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辅行传弘决-唐-湛然卷七

卷七 第 357b 页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一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释通塞中先列异名。次明来意有法
譬合。就初法中先正明来意。亦是结前生
后。前破法遍者结前也。应入等者生后也。
俱用三名以为生后。故云应入不入。当寻
得失必滞是非。得失秖是有著无著。若同外
道名著名失。当用此门检校除失。若无
失者但依前门破塞存通。是故今门意在
检校。恐于通中翻起于塞。次不得下诫劝
也。若一向作解唯用破遍。恐于通起塞于
塞无通。所以立此通塞一门。检彼破遍
令塞得通。使彼破门于通无塞。次何者下
正明来意。于能生著同彼外道。宜用通
塞四句遍破。故知前破遍中但用能破破
于所破。犹未悟者必于能所心生塞著。于
能生著观法虽正著心同邪。是故须破。故
云爱著观空智慧。是故须以四句三假破
能著心使无立处。破能著智如所破惑。故
云能破如所破也。虽不爱著能破之观。而
犹爱著所破之惑。故云若不爱著观空智慧。
则能破不如所破。是故但用破遍破惑。是
故须以二句分别。则使此文与前永异。一
者通途通塞则以所破为塞能破为通。二
者别相通塞则以于能起著为塞破塞无
著为通。故下文云。法相浅深任有通塞。况
复于中起苦集等。上句即是通途通塞。下句
卷七 第 357c 页 T46-0357.png
即以别相况之。然今此中总有四义。一横
通塞。二竖通塞。三横别通塞。四一心通塞。文
四义二。前三为成一心故也。一一皆须四
句检校若于四通而起塞著。皆须破塞以
存于通。如是展转以破为期。故下文云。于
一一能一一所。一一心皆悉检校。为是义
故立通塞门。所以复须四句分别。一者塞中
得通。二者通中有塞。三者塞自是塞。四者
通自是通。初之二句即是今文别相通塞。后
之二句若塞已破即属破遍。若塞未破度入
今文成前二句。又第一句兼于两句。谓通
相别相两意故也。次举譬中先譬。除膜养珠
但成分喻。若破贼护将便成遍喻。何者。除
膜养珠不可珠复为膜。即滥第三第四两
句。是故更喻破贼护将。将若为贼此贼亦
破。贼若为将此将亦护。如是展转将皆为
贼。节节破之。即是此文之正意也。所言膜
者皮间薄膜。此膜覆眼名为眼膜。若尔下
合譬。若能如是方能导人至于宝所。于中
先正合譬。次通五百由旬义也。亦通塞之正
意也。破塞存通至宝所故。是故路经五百
由旬。经云导师善知通塞。故用法华将导
譬也。是故须破古今诸释。方了今文一心
通塞。于中总有六师不同。破初家云二乘
之道非七八地者。问。二乘正当七地八地
云何言非。答。此中用释论意以破彼计。彼
释既云六地见思尽以为三百。七地八地以
为四百。是故今文以论破之。论以二乘而
对四百。汝以六地对见思尽。正当二乘
卷七 第 358a 页 T46-0358.png
不为四百。却以七八二地而为四百。故汝
所释与彼大论通教义违。此师用通义而
不识通意。是故还引大论破之。大论通意
至后更释。后之二家皆约烦恼为五百者。
而前家不数尘沙后家不数于见。是故并
失。后辨失中略不更破也。此之名义下通
今经也。先正通经。经具三义故知诸师不
与经会。诸师下次辨失也。先总次别。初言
总者用别如太方。用通如太圆。二乘擅行
如太动。界内立城如太静。又约烦恼而不
数见及尘沙。约生死而不数有后无后
为太静。故知诸师各随一见。或得通而失
二。或用别而违圆。或至三百而不立化
城。或有擅行于四百五百。或约烦恼而摄
或不尽或约生死而取舍不周。欲判圆
经恐未可也。如持一孔等者。不可以一师
偏解。能释兼三之文。初家下别判。但判四
师不判第五第六师者。略无易见。判初
家云四百立城者。若约通义七八二地正
属二乘彼师七八对于四百。故成四百以
立化城。摄家割二死于荒外者摄大乘师。
立七种生死。一分段谓三界果报。二流来
谓迷真之初。三反出谓背妄之始。四方便
谓入灭二乘。五因缘谓初地已上。六有后
谓第十地。七无后谓金刚心。汝既自立七
种生死释五百义。何故舍二但用方便及
以因缘足于三界为五百耶。如汝所释宝
渚之外更有有后及以无后。舍而不用故名
为割。荒为八荒八极之内亦云四海之外。
卷七 第 358b 页 T46-0358.png
亦曰九州之外。亦云荒服之外。故曰荒外。
如第一卷所引。尔雅云。九夷等四此次荒之
国也。觚竹等四此极远荒之国也。今以地极
名为远荒。即以所极譬于宝渚。宝渚之外
不应有地。摄师犹有二种生死阙而不论。
是故破之。次判地家界内立城者。既将住
位以对二百。住位复是见思断位。二百对
界秖是色界。故知即是界内立城故不可
也。次家即以二乘足为五百。经过三百以
立化城二乘至此即应入城。何故将对四
百五百。故知擅行四百五百唯至法华开权
显实。方可出城进四五百。若开权已成大
菩萨。那得复云犹是二乘。而云二乘足为
五百。言径廷者。二乘本是被覆之权。辄自
开权故云径廷。至法华会佛为发权。不名
擅行亦非径廷。廷者(他定切)越次之义。又开
权竟二乘同八。亦非二乘各对一百。是故
不用。城者盛也。盛于所住即行人也。人师
过如此下释疑。先徵起。次正释。恐人见论
疑破初家。论以二乘而为四百。何故不
许四百立城。于中先序论文。言论有二
文者。大论六十八云。譬如欲过一百二百
三百四百由旬旷野崄道。言崄道者即世间
也。一百欲界二百色界。三百无色四百二乘。
复次四百欲界三百色界。二百无色一百二
乘。菩萨摩诃萨当知不久得菩提记。当知
不畏堕于二地。是过四百近菩提城。论文
无五百之言者。既云通意过于四百旷野
近菩提城。城即五百。今通之下即是今家判
卷七 第 358c 页 T46-0358.png
于论文但属通义。是故但以二乘对于四
百。菩萨至此与二乘齐。仍约钝根未见中
者。是故不明五百由旬。故指三乘共得解
脱。名为涅槃。复以二乘为一百者。如前
引论。寻文可知。今明下今家正解。正显今
家依法华明通塞义也。经文既云过于五
百。今家准经以为三释。若约生死及以烦
恼。不应云过。若约观智即得云过。过前
生死烦恼二五。即至涅槃一切种。智故云空
观智知三百等。知即是过。初约生死者。五
百皆是生死故也。是故不以寂光对于五
百。次约烦恼者。见通三界故合为一。下分
系欲故合为一。俱舍云。由二不超欲由三
复还下。二谓贪瞋上通名类。故合为一。下
分有五。谓身见戒取疑贪瞋。言上分者上
分有五。谓掉慢无明色染。以此三释即是
一念能所无著。方名善知。又诸师下结非
显正。斥诸师释唯依权教判位太高。于
权位中又释不了。故下正以横竖判权及横
别等。方晓权人所行之法。若横若竖俱破
五百但非一念。故判属权。辽亦远也。远而
又迥。故名为辽。二边之外别立五百故名
辽远。此即通结诸师判位大高。初师以十地
为五百。摄师在初地地师在十地。如此判
者凡下绝分。化城非冀宝所望崖。凡既望
崖为谁说教。若其此教唯为圣人。经不应
云为令众生。又若定在十地等者。二乘被
会尚亦未至。何况凡夫。今明圆门实相宝
所凡圣通具六即甄分。旧依权门判位太
卷七 第 359a 页 T46-0359.png
远。今依实教是故不用。今论下正以由旬
释通塞意。先纵横。次一心。初有三义谓一
横二竖三者横别。初横。如文。次竖文中先正
明竖。次横织竖。竖三如经横三如纬。织之
令成三谛文章。若三谛中有苦集等三谛
不成故也。如入空时具谛缘度检校心法
及以能所。令无苦集无明六蔽。假中检校亦
复如是。初入空中析体不同。初明析空中
先言三塞者。初是苦集。既不识下是十二
缘。次不灭下是六蔽。于六蔽中但举一悭。
馀五并略。次引大经以證六蔽。蔽即是塞。
第十一云。如婆罗门幼稚童子为饥所逼。
见人粪中有庵罗果即便取之。有智之人
即诃责之。汝净行种。云何取此秽果而食。
童子闻已赧然有愧。即答之言。我实不食
净洗弃之。智者诃言汝大愚痴。若拟弃者
本不应取。章安解云。婆罗门者即譬初修
般若净道。幼稚以譬解行浅弱。三途苦逼譬
之如饥无常之中有人天果。如彼秽粪有
庵罗果。深行诃浅故曰智诃。童子去浅行怀
愧。非贪天乐。为欲于中修道弃舍。故云
洗弃。智者语言去。菩萨劝令一切俱舍。不
须受已复观而舍。故知经意正譬三藏菩
萨。观生受生名洗已弃。故知三祇百劫之
内。有漏心中修事六度。度与惑俱义同于
蔽。若于下次明二通。即谛缘度。谛缘度相
寻文可见。当用下次明检校言一一者。不
问能所及以心法。有塞咸破如前破贼。故
知通塞咸须检校。三谛之中言心等者。心
卷七 第 359b 页 T46-0359.png
谓体析见思之心。法谓假观知病等三。及
中观中无明等三。此等皆有能所故也。又心
谓能缘之心。法谓所缘之法。若观若境俱
有心法咸须检校。下去例然。复次下次明
体空。文亦先明通塞之相。如罗汉下以圣况
凡。圣尚名阴凡何得无。若计下次示苦集。
结业即集生死即苦。若不识下次明十二因
缘。若爱下次明六蔽。亦但举一悭馀五并
略。用即空慧下检校入空。从于病法等下次
明检校入假。并可见。问。前入空中云一一
心。今入假中云一一法者何耶。答。三观所
观无非心法。初破见思作心名便。入假
习法作法名便。以己他心所习成法。入中
之时并是法界。从法又便。文略可见。次检
校中道正观者还检竖破中观三番。此中存
略。但云观于无明法性真缘三假。以示通
塞。一一下示检校相。若作如此下至塞乃得
通者。明权位太高。通教六地别教初地如
是两教经于劫数。乃到实相宝所之位。此
位乃是竖三谛相。次引大经以證权位经
于劫数。大经前后总有四文。大同小异。第十
云。经尔所劫当得菩提。第十九云至菩
提。第二十云得菩提。第二十一云住菩
提。住者秖是住于初住菩提住处。当谓经
劫方得菩提。至之与得名异义同。至谓从
于方便中来。得谓得于发心处所。言须陀
洹等者。从本为名。经七生已任运入般。
生彼复经八万劫竟方发大心。一来六万
不还四万。无学二万支佛一万 比说可知
卷七 第 359c 页 T46-0359.png
从根利钝故使出界经劫长短。发心已后
修中道观。断无明惑得见佛性。乃可名为
过于五百。此语三藏入灭二乘。通教多分
即生能发。如此论者无益初心。然向五人
皆云发心若到若得。是故不与唯识义同。
长时乃发教尚是权。况计永灭宁非方便。
若执权论破佛实经招过既深。良恐未可。
此之竖相虽本为成非竖非横。与彼权教
次位同故。故须斥破下横亦尔。次明横别
者。先法次喻。初明法中先寄三人以明观
相。一一文中皆先出观相。次明检校。此三
观者依大品文。经云。有菩萨摩诃萨。初发
心时行六波罗蜜。上菩萨位得阿鞞跋致。
有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便成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转法轮。与无量众生化益厚已
入于涅槃。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时与
萨婆若相应。与无量百千万亿。从一佛国
至一佛国净佛世界。今文所引开彼第三
为第一第二。以第二为第三。又经列前深
后浅。今列从浅至深。依随义便于理无
失。第一文云六波罗蜜即是举行。第二文
云便成菩提。即是举位。行位虽殊同显一
意。是故今文略于第一。第三文中初云萨婆
若。又云净佛土。虽同一文既具二义。是故
开为第一第二。馀文所引并拟三教初发
心也。通虽有假意多在空。别虽有中文多
在假。圆虽三观从初观中。是故今引以对
三观。同初发心故名为横。分属三人故名
为别。如此下斥权异实。圆中虽云从初
卷七 第 360a 页 T46-0360.png
心修。彼般若部带二教权。犹未开显。是故
斥云三法各别。大论下次引论文三喻。亦
證横别。于中先喻次合。故大论四十三云
是三菩萨未发心前。闻佛说大发菩提
心。譬如道行或乘羊去或乘马去。或乘通
去。是故到彼有迟有疾。初者钝根次者渐
行后者即到。又云。初者罪多福少。次者福多
罪少。后者无罪唯净。今此文中以步替羊
者以羊迟故不异于步。故知今文用法华
意。故得破彼权部纵横。论五十六又云。如
三人行。一人避走。一人钱求。一人随王。破
意亦尔。横别义意如向所释。次明一心者。
初斥横竖。次正明一心功能破权。初斥横
竖中。先重列出通相通塞。是即空假两观能
破见思尘沙。于当位中虽得为通望于
中观仍具无明。故名为塞。若后中观胜下
二观。虽得名通隔于空假。故名为塞。横中
通塞寻文可知。法相下况出今文横竖别相
通中之塞。横竖法相已有通塞。况复于通起
著成塞。当知横竖通别并塞。故云皆塞无
复有通。欲出通相一心为通。故先辨于横
竖之塞。若一心下正明一心。即是检校一心
破遍。前破遍中既已结成出其元意。秖应
立于一心检校。于义即足。又为成就前横
竖门。故更节节以论检校。复引法华善知通
塞显今检校须破诸师。论其正意秖在一
念。故前之三种为显一心举破遍等。例之
可见。又前三种望于破遍但成于竖。至下
度入方始以竖而入于横。如谛缘度横织
卷七 第 360b 页 T46-0360.png
竖成竖横别之横三俱初发。虽名为横。三
观望之终名为竖。今破权功能正显一心。
初破横竖中破竖者。竖通渐入虽属一人。
前后次第三时各异。以各异故。故非一三。
今一心具三破次第之三。故云一心三观
破竖通塞。三观一心能破横者彼横三观离
属三人并在初心。故三不合一。今以三
秖是一破彼分张之三。故云三观一心破
横通塞。应知一心三观与三观一心。言互理
同。为破横竖翻对而说。如此横竖一一谛
中。具谛缘度若通若塞。横竖若破。谛缘度中
通塞随破故不烦破谛等通塞。故向文云。
况复于中起苦集无明蔽等。况出此塞以
圆破之。有人云破谛缘度横名为破横。深
不见文旨。故前文中先明竖竟。次横织之。
一一皆具谛缘度三。况复于通复起苦集无
明等塞。故知破竖苦等自破。不须更指苦
等为横。空即三观等者。次圆三观。观观具
三以破横别。一一所破各别不同。故云空
即三观乃至中即三观。有人云。破神通者。
破第一卷圆顿止观通者腾空。腾空被破知
前非顿。如此说者殊乖文义。论文神通近
在目前。何须远求序中之说。又若破彼顿
更何所传。师资不成付法安在。祖乎龙树
其言徒施。又彼顿譬文在序中。说止观时
未有此序。岂得将己正说预破弟子序
耶。又序中所述师资所传。若破所传便成
自坏。良以下正叹功能。能破横竖及横别
者。良由一心圆妙故也。众魔等者。众魔者
卷七 第 360c 页 T46-0360.png
即天魔也。群道者即外道也。又群道者偏小
通名。故以一心皆能对破。终不等者若步
涉乘马避崄从夷。若神通腾空从虚避下。
是故初修二观先破二惑。次修中观更破
无明。今三观一心初后无碍。不同三譬。故
云终不等也是故去下陵高斥前腾空。空
假如下中道如高。避山从谷斥前步马。终
不两字冠下两句。若于下明一心中用通
塞意。一心不当横竖通塞。于此一心复起
塞著。而生苦集无明蔽等。此苦集等即是见
思。见思既生即空尚失。岂复更有去边求
中。故云非但失于中道神通。亦失空假步
马。此是一心别相之塞。尚须检校令塞得
通。若于下令检校此一心通塞。是为下正
判也。如此释者。一切众生理性五百。乃至诸
佛究竟五百。不同旧义令凡望崖。次问答
料简。初一问答料简异名。问文可见。次答
文者先通次别。既云一意故名为通。亦有
差别故名为别。别中分为三意不同。言约
解者。解圆无著是名为通。解偏起著是名
为塞。言约行者。解为行本行从解生。由
解偏圆令行得失。言约字者。字即教也。有
名有实名为知字。有名无旨名为非字。
如虫蚀木偶得伊名。是虫不知是字非字。
况知是字有旨无旨。次引金光明者。总證
三名。即散脂品文也。次一问答料简通塞。问
中四者。约此卷初立横竖义。而为此问。更
列前文令此可解。四谛因缘六度名为横
通。苦集无明六蔽名为横塞。先空次假后中
卷七 第 361a 页 T46-0361.png
名为竖通。见思尘沙无明名为竖塞。横竖
通塞更互相对。以为四问。问出圆意以显
文旨。然此问意虽以三惑三智为竖。别指
无明以为竖塞。最细极故。别指中道以为
竖通。最高远故。若横织竖及以检校谛缘
度三。虽至中道若不织竖。但在即空。故
下答文指于界内苦集等三。别为横塞。即空
真谛别为横通。问则通途泛问。答则分于
两途。先立两途。次释两意。初然者下先释
一往。然谓然可。如向所问横竖皆悉更互
通塞。此即圆顿不次第意又前既具明次与
不次。问中一往似问不次。而实通问次与
不次。是故答中分为两意。以所治惑有即
有离。故使能治亦有即离。若次第修通塞
俱别。如后二往。若不次第一体无殊。如
前一往。言一往者。无明无别体全指于见
思。见思障谛缘无明亦能障。谛缘既被障
亦作横中塞。此但据初心三惑全未破。故
真谛谛缘亦被无明障。中智治一切者。圆人
修中智非独破无明。亦治真谛障界内之
苦集。是故名竖通亦通于横塞。亦据初观
中得作如此说。文中若准前问文。仍阙馀
二句。是故应更云横通通竖塞。所谓谛缘
度非但治见思。亦破于无明。一空一切空
故三惑俱破。横塞障竖通所谓苦集等。非
但障真谛亦障于中道。一苦一切苦故障
于三谛。所言二往者。见思中苦集及无明六
蔽。唯障于真谛不能障中道。真谛谛缘
度但能破见思不能破无明。无明自障中
卷七 第 361b 页 T46-0361.png
故不关真谛。中智破无明亦不关见思。是
故今文云竖义对当别。

○次明道品调适
者。先通列释四道品相。文四义四意在调
停。此四通论俱通大小。别而言之第三唯小
馀三在大。言当分者互不相假。既云当
依念处得道念处既而当知馀品并为所
依皆能得道。故云当分。又云下引證。亦得
