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科文-唐-澄观卷五

卷五 第 475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科文卷第五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排定



* [○/(○*○)]十回向品中文分(四)

* 初来意(十回)
* 二释名(二)

* 初得名(二)

* 初总释(二释)
* 二别释(三)

* 初成三回向(然十)
* 二开三为十(开三)
* 三会十归三(前十)
* 二释名(若依)
* 三宗趣(三宗)
* 四释文(十)

* 初三昧分(尔时)
* 二加分(三)

* 初总显能加(二)

* 初明佛现(入是)
* 二明赞善(咸称)
* 二辨加所为(二)

* 初别明所为(二)

* 初标所成(为令)
* 二明所作(以无)
* 二结为所属(所为)
* 三正显加相(三)

* 初语业劝说以增辨(佛子)
* 二意业冥加以益智(二)

* 初正明加相(尔时)
* 二释偏加所以(何以)
* 三身业摩顶以增威(尔时)
* 三起分(金刚)
* 四本分(二)

* 初总显体相(二)

* 初按经解释(二)

* 初释本文(二)

* 初别释三句(三)

* 初总标难思(告诸)
* 二显难思相(二充)
* 三释成难思(三所)
* 二总显难思(然总)
* 二释体性(故收)
* 二依论势释(若取)
* 二别示名相(四)

* 初举名徵数(佛子)
* 二标数显胜(佛子)
* 三徵数列名(五)

* 初释名(何等)
卷五 第 476a 页
* 二义相(二)

* 初别(二)

* 初前七随事行(第二)
* 二后三摄理行(后三)
* 二通(五)

* 初总标为三(二通)
* 二明三之因(此三)
* 三立三所以(二)

* 初取三类(四)

* 初标(所以)
* 二列(谓依)
* 三释(一依)
* 四结(二)

* 初结前(以斯)
* 二例释(二)

* 初例三菩提(若立)
* 二展转相成(又此)
* 二通所成(又此)
* 四融通三相(又此)
* 五结成融通(故此)
* 三体性(第三)
* 四定位(三)

* 初约五位释(二)

* 初约资粮(第四)
* 二约加行(有云)
* 二略指前文(馀约)
* 三约教料拣(四)

* 初始教(上来)
* 二终教(有说)
* 三顿教(有言)
* 四圆教(二)

* 初正释(若依)
* 二融通(然与)
* 五行法(第五)
* 四结数引證(佛子)
* 五说分○
* 六瑞应分○
* 七结通分○
* 八證成分○
* 九偈赞劝修分○
* 十校量功德分○



* ○五说分(十)

* 初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佛子)
* 二依徵广释(二)

* 初所回善根(四)

* 初叙古释(佛子)
* 二申正义(若顺)
* 三通妨难(以是)
* 四收古义(若以)
* 二正明回向(二)

* 初明随相回向(二)

* 初总明(修善)
* 二别显(四)

* 初利乐救护(三)

* 初总标(菩萨)
* 二别显(我当)
卷五 第 477a 页
* 三总结(佛子)
* 二受恼救护(二)

* 初明受恼之相(二)

* 初法(佛子)
* 二喻(二)

* 初大海不变喻(譬如)
* 二日轮普照喻(三)

* 初举喻(譬如)
* 二合法(二)

* 初合具德之义(菩萨)
* 二合非缘不阻(不以)
* 三徵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喻(譬如)
* 二合(二)

* 初总(菩萨)
* 二别(二)

* 初以大悲合日(不但)
* 二以智合日(如是)
* 二明回向之相(二)

* 初辨回向之心(二)

* 初缘境广大上等佛心(佛子)
* 二悲成利乐下救物心(菩萨)
* 二明回向之愿(二)

* 初令成法器(佛子)
* 二得法圆满(四)

* 初遇缘得法(又作)
* 二成自分德(于诸)
* 二胜进德圆(于诸)
* 四明德果满(令一)
* 三代苦救护(三)

* 初总明代苦回向(二)

* 初明先救重苦(二)

* 初见苦兴悲(佛子)
* 二徵以释成(何以)
* 二念遍救诸苦(二)

* 初明救八难苦(菩萨)
* 二救迷四谛苦(二)

* 初念苦境(又诸)
* 二兴悲救(菩萨)
* 二别明代苦回向(二)

* 初三明代苦之心(三)

* 初明一向普〔枚〕无自为心(复作)
* 二众苦备受无懈怠心(二)

* 初正明(复作)
* 二徵释(二)

* 初略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释云)
* 二问答(二)

* 初问(问众)
* 二答(三)
卷五 第 478a 页

* 初正明(答通)
* 二料拣(上来)
* 三通妨(二)

* 初问(问若)
* 二答(答此)
* 三决志保护无虚妄心(二)

* 初正明(复作)
* 二徵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异小乘(释有)
* 二异凡夫(三)

* 初正明不求(亦不)
* 二徵释所以(何以)
* 三结成前义(菩萨)
* 二后二明回向之心(二)

* 初念令彼得乐(佛子)
* 二念身为保护(复作)
* 四迥拔救护(二)

* 初喻(佛子)
* 二合(二)

* 初先合独照(菩萨)
* 二合前成益(修习)
* 三总结回向之益(佛子)
* 二明离相回向○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位果(初回向缺此科)
* 二偈颂○
* 乃至十入法界无量回向



* ○二明离相回向(二)

* 初辨忘机之智(二)

* 初正明无私(佛子)
* 二显成广大(善根)
* 二明大智离相(二)

* 初正明离相(二)

* 初会前回向众生明入实际(二)

* 初广明离相(四)

* 初离所取相(安置)
* 二离能取相(三)

* 初略释经文(不著)
* 二引文成證(三)

* 初引大品(故大)
* 二光明觉(光明)
* 三大般若(若依)
* 三释三不同(然小)
* 三离能诠名(不著)
* 四离妄成智(二)

* 初彰大意(观一)
* 二引释文(文有)
* 二双结二相(解一)
* 二会前回向菩提明入实际(三)

* 初结前生后(以如)
* 二法喻释成(非即)
* 三结成回向(离我)
* 二总结成益(菩萨)



* ○二偈颂(二)

* 初略叙仪意(尔时)
* 二正陈偈辞(二)

* 初颂所回善根(二)

* 初六偈颂四等(不思)
* 二二偈半颂六度(修行)
* 二颂回向之行(二)

* 初颂随相(二)

* 初颂利乐回向(如是)
* 二颂代苦回向(普为)
* 二颂离相(二)

* 初正明离相(未曾)
* 二颂前成益(十方)



* [○/(○*○)]二不坏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佛子)
卷五 第 479a 页
* 二依徵广释(三)

* 初举所回善根(二)

* 初明起坚信(佛子)
* 二依信种善(二)

* 初种彼善根(佛子)
* 二长菩提道(令菩)
* 二辨回向之行(二)

* 初善根回向(二)

* 初回向(菩萨)
* 二结成(菩萨)
* 二胜报回向(二)

* 初所回向善根(二)

* 初牒前生后(菩萨)
* 二正明供佛(二)

* 初总标(于念)
* 二广显(四)

* 初列供事(六)

* 初杂门(以阿)
* 二宝座(阿僧)
* 三经行(阿僧)
* 四宫殿(阿僧)
* 五宝树(阿僧)
* 六严殿(其诸)
* 二明供佛(二)

* 初供现佛(佛子)
* 二供舍利(一一)
* 三显供意(为令)
* 四结分齐(如是)
* 二显回向行(三)

* 初明回向之心(三)

* 初不离大悲(如是)
* 二离妄契真(无有)
* 三结前生后(诸佛)
* 二明回向之相(与诸)
* 三回向行成(三)

* 初明随相行成(三)

* 初牒前离相(佛子)
* 二正显本文(虽随)
* 三结前生后(菩萨)
* 二离相行成(三)

* 初总释(以清)
* 二总科(于中)
* 三别释(别中)
* 三双结无碍(菩萨)
* 三明回向所为(菩萨)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明果位(菩萨)
* 二偈颂○



* ○二偈颂(三)

* 初颂所回向善根及第一节回向(尔时)
* 二颂所成供行复将回向(二)

* 初颂所回向善根(一切)
* 二颂回向之行(三)

* 初回向之心(菩萨)
* 二回向之相(一切)
* 三回向行成(虽令)
* 三五偈颂回向所为(专心)



* [○/(○*○)]三等一切佛回向(二)

* 初长行(二)
卷五 第 480a 页

* 初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佛子)
* 二依徵广释(二)

* 初标举(佛子)
* 二广释(二)

* 初显回向(二)

* 初等随相(二)

* 初明对善根以将回向(二)

* 初回向善根(如是)
* 二正显回向(五)

* 初佛(二)

* 初牒前起后(佛子)
* 二正显所愿(愿以)
* 二菩萨(二)

* 初结前生后(佛子)
* 二正显十愿(二)

* 初六自利(所谓)
* 二四利他(能令)
* 三有善众生(佛子)
* 四二乘(如为)
* 五有恶众生(又愿)
* 二总摄万善以将回向(二)

* 初总显回向(三)

* 初总(佛子)
* 二别(发起)
* 三结(悉令)
* 二历事别陈(二)

