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页
No. 1731 [cf. No. 278]
华严游意
慧日道场沙门胡吉藏撰
且话阎浮得有此经录虽不载相承云。龙树
有佞弟子劝其师令与释迦并化。师智德如
此。宜作新佛。岂为释迦弟子即。然其所言
剋日月。别制新戒新衣使大同小异。坐水精
房中思惟斯事。时有大龙菩萨伤而悯之
便接还龙宫。示三世诸佛无量经。复示过去
七佛经。于龙宫九旬读十倍阎浮。所馀题
目不可周遍。龙树从龙宫出。龙王以此一部
经送龙树出。为此因缘故阎浮提得有此经
也。
江南讲此经者亦须知其原首。前三大法师
不讲此经。晚建初彭城亦不讲。建初晚讲。
就长干法师借义疏。彭城晚讲不听人问未
讲之文。前三大法师。后二名德。多不讲此经。讲此经者起自摄山。时有胜法师为檀越
教化。得三千馀解未凡经七处。徒八过设会。
始自慧庄严终归止观。一会则讲一会经文。
尔时实为隆盛。后兴皇继其遗踪大弘斯典。
讲因缘如此也。然此经义正开二佛两教门
净土三十心十地等。今略明净土义。净土凡
有四条。一化主。二化处。三教门。四徒众。此
之四种束为两双。化主化处即如来依正两
果。化主即是正果。化处即是依果。即依正一
双。教门徒众即缘教一双教门即缘教。徒众即教缘故。是缘教一双
卷一 第 1b 页
意也。然非但净土有此四条。三世十方诸佛
土一一土中皆具此四条。三世十方土虽复
无量不出十种土。十种土者。一净。二秽。三
杂。四本净末不净。本是净土。后薄福众生
本净反为秽。此名本净今秽也。五者本不净
末净。变向可知。此是释迦土。有五应现。复有
五种合成十种土。十种土皆具上四条。据此
十种两双。摄一切土尽也。十种之中略明净
土一种。四条之内且辨化主一条也。
问此经为是释迦所说耶为是舍那所说耶。
兴皇大师开发初即作此问然答此之问。便
有南北二解。南方解云。佛教凡有三种。谓顿
渐无方不定也。言顿教者。即教无不圆理。
无不满。为大根者说。所以经云。譬如日出先
照高山。故言顿教。言渐教者。始自鹿园终至
鹄林所说。经教初浅后深。渐渐而说。故称
渐教。就渐教中有五时不同也。言无方不定
者。进不及顿。退非是渐。随缘不定。故言不定
教。问。此是大乘。为是小乘耶。解云。是大乘
教。金光明胜鬘等经也。用此三经者欲释
此经是释迦所说。何者此之三教是佛教。是
何佛教。解云。是释迦佛一期出世始终
有此三教。若使如此故知华严是释迦佛说
也。释迦虽说此三教复不同。何者若是渐教
无方教此是现前说。若是顿教遥说彼土人
华。类如无量寿经释迦遥说彼西方净人
华。今此国三辈往生。今此经亦尔。是释迦
遥说莲华藏国土净人华也。次北方论师解。
卷一 第 1c 页
彼有三佛。一法。二报。三化。华严是报佛说。
涅槃般若等是化佛说。法佛则不说。彼判舍
那是报佛。释迦是化佛。舍那为释迦之报。释
迦为舍那之化。华严经是舍那佛说。此则是
南北两师释如此也。
今次难此两师解。委悉述大师之言。前难南
土解。释迦与舍那不异。今还用前四种责故
不得一。一者化主异。涅槃般若是释迦佛说。
七处八会是舍那佛说。舍那是本佛释迦是
迹佛故。菩萨戒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
台。周匝千华上示现千释迦。故舍那是本
释迦是迹。若使如此本迹不同那得为一。
二者化处异。释迦在娑婆世界。舍那在莲华
藏国。娑婆是杂恶国土。莲华藏界是纯净土。
二处不同岂得为一。又娑婆国动则六种动。
莲华藏动则十八种动。又台叶二处不同。舍
那在台释迦在叶。二处如此之殊。何得为
一耶。三者教门异。释迦则杂说三一。杂说半
满。杂说但不但。舍那纯说一大。纯满纯不
但。释迦赴杂缘说杂教。赴三一缘说三一教。
乃至赴但不但缘说但不但教。舍那唯赴一
大缘说一大教。乃至赴满不但缘说满不但
教。若尔故不得为一也。四者徒众异。释迦具
有三一杂缘但不但缘。如千二百声闻弥勒
等菩萨则是杂缘也。舍那唯一大缘满缘。
普贤菩萨等则是大缘。教既其异缘亦不同。
缘既不同故。二佛不得为一。将此四条异弹
南人解二佛不得是一也。次更前难何者彼
云。释迦遥说莲华藏国。如释迦在此说无
卷一 第 2a 页
量寿国。然此解不知是谁解。山中师及兴皇
师并述此释实不成释。好体不烦须难。何
者汝既云舍那即释迦。何得言释迦遥说耶。
但别有难。今更述之。何者释迦说无量寿凡
有二种经。一者无量寿观经。二者无量寿
经。无量寿观经为世王母韦提希夫人说。夫
人在狱。令其观佛三昧。若是无量寿经为比
丘十六正士说彼国土净人华。令此间五痛
五烧三辈往生。若尔说无量寿国既有所为
缘。释迦遥说莲华藏国。为何物缘。不见有解
故不应言是遥说。好体不须难。大师既有
斯言略而述了。此即是借北人异弹南人
一竟。
次借南人一弹北人异亦有两难。彼云。如此
二佛有此四殊岂得为一。所以北讲华严。
胜于南土。今次难之还用前四条。难一者。
化主不得异。凡举三处文。难一者此经名
号品是第二会。文殊菩萨说文云。或名卢
舍那。或名释迦文。或名悉达多。既称或
名何得言异。若使或名舍那或名释迦。而言
异。或名眼或名目。亦应异。反诘云。第二像
法决疑经云。或有见我为舍那。或有见释迦。
此是缘见不同佛为何异。如有见佛身三尺。
或有见佛身无边。如瞿师罗长者见佛短。
大梵天王不见佛顶。只是一佛缘见异耳。
若缘见舍那释迦则言二佛异者。缘见长短
亦应为异。反诘云。若尔故不应言异也。次
第三此经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宫说十地法
门。释迦放眉间白毫相光加金刚藏说。既
卷一 第 2b 页
是释迦劝金刚藏说十地。何得言是舍那
说。若是舍那说应舍那放光劝。而今是释迦
放劝。故不应言二佛调然迥异也。二者处所
不得为异。说此经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摩竭提还是摩伽陀。此乃是梵音之切缓。何
关两所有异。若尔还是娑婆国说此经也。何
以得知。涅槃经云。并及摩竭提阿阇世大
王不久须臾至。阿阇世王即是摩伽陀国主。
以此而言故知二处不异也。三者教门不得
异。何者释迦说杂教。释迦说纯净教。释迦说
半满教。释迦说纯满教。若为是释迦说纯净
教耶。解云。释迦劝金刚藏说十地法门。是此
经之中。故知释迦说纯净大教也。四者徒众
亦不异。第八会具列大小乘众。列五百声闻
身子须菩提等。若尔二佛徒众亦不异。若使
言舍那唯为一大缘则应唯列一大乘众。何
则具列大小众。为则具大小缘。又列既杂列。
缘即是杂缘。教是杂教。又释迦大缘文殊弥
勒等。更无别文殊弥勒。何异舍那。小缘身子
须菩提等。无别身子须菩提等。若使如此故
知。二佛徒众亦复不异。四种既其不异。何
