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经普门品肤说-清-灵耀647-A¶

647-A¶ 第 166c 页

* No. 647-A
普门肤说叙

此经大师著有玄文。法智复详二记。开深进始。事理
圆畅。诚为极广大精微之典。后生何敢赘辞。惟是式
师分解别偈。科巽自然。义如冗琐。童蒙求我难遵指
授。累因讲次润以浅言。在祖师固视之。如皮毛珷玞。
而弁髦之矣。学人录存。目为肤说。盖以皮肤虽浅亦
人身之所不弃者也。则是说也度几轻尘细雾。聊佐
高深。敢言别见一斑。居为新说哉。知我罪我。所不辞
也。

戊午阳月嘉禾智觉教寺比丘灵耀序
647-A¶ 第 167a 页 X35-0167.png

* No. 647-B
普门肤说科分二



* 一正说(二)

* 一长行(二)

* 一观音拔苦(二)

* 一问(尔时)
* 二答(二)

* 一正出拔苦
* 二结劝持名
* 三普门与乐(二)

* 一问(无)
* 二答(二)

* 一正出与乐(佛告)
* 二结劝供养(是)
* 二别偈(三)

* 一重颂经文(二)

* 一问(尔)
* 二答(二)

* 一双标(二)

* 一正标与拔(二)

* 一观音拔苦(具)
* 二普门与乐(善应)
* 二长颂行愿(弘誓)
* 二双释(二)

* 一释观音拔苦(三)

* 一总颂三业灭苦(我为)
* 二广颂称名救难(十二)
* 三总结救苦无量(众生)
* 二释普门与乐(十方)
* 二别释观音(二)

* 一约拔苦释观(三)

* 一牒所拔苦(种种)
* 二释能拔观(二)

* 一正释(真)
* 二劝仰(常)
* 三结成智用(无垢)
* 二约与乐释音(二)

* 一先示二轮为音本(悲体)
* 二正出三音皆与乐(二)

* 一念音与乐(诤讼)
* 二正出三音(妙音)
* 三重结持供(二)

* 一重结持名(是)
* 二重结礼供(具一)
* 二结益(尔)


普门科竟

耀僧定
647-A¶ 第 168a 页 X35-0168.png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肤说
天台后学 灵耀 说

* 说题

此品乃流通本尊独妙之人法。故与正宗旨趣略同。
夫世尊欲普畅妙法于世间。先普观世间根机可否。
然后施以妙音。如华严略拟。鹿苑密露。方等对说。般
若带明。既至灵山。可以普开十世界人同归独妙矣。
又观世间机宜有上中下别。佛则复以法譬因缘之
音。大开方便之门。则知如来欲开独妙。事不率尔。委
观世机。方伸开导。今流通独妙大士。正能仰体圣仪。
先观世机方逗法音。如下别偈释音中。以三种音流
通三周妙法。故名观世音也。

