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经论-后魏-天亲菩萨卷三

卷三 第 138a 页


《十地经论》初欢喜地卷之三

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论曰:已显说分,次说挍量胜分。云何挍量
卷三 第 138b 页
胜?菩萨住此地中,胜声闻、辟支佛故。挍量
胜有三种:一、愿胜;二、修行胜;三、果利益胜。
何者愿胜?所谓十大愿。

经曰:菩萨如是安住菩萨欢喜地,发诸大
愿,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成就。所谓无
馀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敬故,一切种
具足,上深信清净,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
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数,
大供养恭敬无有休息。

论曰:是初大愿,无馀者有三种:一者一切佛
无馀;二者一切供养无馀;三者一切恭敬无
馀。一切佛者有三种佛:一、应身佛;二、报身佛;
三、法身佛。一切供养者,有三种供养:一者利
养供养,谓衣服卧具等;二者恭敬供养,谓
香花幡盖等;三者行供养,谓修行信戒行等。
一切恭敬者,有三种恭敬:一、给侍恭敬;二、
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是故作愿供养恭敬,
如经「所谓无馀一切诸佛一切供养一切恭
敬」故。一切种具足者,无量种种,复有胜事
等供养故。上深信清净者,增上敬重故,愿
回向菩提决定信故。广大如法界者,一切
馀善根中胜故。究竟如虚空者,无常爱果
无量因故。尽未来际者,此因得涅槃常果
故。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数,大供养恭敬无
有休息故。此初愿中有六种大,名为大愿:
一者福田大,如经「所谓无馀一切诸佛一切
供养一切恭敬」故。二者供事大,如经「一切种
具足」故。三者心大,如经「上深信清净」故。四
者摄功德大,如经「广大如法界」故。五者因
卷三 第 138c 页
大,如经「究竟如虚空」故。六者时大,如经「尽
未来际」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诸佛所说法轮皆
悉受持故,摄受一切佛菩提故,一切诸佛所
教化法皆悉守护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
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数,
摄护正法无有休息。

论曰:第二大愿有三种法:一切诸佛所说法
轮皆悉受持者,谓教法修多罗等,书写供养
读诵受持为他演说故。摄受一切佛菩提者,
所谓證法,證三种佛菩提法,摄受此證法教
化转授故。一切诸佛所教化法皆悉守护者,
谓修行法,于修行时有诸障难摄护救济
故。复名三种成就:一者于诸佛所说修多罗
等阿含次第令法轮不断成就故;二者證三
种正觉得證成就故;三者修行乃至如实修
行正觉成就故,是名三种成就。三种佛菩提
者,声闻、辟支佛亦名为佛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成佛无馀一切世
界住处从兜率天来下,入胎及在胎中,初
生时、出家时、成佛道时、请转法轮时、示入
大涅槃,我于尔时尽往供养,摄法为首,一
切处一时成一时转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
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佛成道
数,尽往摄法无有休息。

论曰:第三大愿。一切成佛无馀一切世界住
处者,一切应佛无边遍满一切世界住处故。
随何等世界诸佛住处,应感相顺众生见故。
从兜率天来下乃至示入大涅槃,我于尔
卷三 第 139a 页
时尽往供养,摄法为首者,随彼众生供养
佛方便,以如来所说摄法方便,集功德智慧
助菩提法故。一切处一时成一时转者,示
非前后故。何故示现彼处住不在色、无色
处?此难处来不为我故,起于轻心不生恭
敬,为遮此等故。何故不住他化自在天等?
如来有力能胜处生,舍而不生,为念众生
故来生兜率。如是生大恭敬心故。何故人
中舍上天乐?悯我等故来生人中,生增上
敬重心故。何故处胎?示现同生增长力故。
何故自成正觉?示非馀佛教化,现丈夫力
成就,非因他得菩提故。何故示入大涅槃?
为令懈怠众生勤心修道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
量不杂诸波罗蜜所摄,诸地所净生诸助道
法,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说一切菩
萨所行如实地道及诸波罗蜜方便业,教化
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长故。广大如法界
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行数
增长无有休息。