得释两佛调然有殊。
第二别难者。彼云。舍那是报佛。释迦是化
佛。舍那是释迦之报。释迦为舍那之化。师
难云。此则回互二佛。翻覆世界。混乱教门。言
回互二佛者。谓舍那自有报应。舍那自有本
迹。释迦亦自有报应。自为本迹。何得指彼
佛为此报。此佛为彼化。彼佛为此本。此佛为彼迹。若指彼佛为此报。此佛为彼化。即有
卷一 第 2c 页
二佛回互之失。言翻覆世界者。释迦自出华
叶上。舍那自在华台上。二世界各自不同。何
得指彼佛为此报。此佛为彼化耶。言混乱教
门者。释迦赴大小缘说大小教。舍那为大
缘说大教不同。何得以舍那为释迦本。释迦
为舍那迹耶。前开借异以破一。此开就异
以弹异。大而为言。前借北异弹南一。今借南
一破北异。此则互借两家。弹彼二解竟。
既斥南北一异两家皆非。彼即反问。汝既弹
一异皆非。汝作若为别释耶。建初法师曾以
此问兴皇一大学士云。舍那释迦为一为
异耶。答云。舍那释迦释迦舍那。建初即云。我
已解。若为解。既云舍那释迦释迦舍那。岂是一岂是异。作此一答彼即便解也。然何但
非一异四句皆非。何者释迦是舍那。释迦岂
得是异。乃至非异亦尔。又释迦舍那岂得是
一。释迦舍那岂得是异。释迦舍那岂得是亦
一亦异非一非异耶。虽非一异四句欲言
一异四句亦不失因缘四句。何者释迦舍那
岂一。不一而不失一。释迦舍那岂是异。不异
而不失异。馀两句亦尔。故非四句而不失四
句。因缘无碍也。非一异四句而一异四句。并
有其文义。何者文云。或名释迦。或名舍那。故
不得其异。而台叶本迹不同故。不得为一。
或为缘见是释迦。或有缘见是舍那。故得是
亦一亦异。或有缘见非是释迦非是舍那。故
得是非一非异。所以因缘无碍。无往不得也。
然要须弹他四句乃得明今因缘四句。何者
他语是亦须弹语非故。宜须弹语既是何须
卷一 第 3a 页
弹语耶。解云。语虽是而不得因缘无碍意。
既其失意不成语故。若是若非皆悉须弹。以
弹彼净。然后始得明今因缘无碍也。用此语
者为对他家了非是。今时明因缘义但为对
彼定义。南方定云一。北方定异。为破彼定一
定异明今因缘一异。此语既答前之一异
问也。
次更别明一异四句。或成前意。此四句为异
从来四句。言四句者。一则二佛说一教。二则
一佛说二教。三则一佛说一教。四则二佛说
二教。二佛说一教者。舍那释迦二佛。舍那是
本。释迦是迹。本迹台叶不同故。是二佛一教
者。涅槃华严一教。涅槃即华严。华严即是
涅槃。故是一教也。一佛二教者。一佛即舍
那释迦一佛。舍那即释迦。释迦即舍那。本
即是迹。迹即本故。言本迹虽殊不思议一
故。是一佛言二教者。涅槃华严二故云二教
也。二佛二教者。舍那释迦二佛。涅槃华严二
故。一佛一教者。释迦即舍那。涅槃即华严也。
此是何物四句。解云。合离四句。二佛一教
此则离人合教。离舍那释迦为二。合涅槃华
严为一。一佛二教者。即合人离教。合释迦
舍那为一佛。离涅槃华严为二教。二佛二教
离人离教。一佛一教合人合教。斯四句作如
此用也。所以用四句者欲答前问。前问云。
二佛为一为异。今望此四句答。自有二佛说
一教。自有一佛说二教。二佛说一教。舍那说
华严即是说涅槃。释迦说涅槃即是说华严。
一佛二教者。释迦说涅槃即是舍那佛说。
卷一 第 3b 页
舍那佛说华严即是释迦佛说。馀二句可知。
为是故不同他释也。前作舍那释迦释迦舍
那语。此为对他家故作此说。然此语复别有
义。何者为欲读经。经云。舍那在台上。释迦在
叶上。此台是叶台。此叶是台叶。台叶岂是
一岂是异。不得是一不得是异。詺作何物
耶。詺作台叶。叶台也。台叶既尔。舍那释迦
亦尔。问。台叶叶台成华。舍那释迦成一佛不。
解云。得。难。得称是何物佛。台叶成一华华
名莲华。舍那释迦成一佛佛名何物。解云。台
叶成一莲华。舍那释迦为一应佛。台叶成莲
华。莲华共一根。舍那释迦成一应。应佛同
一本。本即是法身佛故。经云。十方诸如来同
共一法身界故。二佛同一本。台叶共一根也。
为是两义故。云舍那释迦释迦舍那也。
次明二佛相开不相开义。言相开不相开者。
二佛异。二土异。二教门。二徒众。言二佛异
者。舍那释迦各开本迹。舍那开本迹者。舍那
以法身为本。只舍那为迹。释迦开本迹亦尔。
以法身为本。只释迦为迹。释迦法身为本。释
迦为迹。然此迹中更开本迹。释迦是迹中本。
此身更起他佛。即迹中迹。如大经受纯陀及
大众供。受纯陀供迹中本身。受大众供即迹
中迹。此一条既尔。类馀亦然。释迦既有两
重本迹。舍那亦有此两重本迹。法身为本。舍
那为迹。然此迹中更开本迹。不起寂灭道场
即迹中本。现身六天宫殿即迹中迹。故二佛
有两重本迹。斯则二佛相开不相开义。恒须
因缘语不得单道也。
卷一 第 3c 页
次明不相开相开者。法身为本。舍那为迹。好
体只应有一重本迹。何者十方三世佛出世。
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世。如法华为大事故
出。谓开佛知见等。又如大品云。般若为大事
故起。不可思议事故起。为无等等事故起。
今舍那出世唯为一大事故出。唯为大根性
者说一大因缘。故唯应有此本迹。十方三世
诸佛正意只应如此。而今于迹中更开本迹
者。但秽土中众生。罪重钝根不堪舍那大化。
所以方便于迹中更开本迹。本则为净土大
根性者说大因大果。迹即为秽土钝根者
初说三乘教门。次说般若等。然后始得说法
华涅槃等大乘之义。如火宅穷子等譬。初大
乘化不得。方便说三乘。然后得说大乘。二
佛亦尔。秽众生不堪舍那大化。更起迹佛方
便初说三乘。后说大乘。为此义故。所以舍
那迹中更开本迹。舍那为本释迦为迹。斯
即是二佛不相开相开义。然十方三世诸佛
本迹虽复无量。以相开不相开。不相开相开
二句摄。则无所不尽。为是故明此二种也。
次开四句成前义。四句者。一唯本而不迹。二
唯迹而不本。三亦迹亦本。四非本非迹。用
此四句安何处。用此四句安不相开相开义。
不得漫用用须得处也。问。若为是唯本不迹
乃至非本非迹耶。释云。但本不迹者即是
法身故。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也。言唯
迹不本者即是释迦但是应身。亦迹亦本者
是舍那。舍那望法身即是迹。望释迦即是本
故。舍那亦本亦迹也。非本非迹者此则卷前
卷一 第 4a 页
三句。何者前。虽有三句只是本迹二句。法身
是本。舍那释迦并是迹。此本是迹本。此迹是
本迹。此本是迹本。非本无以垂迹。此迹是本
迹。非迹无以显本。非本无以垂迹。由本故迹。
非迹无以显本。由迹故本。由本故迹。迹是
本迹。由迹故本。本是迹本。迹本则非本。本迹
则非迹。斯即非本非迹清净。即本迹虽殊
不思议一。舒则遍盈法界。卷即泯无踪迹
也。前略明化主竟。
今次辨化处。化处者亦有二处。一者舍那莲
华藏处。二者释迦娑婆国处。亦得将前二佛
类今二处。将正以类依。何者前。云舍那释迦
