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A¶ 第 690b 页
* No. 915-A
重刊删定止观序
铠庵吴 克巳 撰
奇哉。救世明道之书。不图复行于今也。使王公大人
知有此书。必不至信谗以废毁。使搢绅先生知有此
书。必不至立论以抵排。使启禅关者能读此书。其肯
以教外别传自欺乎。使寻经论者能读此书。其肯以
分别名相自困乎。矧欲使薄海内外家藏此书。展转
开导。了达此义。又孰肯贪于粗弊五欲而不早求解
脱者乎。是皆内教弟子护持教法之大略也。子贡好
辨。孔道以明。孟子岩岩。功堪继禹。斯言槩之。谁曰不
信。
* 止观十大章
卷上
重刻序
一大意
一发大心 二修大行 三感大果
915-A¶ 第 690c 页 X55-0690.png
四裂大网 五归大处
二释名 三体相
五偏圆 六方便
卷中
七正观十境
一阴境十乘
一观不思议 二发菩提心 三巧安止观
四破法遍 五识通塞 六调道品
七对治助开 八知次位 九修安忍
十离法爱
卷下
二烦恼 三病患 四业相
五魔事 六禅定 七诸见
八上慢 九二乘
十菩萨
八果报 九起教 十指归
附
智者大师传论
中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州兼劝农市舶
使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胡劝缘开印流行。
朝奉郎尚书职方员外郎分司南京护军崔
舍俸金开版。
二公乃中朝名贤。今刊仍旧存之。示不忘本。
915-A¶ 第 691a 页 X55-0691.png
* No. 915-B
天台止观统例
唐翰林学士守右补阙安定 梁肃 述
夫止观何为也。导万法之理而复于实际者也。
实际者何也。性之本也。物之所以不能复者。昏与动
使之然也。照昏者谓之明。驻动者谓之静。明与静止
观之体也。在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智定。因谓之行。
果谓之成。行者行此者也。成者證此者也。厚夫圣人
有以见惑足以丧志。动足以失方。于是乎止而观之。
静而明之。使其动而能静。静而能明。因相待以成法。
即绝待以照木。立大车以御正。乘大事而总权。消息
乎不二之场。鼓舞于说三之域。至微以尽性。至赜以
体神。语其近则一毫之善可通也。语其远则重玄之
门可窥也。用至圆以圆之。物无偏也。用至实以实之。
物无妄也。圣人举其言。所以示也。广其目。所以告也。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拟而议之。使自至之。此止观所
由作也。夫三谛者何也。一之谓也。空假中者何也。一
之目也。空假者相对之义。中道者得一之名。此思议
之说。非至一之旨也。至一即三。至三即一。非相合而
然也。非相生而然也。非数义也。非强名也。自然之理
也。言而传之者迹也。理谓之本。迹谓之末。本也者圣
人所至之地也。末也者圣人所示之教也。由本以垂
915-A¶ 第 691b 页 X55-0691.png
迹。则为小为大。为通为别。为顿为渐。为显为秘。为权
为实。为定为不定。循迹以返本。则为一为大。为圆为
实。为无住为中。为妙为第一义。是三一之蕴也。所谓
空也者。通万法而为言者也。假也者。立万法而为言
者也。中也者。妙万法而为言者也。破一切惑莫盛乎
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
举中则无法非中。目假则无法非假。举空则无法不
空。成之谓之三德。修之谓之三观。举其要。则圣人极
深研几穷理尽性之说乎。昧者使明。塞者使通。通则
悟。悟则至。至则常。常则尽矣。明则照。照则化。化则成。
成则一矣。圣人有以弥纶万法而不差。旁礴万劫而
不遗。焘载恒沙而不有。复归无物而不无。寓名之曰
佛。强号之曰觉。究其旨。其解脱自在莫大极妙之德
乎。夫三观成功者如此。所谓圆顿者。非渐次。非不定。
指论十章之义也。十章者。恢演始末。通道之关也。五
略者。举其宏纲截流之津也。十境者。发动之机。立观
之谛也。十乘者。妙用所修。发行之门也。止于正观而
终于见境者。义备故也。阙其馀者。非所修之要故也。
乘者何也。载物而运者也。十者何也。成载之事者也。
知其境之妙不行而至者。德之上也。乘一而巳矣。岂
藉夫九哉。九者非他。相生之说。未至者之所践也。故
发心者发无所发。安心者安无所安。破遍者遍无所
破。爰至馀乘。皆不得巳而说也。至于别其义例。判为
章目。推而广之不为繁。统而简之不为少。如连环不
915-A¶ 第 691c 页 X55-0691.png
可解也。如贯珠不可杂也。如悬镜不可弇也。如
通川不可遏也。义家多门非诤论也。按经證义非虚
说也。辩四教浅深。事有源也。成一事因缘。理无遗也。
噫。止观其救世明道之书乎。非夫圣智超绝卓尔独
立。其孰能为乎。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
乎。今之人乃专用章句文字从而释之。又何疏泥耶
。或称不思议境与不思议事皆极圣之域。等觉
至人犹所未尽。若凡夫生灭心行。三惑浩然。于言说
之中。推上妙之理。是犹醯鸡而说大鹏。夏虫之议曾
冰。其不可见明矣。今止观之说。文字万数。广论果地。
无益初学。岂如暗然。自修功至自至。何必以早计为
事乎。是大不然。凡所谓上圣之域。岂隔阔辽夐。与凡
境天绝欤。是唯一性而巳。得之谓悟。失之谓迷。
一理而巳。迷而为凡。悟而为圣。迷者自隔。理不隔也。
失者自失。性不失也。止观之作。所以辨异同而究圣
神。使群生正性而顺理者也。正性顺理。所以行觉路
而至妙境也。不知此教者。则学何所入。功何所施。智
何所发。譬如无目昧于日月之光。行于重
险之处。颠踣堕落可胜纪乎。噫。去圣久远。贤人不出。
庸昏之徒含识而巳。致使魔邪诡惑。诸党并炽。空有
云云。为坑为阱。有胶于文句不敢动者。有流于漭浪
不能住者。有太远而甘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
是者。有枯木而称定者。有窍号而称慧者。有奔走非
道而言权者。有假于鬼神而言通者。有放心而为广
915-A¶ 第 692a 页 X55-0692.png
者。有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传为口诀者。凡此之
类。自立为祖。继祖为家。反经非圣。昧者不觉。仲尼有
言。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悲夫隋开皇十
七年智者大师去世。至皇朝建中。垂二百载。以斯文
相传凡五家师。其始曰灌顶。其次曰晋云威。又其次
曰东阳小威。又其次曰左溪朗公。其五曰荆溪然公。
顶于同门中慧解第一。能奉师训集成此书。盖不以
文辞为本故也。或失则繁。或得则野。当二威之
际。缄授而巳。其道不行。天宝中左溪始弘解说。而知
者盖寡。荆溪广以传记数十万言网罗遗法。勤矣备
矣。荆溪灭后。知其说者适三四人。古人云。生而知之
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夫生
而知之者。盖性德者也。学而知之者。天机深者也。若
嗜欲深。耳目塞。虽学而不能知。斯为下矣。今夫学者
内病于蔽。外役于烦。没世不能通其文。数年不能得
其益。则业文为之屦校梏足也。棼句为之簸糠眯目
也。以不能喻之师。教不领之弟子。止观所以未光大
于时也。子常戚戚于是。整其宏纲。撮其机要。其理之
所存。教之所急。或易置之。或引伸之。其义之迂。其辞
之鄙。或薙除之。或润色之。大凡浮疏之患。十愈其九。
广略之宜。三存其一。是袪鄙滞。导蒙童。贻诸他人。则
吾岂敢。若同见同行。且不以止观罪我。亦无隐乎尔。
建中上元甲子首事笔削三岁岁在析木之津功毕
云耳(梁君删定止观。撰统例以系其后。犹王辅嗣注易之有略例也。今刊私擢于前。欲披阅者预识
915-A¶ 第 692b 页 X55-0692.png
纲纪。临文隢然。修习无滞)。No. 915
删定止观卷上
梁 氏
* 叙缘起
初天台智者大师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
三圆顿。三者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渐初亦
知实相。实相难至。渐次易行。先修归戒。止彼三恶。达
三善道。次修禅定。止欲界散网。达色无色定道。次修
无漏。止三界狱。达涅槃道。次修慈悲。止于自證。达菩
萨道。后修实相。止二边偏。达常住中道。先浅后深。如
登梯隥。是为渐次止观。不定者。无别意趣。但约前渐
后顿。更前更后。互浅互深。或事或理。或息观为止。或
照止为观。如金刚宝置之日中。无定色相。是名不定
止观。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
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巳界.佛界.众生界
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
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證。
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
915-A¶ 第 692c 页 X55-0692.png
相。无复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自初至
后。无二无别。如通者飞腾是名圆顿止观。为三根性。
说三法门。引三譬喻。渐次.不定置而不论。今依经直
明圆顿。如华严妙德贤首曰。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
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彼一念功德。深广无涯
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能尽。此菩萨闻圆法。起圆信。
立圆行。住圆位。以圆功德而自庄严。以圆力用建立
众生。云何闻圆法。闻生死即法身。烦恼即般若。结业
即解脱。虽有三名而无三体。虽是一体而立三名。是
三即一相。其实无有异。法身究竟。般若解脱亦究竟。
般若清净。馀亦清净。解脱自在。馀亦自在。闻一切法
亦尔。是名闻圆法。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
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
二三是照一二三。无遮无照。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
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圆信。云
何圆行。志求菩提。不馀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
寂。有边所动。直入中道。是名圆行。云何圆位。谓入初
住时。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是
名圆位。云何圆自在庄严。彼经广说自在相。或于此
根入正受。或于彼根起出说。或于一根入正受。或于
诸根起出说。或于一根双入出。或不入出。乃至一尘
一方悉如是。若委说。只于一根一尘。即入即出。即双
入出。即不入出。譬如日光周四天下。一方中。一方旦。
一方夕。一方夜半。只一日而四处见异。菩萨自在亦
915-A¶ 第 693a 页 X55-0693.png
尔。是名圆自在庄严。云何圆建立众生。或放一光能
令众生得无量利益。或得即空即假即中益。或入出
不入出益。历行住坐卧悉如是。有缘者如目睹光。无
缘者矇瞽自绝。譬如龙王竖遍六天横亘四域。兴种
种雷电云雨。而龙于本宫不动不摇。菩萨亦尔。不动
法性而有种种神用。是名圆力用建立众生。最初发
心住尚能如此。况中后心。或问。圆顿所引则尔。渐次.
