行。
论曰:无量有三种:一、众生念;二、法念;三、无
念。众生念者,有四种相差别:一、与乐;二、障
对治;三、清净;四、摄果。云何与乐?与三种乐:
一、与欲界乐;二、与色界同喜乐;三、与不同
喜乐,彼离苦离喜故。不二者,亦是广大无
量,如经「是菩萨慈心随顺广大无量不二」故。
卷五 第 157a 页
云何障对治?与不爱者与爱,此障对治,如
经「无瞋恨无对」故。云何清净?正断身心不调,
睡眠掉悔诸盖等,如经「无障」故。云何摄果?欲
色界中受正果习果,无苦事故,如经「无恼害」
故。云何法念?遍一切处所有欲色无色界凡
夫,有学无学众生等法,及众生所有分别作
者皆能念知,如经「遍至一切世间处」故。无
念者有二种:一、自相无念,观法无我,世间中
最,如经「法界世间最」故。二、遍至无尽观,如
经「究竟虚空界」故。一切世间者,一切世界普
行故,如经「遍覆一切世间行」故。诸神通者,
四通明智,第五明见。初一神通,身业清净。天
耳、他心智二通,口业清净。宿命、生死智二通,
意业清净。一身通,能到众生所。天耳、他心二
通,能知说法音声义故,以知他心故,随种
种言音皆能尽知。依于此义,种种异名说,随
众生用故。去来二通,尽知众生过去未来所
应受化故。云何身通?
经曰:是菩萨现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一
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现没还出,石壁山障
皆能彻过如行虚空,于虚空中加趺而去
犹如飞鸟,入出于地如水无异,履水如
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身中出水犹如大
云,日月有大神德、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
摸摩之,身力自在乃至梵世。是菩萨以天耳
界清净过人,悉闻人天二种音声若近若
远,乃至蚊虻蝇等悉闻其声。是菩萨以他心
智如实知他众生心及心数法,有贪心如实
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如实知
卷五 第 157b 页
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如实知有染
心离染心、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摄心不摄心、
住定心不住定心、解脱心不解脱心、求心不求
心,上心如实知上心、非上心如实知非上
心,如是以他心智如实知他众生心及心
数法。是菩萨如实念知无量宿命诸所生处,
亦能念知一生二三四五乃至十二十三十
四十五十,亦能念知百生,念知无量百生无
量千生无量百千生,念知成劫坏劫及成坏
劫无量成坏劫,乃至念知百劫、千劫、百千劫、
亿劫、百亿劫、千亿劫、百千亿劫,乃至念知无
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我本在某处,如是
名、如是姓、如是生、如是色、如是饮食、如是
寿命、如是久住、如是受苦乐。我于彼死生
于此间,于此间死生于彼间。如是过去世
种种相貌,说姓相等皆能念知。是菩萨天眼
界清净过人,见诸众生若生若死形色好丑、
善行不善行、贫贱富贵,是诸众生随所造业
皆如实知。是诸众生成就身恶业、成就口恶
业、成就意恶业,谤诸贤圣成就邪见,及邪
见业因缘故,身坏命终必堕恶道生地狱中。
是诸众生成就身善业、成就口善业、成就
意善业,不谤贤圣成就正见,及正见善业
因缘故,身坏命终必生善道及诸天中。如是
菩萨天眼界清净过人,相貌姓名,见诸众生
若生若死、形色好丑、善行不善行、贫贱富贵,
是诸众生随业受报皆如实知。是菩萨于禅
解脱三昧三摩跋提能入能出,而不随禅解
脱力生,随见能满菩提分法处,以愿力故
卷五 第 157c 页
而生其中。
论曰:身通者,得胜自在应知。自在有三种:
一、世界自在,能动世界大地,如经「是菩萨
现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故。二、身自在,彼
能散合隐显,如经「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
身,现没还出」故。三、作业自在,作业有八种:
一者傍行无碍,如经「石壁山障皆能彻过如
行虚空」故。二者上行,如经「于虚空中加趺
而去犹如飞鸟」故。三者上下行,如经「入出
于地如水无异」故。四者涉水不没,如经
