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三大部读教记-宋-法照诸部(上)¶

诸部(上)¶ 第 109a 页
读教记卷第十九
天台沙门 法照

* 诸部(上)

** 光明定题

「光明玄(十)(五)上来举譬多是义推依文立名显然可解
何者义推疏远依文亲近以巳情推度是故言疏彼
义例此是故言远用佛口说是故言亲即此经文是
故言近岂可弃亲近而从疏远耶。

拾遗记(中)(七)然而大师深知三字是法非譬从兹自立
附文当体二种解释其中附文含于二义一直名理
二从事用若当体释唯从理立今欲依文先贬譬释
多是义推不及依文显然可解。

光明玄(十)(七)问旧云此经从譬得名云何矫异而依文
耶答非今就文而害于譬若苟执譬复害于文义有
二途应须两存故前云义推疏远依文亲近若钝根
人以譬拟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下文云如深法性
安住其中即于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见我释迦牟尼
又空品云为钝根故起大悲心钝人守指守株宁知
兔月利人圆解不须株指。

拾遗记(中)(十三)今释经题存于二意一顺佛语故依文
释二对古师故作譬释言对古者因见三师不善用
譬所譬不周乖违法性故作譬释具显法性深广之
义而对形之如此用譬虽无经据存之有益是故二
途不偏废一汝专执譬则弃亲逐疏我今双存则亲
诸部(上)¶ 第 109b 页 X28-0109.png
疏俱得。」

【依文立题约义收机先达云究论单法为名乃的
依圣人称唱虽通利钝取解实不以被机定题今
取之。】

** 事理二定

「光明文句(上)(五)佛常在定而群机扣佛佛欲应之故示
轨仪如来常寂犹尚乐定入游法性出叙经王。

(一)(十五)初入定者大觉顿圆照而常寂今之入定盖
示轨仪令人乐定次叙述者既入妙定见法尊贵即
于此定叙述经王言叙出者实未示于出定之相盖
寂不妨照故云出耳佛不出定即说此经意本彰于
寂中有照也。

光明文句(下)(末)问佛何处入定此云从三昧起答初将
说经佛游甚深法性今说将竟故从三昧起此经首
尾皆在法性中说其文甚明。

(六)(卅二)问新经自云尔时薄伽梵于日晡时从三昧
起观察大众而说颂曰金光明妙法最胜诸经王今
之谶本何故三番赞毕方云从三昧起耶苟译者所
见不同其如集经者梵本编文安次如何耶答梵本
不同岂须和会(云云)

索隐记(一)有二义一者梵本不同岂须和会以灭后
结集有窟内窟外之殊又诸部宗计取舍不同故知
诸经不无增损是故梵本安可一槩二者如华严分
真菩萨此根入正受彼根起出说妙觉极果岂不能
诸部(上)¶ 第 109c 页 X28-0109.png
耶。

新经十卷(义净译场字函)。」

【所入之定为理事耶若事者首尾在法性中说经
云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若理者理无动静出入之
相及以礼塔等事曰即理之事也皆随物偏好耳
草庵之说云。】

** 信相位次

「光明文句(上)(二十)信相者信家之相在似道中别判三
十心圆判铁轮位下文云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捊
击鼓鼓是法身击是机动似位机兴知非真击又真
似之位地地相随无位不有如普贤修普贤行满位
邻尊极此似则高信相称似道者未敢判其高下也
(二)(廿二)初约名释信通真似既言信相信则非真似
真似信是其真證前相故也别教三贤是似信位初
地巳上方得真信圆教登住便得真信即以十信名
为似信(云云)二又真下明似通上位二初明位位有
似巳證名真未證名似普贤等觉望极名似故立贤
名。

光句(上)(卅)踊跃者登位也欢喜者信生也别教释者信
相似位中疑惑去登欢喜地中信生也圆教释者信
相铁轮位中疑惑去入住铜轮位中欢喜也若作普
贤似位释者下地中疑惑去十地顶深信坚固犹若
金刚邻真接极而生欢喜也。

(三)(六)真信解发入欢喜位别在初地圆在初住并破
诸部(上)¶ 第 110a 页 X28-0110.png
无明名疑惑去此皆内凡而释似位十地顶者若不
立等觉即第十地破上品无明之惑升于后心此位
名为众伏之顶金刚喻定既为最后无明所动故生
欢喜及踊跃也。