不定文證云何。答。净名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
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證。三宝于是现世间。此渐
教之始也。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此不定义也。又
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
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此顿教义也。大品云。次第行。
次第学。次第道。此證渐也。又云。以众色裹摩尼珠置
之水中。随物变色。此證不定也。又云。从初发心即坐
道场。转法轮。度众生。此證顿也。法华云。如是之人。应
以此法渐入佛慧。證渐也。又云。若不信此法。于馀深
法中。示教利喜。證不定也。又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
上道。證顿也。大涅槃云。从乳出酪。乃至醍醐。渐也。又。
置毒乳中。乳即杀人。乃至置毒醍醐。醍醐杀人。不定
也。又。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顿也。
华严曰。娑伽罗龙王。车轴雨海。馀地不堪。净名曰。入
此室者。但闻诸佛功德之香。首楞严曰。捣万种香为
九。若烧一尘。具足众气。大品曰。以一切种智知一切
915-A¶ 第 693b 页 X55-0693.png
法。当学般若。法华。欲闻具足道。大经。譬如有人在大
海浴。当知巳用诸河之水。并圆顿义也。此皆三世如
来所师之法。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其文如是。亦不可
执文而自疣害。大论称。若见若不见般若。皆缚皆脱。
难者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大经云。生生不可
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净名云。其所说者无说无
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斯人不能说。斯法不可说。则
何以示人。答。此但引一边。不知其旨。大经。有因缘故
亦可得说。法华。方便因缘为众生说。又。如来常依二
谛说法。净名。文字性离即是解脱。如是则何得一向
无说。若竞说默。不解教意。去理逾远。离说无理。离理
无说。即说无说。无说即说。无二无别。即事而真。教体
如此。今人意钝。玄览则难。眼依色入。假文则易。若封
文为害。须知文非文。达一切文非文非不文。能于一
文得一切解。今开为十章如后。一大意。二释名。三体
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
指归。盖众生自无际以还。为惑所覆。不知无明即明。
今开觉之。故名大意。既知无明即明。不复流动。名止。
朗然大净。名观。闻名得体。体即摄法。法有偏圆。以偏
圆解起于方便。方便既立正观即成。当获妙报。起教
教他。同归常寂。盖十章次第之义如此。
* 大意第一
夫止观大意囊括始终。义缓难见。今略为五。谓发大
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
凡欲发心。当先辨
915-A¶ 第 693c 页 X55-0693.png
是非。非心之状有十。若其心念念在贪嗔痴。摄之不
还。拔之不出。起上品十恶。如五扇提罗。此发地狱心。
行火涂道。若其心念念欲多眷属。贪求不巳。如海吞
流。如火焚薪。起中品十恶。如调达诱众。此发畜生心。
行血涂道。若其心念念好邪謟佞媚。或阴贼忌害。亦
有好名闻四远。自比贤圣。起下品十恶。如摩揵提。此
发鬼心。行刀涂道。若其心念念常欲胜彼。尊巳陵人。
外示仁义礼智。起下品善心。行脩罗道。若其心念念
欣世间乐。志行仁义礼智。此起中品善心。行于人道。
若其心念念知三恶纯苦。人间苦乐相间。志趣天乐。
令六根不出。六尘不入。此起上品善心。行于天道。若
其心念念欲大威势。身口意所作一切弭从。此发欲
界主心。行魔罗道。若其心念念欲利智辩聪无不鉴
达。此发世智心。行尼揵道。若其心念念在三禅乐。其
乐内重。此发梵心。行色无色定道。若其心念念知善
恶轮环贤圣所离。破恶由净慧。净慧由净禅。净禅由
净戒。尚此三法。发无漏心行二乘道。若心若道。其非
甚多。略言十耳。又九种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是涅
槃。如獐独出。又九法约世间苦谛集谛。后一约出世
间道谛灭谛。有拙度而无大悲。虽染净真俗不同。今
皆双简。若得此意。历一切根尘三业四仪。皆用此观
察。十非之意可见○既简弃所非。当显了所是。是即
真实。真实之法无量。今略用三法显之。谓四谛.四弘
誓.六即菩提。四谛按大经圣行品有四种。谓生灭.无
915-A¶ 第 694a 页 X55-0694.png
生灭.无量.无作。生灭者。苦集是世间因果。道灭为出
世间因果。苦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动。道则对治
易夺。灭则灭有还无。虽世出世皆是变异。故名生灭
四谛。无生者。苦无逼迫。一切皆空。岂有空能遣空。即
色是空。受想行识亦如是。集无和合。谓因果俱空。岂
能相合。历一切烦恼亦如是。道不二。谓无能治所治。
空尚无一。云何有二。法本不然。今则无灭。不然不灭
故名无生四谛。无量者。苦集有无量相。一界尚复无
量。况复十界。唯菩萨智眼乃能通达。道灭亦有无量
相。谓析体巧拙方便曲直长短权实。差别不同。如是
方便能灭见思。如是方便能灭尘沙无明。有正有助
一一不杂。故名无量四谛。无作者。皆是实相第一义
谛。又别说四谛名十二因缘。苦是识.名色.六入.触.受.
生.老死七支。集是无明.行.爱.取.有五支。对治因缘方
便名道。无明至老死灭名灭。故大经有四种十二因
缘。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
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又论云。
为利根弟子说十二因缘不生不灭相。为钝根弟子
说十二因缘生灭相。当知谛与因缘体同名异耳。诸
经明发菩提心不一。或推理。或观佛。或闻法。或见国
土徒众。或见修诸行。或见受诸苦。事类颇多。能发一
致。今但二三以例通之。先明推理者。若谓法性
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
如云笼月不相妨害。却烦恼巳乃见法性。经云。灭非
915-A¶ 第 694b 页 X55-0694.png
真谛。因灭会真。灭尚非真。三谛焉是。烦恼中无菩提。
菩提中无烦恼。如是谛观。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名
推生灭四谛发菩提心。若谓法性不异苦集。但迷
苦集不见法性。如水结成冰。无别有冰也。达苦集无
苦集。即会法性。苦集尚是。何况道灭。经云。烦恼即菩
提。菩提即烦恼。如此谛观。上求下化。是名推无生四
谛发心。若谓法性名为实相。尚非二乘所至。况复
凡夫。出二边表别有净法。如佛藏十喻。是名推无量
四谛发心。若谓法性与一切法无二无别。凡夫尚
是。况复二乘。离凡求圣如避空求空。经云。生死即涅
槃。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是名推无作四谛发菩提心。
盖推一法即洞法界。究竟具足。通至横竖彼岸。方称
发菩提心波罗蜜。次睹佛相发心者。若见如来父
母生身。身相著明。天上天下无有比喻。愿我證得以
度众生。是名睹应佛发心。若见如来。知如来无如来。
见相好非相好。如来及相好皆如虚空。空中无佛。况
复相好。见如来非如来即见如来。见相好非相好乃
见诸相。愿我證得。以度众生。是名睹胜应发心。若见
如来身相如净明镜。无所不见。一一相好。凡圣不得
其边。梵天不见其顶。目连不穷其声。论云。无形第一
体。非庄严庄严。愿我證得。是名见报佛发心。若见如
来。知如来智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
具相三十二。一一相好皆是实相。愿我證得。是名见
法佛相发心。亦有见佛神变发心准此。次闻法发心
915-A¶ 第 694c 页 X55-0694.png
者。若闻生灭一句。即知世出世法新新生灭。念念迁
移。戒慧解脱寂静乃真。或闻生灭。即解四谛皆不生
灭。空中无剌云何可拔。谁苦谁集。谁修谁證。能所寂
然无不清净。或闻生灭。即解生灭对不生灭为二。非
生灭非不生灭为中道。中道清净。独拔在生死涅槃
之表。或闻生灭。即解生灭.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
双照生灭不生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法界秘密究
竟具足。如是于生灭一句成此四解。是名闻法发心。
乃至闻无生.无量.无作等。解皆以类达。若得此意。知
一句一切句无复障碍。犹恐难明。更以论偈释之。论
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既言因缘。那得即空。待
析因缘尽方乃会空。指方空为即空。亦名为假名者。
有为不能独立。要假众缘。赖缘故假。非施权之假。亦
名中道义者。离断常名中道。非佛性中道。若此解者。
虽三句皆空尚不成即空。况复假中。但生灭四谛义
也。若因缘法不待析破。体即是空。而不得假中。设言
假中。皆顺入空。何者。诸法即空。无主我故。假亦即空。
假施设故。中亦即空。离二边故。此即无生四谛义也。
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三种各异。无主故皆空。但有
名字故皆假。中真中机中实故皆中。但以次第先后
成无量四谛义也。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虽三而一不
相妨碍。皆是实相。悟空即悟假中。不前不后。成无作
四谛义也。当知闻一法起种种解。立种种愿。是名发
菩提心。其净土徒众修行观苦等发心。所因虽殊。例
915-A¶ 第 695a 页 X55-0695.png
此可解○欲令行愿显了故。次约四弘誓明之。夫心
不孤生。必托缘起。意根为因。法尘为缘。所起之心即
所生法。根尘迁动念念不住。色泡.受沫.想𦦨.行城.识
幻。三界无常。一箧偏苦。四山合来。无逃避处。唯当专
心戒定智慧。绝诸有流。经云。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
谛。是故久回转。是兴慈悲。发四弘誓。拔苦与乐。如释
迦之见耕垦。弥勒之观毁台。即其义也。以明了四谛
故非九缚。能起弘誓故非一脱。非缚非脱是名发真
正菩提心。只观一念心起。能生所生无不即空。无
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不住内外中间。亦不
常自有。但有名字。名之为心。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不
可得故。是为无生。思益云。苦无生。集无和合。道不二。
灭不生。大经云。解苦无苦乃至解灭无灭。而有真谛。
集既即空。不应如渴鹿逐阳𦦨。苦既即空。不应如痴
猴取水月。道既即空。不应言我行即空不行不即空。
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灭既即空。不应言众
生寿命谁于此灭而證彼灭。生死即空云何可舍。涅
槃即空云何可得。经云。我不欲令无生法中。有修道
有得果。例亦应言。不欲令无生法中。有五蕴三毒等。
但悯念众生。兴誓愿。拔两苦。与两乐。以达苦集空故
非九缚。达道灭空故非一脱。是为非缚非脱发真正
菩提心。只观一念心起。心起即假。假名之心为迷
解之本。谓四谛有无量相。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
心如工𦘕师。造种种五蕴。谓如是见爱是界内轻重
915-A¶ 第 695b 页 X55-0695.png
集相。界外轻重集相。如是生死是分段轻重苦相。变
易轻重苦相。还反此心而生于解。譬如𦘕人洗荡诸
色涂以墡彩。所谓观身不净乃至观心无常。如是道
品纡通化城。观身身空乃至观心心空。空中无无常
乃至无不净。如是道品直通化城。观身不净。不净即
空。乃至观身法性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乃至观
心亦如是。如是道品纡通宝所。观身法性非净非不
净。双照净不净。乃至观心法性常无常。双照常无常。
如是道品直通宝所。是人见谛灭名初果。思惟灭名
三果。是人见灭名见地。思灭名薄.名离.名巳办。乃至
侵习名辟支佛。是人见思灭名十住。尘沙灭名十行.
