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论疏-隋-灌顶卷三

卷三 第 587b 页
卷三 第 600b 页


观心论疏卷第三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

论曰。问观自生心。云何为涅槃。修四种三
昧。得真无生忍。此是第四一偈。明欲观一念
自生之心。取其理證。应须依四种三昧方轨
而修也。故经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
道。种种行即是四种三昧。修行不同故云种
种也。言其四者。一常坐三昧。二常行。三半行
半坐。四非行非坐。言三昧者。称调直定。释论
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经云。系心
一境名为三昧。第一常坐三昧者。出文殊说
波若。亦名一行三昧。为三别。一事相。二观
法。三劝修。初事相者。行人欲观一念自生之
心。必可依。何者。或可处众。或可独行居一静
室。安一绳床结跏趺坐。端直不动。誓助不
著床。经云。一坐十小劫。身体及手足寂然安
不动。常舍一切乱想。不得欺佛。不负心。不
诳众生何者。夫论修忏学道必是初心诸佛。
卷三 第 600c 页 T46-0600.png
经云。佛知众生行道不行道。岂得诈心。冥圣
不但旧罪不除。更增重患。所以宜须专一其
心也。若念一佛。当令与十方佛功德等。又须
称唱佛名。助身心二业。如人忧喜举声大叫。
悲喜之情乃畅。三业勤修设使疲劳。经云。设
身有苦。当念一切苦恼众生。将他之重苦夺
己之轻苦。当忘疲劳。且复我已造因三途
之果。不久当受佛慈许悔。我今忏洗。小小
疲劳不能安忍。当奈三途之苦何。何者。经云。
非空非海中。亦非山市间。无有地方所。
脱之不受报。当何逃耶。扣冰鱼踊泣竹笋
生。世孝志情尚能有感。况虔心三宝何患
不应者乎。二明观法者。即是一念法界系缘
法界。言法界者。一色一香皆是中道。无非
佛法故皆是法界也。而念心缘一切法。皆是
佛法。即是真妙实相法界。故云系缘法界一
念法界。故经云。言法界者。信一切法皆是佛
法。佛法者。无前无后无有际畔。同是一佛界
故。此佛法界无知者无说者。非有非无非知
非不知。离此二边住无所住。如诸佛安处寂
灭法界。闻如是说勿生惊怖。又此法亦名菩
提。亦名不思议境。亦名般若住处。亦名不
生不灭。若能如是观法界者。是乐观如来。观
如来时。不谓如来为如来也。若观众生相如
诸佛相。众生界量如诸佛界量。诸佛界量不
可思议。众生界量亦不可思议。众生界无住
如虚空住。以不住法住般若。以无相相般若。
若不见凡法。云何舍凡法。不见圣法云何取
圣法。生死涅槃垢净亦如是。不舍不取住实
卷三 第 601a 页 T46-0601.png
际故如此观众生真法界。若观贪瞋痴烦恼。
是寂灭行。是不动行。非生死法非涅槃法。不
舍诸见而修佛道。非修道非不修道。是名正
住烦恼法界。若观业之重者。无出五逆。五逆
即菩提。菩提即五逆无二相故。无觉者无知
者无分别者。逆罪相实相相皆不可思议。皆
不可坏。本无本性。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
不去非因非果。是为观业即是法界。此法界
印四魔不能得便。何以故。魔即法界印。法界
印云何毁法界印。以此意历一切法。亦应如
是。此并彼经诚言。然四三昧观法者。并应须
取前圆教观法。在四种三昧中用也。今更重
取彼经观法助成耳。三劝修者。此一一法界
是佛真法。是菩萨印。若闻此法不惊不畏。不
从千佛种诸善根。乃从百千万亿佛所。久植
德本。譬如长者失摩尼宝。忧愁苦恼。若还得
之心甚欢喜。若四众有信乐心。不闻是法则
生苦恼。若闻信解甚大欢喜。当知是人即是
见佛。亲近供养。如人穿珠忽遇摩尼。心大
欢喜。当知此人必已曾见。若人修学馀法。忽
闻此经能生欢喜。当知是人已曾从文殊师
利。所闻是法也。身子云。若于斯义谛了决定。
是名菩萨摩诃萨。弥勒云。得闻如是具足法
相。即是近于佛座。何以故。如来现觉此法相
故。文殊云。得闻深法不惊即是佛。佛言。若闻
是法不惊不怖。即住不退转地。具炽然六波
罗密。亦具足佛法。若人欲学一切佛法。相好
威仪无量法式。欲解一切法相。欲遍知一切
众生心。欲住阿鞞越致地速得三菩提。皆当
卷三 第 601b 页 T46-0601.png
修此一行三昧。精进不懈则能得入。如治摩
