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止观法门-陈-慧思卷四

卷四 第 659a 页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四

南岳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第二依他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门
故。此中即知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
也。以不无虚相缘起故。故得净用圆显示酬
旷劫之熏因。即复对缘摄化故。故得泽沾细
草表起无边之感力。斯乃净心缘起寂而常
用者哉。作此解者。名为观门。依此观门作方
便故。能知净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
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为止门。此止及
观应当双行。前后行之亦得。次明真实性中
止观门者。谓因前止行故。即知诸佛净德唯
卷四 第 659b 页 T46-0659.png
是一心。即名为观。复知诸佛净心是众生净
心。众生净心是诸佛净心无二无别。以无别
故。即不心外观佛净心。以不心外觅佛心故。
分别自灭妄心既息。复知我心佛心本来一
如。故名为止。此名真实性中止观门也。上来
清净三性中。初第一性中从观入止。复从此
止行入第二性中观。复从此观入止。复从此
止入第三性中观。复从此观入止。故得我
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辙入修满足。复以
大悲方便发心已来熏习心故。即于定中起
用繁兴。无事而不作无相而不为。法界大用
无障无碍。即名出修也。用时寂寂时用。即是
双现前也。乃至即时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
双修。此义云何。谓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
用时常寂非有而有。不无似法即名寂时常
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也。问曰。既言佛
心众生心无二无别。云何说有佛与众生之
异名。答曰。心体是同。复有无障碍别性。以
有别性故。得受无始已来我执熏习。以有熏
力别故。心性依熏现有别相。以约此我执之
相故。说佛与众生二名之异也。问曰。诸佛既
离我执。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别也。答曰。
若离我执證得心体平等之时。实无十方三
世之异。但本在因地未离执时。各别发愿。
各修净土。各化众生。如是等业差别不同。熏
于净心。心性依别熏之力故。现此十方三世
诸佛。依正二报相别。非谓真如之体有此差
别之相。以是义故。一切诸佛常同常别。古今
法尔是故经言。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
卷四 第 659c 页 T46-0659.png
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唯是一
法身。此即同异双论。若一向唯同无别者。
何故经言。一切诸佛身。一切无碍人。若一
向唯别不同者。何故经言。唯是一法身。一
道出生死。以是义故。真心虽复平等而复具
有差别之性。若解明镜一质即具众像之性
者。则不迷法界法门。问曰。真心有差别性故。
佛及众生各异不同。真心体无二故。一切凡
圣唯一法身者。亦应有别性故他修我不修。
体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别义故他
修非我修。体是一故修不修平等。虽然若解
此体同之义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是
故经言。菩萨若知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
德者。是为奇特之法。又复经言。与一切菩萨
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当知诸佛菩萨二乘。
圣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
是故应当随喜。问曰。若尔一切凡夫皆应自
然得道。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义者。可不须
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无自他身相之别。真
如既复有异性义。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宁须
一向倚他觅道。但可自修功德复知他之所
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胜速疾得
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复须知若但自修不知
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复不得他益。即如穷
子不知父是己父财是己财。故二十馀年受
贫穷苦止宿草庵。则其义也。是故藉因托缘
速得成办。若但独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
粪之价。问曰。上言诸佛净德者有几种。答
曰。略言有其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
卷四 第 660a 页 T46-0660.png
利之中复有三种。一者法身。二者报身。三者
净土。利他之中复有二种。一者顺化。二者违
化。顺化之中有其二种。一者应身及摩菟摩
化身。二者净土及杂染土。此是诸佛净德。问
曰。利他之德。对缘施设权现巧便可言无实。
唯是虚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报二
身。圆觉大智显理而成常乐我净。云何说言
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实是常乐我净不
迁不变。正以显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复正以
显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缘起之用。然用无