十向。无明灭名十地.等觉.妙觉。是人见.思.尘沙灭名
十信。无明灭名十住。乃至觉等.妙觉分别道灭。十六
门不同。及一切佛法如观掌中。无有僻谬。皆从心生。
观此一心。能通不可说心。不可说法。不可说非心非
法。九缚凡夫不觉不知。如富人无目坐。府藏中动转。
为宝物所伤。二乘如患热病。谓珍宝为鬼虎龙蛇。弃
之而走。竛竮辛苦五十馀年。虽缚脱不同。俱失如来
无上之宝。起慈悲誓。拔苦与乐。是为非缚非脱发真
正菩提心。次根尘相对。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
若根若尘并是法界。并毕竟空。并如来藏。并中道。何
谓即空。无自性故空。何谓即假。无性而生故假。何谓
即中。不出法界并中。非三而三三而不三。非合非散
而合而散。非非合非非散。不纵不横。不可思议。巳及
915-A¶ 第 695c 页 X55-0695.png
佛.诸众生并尔。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思
益云。愚于阴界入。而欲求菩提。阴界入即是离。是无
菩提。净名云。如来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众生即
菩提。不可复得。即涅槃。不可复灭。一心既尔。一切心
一切法亦尔。普贤观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当知一
切法即佛法。如来法界故。或举空为言端。即谓毕竟
空。或举有为言端。即谓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或举中
为言端。即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若得此解。即一念
心起巳具八万四千法藏。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谛。一
尘劳即八万四千尘劳。烦恼即菩提。是名集谛。一一
尘劳门成三昧陀罗尼诸波罗蜜。即无明为明。如融
冰为水。更非外物。一念之中普皆具足。如如意珠非
有宝非无宝。谓有成邪见。谓无成妄语。不可以心知。
不可以言辨。众生于此不缚法中而思想作缚。于无
脱法中而勤求于脱。是故起慈悲。兴弘誓。拔两苦。与
两乐。故名非缚非脱发真正菩提心。又按此四菩
提心只依四四谛。前三为权。后一为实。权不摄实。实
则摄权。如良医有一秘方。总摄诸方阿伽陀药。功兼
诸药。是为一大事因缘。一实不虚。一道清净。故谓之
一。其性广博。多所含容。大智大断大人所乘。故谓之
大。三世诸佛以此成道。以此度众生。故谓之事。众生
以此因感佛。佛以此缘应之。故谓之因缘。又是者非
作法。非佛天人所作。常境无相。常智无缘。以无缘智
缘无相境。以无相境相无缘智。智境冥一而言境智。
915-A¶ 第 696a 页 X55-0696.png
是名无作。是名不思议。文殊问经云。破一切发名发
菩提心。常随菩提相而发菩提心。无发而发。无随而
随。又过一切发。过一切随。双照破随。是名不思议。前
三是上中下智所观。后一是上上智所观。前三为共。
后一为不共。前三是小中大。后一是大中大。上中上。
圆中圆。实中实。了义中了义。玄中玄。妙中妙。若如此
简非显是。体权识实而发心者。是诸佛种。如太子生
具王仪相。如迦陵鸟𪇄中之声巳为最胜。如师子筋
弦。如师子乳。如那罗延箭。如如意珠。若解此心则任
运达于止观。无发无碍即是观。其性寂灭即是止。宝
梁经云。比丘白佛。何等比丘能受供养。佛言。在比丘
数。修僧业。得僧利。是人能受供养。四果向是僧数。三
十七品是僧业。四果是僧利。比丘言。若发大乘心。复
云何。佛言。若发大乘心求一切智。不堕数。不修业。不
得利。能受供养。比丘惊问其故。佛言。是人受衣。用敷
大地。受抟食。若须弥山。当知小乘之极果不及大乘
之初心。又如来密藏经云。若人有十恶重罪。若能知
如来说因缘法。无我人众生寿命。无生无灭。无染无
著。本性清净。又于一切法知本性清净。解知信入。我
不说是人趣向恶道。何以故。法无积聚。法无集恼。一
切法不生不住。因缘和合而得生起。起巳还灭。一切
结使亦生巳灭。若有犯有住。无有是处。如百年暗室。
若然灯时。暗不可言。我是室主而不肯去。此经即具
前四菩提心。初心之功尚破重罪。况第二第三第四
915-A¶ 第 696b 页 X55-0696.png
耶○夫行者智信两全。闻一念即佛。信则不谤。智则
不惧。如是则初心后心无不真实。若无信则远推圣
境非巳所及。若无智则起增上慢谓巳均佛。如是则
初后皆非。由此故重以六即菩提显之。大论以焦炷
为喻。非初不离初。非后不离后。六名虽殊其旨不异。
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理即
菩提者。心即如来藏。如前说三谛一谛。非三非一。本
自有之。故名理即菩提。亦名理即止观。即寂名止。即
照名观。名字即菩提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今始闻
一实义。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
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观。观行即菩提者。但闻
名口说。如虫食木偶得成字。是虫亦不知是字非字。
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言如行。行如言。是名观行
即菩提。亦名观行止观。相似即菩提者。以其愈观愈
明。愈止愈寂。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
背。如经说。六根清净。是名相似即菩提。亦名相似止
观。分真即菩提者。因相似观。力破无明。见佛性。开秘
藏。显真如。名发心住乃至等觉。如从月朔至十四日。
光垂圆。暗垂尽。或八相成道。或普门示现。是名分真
菩提。亦名分真止观。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
妙觉。智光圆满。是大涅槃。大品云。过茶无字可说。是
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观。总以喻喻之。如贫人家
有宝藏而无知者。知识示之。耘除草秽而掘出之。渐
近藏开得而用之。六义可见。问。何意约圆说六即。答。
915-A¶ 第 696c 页 X55-0696.png
圆观诸法皆云六即。故以圆意约一切法。悉用六即
判位。馀教不尔故不用之。自前简十非。盖约苦谛升
沉。又约四谛论智之曲拙浅近。又明弘誓行愿。后约
六即辨位。展转细妙。是法乃显。当知神珠在九渊之
内骊龙颔下。有志有德方乃致之。
次修大行。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阶。故次发大心论修
大行。法华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行法众多。今略明
四种三昧。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
三昧者。调直定也。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名三昧。一
处即法界也。住不动谓正观也。常坐者。按文殊问说。
两经名一行三昧。修此三昧。当居一静室或空闲地。
一床而坐。以坐自誓。九十日为一期。随一佛方面端
坐正向。不动不倚。若坐疲极。或疾病所困。睡盖所覆。
内外障蔽不能遣者。当专念一佛及称佛名。以持其
心。念力强故障即解云。恶觉既去。但专系缘法界。一
念法界。系缘成止。一念成观。观一切法皆是佛法。离
有无二边。住无所住。如诸佛住寂灭法界。能如是观。
是观如来。观如来时。不谓如来为如来。无有如来为
如来。亦无如来智能知如来者。如来及如来智无二
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垢非净。观众
生相如诸佛相。众生界量如佛界量。不见凡法云何
舍。不见圣法云何取。生死涅槃垢净亦如是。是观众
生真佛法界。观贪欲瞋痴皆是寂灭行。无动行。非生
死法。非涅槃法。不舍诸见。不舍无为而修佛道。非修
915-A¶ 第 697a 页 X55-0697.png
道非不修道。是名正住烦恼法界。又观业重者无出
五逆。五逆即菩提。菩提五逆无异相。无觉者。无知者。
无分别者。不可坏。本无本性。非因非果。一切业缘皆
住实际。是为观业即法界。以此意历一切法可解。行
者闻之不惊不怖。乃从百千万亿佛所久植德本。当
知此人即为见佛。即住不退地。具六波罗蜜○次常
行三昧。出般舟三昧经。此翻为佛立。佛立三义。谓佛
威力与三昧力及行者本功德力。能于定中见十方
佛在前立。故名佛立。行此三昧。当避恶知识。常独处。
止严饰道场。盥沐更衣。唯专行道。以九十日为一期。
请明师一人。善内外律。以为开导。不嫌不恚。与之从
事。常称阿弥陀佛。身口不息。又心念此佛去□十万
亿刹。在宝地宝堂之中。具三十二微妙相好。又念
佛不从心得。不从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
心。何者。心者佛无心。色者佛无色。自索智慧不可得。
我尚不可得。云何有见。一切法本无所有。坏本绝本
。如梦见七宝亲属等。寤巳追求。一无所在。当如是
念佛。又如饥渴梦得美食。觉仍腹空。自念诸法如梦。
如是念佛。是名如相念。如镜中像不外来不中生。以
镜净故自见其形。行人色清净。所有皆净。佛即见耳
。又自念。佛从何所来。我亦无所至。我所念即见。心
作佛。心自见。心见佛。心是佛。心是我。心见佛。心不自
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即痴。无想即泥洹。是法无
可乐。皆念所为。设有念亦了知空。是名佛印。论云。
915-A¶ 第 697b 页 X55-0697.png
念实相佛。得上势力。当知此三昧。是诸佛眼。一切如
来从此法生○次半行半坐者。方等云。旋百二十匝。
却坐思惟。法华云。其人若行若立读诵是经。若坐思
惟是经。故知俱用行坐为法。方等至尊当于闲静道
场。请一明律者为师。受二十四戒及陀罗尼。以七日
为一期。行者十人巳还。旋咒竟。却坐思惟摩诃袒持
陀罗尼。陀罗尼以遮恶持善为义。只是实相中道即
是寂灭相。寂灭相空。求者得者实者来者悉复皆空。
无所求中吾故求之。当于何求。六波罗蜜中求。诸佛
成道皆由此法。约法华。三七日为一期。普贤观云。专
诵大乘。不入三昧。日夜六时忏六根罪。安乐行云。于
诸法无所行。亦不行不分别。二经事理相成。其旨不
异。妙證之时则两舍。普贤观又云。欲一弹指顷除阿
僧祇生死罪者。欲发菩提心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不
