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科拾-清-佛闲卷五

卷五 第 396b 页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五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西蜀沙门 佛闲勖𠁼大师 立科
门人 智一雪墩 拾遗

【△二示所住行。】

「安乐行品第十四」
卷五 第 396c 页 X33-0396.png

【此品释题及文。多准华严疏钞。而以疏与钞。杂糅
成文者。便览也。问。法师品以衣座室三。为弘经之
轨。今之四行。似与彼无异何也。答。今文止观慈悲。
实与前同。但彼是略说安乐行。今四为广说。衣座
室亦非前为久行。今为初行。成两种也。大疏云。安
乐行者。略有二意。一涅槃之果。名为安乐。此行能
趋。即安乐之行也。钞云。此以果名因也。
二住此四
行。则身静神定。身静神定。则外苦不干。故称安乐。
钞云。此即因安乐亦生公意。
疏又常见外道。因果
皆苦。断见外道。因乐果苦。析法二乘。因苦果乐。唯
有菩萨。因果俱乐。钞云。此即天台意。常见者。因果
皆苦。计我常故。修于苦行。以期妙果。所修是邪。还
招苦果。断见者。不信当报。恣意行恶。受五欲乐。当
受苦果。析法二乘。无常拙度。加功苦到。此名因苦。
得入涅槃。故云果乐。菩萨如实巧度。故为因乐。證
大菩提。得涅槃乐等。即今安乐行也。
△文二。初问。
二答。
今初。】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云何能说是经。」

【诸大士。忍难弘经。二乘人。虽曰弘经。而皆避难远
住。与其有难可忍。何如无难为快。故文殊以排难
为问。
△二答三。初标示四法。二次第释成。三结示
利益。
今初。】

「佛告文殊师利(至)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疏云。安乐行品。说四安乐行。一毕竟空行。经名行
卷五 第 397a 页 X33-0397.png
处近处。二身口无过失行。三心无嫉妒行。四大慈
悲行。钞云。今疏所列。初一会诸师义。后三全同生
公。生公初一。但明行处近处意。是总名远恶近理。
下三别耳。宝林基。第一明空行。二明离憍慢。三四
同生公。南岳云。一无著正慧。二口不说过。三敬上
接下。四同生公。大乘法师。一正身行。二正语行。三
心离憍慢自利行。四心修善法利他行。天台云。止
观慈悲导三业。及誓愿。初身有止故。离身粗业。有
观故。不得身业。不得能离。无所得故。不堕凡夫。有
慈悲故。勤修身业。广利一切。不堕二乘。有止故。著
忍辱铠。有观故。坐如来座。有慈悲故。入如来室。止
行离过。即成断德。观行无著。即成智德。慈悲利物。
即成恩德。恩德资成智德。智德能通达断德。名身
安乐行。馀口意亦如是。释曰。此即通辨三法。为能
导。其所导。即三业及誓愿。大乘法师。傍以立名。然
诸师立名。皆从多分增胜。以分通用三法(指天台)。理
则玄妙。不彰四别。今取生公之意。合身口在第二
取行处近处。及南岳宝林。共立一名。名毕竟空行。
宝林但语一空。似约于境。南岳云无著慧。但语于
心。今云毕竟空。心境两亡。空有双会。故生公云。近
处明远恶近理。行处而为履行之宗。在毕竟空耳
此为大智。四为大悲。悲智相导。于中二三业。天台
之意。亦不失也。又初后成德中二离过。离过即断
德。初智后悲。三德备矣。虽意俱通。从多故别。是以
卷五 第 397b 页 X33-0397.png
经中。但名行处近处意。在近理行理耳。无行而观
寂照双流。为行理也。
△二次第释成四。初安住行
处近处。二不生好恶怨嫌。三勿生嫉谄我慢。四广
垂屈济慈悲。初二。初长文。二颂文。初又二。初双标。
二别释。
今初。】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二别释二。初释行处。二释近处。初二。初约所住
论行。二约不行论行。
今初。】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至)而不卒暴心亦不惊。」

【疏云。生公云。巳入于理。而履行之。名为行处。钞中
问。若以入理为行。住忍辱地等。岂入理行耶。答。正
是入理。谓无生地。寂灭之忍。为所住。柔和善顺。即
柔顺忍。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即音声忍。三忍顿具。
故为入理(入即住也)
△二约不行论行。】

「又复于法无所行(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疏云。既云无行而观。即寂照双流。为理行也。亦不
行不分别。释此自有二意。一谓上无行而观。皆是
不分别。今又不行。则寂照两亡也。二但对上而观
诸法如实相。恐滥下从行起观。今正明观时。亦不
行此观。不分别此观。就行约心诣于理。就观约照
达于理。今心行不行。观无分别。即观无观。是寂照
双流。故下云。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等。即
不行也。亦不分别是男是女等。正是入理。即亦不
分别也。然住忍辱地。即如来衣。观如实相。即如来
卷五 第 397c 页 X33-0397.png
座。以此导悲。即如来室。
△二释近处二。初对远论
近。二观法论近。初二。初遮诠显戒。二表诠显定。

今初。】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亦不乐与同师。」

【疏云。虽未入理。能远诸恶。钞云。总离十缘显戒也。
一远豪势。谓国王等。为损害缘。二不近邪人法。谓
外道梵志等。为恶见缘。三亦不亲近诸有凶戏。是
坏乱缘。四又不亲近旃陀罗等。即恶业缘。五不亲
近求声闻者。即离友缘。六文殊等。不应于女人身。
即长染缘。七亦复不近五种不男等。即非器缘。八
不独入它家。即讥诃缘。九若为女人说法等。离非
轨缘。天台云。八离冤害缘。九离讥嫌缘。十不乐畜
年少等。即散乱缘。
△二表诠显定。】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至)是名初亲近处。」

【钞云。此明所应亲近。乃亲近之始。为初亲近处。

二观法论近。】

「复次菩萨摩诃萨(至)第二亲近处。」

【钞云。此第二亲近处。为亲近之终。正明近理。以观
相未除。故名亲近。
初句。总显观法论近。观即能观
之观智。一切法即十界所观之境。空字显能观之
智。所观之境。皆不可得。结成妙观也。如实下。别释。
伹前观诸法如实相。乃历缘起观。此观如实相者。
正明依定起观也。是知妙乐云行近。二文广略异
故。未之思也。如实相者。先约法释。以显此空。乃是
卷五 第 398a 页 X33-0398.png
如实空义。非体非析。乃第一真空也。下以四义转
释。谓初由一念不如实知。分为心境二种颠倒。今
由一念归真。则二倒俱寂。故云不颠倒。由归真故。
则离妄动。由离动故。不退入生死。亦不转入涅槃
矣。如虚下。次约喻。重释空义。谓上理空义。深难明
故。更藉事空喻显。今此空体。虽亦妄现。若对诸缘。
则自他等四执之性。了不可得。且不可以语言。通
其有无之径。万物以之灭。而不见生凿井汲之。而
不见其出。本体寂然。而不起虚空之名。豁达之相。
并是巧安强立。故曰无名无相。求少法不可得。曰
实无所有。越乎数。跨乎徼。曰无量无边。入一切。曰
无碍。不拒诸相发挥。曰无障。此从浅释。庶不与上
义重沓矣。但以下。释疑疑曰。上以中道妙观。既双
绝能所。何以生死涅槃。仍如狂华之不止耶。释曰
但由染净二种因缘。致有两途纷然之相。又因妄
真同二妄之颠倒。故令捏目。似有所见。而说有生
死。及与涅槃。常乐下结成遮照同时之妙观。谓上
标云。一切法空。此双遮也。今结云法相者。正即双
遮。以明双照也。
△二颂文二。初颂前。二结答。初三。
初总标。二释成。三示相。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至)应入行处及亲近处。

△二释成二。初总释。二别释。
今初。】

「常离国王及国王子(至)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卷五 第 398b 页 X33-0398.png