尼珠随磨随莹光明映彻表里。證此不可
思议功德时。知诸法相光明遍满无有缺少。
菩萨能如是忍。速得三菩提。比丘比丘尼闻
不惊怖。即是随佛出家。信士信女闻不惊怖。
即真归依处。格量功德具在彼文也。第二常
行三昧者。亦为三。一事相。二观法。三劝修。
初事相者。行者欲观一念自生之心。依常行
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经。名为佛立三
昧。佛立有三事。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本功
德力。能于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前而立。如
明眼人夜仰观星。见十方佛亦如是。多行此
法时须避恶知识及痴人。亦避亲属离乡里。
常独处止不得希望他方有所求索。常乞食
不受别请。严治道场。备须具办众肴膳甘果
香华。又盥沐清净。出入左右改换衣服如常
法。唯行旋无三威仪。须好明师善能开导。解
内外律除诸妨障。于所闻三昧处。敬师如世
尊。若见师短。求是三昧终不可得。当割肌肉
供养。何况馀耶。又须外护人昼夜调养精勤
忍辱。如母护儿。又须好同行严相课策。如共
涉崄。须发要期。誓愿运牢强精进心。使我筋
骨枯朽。学是三昧终不懈退。起大正信无能
坏者。精进无能逮者。所入智慧无能及者。
常与善师从事。行是四事疾得三昧。又一终
竟三月。不得思念世间想欲如弹指倾。二
终竟三月。不得困出如弹指倾。三终竟三
月。经行不得住息不得坐。除食左右。四
为人说经。不得望衣食。行是四法者。疾得三
卷三 第 601c 页 T46-0601.png
昧也。二明观意者。彼经云。何因致是三昧。持
戒浣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去此十
万亿佛刹。在众菩萨中央说经。三月常念。云
何念。念彼佛一一相。从足下千辐轮相。乃
至无见顶相。我当逮是相。我当从心得佛。
从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佛。不用
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无
心。色者佛无色故。不用是色心得三菩提。佛
色已尽乃至佛识已尽。佛所说尽者。痴人不
见不知。智者晓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
得佛。何以故。智慧索不可得故。自索我了不
可得。亦无所见。一切法本无有坏本绝本。
譬如梦见七宝及亲识欢喜。觉已追念不知
在何处。当知是念佛。又如舍卫有淫女。名须
门。闻之欢喜夜梦从事。觉已念之。彼不来
我不往而乐事宛然。亦如是念佛。如人行大
泽饥渴梦得美食。觉已腹空。自念一切所有
皆如梦。当如是念。数数莫得休息。用是念当
生阿弥陀佛国。是名相空。如以七宝倚琉璃上影现其中。亦如比丘观骨起种种光。此
光无持来者。亦无是骨是意作耳。如镜中像
不外来不内出。以镜净故自见其形。行人色
清净所有者清净。欲见佛即得见见即问。闻
经大欢喜。自念佛从何所来。我亦无所至。我
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是佛
心是我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
心起想则痴无想是泥洹。是法无可示。皆念
所为。设有念亦了无所有为空耳。心者不知
心有心不见心。心起想即痴无想即泥洹。是
卷三 第 602a 页 T46-0602.png
法不坚固常住在我心。以解见空故。一切无
想念。诸法不可获。如实观察示佛道无归
趣。黠慧菩萨常了是五道鲜洁不受色。有解
此者成大道。三劝修者。行人若欲得智慧如
大海。今无能为我作师者。于此坐不运神通。
悉见诸佛。悉闻所说。闻悉受持。欲得如是功
德者。常行三昧。于诸功德最为第一。如是
三昧是诸佛母。诸佛眼。十住毗婆沙云。般舟
三昧父。无生大悲母。一切诸如来。从此二法
生。又云。是三昧果报于无上道得不退转。碎
大千地草木诸物。皆如微尘。一尘为一佛世
界。满尔世界中宝用布施福甚多。不如闻此
三昧。不惊不怖福德无量。何况信心受持读
诵为人解说。此又胜闻而不畏者。又何况定
心修习。如𤛓牛乳顷。此复胜信解者。况能
成是三昧者故无量。无量经云。行是三昧须
