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2c 页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第四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王论品第五之二
王言:「大师!于何时中,诸小王等行王论法?」
答言:「大王!于末世时,转轮圣王隐没不现,正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3a 页 T09-0333.png
法不行,邪法竞兴,众生心恶起三种过:一者、
乐于非法贪心;二者、起于颠倒贪心;三者、邪
法罗网缠心。彼诸小王自无智慧,退失明解,
是故圣人说诸小王治国论法,为行正法护
世众生。」
王言:「大师!云何名为乐于非法贪心?」
答言:「大王!于十不善恶业道中生于乐心,是
名乐于非法贪心。」
「云何名为颠倒贪心?」
「自己
手力得诸资生,依时节得、依正法得、依如法
得,不生足心,更求他财,如是名为颠倒贪心。」
王言:「大师!云何名为邪法罗网之所缠心?」
答
言:「大王!于诸外道非义论中起义论想;于
无益论生利益想;于非法中生是法想;于末
世时,非是智者所作论中以为正论,生于信
心,熏修邪见,以为福德,是名邪法罗网缠心。」
王言:「大师!以何等法名为王论,令诸小王依
彼论法治国理民,是名如法能护众生?」
答
言:「大王!离诸颠倒贪欲之心;离诸颠倒瞋恚
之心;离诸颠倒愚痴之心,依对治、依实体、依
差别、依利益。依对治、依实体者,对所治法,所
谓名为不贪善根、不瞋善根、不痴善根。云何
能起所治法、能治法?所治法者,谓:放逸心及
无慈心;能治法者,谓:行法行王,不放逸心、大
慈悲心,知身无常、资生无常,善自观身,见诸
过失,能如实知,如是远离受用资生,行法行
王,虽得自在不行非法,如是名为不放逸心。
「大王当知!依王论法,不应得物,得不应取;所
应得者,非时不敢取。若依时节应得之物,
于贫穷人不逼恼取。至于俭难、贼难、返逆
难、相害难——如此难时,当起慈心不避危害,护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3b 页 T09-0333.png
诸众生。于贫穷者施与衣食、于恶行者教以
善法,是名慈心。大王当知!依此二法,是则
名为行法行王,正护众生,不放逸心、大慈悲
心。」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有慈悲心,云何而能治
彼恶行诸众生等?」
答言:「大王!彼法行王若
欲治彼恶行众生,先起慈心,智慧观察,思惟
五法,然后当治。何等为五?一者、依实非不实;
二者、依时非不时;三者、依义非无义;四者、依
柔软语非粗犷语;五者、依慈心非瞋心。」
王
言:「大师!云何依实非不实?」
答言:「大王!如法
诘问,取其自言,依实过治,不依不实,是名依
实非不实。」
王言:「大师!云何依时非不时?」
答
言:「大王!王有力时,彼违王命,应治其罪;若
王无力,应止不治,是名依时非不时。」
王言:「大
师!云何依义非无义?」
答言:「大王!当问前人,
何心起罪?若从恶心,应如法治;若非恶心,不
应治罪,是名依义非无义。」
王言:「大师!云何柔
软非粗犷语?」
答言:「大王!知此众生所犯王法,
但应呵责不合馀治,应如其过正说不隐,善
说苦言。如是呵责、非不呵责,是名软语、非
粗犷语。」
王言:「大师!云何慈心非瞋心?」
答言:
「大王!智者知此非但呵责,断此罪过,除却断
命,不得割截手、脚、眼、耳、鼻、舌,依于大慈大悲
之心,听系闭牢狱,枷锁打缚,种种呵责,夺取
资生,驱摈他方,为令改悔,非常恶心舍此众
生,是名慈心,非瞋心。」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
云何如是苦他众生,系闭打缚,驱摈他方,而
复说言有慈悲心?二法相违。云何名为行法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3c 页 T09-0333.png