释迦舍那。不得言一不得称异。不得言一亦
得因缘一。不得称异亦得因缘异。故非一非
异亦得因缘一异。今处亦尔。莲华藏娑婆娑
婆莲华藏。不得言一不得称异。不得言一亦
得因缘一。不得称异亦得因缘异。故二处非
一非异亦得因缘一异。此则将正类依。在此
依是正。依正既然类依亦尔。何者此正是
依正。依正既然。正依岂当不尔。故二佛类
二处亦非一异。而不失因缘一异也。次更将
前两本迹类今化处亦有两条。一者二土各
有本迹土。二者二处共论本迹土。二处各
论本迹土者。前云舍那有舍那法身为本舍
那为迹。舍那迹中更开本迹。今土亦尔。舍那
法身即有舍那法身土。舍那迹则有舍那迹
土。舍那迹中开本迹即迹中开本迹土。舍那
既然释迦亦尔。问若为作耶。解云。舍那有舍
那法身土也。问法身何须土。解云。法身土
卷一 第 4b 页
始是好土。何者以正法为法身即以正法为
土。此之身土更无有异。正法为身即名法身。
正法所迁托即名为土故。法身始有清净净
土也。所以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
佛一人居净土。此则唯法身佛居清净第一
义土也。言舍那为迹有舍那迹土者。故此经
初会普贤菩萨说云。佛子。莲华藏是舍那过
去誓愿力之所感故。此土是舍那迹土也。
舍那迹土者。前云不起寂灭道场为本。现身
六天宫殿为迹。馀事无量寄此一条明耳。今
还约此判本迹土。亦得但此义小局。今明舍
那迹中本迹土者。莲华藏界即迹中本土。舍
那既王十佛世界海即是迹中迹土也。释迦
亦有此两重者。释迦有法身佛即有法身土。
如舍那法身土无异。何者十方如来同共法
身。法身既同。法身土亦无异。正法为法身。
正法迁托为土也。释迦迹土即此娑婆世界
是也。释迦迹中迹土者。约前迹中本迹亦得。
何者受纯陀食为迹中本佛即为迹中本土。
受大众供为迹中迹佛即为迹中迹土。但此
事非一。如法华释迦佛及分身诸佛。释迦佛
土为迹中本土。分身诸佛土为迹中迹土故。
二佛土皆有此两重也。
次明二佛共论本迹土。如法身为本舍那为
迹。唯有一本一迹佛。亦以法身土舍那土唯
是一本一迹土。十方三世佛唯为一大事
故出现于世亦唯舍那正直之心成清净之
土。但为薄福罪重钝根众生故。迹土中开本
迹土。故为娑婆秽土。舍那莲华藏为迹中本
卷一 第 4c 页
土。释迦娑婆。为迹中迹土。故菩萨戒经云。我
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示现千
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如是百亿国
有千百亿释迦。华有千叶一叶一释迦故有
千释迦。一华有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故有千
百亿释迦也。
次将本迹四句类本迹土亦有四句。一者唯
本非迹土即是法身土。二者唯迹非本土即
是释迦土。三者亦本亦迹土即是舍那土。
望法身土为迹。望释迦土为本也。四者非本
非迹土。还卷前三句。前虽有三句不出本
迹二句。法身本舍那释迦二佛为迹。此是本
迹迹本。本迹非本无以明迹。迹本非迹无以
明本。非本无以明迹即由本故迹。非迹无以
明本即由迹故本。由本故迹。迹是本迹。由迹
故本本是迹本。本迹非迹。迹本非本。非本非
迹清净。二佛既然两土类此可知。斯则卷
三句成无句无。句成无句毕竟清净。虽复无
句无句而句。则有依正句本迹句者。则三句
为二句。二句为无句。今无句而句。一句而
无量句。为量句而一句。无量句即一句。无量
中解一。一句即无量句。一中解无量。无量
中解一。此是无量一。一中解无量。此是一无
量。无量一即非一。一无量即非无量。非一
非无量而不失一无量。此言玄妙不易可闻
也。
次明二土相开不相开义。然土凡有五种。一
净二秽三不净净四净不净五杂土。此之五
土是僧睿法师所辨。斯之五土横摄一切
卷一 第 5a 页
土尽。何者只一净土中有无量净土故。华严
经云。有百亿阿僧祇品净土。西方阿弥陀下
品净土。圣服撞世界上品净土。净土既其如
此。故知馀四土亦复无量。所以云。此五种土
横摄一切土尽。横既然竖即不定也。五种土
中且明净秽二土。此有无量四句。且辨一种
四句。四句者谓。一质一处。异质异处。异质
一处。一质异处。此四句极自难解。今当影生
师净土义。及关中法师所辨者而明之。然一
质一处异质异处。此二句易解。馀二句难明。
且问。何者为质若为称处。解云。质即是净
秽等。处即是方处之处。如净质在西方处。秽
质在东方处也。所言一质一处者。一净质一
秽质。一净质在西方安养处。一秽质在东方
娑婆处。故言一质一处。言异质异处者。净秽
互望。净质异秽质。秽质异净质故。言异质。净
质处异秽质处。秽质处异净质处。故言异处
也。言异质一处者。此句难解。异质一义亦名
异质同义。异同在一处也。且明异质同处。若
为是异质而同处耶。解云。净秽异质。同在一
娑婆处。如此经莲华藏国。在娑婆处。净名
经妙庄严国。在娑婆处。法华云。馀众见烧尽。
吾净土不毁。此并是净质在秽处。此略明净
质同在秽土如此。次问。若为净质得在秽
土耶。解此有数义。一者所以净质得在秽
土者。净秽无㝵。净无碍秽故。净得在秽处。
秽无碍净故。秽得在净处。以不相碍故。
净秽得同一处。旧举首天子为證。首天子是
色界净天。来欲界秽处不相碍。首天子是三
卷一 第 5b 页
界中净三界。尚不碍三界秽。今莲华藏宝庄
严国等。非三界非三界岂当碍于三界。吾
净土不烧者。火是颠倒三界火。亦能烧颠
倒三界。净土非是三界。三界火岂能烧不三
界。火是秽火还烧秽。秽火岂能烧净。故吾
净土不毁天人常充满也。又宝庄严国。只在
一娑婆土中。掘凿娑婆。不掘凿宝庄严国。
何者凿。是三界凿。只能凿三界。宝庄严国
非三界。三界凿岂能掘非三界。色还凿色。
色岂能凿妙则。此是什法师所解。从来弹此
解。是他何处得此解。解是什法师解。什法
师是三论师。即三论义应须云夺取他。是故
净质得在秽处也。二者所以净土得在秽处
且反问同处。汝言。那得此净土耶。今释言。此
净土是如来净业所起。如来身既无碍所感
之土。亦无碍身即依正土。即正依无碍依。感
得无碍正依亦无碍。斯则正无碍故土无碍。
以无碍故得在秽也。
次问。何意净在秽处耶。前两义释净土得在
秽处竟。今释净土在秽之意。问。何意净土
在秽处耶。解此亦有二义。一者看华严净名
等意。为欲教化众生故。明净土在秽处。只
净土在此何意不见。汝薄福钝根断常居心
不见耳。若道秽土在东方净土在西方不
得化缘。何者净在西方秽土东方。两世界遥
隔此不得为化。今道净土即在此。汝颠倒
断常心故不见。谓弃妄存真舍无常取常乐。
如此等居心心不净。心既不净故。不见净土。
若见净土者。当须净心。除如此真妄常无
卷一 第 5c 页
常异。意清净乃名正观。以正观故则佛土净。