【小乘三藏者。佛在波罗奈。最初为陈如等五人。说
修多罗藏。次在罗阅祇。最初为须那提。说毗尼藏。
在毗舍离猕猴池侧。最初为跋耆子。说毗昙藏。此
小之三也。名字罗汉。即假名阿罗汉。非大法器故。
求现灭度。速出生死。
△二别释。】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至)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心一于理。唯见一性。故平等说法。以所化等故。能
化亦等。是以不行上中下法等。复由随上说法之
行。起观照达于理。行得理息。故云亦不分别。此上
二颂。皆约顿教同性门。说法起观也。一切诸法下。
由初一近处。及第二近处之文。皆始终相承。故绮
互而显。以见定慧两须之意。将颂与长文。细对自
明。
△三示相。】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至)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行成则外仪无失。理成则内心无滞。故说经时。无
有怯弱。
菩萨有时下。释无怯意。
△二结答。】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二不生好恶怨嫌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二。初标
章。二显行。
今初。】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至)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

【△二显行二。初止行。二作行。
今初。】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疏此下。取生公意。合身口。在第二中。以颂云施座
涂身等。皆先安处其身。而后论止作也。
众生好乐
卷五 第 398c 页 X33-0398.png
不一。咸由过去习染所致。自应调伏。随宜设教。故
不必骂。
亦不必轻人。好恶长短。皆物不齐之情。况
人皆恶闻已过。倘一讦露。后患继之矣。又好誉者。
必善毁故。亦不称人之长。
于声闻人。不赞不毁者。
赞恐退大取小。毁恐并失小益。大论谓。自赞自毁。
赞他毁他。如是四法。智者不为。
又亦下。妙乐云。损
已则怨。违情曰嫌。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说过之
源在。不生怨嫌心也。
△二作行。】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至)令得一切种智。」

【善修安乐者。由能观诸法空。心与理融。故能随机
应便不逆其意。
难问不答以小者。一可远但令得
小之益。二远有妨大乘之失。且可令生一切种智。

△二颂文四。初说法仪则。二说法心行。三示安乐
相。四结叹功德。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至)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内外净。虽兼三业。下二句。即合身于口。以为正行。
则重轻自分矣。随问而说。则远轻慢取害之道矣。

△二说法心行二。初慈心为说。二清净心说。

初。】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内融妙义。外以和颜口宣。至颐四众。同饮甘露矣。
旧谓。智者语可答。王者愚者语不可答。窃谓。弘通
之人。须具妙辩。不拒所问。方堪演化。然愚者语。或
卷五 第 399a 页 X33-0399.png
可不答。若王者有问不答。倘临不测。为之奈何。

二清净心说。】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至)是则亦尔安乐供养。」

【无希望。即清净心也。
△三示安乐相。】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至)亦无摈出安住忍故。」

【内业既澄。则外难俱靖矣。
△四结叹功德。】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至)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三勿嫉谄我慢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三。初举能
持人。二明安乐行。三示安乐相。
今初。】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二明安乐行二。初止行。二作行。
今初。】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至)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止行有四。谓无怀。亦勿。无得。不应等八字是也。初
中。嫉妒与谄及诳三。皆小随烦恼。行相最粗故。怀
嫉妒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正与菩萨
随喜法门。相违故。首止之。谄者为罔他故。矫现异
仪。能与菩萨直心相违。以体即贪痴故。诳者。为获
利誉。矫现有德。能违檀度故。此三皆意家恶行。故
并止之。
亦勿下。二学佛道者。乃巳发大心。正修行
人也。轻骂虽系口业。实由小随中之憍心。于自盛
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所使。诸菩萨。未得三不护
巳来。何能槩免误犯之轻垢。弘通者若与相遇。但
当略其所短。取其所长。弹指奖劝。明进其德。倘被
轻毁。而生阻退。其罪可惧。
若比下。三先通约四众
卷五 第 399b 页 X33-0399.png
言。以此四中。皆有三乘之机。故以三乘菩提。为所
求。应知。此辈虽不若一乘之直往。然亦可为入道
之渐。故止其勿得恼之。而令起疑起悔。致生退屈。
语其下。其人别指依权教发心人也。倘语以汝等。
若但惟攻事行。则去至道甚远。必不能得种智。所
以下。复责其不肯直求无上。故云放逸。以于行解
圆融。触事皆真之妙道。懈怠故。设彼非决定性人。
闻此。则不成增进。故并止之。
又亦下。四凡无益之
语言文字。悉名戏论。若与之校。徒增扰乱。故亦止
之。
△二观行。】

「当于一切众生(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于众生。起大悲想者。欲拔彼苦。于如来。起大慈想
者。望与我乐。于菩萨。起大师想者。求其教诫。遵彼
模范。敬礼诸大士者。希为伴侣。长养善根。于一切
下。为顺平等法性。而说平等法门。称其机宜。令无
增减。非论文句之有广约也。
△三示安乐相。】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恭敬尊重赞叹。」

【先结成安乐故。无恼乱。得好下。亦现报中之增上
果也。
△二颂文三。初颂止行。二颂观行。三结成安
乐。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至)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二颂观行。】

「是佛子说法(至)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
卷五 第 399c 页 X33-0399.png

【△三结成安乐。】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四广垂屈济慈悲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中三。初
举人。二明行。三示相。
今初。】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有持是法华经者。」

【初安乐明大智。今第四明大悲。悲智相导。于中二
三业。同归安乐。此下正显大悲所成之德。则所导
三业。悉融为一大悲体耳。文中虽具彰慈悲二行。
今独标悲者。以事有缓急故。苦息而乐可自致故。

△二明行。】

「于在家出家人中(至)令得住是法中。」

【初于依权教。发大心人。起慈心者。欲与无上法乐
也。次于依权教。发二乘心。及全未发心人。起悲者。
欲拔其二死苦也。
应作下。谓不知如来方便说法。
当问解是经。既有此失。必住种种诸地菩萨。安能
不引之。而住此中。
△三示相二。初显相。二徵释。

今初。】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初总结行成离过。
常为下。别结行成之果。由慈行
成。故有供养。随侍者。冀得听法之乐。
若在下。由悲
行成。故有卫护。令来者。不成难问。免其堕苦。且令
听者生喜。若合言之。即入如来室。以慈悲覆物也。

△二徵释二。初略释。二广释。
今初。】

「所以者何此经(至)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卷五 第 400a 页 X33-0400.png

【初句徵。次释。中先竖论。尚是三世佛护。况复诸天。
文殊下。复横论。以显难得难闻。何况下。正显今之
得见闻者。乃希世之人也。安得不感四众诸天。供
养卫护。
△二广释三。初举况。二喻法。三总结。

初。】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至)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轮王譬如来诸国。如阴入处界。小王如烦恼。于凡
夫中。得自在故。不顺。如烦恼于境界。妄生分别。驱
使七支。而作诸业也。兵言种种者。即三乘观道也。
随功赏赐。如依何等止观。破何等惑障。便得何等
果报。髻如权。珠如实。髻中珠。如以权覆实。顶乃百
体之尊。珠在王顶之上。又尊中之尊矣。如权教为
出界之尊。今经又在权乘之上。正尊中之尊耳。是
故一切可与。而珠不可与。如能破烦恼障人。涅槃
等城皆可与。非发大菩提心人。若与说此经。则诸
大众。未有不疑不惊者。
△二喻法二。初昔不与之
喻法。二今以与之喻法。
今初。】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至)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法中皆以说权说实。为赐与。不拘教理行果之次
者。为顺喻故。
△二今以与之喻法。】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至)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明珠久在髻中。以待有大功者方与。如一乘久为
三权所覆。以待有大心者乃说。
如来亦复下。今也
死魔即二死魔。三毒有染污及不染污之别。若贤
卷五 第 400b 页 X33-0400.png
圣军。与烦恼魔战。则断染污无知。出三界。斩分段
死魔。若贤圣军与五阴魔战。则断不染污无知。出
界外。斩变易死魔。兼裂坐道场时。天主魔网。始名
有大功勋者。能令法王大喜。而为开权说实。如解
髻赐珠。
此法下。出昔不说所以也。多怨如五千退
席。难信如中下根。由譬喻因缘。乃领解一切。智解
见前。
△三总结。】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至)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初约于巳说当说中。为最深故。结为诸佛第一之
说。
文殊下。复约不妄说。结为秘藏。然言诸佛秘藏
者。乃约法体过量超数。非至菩萨究竟地。不尽能
受。以言秘也。故涅槃云。如来但有密语。而无密藏。
如秋月十五日。欲令同见。岂有秘密。众生不了。谓
之为密。有言。如来有秘藏者。约下位不测耳。然有
约法体。无约佛心。以佛心无吝。但不妄与耳。长夜
守护。若远指即尘点。近即灵鹫。以前皆不妄宣时
也。今为敷演。同归于一。
△二颂文二。初明行。二法
喻。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悯一切(至)为说此法令住其中。」