行王?」
尔时大萨遮尼乾子告言:「大王!如此之
义,我今为汝说于譬喻。大王当知!譬如父母
于恶行子,为念子故,欲令改悔,方便苦治,除
不断命、不坏诸根,馀打骂等随心苦治,不名
舍心、不名恶心、不名恼心,以念子重,为令改
悔更不作故;而彼父母不名非法,名为念子,
不失慈心。大王当知!行法行王,治诸一切恶
行众生,亦复如是,慈心重故,为令改悔,除却
断命,不坏诸根,生大慈心,起大悲心,系闭、打
缚、恶口、呵骂,夺其资生,驱摈他方,为令改悔,
舍恶从善,亦令其馀念恶众生不作非法,非
常恶心舍此众生,亦不故心为恼众生而行
苦切,如是名为行法行王,以慈悲心行恶口
等治罪众生,不名非法、不失慈心。是故二行
名虽有返,而不相违。」
王言:「大师!何等是恶行众生?」
答言:「大王!恶
行众生略说有五,如是应知。何等为五?一者、
于王无利益众生;二者、迭共作无利益众生;
三者、起逆众生;四者、邪行众生;五者、邪命众
生。
「大王当知!于王无利益众生有十一种。何
等为十一?一者、返逆众生;二者、教他返众
生;三者、与王毒药众生;四者、夺王资生众生;
五者、破王所应作事众生;六者、侵夺王妻宫
女众生;七者、违王命众生;八者、出王密语众
生;九者、觇伺国土众生;十者、骂王众生;十一
者、毁呰王众生,如是等。大王当知!是名于王
无利益众生。
「大王当知!迭共作无利益众生者,有十种。
何等为十?一者、迭共相杀众生;二者、迭相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4a 页 T09-0334.png
劫夺众生;三者、迭相侵妻众生;四者、虚妄證
他众生;五者、虚妄诳他众生;六者、坏他亲友
众生;七者、恶口骂他众生,八者、恶业斗秤欺
诳损他众生;九者、迭相毁呰众生;十者、迭相
焚烧众生。大王当知!如是等名迭共作无利
益众生。
「大王当知!返逆众生者,谓诸边地、城邑、小王、
聚落主等,不臣根本大王教命,如是名为返
逆众生。」
「大王当知!邪行众生者,谓无戒众生。何等无
戒?所谓:具足诸恶律仪,屠儿、猎师,畜养猪、羊、
鸡、犬、鹅、鸭、猫、狸、鹰、鹞,钓射鱼鳖,造诸罗网、火坑、
毒箭,劫夺虫兽,断害他命,自恣作恶,如是名
为邪行众生。
「大王当知!邪命众生者,所谓出家剃除须发,
断诸资生修无著行,著诸种种异相衣服,不
护禁戒起种种见,行诸异行种种方便,求诸
利养非法活命,各各不能自法中住,如是名
为邪命众生。」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云何治彼五种众生?」
答
言:「大王!行法行王,治彼罪人不断其命,不行
割截眼、耳、鼻、舌、手、足身根,有三种治法。何等
三法?一者、呵责以为治罪;二者、夺其所有资
生以为治罪;三者、牢狱、系闭、枷锁、打缚、呵骂、
驱摈以为治罪。随彼五种作恶众生,上中下
罪三种法治,是名行法行王治彼五种作恶
众生。」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云何治彼于王作无利
益众生?」
答言:「大王!如是罪人除不断命、不坏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4b 页 T09-0334.png
诸根,得系闭、牢狱、枷锁、打缚,夺其资生、驱摈
他处以为治罪。大王当知!如是名为行法行
王治彼于王作无利益众生之罪。」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云何治彼迭共作无利
益众生?」
答言:「大王!除不断命、不坏诸根,得系
闭牢狱、枷锁、打缚,不得全夺所有资生,六分
之中夺其一分,驱摈他处。大王当知!如是名
为行法行王治彼迭共作无利益众生之罪。」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云何治彼起逆众生?」
答
言:「大王!行法行王先以善言如法开示,若闻
王命即舍逆心,请罪王所者,王放大恩恕其
重罪,依其国土王领之处,不减、不夺亦不驱
出。何以故?为令知王有三种事故。何等三事?