观。是大士本有大光明
藏。般若圆照。意密鉴机也。世。是身密普现。如华严十
身相好。论依正两种十身。则有国土身。世界身。如今
经应以佛世界身得度者即现佛世界身。应以九世
界身得度者即现九世界身。总是大士以法界无碍
身云。入不思议无记化化禅。法身普现群生前也。音。
是大士四无碍辩才。普为众生说。法能令闻法音者
皆得解脱。所谓文门即解脱。口密说法也。此三德三
密乃大士久修久證之中道应本。虽由三观修克。若
作一句呼之。可指圆中应本。既得中道应本。便可于
647-A¶ 第 168b 页 X35-0168.png
俗谛门头。妙假施设遍化众生。而化众生处。不出慈
悲与拔。若观字作一句。世音二字作一句。此即大士
寂而常照。普鉴象马牛羊钟铃锣鼓男子女人二乘
菩萨十世界感叩音声而皆令解脱。此即大士于散
提岚界宝藏佛所发愿。凡世间众生呼我名字不得
脱苦者。我誓不成正觉。大悲经中皆应志心称念我
之名字。今经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楞严下与法
界众生同一悲仰。拔苦悲观也。若观世二字作一句
读。音字作一句读。则是大士遍观十世间机宜差别。
然后随机逗法。此如今经应现何世间身得度者。即
现何世间身而为说法令得解脱。乃先以意密鉴机。
后以口轮说法。楞严云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与
乐慈观也。要之假观度生。俗谛设化。总不外乎慈悲
与拔耳。然世有但称观音菩萨。观音大士。而略去中
间一世字者。亦足尽大士之德也。盖此观字即大士
初修一心三观。而音之一字即三谛一境。所谓常境
无相。常智无缘。名字解此。观行修此。乃至始本一合。
始本双忘。则三谛三观三非三。举一即三三即一。谛
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如楞严中初于古
观音如来时禀受从闻思修入三摩提。初于闻中入
流忘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尽闻闻
所闻尽。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生灭灭巳。寂灭现前。忽
然超越世出世间。乃以所闻之音为境。用圆观观之。
直破十界五住之真空荡相观也。问。空观只破四住
647-A¶ 第 168c 页 X35-0168.png
六凡。今云寂灭现前。则遮则法尔空中矣。何得但言
空观荡相耶。答。别家次第三观。藏通入道空观。则但
破四住六凡。今大士所修。乃圆妙谛观。空则十界俱
空。立则十界俱立。即如三谛。亦云真谛者泯一切法。
岂但偏真小空而巳哉。故此圆空当前。不但破四住。
亦破无明。不但破六凡。亦破十界。方得谓之忽然超
越世出世间也。秪如初释观世音三字。即中实应本。
亦岂次第但中乎哉。良由大士具此圆妙盛德。故加
以观世音三字美名也。成如是妙观之人。出如是圆
妙之音。故能流通如来妙法。岂他人所能比拟耶。


菩萨者。大士既具圆德则与佛孱齐。况过去巳为正
法明如来。不应仍就菩萨之位。菩萨乃师弟中之弟
位。如君臣中之臣位。父子中之子位也。此有二意。一
是大士之撝谦。盖本师亦名观世音。秪因箕裘克绍
盂圆水圆。故亦名观世音。然如父在子不敢称老。故
谦居子位。又复现在安养世界作宝池内绍。宜居子
位。今来娑婆。虽云是客。既来辅化。同列弟子。不宁若
是。楞严云。愿于十方诸佛位下作法王子。则是大士
素心谦退。坎德自居。不同世人之贡高憍慢矣。二是
大士之慈悲。盖居佛位则尊而高。难于与拔。如天子
深居九重之内。虽有洪恩大赦。欲遍及苍生。其如君
赦则官不赦。官赦则吏不赦。若有帑赐。士大夫之所
匿。厮养士之所窃。下民不能亲炙上德矣。故古之大
人有抱恨不曾身为县令者。大士身既佛巳。然似薄
647-A¶ 第 169a 页 X35-0169.png
天子而不为。甘居菩萨之位。以遍拔众生之苦。遍与
众生之乐。如楞严大悲。今经所云。是能实能权。能上
能下。能进能退。能诎能信。如君子不器。左右具宜。又
与释迦同其大权自在。无施不可之妙能。不同亢龙
无首。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退之拘拘小圣作为也。

○普门品。诸菩萨自行化他。皆各住一法门。如文殊
以智为门。普贤以行为门等。今大士之门名普者。正
与教主妙法宛同。盖教主所證所施之法门难解难
入称之为妙者。以其非顿非渐非秘密不定非藏通
别圆。非阿含四门俱入清凉池。非三人同以无言说
道体色入空之朱雀门中不妨庶民出入。非华严历
别之五十三知识门。非四十二字门。非八万四千陀
罗尼三昧波罗蜜法门。而众生感叩。则如来不妨施
顿施渐施秘密不定施藏通别圆。乃至施八万四千
陀罗尼三昧波罗蜜法门。又不妨即顿即渐即秘密
不定即藏通别圆。乃至即八万四千波罗蜜法门。故
称之曰妙。大士所修所施之法与拔苦乐。而称之曰
普者。亦以此门非大非小非方非圆非顿渐秘密不
定乃至非八万四千陀罗尼三昧波罗蜜门。而能随
机感叩。不妨开大小方圆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
乃至八万四千三昧陀罗尼之法门。以遍拔法界之
苦。遍与法界之乐。遍应众生之求。当知若住定一法
一门。即不能遍逗普应。虽不住著一门。又非无本可
据者。故不妨即大小方圆顿渐秘密不定即藏通别
647-A¶ 第 169b 页 X35-0169.png
圆。即四门俱入。即朱雀门不碍庶民出入。乃至即八
万四千陀罗尼正受波罗蜜法门。故称之曰普。释尊
于三千性相法上以圆三观了之。皆是实相。故能卷
舒自在。而大士亦于无量法门上以圆三观了之皆
是实相。故能与拔无方。故知法即门。门即法。普即妙。
妙即普。无二无别。如此之妙法。非普门不能流通。如
此之普门。方能流通如是之妙法。则不同诸菩萨之
各住一门。而未必普遍者矣。故云流通独妙之人法。
乃与正宗旨趣略同也。若论十双五只。具如玄记。