将念处以例馀品。故云亦然。此从别义故
引念处是道场及以衍等。若从通义。教教七
科无非当分。言相摄者。大小乘教凡论道
品随其科品。皆互相收。次引论證。文意可
知。言约位者。如大师自有四念处文。四教
各以念处为位判在外凡。故诸教位并对
道品。此文从小且对小位。若从通论。诸教
皆得以内凡为燸顶等。言相生者。如文
云念处生正勤乃至生八正。由此相生。故
下七科次第调停。亦名相生。调停乃是诸品
调试。何者相应可入法性。故此七科初心
可修。虽有四文亦但二义。前三为成第
四故。次所以下次明来意。于中初文略明
来意。于上破遍及以通塞。若不悟者由无
调停。真法下释向道品所證之法。初住已上
分得无漏。自尔已前皆名有漏。是故初心
调停道品。能为初住无漏作因。如酿酒下
举譬也。此方即以麦曲为酵。西方或用草
华等酵。真法在迷犹如水米。道品调停犹如
酵燸。调停得所变有漏米。成无漏酒。调停
失度理味不成。次引大论證须道品。能
为无漏作近因故。如大论云。不净开身念
卷七 第 361c 页 T46-0361.png
处。身念开四念处。四念开道品。道品开三
脱。三脱开涅槃。涅槃是无漏。是故有漏能
为无漏而作因缘。论文虽以不净为首。
语且约小正在衍门。随教不同理观各别。
皆是有漏为无漏因。及道品后次明三脱。
次问答料简中初料简大小。问答具在大论
二十一中。今文答中先用论意。次引净名大
经大集。助论答意。净名由之成佛。得道之
处及摩诃衍。大经见性及譬醍醐。大集是
名菩萨宝炬。宝具诸法炬能破暗。摄一切
法名陀罗尼。故总结云皆不云小。若大经
下既折不许专在于小。次复纵云通于大
小。故云无量助菩提法。是大涅槃因。亦是
释疑。恐人疑云。更有无量助菩提法。方得
名为大涅槃因。故知道品非大乘因。故即释
云。道品之外无别道品。虽云无量不出道
品。是故道品是大乘因故复更引大经四谛
而为例释。四谛之外无别四谛。三十七品既
是道谛。故道品外无别道品。故四含中所明
四谛云为声闻。如殃掘中及诸大乘所明
四谛。并为菩萨故知通也。故殃掘云。云何
名为四。所谓四谛法。此是声闻宗。斯非摩
诃衍。大乘无量谛。言如爪土者。大经三十
一迦叶品中。佛取少土置于爪上。告迦叶
言。是土多耶。十方世界地土多耶。迦叶答言。
爪上土者不比十方。今借此文校量四谛。
三藏四谛如爪上土。所未说者如十方土。
即馀三教四谛法也。若未说者如十方土。
应有五谛。佛言。无第五谛。但言四谛有
卷七 第 362a 页 T46-0362.png
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且指别教四
谛以为无量。故殃掘云。大乘无量谛。言十
六门者。虽借别教始终十六。意实通于四
教十六。又有漏下约五味判。由向申难一
十六门俱有道品。故云无量。而不无浅深。
故以五味判其优劣。初言有漏者既属界
摄随其多少并有漏摄。今之所用意在醍
醐。二十二等者。大论十九云。欲界二十二除
七觉八正。未到三十六除喜觉。初禅三十
七。二禅三十六除正行。正行即是正思惟三
禅四禅及以中间。并三十五除正行及喜。三
无色三十二除喜觉正行正语业命。有顶二
十二除觉道。若婆沙中不辨欲界。于无色
中但三十二。不辨下三与非想异。大论云
正行。婆沙云正觉。馀文并同大论。婆沙。又
复分别几法现前。问曰。诸地之中各有几
法现前。答。未到三十六。三十三法一时现
前。初禅三十七。三十四法一时现前。中间三
十五。三十二法一时现前。三四三十五。二禅
三十六。无色三十二。并除三念以缘异故。
三念者谓身等不俱。故无量之文须兼五
味。次或言下料简正助。释大经疑。前引大
经乃云无量阿僧祇助菩提法。是大涅槃因。
及五味中有正有助。今文何故复以为正。
故引两文或正或助随其深浅。皆以前前
助于后后。教文意兼故皆云似。故今文意
须有正助。此文即正。助道即助。是故引教
两文俱存。前五味中具引诸经。故并有正
助。文若言下料简有漏无漏者。由前五味
卷七 第 362b 页 T46-0362.png
中。云有漏道品欲界二十二等。初文徵难。
准婆沙文。七觉既是修道之位。何得总判
道品有漏。故引法华證成无漏。云何下又
难。婆沙七觉既是修道之位当知八正在七
觉前。即是见道依此问之。何故八正在七
觉前。此应下答也。由前二文相违不定。故
须开为三句解释。先列三句。如大论下解
释。先略释有漏。云何下释三十七品是有漏
相。皆是下释三十七品皆是无漏。从来下重
更印许前引大论之文。而婆沙去释第三
义。何以故下释婆沙文。若八正在七觉后。
八正已前虽是有漏。若至八正入无漏故。
故此道品亦漏无漏。若言八正在七觉前是
无漏者。如常所说。经论皆尔。故云可解。即
属第二意。又婆沙五十三云。四念处有二
种。谓有漏无漏。乃至八正亦复如是。是则
始终俱属第三。又杂含第六云。七觉八正一
一皆有漏及无漏。是则婆沙及以杂含。具有
三义。俱属第三。今文但列初义證成。引婆
沙證成二意者。亦漏无漏及以无漏。及亦漏
无漏是对位者。重以对位释前八正在七
觉前。世第一前是亦有漏。见道已去是亦无
漏。是则八正在七觉前。具于二义。谓第二
第三。诸道谛下次正释于无作道品。今文正
意也故且置馀三。初明来意亦是去取。此
之七科文七义七。意在随益顺机不同。此
但通论文义及意。于七科中各论文义。具
如下列。于七科中先明念处有总有别。
下之六科别别而用。今初释念处。文四义四
卷七 第 362c 页 T46-0362.png
同显一境。境一品四随何相应。于中初正
释。次结前生后。初正释者。且引三经而以
后后释于前前。初引大品释于念处。使
成三谛。次引华严以释大品。明四念处
具一切法。即念处境也。如大地一具种种
芽。次引法华结华严意。云何种种谓相性
等。正用十如以为观境。故最后结凡言一
切。不出百界千如故也。又下释中皆先约
一界次以九例。一中皆云一切等者。以一
界中复十复百三千故也。常途云下次斥旧
解。第一经中。一切诸法相性体等。秖是第
三经一相一种。及第三一地实事。种相体
性秖是一种。故此一种云是佛性。次卉木下
即是正解。卉是草之总名。木是树之通称。众
草成丛众木成林。卉木秖是三草二木。三草
二木譬七方便。此七方便本是一实。今一念
去正释念处。先更牒前不思议境。为念处
境。既一一界各具十界。故不相妨。前总立
阴名观既不悟。故离为四而调停之。法性
因缘去示念处观。委悉具如四卷别行圆念
处说。四文皆以一念百界千如三千世间摄
成三谛方得名为无作念处。故知前来境等
五法。并依于阴。乃至觉道亦复如是。今一
一念处皆先趣举一界为境。次以馀九例
之可知说之则四法先后。观之则不出一
念。于一念中有总有别。又为约法相令
具足故。及示识心以为境首。故先于破法
遍后例于馀阴。以为通塞道品之本。若欲
显于不可思议还须约于一念心辨。则具
卷七 第 363a 页 T46-0363.png
观于阴入界等。一切皆然。如是下总结念
处。义意兼广破倒显理。下释兼广文自有
四。一一念处皆悉先明空假破倒。次以中
道结成秘藏自他俱满义兼大小。言俱破
者。既以中道显秘密藏。故四念处咸皆破
倒。何者。以即空故即破常倒义兼于小。
以即假故破无常倒义兼于大。中道为正
故曰义兼。以即中故双照大小双非大小。
即是双照双破八倒。三谛相即兼无前后
破无次第。即破即立即照即遮。言枯荣等
者。大经云。东方双者喻常无常。南方双者
喻乐无乐。西方双者喻我无我。北方双者
喻净不净。四方各双故名双树。方面皆悉一
枯一荣。荣喻于常等。枯喻无常等。如来于
中北首而卧入般涅槃。表非枯荣荣即表
假枯即表空。即是于其空假中间而入秘
藏。后分云。东方一双在于佛后。西方一双
在于佛前。南方一双在于佛足。北方一双
在于佛首。入涅槃已东西二双合为一树。
南北二双亦合为一。二合皆悉垂覆如来。其
树惨然皆悉变白。常无常等二即不二。常乐
我净遍覆法界。故二二合垂覆如来。即是
如来契于秘藏。亦是念处无非寂灭。白者
即是众色之本。常等称本故名为变。言北
首者。增一阿含云。表于佛法久住北天。长
含第四云。佛告阿难。安我头南首面向北。
则使佛法久住北天。机见不同不须和会。
小乘经文尚表佛法久住不灭。况涅槃终极
不表秘密藏耶。然一代教门凡诸所表文
卷七 第 363b 页 T46-0363.png
义显著莫过双树。以四念处能为大小观
行初门。是故尔也。慇勤遗嘱意在于斯。治
倒已下释念处名。一切下结成三谛。三谛秖
是秘密之藏。即是释成释名义。祗一等者。
总结成行相。劝行者观之。能如是观即
义。同如来于双树中而入秘藏。是故念处
是得道之场。场是所依。所依即理。治于四处
无明之糠。显于四德实相之米。依此境故
从因至果。境为乘体智为白牛。空假破倒
名庄严具。发心起观名为乘始。故云若能
深观。究竟至果名为乘终。故云入般涅槃。
法界非四而不离四。以无所住住此四
法。非始而始非终而终。诸法具足故不馀
修。但为未入故进后品。自行化他始终具
足。念处既尔馀品亦然。名异义同。用为调试。
随所宜乐得入不同。次若不下结前生后。
次明正勤。秖是于前念处精勤除恶生善。
故此四文义唯善恶。意在四品次第竖进。文
从语便。先除二恶次生二善。据行必以已
生善恶居先。未生善恶居次。并先灭恶次
明生善。虽云已生未生善恶。文似次第意
实圆融。故云前四勤而观之。但粗惑浮疏
细惑沈隐。故分已生未生之相。先以三观
勤观已生令速不生又更勤令未生不生。
是以粗惑任运先除。且得名为已生不生。
入六根净进修三观。复伏细惑名为除断。
粗惑先去真谛先成。即名真谛为已生善
未得无生名未生善。次明如意足者此之
四法文四义四。意在随入随何相应。此四
卷七 第 363c 页 T46-0363.png
属定。六神通中身如意足藉兹而显。又通
因定生。亦可六通因兹并发。当是不勤等
者。此四正勤是有定之慧。慧观不勤。念处
不成反招散动。故释欲中云如风中灯。今
修如意如加密室。于此四法一一调试。定
慧若等。方可名为有慧之定。三智圆发三
惑圆除。是故此四通名断行。四法皆是断惑
之行。名为断行。言成就者从果立名。故四
正勤四法同观。二二异时位相别故。今如意
足四法各用。初云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
法言彼法者。谓念处境。言庄严者。修希
向心令法端美。凡所修立一切诸法。若无
乐欲事必疏遗。言精进者。唯专观理使无
间杂。无杂故精无间故进。凡所修立一切
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言一心者。专注
彼境一心正住。若无一心观法断绝。言思
惟者思惟彼理。由思惟故心不驰散当知
四法是入定方便。次明五根者。此之五法文
五义五意亦随入修前诸品。纵善萌微发根
犹未生。根未生故萌善易坏。今修五法使
善根生。故此五法皆名为根。释此五法一
一具二。一释根当体。二摄后归前。又此二
义前后不定。初释信中先释当体。谓信三
谛。次从但念处修下摄后归前。谓此信根
必依念处。若无信境根何能生。问。前修念
处既不得入。何须更依念处境耶答秖
为念处未能得入。更于此境修令根生。
是故五根咸依念处正勤如意所依亦然。次
释进中先摄进入信。故云信摄诸法。次信
卷七 第 364a 页 T46-0364.png
诸法故下释进当体。次释念中先释当体。
必依念持无使邪妄偏小得入。从又此法
者下摄念入进。念进不遗。故云不忘。次
释定者。先释当体。一心恬寂故名为定。从
而行精进下先摄定入进。从又此法下正
摄定入念。有念故不忘有进故不动。次
释慧者。先摄慧入定。从内性下释慧当
体。有定之慧照本有性。是故名为内性自
照。结前生后中言遮诸烦恼者。即以中慧
破于三惑。次五力者。文义及意。准根可知。
问。名同为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
未破。复更修习令根增长。是故此五复受
力名。根成恶破。故名为力。故大论二十一
云。天魔外道不能沮坏。是故此五复名为
力。若自若他皆得力名。信力信谛不为偏
小诸疑所动。进力观谛必无间杂。本求极
果未證不休。念力持谛破边邪想。不令
三惑之所破坏。定力若成。能于诸禅互无
妨碍。不同单修根本之相。言破散者。能
破欲界一切诸散。或复虽用欲界语法而
不碍于初禅支林。或住初禅觉观之法。而
不碍于二禅内净。或住二禅与喜相应。而
不碍于三禅乐受。或与四禅舍受相应。而
能教化一切众生。纵妨四禅不妨诸定。妨
谓妨碍碍谓遮止。纵有因缘不入四禅。
不妨一切禅定自在。总而言之。秖是诸定
互不相妨。所言不舍不随等者。不舍世禅
不随禅生。故经云。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
不随禅生是菩萨行。总而言之。正用中定
卷七 第 364b 页 T46-0364.png
是故方能不舍不随。次释慧者。能破一切偏圆等慧。能破一切权实等执。而能双照执
慧实相。次释七觉者。文七相三义二。意亦
随入。通一别二。故曰相三。不出定慧故曰
义二。还以寂照除等进等而调停之。复以
寂照安之起之。定慧各三。各随用一。得益
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辄后品。念能
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次释
八正。文八义八意亦不定。品位既极无复
生后。初二如文。释正语者。听法说法俱得
解脱。化功归已故益自他。释正业中先列
四业。次释四业。言小乘可解者。若小乘中
则不得云非白非黑而有来报。具如第一
卷中料简有无。今云有者。约大乘说则无
漏为因无明为缘。生于界外受法性身。酬
于此因名之为报。文中更约三观释业。
不次第者名圆正业。言邪命者。自圆之外
皆名为邪。迦叶自述即其意也。问。何故释
业而云邪命。答。缘理义通故得互释。圆
业不正常命成邪。破无不遍故名为尽。依
遍而行方名为正。见他得利已下。文虽附
事例前亦应以为理释。且约事者。圆修之
人必离四邪方名正命。见他得利事解可
知。若理释者。若偏若小名为他利。具三谛
益名为己利。终日圆修不起圆想。而于无
想不生染著名知止足。善故名精入故名
进。得中名正。心不动等者。不动故正直不
失故不忘。上句为因下句为果。不动中道
于念不忘。故名正念。正住释正字决定释定字。正住于理决定不移
卷七 第 364c 页 T46-0364.png
正。如是下通结道品。初结示道品在一念
心中。初心可修未论深位。大论下。引證道
品并在念处。是故道品初心并修。故知等
者。明修道品功能故也。如此下结判。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一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二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举譬者。婆沙大论并依树譬道品。故
名道树。二论并与今文大同。但今结果位
在初住。与婆沙异。于中又二。初别约无作
道品。次通约三观。初文有譬合结。譬及合
文并阙如意。譬中应云茎干上耸即如意
足。法性下合。先正合。次明果上异名。道品
善知识下结前合譬。准方便中有三知识。
从初引导令至宝所。即同行也。由是道品
令行无误。即教授义。诸品防护妄误不侵。
即外护义。忍辱为衣法喜为食。资于慧命
益以定身。并外护义。由三知识。令入初住
三身正觉。能与众生真善知识。通途下通
约三谛。前但约圆别别对位。此通约谛谛
谛各辩。于中先别对。次总对。总别二对但
寄喻文。非约修行。又约竖位以譬圆者。
观行为叶。相似为华。分真为果。若通约四
教准说可知。次明三脱门者。明道品功能。
大论二十一问。涅槃唯一门何故三耶。答。法
卷七 第 365a 页 T46-0365.png
一义三。三秖是一。又随人不同故分三别。
见行从于空。爱行从无作。见爱等者从于
无相。论局三藏今通三教。别教初心同二
教故。诸教并以證道为无漏城。唯圆义通。
六即辨异。是故今文释道品竟。次明三
脱。若准文正意。秖应但明无作三脱。亦为
比决使识无作。是故具明诸教三脱。于中
先明来意列名。次正释中先总释。次历教。
初文先辩王臣旁正亲疏。次约伏断。三约
名体。以总冠别。诸教各各三义不同。准望
圣教不可专一。故并云或。下约教释。但
注云云不复别辩。应随其教出其相状。
初王臣中先明三昧为王。次明三脱为王。
三脱从慧三昧从定。于空等上立二名者。
由二种人入无漏异。故有三昧三脱不同。
以亲入无漏者为王。旁助发者为臣。见
与思惟属慧。即是从慧发定。从定发慧
准此可知。断伏名体寻文可见。次历教
者。初三藏教约十六行以分三门。俱舍婆
沙诸文皆尔。但分三昧及以三脱。互为王
臣。诸论未辩。故三藏中由观此行。上忍
发真。故以此行而为三门。又此行相但取
与其三门类同判属门耳。通教从初但观
幻化。是故不复依十六行。但约空观以
辩三相。还约定慧以辩王臣。空等三义
虽皆观幻。不妨亦有王臣不同。亦由入道
根异故尔。初空门中具引古今释论本者。
既是古今互出不同。今双引之以證假实。
此教三门不同三藏三门体殊。此中得空即
卷七 第 365b 页 T46-0365.png
无相愿。次明别教先通约三观。次别约出
假。初文意者。即以三观为三三昧。三脱亦
然。一一谛中止即三昧。观即三脱。王臣伏
断等准三藏说。即以初地为无漏城。次别
约出假者。约此一谛既义立三。当知亦
具王臣等义。于别教中立二释者。约教始
终虽具三谛。不得意者但在于假。是故此
教应须两释。又一教始终虽具三谛。若入
