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隋-智顗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475a 页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29a 页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八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弟子法慎记
弟子灌顶再治

*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今辨此禅大意为三。一者释名。二者辨次位。
三者明修證。一释名者所以此禅名为通明
观者。此观方法出大集经文无别名目北国
诸禅师修。得此禅欲以授人既不知名字正
欲安根本禅。里而法相迥殊若对十六特胜。
则名目全不相关。若安之背舍胜处观行方
法条然别异。既进退并不相应。所以诸师别
作名目名为通明观禅。或有说言。华严经有
此名目。所言通者谓从初修习即通观三事。
若观息时即通照色心。若观色乃至心亦如
是。此法明净能开心眼无诸暗蔽。既观一达
三彻见无阂故名通明。复次善修此禅必定
能发六通三明故。大集经明法行比丘修此
禅时欲得神通即能得之。今言通者。即是能
得六通。明者。即是能生三明。此因中说果故
言通明观。问曰。馀禅亦能发六通三明。何故
独此禅说为通明。答曰。馀禅乃有发通明之
义。不如此禅利疾故名通明。问曰如大集经
亦有别释此禅名义。故经言。所言禅者疾故
名禅。疾大疾住大住寂静观灭达离是名为
禅。今何故别立名耶。答曰。彼经虽有此释
于义乃显。而名犹漫既不的有名目故。复更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29b 页 T46-0529.png
立通明之名第二明次位者。此禅无别次位。
犹是约根本四禅四空立次位。但于一一禅
内更有增胜出世间观定之法能发无漏及三
明六通疾利。亦于非想后心灭诸心数入灭
受想定故。不同根本暗證取著无有神智功
能。是故虽复次位同于根本而观慧殊别。恐
人谬解故立别名。虽名有异而次位无差。问
曰。若此禅得入灭定。与九次第定有何异耶。
答曰。修此定时心心无间。亦得说为九次第
定。然终非是具足九次第定法。是事在下自
当可见。若比准成实论解九定八解亦是具
足。第三明修證。此禅既无别次位。还约根
本次位辨修證也。第一先明修證初禅之相
如大集经说。言初禅者亦名为具。亦名为离。
离者谓离五盖。具者谓具五支。五支者谓觉
观喜安定。云何为觉如心觉大觉思惟大思
惟观于心性是名为觉。云何为观观心行大
行。遍行随意是名为观。云何为喜如真实知
大知心动至心是名为喜。云何为安。谓心
安身安受安受于乐触是名为安。云何为定。
谓心住大住不乱于缘不谬无有颠倒是名为
定。即是彼经略释修證通明初禅之相。推此
经文所明五支则与馀经论所明大异。故须
别释今先释如心。如心者即是初禅前方便
定发也亦即是未到地。但證不孤发要由修
习。云何修习行者。从初安心即观于息色心
三事俱无分别。观三事者必须先观息道。云
何观息。谓摄心静坐调和气息。一心谛观息
想遍身出入。若慧心明利。即觉息入无积聚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29c 页 T46-0529.png
出无分散。来无所经由去无所履涉。虽复明
觉息入出遍身。如空中风性无所有。是则略
说观息如心相。次观色如行者。既知息依于
身离身无息。即应谛观身色如此色本自不
有。皆是先世妄想因缘招感。今世四大造色
围虚空故。假名为身。一心谛观头等六分三
