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三大部补注-宋-从义卷三

卷三 第 167c 页
天台三大部补注卷第三
妙玄 释签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

释签云然乘戒四句文在大经如止观第二记净名


非行非坐三昧末云大经云若无清净持戒之人
僧则损减若有清净持戒之人则不失本戒善男
子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乃至
云正意欲令乘戒俱急等净名疏云一戒乘俱急
二戒缓乘急三戒急乘缓四乘戒俱缓通论一切
善法一切观行皆是乘戒别论三归五戒十善八
斋出家律仪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恶道果得人
天报名之为戒闻经生解观智推寻谛缘度等无
生理智能破惑累运出三界名之为乘彼中备云
文多不录。

为上中下如止观第四卷中

止观第三云持事戒有三品上品得天报中品得
人报下品得修罗报持理戒空假中三品各有上
中下即空三品者下品声闻中品缘觉上品通教
菩萨即假三品者下品三藏菩萨中品通教出假
菩萨上品别教菩萨即中三品者下品别教菩萨
中品圆教菩萨上品是佛又云大经第六呼安养
者检文未见然第一卷及三十二只云极乐及安
乐世界耳又云一观三品九品理观者即乘缓急
也事戒缓急者戒急三品即天人修罗也戒缓三
卷三 第 168a 页 X28-0168.png
品即三恶道也又下文云次神通后明为来意也
者也字恐须作者字又玄义下文云名味者如下
文补注中辨又下文云托本生等名本事经者恐
文隔句相对言耳更请详之。

且准俱舍明十六重

彼明五十二数初则数始为一十一为十十十为
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
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
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
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为钵罗
庾多十钵罗庾多为大钵罗庾多十大钵罗庾多
为矜羯罗此即十六也今文中云亿兆等者谨按
算经皇帝为数法有十等谓亿兆京秭垓壤沟涧
正载及论其用乃有三等谓上中下下数十万曰
亿中数百万曰亿上数万万曰亿所言秭者千亿
也载者言地不能载也故云十千为万十万为亿
十亿为兆十兆百亿为京十京千亿为秭也矜羯
罗者亦𠷐迦罗又甄迦罗十矜羯罗为大矜羯罗
十大矜羯罗为频跋罗频跋罗亦频婆罗十频跋
罗为大频跋罗十大频跋罗为阿刍婆阿刍婆亦
阿閦婆十阿刍婆为大阿刍婆十大阿刍婆为毗
婆诃十毗婆诃为大毗婆诃十大毗婆诃为嗢蹭
伽十嗢蹭伽为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为婆喝那
十婆喝那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为地致婆十
卷三 第 168b 页 X28-0168.png
地致婆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为醯都十醯都
为大醯都十大醯都为羯腊缚十羯腊缚为大羯
腊缚十大羯腊缚为印达罗十印达罗为大印达
罗十大印达罗为三磨钵耽十三磨钵耽为大三
磨钵耽十大三磨钵耽为揭底十揭底为大揭底
十大揭底为枯筏罗阇十枯筏罗阇为大枯筏罗
阇十大枯筏罗阇为姥达罗十姥达罗为大姥达
罗十大姥达罗为跋蓝十跋蓝为大跋蓝十大跋
蓝为珊若十珊若为大珊若十大珊若为毗步多
十毗步多为大毗步多十大毗步多跋为罗搀十
跋罗搀为大跋罗搀十大跋罗搀为阿僧企耶故
云五十二有六十数忘失馀八又下文云初颂意
中二者恐误应云于中为二也又玄义云若颂心
所念法相则名偈陀经者恐误应云祇夜经更请
详之又复下去分科之中文多讹略更不具出宜
自思之。

妙玄云伊帝目多伽

目诸文作曰亦作越又释签云辜负者辜罪也负
背恩忘德也若李陵与苏武书云孤负陵心孤独
也又云陵虽孤恩汉亦负德也攫字经音云检诸
字书无如此字若按字义应作攫居碧九缚二切
说文云爪持也若作擭字乙擭切手取也或云古
麦切掌取也字亦作掴又下文云疏中略辨者文
句云佛昔饥世化为亦目大鱼闭气不喘示为死
卷三 第 168c 页 X28-0168.png
相木工五人先斫鱼肉即五比丘也海中自剌者
如云菩萨为大萨他婆度大海水恶风吹船语贾
人言汝捉我发我当度汝诸人捉巳以刀自杀大
海水法不宿死尸即时疾风吹至岸上大慈如是
岂非菩萨。

释签云是老死谁老死为人法二空如止观第六记

大论引杂阿含云十二因缘从无明至老死若有
人言是老死若言谁老死皆生邪见乃至无明亦
复如是若说无谁老死是名生空若说无是老死
是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复如是又下文云十二通
大者应云通小也大经十四者第十五云无所得
者名方等经有所得者名十一部菩萨不修纯说
方等大乘经典又下文云望于等者应云妄于也。

妙玄云儒林

史记有儒林传太史公云自孔子卒庠序不行唯
建元元狩之间文辞粲如也故作儒林传又云微
尘数品者品字误也当为偈字如下文补注中又
云顺耳者耳字误也当为情字又云身子问佛佛
答诸佛智慧门者此举广开以显略耳又云应用
观心十二部经别有小卷流行者文云经者由也
心亦由也诸法由心造也直就观心即空假中名
修多罗复重观之名祇夜观心空假中能发三智
名授记观心即假空亦空名不重颂观心空假中
非前思后觉名无问自说观心缘生如物生灭即
卷三 第 169a 页 X28-0169.png
空假中名譬喻观心始末即空假中名本事观心
十界地狱乃至诸佛本生即空假中名本生观心
空假中防非止恶名因缘观心空假中横竖无不
周遍名方广观心空假中非世所有名未曾有观
心何故空从缘生故何故假但名字故何故中非
二边故名论义巳上略引大意耳又前文明五门
中引净名旃延五义等者疏云旃延因有无入道
还约有无以说五义生即是有灭即是无所说既
是生灭有无能说必尔故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
相法又声闻四门五义皆是折法生灭有无若诃
破旃延有无从容明五义者应云诸法毕竟不生
不灭是无常义何得有无从容是无常义耶破下
四义类此可知。

释签云五人至具如疏释

頞鞞亦阿湿卑又阿说示此云马胜亦马师本行
集云阿奢踰时此云调马又云阿输波踰祇多此
云马星甘露饭王二子一婆波二跋提本行集云
跋提梨迦此云小贤婆沙波此云起气斛饭王二
子一摩诃男二阿那律本行集云摩诃那摩此云
大名阿那律此云无贫若准文句第一列五人者
一拘邻二頞鞞三跋提亦名摩男四十力迦叶五
拘利太子记云頞鞞摩男拘利三是父亲馀二母
亲也若准文句第五乃列陈如頞鞞拔提十力摩
男拘利是则若列拔提应除摩男以是异名故也
卷三 第 169b 页 X28-0169.png
若准五分律及本行集摩男是斛饭王之子拔提
是甘露饭王之子又成两人不同也若尔今文应
添陈如一人也其拔提摩男存没同异更请详之
应法师云一拘邻二頞鞞三拔提四十力迦叶五
摩男拘利又妙玄下文云喜根虽谤者误也应云
胜意也又云五佛子之流者亦可指五比丘也故
前文云昔教五人也。

又如帝释发心若太子于最后身成佛之时愿为马
载太子出城

昔有国王欲以祠祀而得升天时香山中有两天
王女若得其血合手人畜以为阶陛尔乃升天民
有知者报王曰香山之中有两道人一名阇梨一
名优奔知此神女之所生在王曰呼来为吾求神
女吾其升天矣皇孙闻之曰岂有行虚杀生而升
天乎夫欲升天当归命三尊存四非常志寂若空
可得升天王曰善哉信矣皇孙将妃辞亲而退各
乃飞还本所居处第七山中时天帝释化为猕猴
威灵震山皇孙大惧有梵志曰汝无惧也彼来供
养猕猴见三道人疑住不前梵志曰进前猕猴乃
进以果供养梵志受之四人谓猕猴曰将斯三人
至似人形神所曰斯何人哉令升天乎梵志曰斯
是国王太子开士之元首当为如来无所著正真
觉猕猴曰善哉开士得佛之时吾乞为马优奔阇
梨一愿为奴一愿为应真佛告舍利弗时皇孙者
卷三 第 169c 页 X28-0169.png
吾身是也梵志者汝身是也优奔名目连是也阇
梨者车匿是也天帝释者今犍陟是也犍陟者马
名也车匿者守马之奴也。

亦如大挐太子见阿周陀阿周陀发愿若太子成佛
愿为神通弟子即目连是

佛昔为菩萨时作须大挐太子好喜布施种种珍
宝又以国之象宝施于敌国父王于是摈出太子
置檀特山中太子到山山中有一道人名阿周陀
年五百岁有妙道德太子礼之周陀乃问欲何所
求太子答曰求摩诃衍周陀答云太子功德乃尔
今得摩诃衍而不久也太子若得无上正真道时
我当作第一神足弟子须太拿亦云须达拿又云
苏沙拿此翻善与又云善施又云好爱亦云善牙。

妙玄云调达是宾伽罗菩萨

入大乘论第二卷中作此说也宾伽罗者未闻翻
译。

阿阇世是不动菩萨

普超经云阿阇世王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命终
入宾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于上方得无生忍弥
勒出时复来此界名不动菩萨。

萨遮尼乾是大方便菩萨

此云不系具如萨遮尼乾经说佛告文殊我佛国
土有诸外道尼犍子等皆是如来住持力故为欲
示现不可思议方便境界何以故此诸外道皆是
卷三 第 170a 页 X28-0170.png
住不思议解脱门故。