證道不复名别。是故别教但在于假。凡释
别义悉皆准此。既约出假以释三门。亦通
行向为无漏城。故大集云。欲度众生修于
空。护持诸法修无相。不舍诸有修无愿。
岂非纯于出假以立三门。出假尚尔。馀任
运具何假义求。次明圆教者。前释三教直
尔释之。今明圆教云别约者。当知前三通
途泛列。此文正意别在于圆故圆三门与前
永异。圆王臣等亦复天隔。故圆教中空即无
相无作故也。语似道教意复永乖。定慧体
一圆伏圆断。圆名妙体二义融通。于中先引
论文总比决之。次正解释。初比决者。所缘
不同能通门异。所缘即是初住无漏。故使能
通近远亦异。智者等者。明空体不同。智者之
言亦通别教及以接通。今唯在圆成圆三
脱。空即不空皆能通极。故并名中皆能见
性。又所见之空空无大小。以智异故大小
名生。是故此中以智判空。智既圆融二空则
合。合故名中复能见性。又二乘下因辩大
小十八空异。若得此空必具十八。是故次
此辩十八空。空若不同馀门自别。所以二
卷七 第 365c 页 T46-0365.png
乘观十八空。如观梦事。今圆下大十八空。
圆人观之如观眠法。法如无明梦事如取
相。取相枝末无明为本。是故梦事必依眠
法。故观无明即见实相。但观取相唯见真
理。若与二乘辩空异者。则两教二乘及通
别入空。任运可识。纵使别教诠于不空。非
初心观何须比决。故并不与圆教空同。故
但约二乘不论诸教。以此文中义犹含隐。
是故下文更重简之。如前下正示门相。先
寄前修中观中三假以辩三相。故云如
前。既用四句观破无明。即具二空皆不可
得。即是空门不见四门之相。即相续假破。
尚无法性岂有无明。是故不分四门之异。
即无相门。门秪是句即四句也有真有缘故
有能所。有能所故故有作者。今非真缘故
无作者。即无作门。虽寄三假实无前后。前
通教中尚空即无相及无作等。况复圆妙更
立次第耶。王臣云云者。亦具三义与前不
同。如是等者。明三门相即。又四门下明门
门三脱一一互通。如此下重更约教以辩
空异。初结成圆门。故云三门意非次第。别
虽下仍许别教亦缘实相。以次第故与圆
不同。又异等者。尚不同别况复藏通。能知
异相方可观同。是故劝物须善识之。又华
严下约五味判。初文正约五味以判。明四
念处秖是观阴。若至涅槃成五解脱。解脱
秖是秘密之藏。念处既居道品之初。双树
枯荣复表念处。是故还约枯荣以判。初华
严中虽具二义文多明别。故云偏多四荣。
卷七 第 366a 页 T46-0366.png
所以住前十种梵行全明别义。初住虽即略
明圆义。二住已去乃至十地多明别义。虽
行向中辩于普贤行布二门。而诸位中普贤
义少。入法界品唯见弥勒文殊普贤广明圆
融。馀诸知识多明别相。是故今云偏多四
荣。三藏可解。方等般若文中处处虽有圆
义。多为调于钝根菩萨及二乘人。故净名中
弹斥声闻贬挫菩萨。念座致屈去华招
讥。闻不思议事犹如根败。睹大士现变自
鄙如盲。方信摩诃衍甚深。伏诸菩萨志大。
至般若会乃堪委业。故佛加之以说二空。
所以两时教意多调枯以入荣。使二乘之辈
稍成通别。虽未显说义已成荣。至法华
时会诸枯荣入非枯荣。尔乃方堪授作佛记。且顺大经越而未说。即云鹤林施化
已足。二经同味虽越而兼是故判云为极钝
根来至双树。方等般若显入密入。故云菩萨
处处得入。既引涅槃逢指法华。故知法
华为醍醐正主。所以经喻秋收冬藏。至涅
槃时犹如捃拾。故大经第九云。譬如暗夜
若诸营作一切皆息。其未讫者。要待日明。
学大乘者。要待无上大涅槃日。是经出世
如彼果实多所饶益安乐一切。能令众生
见如来性。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授记莂
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一阐提辈于诸善
法无所营作。八千声闻即是持品八千人
也。此据五时相生以说。若论教旨法华唯
以开权显远为教正主。独得名妙意在
于此。又云下约人结成所表正意。秖是结
卷七 第 366b 页 T46-0366.png
成念处功毕耳。所言六人及如来者。二十八
云。尔时师子吼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比丘
能庄严娑罗双树。佛举六人及以如来。六人
在因如来居果。因果俱得庄严之名。因果
始终四德具足。所表义显故云庄严。因六人
者。经云。若有比丘受持读诵十二部经。正
其文句。如是比丘乃能庄严娑罗双树。师子
吼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阿难比丘即其
人也。得净天眼指阿那律。少欲知足指大
迦叶。无诤空行指须菩提。善修神通指目
犍连。得大智慧指舍利弗。于一一人广
如阿难。后举果人云。若有比丘能说众生
悉有佛性。得金刚三昧具足四德八自在
我。如是比丘最能庄严娑罗双树。师子吼
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唯有如来乃能庄
严娑罗双树。如其无者则不端严。唯愿如来
常住于此。佛言。一切诸法性无住住。云何
请住。前之六人虽曰多闻乃至大智。要必
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已于法华闻得
记已。非不能说但不及果人。故云如来
最能庄严。因人果人皆具四德。因人始入故
云唯佛。声闻尚尔下举劣况胜。若入涅槃
成五解脱者。结四念所表以成秘藏。秘藏
秖是涅槃。涅槃秖是解脱四念处观。既观五
阴念处既成中间涅槃。即是五阴成五解脱。
故经云。色解脱乃至识解脱。不即等者。次
结四念及以解脱成三佛性。此三佛性与
计六法不即不离不即故非不离故是理
具故是本迷故非。言六法者。谓五阴神我。
卷七 第 366c 页 T46-0366.png
故大经三十。作盲人摸象譬竟。即合譬云。
或有说言。色是佛性。乃至说言。我是佛性。
当知佛性与彼六法不即不离。三佛性者。
准第三卷意。念处中文。正因不即不离于
色。了因不即不离于识。缘因不即不离
受想行及我。当知六法秪是三因。故此三因
与五阴等不即不离。转于五阴以成四
德。三德三因。具如第三卷三德文末。彼具
圆别。今但在圆。大同小异各有意旨。前之
二解以五阴四念对三德四德。今对五阴
复加神我。置于四德唯对三因。是故开合
有少同异。

次释对治助开。初明来意中。先剋
出所助之体。故云为一切三昧作本。故
四三昧必依圆教不思议三三昧为本。此
即前六名为正行。正行不显良由有遮。当
分说者。当教三昧即为当教诸行之本。今
文唯约无作三昧为诸行本。若入下别明
为今文行本。根利下正约根遮以简助
意。四句之中三句不须。唯根钝有遮用
此对治。次句中云但专三脱者。但专修前
无作道品以开三脱。夫初果下况释。斯须二
果为根利有遮。及世智断结。虽非出世根
利。亦是无遮之限。言两条者。二果为一条。
世智为一条。如此两条初条尚有事惑。次
条无事为理成障。破事理障义当用治。
况根钝遮重不修对治。第三果人欲结尽故
不说须治。世智虽断下八地思。以计我
故犹须治道。故五停中著我多者。尚须对
治为说界法。若准此意。唯根利无遮根钝
卷七 第 367a 页 T46-0367.png
无遮。及无漏智尽欲结者。不须对治。然初
二果但缘理治惑。名为用治。实不同于凡
夫治相。当知无遮但专上来境等六法。若
有遮根钝等。治道不成三昧安剋。助道无量
下明用治所依。助道无量但用六者为对
六蔽。故且立六以示治相。准下文意。虽复
初教展转为治。此科正为治于重蔽。是故
且立事六为治。问。前通塞中。塞有横竖。此
中治塞何故但将横中六度。以辨治相耶。
答。横则事理俱障。六则摄事略周。况复苦集
无明名略对治不足。及竖中尘沙等惑非治
正意今明事治故不论之。又若有苦集即
具无明。具无明故六蔽具足。但治六蔽馀
二则去。此之蔽相复重于阴境所历馀心。是
故别生此文用观。若人下初治悭中。云若
人修四三昧至脱门不开。此文冠下五度之
首。下五但云修三昧时。馀文并略。激者水冲
也。次破戒中。云穬者芒稻也。粗涩貌也。防
过曰制限分曰度。淳谓淳朴。亦渍也。沃也。
悖者此非字体。谓背逆也。应作𢠜字。乱
也。事字托跋正应作懒。儢者。玉篇云。心不
力也。谓懈怠也。春蛙者虾蟆之流。面墙者
无所见也。诸蔽下总结也。前六蔽中各有
厚薄(云云)。若用下具辩四随回转治相。前之对
治已用四中一对治竟。忽非其宜。应须转
用。或兼或具若第一义。是故总云当依四随。
初总举。次别示中如治一悭者。略于一蔽
示四随相。问。文中若是已明对治。此中秖
应更明三随。何故约悭具列四耶。答。前虽
卷七 第 367b 页 T46-0367.png
明对是直尔用治。未辩用治有益以不益。
谓恶破善生等也。今示随相教其回转。是
故具列四随之相。又于四中若乐不乐以
明转相者以不乐檀即转用尸乃至般若。
若善心生乃至开等。是转兼具及第一义。又
于对中破即是对不破。即是转兼具等。故
总举之为转等式。所言转者。或转用尸乃
至般若。或次或超超一至四。逆顺间杂病去
便止。五度为头但越本位。馀同于檀。此病
不转而治转也。一度转用馀之五度即成
五句六度合有三十句治若乐病俱转名亦
对亦转。成三十句。是转非对亦三十句。又
是转是对是转非对。一往且立为三十句。若
超杂等句相不定。行者自知。岂可具记。又
一度转用至二三四。亦可名转亦可名兼。
若至五度名转名具。不得具名者以转
用故。若言具者不得云转。但具用六以
治一蔽。亦以转故复失兼名。故虽兼具但
名为转。故转至五不名具者。转则单用具
则兼俱。故不同也若病转药不转。不名转
治亦非兼具。或第一义名一向治。亦有超
顺逆间等也随其病转以为五蔽。亦成三
十句一向治也。所言兼者。药兼一两乃至
三四。至五名具是故但四。度别四句成二
十四。一度至五但成六句。正名具治。今文
无具者。但是文略。第八卷有。此约圆人用
事治相。若藏通别初心为四念处等。用事
治相准此可知。言第一义者。唯观无相真
如寂理。若约教者。各以当教真理为治。乃
卷七 第 367c 页 T46-0367.png
至圆人亦用三教理而为对等。又四教初心
皆须事治。如向所说。若以四教展转为治
以前助后者。还以前六转望后教六蔽之
相。为对转等。如通教人用三藏六。别人则
用藏通两六。圆人用三并有转等。如治一
悭看悭何等。财身及命所悭不同。既知悭
已用事为治。别人用二例此可知。圆人用
三者。如用事治悭。悭虽似破因兹乃计
三舍为实。但增生死无正可论转用即
空治其计实。实计若破即应得与法界相
应。破实存空则应转用恒沙佛法。舍身命
财十界无知。作此观时计假为实。但得名
为爱见大悲。则应转用观身命财悉是法
界。圆教观法得对治名良由于此。此中唯
有药病俱转终无病转而药不转。亦可得
有药转而病不转何以故。计实不转而亦
容用后之三药。兼具比说思之可知。又此
转治始从生灭终至无作。名为渐转若从
无作转至生灭。及以互转名为不定。若第
一义名为顿转。一蔽既尔馀蔽亦然。是则于
一病中转用藏教五及以三教六。成二十三
度。六蔽合有一百三十八治。俱转名对及亦
名转。各有一百三十八治。兼具等相思之
可知。若见其意方了此文。于助六度下。次
更总明合行式中。明其治相其事非一。于
一一事皆有合行。非此可具。故指后文相
摄中说。有人下欲明合行先出异解。然后
破异明须合行。是故今家下文则有四种
六度。初文正出异解者。显十与六但是开
卷七 第 368a 页 T46-0368.png
合。古人不见开合之意。滥用楞伽宗教之
文。彼楞伽云。二乘菩萨有二种。一者宗趣法
相。谓自所證离分别相入无漏界。二者言
说。谓说九部离于四句令众生入。然彼通
举二乘菩萨所證及说。成共三乘理教之相。
古师不了谓宗无说为理为大。以属菩萨。
谓教有说为事为小。以属二乘。宗教有无
具如法华维摩玄文所破。次引大经大品。
以證六度摄一切法。故知六外无复馀法。
如前四谛但云四谛有无量相。不云四外
更有馀法。何故云六但在通教。次若得下
略示文意。若六若十既是开合。不应以此
而判大小宗教等别。如禅下正示开合。合故
即是事理合明。开之则是事理别说。又明六
则通于大小。明十则唯在于大。又此十中
通则通于四教。别则唯在别圆。如三藏菩
萨即以伏惑为一切智。以三祇假为道
种智。佛果以为一切种智。能起神通有胜
愿用。故三藏菩萨亦得有十。若据未断惑
边则般若亦无。非从空出种智不成。未
得法身无愿智力。且以分地而为般若
则但有六。通教菩萨从但空边开出方便
佛果种智及愿智力。以为十度。未得法身
与三藏同。已断通惑从空出假。从容进退
多少不同。是则两教或六或七或八或十。今
文且约别圆义边。开六为十。馀诸增减文
中未论。又存教道且兼于别。意本在圆。泥
滓与愿婆罗与力方音异耳。言定守禅度
者。若开禅为三则根本定守第五度名禅
卷七 第 368b 页 T46-0368.png
度也。馀所开者。名力名愿。空智守于第六
般若。馀所开者名沤和等。沤和出假智也。
阇那入中智也。亦是方音不同也。次明摄法
者。正示合行故能摄法。若不达于一切诸
法。皆入此之对治门中。如何对治摄一切
法。初明六度摄道品者。下文广释。意虽可
见今预通说。至文易明。何者。檀摄二觉
谓除舍也。文中阙一下文具列。尸摄三谓
正语业命。忍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正念。进
摄八。谓四正勤进根进力进觉分正精进。禅
摄八。谓四如意定根定力定觉正定。慧摄
十。谓四念处慧根慧力择觉喜觉正见正思
合三十五。馀有二信通三十五。一切诸法
信为本故。若准婆沙以实体十一摄三十
七。故婆沙中先以七觉收馀六科。馀不入
者。谓二信为一及正思惟一。以语业命三实
体但二。足成十一。俱舍唯十。以合戒支故
也。言入七者。谓四念处。及慧根。力。正见。
入择法觉分。四正勤进根力及正方便方便。
是进入进觉分。四如意足及定根力正定入
定觉分念根力正念入念觉分。是则二十四
法摄入七觉。并本七觉合三十一。并信等
六合三十七。今于七中摄喜入择摄除入
舍。则合七成五。以念为忍语等为尸。择
喜属慧除舍是檀定等是禅。二信依前以为
通入。所以七觉六度义足。故今开合与论不
殊。开合虽尔义与论别。今此六文义通四
教各含十故。即此六度文为六段。一一段
中皆有六义。初三藏文是事治正意。故文稍
卷七 第 368c 页 T46-0368.png
广。初明事檀摄二。文相可见。若三藏下。正
明事舍仍举理以况之。虽未成理檀有
事治之益。次引论徵问。舍能下答。又舍下
明檀能成五。通别如文。次明圆舍中。圆是
今文与事合行正意故也。复顺今文正修之
体。是故引文广明其相。初正明圆舍中。言
十法界色身等者。但观三事。心冥法界则
十界三事冥然自亡。正报是身依报是财。所
言命者。连持为义。即诸界中各有连持。如
六道中报命不同。及四圣中有慧命常住命
等。即此三事在一念心三谛具足。能除三
惑故名为舍。入不二边者。秖是中道不二之
舍。此约最后理观檀义。若辩合行应具事
理。故下文中结偏失云。理观深微而不存
事行。即却举三藏事治之相。事治文竟又复
斥云。而不存理观。即以度品六句料简。是
故当知修理观者。重惑若起必须事助。事
与理俱名为合行。是故六句正显度品俱
有事理。故有相破相修相即。人不见之秖
谓泛尔分别而已。若如是者何益修行。何
以故下释也。先明不二之舍。次引殃掘以
證圆舍。于中初列经文。从有边下解释经
意。言不坏者。即于百界生死之身达常住
理。于悭成治复显法身。法身既尔财命亦
然。次引金刚者四句是教。依教修观观教
即具三种般者。故实相般若资于法身。舍
一切身。观照般若资于慧命。舍一切命。四
句文字资常住财。舍一切财。复以修三资
于理三。故理显时一切能舍。又文字能诠三
卷七 第 369a 页 T46-0369.png
种般若。观照修得三种般若。实相本有三种
般若。故古人云。日舍三恒未免有生。四句
般若累灭道成。是故当知。四句功深三恒力
劣。故知四句与舍身。岂可校其优劣耶。如
此下斥偏也。初文即是互失之相。故云两皆
有过。或唯修圆观事行全无。或专修事度
圆理绝分。是故二失并阙合行。檀度既然馀
五咸尔。又二失相望不无优劣。今劝并行
是故俱责。言剜身等者。仍是三藏菩萨之
事。报恩经云。释迦菩萨为轮王时剜身千
灯以求半偈。偈曰。夫生辄死此灭为乐。得
此偈已令诸大众读诵书写石壁要路。令
凡见者发菩提心。身灯光明亦说此偈。闻者
皆悉发菩提心。其光上至忉利天上。诸天
光明悉皆不现。诸天相问此光因缘。即以
天眼见此轮王。以大慈悲为众生故求
于半偈剜身千灯。此光是彼身灯光明。天帝
因即至菩萨所。问菩萨言。作此供养为
求天帝等耶。答言。为众生故求菩提故。
天帝问曰。以何为證。答曰。若使不虚身当
平复。言已其身平复如故。具如彼经广明。
亦如月光菩萨经。有王名曰智闻。剜髀肉
以救病比丘。大论月光太子出血髓以救
癞人。出胁肉以贸猴子。露脊骨以济跛
兔等。舍国城者。如大论中鞞施伽王为邻
国所伐。四兵垂至安然不惊。诸臣白曰。何
法却之。王曰。有法。如是至三皆云有法。
贼既至已王语诸臣。汝等事主有何彼此。
汝可事彼吾今去矣。乃从后门逃走而出。
卷七 第 369b 页 T46-0369.png
后王坐已即便敕云。若有能得前王者。当
加重赏。后时他人先知此王为性好施。来
诣王乞。不知此王弃于国城。道逢此王而
复不识。遇便问曰。我闻鞞施伽王其性好
施。我欲诣乞。王乃语言。汝可缚我将送新
王。必得重赏。其人闻已生大恭敬。不敢诺
之。王云。随去至城汝可缚进。至已诸臣见
王大哭。新王问之诸臣具答。兼从乞者亦
说其事。新王下阶拜为兄弟。递知国事。救
鸽饴虎舍身兼命。今明下明得相。若人下