十六物及四大四微一一非身。四微四大亦
各非实尚不自有。何能生六分之身三十六
物无身色可得。尔时心无分别即达色如。次
观心如行者。当知由有心故。则有身色去来
动转。若无此心谁分别色。色因谁生。谛观此
心藉缘而有。生灭迅速不见住处亦无相貌。
但有名字。名字亦空即达心如行者。若不得
三性别异名为如心。复次行者若观息时。既
不得息即达色心空寂。何以故。三法不相离
故。色心亦尔。若不得色心三事。即不得一切
法。所以者何。由此三事和合。能生一切阴入
界众苦烦恼。善恶行业往来五道流转不息。
若了三事无生则一切诸法本来空寂。是则
略说修习如心之相。第二明證相。此亦具有
證欲界未到地相。行者如上观察三性悉不
可得。其心任运自住真如。其心泯然明净名
欲界定。于此定后心依真如法。心泯然入定
与如相应。如法持心心定不动。泯然不见身
息心三法异相。一往犹如虚空故名如心。即
是通明未到地也。次释初禅发相如前引经
说此应具释五支證相。今先据觉支为本觉
义既成。释馀四支则从可见。所以经言觉大
觉。觉者觉根本禅觉触发相故名为觉此事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0a 页 T46-0530.png
如前说但轻重有异。大觉者豁然心目开明。
明见三事发相名为大觉。此傍释未是正意。
复次今当分别觉大觉义。所言觉者。觉世间
相也大觉出世间也此即对真俗二谛释之。
亦有漏无漏义意在此。今明世间则有三种。
一根本世间一期正报五阴是也。二义世间
者知根本之法与外一切法义理相关也。三
事世间者发五通时悉见一切众生种类及世
间事也。世间既有三种。出世间对世间亦为
三。所以者何。众生根有下中上利钝不等。是
故虽同證此初禅境界浅深其实有异。故须
约三义分别證初禅不同。第一先释约根本
世间出世间。明觉大觉五支成初禅之相。即
为二意。第一先明初禅发相。第二即释成觉
大觉五支差别之相。一先明初禅发之相。即
为三意品次不同。一者。初发。二次。三后。一
初发相行者。发初禅时。即豁然见自身九万
九千毛孔空疏气息遍身毛孔出入。虽心眼
明见遍身出入。而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来无
所经由去无所履涉。即见身内三十六物一
一分明。三十六物者。诸发毛爪齿薄皮厚皮
筋肉骨髓脾肾心肝肺小肠大肠胃胞胆屎尿
垢汗泪涕唾脓血脉黄痰白痰癊肪𦙽脑膜。
此三十六物十是外物。二十六是内物。二十
二是地物。十四是水物。已见风水地相分明。
复觉诸物各有热气煎煮火相分明。观此四
大犹如四蛇同处一箧。四大蚖蛇其性各异。
亦如屠牛之人分肉为四分。谛观四分各不
相关行者亦尔。心大惊悟。复次行者非但见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0b 页 T46-0530.png
身三十六物四大假合不净可恶。亦觉知五
种不净之相。何等为五。一者见外十物相不
净心生厌患。是名自相不净。二者见身内。二
十六物内性不净。是名自性不净。三者自觉
此身从歌罗逻时父母精血和合以为身种。
是名种子不净。四者此身处胎之时在生熟
二脏之间。是名生处不净。五者及其此身死
后捐弃冢间坏烂臭秽。是名究竟不净。当知
此身从始至终不净所成无一可乐甚可厌
恶。我为无目忽于昔来著此不净臭烂之身
造生死业。于无量劫今始觉悟。悲喜交怀。五
种不净如摩诃衍论广说。复觉定内心识缘
诸境界念念不停。诸心数法相续而起。所念
相异亦复非一。是名初禅初證之相。次明中
證相。行者住此定内三昧渐深觉息后五脏
内生息相各异。所谓青黄赤白黑等随脏色
别。出至毛孔若从根入色相亦不同。如是分
别气相非一。复见此身薄皮厚皮膜肉。各有
九十九重。大骨小骨三百六十及髓。各有九
十八重。于此骨肉之间有诸虫。四头四口九