一者、有信;二者、有恩;三者、大力。未降伏者为
令降伏,已降伏者令不更作,欲返逆者令不
敢起。大王当知!彼有罪人得免其罪,还伏
王位,人民安隐,彼如法王,得福无量,善名流
布。若彼罪人闻大王命不肯伏罪,当加重治,
不得断命,不坏诸根,尽夺资生、国土、人民,驱
摈他处。何以故?为馀众生不起逆故。大王
当知!如是名为行法行王治彼起逆众生之
罪。」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云何治彼邪行众生?」
答
言:「大王!如是恶人不得断命,不坏诸根,不
得驱摈,不得夺其资生之物,惟呵责治罪,
而作是言:『若汝更作如是如是事者,与汝重
罪。』是名行法行王治彼邪行众生之罪。」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云何治彼邪命众生?」
答
言:「大王!应当随顺如法僧众。大王当知!若彼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4c 页 T09-0334.png
比丘破戒邪见,不依正法如实修行,邪命自
活者,僧当和合,唤令现前,取其自言。彼若自
引所作是罪,随犯轻重当如法治。若彼比丘
拒违僧命,不从师友善知识语,恼乱众僧不
得修道者,若彼国主是法王者,僧当往语
令王教敕,顺从僧命。尔时行法行王先应唤
彼破戒比丘,善言劝喻,令顺僧命,若其不从,
当集二众现前对实。若得其罪,助如法众,治
彼比丘,不得断命,不得割坏一切诸根,不
得囚闭,不得枷锁,不得挝打,不得脱袈裟,
不得夺其资生之物,得呵责,得驱摈。
「大王当
知!若有二众朋党诤讼,依破戒、依邪见、依颠
倒邪行、依种种邪命,起种种异诤、种种异说、
种种异语。行法行王若自知法、若自知义,应
当如法断彼诤事。若彼国王闇钝无知,不自
知法、不自知义、不知正法、不知邪法、不知如
法众、不知非法众、不知如法语、不知非法语,
尔时彼王应问国内大德沙门知法、知义、有
大智慧、常行正法利益众生、善知断诤、能如法
语者,问其正法知犯非犯。如是知已,然后如
法为灭彼诤。大王当知!如是名为行法行王
治彼邪命众生之罪。」
王言:「大师!若彼国王闇钝无智,国内多诸沙
门、婆罗门,所行各异,互相是非,各各自言:『我
是沙门修正道者,能利众生,我是福田应受
供者。』如是各各互相是非。云何得知是真沙
门、非真沙门,是正道、是邪道,是如法语、非法
语?」
「大王当知!有大沙门释迦子出家为道,
得神通證,有大名称如来、应、正遍知,彼诸弟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5a 页 T09-0335.png
子比丘、比丘尼于彼瞿昙法中住者,是真沙
门,能行正道利益众生,是福田者,能知正法,
是如法语者。大王当知!除彼沙门瞿昙法外,
馀诸一切婆罗门等,是名邪道,非实沙门,非
法语者,不应取语。何以故?大王当知!彼无
正法,云何能得如法之语?」
王言:「大师!若彼国王闇钝无智,不知王论,
不行正法,自在作恶,是国王罪谁应当治?」
答
言:「大王!彼王自身自罪自治。」
王言:「大师!云
何自身而自治罪?」
答言:「大王!彼王当依二法
自治。何等二法?一者、依自力;二者、依外力。
依自力者,彼王应当如是思惟:『我今所行为
是放逸、为非放逸,为有慈心、为无慈心,为是
应作、为不应作,为是善业、为是恶业。』若知所
作是不应作、是恶业者,即止不作,生惭愧心,
悔过自责,畏恶名称,畏堕恶道,当依二法
护惜自身。何等二法:一者、放逸;二者、无慈悲
心。如是名为依自智力自罪自治。若王无智
不能如是自思惟者,应于国内处处推求有
大智慧、善知王论、常行正法、能如实语诸沙
门等,王应自往彼沙门所,若不自往,当遣大
臣、王子、贵人、人所重者,诣彼沙门宣王渴仰
尊重之心,将至王所。若彼来者,王应迎送、
礼拜、问讯,尽恭敬心、尽尊重心问沙门言:『何
等善行?何等恶行?行何等法能有利益?行
何等法无有利益?我心闇钝,无有智慧,愿为
我说。』时彼沙门应当为王广说过去行法行
王所行之法、诸王论法,以柔软语语彼王言:
『如是如是法应当奉行,有大利益,谓十善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5b 页 T09-0335.png
法,不杀生等;如是如是法不应行,无有利益,
谓十恶法,如杀生等;如是如是等是行法行
王所行之法,王今不知,应舍十恶等恶行法,
应行十善等善行法。』闻已受持,如法改悔,若
能如是,名依外力自罪自治。」
王言:「大师!行法
行王云何护器世间?」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
不焚烧、不破坏、不浇灌,是名护器世间行。何
以故?一切皆是作不善业。是故行法行王不
应焚烧、破坏、浇灌。城邑、聚落、山林、川泽、园观、宫
殿、庄严楼阁,一切行路及诸桥梁、自然窟宅,一
切谷、豆、麻、麦、花果、草木、丛林,不应焚烧、不应
