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品第三¶ 第 511b 页
法华义疏卷五法华义疏卷+(之)【甲】卷五
胡吉藏撰胡吉藏撰
* 譬喻品第三
所以有此品来者,斯经文虽七轴,宗归平等
大慧。但入此大慧有种种门,或从法说门
入,或从譬说门入,或从亦法亦譬门入,若因
此三门悟入大慧,则三种是门;若因此三门
不得悟入则三种非门。故《涅槃经》云「或有服
甘露,寿命得长存,或有服甘露,伤命而早夭,
无碍智甘露,所谓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
杂毒药」。但上根之人闻法说已解,无待譬喻,
故涅槃经云「乃为利根人说大乘九部经
略于譬喻」,即其事也。中根之徒未能忘言领
譬喻品第三¶ 第 511c 页 T34-0511.png
法,故闻法说不解,而能虚心待譬,故为说譬
喻。又随风俗演教不同,震旦言多约法,天竺
语多引譬类。昔张骞寻河源至大月氏国,见
天竺使来而问之曰:彼土风俗其事云何?使
答曰:彼国斗则乘象,言多引譬类。佛出天
竺,随彼风俗,故立譬喻也。
问:
譬与喻何异耶?
答:
经论之中或称为譬或称为喻,故知譬喻
是眼目异名。亦得有异义者,譬者类也,喻者
晓也。假借近事以况远理,晓诸未悟谓之譬
喻。
《注经》云「譬以标事言心,喻以言心及事」也。
但经论之内有四句不同:一、假近喻远,如此经云「大富长者即是如来」。二、假远喻近,如
《涅槃经》云「譬如涅槃非有非无,罪亦如是非有非无」。三、以近喻近,如
《中论》云「国无鍮石,譬之
如金」。四者、以远喻远,如
《大品》明云何如实际?
谓如法性。以法性喻实际也。
问:
第二周譬喻
说既名「譬喻品」,初周就法说应名「法说品」,初周既别题「方便品」,今复受何名耶?
答:
通而为
论互现皆得,但上就别以题名,今据通以标
目。所言别者,法说语通,方便名别,故从别为
称。今言譬喻,其语则通,故从通为目,斯则法
喻双举、通别互题也。
问:
《大经》云「喻有八种」,
今是明何譬耶?
答:
若前品是法、今譬上法者,
则先法后譬,谓后喻也。若就此品而言,未有法
说,前明于譬,是前喻也。又今火宅喻是遍喻
也。八种喻中可含三也。但法譬二名其义不
定,人多谓譬但为事、法定是理,此实不然。《大
经》云「譬如涅槃」,则涅槃为譬;「喻如金刚」,则金刚
为譬,故知法譬之名义无定也。以不定故,
譬喻品第三¶ 第 512a 页 T34-0512.png
可得法以为譬、譬以为法,以譬为法则法非
定法,以法为譬则譬非定譬,当知非法非
譬强名法譬。故因此法譬为令众生了悟正
道非法非譬,故上文言「是法不可示言辞相
寂灭」,寄言题品令悟无言,故云「譬喻品」也。
立品名应从「尔时舍利弗白佛言,我今无复疑
悔」文安之。而卷初身子领解如来述成及与
授记,此之三章未是譬喻。而忽在此立品
名者,有人言:上根人领解,望下立「信解品」,应
别立品名,但文少不足别题,故寄〈譬喻品〉
初说也。今明身子要由解前法说方能请后
譬喻,故后譬由前领法,所以立譬喻品在领
解之初也。
「尔时舍利弗」下,此是法说中第二
大段,上根人领解。所以得领解者,以教是缘教,故言教称缘;缘是教缘,故言缘称教。教称缘故〔应病授药缘称教故〕-【圣】应病授药,缘称教故如法服行,是故上根即便领悟也应病授药,缘称教故如法服行,是故上
根即便领悟也。
问:
何故众经得道不阵领悟,
此教受解而自叙耶?