【初一颂。总颂行成。下三乃正颂本行也。
△二法喻。】

「譬如强力转轮之王(至)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如来因中。发大心。以忍辱力。果上得智慧宝藏。若
众生。亦发大心。具忍辱力巳。我则赐与智慧宝藏。
卷五 第 400c 页 X33-0400.png
如王解髻。
△三结示利益三。初总举四行。二广举
利益。三结成行益。
今初。】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至)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二广举利益二。初现未果报。二梦中妙事。

初。】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至)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明若一行成。则三障尽。五果现。其益甚大。初一
颂转现报也。谓现前色心。属于报障。而持者能灭
现世忧恼。令意地无苦。即转现报之心。无病鲜白。
即转现报之色。总谓之增上果也。
不生下半偈。转
业障。得生报。即异熟果。
众生一偈。明修贤圣行。便
与贤圣同。即等流果。
天诸半偈。因持经。而获给使。
即士用果。
刀杖下二颂。由三毒灭。而智慧生。即离
系果。若合上颂。总明灭惑障。得后报也。又多贪者。
为人所远离故。多嗔者。为人所加害故。多痴者常
被物所覆故。今皆反此。故知惑灭。
△二梦中妙事
二。初听法说法授记證实。二出家成道说法入灭。

今初。】

「若于梦中伹见妙事(至)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

【他宗以下十六颂。约信住行向地妙六位。配梦中。
所历之境。今准宗镜判。后四颂为铜轮位。则此上
十二颂。应是十信位。在铁轮。以信为道源德母。是
故从因至果。一切功德。皆在最初一念信心中。具
足故。皆发兆于梦中。以果不离因故。
今以此经。分
卷五 第 401a 页 X33-0401.png
属于圆。是故一切即一。令持经者。得以一念梦。入
十信初心。于此心中。即能竖该一切贤圣位次。言
初心该者。如初颂半中。由昔曾印信三宝。具实德。
能深忍乐欲。熏以成种。故今梦中。得见佛僧。听闻
法要。宁非初心耶。此下皆约竖论。故以初信。摄初
住初地。至等觉也。次又见龙神下颂半。明不离初
心。即得入住。现身说法也。又见诸下六颂半。显超
證初欢喜地。入总持门。證念不退。得记莂也。又见
下一颂。显行證之满足。故曰證诸法实相。次颂半。
显等觉菩萨。入金刚定。感十方佛现身。摩顶受职
也。问。何以不言行向耶。答。此中梦境。不过显德。若
拘常例。则非梦境矣。
△二出家成道说法入灭。】

「又梦作国王(至)后当入涅槃如烟尽灯灭。」

【以上四颂。准宗镜。判为铜轮十住。显持经人。又以
此心独头梦入十住初位。于此位中。得见八相妙
境。以为当来入住之先兆。又此八相。各有所历之
时。而长者甚至以千万言。以时无别体。依法建立。
由所依之梦境既融故。能依之时分。亦俱融矣。
问。
前巳明初信摄初住。今何重耶。答。前于初信。急欲
历显摄尽诸位。故于住中。略明说法一相。今特于
住初。备彰八相者。一以补前。一以见位位之中。皆
应有此八种相。皆如来之巧示也。
△三结成行益。】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二下方传持。】
卷五 第 401b 页 X33-0401.png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地乃色法。以质碍为性。涌出是从下发来之相。诸
大菩萨。巳离现色不相应染。久證色自在三昧。深
悟实相。依正一如。性色真空。两俱无碍。故承自在
神通。一闻佛命。不用加行。亦不见上有地碍。四方
奔涌。祇应圣召。故曰从地涌出品。
台家自此品去。
约本迹二意。又立一重三分。今不然者。由非本无
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其揆一也。故不
敢分。
△文六。初客众传持。二如来制止。三涌赞讯
喜四问答决疑。五广说功德。六发愿传持。
今初。】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至)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上显能持之行既毕。是故云集者。因闻弘经大益。
又得远难芳轨。所以发愿。亦欲于此弘经。又藉此
一请。可作开显之由。
△二如来制止。】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所以止者。由彼方此土既均属所被。何必废彼益
此。倘此土缘浅。不但失此。亦并失彼。是以不许。又
若许之。则下方不来。远本何由而显。是以止之。而
召本众。以发疑问之端。
△三涌赞讯喜四。初应命
涌出。二诣佛礼赞。三问讯安否。四发随喜心。

初。】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诸大士。深證实相。原与如来。共居一处。本未曾离。
今为未解者。发显本迹。故如来方便。有呼诸大士。
卷五 第 401c 页 X33-0401.png
亦方便。现发来之相。地言振裂者。乃预表开显之
兆也。二乘圣十八变中。尚能履水如地。履地如水。
不见有碍。况诸大士耶。此界虚空中住者。既曰界
则非空矣。又云空中住。则不离空矣。大钞谓。他受
用土。当以色香味触四尘为体。从如来后得智所
现。为他受用身所依。如来利他行满。随诸菩萨所
宜见。而现种种妙色诸尘境界。释曰。今若就菩萨
言。则以诸大士意乐大用为因。托如来利他大用
为缘。而于下方众同分中。现有此土。以为所依。未
便指为常寂。由寂光属自受用。且寂照双流。存泯
莫羁。今既能所历然。何必谈玄说妙。况帝网刹中。
必不缺此依空之土。故行愿经云。或有依空。及诸
卉木。而生住者。思之。
是诸下。明发来之由。
一一下。
明所来之多。而以所领之极多者。作最少者。说起
故约能将。则从宽之狭。说至五四三二一。皆以所
领最少者。倍倍渐增。以显能领者甚多。如领六万
者。止有六人。而领五万者。则有十人。是故令五返
多于六。
△二诣佛礼赞。】

「是诸菩萨从地出巳(至)百千万亿国土虚空。」

【初明三业。礼赞之仪。
是诸下。明所赞之时分。以显
时随心融之妙。而拂九载说经之迹。但经文浑明
五十。谓如半日。若各承一边者。一谓涌出菩萨。非
上承佛力。令于自心。即促见延。非展半日。为五十。
不足以尽赞叹之法。故云五十。一谓本会大众。非
卷五 第 402a 页 X33-0402.png
上承佛加。令于自心。即延见促。非绪五十为半日。
曷能经久闻赞不倦。故云半日。尔时下。明本会四
众。更承佛力。即狭见广也。地涌之众。自应命出后。
巳遍空界。众但未见。兹承佛力。以佛眼之用扩之。
始令即狭。而能见广。然上延促。及广狭二种无碍。
并是循机所见。业用门中事也。
△三问讯安否。】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至)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四上首。皆以行立名者。由以持经之行。竖穷心源。
故名上。横弥法界。故名无边。不染二边。故名净。中
道卓然。故名安立行。皆能创启法门。引接物机。得
为唱导之师。在大下。问讯也。先长次颂。而以病恼
等。为问者。以如来应身。人中示同人法故。轮王以
有漏五阴住世。尚得无病自在。况以全体金刚为
身者。诸大士为顺世常仪。故初觐时。应有此问。

时下。答也。释成安乐易度之由。文有三节。然自开
卷至此。并未曾言菩提场。说华严事。今由开显。得
立一乘巳竟。更欲引同入别。乃作是说。故古德依
此文。建立三种法轮。谓于始见我身下。立根本法
轮。令根利德厚者。闻一乘法。入如来慧。次于除先
下。立枝末法轮。令五浊障重者。闻三乘法。先出火
宅。后于我今下。立摄末归本法轮。即依此经退摄
从前。依本所垂之末。会为一乘。同归华严佛慧。故
云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正以先率后也。
是知今经。亦明指华严。以为其本矣。须知。融会时。
卷五 第 402b 页 X33-0402.png
佛慧虽无有二。而于未会之前。则先后二相。自不
可废。大疏谓。华严为诸教本有二。一为开渐之本。
一为摄末之本。则今经与彼。同名为摄末之本。而
属于所同也。
△四发随喜心。】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至)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以娑婆之难化。而返易化。故以大雄赞之。
△四问
答决疑二。初决不识众涌疑。二决执近教化疑。初
二。初大众疑问。二如来决答。初又二。初此土众疑。
二他土众疑。初又二。初长文。二颂文。
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至)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