* 说文

正说中长行之文。大师约三释消经。科段定义。奚翅
吕氏春秋。千金不易一字。今依祖师大段作两章。前
是观世音救苦。后是普门与乐。前拔苦竟。结劝持名。
后普现竟。结劝供养。虽前后各有与拔三业。今且约
义大分。如下重颂中亦只与拔两章。即孤起颂中释
观音二字。亦约拔苦释观。与乐释音。至别偈巳完。方
总颂劝持劝供二义。盖与拔足以尽大士之慈悲。不
必更有别说也。尝推大士离安养来娑婆。元欲接引
堪忍众生俱生安养。现无量身而为说法。与出世之
乐。是其本怀。其如五浊罪重苦多。先宜拔苦。所谓病
急必先治其表也。况此邦下劣。名为堪忍。苟非大难
大苦。只耽粗毙五欲。以之为乐。不能回心向道。必至
水火刀贼。大难临头。无可如何。方思求救大士。若大
士因其平日怠惰。至苦方求。而不为救拔。则此顽冥
647-A¶ 第 169c 页 X35-0169.png
众生。永无发心脱苦之期。又非大士度苦普门。故大
士因其急难一称。则为大士悲心所缘。即令脱苦。如
水在盆中。月在天上。而感应道交。成机感因缘。由此
一脱苦后。便能志心皈向。缓予法乐矣。则大士岂不
欲即与天下苍生之乐哉。势未可也。即此拔苦之中。
亦必先其急者。如入水入火。乃报障巳临。在劫在数。
命在须臾。必无免理。而卒呼大士。如童子无知。巳堕
水火。心中既无相识之人。亦无脱苦之法。只得号呼
父母。父母即行匍匐救之。略不后时矣。故拔七难在
前。至于内心三毒。虽足害身招报。当受现苦后苦。事
如稍缓。故亦次之。无男无女。虽曰恶报。犹身外事也。
特居拔苦之后。再推大士来我娑婆。意欲化我众生
断爱缠。出生死。今此人求男求女。全是贪爱胶粘。留
连生死之事。大士何故返遂其求。母乃失其东来本
意乎。是大不然。盖刚强世界。愚痴众生。恶念易生。善
心难发。大士多方求渠一点向善之机。了不可得。今
因无后为不孝之大。不舍资财。则死与别人矣。故欲
求男女。平日未尝礼敬供养大士也。因有私求。暂加
礼敬。若大士鄙其愚痴。而不遂其求。则愚人恶心转
盛。永与大士绝缘矣。故遂其不正之求。而引出向佛
之心。即可循循善诱。渐令离苦与乐。得出生死也。所
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是诸菩萨之所不屑为。
而观音独能俯就之者也。况大士久證智母三昧。常
与十方诸佛为法王子。则又是大士普门中之所暇
647-A¶ 第 170a 页 X35-0170.png
整。所谓是集义所生者。非无本而偶中之也。且大士
所开之门名普。正如王将军之武库。无一法而不具
者。若世人求男女而不与。则失普门之名实矣。良由
世人求六度万行。五停四念。事理禅定。人间散善。固
皆与之。即以愚爱心求缠缚事。亦如洪钟在架。有叩
即鸣。千机并感。云涌泉落。牛溲马浡。医师并畜。方得
名之曰普门也。