* 初显增长回向(二)

* 初别明(三)

* 初随染无污回向(佛子)
* 二动与道合回向(菩萨)
* 三总显回向之相(二)

* 初总明(为欲)
* 二别显(永离)
* 二总结(菩萨)
* 二显积集回向(二)

* 初别明(二)

* 初明微细积集(二)

* 初积集善根(佛子)
* 二回向之行(咸作)
* 二辨长时积集(菩萨)
* 二总结(菩萨)
* 二等杂相○
* 二明成益(菩萨)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位果(菩萨)
* 二偈颂○



* ○二等离相(二)

* 初等过去(二)

* 初举所等(三)

* 初标随相即有离相(复作)
* 二别显离相之相(二)

* 初离妄契真(所谓)
* 二释前不著(知一)
* 三结其无碍(如是)
* 二显能等(二)

* 初牒所等总显能等(如彼)
* 二别明能所等相(解如)
* 二等现未(三)

* 初牒上所等(佛子)
* 二总显能等(我今)
卷五 第 481a 页
* 三别显等相(第一)



* ○二偈颂(三)

* 初颂位行(二)

* 初颂总标释名(尔时)
* 二颂上广释(二)

* 初颂正明回向(二)

* 初对境所生善根回向(二)

* 初明所回善根兼回向佛乐(于诸)
* 二颂回向众生令得佛乐(一切)
* 二总摄万善回向(三)

* 初颂增长回向(菩萨)
* 二颂积集回向(菩萨)
* 三对境善根回向(二)

* 初四颂随相(十方)
* 二后二离相(心不)
* 二颂总结成益(彼诸)
* 二颂位果(一心)
* 三颂结叹(彼第)



* [○/(○*○)]四至一切处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二)

* 初释名(四)

* 初标能所至(佛子)
* 二总示其相(谓以)
* 三引本业證(本业)
* 四复明能至(然准)
* 二出体(若尅)
* 二依徵广释(三)

* 初回向众生菩提(二)

* 初略明(三)

* 初法(佛子)
* 二喻(譬如)
* 三合(二)

* 初总标(愿此)
* 二别明(二)

* 初合所至处(过去)
* 二明能至供(愿以)
* 二广释(二)

* 初约十方明其遍至(三)

* 初总明供处(佛子)
* 二别明供养(二)

* 初供现在佛(二)

* 初明所供田(二)

* 初实报田(如是)
* 二权应田(三)

* 初现身(彼有)
* 二说法(以至)
* 三释权应(法身)
* 二明能行供(佛子)
* 二供住持佛(若佛)
* 三明回向心(以此)
* 二约常〔隹〕明其遍至(三)
卷五 第 482a 页

* 初以善根回向供佛(二)

* 初明所供境(复作)
* 二显能供行(三)

* 初结前生后(如是)
* 二所成供具(三)

* 初香盖(愿以)
* 二华鬘(无量)
* 三增前数(三)

* 初正释(如是)
* 二增数(从无)
* 三拣定(然一)
* 三结成供行(以如)
* 二以供佛善根回向众生(二)

* 初总显(愿令)
* 二别显(令一)
* 三总愿善根普摄回向(二)

* 初喻(譬如)
* 二合(二)

* 初自利(我诸)
* 二利他(普摄)
* 二回向实际(二)

* 初总标(佛子)
* 二别显(三)

* 初正显观心(二)

* 初别明(四)

* 初会事归理(二)

* 初总释(不于)
* 二别释(初中)
* 二理不碍事(虽无)
* 三理事双绝(若作)
* 四理事无碍(虽悉)
* 二融通(上四)
* 二明观成相(二)

* 初结前生后(菩萨)
* 二正显其相(二)

* 初总(知一)
* 二别(见于)
* 三明观成益(菩萨)
* 三结叹成益(二)

* 初明自分二利(佛子)
* 二辨胜进二利(佛子)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位果(三)

* 初牒得时(菩萨)
* 二愿所为(得至)
* 三明总结(佛子)
* 二偈颂○



* ○二偈颂(三)

* 初回向众生及菩提(二)

* 初颂前略明(尔时)
* 二颂前广明(三)

* 初颂前所至处(十方)
* 二颂回向众生(不取)
* 三颂普摄回向(普摄)
* 二回向实际(未曾)
* 三颂成益(一切)



*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明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佛子)
卷五 第 483a 页
* 二依徵广释(三)

* 初明所回向善根(三)

* 初开合(第二)
* 二释文(四)

* 初忏悔(三)

* 初释名(佛子)
* 二成益(除恶)
* 三辨相(然忏)
* 二礼敬(三)

* 初释名(礼敬)
* 二成益(除我)
* 三辨相(勒那)
* 三劝请(三)

* 初释名(劝请)
* 二成益(除谤)
* 三辨相(声闻)
* 四随喜(三)

* 初正释文义(三)

* 初释名(于去)
* 二成益(除嫉)
* 三辨相(然十)
* 二重辨成益(大品)
* 三出多所以(此据)
* 三料拣(三)

* 初明次(然佛)
* 二辨果(然礼)
* 三拣定(约教)
* 二明回向之行(二)

* 初结前善根(二)

* 初横结上来及不可说者(菩萨)
* 二竖结前来所有善根(凡所)
* 二正明回向(二)

* 初回向菩提(二)

* 初明随相(二)

* 初正起行愿(二)

* 初回向净土(二)

* 初明众宝庄严(二)

* 初总标所成(悉以)
* 二别显严相(二)

* 初三世土严(二)

* 初别明(三)

* 初举过去严土(二)

* 初总明(如过)
* 二别显(二)

* 初明因圆满(二)

* 初总明(清净)
* 二别显(三)

* 初总明(初句)
卷五 第 484a 页
* 二引證(故佛)
* 三出体(有云)
* 二明事业圆满(一切)
* 二举未来严土(二)

* 初总标(尽未)
* 二别显(五)

* 初分量圆满(尽法)
* 二果法圆满(皆从)
* 三依持圆满(三)

* 初引佛地经(无量)
* 二正释经文(今文)
* 三会佛地经(佛地)
* 四明主圆满(如来)
* 五辅翊圆满(二)

* 初总标(不可)
* 二别释(后未)
* 三举现在严土(二)

* 初总(现在)
* 二别(无量)
* 二总结(二)

* 初总能所严(如是)
* 二别结所严(所谓)
* 二愿成彼严(二)

* 初严一世界(如是)
* 二例严普周(如一)
* 二明人宝庄严○
* 二总摄回向(佛子)
* 二结行成益(佛子)
* 二明离相(二)

* 初明见实智冥实际(佛子)
* 二彰离妄德合实际(佛子)
* 二回向众生(佛子)
* 三结行成德(五)

* 初成无尽善根德(菩萨)
* 二成二空智慧德(佛子)
* 三成境界清净德(佛子)
* 四成福智无尽德(佛子)
* 五成福智超胜德(佛子)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明位果(四)

* 初标(菩萨)
* 二徵(何等)
* 三释(所谓)
* 四结(是为)
* 二偈颂○



* ○二明人宝庄严(三)

* 初总愿所成(佛子)
* 二别显愿相(二)

* 初愿德齐(二)

* 初正显德(二)

* 初总明(其诸)
* 二别显(二)

* 初明智圆(善能)
* 二明体实(深入)
* 二结德严土(如是)
* 二愿业广(四)

* 初事业圆满(常作)
* 二即乘圆满(得大)
* 三无畏圆满(趣萨)
* 四任持圆满(二)

* 初明能受(随顺)
* 二明能说(知阿)
* 三结以严刹(三)

* 初总彰人遍(愿令)
* 二结行德深(熏修)
* 三别示遍相(于一)



* ○二偈颂(二)

* 初颂所回向善根(尔时)
* 二双颂前所回善根及结行成益(二)

* 初颂二段随相(三)

* 初回向菩提(三)

* 初颂众宝庄严(三世)
* 二颂人宝庄严(有诸)
* 三颂总摄回向(未曾)
* 二回向众生(菩萨)
* 三结行成益(十方)
* 二颂二段离相(三)

* 初颂前菩提离相(菩萨)
* 二颂众生离相(一切)
* 三颂结成离相(二)

* 初境界清净德(菩萨)
卷五 第 485a 页
* 二二空智慧德(了达)



* [○/(○*○)]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六)

* 初释其总名(佛子)
* 二别会前文(本分)
* 三会引他经(又本)
* 四别显得名(此约)
* 五结会六释(亦可)
* 六出其体性(即以)
* 二依徵广释(二)

* 初明行所依身(二)

* 初明得位(佛子)
* 二明具德(二)

* 初明统领自在德(威德)
* 二明正报殊伦德(菩萨)
* 二明依身起行(三)

* 初明随相回向(三)

* 初总相标列善根回向(三)

* 初列所施物(四)

* 初举其都数(具足)
* 二内外料拣(于中)
* 三四等料拣(又前)
* 四三施料拣(又代)
* 二辨所施田(其中)
* 三显行依心(二)

* 初总明(佛子)
* 二别显(三)

* 初彰所摄入(所谓)
* 二总释善行(言善)
* 三随顺善根(谓舍)
* 二依标广显善根回向(二)