十九尾。如是形相非一。乃至出入来去音声
言语亦悉觉知。唯脑有四分。分有十四重。身
内五脏叶叶相覆犹如莲华孔窍空疏内外相
通。亦各有九十九重诸物之间亦各有八十
户虫。于内住止互相使役。若行者心静细时
亦于定内闻诸虫语言音声。或时因此发解
众生言语三昧。身内诸脉心脉为主。复从心
脉内生四大之脉。一大各十脉。十脉之内一
一复各九脉合成四百脉。从头至足四百四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0c 页 T46-0530.png
脉。内悉有风气血流相注。此脉血之内亦有
诸细微之虫依脉而住。行者如是知是知身
内外不实犹如芭蕉。复观心数随所缘时悉
有受想行识四心差别不同。三明后證之相。
行者三昧智慧转深净明利。复见气息调和
同为一相如琉璃器非青黄赤白。亦见息之
出入无常生灭悉皆空寂。复见身相新新无
常代谢。所以者何。饮食是外四大入腹资身
时新四大既生。当知故身随灭。譬如草木新
叶既生故叶便落。身亦如是。愚夫不了谓是
惜身。智者于三昧内。觉此身相无常所迁新
新生灭空无自性色不可得。复各一念心生
之时即有六十刹那生灭。或有人言。六百刹
那生灭迅速。空无自性心不可得。第二明释
成觉观五支之相即为五。第一释觉支经说
觉支云。觉大觉思惟大思惟大思惟观于心
性。约此五句以明觉相。今先释觉大觉二句。
此约世间出世间境界分别故。有此二觉之
异。世间境即是异相。出世间境即是如相。此
之如异即是真俗二谛之别名也。今约观门
浅深易见。今当具依摩诃衍分别。论云。有
三种上中下。如异既有三种觉大觉亦应为
三也。论意分别假名为异。分别四大实法同
体名为下如。分别地大异馀三大名为异。同
一无常生灭不异名次如。无常生灭名为异。
生灭即空无异名上如。今即约禅为下中上
品明观门浅深之相。第一先明下品觉相。觉
气息入出青黄赤白诸色隔别名为觉。觉此
诸息同一风大无异名大觉。次觉三十六物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1a 页 T46-0531.png
隔别名为觉。觉馀三大无有别异名大觉。觉
于心数非一名为觉。同是四心无异名大觉。
第二明中品觉者。息是风大名为觉。觉息生
灭无常名大觉。觉馀三大各别名为觉。觉同
一无常生灭不异名大觉。觉四心。差别不同
名为觉觉无常生灭不异名大觉。第三明上
品觉者。觉息无常为异者。此息为八相所迁
故无常。何等为八相。一生。二住。三异。四灭。
五生生。六住住。七异异。八灭灭。此八种相迁
法体别异非一名为觉。觉息本空寂无八相
之异名大觉。觉馀三大各有八相别异名为
觉。觉馀三大本来空寂无八相之异名大觉。
觉心八相所迁别异非一名为觉。觉心本来
空寂无八相之异名大觉。所以者何。若心即
是八相。八相即是心者则坏有馀相。所以者
何。今息色亦即是八相。八相亦即是息色八
相无异故息。色心三事亦应无异。若尔说心
时即应是说息色。今实不尔坏乱世谛相故。
如人唤火应得水来。说心一向即是息色过
同于此。复次若离心有八相离八相有心者。
此则心非八相八相非心。若心非八相则心
但有名无相。无相之法是不名心。若八相离
心八相则无所迁。即不名八相。八相无所相
故。如是审谛求之则心与八相本自不有。亦
不依他有性性如虚空无一异相故名大觉。
觉前息色一一亦当如是分别。此则略说上
品觉大觉之相。次释思惟大思惟二句。此还
约前觉大觉说。所以者何。初心觉悟真俗之
相名觉大觉。后心重虑观察名思惟大思惟。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1b 页 T46-0531.png
对小觉后说思惟大觉后说大思惟。此义易
见不烦多释。次释观于心性者即是返观能
思惟大思惟之心也。所以者何。行者虽能了