波旬是住不思议解脱

亦波旬踰此云恶者维摩经云十方世界作魔王
者多是住不思议解脱菩萨蹴踏两字上子六切
又七六切下他合切讹也字应作蹋徒盖切践也
文出净名经中又下文云六大城者经云舍婆提
城婆枳多城毗舍离城瞻婆大城波罗奈城王舍
城又下文云闻法生善善字恐误应作喜字。

法身菩萨或从生身进道或从法身进道

释签云他方大士或从释迦生身佛边闻法进道
或从法身如大论云法身佛为法身菩萨说法此
约界外得作此说又妙玄第九明本用中云住迹
显本即是释迦住生身而显一等玄签之文其犹
日月悬象著明奈何有目不肯观瞻诫可悲哉四
明云生身本被藏通之机今玄签中那说法华是
生身佛开三显一他方大士从生身佛闻法进道
岂是藏通之生身乎又释签第十明法华会主是
释迦垢衣岂是昔日化他之权实乎莫是智者云
开荆溪云著大师云璎珞长者毗陵云生身垢衣
矛盾惑众成增减之愆有天殊之谤乎嗟乎一言
巳出驷莫追焉秉笔事难招损谁测稻麻竹苇二
乘菩萨尚不能知佛智况今碌碌唯谈世论何由
晓于教门乎且法身佛既约界外当知生身即是
界内界内即是同居秽土分段丈六劣应垢衣界
卷三 第 170b 页 X28-0170.png
外即是方便实报法性尊特胜应璎珞界内丈六
即是释迦界外尊特即是舍那故知若不约于界
外不得说于舍那尊特明文在兹安可不信然于
界内丈六身上或现界外舍那尊特如辅行引应
持目连不穷身声然后判云身声既尔诸相例然
坐莲华台及色究竟皆是此相而四明立现起高
大尊特指华严梵网坐莲华台藏尘相好又立即
劣是胜不现尊特指应持目连不穷身声及法华
光明三十二相等此盖四明不看辅行云身声既
尔诸相例然坐莲华台及色究竟皆是此相岂是
不现尊特异于梵网华严乎且辅行云身声既尔
诸相例然故知法华放光现相金光明中身放大
光普照十方佛光巍巍照无量界莫不皆是从于
界内丈六劣应现于界外尊特胜应与夫梵网坐
莲华台色究竟等尊特胜应相好无别故净名疏
指法华中放光现相名为尊特良由此也四明不
晓妄立不现即劣为胜又复妄谓龙尊所赞与华
严中九十七种大人之相藏尘尊特全不相类今
问四明华严九十七种大人之相既乃皆云放大
光明遍照十方何异龙尊所赞佛光巍巍普照无
量世界莫是华严九十七种但说放光以光为身
非尊特乎莫是有于放起之过成戏剧之论乎若
谓龙尊所赞身放大光佛光巍巍不类华严九十
七种大人之相且法华云放大人相肉髻光等可
卷三 第 170c 页 X28-0170.png
不类乎不类何名放大人相类则何故龙尊所赞
放光巍巍而不类耶四明斥他以法华教主是丈
六劣应垢衣生身成减谤之愆又乃斥他以法华
放光现相为胜应璎珞尊特成增谤之过呜呼哀
哉传法利他之功不补非法毁人之失且妙玄云
释迦住生身而显一释签云法华会主是释迦垢
衣文句及记明法华师弟身俱卑劣皆是隐实而
施于权莫是智者荆溪有减谤之愆乎净名疏说
华严方等般若法华四度现于尊特胜应光明色
像无量无边仍自问答指法华云我以相严身光
明照世间證于放光现相以为尊特明文昭著其
犹日月莫是净名疏有增谤之过乎若谓法华但
指劣应便是尊特不须现者如何消于四度尊特
皆是光明色像无边耶惜哉四明以增减之愆诬
害于他此时虽则朋党自贤将来如何免于恶业
学佛之人岂可不信善恶因果耶。

释签云如阉本根如止观第六记

以不能男不能五欲譬于二乘根败心死阉者掩
也掩闭门也亦曰黄门黄者主中中谓圣人居天
下中而理万民主黄家之门故曰黄门亦云黄昏
闭门故云黄门也郑玄云阉精气闭藏也。

亦如止观记兼引楞伽经

若就观行明五逆者五法逆世故云五逆楞伽第
三云杀无明父害贪爱母断睡眠怨坏阴和合断
卷三 第 171a 页 X28-0171.png
七识身若有作者现證实法彼经意兼。

具如药草疏中明撗竖不及

经中从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巳下文
是也于十界中但领二乘不言馀八故云撗不及
也七方便中但领其二不言其五故云竖不及也。

八圣种如止观第八记

在第六记前巳曾指今重示耳。

得绳如止观第七记

笼以四大系以得绳心在色笼无处不至业绳未
断去巳复来笼破系断即去不反此准有部立以
得得渐以后得得于前得故使往业能至未来故
有部中业入过去得至未来身死得谢未来报起
得得名义止观补注具辨。

馀三趣因略如止观十心中

逆顺十心顺十心中妄想颠倒起贪嗔痴内具烦
恼外近恶友又于他善无随喜心又复无惭及无
愧等又下文云仍不明五圣但是文略者若准玄
文言九次第定熏修有漏成无漏是那含业岂非
五圣乎是则记中分科应云初明四禅业次明梵
王业三灭心下并问答文是明无想业四若旧云
圣人下明五那含业学者请子细详之。

如救头然如止观第七记

止观第三及以第七俱云如救头然而第三记引
大论十三云譬如野干在林树间夜半逾城深入
卷三 第 171b 页 X28-0171.png
人舍求肉不得避走竟夜惶怖无计始起欲行虑
不免害即便诈死众人来见有一人云须野干耳
言巳截去次有人云须野干尾言巳截去又有人
云须野干牙野干自念取者转多或取我头则无
活矣即从地起奋力绝勇间关历涉乃得自济行
人求脱亦复如是生不修行如失其耳老不修行
如失其尾病不修行如失其牙至死不修则如失
头然字则是语之助也亦有处说然谓火然如救
头上之火然矣又妙玄下文云兼除四思者此与
止观小超语同故云十六心满超能兼除又复若
是四趣思者则是见惑收也又释签中于别益中
文阙分结位一科应云释中又二初正释次结位
也又圆益中亦阙分结位一科应云明圆人中二
初释次此是下结位也又下文妙玄云涂熨者涂
即涂乳前记巳引大经之文所言熨者譬如痈疮
热气正盛且须冷熨热休冷息初身后身其体不
异为热暂熨热退如初也又释签云初因果二先
释次结者若存此文则须改下三辨依教通别科
作次结科也若存第三辨通别科者应除上文初
因果等八字须云初文为三也虽作两说而前义
是也后说则于文不便矣又下文云四大声闻得
记于他方作佛弘经者误也准经乃是持品五百
罗汉等于他方国土弘经耳而妙玄云授记品末
者以品末云其数五百皆当授记故至第四经初
卷三 第 171c 页 X28-0171.png
受记而于持品方乃发愿他方弘经耳若云作佛
是弘经者何必四大弟子耶故知误矣又上文云
实报七益亦恐文误应云权实七益也又下文云
大音显悟者老子云大音希声今借其语耳又迹
门后十不二门意趣宏深余尝撰圆通记三卷学
者详之可消众滞也又下文云前三引迹后三引
本者亦误也如后三中只是体用引本證云甚大
久远耳权实引證文在迹中药草品偈耳巳今引
證文在迹中方便品耳引證之意者以本迹虽殊
而理事等法无别故也又将久后之言密在于本
故得引之也又下文云除弥勒等二十五字者亦
恐不然也余案经文虽在本门而弥勒等不知尘
界犹是不知如来举迹而譬之耳何哉以经文中
第三合譬云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
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巳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
那由他阿僧祇劫文句释云直下尘被点之界巳
不可说况不下尘宁当可说下尘不下尘界尚不
可说下尘不下尘尘岂可说耶况复过是宁可说
耶而弥勒等不知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
千界尘被点之界岂非犹是喻迹耶然此若望化
城品中之喻此则为远矣若望不下尘界一一各
有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犹未成远又望
下尘不下尘尘亦未成久况又过此百千万亿那
由他阿僧祇劫岂非前来所举之喻犹是迹中耶
卷三 第 172a 页 X28-0172.png
举此近迹巧喻长远故云我成佛巳来复过于此
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也况本因则又过此
矣。

妙玄云藉草

藉慈夜切释名云所以自荐藉也周易大过卦云
初六藉用白茅陆德明释文云在下曰藉今此文
意即是布草于地荐进以待于佛而坐之耳通佛
行因然灯与记者若准诸文乃是三藏第二僧祇
良以瑞应经是小乘故也今此恐约显露不定教
义又与大品文同故得谓之通佛因也例如提谓
经中三百人得忍等是显露不定通于大乘之说
也故瑞应云菩萨得记定而入定便逮清净不起
法忍即时轻举身升虚空去地七仞等故知瑞应
经文亦可通于藏通二教也。

释签云綩綖

经音云相传谓之坐蓐也今家意者綩衣绣裳也
綖席也正作筵铺陈曰筵藉之曰席也此綖字天
子覆冠耳亦可通用又下文云麦[麸-夫+弋]者经音云麦
上糠也特牛者特徒得切牡牛也牡莫厚切。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如止观第三记

在第四记辅行第八云故净名疏四土相望十种
差别以销天器饭色不同一同居自异二同居与
方便不同三方便自异四方便与实报不同五实
报自异六实报与下品寂光不同七与中品寂光
卷三 第 172b 页 X28-0172.png
不同八与上品寂光不同九诸土总对寂光不同
十诸土非垢寂光非净又应须知欲界诸天随其
贵贱好恶不同其福厚者随其所思无不具足饮
则甘露盈林食乃百味俱至其福薄者虽有饮食
恒不称心是故经云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上者见
白中者见黄下者见赤先了此巳次可合法也。