离五欲而净诸根者。欲得法华三昧者。当修习此法
华经。令此空慧与心相应。念诸菩萨母无上胜方便
从思实相得。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能持此经者。
即为得见我○次非行非坐者。实通行坐及一切事。
南岳大师名为随自意。意之所起即修三昧。大品谓
之觉意三昧行者。心数起时。反照不见动静根源。故
名觉意。又穷诸法本皆由意造。故以意为言端耳。对
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照了分
别名为识。如是辨别。堕心想见倒中。未名为觉。觉者
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非有识亦非不有识。意
915-A¶ 第 697c 页 X55-0697.png
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非有识亦非不有识。识中非
有意亦非不有意。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心意识非一
故立三名。非三故说一性。若名非名则性亦非性。非
名故不三。非性故不一。非三故不散。非一故不合。不
合故不有。不散故不空。非有故不常。非空故不断。若
不见常断。终不见一异。故观意即摄心识及一切法。
夫人意之所趣非善则恶。若不趣善恶即为无记。动
息万差终不出此三种。今先历众善为观。当分别四
运。盖心识无形。非相不辨。谓未念.欲念.正念.念巳。若
达此四相。即入一相无相。或问。末念名心未起。念巳
则缘境巳谢。此二无心。云何可观。答。未念虽未起。非
毕竟无。巳念虽谢。亦非永灭。以相续故。俱可得观。又
问。过去巳去。未来未至。现在不住。若离三世则无别
心。云何观心。答。若巳灭.未至.不住俱不可知。云何圣
人知。三世心偈云。诸佛之所说。虽空亦不断。相续亦
不常。罪福亦不失。行者既知此四相。当随所念。以无
住智反照观察之。善事众多。且约六度。若有诸尘须
舍六受。若无诸尘须运六作。舍运合成十二法。初论
眼受色时。未见.欲见.正见.见巳四运心皆不可见。亦
不得不见。又反观觉色之心。不从外来。不从内出。亦
无中间。不常自有。当知觉色毕竟空寂。所观色与空
等。能观者与盲等。乃至意缘法有。未缘.欲缘.正缘.缘
巳反观如前。是名觉六受观。观眼色空明。各各无见。
亦无分别。因缘和合生眼识。眼识因缘生意识。意识
915-A¶ 第 698a 页 X55-0698.png
生时即能分别。依意识即有眼识。眼识能见色。见巳
生贪。贪染毁戒。是地狱四运。意实贪色而覆藏言不
是。鬼道四运。于色生著计我我所。畜生四运。我色他
色我胜他劣。修罗四运。于色起五戒十善。人天四运。
观四运心。心相生灭。心心不住。心心三受。心心不自
在。心心属因缘。二乘四运。观自他四运之患。即起慈
悲而行六度。又观尘非尘。于尘无受。观根非根。于巳
无著。观人叵得。亦无受者。三事皆空。名檀波罗蜜。是
名不住色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名
无相檀到于彼岸。一切法趣檀。成摩诃衍。是菩萨四
运。又观四运与虚空等即常。不受四运即乐。不为四
运起业即我。四运不能染即净。是佛法四运。又
四运虽空。空中具见种种四运。乃至遍见恒沙佛法。
是名假名四运。若空不应具十法界。十法界从因缘
生。体复非有非空。非有双照空有。三谛宛然。备佛知
见。是名中道四运。观声香味触法五受并如是。次观
六作行檀者。观未行.欲行.正行.行巳皆不可得。反观
觉心。不内外。不中间。毕竟空寂。而由心运役。为毁戒。
为诳惑。为眷属。为胜负。为义让。为善禅。为涅槃。为慈
悲。为假名。为中道。一运之中十法具足。一不定一故
为十。十不定十故为一。非一非十而一而十。具足三
谛。乃至住坐卧言语作为亦如是。又约一一事各论
六行者。行时以慈悲观众生。不得众生相。众生于菩
萨得无怖畏。是为行中檀。于众生无伤。不得罪福相。
915-A¶ 第 698b 页 X55-0698.png
是名尸。行时心想不起。亦无动摇无住处。是名忍。行
时不得举足下足。无前后。无生灭。是名精进。不得身
心。生死涅盘不味不乱。是名禅。行时知身相如云如
影梦幻响化。不常不断。无缚无脱。是名般若。又行中
寂然有定相。于定生染即为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今
观心尚无。定在何处。当知此定从颠倒生。如是谛观
即破定相。以方便生。是菩萨解。又行者未悟。或谓能
观之心即是妙慧。以慧自高反成智障。当反照能观
之心不见住处。无有观者及非观者。观者既空即离
观想。大论云。念想观巳除。则能见般若。如是之行具
三三昧。初观破一切相即空三昧。次观能坏空相名
无相三昧。后观不见作者名无作三昧。破三倒惑。越
三有流。成波罗蜜。摄一切法。岂止六度三三昧而巳。
馀十一事亦如是。又于六尘中兢慎洁白。于六作中
威仪修整。但名持戒非是三昧。不名波罗蜜。若得此
观尸罗自成。乃至忍.精进.定.慧之义并如是○复以
随自意历诸恶者。夫善恶不定。如诸蔽为恶诸度为
善。以二乘离苦对之则俱为恶。又二乘止于自度。亦
未为善。六度菩萨有兼济之功乃名为善。又六度虽
带慈悲。如毒器贮食。食则杀人。巳复是恶。三乘同断
乃名为善。又虽同断而不见别理。无明全在亦未为
善。别教之智乃名为善。又别智犹带方便。未称真实。
经云。自此之前皆名邪见。邪即是恶。唯圆法为善。如
此论善恶。深浅不同。今要以事度为善。诸蔽为恶。前
915-A¶ 第 698c 页 X55-0698.png
虽观善其蔽不息。或悭或贪。或怒或惰。各于所蔽随
用观慧。如佛世在家之人皆能得道。鸯掘摩罗弥杀
弥慈。祗陀末利唯酒唯戒。和须蜜多淫而梵行。提婆
达多邪见即正。当知恶不妨道。若人贪欲炽盛。对治
折伏弥更增剧。则且当恣其所向。譬如轮钓。鱼强丝
弱不可强牵。但使钓饵入口。随其近远不久则获。于
蔽修观亦如是。云何而观。若贪欲起时。谛观四相。未
贪欲.欲贪欲.正贪欲.贪欲巳。为未贪欲灭欲贪欲生。
为不灭欲贪欲生。为亦灭亦不灭欲贪欲生。为非灭
非不灭欲贪欲生。若未灭而贪欲生者。为即为离。即
灭而生则生灭相违。若离而生生则无因。若未贪欲
不灭而欲生者。为即为离。若即。即二生相并。若离。亦
为无因。若谓未贪欲亦灭亦不灭而欲生者。若定从
灭生。则不须亦不灭。若从不灭。则不须亦灭。不定之
因那生定果。若其体一则其性相违。若其体异则本
不相关。若谓非灭非不灭而欲生者。双非之处为有
为无。若双非是有。何谓双非。若是无者。无那能生。如
此四句还转。不见未贪欲灭。欲贪欲不生。亦生亦不
生。非生非不生。例如前说观贪欲之蔽毕竟空寂。若
蔽恒起。此观恒照。亦不见起不见照而起而照。是名
钓饵。又观此蔽从何而起。起于尘耶。起于缘耶。若声
若色。若行若住。随所起处观其所因。为毁戒耶。为眷
属耶。乃至为二乘.菩萨.佛法耶。如是观时。于尘无受
者。于缘无作者。而双照有无。不相妨碍。当知蔽与法
915-A¶ 第 699a 页 X55-0699.png
性体相不二。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净
名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众生即菩提相。即涅槃相。
为增上慢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无增上慢者说淫
怒痴性即是解脱。如是观者。即观诸恶不思议理也。
常修观慧与蔽相应。譬如形影。是名观行位。能于诸
恶及世间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是名相似位。破蔽
无明。显见佛性。是名分真位。尽蔽源底。名究竟位。乃
至瞋痴等蔽。观智行位。并如是○既于善恶明随自
意。次复于非善非恶明之者。夫非善非恶即为无记。
无记则无自意可随。云何为观。大论云。无记中有般
若波罗蜜。故知亦可为观。观此无记与善恶同耶异
耶。同善同恶则不名无记。若异者。为记灭无记生。记
不灭无记生。为亦灭亦不灭无记生。为非灭非不灭
无记生。既求记不可得。何况无记。与记同异耶。非同
则不合。非异则不散。不合则不生。不散则不灭。如此
观时。记与不记皆如虚空。又无记一法生十法界及
一切法。即于无记非道通达佛道。无不具足。例前可
解。又云蔽非道体即解脱。而钝根障重。闻此语巳多
复沉没。世有谬解大乘空义。如无禁法而捉蛇者。其
先师或修善法而观力不成。暂于恶法获得少定。便
以为證。谓持戒等善皆为非道。以此教人。遍长恶法。
大乖佛意。佛所言贪欲是道。盖言贪欲本性耳。又知
一类人决不能于善修观。故引之令观贪欲。如重病
与诸药不宜。直用黄龙汤治之。服巳病愈。所谓贪欲
915-A¶ 第 699b 页 X55-0699.png
是道。大意如此。净名云。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
法。二乘犹自不可。况聋瞽师心者乎。或问。中道正观
以一其心。行用自足。何假纷纭四种三昧历诸善恶。
水浊珠昏。风多浪起。何益于澄静乎。答。用一理观心
而心不一。当奈之何。此则自行为失。若他人根性各
有差别。云何一药能疗众病。此则化他又失。如此则
四种三昧乃略而存之。以统扶群机耳。安得为纷纭
乎。或问。善扶于理。可修止观。恶乖于理。云何能修。答
曰。不然。大论明根遮有四。一根利无遮。二根利有遮。
三根钝无遮。四根钝有遮。初句谓身子之徒。一闻而
入道。次谓根利而罪障重。阇王.鸯掘之徒。恶不能累。
次谓三业纯善而都不会理。周利槃特九十日不能
诵一偈。后句即一切行恶之徒。又不修习。当知唯道
是从。不计善恶。经云。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于乘缓者
乃名缓耳。盖其义也。
复次明菩萨清净大果报者。行顺中道则有圆妙果
报。此义在后第八广明。
复次明裂大网者。若观慧明了。通达渐顿等教。如破
微尘出大千经卷。知恒沙法。若化物观机。随他所堪
授之以法。乃至成佛时普门示现。网者法门。众多为
义。于众生即惑义。此义第九当广明。
复次归大处者。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令众生同
见法身。见法身巳。佛与众生同归法身。又佛说种种
法。咸令众生至一切种智。种智具巳。则同归般若。又
915-A¶ 第 699c 页 X55-0699.png
佛以种种方便解众生缚。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既灭度巳。同归解脱。大经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
亦不久自住其中。是名指归。归于大处。又佛身三种。
谓色身.法门身.实相身。若论归者。色归解脱。法门归
般若。实相归法身。般若亦有三种。谓道种智.一切智.