臾闻。功德不可称说。现世安乐即入菩萨位。
婆沙云。劫火官贼怨毒兽众疾。侵是人者
无有是处。此人常为天龙八部诸佛皆共护
念称赞。皆共欲见共来其所。若人闻此三昧
如上四种皆随喜。三世诸佛菩萨行是三昧。
我亦随喜回向菩提。所未闻经即能得闻此
经。随喜福复胜上譬喻。若不修如是真法失
无量重宝。人天为之忧悲。如把栴檀不视
不嗅。反呼为臭。如田家子。以摩尼珠欲博
一牛。行者已得闻此三昧可不努力勤修者
也。第三半行半坐三昧者。亦为三。一事相。
二观法。三观修。初事相者。行者欲观一念
自生心。依此半行半坐三昧。出此二经。方
卷三 第 602b 页 T46-0602.png
等云。旋百二十遍却坐思惟。法华云。若行
若坐读诵是经。若坐思惟是经。我乘六牙白
象。现其人前。故知二经半行半坐为方法
也。方等至尊不可聊尔。若欲修习神明为證。
先求梦王。若得见一是许忏悔。于闲静处庄
严道场。香泥涂地。及室内外作圆坛。䌽画悬
五色幡。烧海岸香燃灯。敷高座请二十四尊
像。多亦无妨。设肴膳尽心力。须新净衣鞋
屩无新浣故。出入著脱无令参杂。七日长斋
日三时洗浴。初日供养僧随意多少。别请一
明了内外律者为师。受二十四戒。及陀罗尼
咒对师说罪。要誓用月八日十五日。当以七
日为一期。决不可减。若能更进随力堪任。
十人已还不得出此。俗人亦许。须办单缝三
衣备佛法式。预诵陀罗尼咒一篇使利。于初
日分。异口同音三遍。召请三宝十佛方等父
母十法王子。召请竟烧香运念三业供养。供
养讫礼前所请三宝。礼竟以志诚心悲泣雨
泪。陈悔罪咎竟起旋百二十匝。一旋一咒不
迟不疾不高不下。旋咒竟礼十佛方等十法
王子。如是作已却坐思惟。思惟讫更起。旋
咒竟更却思惟。周而复始终竟七日。其法如
是。从第二日略召请一法。馀悉如常行之。二
观法者。经合思惟摩诃袒持陀罗尼。翻为大
秘要遮恶持善。秘要只是实相中道正空。经
云。吾从真实中来。真实者寂灭相。寂灭相者
无有所求。求者亦空。乃至涅槃亦复皆空。一
切虚空界分亦复皆空。无所求中吾故求之。
如是空空真实之法。当于何求。当于六波罗
卷三 第 602c 页 T46-0602.png
密中求。此与大品十八空同。更无有异。以此
空慧历一切事无不成观。方等者。或言广平。
今言方者法也。般若有四种方法。谓四门入
清凉池即方也。所契之理平等大慧即等也。
今求梦王。即二观前方便也。道场即清净境
界也。治五住糠显实相米。亦是定慧用庄严
法身也。香泥者。即无上尸罗也。五色盖者。观
五阴免子缚。起大慈悲覆法界也。圆坛者。
即实相不动地也。缯幡即翻法界上。迷生动
出之解。幡坛不相离。即动出不动出不相离
也。香灯即戒慧也。高座者。诸法空也。一切佛
皆栖此空。二十四像者。即是逆顺观十二因缘
觉了智也。肴膳者。即是无常苦酢助道观也。
新净衣者。即寂灭忍也。瞋或重积称为故。
翻瞋起忍名为新。七日即七觉分也。一日即
一实谛也。三洗即观一实修三观。荡三障净
三智也。一师者。即一实谛法也。二十四戒者。
逆顺十二因缘发道共戒也。咒者。瞩对也。
璎珞明十二因缘有十种。即有一百二十支。
一咒咒一支束而言之。只是三道。谓苦业烦
恼也。今咒此因缘即是咒于三道而论忏悔。
事忏忏苦道业道。理忏忏烦恼道。文云。犯沙
弥戒。乃至大比丘戒。若不还生无有是处。即
忏业道文也。眼耳诸根清净即忏苦道文也。
第七日见十方佛闻法得不退转。即忏烦恼
道文也。三障去即十二因缘树坏。亦是五阴
舍空。思惟实相正破于此。故名诸佛实法忏
悔也。三劝修者。诸佛道皆由此法。是佛父
母世间无上大宝。若能修行得全分宝。但
卷三 第 603a 页 T46-0603.png
能读诵得中分宝。华香供养得下分宝。佛与
文殊说下分宝。所不能尽。况中上耶。若从地
积宝至梵天。以奉供佛。不如施持经者一食
充驱。如经广说(云云)。次约法华亦为三。事相
观法劝修。事相者。行者观自生心依法华经
修三昧者。方法有十。一严净道场。二净身三
业。三供养。四请佛。五礼佛。六六根忏悔七
绕旋。八诵经。九坐禅。十證相。别有一卷名法
华三昧。是天台大师所著。流传于世。行者宗
之。二观法者。普贤观云。专诵大乘不入三昧。
日夜六时忏六根罪。安乐行品云。于诸法无
所行。亦不行不分别。二经本为相成。岂可执
文斗竞。盖乃为缘前后互出。非硕异也。安
乐行护持读诵深心礼拜等。岂非事耶。观经
明无相忏悔。我心自空罪福无主。慧日能销
除。岂非理耶。南岳云。有相安乐行无相安乐
行。岂非就事理得如是名。特是行人涉事修