光句(中)(六)鼓是法身击是机智婆罗门是净行似是邻
真邻真之人以似解之净智和会法身甘露相应灭
苦生乐。」

【按大师释信相位次先示似位在别圆地住之前
次乃以似通上耳故释欢喜踊跃之文亦先以似
位疑去而入地住也或问前释欢喜踊跃信相巳
入分真今释似婆罗门信相却居似位者何曰此
乃迷名而不知义经文显云信相见有一人似婆
罗门若以婆罗门便是信相不知是谁见有一人
耶不考经文妄生戏论或云前是实行后是权行
或云悔品似位是邻极之似或云经家顺法譬次
第故先寿后忏或云今似婆罗门既在梦中见闻
科内则是室中怀疑之时或云梦人击鼓事虽寿
量之后表机扣应理实决疑之前作是说者可哀
也哉。】

** 三种忏法

「光明文句(中)(四)小乘作法者如毗尼中发露与学二十
僧行摩那埵(此翻意喜亦翻折伏贡高亦名下意即承事众僧也)或半月作法
或对首作法或责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事即清
净也阿含中亦作相忏犯欲人作毒蛇口想此观成
诸部(上)¶ 第 110b 页 X28-0110.png
时淫罪即灭亦有观空忏秖是真空。

(三)(十四)初作法毗尼此云律二十僧者此约忏僧残
罪也(云云)小乘犯夷亦有忏法而疏文不引者以忏
巳既为学悔沙弥仍障圣果故非此中复本清净义
也故荆溪云小学悔巳障果仍成重罪未忘二阿含
下取相上明作法但令三业顺于佛制法成罪灭尚
是散心灭罪犹浅今论取相属于定心想成相起灭
罪则深故蛇口想成岂唯淫罪得除亦乃欲心不起
三亦有下无生言观空者析法明空也观造罪心本
无主宰念念无常无谁能作无是业报我见若亡诸
使永寂此观若成四趣则除三界须出小乘三忏其
相略然。

光明新记(四)(七)如毗尼中发露与学者即约事忏夷也。」

【神智谓约事忏夷以破四明今云其妄也何者大
师发露与学但是犯后四篇不覆而学悔耳且四
明全依禅门而说彼既云义如律中广明但未明
忏悔四重法岂非谓律中作法不忏夷耶其小乘
作法不忏夷者且从戒藏而说若论经藏亦忏夷
愆故引初教为證也大师明判小乘律无作法忏
夷而经中有文神智何苦破之或问大师据经而
照律师资持记(中四)(下七)问有人准初教经三十僧中
忏重得入僧数者答此引伪经不足为据又济缘
(四下)(廿二)二十僧者倍受加十僧位之极有云三十
人忏重出初教经此乃伪典不足承用(文)二文却
诸部(上)¶ 第 110c 页 X28-0110.png
判为伪者何曰辅行(六下)(一)云文义既正或是失译
岂以时人未决便推入伪大师亲證位在初依不
应错用(文)记中小乘无生既除四趣出三界则断
惑證果明矣有云不能断惑證果谓文句功能中
命伏为断尔然诸文但明小律作法不灭重罪不
可据此辄判小乘经藏三忏之功请详妙玄光明
疏记自见矣又谓四明既断作法不引忏夷验下
取相无生灭罪断惑亦但后四篇尔今问当文取
相显云犯欲作蛇口想安得取相非忏重妙玄显
云使犯重人念空安得无生非忏重耶。】

「光句(中)(五)大乘中亦有作法或八百日虚空藏涂厕是
也或九十日般舟是也或四十九日大悲忏是也或
二十一日法华是也或七日方等是也灰汤澡豆净
身辛酒禁口忏愧勤心旋诵各有遍数等皆作法忏
摄也取相忏者如方等求十二梦王菩萨戒见华光
摩顶虚空藏中唱声印臂相起罪灭虽不正明作法
兼得事用也无生忏者如普贤观云端坐念实相如
日照霜露观空缘理无相最上虽不正作事相兼上
两忏也。