一切种智。道种智归解脱。一切智归般若。一切种智
归法身。解脱亦三种。一解无知缚。二解取相缚。三解
无明缚。解无知归解脱。解取相归般若。解无明归法
身。又三德非三非一。各不思议。何者。若谓法身直法
身。非法身也。当知亦身非身。非身非不身。若谓般若
直般若。非般若也。当知般若亦知非知。非知非非知。
若谓解脱直解脱。非解脱也。当知亦脱非脱。非脱非
非脱。三德不一不异。不相碍。所归体同。故名指归。又
指非指。非指非非指。归非归。非归非非归。一一悉入
秘密藏中。三德寂静。本无名字。不知何以名之。强名
中道.实相.法身。亦复强名一切种智.平等大慧.般若
波罗蜜。亦复强名首楞严定.大般涅槃.不思议解脱。
一一名相皆入秘密藏中。何等为归。归于何处。言语
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虚空。是名真指归也。
* 释名第二
夫名以召实为用。经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今
释止观名用二义。谓相待。谓绝待。相待止观各三义。
止三义者。息义.住义.对不止止义。息者谓妄念休息。
净名云。云何息攀缘。谓心无所得。此就所破为名。住
915-A¶ 第 700a 页 X55-0700.png
者谓缘心谛理。停住不动。仁王经云。入理般若名为
住。此就能止为名。对不止止者。语虽通前。意则大异
前两止。一息生死之流动。二住涅槃之寂静。今直约
谛理。凡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非止非不止。
而名无明为不止。法性亦非止非不止。而名法性为
止。此待无明之不止论法性之止耳。如经。法性非生
灭而言法性寂灭。法性非垢净而言法性为净也。观
亦三义。谓贯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贯穿者。谓以
智慧穿坏烦恼。法华云。穿凿高原。大经云。利钁斲地。
此就所破得名。观达者。谓以观智通达真如。瑞应经
云。息心达本源。此就能观为名。对不观观者。亦别约
谛理无明即法性非观非不观。而名无明为不观法
性。亦非观非不观。而名法性为观。如经。法性非明非
暗而谓法性为明也○次绝待明止观。盖破相待三
义也。若止息从所破为名。名从彼生即堕他性。若住
止从能破得名。名从此生即堕自性。若非息境非住
理为止智断因缘。故止名从共生即堕共性。若谓非
所破非能破而止者。即堕无因。四堕俱失。故龙树正
之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
无生。无生止观岂从四句立名。四句立名是因待生。
可思可说。是结惑生。可破可坏。又从四句生即是生
生。非止观也。若止息见思住于真谛。此乃待生生说
生不生之止观耳。若以空心出假。止息尘沙。住于俗
理。此乃待生不生说不生生止观耳。若止息无明。住
915-A¶ 第 700b 页 X55-0700.png
于中理。此乃待空有二边而论止观。皆是待对。尚未
是止。何况不止。犹自非观。何况不观。何者。遣执不尽。
言语不断。业果不绝。非不思议法。不思议绝诸业果
烦恼等法。悉皆不生。故名为止。止亦不可得。观冥如
境。境既寂灭。何得有观。又何得待不止不观而论止
观。待于止观说不止观。待止不止说非止非不止。待
对既绝则非有为非无为。离言说道。非心识境。灭绝
绝灭是名绝待。绝待止观则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
得说。说为止观。此名字不在内外中间。亦不常自有。
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故名绝待止观。亦名一大事止
观。此大事不对小事。如虚空不因小空而名为大。止
观亦尔。不因愚乱名为止观。无可待对。独一法界。绝
一切待。绝即复绝。如前火之木是名绝待。故净名云。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其旨也。此绝待义。
经论中或名远离。或名不住.不分别.无为.寂绝.禅定。
如是皆止之异名。体皆绝大。或名知见。或名智慧觉
照。如是皆观之异名。体皆绝大。般若.解脱多诸名字。
随众生类。于一法中立异字耳。又止亦名观。定即慧
故。亦名不止。定体空故。观亦名止。照即寂故。亦名不
观。照体中故。诸经赴缘。偏举一法以示义端。首楞严
则偏论止。智度.法华则偏论观。涅槃则论三法具足。
当知一一皆是法界。皆是秘密藏。
* 释体第三
释止观体。夫法体难显。今以四意显之。一教相。二眼
915-A¶ 第 700c 页 X55-0700.png
智。三境界。四得失。教相者。夫止观名教。通于凡圣。不
可寻通名而求别体。故以相辨之。若凡夫止善所治
是止相。行善所生是观相。又四禅.四无量心是止相。
六行是观相。皆有漏相也。若二乘事禅皆止相。有作
四谛慧即观相。虽出生死而是拙度。但析色入空无
漏相也。并非今所论巧度。止有三种。一体真止。二方
便随缘止。三息二边止。体真者。诸法从缘生。因缘空
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知假合幻化。体即是
空。空即是真。故名体真止。方便随缘者。若三乘同以
无言说道断惑入真。真即不异。但烦恼馀习有尽不
尽。二乘体真不须方便。菩萨入假知空非空。分别药
病故目为方便。安于俗谛故名随缘止。息二边者。谓
生死流动涅槃保證。是皆两偏。不会中道。今知俗非
俗。俗边寂然。亦不得非俗。空边寂然。是名息二边止。
此三止名。经论未见。今对三观设之。释论云。菩萨依
随经教。为作名字。名为法施。立名何咎。详此三止与
释名三止似同。以三谛论之。其相辽绝。观亦三种。璎
珞经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
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
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所谓二谛者。观假
为入空之诠。空由诠会。能所合论。故名二谛观。又非
但会空亦复识假。假由真显。得名二谛观。又俗是所
破。真是所用。破用合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
观者。若谓入空。尚无空可有。又何假可入。当知此观
915-A¶ 第 701a 页 X55-0701.png
为化众生。知真非真。方便出假。故言从空分别药病
而无差谬。故言入假。前观破假病。不用假法。但用真
法。未为平等。此观破空病。还用假药。破用既均。故言
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观者。前观假空是空生死。后观
空空是空涅槃。双非二边。是名二空观。为方便道。得
会中道。故言心心寂灭。流入萨婆若海。又初观用空。
次观用假。是为双存之方便。入中道时能双照二谛。
经云。心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前两观为方便。
其旨在此。或问。大经谓。定多慧多。俱不见佛性。何故。
答。次第三观。二乘及通教菩萨有初观分。此属定多
慧少。别教菩萨有第二观分。此属慧多定少。以不等
故俱不见性。若二观为方便得入第三。则能见矣。又
问。经云。十住菩萨以慧眼故见不了了。非全不见。今
初观巳是慧眼位。第二是法眼位。云何言两眼俱不
见性耶。答。若次第眼。偏定偏慧。佛之所诃。故不得言
见。所言慧者。乃圆观不次第之慧。十住破无明之位。
三观现前。三谛圆照。故名慧耳。法华云。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则非二乘小慧之比也。小慧见性。无有
是处。此三观名与释名。三名似同。其理殊异。可以意
类取解。此按摩诃衍明三止三观之相。以义随相。条
然各别。若论三观则有权实浅深。论三智则有优劣
前后。论三人则有阶位小大。皆次第之说而非圆顿
止观之相。圆顿止观相者。以止缘谛则一谛而三谛。
以谛系止则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虽复
915-A¶ 第 701b 页 X55-0701.png
一心而具三相。止谛亦尔。所止之法虽一而三。能止
之心虽三而一。以观观境则一境而三境。以境发观
则一观而三观。如摩醯首罗一面三目。观境亦尔。观
三即一发一即三。不权不实。不优不劣。不前不后。不
并不别。不大不小。故中论称即空即假即中。若见此
旨。即解圆观之相。其相云何。照无明颠倒即是实相
之真。名体真止。如此实相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安心
不动。名随缘方便止。生死涅槃两皆休息。名息二边
止。体一切假悉空。空即实相。名入空观。观冥中道。能
知世间生灭法相。如实而见。名入假观。体即真实。无
二无别。名第一义观。如此之义。皆在一念之中。不动
真际而有种种差别。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
义而不动。是名圆顿止观之体也○二明眼智者。夫
法体圆寂。非知非见。说之自难。何况示人。虽不可知
见。由于眼智。亦可知亦可见。虽非因果。要因因果然
