槃》、《胜鬘》等中多以法身、真理、佛性名为一乘,
故
《胜鬘》云「一乘者即大乘,大乘者即佛乘,佛乘者即涅槃界。」又云「于恒沙劫行六波
罗蜜,不如有人听受读诵乃至执持经卷,
何况有人为他广说」,以有为行比无为
乘故。
《涅槃经》言「一乘者即是佛性」,此灭化
城至于宝所,唯以真如、法身平等名为一
乘。
二揽馀归智体,亦以真智名为一乘,
上文自云「方便知见皆已具足,不退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不能测佛智」,智
体多是正体、后得。若在因位智劣识强,在
果位中智强识劣故。
三隐劣从胜体,下经
自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
实,馀二即非真,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分别功德品〉云
「有为无上正等菩提,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
行五波罗蜜,不如有人一念生信,所得
功德不可比喻」,由以佛果理智二种名为
一乘,理凝本有,离缠而号涅槃,智照新生,
果圆而称正觉,乃四德之鸿源、三明之妙
本,故扬为彼智见出现于世,以理智二
为一乘体,智性智相合名为智。
四二运用
广体,唯以因智名为一乘,火宅喻中与诸
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唯因
行故。
五胜出分段体,通取因果出分段
死所有理智以为一乘,开示悟入四义之
中前三为果二,后一为因二,如前已说,故
略不论。
《胜鬘》亦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续
后有者,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习地为缘、无
果能成佛者,皆一乘体。兼取有漏地前功
德及十地者,助为一乘,未乖正理。《法华经
论》及馀教中,随依于此三种体中一门出
体,未必摄尽,若依此解,总含诸文无不
尽矣。
然此体性合有五门:一诠旨分别,通
教及理;二因果分别,通行及果;三智福分别,
通福及智;四觉寂分别,通灭道谛菩提涅
槃;五二利分别,通自利利他。此说一乘,故
义通贯。若言佛乘,举果摄因名;若云菩
萨乘,举因摄果称,名便不通,义可兼有。
又由行者修习二智正体、后得观于二理
生空、法空,断于二障烦恼、所知,息于二死
分段、变易,證于二果菩提、涅槃,圆得二灭
无馀、无住,行于二利自利、利他,称果满也。
所断二障集谛所摄,所息二死苦谛所摄,
所修二智所證菩提道谛所摄,所观二理、所
得二灭、所證涅槃灭谛所摄,所行二利灭道
谛摄,合此灭、道名为一乘。故此本论解遮
中云「无二乘者,无二乘涅槃,唯佛如来證
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
唯一佛乘故。」
《涅槃经》中既以摩诃般若、法身、解脱三事圆满名大涅槃,故此一乘二
谛为体。
释名字者,乘是运载义,故
《广雅》云「乘驾」也,
《周礼》云「乘载」也,运载行者至
彼岸故,故此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摄
论》亦云「六度万行亦乘亦大,法性真如所乘
大性,事、理俱能运载行者,自运运他至于
彼岸皆名为乘。」
问:
因行能自运,至果可名
乘,佛果自运息,应非是乘体?
答:
有五义:
乘人,有怀疑网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馀』,鹙子亦言『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
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乃至断诸疑悔』,迦
叶亦言『又今我等得涅槃證,于菩萨法不
生好乐之心』」。
《摄论》亦云「断除四处障,二
乘作意等」,即是此执。本论末后亦云「方便品
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不说破三等。」或
有说言,破三执故非唯破二,如萨婆多执
佛化身以为真佛,今说为化故破三执。此
亦不然,
《法华》但以自修所得一乘为宗,会
破彼乘令入于一;非以所知一身为宗,
会破彼身令入一身。又无执彼化身为
极趣求至彼,更不趣求馀身;今破彼执
令求一身,故但破执二乘为极,不破执
彼二身极也。亦有解云,闻昔说三执三皆