论曰:第四大愿心得增长者,以何等行令
心增长?一切菩萨所行教化,一切令其受行,
心得增长故。彼菩萨行有四种:一种种;二
体;三业;四方便。以此四种教化令其受行。
何者是菩萨行?种种世间行有三种:广者,从
初地乃至六地;大者,七地;无量者,从八地
乃至十地。不杂者,法无我平等观,出世间智
故,如经「一切菩萨所行广大无量不杂」故。体
者,如经「诸波罗蜜所摄」故。业者,如经「诸地所
卷三 第 139b 页
净生诸助道法」故。方便者,如经「总相、别相、同
相、异相、成相、坏相」故,「说一切菩萨所行如实
地道及诸波罗蜜方便业」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无馀一切众生界,有色
无色、有想无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卵生、胎
生、湿生、化生,三界所系杂入六道,一切生处
名色所摄,为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界令信
入诸佛法故、断一切世间数道故、令住一
切智智处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
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众生界数,教化一
切众生无有休息。

论曰:第五大愿教化众生故。何者是众生?
为何义故化一切众生有六种差别:一、粗
细差别;二、生依止差别;三、不净净处差别;四、
苦乐差别;五、自业差别;六、自体差别。何者粗
细差别?粗者有色,细者无色。色中粗者有想,
细者无想。无色中粗者非无想,细者非想非非
想。是名粗细差别。如经「有色无色、有想无想、
非无想非想非非想」故。生依止差别者,如经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故。化生者云何依止?依
止业生故。不净净处差别者,如经「三界所系」
故。苦乐差别者,种种身故,如经「杂入六道」
故。自业差别者,如经「一切生处」故。自体差别
者,如经「名色所摄」故。是名众生。为何义化
者,为三义故:一者为信入诸佛所说法中,
如经「为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界,令信入诸
佛法」故。二者已入佛法中,令入二乘菩提
故,如「经断一切世间数道」故。三者已入二
乘菩提,令入无上菩提故,如经「令住一切
卷三 第 139c 页
智智处」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无馀一切世界广大无
量粗细乱住、倒住正住,如帝网差别,十方世
界无量差别入皆现前知故。广大如法界究
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世
界数,信入无有休息。

论曰:第六大愿,无馀一切世界者有三种相,
随入如是世界,智皆现前知:一者一切相;二
者真实义相;三者无量相。一切相者,如经「广
大无量乃至正住」故。广大无量者,一千世界
二千世界三千世界故。细者,随何等世界意
识身故。粗者,随何等世界意色身故。乱住
者,非次第住故。倒住者,不造舍宅住故。正住
者,造舍宅住故。是名一切相。如帝网差别
者,真实义相故,如业幻作故。无量相者,十
方世界无量差别入故,无量相故。真实义相
者,唯智能知。馀相者,可现见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
土一切佛土,一切国土平等清净,一切佛土
神通庄严光相具足,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
道,有无量智慧众生悉满其中,入佛上妙
平等境界故,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为
示现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
际尽一切劫数佛国土数,清净一切佛土
无有休息。

论曰:第七大愿净佛国土相有七种:一者同
体净,如经「一切佛土一佛土、一佛土一切佛
土」故。二者自在净,如经「一切国土平等清
净」故。三者庄严净,如经「一切佛土神通庄严
卷三 第 140a 页
光相具足」故,光明庄严众宝等庄严故。四者
受用净,如经「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道」故。
五者住处众生净,如经「有无量智慧众生悉
满其中」故。六者因净,如经「入佛上妙平等
境界」故。七者果净,如经「随诸众生心之所
乐而为示现」故,显智神力等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一切菩萨同心同行故,
共集善根无怨嫉故,一切菩萨平等一观
故,常亲近诸佛菩萨不舍离故,随意能现
佛身故,自于心中悉能解知诸佛神力智
力故,得不退随意神通故,悉能游行一切
世界故,一切佛会皆现身相故,一切生处
普生其中故,成就不可思议大乘故,具足
行菩萨行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
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行数,入大乘道
无有休息。