后能显。止观为因。眼智为果。今先明次第眼智。若体
真止。妄惑不生。因止发定。定生无漏。慧眼开故见第
一义真谛三昧成。故止能成眼。眼能见体。得真体也。
若随缘止。冥真出假。安于俗理。因此止故法眼豁开。
破无知障。不以二相见诸佛土。则俗谛三昧成。故止
能发眼。眼能得体。得俗体也。若息二边止。则生死涅
槃空有俱寂。因于此止。发中道定。佛眼豁开。无所不
照。则中道三昧成。故止能得眼。眼能得体。得中道体
也。若从假入空。空慧相应。即能破见思惑。成一切智。
915-A¶ 第 701c 页 X55-0701.png
智能得体。得真体也。若从空入假。分别药病。即破无
知。成道种智。智能得体。得俗体也。若双遮二边。为入
中方便。能破无明。成一切种智。智能得体。得中体也。
是则三止三观。共成三眼三智。各得三体。或问。眼见
智知。知见异耶。答。此当用四句分别。有知而非见。见
而非知。亦知亦见。不知不见。凡夫不闻法不證理。故
无知无见。二乘證故亦见。闻故亦知。辟支佛證故是
见。不闻故不知。方便道。闻故是知。未證则不见。慧眼
既如此。馀两智两眼可知。次明不次第眼智。止观一
体。眼智无别。知即是见。见即是知。佛眼具五眼。佛智
具三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首楞严定摄一
切定。大品云。欲得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当
学般若。金刚般若云。如来有肉眼乃至佛眼。眼一而
巳。能照五境。盖照粗色。如人所见。亦过人所见。名肉
眼。照细色。如天所见。亦过天所见。名天眼。达粗细色
空。如二乘所见。名慧眼。达假法不谬。如菩萨所见。名
法眼。于诸法中皆见实相。名佛眼。又佛智照空。如二
乘所知。名一切智。照假。如菩萨所知。名道种智。照空
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一心三止成三眼。见
不思议三谛。一心三观成三智。知不思议三境。境之
与谛。见之与知。左右之异。实不思议一法耳。用此一
法眼智。得圆顿止观体也○三明境界者。若于眼智
成解。则不俟谛境之说。惑者未晓。更复辨之。先明境
意。经云。为诸众生开佛知见。若无中境。复何所知见。
915-A¶ 第 702a 页 X55-0702.png
当知应有佛眼境也。又经云。世孰有真天眼者。不以
二相见诸佛土。若无俗境。此何所见。当知有法眼境
也。又经云。慧眼见真。当知有慧眼境也。此三谛理不
可言说。若为缘说即有三意。谓随情说。即随他意语。
若随情智说。即随自他意语。若随智说。即随自意语。
随情说者。如盲问乳何似。答言如贝如粖如雪如鹄。
盲者不悟。各执所闻而起四诤。凡夫不识三谛。大悲
方便而为分别。或约有。或约空。或作亦有亦空。或作
非空非有。各明三谛。虽闻四门之说。终不能见。互相
是非。近世解二谛凡二十三家。各引经论。不知孰是。
若此辈识。随情三谛闻种种法。即知如来俯顺群情。
随他意语而说三谛也。随情智说者。就情说二。就智
说一。何者。就凡情为言。皆是方便。故束三谛为空假。
就圣智为言。皆是实證。故束三谛为中道。凡圣相比。
故说自他意语论三谛也。随智说者。三谛玄妙唯智
所照。不可示。不可思。唯佛能究。如乳真色。眼开乃见。
是名随自意语论三谛也。又一一说。各具四悉檀意。
随情四意者。夫谛理不可说。说必寄言。或喜闻真。或
喜闻俗。或喜闻中。此则随情中用世界悉檀也。夫众
生所宜不同。或闻说无增长戒慧。或闻说有增长戒
慧。或闻说中增长戒慧。此则随情中用为人悉檀也。
又行人破恶不同。或于有无。或于中道。能破昏散疑
悔等。此则随情中用对治悉檀也。又行人悟理不同。
或悟于有。或悟于无。或悟于中。各得證入。是则随情
915-A¶ 第 702b 页 X55-0702.png
中用第一义悉檀也。
随情智.随智说三谛。各用四悉意如是。则三四十二
种说三谛不同。岂可以常情量圣。执诤自毁耶。次论
境智有离有合。按诸经说谛。或一二三四。离合不同。
三藏是方便教。但明二谛。菩萨初缘真。次照俗。后断
见思惑尽。得慧眼。照真谛。方乃成佛。菩萨但照俗。二
乘但照真。佛能兼之。更加中道第一义谛。若三若二。
俱是方便。离则为二。合则为三。是名藏教二谛三谛
离合之相。次三乘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者。论俗则
同。论真则异。大论云。空有二种。一但空。二不但空。经
云。二乘伹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非但见空。能见不
空。不空者即大涅槃。二乘智如萤火。菩萨如日。既空
异智别。则有两谛之殊。今则合为一真。二乘但空。无
化他之用。菩萨入但空及不但空。破无明。见佛性。化
度众生。与前真永别。但空不但空合即一真谛。离成
两真谛。又第三谛亦名真谛。亦名第一义谛。有别体
别智异于藏教。是则通教二谛三谛离合相也。次别
教二谛。与前永异。前教真俗合成。别教之俗。凡夫名
俗。二乘名真。虽有无不同。今通谓之俗。胜鬘经谓。二
乘为空。乱意众生。大经云。我与弥勒论俗谛。声闻谓
之真谛。若论二谛。则俗谛不开。若论三谛。则开有为
俗。开无为真。对不但空为第一义谛。是则别教离合
相也。次圆教但明一实谛。大经云。实是一谛。方便说
二。例此亦方便说三。法华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
915-A¶ 第 702c 页 X55-0702.png
义。是则圆教离合相也。若四种四谛离合之义。可以
意解。次论智离合。经中或一智。二三四乃至十一智。
一智者即如来智。即一而三。二智者所谓权实。权智
观有与无。实智观于中道。三智观三谛可解。自四五
乃至十一。虽名教不同。要不离三智三谛之义。达者
当精意辨之耳○四明得失者。失谓思议。得谓不思
议。若谓智由心生。自能照境。若照不照。境自天然。如
此则两不相籍。若谓智不自智。由境有智。境不自境。
由智有境。如此则相因而有。若谓境不自境。亦不由
智故境。境智相缘故。境智义亦尔。此则共合为名。若
谓无此三种。但自然而然。此则无因。如前四解皆过。
何者。有四取则有依倚。有依倚则是非。是非则生戏
论。诤竞而起诸业。当知四取为生死本。故龙树伐之。
以不自不他不共不离破此四性。则结惑皆去。以是
义故。自境智苦集不生。即是生生不可说。乃至无因
不生。即是不生不生不可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身
子默然。净名杜口。由此故也。若有因缘则四说俱得。
何者。名字无性。是字不住亦不不住。金光明经谓之
不思议智境。不思议智照。即此意也。当知四破为实。
四说为权。如是权实境智。凡夫两失。二乘一得一失。
菩萨两得。何者。凡夫有四过。自行化他并失。二乘破
此四过而不化他。菩萨乃具。又凡夫.二乘俱为思议。
菩萨两得乃不思议。又通教两得俱是思议。别教两
得乃不思议。又别教教道带方便。俱是思议。證道两
915-A¶ 第 703a 页 X55-0703.png
得乃名不思议。若圆教教證两得。俱不思议。何者。至
理无说。为缘四说但有假名。假名之名名即无生。故
教證俱不可思议。无思无念故。无依倚.戏论.结业。无
业故无生死。是名自行为得。得于实体。能以不可说
说化导众生。令出生死。得于实体。自他俱得体。是名
得失显止观体也。
* 摄法第四
夫止观之名遍持诸法。若信力不固则必生疑惑。故
辨所摄之法以释之。按大品经。欲学一切法。当学般
若。般若只是观智。又止是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
中。推而广之盖有六意。谓摄一切理。摄一切惑。摄一
切智。摄一切行。摄一切位。摄一切教。理者即是谛法。
偏圆所诠。权实之外。更无别理。若言有者即是妄语。
既以止观摄之。则何理不尽○又迷理则起惑。迷即
无明。若迷权理则有界内相应独头等。无明与见思
诸使合。谓之相应。不相应者。谓之独头。自无明至老
死。十二轮互为因果。烦恼通业。业通苦。苦复生烦恼。
是名三道束缚不穷。三世间隔是名分段生死。说此
病即知此药。药即从假入空止观。故此惑为入空观
所摄也。若迷实理。则有界外之惑。何者。界内虽断相
应独头。而习气犹在。宝性论云。二乘之人。虽有无常
苦空无我等对治。于佛法身犹是颠倒。颠倒即无明。
独头无漏智业为行。三种意生身。意即是识。身即名
色.六入.触.受。无明未究竟即是爱.取。染未究竟即有。
915-A¶ 第 703b 页 X55-0703.png
有即生。生而其果变易是老死。是为界外三道。何者。
降佛以下皆有无明障于实理。良由此惑。此惑为入
假入中两观所治。此惑亦呼为智障。障上分智故。唯
佛无无明。无无明则烦恼尽。烦恼尽则业尽。业尽则
苦尽。是故当知中观摄得界外惑也○又三观摄一
切智。可以类解○又摄诸行。行有二种。谓慧行.行行。
慧行是正行。行行是助行。正助两行随智而转。若三
藏。无常析观是慧行。不净慈心是行行。若通教。体法
如幻是慧行。历一切法缘事止观是行行。此二教随
析.体二智俱入于空。若为化他修道种智。缘俗理名
慧行。缘俗事属行行。此行随智入假。若缘实相是慧
行。历诸法门是行行。此行随中智入实相第一义谛。
又诸经广言一切慧行.行行。无不为止观所摄也○
次摄诸位。若云一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灭之中
有何次位。若案位言之者。如阿毗昙所论。七贤.七圣.