为化此众生故。明净土在秽处也。二者所以净土在秽处者。为适缘所见。如来用净土。何
为不如富人畜宝物安置屋里。如来用多许
净土作底今明。如来以此净土。为欲适缘。
故肇师云。圣人空同无像。岂国土之有垣。圣
身尚未曾有。亦复未曾无。岂复有土与不土。
圣人未曾像不像。亦复未曾心不心。未曾心
不心。心生于有心。未曾像不像。像出于有像。
未曾像不像。像不像适缘。缘出于有像。未
曾土不土。土不土适缘。未曾净不净。净不净
适缘。缘若应以秽得度者。示之以土沙。若
应以净得道者。现之以宝玉。为此义故。所
以净土在于秽处也。从来直云异质一处。不
知何因缘故。净秽异质在一处。今释有如此
义故也。
次明一质异处。然前三句犹可解。此之一句
最难一。何物质而在异处耶。解云。他举一质。
如一净质在西土东土二处。一秽质在北南
两处。为有此句为无耶。若无则不成四句。若
有何者是其事耶。今就数义。明此一句。今且
就净名经辨。只一妙喜净质。经东西二处。何
者妙喜。一世界本在东方无动处。净名断取
来西方娑婆处。若尔只一妙喜净质经游东
西二处。如净土既然。类秽土等亦尔。故是一
质二处也。向前异质一处。净秽二质。当在一
处。今一质异处。亦应一净质。当在二处。今更
据净名经释。彼经云。不可思议菩萨。以娑婆
世界掷置他方国土。不动本处只捧娑婆。掷
卷一 第 6a 页
置西方安乐。而娑婆宛然不动。可谓。到而
不动。不动而至。若尔只此秽质经东西二处。
故是一质二处也。如秽质既然。类馀四土亦
尔也。
次明只秽质在净秽二处。前明掷秽质往净
处。秽质经二处。今明只一秽质在净秽二处。
如莲华藏娑婆世界。只娑婆一秽质。在娑婆
处。在莲华藏处。何者莲华。不但以台为莲华。
叶共为一莲华故。涅槃云。台叶须等合为莲
华。叶不离华。叶在华中。娑婆既居叶上。故
知娑婆即在莲华藏中。所以菩萨戒经云。我
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示现千
释迦。故知裟婆世界在华叶上。叶不离华故。
娑婆不离莲华藏。若使如此娑婆秽土。非但
在娑婆处。亦在莲华藏处。故知是一质在二
处。问华藏自在台。娑婆自在叶。何得是一质
在二处耶。解云。具二义。有时明娑婆与莲华
藏异。娑婆界在莲华藏外。而复台叶共成。
共成一叶。娑婆则不离莲华藏。何故如此。解
云。欲明娑婆与华藏。不可言异。不可言一。二
处异故。不可言一。不相离故。不可言异。不
可言一而一。不可言异而异。斯则非一非
异。而一而异。略明一种四句。如此今更通简
此四句义。问云。他亦明此四句。与他何异。不
得道他无此四句。经等具有此义故。他亦明
此四句。今亦辨此四。何异。解他不得明此
四句义。今时始得明此四句耳。何者虽有四
句不出一异二句。他有一可一。不得由异故
一。有异可异。不得由一故异。不由异故一。
卷一 第 6b 页
一自性一。不由一故异。异自性异。自性一
一则碍异。自性异异则碍一。异既碍一。异岂
得同处。异不得同一处则无一。既无一何得
有异。既无一异。故四句不成也。纵之如此耳。
夺则都无。何者有一可一。不由异起一。有
异可异。不由一起异。不由异故一。一不成一。
不由一故异。异不成异。一不成一则无一。异
不成异则无异。此则无一异论。何物四句有
一异可有四句。既无一异则无四句。故他不
得明四句义。今时所明者。无四句而四句。要
须前弹他有碍性义。始明今因缘无碍义。何
者今无一可一。由异故一。无异可异。由一故
异。由异故一则由一故一。一由一故异即由
异故异。异可谓。无句而句。一句而二句。二句
而四句。故大品经云。无句义是菩萨句义。
今亦尔。无句而句。一句而四。四而无句。四
句即一句。一句还无句。无句而句则非句。
句而无句则非无句。非句非无句而句。始是
菩萨无碍句。以无碍句故得一质在二处。二
质在一处等。故今时明四句与他异也。他所
以不得有此四句。他一异碍故。异不得在
一处。一不得在异处。如两柱相碍故。不得
容柱。何者柱是色。如释色是质碍义。柱是色。
柱不容柱。土亦是色土不得容土。今时即
无碍无碍故。所以一异互得相在。为是故他
不得明此四句。今时始得辨此四句也。然此
四句约事犹易解。后去四句转难也。
次更明一种四句。前地架明一种四句竟。今
更明一种四句。渐深转妙。然前之四句众意
卷一 第 6c 页
不同他论。或同不同。若是今之四句非但意
不同论然迥越。言四句者谓。异质一处。一质
异处。一质一处。异质异处。言异质一处者。
净秽质异故言异质。此净秽是因缘净秽。因
缘净秽。非净无以明秽。非秽无以明净。非净
无以明秽。秽是净秽。非秽无以明净。净是
秽净。秽净则非净。净秽则非秽。非秽非净。
净秽不二名为一处。斯则净秽二为异。非净
非秽不二为一处也。言一质异处者。前二
不二今名不二二。前净秽非净秽。今名非净
秽净秽。非净非秽名净名秽。斯则非净非秽
不二为一质。净秽二为异处反前也。言一质
一处者。非净非秽质。非净非秽处不二为一
质。不二为一处也。言异质异处者。净秽异
质。净秽异处故。言异质异处也。大师正意
在此四句也。问。此四句与前四句何异。解
云。前四句约事而辨。今虽有四句只是非净
非秽净秽净秽非净秽一句。开此一句以为
四句。故与前异也。问。前亦言质言处。今亦
言质言处。与前质处何异。解云。前以净秽
为质。东西方为处。今言异质一处者。以净秽
为异质。非净非秽为一处。只净秽宛然不非
净秽。净秽宛然不而得动心。只二而不二。故
二质在一处也。一质异处者。以非净非秽不
二为一质。净秽二为二处。一质一处者。不二
为一质。不二为一处。异质异处者。净秽二
为质。净秽二为处。虽有四句后二句质处同
前质处。意虽同而转为异。此复是一种四
句也。
卷一 第 7a 页
次更明一种秽四句。四句者谓。一质二见。
二质一见。一质一见。二质二见。此之四句初
一句难解。后三句易明。且辨一质二见。何者
是其事且举净名华严两经。净名经云。螺髻
见金玉身子瞩土砂。此经第八会祇洹精舍
诸大菩萨。见祇洹七宝所成。五百声闻见须
达泥木所起。只是一质两缘见不同故。言一
质二见也。今问。一质一何物质为一。秽质为
一。净质为一。非净非秽质为一。此之三责
便有三家解释。第一旧成实论师解云。一净
质一秽质。只一净质。身子自见木。只一秽质。
梵王自见金。祇洹亦尔也。次地论解云。一
质是非金非木质。只如林树。有想心取则成
有漏树。无想心取则成无漏林树。树未曾有
漏无漏。随两心故有漏无漏。今亦尔。未曾
净秽。净缘见净秽缘见秽耳。复有三论师。不
精得一家意义者。监于此解。一非金非木质
缘见金见木。此质未曾金木身子自见木。梵
王自见金。名一质异见。今且难之。不难成论
地论。难三论师解。三论既坏。所馀自崩。何者
汝非金非木一质。身子梵王见木金者。为
当身子木非木非金。身子见木。梵王见金。
