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句(四)¶ 第 59c 页
读教记卷第十一
天台沙门 法照
* 文句
** 传衣
「文句于跋耆聚落值佛奉宝衣佛授粪埽大
文句(四)¶ 第 60a 页 X28-0060.png
衣故言受大迦叶能荷负佛法令得久住
至未来佛付法授衣竟然后入灭故言持法大。
西域记如来化缘
将毕垂将涅槃告迦叶波曰我今将欲入大涅
槃以诸法藏付嘱于汝住持宣布勿有失坠姨母所
献金缕袈裟慈氏成佛留以传付。
灵感要略世尊告文殊言我初踰城出家入山学
道树神现身手执僧伽梨告我言悉达太
子汝今修行定得正觉过去迦叶佛涅槃时将此布
僧伽梨大衣付嘱于我令善守护待至仁者出世令
我付悉达。」
【粪埽大衣初付迦叶受也金缕袈裟乃后传持至
慈氏也或问释迦佛既付衣与迦叶传于弥勒而
迦叶佛付与树神传者何耶曰恐是未转法轮前
未有僧宝且现树神尔有人据阿含云迦叶从毕
钵罗窟出赴阇维所佛从金棺为现双足迦叶礼
讫是付衣之时者非也问弥勒下生身长千尺如
何分付丈六之衣既云佛佛道同何故有金缕布
衣之别只一迦叶又付法又结集法藏又持律住
持二十年又守衣于鸡足山中何其能执四事耶。】
** 别教房宿
「文句劫宾那此翻房宿是比丘初出
家未见佛始向佛所夜值雨寄宿陶师房中以草为
座晚又一比丘亦寄宿随后而来前比丘即推草与
文句(四)¶ 第 60b 页 X28-0060.png
之在地而坐中夜相问欲何所之答觅佛后比丘即
为说法豁然得道后比丘即是佛也共佛房宿
得见法身约教者析破根尘之舍同佛栖真谛之
房是三藏意体达根尘即共如来同宿真谛之房是
通教意分别十法界根尘房舍悉得见佛是别教意
于一根尘房舍即见一切房舍见一切佛即圆教意
记约教中皆云栖者依如来所證处以释宿也则
当教明佛分齐不同。」
【吉师曰别佛既同宿俗谛俗则不一若能一一分
别则是一一见佛同宿故云分别根尘悉得见佛
非谓根尘即是佛也。
北峰师曰藏通云同宿别圆云见佛何耶盖因缘
释中有同宿义见佛义今从义便故云耳。】
** 三种佛界
「文句分别十法界五阴皆非巳有别意。
记凡别教中立佛界者有其三意一者以理性
为佛界二者以果头为佛界三者以初地去分名佛
界今言十界皆非巳者指初地去分佛界耳若指果
头应云九界非巳有耳。」
【别教果头者本有法身也佛界法身既是本有则
知九界非巳有矣。
北峰师曰既以妙觉为果头
初地巳去分名佛界则知始从未曾闻教至于信
住行向通名理性佛界也言理性者即但中是或
问三种佛界以三身收之何如曰三皆法身也有
文句(四)¶ 第 60c 页 X28-0060.png
云竖论理性属法果头属报分證属应非也。】
** 三界天主
「妙玄轮王于四域自在释王于三十三天自在大
梵于三界自在。
文句然经标梵王复举尸弃似如两人依释论
正以尸弃为王今经举位显名恐目一人耳住禅中
间内有觉观外有言说得主领为王单修禅为梵民
加四无量心为王也。
别行疏梵即色天主名为尸弃此云顶髻璎珞
明四禅皆有王此言梵者应是初禅顶犹有觉观语
法得为千界之主也。
妙记梵即色主亦三界主魔为欲主
净名疏梵王是娑婆世界主住初禅中间毗昙
云二禅巳上无言语法故不立王璎珞禅禅皆有梵
王今谓但加修无量心报胜为王无统御也初禅有
觉观言语则有主领故作世主。
净名疏但世界之主统御大千。
辅行大梵天王为三界主馀皆属臣。
华严云譬如大云降注大雨大千世界一切
众生无能知数若欲算计徒令发狂唯大千世界主
摩醯首罗以过去所修善根力故乃至一滴无不明
了。
涅槃疏次大自在天即摩醯首罗居色界顶
主大千界十地菩萨迹现其中若法华中列世界主
文句(四)¶ 第 61a 页 X28-0061.png
梵天王者此意云何若言娑婆世界主者正是首罗
若言尸弃大梵等者更举二禅等收三四禅梵王耳
又云若言为世界主者其实只领小千而巳经家美
之故言世界主私谓此是大千之中得为大千之主
降此不得。
瑞应经迦维罗卫者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
之中央也佛以威神至尊至重不可生边地地为倾
斜故处其中周化十方往古诸佛兴皆出于此。」
【北峰师曰涅槃疏正是顶师消经从胜名主出佗
问答谬见不评耳何以知然疏中明叙又云验是
他说照上云若字是佗人无疑私谓二字乃荆溪
再治时云也。】
** 无量义经
「妙玄无量义经明粗妙从一理出生无量粗妙机
应一理为妙生出无量为粗此则从妙出粗隔而未
合今经无量还为一此则开权显实秪粗是妙。
玄三引经论者法华论列十七名一无量义
。
签次引解中云馀名不解今若欲略知法华论
十七名中意者第十六既名妙法莲华当知诸名并
是法华之异名耳又诸名者但法无喻唯今妙法法
喻双举故知亦可用于莲华喻十六名如妙法者本
迹各三无物以喻故喻莲华馀十六名亦含本迹各
有三义迹中诸经不谈佛意故名有量今经本迹施