论曰:第八大愿不念馀乘故,如经「一切菩
萨同心同行」故。菩萨行有十种:一者共集
善根无怨嫉故;二者一切菩萨平等一观
故;三者常亲近诸佛菩萨不舍离故;四者
随意能现佛身故;五者自于心中悉能解
知诸佛神力智力故;六者得不退随意神通
故;七者悉能游行一切世界故;八者一切佛
会皆现身相故;九者一切生处普生其中
故;十者成就不可思议大乘故,具足行菩
萨行故。于中初句显功德行故,第二住寂
静等观故,第三聚集解说论佛法故,第四随
心示现成佛故,第五自发胜心念如来法
身故,第六得常不退神通故。馀四者以通
卷三 第 140b 页
业得名:一、往馀世界;二、自馀异身示现;三、
同生往故;四、入不可思议大乘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乘不退轮行菩萨行
故,身口意业所作不空,众生见者即必定佛
法故,闻我音声即得真实智慧故,心喜恭
敬即断烦恼故,得如药树王身故,得如如
意宝身故,行大菩萨行故。广大如法界究
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一切劫数一切行
数,所作利益不空无有休息。

论曰:第九大愿显不空行菩萨行,复行菩萨
行,显乘不退轮行菩萨行故。于中不空有
二种:一、作业必定不空,身口意业所作不空
故。如是次第三句说应知,众生见者即必定
佛法故者,明身业不空;闻我音声即得真
实智慧者,明口业不空;心喜恭敬即断烦
恼者,明意业不空。二、作利益不空,一切众
生有二种苦:一、种种诸苦;二、贫穷苦。对治
是二,如经「得如药树王身」故,得如如意宝
身故。

经曰:又发大愿,所谓于一切世界处成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一凡夫道不离
一切凡夫道处,示身初生、坐道场成佛道、
转法轮度众生、示大涅槃,现诸佛境界大
神通智力,随一切众生界所应度者于念
念中示得佛道度诸众生灭苦恼故,以
一三菩提遍知一切法如涅槃性故,以一
音说令一切众生心皆欢喜故,示大涅槃
而不断菩萨所行故,示大智慧地发起一
切法故,法智通、如意神通、幻通遍一切世界
卷三 第 140c 页
故。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尽
一切劫数成三菩提数,求大智慧大神通等
无有休息。诸佛子!菩萨如是安住菩萨欢
喜地,发诸大愿,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
以十愿门为首生如是等,满足十百千万
阿僧祇大愿。是菩萨住菩萨欢喜地,起如
是等愿。

论曰:第十大愿起大乘行。云何大菩提?云何
作业?大菩提者,如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故。作业者,有七种:一、示正觉业;二、说实
谛业;三、證教化业;四、种种说法业;五、不断佛
种业;六、法轮复住业;七、自在业。初业者于
一凡夫道不离一切凡夫道处乃至示大
涅槃故。一凡夫道者,一阎浮提义。阎浮提凡
夫道者,可化众生住处名为凡夫道。第二业
者,现诸佛境界大神通智力故,随一切众
生界所应度者,于念念中示得佛道,度诸
众生灭苦恼故,随诸世界一切可化者随
心示现佛身。示现佛身者,除诸难处彼彼
胜处生,示除苦断集證灭修道。第三业者,
以一三菩提观法无我一切法性净涅槃,令
众生信解故。第四业者,以一音声随种种
信解可化众生,一时皆令心欢喜故。第五
业者,示现大涅槃而不断菩萨所行力故。
第六业者,复佛智地一切修多罗等,所说法
轨则不失故。第七业法智通者,观一切法
无性相故。如意神通者,自身现生住灭
脩短,随心自在故。幻通者,转变外事无不
随意故。初法智通不住世间故,如意神通
卷三 第 141a 页
幻通不住涅槃故。何故唯说此十大愿?初
愿功德行满足故,第二愿智慧行满足故,次
五愿为教化众生故,一以何身、二以何心、
三何者众生、四众生住何处、五自身住何
处能教化众生,后三愿显自身,一得地挍
量胜故、二得菩萨地尽挍量胜故、三得一
切地尽究竟故。此三示现如实教化众生
故。发诸大愿者,随心求义故。起如是大
方便者,成彼所作方便勇猛故。如是大行
者,彼所作行成就故。菩萨住此地渐次久习
起此三行,非一时故。何以故?此十大愿,一
一愿中有百千万阿僧祇大愿以为眷属
故。如经「诸佛子!菩萨如是安住菩萨欢喜
地发诸大愿,起如是大方便、如是大行,以
十愿门为首,生如是等满足十百千万阿
僧祇大愿。是菩萨住菩萨欢喜地,起如是
等愿」故。何故名大愿?光明善根转胜增广故。
此挍量菩萨愿胜,有二种胜声闻辟支佛:一、
常勤修习无量行故,二、与一切众生同行
故。同行者,十尽句示现。