* 初总相料拣(四)

* 初总相辨异(第二)
* 二开合所以(然其)
* 三辨出法门(昔光)
* 四总结无量(三)

* 初引文成多(此土)
* 二出其本意(实则)
* 三结示文旨(故知)
* 二随文别释(二)

* 初总标施行(佛子)
* 二别显六十门○

* 初施食(三)

* 初施行(所谓)
* 二回向(愿一)
* 三双结(是为)
* 二施饮(三)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二)

* 初牒前起后(以此)
* 二别显愿相(所谓)
卷五 第 486a 页
* 三双结(是为)
* 三施味(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施车乘(三)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所谓)
* 三双结(是为)
* 五施衣(三)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所谓)
* 三双结(是为)
* 六施华(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诸)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七施鬘(三)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所谓)
* 三双结(是为)
* 八施香(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愿一)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九施涂香(三)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所谓)
* 三双结(是为)
* 十施床座(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所谓)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十一施房舍(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愿一)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十二施住处(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愿一)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十三施灯明(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二)

* 初明回向(以此)
* 二回向意(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如是)
* 十四施汤药(三)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所谓)
* 三双结(菩萨)
* 十五施器(四)

* 初施行(佛子)

* 初列施物(佛子)
* 二列施田(或施)
* 三成度门(如是)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欲)
* 十六施车(二)

* 初标列财田(三)

* 初总标所施(佛子)
* 二别举福田(奉施)
* 三别列所施(菩萨)
* 二随田别显(五)

* 初明施佛(四)

* 初总明施行(佛子)
卷五 第 487a 页
* 二回向之行(二)

* 初约佛田立愿(以此)
* 二约车用立愿(愿一)
* 三双结二行(是为)
* 四回向所为(为令)
* 二施菩萨(四)

* 初明施行(佛子)
* 二回向行(二)

* 初十约田(以诸)
* 二十约车(愿一)
* 三双结二行(是为)
* 四明所为(为令)
* 三施僧(四)

* 初明施行(佛子)
* 二回向行(二)

* 初十约田(以诸)
* 二十约车(愿一)
* 三双结二行(是为)
* 四明所为(为令)
* 四施二乘(四)

* 初明施行(佛子)
* 二回向行(二)

* 初翻缘觉(以此)
* 二翻声闻(愿一)
* 三双结二行(是为)
* 四回向所为(为令)
* 五施诸田(四)

* 初明施行(佛子)
* 二回向行(三)

* 初引论(以此)
* 二料拣(然前)
* 三得名(二)

* 初得轮名(此四)
* 二释乘名(二)

* 初依瑜伽辨(巳知)
* 二依当经释(若依)
* 三双结二行(是为)
* 四回向所为(为令)
* 十七施象马(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十八施座(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十九施盖(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十施幢幡(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十一开藏施宝(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诸)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十二庄严具(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行布)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十三施宝冠髻珠(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彼)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十四施妻子救狱囚(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十五舍身代死(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十六施连肤顶髻(四)

* 初施行(三)

* 初总标施行(佛子)
* 二指人同修(如宝)
* 三正明施行(六)

* 初安住最胜(菩萨)
* 二清净最胜(而语)
* 三事业最胜(便执)
* 四意乐散胜(正念)
* 五巧便最胜(于诸)
卷五 第 488a 页
* 六依止最胜(是故)
* 二明回向行(菩萨)
* 三双结二行(是为)
* 四所为之意(为令)
* 二十七施眼(四)

* 初施行(四)

* 初标章引例(佛子)
* 二发起胜心(菩萨)
* 三行心所为(为究)
* 四彰施仪式(佛子)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十八施耳鼻(三)

* 初施耳(四)

* 初施行(二)

* 初标章引例(佛子)
* 二安住胜心(布施)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二施鼻(四)

* 初牒起(佛子)
* 二回向(二)

* 初之十句依鼻发愿(如是)
* 二之十句依面发愿(愿一)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总结(是为)
* 二十九施牙齿(四)

* 初施行(二)

* 初标章引例(佛子)
* 二发十胜心(菩萨)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十施舌(四)

* 初施行(二)

* 初标章引例(佛子)
* 二发十胜心(菩萨)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十一施头(四)

* 初施行(三)

* 初标章引證(佛子)
* 二显施所为(为欲)
* 三正显施行(佛子)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十二施手足(三)

* 初施行(三)

* 初标章引證(佛子)
* 二标因祈果(以信)
* 三正显施行(佛子)
* 二回向(二)

* 初广辨一手之用(佛子)
* 二略辨诸手之用(又令)
* 三双结(是为)
* 三十三施血(三)

* 初施行(二)

* 初标章引例(佛子)
* 二起十二胜心(于诸)
* 二回向(以诸)
* 三双结(是为)
* 三十四施身髓肉(四)

* 初施行(三)

* 初标章引證(佛子)
* 二正明行相(于诸)
卷五 第 489a 页
* 三彰施现益(佛子)
* 二回向(四)

* 初总释名(佛子)
* 二显别类(三)

* 初列名(然此)
* 二释名(初者)
* 三定位(若依)
* 三彰异名(若成)
* 四结文旨(上皆)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十五施心(四)

* 初施行(二)

* 初标章引例(佛子)
* 二起十胜心(以其)
* 二回向(二)

* 初辨施意(菩萨)
* 二显所愿(以诸)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十六施肠(四)

* 初施行(二)

* 初标章引證(佛子)
* 二起十胜心(行此)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十七施诸节骨(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十八施身皮(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三十九施手足指(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施连肉爪甲(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一求法入火(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二求法受众苦故(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欲)
* 四十三求法舍海内所有(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四为王断杀(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五救形残(四)

* 初施行(三)

* 初睹境兴悲(佛子)
* 二以法谏论(菩萨)
* 三财法双救(作是)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六叹佛出世(四)

* 初施行(三)

* 初见佛兴世(佛子)
* 二法施益生(四)

* 初闻名离惑益(以大)
* 二见身起行益(复更)
卷五 第 490a 页
* 三赞稀增敬益(复若)
* 四展转增长益(复于)
* 三结成所益(尔时)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七施大地(四)

* 初施行(三)

* 初随难略释(佛子)
* 二料拣诸田(四)

* 初总立四田(于中)
* 二辨其兼通(若敬)
* 三总收为二(总收)
* 四彰其优劣(二)

* 初唯就敬田(三)

* 初约智(然此)
* 二就境(若直)
* 三就悲(若就)
* 二敬恩对辨(三)

* 初约敬思(若等)
* 二约道俗(若同)
* 三约普别(等是)
* 三总结经意(然今)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八施童仆(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四十九舍自身为侍(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二)

* 初十进善(菩萨)
* 二十住持(又以)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五十闻法喜悦舍身供佛(四)

* 初施行(三)

* 初总标行体(佛子)
* 二别显行相(二)

* 初自利行(欣乐)
* 二利他行(能以)
* 三结行成益(佛子)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五十一以身普施一切众生(四)

* 初明施行(二)

* 初总标(佛子)
* 二别显(菩萨)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欲)
* 五十二施身给侍诸佛(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五十三施国所有乃至王位(四)

* 初施行(二)

* 初明事舍(佛子)
卷五 第 491a 页
* 二明心舍(于诸)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欲)
* 五十四施王都城(四)

* 初施行(二)

* 初标施行(佛子)
* 二明施心(住于)
* 二回向(以此)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五十五施内宫眷属(四)

* 初施行(二)

* 初女丽具德(佛子)
* 二施心清净(而于)
* 二回向(二)

* 初回向之意(二)

* 初显回向意(菩萨)
* 二重牒前意(佛子)
* 二正明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欲)
* 五十六施妻子二事合愿(四)

* 初施行(佛子)

* 初标章引例(佛子)
* 二明能施心(二)

* 初明自分(菩萨)
* 二辨胜进(菩萨)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五十七施宅舍(四)

* 初施行(佛子)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五十八施园林等(四)

* 初施行(二)

* 初标起念心(佛子)
* 二离过成德(佛子)
* 二回向(佛子)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五十九设大会施(四)

* 初明施行(四)

* 初总标(佛子)
* 二离过成德(一切)
* 三略显仪式(开置)
* 四显施所依(发甚)
* 二回向(菩萨)
* 三双结(是为)
* 四所为(为令)
* 六十施一切资具(二)

* 初施行(四)

* 初施时离过(佛子)
* 二辨施所依(善思)
* 三正明施行(随诸)
* 四显所成德(行此)
* 二回向(二)

* 初牒前起后(佛子)
* 二正显回向(愿一)
* 三总结多门善根回向○
* 二明离相回向○
* 三释回向之名○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位果(菩萨)
* 二偈颂○



* ○三总结多门善根回向(二)
卷五 第 492a 页

* 初结施善根(三)

* 初结所施物(佛子)
* 二结施所为(为令)
* 三结能施心(四)

* 初对多田生喜离过(时十)
* 二明田多其喜弥广(时诸)
* 三校量显广(假使)
* 四结喜深广(菩萨)
* 二结前回向(佛子)



* ○二明离相回向(二)

* 初正明离相(三)