广明失相。抚者击也。臆谓胸臆。循心自责
知行不周。保护下不能舍财。辞惮下不能
舍身。贪惜下不能舍命。触事下总结无
三。今于道场等者。立行请加。自行教他等
者。大论五十六云。菩萨摩诃萨自不杀生。
乃至种智。教人不杀赞叹不杀法。亦欢喜
不杀者。乃至种智。是菩萨爱佛法。知身口
意无常故。不说无益之语。以令善法得增
益故。令诸烦恼不能覆心。行者作是行
时。结使虽起智慧思惟不令覆心。若恣结
使失于今世后世善财。妨于佛道。设使心
起不令口起。设若口起不令身起。设使身
起不令作大罪如凡夫人。是菩萨虽复卑
陋鄙贱。以行胜法得在胜人数中。是人深
乐功德故。能行四种胜行。二乘不能具足
四种。以不深乐佛法故也。是菩萨自既不
杀以慈悲故。教人不杀。慈悲是一切贤圣
善法。故须赞叹。菩萨常欲令人得乐故。见
他不杀心生欢喜赞叹。乃至种智亦复如
卷七 第 369c 页 T46-0369.png
是。若不自行何能利他。若不利他何能
成就一切众生。若不成就一切何能净佛
国土。何以故。众生净故世界即净。又八十八
云。此四种行是菩萨摩诃萨初心之要。不可
不识。何以故。此四不具。不名菩萨摩诃
萨故。何者。或能自行不能化他等(云云)。四法
交互为句广辩互相。始从不杀不盗乃
至种智。以不具故不成极果。心若真实等
者蒙加得益。能感乃至思益等者。彼经佛
放一切法光。今文且引六文以證六度。经
云。又如来光名曰能舍。佛以此光能破众
生悭贪之心。能令行施。又如来光名无悔
热。佛以此光能破众生破戒之心。令持禁
戒。又如来光名曰安和。佛以此光能破众
生瞋恚之心令行忍辱。又如来光名曰勤
修。佛以此光能破众生懈怠之心令行精
进。又如来光名曰一心。佛以此光能破众
生妄念之心令行禅定。又如来光名曰能
解。佛以此光能破众生愚痴之心令行智
慧。乃至四仪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下诸文中
不复更引。以蒙光故。至一一须释出之者。
既蒙光已随其宿缘及现加行。得与四种
行相相应。文中语略但云舍若遗芥。而不委
明观行浅深。故令后人一一释出四种檀
相。以对四教。令蒙益者识益知加。若以
释之。应云若与三藏檀舍相应。能舍事中
身命财也。与通相应知三事空。与别相应
达施诸法。与圆相应见施法界。过现和
合与四相应。檀度既然馀五亦尔。能毕竟下
卷七 第 370a 页 T46-0370.png
明理具事成。若无因缘等者。我此身等无益
物缘。权寄臭躯以进己道。忽若于他有微
利益。舍此身等犹如草芥。俗中尚能杀身
成仁。岂出世高士而迷臭躯。是为等者。总
结得益正助行成。以斥不成。正智如火阴
境如炷事度如油。火若不明炷则不焦。乃
由事行油竭故也以油竭故。无明大暗何
由可灭。若如上去次明尸度摄三。初明摄
法列教斥失。如文。请加中云瑕玷者。瑕
玉病也。玷玉缺也。毁重如玷破轻如瑕。毒
龙等者。大论十三云。如释迦菩萨本身曾
为大力菩萨毒龙。若触嗅视。弱者便死彊
者气嘘乃死。此龙曾受一日一夜戒。入静林
中独坐思惟。坐久疲怠而便卧睡。龙法若睡
形状如蛇。文章七宝。猎者见之便惊走曰。
如此希有难得之皮。若上大王不亦宜乎。
以杖按头以刀剥皮。龙自思惟。我力如意
倾覆此国犹如反掌。此之小人岂能困我。
我今持戒不计此身。当从佛语。于是自忍
眠目不视闭气绝息。怜悯此人。一心受剥
不生悔意。既失皮已赤肉在地。时为日
炙宛转土中。欲趣大水。见诸虫蚁唼食其
身。为护戒故复不敢动。自思言。我今此身
以施诸虫蚁。为佛道故今以肉施用充其
命。后成佛时当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
已身乾命绝。即生第二忉利天上。猎师者调
达六师等是。诸小虫辈今初转法轮八万诸
天得道者是须陀等者是大论中名。仁王名
为普明王。经云。为班足王而捉将去。从其
卷七 第 370b 页 T46-0370.png
乞愿。一日行施。饭食沙门顶礼三宝。班足
许已还国依七佛法请百法师。一日二时
讲仁王般若。第一法师为王说偈云。

「 劫烧终讫
 乾坤洞然
 须弥巨海
 都为灰飏
 天龙福尽
 于中彫丧
 二仪尚尔
 国有何常(一)
 神识无主
 假乘四蛇
 无明保养
 以为乐车
 神无常主
 形无常家
 形神尚离
 岂有国耶(二)
 有本自无
 因缘成诸
 盛者必衰
 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
 都如幻居
 三界皆尔
 国土亦如(三)
 生老病死
 轮转无际
 事与愿违
 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
 疮疣无外
 三界皆尔
 国有何赖(四)


偈意皆悉劝王舍身及国土等。大论中云。尔
时法师说此偈已。王还至天罗国班足王
所。于大众中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死时
至。人各诵过去七佛仁王经偈。诸王皆诵。
班足闻已问诸王言。为诵何等。普明以偈
而答班足。班足闻已得空平等三昧。诸王同
證。班足因兹而放诸王。心诚下蒙加护
益。二世罪者。谓过现罪。亦应一一释出四
尸罗相。三藏可知。凡通教中云非持非犯
者。不见持相故曰非持。持相尚无犯相本
灭。故大论云。若见持戒人喜见破戒者瞋。
如是持戒名罪因缘。亡持犯相方名不见。
故尸文后云与理观正业等相应者。事中正
业即是事尸。此尸若与圆理相应。方名具
足。别圆二尸例檀可见。此后四度结文不
卷七 第 370c 页 T46-0370.png
同。忍度文后但云相应。不云一一释出者
但是文略。故进度文后即具列生生等四。禅
度文后但云得与四观相应。数存义略。是
故重引大论五门禅相。于门门之后具云
四种。般若文末列四倒者。且出三藏三乘
故也。后文即具列云四种十慧。虽互存没
须知一准。又施戒中直明度相。不明蔽相。
忍中先委明蔽次方明度。进中略示蔽相。
禅中具列。随文逐要故此不同。若释义者。
应须一一具存蔽度及四种相。结得益相
如文。下分文大同。次释忍者。即以四忍为
四教者。诸经论中明五忍义多约别教。以
别教中。竖具四义。今借义用且除信忍。即
以馀四用对四教。但依于义而不依语。
又以忍为名但在菩萨。此意唯在大乘故
也。三藏不断故宜名伏。通在衍初。扶顺于
理。故宜名顺。别教后心亦破无明。宜名无
生。圆理本寂宜名寂灭。次斥失中但出瞋
相。而但有理解无事忍故。事瞋具如第二
卷释。言屑屑者不安之相。亦云琐琐小陋
貌也。郭璞云。往来貌也。亦碎貌也。即小瞋
也。隆者高也。尔雅云。宛中隆。郭璞云。山中
央高也。谓瞋起时如高可见。既知下立行
请加。一切行中瞋害尤甚。故忍最难。大论
云。如天帝问佛。若行忍者。唯有一事最
不可耐。小人轻慢谓为怖畏。故不应忍。佛
言。若以小人轻慢谓为怖畏。欲不忍者。不
忍之罪甚于此也。何以故。不忍之人贤圣
善人之所轻慢。忍辱之人而为小人之所
卷七 第 371a 页 T46-0371.png
轻慢。二轻之中宁取何轻。故知宁为小人
之所轻。不为贤圣之所贱。何以故。无智之
人轻于不可轻。贤圣之人贱于可贱。为是
义故弥须行忍。如富楼那等者。增一云。其
成道已欲还本国利益村人。佛言。彼国土
中人多弊恶。于汝云何。答言。我当修忍。若
毁辱我我当自幸不得拳欧。拳欧时自幸
不得木杖。得木杖时自幸不得刀刃。刀
刃时自幸早离五阴毒身。佛言。若如是者。
乃得利益可还本国如揩金等者。忍力如
金如镜。违境如揩如摩。故弥揩弥摩转
益明净。羼提等者。具如第三卷所引。割截
是彊。王悔是软。彊软不变故身平复。二境
不变名曰俱安。次明进度中大论下列教。
文略。前三易行等者。具如第一第三卷引。此
则举别知通。若无通者则二俱不成。阿难
说精进觉等者。准大论三十。佛告阿难。我
今背痛小息。以郁多罗敷以僧伽梨枕。令
阿难为诸比丘说法。阿难乃说七觉。佛时
问言。说精进觉未。阿难云。已至。如是三问
三答。佛即惊起告阿难言。汝赞叹精进由
是得菩提。若第十七即云。佛闻说已即从
座起。又长阿含中有八精进八懈怠。于四
种事各有前后生于进怠。谓乞食执作行
李病患。如乞食时若不得时。即作是念。乞
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读诵。精
勤行道。宜令且息。二者若乞食得复作
是念。身体沈重不能堪任。是为乞食前后
生于懈怠。设少执作便作是念。我今疲极
卷七 第 371b 页 T46-0371.png
不复堪任。若欲执作便作是念。明当执作
必有疲极。设少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身
体疲极。设欲少行复作是念。我明当行必
有疲极。设遇少患便作是念。我今重患因
笃疲极。所患差已。复念病差未久身体疲
极。一一句下皆云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
證欲證。由此八故皆不成就。故名懈怠。
八精进者。若乞不得。念我身体少于睡卧
堪行精进。若乞得食。念今饱满气力充足。
堪行精进。我向执作废我行道今宜精进。
若明当执作念当妨行道须预精进。若
行来时。念朝行来废我行道。若明当行念
当废行道。若得重病当念命终。若少病
患或恐更增。一一句下皆云宜应精进。未
得者得未證者證。此意宜对随自意意。大
施抒海如第三卷。抒者除也。苍颉篇云。酌
取也而今下斥失。如穴鼻等者。大论三十三
云。如驼穿鼻一切随人。有为法中若有智
慧上圣所亲。若无智慧犹如穴鼻。翻倒一
切所有功德于生死中。无钩醉象者。大经二
十三云。譬如无钩醉象狂逸暴恶多所杀
害。有调象师以大铁钩用拓其顶。即时调
顺恶心都息。婆沙广有调象因缘。喻八解
脱。薳者本是草名。亦是人姓。今以过度之
言。借用此字以替方言。稆者自生稻耳。恐
应作此儢。心不力故空度时日。当发下立
誓请加。刻骨等者。誓身精进如刻至骨。
誓心精进如铭其石。铭者名也。书之为诫
刻石纪功。今亦如是。誓要其心。如刻石
卷七 第 371c 页 T46-0371.png
纪功使永不昧。为法输身名为许道。唐者
虚也。无复等者。无复难心。结上行法匪懈
不以行为难行。无复苦心结上端直其
身。不以身为疲苦。感佛下蒙加获益。以
生生等对四精进者。进是发起策励之相。
故以生等释成四进。三藏三祇进犹润生。
故曰生生。通亡进相名生不生。别已入空
为生故进。故不生生。圆理本寂。进亦不生。故
不生不生。又于进境亡能亡所。次释禅中
先总约禅度。但是等者列教。初云根本即
三藏也。越中二教故云乃至。虽云无作楞
严不成。中间应云虽云无生理定不成。
虽云恒沙佛法。俗谛三昧不成。若无下斥
失中。云无定等者。引大经况释。如世间
人。若无十大地中心数定者。世路平地尚亦
颠坠。况修出世无定岂成。为是下总标请
加。略举应须修禅。故总云一心。至下方
乃别出五门。感佛下蒙加。此总明禅。阙结
文者下五门中具明故也。为避烦文故互
存没。次大论下明五门禅中。初明来意。以
禅门中门户多故。故更明此五门禅相。若禅
下正释也。初明数息。至第九卷中更释。言
七依定者。成论七三昧品云。谓依初禅得
无漏。乃至依于无所有处得无漏。依此七
处得圣果故。故名七依。有人自谓有漏
为足。是故佛说七依无漏。问何故依禅得
无漏耶。答。得初禅时观初禅阴。起八圣
种心生厌离。乃至无色观于四阴亦复如
是。问。何以不说欲界为依。答。如须尸摩
卷七 第 372a 页 T46-0372.png
经说更有无漏。所谓欲界。故知亦有少故
不说。问。何故不说非非想处为无漏耶。
答。彼不了故。定多慧少故不说依。问。七想
即七依耶。答。外道无真是故云想。圣人破
想是故说依。故今文中且云发得欲定乃至
七依。未判有漏及无漏等。准论分别二义
并通。请观音下明助益行成。次明不净治
贪欲中。酖者尔雅云。久乐也。从酉者酖酒
耳。非此文意。亦可以酖酒喻淫。故作酖
字。亦与湎字义同。湎者酖于酒也。亦可作
䤄。故大经云。若常愁苦愁遂增长。乃至贪淫
嗜酒亦复如是。不净观者。即假想观。如求
證人经说。佛在舍卫。有比丘至冢间路游
他田。田主骂言。此何比丘不修道业。常游
我田。便往问之。比丘答言。我有诤事来求
證人。田主问言。證人是谁。比丘即唤。田主随
去见尸狼藉。比丘言。此诸虫鸟是我證人。田
主问故。比丘答言。心之漏患观已还房。观
身亦尔。我今欲识心之本源。是故观之。田
主闻已垂泪哽咽。彼田主者于迦叶佛法中。
千岁修习是不净观。比丘及田主俱得初果。
九想在第九卷。引大论中言八背舍等。因
便兼列非文正意。但言皆由九想而成。故
云皆以九想而为初门。此明九想功能故
也。若实观者如撰择长者缘(云云)。次以慈治
瞋者。上释忍中但通途云如桥地等。故云
通治。未治重瞋。今专修慈以治瞋恚。是故
云别。因明慈定兼说馀三。恐修慈心非
己所宜。故云馀之三心或乐欲等。等取馀
卷七 第 372b 页 T46-0372.png
三。是依四随修四无量也。对转兼具准上
可知。释治愚痴文相最略。应例诸文。毗
昙以界方便破我等者。我及断常并计性三
并属痴故。初破我者经论不同。故杂阿毗
昙云。著见行者以界方便。愚夫不了宿业
烦恼积聚五阴。于缘计我。当于自身以界
方便。观察种种性种种业种种相。谓地等六
界。彼地界者为水所润。而不相离。彼水界
者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
坏。风界动故而得增长。空界空故食得出
入。有识界故有所造作。由众缘故故知无
我。又观此身不净充满。如吹散𧂐沙。于
无色法前后相续。如是观者则得空解脱门
种子。于彼生厌得无愿解脱门种子。正向
涅槃得无相解脱门种子。是名界方便。若
准大经云。著我多者。则为分别十八界法。
此与六界总别之异。论四大界是十色界半。
论识界是七心界半。但合色为四。合心为
一。更加空界。教门随机离合不定。今准禅
经。因缘破我。大集亦以二世破我。为简
异故故俱列释。言三世破断常者。三世相
续故不断。三世迭谢故不常。又过去破常。
未来破断。现在因果双破断常。二世破我
者。现未二世具十二缘。于父生爱于母生
瞋。名为无明。父遗体时谓是己有。名之为
行。从识支去至老死支。与三世同。言一
念者。具如玄文第三卷境妙中说。念佛治
睡如文。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二
卷七 第 372c 页 T46-0372.png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三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般若度中初明摄法。此理下斥失如文。
应当下请加。文二。先立行。次请加。立行
中先总明念处有破倒之功。如文。次别明
四念。初不净有五。初列五种不净者。大论
二十一广说之。初言种子者。如论偈曰。是
身种不净非是妙宝物。不从白净生。父母
邪想忆念风吹淫欲之火。肉髓膏流热变为
精。业因缘故识托种子。在赤白精中。故云
揽他遗体。吐泪等者。大论云。身内欲虫人和
合时男虫白精如泪而出。女虫赤精如吐而
出。骨髓膏流令此二虫吐泪而出。生处不净
者。如论偈曰。是身为臭秽不从华开生。
亦不从薝卜又不出宝山。今云住处者。
所居曰住。从出名生。是故二文秪是一意。
猥者杂恶也。亦众也。厮者贱役也。自相不净
者。衣服澡浴种种华香。饴以上馔众妙美味。
经宿之间皆为不净。假令衣天衣食天食
以身性故。亦成不净。何况衣饴人间衣食。
如论偈曰。地水火风质能变除不净。倾海
洗此身不能令香洁。譬如死狗以海水
洗。馀一尘在亦如初臭。粪秽亦尔。𦡲者𦘭𦡲
也。耳垢也。眵目汁凝现也。淋尿者应作
此痲。即病也。其尿臭故。自性不净者。大小
便道目泪涕睡常流不息。如论偈云。种种
不净物充满于其身。常流出不止如漏囊
卷七 第 373a 页 T46-0373.png
盛物。脓者。玉篇云。痈疽血也。身肉所有
与彼不异。膏者身滑泽也。说文云。有角曰
脂无角曰膏。身中不净以类于彼。礼云。
大膏󱓹。鸡膏腥。羊膏膻。若云鱼臭应云鯹
鲹。肪者肥脂。𦙽者亦脂肪。今云腥󱓹如犬
鸡等也。故四念处云。外十二物名相不
净。内十二物名性不净。中十二物名性相不
净。今文但分相性二种。不共立为相性不
净。应合中间以属于性。究竟不净者。如论
偈曰。审谛观此身终必归死处。难语无反
复。背恩如小儿。剧者甚也。如是下结。蜣螂
亦曰蛣蜣。即丸粪虫者是也。此虫唯知美
粪。而不辩欢喜丸味。次明苦观者。论云。
复次此身一切皆苦。屈伸俯仰无非苦者。
如初坐为乐坐久则苦。行住卧等亦复如
是。如淫为乐求女色时。得之逾多患生
逾重。如疥病得火乐为苦因。行者知身但
是无常苦不净者。不得已而养之。譬如父
母生于恶子。子虽极恶从己生故。要必养
育令使成就。身实无乐。何以故。不自在故。
如风病人不能俯仰行来去就。如病咽者
不能语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故云于下
苦中横生乐想。准诸论文应以三途为苦
苦。名为上苦。诸天五衰相现。天乐坏时生
于大苦。名为坏苦。人间为行苦。念念常苦
故名为下。凡夫横计以之为乐。故俱舍云。
如以一睫毛置掌而不觉。若置眼睛上为
损及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智者
如眼睛缘极生厌怖。望三途苦为下苦
卷七 第 373b 页 T46-0373.png