【弥勒位极补出。智岂逊人。游遍十方。见可云广。今
乃不识一人。亦并不知所来之处。足知佛境广大
深远。故他经云。佛所知者。如大地土。等觉所知者。
如爪甲上土。岂虚语哉。
△二颂文二。初问来处因
缘。二陈已及众疑。初又二。初略举。二广举。
今初。】

「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无量千万亿(至)是从何所来以何因缘集。」

【一问所来之处。一问所来之由。
△二广举二。初问
来处。二问师宗。
今初。】

「巨身大神通(至)过于恒沙劫犹不能尽知。」

【△二问师宗。】

「是诸大威德(至)受持行谁经修习何佛道。」

【后从谁成德。初从谁教发心。以初发后成。不得有
三人。故止用两个谁字。中间修道。自然历觐多佛。
卷五 第 402c 页 X33-0402.png
故连用何谁三字。
△二陈已及众疑二。初陈已疑。
二陈众疑。
今初。】

「如是诸菩萨(至)忽然从地出愿说其因缘。」

【以此塞畟虚空之众。等觉辈。尚不能识一人。则诸
大士之本迹。亦叵测矣。
△二陈众疑。】

「今此之大会(至)无量德世尊惟愿决众疑。」

【初六句。会同所疑。后二句正请也。
△二他土众疑。】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至)汝等自当应是得闻。」

【答问之益。不在诸佛。故抑待释尊。又释尊一代近
迹。因此答问。玄秘方显。故令待之。
台家自此品初。
至此文止。名本门序分。今并为流通所摄者。以此
上下文。俱因召本众。持经决疑。乃有此问及答故。

△二如来决答二。初叹勉安慰。二正答所疑。初二。
初长文。二颂文。
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释尊一代化仪。皆被近迹所覆。非藉此问弗显。故
先赞其问。而又勉之。以勿散乱。勿怠退。勿疑悔者。
如来果后施化。无量为边。菩萨因修。未免闻罕不
疑。故勉之如此。如来神智二力。一言之叹。不足以
尽之。故既曰师子奋迅。又足以威猛大势。非如是
不能作广大佛事。
△二颂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至)如是今当说汝等一心听。」

【欲闻第一法。须住第一义谛。故云住忍善中。
△二
卷五 第 403a 页 X33-0403.png
正答所疑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五。初答发心。二答
住处。三答修习。四释修习。五释住处。
今初。】

「尔时世尊说此偈巳(至)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此去五科。皆略为开显。令其动执生疑。此文显诸
大士。先皆凡夫。由释尊成道后。始教发心。非由于
他人。
△二答住处。】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释论以有底散三昧。释住处。言底者下也。散者空
也。应是以下。方非非想之顶。为此界之底散。即底
上之虚空。有即是堪忍之下边。此正指出下方空。
为所住处也。故行愿云。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
住者。
△三答修习。】

「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

【三慧如文可知。古谓。于经分别是修智。正忆念是
修断。
△四释修习。】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至)勤行精进未曾休息。」

【以不乐在众。而乐静处。成无诤行也。
△五释住处。】

「亦不依止人天(至)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不依人天二边。则显身所依之空界。乃即中道之
妙空也。乐深智。显观所依之智也。诸佛之法。显观
所依之境也。共显此菩萨。若身若心。久离散动。故
下云。善入出住百千万亿三昧。
△二颂文五。初发
心。二依处。三修住。四总答。五劝信。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卷五 第 403b 页 X33-0403.png

阿逸汝当知(至)悉是我所化令发大道心。」

【上文伹云得菩提巳。化令发心。以未言在无数劫
前。或谓此是利根大乘。故得一生超證。今颂忽云
从无数劫来。法会不能不因此答。转更生疑。
△二
依处。】

「此等是我子(至)舍大众愦闹不乐多所说。」

【△三修住。】

「如是诸子等(至)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

【上处中。既不乐在众。而又领多眷属。今修中。既不
乐多说。而又说种种妙法。何也。由勤行精进之人。
虽多亦静。虽说非多。岂凡众可比。
△四总答。】

「我于伽耶城(至)今皆住不退悉当得成佛。」

【总以一我字。答尽数问。且云道后施化。悉当得佛
而疑团更大涌矣。
△五劝信。】

「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

【△二决执近教化疑二。初大众疑问。二如来决答。
初二。初疑。二问。
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既曰伽耶树下成道巳。始教令发心。又如何云从
久远教化。语殊矫乱。是以生疑。
又或虽闻久远之
说。由上云伽耶。云树下成道故。仍忽久远。以为四
十。故下陈疑。但执于近。并不达开显意。
△二问二。
初长文。二颂文。初二。初陈疑。二请决。初又三。初举
少时能化广大难信疑。二举父少子老以况难信
卷五 第 403c 页 X33-0403.png
疑。三复举难信之法以合喻。
今初。】

「即白佛言世尊(至)如此之事世所难信。」

【初以道成之近。何能广化深位多众。此执近疑远
也。言四十馀年者。以初二十。但令除粪。次二十。执
作家事。又今在法华。故合有四十馀也。
世尊此大
下。执远疑近也。妙乐云。结请中。但举难信者。托物
不信。拒而击佛。令必有答也。
△二举父少子老以
况难信。】

「譬如有人色美发黑(至)生育我等是事难信。」

【以色美发黑。喻近成。百岁喻久修。虽老指少为父。
少指老为子。了不自疑。若令旁观者。则不能信末
故。断曰难信。
△三复举难信之法以合喻。】

「佛亦如是得道巳来(至)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本会总被得道之近迹所覆故。皆于未久起疑。入
定有从散入。有从定入定之异。既曰无量百千万
亿三昧。岂得以二三局之。空生尊者。尚能于一刹
那。入四万三昧。诸大士宁可思议。
△二请决二。初
出请意。二正请决。
今初。】

「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至)而起破法罪业因缘。」

【初以现在之机。虽知佛语诚谛。因凭仰信。虽不敢
起疑。犹乏增进之益。若未来新发意人。闻而不信。
能不造破法罪耶。
△二正请决。】

「唯然世尊愿为解说(至)闻此事巳亦不生疑。」

【△二颂文三。初颂执近疑远。二颂以喻合法。三颂
卷五 第 404a 页 X33-0404.png
决疑之益。
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至)是事难思议云何而可信。」