别用。用全是心。心无别心。心全是用。是故
以体体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废常用。
以用用体非有即有。炽然法界而不妨常寂。
寂即是用名为观门。用即是寂名为止行。此
即一体双行。但为令学者泯相入寂故。所以
先后别说止观之异。非谓佛德有其迁变。又
复色即是空名之为止。空非灭色目之为观。
世法尚尔。何况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问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众生亦有
即非有。应不妨不灭。答曰。佛德即理显。以成
顺用故。所以常住。众生即理隐。以成违用故。
所以生灭。常住之德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
而有。故不妨常住。生灭之用亦虽有即非
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生灭也。此约清
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竟。第三番体状竟
也。次明第四止观除障得益。就中复有三
门分别。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约依
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约真实性以明除障
得益。初明分别性中所除障者。谓能解不知
卷四 第 660b 页 T46-0660.png
境虚执实之心。是无明妄想故即是观行成。
以观成故。能除无明妄想上迷妄。何谓迷妄
之上迷妄。谓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
以此迷故。即执为非迷。复是妄想。此一
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
也。是故行者。虽未能除不了境虚执实之心。
但能识知此心是痴妄者。即是能除痴妄之
上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进修止
行。即是得益。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显。
如人迷东为西。即是妄执。此是一重迷妄
也。他人语言。汝今迷妄谓东为西。此人犹作是念。我所见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执
为非迷者复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
迷妄。此人有何过失。谓有背家浪走之过。若
此人虽未醒悟。但用他语信知自心是迷妄
者。即无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谓虽
复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虽复證知诸
法是虚。但能知境虚是无明执实是妄想
者。即常不信己之所执。堪能进修止行渐趣
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当随流苦海增长
三毒。背失涅槃寂静之舍也。此明分别性中
观行断得之义。所言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
益者。谓依彼观行作方便故。能知诸法本来
无实。实执止故即是能除果时迷事无明及
以妄想也。复于贪瞋渐已微薄。虽有罪垢不
为业系。设受苦痛解苦无苦即是除障。复依
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观行。故无尘智用
随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别性中止行除
障得益。次明依他性中止观断得者。初明观
卷四 第 660c 页 T46-0660.png
门。此观门者与分别性中止门不异。而少有
别义。此云何也。谓彼中止门者必缘一切法
是虚故。能遣无明。无明灭故执实妄心即止。
然此缘虚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观门更无
异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观亦就但彼由缘虚
故。能灭实执。故名为止。此即由知无实故。
便解诸法是虚。因缘集起不无心相。故名为
观。彼以灭实破执为宗。此以立虚缘起为旨。
故有别也。以是义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
者是何。谓依此观方便进修堪入依他性止
门。又复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
依他性中观行断得也。所言依他性中止门
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能知一
切虚相唯是一心为体。是故虚相有即非有。
如此解故能灭虚相之执。故名为止。以此止
故能除果时迷理无明及以虚相。又复无明
住地渐已损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
等三昧。又无生智用现前。复即成就真实性
中观行即名得益。问曰。观门之中亦成就如
幻化等三昧。此止门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
昧有何别也。答曰。观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复
观中知法缘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缘起即寂
亦如幻化故有别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
障得益。次明真实性中止观除障得益者。初
明观门。此观门者初与依他性中止门无
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谓彼止门必缘一
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体是一心。是故得
灭虚相之执。然此能知诸法唯一心之体。即
是此中观门更无异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观
