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科-唐-澄观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75a 页
华严经疏科卷第十八清凉山沙门澄观述晋水沙门净源直刊钜八


* 第三善见比丘巳下有十善友寄十行(十)

* 初善见比丘寄欢喜行(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念前友教
* 二趣求后友
* 二见敬咨问(三)

* 初见(三)

* 初见身胜相
* 二明其心相
* 三明诸侍从
* 二教
* 三问
* 三正示法界(二)

* 初依缘得法(三)

* 初揔序
* 二所修时分
* 三所作成益
* 二显法业用
* 四谦巳推胜(二)

* 初谦巳结前
* 二推胜知多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二自在童子寄饶益行(六)
卷十八 第 175b 页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
* 三正示法界(二)

* 初法门名体
* 二明其业用(三)

* 初总明
* 二杂辨
* 三知算(二)

* 初辨能算数
* 二算彼算数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三具足优婆夷寄无违逆行(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念前友教
* 二趣求后友
* 二见敬咨门(三)

* 初见(四)

* 初见外依报
* 二见友正报
* 三见内依报
* 四明其眷属
* 二敬
* 三问
* 三正示法界(二)

* 初法门名体
* 二辨其业用(三)

* 初正显业用(三)

* 初益众生(三)

* 初揔明
* 二别明
* 三例馀
* 二益二乘
* 三益菩萨
* 二令见问益
* 三使其目验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四明智居士寄无屈挠行(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依前修治
* 二趣求后友
* 二见敬咨问(三)

* 初见
* 二敬
* 三问
* 三称赞授法(三)
卷十八 第 176a 页

* 初叹发心胜
* 二示己所化
* 三正示法界(二)

* 初举名
* 二显用(二)

* 初略举
* 二现验(二)

* 初见众集
* 二施财法(二)

* 初施财
* 二施法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五法宝髻长者寄无痴乱行○
* 六普眼长者寄善现行○
* 七无厌足王寄无著行○
* 八大光王寄难得行○
* 九不动优婆夷寄善法行○
* 十遍行外道寄真实行○
* ○五法宝髻长者寄无痴乱行(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
* 三受巳法界(四)

* 初执手相引
* 二示其所住
* 三正證法界(二)

* 初揔
* 二别(二)

* 初表十地(一表)
* 二表十行(二表)
* 三总不表(三不)
* 四问荅因缘(二)

* 初问
* 二荅
* 四谦已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六普眼长者寄善现行(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辨无量(无量)
* 二明知见(知见)
* 二见敬咨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
* 二授(二)

* 初能治病下化众生(二)

* 初除身病(二)

* 初治无不能
* 二来者皆治
* 二治心病(二)

* 初明除惑义通大小
* 二令灭益此唯大乘
* 二能合者上供诸佛(三)
卷十八 第 176b 页

* 初知其荅体
* 二兴供起愿
* 三能成大供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七无厌足王寄无著行(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念教成益
* 二趣求后友
* 二见敬咨问(二)

* 初见(四)

* 初见胜依正
* 二睹其逆化
* 三不了生疑
* 四空天晓喻(二)

* 初忆念前教使不生疑
* 二后行深玄令其信入(四)

* 初徵其疑心(然善)
* 二出其疑意(逆行)
* 三通其伏难(贪益)
* 四指示深玄(言深)
* 二敬问
* 三授巳法界(二)

* 初授法方便
* 二正示法界(四)

* 初举果令入
* 二以实显权
* 三示其所得(三)

* 初辨名
* 二业用
* 三胜益
* 四直显实德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八大光王寄难得行(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念前友教
* 二趣求后友(二)

* 初推求得知
* 二自庆当益
* 二见敬咨问(三)
卷十八 第 177a 页

* 初见(三)

* 初见其依报(二)

* 初所见殊胜
* 二能见无染
* 二见王正报
* 三主伴摄生(三)

* 初列所施
* 二能施人
* 三明施意
* 二敬
* 三问
* 三授巳法界(三)

* 初揔示法门
* 二得法因缘
* 三明其业用(五)

* 初以法摄化
* 二以无畏摄
* 三以财宝摄
* 四随机遍摄
* 五以三昧摄(二)

* 初以言告
* 二以定示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九不动优婆夷寄善法行(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依教(五)