【△二颂以喻合法。】

「佛得道甚近(至)为求佛道故于下空中住。」

【△三颂决疑之益。】

「我等从佛闻(至)教化令发心而住不退地。」

【请决意。多重未来者。以未来人。无能决故。】

【△二如来决答。】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如来之称。是十号之一。乃十方三十诸佛。出障圆
明之通号也。即含三身异义。则无所从来。亦无所
去。乃法身如来也。若以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
乃报身如来也。若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
如来也。寿量者。以此三中。各有身恒之寿故。谓若
有始有终。长短万差者。乃化身寿也。有始无终。是
报之量。法身之寿。则无始无终矣。合而言之。乃如
来之寿量。依主释也。上即通义。若别明者。则以伽
耶生。双林灭者。乃本师之化寿。经云。我本行菩萨
道时。所成寿命。乃报寿也。而常住不灭。乃法身寿
也。今之经宗。虽三身三寿。一一圆融。皆不可思议
之身与寿。而开近显远。则唯约所得之报寿。以决
其疑耳。
问。三身十身。有优劣否。答。三之与十。皆数
之开合。原无异义。若约义相对。则三十有差如四。
卷五 第 404b 页 X33-0404.png
经云。以三十二相。用庄严法身。此约理事无碍。说
三身圆现也。若华严八地。则以事事无碍。说十身
相作则有差胜之别矣。
问。台家判华严。为兼别之
圆。若以四法界义校之。似不然者。何耶。答。以彼迷
地上一分行布义。未详是寄位显深之旨。乃作是
说。故大疏因沿袭彼迷。作胜负观者。释经至或见
释迦成佛道巳。经不可思议劫。偈但曰巳经多劫。
不定始成一点。便巳至作钞时。欲令知其源。尾方
明云。所以疏中。牒既云巳经多劫。不定始成者。遮
天台。师之谬释也。谓彼学者云。华严虽则玄妙。而
有二事。不如法华。一兼别义。是故不说声闻作佛。
二说如来始成正觉。不说本师寿量久成。故指出。
此偈。即是华严。说久成处(窃谓。此偈既是菩萨所说。便为共知之寿。何用
开显)。又彼以久成为本。始成为迹。而华严则以非古
非今。以为其本。若就迹门。则能今能久故。生公云
是以极设长寿。言伽耶是一。若伽耶是者。则伽耶
非复伽耶。伽耶既非。长安独是乎。长短斯非。则所
以长短存焉。诚为妙悟。不说声闻作佛者。约不共
义。既不厌舍。曾何弃之。况一成一切成。无一众生
不具佛智。善须得意。勿杂释经。(文)准此既彼经。亦
说久成。及一切成。则纯圆独妙之称。二经亦齐。第
二经诠体虽同。而用则有别。故华严以直体一乘。
为一类法身大士。于能说人。及所说法。无隐无显。
直示法界缘起。称性德相。是以广谈事事无碍。馀
卷五 第 404c 页 X33-0404.png
非所及。而今经则以破异一乘。为化一类由渐之
机。因最初不堪即闻大法故。于所说之法。及能说
之人。始则覆其远本。于一佛乘。而作三说。今至成
熟位。乃会三归一。开其近迹。而馀亦非所及。是故
今承上文。于所说法。既经开显。则应于能说人。约
寿量以显远本。而拂近成之迹。故此品来。问。前云
本迹虽殊。其揆是一。何判寿量。入流通耶。答。经不
云乎。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而寿量乃因为流
通佛慧者。决疑而说。是故释尊。一入宝塔。即便唱
灭。求人付嘱。虽以流通为所急。而流通者。乃佛慧
也。
△文二。初如来正说。二闻说功德。初四。初三诫
四请。二重诫听说。三牒现近迹。四示成久远。

初。】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我等当信受佛语。」

【在昔皆随他意说。随他意语。今欲随自意说。随自
意语。发久成之秘。决近谓之迹。故先慇勤。再三诫
勉。令发深信。祇领诚谛。为开胜解。
△二重诫听说。】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至)如来秘密神通之力。」

【秘密神通。乃用大也。报化二身。是此用随染缘所
现者。今欲显即用之体大叵测。故约即体之用大。
先叹神通之秘密。使悟现觐之佛身。真应相融。延
促无碍正不可作真应促延观。由非因位所能知
故。曰如来秘密神通之力。
△三牒现近迹。】

「一切世间天人(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卷五 第 405a 页 X33-0405.png

【法会不知如来。以秘密神通。覆其远本。致令身世
俱迷。决不悟今佛非今佛。伽耶非伽耶。是故双牒
现迹。而为开发。
△四示成久远二。初长文。二颂文。
初二。初总显久远正破近执。二别显方便令知秘
密。初三。初直示久远。二喻显久远。三分明宣示。

今初。】

「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巳来(至)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此正以久成诚谛之语。而决近成之疑也。前科之
诫。诫勿疑此言。下文之喻。喻其成来之久。则法会
执近成之疑。可以袪矣。然论说此经之佛。虽三身
与三寿俱融。若克论开显。则应各有所指。以所开
者。正属化身。而拂伽耶近成之迹。其所显者。则正
属于报。以显道成之久。故曰我实成佛巳久。盖指
最初。以始合本。万行初圆。四智创满之报体言也。
何也。以法身无初可示故。化身无远可显故。
△二
喻显久远。】

「譬如五百千万亿(至)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上云甚大久远。未审何如。今且作喻。直举下尘被
点之界为问。
弥勒下。答中以具世间有漏慧者。皆
不足言知。但举凡具出世无漏智人。及有穷因之
大智者。亦不足以知此俗谛之多数。以等觉人。犹
未离见相。故不能显照一切。
△三分明宣示。】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至)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上止举被点之界。巳不能知。今复增出未被点者。
卷五 第 405b 页 X33-0405.png
更不能知矣。况复将此二者。尽抹为尘。此尘之数。
如何说知。又况所历之寿。更过此数百千万亿耶。
此上皆约得报之后。所有之寿。巳与法界量齐。至
为菩萨时。修因所感之寿。尚未言及。亦未享用。故
知此中俱约报寿。以显远本也。
自从下。由上虽明
久远。未审居于何地。故指常住娑婆。及馀国土。则
今日之迹居。犹是本所成道之处。但德薄人。便见
被烧其种善者。不但不见。亦复不闻。此则娑婆外
无净土。而净土外亦无娑婆矣。
△二别显方便令
知秘密二。初明如来本来不灭。二明方便非灭示
灭。初三。初示方便。二明佛事不虚。三结成不灭。初
二。初总示。二别示。
今初。】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至)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上决近疑虽竟。复恐疑曰。般若经说。释尊过去世
曾作善慧仙人。于燃灯佛所。得成佛记。方历二僧
祗。位在八地。随复入灭。此何说耶。今为拂曰。此皆
果后垂化所现之方便也。
诸善男子若有下。示感
应方便也。先明能感。世尊现量用事。而言观根者。
亦随顺语也。又观根是法眼。今以佛眼。圆具五眼
之用。故以佛字该之。来至我所。即九界冥叩之感。
随所应度。即以无私普应之真我。而为现九界之
身。以度之。复有种种召体之名字。及身恒之寿量。
有大有小。此皆非生示生也。
亦复下。此明应以非
灭示灭。得度脱者。
又以下。明于上生灭二际内。以
卷五 第 405c 页 X33-0405.png
种种方便。说种种法。而皆权实隐显。不可思议。要
之此等方便。不过欲令众生。先得欢喜。悉檀渐渐。
引入佛慧也。
△二别示。】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至)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上科总明遍应九界。此下别约钝根。而示以八相
之近成。然我下。正拂此现前近成之迹。结成久远
为众决疑。所谓开显也。据此。则文外影出利根人。
恒得见佛。如华严之无烦开显矣。
△二明佛事不
虚三。初直示不虚。二徵示明见。三所作不虚。

初。】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至)诸所言说皆实不虚。」

【此明于上现身成道后。所说之经典。皆能有益也。
谓或以因缘。说自他本生之身迹。或以身相。示现
自他之身。或以事业。指示此是自他身之所作。凡
所言说。皆实不虚。
△二徵示明见。】

「所以者何如来如实(至)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以如来具足如实妙智。始能所作不虚。盖真如随
缘。现三界狂华之相而令九界翳眼。各有所见。唯
如来圆證其体。得以净眼。而见实境。故三界之相。
即是实相。既无生死。谁复涅槃。又既无退失菩提
心者。则亦无发心求出离者。因修既无退出。果中
何有住世之佛。及灭度者。又此退出。生灭诸相。于
实相体中求之。毫无所有。故非实。离此体外。别求
随缘之相。又不可得。故非虚。以有随缘义故。非同
卷五 第 406a 页 X33-0406.png
二乘所见之一如。以有不变义故。非同五趣所见
之隔异。惟其不同三界所见之二边。始能以中道
妙智。具见三界随缘之相。如斯等事。我皆彻其底
蕴。无有错谬。何为错谬。以不能如实。知真如法一
故。则见退出等。狂乱华相。
△三所作不虚。】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至)所作佛事未曾暂废。」

【先明能感之缘。以诸众生。于先世。有种种习所成
之性。而发现前种种之乐欲。使身口七支。作种种
之业行。复于前境分剂上。安立种种忆想分别。是
为能感。
欲令下。明随感而应。令生善根。然此应感
之教。及所作之事。自成佛来。炽然勇健。未曾暂废。

问。据七支所作之业。应有善恶之分。善者可以言
感。而恶何可言感。答。如见众生。欲造重罪。当堕无
间。无异方便救拔。须断彼命。自堕地狱。令彼脱苦。
岂非感耶。
△三结成不灭。】