六根忏。为悟入弄引故名有相。若直观一切
法空为方便者。故名无相。妙證之时悉皆两
舍。若得此意于二经无疑。修理观者今历
事修观。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
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
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头。上三人一持金刚
杵。一持金刚轮。一时如意珠。表三智居无
漏顶。杵拟象能。行表慧导行。轮转表出假。如
意表中。牙上有池表八解。是禅体通是定用。
体用不相离故。牙端有池池中有华。华表妙
因。以神通力。净佛国土利益众生。即是因。因
从通生。如华由池发。华中有女女表慈。若无
卷三 第 603b 页 T46-0603.png
无缘慈。岂能以神通力促身令小。入此娑婆
通由慈运。如华擎女女执乐器。表四摄也。慈
修身口现种种同事利行。财法二施引物多
端。如五百乐器音声无量也。示喜见身者。是
普现色身三昧也。随所宜乐而为现之。未必
纯作白玉之像。语言陀罗尼者。即是慈熏口
说种种法也。皆法华三昧之异名。若得此意。
于象身上自在作法门也。三劝修者。普贤观
曰。若七众犯戒欲一弹指顷。除灭百千万亿
阿僧祇劫生死之罪者。欲发菩提心。不断烦
恼而入涅槃。不离五欲而净诸根。见障外事。
欲见分身多宝释迦佛者。欲得法华三昧一
切诸陀罗尼。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
于天龙八部众中说法者。欲得文殊药王诸
大菩萨。持华香住立空中侍奉者。应当修习
此法华经。读诵大乘念大乘事。令此空慧与
心相应。念诸菩萨母无上胜方便。从思实相
生。众罪如霜露慧日能销除。成办如此诸事。
无不具足。能解此经者则为见我。亦见于
汝。亦供养多宝及分身。令诸佛欢喜。如经广
说。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痴
冥无智者。第四明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
用行坐。此既异上。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
实通行坐及一切事。南岳师呼为随自意。意
起即修三昧。大品称觉意三昧。意之趣向皆
能觉识明了。虽复三名实是一法。今依经释。
名觉者。照了也。意者。心数也。三昧如前释。
行者观一念自生心。心数起时反照观察。不
见动转根源终末来处去处。故名觉意三昧
卷三 第 603c 页 T46-0603.png
也。随自意非行非坐。准此可解(云云)

论曰。问观自生心。云何巧成就。二十五方便。
调心入正道。此是第五一偈明。妙理不可顿
阶。若欲进趣正道须善方便。今明方便者。方
便名善巧也。行者观一念自生心善修行以
微少善根。能令无量行成解发入菩萨位也。
又方便者。众缘和合也。以能和合成因。亦能
和合取果故也。经云。如来身者不从一因一
缘。从无量功德生如来身。显此巧能故论方
便也。若依渐次即有四种方便。方便各有远
近。如阿毗昙明五停心为远。四善根为近。通
别二种方便例可意知。圆教以假名五品观
行等位。去真犹遥名远方便。六根清净相似
邻真名近方便。今就五品之前假名位中。复
论远近。二十五法为远方便。十种境界为近
方便。横竖该罗十观具足。成观行位能发真
似。为方便也。今释远方便略为五。一具五
缘。二诃五欲。三弃五盖。四调五事。五行五法。
夫道不孤运弘之在人。人弘胜法假缘进道。
所以须具五缘。缘力既具当割诸嗜欲。嗜欲
外屏当内净其心。其心若寂当调试五事。五
事调已行于五法。必至所在。譬如陶师若欲
得器先择良处。无砂无卤草水丰便可作之
所。次息馀际务。际务不净安得就功。虽息
外缘身内有疾。云何执作。身虽康壮泥轮不
调不成器物。上缘虽整不专于业废不相续。
永无办理。修行五缘亦复如是。有待之身必
假资籍。如彼好处。诃厌尘欲如断外缘。弃绝
五盖如治内疾。调适五事如学轮绳。行于五
卷三 第 604a 页 T46-0604.png
法如作不废。世间浅事非缘不合。何况出世
之道。若无弄引何易可阶。故历二十五法。
约事为观。调粗入细舍散令静。故为初心远
方便也。此五法三科出大论。一种出禅经。一
是诸禅师立(云云)。一具五缘者。一持戒清净。
二衣食具足。三闲居静处。四息诸缘务。五