* 初思修前法
* 二因修得益
* 三推功归友
* 四广叹友能
* 五胜缘印劝(二)

* 初印
* 二劝
* 二趣求
* 二见敬咨问(二)

* 初见(二)

* 初见依获益
* 二见正超伦
* 二敬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发心
* 二授法界(二)

* 初示法门名体
* 二徵业用之境(四)

* 初徵问
* 二显难
* 三重请
* 四广荅(二)
卷十八 第 177b 页

* 初得法因缘(六)

* 初举往见佛
* 二内兴观念
* 三佛劝发心
* 四发心坚固
* 五经久无违
* 六发心胜益
* 二明其业用(四)

* 初许现
* 二申请
* 三正现
* 四出定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十遍行外道寄真实行(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发心
* 二授法界(二)

* 初彰名体
* 二显业用(四)

* 初至一切处用
* 二普观世间用
* 三无作无依用
* 四普门般若用
* 四谦已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卷十八 第 178a 页
* ○第四鬻香长者巳下有十善友寄十回向(十)

* 初青莲华长者寄离众生相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
* 二授(二)

* 初揔标所得
* 二别显业用(二)

* 初示义(二别)
* 二科经(二)

* 初揔相显知(四)

* 初知香体异
* 二约类辨异
* 三知力用异
* 四委穷本末
* 二指事别显(二)

* 初揔释初句(二)

* 初约事(具前)
* 二约法(若就)
* 二释馀九句(馀之)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二婆施罗船师寄不坏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依教观道
* 二趣求后位
* 二见敬咨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问
* 二授法(二)

* 初标名体
* 二辨业用(二)

* 初于陆化生令知有海
* 二善知海相于海化生(二)
卷十八 第 178b 页

* 初示义(二善)
* 二科经(二)

* 初明善知(五)

* 初知宝
* 二三毒
* 三知心识相
* 四即能知时
* 五万行不同
* 二彰化益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三无上胜长者字等一切佛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三)

* 初见
* 二敬
* 三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
* 二授(二)

* 初标名体
* 二徵业用(二)

* 初徵
* 二释(二)

* 初举三千
* 二类十方
* 四谦已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四师子频申比丘尼寄至一切处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三)

* 初见(二)

* 初见依报(六)

* 初无漏林树
* 二八解泉流
* 三敷法空座
* 四杂明诸严
* 五出其所因
* 六果用自在
* 二见正报(四)

* 初揔明遍坐胜德显彰
* 二别彰所遍演法各异(三)
卷十八 第 179a 页

* 初为八部
* 二为二乘
* 三为菩萨(三)

* 初地前
* 二地上
* 三等觉
* 三揔结多类闻法发心
* 四通显所因释成自在(二)

* 初由能化具般若
* 二由所化根巳熟
* 二敬(三)

* 初睹胜发心
* 二放光摄受
* 三正申敬仪
* 三问
* 三授巳法界(三)

* 初标示名体
* 二徵释其体
* 三辨其业用(二)

* 初问
* 二荅(二)

* 初明通用(二)

* 初辨用所依
* 二能依业用
* 二辨智用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五婆须蜜女寄无尽功德藏回向○
* 六鞞瑟𦙘罗居士寄入一切善根回向○
* 七观自在寄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 八正趣菩萨寄真如相回向○
* 九大天神寄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 十安住地神寄入法界无量回向○
* ○五婆须蜜女寄无尽功德藏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依教成益
* 二趣求后位(四)

* 初专心寻觅
* 二浅识致疑
* 三深智赞教(二)

* 初赞
* 二教
* 四依教往诣
* 二见敬咨问(二)

* 初见(二)

* 初见依报
* 二见正报
* 二敬问
* 三授巳法界(三)

* 初标名体
* 二显业用(二)

* 初身同类现
* 二以法益生
* 三得法因(二)

* 初问
* 二荅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卷十八 第 179b 页
* ○六鞞瑟𦙘罗居士寄八一切善根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
* 三正授法界(四)

* 初标名
* 二显体
* 三释疑
* 四业用(二)

* 初辨用所依
* 二问荅境界
* 四谦己推胜
* 五指示后友(二)

* 初长行
* 二偈颂
* 六恋德礼辞
* ○七观自在寄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二)

* 初文前叙义(三)

* 初略释名(七观)
* 二略释处(枉补)
* 三广友名(三)