(三)(十四)行者应知三种忏法无生是主二为助缘故
前疏云灰汁皂荚助于清水若缺妙观不名大乘便
同外道无益苦行须近善师学忏悔处及忏悔法方
可行于道场事仪故于诸事皆用妙观照而导之使
作法等皆顺实理悉为佛因有谓道场所修行法而
诸部(上)¶ 第 111a 页 X28-0111.png
为事治须于十乘先修六法后方助开而不思前六
在道场中用如今明忏具谈三种岂舍事行(云云)
须了知大乘三忏后一虽可独修不进则须假前二
前二不可暂离无生得此意巳方可说行三种忏法
禅门(二)(六)言观相者但用心行道功成相现取此判之
便知罪灭不灭非谓行道之时心存事相而生取著
若如此用心必定多来魔事问摩罗亦能作此等相
云何可别答曰实是邪正难别不可定取若相现时
良师乃识事须面决非文可载。

辅行(二上)(五)魔既即印印岂坏印如大论云有菩萨教
人修空断一切念后时才起一念有心便为魔动即
便忆念本所修空魔为之灭修空尚尔况复观之即
法界印。

禅门(二)(六)今但举要明相不出四种一梦中见相二行
道时闻空中有声或见异相及诸灵瑞三坐中睹见
善恶破惑破戒等相四以内證种种法门道心开发
等为相此随轻重判之不可定说。

南岳四安乐行偈(辅行二上十九引)修习诸禅定得诸佛三
昧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者有相
行二者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妙禅定观察六情
根有相安乐行此依劝发品散心诵法华不入禅三
昧坐立行一心念法华文字行若成就者即见普贤
身。

三昧仪(第九诵经方法)若人本不习坐但欲诵经忏悔当于
诸部(上)¶ 第 111b 页 X28-0111.png
行坐之中久诵经疲极可暂敛念消息竟便即诵经
亦不乖行法故云不入三昧但诵持故见上妙色。

光记(三)(十一)正助二忏修逐根缘自有一向修于正道
直登圆住或内外凡自有一向修于助道如南岳立
有相安乐行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亦能得见上妙色
像此二随根修入不同若悟理时必两舍也自有正
助相兼而修或先正后助或先助后正或同时而修
今之所立意在同修耳若于三句都不摄者则人身
牛也。」

【大乘三忏虽散出诸经举一必皆具足如普贤观
诵大乘经作法也得见普贤取相也观心无心无
生也光明中七日七夜朝暮净心作法也见弥勒
文殊取相也五阴舍空无生也诸经皆然有云大
乘三忏备出唯光明者非也上四十九日指大悲
忏者此指观音忏为大悲尔若今大悲但三七日
也然于取相不可率尔略引禅门辅行以示之须
知必先作意求灭罪愆期见好相而修修时不可
悬望好相恐招魔事故也但只一心求灭罪障而
修作法而修无生功成罪除其相自现也窃观禅
门谓行道之时心离相著则似全不许修忏时心
存事相何故四明云口说六根罪时心存三种忏
法方等专求梦王阿含专想蛇口普贤观为我现
身岂非作意求见事相耶曰上云不可率尔正为
此也且以今人修行布施言之或求佛果或求世
诸部(上)¶ 第 111c 页 X28-0111.png
福先亦须念为求佛果为求世福若行施时心心
只在佛果世福则反成乱想取著又须离著忘情
犹如磨镜垢尽明现岂可磨时心心在明虽非心
心在明终是求明磨镜镜明之处方验尘销今取
相忏亦复如是但阿含中蛇口想者似如念念心
观事相然亦不可一途而判有但勤修任相自现
者有专一相而相起取验者机别教殊岂可一准。】

「光句(中)(五)作法忏成违无作罪灭而性罪不除如犯杀
生作法忏成违无作罪去而偿命犹在即其义也取
相忏能灭性罪性罪去违无作罪亦去如伐树枝叶
萎根本未去续生如故也观无生忏能灭无明如覆
大地根枝叶等悉皆无馀。

(三)(十六)无作罪者昔受佛戒由作法发无作体若毁
犯得违逆罪今由作法翻破此罪言性罪者即十恶
也不论受与不受犯之性自是罪如犯下论云斩大
草杀畜二罪同忏二种违制之罪俱除而杀畜偿命
犹存二取相由以定心想成胜相熏修力强能转恶
业是故能灭性遮二罪(云云)既对遮性辨于无明故
此无明通界内外此即通小之相也。

止观(四)(二)性戒者莫问受与不受犯即是罪受与不受
持即是善若受戒持生福犯获罪不受无福不受犯
无罪如伐草害畜罪同对首忏二罪俱灭大论解云
违无作罪同灭耳而偿命犹在故知受持之戒与性
戒有异也。
诸部(上)¶ 第 112a 页 X28-0112.png