得善知识。禅经云。四缘虽具足。开导由良师。
故知用五法为入道梯隥耳。一阙则妨事。一
持戒者。经论出处甚多。且依释论有十种戒。
谓不缺不破不穿不杂随道无著智所赞自
在随定具足。此十通用性戒为根本。大论云。
性戒者。是尸罗身口等八种。谓身三口四。更
加不饮酒。是净命防意地。又云。十善是尸罗。
佛不出世世常有之。故名旧戒。佛不出世。凡
夫亦修八门禅。故名旧定。外道邪见六十二
等旧医。乳药名为旧慧。今用三归五戒二百
五十为客戒。根本净禅观练熏修为客定。四
谛慧为客慧。佛出方有也。性戒者。莫问受与
不受。犯即是罪。受与不受持即是善。若受
戒持生福犯获罪。不受无福不受犯无罪。如
伐草害畜罪同对首忏。二罪俱灭。定共戒无
作者。与定俱发。有人言。入定时有。出定时无。
有人言。无作依定。定在不失。定退即谢也。
道共无作者。此无作依道。道无失故。此亦无
失戒定。道共通是戒名。通以性戒为本。故
经云。依因此戒能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即
此意也。持此十种戒摄一切戒。不缺戒者。即
是持于性戒。乃至四重清净守护。如爱明珠
若毁犯者如器已缺。无所堪用。佛法边人非
卷三 第 604b 页 T46-0604.png
沙门释子。失比丘法。故称为缺。不破者。即是
持于十三无有破损。若有毁犯如器破裂也。
不穿者。是持波夜提等是也。若有毁犯如器
穿漏。不能受道故名为穿也。不杂者。持定共
戒也。虽持律仪念破戒事。名之为杂定共。持
心欲念不起。故名不杂。随道者。随顺谛理。能
破见惑。无著戒者。即是见真成圣。于思惟惑
无所染著也。此两戒约真谛持戒也。智所赞
自在戒者。此两戒则约菩萨化他。为佛所赞。
于世间中而得自在。是约俗谛论持戒也。随
定具足两戒。即是随首楞严定不起灭定。现
诸威仪。示十法界像。导利众生。虽威仪起
动而任运常净故。名随定戒。前来诸戒律仪
防止故。名不具足。中道之戒无戒不备。故名
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义谛戒也。用中道慧
遍入诸法故。经云。式叉式叉名大乘戒也。
涅槃明五支戒及十种戒。义势略同。设诸经
论。更明戒相终不出此十科(云云)。束前三种戒
名律仪戒。秉善防恶。从初根本乃至不穿。纤
毫清净束名律仪戒。凡夫散心悉能持得此
戒也。次不杂一戒定法持心。心不妄动身口
亦寂。三业皎镜。此是定共戒入定时。任运无
杂。出定身口柔软。亦不杂凡夫入定。则能持
得也。随道戒初果见谛发真成圣。圣人所持
非凡夫能持也。无著戒则三果人所持。亦非初果所持也。智赞自在。此乃菩萨利他须持
此戒。则非二乘所持也。随定具足此是大根
性所持。则非六度通教菩萨所能持也。况复
凡夫二乘耶。向判位高下事义不同。若观一
卷三 第 604c 页 T46-0604.png
念自生心。论持戒者具能持得上十种戒也。
先束十戒为四意。前四戒但是因缘所生法。
通为观境。次二戒即是观因缘生法。即空空
观持戒也。次两戒观因缘即是假。假观持戒
也。次两戒观因缘生法。即是中。中观持戒也。
所言观心为因缘生法者。若观一念心从恶
缘起。即能破根本。乃至不杂戒等。与善相
违故名为恶。念念以善顺之心。防止恶心
能令根本。乃至不杂等戒善顺成就。得无毁
损。故称善心。名为防止恶心。既止。身口亦
然。防止即是止善。善顺即是行善。行善即
是观。止善即是止。是名观因缘所生心持四
种戒也。乘戒缓急忏净等。具如止观广明也
(云云)。二衣食具足者。衣以蔽形遮障丑陋。食以
支命填彼饥疮。身安道隆道隆则本立。形命
及道赖此衣食。故经云。如来食已得三菩提。
此虽小缘能办大事。衣者遮丑陋遮寒热。遮
蚊虻。饰身体。衣有三种。雪山大士绝形深涧
不涉人间。结草为席被鹿皮衣。无受持说净
等事。堪忍力成不须温厚。不游人间无烦支
助。此上人也。十二头陀但畜三衣。不多不少。
出聚入山被服齐整。故立三衣。此中士也。多
寒国土听百一助身。要当说净。趣足供事无
得多求。多求辛苦守护又苦。妨乱自行复扰
檀越。少有所得即便知足。此下士也。观行
为衣者。经云。汝等比丘虽服袈裟。心犹未染
大乘法服。法华云。柔和忍辱衣是也。此即寂
灭忍生死涅槃。二边粗犷与中道理不二不
异故名柔和。安心中道故名为忍。离二喧故
卷三 第 605a 页 T46-0605.png
名寂。过二死故名灭也(云云)。食者。三处论食。
可以资身养道。一深山绝迹去远人民。但资