○结劝持名中。先总结三业以标持名。次约偏圆较
量以显功德。三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
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是结示。先总结标持中云。若
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
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者。此有三意。一由上持
名恭念礼拜。必得脱苦除毒遂求。故云若有众生恭
敬礼拜。福不唐损。此一句是结前诸义。是故皆应受
持名号。此一句是劝持。当知前但云恭敬礼拜必具
持名。次云皆应受持名号。必该恭敬礼拜。结劝互出。
则互具可知。盖前既出身意二业。讵有不具口业。后
但云持名。岂有不具二业。是本尊说法之巧。故各出
一边。而令互具义显也。良由上来三业感叩。福不唐
捐。即得三业妙应。是故众生皆应恭敬礼拜受持名
号也。不唐捐。即如下别偈中。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
过三字。二者文句云若言礼拜满愿。自有礼拜不蒙
满愿者。何得云不唐捐耶。释曰。由心不志。即未满愿。
礼拜之功。冥资不失。此如梵网中忏悔。虽不见光见
647-A¶ 第 170b 页 X35-0170.png
华。亦得增益受戒。是故应礼拜受持也。三者。问。今以
有难呼名。有毒心念。有求礼拜。然后脱苦。倘世人有
无难无毒无求者。则似不须礼念。礼念亦无用无福
矣。答。纵无难无求。若有礼拜恭敬福不唐捐。有求即
遂。固不徒弃。无求礼念。获福弥胜。故不唐捐。良以有
难称名。即能脱苦。固须持礼。即无难称名。福不唐捐。
是故皆应受持名号。有毒即除。固宜恭敬。无毒恭敬。
福不唐捐。是故皆应受持。有求必遂。固须礼拜。无求
礼拜。福不唐捐。是故皆应礼念持名也。则知有求者
固当礼念。无求者尤当礼念矣。皆之一字。乃普指天
下众生。盖有求有难而礼念者。人不多得。今以无求
无难者念礼不唐。则天下皆宜礼念受持名号矣。故
云皆应。问。既通结三业。以劝持礼。何故至下但约持
名。以较功德耶。答。但一口业持名小善。福尚无穷。何
况内心恭敬常念之功德乎。又何况礼拜供养之功
德乎。有难有求而持礼之福尚是无穷。何况无难无
求。修于日用寻常时之功德乎。此如来说法巧妙。但
较持名小福。足以况出念礼深功。及无求亦修之恒
德无量无边矣。

○普门示现中。天道但现几尊天王。人道巨细俱现
者。由天男天女等天民。皆是凡夫修去。著乐既深。不
念无常。大士虽现入彼类。彼不回心。况天民以自感
之乐为极。别无忻慕佛法之心。似乎无人如彼之意。
故大士现入彼类。作渠君主。超过此等。而修證佛法
647-A¶ 第 170c 页 X35-0170.png
以自威力。普化臣民。自然上行下效。渐引归心。如请
观音经中天人丈夫观世音。大梵深远观世音。皆现
为君主。以对治自尊之臣民者。楞严云彼四禅中五
净居人。及彼天王。但有钦闻而无瞻见。良由皆大权
菩萨示现其中故也。稽此处示现。即足以消彼经疑
心矣。人道中男女贵贱毕现者。正若能整心虑趣菩
提。惟人道为能耳。况人间苦乐相间。有书般若儆念
无常。发心不定。十界机心俱在人中。人可證成。人是
现见。大士既到人间说法。故多现人身也。然此三十
二应。略举其端。若论大士普门示现。如大悲云现千
手眼。楞严云八万四千身手。不可涯量。秪如为金婴
妻。马郎妇。唐文皇蚶内。唐代宗卵中。冯巨区猪齿臼
化身。又岂数端而能尽普门自在哉。