四沙门果。成论所论。二十七贤圣差别位相。皆析空
观摄。如大品所论。三乘共位。自乾慧至八地。悉体法
入空观摄。若从空入假修历别行。不得意者成三十
心伏惑之位。即空假两观摄。若得意者。成十地位。即
第三观摄。若圆实。即事而中。从观行入相似。进破无
明。开佛知见。凡四十二位。皆中观所摄。或言。大乘之
中不明地位。则止观何所摄耶。答。摩诃衍中无处无
位。若畏地位入无地位。不免无缚。文字性离即是解
脱。虽设地位即无地位。无句义是菩萨句义故。不可
915-A¶ 第 703c 页 X55-0703.png
以有无起诤也○次摄诸教。教由心起。若观心僻越
顺无明流。则有一切世间善恶等教。若从心出。出世
名教。宝性论云。有一大千经卷在一微尘中。一人出
世即方便破出此经。以益于他。菩提心论云。譬如有
人见佛法灭。以十二部经仰书空中。人无知者。后有
一人游行于空。即便写取以示众生。此二论以空有
为喻。若观心因缘生灭无常。修八正道者。即写三藏
之经。若观心即空。即写通教诸经。若观心分别无量
法。法眼所见。即写别教诸经。若观心即佛性。即写中
道之经。又观心即假即中者。摄华严经。若观心因缘
生灭。即摄三藏阿含经。若观心即空。即摄共般若经。
若观心具因缘空假中。即摄方等经。若但观即空即
假即中者。摄大品等般若经。若唯用即中观心者。摄
法华开佛知见舍方便经。若用四句相即者。摄涅槃
最后之经。复次。心摄诸教。略有两意。一者。一切众生
心中具足一切法门。如来明审。照其心法。按彼心说
无量教。法从心而出。二者。如来往昔曾作渐顿观心。
偏圆具足。依此心观为众生说。教化弟子。令学如来
破尘出卷。故有一切经教悉为止观所摄。六意摄法
次第如此。以要言之。但直举一法则摄无不尽。理自
然也。
* 偏圆第五
夫止观无法不摄。摄法既多则混而难辨。今以五法
显之。谓大小。谓半满。谓偏圆。谓渐顿。谓权实。原夫至
915-A¶ 第 704a 页 X55-0704.png
理不小不大。乃至非权非实。以方便因缘为五比丘
说小。为诸菩萨说大。小谓小乘。智慧力薄。但修析法
止观。析名本自外道。有析尘邻虚之义。大论引而破
之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
极微色则无十方分。析不尽则成常见。析尽成断见。
析心亦尔。是知外道所析。尽与不尽。同归邪法。论又
明三藏析观云。色若粗若细。总而观之无常无我。何
者。色从无明生。体自无常。又介尔心起。必藉根尘。无
有一法不从缘生。从缘生者悉皆无常。无常无主。烦
恼本坏。无业无苦。生死灭故。名为涅槃。是名析法观。
盖对破邪析而明正析。何但外邪。若佛弟子执有无
而生见著。亦须析之。大论云。破涅槃者。不破圣人所
得涅槃。但为学者未得谓得。要以析法方便破之。故
知三藏析观定是小乘。大乘谓智慧深利。修无生体
观。大人所行。故名大乘。论云。欲得声闻。当学般若。般
若法大。大能兼小故。旁挟声闻。虽有小乘。终名为大。
彼三藏名假而法实。析实令空。如破柱使空。今大乘
体意。名实皆假。自相是空。本来虚寂。如镜中柱。本自
非柱。柱影即空。不同实柱。本既不生。即无有灭。是名
体法观。亦名随理观。如寻幻得幻师。寻幻师得幻法。
又如寻梦得眠。寻眠得心。寻色心得无明。体无明即
佛性。当知体法定名大乘○次明半满。或云涅槃常
住为满。馀悉皆半。菩提流支云。三藏是半。般若巳后
皆满。今谓半满。与小大同义。析为半。体为满○次明
915-A¶ 第 704b 页 X55-0704.png
偏圆。偏者僻义。圆者满足义。半小二名。尅成短促。偏
义不尔。自三藏析法至别教未入中道。皆名为偏。大
经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见人。唯圆教一心三谛
独当圆称也○次明渐顿。前三教止观皆渐。圆教止
观是顿。又前二教伹契偏真故为渐。圆教即边而中。
行大直道。故为顿。别教初心知中而涉于方便。故亦
渐亦顿。又前两观因中有教.有行.有證。果上则有教
而无行.證。何者。因中之人灰灭沉空。不得成果上之
佛。直是方便之说。故有教无人。别教因中有教.有行.
有證。果上亦有教无人。何者。若破无明即圆之初住。
非复别之初地。初地尚尔。何况后地。故知无證果之
人。唯圆教自初及终无非真实。又前三止观教行證
人。未以实法会之。尚不知圆。何况得入。佛若会宗开
渐显顿。则皆通入。虽非即顿而是渐顿。法华云。汝等
所行是菩萨道。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名开渐
显顿之意也。又四种止观。入圆不必待行成。亦不必
待开渐显顿。是名不定。又四种止观。当教各有渐义。
所指极处各是圆义。当知圆圆非渐圆。圆渐非渐渐。
然渐渐可成圆渐。渐圆不可成圆圆。何者。法华决了。
故渐渐得成圆渐。渐圆之义本权设故。三藏之果岂
成圆之妙觉耶。例此义。亦当云。小小非大小。可得成
大小。小大非大大。不可得成大大。权权非实权。可得
成实权。权实非实实。不可成实实。义类可见○次明
权实。夫权者假设暂用则废。实者真正常住不移。今
915-A¶ 第 704c 页 X55-0704.png
明立权之意有三。一为实施权。二开权显实。三废权
归实。夫佛以一大事出现。所施三权但为一实。权非
本意。本意亦不在权外。若开权显实。权即是实。亦无
权可论。然后权废而实存。莲华三喻旨在于此。或难
曰。何意用此权实。答。佛知众生种种性。欲以四悉檀
成之。若人欲闻正因缘。为说三藏观。欲闻即空。为说
通观。欲闻无量行。为说别观。欲闻即中。为说圆观。是
名随世界悉檀。为实施权。说权实止观也。为破邪因
缘。说三藏观。为破拙度。故说通观。为破共法。故说别
观。为破带方便。故说圆观。是名对治悉檀说权实止
观也。又说藏为生扶真之事善。说通为生扶真之理
善。别圆扶中亦尔。是名随为人悉檀说权实止观。为
思议钝根拙度令入真谛。说三藏观。为思议利根巧
度令入真谛。故说通观。为不思议钝根拙度令入见
中。故说别观。为不思议利根巧度令入见中。故说圆
观。是名为一实施三权。权实相对则有四种止观。权
实之兴废可以意解。若决了声闻示真实相。则四种
皆实。不可说示而有说有示。则四种皆权。权即实。实
即权。亦即非实非权。非实非权理性常寂。名为止。寂
而常照亦权亦实。名为观。不二不别不合不散即为
不思议止观也。
* 方便第六
方便者。善巧为义。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法成无量行
解。入菩萨位。大论云。能以少施少戒出过二乘上。又
915-A¶ 第 705a 页 X55-0705.png
方便。众缘和合为义。大品云。如来身不从一因缘。从
无量功德生故。论方便。圆教方便有远有近。二十五
法为远方便。十种境界为近方便。所谓二十五法者。
谓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夫道不孤
运弘之在人。人弘胜法假缘进道。如陶师先择良处
水草丰便然立作所。次息务就功。又虽息外缘而内
疾不去则不能执作。身虽康强而器用不利亦不能
成物。数事虽备而不能勤亦无辨理。世间末事非缘
不合。何况出世之道。今历此二十五法。约事修观。检
散令静。是为方便也。五缘谓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
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持戒者。先列戒名。次明
持犯及忏法。案释论有十种戒。所谓不缺。不破。不穿。
不杂。随道。无著。智所赞。自在。随定。具足。一种通用性
戒为根本。大论云。性戒是尸罗。不问受与不受。犯即
为罪。持即为善。若性戒清净。是戒度根本解脱初因。
因此性戒得有无作受得之戒。又此十种摄一切戒
不缺者。谓持性戒乃至四重。清净守护如爱明珠。若
毁犯者如器巳缺。不破者即坚持十三无有破损。毁
犯者如器破裂。不穿者谓持波夜提等。若毁犯者。如
器穿漏。不杂者谓持定共戒。虽持律仪而念破戒事。
名杂定。常持心则名不杂。随道者谓随顺谛理。能破
见惑。无著戒者即是见真。于思惟惑无所染著。此二
约真谛持戒也。智所赞及自在戒者。谓菩萨化他为
佛所赞。于世间中而得自在。此二约俗谛持戒也。随
915-A¶ 第 705b 页 X55-0705.png
定具足者。即是随首楞严定。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
十界像。导利众生。故名随定。中道之戒无戒不备。故
名具足。此约中道第一义谛论持戒也。又前三戒名
律仪戒。秉善防恶。凡夫散心悉能持之。不杂者。定法
持心。心不妄动。凡夫入定则能持之。随道者。初果见
谛圣人乃能持之。无著者。三果乃能持之。智赞自在。
菩萨旁济为务乃能持之。随定具足。又非六度通教
菩萨所持。大根上乘之人乃能持之。论人高下。论戒
深浅。其例如此。若约理观心。则于初心具能持此十
戒。前四戒皆是因缘生法。通为所观之境。次二戒是
观因缘法空。空观戒也。又二戒观因缘法假。假观戒
也。次二戒观因缘法中。中观戒也。所谓观心因缘生
法者。观一念从恶缘起。即能破根本。乃至不杂戒与
善相违。今以善顺之心防止恶心。防即是止。顺即是
观。是名观因缘持前四戒也。次观善恶因缘即空者。
金刚般若云。若见法相非相。并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不见法相。不见非法相。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
法。当知法与非法二俱空寂。由此观故。能顺无漏。防
止有无六十二见。故名随道。此观纯熟。一切色声皆
悉即空。名无著。防止思惑。善顺真谛。是名观因缘即
空持二种戒也。次观因缘即假。知心非心。法亦非法。
而不永滞非心非法。以道种方便。无所有中立心立
法。拔出诸心数法。导利众生。为佛所赞。于无量法中
不生爱著。名自在。如此假观。防止无知。善顺俗谛。即
915-A¶ 第 705c 页 X55-0705.png
是假观持二种戒也。次观因缘即中者。观心性寂灭。
非空非假。非假故非世间。非空故非出世闻。非凡夫
非贤圣。二边俱寂。名为心性。能如是观。名为上定。即
首楞严三昧。双照二谛现诸威仪。随如是定无不具