耳。今文从义直约人间以立三苦。虽是下
苦具三苦故。不应于中横生乐想。故大
经十一迦叶难云。若于下苦生乐想者。于
下生苦。乃至于下五盛阴苦。亦生于乐想
耶。下生者三恶。中生者人。上生者天。又亦
应云于下乐中生于苦想耶。佛言。如汝
所言是故昔为释摩男说于三受三苦。一
一受中皆悉三苦。故今文中于行苦中立三
苦义。次明无常观中。云如系鸟等者。如论
偈云。鸟来入瓶中罗𣪺掩瓶口。縠穿鸟飞
去神明随业走。释曰。乘业受报如鸟入瓶。
为业所系如罗縠掩。果谢随业如縠穿鸟
去。去必逐业故名随走。今此文中以笼喻
果以瓶喻因。言得绳者准于有部。立以
得得。渐以后得得于前得。故使往业能至
未来。故有部中业入过去。得至未来。身死
得谢未来报起。如一业成以一大得得于
业法。又以小得得于大得。第二刹那以三
大得。得前二得及以业法。初念之得俱成
法故。又三小得得前三大。并初刹那九法
成就。第三刹那二十七法。此之得义出自法
相。释作无作引论云。初念作现在成。第二
念过去成。若无作者。初念现在成第二念二
世成。所言作者。第一念中但有法俱。第二
念中唯有法后。言法俱者。谓初念本法及
大小得。言法后者。第二念去前前之念转成
法故。故后后念大小得得。言无作者。初第
一念亦但有法俱。亦如作中初念说也。至
第二念有法俱得及法后得。言法后者。亦
卷七 第 373c 页 T46-0373.png
如前作中第二念说。言法俱者与法后得。
同时而起一无作法及大小得。是则第二念
中有三大得及三小得。得初三法。同时复
有三法俱起。故第二念九法俱生。并初念
三成十二法。所以第二念中六得得于过
去。名过去成。又有二得得现在法。名现在
成。故云初念无作现在成。第二念无作二世
成。凡云大小得者。皆以大得得于本法。复
以小得。得于大得。还以大得得于小得。故
大小得更互相得。故知第三念去。如是展转
得遍虚空。凡有所作善恶诸业若下劣心。
唯有于作则无无作。若增上心则有于作
及以无作。作与无作各起得得。业入过去
得至未来。能招后报。作无作得但与形俱。
是故得名得非色心。故俱舍论不相应行
有十四种。谓得非得同分无想二定命相名
身等类。是则一生之中于一业思之所起得。
尚已无量。况无量生无量业得以至来际。若
经部宗得既是假。但云意与身口和合成
业。假立为种至未来生。又复业名通于方
便根本后起。今对根本立以业名。若大乘
中藏识盛持以至来世。虽有此异凡受报
处。必为精血四大所笼。未得择灭非得已
来。常为得绳之所连缚。连缚未断去已复
还。现阴若坏名为去已。复受生有名为复
还。至无学果方名笼破。生有业尽名为不
返。阴质不续名空笼存。此坏等者复斥凡
夫。此五阴坏生有阴成。出阴入阴现生后等
(云云)。印坏文成等者。重显笼瓶文仍少异。笼
卷七 第 374a 页 T46-0374.png
瓶二喻但喻因果。此蜡印喻更加中阴。故大
经二十七云。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
成。文非泥出不馀处来。以印因缘而成是
文。经合喻云。现在阴灭中阴阴生。是现在阴
终不变为中阴五阴。亦非自生不从馀来。
因现阴故生中阴阴。提譬合云。如印印泥
印灭文成。名虽无差而时节各异。是故我说
中阴五阴非肉眼见天眼所见。释曰。现阴
如印。中阴生处义之如泥。现在阴灭。名为
印坏。中阴阴起名为文成。于此复以中阴
为印。业逼受胎名为印泥。中阴阴灭名为
印坏。未来阴起名为文成。业种未断文复
为印。印复为文。文印相成。不可穷已。中阴
生阴俱名为阴。此等灭时俱名印坏。此等成
时俱名文成。生灭名同故曰无差。生处不
同故云各异。若文不为印名为因灭。印不
为文。文亦自坏。名为果亡。故大论云。先
世业自作转为种种形。虚空不受害无业
亦如是。毗昙命是非色非心法者。亦属十四
不相应行摄。大集等者引證命也。一期为
寿连持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故出入
息名为寿命。比丘不保七日等者。大论二十
五。佛为比丘说死想义。有比丘白佛。我
能善修死想。佛言。汝云何修。答言。不过七
年。有云。不保七月。有云。七日乃至六五四
三二一日。佛言。是名放逸。不得名为善修
无常。有比丘言。不保从旦至食。有云。食
顷。佛言。皆是放逸。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
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殃者咎也。
卷七 第 374b 页 T46-0374.png
罪也。尔雅云。肉烂也。若遭殃时义如肉烂。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理性法身犹如婴
孩。若无二智父母所养。是故当知必死不
疑。云何安然而生常想。溘者去也。冥者北
方幽冥即是阴方幽道故也。或精进灭火者。
精进之水破懈怠火。犹如救火不可少息。
懈怠火灭故云灭火。虽不少息与道尚乖。
身虽精进不悟无常。不得名为身心精
进。大论十八云。菩萨摩诃萨行精进者。四
仪不废。宁失身命不废道业。譬如失火
瓶水投之。唯存灭火不惜于瓶。诸行如舍
懈怠如火。身如水瓶心如盛水。身心精进
如合瓶投。是故精进以心为本以身为助。
所以应须正助具足。若以空瓶投火拟灭。
而不知水堪能灭火。徒自疲劳火终不灭。
但身精进亦复如是。又精进者。亦如野雉
见大树林为火所烧。恐众鸟无依。以自身
力飞入水中。渍其毛羽来灭大火。火大水
小往来疲极。不以为苦。是时天帝来问之
曰。汝作何事。答言。我为众生以此林树阴
育处广清凉快乐。我诸种类诸宗亲族及诸
众生。皆依仰此。我之身力岂敢懈怠。问曰。
汝此精进当至几时。答言。以死为期。天帝
言。汝言虽尔谁当信汝。即自立誓。若不虚
者火当即灭。是时净居诸天知菩萨誓广。即
为灭火。自古及今唯有此林。独常滋茂不
为火烧。谚云等者。谚传也。应作谚字。若作
谚者吊也。凡诸谚言皆似圣语。故自昔来用
为实录。颜氏家训往往引之。可怜如精进
卷七 第 374c 页 T46-0374.png
五媚如道心。媚者好姿也。山海空市等者。
法句经第二云。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神
通。知后七日一时皆死。自共议之。我等四
人五通之力翻覆天地扪摸日月。宁不避
死。一云。吾入大海。下不至地上不出水。
一云。入须弥腹还合其山。一云。轻举空中。
一云。入大市中。各云。如是处避无常杀鬼
岂知我处。议讫辞王述其去意。过七日已。
各各命终如熟果落。市监曰王有一梵志
卒死市中。王云。有四人避对。一人已死馀
三岂免。王即问佛。佛告王言。有四事不
可离。一者已在中阴不可不生。二者已
生不可不老。三者已老不可不病。四者已
病不可不死。白驹日也。乌兔月也。又俗典
中云。月中有兔日中有乌。如野干等者具
如第四卷引。次又复当下无我观也。忽闻赞
骂等者。如人持瓶闻骂持者或赞持者。
揽他彼说云赞骂己。一切事业亦复如是。
况复骂己全是骂他。以身属他四大造故
(云云)。心性如手执如涂胶。取境名为随执随
著。酷者虐也。赫者盛貌。隆者如前。如彼夜
房等者。大论九十三云。瞋者本无一切皆虚
妄事。故生嗔恚如于逆害。乃至夺命起重
罪业。因兹重业必堕三恶。慎勿无事受大
苦恼。如一山中有一佛图。中有别房常有
鬼来。故诸道人皆舍此房。有客比丘暮投
其宿。维那处分令住此房。而谓之言。此房
有鬼喜来恼人。能住不耶。此客比丘自恃
戒力及多闻力。而不畏之。谓此小鬼有何
卷七 第 375a 页 T46-0375.png
所能。我能伏之。即便入房。至暮复有一客
比丘求觅住处。维那亦令住此鬼房。亦如
前说。客僧亦复如前人说。先住比丘闭门
端坐伺待鬼来。后来比丘夜已黑闇打门求
入。先者谓鬼不为开门。后者复以极力
打门。内者复以极力拒之。外者得胜排门
得入。内者以极力打外者。外者亦以极力
打之。如是相打以至明旦。相见乃是故旧
同学。各相愧谢。众人聚而怪之。众生亦尔。
五阴本来无人无我。空取其相生于斗诤。
若披在地但有骨肉。无复人我。当尔之时
谁论彼此。是故菩萨语众生言。汝慎勿于
本空之中起斗诤罪。二鬼争尸等者。大论十
三云。如人远行独宿空亭。夜中有鬼担一
死尸。来著其前。复有一鬼从后而来。瞋骂
前鬼云。是我尸何以担来。前鬼复言。本是我
物我自担来。二鬼各以一手争之。前鬼语
曰可问此人。后鬼即问。是谁死人谁担将
来。是人思惟。此之二鬼皆有大力。实语虚语
皆不免死。我今不应妄语答鬼。便答后
鬼前鬼担来。后鬼大瞋拔其手足。出著地
上。前鬼愧之。取尸补之补之便著。臂手足
等举身皆易。于是二鬼共食所易活人之
身。各各拭口分首而去。其人思惟。父母生
身眼见食尽。我今此身尽是他肉。为有身耶
为无身耶。如是思惟心怀迷乱不知所
措。犹如狂人。天既明矣寻路而去。至前国
土见有佛塔。凡见众僧不论馀事。但问
己身为有为无。诸比丘问。汝何人耶。答曰。
卷七 第 375b 页 T46-0375.png
我亦不知是人非人。即为众僧广说上事。
众僧皆云。此人自知己身无我易可化度。
即语之言。汝身本来恒自无我。但以四大
和合聚集。计为本身。如汝本身与今无异。
时诸比丘度为沙门。断烦恼尽得阿罗汉。
是故有时于他人身亦计为我。以无我故。
有时于我谓为他人。故文殊问经云。有老
人夜卧手捉两膝。而便问云。那得有此两
小儿耶。身若有我云何不识谓为小儿。故
知横计皆无定实。若修下结成三乘行异。初
声闻。先法中云如为怨逐等者。四倒如怨
逼心如逐。身如怨国观如叛出。不出五
阴而于中行。若至见道方有出路。獐闻下
譬。三乘之人虽复观于谛缘度别。通而言
之俱观念处。虽同念处自行化他。有悲无
悲宿福不同。故分三别。故于此后分出三
乘。初文譬者。声闻观法义之如獐。生老病死
犹如猎围。三界五欲犹如水草。不遑视听
如不暇饮啖。希离二缚如志在免脱。次
支佛行相中支佛观法义之如鹿。观因缘智
犹如透围。断结侵习如小免难。自智如
驰悯他如顾。悲智兼行故名为并。部行说
法名为悲鸣。但赞出苦名为呦咽。呦呦鹿
鸣也。咽字应作噎。饮食不下也。悲心悯物
如食不进。自厌有馀名之为痛。亦悲他
人名人为恋。昔同彼苦名为本群。欲去
念住恐非永益。名虽踟蹰。言踟蹰者行
不前貌。有少悲心似住生死。利物事微名
为何益。说已入般。名为茹气。教法不住名
卷七 第 375c 页 T46-0375.png
为吞声。茹者饮也。虽悯而逝如衔悲前进。
从自出下合譬。文略。悼者哀也。矜也。次明
菩萨者譬文可知。次合譬中。文相皆是事助
之益。是故当须事理合行。故下文若全无
下。更说合行之意。若不见之如何进行。前
声闻中。先法次喻。次支佛中。先喻次合。此二
合文。文相并略不委对合。是故于喻扶文
委销。今菩萨中合喻文足。故直合之不复
别释。大象合菩萨。从无常去至水火者。
合虽闻围合。从又起慈悲去至独去者。合
不忍独去。从安耐生死合自知力大等。从
以智去至俱安者。合令群安隐。事度为功
德。五分为法身。伏道为慧命。后后为增长。
三祇为大象。从若小象子去抑扬也。小不
及大抑也。初心可叹扬也。初僧祇初名小
菩萨。虽未免退实异凡小。故可称叹。次
引證中不住不调等者。初心菩萨事度誓愿
异凡夫故。名不住不调。异二乘故名不住
调。虽知已去三句例此。而不取證故并云
虽。但以伏道为无我等。不同通别二种菩
萨。多修下结行成也。狼者兽也。似犬而狼。
此三藏中三乘之智。同观无常苦空无我。为
三乘行异。并可以为助道事智。自行下正
请加。蒙如结益并如文。若全下明合行之
意。先斥失。次辩得。佛印者。印谓印可。可
谓称可。事理相称故可圣心。为圣冥印障
去理显。既具众失又迷理观。印无是处。次
所以下引昔化事。释成助意。有法譬合。初
法中二。初引昔化。谓昔曾系珠义如正道。
卷七 第 376a 页 T46-0376.png
退大轮回义如重蔽。以小起之义如用助。
初曾禀大。退大流转不堪大化。先小导之
方堪入大。是故名为以小起之。次从又佛
初欲下。引现化仪以證助意。本是大缘义
之如正。大机未熟义如重蔽。寻用方便义
如用事。以当宜故如梵音赞。十方诸佛
尚赞助道。况今重蔽而不助耶。如富家子下
次举譬。若论观蔽应用无生。事不获已
用事助者。如大经十九云。譬如有人闭在
囹圄从厕孔出。譬如有人惧于冤家依
旃陀罗。如婆罗门病食不净药。菩萨摩诃萨
行于事度亦复如是。为是义故应须事
助。况复今文正助合行。一切助行无非法
界。合譬可见。此六度文并在大论第十五
至第二十一。每于一度众释不同。然亦不
出此之四意。次以六句料简事理者。先问
意者事度属三藏。道品是无作。本以无作正
行道品。通至无作三三昧门。今此乃云不
修事度。无作三昧不成就者。事度应胜无
作道品。次答意者。度之与品俱有事理。况
复度品更互相摄。是故胜劣亦互受名。但作
度名于治义便。所以对治从度为名。今文
以事而助于理。故上文云。无事理定不成。
前文已约佛今昔化。及以大经诸譬之文。足
显以事助理之意。为显行门何论胜劣。
为欲更显通别治相。是故更为三对六句。
于中先列六句。次释。释中先别次通。所言
别者三对不同。且以事度对理道品。生灭
道品对圆六度。以明相破相修相即。言相
卷七 第 376b 页 T46-0376.png
破者。文云如上道品不能契真。指前第六
正修道品。故知即是无作道品。若修六度
即能破蔽。即是今文对治助开。即是六度破
道品也。若修圆六度不能契真。修事道
品即能破惑。是名道品破六度也。六度之
下云波罗蜜。故云彼岸。相修者。修事六度
为对治竟。更须进修无作道品。治道成就。
故云任运。若修生灭道品为对治已。更须
进修无作六度。言如上所说者。如上六度
摄生灭道品中。即是生灭道品破事蔽竟。
而理观全无毫末。必须进修无作六度。言
相即者。生灭六度即圆道品。生灭道品即圆
六度。约事须有生灭等别。据诸法体本
来相即。故引经云皆摩诃衍。檀度举六度之
初。念处举道品之首。故知相破相修约判
权实。而成助道。相即即是约开权实。而成
合行。若且一往为无作故。修事为治如向
所说。若以四教递为助者。应以通教对
事六度。别教对事圆教对事。别教对通圆
教对通。圆教对别。总合六重度品不同。通
论下次通论诸法。皆得相对以辩六句。文
中略举四谛因缘。言有无等者。有谓有益。
无谓无益。非有无者。即是相即。人见有无
及以双非作三谛释。甚失文旨。若不论助
则于当教随所宜乐。以论有益无益等也。
是故当教亦有相破相修相即。次明摄调伏
诸根者。初正明调伏中四教不同。一一教
中皆具六度。一一度中皆调六根。即是一一
根中皆具六度。四教乃成二十四番六度。亦
卷七 第 376c 页 T46-0376.png
是二十四番道品。若望随自意中更对六
作。又成度品各二十四。乃成度品各四十
八。于一助治丰富若此。世人不识读者尚
迷。今文既云调伏诸根。即是置作论受。一
一教中皆悉。先释次结。今初檀中不复论财
者。且从调根。具足应如随自意中。但约六
作六受以明六度。度既有四以四种度调
伏诸根。故调伏诸根亦有四别。即是助道
遍于作受。治于六根六蔽之相。而于六根
显究宽六。故此因门已摄诸法。此之四教六
度六根。若消释者。必须顺于当教教意。皆
以后教展转融前。方名助道展转为治。次
明戒中言不伤者。伤秖是破。护戒无缺故
曰无伤。言习应者如是修习使得相应。故
大品习应品中。舍利弗问。菩萨摩诃萨。云
何修习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论释云。舍利弗知般若波罗蜜难行难得
难可受持。故作是问。大品云。佛告舍利弗。
菩萨摩诃萨习应色空乃至一切种智空。是
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论问云。习应是何
义。答。习谓随般若波罗蜜修行不息不休。
是名为习。譬如弟子随顺师教不违师意。
是名相应。随顺般若不增不减。如函盖相
称是名相应。圆教中先引经。殃掘云者。准
殃掘经。其杀千人唯少一人。欲害其母。佛
随至来复欲害佛。初缘具如第二卷引。佛
徐行不疾。殃掘疾走趁佛不及。说偈唤言。
住住大沙门等三十六偈。佛以二百七十六
行偈答。每三行偈结成一答。合九十二答。
卷七 第 377a 页 T46-0377.png
其三行内但换第二行初句。馀句并同。初
云。

「 住住殃掘摩
 汝当住净戒
 我是等正觉
 输汝慧剑税
 等住无生际
 而汝不觉知
 汝殃掘摩罗
 我是等正觉
 今当输汝税
 无上善法水
 汝今当速饮
 除汝生死渴」


馀第二行初句者。

「 我住无作际
 我住无为际
 我住无老际
 乃至无病际」


无染际等。殃掘惭愧犹如盲人为毒螫脚。
佛说偈已复告殃掘云。云何名为学。殃掘
答言。一切众生命皆依饮食存。此是声闻宗
斯非摩诃衍。所谓摩诃衍离食常坚固。云何
名为一。谓一切众生皆以如来藏毕竟恒安
住。如是增数至增六中云。云何名为六。所
谓六入处。此是声闻宗斯非摩诃衍。若言
摩诃衍。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明见来
入门具足无减修。所谓彼耳根明闻来入门
(已下并略第二第四句也)所谓彼鼻根明嗅来入门。所谓彼
舌根明尝来入门。所谓彼身根明触来入门。
所谓彼意根明说来入门。乃至增数以至十
力。答竟佛命善来成阿罗汉。经中不云了
了。今文义说一念眼根具权实理。故云了了
及分明也。又今意根与经不同。亦是随义。
是故尔耳。经从外用故云明说。今从内證
故名为知。经从外用名为说者。如法华中
释意根云。月四月至岁分别无穷尽。即是