○普门与乐之后结劝供养者。亦未尝不具三业。大
供养之大事犹宜勇为。何况心念口称之次者。而不
当精进哉。前则较持名之浅浅以况身意之深深。今
则举供养之巨大。以该心口之次贰。说法巧妙。莫过
此矣。应知前持名中以六十二亿恒沙菩萨以较观
音一位。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今观供养中何不出较
量一端耶。须知以地住之无尽意菩萨。犹以历劫修
感法门璎珞。而供观音。求其悯庇。则知供馀菩萨。与
供观音大士之福。不啻霄壤什百之不可思议矣。又
复以璎珞上供。只财施耳。无尽意何得云受此法施
珍宝璎珞耶。盖地住菩萨。历劫修行。巳入实报。福慧
647-A¶ 第 171a 页 X35-0171.png
俱隆。故皆以法门珍宝严身。如华严云舍那珍御之
服。法华云璎珞长者。岂非以功德珍宝庄严之法门
身耶。如世贫人。夙不修福。衣不遮身。冻馁而死。植福
之人。珠衣玉食。是其例也。然则颈珠之供。即是以所
修法门为施也。此中观音不受。无尽再上。乃假本尊
一为缓颊。而与受各得其正。佛曰当悯无尽意及四
众八部受此璎珞者。言无尽舍供非自邀福也。欲引
四众八部仿效兴供。以与大士结缘。以求大士与拔。
此无尽意之苦心也。观音汝当悯渠为众之心。受此
璎珞。故云当悯无尽意也。况今无尽意率先兴供。以
引馀众。若大士不受。则四众八部目击不受。皆藉口
谓大士不受。不肯兴施。不与大士结缘。岂不永断众
生善缘哉。今劝观音慨受供养。则开众生供养之门。
悉皆上行下效。与圣结缘。即有出生死之期矣。故云
悯四众八部受此璎珞。此一劝足以见与者为人不
为巳。悲心别白。受者亦为人不为物。与拔可行。言既
中理。与受得正。故观音即时受之矣。夫法身大士。固
与受之间。皆为法为生。而娑婆恶人。极难游化。彼即
从傍冷觑。以见圣遇云观音之来。如商估贾人。赚我
东土璎珞去矣。观音为遮恶人恶见。不堕贪著。即以
还供二圣。

无尽意汝问云何能游娑婆为生说法。此
足以见大士能游娑婆。能化恶人之神力自在也。

【△二别偈。本是普门重颂。今名别偈有二义。一此
非什师同时所翻。至隋阇那笈多别译故。二非但
647-A¶ 第 171b 页 X35-0171.png
重颂长行。复有长颂与拔行愿。及别释观音二字。
并与长行出没少异故。律师云自馀支品别偈。盖
指此也。分三。一重颂经文。二别释观音。三重结持
供。初又二。一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
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二答分二。一双标二。一正标与拔二。一观音拔
苦。】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

【诸菩萨各有专修行门。而观音独以大悲拔苦为
行。如大悲经十六愿。前之四弘以度众生之苦为
先。而后六愿全对治四趣之苦。又如请观音中六
观音对破六道。大悲大慈师子无畏大光普照率
以对治为主。正归拔苦。故此句标前观音拔苦也。

△二普门与乐。】

「善应诸方所。」

【标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可知。

△二长颂行愿。长。馀也。经文中但明与拔。不出与
拔之本。今补出之。故云长也。】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誓愿如十六愿。十二愿。及于宝藏佛时。若有众生
称我名字不得解脱者。我誓不成正觉。若有诵持
大悲神咒。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等。侍佛
即是行也。如初遇古观音如来。发心成果以后。同
647-A¶ 第 171c 页 X35-0171.png
慈同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遇千光王静住如来
顿超八地等是也。由久有如此行愿之本。方能现
身无量与拔无方也。前云观音行。是果后拔苦。今
侍佛之行。乃因中所修。

△二双释二。一释观音拔苦三。一总颂三业灭苦。】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长行拔苦中呼名救七难。心念灭三毒。身礼遂二
求。今先总颂之曰。闻名见身心念。能灭诸有苦。即
免七难等苦。由此七难二求。约三障释。元通十界。
故云诸有。感观音二十五王三昧。遍拔二十五有
三障。直至于极。故云能灭。大师于文句中约义以
作三释。今于偈颂中宛出此义。深见大师观行即
佛。知如来秘藏之东土小释迦也。不空过三字。即
上福不唐捐句也。既总颂三业拔苦巳。然后广出
口呼一端。