* 初略标(佛子)
* 二别显(二)

* 初内绝想念故无缚解(二)

* 初明绝想(二)

* 初绝我想(无众)
* 二绝法想(无有)
* 二彰行成(如是)
* 二触境离染故无缚解(三)

* 初明无著(二)

* 初明界处空(佛子)
* 二显不著蕴(不著)
* 二辩不缚(佛子)
* 三明不解(若能)
* 三徵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总显法体(二)

* 初法体无生(无有)
* 二问答显理(次应)
* 二别彰所离(非一)
* 二不碍随相(三)

* 初总辨来意(菩萨)
* 二明不坏相(言随)
* 三融成无碍(然俗)



* ○三释回向之名(二)

* 初总释(佛子)
* 二别释(三)

* 初假以徵起释回向义(何以)
* 二正释随顺义(佛子)
* 三释坚固一切善根义(佛子)



* ○二偈颂(二)

* 初说因缘(尔时)
* 二正显颂(三)

* 初颂行所依身(菩萨)
* 二颂依身起行(二)

* 初颂随相回向(三)

* 初颂总标(饮食)
* 二颂别显(为利)
* 三颂总结(彼于)
* 二颂离相回向(四)

* 初颂内绝想念(菩萨)
* 二颂触境离染(菩萨)
* 三颂前文徵释(不取)
* 四颂不碍随相(若能)
* 三颂释名(随顺)



* [○/(○*○)]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善根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位行(三)
卷五 第 493a 页

* 初牒名徵起(四)

* 初释名(佛子)
* 二得名(此从)
* 三引證(三)

* 初引本业(故本)
* 二会今文(名无)
* 三释彼经(二)

* 初叙异说(有云)
* 二申正义(应云)
* 四出体性(即以)
* 二依徵广释(二)

* 初明回向(二)

* 初所回向善根(二)

* 初正修善根(三)

* 初明善根分齐(佛子)
* 二明善所依缘(佛境)
* 三明善根体性(勤修)
* 二因修成德(二)

* 初牒巳修(佛子)
* 二修成德(二)

* 初自利德(得堪)
* 二利他德(为诸)
* 二摄将回向(二)

* 初念修善根本因(佛子)
* 二正将回向(三)

* 初回向众生菩提(二)

* 初回巳修之善愿成资具以施众生(二)

* 初总显要期(佛子)
* 二别彰施行(二)

* 初愿成外施(四)

* 初显施广大(愿令)
* 二辨施无限(假使)
* 三明施殊胜(佛子)
* 四结成二行(佛子)
* 二愿成内施(四)

* 初对一显广(佛子)
* 二以一例馀(菩萨)
* 三结成所作(佛子)
* 四显施殊胜(佛子)
* 二回此施行愿令众生具足财法(三)

* 初慈悲回向(三)

* 初正明回向(佛子)
* 二明回向所为(二)

* 初牒前起后(佛子)
* 二随义别显(二)

* 初令成行布(六)

* 初贤首位中行(为令)
* 二种性位中行(为令)
* 三解行位中行(为令)
* 四十地位中行(为令)
卷五 第 494a 页
* 五等觉位中行(为令)
* 六佛果位中行(为令)
* 二令成圆融(四)

* 初种性位(为令)
* 二解行位(为令)
* 三十地位(为令)
* 四佛果位(为令)
* 三结成其益(二)

* 初结前生后(佛子)
* 二别显益相(咸令)
* 二劝物回向(二)

* 初令悲智双行(又劝)
* 二明回向之意(为令)
* 三究竟回向(又以)
* 二回向实际(佛子)
* 三总结三种(佛子)
* 二辨成益(四)

* 初成因位广大德(佛子)
* 二成果位清净德(二)

* 初牒现况当(佛子)
* 二悬解当相(一切)
* 三会违自在德(二)

* 初结前生后(佛子)
* 二正显会违(四)

* 初法法无违(三)

* 初事事无违(如是)
* 二事理无违(法性)
* 三理理无违(刹平)
* 二世世无违(过去)
* 三世法无违(世平)
* 四因果无违(菩萨)
* 四相尽平等德(二)

* 初平等离相益(佛子)
* 二不坏诸相益(得承)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一位果(菩萨)
* 二偈颂○



* ○二偈颂(三)

* 初颂回向(二)

* 初所回善根(尔时)
* 二颂摄将回向(三)

* 初回向巳修之善以成资具(乃至)
* 二复回此施具足财法(菩萨)
* 三颂回向实际(菩萨)
* 二颂成益(三)

* 初颂因德广大(知诸)
* 二颂果德清净(菩萨)
* 三颂相尽平等(菩萨)
* 三颂结叹(如是)



* [○/(○*○)]八真如相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广明(二)

* 初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五)

* 初释名(佛子)
* 二引證(本业)
* 三梵本(若梵)
* 四体性(即以)
* 五拣滥(此与)
* 二依徵广释(三)

* 初随相回向(二)

* 初积善回向(二)

* 初所回向体(二)

* 初积集资粮(佛子)
* 二结德成就(成就)
* 二摄将回向(二)
卷五 第 495a 页

* 初观察善根(三)

* 初总标(菩萨)
* 二引显(其诸)
* 三总结(二)

* 初结类多门(如是)
* 二结修本意(其中)
* 二正明回向(二)

* 初正明回向菩提(三)

* 初十愿总成智行(以诸)
* 二四愿周遍利生(愿得)
* 三六愿普严佛刹(愿得)
* 二明回向众生(三)

* 初牒前起后(佛子)
* 二正显回向(所谓)
* 三总结所为(佛子)
* 二触境回向(五)

* 初列所见境(佛子)
* 二睹境成德(见是)
* 三总明回向(以诸)
* 四别明回向(二)

* 初释总句(菩萨)
* 二释别句(二)

* 初释其可爱(三十)
* 二正明科释(二)

* 初横对上境(释此)
* 二竖配地位(二)

* 初显因圆(三)

* 初七愿未入令入(二竖)
* 二十七愿寂入法(二證)
* 三四愿定入地(三有)
* 二三果满(第二)
* 五回向成益(佛子)
* 二离相回向(二)

* 初直明回向(二)

* 初顺如之行(二)

* 初止观双运不著有无(二)

* 初止寂妄取不违体用(佛子)
* 二观达空有信智双圆(等观)
* 二权实双行不违性相(虽善)
* 二顺如之益(于诸)
* 二对如广辨(五)

* 初总释名(第二)
* 二明种类(二明)
* 三辨德用(三)

* 初成依持德(三辨)
* 二成观境(二成)
* 三成三大(四)

* 初引论三大(起信)
* 二对会今文(然彼)
* 三释论用大(然违)
* 四对会百门(若会)
* 四约教异(四约)
* 五释经文(三)

* 初叙昔说(五释)
* 二辩顺违(理皆)
* 三申正解(三)

* 初申今解(二)

* 初总明(今互)
* 二别显(初遍)
卷五 第 496a 页
* 二解妨难(四)

* 初十百不同妨(随地)
* 二先后无如妨(地前)
* 三如观难成妨(然异)
* 四回向非如妨(称如)
* 三释经文(二)

* 初总释(百门)
* 二别分(十)

* 初有十如显遍行真如德(譬如)
* 二有十如显最胜真如德(譬如)
* 三有十如显胜流真如德(譬如)
* 四有十如显无摄受真如德(譬如)
* 五有十如显类无别真如德(譬如)
* 六有十如显无染净真如德(譬如)
* 七有十如显法无别真如德(譬如)
* 八有十如显无增减真如德(譬如)
* 九有十如显智自在所依真如德(譬如)
* 十有十如显业自在所依真如德(譬如)
* 三回向成益(佛子)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位果(菩萨)
* 二结示(佛子)
* 二偈颂○



* ○二偈颂(二)

* 初说偈仪(尔时)
* 二正说偈(四)

* 初颂随相(二)

* 初二颂颂行体(菩萨)
* 二四所回之行(菩萨)
* 二颂离相(二)

* 初九对如广辨(以妙)
* 二七却颂约法(如是)
* 三颂成益(彼诸)
* 四颂结意(智者)



* [○/(○*○)]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四)

* 初释本名(三)

* 初约行释缚著(佛子)
* 二约用释解脱(又解)
* 三约解释缚著(于何)
* 二辩得名(此约)
* 三会六释(约脱)
* 四出体性(即上)
卷五 第 497a 页
* 二依徵广释(三)

* 初明所回善根(佛子)
* 二明能回向行(二)

* 初仍前进修(佛子)
* 二正明行愿(二)

* 初广明其相(二)

* 初等众生菩提(二)

* 初四总显(以诸)
* 二皆别明(二)

* 初二十三门显普贤自分究竟(三)

* 初四门成普贤总持德(以无)
* 二十二门成普贤自在力用分(二)

* 初九愿一多摄入自在(以无)
* 二后三愿明广大自在(以无)
* 三七愿成普贤之行(二)

* 初四愿成神通(以无)
* 二后三愿成四辨(以无)
* 二三十四门显普贤胜进究竟(三)

* 初九门摄法广大自在德(六)