卷四 第 661a 页 T46-0661.png
即就不相离也。然彼虽缘一心但以灭相为
宗。此中虽知虚相非有但以立心为旨故有别
也。是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义是何。谓依
此观作方便故。堪能胜进入止门也。问曰。唯
心所作与唯是一心。为一为异。答曰。唯心所
作者。谓依心起于诸法非有而有。即是从
体起相證也。唯是一心者。谓知彼所起之体
相有即非有体是一心。即是灭相入实證也。
此明真实性中观行断得也。所言止行除障
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
体不可分别。从本已来常自寂静。作此解故。
念动息灭。即名为止。以此止行能灭无明住
地及妄想习气。即名除障。大觉现前具足佛
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实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也。问曰。除障之时。为敌对除为智解熏除。
答曰。不得敌对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时
未有其解。解若起时惑先已灭。前后不相
见。故不得敌对相除。如是虽由一念解心起
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识之中惑染种子仍在。
未灭故解心一念灭时还起惑用。如是解惑
念念迭兴之时。解用渐渐熏心增益解性之
力。以成解用种子。即彼解用熏成种子之时
即能熏彼惑染种子分分损减。如似以香
熏于臭衣。香气分分著衣之时臭气分分而
灭。惑种亦尔。解种分成惑即分灭也。以惑
种分分灭故惑用渐弱。解种分分增故解用
转彊。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说敌对除。但有
语无义。然彼小乘亦还熏除而不知此道
理也。问曰。解熏心时为见净心。故得熏心
卷四 第 661b 页 T46-0661.png
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
皆依一心而起。以是义故。解惑之用悉不离
心。以不离心故起用之时。即自熏心更无所
由。如似波浪之用不离水故波动之时即动
水体。是以前波之动动于水故更起后波也。
解惑之熏亦复如是。类此可知。问曰。此三性
止观为有位地。为无位地。答曰。不定。若就
一相而言。十解分别性中止行成。十回向依
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满足真实性中止行成。
若更一解地前分别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
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实性中止行成。又复地
前随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
地三性止行究竟满足。又复位位行行俱行
三止。即时凡夫始发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
但明昧有殊。托法无别也。又复总明三性止
观除障得益。谓三性止行成故离凡夫行。三
性观行成故离声闻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
成故得寂灭乐为自利。三性观行成故缘起
作用为利他。此为得益。斯辨第四止观断得
竟。次明第五止观作用者。谓止行成故体證
净心理融无二之性。与诸众生圆同一相之
身。三宝于是混尔无三。二谛自斯莽然不二。
怕兮凝湛渊渟恬然澄明内寂。用无用相
动无动相。盖以一切法本来平等故。心性法
尔故。此则甚深法性之体也。谓观行成故净
心体显。法界无碍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净
之能兴。大供具满无边刹。奉献三宝惠施四
生。及以吸风藏火。放光动地。引短促长。合多
离一。殊形六道。分响十方。五通示现。三轮
卷四 第 661c 页 T46-0661.png
显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顶。下居兜率之天。
托影于智幻之门。通灵于方便之道。挥二
手以表独尊。蹈七步而彰唯极。端坐琼台思
惟宝树。高耀普眼于六天之宫。遍转圆音于
十方之国。莲花藏海帝网以开张。娑婆杂土
星罗而布列。乃使同形异见一唱殊闻。外色
众彰珠光乱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树潜辉。玉
质常存权形取灭。斯盖大悲大愿熏习力故。
一切法法尔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缘起之用
也。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观行成
故德用缘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
槃。观行成故处于生死。又止行成故不为世
染。观行成故不为寂滞。又止行成故即用
而常寂。观行成故即寂而常用。又止行成故
知生死即是涅槃。观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
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观行成故知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槃。问曰。
菩萨即寂兴用之时。三性之中依于何性而
得成立。答曰。菩萨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
即寂兴用。兼以馀性助成化道。此义云何谓
虽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即知不妨非有而
有。不无似法显现。何以故。以缘起之法法尔
故。是故菩萨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悯念众生。
然复依分别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受大苦
恼。依依他性观门故。从心出生摄化之用。依
真实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与己同体。依分
别性止门故。知一切众生可除染得净。依依