于前境而不能返达观心则不会实道。今即
返照能观之心。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
若从观心生若从非观心生二俱有过。当知
观心毕竟空寂五句释觉支竟。第二次释观
支。经云。若观心行大行遍行随意。观心者
即是前观于心性也。行大行者声闻之人以
四谛为大行。当观心时即具四谛正观。所以
者何。若人不了心故。无明不了造诸结业。名
为集谛。集谛因缘必招未来名色苦果。是名
苦谛。若观心性即是具足戒定智慧。行三十
七品故名道谛。若有正道则现在烦恼不生。
未来苦果亦灭。名为灭谛。是名声闻大行。若
缘觉人以十二因缘为大行。若是菩萨即入
无生。正道正观證于寂定琉璃三昧。毛孔见
佛入菩萨位也。则略明三乘大行之道相也。
遍行者观行未利。亦并约心而观四谛。名为
大行。今观道稍利能遍历诸缘。观于四谛出
十六行观故名遍行。随意者。若是遍行虽在
定内得见诸缘。出禅定时则观不相应。今随
意者随出入定观一切法。任运自成不由作
意是名随意。此则略释观支相也。第三明喜
支。喜支者。经言。如真实知大知心动至心是
名为喜。如真实知者。即是上来观于心性四
谛真理也。大知者如上观行。若心审谛停住
缘内称观而知。故言如真实知。若豁然开悟
称理而知心生法喜故名大知。心动至心者。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1c 页 T46-0531.png
既得法喜心动。若随此喜则为颠倒。今了此
喜无即得喜性即得喜性故名至心。是名为
喜。第四次明安支。安支者。经言。若身安心
安受安受于乐触。是名为安。身安者。了达身
性故。不为身业所动即得身安。故名身安。心
安者。了达心性故。不为心业所动即得心乐。
故名心安。受安者。能观之心名之为受。知
受非受断诸受故。名之为乐。故名受安受于
乐触者。世间出世间二种乐法成就。乐法对
心故受于乐。第五次明定支者。经言。若心住
大住不乱于缘不谬无有颠倒。是名为定。心
住者。住世间定法持心不散故名住。大住者。
住真如定法持心不散故。不乱于缘者。虽住
一心。而分别世间之相不乱也。不谬者。谬名
妄谬。谛了真如妄取不起。故言不谬。不颠
倒者。若心偏取世间相。即随有见沈没生死。
不得解脱若心偏取如相即随空见破世间因
果不修善法。是大可畏处。行者善达真俗离
此二种邪命。名不颠倒。复次若二乘之人得
此心破四倒。名不颠倒。若是菩萨得此一心
能破八倒。名不颠倒。行者初得觉支成就。即
觉身息不实犹如芭蕉 今得住此一心定支
成就。心既寂静于后泯然微细。即觉身息之
相不实犹如聚沫。是则略明下根行者證通
明初禅之相第二次释约义世间明中。次根
行者进證初根五支之相即为二。一者正明
义世间相。二者即释成觉义。就第一释义世
间为二意。一明外义世间。二明内义世间。今
释外义世间复为三意。一正明根本世间因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2a 页 T46-0532.png
缘。二明根本与外世界相关。三明王道治正。
第一释觉知根本世间因缘生义。行者初得
初禅既已證见根本世间。尔时或见道或未
见道。今欲深知此根本世间一期果报因何
而生。尔时于三昧内心慧明利谛观身内三
十六物四大五阴。以愿知心愿知此身何因
缘。有三昧智慧福德善根力故。即便觉知。如
是身命皆由先世五戒业力。持于中阴不断
不灭。于父母交会之时业力变识即计父母
身分精血二渧大如豆子以为己有识托其
间。尔时即有身根命根识心具足。识在其间。
具有五识之性。七日一变如薄酪凝酥。于后
渐大如鸡子黄。业力因缘变此一身内先为
者五脏安置五识。尔时即知不杀戒力变此
身内。次为肝脏。则魂依之。不盗戒力变此
身内以为肾脏则志依之。不淫戒力变此身
内为肺脏则魄依之。不妄语戒力变此身内