为当梵王金非金非木。身子见木。梵王见金。
为当离身子木梵王金别有非金非木。所以
身子见木。梵王见金耶。且开此三关责。次第
设难。若只使一身子木非金非木故。身子
见木梵王见金者。身子之木既被烧。梵王金
为被烧为不被烧。更开两关责此一句。若身
子木被烧梵王金烧者则破业果。何者身
卷一 第 7b 页
子恶业感见木。梵王善业感见金。两业各感
一果。身子业坏木自被烧。梵王不坏何得金
亦被烧。又身子恶业可坏。梵王善业那应
坏。恶业坏善业亦坏。地狱坏天堂亦坏而不
尔故。身子木坏梵王金不应坏也。又且善业
制不得坏。既共一木。恶业善业制那得坏耶。
故不得同坏。若使身子木自坏。梵王金不坏
则便二质。何谓一质二见耶。前关得一质则
坏业义。后关得业义则坏一质义也。身子木
非金非木见金木既尔。梵王金非金非木亦
然。类前可知。次金木别有非金非木一质。
二缘见二者。汝非金非木为当非此金木。为
当不非此金木耶。若非金非木还非此金非
此木。则金木共成非金非木。若尔还著前被
烧难。何者既共一质烧木既烧金也。又若共
成一非金非木质。两人见金木则皆颠倒。此
质非是金。梵王见金既非颠倒。此木非是
木。身子见木亦非倒。非是木。身子见木既
倒。非是金。梵王见金亦倒。同皆非金非木。
而言身子倒梵王不倒者同皆非金木。岂非
梵王倒身子不倒。何以故同是非金木故也。
若非金木非不金木者。则离金木别有非金
非木者。既离金木何得别有非金木耶。又若
离金木别有非金木。则成三体金木二体非
金非木。复是一体故成三体。师云。如此一梨
时两盛子。为非金非木一体时金木二体故
不成义也。四句义此一句。且难未得解。
今当解后三句。第二句云。二质一见者。此
有三义。言二质者。净秽二质。言一见者。净
卷一 第 7c 页
秽是因缘净秽。非净无以明秽。非秽无以辨
净。由净故言秽。由秽故称净。净是秽净秽是
净秽。净秽不秽。秽净不净。只净秽不净秽。见
二不二故。涅槃经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智
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黑法
白法净不净法亦尔。故是二质一见也。二者
口净秽二质。深行菩萨并见是净。故大经云。
一切世谛。若于如来成第一义谛。若俗若真
于如来皆真。亦若净若秽。菩萨皆见净。亦如
法华法师功德品云。若甘若苦等味至菩萨
口皆成甘露。大品云。菩萨见产业之事。无非
般若也。三者恶业众生。若净若秽。皆见秽。如
饿鬼非但见彼处火。见恒河水亦是火。亦如
狮子国采珠。福德人得珠。薄福人见珠成蛇。
非但见蛇成蛇。见珠亦成蛇。以是故二质一
见也。第三句言一质一见者。非净非秽质非
净非秽见。斯则中道正土也。此之正土即是
法身。波若涅槃此中道正土。本不曾净。今
亦不曾秽。先不有今亦不无。非净非秽不有
不无名为正法身。只此正法可迁托。名为
正法土也。此正土何人所见。还以非净非秽
正人所见故。言一质一见也。又言一质一
见者。非净非秽方便秽质即有非净非秽方
便秽见。秽既然净亦尔。非净非秽方便净
质。即有非净非秽方便净见。故云一质一
见。斯则前明方便实一质一见。今明实方便
一质一见也。第四句二质二见者。非净非
秽。净秽双游。净秽双现。如华台示现千释迦。
华台舍那为本。释迦为迹。非本非迹。本迹
卷一 第 8a 页
双游。亦非净非秽。净秽俱现。即既双现双
见故。云二质二见也。虽然语并相监。何者前
第二句亦不二为一见。第三亦不二为一见
何异。解前第二句见二不二为二质一见。第
三句本不二见不二为一质一见。故与前异
也。
次明土有四种。一秽净土。二净秽土。三秽秽
土。四净净土。言秽净土者。此是因缘净秽
也。何者一往舍那释迦开净秽二舍那为净
释迦为秽。此净秽是因缘净秽。非净无以明
秽。非秽无以明净。故净是秽净。秽是净秽。
故舍那是秽净。释迦是净秽。依果既然。正果
亦尔。舍那是本释迦是迹此因缘本迹。非本
无以明迹。非迹无以辨本。本是迹本。迹是本
迹也。言秽秽土净净土者。此即众生颠倒业
所感。以众生颠倒秽秽业故。感得秽秽土。颠
倒净净业故。感得净净土。前之二句是众生
颠倒所感也。问。秽秽土是颠倒业所感。净净
土云何亦为颠倒业所感。颠倒业何得感净
耶。解云。虽同颠倒颠倒中有重有轻。颠倒重
故感秽秽土。颠倒轻故感净净土。虽同颠倒
倒有重轻。虽同土土不同土有秽净也。今所
化众生。虽同颠倒颠倒不同。有颠倒净净颠
倒秽秽。前能化诸佛虽同方便方便不同。有
净秽方便。有秽净方便。然土有此四。见亦
有四。因缘净秽土。因缘秽净土。即诸佛菩
萨因缘秽净见。因缘净秽见。众生秽秽土。净
净土。则众生颠倒秽秽见净净见。故土有四
见亦有四也。明见净秽土义未竟。
卷一 第 8b 页
更辨一秽四句者。一见秽不见净。二见净不
见秽。三亦见净亦见秽。四不见秽不见净。此
之四句约两处辨之。见秽不见净。见净不见
秽。此两约何处辨耶。解云。且约祇洹而辨
之。只是一祇洹。五百声闻唯见须达所起
祇洹。不见法界祇洹。以其罪重薄福断常
之心故。见秽祇洹丘陵坑坎。良由心有断
常高下故。见祇洹丘墟高下之土。不见法
界祇洹清净之土。既其如此馀三亦然。唯见
须达祇洹不见法界祇洹。唯见释迦受用
不见舍那受用。唯见三乘徒众不见纯诸菩
萨众。唯见三乘教不见纯一大教门。故言见
秽不见净也。见净不见秽反前。如法界中普
贤文殊等诸菩萨。则见法界祇洹不见须达
祇洹。所以然者以诸菩萨心无断常故。不见
丘墟之土。唯见法界祇洹不见须达祇洹。
唯见舍那受用不见释迦受用。唯见大菩萨
众不见三乘众。唯见大乘教不见三乘教。故
言见净不见秽也。言亦见净亦见秽。不见净
不见秽。此二句复约何处明耶。释云。此约华
台辨好也。故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
周匝千华上示现千释迦。舍那是迹。本释迦
是本迹。台是秽净叶是净秽。诸大行菩萨非
但见舍那释迦本迹亦见释迦舍那迹本。非
但见台叶净秽亦见叶台秽净。此则净秽双
见。所以双见者师云。因中二慧果地二身。良
由菩萨有二慧故。见诸佛二身。非但见迹亦
见本。非但见本迹复见迹中无量迹。正既然
依亦尔。故云亦见净亦见秽也。不见净不见
卷一 第 8c 页
秽者。即是二乘异常之人非但不见释迦
舍那迹本。亦不见舍那释迦本迹。非但不见
叶台秽净亦不见台叶净秽。所以不见二身
两土者彼无二慧故。菩萨有二慧故见二身。
既无二慧岂得见二身。非但不见本亦不见
迹。非但不见本迹亦不见迹中无量迹。身既
然土亦尔。故云不见净不见秽也。次更因前
二句问后二句。何者前既言诸菩萨见净不
见秽。复何意云诸菩萨亦见净亦见秽。前既
言二乘见秽不见净。复何意云双不见耶。
今更开一四句答此两四句者。一知而不见。