经曰:以十尽句成诸大愿。何等为十?所谓
一、众生界尽;二、世界尽;三、虚空界尽;四、法界
尽;五、涅槃界尽;六、佛出世界尽;七、如来智界
尽;八、心所缘界尽;九、佛境界智入界尽;十、
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如众生界尽,我愿乃
尽。如世界尽、如虚空界尽、如法界尽、如涅
槃界尽、如佛出世界尽、如佛智界尽、如心
所缘界尽、如佛境界智入界尽、如世间转
法转智转界尽,若彼界尽,我愿乃尽。如是
卷三 第 141b 页
众生界尽不尽,我此善根亦不可尽。世界尽
不尽、虚空界尽不尽、法界尽不尽、涅槃界尽
不尽、佛出世界尽不尽、如来智界尽不尽、心
所缘界尽不尽、佛境界智入界尽不尽、世间
转法转智转界尽不尽,我此诸愿善根亦不
可尽。

论曰:于中众生界尽是总,世界尽乃至智转
界尽是别。何等是众生界?众生界尽故。何处
住?世界尽故。所有虚空界虚空界尽故,说何
法教化?法界尽故,随化众生置何处?涅槃
界尽故,佛出世界尽故,以何方便善巧?如来
智界尽故,复随所缘心缘界尽故,复随以
何界?佛境界智入界尽故。此事已说尽者,示
现不断尽,非念念尽故。此九种尽,略说三
种三转,示现此十尽句增上力故,诸佛以
此力常为众生作利益故。如是已说愿挍
量胜。云何行挍量胜?

经曰:诸佛子!菩萨决定发如是诸大愿已,
则得调顺心、柔软心,如是则成信者。信诸
佛如来本所行入,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
善成就诸地,具足无畏、力、不共佛法不坏
故,不可思议佛法,无中无边如来境界起,无
量行门诸如来境界入,信成就果。举要言
之,信一切菩萨行,乃至得如来智地说加
故。

论曰:发如是诸大愿已则得调顺心者,彼
诸善根中得自在胜故。柔软心者,得胜乐
行故。如是则成信者,于中本行入者从菩
萨行入乃至成菩提觉故。于中信菩萨行
卷三 第 141c 页
所摄本行入,有二种相:一、云何菩萨行;二、云
何次第成。如经「集诸波罗蜜而得增长」故,
善成就诸地故。此菩提所摄本行入有六种
胜,是故信胜。一者外道魔怨、声闻缘觉对治
等胜,如经「具足无畏、力、不共佛法不坏」故。二
者不思议神通力上胜,如经「不可思议佛法」
故。三者不杂染胜,如经「无中无边如来境
界起」故。四者一切种智胜,如经「无量行门诸
如来境界入」故。五者离胜,一切烦恼习常远
离故,如经「信成就果」故。复略说彼菩萨本
行入示现,如经「举要言之,信一切菩萨行
乃至得如来智地说加」故。说者所说,加者
得證故。此菩萨三种观,于诸众生起大慈
悲:一、远离最上第一义乐;二、具足诸苦;三、
于彼二颠倒。云何远离最上第一义乐?