以为牌脏则意依之。不饮酒戒力即变身内
以为心脏则神依之。此魂志魄意神五神即
是五识之异名也。五脏宫室既成则神识则
有所栖。既有栖托便须资养五戒业力复变
身内以为六府神气。府养五脏及与一身。府
者胆为肝府。盛水为气合润于肝。小肠为心
府。心赤小肠亦赤。心为血气。小肠亦通血
气。主润于心入一身。故大肠为肺府。肺白
大肠亦白。主杀物益肺成化一身。胃为脾府。
胃黄脾亦黄。胃亦动作黄间通理脾脏气入
四支。膀胱为肾府。肾府黑膀胱亦黑。通湿气
润肾。利小行肠故三焦合为一府分。各有所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2b 页 T46-0532.png
主。上焦主通津液清温之气。中焦主通血脉
精神之气。下焦主通大便之物。三焦主利上
下。五脏之神分治六府。六府之气以成五官
之神。主治一身义。府脏相资出生七体。肾生
二体。一骨二髓。肾属于水以水内有砂石。故
即骨之义也。肝生二体一筋二肠。肝为木。木
为地筋。故生筋肠也。心生血脉心色赤。属血
以通神气其道自然。脾生肌肤脾为土肌肤
亦土。肺生于皮肺在众脏之上故。皮亦是一
身之上。是为五脏能生七体亦名七支。肺为
大夫在上下舍不义肝。为尉仁心在中央禀
种种脾。在其间平五味。肾在下冲四气增长。
七体成身骨以柱之髓以膏之筋以缝之。脉
以通之血以润之肉以裹之皮以覆之。以是
因缘则有头身手足大分之躯。馀骨为齿。馀
肉为舌。馀筋为爪。馀血为发。馀皮为耳。识神
在内。戒力因缘则五胞开张。四大造色清净
变为五情。是以对尘则依情。以识知五色因
缘则生意识。尘谢则识归五脏。一期果报四
大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具足成就。此则略说
一期果报根本世间义所因由。问曰。若言识
从内出在五根间识别五尘。与外道义有何
异耶。答曰。如净名经说。不舍八邪而入八正。
亦云。六十二见是如来种。此言何谓如是等
义。皆出提谓经明非人所作。若于此义不了
在下自当可见。第二释内世间与外国土义
相关相。行者三昧智慧愿智之力谛观身时。
即知此身具彷天地一切法俗之事。所以者
何。如此身相头圆象天。足方法地。内有空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2c 页 T46-0532.png
种。即是虚空腹温暖法春夏背刚强法秋冬。
四季体法四时大节十二法十二月。小节三
百六十法三百六十日。鼻口出气息法山泽
溪谷中之风气。眼目法日月眼开闭法昼夜
发法星辰。眉为北斗。脉为江河。骨为玉石。
皮肉为地土。毛法丛林五脏在内在天法五
星。在地法五岳在阴阳法五行在世间法五
谛内为五神。修为五德。使者为八卦治罪为
五刑。主领为五官升为五云化为五龙。心为
朱雀。肾为玄武。肝为青龙。肺为白虎。脾为
句陈。此五种众生则摄一切世间禽兽悉在
其内。亦为五姓。谓宫商角徵羽。一切万姓
并在其内。对书典则为五经。一切书史并从
此出。若对工巧。即是五明六艺。一切技术悉
出其间。当知此身虽小义与天地相关。如是
说身非但直是五阴世间。亦是国土世间。第
三释身内王法治正义。行者于三昧内愿智
之力。即复觉知身内。心为大王上义下仁故。
居在百重之内。出则有前后左右官属侍卫。
肺为司马。肝为司徒。脾为司空。肾为大海中
有神龟。呼吸元气行风致雨通气四支。四支
为民子。左为司命。右为司录。主录人命。齐中
太一君亦人之主柱。天大将军特进君王。主
身内万二千大神。太一有八使者八卦是也。
合为九卿。三焦关元为左社右稷主奸贼。上
焦通气入头中为宗庙。王者于间治化。若心
行正法群下皆随则治正清夷。故五脏调和
六府通适。四大安乐无诸疾恼终保年寿。若
心行非法则群僚作乱。互相残害故。四大不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3a 页 T46-0533.png