二见而不知。三亦见亦知。四不知不见。言知
而不见者。此句正取前菩萨见净不见秽义。
所以言菩萨知而不见。菩萨知声闻以颠倒
断常业感得丘墟不净土。知彼见此土而菩
萨土。而菩萨净业净心而不见彼所见土。如
佛知饿鬼恶业故见火。而佛不见彼所见火。
故云知不见。释菩萨见净不见秽义也。言见
而不知者。还是诸声闻。唯见释迦秽土。不知
释迦是舍那释迦。不知秽是净秽。故云见而
不知也。言亦知亦见者。菩萨知舍那是释迦舍那。知释迦是舍那释迦。知本是迹本。知迹
是本迹。知本是迹本。见本即见迹。知迹是本迹。见迹即见本。本迹既然净秽亦尔。知净
是秽净。知秽是净秽。既识净秽即见净秽也。
既知本是迹本。知迹是本迹。知台是叶台。知
叶是台叶。台一而叶多则知本一而迹多。知
一是多一。知多是一多。知一是多一。无量中
解一。知多是一多。一中解无量。无量不碍一。
卷一 第 9a 页
无量中解一。一不碍无量。虽无量而一。虽一而无量。无量一一无量。无量一非一。一无量非无量。非一非无量方便一无量。问若使本迹多一一多无碍。既本一而迹多。何不迹一而本多。解云。例如前所明。而今一往开本迹。本一迹多者。本是体故一。迹是随缘故无量。又本为一大缘故一。迹为缘不同故无量。本迹佛既然本迹土亦尔。知此本迹土见此本迹也。言不知不见者。凡有三意。一者约前明知本是迹本。知迹是本迹。见本是迹本。见迹是本迹。本迹既然净秽亦尔。今知无所知见无所见。知净秽宛然而未曾知净秽。见净秽宛然而未曾见净秽。只见净秽宛然而未曾净秽。如石室佛影譬。遥望相好宛然。至边一无所见。故言不知不见也。次意言不知不见者。二乘不知本是迹本。不知迹是本迹。不
知净是秽净。不知秽是净秽。不见本不见迹。
不见净不见秽。斯则[穴/俱]然不知不见。所以经
中举譬云。如二人并眠一人上忉利天。见林
苑婇女等事。一人[穴/俱]然不知不觉。菩萨与
二乘亦尔。知见本迹净秽等事即彼二乘[穴/俱]
然不知不见。所以作此释者经中有此言。今
为释经故作此语。非是今时有义故作此释
也。第三意言不知不见者。颠倒凡夫不知
本。不见释迦迹身。亦不见释迦土也。虽有
四句约三人。前知而不见菩萨望声闻。见而
不见当声闻辨。亦知亦见当菩萨。不知不见
是众生不知净秽亦不见净秽。此复是一节
义意也。
卷一 第 9b 页
前明一质异见四句释三句竟。一句难而未
解。即是一质异见句。今追解之。然成论地
论释一质异见。所以著前种种责种种难
者。良由彼有一质可一质。以有一质可一质
故。所以著诸难。今明何曾此一质在中耶。若
有此一质在中。则有他所投得为他所难。今
明未曾一质。不一质而言一质异见者。明不
莲华藏莲华藏不娑婆娑婆。不净净不秽秽。
此则如来正土。非净非秽土净秽土出自两
缘。如来正土未曾有未曾无。未曾净未曾秽。
斯则非有非无非秽非净。不知何以目之。强
名中道正土。即第一义土故。云一质二见
者。如来正土非净非秽。净缘见净秽缘见秽。
正土非净非秽。身子秽业故见秽。正土非净
非秽。诸菩萨净业故见净。亦如祇洹非净非
秽。身子见须达多所记祇桓。见娑婆丘陵。见
释迦所用。若诸菩萨见法界祇洹。见莲华藏
界。见舍那所用。故只若祇洹未曾净未曾
秽。净缘见净秽缘见秽也。问正土未曾净秽
净秽缘见净秽。净秽并是倒不。解云。并是倒。
正土非净非秽。颠倒秽业故见秽。正土非净
非秽。颠倒净业故见净。故净秽并是倒。虽同
倒倒有轻重。重倒非净秽见秽。轻倒非净秽
见净。故正土非净非秽两缘见净秽。名为一
质二见也。问何意作此语。何意云正土非净
非秽缘见净秽为一质二见耶解云。为释经。
经何意作此语。释云。为对缘。何者明如来正
土非净非。秽见净见秽并是颠倒。净名经一
往云。不依佛惠见秽土。亦应云。不依佛正慧
卷一 第 9c 页
见净土。问。见秽不依佛慧。见净何亦不依佛
慧耶。解云。正土非秽。见秽既不依佛慧。正土
非净。见净亦不依佛慧。又土非秽见秽则秽
见。土非净见净则净见。若使如此净秽皆不
依佛慧。净秽皆是见皆是倒。为对此缘故。云
如来正土非净非秽缘见秽见净也。又所以
明正土非净非秽缘见净秽者。为对由来人。
由来人无有非净非秽土义。若是净土亦有
亦无。成论小乘义无有大乘义有。问。既有苦
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可得有净土秽土不净
不秽土不。彼释云。受有三受土无三土。唯
有净土秽土。无有不净不秽土。为对如此人
明有不净不秽土。如来第一义土不净不秽。
缘见净土缘见秽土。为对此所以明一质二
见也。义必须有原始。若不得其由致则不成
义。今明为读经为对他故作此语。若无此意
则不须明此。故一家无有义也。问一质二见
二质一见。若为对判迷悟得失。解云。若是二
质一见则是悟。所以前释云。明与无明愚者
为二。智者了达性无二。净秽亦尔。智者了净
秽不净秽故是悟也。若是一质二见即是迷。
正土非净秽缘见净秽故。不净秽缘见净秽是
迷。见二不二为悟。见不二二为迷。见二不二
为悟。只见此二为不二。见不二二为迷。只见
不二为二故。迷悟事同反掌。迷者见二悟者
见一。有迷有悟。悟不见二亦不见一。既圣不
迷亦复不悟。斯则不一不二不迷不悟清净
也。问。土非净非秽缘见净秽为一质异见时可
得一净质。见净见秽为一质异见。不秽亦作
卷一 第 10a 页
此问。解云。具有三义。非净非秽质缘见净秽。
此义已如前明。亦得一净质缘见净复见秽。
一秽质缘见秽复见净。名为一质异见。责何
者是解言。如释摩南经。摩南城七宝所造。摩
南见金柱。馀人则见木柱。只于一金柱复见
木柱。此则是一净质缘见净秽。名一质异见。
一净质既然。一秽质类尔可知。问。摩界金柱
摩南见金柱。馀人见木柱。摩南藏金柱。馀人
犹见木柱为不见。解云。具有见不见。何者于
摩界金上见木。摩界既藏金则不见木。亦如
于珠上见蛇形。既藏珠则无蛇可见。问。若藏
金馀人不复见木则著坏业果义。彼何故见
木。由彼恶业所以见木。见木是业果。今既无
金不复见木则坏业果义也。解云。颠倒之物
并有所属。摩界金属摩界。于摩界边强故。摩
界藏金馀人不复见木也。言见者明摩界虽藏
金彼犹见木。问若无金犹见木则成两质义。
若是一质无金即不见木。若见则两质。又且
木于金上见木。既无金见何有木耶。解云。
虽犹见木而是一质。虽是一质而犹见木。大
师于此各举神蛇为喻。有人行见一蛇即斩
之。蛇腹中有酒肉。蛇何处得酒肉。此蛇是神
蛇。人酒肉祭神故。蛇得酒肉。此酒肉是人酒
肉。蛇将人酒肉去。人犹见酒肉。在人唯见酒
肉而非两酒肉。只是一酒肉。蛇将去人犹见。
人将去蛇腹有业行。不可思议如此。故金虽
无而犹见木。虽见木而非两质也。次更举一
事。只是一金质。福德人见金薄福人则见
蛇。只是一金质两人见异。虽见异只是一质
卷一 第 10b 页
也。问。只是一质断蛇即断金断金即断蛇不。
直作此问。不知何答。今明虽得断蛇则断金