「如是我成佛巳来(至)今犹未尽复倍上数。」

【如是下。先总结三身之寿。谓所證之如。既无始无
终故。能證之智。亦得冥契不异。何有始终。此法之
不灭也。若如因智显。似有初起。实无终穷。此报之
不灭也。若称体大。用随缘所现之化。于翳眼中。似
有起灭。以相即性故。亦得常住不灭。
诸善下。复对
现身别结报之常住。再决所疑。谓我自入住来。所
得寿命。犹倍上数。而况道后。称真所得者安有涯
耶。所以作此结者。以诸声闻。曾认树下成道之身。
卷五 第 406b 页 X33-0406.png
便为报体。次经般若等会淘汰。进知树下是化。而
报体尚在色究竟。及闻今经。始悟三一圆融。体用
遍周之旨。得知现前乃即化之法报。故涅槃以常
与无常。作二鸟双游之喻。
△二明方便非灭示灭
二。初正明。二喻显。初二。初标示方便。二徵释所以。

今初。】

「然今非实灭度(至)以是方便教化众生。」

【今因开显。令入佛慧。得知佛身常住。须知前于入
塔时唱灭者。此方便也。然此方便。正所以警悟众
生也。故如来于十恩中。有第九示灭生善恩。谓若
如来。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生难遭之想。是以示
灭。令心恋慕。便种善根。此即正为佛世结缘人。及
未来众生。约化身唱灭。令其生善也。古注。三身皆
有唱灭义。不知有何利益。
△二徵释所以二。初约
久住反释。二约难遭顺释。
今初。】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至)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德薄者。虽值佛世。亦不种善。以致后世。堕在贫贱。
见五欲境。深生贪著。入于三倒网中。若见下。谓若
不唱灭。不独无益。而且有损。甚之反起憍恣。不生
敬仰。三倒者。谓忆即心颠倒。是根尘相对所起者。
为群妄之源。建立种种分别故。想即想颠倒。谓由
不了六尘过患。能害善根。妄于境缘。安立分剂。起
诸颠倒故。妄见即见颠倒。谓眼是诸见之本。以不
了所缘如幻。执断执常。而生邪倒故。
△二约难遭
卷五 第 406c 页 X33-0406.png
顺释。】

「是故如来以方便说(至)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夫法身周普。用本恒常故。令妙化难思。地涌叵测。
是故法眼清明者。见毗蓝生。双树灭。皆即体之妙
应。悟知释尊本来不灭。今为翳障未除者。应以唱
灭方便。警令生善。言难可遇。殊不易值。纵过无量
百千劫之久。尚有得见不得见者之别。是故下。结
成唱灭本意。
△二喻显三。初标法。二立喻。三结合。

今初。】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

【引同诸佛者。显此唱灭方便。非自我创。乃化五浊
之程规也。
△二立喻四。初良医他往。二良医示灭。
三良医不灭。四良医无妄。
今初。】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至)以有事缘远至馀国。」

【良医喻佛。子喻众生之巳受化者。医称良者。由内
有睿智。外达经权。知药知病。如佛有权实二智。知
机知法也。
其人下。以三乘根。约数之多少。以明子
义之亲疏。则以十数配菩萨。二十配缘觉。百数配
声闻。若配三因。则以无缘慈。等视大地如子。此以
正因。可言百也。若约昔曾闻法。未生解者。可以二
十配缘因。若以过去世。曾饮法乳。始而生解发心。
既而退大。此具了因人。可以十配。今但总举。
以有
下。如他方缘熟示生。而于此土。则见薪尽火灭。

二良医示灭六。初诸子饮毒。二父来归家。三诸子
卷五 第 407a 页 X33-0407.png
求救。四良医与药。五服否有异。六方便示灭。

初。

诸子于后饮它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

于后饮毒。自因求饮而饮。以致药发。如佛灭后。妄
受邪法。倍增轮转者。
△二父来归家。】

「是时其父还来归家。」

【父之归来。因子误服毒药。如佛见诸众生。深入邪
见。皆因邪求所致。是以更关大悲。乃为现身。窃谓
所秉之教。虽有邪正。其厌苦求出之心。则无有二。
是故邪求亦资正感。故佛出世。最先所度。诸大弟
子。多从邪外中来。
△三诸子求救。】

「诸子饮毒或失本心(至)愿见救疗更赐寿命。」

【求救如机宜叩圣。饮毒如信受邪法者。然有利钝
二根。钝即失心者。以深著虚妄法故。熟脱之益。尚
在未来。利即不失心。现得益者。二人虽同见色相。
而并不知法报边际。故曰遥见。而皆能发心随喜。
请转法轮。即得度因缘也。
△四良医与药。】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至)速除苦恼无复众患。」

【佛世诸子。于未奉佛前。秉邪增苦。今既奉佛。是故
世尊。遵古为说。令其度苦。经方如化仪。药草如化
法。色香味。如教中所诠之戒定慧。能伏能断也。初
捣如断分别起。次筛如断俱生起。和合如真智證
理。冥契不分。而作下。即作證劝修意。
△五服否有
异。】
卷五 第 407b 页 X33-0407.png

「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至)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

【服药者。如昔退了因。今得值佛。复起了因。速出生
死者。所谓佛种从缘起也。不服药者。如宿具缘因。
今虽值佛。反起憍恣。仍不奉教者。故兴如来唱灭
之叹。
△六方便示灭。】

「父作是念此子可慜(至)遣使还告汝父巳死。」

【佛世众生。虽以缘因值佛。而为三毒所中。不能发
起了因。仍成结缘。故劳世尊。先以唱灭警之。次以
示灭拔之。令种善于今生。熟脱于后世。衰老如化
期之将毕。死至如当入灭。留药如遗教。还告如四
依菩萨。奉顾命弘法也。
△三良医不灭二。初诸子
病愈。二良医复现。
今初。】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众生见佛入灭无恃。是以发心修行。以为能感。作
未来佛之当机矣。则示灭佛事正为未来众生。作
得度缘。为能感因。此佛事之不虚也。
△二良医复
现。】

「其父闻子悉以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

【得差即能感。现身之因巳成也。见之之见。乃了如
来常住不灭之智也。然由归而后见。与断烦恼悟
真常。其旨一也。此则前科病愈约能感。而咸见亦
可作断惑言。
△四良医无妄。】

「诸善男子于意云何(至)虚妄罪不不也世尊。」

【此科专为如来。于无生中示生。无灭中示灭。似属
卷五 第 407c 页 X33-0407.png
虚妄可议。故藉良医之他往还归一喻。不独发明
现世益物不虚。且并显过未二世。亦如今日。以空
华佛事。令诸众生。实得饶益。则三世益物不虚之
旨。俱溢于言外矣。是故前标云。为度众生皆实不
虚。今结中。复以虚妄为问也。
△三结合。】

「佛言我亦如是(至)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二颂文二。初总明久远。二别显方便。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至)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

【以无量二字。贯于百千等上者。正显此数。非佛罔
测。兼示所化。尚入于佛道。其能度人。安可测量。

二别显方便二。初常住不灭。二非灭示灭。初二。初
总标。二释成。
今初。】

「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言常住此者。如来八自在我中。其第四明现无量
类。常居一土者。谓如来虽为众生。现众类之身。而
所居常在一处。自在无碍。经云。如来之心。安住不
动。而能随类现无量形。又云。如来之身。常住一土。
而令他土一切悉见。
△二释成。】

「我常住于此(至)常在灵鹫山及馀诸住处。」

【承上应有问言。既常住此。何以不见。故释云。我虽
常住。而以神通力。令颠倒者。虽近不见。众见下。别
约三世皆灭。应感似有存没之相。而实常住不灭。
初二偈。明过去之感时。我下偈半。初半。以非生示
卷五 第 408a 页 X33-0408.png
生应之。次偈说寿谈常也。馀国下偈半。明他土感。
成此方应卸也。我见下偈半。明示灭因缘。复成未
来之感与应。
神通下。结成常住不灭。于灵鹫言常
住。于馀处言及者。与华严不离菩提树。而上升忉
利等处意同。
问。如来用大。既称体遍周法界。众生
何以有见佛。不见佛之别。答。用大是起动门。必待
感而后现。故有见否。非不起门之体大可比。
△二
非灭示灭二。初约处显常。二喻成不虚。初二。初别
见劫尽。二罪福不同。
今初。】