* 初三愿成智(以无)
* 二二愿成利益(以无)
* 三一愿广大三业(以无)
* 四一愿清净三业(以无)
* 五一愿种诸善业(以无)
* 六一愿神力三业(以无)
* 二有十五门相即相入重重德(六)

* 初三入普贤之门(以无)
* 二三成普贤方便(以无)
* 三二入普贤之位(二)

* 初始入(以无)
* 二终成(以无)
* 四四成普贤大智(以无)
* 五二成普贤听说(以无)
* 六后一成知根之德(以无)
* 三有十门明微细容持甚深德(十)

* 初知世间法微细智(三)

* 初标德所修(以无)
* 二列所得法(得色)
* 三结能知德(如是)
* 二知众生趣微细智(以无)
* 三知菩萨行德微细智(以无)
* 四知菩萨位德大用微细智(三)

* 初标德所修(以无)
* 二列所得法(二)

* 初位行成满(悉知)
* 二位满大用(菩萨)
* 三结能知德(如是)
* 五知众生界微细智(三)

* 初标德所依(以无)
* 二列所得智(得一)
* 三结能知得(如是)
* 六知世界微细智(三)

* 初标德所依(以无)
* 二列所得智(得一)
* 三结能知得(如是)
* 七知法界微细智(三)

* 初标德所依(以无)
* 二列所得智(得一)
* 三结能知得(如是)
卷五 第 498a 页
* 八知入劫微细智(三)

* 初标德所依(以无)
* 二列所得智(所谓)
* 三结能知得(如是)
* 九知法无碍微细智(三)

* 初标德所依(以无)
* 二列所得智(得无)
* 三结能知得(如是)
* 十总知一切尽无馀微细智(四)

* 初标德所依(以无)
* 二列所得法(所谓)
* 三结所不说(乃至)
* 四显能知德(生如)
* 二等实际菩提(佛子)
* 二总结多门(佛子)
* 三明回向成益(菩萨)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位果(菩萨)
* 二偈颂○



* ○二偈颂(二)

* 初位行(三)

* 初颂回向善根(尔时)
* 二颂其回向行(二)

* 初颂普贤自分究竟(所修)
* 二颂胜进究竟(十)

* 初颂世间法(世间)
* 二颂众生趣(众生)
* 三颂众生界(众生)
* 四颂菩萨行德(不可)
* 五颂位德大用(三)

* 初颂总(十方)
* 二颂因果八相(一切)
* 三颂能知德(如来)
* 六颂知劫智(有数)
* 七颂知世间智(十方)
* 八颂法界智(于念)
* 九颂知法智(出生)
* 十颂一切法智(诸微)
* 三颂行成利益(过去)
* 二位果(一切)



* [○/(○*○)]十入法界无量回向(二)

* 初长行(二)

* 初位行(三)

* 初牒名徵起(二)

* 初标会(佛子)
* 二别释(十)

* 初标依所入(法界)
* 二略明能入(何法)
* 三双结成名(谓以)
* 四结示得名(此则)
* 五法界类别(等何)
* 六结通法界(然其)
* 七结弹古人(故不)
* 八别释无量(言无)
* 九对前辨异(前回)
* 十显出体性(即以)
* 二依徵广释(三)

* 初明所回善根(二)

* 初明行依身位(佛子)
* 二明依位起行(二)

* 初正明起行(广行)
* 二显其行成(佛子)
* 二摄将回向(三)

* 初九门别对十句善根以将回向(九)
卷五 第 499a 页

* 初正明念佛之行(愿得)
* 二回念佛善成二利(二)

* 初愿闻法见佛修二利德(二)

* 初愿总明(以此)
* 二皆别显(二)

* 初愿闻法受持(愿得)
* 二愿念佛修行(二)

* 初总为一切遍时处修行(又愿)
* 二别明圆修一切善行(三)

* 初总举所愿(一切)
* 二列所修行(所谓)
* 三通难释成(二)

* 初正明(佛子)
* 二重徵释(二)

* 初正徵反释(何以)
* 二重徵正释(何以)
* 二复次愿得法广演以益自他(三)

* 初牒前起后(佛子)
* 二正明本文(二)

* 初愿总明得法(所谓)
* 二一别明演法(五)

* 初总明(愿我)
* 二得法(于一)
* 三能演(获无)
* 四为机(为欲)
* 五成德(作是)
* 三总结上义(是为)
* 三复次愿得二利行圆(二)

* 初通明二利(佛子)
* 二别明二利(又愿)
* 四复次愿行称法界(佛子)
* 五复次愿见佛解法(佛子)
* 六复次愿解法界(佛子)
* 七复次愿众生成法师(佛子)
* 八复次不著回向即向实际(佛子)
* 九复次离过成德回向(二)

* 初明离过离可坏缘(佛子)
* 二显成德明其所为(但为)
* 二有四门通显回向意分(四)

* 初一门明应向实际及向众生(二)

* 初明应向实际(佛子)
* 二明应向众生(又为)
* 二一门明应向菩提(佛子)
* 三一门明应离过(佛子)
* 四一门明有成益(佛子)
卷五 第 500a 页
* 三有八门更以异门别明回向(四)

* 初有二门回向众生(二)

* 初一门愿得圆音(五)

* 初标数显义(佛子)
* 二引会他经(四)

* 初会其同异(即密)
* 二会彼有无(然彼)
* 三会通教旨(入此)
* 四会他经意(法有)
* 三随难释文(中间)
* 四以义通摄(然六)
* 五别释音声(通言)
* 二后门总令具德(佛子)
* 二有三门回向菩提(三)

* 初一门得正果(三)

* 初正明德身(佛子)
* 二别显身用(于一)
* 三总结所成(菩萨)
* 二一门二果因圆(二)

* 初即理起用行(佛子)
* 二即事入玄行(入一)
* 三一门依报果圆(二)

* 初总明(二)

* 初牒前生后(佛子)
* 二正显前门(愿一)
* 二别显(二)

* 初正显宝严(三)

* 初总标(其一)
* 二别显(二)

* 初通显宝严(二)

* 初十九事略明显胜(二)

* 初显胜(所谓)
* 二胜因(如是)
* 二八十二事广显(五)

* 初二十四事唯以外宝为严(复有)
* 二十五事标以事自释以法门(复有)
* 三三事唯约法门显即法可贵(阿僧)
* 四二十二事有宝能成法门(阿僧)
* 五十七事显有内身六根三业(阿僧)
* 二别明人宝(佛子)
* 三总结(是为)
* 二类显馀严(如宝)
* 三有二门总显所为(二)

* 初为众生(佛子)
* 二为菩提(佛子)
* 四有一门回向实际(佛子)
* 三回向成益(佛子)
* 三依释结名(佛子)
* 二位果(三)

* 初标得因(菩萨)
* 二列其所得(三)

* 初因果利益满(成满)
* 二见佛自在满(二)

* 初总标(于念)
* 二别显(所谓)
* 三清净果满(又得)
* 三结得之相(如是)
* 二偈颂○



* ○六瑞应分(二)

* 初动地生信(尔时)
* 二兴供养行(三)

* 初供因(佛神)
* 二外事供(雨众)
* 三内事三业供(阿僧)



* ○七结通分(如于)



* ○八證成分(尔时)



* ○九偈赞劝修分(二)

* 初叙仪意(尔时)
卷五 第 501a 页
* 二正说偈(二)

* 初别颂第十回向(三)

* 初颂所回善根(菩萨)
* 二颂回向行(三)

* 初总颂前段回向(随所)
* 二颂回向严刹(十方)
* 三颂二段回向所为(如来)
* 三颂位果(三)

* 初颂见佛自在(菩萨)
* 二颂前清净等经(菩萨)
* 三颂总结第十回向(过去)
* 二叹胜劝修通十回向(二)

* 初六举人就行以叹胜(此是)
* 二三偈结叹劝修(智者)



* ○十校量功德分(一切)



* [○/(○*○)]十地品(四)

* 初来意(五)

* 初总明问答(十地)
* 二立理明次(夫功)
* 三辩定法门(前是)
* 四引论證成(故无)
* 五辨其通别(然会)
* 二释名(三)

* 初约人(次释)
* 二约处(三)

* 初释天名(二约)
* 二显表法(二)

* 初释他化自在(三)

* 初约二智(表所)
* 二约理事(事理)
* 三约自他(二)

* 初约自他隐显义(因他)
* 二约自他相作义(自他)
* 二释第六天(将證)
* 三通妨难(不处)
* 三约法(二)

* 初得名(二)

* 初解本名(三约)
* 二解别目(有别)
* 二释名(十是)
* 三宗趣(三)

* 初正明宗趣(二)

* 初总(三宗)
* 二别(二)

* 初总标(后别)
* 二别释(三)

* 初正说十义(十)

* 初约本(一约)
* 二约所證(二约)
* 三约智(三者)
* 四约所断(四约)
* 五约所修(五约)
* 六约修成(六约)
* 七约位行(七约)
* 八约法(八者)
* 九约寄乘(九约)
* 十约撮要(十者)
* 二以义收束(于此)
* 三结成宗趣(别论)
* 二别示体性(二)

* 初别示十体(论其)
* 二以总收别(收此)
* 二问答料拣(二)

* 初问(问何)
* 二答(三)