不得断金即断蛇。言得断蛇即断金者。此是
大师所言语。何者如二人同从共行。见一挺
金两人相让遂不取便弃之。后复一人来见
此挺金成一蛇。即断之两断即去。故云二
人同心其类断金故。断蛇即断金也。不得
断金即断蛇者。彼本不见金故。不得断金
即断蛇也。问断蛇即断金者。亦应烧秽则
烧净。解云。复为此义说。断蛇即断金。亦烧
秽即烧净也。
次将正果类例前依果诸四句。何者前云。土
有二质一处。一质二处。一质一处。二质二
处。又云。二质一见。一质二见。一质一见。二
质二见。可得类正果二佛一处一佛二处等
四句。二佛一见一佛二见等四句。不解云。依
果既有此二种四句。类正果亦有此两种四
句。此两种四句。前四句大师作。后四句学士
明。言二佛一见者。开本迹二。此是本迹此是
迹本因缘本迹。若因缘本迹则非本迹。本迹
二为二质。非本迹为一处。故云本迹虽殊不
思议一。不思议一是何物绍。隆哲法师竖义。
有人问。不思议一一名何物。则解云。一名正
性。大师云非解。正性是五性。是五性中。则
因与因因。果与果果。四性是缘性非果为正
性。不思议一不得道是正性。师云。本迹二处
舍那释迦非本非迹名正法身。本迹虽殊不
思议一为二佛一处也。一佛二处。正法非本
迹为一佛。非本迹为本迹为二处。此则本迹
卷一 第 10c 页
虽一不思议殊。前虽殊不思议一。一是不思议一。今虽一不思议殊。殊是不思议殊。故云
一佛二处也。一佛一处者。非本迹佛在非本
迹处也。二佛二处。本迹二佛在本迹二处也。
次明二佛一见等四句。且辨二佛一见者。本
迹是因缘本迹。因缘本迹则不本迹。故前云
明无明因缘。智者即了不二。故二佛一见也。
一佛二见者。正法身非本非迹不二。何故二
缘见本迹二。法身未曾二缘见本迹。法身未
曾本迹。故是一佛二见也。一佛一见者。法身
佛非本非迹。缘如法身而见。故是一佛一见
也。二佛二见者。法身非本迹本迹赴缘。既本
迹赴缘缘则见本迹。本迹若不赴缘缘无由
见本迹。良由本迹赴缘故。缘得见本迹故。二
佛二见。所以正果亦得有两四句。
次更两种四句合明依正二果。且明一种四
句。何者谓一佛多处。多佛一处。一佛一处。多
佛多处。一佛一处者。如涅槃经德王品中明。释迦有净土。在西方名曰无胜。此则一释迦在净秽等处。大智论云。释迦有秽土亦有
净土。释迦秽土既有净土。弥陀净土亦有秽
土。故云一佛在多处也。多佛在一处者。如法
华明。十方佛同在娑婆。亦如五佛共现信相
之室也。一佛一处。释迦有东方。弥陀居西
土也。多佛多处者。十方诸佛在十方土处也。
次复有四句者。谓一佛二处。二佛一处。一佛
一处。二佛二处。一佛二处者。释迦即舍那舍
那即释迦为一佛。祇洹净秽不同为二处。二
佛一处者。释迦舍那二佛。祇洹虽净秽只
卷一 第 11a 页
是一祇洹为一处。一佛一处。本迹一佛。净
秽祇桓为一处。二佛二处。本迹二佛净秽二
处也。然此四句难解。且作章门如此。至后第
八会中更当委释。略明土义如此。今通问前
四句。何者一家明因缘义。若非因缘明不成
义弹他自性。明今因缘既皆因缘。一二二一
可因缘。一一二二若为是因缘耶。如初弹他
有无。他有是自有。无是自无。自有则有故有。
自无则无故无。有有无无非因缘。汝今一一
二二若为是因缘耶。且释明四句。因缘因缘
四句。因缘四句。不四句四句。四句不四句。
此四句皆是因缘。此是总释。次别释前总则
竖而密。今别则横而疏。别明四句皆因缘
者。由一二故二一。由二一故一二。一二二一
因缘若为一一二二因缘耶。解云。由二一故
一二得起。何得有一一。由一二故二一则由
二一故一一。既由二一故一一。亦由一一故
二一则一一因二二。一一因一一由一二有
二二。亦由二二故一二则二二因一二。一二
因二二。此则四句皆因缘四句。因缘因缘四
句则非四句。非非四句非非不四句。毕竟清
净。上虽明如此四句未曾有一家所说。大品
云。须菩提告诸天子。我无所说无字可说。
此则论无所论。说无所说。今亦尔。无量四句
而未曾有四句而无量四句。无量一虽一而
无量。一无量虽无量而一。虽无所说而说。虽
说而无所说。舒则遍盈法界。合则泯无所有。
虽卷而无所不有。只历我如此。不得历历不
得漫浑。历历则成有得。得漫浑则不可解。
卷一 第 11b 页
今且历历而漫浑。漫浑而历历也。略明净土
义如此也。然四条义两条义略竟。
今第三次明教门。前明化主化处则是依正
能所。有能化即有所化。有所化即有能化。斯
则依正具足能所因缘。明此化主化处作何
为。为欲化缘设教所以今第三明教门。就教
门中凡有三句。一者能所。二者因果。三者
半满常无常。师虽明此三种并绸格辨商略
存大意耳。大师云。能所义最长。因果处中。半
满常无常义最局。然中且明能所义。就此中
更开四句。一者能而不所。常无常半满义。
涅槃经初别当广释。今提纲振领辨其大要
也。三句之而不所。二者所而不能。三者亦能
亦所。四者非能非所。言能而不所者。加来设
教无有得悟之缘。名为能而不所。所而不能
者。或有众生见叶落而悟道。观华彫而成圣。
如来不被其教名为所而不能也。亦能亦所
者。有能被之教有所被之缘。教是缘教缘是
教缘。缘教相称教称缘。缘称教缘教和会众
生得道。故名亦能亦所。不能不所者。无如来
能被教。无众生所被缘。故称不能不所也。
问何故明此四句。解云。虽明此四句今辨教
门。正约亦能亦所句以辨之。何故明教明教
为欲被缘。所以今约亦能亦所第二句辨。虽
亦能亦所且明能被教。后第四即是明所被
缘。今即明能被教也。问。释迦舍那二佛施教
若为同为异。解云。二佛施教是同。问二佛既
异那得教同。解云。二师虽异施教并为显道。
显道不异故施教义同。何以故。道是所显。
卷一 第 11c 页
教是能表。所显之道既无异。能表之教是同
也。二佛既然。类十方诸佛亦尔。十方诸佛施
教何所为。并显道既同。为显道故教义是同
也。
次明二佛教同者。同明因果法门。二佛教虽
无量不出因果法门。因果法门。十方诸佛教
亦尔。不出因果法门。十方诸佛教不出因果
法门。今因果法门摄十方诸佛教尽。既明因
果法门是同故二佛教不异也。然此因果非
是数人六因五果之因果。论师同时因果。异
时因果。四缘三因因果。此等因果并非因果
义。大师前将中论因果品来弹此因果。明非
此因非此果。捡此因不得非因。求此果不得
非果。弹如此因果竟。始得明今时因缘因缘
因果。因果则无碍亦得同时亦得异时。因缘
同时因缘异时。因缘同时不同时因缘异时
不异时。虽不同时而同时。虽不异时而异时。
如空谷之向明镜之像。恒须此意要须此
前弹他因果。始得明今时因缘因果。因缘因
果因果义始成。故二佛同明因果也。
问。若为二佛同明因果耶。解云。二佛同明因
果。各有差别无差别无差别差别义。释迦差
别无差别者。一般若因一萨婆若果。一佛性
因一涅槃果也。释迦无差别差别者。开一般
若因为无量因。谓三乘共十地因。开萨婆若果为无量果。谓萨婆若果菩提果涅槃果
也。舍那亦有差别无差别无差别差别义者。