△二广颂称名救难。广者。以长行但列七难。今颂
乃出十二。故云广。】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一)。或漂流巨海。鱼龙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
(二)。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
空住(三)。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
损一毛(四)。或值冤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
即起慈心(五)。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
刀寻段段坏(六)。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
647-A¶ 第 172a 页 X35-0172.png
力。释然得解脱(七)。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
音力。还著于本人(八)。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
观音力。时悉不敢害(九)。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
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十)。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
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十一)。云雷鼓挈电。降雹澍大
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十二)。」

【难虽十二。要不出地水火风空识之六。不过多出
几端以显大士妙能。文则可知也。

△三总结救苦无量。】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长行中先明总救诸苦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
生受诸苦恼。闻是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
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巳。然后别出救拔七难。今
明拔诸难巳。然后总结普救。此说法后先互明之
体也。前云百千万亿众生。今云世间众生。前云受
诸苦恼。今云无量苦逼。义一也。

△二释普门与乐。】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长行中普门示现列三十二身。历十法界国土。以
三轮不思议化物则何其冗广。今只以一偈颂之。
而义无不周。此详处宜略也。如上拔苦中但列七
难重颂中广开十二。而义无所增。此略处反详也。

△上来重颂长行与拔二章竟。但两章后有劝持
劝供二意。此中不颂。直待孤起释观音二字完。方
647-A¶ 第 172b 页 X35-0172.png
总结云。是故须常念。是故应顶礼者。何也。盖由观
音二字虽是孤起别颂。要其义意。不出与拔二端。
故直待与拔义竟。方结劝持劝供也。

△二别释观音。此非颂长行之偈。名孤起颂。由上
称观音之名。即能拔苦。重颂巳完。而今别释观音
二字功德。故云别偈。分二。一约拔苦释观。二约与
乐释音。长行中但云观音拔苦普门与乐。则似大
士之名。偏而非圆矣。故今详此一名。双具与拔。始
尽大土名义圆通。又复长行中但出称名拔苦。不
知名下有何奇异因缘。乃能一称即遂与拔。故今
释出观音二字即圆妙谛观。生佛一体。感应同源。
故能拔同体之苦。与同体之乐。用显众生称观音
者。即感自性之本佛。观音遂与拔者。即应自心之
群生。所以一称名而与拔顿遂也。初中分三。一牒
所拔苦。】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将欲详大士拔苦圆妙三观。先出所拔众苦。为大
士妙观对治之境。三恶趣上贯以种种者。通至界
外变易国土也。生老病死不但六道。直至等觉。有
后生死。皆有因移果易。生灭无常。但在界外。转名
缘因生坏耳。良由见思招分段生老病死。尘沙通
界内外。无明招变易生老病死。大士妙观。悉能令
灭。若论大士圆观。只应五住二死圆破。今言渐者。
譬如冶铁。粗垢先落。法尔先灭界内生死。次灭界
647-A¶ 第 172c 页 X35-0172.png
内外生死。然后净除界外生老病死也。次即出能
拔之本。

△二释能拔观。】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真观清净观。乃圆空观也。以此真空。破四住之妄。
真空观成。遍净六凡生老病死之染污恶趣。古来
只有空观。因王家讳此空字。故易为清净二字。广
大智慧观。即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之中道观。以此
中观。遍灭界外生老病死五住无明之变易恶趣。
楞严云初于闻中入流忘所。至忽然超越世出世
间。遍灭两种世间恶趣生死之苦。功在空中二观。
盖自行破惑先需此二。即以之破他之惑。亦先宜
此二。指要云亡净秽。故以空以中。又云遮则法尔
空中。是生死恶惑既破。即可感而遂通。随缘出假。
遍化众生。而假观度生。不出拔苦与乐。即悲观慈
观。楞严云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与乐慈观也。
下与法界众生同一悲仰。拔苦悲观也。此假观遍
灭众生种种恶趣生老病死。即破恶业尘沙也。盖
由大士。自以二十五王三昧。一一三昧皆以三观
功成。遍灭惑业苦三障。然后以本法功德。遍破法
界众生之三障。如云空观成故。见思烦恼破。假观
成故。恶业尘沙破。中观成故。无明根本破。菩萨自
以三观破三障。复以三观遍破二十五有三障是
也。常愿常瞻仰句。是本尊结劝之词。言大士既有
647-A¶ 第 173a 页 X35-0173.png
如此三种妙观。悉灭众苦。则凡在众生。应当常常
发愿。以瞻仰大士。求其灭苦矣。此观字作去声。又
当约埤雅雚见分明而训。