经曰:诸佛子!彼菩萨作是念:诸佛正法如
是甚深、如是寂静、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
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
是上,此诸佛法如是难得。

论曰:诸佛正法如是甚深者,有九种:一、寂静
甚深;二、寂灭甚深;三、空甚深;四、无相甚深;
五、无愿甚深;六、无染甚深;七、无量甚深;八、
上甚深;九、难得甚深。寂静者,离妄计实有
故,妄计正取故。寂灭者,法义定故。空无相
无愿者,三障对治解脱门观故。何者三障?
一分别、二相、三取,舍愿故。无染者,离杂染
法观故。无量者,不可算数不可思量,生善根
观故。上者,依自利利他增上智观故。难
得者,三阿僧祇劫證智观故。云何具足诸苦?
卷三 第 142a 页

经曰:而诸凡夫心堕邪见,为无明痴闇蔽
其意识,常立憍慢幢,堕在念欲渴爱网中,
随顺谄曲林,常怀嫉妒而作后身生处因
缘。多集贪欲、瞋、痴,起诸业行,嫌恨猛风吹
罪心火常令炽燃,有所作业皆与颠倒相
应,随顺欲漏、有漏、无明漏,相续起心意识种
子。

论曰:而诸凡夫心堕邪见者,邪见有九种:
一者蔽意邪见,如经「为无明痴闇蔽其意
识」故。二者憍慢邪见,如经「常立憍慢幢」故。
三者爱念邪见,如经「堕在念欲渴爱网中」
故。四者谄曲心邪见,如经「随顺谄曲林」故。
五者嫉妒行邪见,如经「常怀嫉妒而作后
身生处因缘」故。六者集业邪见,如经「多集
贪欲瞋痴起诸业行」故。七者吹心炽燃邪
见,如经「嫌恨猛风吹罪心火常令炽燃」故。
八者起业邪见,如经「有所作业皆与颠倒
相应」故。九者心意识种子邪见,如经「随顺欲
漏有漏无明漏相续起心意识种子」故。是中
蔽意邪见、憍慢邪见、爱念邪见,此三邪见依
法义妄计如是次第。谄曲心邪见、嫉妒行邪
见,此二邪见于追求时心行过故。嫉者于
身起邪行故,妒者于资财等,是故生生之
处堕卑贱中,形貌鄙陋资生不足故。第六集
业邪见,受诸受时憎爱彼二颠倒境界故。
第七吹心炽燃邪见,于怨恨时互相追念欲
起报恶业故。第八起业邪见,于作恶时迭
相加害故。第九心意识种子邪见,于作善业
时所有布施持戒修行善根等业皆是有漏
卷三 第 142b 页
故。

经曰:于三界地复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
不离,此名色增长已成六入聚,成六入
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故生受,深乐受
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取,取增长故复
起后有,有因缘故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如
是众生生长苦聚。是中皆空离我我所,无
知无觉如草木石壁又亦如响;然诸众生不
知不觉而受苦恼。

论曰:是中因缘有三种:一、自相,从复有芽
生乃至于有;二、同相,谓生老病死等过;三、颠
倒相,离我我所等。自相者有三种:一者报
相,名色共阿黎耶识生,如经「于三界地复
有芽生,所谓名色共生」故。名色共生者,名
色共彼生故。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
彼共生故,如经「不离」故。三者彼果次第相,
从六入乃至于有,如经「此名色增长已成
六入聚,成六入已内外相对生触,触因缘
故生受,深乐受故生渴爱,渴爱增长故生
取,取增长故复起后有,有因缘故有生老
死忧悲苦恼,如是众生生长苦聚」故。是中
离我我所者,此二示现空。无知无觉者,自
体无我故。彼无知无觉,示非众生数动不动
事。如经「如草木石壁又亦如响」故,因缘相
似相类法故。云何于彼二颠倒?如经「然诸
众生不知不觉而受苦恼」故。

经曰:菩萨如是见诸众生不离苦聚,是故
即生大悲智慧;是诸众生我应教化令住
涅槃毕竟之乐,是故即生大慈智慧。
卷三 第 142c 页

论曰:云何具诸苦聚?云何远离?最上第一义
乐,此先已说,示现大悲慈等故。

经曰:诸佛子?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是大慈悲
法住在初地,以深妙心于一切物无所吝
惜,以智求佛大妙智故,修行大舍,即时所
有可施之物皆悉能舍,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
舍,或以金银、摩尼、真珠、琉璃、珂贝、车𤦲、马
瑙、生金等舍,或以宝庄严具璎珞等舍,或以
象马车乘辇舆等舍,或以寺舍园林楼观流
泉浴地等舍,或以奴婢僮仆等舍,或以国土
聚落城邑王都等舍,或以妻子男女等舍,或
以一切所爱之事皆悉能舍,或以头目耳鼻
支节手足一切身分等舍。如是一切可舍之
物而不贪惜,唯求无上佛智慧故而行大
舍。如是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能成大舍。