「众生见劫尽(至)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

【此下别显依报者。由终实门中。性相无碍。依正一
如。故说正则隐显一致。言依则起灭难思。前于长
文。虽巳约正显常。而未发明所依之土。亦复染净
同源。不离一处。即有一存一灭。灭虽不俱。起必同
处。故今别为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者。显示周
圆不动。妙土常存之旨。初以半偈。明劫烧难思。有
恶业者。但见火坏。更不见有不坏。此被坏者。乃变
化之粗相也。次二颂半。明细存。存由二因。一约佛。
二善业。约佛者。则不离火处。不独无苦。且有自受
用之法乐。故曰我此土安隐。二约善业者。亦不离
火。及自受用处。复有他受用。及变化净土。故曰天
人充满。众生游乐。雨华供佛。又此细存处之圣者。
虽知当下有火。而了不见有火相。然亦有示同见
火相者。所谓存中无灭。以显佛土真常。依正之一
卷五 第 408b 页 X33-0408.png
如也。
△二罪福不同。】

「是诸罪众生(至)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

【初二偈。申明以善恶二业为能感。则有不闻名。及
皆得见者之别。后偈以初半。为于善业中。具了因
人说寿。下半为于善业中。具缘因人。说佛难值。

二喻显不虚三。初举智劝信。二略示喻相。三结合
始终。
今初。】

「我智力如是(至)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

【前云以诸神通力。今曰我智力。先后互举者。正显
种种秘密方便。皆是神智二力之所流出。
又前云
我为菩萨时。所成寿命未尽。今又云久修业所得。
此前后文。皆约报寿。以显久成也。
又诸地涌位虽
高。数虽广。仍是果后之所化度。则修因时所度者。
愈不可测。故劝智者勿疑。
△二略示喻相。】

「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实在而言死无能说虚妄。」

【△结合始终。】

「我亦为世父(至)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每自作意。以何方便。令速成佛。正见倚闾之望。慇
甚切甚。】
【△二闻说功德。】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分别功德者。佛说寿时。灵山常随。并会初云集。多
宝随来。分身侍者。海涌龙众。地涌耆德。重重海会。
于一席内。一聆法音。即得尘劳顿歇。定慧开朗。悉
缘闻法之功。有得于心。故曰功德。复由益有浅深。
卷五 第 408c 页 X33-0408.png
位有高下。非蒙佛说。何由而知。故须分别。品初以
能所合举。故曰分别功德。问。何以闻寿之益。转胜
于闻正说。答。闻正时。止知释尊自鹿苑。历至今会。
始畅本怀。而所悟者。乃仅仅一化之事。故得益者。
不过三乘弟子。兹因闻寿。豁然廓悟。释尊道成之
久。即大通覆讲。燃灯得记。犹是中叶方便。且又进
了三身三寿。圆融常住之旨。是以校前得益。为多
为胜。况诸大众。自累劫来。并在如来数数示生。数
数示灭。熏汰之内。是故一闻开显。顿将畴昔善根。
俱时开发。故得益者。位臻等觉人。尚得以一四天
下尘数计。况得馀益者。问闻寿之益。若以台家四
教判。则今所得。正属于圆。若以吾宗校之。似属终
实。仍须越顿。乃可称圆。如何会通。答。若约證道言。
凡一登地。无论偏圆。悉皆平等。则二宗皆可会通。
惟于地前。所秉之教。因言相之具缺故。教有权实。
以致发心有异。令所修之行。便有日劫相倍之别。
是以判教者。取意各别。则令两宗有异。即不可会。
又若以今经校。圆中之言相稍缺。似不必会。而以
分属于圆。则无不可会。然亦未免有后来者。居上
之叹。且如台家。以一心三观为圆。而吾宗则谓此
观。尚属理事无碍。必去理言事。至事事无碍。乃为
至极。虽台家亦有言事事无碍处。特以未约六相
十玄缘起等义。以发其奥。虽同名为圆。而义实别
也。问。教道差别。答。如本宗五教位次。统以观道浅
卷五 第 409a 页 X33-0409.png
深。为能伏能断。法界心性。为所缘所證。而以二障
种现习气细分品数。以为所断。但于小教。惟约生
空言。后之四教。并各依本教观智增微。以显升进。
故始教中顿往者。于三贤位中。伹伏二障分别起。
渐往者。唯断烦恼障。出界后。但闻有牛车之名。并
不上车。若终之初住。顿根者。即得永伏二障分别。
十方佛土。随愿往生。得与始之初地同。渐者或于
十信中。伏彼法执现行。或于三贤。渐次伏除。此之
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故名渐教。第四顿中。总
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即
心即佛。了无位次。近亦有于此顿中。建立阶差者。
颇悖顿旨矣。第五圆中。其所断者。虽不异前。特由
所乘之观法。既得圆融自在。遂将前教之行布。若
位若行。若时若能所断。一并镕融。遂得一多相即
相入。念劫互摄。事事无碍之果。复立三生。以显速
證。于此三中。如地狱天。以见闻生。一得蒙光。即登
十地。林中比丘。以證入生。则道成言下。此二种人。
皆在十信最初一念发起上求心中。即得开发三
德秘藏。圆契一真。与普贤等。此并约行首信门实
义言也。三解行中。住满成佛者。或以横摄。或以竖
摄。若以发起上求义为正。以开发为兼。即约行布。
当得圆极为言。若以开发三德等义为正。而兼前
发起。即以行本菩提心究竟具德言。此外更无别
佛。是知秉教行證。不可不先审其教与义也。问。圆
卷五 第 409b 页 X33-0409.png
之初住。与终之初住。皆现八相。于义还有差别否。
答。终之初住。于无佛世界。现八相者。乃约行门示
现也。圆则有二。若住满成佛。即是当位。以初摄后。
如善财于一生内。遍历诸位。此圆融不坏行布相
也。若究竟成佛。即异位相望。以初摄后。如龙女等。
此行布不碍圆融也。是故二住。不可同日而语。问。
此下闻寿得补处人。与一生圆旷劫之果者何别。
答。證入处。本无有二。若据教道施设。以未约德相。
明十十无尽等义。应属同教。即能同所引之同也。
则不得槩以增道损生。便抹杀此义。是故今经。进
能类于圆顿。
△文二。初现前功德。二灭后功德。初
二。初增道发心。二须臾深信。初又二。初如来说。二
弥勒说。初又三。初总叙。二佛说。三供赞。
今初。】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至)得大饶益。」

【△二佛说五。初得无生忍。二总持辨才。三能转法
轮。四损生得果。五发菩提心。
今初。】

「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至)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

【此下如来。但据现前所得之益。而为分别。总未暇
推其往因。今为略溯其源。更见经功之叵测。且如
得等觉果。馀有一生在者人内。不独全是从小始
等教中。来超登者。理应亦有乘急戒缓。从八难及
具缚凡夫中来者。何也。以闻寿之益。与见随好之
益。无二无别故。则此下得无生忍者内。亦不独全
从权浅之初信二信等来者。亦应有现发大心之
卷五 第 409c 页 X33-0409.png
凡夫。及曾发大心。尚在八难之流。同因闻寿胜功。
不须更历十千。皆超入正定聚矣。以此二位推之。
则中间所明诸位。例可知耳。
无生法忍者。谓于闻
寿时。顿悟生灭一如。不作二解。知一切法即心自
性。又知此心自性。即一切法。则理现自心。即心之
性。巳备无边之德。又初具后德。唯是慧境。因见性
成就智身。生如来家。是为信心成就。入住之初相。

△二总持辨才。】

「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至)无量旋陀罗尼。」

【入十行人。得闻持后。于一切语言诸法。耳之所闻。
皆不忘失。
复有下。入十向人。得决定无尽藏。演说
一切佛平等法。得无量旋。入初地者。能旋转二障
分别起者。并旋俱生分剂头数。而开发三德秘藏
矣。
△三能转法轮。】

「复有三千大千世界(至)能转清净法轮。」

【入第二地。转不退轮。入第三地。转清净轮。
△四损
生得果。】

「复有小千国土(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入第四地八生得果。五地七生得。六地六生得。七
地五生。八地四生。九地三生。十地二生。等觉于金
刚后心。一生得果。自初住至此。位位各破一品无
明。增明一分中道。最后更破一品微细生相。即入
妙觉。皆于位位中。增圆妙道。损变易生也。
△五发
菩提心。】
卷五 第 410a 页 X33-0410.png