甘果美水一菜一果而已。或饵松柏以续精
气。如雪山甘香藕等。食已系心思惟坐禅。更
无馀事。如是食者上士也。二阿兰若处。头陀
抖擞绝放牧声。是修道处。分卫自资。七佛皆
明乞食法。方等般舟法华皆云乞食也。路径
若远分卫劳妨。若近人物相喧。不远不近乞
食便易。是中士也。三既不能绝谷饵果。又不
能头陀乞食。外护檀那送食供养。亦可得
受。又僧中如法结净食。亦可得受下士也。若
就观心明食者。大经云。汝等比丘虽行乞食。
而未得入大乘法食。大乘法食者。如来法
喜禅悦也。此之法喜即是平等大慧。观一切
法无有障碍。净名云。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于
法等者于食亦等。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
因缘成涅槃食。令诸弟子皆悉甘嗜。此食资
法身增慧命。如食乳糜更无所须。即真解
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用此法喜禅悦。历
一切法无不一味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中道
之法具一切法。即是饱义。无所须义。如彼深
山上士。一草一果资身即足。头陀乞食者。
行人不能即事而中修实相慧者。当次第三
观调心入中道。次第观故名为乞食。亦见中
道。又名饱义。即中士也。檀越送食者。若人不
能即事通达。又不能历法。次观自无食义。应
须随喜知识。能说般若者。善为分别。随闻得
解而见中道。是人根钝从闻生解名为得食。
如人不能如上两事。听他送食。又僧中结净
卷三 第 605b 页 T46-0605.png
食者。即是證得禅定支林功德。藉定得悟名
僧中食也。是故行者常当存念大乘法食。不
念馀味也。三闲居静处者。虽具衣食住处。云
何若随自意触处可安三种三昧。必须好处。
好处有三。一深山远谷。二头陀抖擞。三兰若
[彳*加]蓝。若深山远谷途路艰险。永绝人踪。谁
相恼乱。恣意禅观念念在道。毁誉不起。是处
最胜。二头陀抖擞极近三里。交往亦疏。觉策
烦恼。是处为次。三兰若伽蓝闲静之寺。独处
一房不干事物。关门静坐正谛思惟。是处为
下。若离此三馀则不可。观心处者。谛理是
也。中道之法幽远深邃。七种方便绝迹不到。
名之为深。高广不动名之为山。远离二边称
之为静。不生不起称之为闲。大品云。若千由
旬外起声闻心者。此身虽远离心不远离。以
愦闹为不愦闹。非远离也。虽住城傍不起二
乘心。是名远离。即上品处也。头陀处者。即是
出假之观。此观与空相邻。如兰若与聚落并
出假之观。安心俗谛分别药病。抖擞无知净
道种智。此次处也。闲寺一房者。即从假入空
观也。寺本众闹居处。而能安静一室。即下处
也。四息诸缘务者。缘务妨禅由来甚矣。兰若
比丘去喧就静。云何营造缘务坏兰若行。非
所应也。缘务有四。一生活。二人事。三技能。
四学问。生活缘务者。经纪生方触途纷糺。得
一失一丧道乱心。若动营众事则随自意摄。
非今所论。二人事者。庆吊俯仰低昂造聘。
此往彼来来往不绝。况复众人交络扰攘追
寻。夫违亲离师本求要道。更结三州还敦五
卷三 第 605c 页 T46-0605.png
郡。意欲何之。倒裳索领钻火求冰。非所应
也。三技能者。医方卜筮泥木彩画棋书咒
术等是也。皮文美角膏煎铎毁伤已害身。
况修出世之道。而当树林招鸟腐气来蝇。岂
不摧折。污辱乎。四学问者。读诵经论问答胜
负等是也。领持记忆心劳志倦。言论往复水
浊珠昏。何暇更得修于观心。此事尚舍。况前
三务耶。观心生活者。爱是养业之法。如水润
种。因爱有忧因忧有畏。若能断爱名息生活
缘务也。人事是业。业生三界。往来五道以爱
润业处处受生。若无业者爱无所润也。技术
习学等者。未得圣道不得修通。妄想之法障
于般若。般若如虚空无戏论无文字。若得般
若如得如意珠。但一心修何邃匆匆用神通
为习学。未得无生忍而修世智辩聪。种种分
别皆是瓦砾非真宝珠。若能停住水则澄清。
下观琉璃安徐取宝。欲行大道不应从彼小
径。中学也。五得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
化导令得见佛。阿难说知识得道半因缘。佛
言。不尔。具足全因缘也。知识有三种。一外
护。二同行。三教授。若深山绝域无所资待。不
假外护。若修三种三昧。应仰胜缘。夫外护者。
不简白黑。但能营理所须。莫见过。莫触恼。莫