文句(四)¶ 第 61b 页 X28-0061.png
开废三佛旨无尽故云无量况成道后处处开废名
无量义。
文句说大乘经者若法华论列十七种
皆法华之异名无量义者即法华之一名也今申论
意佛直说此名而入此定故得为序今按彼经
释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无相不
相名为实相从此实相生无量法所谓二法三道四
果此等诸法名为无量实相为义处从一义处
出无量法得为无量法入一义处作序譬如算师从
一算下诸算除诸算归一算由下故除下为除序从
一派诸收诸归一开为合序亦复如是如此消释不
违彼经论亦与此经合。
记次若法华论下今文消论既云法华是无
量义异名故知无量义亦是法华异名则序中立名
于理无咎前说无量义经以为法华序竟更依论意
即是先说法华异名还入法华之妙定若尔前巳说
竟今何重说答前所说经灼然成序重牒其名义兼
于正故使论引今为异名名义两兼序正双得
今按下依经重释无量义名以證成序先列经文以
辨今意初文先出能生次所谓下所生此
等下更结所生以示能生能生义处法华别名所生
无量为法华序故序中一名义兼两向然应知从一
以出无量虽举能出通皆属序若无量入一虽涉所
生通皆属正故义处一法亦成两向出生之义处属
文句(四)¶ 第 61c 页 X28-0061.png
序收会之义处属正即从一义处巳下两句文是其
两意故佛入义处义兼二途譬者序如下从一出多
正如除从多归一故知昔教赴机益物如用钱市物
而皆未知其大数从一下合喻如此等者结前能所
以成两解能生不违论所生不违经但依两解经论
理存消释既尔得意者何即所生为能生方是异名
能生家之所生此乃成序若也专能何殊生等及昔
一圆若专论所何异注者及昔三教是故各存还成
双失所以今家能所相从二义俱立若专序者则法
华巳前非但未论会多归一亦未曾说从一出多故
无量义唯今经序。
句教菩萨法者无量义处用教菩萨也义处
即谛理也下文普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又云若我
遇众生尽教以佛道即此意焉。
记教菩萨法明因人所依此去仍带异名以释故
加之以处处为能生之一法一法秪是究竟相故云
谛理谛理乃与法华不殊故灯明佛叹法华经亦云
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故得引下普令等文以之为證
證义处也所以经名在序但云无量义耳以兼正故
教菩萨法加于处也取下三昧来通释之使两处义
齐俱序并正嘉祥云此有二义一者实相名为无量
二者实相所生名为无量今谓无量之名可名所生
实相之称应申能生虽立能所俱名无量则未可也
若对异名能生之法名为实相斯则可矣直尔释序
文句(四)¶ 第 62a 页 X28-0062.png
意都不然经自释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生即所生
一法能生即实相也古来匠者如何得以能生释耶
故论云此是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既云欲说非即
全同若其全同即是巳说故论存序乃云欲说意兼
于正则为异名论具二途今释准彼亦顺下文三昧
为叹若所入三昧唯依所生列名秪应但云无量故
知经名文在所生意兼能出所入三昧义必双含所
以前消论云欲说此经先入此定今从经所表边复
以义处叹之及引文證全在此经。
句佛所护念者无量义处是佛自所證得是
故如来之所护念下文云佛自住大乘也虽欲开示
众生根钝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言护念佛说经巳
入无量义处三昧者慧定相成非禅不智须先入定
非智不禅故先说法即智而定即定而智先后出入
无有隔碍疑者云若未说无量义可入斯定说此经
巳何故入定释言先入此定后说此经可解说此经
竟而更入者是为法华作序耳何者若不先开则后
无所合先入开定为合定作序称为瑞相即此义焉
记佛护念者果人所护既是能生无量义处复是
佛所證得岂佛所證而非实相故引自住而以为證
昔未说故名之为护约法约机皆护念故从虽欲下
明护念意佛意本欲唯说能生故说无量义时机仍
未发隐而不说故云护念故无量义下一护念言亦
成两向但彼经文虽云从一出多未云从多归一犹
文句(四)¶ 第 62b 页 X28-0062.png
是覆相名为护念若不尔者则巳说法华何名为序
以未说故故云虽欲开示等也以未说故护未畅故
念言久默者自昔至今斯要等意思之可知若唯从
所生非专佛护在昔通说无时不然故法华论云莲
华二义一者出水二者开敷彼如出水此若开敷所
以仍名为莲故华但有未开当开之别次立疑
者且依序问凡诸化仪皆先定后说此中何以先说
后定答中先顺问答佛之常仪次申定意欲明一定