阿私陀

此云无比仙人名也。

离车

此云边地主又云随耶利亦云随舍利或云随舍
种又云律车亦云栗昌或梨昌又栗呫婆此云仙
族王种呫昌涉切又下文云六恒者经无六恒之
言但云供具六倍于前耳章安云即六恒也又云
绕无量匝者经云三匝耳又云又阿阇世王及其
夫人者列众文中除迦叶阿难阇王及夫人也阇
王至下文梵行品方来耳阿难至陈如品方来耳
迦叶至将欲茶毗时方来耳涅槃列众有五十二
如别所示又云视毒者即毒蛇视能杀人者也。

十六恶律义

涅槃经云一为利喂食羔羊肥巳转卖二为利买
巳屠杀三为利喂养猪豚肥巳转卖四为利买巳
屠杀五为利喂养牛犊肥巳转卖六为利买巳屠
杀七为利养鸡令肥肥巳转卖八为利买巳屠杀
九钓鱼十猎师十一劫夺十二魁脍十三网捕飞
卷三 第 172c 页 X28-0172.png
鸟十四两舌十五狱卒十六咒龙报恩经说有十
二种一屠儿二魁脍三养猪四养鸡五捕鱼六猎
师七网鸟八捕𧎔九咒龙十狱吏十一作贼十二
王家常差捕贼又下文云广三寸身大如臂者误
也准尔雅云博三寸首大如擘擘音迫注孟子云
巨擘大指也郭璞注尔雅云身广三寸头大如人
擘指今文所引即注文云广三寸也又云无边身
者章安云菩萨妙色即边无边无边即边非边非
无边边即无边故同虚空无边即边故从彼来此
双遮双照不可思议也。

如阿弥陀寿实有量而名无量若寿无量如何得有
观音补处

斯文著明亦犹日月奈何有目而不仰观四明云
藏通补处彰佛有量别圆补处显佛无量是知观
音补法身处愈彰尊特无量之无量矣呜呼四明
既乃谬判十六观经弥陀八万四千相好而为法
性舍那尊特常寿无量又复谬为舍那尊特常寿
无量立补处义斯盖不知今释签文若寿无量如
何得有观音补处今文既云若寿无量如何得有
观音补处故知尊特常寿无量不论补处复知补
处但补生身实有限量之无量耳不补尊特实无
量也亦知十六观经弥陀六十万亿由旬之身谓
之身量无边但是同居界内分段生身实有量之
无量耳不是界外法性尊特实无量也四明妄将
卷三 第 173a 页 X28-0173.png
法华文句实有量而言无量指大小二本之弥陀
谬判十六观经之弥陀是法华文句实无量复为
无量尊特立补处之义颠乱祖诰举世滥传但闻
四明之言便谓至真之道习俗生常非适今也四
明又谓藏尘相好是千百亿释迦复谓华严佛身
委论八相名为尊特良由不读梵网戒疏两重本
迹遂乃谬判舍那尊特常寿无量以为释迦劣应
无常八术既混二用莫分傥以释迦为舍那盖以
舍那为毗庐必也正名乎可不思惟之须知华严
藏尘相好乃是现于界外舍那报佛法性尊特常
寿无量定无前后补处之谈若乃界内菩提树下
七岁出家三十成道丈六释迦有量无常方论前
后补处之说是故升于诸天宫殿皆言前佛曾来
处此是故此处最吉祥等莫不皆约界内丈六生
身说之四明不晓报应混沌生法雷同便将坐莲
华台具藏尘相好为千百亿释迦立补处之事举
世滥传执能改正岂非魔蔽之甚乎。

倚卧背痛如止观第八记

涅槃经现病品迦叶白佛佛巳离病何缘于今自
言有病默然而卧而不说于大乘经典又不治于
诸恶比丘云何默然右胁而卧兴起行经佛告身
子昔两力士一刹利姓二婆罗门因共相扑时刹
利姓左手捉腰右手捺头蹙折其脊扑地即死时
刹利姓即我身是婆罗门姓今调达是以是因缘
卷三 第 173b 页 X28-0173.png
今虽成佛犹患背痛此约示迹用病化他倚今文
作猗者误也。

北首卧等如止观第一记

在第七记言北首者增一阿含云表于佛法久住
北天若长阿含佛告阿难安我头南首面向北则
使佛法久住北天机见不同不须和会。

波波城阇头园有长者名周那

周那恐是纯陀梵音不同耳波波阇头未知所翻
又下文云下答文中如长寿品作寄金譬等者误
也此非佛答之文乃是迦叶设三十六问之前诸
比丘白佛之辞耳若乃佛答迦叶之问长寿者乃
是金刚身品耳又妙玄云彼经虽一两处说者如
章安解佛赞迦叶三十六问云我初坐道场亦有
菩萨来问此义乃是元初圆满始坐非方便道场
又引第二卷云我巳久于无量劫来成佛亦如法
华成佛久远此岂非是大经中明过去常耶又法
华一两处说未来常者即寿量品长行中寄常住
不灭四字明之既其不灭益至未来又方便品未
来佛章世间相常住是也又下文云口唱真净大
法者此文出如来神力品是地涌菩萨所唱耳非
多宝也多宝只言如是如是释迦所说皆是真实
耳真实之义虽然不异真净大法而在文须分故
知玄签引文差误矣又释签解流通利益云迹门
冥利但见与记不云入位如分别功德品即是显
卷三 第 173c 页 X28-0173.png
也迹门菩萨至此复益及本门新得等者恐误也
以妙玄明流通益他而释签作正宗自益而解故
也又非化功归巳之义更请思之又下文云如下
疏中云速愿我如得如佛如者此文中有三个字
误一者疏字当为观字二者速字当为亦字三者
得字当为速字请将下文对之自见其误也。

妙玄云阿鞞跋致

此云不退转又下文云浮槎者槎锄加切水中浮
木也鸟迹成文而写字者即仓颉初观鸟迹而写
字也仓颉皇帝时史官也又伏牺时巳有文字也
蛛罗引丝等如金光明玄义中说之然彼释名有
五初通别乃至当体今此亦然何者妙法莲华经
通别具矣梵云萨达磨等此云妙法等翻译明矣
以草莲华喻妙法譬喻彰矣于中仍破光宅及他
师等岂非斥古喻法不周乎然后正喻本迹十妙
岂不例彼横竖喻法之具足乎又引经中优昙灵
瑞似于莲华岂非附文乎若附经文的云莲华者
如云名妙法莲华及众宝莲华等此亦标名弥可
信矣又云莲华非譬当体得名乃至云皆法理而
制事等岂非当体乎又问云定是法莲华定是草
莲华答定是法莲华等岂非例彼当体章后之料
简乎而彼云利钝两存今云被上中下根何曾异
哉又彼云从法立名非借世金以譬法等今云利
根即名解理不假譬喻等不亦同耶但今题目妙
卷三 第 174a 页 X28-0174.png
法是法莲华是喻复通当体当体乃是即法作譬
法理制事不假譬喻以拟法耳此约利根上机也
若以莲华拟于本迹十妙之法即是中下之钝根
也今解莲华既有法莲华及草莲华彼解金光明
亦有即法作譬以譬拟法但彼之法自指经文之
法性耳题目是事无法可指也故全法性作金光
明即法作譬类今法莲华法理而制事也以金光
明譬法性同今草莲华喻妙法也故今亦可义有
二途应须两存亲近疏远例亦有焉岂非莲华及
金光明虽通两解只一譬喻虽是一事须存利钝
即法作譬以譬拟法但彼附文以当体为亲近良
由彼经不以光明喻法性故但是今家以义推之
耳今此虽定是法莲华而附文云如优昙华此乃
以譬拟法为亲近也良由彼此题目单复有异所
以亲疏不同也世人不达妄说云云波利质多罗
此云园生树也亦作员字又作圆字故俱舍云圆
生树根深广五由旬香气殊妙枝条傍高广百由
旬其香亦遍百由旬理实圆生也或云间错庄严
言此树众杂色华周匝庄严也或云圆妙庄严也
少喻遍喻如大经者经有两文第五云少喻第二
十七云八喻少喻在八喻之外八喻具如火宅喻
文句补注中引之。

释签云伏牺造八卦

伏者以圣德伏物也牺者教人取牺牲也亦云包
卷三 第 174b 页 X28-0174.png
牺言取牺而包之也又云庖牺言取其牺牲以供
庖厨也八卦者乾坤震巽艮坎离兑也尚书序云
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
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神农造五谷

神农母曰女登有神龙首感女登而生炎帝人身
牛首班固云教人耕农故曰神农五谷者谷实也
五种成实名之为谷黍稷麦稻麻名为五也。

货狄造舟

世本云共鼓货狄造舟二人并黄帝之臣墨子曰
工倕作舟吕氏春秋曰虞姁作舟。

维父造臼杵

世本中说罗父造臼杵父音甫如云尼父尚父皆
男子之美称也。

蚩尤造兵

应劭曰蚩尤古天子也瓒曰孔子三朝记说蚩尤
庶人之贪者也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
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杀之。