称叹。莫帆举而致损坏。如母养儿。如虎㘅子。
调和得所。旧行道人乃能为耳。是名外护。二
同行者。行随自意及安乐行。未必须伴。方等
般舟行法决须好伴。更相策发不眠不散。日
有其新切磋琢磨。同心齐志如乘一船。互相
敬重如视世尊。是名同行。三教授者。能说般
卷三 第 606a 页 T46-0606.png
若示道非道。内外方便通塞妨障。皆能决了。
经云。随顺善师学得见恒沙佛。是名教授也。
观心知识者。大品云。佛菩萨罗汉是善知识。
六波罗密三十七品是善知识。法性实际是
善知识。若佛菩萨威光覆育。即外护也。六
度道品是入道之门。即同行也。法性实际即
是谛理。诸佛所师境能发智。即教授也。一中
各具三义。如止观广辩(云云)。二诃五欲者。谓色
声香味触。十住婆沙云。禁六情如絷狗鹿鱼
蛇猿鸟。狗乐聚落。鹿乐山泽。鱼乐池沼。蛇
乐居穴。猿乐深林。鸟乐依空。六根乐六尘。
非是凡夫浅智弱志所能降伏。唯有大智慧
坚心正念。乃能降伏耳。总谕六根。今私对
之。眼贪色。色有质像如聚落。眼如狗也。耳贪
声。声无质像如空泽。耳如鹿也。鼻贪香如鱼
也。舌贪味如蛇也。身著触如猿也。心缘法
如鸟也。今除意但明于五尘五尘非欲。而其
中有味能生行人贪欲之心。故言五欲。譬如
陶师人客近请不得就功。五欲亦尔。常欲
牵人入诸魔境。虽具前缘摄心难立。故须诃
也。色者。所谓赤白长短明眸善睐素颈翠眉
皓齿丹唇。乃至依报红黄朱紫诸珍宝物。惑
动人心。如禅门中所说。色害尤深。令人狂醉。
生死根本良由于此。经云。众生贪狼于财色。
坐之不得道。观经云。为色所使为恩爱奴。
不得自在。若能知色过患。则不为所欺。如是
诃已色欲即息。攀缘不生。专心入定。声欲者。
即是娇媚妖辞淫声染语。丝竹弦管环钏玲
佩等声也。香欲者。即是郁茀氛氲兰馨麝气
卷三 第 606b 页 T46-0606.png
芬芳酷烈郁毓之物。及男女身分等香。味欲
者。即是酒肉珍肴肥腴津腻甘甜酸辣酥
油鲜血等也触欲者。即是冷暖细滑轻重强
软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也。此五欲过患者。
色如热金丸执之则烧。声如涂毒鼓闻之必
死。香如毙龙气嗅之则病味如沸蜜汤舌则
烂。如蜜涂刀舐之则伤。触如卧师子近之则
齧。此五欲者得之无厌。恶心转盛如火益薪。
世世为害剧于怨贼。累劫已来常相劫夺。摧
折色心今妨禅寂复相恼乱。深知其过贪染
休息也。观心诃五欲者。如色欲中滋味无量。
谓常无常我无我净不净苦乐空。有世第一
义。皆是滋味也。释论云二乘为禅故诃色事。
不名波罗蜜。菩萨诃色即见色实相。见色
实相即是见禅实相。故名波罗蜜。到色彼岸。
到色彼岸即是见中道。分别色者。即是见色
俗。即色空者。是见色真。如是诃色尽色源底。
成三谛三昧。发三种智慧。深诃于色为观心
方便。其意在此。诃色既然。馀四亦尔。三弃五
盖者。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通称盖者。盖
覆缠绵心神昏闇。定慧不发故名为盖也。前
诃五欲乃是五根对现在五尘发五识。今弃
五盖即是五识转入意地。追缘过去逆虑未
来五尘等法。为心内大障。喻如陶师身中有
疾不能执作。盖亦如是。为妨既深。加之以弃。
如剪毒树如检偷贼不可留也。大品云。离欲
及恶法。离欲者。五欲也。如前诃恶法者。五
盖也。宜须急弃。此五盖者。其相云何。贪欲盖
起追念昔有时所更五欲。念净洁色与眼作
卷三 第 606c 页 T46-0606.png
对。忆可爱声髣髴在耳。思悦意香开结使门。
想于美味甘液流口。亿爱诸触毛竖战动。贪
如此等粗弊五欲。思想计校心生醉惑。忘失
正念。或密作方便。更望得之。若未曾得亦复
推寻。或当求觅心入尘境。无有间念。粗觉盖
禅。禅何由获。是名贪欲盖相。瞋恚盖者。追想
是人恼我恼我亲。称叹我怨。三世九恼怨对
结恨。心热气粗忿怒相续。百计伺获。欲相
中害。危彼安身恣其毒忿。畅情为快。如此瞋
火烧诸功德。禅定枝林岂得生长。此即瞋盖
相也。睡眠盖者。心神昏昏六识闇塞。四支
倚放为眠。眠名增心数法。乌闇沈塞密来覆
人。难可防卫。五情无识犹如死人。但馀片息
名为小死。若喜眠者眠则滋多。故经云。若
多睡眠懈怠妨。未得不得已得者退失。若
欲胜道除睡疑放逸。论云。如人被缚将去
杀。尔时云何安可眠。又如临阵白刃间。如共
毒蛇同室居。尔时安可睡。故经云。中夜诵经
以当消息。竞共推求争出火宅。尺璧非宝寸
阴是竞。今修妙道安可贪眠。勿昏于理宜须