行一离世间因得一法界果。即是无差别义
也。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因。十世界
卷一 第 12a 页
海正果。大少相海。及现本迹等身。即是无差
别差别义。此即二佛各有差别无差别义。故
二佛明因果是同也。言异者释迦多明差别
无差别义。束散明义明一般若因一萨婆若
果。不作十十明义。若是舍那多明无差别差
别义。散束明义十十明义。十信十地等。乃至
普慧菩萨二百句问。普贤菩萨二千句答。一
句作十句答。乃至十佛世界海大小相海等
故。是无差别差别义。此则二佛教门同异义。
如此明二佛教门虽多不出因果。故二佛同
明因果。大师从来云。二佛同明因果。明因果
不同。言二佛同明因果者。释迦能化过去行
不生灭因今得不断常果。释迦能化既然。舍
那能化亦尔。舍那能化过去行不生灭因今
得不断常果也。释迦所化现在行不生灭因
未来得不断常果。释迦所化既然。舍那所化
亦尔。现在行不生灭因。未来得不断常果也。
故二佛明因果。义同而不同者。释迦能化具
明因果。舍那能化俱明果不明因。舍那所化
具明因果。释迦所化但明因不明果。言释迦
能化具明因果者。释迦教明现是凡夫。行因
得果凡明两世因。明过去行六度等因。现在
踰城学道六年苦行。具明两世因果故。是明
因辨果者。菩提树下得成正觉即是辨果。故
言释迦能化具明因果也。舍那能化但果不
因者。舍那教不明舍那能化行因。何者不明
过去行因。不明现在行因。直舍那始成种觉
明依正两果。依果则十国土正果。十佛名
号海。故舍那能化但明果不明因也。舍那所
卷一 第 12b 页
化具明因果者。舍那所化修行十信十地等
因。得不思议大小相海果。行离世间因得法
界果。故云舍那所化具明行因得果也。释迦
所化但明行因不辨得果者。故大品云。菩萨
以不住法住般若中具足万行。此即但明行
般若等因不明得萨婆若果。所以释迦所化
但因不果也。然此四句从山中师来已有此
语。是一家旧义极自难。后人虽诵得语实不
得其意。今且作数问之。何者既言。舍那所化
行十信十地等因得不思议大小相海果。行
离世间因得法界果。何以得知。此何以得知。
十住十地等是舍那所化因。大小相海是舍
那所化果。后一周因果亦作此责之。此经七
处八会经文。何处道十信十地是舍那所化
因。大小相海是舍那所化果。后一周因果亦
作此责。此经七处八会经文。何处道离世间
是所化因。法界是所化果。又安知十信十住
非是舍那能化因。大小相海非是舍那能化
果。安知离世间非是舍那能化因。法界非是
能化果耶。又一句责。若言十信十地等是舍
那所化因。大小相海是舍那所化果者。舍那
所化为当现得大小相海果以不。若使言
舍那所化不得大小相海果。乃是舍那为诸
菩萨说今诸菩萨修因取果者。此与释迦所
化更复何殊。释迦亦为诸菩萨说涅槃萨婆
若等果。今诸菩萨明因取此果。若尔两
佛所化无异。何得判释迦所化但因不果。舍
那所化具因果耶。若使言舍那所化已得大
小相海果者则诸菩萨皆悉是佛。何以故。大
卷一 第 12c 页
小相海果是如来大小相海果。诸菩萨既得
此果则诸菩萨即既成佛。那复更行离世间
因得法界。纷纭作义此两句责不可解。所以
不可解者。由来师作此语故难解。不具他事。
然二佛因果义相是极自难见。前云。释迦能
具因果所但因不果。舍那能但果不因所。其
因果何意明此因果不同耶。明此作义大师
奋云。所以明此四句因果者。欲辨二佛能所
相兼义者。释迦能化具明因果。舍那所化
具明因果。此则能所相对。非能无成所非所
无成能。能是所能。所是能所。此之能所皆
具因果。虽皆具因果只一因一果义。故释迦
能具明因果。舍那所具明因果。第二句相兼
者。舍那能化但果不因。释迦所化但因不
果者。此亦是能所义。非能无以明所非所无
以明能。以所能果兼能所因。能所因兼所能
因。此之能所亦是一因一果义。故舍那能但
果不因。释迦所但因不果也。第三句相兼者。
释迦能对舍那能。释迦能一二义。舍那能二
一义。此二是一二。此一是二一。此本是迹本。
此迹是本迹。以本迹故一二。以迹本故二一。
一二兼二一。二一兼一二。以本迹兼迹本。迹
本兼本迹故。释迦能具明因果。舍那能但因
不果也。大师只作此语。
今更问。何意明此四句因果相兼耶。解云。有
二义。一者明二佛能所互通。释迦能化既具
明因果显舍那能化亦尔。舍那能化但果不
因显释迦能化亦尔。二佛是二句但各显一
义。故一二不同也。能化既然所化亦尔。斯义
卷一 第 13a 页
易知也。二者欲泯能所因果本迹义。释迦本
迹一二。舍那迹本二一。本迹非迹。迹本非
本。一二非二。二一非一。能所非所。所能非
能。斯则非一非二非本非迹毕竟清净。此则
名大方广义也。
更释前一句义。何者云前舍那能化但果不
因。所化具因果者。明此经发初但说舍那依
正二果。十佛国土即依果。十佛世界海即正
果。而不明舍那能化之因。若是舍那所化前
明十信十地等五位是所化因。大小相海
是所化果。此是一周明所化因果义也。次复
一周明所化因果。谓离世间因法界果。此二
周因果中间。性起品结前生后。结前者前明
五位因。次明大小相海果。性起品即收此因
果。还归不因不果一正性义。生后者由不因
不果始得明因果。从体出用义。由非因始得
明离世间因。由非果始得辨法界果。故性起
品结前生后也。今问。何以得知。此十信十地
等因大小相海是舍那所化因果。安知是所化
因果非能化因果耶。解云。所以得知十信十
地等是所化因者。明如来以如此等因劝所
化众生。令行此因。明汝若能行此因必当得
佛。故知此因果是舍那所化因果也。大师
云。此则所化长有兼义。何者以舍那所化兼能化因。不得能兼所化。言所化因兼能化因
者。明所化行此等因得果。当知舍那能化行
此等因令得果也。难。所化因兼能化因。亦应
所化果兼能化果。所化因兼能化因。亦应能
化果兼所化果。解。不得能化果兼所化果。何
卷一 第 13b 页
者欲叹舍那所化现在行因别得果故。所以
不得能化果兼所化果。难。显所化别得果。不
得能化果兼所化果。亦应能化别有因。不得
所化因兼能化因。解云。若并兼则成一义。
今各举一义故不同也。问。何意所因兼能果。
不得所果兼所因耶。解云。有兼不兼。不得一
例所未了处。复更释。次更问。何故释迦所化
但因不果。舍那所化具因果耶。解云。净秽
利钝。所以释迦所化秽土中。钝根故行因
未即得果。舍那所化净土中。利根故行因即
得果。大判如此耳。细论释迦所化因不得果。
非无具因果。舍那所化因具因果。非无但因
不果义。何者大论云。释迦转法轮有二种。秘
密法轮中。有得无生有现身成佛。仁王经云。
闻说般若现成正觉。释迦所化因不果。既有
因果类舍那所化具因果亦有因而不果。问。
既尔何故作此释。解云。大判如此耳。
华严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