辅行(四上)(四)性戒不受故无无作若受戒下明受得戒
即有无作故性罪之上加违无作出家等戒无作别
生是故持则功等虚空破乃随对一支一境举持劝
受加罪遮违况犯巳法除复本清净故云瞻卜华虽
萎犹胜于馀华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如伐草下
略出遮性同异之相如草畜俱有违制之罪非单提
悔二遮俱灭然于害畜仍有性愆故引论解偿命犹
在问性罪不灭何须忏耶答既违制巳持心相续纵
果位广偿为利物因岂同于违且沈三趣。

辅行(四上)(十五)发菩提心者若直尔灭罪何必发心如小
乘中僧别两忏则翻无始罪境不遍如灭夷过小教
权文皆由不发菩提心故又小乘忏但名抵债不为
护他故无偿理为翻此等发菩提心(补注十三三西京楷师云以无
漏力强排三涂之债故云抵债也)。

光记(三)(七)然菩萨行为转先业作利他缘乃论无生等
三种忏法声闻自度纵明忏悔多在作法求免三涂。」

【此等作法能免三涂菩萨为转先业作果上利缘
若论忏法之功实除三障不必偿也问大乘作法
但灭遮罪不灭性罪耶曰诸文且从三忏一往对
论未可为定以由六番功能中此且初番总而言
之大乘三忏皆能除三障也。】

** 观心观佛

「观经疏(一)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所言佛说观无
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
诸部(上)¶ 第 112b 页 X28-0112.png
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说观无量寿
佛。

妙宗(上)(七)心观者经以观佛而为题目疏今乃以心观
为宗此二无殊方是今观良以圆解全异小乘小昧
唯心佛从外有是故心佛其体不同大乘行人知我
一心具诸佛性托境修观佛相乃彰今观弥陀依正
为缘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极乐依正由熏发生心具
而生岂离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终日观心终日
观佛是故经目与疏立宗语虽不同其义无别又应
须了若观佛者必须照心若专观心未必托佛如一
行三昧直观一念不托他佛而为所缘若彼般舟及
此观法发轸即观安养依正而观依正不离心性故
曰心观须知此观不专观心内外分之此当外观以
由托彼依正观故是故经题称为观佛若论难易今
须从易法华玄云佛法太高众生太广初心为难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观心则易今此观法非但观佛乃
据心观就下显高虽修佛观不名为难是知今经心
观为宗意在见佛故得二说义匪殊涂(云云)纵观他
境亦须约心此经正当约心观佛也。

妙宗(上)(二)若此观门及般舟三昧托彼安养依正之境
用微妙观专就弥陀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
同居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
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行者应知据乎心性
观彼依正依正可彰托彼依正观于心性心性易发
诸部(上)¶ 第 112c 页 X28-0112.png
妙宗(中)(廿八)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乃托他佛
显乎本性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
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

辅行(二上)(十)所言佛者皆具二意一自心三昧所见佛
二西方从因感果佛今具含二义共为一境为顺理
故从初义释三昧既成随念即见见是心性名心作
佛佛既心作故见佛时名见自心若见自心即见佛
心以彼佛心是我心故。」