论曰:即时所有可施之物皆悉能舍者,求
佛无上大妙智故。是中一切物者,略有二
种:一外、二内。外者复有二种:一、所用;二、贮
积。如经「所谓一切财谷库藏等」故。如是次
第于中广有八种,从金银等乃至一切所
爱之事。内者,自身所摄。是外事舍中,初舍是
总,馀九舍是别。依二种喜:一、藏摄喜;二、利益
喜。藏摄喜者,谓金银等。利益喜者,复有八
种:一者严饰利益喜,谓宝庄严等。二者代步
利益喜,谓象马等。三者戏乐利益喜,谓园林
楼观等。四者代苦利益喜,谓奴婢等。五者自
在利益喜,谓国土聚落等。六者眷属利益
喜,谓妻子等。七者坚著利益喜,谓一切所爱
等。八者称意利益喜,谓头目耳鼻等。
卷三 第 143a 页

经曰:菩萨如是以大施心救一切众生故,
转转推求世间出世间利益胜事。彼推求利
益胜事时心不疲惓,是故菩萨成不疲惓
心。成不疲惓已,于一切经论心无怯弱,是
名成一切经论智。如是成一切经论智已,
善能筹量应作不应作,于上中下众生随
宜随宜而行、随力随感,是故菩萨成就世
智。成世智已,知时知量惭愧庄严修习自
利利他之道,是故菩萨成惭愧庄严。如是行
中精勤修行得不退不转力,如是菩萨成坚
固力。得坚固力已,勤行供养诸佛,随所闻
法如说修行。诸佛子!是菩萨悉知生起如
是清净诸地法,所谓信悲慈舍不疲惓,知
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
如说修行。

论曰:是中依此世智随宜随宜而行者,如
论中说随自己力随彼能受故。依惭愧知
时知量者,示三种时:一者念时;二者日夜
时;三者所作必得不断时。依坚固力如是
彼行中者,如上所说信等故。精勤修行者,有
二种:一、不退力,不舍行故;二、不转力,精进不
息故。供养诸佛如说修行者,有二种:一、利养
供养;二、修行供养。此十种行显二种胜成就:
一、深心成就,谓信悲慈等。二、修行成就,谓舍
不疲惓,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
供养诸佛如说修行等。于中依自利行,谓
信能信菩萨行及诸佛法,求必能得故。依
利他行,所谓悲慈能安隐与乐心故。舍者,
以财摄他行故。不疲惓者,自摄法行故。知
卷三 第 143b 页
诸经论善解世法者,以法摄他行故。馀有
三行摄护信等:一者不著行,以惭愧对治
障信等不著行故;二者不动行,有坚固力,
信等不可动故;三者修行,彼垢清净依止
行供养诸佛,摄信等善根故。是中依二种
供养故,得二种身:一者上妙身,所可见者
心生敬重,利益不空故;二者调柔心,自性善
根成就,乐行法故。前所说三十句,从信增
上等乃至常求上上胜道,是清净地法。今
此十句从信等乃至供养诸佛,尽是障地净
法,是名修行挍量胜。云何果利益挍量胜?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此菩萨欢喜地已,多
见诸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见多百佛、
多千佛、多百千佛、多百千那由他佛、多亿佛、多
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多百千亿那由
他佛,以大神通力大愿力故。是菩萨见诸
佛时,以上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
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诸菩萨
上妙乐具供养众僧,以此善根皆愿回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因供养诸佛
故,成教化利益众生法。是菩萨多以二摄
摄取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后二摄法但以信
解力行,未善通达。是菩萨十波罗蜜中檀波
罗蜜增上,馀波罗蜜非不修集,随力随分是
菩萨随所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皆能受行
清净地法。如是如是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
婆若,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
譬如金师善巧鍊金数数入火,如是如是
转复明净调柔成就随意所用。诸佛子!菩萨
卷三 第 143c 页
亦复如是,如是如是供养诸佛教化众生,
皆能修行清净地法。正修行已,如是如是
彼诸善根皆愿回向萨婆若,转复明净调柔
成就随意所用。