调诸根暗塞。因此抱患致终。皆由行心恶法
故。经言。失魂即乱。失魄则狂。失意则惑。失
志则忘。失神则死。当知外立王道治化皆身
内之法。如是等义具如提谓经说。第二明内
世间义相关者。上来所说并与外义相关。所
以者何。佛未出时诸神仙世智等亦达此法
名义相对故说前为外世间义也。是诸神仙
虽复世智辩聪能通达世间。若住此分别终
是心行理外未见真实。于佛法不名圣人。犹
是凡夫轮回三界二十五有未出生死。若化
众生名为旧医。亦名世医。故涅槃经云。世医
所疗治差已还复发。若是如来疗治者差已
不复发。此如下说。今言内义世间者。即是如
来出世广说一切教门名义之相以化众生。
行者于定心内意欲得知佛法教门主对之
相。三昧智慧善根力故。即便觉知。云何知如
佛说五戒义为对五脏已如前说。若四大五
阴十二入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悉人身内
也。即知四大此义为对。五脏风对肝。火对
心。水对肾地对肺脾。若闻五阴之名寻即觉
知对身五脏。色对肝。识对脾。想对心。受对
肾。行对肺。名虽不次而义相关。若闻十二入
十八界。亦复即知对内五脏。十入十五界义
自可见。二入三界今当分别。五识悉为意入
界。外五尘内法尘以为法入界。此即二十三
界相关。意识界者初生五识为根。对外法尘
即生意识名意识界。若闻五根亦知对内五
脏。忧根对肝。苦根对心。喜根对肺。乐根对
肾舍根对脾。五根因缘则具有三界。所以者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3b 页 T46-0533.png
何。忧根对欲界。苦根对初禅。喜根对二禅。乐
根对三禅。舍根对四禅乃至四空定皆名舍
俱禅。当知三界亦为五脏其义相关。闻说四
生亦觉知此义关五脏。所以者何。欲界具五
根。五根关五脏。五脏关四大。四大对四生。一
切卵生多是风大性身能轻举故。一切湿生
多是水大性因湿而生故。一切胎生多属地
大性其身重钝故。一切化生多属火大性火
体无而欻有故。亦有光明故。如来为化三界
四生故。说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当知此
三法药神丹悉是对治众生五脏五根阴故
说。所以者何。如佛说一心四谛义。当知集谛
对肝因属初生故。苦谛对心果是成就故。道
谛对肺金能断截故。灭谛对肾冬藏之法已
有还无故。一心已对脾开通四谛故。乃至十
二因缘六波罗蜜类此可知也。此三种法藏
则广摄如来一切教门。是故行者。若心明利
谛观身相。即便觉了一切佛法名义故。华严
经言。明了此身者。即是达一切。是则说内
义世间义相关之相。意在幽微非悟勿述。第
二次释成觉五支义者。亦为三义。一下。二次。
三上。今先释觉支三义。一下觉大觉者。行
者于静心内悉觉上来所说内外二种世间之
相。分别名义不同。即是隔别之相故名觉义
世。觉义世间故名觉。大觉者觉一切外名义
虽别而无实体但依五脏。如因肝说不杀戒
岁星太山青帝木魂眼识仁毛诗角性震等诸
法。此诸法不异肝。肝义不异不杀戒等。即是
如故名大觉。觉馀一切法如四脏亦如是。第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3c 页 T46-0533.png
二次明觉大觉者。行者觉知肝虽如不杀戒
等一切法。而肝非肺脾心肾等一切法。了知
别异名为觉。觉肝等诸法无常生灭不异。四
脏等诸法无常名大觉。第三次明上觉大觉
者。行者觉知肝等诸法八相别异名为觉。觉
此肝等诸本来空寂无有异相名大觉。如此
分别觉大觉及世间出世间相。虽与前同而
亦有异。深思自当可见。次释思惟大思惟者。
观于心性之义类如前说。是则略明约义世
谛中。辩初禅觉支之相馀观喜安定等亦当