极,今说一极故破三执,此乃地前菩萨起
故。若破执大极,还为说一乘,更增其病,
何名为破?又未出宅许以牛车,既亦破大
后出宅与,是何等车?若言与白牛,弃本黄
牛故,既尔即应舍顿学渐,黄、白牛相因行
何殊?既还本牛明不破大,若执一极不违
趣大,何须破之?执二为极不趣大故可
须破也。若随位得即执为极,未见趣大
乘因中有此执,设尔许亦破,即应破无穷,
由此但破执二为极。又非破执四乘为
极,为无种姓说人天乘,解有四乘不执
极故,执二为极不异破二,无执人天
乘为极者,执者不解乘,解乘不执故。若
一对四,一是方便乃应破一执而归四
乘故。亦非破五,执不定乘同执三故。由
此
《胜鬘》唯云「阿罗汉、辟支佛,有恐怖、有归依,言得四智及涅槃者是佛方便」。此经亦
云「唯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密遣二人
息处说二,羊鹿非真不说三言,从胜至劣
数,佛乘第一、独觉第二、声闻第三;无第二
独觉、无第三声闻,非无三乘之中大乘体
极。勘梵本云「无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
「无二亦无三」也。此有难言,经说别体三宝,
不破别体而归一体,何故破二乘而归一
乘?此亦不然。若执别体三宝为极,亦同
破之。若别相三宝体,亦无三极故,虽尔亦
无求住别体,然可会之入于同体,广如
经说。非权实宗,会别故名一者,教理行果
皆有根本及以方便,会渐悟者先二乘中所
修成得教理行果为大方便,依此本论初
地已上离分段死,见道已前教理行果为
不退地之根本因。
总依诸文会一有四:
一者会教,
《无垢称》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
生各各随所解」,此经下云「一雨普润三草二
木生长不同」,此会教同而机有异,三乘取
教有偏、普故。二者会理,
《宝性论》云「如㝹、
马、象三兽度河,河性无差得有浅深」,又
下经云「譬于高原穿凿须水,若见乾土
知水尚远,若见湿土知水不远,若见于
泥知水极近,水性无差得之有异」,此会
理同而證有异,三乘證理有圆、缺故。三者
会行,鹙子自言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
佛自亦言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
《胜鬘》如世尊说,汝等苾刍我忆往昔,无量百返
依声闻乘而般涅槃,云何已成佛,后依二
乘而般涅槃,即为调伏所化声闻。佛菩萨
等自化其身为彼同类,于无馀依现般涅
槃,经百千劫耽寂灭酒醉逸而卧,后从彼
起现受佛记,令诸不定种姓二乘尽作是
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复起现受佛
记,况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槃?今此会
中富楼那等即其类也。
《法华论》中为化声闻
授记即此,是故亦为降彼二乘者慢,我亦
得汝之涅槃故,广如
《楞伽》说,阿罗汉入无
馀涅槃经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卧,后
从彼起方发大心,皆佛菩萨之所化作。若
不尔者,实入无馀涅槃身智都尽,后从彼
起法从何生?故知是化。十究竟故,由过此
外无别胜乘,依理究竟最为殊胜,故说为
一。今此会中依论但与二人记别,一不定
姓、二应化者。为不定姓者,即第一第二第
八少分,为应化者即第九义及馀少分,说
于一乘,非全拨其无定性,故此一乘是
密意说。
《解深密经》云「相、生、胜义无自性,如
是我皆已显示,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坏正
道不能往。依诸净道清净者,唯依此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
差别」,于定、不定、有性、无性合说一。故
《涅槃》亦言「一乘一道四果圣人皆得作佛,不解
我意故,但应如是所说善」。今此十义说
于一乘,
《法华论》中无此具足,
《显扬》说六因、
《庄严论》八义说于一乘,不过此十,故不叙
答:
儴祛劫增时出,命长故逢弥勒,非弥勒
佛不减时出。又佛不出家应为金轮之位,
非定作也。灯明八子义理亦同,彼是报身故
无此失。此说金轮必劫增出,银铜铁轮王
出时不定,是以无忧王世,佛灭百年,铁轮王
也。
经「如是舍利弗分别说三」。
赞曰:下释五
浊佛出所由,牒指前标所说五浊,故言如