论曰:果利益挍量胜有四种:一、调柔果利益
胜;二、发趣果利益胜;三、摄报果利益胜;四、愿
智果利益胜。调柔果利益胜者,金相似法,信
等善法犹如真金。数数入火者,有三种入:
一、功德入,供养佛僧故;二、悲心入,教化众
生故;三、无上果入,愿回向大菩提故。以大
神通力见诸佛者,以胜神通力见色身佛。
大愿力者,以内正愿力见法身佛。多百佛乃
至百千亿那由他佛者,方便善巧示现多佛,
显多数故。供养者,有三种:一、恭敬供养,谓
赞叹等,显佛功德故;二、尊重供养,谓礼拜
等;三、奉施供养,谓花香涂香末香幡盖等。以
诸菩萨上妙乐具者,是诸菩萨所有世间不
供之物,具足奉施一切众僧故。云何发趣
果利益胜?

经曰:复次诸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菩萨欢
喜地,于初地中诸相得果,应从诸佛菩萨
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成地诸法无有厌足。
如是菩萨住初地中,应从诸佛菩萨善知
识所推求请问第二地中诸相得果成地诸
法无有厌足,如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
第八第九第十地中诸相得果,应从诸佛
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成十地法无有
厌足。是菩萨善知诸地障对治、善知地成
坏、善知地相、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清净分、
卷三 第 144a 页
善知地地转行、善知地地住处、善知地地
挍量胜智、善知地得不退转、善知一切菩萨
地清净转入如来智地。诸佛子!菩萨如是善
起地相,发于初地不住意成乃至转入十
地,无障碍故。以得十地智慧光明故,能
得诸佛智慧光明。诸佛子!譬如善巧导师,
多将人众向彼大城。未发之时应先问道
中利益诸事,复问道中退患过咎,复问道处
中间胜事,复问道处中间退患过咎。具道资
粮,作所应作,推求请问。未发初处,是大导
师乃至善知到彼大城。未发初处,此导师
能以智慧思惟筹量,具诸资用令无所
乏,正导众人乃至得到大城,于崄道中
免诸患难,身及众人皆无忧恼。诸佛子!菩
萨摩诃萨善巧导师亦复如是,住于初地
善知地障对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
转入如来智地。尔时菩萨具大福德助道资
粮、善择智慧助道,欲将一切众生向萨婆
若大城。未发初处,应先问地道功德,复问
诸地退患,复问地道处中间胜事,复问地道
处中间退患。具大功德智慧资粮,作所应
作,应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推求请问。未
发初处,是菩萨善知地障对治,乃至善知
能到萨婆若大城。未发初处,菩萨如是智
慧分别具大功德智慧资粮,将一切众生
如应教化,出过世间崄难恶处,乃至令住
萨婆若大城,不为世间生死崄过所染,身及
众生无诸衰恼。诸佛子!是故菩萨摩诃萨常
应心不疲惓勤修诸地业胜智本行。诸佛子!
卷三 第 144b 页
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入初菩萨欢喜地门,
广说则有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事。

论曰:诸相者,随诸地中所有诸障及对治相
故。得者,證出世间智故。果者,因證智力得
世间出世间智故。成地诸法者,所谓信等,为
满足彼故。有五种方便:一、观方便;二、得方
便;三、增上方便;四、不退方便;五、尽至方便。观
方便者,障对治成坏善巧,如经「是菩萨善知
诸地障对治故、善知地成坏故,十种地障对治故,名为十地」。如本分中说,如是次第
集故成、散故坏。得方便者,欲入方便、已入
方便,彼胜进方便,如经「善知地相故、善知
地得修故、善知地清净分」故。增上方便者,
地地转行、地地住处、地地增长善巧,如经「善
知地地转行故、善知地地住处故、善知地
地挍量胜智」故。不退方便者,如经「善知地
得不退转」故。尽至方便者,菩萨地尽入如来
地善巧,如经「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
来智地」故。诸佛子譬如善巧导师多将人
众向彼大城者,令得正行故。于中导师
者,有二种方便:一者不迷道方便,于道路中
是利是退患,于道路处是胜是过咎,皆善巧
知。如经「先问道中利益诸事故,复问道中
退患过咎故,复问道处中间胜事故,复问
道处中间退患过咎」故。二者资具利益方便,
如经「具道资粮,作所应作」故。云何摄报果
利益胜?