如是一一分别。第三释事世间者。此据得初
禅时获六神通。见世谛事了了分明。如观掌
内庵摩勒果此则现睹众事不同上说以义
比类惟忖分别世事也。今就明事世间内亦
为二意。第一正见事世间相。第二释成觉观
五支义。今释第一事世谛相者。上根行人福
德智慧利故。證初禅时有二因缘得五神通。
一者自发。二者修得一自发者是人入初禅
时深观根本世间三事。即能通达义世间相。
觉义世谛时三昧智慧。转更深利神通即发。
更得色界四大清净造色眼成就。以此净色
之心眼彻见十方一切之色事相分明。分别
不乱名天眼通。所馀天耳他心宿命身通亦
复如是。得五通故明见十方三世色心境界
差别不同众生种类国土相貌一一有异。是
为异见事世间也。故经言。深修禅定得五神
通。第二修得五通见事世间者。如大集经言。
法行比丘获得初禅。入禅已欲得身通系心
鼻端观息入出。深见九万九千毛孔息之出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4a 页 T46-0534.png
入。见身悉空乃至四大亦复如是。如是观已
远离色相获得身通。乃至四禅亦复如是云
何法行比丘获得眼通。若有比丘得初禅。观
息出入真实见色。既见色已作是思惟。如我
所见三世诸色。意欲得见随意即见。乃至四
禅亦复如是。云何法行比丘得天耳通。憍陈
如。若有比丘得初禅。观息出入次第观声乃
至四禅亦复如是。云何法行比丘得他心智
通。若有比丘观息出入。得初禅时修奢摩他
毗婆舍那。是名他心智乃至四禅亦复如是。
云何法行比丘得宿命智。憍陈如。若有比丘
观出入息。得初禅时即获眼通。获眼通已观
于初有歌罗逻时乃至五阴生灭。乃至四禅
亦复如是。既得五通。即能见十方三世九道
圣凡众生种类国土所有一一相貌差别不
同。是名修得神通见事世间通达无阂。第二
次释成觉观五支义。今先释觉。亦为三义一
下。二中。三上。下觉大觉者。用天眼通彻见诸
色分别众生种类非一。国土所有差别不同
名字亦异故名为觉也。大觉者。即觉世间所
有但假施设。谛观四大即不见有世间差别
之异。了了分明故名大觉。馀四通亦尔。第二
明次品觉大觉者。用天眼通见四大色即知
其性各异故名为觉。知四大无常生灭。性无
差别故名大觉。馀四通亦尔。第三明上品觉
大觉者。用天眼通明见无常之法八相有异。
是名为觉。觉知八相之法本来空寂一相无
相故名大觉。馀四通亦尔。此则略说用五神
通见事世间觉大觉相。思惟大思惟观于心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4b 页 T46-0534.png
性。成就觉支之相类如前说。馀观支喜安定
等亦当如是一一分别。行者当知。若声闻缘
觉得此禅故依定。获得不坏解脱无碍解脱
三明六通故。名通明观。若菩萨大士住此禅
时。即得无碍大陀罗尼。乃至四禅亦复如是。
次明二禅。自此已下乃至非想灭定禅门转
复深妙。事相非一宁可具辩今但别出经文。
略释正意而已。所言二禅者。经云。二禅者亦
为名离。亦名为具。离者同离五盖。具者具足
三支。谓喜安定。释曰。行者于初禅后心患
初禅觉观动散。摄心在定不受觉观。亦知上
地不实谛观息色心三性。一心缘内觉观即
灭。则发内净大喜三昧。于定内见身如泡具
二禅行。次明三禅。经云。三禅者亦名为离。
名亦为具。离者同离五盖。具者具足五支。谓
念舍慧安定。释曰。行者于二禅后心患厌大
喜动散摄心不受。亦知上地不实摄心谛观。
喜法即谢发身乐。即于定内见身如云成三
禅行。次明四禅相。经云。四禅者亦名为离。亦
名为具。离者。谓同离五盖。具者。具足四支。
谓念舍不苦不乐定。释曰。行者于三禅后心
厌患乐法一心不受。亦知四禅非实谛观三
性即豁然明净三昧智慧与舍俱发。心不依
善亦不附恶正住其中即于定内见身如影
具四禅行。次明空处。经言。观身厌患。远离
身相一切身触喜触乐触。分别色相远离色