弃之。掉悔盖者。若觉观偏起属前盖摄。今觉
观等起遍缘诸法。乍缘贪欲。又想瞋恚及以
邪痴。炎炎不停卓卓无住。乍起乍伏种种纷
纭。身无趣游行口无益谈笑。是名为掉。掉而
无悔则不成盖。以其掉故。心地思惟谨慎不
节。云何乃作无益之事。实可为耻。心中忧悔
懊结绕心。则成悔盖。盖覆禅定不得开发。
故云悔已莫复忧。不应常念著。不应作而作。
应作而不作。即此意也。是名掉悔盖相也。疑
卷三 第 607a 页 T46-0607.png
盖者。此非见谛障理之疑。乃是障定疑也。疑
有三种。一疑自。二疑师。三疑法。一自疑者。
谓我身底下必非道器是疑身。二疑师者。此
人身口不称我怀。何必能有深禅好慧。师而
事之。三疑法者。所受之法何必中理。三疑
犹豫常在怀抱。禅定不发设得永失。此是疑
盖之相也。弃相云何。行者常自省察。我今
心中何病偏多。若知病者应先治之。若贪盖
重当用不净观弃。何故向谓五欲为净爱著
缠绵。今观不净脓囊涕唾无可欣乐。此盖
若去。心即得安。若瞋恚盖多。当念慈心灭除
恚火。此火能烧二世功德。人不喜见。今修慈
心弃舍此恶。观一切人父母亲想。悉令得乐。
作是观时瞋心即息。安心入禅。若睡盖多者。
当勤精进策励身心。加意防拟思惟法相。莫
以睡眠因缘失二世乐。徒生徒死无一可获。
如入宝山空手而归。深可伤叹。当好制心善
巧防却也。若掉散盖者。应用数息。何以故。此
盖甚利。来时不觉于久始知。今数息若数不
成。或时中忘即知已去觉已便数。数相成就
则觉观被伏。若不治之终身被盖。若三疑在
怀者。作是念。我身即是大富盲儿。具足无
上法身财宝。烦恼所翳道眼未开。莫以疑惑
而自毁伤。若疑师者。我今无智。上圣大人皆
求其法不取其人。雪山从鬼请偈。天帝拜畜
为师。若疑法者。我法眼未开未别是非。凭信
而已。佛法如海唯信能入。故经云。虽示种种
道其实为一乘。莫疑能诠种种之教。但取所
诠之实理。离此三疑。其盖亦弃也。然斯之五
卷三 第 607b 页 T46-0607.png
盖即是生死烦恼恶法。经云。烦恼即菩提生
死即涅槃。然生死涅槃随众生迷悟。致有二
河之别。而理实无生死。五盖可弃。涅槃之法
可求。是则无弃而弃。名弃五盖也。四调五
事者。谓调服调食调身调息调心。一调眠
者。然眠是眼食。过多则沈昏自弊。故经云。
如人喜眠眠则滋多。过少则失明。如阿那
律是也。今调令得所使坐念观慧明净。内
合者无明烦恼是眠。二乘断尽烦恼。如调眠
太过。凡夫未断如不调眠。菩萨不同二边。
故经云。不住调伏心不住不调伏心。是菩萨
调眠也。二调食者。过饱则妨坐。念过少则
虚劣。不饥不饱是食调相。观解者。经云。分别
法喜禅悦为食。偏空是太饥。偏假是太饱。
中观平等是食调相也。三调身者。坐时仰身
是其急相。坐时头低是其宽相。不低不仰
是身调相。观解者。经云。六波罗密满足之
身卒起精进。是菩萨魔事。是身急相。不卒
起亦是魔事。是身宽相。是则不急不宽。是
身调相也。四调息者。坐时息之出入太利是
滑相。息出壅滞是息涩相。若息亦不涩
不滑是息调相也。观解者。经云。以波若之
慧为寿命。是则息也。今调波若之慧不利不
钝。是息调相也。五调心多攀缘是心浮相。
多昏闇是沈相。不沈不浮是心调相。观解
者。经云。菩提之心今偏假发。是菩提心浮相。
偏空发是菩提心沈相。中道发菩提心不空
不假不沈不浮。是心调相也。此是调五事也。
五行五法者。谓欲精进念巧慧一心也。欲者。
卷三 第 607c 页 T46-0607.png
欲乐望求无相波若。圆妙胜果。如萨陀波崙
求般若。欲见昙无竭。闻般若波罗蜜。存心
志想更无异求也。精进者。如萨陀波崙求般
若时。身心精进不念昼夜。不念疲极。不念饮
食。晓夜劳勤至求般若无馀愿也。念者。唯
念何时得见昙无竭菩萨。唯念何时闻般若
波罗蜜。唯念何时与波罗蜜相应。更无馀
念。巧慧者。思惟知舍无常败坏之身。而求
如来金刚之体。弃无常命而求般若。常住慧
命。非但得离大患之身。而乃获得无上大利
之宝。思惟是已。设欲终身疲苦不觉有劳。所
以不念疲极不念饮食。但念卖身何时得售。
供养昙无竭菩萨得闻般若也。一心者。唯存
中道实相般若之心。更无二边之心。是名一
心也。齐此略明事理两释。解二十五方便竟。
斯之方便义乃虽不过深隐。而是初心学道
者之要方。还源者之良导。则二十五种皆须
巧慧一心。方便调心得入正道。故偈云问观
自生心。云何巧成就。二十五方便。调心入正
道。斯之谓也。
观心论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