卷七 第 377b 页 T46-0377.png
意根以说辩用。如是助者方助圆极。即名
合行。彼九界下释经。自谓等者。九界自谓
当界为极。不知理体究竟真实。是故名为
自谓非真。又具下释六度举例结成眼智。
次例六尘总结。此则下合行。当知下结遍。
并如文。大品云下。次引大品證也。云亡三
者。此圆亡三语似通教。须简同异使教相
别。通教但以能所财物为三。别教约三亡
于十界药病授药等三。圆教约三亡于空假
中三。又若以能所财物之三。而为所亡。三
教能亡观行别者。义亦可然。通教即空而为
能亡。别虽缘中用空不别。圆教即用不思
议空。即此正是亡于三谛。常亡常照论亡论
照。乃至无著亦须料简。如是名为事理合
行。应是具足者下正释合行之相。先略立。次
自他下释也。具足事理自行化他。方名具
足。然理通三教且从胜说。以圆对事方名
具足。事则破其悭法等者。略语舍财。准例
亦应释舍身命。应云摩拭保重毫力不施
名悭身法。资具长养不能倾生。名悭命法。
封闭藏隐不欲人知。名悭财法。今不惜身
命而行事施。身如聚沫命若电光财如粪
土。名破悭法。虽能事施犹滞远理。不能
遍舍十界依正。悭义犹存名为悭心。心观渐
明不见十界身命财相。常与法界理檀相
应。故云理则破其悭心。心悭若破则是遍舍
一念十界百界依正。故入位时遍能逗会十
界机缘。是故名为而能舍法。财施助法。法
施融财。正助合行斯之谓也。结中二破谓破
卷七 第 377c 页 T46-0377.png
法破心。二舍谓舍财施法。事理二圆二舍周
备。理施为体事施为用。此约自行以论体
用。故云体用事理具足。度二死海至三德
岸。名波罗蜜。作此观时名为观行。六根若
净名相似位。具如法华六根清净。若入铜
轮具如华严十种六根。次明摄佛威仪者。
前之二科略摄因行。此去十科略摄果德。佛
以无缘慈悲摄物。不动法性现诸威仪。
必依不共力无畏等。故十力等名佛威仪。初
文总标来意。今逐已下别明摄相。既以六
度而为助道。即应六度摄佛威仪。六度名
陜摄义不周。故随名便以道品摄。前既六
度以摄道品。当知道品不异六度。又道
品秖是四谛之一。若有道谛方有四谛。若
无道者苦集非谛。何况灭耶。道名复陜故具
用四。文中虽分四种十力。十力之外无别
十力。亦如四谛无量相等。故引殃掘力有
无量。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如处非处声闻
经中。即以六道而为非处涅槃为处。今摩
诃衍约四四谛十界四土。辩处非处。故大
乘力如十方土。大经既对二乘四谛以明
无量。今亦且对二乘经力以明十力。于中
初正摄四种十力。故一一力中皆须四义。初
释处非处中。言乃至无作者。中越二教。若
欲例知。即以无生例于生灭。无量例于无
作。巧拙虽殊所缘理等。下九力中一一皆须
诸教对辩。方晓四种广陜浅深。应知后之
三力即三明也。大论二十七广明十力。须
者往寻。问。十力既不出四谛。何不但明四
卷七 第 378a 页 T46-0378.png
谛。何须明力。答。谛通所观之境力明如来
胜能。四谛在因十力唯果。四谛通小力唯
在大。故须别说。是一法门等者。释疑也。初
释四种疑。力必利生。生机不同能被必别。
故须四种药病相对以辩四法。不令等者。
显露法轮利益不等。同一座席所禀各殊。小
不闻大令不谤大。大得密闻是故不抑。
能仁者。亦曰能儒。直林。度沃焦等。具如华
严名号品明。菩萨智臣等者。明五时中诸大
菩萨知佛口密扣机而问。如王但云先陀
婆来。智臣善知盐水器马。于一言音密被
四类。机应主伴不差毫釐。郑者亦重也。故
汉书云。皇天所以郑重。即频降命也。菩萨
亦尔。为众生故频烦扣圣。问十力去释因
果疑。初问意者。助道但在初心十力唯居
果位。何得初心而摄果力。答意者。引三处
文。以證初心可修十力。况助门遍具摄始
终。十力既然诸法例尔。故但难力馀不复
论。是故下文但直尔释乃至不共及相好等。
初引大论者。引论二释并是初心已修十
力。引初文者。既许菩萨修般若时十力不
应住。初心若住望佛有过。非初心无故
云初心。但未究竟。为是义故。故不应住。
当知初心已有力分。又菩萨下释是分得。
若尔下次引华严。先更难论。论中但云初
心许修岂名为得。此斥初解云多生著。故
知即是修而未得。言后语入位者。次难后
解云未究竟。应在初住方名入位。何关
初心。准此二义不名初心具足十力。若依
卷七 第 378b 页 T46-0378.png
下正引经答。住前已得十力之分。是故当
知非初心无。后云乃至如是观者便成正
觉。即是初住分證十力。言先当分别十种
法者。自古讲者。云十梵行。既在住前义
当十信。文言三业及佛法僧戒者。此中语
略。应云身身业口口业意意业及佛等四。旧
经十七云。法慧菩萨承佛神力说十住竟。
次正念天子问。具如今文所引者。是法慧
答云。此菩萨一向专求无上菩提。先当分
别十种之法。身乃至戒应如是观。观此十
法皆同法界。且从皆非梵行而说。以此菩
萨弃俗出家修梵行故。为无上道。复观事
行不可得也。何者。具清净戒名为梵行。从
缘方具。缘谓三业三宝戒法。对于心因方
能成就。今初推因缘皆无自性同法性理。
故云如空。故彼经云。若身是梵行。当知梵
行则不清净。则为非法。则为混浊。则为臭
秽尘垢谄曲八万户虫。一一皆如初句说
之。若身业是梵行。当知四仪即是梵行。馀
如今文。一一皆云应是梵行。若口是梵行。
当知舌动即是梵行。唇齿和合即是梵行。若
口业是梵行。当知语言为梵行。所说作无作
称讥毁誉。即为梵行。若意为梵行。当知觉
观忆念不忘思惟梦幻等为梵行。若意业为
梵行。当知想是梵行。寒热饥渴是梵行。苦乐
忧喜是梵行。若佛是梵行。为色受想行识。
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神通变化等。是梵行
耶。若法是梵行。为正法邪法寂灭涅槃生非
生实不实等法为梵行耶。若僧是梵行者。
卷七 第 378c 页 T46-0378.png
为四果向。为初果乃至阿罗汉果僧为梵
行耶。为三明六通八解脱时不时解脱为
梵行耶。若戒为梵行者。具在今文。又约三
世五阴种种推求。梵行叵得。观此十已。次
修十力。既初心许修即是有分。次引地持。
言菩萨知如来藏者。义通别圆今意在圆。
故前后文引九大禅。或通證二或唯證圆。
故今藏义应从圆释。若尔。何故复云在初
地耶。答。义兼别故寄教道说。别教次第初
心尚具。何况圆耶。故引地持助成华严。闻
思前位既是十信。信中已修出生十力。故准
华严不须疑也。二乘除入者。除者舍也。入
者解也。舍烦恼故而得解悟。悟即是入所
入是处。即八胜处也。故大论仁王并云八除
入也。故知初地自性禅中摄得一切大小诸
定。岂非等者。十信心修初地有分。三据明
矣者。结前三文。道品下结摄如文。十住下
释名。诸佛菩萨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
明。无能坏者无能胜者。又无过失。是故究
竟乃名无过。故云得胜。方便化物故曰堪
能。又至果时化用最胜名胜堪能。今明摄
法义虽通初。且约极果以释力名。故毗昙
婆沙问云。何故如来身中之智以立力名而
非馀耶。答。无障碍义是力义。了见三界是
力义。名虽在小义意通大。广陜为异比说
可知。言扶助者有此力能扶于法身。用
无穷尽。地持中意有自行故。外用无穷。然
佛力下重释疑也。言此二释者。此十化生
足为一释。殃掘无量力为一释。此力云十。
卷七 第 379a 页 T46-0379.png
复云无量。当知一一皆无量也。虽云无量
不出于四。故云弥显。此之十力及下九科。
大论法相卒不可尽。今略存名目以显摄
法。次摄四无畏者。诸十力智内充明了。故
对外缘而无所畏。故次十力而摄无畏。
如释力名中第二释也。全从化用得无畏
名。于中初正释。次道品下结成。次引大论
释名。通名无畏者。谓于大众广说自他及
智断等。决定无失。无恐畏相名为无畏。以
于内心诸德具故。故于大众广说无畏。
言大众者。谓若人若天。若沙门婆罗门。若
魔梵等及以馀众。十住下次引十住释疑。
初文难起。于四事中下正释。佛应于一切下
重难。举大要下重释。初文以略而难于四。
次文以广而难于四。故知四是处中之说。此
四次第者。大论云。初如药师示一切药。第
二如示一切病灭。第三如示药法禁忌。第
四如示所应食物。应随四教分别相状。
今文存略例力可知。大论第七问曰。菩萨
无畏与佛何别。答。有二意。一者一切处。二
非一切处。非一切处是菩萨法。故知初心亦
修无畏。大论二十八广解无畏。次摄十八
不共法者。初文正明摄者。既十力内充外
用无畏。显所有德超过物表。异于一切凡
圣所得。故次无畏摄不共法。文阙释名。应
云通言不共者。极果之法不与下地等共。
若别解者。应云圆果不与偏小因等共也。
大论二十四问曰。迦旃延子复以十力四无
所畏大悲三念。为十八不共者何耶。答。以
卷七 第 379b 页 T46-0379.png
是故名迦旃延子所说。若释迦子所说。应
如今文所说者是。又十力等二乘有分。十
八不共二乘无分。又云。十八不共二乘有分
但有过失。当知无失方名不共。文云凡十
二法者。恐此文误。准文会数但阙十一。初
文七法已属三度。谓身口无失此二属戒。无
不定心无不知已舍。此二属定。欲进念无减
此三属进。馀十一者。谓慧无减。解脱无减。
解脱知见无减。三业随智慧行。此六已列在
文。馀五谓智慧知三世意无失无异想。此之
五法文虽不列已。合在于慧无减解脱无减
中明。以十一法同属慧故。是故合说。其相
云何。论云。于诸众生等心普度。名无异想。
如来意业不须更观。常无漏失名意无失。
佛智穷了达去来今。名知三世。论释慧无
减。但云十力无畏圆极故也。今文释慧无
减中。云常照至而为说法属无异想。不失
先念一句属意无失。此之二义十力无畏圆
极故也。馀三合在解脱无减中。何者。论释
解脱无减中。但云具足有为无为二种解
脱。有为者谓无漏智慧相应。言无为者谓
烦恼都尽。今文中云忆三世事不忘属智
慧知三世。以解脱具故能知三世。以义同
故故得合说。六度之中但出三学及进度
者。以此三学略摄六度足。加精进者。以
此三学非进不成故加精进。阙施忍者。如
前引论料简易行故也。又可但是文略。若
义取者应以念为忍也。无不知已舍为檀
也。即六度义足。结成摄法中。云意如上说
卷七 第 379c 页 T46-0379.png
者。略结不共。与前诸义展转相摄结成助
道。准道品末比说可知。次摄四无碍者。诸
佛于此四法智慧自在。捷疾无碍了了通达。
故名无碍。法界次第中判为菩萨法者。法
身菩萨皆具此四。此亦是通途大概判之。即
如十力义通因故。此之四法初二是识药。第
三是知病。第四是授药。故释第一即约四
教。第二同入一实咸是法药。释第三法即
约十界病相。释第四法还约四教以明授
药。故知授四法药。被十界生用乐说辩。令
他知名说前第一。令他知义说前第二。故
用第四说于前二授与第三。次重释云。辞
约四种苦谛不云十法界者。据机缘说。
应委悉约十法界中四机不同。故初略释。次
对四谛。次总结乐说。故乐说中令他闻说
一切字一切义等。用前二也。赴一切音辞
即是赴于第三十界音辞。又为对谛是故重
释。与前少异。次摄六通者至下禅境释六
通中说。璎珞释名云。神名天心通名慧
性者。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眼耳
如意指调伏诸根中者。随何等通指入何
教调伏诸根。馀之三通指十力者。他心即
是欲力。馀二名同。亦应随依何等漏尽。而
知何等他心宿命。亦应皆有结成摄法。文
无者略。次摄三明。言如六通中者。六中天
眼宿命漏尽此三属明。故婆沙中问。何故馀
三不立明名。答。身通但是工巧而已。天耳
但是闻声而已。他心缘他别想而已。是故
不立此三为明。馀三立者。宿命知过去苦
卷七 第 380a 页 T46-0380.png
生大厌离。天眼知未来苦生大厌离。漏尽
能作正观断诸烦恼。复次前世智證明知
过去相续。未来因果智證明知如散微尘。
又前世智證明知自身衰。未来智證明知他
身衰。复次前世智證明治常见。未来智證明
治断见。无漏智證明治二边。又前世生空
门。未来生无愿门。无漏生无相门。问。在无
学人何故立明。在于学人何故不立明名
耶。答。从胜立故。又无学无无明不杂无
明。故立明名。大论第三问曰。通明何别。答。
直知过去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名明。直
见死此生彼名通。知因缘际会名明。直
云漏尽名通。知漏尽不复生名明。此明
即是大罗汉所得故也。若尔。与佛何别。答。
满不满别。是故通通于六。明唯局三。小乘
中诸阿罗汉皆能得之。今此文中云佛菩萨
之所得者。异于偏小故也。所依别故观智
异故。又小乘唯修大乘发得。应简四教广陜
不同。次摄四摄中同事者。又亦应云同其
苦集。为令断故。先同后异。陀罗尼者。别则
唯在于大不通于通。通则尚通三藏菩萨。
况复通教后心。如毗尸王得归命救护陀罗
尼。即三藏义也。大论第六云。陀罗尼者能
遮能持。一切善法持令不散。如完器承水。
故名为持。一切欲恶遮令不作。故名为遮。
又或心相应。或不相应。或全有漏。或是无
漏。若云无色不可见。行阴法入。九智除尽
智。意识所识等。并阿毗昙中陀罗尼义。若但
云或相应或不相应等。则通于大小。若云
卷七 第 380b 页 T46-0380.png
菩萨摩诃萨得陀罗尼。一切时一切处常相
随逐。则唯在大。若别论者。如文所指。唯在
无作正勤。若通论者。但云遮恶持善。则可
以通四教释之。苦集为恶道灭为善。溉者
灌水也。次摄三十二相者。应具明四教相
好不同。初三藏中。引婆沙云阿毗昙相品
者。十住婆沙引小乘中相体业果。以为初
心菩萨立观法故。具如第二卷记。从还用
至终不出施戒慧者。取六中三以摄相因。
施戒生人天以慧导诸行。略举此三摄相
亦足。次通教中云不同上者。即空心修。岂
三祇后方百劫耶。故知通教相体业果并与
藏异。故引般若相即非相。及引十住空为
相体。既异三藏不同相海。故知属通。故
大论十三。初以一施生三十七品。次以一
施而为相因。复云。一一度各为相因。此并
属于通教意也。复次前两道品下欲明别
圆。更重比决有本无本如铜如镜。以分前
后。次从无量寿观下。正明别圆法身现相。
萨遮华严等者。萨遮尼乾经中。此尼乾子为
严炽王说。无过人者唯有瞿昙。因此广说
如来相好种性化物。华严广列八十四名。于
一一名。皆云相好云等。初云。如来有大相
好名庄严云等。有十莲华藏海微尘数佛大
人相好。又小相光明功德品明十种菩萨从
兜率下放大光明。名幢王普照。照十世界
微尘数佛刹。令彼十种众生六根清净。如是
相好岂与丈六三十二空慧等同耶。故知
前二但是教门权说之耳。
卷七 第 380c 页 T46-0380.png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三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四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明知次位者。先明来意。既用前七以
为所修。二世善发入位不定。或未入位未
得谓得。恐极下根生重罪故。故须明位
令行者识之。四教各有真似二位。在贤名
似入圣名真。真位究竟名为解脱。證已了
位能为他说。名为知见。知见秖是智眼异
名。次举喻云朱紫等者。朱正色如真位。紫
间色如似位。如赤黑合以成于紫。真妄尚
杂故名为似。终不下正释次位。于中具释
四教不同。初文通列四门明一一教位意。
意在断惑以證真故。故三藏中四门名异。
谓空有等四门。位别即七贤七圣二十七贤
圣等。故云有殊。一一门中皆断见思缘真
谛理。故云断及谛理孱然不异。孱者现也。二
乘多论一生等者。辩门门中二乘不同。言
一生者。虽有百劫三生种解脱分等。从念
处去乃至一生。或二或三或七生等。论其元
意即生取證。元意虽尔非皆一生。是故云
多。虽有四门明位小异得果大同。如判
第十六心见修不同。故云小异。自馀三果
多分楷定。故云不过迭动。菩萨三祇百劫故
曰时长。六度百福名为行远。不同二乘一
生断结。故云亦别。奢促不同名径路殊。
卷七 第 381a 页 T46-0381.png
咸趣真谛名归途一。菩萨之人望于圆教。
虽权实异。心愿易回不同于小。五功德者。
具如第三卷引。次此教下斥滥也。此科正
谓简滥故来。是故须斥。次明通位中云
简名别义通。如玄文第五卷初十义料简名
通义圆。名别义圆等。次明别位中。先明别
位意。次略指经论。摄论华严。多明次第四
十二位。言一往者诸教不同。且指此教以
为大略。然华严中有别有圆非专一教。如
经列位位位皆有行布普贤二门故也。又诸
经论别位多途。故云一往。但别下示别位
相。初示经。次示论。通论者如中摄等。通释
大乘。别论者如智论地论等。别释一经。那
得等者破执也。论申当门为引偏好。晚
人不达抑有扬无。失有方便。毁无赞有
失无通途。三四二门亦复如是。虽欲引进
翻为哽塞。今明等者次述论意。意在通理。
阡陌等者。南北为阡东西为陌。经如阡。纬
如陌。四门如纬诸位如经。门门位殊皆至
极果。故云一也。此方等者准此望彼。文举
通别意兼藏圆。此中正明别教次位。故且
举别以望通教。辩于所通真中不同。是故
未云藏圆两教。若以四门通理摄教。借使
西方诸论尽度。门理勘之则易可识。诤论
自息矛盾不生。经言等者。證向门异理同
故也。开权显实。三教诸门尚归一实。岂况
当教诸门不融。世不达者。谓智者大师多
好破斥。而不见融会令归一乘。况十意
融通除疑释滞。销通经论教法不壅。结及
卷七 第 381b 页 T46-0381.png
指广如文。次以十意融通经论者。人见十