他性止门故。不见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实性
止门故。自身他身本来常住大般涅槃。又若
卷四 第 662a 页 T46-0662.png
初行菩萨欲有所作先须发愿。次入止门即
从止起观。然后随心所作即成。何故须先发
愿。谓指剋所求请胜力加故。复何须入止。谓
欲知诸法悉非有故。是故于一切有碍之法
随念即通何故即从止起观。谓欲知一切法
皆从心作故。是故于一切法有所建立随念
即成也。若久行菩萨即不如是。但发意欲作
随念即成也。诸佛如来复不如是。但不缘而
照不虑而知。随机感所应见闻不发意而事
自成也。譬如摩尼无心欲益于世。而随前感
雨宝差别。如来亦尔。随所施为不作心意而
与所益相应。此盖由三大阿僧祇劫熏习淳
熟故得如是。更无异法也。

「 心性自清净
 诸法唯一心
 此心即众生
 此心菩萨佛
 生死亦是心
 涅槃亦是心
 一心而作二
 二还无二相
 一心如大海
 其性恒一味
 而具种种义
 是无穷法藏
 是故诸行者
 应当一切时
 观察自身心
 知悉由染业
 熏藏心故起
 既知如来藏
 依熏作世法
 应解众生体
 悉是如来藏
 复念真藏心
 随熏作世法
 若以净业熏
 藏必作佛果
 譬如见金蛇
 知是打金作
 即解于蛇体
 纯是调柔金
 复念金随匠
 得作蛇虫形
 即知蛇体金
卷四 第 662b 页 T46-0662.png
 随匠成佛像
 藏心如真金
 具足违顺性
 能随染净业
 显现凡圣果
 以是因缘故
 速习无漏业
 熏于清净心
 疾成平等德
 是故于即时
 莫轻御自身
 亦勿贱于他
 终俱成佛故」


此明止观作用竟。上来总明五番建立止观
道理讫。凡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所言
观门礼佛者。当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与
我身同一净心为体。但以诸佛修习净业熏
心故。得成净果差别显现遍满十方三世。然
一一佛皆具一切种智。是正遍知海是大慈
悲海。念念之中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尽
欲救度一切众生。一佛既尔。一切诸佛皆悉
如是。是故行者若供养时。若礼拜时。若赞叹
时。若忏悔时。若劝请时。若随喜时。若回向
时。若发愿时。当作是念。一切诸佛悉知我
供养。悉受我供养。乃至悉知我发愿。犹如生
盲之人于大众中。行种种惠施。虽不见大众
诸人而知。诸人皆悉见己所作受己所施。与
有目者行施无异。行者亦尔。虽不见诸佛而
知诸佛皆悉见己所作受我忏悔。受我供养。
如此解时。即时现前供养与实见诸佛供
养者。等无有异也。何以故。以观见佛心故。佛
心者大慈悲是也。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严
好。乃至能得想作无量诸佛。一一佛前皆见
己身供养礼拜者。亦是现前供养。何以故。以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问曰。前之一番供养
卷四 第 662c 页 T46-0662.png
实有道理。可与现前供养无异。此后一番想
作佛身者则无道理。何以故。以实不见佛身
假想作见。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时。
所有众生现前所见佛者。亦是众生自心作
也。是故经言。心造诸如来以是义故。即时心
想作佛则与彼现前见佛一也。又复乃胜二
乘现见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见之佛实
从心作由无明故。妄想曲见谓从外来非是
心作故。即是颠倒不称心性缘起之义。是故
经言。声闻曲见。又复经言。是人行邪道。不能
见如来。所言如来者即是真如净心依熏缘
起果报显现故名如来。彼谓心外异来故
言不能见也。我今所见诸佛虽是想心所作。
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现此诸
佛。是故所见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
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坏真寂不坏缘起。是
故胜彼二乘现前见也。又若我以想心熏真
心故。真心性起显现诸佛。而言是妄想者。
道场会众皆以见佛之业熏真心故。卢舍那
佛在于真心中现彼诸菩萨。亦是妄想。若彼
菩萨所见之佛实从心起见时。即知不从外
来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见诸佛亦从心起亦
知不从外来。何为言是妄想。又复彼诸菩萨
所修见佛之业。悉是心作还熏于心。我今念
佛之想。亦是心作还熏于心。彼此即齐。是故
彼若非妄我即真实。问曰。若一切诸佛唯由
众生自心所作者。即无有实佛出世。答曰。
不妨一切诸佛出世。而即是众生自心所作。
何以故。谓由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
卷四 第 663a 页 T46-0663.png
为体故。然此净心全体唯作一众生。而即不
妨全体复作一切凡圣如一众生。是净心全
体所作。其馀一一凡圣悉皆如是。一时一体
不相妨碍。是故若偏据一人以论心者。此
人之体即能作。一切凡圣。如藏体一异中释
此义也。由此义故。一切诸佛唯是我心所作。
但由共相不共相识义故。虽是我心能作诸
佛而有见不见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识中具
明。以是义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
真心与诸佛悲智之熏相应故。于真心中显
现诸佛自得见之。此所现之佛以我假想见
佛之业。与佛利他之业相应熏心起故。此佛
即是我共相识也。是共相识故。即是真实出
世之佛为我所见。若无见佛之业与佛利他
之德相应熏心者。一切诸佛虽是我净心所
作。而我常不得见佛。是故若偏据诸佛以
论净心。即诸佛净心作一切众生。但佛有慈
悲智力熏心故。得见一切众生。若偏据众生
以论净心。即众生净心作一切诸佛。但众生
有见佛之业熏心故。得见一切诸佛。是故假
想熏心者。即心中诸佛显现可见。所见之佛
则是真实出世之佛。若不解此义故谓释迦
如来是心外实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
是执者虽见释迦如来亦不识也。又复行者
既如是知一切诸佛是心所作故。当知身及
供具亦从定心出生。以是义故。当想自身
心。犹如香藏王。身诸毛孔内。流出香烟云。其
云难思议。充满十方刹。各于诸佛前。成大香
楼阁。其香楼阁内。无量香天子。手执殊妙
卷四 第 663b 页 T46-0663.png