是。「劫浊乱时」者,牒前劫浊,饥馑、疫病、刀兵
起时,「众生垢重」牒众生浊。垢谓六垢,污染
身心点染不净名之为垢,增强难破名之
为重,一害、二恨、三恼、四谄、五诳、六憍,于有情
所乐为损恼名害。由忿为先结怨不舍
名恨。已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很戾,多
发嚣暴凶鄙粗言蛆螫名恼。此三以瞋为
体。为网[曰/月]他或藏已失,或取他意,矫设
异仪险曲名谄。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
名诳,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
事故。此二贪、痴二法为体。于自盛事深生
染著醉傲名憍,以贪为体。由诸众生六垢
重故,不识沙门、不修善法故众生浊。悭
贪嫉妒即烦恼浊。耽著已得财法不能惠
舍,秘吝名悭。于诸未得有及有具,希欲名
贪。悭虽即贪,已得未得染希别故,分成二
门。「嫉」音秦悉、秦血、辞栗三反,或作「嫉」「𧪠」毒
害也。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忧戚,名
为嫉妒。嫉虽即妒,缘他正法名体称嫉,
缘他荣乐名利称妒。
《说文》、
《玉篇》云「害贤曰
嫉,害色曰妒。」「成就诸不善根」者,不善根有
次一颂半颂遮,次十八颂半颂依何等义,次
七十颂半颂依法,后七颂颂未闻令闻。
于六不同中前后不同,故颂曰:「六说七半
住, 次一颂半遮, 十八半何等, 七十半
七二。」初六颂说中分二:初四颂半颂「所以
者何」下释文,后一颂半颂前标中「随宜所说
意趣难解」。初中复三:一颂颂「无数方便」,二颂
颂「种种因缘譬喻言词」,即譬喻、因缘、念观、
方便也。一颂半颂「演说诸法」。此初也。前长行
中标云「诸佛随宜所说」,释中云「我以无数
方便」,今此颂释云「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
者,前后影彰、他自互显,亦不相违。
经「众生心所念令一切欢喜」。
赞曰:颂种
种因缘等,于中有二:初颂知机,后颂因缘譬喻,心所念行道遍趣行也。「诸欲」者,种
种胜解也。「诸性」者,种种界也。「先世善恶业」者,
处非处及自业也。说佛有五智力、种种念观
也,能知众生此之五种故,以因缘譬喻言
词方便说法皆令欢喜,释前种种言词所
由。
经「或说脩多罗优婆提舍经」。
赞曰:一颂半颂演说诸法。依诸处说十二部经次第,
一契经,经云「脩多罗」;二应颂,经云「祇夜」;三
记别,此中无;四讽诵,经云「伽陀」;五自说,此中
无;六缘起,经云「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
生,三名同此;十方广,此中无;十一希法,经
云「未曾有」;十二论议,经云「优婆提舍经」。于
此义中以三门分别:一辨相,二释名,三差
别。辨相者,契经有二相:一通、二别。
《涅槃经》云:「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
名脩多罗」,摄十二尽,名通相也,以教贯
理及摄生故。
《对法论》云:「谓以长行缀缉略
说所应说义,名为契经,此唯长行名为别
相;偈颂便非,别契经摄。」
应颂有二相:一
为益后来,二显前未了义。
《对法》等云「谓诸
经中或中或后以颂重颂前长行义,名益
后来」。又云「不了义经应更颂释,长行虽说,义
未了故,名显前未了义」。
《涅槃》唯说初之一
义。
记别有三相:一记弟子死生因果,二分
明记深密之义,三记菩萨当成佛事。
《对法》等
云「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别德
失生处差别」,此记弟子死生因果。又云「又了
义经说名记别,记别开示深密义故」,即此
第二记深密义。故此本论云:「授记有四:谓决定心、因、取、与记等。」
《涅槃经》云:「如来为诸
大人授记,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儴祛,
当于是世而得成佛,名曰弥勒,是记别
经」,此即第三记当成佛。
讽诵相者,
《显扬》等云「谓诸经中非长行直说,然以一句结
成,或以二句三四五六句等说,并为讽诵」。
自说相者,
《瑜伽等》云「谓于是中不显请
者,为令当来正法久住、正教久住,不请而
说,并名自说。」
缘起有三相:一因请而说,
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说法。
《对法论》云:「因缘者,
谓因请而说,又有因缘制立学处」,即初二