义分两途次说此下述为序意今时何故先说后定
常仪说巳即应众散更入此定肃其现众众既不散
得为今序次何者下述为正意以一定中义兼二意
意虽复二时众但见无量义后即便入定不知所入
为是何定不知定后为说何法故结集者复符佛旨
述所说经但云无量述所入定即加其处若从义处
以出无量显成序意若收无量以入义处密成正宗
虽加义处众亦莫知。
句又当说无量义时大乘机发何以知然无量
义中明七种方便无量渐顿从一法生既闻此说思
惟昔之三藏三乘悉从一法生如是三乘亦应入一
如是思时渐巳通泰大心即发故言成就大志也。
记次约无量义者去法华极近时极少也既闻
从一出多义必收多归一四味之终故云渐巳机无
隔异故云通泰发在须臾故名为即。
句故无量义中先巳收集彼云初说四谛十
文句(四)¶ 第 62c 页 X28-0062.png
二缘生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次说摩诃般若华严海
空此则普集诸经融通渐顿会入此典故名会国王
也。
记无量义中先巳收集者虽云从一出多密
疑多皆属一故云收集又乃由先说一出于多方可
定起收多归一故知尔前当机益物虽于一施三而
三掩其一欲说收入故预谭开彼云下引彼无量义
经示相如何得知收集诸经彼经既云诸经无量皆
从一出故指前经以为无量。
句今初言巳者大品巳上渐顿诸说也今者同一
座席谓无量义经也当者谓涅槃也大品等渐顿皆
带方便取信为易今无量义一生无量无量未还一
亦是易信今法华论法一切差别融通归一法论人
则师弟本迹俱皆久远二门悉与昔反难信难解当
锋难事法华巳说涅槃在后则易可信也。」
【夫无量义经的在所生而得为序教未合故机尚
偏故相犹覆故是异体也若从佛意所表兼正自
是能生一实法华异名非谓无量义经也但看记
文开为合序及解佛入义处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三文未尝不以能所分之能所既分然后默意乃
即所生为能生方是异名能生家之所生此乃成
序夫如是则无量义时机仍未发异体审矣。】
** 四伏难(言伏难者文殊内心搆难不肯时答伏疑句云弥勒联翩搆疑文殊
频烦为断)
文句(四)¶ 第 63a 页 X28-0063.png
「文句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初伏难汝云众疑众未曾疑若疑应问众既不疑我
何所决。
释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二伏难众同有疑不易可答待佛出定然后决疑。
释云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
三伏难我及仁者同居学地欲测佛意微共筹量独
令我答于理不可。
释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四伏难若如汝说即是释疑何烦我答。
释云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
文句因文殊广引先佛曾说法华故弥勒潜疑
欲问。
一伏疑诸佛赴缘人时各异古佛虽名法华今佛何
必如此。
断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
华经。
二伏疑自有名同义同自有名同义异此名何所显
召。
断云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
相义。
三伏疑实相无相何人会之。
断云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
道者。
文句(四)¶ 第 63b 页 X28-0063.png
四伏疑佛雨法雨止洽菩萨亦润二乘。
断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
有馀。
签弥勒初以伏疑潜难文殊因以潜释伏疑
难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文殊
释云我见等也。」
【只著两个潜字点出两重文外巧思也而言弥勒
难文殊释者盖本发问序答问序而言之耳。】
** 方便品题
「文句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
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
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
譬如偏举指以目偏处是举偏法以目智宜用法以