* 初标(答显)
* 二徵(云何)
卷五 第 502a 页
* 三释(六)

* 初示三之相(三乘)
* 二反举非理(若具)
* 三顺答其难(故于)
* 四引證显深(故虚)
* 五结深妙意(故刚)
* 六以文成立(二)

* 初标(又此)
* 二释(四)

* 初正明(所以)
* 二解妨(若尔)
* 三立过(若别)
* 四结酬(十地)
* 四释文(二)

* 初正科判(二)

* 初傍论依经科(二)

* 初正科判(二)

* 初前后襵垒科(第四)
* 二增数展转科(二)

* 初正科(前中)
* 二释妨(二)

* 初难(问论)
* 二答(五)

* 初反结以成(答若)
* 二正示通义(故知)
* 三引例反成(若以)
* 四结示正义(是知)
* 五重遮外难(又下)
* 二明次第(二)

* 初总标三章(此十)
* 二随章别释(三)

* 初为起说(初之)
* 二为显證(二显)
* 三为双辨(三双)
* 二依论约义科(二)

* 初正科(或为)
* 二问答(二)

* 初问科通局(二)

* 初问(问初)
* 二答(答地)
* 二释通外难(二)

* 初问(问初)
* 二答(二)

* 初诃非(答明)
* 二示正(岂不)
* 二随文释(十)

* 初序分(四)

* 初时胜(二)

* 初牒经总标(尔时)
* 二引论正释(三)

* 初略释胜义(以是)
* 二引论会今(论经)
* 三明徵释意(四)

* 初徵释初七不说义(且依)
* 二徵释不说之意(论云)
* 三徵释受乐之意(论云)
* 四徵释唯行因缘之意(何故)
* 二主胜(二世)
* 三处胜(二)
卷五 第 503a 页

* 初牒经总标(三在)
* 二引论正释(二)

* 初正释(论云)
* 二诘难(三)

* 初取意徵起(若以)
* 二引论正释(论云)
* 三疏释论文(二)

* 初总约感应释(谓机)
* 二一向就机辨(又色)
* 四众胜(五)

* 初拣定众类(三)

* 初拣大异小(与大)
* 二拣尊异卑(悉从)
* 二拣新异旧(悉从)
* 二叹其胜德(三)

* 初二句略明(住一)
* 二中间广叹(二)

* 初十三句广自分(二)

* 初三句修行具足(善能)
* 二馀十句德用圆满(具足)
* 二后三句广胜进(其身)
* 三二句总结(悉巳)
* 三依德列名(其名)
* 四结数难测(如是)
* 五标说法主(三)

* 初释菩萨说(金刚)
* 二释金刚义(菩萨)
* 三别释藏义(下释)
* 二三昧分(四)

* 初释文(尔时)
* 二会论(论经)
* 三出体(然其)
* 四入意(所以)
* 三加分○
* 四起分○
* 五本分○
* 六请分○
* 七说分○
* 八地影像分○
* 九地利益分○
* 十地重颂分○



* ○三加分(六)

* 初辨加所以(入是)
* 二能加佛现(二)

* 初略消经文(即时)
* 二依论解释(二)

* 初合解二三(四)

* 初标举显多(上二)
* 二释成多义(若尔)
* 三释成十字(若尔)
* 四释多所以(何要)
* 二别释第四(二)

* 初问(何要)
* 二答(二)

* 初本愿力故(二)

* 初举论(论有)
* 二疏释论(二)

* 初顺文释(此中)
* 二以义释(若以)
* 二同巳名故(第二)
* 三同赞得定(作如)
卷五 第 504a 页
* 四加定因缘(四)

* 初略属经文(善男)
* 二料拣通局(初之)
* 三彰冥显加异(若约)
* 四定其因数(三)

* 初正明(是则)
* 二引例(所以)
* 三结弹(故不)
* 五辨加所为(二)

* 初十依自利(二)

* 初直释经文(二)

* 初释总句(二)

* 初会二经同异(欲令)
* 二正释经文(二)

* 初总标三义(既知)
* 二别释三义(三)

* 初所被机(二)

* 初徵起(被诃)
* 二正释(二)

* 初举论(论云)
* 二疏释(二)

* 初地前(此通)
* 二地上(二)

* 初标举立理(二通)
* 二引论證成(二)

* 初引摄论(以摄)
* 二引当论(下释)
* 二叹能被法(二)

* 初徵起(二中)
* 二正释(三)

* 初总标(此有)
* 二别释(二)

* 初说所證(二)

* 初举论(一所)
* 二疏释(二)

* 初疏释论(此明)
* 二疏释经(既是)
* 二说能證(二)

* 初举论文(二说)
* 二疏释论(二)

* 初正释(此谓)
* 二结成(二)

* 初结成论意(地法)
* 二结成于疏(见智)
* 三总结(上云)
* 三释说之意(三)

* 初徵起总标(三中)
* 二引论正释(二)
卷五 第 505a 页

* 初解令入(二)

* 初引论證(论云)
* 二疏释论(此中)
* 二解所入(入何)
* 三结归总意(上说)
* 二释别句(三)

* 初结前生后(巳说)
* 二引论科释(二)

* 初科为四(此九)
* 二通妨难(近地)
* 三明释经文(言九)
* 二通会本末(二)

* 初会末归本(自下)
* 二本末无碍(七)

* 初总彰大意(后明)
* 二标举显通(论云)
* 三彰其立意(此言)
* 四列名略释(言六)
* 五总以喻明(亦如)
* 六举例遍释(馀一)
* 七指广在馀(别章)
* 二十依利他○
* 六别显加相○



* ○二十依利他(二)

* 初句数开合(又令)
* 二正释经文(二)

* 初释总句(二)

* 初依教行解(初句)
* 二教證相对(三)

* 初总明(复有)
* 二别释(此教)
* 三结示(今当)
* 二释别句(四)

* 初标指(次依)
* 二总科(前三)
* 三料拣(此狭)
* 四释文(二)

* 初明前五句(一摄)
* 二明后五句(次下)



* ○六别显加相(二)

* 初明加因由(三)

* 初引论生起(第六)
* 二正辨加相(加相)
* 三加备次第(二)

* 初十方佛加(如实)
* 二本师加备(若约)
* 二正明加相(三)

* 初口加(二)

* 初总释(善男)
* 二别释(二)

* 初明他力辨(所谓)
* 二明自力辩(二)

* 初明前三句(二自)
* 二明馀六句(三)

* 初标名(馀六)
* 二依论开义(三)

* 初总标(摄为)
* 二总显(皆显)
* 三出三所以(成德)
* 三随文释(初菩)
* 二意加(二)

* 初正显(二)

* 初释总句(尔时)
* 二释别句(四)

* 初总显别句(后与)
* 二释成妨难(所加)
* 三会论同经(在心)
* 四随文别释(九)
卷五 第 506a 页

* 初与不著辨才(一与)
* 二堪(二)

* 初标名总释(二与)
* 二别示堪相(二)

* 初举论正释(论云)
* 二疏释论文(三)

* 初取意略释(此言)
* 二略指二经(然其)
* 三引论正释(二)

* 初正释(今依)
* 二次第(而彼)
* 三任放(三即)
* 四能说(四能)
* 五不杂(五不)
* 六教出(六教)
* 七不畏(七不)
* 八无量(八无)
* 九同化(九同)
* 二徵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句总明(下释)
* 二别显(二)

* 初本愿所致故(下别)
* 二三昧身摄功德(三)

* 初总科(此复)
* 二别释(一善)
* 三总显(上八)
* 三身加(尔时)



* ○四起分(摩顶)



* ○五本分(四)

* 初释名(第五)
* 二解妨(不请)
* 三科判(文分)
* 四释文(三)

* 初明六决定以为地体(二)

* 初释总句(六)

* 初标解菩萨(普告)
* 二别明愿义(于大)
* 三释善决定(此愿)
* 四结会六释(真智)
* 五拣善决定(此巳)
* 六通显决定(若通)
* 二释别句(四)

* 初就总开别(后别)
* 二指文引證(瑜伽)
* 三通相料拣(此六)
* 四随文解释(六)

* 初观相善决定(一无)
* 二真实善决定(二不)
* 三胜善决定(二)

* 初总释(二)

* 初举论(三广)
* 二疏释(三)

* 初总释二句(此中)
* 二别释二句(法界)
* 三释成上义(况体)
* 二重料拣(二)

* 初假问徵起(下开)
* 二举论释(二)

* 初总(二)

* 初举论(论总)
* 二疏释(言一)
卷五 第 507a 页
* 二别(三)

* 初释所如法界(上释)
* 二释能如地智(此上)
* 三总结上三节(故随)
* 四因善决定(三)

* 初牒经立名(四究)
* 二举论释相(此有)
* 三疏释论(三)

* 初叙昔解(有释)
* 二辩违顺(此顺)
* 三申正义(五)

* 初直释论文(今更)
* 二会通三身(若会)
* 三遮救外难(设智)
* 四释成上义(故论)
* 五随难释论(言无)
* 五大善决定(四)

* 初牒经立名(五遍)
* 二举论释相(随顺)
* 三释论立名(即普)
* 四重举论释(二)