「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至)三藐三菩提心。」

【此初发觉心。初入十信者。下得六根清净人。应属
此中。
△三供赞。】

「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至)歌无量颂赞叹诸佛。」

【世尊为化此一类渐机。从久远来。以大慈悲。方便
熏淘。而于今生成熟位。仍须渐引。是以于能说之
身。先为隐胜现劣。乃可为实施权。复历四十馀年。
直至今会。方吐本怀。故初以三周。开显权实。次为
说寿开近显远。俾进知现佛即报即法。本来常住。
而诸法会。乃得彻始彻终。深知世尊。自尘劫来。于
所现之身。及所说之法。各有重重引接殊恩。纵身
为床座。顶戴尘沙。何能报其少分。爰从清净开解
心中。流出种种法供。以申斯须之敬。且尽此斯须
之心。
△二弥勒说三。初时众解喜。二领佛所说。三
述所供赞。
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至)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佛说希有法(至)说得法利者欢喜充遍身。」

【末句之欢喜。因闻分别功德而生。
△二领佛所说。】

「或住不退地(至)多有所饶益如虚空无边。」

【△三述所供赞。】

「雨天曼陀罗(至)一切具善根以助无上心。」

【散诸佛。咏诸佛。供诸佛。一见佛佛道同。一见诸佛
即我佛也。
△二须臾深信二。初一念信解。二深信
解相。初二。初正明闻品。二结况众行。初二。初长文。
卷五 第 410b 页 X33-0410.png
二颂文。
今初。】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至)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

【上科所分别。乃宿植了因。今于佛世。得熟脱者之
功德。此下乃分别宿植缘因。今方闻法开解。初得
了因者之功德。以此功德。相虽隐微。而能发起无
上之慧。非蒙世尊分别格量。何能自知珍重。则他
人闻之。亦不敢忽慢矣。
初二句。牒上所闻之法。而
言乃至者。意谓。莫论预法会。闻寿后。能行證者。及
念念相续。起信解者之功德。兹伹约能生一念信
解人。所成之德。试为校量之。然一念则显非多念。
信解者。谓于会内。得闻佛寿常住。便进悟自身。既
具佛知佛见。亦应与诸佛等。一切众生。亦皆平等。
世出世间。若依若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卓然有
见。自信于心。全无疑惑。明解现前。不可引转。此约
具缚凡夫。得十信之初心言也。
所得下。略举所成
广大之德。若有下。以于多劫。广行诸度。所成之德。
与此一念信中所成之德。而校多少。以显超胜。唯
除般若者。以此妙信。即是正慧故。言退则无是处
者。由究竟位中。广大功德。皆巳在此一念中具足。
而为明信所持。又况为诸佛冥加所摄。故得不退。

△二颂文二。初颂能校量。二申明具德。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求佛慧(至)乃至一念信其福过于彼。」

【△二申明具德。】
卷五 第 410c 页 X33-0410.png

「若人悉无有(至)如是之人等于此无有疑。」

【此下申明能信之因。由于具德。初一颂。初二句。明
法器本净。
次二句。明器所贮之德。以结前。其有下
一颂。正申明久修行人。始能发此妙信。则显浅行
人。不能无疑矣。如是下三颂。明此人不独具信。更
能发愿思齐。若有下。二颂。复申明能信之所以。由
具好乐正法之深心故。于世间法。不起味著。有清
净心故。无谄曲之直心故。始能生解。始能信而无
疑。所以重重申明者。以一念中。能具难思之德。非
所易信故。
△二结况众行二。初举略解一品之功
为能况。二举广闻全经之德为所况。
今初。】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至)能起如来无上之慧。」

【但以唯闻说寿。能解言下意趣之功。尚得不退。发
起无上之慧。而况闻全经者。所成之德。讵可思议。
故下科。况出闻全者。
△二举广闻全经之德为所
况。】

「何况广闻是经(至)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上举少闻之德甚大者。正欲况出此科。广闻之德
愈大也。又况有能超广闻。复具种种利他之德者。
前无上慧。是根本智。属自利。而种智乃即实之权。
兼二利矣。
问。台家凭此数节。立现在四信。今何直
废合彼二三两信。成一节结况耶。答。持明藏中。唯
取于信。以是秘密故。而在显教。则信解双取。故以
言为所信。言下之趣为所解。前云深心须臾信。正
卷五 第 411a 页 X33-0411.png
显于一念中。而有深心好乐。即是略解言趣处。若
以有说力释言趣者。此利他益。自在广闻等句后
方况出。何必太早。
△二深信解相二。初即信名观。
二正示观相。
今初。】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至)其菩萨众咸处其中。」

【此节更明若能深信者。功德转大。遂以所未有者。
准为所有。谓若有人。于闻我说寿时。不唯须臾生
信。若更有能念念相续深信者。我知此人。纵未能
依理起观。即此深解明信心中所成之德。便可巳
为见佛。常住灵鹫。庄严土内。以此妙心理本自具
故。可即信以名观也。又须知说寿之时。虽在变净
土内。及唱散后。仍是秽土。非因想成。而此净相。决
不能起也。
△二正示观相。】

「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如是二字。乃重指上文。正显观相也。谓若有人。既
能念念深信。复能依教作观。以至想成。如上所说
之相。朗然在目。炳现于心。当知是为深信观成。则
入菩萨十信位矣。
上须臾中。明信及愿。今深信中
明观此信愿行三法具。而十信成。六根净矣。
△二
灭后功德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五。初起随喜心。二
况显持诵。三书持益他。四兼行六度。五诸善功德。

今初。】

「又复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至)当知巳为深信解相。」

【上巳分别佛前。闻寿功德。此下复校如来灭后。能
卷五 第 411b 页 X33-0411.png
于此经。发随喜心。及修六度者之功德。而有五种。
皆以后后胜前前。以为校量。然此五中。独随喜之
功。为最劣。而特分为广略两项。其广明处。自在下
第六卷首。今文且略校。直起随喜心者之德。又须
知。此随喜心。校前信心为劣。何亦准同佛世。即信
名观者耶。以佛灭后。时世愈下。善根愈弱。此经名
字。尚难得闻。则能发随喜心人。非火内之莲乎。又
信解相。虽性本自具。非蒙世尊以不护之尊重口。
先为悬记加被。决难卒起。说者须得如来重重准
轻为重之意。其庶几乎。下四节。同有此意。
△二况
显持诵。】

「何况读诵受持之者(至)作是供养巳。」

【此以上之随喜。况出能受持读诵者所成之德。又
即以此德。便准为顶戴如来。乃至供养舍利。及众
僧。何也。以经即法身故。受持者即同顶戴如来。经
是能诠。如塔能盛故。不须起事塔。实相是所诠。即
法身舍利。故不须安生身舍利。又经文能容第一
义僧。故不须供相从僧。废事存理。所益弘多。
△三
书持益他。】

「阿逸多若我灭后(至)及造僧坊供养众僧。」

【上以持诵自利。今复教他。则功兼二利。故校德胜
前。赤旃檀。影前是凡材。三十二等。影前数尚劣。我
及之我。约形像言。
△四兼六度。】

「况复有人能持是经(至)疾至一切种智。」
卷五 第 411c 页 X33-0411.png

【理观为正。事行为旁。故曰兼行。古谓。初品至此。理
观若熟。涉外不妨内。事资于道。如油多火猛。顺流
扬帆。又加功力。其势转疾。运怀甚大。能以少施与
法界等。故德疾至种智。
△五诸善功德二。初明德。
二劝供。
今初。】

「若人读诵受持是经(至)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

【此承上力二谛将融。能知理为行本。行依理现。故
得在观不废事行。虽涉事而内照恒存。六种妙德。
同资净信。又虽生佛后。亦同前信。渐入铜轮。故云
趣道场。近菩提。又近菩提。即生如来家矣。然如来
家。有二种。一是菩提心家。一是真如家。今近菩提。
乃正信将满。入住时也。
△二劝供。】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至)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既能读诵。复具诸善功德。则是福慧具足。即未来
佛。若知三世平等。则应于彼行住坐卧处。亦应起
塔。如供现佛法。而兴供养。
△二颂文三。初奉持功
德。二书持功德。三总摄众德。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后(至)经行及禅窟种种皆严好。」

【不先颂随喜者。以影在六卷初。欲广显也。
△二书
持功德。】

「若有信解心(至)如虚空无边其福亦如是。」

【△三总摄众德二。初明德。二劝供。
今初。】

「况复持此经(至)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卷五 第 412a 页 X33-0412.png

【△二劝供。】

「若见此法师(至)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

【持经佛子。若肯惠然住此地中。则同我佛。于此受
用无异矣。】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