黄帝造冠冕

黄帝少典之子也姓公孙名轩辕冠贯也所以贯
韬发也黄帝冠黄冠冕白虎通云辨之为言樊持
发也以爵韦为之与服志曰爵辨一名冤广八寸
长二寸。

容成造历
卷三 第 174c 页 X28-0174.png

世本云容成造历汉书律历志云黄帝造历尸子
云羲和造历。

岐伯造医

说文云巫彭初作医也。

隶首造数

算数也周礼有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切均
输方程嬴不足旁要世本云隶首作数。

皋陶造狱

尚书有皋陶谟一篇皋陶舜臣也。

嵇仲造车

右史考记云黄帝作车少昊时加牛禹时奚仲加
马周公作指南车。

伯益造井

说文云八家一井字须作井古者伯益之所作也。

蒙恬造笔

秦将蒙恬其先齐人也笔述也述事而言也案尚
书中候玄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时文写之曲礼
云史载笔士载言此则秦之前巳有笔矣盖诸国
或未之名而秦独得其名恬更为损益耳说文云
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

蔡伦造纸

后汉蔡伦字敬仲用树皮敞布鱼网为纸奏上皇
帝天下称焉。

未见造网人准例可悉
卷三 第 175a 页 X28-0175.png

周易下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
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
诸离注云离丽也罔罟之用必审物之所丽也鱼
丽于水兽丽于山世本云包牺臣芒所作也又下
文云莲房者尔雅云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巨-匚)+几]其本
蔤其华菡萏其莲实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注云
薏中心苦也的莲中子也莲谓房也茎下白蒻在
泥中者也别名芙蓉江东呼荷薏音忆华户爪切
蔤音密[蕸-(巨-匚)+几]音遐茄音加蒻而灼切荷茎入泥之处
也卷荷在心即的中薏也团圆盘屈即卷荷在心
也出㲉壳外者恐误应云出皮壳外也然此㲉字
通空谷苦角苦候三切若作入声则成两字重叠
若作去声则非鸟子须哺以是而知应云皮壳也
噞鱼检切喁鱼容切鱼口上下之皃也。

释大经意如止观第一记

经云譬如雪山有一味药在深丛下人无能见过
去有王造作木筒以接是药药乃从地流出集木
王既没巳其后是药或酢或咸或甜或苦或辛或
淡是药真味停留在山犹如满月凡人薄福而不
能得复有圣王出现于世以福因缘即得是药真
正之味经合喻云如来秘藏其味亦尔为诸烦恼
丛林所覆无明众生不能得见其一味者喻如佛
卷三 第 175b 页 X28-0175.png
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地狱乃至毗毗舍首
陀佛性雄猛难可沮坏辅行中云真味实理也在
山譬理在阴也。

郁伽长者

郁伽此云威德。

梵天初下如疏及止观第七记

大意如前广引注毕寻思可了无劳更云。

感通传

此是南山律行精明致感诸天共论此事委在传
中又下文云初法本又二者误也应云初散释又
二也句身味身者古人译经翻文为味味即是字
字能显于名句如味能显食咸淡也百法疏云一
名多名谓之名身一句多句谓之句身一字多字
谓之文身言文身者为名句依而显所表显有四
义一扇二相好三根形四盐如次能显风凉大人
男女及味也故喻文身能显于理古人以文为味
但是所显非能显也婆沙问曰何谓多名身答众
多名合聚故也岂非以聚释身乎婆蹉婆此云好
严饰摩祛婆此云无胜因陀罗此云光明千眼者
一时知千义断千事金刚身者身坚固也又云五
阴亦名颠倒等者章安云五阴是有漏故名颠倒
五阴是苦谛境故名苦谛又为念处所观故名念
处除色一阴馀四阴即四识住阴通内外名四食
今文阙之能通名道因阴实法有假名时众生体
卷三 第 175c 页 X28-0175.png
即无相名第一义身心慧之三修有为之解脱十
二因缘五阴为体五阴能成三乘之身馀文可见
言四食者揣食即今饭食可以分段故触食即依
报衣服强耎等思食即业食也识食即意也名诠
自性句诠差别具如文句补注中示又妙玄云起
自毫末等者老子德经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亦如文句
补注中辨又释签下文云何不专凭一理者何字
请依旧本作可字为定又下文云先且积者恐误
应云先正借也梵书十二字者曾问京师梵学笔
受彼虽写出一十二字然亦未委虚实故此不录
以待后贤寻之耳又下文云即具十妙者即字当
为色字也又云遍摄故不弃者应云遍摄故何所
弃无所摄故何所不弃引證中云者云字恐剩也。

故安师云译经有五失及三不易译梵为秦如嚼食
与人令人呕哕

符秦道安法师常山扶柳人姓卫氏家世英儒安
公每称译经者有五失三不易易音异或音亦又
以鼓切一者胡言尽倒而使从秦是一失本也二
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是二
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
或四不嫌文烦而今裁斥是三失本也四者胡有
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说文无以异或一千或五
百刈而不存是四失本也五者事以合成将更傍
卷三 第 176a 页 X28-0176.png
及反腾前辞巳乃后说而悉除此是五失本也然
则智径三达之心覆面所陈圣必因时时俗有易
而删雅古以适今时是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
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
俗是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大迦叶令五
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裁彼结集
之罗汉兢兢若此末代之凡夫平平若是岂将不
知法者猛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径三不易译
胡为秦可不慎乎罗什法师云天竺国俗甚重文
藻但改梵为秦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
人非徒失味乃令人呕哕也哕乙劣切呕乌后切。

一尘有大千经卷如止观第三记

前曾指示今重点耳。

无窄隘等如止观第六记

经云又解脱者无有窄狭譬如隘路乃至不受二
人并行解脱不尔如是解脱即是如来三藏观境
不能即事名为隘路故大经云声闻缘觉犹如隘
路不受二人并行色空相即故名为并灭色存空
故云不并灭色之空名为隘路也准旧本文在第
五记又妙玄下文云云何将实相證于因果者此
由古人解乘体通因果引普贤观因果是实相为
證而章安责古人不合引彼因果是实相之文来
證乘体通于因果之说故云云何将实相證于因
果释签解此恐误也又下文云慈悲是轩者讹略
卷三 第 176b 页 X28-0176.png
也应云是幰盖也又下文云网纪者白虎通云大
者为纲小者为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所以张理
上下整齐人伦也子者慈也慈应作孳孳者恤下
之谓也晡字但是申时餔字方是申时食也。

齐桓公正而不谲

论语宪问第十四云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
而不谲正义云此章论二霸之事也谲诈也晋文
公召天子而使诸侯朝之是诈而不正也齐桓公
伐楚实因侵蔡而遂代楚乃以公义而责包茅之
贡不入问昭王南征而不还是正而不诈也。

周公制礼

周礼仪礼并周公所作礼经三百威仪三千礼记
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也后儒各有损益子思
作中庸公孙尼子作缁衣汉文时博士作王制。

孔子删诗

古诗多矣仲尼删之上取商下取鲁凡三百十一
篇秦皇焚书亡其六篇今之存者三百有五毛公
作传乃谓毛诗也。

经谓五经七等九也

白虎通云易书诗礼乐曰五经也古者以易书诗
礼乐春秋为六经至秦焚书其乐经亡矣今以易
书诗礼春秋为五经焉唐章怀太子注后汉书云
书礼乐易诗春秋论语即七经也礼有周礼仪礼
礼记春秋有左氏公羊谷梁兼易书诗通而言之
卷三 第 176c 页 X28-0176.png
名九经也。

三坟

坟大也尚书序云伏牺神农皇帝之书谓之三坟
言大道也。

五典

典常也尚书序云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
五典言常道也。

古人书简等

古者杀青为简以韦编之编简成篇如今连纸为
卷也春秋左传序云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
巳文选注云大竹名策小竹名简木板名牍又云
六韬者周书篇名也或云秘谶也文武虎豿龙犬
故云六也天文者天有日月星辰以成文章也地
理者地有川原隰以为条理也东震等者具如周
易说卦中明之一卦生七者如坎震为屯艮坎为
蒙等也坎水良山震雷也八纯者乾也卦名者六
十四卦名也乾坤等是也卦系者系胡计切正作
系易有上下系词也象彖者六十四卦皆有之也
彖吐乱切断也断都乱切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
由之主故云彖也象者精象拟象也出意也言者
明象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也。

五行如止观第六记

五者金木水火土也行者为天行气也地之承天
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故也此起黄帝感玄女星
卷三 第 177a 页 X28-0177.png
精而说之也木者少阳主东方火者阳尊主南方
金者少阴主西方水者阴卑主北方土者大包主
中央而王四季也。

社谓后土稷谓后稷略如止观第六第十记

白虎通云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也为天下求福报
功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
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也五谷众多不可遍祭故
封稷而祭也周礼注云社稷土谷之神有德者配
食焉然而各以土地所生太社唯松东社唯柏南
社唯梓西社唯栗北社唯槐在第四记礼记王制
云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夏
桀无道置网四方殷汤圣君乃除三面如文可见。

张陵为大蟒所吞嵇康为钟会所谮而记传云得仙
谬矣

李膺蜀记云张陵后汉顺帝时人客学于蜀乃入
鹄鸣山中山在益州晋原县西也自称天师侮慢
人鬼即身受报汉嘉平末为蟒蛇所噏子衡奔出
寻无所畏负清议之讥诫乃假设权方以表灵化
之迹生縻鹄足置石崖顶谋事辨毕剋期发之至
建安元年遣使告曰正月七日天师升玄都东民
山獠蚁集关外云台治民等稽首再拜言伏闻圣
驾玄都臣等长辞荫接尸尘方享九幽方夜衡入
久之乃出而诡称云吾旋驾辰华尔各还所治净
心持行存师念道衡便密抽游罥鹄直冲虚空民
卷三 第 177b 页 X28-0177.png
獠愚戆佥言登仙魏志云张鲁字公祺祖父陵客
蜀学道在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陵受
道者出米五㪷世号米贼陵死子衡传业衡死鲁
复传之陵为天师刘焉传云陵为蟒蛇所螫弟子
亦相次喂蛇却云白日升天欺诈妖妄传记所明
也晋书云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少有奇才博览
经籍拜中散大夫魏志云钟会字士秀颖川长社
人繇之少子也少敏慧夙成为秘书郎迁镇西将
军钟会有憾于嵇康时吕安兄巽奸通安妻巽为
大将军长史遂搆诬将害安钟会为大将军所善
会因劝大将军诛康与吕安同罪又谮云嵇康卧
龙也其后嵇康与吕安俱斩于东市神仙传中乃
云得仙不亦谬乎。