「履水如地」故。五者其身炽然,如经「身出烟
焰如大火聚」故。六者身能注水,如经「身
中出水犹如大云」故。七者身能摩扪,如经
「日月有大神德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
摩之」故。八者自在,乃至梵世间、器世间随意
转变得自在故,如经「身力自在乃至梵世」
故。天耳通者,随能闻所闻,如实示现清净
谛闻故。过人者,远闻故过人。声者,下乃至
阿鼻地狱等声悉能闻故。如经「是菩萨以天
耳界清净过人」故。随人天等所作音声现闻
明了,乃至蚊虻蝇等微细音声亦能闻故,如
经「悉闻人天二种音声,若近若远,乃至蚊
虻蝇等悉闻音声」故。他心通者,他心差别
有八种:一、随烦恼;二、使;三、生;四、学三昧行;
五、得三昧;六、得解脱;七、妄行正行;八、馀凡夫
增上慢。随烦恼者,与贪瞋等和合,如经「是
菩萨以他心智如实知他众生心及心数法,
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乃至离痴心」故。使者,
有烦恼离烦恼等,如经「如实知有染心离染
卷五 第 158a 页
心」故。生者,人中小、欲天中广、色天中大、无色
二解脱中无量,如经「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
故。学三昧行者,散心不散心,如经「摄心不
摄心」故。得三昧者,入定不入定时及在定起
时,如经「住定心不住定心」故。得解脱者,
有缚无缚,如经「解脱心不解脱心」故。妄行正
行者,于名闻中现起悕望顺不顺故,如经
「求心不求心」故。馀凡夫增上慢者,粗细习行
故,如经「上心如实知上心、非上心如实知
非上心」故。宿命智通者,谁能念?智能念故,
如经「是菩萨如实念知无量宿命诸所生处」
故。念何等事?如经「亦能念知一生乃至
念知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云何念?因
名字差别,如经「我本在某处如是名」故。家
差别,如经「如是姓」故。贵贱差别,如经「如是生」故。好丑差别,如经「如是色」故。供膳差
别,如经「如是饮食」故。业行差别,如经「如是
寿命如是久住」故。衰利成坏差别,如经「如
是受苦乐,我于彼死生于此间,于此间死
生于彼间」故。是中家差别者,谓父母差别。
贵贱差别者,刹利、婆罗门等差别。业行差别
者,命差别,时非时死故。是中种种相貌者,一
切诸相差别,如经「种种相貌」故。说者名称,如
经「说」故。姓相者,家姓等故,如经「姓相等皆能
念知」故。复有异义,亦能念知一生二生。如
是等,是名相貌。说者,名等故。相者,我于彼
死生于此间。如是等,皆能念知故。生死智通
者,谁能见?以天眼见故。清净者,审见故。过
人者,远见故,如经「是菩萨以天眼界清净过
卷五 第 158b 页
人」故。见何等事?谓众生生死等,如经「见诸
众生若生若死乃至随所造业皆如实知」故。
云何见?如经「是诸众生成就身恶业乃至随
业受报皆如实知」故。馀者如前二地中说。善
恶业报此亦如是应知。是中禅者四禅,解脱
者四无色定,三昧者四无量,三摩跋提者五
神通。能入能出者,即生心时随心用现在前
故。而不随禅解脱力生者,彼淳厚深念心,
此成就示现。随见能满菩提分法处者,与
诸佛大菩萨共生一处故,如经「是菩萨于
禅解脱乃至以愿力故而生其中」故。
经曰:是菩萨住菩萨明地已多见诸佛,以
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
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
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万亿那由他佛,以
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佛时,以
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
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上妙
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生上恭敬心
专心听法,闻已受持如说修行,是菩萨观
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
论曰:一切法不生不灭者,于清净法中不
见增、于烦恼妄想中不见减,因缘集生
故。彼清净中无一法可增、彼烦恼妄想中