香。供养诸最胜。或复想自身。遍满十方国。身
数等诸佛。亲侍于如来。彼诸一一身。犹如大
梵王。色相最殊妙。五体礼尊足。知身又供具。
悉是一心为。不生妄想执。谓为心外有。复知
诸菩萨。所有诸供具。悉施诸众生。令供养诸
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
供诸如来。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复回施
众生。供献诸最胜。深入缘起观。乃能为此
事。此观门礼佛。止门礼佛者。当知一切诸
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从心作。有即非有。
唯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
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
即是虚妄自体非有。如是礼者即名止门。复
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废息观行。应当止观
双行。所谓虽知佛身我身及诸供具体唯一
心。而即从心出生缘起之用炽然供养。虽复
炽然供养。而复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
等无念。是故经言。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
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相。此是止观双行也。
凡食时亦有止观两门。所言观者。初得食时
为供养佛故。即当念于此食是我心作。我今
应当变此疏食之相以为上味。何以故。以知
诸法本从心生还从心转故。作是念已。即想
所持之器以为七宝之钵。其中饮食想为天上
上味。或作甘露。或为粳粮。或作石蜜。或为
酥酪。种种胜膳等。作此想已。然后持此所
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四生等
食之。当念一切诸佛及贤圣。悉知我等作此
供养。悉受我等如是供养。作此供养已。然后
卷四 第 663c 页 T46-0663.png
食之。是故经言。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
诸贤圣。然后可食。问曰。既施与三宝竟。何
为得自食。答曰。当施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
时。即兼共施众生食之。我此身中八万户虫。
即是众生之数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虫安
乐。不自为己。又复想一钵之食。一一米粒
复成一钵上味饮食。于彼一切钵中一一粒米。复成一钵上味饮食。如是展转出生满十
方世界悉是宝钵。成满上味饮食。作此想已。
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令供养三宝
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后自食令己身中诸虫
饱满。若为除贪味之时。虽得好食。当想作种
种不净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恶之食。悉
是心作虚相无实。何故得知以向者钵中好
食。我作不净之想看之。即唯见不净。即都
不见净故。将知本时净食亦复如是。是心所
作此是观门。止门吃食者。当观所食之味及
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别味之舌等。一一观
之。各知从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体唯
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
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
虚妄自体非有。此名止门。凡大小便利亦有
止观。所言观者。当于秽处作是念言。此等不
净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应当变此不净
令作清净。即想此秽处作宝池宝渠。满中清
净香水。或满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宝身。所
弃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
切众生。即复知此净相唯是心作虚相无实。
是名观门。所言止门者。知此不净之处及身
卷四 第 664a 页 T46-0664.png
所弃不净之物。唯是过去恶业熏心故。现此
不净之相可见。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
心平等无念。即名止门。问曰。上来所有净
不净法。虽是心作皆由过去业熏所起。何得
现世假想变之即从心转。答曰。心体具足一
切法性。而非缘不起。是故溷中秽相由过
业而得现。宝池酥酪无往缘而不发。若能加
心净想。即是宝池酥酪之业熏心故。净相得
生厌恶之心。空观之心。即是除灭不净之缘。
净熏心故秽相随灭。此盖过去之业定能
熏心起相。现世之功亦得熏心显妙用也。如
此于大小便处假想熏心而改变之。其馀
一切净秽境界。须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旧
相。故得现在除去憎爱亦能远与五通为方
便也。然初学行者未得事从心转。但可闭目
假想为之。久久纯熟即诸法随念改转。是
故诸大菩萨乃至二乘小圣五通仙人等。能得
即事改变无而现有。问曰。诸圣人等种种变
现之时。何故众生有见不见。答曰。由共相
识故得见。由不共相识故不见。问曰。菩萨
神通与二乘神通有何差别。答曰。二乘神通
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见法故有限有量。菩
萨神通由知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
外无法。故无限无量也。又菩萨初学通时亦
从假想而修。但即知诸法皆一心作。二乘
唯由假想习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
论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别也。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