【北峰曰窃详四明之文粤有定境用观二义是以
定境须观佛者有三意焉一者俯顺物机宜修外
境令心专注二者释迦偏赞彼佛誓愿摄生故三
者舍秽取净易出娑婆虽依法体在迷定境属外
若约解悟修观乃唯心观称性观佛故钞云良由
圆解全异小乘(止)知我一心具诸佛性等又云若
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大乘观也(文)但唯心
之言善须得意不可唯局方寸则十方世界都是
一个唯心法界之体故钞云托外义成唯心观立
(文)又云然是大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若不然者
观外有佛境不即心何名圆宗绝待之观(文)斯乃
托境显性想彼弥陀了境唯心心外无佛故云约
心观佛如斯释义颇合诸文一合经题又经文但
观眉间白毫(云云)二合止观常行三昧中云念西
方阿弥陀佛去此十万亿佛刹在宝地宝池宝树
宝堂众菩萨中央坐说经三月常念佛(二)(四)三合辅
诸部(上)¶ 第 113a 页 X28-0113.png
行科云先念三十二相以为观境(二上)(十纸)四合不二
门云外谓托彼依正色心此之四文皆定境义也
然约唯心观佛准观经止观辅行等文故融心解
云经云诸佛法界身入众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
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疏作
感应道交释解入相应释若无初释则观非观佛
若无次释则生佛体殊二释相成是今观法(文次 义
是约心初义是观佛故云约心观佛)又止观云我所念者即见佛心
(文二)(四)辅行释云此正明于境以修三观中观文云
我所念等诸句中所言佛者皆具二意一者自心
三昧所见佛二者西方从因感果佛今具含二义
共为一境为顺理故从初义释(二上)(十)言为顺理故
从初义释者钞主的据此义及疏中二释相成是
今观法此皆用观义也或问今立弥陀为境为真
为妄曰指要巳释如云修观行者外境未忘巳来
见有他佛故起信论云以依转识故说为境界则
知过在于我何关佛耶(文)又十义书云故应佛色
心既为行者所观乃是感应共造故约感边亦得
是外阴入法也(六)(四)问约心观佛为独观佛为心佛
俱观若独观佛正同钞云观外有佛境不即心何
名绝待观耶若心佛俱观却见心佛淆混曰定境
专外万法唯佛只是观佛今约用观唯心法界佛
外无心终日观佛便是终日观心故钞云然是大
乘知心作佛佛即是心既云唯心全佛是心佛外
诸部(上)¶ 第 113b 页 X28-0113.png
无心也不同昔人佛为所观心为能观也问钞云
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及节节云心性等莫同净觉
揽彼依正归乎内心修观曰今约唯心体具皆是
能观妙观复是所显法门故彼依正色心全是我
心名为同居一念并约修观能观所显说也问若
观内境名唯心观若观外境应名唯色观今定境
属外观约唯心未悉如何曰一显大教唯心体具
二顺经疏心观为宗经云是心作佛疏云心观为
宗钞主约此故立唯心观佛也若尔还可名为唯
色观得否曰圆观法界有何不可故钞云唯色唯
心也问妙宗云内外分之此当外观又云难易言
之此当观内何谓也曰须知文有三节初须知下
定境专外二若论下引三法并难三今此下正定
此经约心观佛如此分之其义自显问内心修观
既论拣境今外境修观还论拣境否曰经云但观
眉间白毫钞云的示观法相有八万都想难成故
令但观眉间白毫相此为要门也(下云)(四云)随乎行者
或依或正随观一境即是拣境今是观法之要且
取白毫以为的拣问十义书四义今此观法何义
可收曰义书一约内境修观二内外兼修三舍内
观外四初心便修外观此之四义并属定境今此
定境属外正同彼第四义也今论唯心观佛自是
修观故有小异宜须甄之问止观中明定境修观
有两重能所今此疏中释题直约境智修观但明
诸部(上)¶ 第 113c 页 X28-0113.png
一重能所不说定境者何曰经中十六胜境以为
定境属于所观今大师直约心观为宗用唯心三
谛三观以论修观俱属能观故钞释云妙谛妙观
悉是能观阴等诸境皆是所观(上)(廿八)则十六境皆
属阴摄若得此定境用观之意两重能所其义自
明。】

** 安养教主

「止观(七)(廿七)无量寿观云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一一
相八万四千好萨遮华严皆云相为大相海好为小
相海既言相海岂局三十二耶为缘不同多少在彼
此真实之相为别圆两道品所摄。

辅行(七下)(十五)无量寿观下正明别圆法身现相(云云)

解谤(二十)(八)止观辅行显言观无量寿八万相好与华
严经藏尘相好同是别圆道品所成法身真相对斥
藏通相非奇特何得辄云定非圆别舍那之像耶。

观经疏(十)(七)故文云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
力所及正可取如释迦毫相大小现观若得三昧观
心成就方可称彼佛相而观也。

妙宗(下)(十一)今经明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与大论云
色像无边有何异耶彼云无边既称尊特此何独非
况疏专引彼论此文以證身量无边之义验今佛身
的是尊特不须疑也。」

【经说无边疏判观心成就方可观之若未成就则
不可观岂常身常相耶。】
诸部(上)¶ 第 114a 页 X28-0114.png

「妙宗(下)(五)今经教相唯在圆顿释能观观是妙三观释
所观境是妙三身疏解今文云观佛法身约位乃当
圆教七信正托法性无边色像尊特观心使其增长
念佛三昧据何等义云是生身。」