* 初举论文(论又)
* 二疏释论(三)

* 初牒论正释(二)

* 初正释(谓由)
* 二遮难(前虽)
* 二叙昔异解(有云)
* 三广释不住(然约)
* 六不怯弱善决定(三)

* 初牒经立名(六为)
* 二论自解释(上入)
* 三疏家释论(论经)
* 二标列十名以显地相(四)

* 初寄问徵起(佛子)
* 二举数显同(佛子)
* 三徵数列名(三)

* 初总明(何等)
* 二别释(今依)
* 三料拣(此十)
* 四结名显胜(佛子)
* 三举十方同说叹地要胜(二)

* 初反显皆说(佛子)
* 二徵释所由(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此是)



* ○六请分(三)

* 初总科(第六)
* 二显意(二)

* 初显嘿所以(所以)
* 二释请所以(所以)
* 三释文(三)

* 初说巳嘿住(尔时)
卷五 第 508a 页
* 二三家五请(四)

* 初总科为三(第二)
* 二出三所以(三)

* 初总显深妙(所以)
* 二别明加义(四)

* 初正助分别(众首)
* 二相因分别(道大)
* 三主伴分别(又佛)
* 四因果分别(又前)
* 三结叹难思(前之)
* 三明请次第(又三)
* 四释上首请(四)

* 初辨三请意(今初)
* 二玄通妨难(二家)
* 三科判文义(然依)
* 四正释经文(三)

* 初解脱月请(五)

* 初怪嘿腾疑请(二)

* 初明大众睹嘿生疑(是时)
* 二解脱月腾疑为请(二)

* 初总叙请因(解脱)
* 二以颂正请(二)

* 初说者无过(三)

* 初总显颂意(何故)
* 二释偏叹所以(圣德)
* 三别释偈文(二)

* 初释总句(具能)
* 二释别句(三)

* 初开章别释(别叹)
* 二依章别释(初中)
* 三会通违妨(然念)
* 二听者无过(二)

* 初科判(第二)
* 二释文(三)

* 初叹同生(二)

* 初偈叹根(今初)
* 二偈叹欲(三)

* 初略科释(后偈)
* 二举论总释(三)

* 初举论文(论云)
* 二释现非现义(现前)
* 三总出论意(此中)
* 三随要重释(其心)
* 二叹异生(第二)
* 三双叹(三)

* 初总释偈(第三)
* 二会论经(论经)
* 三别释喻(然蜂)
* 二法深难受止(二)

* 初叙意(二)

* 初正释文(尔时)
* 二会偈意(故后)
* 二偈酬(四)

* 初颂明法难说(二)

* 初显难说之法(四)

* 初别释难字(菩萨)
* 二明难义相(此难)
* 三明难法体(何者)
* 四显其难处(此之)
* 二显难说所以(二)

* 初总显所以(第二)
* 二随文解释(二)

* 初总科(偈中)
卷五 第 509a 页
* 二别释(三)

* 初释前二句(二)

* 初总释前三(难得)
* 二别释第四(四)

* 初以论释经(四起)
* 二疏释论文(谓变)
* 三释心地言(以非)
* 四重释论文(又此)
* 二明第三句(既非)
* 三释第四句(末句)
* 二显法难闻(二)

* 初三句举德难闻(二)

* 初释初句为总(持心)
* 二释下二句为别(二)

* 初总相释(下二)
* 二别料拣(二)

* 初释信坚之句(二)

* 初别明深信二字(所信)
* 二明佛胜智三字(所信)
* 二释證坚之句(云何)
* 二后句结成难闻(下句)
* 三喻显说闻(四)

* 初总申科判(如空)
* 二总显喻旨(三)

* 初释喻相(此中)
* 二释合相(于中)
* 三显喻意(然空)
* 三举论广释(三)

* 初释喻相(三)

* 初离释二喻(二)

* 初明画喻(二)

* 初正显喻相(论有)
* 二显其非有(二显)
* 二明风喻(二)

* 初正显喻相(下风)
* 二显其非有(二云)
* 二合释二喻(二合)
* 三双结二喻(三结)
* 二释合相(二)

* 初次第合上三段(第二)
* 二论经今经会释(然论)
* 三释不同(二)

* 初说听之因(第三)
* 二说听所以(又假)
* 四例释说嘿(二)

* 初能依就所依(若将)
* 二所依就能依(若以)
* 四举难结嘿(三)

* 初蹑前徵后(我念)
* 二举偈意酬(意云)
* 三正释经文(初句)
* 三叹众堪闻请○
* 四不堪有损止○
* 五双叹人法〔谓〕○
* 二海会大众请○
* 三如来说偈加请○
* 三许说分齐○



* ○三叹众堪闻请(二)

* 初长行(二)

* 初叙请(尔时)
* 二发言(三)

* 初陈众集(佛子)
* 二叹众德(二)

* 初总(善净)
* 二别(二)

* 初五教净(善洁)
* 二四證净(四)

* 初一句得现净(舍离)
卷五 第 510a 页
* 二次句不行净(二无)
* 三无厌足净(三深)
* 四不随他教净(四于)
* 三结请(善哉)
* 二偈颂(尔时)



* ○四不堪有损止(二)

* 初长行(二)

* 初领前所叹(尔时)
* 二举损违请(二)

* 初举损不可(然有)
* 二结嘿违请(我悯)
* 二偈颂(尔时)



* ○五双叹人法请(二)

* 初叙意(第五)
* 二正释(二)

* 初长行(三)

* 初标请(尔时)
* 二释请(二)

* 初直徵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释云)
* 二转徵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三)

* 初法(此是)
* 二喻(二)

* 初举论(譬如)
* 二疏释(以书)
* 三合(佛子)
* 三结请(是故)
* 二偈颂(尔时)



* ○二海会大众请(二)

* 初叙请(尔时)
* 二偈请(二)

* 初叹众堪能请(二)

* 初叹说者(上妙)
* 二叹听者(二)

* 初难众有根(定戒)
* 二难众有欲(如渴)
* 二叹法成益请(善哉)



* ○三如来说偈加请(四)

* 初来意(二)

* 初正辨来意(自下)
* 二悬通妨难(二)

* 初通其伏难(前来)
* 二通蹑迹难(若尔)
* 二释名(上力)
* 三拣别(二)

* 初加相不同(三)

* 初牒其异相(不以)
* 二正出所以(为不)
* 三通蹑迹难(要复)
* 二所被不同(前加)
* 四释文(二)

* 初长行二身七业(二)

* 初此方佛光照十方(二)
卷五 第 511a 页

* 初光体业用(尔时)
* 二正明所作(三)

* 初列名(作是)
* 二出体(论不)
* 三料拣(二)

* 初对成四句(故以)
* 二差别所以(以身)
* 二十方佛光照此方(时十)
* 二偈颂但明请业(二)

* 初偈之所依(时光)
* 二正显偈请(二)

* 初四加请所说(二)

* 初举法请(二)

* 初正显作加(二)

* 初定其总别(佛无)
* 二释别文相(四)

* 初自在胜(言四)
* 二显力胜(二力)
* 三眷属胜(三眷)
* 四种性胜(四)

* 初牒名属经(四种)
* 二开章别释(于中)
* 三结归第二重总(由上)
* 四结归第一重总(二)

* 初结二种加(上云)
* 二结加说主(今此)
* 二显加所为(三)

* 初总辨文意(佛子)
* 二别申科判(文中)
* 三属经别释〔义(藏即)
* 二举益请(三)

* 初闻时益(若为)
* 二修时益(诸地)
* 三转生时益(六)

* 初显意总科(虽住)
* 二会通二经(论经)
* 三总显文意(此中)
* 四以论释文(二)

* 初总明(以难)
* 二别释(二)

* 初释海中堪闻(大海)
* 二释火中闻经(五)

* 初正以释经(偈言)
* 二会释论文(此即)
* 三以论会经(然二)
* 四别释等字(二)

* 初显论包含(等言)
* 二显经之巧(今举)
* 五会长寿宽狭(按论)
* 五别申意趣(二)

* 初结论意(上顺)
* 二申别旨(二)

* 初通八难(理实)
* 二申别解(今经)
* 六问答料拣(二)

* 初问(问若)
* 二答(三)

* 初以义正答(答此)
* 二会经释文(今海)
* 三结劝引證(勉旃)
* 二一教说分齐(五)

* 初总显文意(应说)
* 二别释总名(言渐)
卷五 第 512a 页
* 三列名出体(云何)
* 四随文解释(二)

* 初取论总释(胜智)
* 二引论辨相(若加)
* 五问答料拣(二)

* 初问(问地)
* 二答(二)

* 初举贤首(古德)
* 二会违顺(二)

* 初句总标(此亦)
* 二别会释(四)

* 初举唯识论(故唯)
* 二借文通义(又云)
* 三反难成立(若唯)
* 四以喻显示(如人)



* ○三许说分齐(二)

* 初显意总科(尔时)
* 二依文正释(二)

* 初叙说偈意(二)

* 初释说仪(二)

* 初举论释经(今初)
* 二疏家释论(观十)
* 二释说意(四)

* 初依经释(欲令)
* 二引论释(若准)
* 三疏释论(以前)
* 四显喜意(四)