长爪缘如止观第五记

大论云有一梵志名曰长爪亦号先尼亦名婆蹉
亦名萨遮迦亦名摩揵提计一切论可破一切语
可坏一切执可转故无实法可信可敬难世尊云
一切论可破佛以一句责之云汝见是忍不思惟
良久不得一法入心乃云沙门置我二负门中若
我答忍是负门粗众人皆知云何自言不忍而今
言忍若我答言我见不忍是负门细人无知者即
答佛言是见亦不忍佛言不忍是见将何破他长
爪于是得法眼净勤学爪长无暇剪之故云长爪
此文及辅行文简略难见文句云长爪语佛言一
卷三 第 177c 页 X28-0177.png
切法不忍忍即安义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安
耳佛问汝见是忍不馀如今文可见也又上文云
论力者梵志名也而若者若字训汝或当为各字
也又妙玄云有非有非无为有者准止观中乃是
具足四句有句中第四句耳无非有非无为无者
乃是无句中第四句耳又云此之无量相故云相
入者恐讹略也更请详之。

一指二指等如止观第五记

大经第八迦叶问佛云何佛性难见难入佛言譬
如百盲为治眼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
决其眼膜以一指示之问云见不答云不见二指
问之亦言不见三指问之答云少见经合喻云无
量菩萨虽行六度乃至十住犹未能见如来说巳
则便少见此乃别教十住所以未见章安疏云即
以三谛而为三指初指譬真谛则不见性故云不
见二指譬真俗二谛亦不见性故云不见三指示
之譬一谛三谛名为见性故云少见即圆十住金
錍如教是故云也。

张仪等

文出史记列传今云世家者误也鬼谷在颖川阳
城因人居故乃云鬼谷先生耳六国时纵横家也
秦系而诫者诫门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数日后
而乃见之乃坐于堂下也慧王慧当作惠字也檄
胡狄切符檄也二尺书也皎也喻彼使皎然也背
卷三 第 178a 页 X28-0178.png
踪者哀王倍从约而因仪请成于秦仪归相秦三
岁而哀王复背秦也范蠡文在史记世家今云列
传者误也世家子弟世世有禄秩家也初句践兵
败栖于会稽此耻也后灭吴蠡乃请诛以昔兵败
句践见辱于会稽故自请诛也间行者间字去声
颜师古注前汉书云间空也投空隙而行不公显
也间道间出微行亦然也投间空隙私出故也若
微贱者故云微行也后汉书云间语注云私也正
于陶者正当作止陶即定陶也居无何者居无几
何也颜师古注前汉书云无几何者言无多时也
几居岂切熊渠次飞者汉书云佽飞射士注云佽
飞官有一令九丞在上林苑中结矰缴弋凫雁岁
万头以供祀宗庙也又取古勇人以名官若熊渠
之类也佽便利也取其便利轻疾若飞故云佽飞
也秦左弋官武帝改名佽飞也佽亦作次飞亦作
非吕氏春秋云荆有勇士次非也中庶人者应作
忠恕字论语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巳矣学数者学
小乘数论也善地则弹中者善地论人则弹中论
师也是门无碍等者大品云世尊是门利根菩萨
所入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中根菩萨散心菩萨
亦可入是门无碍若菩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懈
怠少精进妄忆念乱心者所不能入精进不懈怠
正忆念摄心者能入如喜见城千二百门者大论
云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其城七重名为喜见
卷三 第 178b 页 X28-0178.png
九百九十九门一一门边皆有十六青衣鬼神守
护三藏观生空得道三藏观生空得道巳者恐剩
上句也。

石中有金如止观第六记

尼犍经中王名严炽有大萨遮来入其国王出远
迎乃为王说大王当知依烦恼身观如来身何以
故此身即是如来藏故一切烦恼诸垢藏中佛性
满足如石中金木中火地中水乳中酪麻中油子
中禾藏中金模中像孕中胎云中日是故我言烦
恼之中有如来藏又云佛藏十喻为有者文在方
等如来藏经佛即如来也十喻者一未敷华二萎
华三密蜂四粳粮五金在不净六贫家有宝七庵
罗果八毙物裹金九贫女怀贵子十冶铸真金像
然此两经十喻皆是有门耳。

力士额珠如止观第三记

经云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
馀力士角试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
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其处有疮即命良
医时有良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
入皮即便停住是时良医寻问力士卿额上珠为
何所在力士惊答大师医王我额上珠乃失去耶
是时良医慰喻力士汝今不应生大愁苦汝因斗
时珠入体中今在皮里影现于外是时力士不信
医言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疏
卷三 第 178c 页 X28-0178.png
解此云佛所统处名曰王家大力士者以譬众生
有降魔外之力用也其人眉间喻中道也理性圆
净名金刚珠遇缘起惑名为相扑乃以身见触中
道体名为抵触而其正理在断常内名没肤中机
召于佛名命良医圣智达知名知入体理性虚通
名现于外镜譬圆经照信心面文明理显谛信明
了。

六十二见如止观第二第五记

前巳指示今重更耳。

修陀

未知翻译。

六群

南山云以本六人同共朋从游处即以为号多论
云二人善解算数阴阳说法论议而性多欲难途
跋难是也二人深通射道善解毗昙而性多痴迦
留陀夷阐陀是也二人善于音乐种种戏笑说法
论议而性多嗔马师满宿是也五人是王种迦留
陀夷是婆罗门种。

八十八使如止观第五记

前巳曾指。

妙玄云须跋陀罗

此云善贤又上文云如中论下两品者中论前二
十五品申大乘三教后两品申三藏小乘生灭因
缘破六十二见也又云通修论三十七者即相生
卷三 第 179a 页 X28-0179.png
道品也苦下空无我二行为空也无常及苦二行
为无作也十二禅等者等其九想背舍等也三番
缩观者即中上二忍及世第一也故智妙中以财
易钱以钱易金以金易珠即喻此也大树不宿怨
鸟文出大论如辅行第七引之雪山毒草药王文
出大经也三十七品是宝炬陀罗尼文出大集经
耳妙玄又云离十相故名空三昧等释签引大经
解十相者玄签之文恐误也经中自明无相三昧
无有十相耳言十相者谓色声香味触生住灭男
女等十也今文欠一声相剩一异相也经明空三
昧乃云于二十五有不见一实耳无作三昧乃云
二十五有不作愿求耳又第二十五卷明大涅槃
远离十相谓生老病死色声香味触无常等十也
无垢称王即维摩诘耳。

释签云示人无诤如止观第六记

大论云佛法有二一者诤处二无诤处馀经巳说
诤处今欲示人无诤处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然大论中本斥三藏以为诤法即以衍门为无诤
也佛教本意示人无诤诤者人过何关法乎但三
藏门拙故易生诤。

冥初生觉如止观第七记

在第十记前巳指引外道之智八万劫前冥然不
知故云冥也但见最初中阴初起以宿命力恒忆
想之故云初也从此生觉故云生觉也从觉生我
卷三 第 179b 页 X28-0179.png
心等。

周璞郑璞如止观第十记

璞者玉也郑重玉璞若有得者与其厚赐周人闻
之规其厚赐周人风俗乃以死鼠而为玉璞以将
诣郑郑人笑之其人悟巳答郑人云楚人凤凰其
实山鸡以其楚王重凤故其不识凤者路行见担
山鸡人乃问之曰此何鸟也担者知其不识乃戏
之曰此凤凰也其人闻之买以上王得之便死楚
王闻之愧而召问王亦谓实乃以十万而赐之。

以地人释地义偷安庄老如止观第五记

恶魔比丘退戒还家誇谈庄老以佛法义偷安邪
典押八万十二之高就五千二篇之下以道德逍
遥之名齐于佛法解脱之说非但古然今时甚有
皆将儒老比齐吾教播在笔舌孰能辨之悲夫又
云泾浊渭清者误也应云泾清渭浊也。

三德纵横如止观第三中

小乘师说般若种智巳圆果缚尚在解脱未具身
犹杂食一优二劣譬之横川走火又云先有相好
之身巳得种智般若后灭身智方具解脱既有上
下前后譬之纵三点水大乘师说法身是体本自
有之了因般若无累解脱此二当有隔生跨世此
则名纵又云三德无前无后一体具足以体从义
而有三异此乃体横而义纵耳。

二轮二翼如止观第五记
卷三 第 179c 页 X28-0179.png

驰二轮而致远譬定慧之横周鼓两翅而高飞喻
定慧之竖遍所以车有二轮则能远载鸟有二翅
堪任飞升又妙玄云即空故方便净者恐即空故
是圆净涅槃耳又释签云言该摄者者若牒玄文
则该摄字应作巧脩字也又云约行相摄者应云
约位相摄也。