意之初有谛理之言。便将十乘以对十意。
深不便也。若以境对理稍似相当。如何发
心用对八教。况下八义对意永殊。如四悉
销经翻译胡汉。将对安忍甚为不类。又第
四文虽云破遍。乃与通塞共为一文。况今
文中通塞之名。与十乘中通塞意别。况复自
云融通佛法。佛法则指一期佛教。故十法
成观且在行门。故知定不得用十乘释此。
又圆教诸位经论易同少生诤计。别教既是
界外析法。所明次位附近教道。文多互异故
有多途。是故因以十意融通。今之次位即
是十中之一意也。然此十意一一皆遍一切
经论。所以前之六意借用释经五重玄义。后
之四意用附文意。于前六中初五正对五
重玄义。第六即是今家开拓用义方法。令后
学者识一法多含无量归一。就前五中第一
云道理乃至开合等者。一期佛教并以所
诠而为教体。教既半满偏圆不同。体亦随
教权实不一。诸谛离合随智随情。归会法
华唯一实相。具如境妙中说。此用显体意
也。第二意者。先举譬。次即是下合譬。便将
合义以释譬意。纲谓纲纪如纲之外围。格
谓格正如物之大体。以教判释得教远度。
故云纲格。教随机异如纲目也。外正曰匡
内实曰骨。四门外正一理内实。横周为盘竖。
穷曰峙。门门诸行各有横竖。又用渐顿秘
密不定如匡。用藏通别圆如骨。横用诸
门如盘。竖归一理如峙。以此八教收摄无
卷七 第 381c 页 T46-0381.png
外。名为包括。八中秘密为密。馀七显露名
露。然馀七中皆有密露。又秘密不定名密。
显露不定名露。泾清渭浊。顿教如清渐教
如浊。顿中别浊圆清。渐中藏浊馀清。又法华
唯清。鹿苑唯浊。方等般若有清有浊。又此
八教用各有意。藏等四教是教门法式。顿等
四教是敷置引入。如来权巧善达物机颁宣
藏等以为顿等。或开或合。宜盈宜缩。名虽
有八用必不俱。具如法华玄文第一卷释。
及第一卷释签中明。此用判教意也。第三意
者。一代教法首题名字。名该一部。部内义
兼大小时节因果互形。如是等相莫不相
违。或一义多名。或多义一名。或离或合或但
或兼。言义相乖一多违诤。不可以世情和
会。不可以文字博解。自古迄今。无能达
者。得四悉意无处不通。诸法相望互为彼
此。于赴机教情何所疑。此用释名意也。第
四意者。袪执遣迷。有执咸破。单复具足无
言等见。渐顿诸教破立不同。计能计所执
性不等。用法华意。遍破遍立。情无滞碍能
所适然。此用明用意也。第五意者。凡有所
说结成法门。以对真似渐顿诸位。位是
所阶行是能修。能所相带则方便与證因果
不混。一切权位皆归实果。此用明宗意也。
第六意者开拓法门使佛意不壅。虽广开
拓乃符本文。仍使不失部中正意。纶者绳
索也。绪者丝头也。纵横开合不失次第。亹
亹者文彩顺也。亦犹风之偃草也。谓声韵
义理无烦杂过。第七已下附文意中。开章
卷七 第 382a 页 T46-0382.png
等者。如诸义疏凡开章段。无不生起如钩
锁也。如今止观十章十乘。无不前后次第
生起。八帖释等者。虽文前撮要义门玄解。
横竖并沓总别离合。或广张旁布。或一辙竖
深。复须附文次第帖释。不广不略有事有
理。总用前七法据理销释。无涉华辞意
存文旨。九翻译等者。前朝诤轻未多纷竞。
怛是西语。咸曰胡音。后因黄冠虚构伪制。
近代方始胡梵甄分。葱岭已西并属梵种。铁
门之左皆曰胡乡。言梵种者。光音初下展
转出生。是故五天并云梵种。近代著述特讳
胡音。第十意者。附文成观文不虚设。观与
文合名为印心。如释法华。一一句经皆为
四解。一者因缘。二者约教。三者本迹。四者观
心。若释他经唯阙本迹。三意咸通。事理存
焉。行解具足。又如玄文一一科义。亦为四
解。一者分别。二者粗妙。三者开显。四者观
心。玄释附文无不成观。非数他宝等者。华
严偈云。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自无半
钱分。多闻亦如是。譬如盲瞽人本习故能
画。悦彼不自见。多闻亦如是。譬如聋聩人
善奏诸音乐。悦彼不自闻。多闻亦如是。此
斥偏闻之人。唯翻译下谦退斥夺。方音不
同非关义理不可卒备。故云未暇。文字
法师者。内无观解唯构法相。事相禅师者。
不闲境智鼻隔止心。乃至根本有漏定等。
一师唯有观心一意等者。此且与而为论。夺
则观解俱阙。世间禅人偏尚理观。既不谙
教以观销经。数八邪八风为丈六佛。
卷七 第 382b 页 T46-0382.png
合五阴三毒名为八邪。用六入为六通。
以四大为四谛。如此解经伪中之伪。何浅
可论。纵以心王解王五阴释舍。念一体
为持钵。离二见为洗足。将解般若持钵之
名。终不可也。用释法华王舍之称。殊无所
拟。既无分别浅伪何疑。是故今家观心销
经随经部别。义势不等。以理为本。诠行
各殊。次位者下正示十乘次位一意。即彼十
中次位之一。为明别教次位难会。故演十
意指一通之。若是十乘何不但云此之十
法是十乘耶。至此但指十中之一。次释圆
教次位者。先明五悔为入位之方。他人圆
修都无此意。将何以为造行之始。但云一
念即是如来。空谭举心无非法界。委捡心
行全无毫微。若修四种三昧至重作方便
者。明方便来意。四种三昧通用二十五法。
为通方便。若行法华别加五悔。不通馀
行。故云唯也。若方等中以求梦王为别方
便。常行常坐及随自意。直尔行之。逆顺十心
一切通具。先知下明五悔意为入观之方。
是故重牒前文观法。但心理下明用向观
法不能发真。是故应须更加五悔。此之五
悔为圆位初因。若复悠悠道法安剋。忏名下
次正明五悔。虽有劝请等四不同。莫非悔
罪。故名五悔。具如下文明悔意中各有
所治。今僧常仪前四出十住婆沙。愿文在
大涅槃。若占察经亦但列四。南山云。占察不
须更加发愿。以其四悔皆是愿故。若尔。经
论皆四。今何故五。答。如弥勒问经云。昼夜
卷七 第 382c 页 T46-0382.png
六时勤行五悔。不假苦行能得菩提。故必
须愿。此五次第者。若皆名悔莫非治罪应
无次第。若准婆沙占察次第并同。若如是
等长悔之文。亦五悔义足。初如是下即忏悔
也。次今诸佛下即回向也。次众罪去一偈。即
重举忏悔略例馀三。次一偈重举世尊以
为归礼。故无次第。且依次第为生起者。若
旧罪不除徒施劝请。既劝请已睹相闻教
依教修行。若嫉妒不除自善微劣。尚不喜
他何能回向。四法具足以愿导之。如此五
法尚能入位。况灭罪耶。比来行人都无介
意。徒劳赞者急诵未与耳识相应。一生若
斯枉招信施。业不他受试为思之。初忏悔
者。初文释名。陈露者。陈列也首也。悔者伏
也。金光明疏释忏悔品。彼广释名云。忏名
白法。悔名黑法。白法须尚黑法须舍。又忏
名改往悔曰修来。又忏名披陈悔名断
续。五体者如前所释。又今文但是说其忏
意。忏辞具在法华三昧。亦可随己智力任
意广陈。次劝请者。大为二意。一者请住于
世。二者请转法轮。大论至云云者。大论十
五具释。问。诸佛之法。法应说法。何须劝请。
又若诸佛现见在前请佛可尔。今乃不见
云何可请。答。佛虽必说而不待请。请者得
福何得不请。犹如大王虽多美膳若有
请者必得恩福。录其心故是故有益。如
修慈心令众生乐。众生虽无得乐之者。念
者得福。请佛亦尔。复次佛法待请为说。又
众生虽不面见诸佛。诸佛何尝不见其心
卷七 第 383a 页 T46-0383.png
闻其所请。假令诸佛不闻不见请亦得福。
何况闻见而无益耶。又破外道作如是言。
道法常定何须多言。防其谤故。故须待请。
又外道言。诸佛不应贪寿住世。为防此
谤。是故须请。又若不请谓佛爱著。令知无
著故须待请。又诸外道皆无请说。故今须
请。次谓转下至住世者。尽是论文。有此
诸意故须二请。若佛初成先转四谛。今为
求圆是故通请。夫命至得住等者。明劝请
所指。所言请者为请何等。谓请佛大悲非
请色阴。若大悲不息身则久住。故举命业
以譬请住。报命如佛我心如业。又报命如
色身业如大悲心。我心请佛不息。愿佛大
悲住世。变化亦尔。作意神通随心所期。期
心未息变化不止。我心如心佛身如化。我
心不息愿佛莫灭。又佛身如化大悲如
心。愿莫息大悲则色身不灭。我今请佛
如大炬火为破无明。我心不息愿佛勿灭。
次随喜者。佛转法轮众生得三世益。我助
彼喜者。喜前劝请也。过去下种。现在重闻
得成熟益未曾下种。现在成种未来方益。
故三世益皆因法轮。故我随喜众生得益。
大论六十一云。随喜者有二种。一者世间。二
者出世。若人无有出世善根。我今随喜众
生世福。是故随喜通于有漏无漏。俱名为
福。又福德者是菩萨摩诃萨根本。能满菩
提。圣人赞叹。智者行处无智远处。是福因缘
能得轮王诸天乃至一切种智。知如是等
得正知见。是故见福而生欢喜。复次我应
卷七 第 383b 页 T46-0383.png
与众生善。其自修福是故我喜。复次众生
有善与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我喜。复次
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三世佛及菩萨二乘一切
修福者。而生欢喜故名随喜。若无福德
畜生无异。但同饮食淫欲斗诤。修福之人众
生尊敬。犹如热时清凉满月。是故随喜。大论
三十二云。如卖买香等。问。云何随喜心过
二乘上。答。以随喜善回与众生故。观众生
至正缘了等者。如法华中常不轻品。不轻
菩萨见诸众生具足三因。皆当作佛。故不
敢轻。此但敬其正因故也。正因之中三因具
足。况无始时曾闻一句即了因种。弹指合掌
即缘因种。故此菩萨凡见众生皆悉与记。
乃至身行不轻之行等(云云)。毒鼓者。大经第
九云。譬如有人以新毒药用涂大鼓。于
大众中击令出声。虽无心欲闻。若有闻
者远近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谓一阐
提。才闻即能破无明惑。名为近死。闻未即
益作后世因。名为远死。诸教诸味及经时
节。以论远近。四念处云。若有闻者远近不
死。谓但破于见思尘沙。法华随喜法等者。
随喜品中从法座起。至于馀处为他人说。
他人闻已复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
校量闻法而生随喜。故云随喜法。大品随
喜人者。经云。若声闻人能发心者我亦随喜。
声闻是人随喜其人。名随喜人。人必有法
法必藉人。故云互举。回向者。以随喜福与
众生共及向菩提。菩提如文。施众生者。然
修因福不可得共。若得果时则以此福施
卷七 第 383c 页 T46-0383.png
于众生。是故菩萨得世四事利益众生。又
自以福净其身口。人见欢喜所说信受今
得十善乃至种智。乃至舍利能令一切众生
得道。是故果报与众生共。今因中说果故
云与共。若言福因与他共者。从初发心所
修善根尽与众生。后时将何以为成道之因。
以善法体不可与人。故今直以无畏无恼。
以施众生。用无所得故至菩提。故净名云。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回向为大利等。故法华
梵天施宫殿时。皆发愿云。愿以此功德等
(云云)。如回声入角等者。大论三十二云。回向
者。如少物上王。如回声入角。问。菩萨
功德胜于二乘。有何奇特。答。今此不以功
德比之。但以随喜回向心比。如巧匠指示
倍得价直。执斧之人倍用功力。直不足言。
声闻自行如执斧者。菩萨教他而行回向
犹如大匠。大论问曰。何故名二乘为自调
自净自度。而不回向。答。戒为自调禅为自
净慧为自度。二乘唯自修此三故。不取等
者。释上断三界等四。谓不取苦不念集。
不见灭不得道。于此四中而不分别世
及出世因果等相。名不分别。如是名为正
回向也。实相无取乃至无有分别故也。能
回向至妄想等不生者。大论云。菩萨心空
檀波罗蜜乃至种智。一切皆空。一相无相如
佛所说。如是回向如箭射他无不中者。
以见无相不见不得一切诸法故尔。能
谓回向之心。所谓众生佛果。如是能所及
一切法。一心推求皆不可得。亡能亡所。
卷七 第 384a 页 T46-0384.png
如是一切所回向之法。无不归实故不可
得。无已今当等者。三世推求此之能所生
灭不住。又发心为已。回向为今。所回向处
为当。又所回向中极果为当众生为现。又
众生者亦有当现。即诸众生名之为现。共
福当得名之为当。如是三世毕竟叵得。如
三世诸佛所知等者。唯一实相是佛所知所
见所许。于中能知即种智。能见即佛眼也。能
许即是本时弘誓及一切行。是名真实等者。
如佛所知方名真实。非向权果。权果虚妄
即对破藏通所期之果。言最上者非上中
下之上。即指圆教名为最上。最上故具足。
此破别教也。则不谤佛等者。计佛果为有
乃至非有非无。皆名谤佛。何以故。佛果非
有乃至非有非无。非苦故无过咎。非集故
无系著。有道故无毒。有灭故无失。此依
无作四谛为回向也。言无苦集唯有道
灭。且约事说。理即苦集本是道灭。何但等
者。前三谓忏悔劝请随喜。后一谓发愿。前
后皆例今回向意。依无作谛而不见谛。名
真五悔。能发真位。故引婆沙證成圆意。故
知五悔并依无作。方令忏悔见罪性本空。
劝请知法身常住。随喜了福等真如。发愿
达能所平等。次明发愿者。初释名云如许
人物等者。卷者约也。亦契也。说文云。券别
之书以刀判其旁。故谓之契。故字从刀。御
者侍也。主也。一切诸法以愿侍之。以愿为
主。亦名下至盛物者。四弘誓中众生烦恼
为恶。法门佛道为善。遮恶为遮持。持善
卷七 第 384b 页 T46-0384.png
为总持。诸行如坯誓愿如火。坯者瓦未
烧也。堪任利他名为盛物。四弘为总愿等
者。一切诸愿四弘摄尽。故名为总。法藏等
者。观经悲华并云。弥陀因名法藏。于自在
王如来所。闻说二百一十亿佛刹发愿又
观经云。法藏比丘为欲摄取诸佛土故。发
四十八愿发是愿已地为六动。为佛所记。
大阿弥陀经云。为菩萨时发二十四愿云。
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愿数不同部异见别。
不须和会。悲华经中则无别愿。但云为取
佛土故发四弘誓愿。故知一切菩萨凡见诸
佛。无不发于总愿别愿故大论第八问曰。
菩萨修行自得净报何须发愿。答。福若无
愿。如牛无御则无所至。如佛所说。不知
法人闻天中乐心便念著。问。若无愿者不
得报耶。答。虽得不如有愿。有愿则少福
而得大果。华严者。新经第十四。历事别愿。
又如梵网发十大愿十三誓等。大经圣行愿
文大同。又第十四梵行品云。若施食时令诸
众生得大智食法喜食般若食。若施浆时令
诸众生趣涅槃河。饮八味水得甘露味。准
如此例及华严等随境发愿。随其智力。何
必如文。若有文者幸依佛说。如此等文并
别愿也。今五悔中义兼总别。故知五悔非小
行所宜。如弥勒问经。佛告阿难。弥勒往昔
不修苦行。但修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习
无上正等菩提。阿难言。云何名为善巧方便。
佛言。弥勒昔行菩萨道时。但昼夜六时勤
修五悔而得菩提。彼经悔文有二十三行。
卷七 第 384c 页 T46-0384.png
亦无别列五悔辞句。但数数请佛数数说
悔。馀三亦然。如云有罪悉忏悔。是福皆随
喜。我今请诸佛。愿成无上智。若准此例未
必各说。但修行者智力微弱。缘心难当。故
须一准。如婆沙四悔虽僧常仪。亦须善其
意以为运念。具如南山正行仪中注解。从
令于道场等者。总结悔意。皆为破罪故
也。昔作大恶三业俱重。故今忏悔三业并
运。发大勇猛方破大恶。劝请破谤法罪者。
亦应先云忏悔破于三业遮性等罪。文阙义
足。次文者。昔闻诸法而生诽谤。今请佛说
令一切闻。是故能翻谤法之罪。随喜破嫉妒
罪者。昔对境生嫉。今随喜一切。故得翻破
昔嫉妒心。回向破为诸有罪者。昔所作福但
顺生死。为诸有因不能自免。岂能令他
离于有因。今具二回向自免免他。是故回
向。顺涅槃门故云顺空无相等也。亦应更
云发愿者破邪愿罪。即导前四令至所在。
若能下正释圆位。于中初明五悔功能能
入品位。由此五法助开初品。乃至入住远
由此五。一一品文皆先正释。次引證释。初
品引文。据疏分文乃是现在四信之文。言
四信者。一者一念随喜。二者解其言趣。三
者广为他说。四者深信观成。与佛灭后五
品之初。两处随喜文义大同。故今互引以證
初品。第三品引文中。云不须复起塔寺等
者。此第三品观行犹弱。且以说法增其观
心。观心成就方行第四。第四未能事理相
即。故云旁行。至第五品事理不二。即云若
卷七 第 385a 页 T46-0385.png
人起立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乃至具
六。岂执第三永令舍事。岂执第五一概
令行。故修行者应善教意。入第五品营事
未迟。初心行人必以此五善自调御。委识
进否应止应行。又此五品品品之中令修
五悔。况常人乎。以品品中各有障故。故四
念处中以此五品拟五停心。防初心故。其
相云何。初三藏教以数息停散。今以随理
除于疑散。三藏以不净停贪。今以读诵
除于杂染。三藏以慈心除瞋。今以说法
治秘法恚。三藏以因缘除痴。今以六度
治无明暗。三藏以念佛除障。今以理观
除于事相。若尔。通别云何。答。别教中但以
戒定二行而停其心。通教中五。应观息等
不生不灭而为停心。若尔下辩同异。复次
下约阴界入以明次位。前虽约教以明圆
位今复约凡圣明五阴位。言五种人者。果
地二乘及后三教断惑菩萨生界外者。此位
之后既对四德以为佛位。故知降佛皆是
三种菩萨所摄。是故次品而明其位。于中
次明十信位者。五品已能圆伏五住。岂至
此位别断见思。但是圆修粗惑先断。犹如
冶铁粗垢先除(云云)。人不见之。便谓法华六
根为圆。仁王长别三界为渐。既云法华部
是渐顿。云何释位即是顿顿。况所引仁王本
證法华。如何离开分属两种。又除圆位已
一切诸位无有十信破见思者。委释圆信
具如四念处文。今文但略释初信而已。今