△二结成智用。】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以三观功。悉灭种种恶趣生老病死之五住二死。
则尘净光生。观成智显。任运成三种智光。照用同
时也。清净观成清净光。真观破四住染污成无垢
光。广大智慧中观成慧日破五住二死之闇。经云
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也。假观
慈悲与拔苦乐。苦属报障。如前七难等报。报又莫
重乎大小三灾。今妙假观成。成道种智。能圆拔法
界三障。故云能伏灾风火。灾字是总。风火是别。总
别兼举。以显妙假种智破恶业。尘沙三障之尽净
也。上来观成智用。且皆论破。障既破巳。则三观洞
明。普照法界。一一世间。皆是寂光正境。而常寂光
土。不离娑婆。又非太虚。空无一物。所谓不如三界。
见于三界。以圆三观三智皆妙一切法。故云普明
照世间也。前论遮情。后明显法。法应尔也。又复应
知前未得三观圆破三障。则种种无非恶趣生死。
既破巳后。即此种种。皆成普明所照妙境也。

△二约与乐释音二。一先示二轮为音本。】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𦦨。」

【欲说三种音弘三周妙法以与乐。先出说法之本。
647-A¶ 第 173b 页 X35-0173.png
由于慈悲身意久成。方能口轮雨法除𦦨。身体名
悲。即大悲惊入火宅也。然此身轮必由作无作戒。
精持无犯而成。戒言雷震者。行人四羯磨成。十方
戒光。从行人顶入。如天崩地震之声。天眼圣人能
见。故喻如雷震。意名慈者。如云应以何身得度。三
七观树经行等。多分鉴机。欲与出世四教之法乐。
岂非是慈。又如大云者。云能含雨。如世人云皆望
这朵云里雨。即心含法雨。言乃心之表。即说心中
所含法门。如澍甘露雨。音轮说法。活人法身慧命
如诸天不死甘露也。当知此口音说教。皆由大悲
身戒久成。大慈意云久畜。然后得以音轮弘化也。

△二正出三音皆与乐。三音。指法音。喻音。胜世间
因缘音。分二。一念音与乐。】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冤悉退散。」

【诤讼军阵。似牒前十二难之未尽。念观音力皆得
退散。文同拔苦。而今科为与乐者。以下正释音字。
重在乐边。即普门与乐中。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之
音。此说法定在与乐。故且名之。若论正体与拔同
时。然不可以通难别。既云怖畏退散。岂不欢乐。