一止等如止观第三文

前曾指引。

止观记具注解

长者喻佛诸牛喻教色有种种随其机也同共一
群理一也付放牧人弘教也令逐水草被机也唯
为醍醐常住也不求乳酪人天二乘也𤛗巳自食
弘者自益也长者命终佛入灭也为贼抄掠盗佛
教法也无有妇女无慈也得巳自食利养也当误
何计而得之耶钦慕也我等无器非根也无安置
处持戒非常住本也可以盛之人天阴果也虽有
盛处不知钻摇浆犹难得况复生酥无定慧方便
名不知钻摇似道尚难况复真常乎加之以水起
见也一切皆失起见堕恶失人天果也彼文先明
横竖等者辅行云若望偏乘名横名竖若不思议
非横非竖又圆十乘自明横竖如初妙境穷实相
底名竖包十法界名横乃至离爱入住名竖不著
似法名横又妙玄云取理难当者当字去声理非
难易难易在人耳得其门则易不得则难矣又云
卷三 第 180a 页 X28-0180.png
所通是别圆者若准玄文所通但在于圆耳以是
圆接通别故也笑而拾去者拾字应作舍字也。

三藏生法二空如止观第六记

空于我所名为法空空于我人名众生空如云是
老死谁老死若说无谁老死是名生空无是者死
名为法空乃至无明亦复如是。

迦罗迦镇头迦

章安云并未见翻但应知是甘毒二果耳六卷云
迦留治牟也。

快马见鞭影如止观第五记

前巳指引。

阇提首那

未见翻译又妙玄云何无差别者何字误也应作
则字又释签云次二句句释者多一个句字也又
云初释简宗体者释字合在初字之上也又云纵
容者纵字合作从字七恭切又云将陪者陪加也
助也又云次破用权实及名为宗可见者恐多及
名两个字也又云次诸经下辨诸部中因果不同
初大品等者此又脱落应于不同字下更云初文
又三也又云答中三标列释者应云答中二初标
次列释也又云二者从复次去于圆自为四句者
误也应云从圆渐者初入此圆巳去于圆自为四
句也复次巳去但是重明圆家自论之四句耳又
云亦以初文以为初句次从初发心住进修二住
卷三 第 180b 页 X28-0180.png
为圆渐者亦误也何者偏圆相对论四句乃以渐
圆为初句耳若于圆家自论四句则以圆渐为初
句渐渐为第二句渐圆为第三句圆圆为第四句
故妙觉位亦名渐圆亦名圆圆也又妙玄云渐圆
三句者应云圆渐三句也又云远疑者应云近疑
也上来所注请细对当文之前后也。

远师

慧远法师姓贾氏雁门楼烦人师事弥天道安法
师安常叹云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卜居庐阜三
十馀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春秋八十三而卒。

龙师印师

齐朝京师中兴寺僧印法师姓朱寿春人依庐山
慧龙法师咨受法华龙师亦是当世名匠印师虽
学于众典而偏以法华著名乃讲法华二百五十
遍年六十五卒。

汉顺帝时等

此一段文颇有讹略今具引本文后点讹略按后
汉书列女传云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
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
迎婆娑神溺水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啼
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
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注云
娥投衣于水祝曰父尸所在衣当沉衣乃随流至
一处而沉娥遂与衣俱没会稽典录云上虞长度
卷三 第 180c 页 X28-0180.png
尚弟子邯郸淳字子礼时甫弱冠而有异才尚先
使魏朗作曹娥碑文成未出会朗见尚尚与之饮
宴而子礼方至尚问朗碑文成未朗辞不才因试
使子礼为之操笔而成无所点定朗嗟叹不及遂
自毁其草也案元嘉年即后汉第十桓帝之时也
今云顺帝恐误也顺即第七帝耳度徒故切姓也
尚名也有息等皆讹略也喈音皆至后汉时者应
云汉末即第十二献帝之时也杨脩字德祖后为
曹操所杀也史记孝女传者即后汉书列女传也
肝应作盱况于切迎伍君者迎婆娑神耳邯郸者
复姓也淳者名也黄绢是色丝即绝字也幼妇是
少女即妙字也外孙是女子即好字也斋臼是受
辛即辞字也乃是绝妙好辞耳又下文云次文次
如文者应云初如文也又下文云师子后跳即未
来者恐误也准文句中师子譬现在又奋迅将前
乃表未来耳将前岂非前跳乎又妙玄云慕觅弘
经下方出现慕觅弘经下方出现者此中多两句
剩八个字也。

妙玄云阡陌

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又释签云第五会二品及三
十七品者若准下文应云三品及三十九品也又
下文云宿慧益多者慧字应作世字。

增一

从一事增至十事也。
卷三 第 181a 页 X28-0181.png



集一切中经也。



集比丘比丘尼诸天帝释等杂事也。



集一切长经也。

三修

有邪三修劣三修胜三修邪即外道所计常乐我
也劣即小乘所修无常苦无我也胜即大涅槃常
乐我也。

十仙

十仙外道也一阇提首那二婆私吒三先尼四迦
叶五富那六净梵志七犊子梵志八纳衣梵志九
弘广十须跋陀罗。

三十六问

即是经中云何于此经等偈是也梁武帝云有三
十二问河西云有三十四问中寺安云有三十五
问开善云有三十六问光宅云有三十七问章安
依河西云三十四问耳今云三十六问者依开善
也增减在人无劳苦诤。

五行

从病行品巳去等文是也。

十功德

从高贵德王品去是也。
卷三 第 181b 页 X28-0181.png

筌[(ㄇ@(企-止))/弟]

筌取鱼器也[(ㄇ@(企-止))/弟]兔网也作此蹄字足也庄子外物
篇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所以忘筌蹄者所以在
兔得兔所以忘蹄陆德明云筌香草也可以饵鱼
或云积柴水中使鱼依而食焉一云鱼笱也蹄兔
罥也又兔弶也系其脚故曰蹄罥古县切弶巨亮
切今家意者作此蹄字依俗之说也说文作[(ㄇ@(企-止))/弟]若
言蹄是足者能诠不成若言蹄是迹者其义亦疏
寻迹得兔义岂然乎。

释签云近代巳来读山门教者仍有此说误哉

清凉观师有兹说也彼华严钞云今此翻明法华
劣此彼是一家此有三家一不同也彼之一家但
是声闻此之三家是佛菩萨二不同也彼唯三请
此有五请三不同也彼唯因人请此有佛请四不
同也乃至广说如彼疏钞当如观师虽学天台不
得意故有兹形斥具如文句补注中辨又新华严
第八十卷普贤以颂说佛功德佛智广大同虚空
普遍一切众生心随众生心种种行令其所见各
不同或见释迦成佛道巳经不可思议劫或见今
始为菩萨或见始生或见灭今谓但是今日初成
有机自见经于不思议劫非谓便见久远本成所
以但言成道不思议劫亦无本行菩萨道之言及
以实成久远之语故未可同法华本门久成长寿
故知但是一机或见初成佛道即短而长是故巳
卷三 第 181c 页 X28-0181.png
经不思议劫亦无拂迹仍存始成若不尔者至法
华中河所拂耶故法华中弥勒等四请如来四诫
之后方谈久成岂华严中不请不诫而普贤因人
辄拂如来之果迹耶又复经中皆言或见斯是如
来不思议力令诸众生各见不同各见不同岂非
秘密故法华前密论如来成道巳经不思议劫亦
无所妨但未显露故知显露拂迹显本唯在法华
寿量品中故知密见自是一边不可便滥通途大
体故天台解寿量品云下方菩萨本目所化皆不
执近若乃他方旧住菩萨俱有二种一从法身应
生者往世先得无生或巳发迹显本设未得闻报
尽受法性身于法身地自应得闻长远之说故知
应生不执近也二者今生始得无生及未得者咸
有执近文句记云不同界内经历五味跨涉本迹
七请五诫方乃得闻以见一分法身理合得闻长
远今普贤云或见成道不思议劫有何不可耶又
复华严后分至于法华涅槃设使成道久远巳经
不思议劫亦何乖爽故金光明文句解空品云若
指般若则此经非方等摄若不指般若诸经不广
明空义此复云何答诸经前分结集人应作次第
而其后分皆摄入前例且举一以类诸如方等陀
罗尼经次第在法华前而经中云先于灵山巳为
声闻授记岂非方等至于涅槃以此推之言次第
者是前分也互相指者是后分也结集者以后分
卷三 第 182a 页 X28-0182.png
明义气类若同向前集之或者不知言乖次第实
不乖也金光明经是方等后分故指般若为巳广
说空无妨也若其然者大佛顶首楞严经云波斯
匿王年六十二又云是名妙莲华定性声闻及诸
一切皆获一乘寂灭场地岂非亦是方等后分经
耶人不见之尤多异说清凉观师初学天台所见
既僻乃遭荆溪诸文破之而清凉师遂弃天台却
宗贤首虽复遵禀天台止观而反斥于天台判教
岂不教观胡越解行矛盾哉故清凉云经云成道
不思议劫举此以遮天台之谬谓彼学者多云华
严虽则玄妙而有二事不如法华一兼别义是故
不说声闻作佛二说如来始成正觉不说本师寿
量久成故今疏中指此经文即是华严说久成处
若以此后不该于前则法华寿量不能废于我始
坐道场于三七日中思惟等迹也不说声闻作佛
者约不共义既无厌舍曾何弃之况一成一切成
无一众生不具佛智今谓清凉虽学天台深不见
于天台之道所以弃背妄生讥毁以惑未学天台
教者是可哀也善财未见弥勒普贤文殊之时行
布宛然岂非兼别二乘不闻何况受持故虽在座
如聋如瞽何曾授记若谓授记应问作佛名号及
劫国等何所谓乎且法华前诸部中圆显实是同
何曾不明二乘作佛但不彰灼对二乘说耳又复
何曾不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智何得约此而为难
卷三 第 182b 页 X28-0182.png
耶显实虽同开权局此何得引于诸佛菩萨不厌
不舍二乘为难耶佛虽不厌舍而二乘未悟故至
法华中方开悟作佛是以法华前佛意无所隔但
说时未至故有兼带等清凉不知此妄斥天台师
此义若不辨天台宗须坏故今述祖道以对于清
凉后贤或览之无谓余狂简馀如上下文此不委
说也况大唐灵感传天神谓南山云但说六度等
行即入华严但是授声闻记作佛即入法华天神
面于佛前亲承斯旨清凉何得建立华严授二乘
佛记显如来远本岂非乖戾之甚乎问何以得知
清凉观师元学天台答大宋僧传云五台山清凉
寺澄观于大历年中诣苏州湛然法师习天台止
观法华维摩经疏等云云又下文云四请三诫者
应云四诫也又下文云三结归文二结劝者误也
应云三结归文三结劝文并可见也。