释方将用以释便若总举指以目圆处宜将秘以释
方妙以释便也举偏法释方便盖随众生欲非佛本
怀如经令离诸著出三界苦是故如来殷勤称叹方
便此义可释他经非今品意又方便者门也门名能
通通于所通方便权略皆是哢引为真实作门真实
得显功由方便从能显得名故以门释方便如经开
方便门示真实相此义可释佗经非今品意又方者
秘也便者妙也妙达于方即是真秘点内衣里无价
之珠与王顶上唯有一珠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
者子亦无二无别如斯之言是秘是妙如经唯我知
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故以秘
文句(四)¶ 第 63c 页 X28-0063.png
释方以妙释便正是今品之意故言方便品也。
妙记正法华题称善权品及至释文皆云善
权方便当知法护亦以善权而释方便善是巧之异
名耳文自为三初一从字训后二从意义又初
二从昔教后一属今经虽有三释并以三教而为方
便但有能通非能通及以即不即异致成三释然须
略谭三种大旨方可消文然于三中初约能用三教
得名法是所用用是能用虽法之与用俱通四教但
有方圆差会之殊故方便之称从权立名权不即实
故对昔辨成体外权非今品意文中举圆即属真实
相对来耳故知在昔不应以秘妙释方便也乃是秘
而不说名为方便况圆于昔乃是兼带之圆是故偏
圆咸非今意次第二释权属能通三教亦得名为方
便然虽不即以能为圆作远诠故所诠之圆亦带能
诠为方便故故知并非今品意也前释不云三为能
者权实逗会各致其极故方法不同至第三释方乃
三权即是一实指此即实之权方名今经方便
若于如来方便本一此意未宣故属昔教虽是体外
方便于理无非体内而众生未知准佛意说故云称
叹方便以未开故非今品意次第二约能诠者若理
教相望四教各论无非能诠今以三望一三为一实
作诠故三名能诠是则前之三教教行人理悉为能
诠第三释者即今品意但前二释于昔但得名
遍名门秘而不说今开其偏门即圆所也故云秘妙
文句(四)¶ 第 64a 页 X28-0064.png
显露彰灼故云真秘于昔成秘彼秘被开于今
成妙次妙达下释功用者达即是开用妙之便以开
秘方妙外无法故云即是。
记若于尔前二味三教利根菩萨有显露得
两教二乘唯秘密得由得入故即称为门。
句前一番明如来能知方便能用方便此一
番用行者能随顺方便上两意用方便从方便
此一意即方便即真实真实即圆因圆因即自行之
方便。
记前一番等者初约方法中明如来能知能用
方便法是能知用是能用众生不知是佛方便今并
开之令众生知此一番明令众生从顺方便者谓从
门顺实故也而亦不知方便即是所顺之实今亦开
之又前之二章并有机应二意但前多从应说故且
云如来后多从机说故云行者故慇勤称叹之言并
从佛得言辨异者虽同五味所对别故虽诸味
中有即不即于佛常即众生自离又凡五味释但得
名判若成今品复须更开此虽准前三义释品则前
二义至第五味巳成开竟虽第三属开今复通前前
四亦云非今所用于今亦成所待之粗圆及所入方
是真实后释虽复更对五时但知醍醐无非秘妙开
之与判咸在其中。
句问方便当体是门为通实相故为门私答具
二义此二门各有开闭昔不言三是方便故其
文句(四)¶ 第 64b 页 X28-0064.png
门掩今说三是方便故其门开昔不说一是真实实
门掩今说一是真实故实门开二者此方便复通实
相故三乘方便为一乘门。
记初云当体者未有所通约体外说且以当
教可入称门若云为实相门者约能通至实相以说
此二门各有开闭者能通当体法体不别从今
昔说故昔闭今开实相亦尔初当体中虽亦名
门于实犹闭故须明开然但说三为方便即须说一
为真实相对论之故耳二者下次释能通即为实作
门准佛本意俱是能通据物机缘所解有二诸钝菩
萨亦有能知三教能通但法华前机未会耳故在昔
俱闭于今并开故亦与实对辨岂能通方便开实相
犹闭方便仍闭实相得开。
妙玄法华前教或门理巳入妙者更何所开。
净名疏一略释名者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
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
略记略释方便者法华疏中为显实故
分为三释谓法用及门并秘妙也今此废二但取法
用者门论趣入秘妙开权今未开权故缺后释不取
门者菩萨可入二乘缺之于菩萨中且约当分复置
传入故且不云据理亦合用门一义以当分入与法
用同故且唯用法用一意。」
【北峰师曰方便品中文说真实题标方便者其旨
有三一彰开权即是真实二对内證实智外用为
文句(四)¶ 第 64c 页 X28-0064.png
权三表权有显实之功何者法华之功功在开权
即实故特标之意彰显实不离于权如疏云妙达
于方即是真秘等用證初义也以由如来内證实
体故能外用自在无穷以对内證实智故所有化