△二正出三音。】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此五个音。皆指定大士而为说法之音。所说之法。
定指妙法。不可因有观其音声之句。误判为众生
之音。若作机感之音。文义俱失。妙音即中实谛观
647-A¶ 第 173c 页 X35-0173.png
之音。能弘妙法。而中机不多。大士出假度生。又当
遍观世间机宜何如。分别药病。如尘若沙。悉皆知
巳。方以法音而教化之。此俗谛出假音也。梵。净也。
真空慧观当前。直显真谛。则烦恼染污尽净无馀。
如云真谛者泯一切法。此是大士以圆妙三谛三
观之法音。以弘如来法说周中之妙法。遍化众生
令得开示悟入之乐也。海潮音是譬喻。海中之潮
极有信准。断不前后失时。大士说法。妙逗机宜。断
不先后差机。若机未叩而先说。机巳过而不说。则
如初一十五应子时潮者。而反在巳未二时。失信
差机矣。今大士法音。如洪钟在架。有叩即鸣。明镜
当台。有形即现。不先不后。准逗机宜。喻如海潮也。
大士以此喻音。弘如来喻说周之妙法也。胜彼世
间音者。如来又恐众生不解大士说法当机。与拔
无爽之音。故放下法喻。而直示之曰。总是大士应
求之音。胜如你辈世间人之音言也。世人侵诺者
必寡信。人或以缓急求济。虽口允而心不与。或患
难求救。虽口佯应而不为排难解纷。虽有好言好
语。以祝颂与乐。而终不与焉。此世间人之音声也。
大士则不然。人有苦难呼求。求而即拔。人稍修行
求乐。乐即遍与。如今长行中所云者是也。非发愿
时皆许与拔。及至干求皆了无实济之世间虚语
人也。大士以此胜世间因缘之法音。以弘如来过
去尘点世界。王子覆讲因缘之妙法也。盖此品既
647-A¶ 第 174a 页 X35-0174.png
属流通独妙之人法。不可漫指散释。良由大士东
来。说法度生。具此三种妙音。故能弘通本尊三周
妙法。况此音声。正逗娑婆世界耳根最利之众生。
故又宜在娑婆弘妙法。以度群生。非他菩萨能企
及也。

△三重结持供二。一结劝持名。二结劝礼供。长行
中拔七难等苦巳。即结劝持名。普门与乐巳。即结
劝礼供。今直待孤起观音完后。方总出前二结。故
云重结。良由别释观音。秪足上与拔慈悲二端。非
别说他事。故得待完总结。于义无隔也。今初。】

「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
能为作依怙。」

【苦恼死厄能作依怙故须常念。即是结上劝持拔
苦矣。

△二结劝供礼。】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慈眼视生是与乐。福聚如海能与乐。故应顶礼。是
劝礼供。即是颂上与乐劝供矣。问。长行云供养。今
云顶礼。云何通。答。供养该四事。该献珠顶礼恭敬
等法。前云供养。乃举其总。今云顶礼。乃举供养中
之别。总别互出。义则一也。问。长行派劝。今何总结。
答。派劝总劝。于义无妨。但前后稍移。弥觉隽永。又
以见说法融通。辩才无碍。不堕騃实之讥也。问。长
行中二章各出。前有较量。后明献供。何等郑重委
647-A¶ 第 174b 页 X35-0174.png
悉。今何几句而巳。答。如来说法。只贵义显。不论多
少。所谓多亦四德。少亦四德。广亦般若。略亦般若。
明珠一颗。宁有不具众宝耶。再探佛意。重在发明
大士与拔慈悲。至于劝供持名。意似稍缓。可以略
结。况上既广详。此宜略点。广略互显。劝意弥明。不
须疑也。

△大章第二结益。】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
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
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
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持地结益。似较本尊称叹更深一层。夫以大师之
口。赞迷弟子与拔慈悲至矣尽矣。谁敢赞辞。而持
地忽然起座白佛。有何智过于师。能资师不足。以
呈露乎。持地谓必众生称观音名而后拔苦。心念
然后灭毒。礼拜然后遂求。供养然后现身与乐等。
则世之不能称念礼供者。大士皆不度矣。岂大士
之无缘慈悲哉。须知即不称念礼供。但能闻今日
说菩萨普门神力之经。当知是人功德即不少矣。
但闻此经功尚不少。何况持名心念乎。又何况礼
拜恭敬乎。又何况尽力供养乎。请问为得何等利
益。乃为不少聻。若出三途生三善道功德则少。若
离六凡而證二乘功德亦少。若弃小乘而入菩萨
功德亦少。毕竟闻经得何巨利。方为不少。如今现
647-A¶ 第 174c 页 X35-0174.png
在法会。闻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有八万四千众
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直至成
佛。方为不少耳。闻普门经者。尚名字开解。发无上
道心。何况持念礼供之五品。相似。究竟。得无上正
觉哉。此持地以闻经之浅浅。况持礼之深深。初似
推开佛所称叹曰。多不必得。多不必得。只须闻此
经名。功至无上。绰有超师之见。次则以闻经浅益。
形出持礼深功。则又有资师之功。岂徒泛泛赘辞
比也。】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肤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