及疏文中广以十义

一始见今见二开合不开合三竖广横略四本一
迹多迹共本独五加说不加说六变土不变土七
多处不多处八斥夺不斥夺九直显真实开权显
实十利根初熟钝根后熟前文中云摩诃袒持此
云大秘要。

妙玄云卢舍那

此云净满又云光明遍照。

释签云高丽
卷三 第 182c 页 X28-0182.png

丽吕支切东夷国名也论语云子欲居九夷正义
云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臾六索家
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今家学者多有不晓故特
示之。

三论

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梁武敕十人止观诠等

摄山止观寺僧诠法师也大乘海岳声誉远彰其
馀九人未闻其号。

兴皇伏虎朗

陈朝杨都兴皇寺法朗师也姓周氏徐州沛郡人
母刘氏梦神人乘楼阁入怀梦中如言身与空等
因而有孕朗公以梁大通二年于杨都宝志禅师
受诸禅法又于诠师禀受智论中百十二门论并
华严大品经永定二年奉敕住兴皇寺春秋七十
五太建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中夜而卒。

栖霞得意布

陈朝摄山栖霞寺慧布师也师事僧诠听三论等
学徒数百翘楚一期洞达清玄妙知论旨皆无与
上时人号之为得意布亦言思玄布诠师讲解听
者犹迷每有客问必待慧布而答之也布师以陈
祯明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卒终后屈三指。

长干领语辩

长干寺玄辩法师也。
卷三 第 183a 页 X28-0183.png

禅众文章勇

陈郡杨都大禅众寺慧勇师也姓桓母张氏梦登
佛塔获二金菩萨俄育二男并幼而入道长则慧
聪次则慧勇勇依灵耀寺则师为和上后依诠师
受学住大禅众寺春秋六十九初僧诠受业朗公
玄旨所明唯存中观自非心会析理何能契此深
言而顿迹幽林禅味相得及后四公往赴三业资
承诠公命曰此法精妙识者能行朗等受旨不敢
厝言及诠公化往四公放言各擅威容也又下文
云若法相宗徒者徒字应作途字故金錍云一家
宗途也今此即是一家所用法相宗旨大途多依
大论故也。

妙玄云虎丘山岌师

虎丘山在苏州岌师未详氏族。

宗爱法师

未详氏族。

庄严旻师

梁朝杨都庄严寺僧旻法师姓孙吴郡富春人七
岁出家住虎丘山为僧回弟子从回受五经一闻
能记安贫好学与法云法开等学于柔次二师夕
则合帔而卧日乃假衣而行大明数论统究经律
柔次二师于普弘寺共讲成实旻于末席论议词
旨清辩致言宏邈次公放麈尾而叹云老夫受业
于彭城精思此之五聚有十五番以为难窟每恨
卷三 第 183b 页 X28-0183.png
不逢勍敌必欲研尽自至金陵累年始见竭于今
日矣且诚思之晚讲当答及晚上讲才复数交词
义遂拥次公动容顾四座云后生可畏斯言信矣
时灵根寺道超勤学愿如旻师忽梦人云僧旻法
师毗婆尸佛时巳能讲说君今始习云何等也著
论疏百有馀卷年六十一大通八年二月卒。

定林柔次二师

定林寺僧柔法师姓陶丹阳人精勤戒品委曲禅
慧方等众经大小诸部皆悉洞明年六十四卒京
师谢寺慧次法师姓尹冀州人师徐州法迁志而
无倦超然孤拔于时智藏僧旻等并依次公请业
年五十七。

开善

开善寺也。

佛驮三藏学士光统

慧光法师姓杨定州人也年十三从佛陀禅师受
三归佛陀异其眼光外射遂度出家乃名慧光初
习毗尼后弘经论任国僧都转为国统故云光统
也。

耆阇廪师

钟山耆阇寺安廪法师姓秦氏二十五出家听嵩
高少林寺光公十地一闻领解顿尽言前又受禅
法悉究玄门陈永定年敕住耆阇寺年七十七至
德元年卒。
卷三 第 183c 页 X28-0183.png

北地禅师

或谓罗什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
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后魏菩提留支云如来
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

出异解竟

吾祖之后更有诸家判教不同今辄录之陈真谛
三藏立二教一渐二顿渐约渐悟菩萨大由小起
具有三乘之教名之为渐即涅槃等经若直往顿
机大不由小起唯菩萨乘如华严经唐海东新罗
国元晓法师造华严疏立四教一三乘别教如四
谛教缘起经二三乘通教如般若经三三乘分教
如璎珞梵网经四一乘满教如华严经唐吉藏法
师立三教一根本法轮教即华严经二枝末法轮
教即三乘等于后所说三摄末归本法轮教即法
华经唐江南印法师立二教一释迦经名屈曲教
以逐根性随计破执故二平道教即舍那经以逐
根性自在说故唐波颇三藏立五教一四谛教即
四阿含经二无相教如般若经三观行教谓华严
经四安乐教即涅槃经五守护教即大集经护正
法故唐三藏及慈恩基法师依解深密经立三时
教引彼经云胜义生菩萨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
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
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而
亦有上未为了义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
卷三 第 184a 页 X28-0184.png
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以隐密相转正法
轮虽更甚奇是亦有上犹未了义世尊于今第三
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本
来寂静以显了相转正法轮最为希有名真了义
准此经文阿含等经为第一时总密说有不明有
者有何性耶大般若等为第二时总密说空不明
空者亦空何性华严等经为第三时显了说有有
依他圆成显了说空空所执性又金光明三种法
轮谓转持照又大涅槃医师服乳亦有三时今依
新经顿教大乘但唯一时约渐次故有此三时又
云随机判教等云云唐贤首藏法师立五教一愚
法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
乘指阿含等经始教亦名分教以深密经第二第
三时中同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所以合之以为
一教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始有不成佛故
立为分终教亦名实教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
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复
名为实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
次而说准思益经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
一地楞伽亦云寂灭真如有何次第圆教明一位
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
主伴具足巳上诸师判教依天台宗则无取焉当
今之世盛流布者唯慈恩贤首二家耳原夫性相
二宗本自西域那烂陀寺同时有二论师一名戒
卷三 第 184b 页 X28-0184.png
贤二名智光戒贤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护法难陀
依深密经瑜伽等论立三时教即是唐朝奘三藏
及慈恩基师之所用也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
树近依青目清辩准般若经中观等论亦立三时
教以无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在鹿苑说小乘
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时为彼中根说法相大乘境
空心有唯识道理犹未全入平等真空第三时中
说无相大乘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清凉
观师云然此二家明三时教并不能断一代时教
以各有据互相违故以深密等经未居最后故且
约一类之义故分三耳若以天台之意观上二家
三时之教一者时不整足二者判教未周三者定
执一经非诸大教况一代之旨五时之义施开废
等岂彼留心哉清凉观师元讲天台后依贤首以
彼五教和会天台四教云愚法小乘即天台三藏
始即通教终即别教圆教则同又云天台所以不
立顿教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
显绝言别为一类即顺禅宗也余谓贤首五教岂
同天台四教耶如三藏指鹿苑方等中小乘等岂
同贤首独指四含耶又彼但云人空此具人法二
空岂得同耶若谓四教绝言即是顿者此大不可
何者四教绝言之理理具真中及以权实彼立顿
教自是大乘那得同耶又彼圆教自指华严岂同
天台五时之中唯除鹿苑显露无圆彼妙此妙无
卷三 第 184c 页 X28-0184.png
二无别耶然贤首虽用五教至于撰述深赞天台
乃是升堂入室之者位次著明曾无形斥但由观
师自立华严以为顿顿以法华经而为渐圆又以
华严圆融行布无二无别违背天台所立义耳况
彼全用天台深义如坐禅仪式安心行门三谛三
智之谈三德三观之说诸佛不断性恶众生不断
性善具德真如融通妙理举一即三以三为一身
土互融依正不二大事因缘如是等义莫不引之
以为心要至于圭峰不本师祖于禅源诠及诸疏
钞妄生排斥评品天台有识观之能无嗟悯学今
宗人不得其意却谓终教是今圆俗顿教是今圆
真圆教是今圆中呜呼谬矣如何将今三谛对彼
三教乎识者自知不能破也大宋僧传宁僧录等
立三轮教一显教轮谓诸乘经律论也以摩腾为
始祖二密教轮谓瑜伽灌顶五部护摩三密曼拿
罗法也以金刚智为始祖三心教轮直指人心见
性成佛谓禅法也以菩提达磨为始祖即以心传
心也今谓若尔且华严等诸大乘经何尝不直指
人心见性成佛耶宁公识见太是浅末幸希后德
试为详之。