* 初双标(又观)
* 二双释(五)

* 初会其梵音(梵云)
* 二释观音义(而法)
* 三成自在义(若具)
* 四结成观音(而今)
* 五结归自在(今取)
* 三别释(然观)
* 二随文正释(五)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二)

* 初见(三)

* 初见胜依正
* 二彰见之益
* 三友垂赞摄
* 二敬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
* 二授(三)

* 初标其名
* 二显体相
* 三显业用(二)
卷十八 第 180a 页

* 初约普门(二)

* 初揔明
* 二别明
* 二约大悲(三)

* 初离世怖
* 二能离因
* 三进大心
* 四谦己推胜
* 五指示后友(二)

* 初后友入会
* 二前友指示
* ○八正趣菩萨寄真如相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
* 三授巳法界(二)

* 初标名体
* 二显业用(二)

* 初申问
* 二显深
* 三请说
* 四正荅(五)

* 初荅得法处
* 二荅时久近
* 三荅处近远
* 四显其成益
* 五类显十方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九大天神寄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
* 三授巳法界(二)

* 初授法方便
* 二正授所得(二)

* 初名体
* 二业用(二)

* 初问
* 二荅(二)

* 初现宝令施
* 二类通教馀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卷十八 第 180b 页
* ○十安住地神寄入法界无量回向(六)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五)

* 初友见称赞
* 二严处摄生
* 三许示宿善
* 四设敬陈请
* 五正示昔因
* 三示巳法界(四)

* 初标名体用
* 二别显业用
* 三得法时𠁅
* 四揔结纯熟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五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下一十人寄十地(二)

* 初示义(第五)
* 二科经(十)

* 初婆珊婆演底主夜神寄欢喜地(六)
卷十八 第 181a 页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依前修證
* 二趣求后友
* 二见教咨问(二)

* 初见友依正
* 二设敬咨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称赞
* 二授法(三)

* 初标名体
* 二明业用(二)

* 初长行(二)

* 初典救物心
* 二对缘救摄(二)

* 初揔明
* 二别显(九)

* 初救海难众生
* 二救处陆众生
* 三救求不得众生
* 四救乐国土众生
* 五救普聚落众生
* 六救闇夜众生
* 七救惑业众生
* 八救八苦众生
* 九救恶见众生
* 二偈颂(四)

* 初法门名体
* 二举因劝修
* 三显果令入
* 四业用广大
* 三明久近(二)

* 初兴二问
* 二还两荅(二)

* 初荅发心时节(六)

* 初本事因缘
* 二明佛兴世
* 三善友劝发
* 四正发大心
* 五结会古今
* 六发心成益
* 二荅得法久近(二)
卷十八 第 181b 页

* 初揔显因缘
* 二正明得法(三)

* 初方便三昧
* 二得此解脱
* 三广显业用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二)

* 初赞德(四)

* 初身心超胜
* 二大用无涯
* 三益物不虚
* 四结德无尽
* 二礼辞
* 二普德净光主夜神寄离垢地
* 三喜目观察主夜神寄发光地○
* 四普救众生主夜神寄燄慧地○
* 五寂静音海主夜神寄难胜地○
* 六守护一切城主夜神寄现前地○
* 七开敷树华主夜神寄远行地○
* 八大愿精进力主夜神不动地○
* 九岚毗尼林神寄善慧地○
* 十释女瞿波寄法云地○
* ○二普德净光主夜神寄离垢地(四)

* 初依教趣求
* 二见敬咨问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
* 二授(二)

* 初长行(三)

* 初正授法门(二)

* 初揔荅所问
* 二别示巳法(二)

* 初名体
* 二业用(四)

* 初攀缘如实禅
* 二现法乐住禅(二)

* 初牒前起后
* 二正显四禅(四)

* 初初禅
* 二二禅
* 三三禅
* 四四禅
* 三引生功德禅
* 四饶益有情禅(三)

* 初四念处等观
* 二明作道因缘
* 三令修四正断
* 二谦已推胜
* 三指示后友
* 二偈颂(三)

* 初正授法门
* 二谦巳推胜
* 三指示后友
* 四恋德礼辞
卷十八 第 182a 页
* ○三喜目观察主夜神寄发光(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依前友教念友成益
* 二趣求后友得友加持(四)