经曰: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
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能以大施摄取众
卷三 第 144c 页
生,善除众生悭贪妒嫉之垢,常行大舍而
无穷尽。所作善业,布施、爱语、利益、同事,是诸
福德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
不离念诸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
波罗蜜、不离念十地、不离念不坏力、不
离念无畏、不离念佛不共法,乃至不离
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当
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大为妙为微
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师为尊,
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诸佛子!是菩萨摩
诃萨若欲舍家勤行精进,于佛法中便能
舍家妻子五欲。得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
念间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
动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
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
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门、能
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
属。

论曰:摄报果利益胜者,有二种:一、在家果;二、
出家果。在家果复有二种:一者上胜身,阎浮
提王等,如经「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
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故。二者上胜
果,善巧调伏悭贪嫉妒等,如经「能以大施
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嫉妒垢」等。能以
大施摄取众生者,自行布施善劝他施,摄
取众生善转众生悭嫉之垢,方便善巧以四
摄法摄取众生故。不离念佛等者,示现不
离念自利益事。如是诸念于事中行已,
成大恭敬除诸妄想。此念略有四种:一者
卷三 第 145a 页
上念,念三宝故;二者同法念,念诸菩萨故;
三者功德念,念自身他身菩萨行自体转胜
故;四者求义念,念诸力等此是真实究竟
故。何者是上念?念佛等,念佛法等故。于施
者受者财物及菩提,不生分别不取著故。
如是一切所作业中,作者不著、境界不著、作
事不著、果报不著,以此一切诸行皆愿回
向大菩提故。为首者,有二种:一者胜首,光
明功德故;二者大首,独无二故。胜者,有二
种:一者妙智,自在胜故;二者微妙,离一切
烦恼自在胜故。大者,有二种:一者上,无与
等故;二者无上,无能过故。如是显示自体
功德故。导者,于阿含中分别法义正说故。
将者,令他證得义灭诸烦恼故。师者,教授令
入正道故。乃至一切智智依止者,以大菩
提道教化故。是名在家菩萨摄报果利益胜。
复次出家菩萨禅定胜业。胜业有二种:一者
三昧胜,所谓于一念间得百三昧,得三昧
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胜,谓见百佛等。
以得是三昧力故,于十方诸佛及佛所
加诸菩萨所修习智慧故。能动百佛世界
者,令可化众生生正信故。能入百佛世界、
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众生者,
往至及见正化众生故。能住寿百劫者,摄
取胜生故。能知过去未来世各百劫事者,
化诸众生作离恶上首,说善恶业道故。能
善入百法门者,为增长自智慧,思惟种种法
门义故。能变身为百,于一一身能示百菩
萨以为眷属者,作多利益速疾行故。云
卷三 第 145b 页
何愿智果利益胜?

经曰:若以愿力自在胜上,菩萨愿力示现过
于此数,示种种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
眼、或境界、或音声、或行、或庄严、或加、或信、或
业,是诸神通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不可数知。

论曰:于中身者,是一切菩萨行根本所依
故。依彼身故有光明及神通,依光明有天
眼,以有天眼见前境界。一切眼有五种应
知。依神通有音声及行庄严加等。音声
者,应彼言说故。行者,遍至十方故。庄严者,
作种种应现故。加者,神力加彼故。信者,依
三昧门现神通力,随众生信利益成就故。
业者,依慧眼所摄陀罗尼门现说法故。略说
一切诸地各有因体果相应知。
《十地经论》初欢喜地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