义名为缘起。
《涅槃经》言:「如诸经偈所因根
本。如舍卫国有一丈夫,罗网捕鸟得已还
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缘而说偈言:『莫轻
先释总名,先德翻为「十二部经」,部含二义:
一部[衣-〦+矢]、二部类。此是部类,十二义类有差别
故。古人疑云十二部[衣-〦+矢]经,由此道士说三
十六部,老庄之徒各为一部。今言「十二分
教」,分谓分段,文义差别有十二分段故。又
云「经」者乃滥契经,今翻为「教」,十二通称,更无
所滥,带数释也。释别名者,总为三类,应
颂、讽诵、自说、缘起、希法、方广,此之六名唯依
主释,应重述颂乃至方理之广故。论议一种
唯持业释,论体即议故。或讽诵亦持业释,
可讽可诵故,不同应颂,彼颂是教、此诵是
言故。契经、记别、譬喻、本事、本生,此之五名通
持业、依主两释,能契即经,契理之经,乃至本
体即生,本世之生故。
差别者,一体差别,二教
差别。体差别者,应颂之中定无讽诵,讽诵
之中定无应颂,初后别故、单重别故。本事之
中定无本生,本生之中定无本事,师、资别
故。此之四部唯具十一,所馀八部皆具十二,
随其所应有前所说差别相故。
《涅槃经》云:「始
从如是终至奉行皆脩多罗」,故通十二;别
相即无,唯取长行为契经故,二偈便非。自
馀七教皆具十二,准此可知。其应颂中具
十一者,〈譬喻品〉云「舍利弗来世成佛普智尊
号名曰华光,当度无量众」,即有记别之应
颂也。应颂之中亦有自说,〈方便品〉云「世雄不
可量,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
者」,即是自说之应颂也。应颂之中亦有缘
起,〈方便品〉云「舍利弗善听,诸佛所得法,无量
方便力,而为众生说」,即是因缘之应颂也,
自说、方广三种,不遮大乘有十二分。二小
全大九,
《涅槃》第三云「护大乘者受持九部」,
彼除因缘、譬喻、论议,不遮小乘有十二分。
三大全小十一,
《瑜伽》三十八云「方广一分唯
菩萨藏,所馀诸分有声闻藏。」四大一小十一,
《瑜伽》八十五云「除方广一分,馀名声闻乘
相应契经。」何故此文大全小九?依授弟子
得成佛记名为记别。说声闻无,彼先未
求大菩提故,譬如以宝示其愚人,愚人便
笑。声闻闻记亦复如是,故说为无,非记
别弟子谢往死生之事亦无。又声闻乘多闻
浅法,若不待请而即为说,憍慢便生,言
无自说其实亦有。又声闻人但證小果不
得正觉,理非至极行不苞弘,说无方广,
其实亦有正法广陈之方广也。故此颂中唯
为声闻说于九部,理通十二。
《涅槃经》中小
全大九者,因犯制戒说为因缘,菩萨无犯
故略云无,非无因请因事说法之缘起
也。夫说譬况开中下根,至如鹙子利根上品尚多不待喻,况诸菩萨多分不待,
故说为无,理亦有也。又大菩萨性皆利根,
举宗便解,不假徵诘方生慧心,说无
论议,理实非无。又护法者多诵素呾缆藏,
缘起譬喻多调伏藏,论议多是对法藏摄,故
言大唯九,理非无十二。
《瑜伽》三十八大全
小十一者,小乘亦记弟子谢往,及不待请
佛悲深故,具有记别及自说等,故有十一。
无方广者,不求正觉、说理粗浅,名之为
无,实亦有也。
《瑜伽》八十五文与前无别。
经「又诸大圣主助显第一义」。
赞曰:释开
权显实之义。知诸众生未能顿学一乘教
故,识其根、欲故,初以权方便助显一乘,后
令入实。又菩萨根性有二:一不定性,二定
性。为不定性初权后实,显畅一乘,前二颂
是;为定性者说顿教一乘,此文是也。谓知
众生心性顿欲故,以异方便不从权取实
显助一乘,一乘者第一义谛真如等是。初三
后一是权实之方便,顿说一乘故名异方
便。
经「若有众生类皆已成佛道」。
赞曰:下二十
三颂颂众生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为
三:初二颂佛在,次二十颂灭后,后一颂结。
此初也。逢佛、闻法、修行六度四摄无量等,
名种种福德,修佛之因菩萨行故,皆已成
道。
经「诸佛灭度已皆已成佛道」。
赞曰:下二十
颂颂佛灭后,分五:一颂慈心,四颂半造塔,
六颂半造像,七颂供养,一颂称佛。此初也。有
善刚强非菩萨,心柔软非善亦非菩萨,
要善而耎方菩萨心,顺理益物极柔和故。「已
成佛道」,植佛因故。后文且据佛灭之行,后难作故,是别行故;非是佛在作此诸行,
而非佛因,在易修故。准上六度佛灭后行,
是总行故亦成佛道。
经「诸佛灭度巳庄校于诸塔」。
赞曰:下四颂
半造塔成佛,分二:初四颂明造塔,后半颂
结。初文有三,初二颂造塔数多八珍严莹,
次一颂九物为塔,后一颂下至戏笑劣物为
叹悯其薄祐。又更谛观谁应受教,唯施
鹿林有五人者可先诱导。如来尔时起菩
提树趣鹿野园,威仪寂静神光晃曜,豪含