是老死等如止观第六记

前巳引之。

如食檀耳

章安云若见佛自行乞食到纯陀舍食檀耳羹中
卷三 第 185a 页 X28-0185.png
夜入灭兴向双林以火焚身而入涅槃此是小机
所见。

迦留陀夷

此云粗黑非时入聚落为俗打杀埋马粪中后出
入灭作结戒缘起也。

佛性有五种名如止观第三意仍少别

大经二十五云一切众生皆悉有于首楞严定亦
名般若亦名金刚三昧亦名师子吼亦名佛性彼
證止观义兼三德故云意仍少别也。

生身乃至九恼

大论云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罗汉亦被谤二
旃遮婆罗门女系大圬作腹谤三提婆达多推山
压佛伤足大指四迸木刺脚五毗留璃王兴兵杀
释种佛时头痛六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
麦七冷风动故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罗门聚
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
破竹索三衣禦寒又复患热若准兴起行经乃有
十恼一孙陀利谤二奢弥跋谤三头痛四骨节烦
疼五背痛六木锵刺脚七达多掷石八婆罗门女
旃沙谤九食马麦十六年苦行大论音云釬圬杅
皆非应作盂盆也。

均提沙弥至如止观第四记

后人寻之第九记云三学之中非但慧道经生不
失戒定亦然何者戒是有为色法定是有为心法
卷三 第 185b 页 X28-0185.png
命朽之时形俱无作戒体虽谢无作戒业得得不
灭以随业道至未来故小乘事法尚至未来又下
文云乳[豸*童]等者[豸*童]应作湩竹用切又多贡切乳汁
也𤛓古候切取乳也与汝作乳种者应云汝与我
乳湩也蜎狂兖切尔雅云蜎蠉井中小蛣蟨赤虫
也蠉香兖切蜎应作翾亦作蠉许缘切小飞也蠕
而允而兖二切动也喜出息偿钱毕复触他人者
常喜出钱外人来从就其举钱日月适至便乃责
息他偿钱毕复谩抵人言未毕也坐此者坐字慈
卧切被罪也言出息者如子息也子息者气在人
身中所禀以生也今人出钱生子亦云息者例此
故也又下文明爪上土引大经三十一云者华严
之中既将少许之土与大地之土而为校量故知
十地菩萨之法不可比佛也又云华严甚深但为
今序者应云无量义甚深也。

八千声闻得授记别如止观第七记

大涅槃云譬如暗夜若诸营作一切皆息其未讫
者要待日明学大乘者要待无上大涅槃日是经
出世如彼果实多所饶益安乐一切能令众生见
如来性如法华中八千声闻得受记别即持品中
八千人也。

毗舍遮

此云啖精气啖人及五谷之精气也亦云毗舍阇。

富单那
卷三 第 185c 页 X28-0185.png

此云臭鬼中之胜者又云主热病鬼。

于诸如来常如止观第七

前曾指引。

八大声闻

舍利弗目连迦叶空生满愿离越那律阿难。

八大菩萨

文殊师利不虚见宝英弃诸恶趣弃荫盖光世音
辩积超度无虚迹。

提谓

诸师咸云此是伪经今谓天台灵山亲承岂引伪
经误人者哉三宝录云旧录别载有提谓经一卷
与诸经语同但昙靖加足五行五方用石糅金致
成疑耳今以一卷成者为定其昙靖于北台撰提
谓波利经二卷文云东方太山汉言代岳阴阳交
代故云代岳于魏世出应云魏言乃曰汉语不辨
时代此一妄也太山即此方言乃以代岳译之两
语相翻不识梵魏二妄也。

六因四缘如止观第八记

俱舍云能作及俱有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许
因唯六种大论云六因者所作因共因自种因遍
因相应因报因四缘者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
新译次第缘名等无间缘缘缘名所缘缘馀二名
同又云若俱舍因缘五因性等者俱舍云因缘五
因性此中性者是缘种类于六因中除能作因所
卷三 第 186a 页 X28-0186.png
馀五因是因缘性六因如向所列。

大品十喻如止观第五记

大论第七云一如幻二如焰三水中月四虚空五
如响六如城七如梦八如影九如镜像十如化又
下文云有二十一字者但有二十字耳。

一切法趣如止观第二记

如前指引。

下佛答中仍云菩萨不应食肉故知仍存小教中开

此判恐误何者彼经佛答经文具云一切诸肉有
无量缘菩萨于中当生悲悯不应食之所谓众生
从无始来生死轮回曾作父母兄弟眷属云何于
中取之而食乃至云我若听许声闻食肉我则不
名住慈心者我于诸处说遮十种许三种者是渐
禁断令其修学今此经中自死他杀凡是肉者一
切悉断大慧我不曾许弟子食肉亦不现许亦不
当许大慧凡是肉者于出家人悉是不净若有痴
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
所覆必当永堕不饶益处大慧二乘菩萨尚唯法
食岂况如来乃至偈中云食肉无惭愧生生常颠
狂诸佛及菩萨二乘之所嫌象腋与大云涅槃胜
鬘等及此楞伽经我皆制断肉先说见闻疑巳断
一切肉四卷十卷楞伽经文大意是同但是其文
有广略耳故知楞伽与涅槃经同断三乘不应食
肉非谓楞伽但制菩萨不禁二乘故知今云存小
卷三 第 186b 页 X28-0186.png
教开则是误矣以诸大乘并皆不许三乘食肉故
也又下文云除化乐者若准梵网至化乐天说十
禅定乃至四禅并皆说法故也。

又八术如止观第八记

大经云复有明医晓八种术从远方来章安云有
十种医谓圆初心中心后心三教菩萨两教二乘
断结外道苦行外道空见外道八术一治身二治
眼三治胎四治小儿五治疮六治毒七治邪八知
星内合佛知八正道能治八倒之病也又三达五
眼名为八术又云常乐等四及非常非无常等四
总成八术者恐误也应云无常等四及常等四也
中道双非八倒皆破故云非常非无常等复能双
照二用宛然故云能常能无常也今明双照故云
八术也若指双非即是八术之体耳又下文明二
鸟双游引涅槃疏其间颇有讹略今粗点出馀如
疏中不具引也今文云无量中一下应更添云非
一非无量而一而无量也今文云问为凡与圣共
等者误也应云问为凡与凡共行圣与圣共行凡
与圣共行也今文云二解不分者应云不明也今
文云事理相即者应云即事而理即理而事也今
文云凡共圣等如前三句者应云凡凡共行凡圣
共行非凡非圣共行约人约法分别俱成也是则
与前三句不无小异也又引净名云无慧方便缚
名爱见悲等者准彼经中无方便慧缚即爱见之
卷三 第 186c 页 X28-0186.png
心成就众生耳无慧方便缚即住三毒而植德本
耳有方便慧解有慧方便解翻此可知。

妙玄引涅槃初成道等释签中云且借秘密

余尝读涅槃疏与此大异疏云旧解坐道场亦曾
问者或言是华严中译经不尽其文未至或言是
偏方不定教文亦不来或言是秘密教非显露摄
义皆不然今明坐道场乃是元初圆满始坐非方
便道场正对过去之问非一化之始也上皆疏文
若尔今云秘密不亦违耶不然凡消经文为正引
用从傍应以疏文为正玄签引类为傍其例实多
亦无大过。

龙宫三本

观师云一略本即今所传八十卷及旧译六十卷
是此是十万偈中之略译未尽故二下本经即摩
诃衍藏是文殊共阿难于铁围山间结集此经收
入龙宫龙树菩萨往龙宫见此大不思议经有三
本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诵出流传于世
西域记说遮拘槃国此本全也三中本即彼所见
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四上本有
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
此上二本非人心力所持故不流传五普眼经即
海云所持以大海量墨须弥笔书此普眼法门一
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
不得少分此经前后三译第一第三具如今文第
卷三 第 187a 页 X28-0187.png
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
照于西京太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
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
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
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案
善财顶十五行经依六十卷为定又罽宾三藏般
若译成四十卷。

于阗

亦云瞿萨旦那此云地乳其王是毗沙门王像欲
剖出不饮人乳神像之地前忽然隆起其状如乳
乃用饮之地乳所育因为国号俗云涣那国匈奴
云干遁国诸朝云豁旦国印度云屈丹国。

摩竭提

此云善胜又云无恼害。

阿兰若

亦云阿练若又云阿练儿此云无诤。

熙连河

相传云跋提是也今言不尔跋提大熙连小或广
四丈或八丈在城北跋提在城南相去百里跋提
此云金沙熙连未见翻准音义中云尼连禅河即
熙连是此云不乐著河又下文云谙臆者臆字应
作忆字又云对并破会等者请寻玄文第一卷言
断奠者上丁贯切决也下丁定切不老也若音为
殿乃训定也又下文云长寿品去十四品明涅槃
卷三 第 187b 页 X28-0187.png
义等者误也涅槃疏云初从如是讫流血洒地是
召请涅槃众二从纯陀品讫大众问品是开演涅
槃施三从现病品讫德王品是示现涅槃行四从
师子吼品讫品是问答涅槃义五从迦叶品讫经
是折摄涅槃用召请是序分馀四是正宗分也。

舍利弗灭度缘出增一第九

此因目连入城乞食为诸梵志打损身肉目连来
告舍利弗云欲取灭度舍利弗言汝今小停我先
入灭巳上撮彼经意耳又上文云故令者令应作
今也又云方第者第应作等也又云下卷者即第
二卷也闻文殊得记者闻应作问也此文似烦应
除下一问字也野马者尘埃也邑外曰郊郊外曰
牧牧外曰野野中尘埃奔走如马故也文出庄子
又妙玄别教五味中声闻下欠如乳两字。

次各释文自为四如止观第三记

即偏圆中引涅槃经明四教五味之文广在彼云。

妙玄云诞公

僧传中有江西释智诞亦善经论其人是乎前文
云长阿含行品者应云游行品尸舍婆村村或作
林四大教者应云从佛闻者是第一也从和合众
闻是第二也从多比丘闻是第三也从一比丘闻
是第四也又云净名室内者应云室外也又云满
于傍正者应云判于傍正也。
天台三大部补注卷第三
卷三 第 187c 页 X28-018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