* 初徵以总释(如何)
* 二释二大名(义名)
* 三结成踊悦(闻于)
* 四彰其体性(二)

* 初总标异解(然二)
* 二别显二师(二)

* 初远公(远公)
* 二贤首(三)

* 初正明二大(贤首)
* 二对前拣异(然其)
* 三再叙古义(二)

* 初总(古德)
* 二别(三)

* 初标章(于中)
* 二别释(三)

* 初义大(义中)
卷五 第 513a 页
* 二说大(二说)
* 三双融(三约)
* 三融通(二)

* 初正融通(此上)
* 二引證(二)

* 初引当经(是故)
* 二引他经(涅槃)
* 二正显偈辞(二)

* 初有七偈显义大(四)

* 初四总显地智微妙(二)

* 初二颂总显地微(三)

* 初定所显法(三)

* 初总显(如来)
* 二引證(故论)
* 三结弹(明知)
* 二别会论经(于中)
* 三牒文解释(二)

* 初牒论略科(言微)
* 二依科广释(二)

* 初通释微妙(此即)
* 二开章别释(二)

* 初别释难知(云何)
* 二显妙所以(二)

* 初明说时难知(六句)
* 二明證时甚微(二)

* 初一句总(下之)
* 二四句别(四)

* 初总标(下四)
* 二别列(第一)
* 三释经(四)

* 初明功德甚微(初句)
* 二明清净甚微(次句)
* 三辨观行甚微(言离)
* 四释依止甚微(二)

* 初释能行之人(聪慧)
* 二释彼智行处(三)

* 初总释(彼人)
* 二徵显(何智)
* 三正释(云何)
* 四料拣(二)

* 初依论受胜(上四)
* 二疏意明通(上依)
* 二后二颂别显微相(二)

* 初二句明其同相(二)

* 初上总句(二)

* 初释经(自性)
* 二释论(二)

* 初出体(何以)
* 二释名(上同)
* 二下句别(六)

* 初会彼论经(下句)
* 二引论标释(释云)
* 三引他论證(三种)
* 四引论别释(今云)
* 五会通经文(今阙)
* 六结广自在(三种)
* 二六句明不同相(三)

* 初总彰大意(三)

* 初出体(二有)
* 二释名(断惑)
* 三解妨(二)

* 初释以果违因妨(涅槃)
* 二释所證违智妨(今明)
* 二随文解释(二)

* 初总(文中)
* 二别(二)
卷五 第 514a 页

* 初释解脱之处(别中)
* 二释解脱之体(三)

* 初等二际是观智相(二云)
* 二断烦恼是离疑相(三)

* 初总明大意(二断)
* 二开章别释(二)

* 初约相翻释(四)

* 初定断处以关三际(释此)
* 二依关立过(此三)
* 三假问徵起(若尔)
* 四正明断义(三)

* 初正显唯识(若依)
* 二明其顺违(二)

* 初纵成(此但)
* 二相违(二)

* 初破彼秤喻(若望)
* 二破明暗喻(明闇)
* 三显当宗(四)

* 初总标(若此)
* 二正显(上明)
* 三双明(由能)
* 四结破(若定)
* 二约如续释(四)

* 初总彰体性(言相)
* 二辨三胜不同(就此)
* 三依论正释(三)

* 初顺释无断(论云)
* 二明不断之断(二)

* 初正举论文(若尔)
* 二疏解经论(二)

* 初释论(此举)
* 二引證(故大)
* 三结成正义(二)

* 初结前经论(上诸)
* 二重结所依(又今)
* 三结弹古义(若云)
* 三结成正义(二)

* 初结前经论(上诸)
* 二重结所依(又今)
* 三后三体德圆满是涅槃相(二)

* 初别释(三)

* 初观行相(二)

* 初正释(二)

* 初辨是(非言)
* 二拣非(不同)
* 二拣滥(前云)
* 二转依相(二)

* 初依论立名(次句)
* 二取论意释(四)

* 初引唯识辨(谓转)
* 二明论释是(故此)
* 三明论异非(二)

* 初牒论(论云)
* 二疏释(二)

* 初总标(此拣)
* 二别释(二)

* 初释未转依(无常)
* 二释今为所转(二)

* 初释能依(今转)
* 二释所依(依彼)
* 四释论引證(二)

* 初牒论(论云)
* 二疏释(二)
卷五 第 515a 页

* 初定说(决定)
* 二引文(二)

* 初正释(涅槃)
* 二通妨(二)

* 初问(问所)
* 二释(二)

* 初依法相宗(若依)
* 二依法性宗(二)

* 初引起信(若起)
* 二引胜鬘(胜鬘)
* 三解脱相(二)

* 初举经立名(三其)
* 二释显其相(不同)
* 二总结(二)

* 初总结三德(三德)
* 二别释转依(转依)
* 三总结会通(二)

* 初结会同义(此不)
* 二但结不同(论中)
* 二一偈类地行微○
* 三一偈寄对彰微○
* 四一偈喻显地微○
* 二有五偈显说大○



* ○二一偈类地行微(二)

* 初总科(寂灭)
* 二牒释(二)

* 初释上半(三)

* 初出偈意(初中)
* 二别释(寂即)
* 三徵释(何不)
* 二释下半(五)

* 初正释(下半)
* 二举论(论云)
* 三释论(言境)
* 四拣滥(设地)
* 五重释论(将此)



* ○三一偈寄对彰微(二)

* 初总显偈意(智起)
* 二随文牒释(三)

* 初一句举法体(三)

* 初取意释(初句)
* 二以论释(故论)
* 三疏释论(此即)
* 二二句明难说(二)

* 初明难说(次二)
* 二不可说(后句)
* 三后一句明不可闻(下句)



* ○四一偈喻显地微(四)

* 初正拣喻体(如空)
* 二随文解释(二)

* 初释喻相(二)

* 初举论文(论云)
* 二疏释(总显)
* 二释合相(二)

* 初依论正释(三)

* 初总合空迹(此中)
* 二合不可说(何以)
* 三合正非无(二)

* 初正合非无(上明)
* 二空迹互显(又以)
* 二取类展合(三)

* 初展成三事(若欲)
* 二展为四事(若更)
* 三例前以释(若以)
* 三结叹胜能(以所)
* 四对前拣异(三)

* 初引论徵起(此中)
* 二举论正答(故论)
* 三疏释论文(二)

* 初释二喻别(此意)
卷五 第 516a 页
* 二疏释论文(四)

* 初正出五释(若以)
* 二总显文意(意令)
* 三结弹异释(今人)
* 四出其体相(故叹)



* ○二有五偈显说大(三)

* 初显说大三成就义(二)

* 初彰名意(四)

* 初总释名(二)

* 初释名(慈悲)
* 二解妨(前三)
* 二辨地位(此三)
* 三就文辨(问慈)
* 四释妨难(三)

* 初蹑迹为问(若尔)
* 二正为重通(彼从)
* 三引论證成(故上)
* 二释本文(二)

* 初结前生后(巳知)
* 二正释本文(三)

* 初释因成就(因成)
* 二释因渐成就(二因)
* 三教说修成就(二)

* 初八字教说成就(六)

* 初标名总科(三圆)
* 二释二修相(真修)
* 三总结示(初即)
* 四假喻显(犹莹)
* 五引例释(三)

* 初举能例(此二)
* 次明所例(二修)
* 三结劝(诸有)
* 六正释文(二)

* 初依今经(文中)
* 二依论经(五)

* 初出意(若准)
* 二引论(故论)
* 三释论(此明)
* 四重牒(次便)
* 五结示(此明)
* 二后二句约观修(二)

* 初牒释(次观)
* 二通妨(既难)
* 二彰巳无过诫众除失(二)

* 初总明(佛力)
* 二别显(三)

* 初广开演(第二)
* 二广敬受(二)

* 初总明(第二)
* 二释敬(二)

* 初对人彰巳善说(初句)
* 二对法彰巳善说(三)

* 初科经(次二)
* 二解义(文难)
卷五 第 517a 页
* 三别释(云何)
* 三广承力(第三)
* 三示说分齐(四)

* 初总标大意(此处)
* 二对经会论(半偈)
* 三牒经解释(于中)
* 四释因果义(二)

* 初总辨顺违(然因)
* 二申今正义(二)

* 初总彰大旨(直望)
* 二开章别释(二)

* 初唯约十地(二)

* 初总释(更以)
* 二别释(二)

* 初修證相对(此复)
* 二诠表相对(四)

* 初正释(二以)
* 二指文(如初)
* 三释因果之名(令众)
* 四明可说不可说(斯皆)
* 二通佛因果(三)

* 初正明(三)

* 初总指(二约)
* 二指文显相(谓即)
* 三可说不可说(是则)
* 二解妨(二)

* 初问(闻上)
* 二答(二)

* 初总诃(答岂)
* 二引證(三)

* 初引示说分齐(故上)
* 二引上加备分(又上)
* 三引影像(五)

* 初正引(又地)
* 二结示(是知)
* 三重难(有云)
* 四反质(大海)
* 五结破(明知)
* 三拂迹(又且)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科文卷第五(终)
卷五 第 5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