阴。一心观无量空处。是名比丘得空处定。释
曰。此可为二义。一者通观上下。二者但约自
地及以上。通上下者。经观身厌患远离身相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4c 页 T46-0534.png
者。深知欲界之身过罪非一。身分皆不可得
也。身等三触对初禅二禅三禅。对可见。分别
色相者。分别欲界色身乃至四禅色一一别
异。不实亦知空处未离色法也。远离色阴及
观无量空处者并如前。根本禅内灭三种色
法与虚空相应也。二并约自地释者。观身厌
患远离身相者。厌患如影之色覆蔽于心。观
此影色亦不可得也。身等三触者别喜根前
已坏。此是四禅色起触心生三触也。分别色
相者。分别四禅喜乐及如影之色皆虚诳也。
远离色阴及观无量空处。不异前说。次明识
处定相者。经言。若有比丘。修奢摩他毗婆舍
那。观心意识自知此身不受三受。以得远离
是三种受。是名比丘得识处定。释曰。心意
随者。心者即是舍空定缘三性入识处定。行
者用三昧摄智慧。虽知三性不实为免空难
一心缘识即入识处定也。自知此身不受三
受者。缘色四句空处虽离初句。而犹受后三
句今识处缘识入定则迥离色界四句。所有
四受悉属于识。故云自知此身不受三受。亦
得言不受苦乐等三受也。已得远离是三种
受名识处定相。次明少识处定相者。经言。若
有比丘观三世空。知一切行亦生亦灭空处
识处亦生亦灭。作是观已次第观识。我今此
识亦非识非非识。若非识者是名寂静。我今
云何求断此识。是名得少识处定。释曰。观三
世空一切诸行亦生亦灭者。深观自地及上
下心数悉是有为之相虚诳不实。次第观识
者。是观识处亦识。非识非非识者。即通知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5a 页 T46-0535.png
所有法不可得也。若非识者是名寂静。我今
云何求断此识者。即是念灭识之方便缘非
识之法。入少识处定也。次明非想定者。经
言。若有比丘有非心想。作是思惟。我今此想
是苦是漏是疮是痈是不寂静。若我能断如
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寂静。若有比丘能断
如是非想非非想者是名获得无想解脱门。
何以故。法行比丘作是思惟。若有受想。若有
识想。若有触想若有空想。若非想非非想。是
等皆名粗想。我今若修无想三昧则能永断
如是等想。是故见于非想非非想为寂静处。
如是见已入非非想定。已不受不著即破无
明。破无明已名获阿罗汉果。释曰。有非心想
者即无想定也。是苦是漏等。即是观无想定
过罪也。若我能断如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
寂静。非想者即是无想定也。及非非想者已
逆见上地之过应断除。是寂静者破非想定
故。获涅槃之寂静也。若有比丘能断如是非
想。获得无想解脱门者。一切三界之定皆名
为想。今断此想获得无想三昧。即能于非想
定破无明发无漏。得阿罗汉果證涅槃也。法
行比丘若有受想已下即是重释出上意。义
可见也。又经言前三种定二道所断。后第四
定终不可以世俗道断。凡夫于非想处虽离
粗烦恼。而亦具有十种细法。以其无粗烦恼
故。一切凡夫谓是涅槃。广说如经。释曰。此明
凡夫等智于非想不能发无漏也。次经云。憍
陈如。若比丘修习圣道。厌离四禅四空处观
于灭庄严之道者。释曰。此明通观于想后得
释禅波罗蜜修證第七之四(修證通明观)¶ 第 535b 页 T46-0535.png
入灭尽也。此义下背舍中当具说。行者入此
法门不取实际作證。具足大悲方便一切佛
法。起六神通度脱众生。即是约一种法门明
摩诃衍也。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