* 初欲趣后友
* 二得友加持
* 三加所成益
* 四正明趣后
* 二见敬咨问
* 三示巳法界(三)

* 初标名体
* 二显业用(三)

* 初显无涯用(二)

* 初出演说修行身(三)

* 初揔标释名
* 二别显十度(十)

* 初施
* 二戒
* 三忍
* 四进
* 五定
* 六慧
* 七方便
* 八愿
* 九力
* 十智
* 三类通馀法
* 二出演说本行身(四)

* 初出能说之身
* 二明演法之声
* 三显所说之法(二)

* 初本行十度
* 二显通所馀
* 四彰说之益
* 二睹用获益(三)

* 初显證因缘
* 二正明證入
* 三徵释所由
* 三庆益称赞(四)

* 初现说之因
* 二现说之意
* 二现说体相
* 四现说无碍
* 三出所因(二)

* 初兴二问
* 二具二荅(二)
卷十八 第 182b 页

* 初以偈荅(二)

* 初荅发心久近(十)

* 初安静音劫(六)

* 初揔标
* 二显其本生
* 三发心本事
* 四正显发心
* 五发后之德
* 六转值馀佛
* 二明天胜劫
* 三梵光明劫
* 四功德月劫
* 五寂静慧劫
* 六善出现劫
* 七集坚固劫
* 八妙胜主劫
* 九千功德劫
* 十明庄严劫
* 二荅得法时莭(二)

* 初得无功用三地
* 二结成普贤行位(三)

* 初大心之始
* 二成德之终
* 三揔结圆满
* 二会古今
* 四谦巳推胜
* 五指示后友
* 六恋德礼辞
* ○四普救众生主夜神寄燄慧地(五)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修入前法
* 二趣求后友
* 二闻见法界(二)

* 初示科(二闻)
* 二释经(四)
卷十八 第 183a 页

* 初现光加持
* 二蒙光复益(二)

* 初得定
* 二见用(二)

* 初见用所依处
* 二明所见之事(三)

* 初所化处(二)

* 初揔明处类
* 二别明尘刹
* 二能化益(二)

* 初揔明
* 二别显(二)

* 初化五道
* 二化九类
* 三明化意
* 三三业敬赞(三)

* 初身心敬重
* 二显友自在
* 三口以偈赞(二)

* 初揔
* 二别(二)

* 初光用无涯
* 二述光获益(三)

* 初推功归本
* 二述得三昧
* 三述见大用
* 四问荅因缘(二)

* 初问
* 二荅(二)

* 初叹深难说
* 二承力为说(二)

* 初长行(二)

* 初标许
* 二正说(二)

* 初通荅三问(三)

* 初得法久近(十)
卷十八 第 183b 页

* 初劫刹佛兴
* 二通显刹相
* 三别显生处
* 四本生父母
* 五明本生身
* 六众生起恶
* 七佛兴益物(三)

* 初得道之劝
* 二揔显佛数
* 三别明初佛(七)

* 初揔明成道
* 二成道前相
* 三动刹集众
* 四现相显德
* 五成道依正
* 六始成正觉
* 七转正法轮(三)

* 初揔转法轮
* 二显其成益
* 三结无间断
* 八善友引导(六)

* 初知机起恶
* 二现身超胜
* 三物机惊怪
* 四告佛出兴
* 五女发大心
* 六父王诣佛(四)

* 初身处虚空
* 二以偈赞引(三)

* 初揔劝
* 二释劝
* 三结劝
* 三广兴云供
* 四至彼修敬
* 九德女修因(三)

* 初严具奉佛
* 二具佛现变
* 三睹变获益
* 十闻经得益(三)

* 初佛为说经
* 二正明闻益(三)

* 初得三昧益
* 二得大心益
* 三成大愿益
* 三显发昔因
* 二发心之始
* 三结会古今(三)

* 初得法时身
* 二发心之始
* 三正结得法
* 二别荅修治(二)

* 初举大光劫(三)

* 初揔明
* 二别显
* 三最后
* 二揔显诸劫(三)

* 初揔标事佛
* 二得法修行
* 三见佛行成
* 二偈颂(三)

* 初举法诚𦗟
* 二颂前正说(二)

* 初最初一劫
* 二揔显诸劫
* 三举因劝修
* 三谦巳推胜
* 四指示后友
* 五恋得礼辞
卷十八 第 18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