依菩萨戒疏以十法成乘竖对十信。复以
卷七 第 385b 页 T46-0385.png
十法横入十信。言竖对者。今文初信以对
于境。次修慈悲以对念心。善修寂照以对
进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
定心。善修道品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入回
向心。善修诸位入护法心。善修不动即入
戒心。善修安忍即入愿心。今止观文少不
次第及名不同。今云陀罗尼即彼不退也。
馀不次第者但将向列戒疏之文。对之可
见。言横入者一一信心各具十法。故璎珞
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又四念处云。五品
各有十法成观。五品尚尔。何况十信。所以十
信各具十法。故至初住转名十大。次入下
真位。四念处中及菩萨戒疏。并略明初住已
上圆教圣位。亦略录之。何者。初发心住三种
开发即正缘了。谓境智行三法相应。是故名
为分證三德。故华严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
诸佛叹不能尽。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
诸法真实之性。所有闻法不由他悟。净名
云。知一切法是为坐道场。大品云。初发心
坐道场。阿字门等。并是圆教十住位相。若别
教位十地方与圆十住齐。故璎珞云。初地一
分无相法身。智行成就。百万阿僧祇功德双
照二谛等。具如第三卷引。乃至等觉功德
难思。但约化道以辩功用。如初地百界二
地千界乃至万亿等界。现身亦尔。十住之后
实相更复十倍增明。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
明。念念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蜜任运生
长。名为十行。十行之后无功用道。真明复更
十倍开发。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
卷七 第 385c 页 T46-0385.png
界海。更破十品无明。名十回向。向后复破
十品无明。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功
德。荷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入三世
佛智地。地后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
究竟清净。断最后微细穷源无明。登中道山
顶与无明父母别。是明有所断者名有
上士名等觉位。此位后心究竟解脱无上佛
智。无所断者名无上士。十法至此方受大
名。谓理大愿大。庄严大智断大。遍知大道
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住大。次第以对十
法成乘。释名对义亦应可解。

○第九安忍
中初亦先法。次譬。后合。初法中云。爽者明
也。次喻中云锋等者。又以飞霜喻于锋刃。
聪善于听心敏于事。睿者说文云。深明也。
智也。喻过也。越也。疏者记也。洞者疾流也。
即彻过也。亦深邃也。怀者安也。诗云。怀我
好音。术者道艺也。邺洛禅师者。邺在相州
即齐魏所都。大兴佛法。禅祖之一王化其
地。护时人意不出其名。洛即洛阳。群者友
也。辈也。武津叹曰者。南岳大师。陈州项城武
津人也。武津是所居地名。传中不云领众
太早。但云有智断师咨疑禅要。思因为说
十地法门。惊异心目。智断曰。恐师位阶十
地。师曰。吾是十信铁轮位耳。应是习传者异
闻。著愿文者其文现行。然文引四择者。有
人将此以对三术。非但数不相当亦乃文
意永别。三术是天台密意。四择是南岳愿文。
引彼对此多恐未便。今言大师所引意者。
用诫后学善须决择。勤勤不已四度言之。
卷七 第 386a 页 T46-0386.png
故天台大师指南岳为高胜之人。垂于深
诫以为后轨。后代学者可以为镜。镜可以
照不整之形。次引大论菩萨深山等者。大
论十九释禅度中。问云。菩萨摩诃萨应教
化众生为事。云何深山自静。弃舍众生违
于慈悲利他之行。答曰。身虽远离心不远
离。犹如病人服药将身身康已后方可复
业。康者安和也。菩萨亦尔服般若药烦恼
病损法身康复。为化未晚。若至六根等者。
此语初依最后极位。通前五品并属初依。
故大经云。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
无明全在名具烦恼。大象捍格等者。即以久
行名为大象。不同前文对治文中。但以三
祇名为大象。不惮生死名为捍格。捍者卫
也。格应从土(户白切)。礼云。发然后禁则捍垎
而不胜。注云。捍垎者坚不可入也。从木
从手并非今意。前既以五品为小象。今且
以六根为大象。既离界系自在堪能。烦恼
不染如刀箭无施。种智化物如日光照世。
物无始苦犹如长水。机熟获益名为自治。
象喻现身应世利物。若被名誉等者。为此
三事之所动坏。前二如妨蠹令观法散灭
名为内侵。眷属若集令诸行破坏。名枝叶
外尽。犹如大树外集众鸟内抱虫蝎树必
死坏。蠹者害物之虫也。亦云。食桂虫也。
言三术者。如上文自列。一莫受莫著。二缩
德露玼。三一举万里。内三术者。谓空假中。
外障是软贼谓名誉等。内障是强贼谓烦恼
等。是故内外用术不同。沦者没也。毗岚者
卷七 第 386b 页 T46-0386.png
猛风也。此风在大铁围山外。若无铁围吹
须弥山犹如腐草。故引为况。文举片禅少
恶为违顺之端。故知违顺未堪不应领众。
如弥沙塞律佛因调达领众。乃引事云。
往古有仙在山中诵刹利书。有一野狐而
便诵之。自思惟言。我解此书足为兽王。因
出游行。逢一困狐而欲杀之。困狐曰。何以
见杀。答云。我是兽王。汝不伏我故当杀
汝。彼困狐云。汝勿杀我我当随汝。如是
展转伏众师子。师子伏已便作是念。我今
不复以兽为妇。乃将诸兽绕迦夷国百千
万匝。王令使问。使回答意。诸臣皆许。唯一
臣言。自古及今。未曾见人王以女嫁兽。
臣要当杀令此狐走。王问如何。此臣答曰。
遣使剋求从期一愿。必令师子先战后吼。
彼谓吾等畏师子吼。必令师子先吼后战。
师子若吼诸兽必散。王如其计。至日出军
事果如计。狐等才闻师子吼声。心破七分
堕象而死。群兽皆走。佛说偈言。

「 野狐憍慢盛
 求欲爱眷属
 行到迦夷城
 自称是兽王
 人憍亦如是
 现领于徒众
 在于摩竭国
 法主以自号」


早领众者亦复如是。名成损己益他盖微。
庄子云。名者功之器不可多取。坯器庵华者
并在大论。喻以初心。堆者聚土也。若作堆
字义亦通于堆阜也。庵罗华者多华少实。
若得此意不须九境者。若能于此阴境安忍。
必得入于六根清净。尚离二乘菩萨二境。
卷七 第 386c 页 T46-0386.png
况复烦恼等七。故约此人不须更明下九。
不忍违顺故九境生。违即是恶。顺即是善。
具如前文互发中判善恶等相。故知上根唯
观阴境。故于阴安忍不顺下九。

○十无法
爱中。行上九事过内外障等者。内外如向分
别。安忍此已。已入六根。不得发真良由
住著。著相似法名为顶堕。应通历四教
明顶堕义。初文且寄三教顶堕。从既不入位
去。正明今文顶堕之义。初明三藏顶堕。具
如毗昙中说。文中先简非顶堕位。谓燸一
向退不名顶堕。忍位过顶复不名堕。于
三位间住顶名堕。何者。五根忍位不复
出观。上忍发真是故不堕。于顶位法中
多生爱心。则应入顶而不得入。由退顶
故造于重逆。故名为堕。通教顶堕例此可
知。别教顶位在十行中。故无堕义。于行向
中纵起著心。但未地之名为顶堕。终无
造过。大论云下出圆似位有爱。今人下今
论圆教至十信时。若生爱心不入初住。
而六根净位定不堕小。则以住顶名之为
堕非谓退堕。以六根中无退义故。况复更
有造重逆耶。故此顶堕异前通藏。故大论
三十。明顶堕义二种不同。一者顶退名之
为堕。二者住顶名之为堕。小乘教中虽具
二义住顶多退。故今圆位见思已落但有住
顶一堕义耳。故大论四十三问曰。顶不应
堕。云何言堕。答。垂近应得而便失者。名
之为堕。若得顶者智慧安隐则不畏堕。此
约初义以退为堕。若第二义但以住顶不
卷七 第 387a 页 T46-0387.png
进不退。名之为堕。是则十信初心犹名为
燸。今止观下总结示之。初从妙境终至离
爱。行解具足正助不亏。已送行者至于初
住。入无功用自堪进道。入住已去今文不
论。故云齐此。故诸经论初住已去。多明辅
佛化他之相。不复委悉论于自行。是故今
云入住功德今所不论。今意且赴末代修行。
后当重说者。至菩萨境中应更广辩。夏
终不说下无所论。始从第五卷初来至此
中。正当法说。明于阴境十法成乘竟。是十
下次引法华大车。以譬十法。初略标。次列
经文。次合。次结。且顺经次第不复依于十
法次第。今以十法随对整足。大车高广不思
议境也。幰盖慈悲。宝绳交络即发心也。安置
丹枕。枕有内外。若车内枕休息众行。即安
心也。若车外枕或动或静。动静秖是通塞义
也。破塞存通即塞而通。其疾如风即破无
明。是破遍义也。大品云。法爱难断。故处处
说破无明三昧。始自白牛终至平正。道品
义也。又多仆从即正助也。颂中云傧从。礼
云。导也。又云。侍边也。游于四方。即次位也。
安忍离著在次位之初。是故更加复次结
位。始从初心终讫究竟。安忍秖是忍于五
品违顺二境令入六根。离爱秖是离六根
中相似法爱。綩綖者。埤苍云。綩者衣绣裳也。
綖者席也。应作莚字。此綖字是天子覆冠
曰綖。亦可通用。又次位者秖是行之所阶。
恐行者生滥。故于次位中别出五品六根
清净。劝励行者令离障离爱。故知前七正
卷七 第 387b 页 T46-0387.png
明车体及以具度。后三秖是乘之所涉。若
无所涉运义不成。是故十法通名乘也。次
结位者。夫有心者悉具三轨。此之三轨通
于六即。理性车体。具度资成。白牛观照。在
一念心即是理性。闻名起观名为等赐。诸
子乘乘入位不同。故有观行相似等别。乃
至四方直至道场。道场犹受果乘之号。是故
因果乘义不无。今人下斥邪也。设谓假设。
借字(子谢切)设使借之与乘名者。但是邪乘。
乘者本以运载为义。邪法无运故名为借。
既是邪法不出诸见。诸见即具六十二也。
从正法下显正也。不同恶空故云正法。
正法御邪故云大城。不可坏故名为金刚。
具足诸法名为宝藏。具足者释宝藏也。无
缺者释金刚也。如此妙乘岂同恶空。与而
言之但有车体。既无具度故名为秃。夺而
言之体用俱非。故名为秃。故引大经乘坏
驴车。非但阙于白牛般若。为驴所乘。任运
非正故非高广。又复言坏全无庄严。况复
起见入三恶道。

○端坐观阴界入境。所
云端坐者。岂隔馀仪。四三昧中常坐居首。
是故先明。常行等三亦可通用。历缘对境自
摄馀三。是故且判以为端坐。问。五阴尽在
端坐观耶。答。阴通三性不隔馀义。前文且
明端坐用观。馀义在后历缘对境。次明历
缘对境者。先序来意。次下正释。正释文中先
明历缘。次明对境。就历缘中初于行缘具
明十法。次是约下结意也。次行缘既尔下
例馀五缘。次三三昧下释疑。次昔国王下引
卷七 第 387c 页 T46-0387.png
證。故大论二十云。昔有国王园中游戏。朝
见华林茂盛可爱。食已卧息。夫人采女皆共
取华毁折林树。觉已见之。悟一切法皆悉
无常。如是思惟悟辟支佛。宿福既厚。藉少
因缘易得圣果。次对境中亦先约眼色具
足十法。次例馀根等。初境中次结数引例
引證结非。若观下不思议境。初引经总立
三智五眼。次别释三观。假观中云外道打髑
髅作声者。增一阿含云。佛在耆阇崛山与
五百比丘俱。从于静室下灵鹫山。与鹿头
梵志俱行。至大畏林。取死人髑髅授与鹿
头。而作是言。今此梵志明于星宿兼善医
药。善解诸声知死因缘。问云。此是何人髑
髅。答曰。男子。问。云何命终。答。众病皆集百
节酸疼。故命终也。何方治。答。呵梨勒和蜜
治必不终。又问。生何处。答。生三恶道。又
打一髑髑问之。答。女人。何病死。答。怀妊
死。何方治。答。服好酥醍醐。生何处。答。畜生
中。又取一髑髅打。问曰。何故死。答。食过差
死。何方治答。三日绝食。生何处。答。生鬼
中。以想水故。又取一髑髅打之。问曰。何
人。答。女人。何死。答。产死。生何处。答。人中。
又打一髑髅。问曰。何死。答。被人害死。生
何处。答。生天。佛言。为人害死必生三恶。更
打之。答云。此人持十善。又夫饿死者生人
天中。无有是处。凡一一答佛。佛皆语云。如
汝所言。香山南有优陀延比丘。入无馀界。
佛申手取髑髅来。问。生何处。答。无本。非
男非女不见生处。不见周旋往来八方。
卷七 第 388a 页 T46-0388.png
都无音声。未审是谁。佛言。止止。又重问佛。
佛具答。鹿头叹曰。此未曾有。我观蚁子尚
知来处。鸟兽音声尚别雌雄。观此罗汉不
见生处。如来正法甚奇甚特。九十五道我皆
能知。如来之法不识趣向。唯愿世尊听在
道次。佛言善来。得无学果。听声既尔。馀尘
亦然。外道之法听死骨声能达远事者。良
由声中本具诸法。故使外道得其少分。冥
依其本日用不知。况今妙观直观本理。理
具诸法不足置疑中观如文。虽无下释
成五眼。次引二经證。次结成一心次明互
用。问答并如文。引證中净名云不来相等。
举六作中初行缘也。不见相等举六受中初
见色也。当知根尘无非法界。故云不来而
来等。如四念处中引唯识云。言唯识者唯
是一识。复分二种。一者分别。二无分别。分
别识者名为识识。无分别者名似尘识。一切
世间皆为似尘识之所成。三无性等色心之
法本来不二。彼既分于二识。例亦分于二
色。问。色之与识如何同异。答。若色心相对
则有色有心。论其体性则离色无心离心
无色。若色心相即二则俱二。一则俱一。故圆
说者亦应得云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何
但独得云唯识耶。若合论者。无不皆悉具
足法界。复次若从末说。一切众生二种不
同。上界多著识下界多著色。若约识为唯
识揽外向内。令观内识皆是一识。识既空
已十界皆空。识若假者十界皆假。识若中者
十界皆中。专于内心观一切法。观外十界
卷七 第 388b 页 T46-0388.png
即见内心。是故当知若识若色皆是唯色。若
识若色皆是唯识。虽说色心但有二名。论
其法体秖是法性。如是即是心地法门。不
动寂场现身八会。诸佛解脱于心中求。心
为佛种心即菩提。当用此意通一切心
通一切教。理行位等准此说之。识次位中
若渐见等者。普贤观云。行者若能随普贤教
正心正意。渐以心眼见东方佛黄金色身
端严微妙。见一佛已复见一佛。如是遍见
东方诸佛。心想利故遍见十方一切诸佛。顿
见者。不轻品云。彼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
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
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六根清净。经文不云
渐见一佛乃至诸佛。故名顿见。次譬大车
结成佛事。若眼入等者即自行也。次引净名
或有佛土光明等者。自行化他皆名佛事。若
云或有佛土等者。即化他也。如楞伽第三
云。不瞬世界。妙香世界。令诸菩萨瞪视不
瞬得无生忍。即眼为法界也。更有诚教准
此思之。次例中先例馀受。次例馀根。次明
大车。如文。若能下劝修。初总中先法。次引
譬斥中。云黑蚖秖是长蛇。绮文互说耳。不
修止观如长蛇。善解止观如怀珠。解而
不用为无益。大论第十释因不同故果不
等中云。有一黑蚖怀摩尼而卧。有罗汉
乞食不得。论明破戒而犹有福。故使堕
蚖尚怀宝珠。今借斥之。以譬有解而不能
行。如蚖怀珠于蛇何益。次别引三譬者。
皆先譬次合。初譬中云。赐者与也。亦惠也。禄
卷七 第 388c 页 T46-0388.png
者。尔雅云。福也。孝经注云。食廪曰禄。杨承
云。上古无禄。人食野禾因朝阙食。猎者
赐鹿以当于食。故变为禄字。匹夫所得薄
禄也。械是兵器总名。戟者短戈。钩子槊也。郭
璞注方言云。戟中有小刺谓雄戟也。若为
曲蘖等者。尚书殷高宗聘傅说于傅岩之野
云。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
作霖雨。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
惟盐梅。帷帐者。说文云。旁曰帷上曰幕。帐
者。说文云。四合象宫室张之曰帐。淮南子
云。将军帱帐也。折冲者。折者截也。冲者。说
文云。通道也。广雅云。突也。弋击也。用而
屡北者。说文云。北者乖也。又军走曰北。又
北主阴方。阴主杀也。即被杀者为军败也。
解髻等者。尚书云。德懋懋官功懋懋赏。懋者
勉也。今圆破烦恼得实相赏。赏中之极如
解髻与珠。如诸声闻来至法华。功之极也。
故譬轮王解以权髻显实相珠。野巫者。男
师曰觋。女师曰巫。谓阴神也。说文云。巫
者祝也。祝者祭主申赞辞者也。三事不办
者。不能破魔军。不能除烦恼。不能显法
性。对前三喻如文可知。区区者踦区屈曲
终日故也。军者众也。万二千人曰军。今之
魔军何必定数。但言众耳。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四
卷七 第 389a 页 T46-038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