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河源纪略 上谕 第 1a 页 WYG0579-0001a.png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四日内阁奉
上谕今年春间豫省青龙岗漫口合龙未就遣大学士
阿桂之子乾清门侍卫阿弥达前往青海务穷河源
告祭
河神事竣复命并据按定南针绘图具说呈览据奏星
宿海西南有一河名阿勒坦郭勒蒙古语阿勒坦即
黄金郭勒即河也此河实系黄河上源其水色黄回
旋三百馀里穿入星宿海自此合流至贵德堡水色
钦定河源纪略 上谕 第 1b 页 WYG0579-0001b.png

全黄始名黄河又阿勒坦郭勒之西有巨石高数丈
名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噶达素北极星也齐
老石也其崖壁黄赤色壁上为天池池中流泉喷涌
酾为百道皆作金色入阿勒坦郭勒则真黄河之上
源也其所奏河源颇为明晰从前康熙四十三年
皇祖命侍卫拉锡等往穷河源其时伊等但穷至星宿海
即指为河源自彼回程复奏而未穷至阿勒坦郭勒
之黄水尤未穷至阿勒坦噶达素齐老之真源是以
钦定河源纪略 上谕 第 2a 页 WYG0579-0002a.png

皇祖所降谕旨并
几暇格物编星宿海一条亦但就拉锡等所奏以鄂敦他
腊为河源也今既考询明确较前更加详晰因赋河
源诗一篇叙述原委又因汉书河出昆仑之语考之
于今昆仑当在回部中回部诸水皆东注蒲昌海即
盐泽也盐泽之水入地伏流至青海始出而大河之
水独黄非昆仑之水伏地至此出而挟星宿海诸水
为河渎而何济水三伏三见此亦一證因于河源诗
钦定河源纪略 上谕 第 2b 页 WYG0579-0002b.png

后复加按语为之决疑传正嗣检阅宋史河渠志有
云河绕昆仑之南折而东复绕昆仑之北诸语夫昆
仑大山也河安能绕其南又绕其北此不待辩而知
其诬且昆仑在回部离此万里谁能移此为青海之
河源既又细阅康熙年间拉锡所具图于贵德之西
有三支河名昆都伦乃悟昆都伦者蒙古语谓横也
横即支河之谓此元时旧名谓有三横河入于河盖
蒙古以横为昆都伦即回部所谓昆仑山者亦系横
钦定河源纪略 上谕 第 3a 页 WYG0579-0002c.png

岭而修书者不解其故遂牵青海之昆都伦河为回
部之昆仑山耳既解其疑不可不详志因复著读宋
史河渠志一篇兹更检元史地理志有河源附录一
卷内称汉使张骞道西域见二水交流发葱岭汇盐
泽伏流千里至积石而再出其所言与朕蒲昌海即
盐泽之水入地伏流意颇合可见古人考證已有先
得我心者按史记大宛传云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
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
钦定河源纪略 上谕 第 3b 页 WYG0579-0002d.png

焉河注中国汉书西域传于阗国条下所引亦同而
说未详尽张骞既至蒲昌海则或越过星宿海直至
回部地方或回至星宿海而未寻至阿勒坦郭勒等
处当日还奏必有奏牍或绘图陈献而司马迁班固
纪载弗为备详始末仅以数语了事致后人无从考
证此作史者之略也然则武帝纪所云昆仑为河源
本不误特未详伏流而出青海之阿勒坦噶达素而
经星宿海为河源耳至元世祖时遣使穷河源亦但
钦定河源纪略 上谕 第 4a 页 WYG0579-0003a.png

言至青海之星宿海见有泉百馀泓便指谓河源而
不言其上有阿勒坦噶达素之黄水又上有蒲昌海
之伏流则仍属得半而止朕从前为热河考即言河
源自葱岭以东之和阗叶尔𦍑诸水潴为蒲昌海即
盐泽蒙古语谓之罗布淖尔伏流地中复出为星宿
海云云今覆阅史记汉书所记河源为之究极原委
则张骞所穷正与今所考订相合又岂可没其探本
讨源之实乎所有两汉迄今自正史以及各家河源
钦定河源纪略 上谕 第 4b 页 WYG0579-0003b.png

辨证诸书允宜通行校阅订是正讹编辑河源纪略
一书著四库馆总裁督同总纂等悉心纂办将御制
河源诗文冠于卷端凡蒙古地名人名译对汉音者
均照改定正史详晰校正无讹颁布刋刻并录入四
库全书以昭传信特谕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