破坏、不应浇灌、不应斫伐。何以故?以彼诸物
皆共有命畜生等有,无不用者,而彼众生无
有罪过,不应损其所受用物,令生苦恼。又彼
一切外树林等,诸善净天、一切鬼神皆悉共
有,于中受用,屋舍、宫殿、庄严楼观诸天共住;
又彼园池、屋舍、宫殿、庄严楼观,一切水陆有命
诸虫悉皆共用,所谓雀、鼠、鸡、狗、鸠、鸽、鹦、鹉、象、
马、牛、羊、猫、狸、蛇、蝎、鹅、鸭、鱼、鳖、乃至一切微细
诸虫所共受用。行法行王与诸众生共依止
此器世间活,不应破坏,如是名为行法行王
护器世间安乐众生。」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无
量诸天侍从护王,天力自在能护于人,云何
而言人能护天?」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能与彼
天正命净食,所谓为说如来正教、甘露法门、
禅定解脱、十善道等,令其得离诸恶道苦,以
是为护;除诸不善杀生鬼等。何以故?摄在恶
命自活众生分故。是故行法行王即身能集
无量功德,资益现在、未来,复能集诸善果。大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5c 页 T09-0335.png
王当知!行法行王不应焚烧、破坏、除灭如来
塔庙,及诸沙门净行人等房舍、窟宅、资生之
物,园观、楼阁、树林、华果亦不应取,亦不应贷,
除欲为利佛法僧者。」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所
有臣佐、宰官、禁司,不忧国计但求利己,或从
私忿以害公政,或受货财以抂治道,增长
百姓迭相欺乱,以强陵弱、以贵轻贱,以富欺
贫、以曲抂直,富者获申、贫者受屈,谄佞宰政、
忠贤隐退,或时在朝惧危自默,或行求财货
用安己,百姓贫苦不堪充济,厌苦思乱不闻
王命,斯由臣吏不行忠节,欺上乱下,冒受王
禄,如是之人摄在何等众生数中?」
答言:「大
王!如是恶人摄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罪。
何以故?大王当知!以其受王名官重禄,舍公
念私,不存公政,祸乱之生莫不由之,此是国
之最大恶贼。王是法王,不得断命,是故摄在
劫夺数中,上品治罪。」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国内若有不孝众生,不
念父母生养之恩,舍背父母,与妻子居,所有
衣食、病瘦、医药念给妻子,不与父母。父母衰
老,出入无力,曾不生忧,亲近扶侍,于其妻子
昼夜不离。得一美味,不敢自啖,持与妻子;或
偷父母所有财宝,私共妻子欢乐食啖。父母
善言,不肯随顺;妻子恶语,信用无舍。或为妻
子呵骂父母,或共亲族母女、姊妹、尊卑、上下
行于淫欲,无惭愧心。如是众生,摄在何等众
生数中?」
答言:「大王!如是恶人,摄在劫夺众生
数中,上品治罪。何以故?大王当知!父母恩
重,至心孝养犹不能报,何况弃舍、违逆教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6a 页 T09-0336.png
命?是名世间最大劫贼。」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国内有人放逸无慈,于
其妻子、奴婢、眷属能行不忍,非法驱使、非时
驱使,不应作者强逼令作,至于打骂,无过能
行,衣食不充,眠卧无所,唤不及应、走则嫌迟,
出言常骂如似怨家。如是之人摄在何等众
生分中?」
答言:「大王!摄在邪行众生分中,中品
治罪。何以故?大王当知!居家资生奴婢共报
有其半分,自分衣食恣意著啖,奴婢之分护
惜不与,设令给与不依时节,应多与少常令
不足,是名世间最大邪行。」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国内有人于佛法僧作
不利益,焚烧、破坏塔寺、形像及诸经书,恶言
毁呰,言:『造作者,无有福利;其供养者,虚损
现在,无益未来。』或嫌塔寺及诸形像妨碍处
所,破坏、除灭,送置馀处。或破沙门净行人等
房舍窟宅,或取佛物、法物、僧物、园林、田宅、象
马、车牛、驴骡、骆驼、奴婢、僮仆、衣服、饮食、金银、琉
璃、车𤦲、马瑙一切珍宝。或捉沙门策役、驱使,
责其发调,罢令还俗。或时轻心,弄诸沙门;欲
为戏笑,不备时供;虚诳请唤,不与饮食;设与
饮食,不及时节,与非法食。或时轻贱、毁呰、骂
詈、恶言、诽谤。或以杖木、土块、瓦石及自手捲
打诸沙门,或捉刀槊、弓箭、矛戟斫射伤害,
或推水中、或推火中、或推山𡼏、坑陷之中,或
放象、马、虎、狼、师子、恶狗毒兽伤害其身。如是
恶人摄在何等众生分中?」
答言:「大王!如是恶
人摄在恶逆众生分中,上品治罪。何以故?以
作根本极重罪故。」
王言:「大师!何者根本罪?」
答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6b 页 T09-0336.png