【此文不出四义一圆教二观三法身四深位既是
圆教妙观性具法身七信深位方能观见验非安
养生身常所见相若是彼土生身常相凡小初心
莫不皆见何俟七信破见思耶。】

「妙宗(下)(十)若惯习小者及诸凡夫依事识故不于尊特
而论明昧良以此等虽因临终回向得生佛顺本习
故且用小令其證果既说无常苦空之法须以生身
相好应之。

解谤(二十)(五)以彼经说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在须摩
提宝堂之内为比丘说经此经明说若欲志心生西
方者当观丈六像在池水上大本中说安养国中佛
所浴池广八万四千里小本莲华大如车轮(云云)
解谤(三十)(二)诸经所谈往生之行(止)故托安养三十二
(此以机教土相验佛常身正当丈六三十二也)。」

【由安养摄受惯习小人及凡夫众顺习说小附识
见相须现丈六常所见身。】

** 定散二善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有曹魏齐王代嘉平四年天竺沙门康僧凯译)设我得
佛十方众生志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
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即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第十八
诸部(上)¶ 第 114b 页 X28-0114.png
愿文)。

又下卷初云乃至一念志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
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妙宗(中廿)(二引)

佛说无量寿经下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
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专念彼佛修诸功德愿
生彼国(云云)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虽不能作
沙门大修功德发无上心专念彼佛奉行斋戒(云云)
下辈者诸天人民假使不能作诸功德由发菩提心
十念乃至一念念彼佛故愿生彼国。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
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
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
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
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
志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
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
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
世界。

观经疏(十八)此下三观观往生人者有二义一为令
识三品往生舍于中下修习上品二为令识位之上
中下即是大本中三品也(云云)问大本五逆谤法不
得生此经逆罪得生释有两义(云云)二者约行行有
定散观佛三昧名定修馀善业说以为散散善力微
不能除灭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经
诸部(上)¶ 第 114c 页 X28-0114.png
明观故说得生。

妙宗(下)(十六)此中二义初即杂观观劣应者位在中下
令识三品进修胜观登于上品次义即是前观胜应
及修离想了随机化在八九信今令此人以妙三观
分别九品即大本三辈事理穷深登第十信既云此
下三观观往生人有二义乃是修前观法行者观于
九品往生之相非是凡小求生之者读今三辈经文
既转行业(云云)初对经双问逆罪得生即下品下生
文二立义双释二(云云)二者下约行有定散大本就
此者指上散善力微也此经明观者即观佛三昧问
若定力得生下下品云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
言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
具足十念此与大本散心十念理应无别答此虽造
恶巳曾修观故使临终善友劝称十念定心则成亦
是法行乘急戒缓人也修观故乘急造恶故戒缓由
乘急故得值善友纵现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种今熟
故得往生所以华开见二大士说实相法自非定善
孰至此乎故十疑论云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
并是宿善业强始遇知识等当知作此解释方合此
中定善之义若本不修三昧之者则属前悔有轻义
也。」

【疑者云大师既会九品即大本三辈且上中二辈
属别圆内外凡位若非定善安能入位然大本一
向散善耶彼经明其六度且禅定般若岂是散善
诸部(上)¶ 第 115a 页 X28-0115.png
况观经三种净业疏云散善思惟名为净业岂非
亦有散善耶曰大本三辈文中皆名发菩提心念
佛得生无五逆不生之文若疏中对拣五逆不生
者正指前二之经文也况定散名通通于大本观
经与大乘诸经也或约三学或约六度或约正助
而分定散今经下品下生专对大本约信法拣逆
不生非约三辈对拣也又疑定业云何曰初中后
三心无悔畅其造罪之心名为定业例善业用心
修观三心无散名为定善又疑兴起行经云佛说
酬十种宿业一一结云如来众恶皆尽诸善普备
能度天龙鬼神帝王人民皆得无为虽有如是功
德犹不免于宿债(文)此应定业不可忏耶先德云
一者附小托缘为利他因二者寄果诫因使凡夫
不起谤逆也若云可忏光明十地菩萨犹有虎狼
之难何耶曰此约单修无生理忏不修助道虽许
一生超登十地父母之身不转故有此难若其转
报受法性身必无酬难也。】
读教记卷第十九
诸部(上)¶ 第 115b 页 X28-011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