用皆名权也如记云内由三德三身具足
故使外用横竖显密为成今经破立之意以对昔
故须为四句通论大纲以对自證实智说之是故
须云第三半句用證第二义也其方便品中虽有
权有实而实不自显显实由权权有显实之功故
用标品如记云故下十双双双皆具权实
之名皆取即实而权为方便品用證第三义也
或问三种方便与莲华三喻如何会通曰莲华三
喻既喻一代施化之意即实而权即权而实正对
秘妙方便但今开显不开佛意不开秘妙自开机
情所执之法正是开法用能通以成秘妙也须知
从偏入圆能通之机在昔未有入者有巳入者于
巳入中有真似浅深不同若巳入真位则不须开
若入似位及未入者此则须开但入似位须用闻
开故妙乐云圆人初心须闻开等其未入者一向
须开也。
逸堂云三种方便之相云何曰不知圆而修三是
法用知圆而修三舍三而入圆是能通即三而修
圆是秘妙也又问今经开三教正是法用与能通
何异耶曰皆开三教也若法用方便人理教行皆
文句(四)¶ 第 65a 页 X28-0065.png
开若能通者人巳入圆但开三教是彼能通之门
耳。】
** 五浊体相
「经长行释迦章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
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
文句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
四浊立此假名文云劫浊乱时即此义也众生浊亦
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文云众生垢重即
此义也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
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相者四浊增剧聚在此
时瞋恚增剧刀兵起贪欲增剧饥饿起愚痴增剧疾
疫起三灾起故烦恼倍降诸见炽盛粗弊色心恶名
秽称摧年减寿众浊交凑如水奔昏风波鼓努鱼龙
搅挠无一憀赖时使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堕地地使
有欲如忉利天入粗涩园园生斗心是名劫浊相烦
恼浊者贪海纳流未曾饱足瞋虺吸毒挠诸世间痴
暗顽嚚过于漆墨慢高下视陵忽无度疑网无信不
可告实是为烦恼浊相见浊者无人谓有人有道谓
无道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缚
屈曲不能得出是见浊相众生浊者揽于色心立一
宰主譬如黐胶无物不著流宕六道处处受生如贫
如短名长名富是为众生浊相命浊者朝生暮殒昼
出夕没波转烟回瞬息不住是命浊相次第者
烦恼见为根本从此二浊成于众生从众生有连持
文句(四)¶ 第 65b 页 X28-0065.png
命此四经时谓为劫浊也。
文句劫初大水风吹结搆以成世界
光音天命尽化生为人身有光飞而行欢喜为食无
男女尊卑众共生中呼为众生自然地味味如醍醐
色如生酥甜如蜜多食失光憔悴不能飞少食者犹
光泽便有胜负遂相是非致失地味食自然地皮转
相轻慢失皮食地肤转生诸恶失肤食自然粇米食
米则男女根生遂为夫妇羞故造舍多储取米后米
生糠糩刈巳不生枯株现更相盗夺遂立一平能者
为田主理诤讼是为民主。
妙乐释劫相云四浊等者空成坏三而无劫浊于
住劫中准悲华经八万至三万亦未有浊至二万岁
为五浊始。
长阿含世间人本寿八万岁其后人
寿稍减当寿十岁是时女人生五月行嫁五谷
不生唯有稊稗绫锦缯绢皆无复有唯有
粗织草衣七宝珠玉自然没地。
弥勒成佛经人寿八万四千岁无有中夭人
身悉长一十六丈(云云)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云
云)空中雨宝(云云)众人见之心不贪著弃之于地犹
如瓦石草木土块时人见者心相厌离各各相谓而
作是言如佛所说往昔众生为此宝故共相残害。
文句受阴身经说凡夫受身初七日未转异
二七有生相如薄酪三七如厚酪四七如凝酪五七
文句(四)¶ 第 65c 页 X28-0065.png
如肉坯六七如肉抟七七于肉抟生五疱头手脚等
八七又五疱一头两膊两腕九七续生二十四疱四
疱作眼耳鼻舌二十疱为二十指十七转现腹相渐
渐皮骨分解作诸异相生七百筋七千脉随所须相
用一风染之须白相白风染乃至馀风亦如是香风
故安隐端正臭风故不安隐则丑陋邪戾后出胎食
五谷则生八万户虫也(止观四引入胎经总有三十八个七日俱舍论列五位须
者检之)。」
【嗟夫五浊之人既不知五浊之体又不知五浊之
相欲其离五浊难矣哉。】
读教记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