无一法可减,然依对治因缘故,离烦恼妄
想,转胜清净般若现前。如经「观一切法不生
不灭,因缘而有」故。
经曰:是菩萨一切欲缚转复微薄,一切色缚、
卷五 第 158c 页
一切有缚、一切无明缚皆悉微薄。诸见缚者,
先已除灭。是菩萨住菩萨明地已,无量百劫、
无量千劫、无量百千劫、无量百千那由他劫、无
量亿劫、无量百亿劫、无量千亿劫、无量百千亿
劫、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复现集,断于
妄贪;不复现集,断于妄瞋;不复现集,断于
妄痴。是菩萨彼诸善根转增明净。诸佛子!譬
如本真金,巧师鍊治秤两等住,转更精好
光明倍胜。诸佛子!菩萨亦复如是,住菩萨
明地已,无量百劫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
他劫,不复现集,断于妄贪;不复现集,断于
妄瞋;不复现集,断于妄痴,彼诸善根转增
明净。是菩萨忍辱安乐心转复明净,同和心、
柔软心、不瞋心、不动心、不浊心、不高下我心、众
生所作不悕望心、有所施作不望报心、不谄曲
心、不稠林心转复清净。是菩萨四摄法中利
益增上,十波罗蜜中忍辱波罗蜜增上,馀波
罗蜜非不修习,随力随分。诸佛子!是名略
说菩萨第三菩萨明地。
论曰:一切欲缚转复微薄者,断一切修道欲、
色、无色界所有烦恼,及彼因同无明习气,皆
悉微薄远离故。诸见缚者,于初地中见道时
已断。如经「是菩萨一切欲缚转复微薄,乃至
诸见缚者先已除灭」故。不复现集断于妄贪
等者,断不善根使习气行,非断粗烦恼,粗
烦恼前地已断。如经「是菩萨住菩萨明地已,
无量百劫乃至彼诸善根转增明净」故。真金
喻者,示现不减秤两等住故。菩萨住明地,
厌离世间胜于前地,自在不失故。如经「诸
卷五 第 159a 页
佛子!譬如本真金乃至彼诸善根转增明净」
故。是菩萨忍辱安乐心转复明净者,他人加
恶心,能忍受,善护他心。如经「是菩萨忍辱安
乐心转复明净」故。加恶不改善护他心,分
别示现作恶怀疑,现同伴侣爱语诲诱,如
经「同和心」故、「柔软心」故。加恶不瞋,闻骂不
报,不生忧恼,如经「不瞋心」故、「不动心」故、「不
浊心」故。过去不憍慢,自与善语,如经「不高下
我心」故。心不悕望他人恭敬,如经「众生所
作不悕望心」故。于所作事心不求报,如经
「有所施作不望报心」故。非不实心作利益
行,及无偏心等作利益故,如经「不谄曲心」
故。微细隐覆垢心皆悉远离,如经「不稠林心
转复清净」故。
经曰:菩萨住是地中,多作忉利天王,得法
自在,能除众生贪欲等诸烦恼垢,以善方便
力拔济众生诸欲淤泥。所作善业布施爱语
利益同事,是诸福德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
念菩萨、念菩萨行、念波罗蜜、念十地、念不坏力、
念无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
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
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妙、为上为
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乃至为一切智
智依止者。复从是念发精进行,以精进
力故,于一念间得百千三昧,得见百千佛、
知百千佛神力、谓动百千佛世界、能入百
千佛世界、能照百千佛世界、能教化百千佛
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千劫、能知过去未来世
各百千劫事、能善入百千法门、能变身为百
卷五 第 159b 页
千,于一一身能示百千菩萨以为眷属。若
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过于此数。示
种种神通力,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
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业。是诸神
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不可数知。
论曰:此地摄报果、愿智力果,如初地中释。
《十地经论》明地〔第三〕-【宋】【宫】第三第三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