玉彩身莹金色,安详前进导彼五人。斯之五人遥见如来,互相谓曰:一切义成彼
来是,岁月遽淹,圣果不證,心期已返,故寻
吾徒;宜各默然,勿起迎礼。如来渐近威神动
物,五人忘制拜迎问讯,侍从如仪。如来
渐诱示之妙理。相传解云,言五人者:一
陈如;二十力迦叶;三頞鞞,有云即马胜比
丘;四跋提;五摩诃男拘利。应勘
《婆沙》。何故
唯五人?有云迦叶佛时同学九人,四人利根
已前得道,五人钝根故今始悟,愿逢释迦
佛出成道故。又经云「释迦过去作大鱼身,
愿先食我者先度。五人先食故先度之。」又
经云「六人曾供养佛,五人取稻华供养,一
人待熟,五人初悟一人在后,即须跋陀罗。」
又即五夜叉食慈力王肉也,五人中陈如得
初果,四人在四善根,至夏初方得道。《西
域记》云「夏安居毕方得道迹」。法寂灭相即是
真如,不可言宣性离言故,无名相法以
名相说,名方便力趣波罗捺为五人
说。
经「是名转法轮法僧差别名」。
赞曰:三宝遂
兴也。此法轮义,略以五门分别:一出体,
二释名,三转相,四差别,五三乘。
出体者,《俱
舍论》第二十四说「所说沙门性,亦名婆罗门,亦名为梵轮,真梵所转故,于中唯见
道,说名为法轮,由速等似轮,或具辐等
故。」即于此中依见道,世尊有处说名法轮,
如世间轮有速等相,见道似彼故名法轮。
谓见谛道速疾行故,有取舍故,降未伏故,
镇已伏故,上下转故,具此五相似世间轮。
故
《显宗》云:「如圣王轮取前舍后,见道亦尔,
舍苦等境取集等故。」此意显示,见四谛理
必不俱时,如圣王轮降未伏故,尊者妙音
作如是说。如世间轮有辐等故,八圣道支似彼名轮,谓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
世轮辐,正语、正业、正命似毂,正定似辋,故
名法轮。宁知法轮唯是见道,憍陈那等见
道生时说名已转正法轮故。天亲论主依
经部宗破萨婆多言:「三转行相非唯见道,
如何可说?唯于见道立法轮名,是故唯应
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名为法轮
可应正理。云何名转?由此法门往他相续
令解义故。或诸圣道皆名法轮,于所化生
身中转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
故名已转。」此有释言,初说见道名为法轮,
非萨婆多正义,
《杂心》亦叙不正义云:「牟尼
说见道,速疾名法轮。
《俱舍》复言:或诸圣道皆
是法轮等,此是萨婆多师本意。」故
《显宗》云:「毗
婆沙师本意,总说一切圣道皆名法轮,以
说三转三道摄故。于他相续见道生时,
已至转初故名已转,非唯见道以八圣道
支独名法轮,妙音所说非正义故。」
《成实论》说:「初转生闻慧,第二转生思慧,第三转生
修慧。」亦无十二行相,唯作一空行。今者
大乘总贯诸文,法轮有五:一轮自性,谓择
法觉支、正见、正智等。
《瑜伽》九十五云:「正见
等法所成性故说名法轮,自他三转通见及
脩无学道故。诸圣慧眼能摧烦恼说名轮
故。」
《俱舍》亦言:「一切圣道名法轮故,或体唯
取八圣道支,具毂、辋、辐圆满义故。正见、正
思惟、说名为毂,是根本故。正语、业、命说名
为辐,因毂有故。正念、勤、定说名为辋,摄
录馀故。不同小乘,此八圣道别脩行相虽
在脩道,体实通馀见无学道,世尊应无八
圣道故。」二法轮因,谓能生后圣道诸教,闻、
思、脩等。
《无量义经》十七名中亦名法轮故,
诸经论中说佛教法名法轮故。
《俱舍》亦言:
「此即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名法轮故。」《瑜
伽》亦说「三周十二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
故。前为后因,合为果因,故名为方便。」又
云「三周正转,见、脩、无学随其次第,智、见现
观名为方便。」三轮眷属,谓诸圣道助伴五
蕴。
《瑜伽》等说:「圣所爱戒及信等法,助观增明、
助道除惑,非正断故。」四法轮境,谓四圣
谛、十二因缘、三性等法。
《瑜伽》又说:「为得所得,所缘境者谓四圣谛。」此经亦说「大通智胜
转十二因缘」,
《解深密经》说「依显了相,说三
无性皆依遍计所执已名法轮故」。五法轮
果,
《瑜伽》又说「为得所得者,谓大菩提」,后文
又说「四沙门果所摄受,声闻、菩提、独觉菩
提,若诸如来无上菩提是法论果。」
《瑜伽》又说
「三周十二行相,名得所得之方便」,又云「三周
正转,见、脩、无学随其次第,智、见现观名得
方便,故菩提涅槃名所得果。」然此五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