足。止二边之过。顺中道之理。是名即中持二种戒也。
梵网经云。戒名大乘。名第一义光。如此戒者。本师所
诵。我亦如是诵。当知中道妙观戒之正体。十住广说
云。若无我我所。远离诸戏论。一切无所有。是名上尸
罗。净名云。罪不在内外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其
能如是。是名善解。是名奉律。即此意也。所谓犯戒者。
夫毁灭净戒不出痴爱.倒见二法。大经云。如人带持
浮囊度于大海。海中有一罗刹来乞浮囊。初则全乞。
乃至微尘悉皆不与。行人亦尔。若因爱生染。因染起
业。囊坏水入没海而死。是为因爱破律仪戒。攀览五
欲。破定共戒。深著诸有。破即空戒。不息世讥。无护他
意。破即假戒。不信此戒具一切法。破中道戒。又行人
或因修习精进而见心猛利。于所计法起诸过恶。或
修得少禅即自念著。佛世有一比丘。得四禅谓之四
果。临终阴起。即谤佛云。罗汉不生。今那得生。佛言。此
人巳堕地狱。虚空藏经云。若起恶见。名第三波罗夷。
云何恶见。或得空解。发少智慧。师心自树。谓證无生。
见心强故。能破诸法。云无佛无众生。何者有罪。何者
非罪。分别即碍。碍即非真。见毒转炽。起一切恶。由此
见故。浮囊全去。是即因见破律仪。及空假中等戒。当
915-A¶ 第 706a 页 X55-0706.png
知僻空为法大患。论云。大圣说空法。本为治于有。若
复著于空。诸佛所不化。持犯大意如此。又约理名乘。
约事名戒。乘以动出为义。戒以防止为功。当有四句
分别。谓有乘戒俱急。有乘急戒缓。有戒急乘缓。有乘
戒俱缓。修习不同。果报亦异。或一生證道。或于三恶
得度。或于人天迷法。或永永沉滞。差降各殊。理当精
辨。所谓忏法者。夫事理两犯俱障止观。事忏多途。不
能遍举。普贤观云。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妙胜定
云。四重五逆。若除禅定。馀无能救。若欲忏二世重障
者。先须自究根本。从无始妄计人我。起于身见。身见
故颠倒。颠倒故起贪瞋痴。广造诸业。出生入死。则当
反观此痴爱之性。皆是寂静门。贪瞋若起。起自何处。
当知起于妄想。妄想住于颠倒。颠倒住于身见。身见
住于我见。我见则无住处。十方谛求我不可得。我心
自空。罪福无主。惑本既空。则能灭一切诸过。若不解
此心。设入道场。徒为苦行。终无大益。大经云。若言勤
修苦行是大涅槃近因。无有是处。又观身见。令识无
明苦集。如郁头蓝弗得非想定。世人崇之如佛。而报
尽还堕。况又不及蓝弗。岂非大僻。是人著于空见。是
事不知。名为无明。依见起行。见行依色即为名色。迷
色起爱有。有未来生死。生死循环岂是寂灭。非道为
道。非因计因。是名戒取。是为因盗。指未来苦果为涅
槃。是名见取。是为果盗。如此见心全是苦集。非灭道
也。尚非三藏道灭。岂是摩诃衍道灭。若能知世间因
915-A¶ 第 706b 页 X55-0706.png
果及出世因果。即知是道非道。是为知见心苦集。又
深者非伹知三藏因果。亦知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因
果。是为于一见心知一切因果。知因果巳则知一切
见倒本来空寂。而我不了妄起诸见。如热病人见诸
龙鬼等物。今观如幻如化。罪福悉空。又加以殷重之
心。不吝身命。是名事理两忏。事戒净故。根本三昧现
前。世智.他心智开发。无生戒净故。真谛三昧现前。一
切智开发。即假戒净故。俗谛三昧现前。道种智开发。
即中戒净故。王三昧现前。一切种智开发。得此三谛
三昧。故名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当知持戒清
净为止观初缘也。复次衣食具者。夫衣食以备饥寒
然后身立。身立而后道可修。经云。如来食巳即得菩
提。此虽小缘而能辨大事。于衣食为观。大经云。比丘
虽服袈裟。心犹未染大乘法服。法华云。著如来衣。如
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大经又云。汝等虽行乞食而
未得大乘法食。法食者法喜禅悦食也。净名云。于食
等者。于法亦等。如食乳麋更无所须。即真解脱。真解
脱者即是如来。次闲居静处者。若随自意则无处不
安。若修三三昧要在静处。或深山远谷。或闲静坊舍。
既不见可欲则观行易持。若于居处为观。则中道谛
理是也。净名云。毕竟空寂舍。次息缘务。缘务妨禅。由
来甚矣。其略有三。谓人事.伎能.学问。夫违亲去师。本
求要道。若人事不息。庆吊相寻。钻火求冰。非所应也。
又医方卜筮。书算咒术。问答胜负。读诵劳倦。水浊珠
915-A¶ 第 706c 页 X55-0706.png
昏。何暇修观耶。故须皆息。观意可见。次善知识者。是
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禅经云。众缘虽具足。开
导由良师。于知识为观者。大品云。佛菩萨是善知识。
法性实际是善知识。净名云。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
觉。又华严有善知识魔.三昧魔.菩提心魔。魔能使人
舍善从恶。又能化人堕二乘地。罗汉但得空谛。乃至
别教未会中道。俱得名魔。经云。除诸法实相。馀皆魔
事○复次诃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五尘。本非欲法。而
行人由此起须欲之心。故以欲名之。色者。凡有形质
可爱乐之类。众经所说。色害尤深。经云。众生贪狼于
色。坐之不得道。若知色患则不为所欺。又声之于耳。
香之于鼻。味之于口。触之于身。皆大欲所存。动为过
患。得之不厌。其恶转炽如火益薪。世相劫害。若知其
所由。悉当诃弃。又观心诃色者。由色起见爱烦恼。当
观此见依于无明。无明无常。生灭不住。则不应于色
起善恶业。业谢则果灭。果灭则解脱。是名三藏诃色。
若体知诸见即无明。无明即空。诸见亦空。故须陀洹
名为入流。实无所入。不入色声法。是名真谛诃色。若
但入色空。则不能分别一切色相。众生于色起一切
苦集。我不能知云何化度。是故知空非空。从空出假。
虽复分别但有名字。名字即空。故称为假。是名俗谛
诃色。又大品云。色中无味相。凡夫不应著。色中无离
相。二乘不应离。若定有味。不应有离。若定有离。不应
有味。味不定故非味。离不定故非离。非离非味。显色
915-A¶ 第 707a 页 X55-0707.png
中道。是名中道诃色。释论云。二乘为禅诃色事。不名
波罗蜜。菩萨诃色则见色实相。亦见禅实相。到色彼
岸。故得名波罗蜜。深诃于色。为止观方便。馀四尘例
如是○复次弃五盖。前五欲是五根对现在五尘。发
五识。今五盖乃是五识转入意地。为心内大障。谓贪
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盖谓盖覆。使定慧不发。大品云。
离欲及恶法。恶法即五盖也。其相云何。贪欲盖起。追
念往昔所更五欲。与五根作对。思想成惑。忘失正念。
瞋恚盖起。追想是人曾为我害。心猛气盛。忿怒相续。
睡眠盖者。心神惛昧。兀然无识。若喜眠者。眠则滋多。
释论谓眠为大暗。掉悔者。觉观杂起。遍缘诸法。乍起
乍伏。炎炎不息。身妄游行。口妄谈笑。掉而无悔则不
成盖。忧悔心重转为定障。疑者。或疑巳非道器。修之
何益。或疑师亦常人。岂有深法。或疑所受之法未必
中理。三疑在怀则禅定不发。五盖病相如是。病偏多
者则先治之。不净治贪欲。慈悲治瞋恚。精进袪昏睡。
数息专掉散。深信遏疑惑。若治强者则弱者自去。常
人谓五盖钝使止障初禅。今谓五盖利使能障真谛。
何者。执见为贪。谓馀妄语为瞋。无明为睡。戏论为掉
悔。被破坏惑为疑。此盖若去则成初果。又取真名爱。
舍思名瞋。思惑未尽名眠。妄念名掉悔。未至无学名
疑。此盖若去则證罗汉。真谛三昧现前名一切智。又
依空起盖障于俗谛。何者。沉空取證即贪。憎厌生死
舍而不观即瞋。无为空寂无照假之用即睡。空乱意
915-A¶ 第 707b 页 X55-0707.png
众生即掉悔。假智不明即疑。此盖若弃。即俗谛三昧
现前。成道种智。又依中起盖障于实相。何者。菩萨于
深法生爱为贪。不喜二乘为瞋。无明未尽为睡。三业
虽无所失。比佛犹有漏。是为掉悔。初后理圆而初心
智慧不逮于后。是为疑。此盖若除。开佛知见。成一切
种智。若此论盖相甚长。岂止欲界而巳。行者深观盖
性即空假中。一念圆除。见盖实相。得此意者。凡夫初
心则能圆弃诸盖○复次调五事。谓调食.调眠.调身.
调息.调心。调食者。愈疾安身之物。是所当食。又取饥
饱适中。调眠者。眠不可苦节。亦不可恣。盖取不节不
恣调身。令不宽不急。调息令不疏不数。调心令不沉
不浮。三事合调。若能调凡夫三事。成圣人三法。色为
发戒之由。息为入定之门。心为生慧之因。自始及终
唯此三法。不相舍离。观心五事可以意得○复次行
五法。所谓欲.精进.念.巧慧。一心。夫事不专一则无成
功。前二十法虽备。若无乐欲希慕。身心不懈念想方
便。一心决志者。止观终不现前。当知此五法通为大
小事理作方便。毗昙用之分别四禅通别之异。璎珞.
成论取舍不同。皆非今正意。今所谓欲者。欲从生死
入涅槃。精进者。不杂不漏一向不退。念者。唯念涅槃
不念馀事。巧慧者。分别是非真妄之法。一心者。决定
修八正道一去不回。是为方便入真。又欲者。欲广度
众生成就佛法。精进者。虽众生无量誓度不悔。念者。
视如子想。巧慧者。明用法药。一心者。直趣化功。是为
915-A¶ 第 707c 页 X55-0707.png
方便入假。又欲者。如大品萨陀波崙欲闻般若。不惜
身命。精进者。为欲闻般若故。七日悲泣。七年常行。念
者。常念我何时得闻。巧慧者。魔不能蔽。转魔事为佛
事。一心者。决志不移。是为方便入中。又欲者。欲从一
边正入中道。不杂二边为精。自然流入为进。系缘法
界为念。修中观方便为善巧。清净常一能见般若为
一心。此二十五方便。细分别成无量方便。可以意得。
今用为止观外方便。因此调习。豁然见理。见理之时
谁论内外。大品云。非内观得是智慧。非外观。非内外
观。亦不离内外观。亦不以无观得是智慧。若解此旨。
则远近内外无非方便。若不得旨。则俱非方便也(元本
第二卷终)。
删定止观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