言:「大王!有五种罪,名为根本。何等为五?一
者、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
若教人作、见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谤
声闻、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毁呰留难、隐蔽覆
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门信心出家,
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系
闭牢狱、枷锁打缚,策役驱使、责诸发调,或脱
袈裟逼令还俗,或断其命,是名第三根本重
罪。于五逆中若作一业,是名第四根本重罪。
谤无一切善恶业报,长夜常行十不善业,不畏
后世,自作教人坚住不舍,是名第五根本重
罪。大王当知!若犯如是根本重罪而不自悔,
决定烧灭一切善根,趣大地狱,受无间苦。大
王当知!以王国内行此不善极重业故,梵行
罗汉、诸仙圣人出国而去,诸天悲泣,一切善
鬼、大力诸神不护其国,大臣相杀,辅相争竞,
四方逆贼一时俱起,天王不下,龙王隐伏,水
旱不调,风雨失时。诸龙皆去,泉流河池悉皆
枯涸,草木焦然,五谷不熟;人民饥饿,劫贼纵
横;迭相食啖,白骨满野;疫毒疫病,死亡无
数。时诸人民不知自思所作是过,而怨诸天
诉诸鬼神,是故行法行王为救此苦行治罪
法。」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若无染心、无恶心者,何
故不得慈心断命、割截诸根?」
答言:「大王!行法
行王以无染心、无恶心故,不能得起如是心
念:断众生命、割截诸根。何以故?彼法行王见
彼众生至于死时,依自业过生瞋恨心,死已
命断生恶道中,恶心随逐,长夜不断,是故行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6c 页 T09-0336.png
法行王不行断命、不坏诸根。何以故?此事难
故。若断其命、割截诸根,一作已后不可收
故,系闭、枷锁、打缚、呵骂等非永弃舍,是故佛
听。行法行王为护众生,若断其命、割截诸根,
不名满足护众生者。大王当知!断众生命、割
截诸根最是世间大怖畏事故,佛不听行法
行王作如是事。」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国内人
民所应输王课调物者,为是王物、为是他物?」
答言:「大王!非王自物、亦非他物。何以故?他自
手力能作能得,是故非王自己有物;非他物
者,以王能护彼众生故,是故非是一向他物。
彼众生等立如是法,是故输王,王应得分,非
是他物。」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若有人民应
输王物而不输王,彼民为是偷盗王物、为非
偷盗?」
答言:「大王!非偷王物。彼民贪惜,欺王不
输,得无量罪。何以故?以应输物不输王故。」
王
言:「大师!于王国内合输物者而不肯输,然王
即行鞭杖打责,若取彼物,为是劫夺、为非
劫夺?」
答言:「大王!非是劫夺。何以故?大王当
知!以王有力能护其难,彼由王护得安自业,
应输王物,故非劫夺。」
王言:「大师!若贫穷人
应输王物,以无物故,强加鞭打而责其物,为
是劫夺、为非劫夺?」
答言:「大王!有人边是劫夺,
有人边非劫夺。有人边非劫夺者,彼人若是
窳堕懈怠,不勤家业,非法邪淫、樗蒱、棋博
如是等戏,输他财物致贫穷者,如是人边,行
法行王,鞭打徵责,乃至他边贷物输王,王非
劫夺。何以故?王作是念:『为令彼人更不敢作
非法之事,损失财物故。』如是王、民二俱有益。
王论品第五之二¶ 第 337a 页 T09-0337.png
王得益者,库藏满足;民得益者,资生成就。又,
得无罪故。」
王言:「大师!何等人边,王是劫夺?」
「大王当知!王虽合得,若知彼人所有家业为
贼劫夺,诈亲人夺,非法王夺,失火焚烧,暴
风、疾雨、飞沙、雹石坏其家业,或时住处不得
安隐,人民走散失没家生,或有虫、螟、雀、鼠、鹦、
鹉啖伤五谷,或时复值天旱不熟、水涝不
收,如是等缘,家业不立资生坏尽,于此人边
应当默然不应徵责,若取此物名为劫夺。何
以故?以不慈悯此贫穷人,不名具足护众生
故。大王当知!我为此事说一譬喻,智者于中
以喻得解。譬如有人欲以饮食供养沙门净
行人等,备具种种一切美味,其家忽然失火
焚烧、风吹水漂、贼所劫夺,饮食都尽,或为不
净恶物所污,不任食啖。诸沙门等食时既至,
到施主家见其损失,反助忧苦乞食来与,何
心敢责施主饮食。然彼施主,不与饮食亦无
有罪。大王当知!行法行王亦复如是。王虽合
得,彼人不与,不犯王法,不合打责,如是行法
行王在世治化民常愿乐。」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