答:
为是义故众教不同,
若须一类,何名多部?又
《法华》之前大小分流,
《法华》之后三一已会。此经既是大小交际,反
三之始、归一之初,以义难明,故须述解。又小乘之人而信大法,虽言已解容有僻谬;今欲自陈请佛印=引【圣】*印定,故须述解也。又自陈领解即是重敷一乘,使守迷之徒因此得晓。又若上根人不序领悟,则中下之流便谓无人得解,教便虚设则望崖而退,为欲诲引迷情=请【圣】情故须述解也。又佛上自说则=即【圣】则是大人化小〔人〕-【圣】人,今印定,故须述解也。又自陈领解
即是重敷一乘,使守迷之徒因此得晓。又若
上根人不序领悟,则中下之流便谓无人得解,
教便虚设则望崖而退,为欲诲引迷情故须
述解也。又佛上自说则是大人化小人,今
身子陈悟则是小人化小人。又上父化于
子,今是子化子,以义兼二化,故取信不难。又
譬喻品第三¶ 第 512b 页 T34-0512.png
是大人禀大教而悟大,小人禀小教而悟小,此皆称其理分不足述解。今忽小人悟大,盖
是教所希闻,故须述解;若不述解,容言小人
终不悟大,无得佛理则还同昔经,则今教空
设也。又自述领解,击彼迷徒,令守隅之人专情自策,伊既已解我何犹迷?为是因缘故须自述也。又上品末佛示弘经之方,劝上根人
秉解传化;今既述解,则从佛前命也。
就文为
二:初、长行;次、偈颂。长行又两:初、经家序其喜
敬;次、发言自述领解。前有二句:一者、内心欢
喜;二者、外形致敬。内心欢喜者,欢喜从信解
而发,故示于喜貌以表信解。身子欢喜凡有
二义:一、有所除故喜;二、有所得故喜。有所除
故喜有二义:一者、昔旧疑悔除;二、今新疑悔
除。此二忧除,是故欢喜。有所得故喜亦有二
义:一者、闻上法说,得未曾有解故喜;二者、闻
上总记,豫欣得记是故欢喜。此二是喜中之
极,故称踊跃。
《注经》云「疑虑外除、喜心内发,
不觉舞蹈,是故踊跃也。」
问:
《成实论》云「无忧无
喜,罗汉功德」。今经何故云罗汉欢喜耶?
答:
有
人言:罗汉实无喜,为欲引物是故示喜。有人言:本就六心判声闻缘觉,罗汉由是外凡岂无忧喜?此据理释也。若就教释此即无也,
《成论》云「忧喜要从想分别生」,罗汉断正使尽无复执惑,岂有忧喜耶?而经言有者,此义说庆悦之心为喜,例如义说无漏观智为任放乐也。今明小乘内说罗汉无忧喜,就大乘论之
则有喜也。例如凡夫五欲不能动迦叶,菩萨
音乐则不能自安也。
「即起合掌」第二、外形致
譬喻品第三¶ 第 512c 页 T34-0512.png
敬。将欲自陈领解,仰瞻如来请为印定,是
故避席表其敬诚也。又上即是意业欢喜,今
谓身业致敬也。「瞻仰尊颜」者,以仰瞻尊颜
思候可言之时也。
「而白佛言」下,第二、发言
自叙领解,候得其机乃敢发言也。又上是
身心喜敬,今则口述领解也。就文为三:初、标
喜;二、释喜;三、结喜。标中二句:一、标得喜之由;
二、正明得喜。「闻此法音」者,即〈方便品〉「同归一
音」,谓得解之由也。「心怀踊跃」,第二、正明喜也。
既闻所未闻,故称得未曾有也。「所者何」下,
第二、释喜。以喜义未彰故宜释所以。就文为
二:初、序昔迷故致忧;二、明今解故喜。初文复
开为二:一、序昔悔;二、明昔疑。以失大故悔、取
小故疑,疑悔既生则内心不悦,故须明此二
也。然取小既疑,失大亦尔,失大既悔亦悔取
小,此义互通也。「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者,总
叙昔日闻法也。「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者,别明所闻事也。又向序闻法、此叙见人,一会之中
备有人法,故具陈也。然见诸菩萨受记作佛
可通大小,大乘中论
《波若》已上、竟
《法华》之
前,皆明授菩萨记;然三藏中亦有此说,
《释论》云「中本末阿含经,记弥勒作佛,明土净人华
神德无量」,身子见此便起悔心也。「而我等
不预斯事甚自感伤」者,哀伤己等不预胜流
也。「失于如来无量知见」者,既失偶于同朋,又
譬喻品第三¶ 第 513a 页 T34-0513.png
丧果于无量,何苦如之?所以伤叹也。
「世尊我
常独处」下,第二、明旧疑,即谓佛赐偏也。失于
大果,由佛授小,故妄咎于佛。「我常独处山
林树下」者,前明在会见闻之时,此叙独处思
惟之日也。「每作是念」下,正出所疑也。「同入
法性」者,法性即是实相,三乘得道莫不由
之。
《中论.观法品》云「得实相者有三种,谓三乘
人」,
《大经》云「观中道者有三种」,皆是其事,故言
同入法性也。
问:
身子何处闻法性而悟耶?
答:
身子入法性有三时:一者、初遇頞鞞即闻空
法,故云息心达本源故名为沙门。本源者即
法性也。以闻此言得法眼净,所以入也。二者、
身子得初果已,后闻佛与长爪论义,责不忍之
见堕粗细两负,明诸法空。身子闻于此言便
成罗汉,又是同入法性也。三者、从得罗汉已
后历闻
《大品》及方等众经,皆明三乘同入法
性,故始末言之凡有三时同闻法性。
「云何如
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者,同入法性,明所證是
同,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明所得为异。实由见
法性有浅深,而谓佛授有大小,不自省过而
疑佛赐偏也。「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下,第二、
明昔疑悔既除,今得解欢喜也。就文为两:初、
标章门;次、释章门。向不审思妄咎于佛,今三
复寻究失在于我,故云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所以者何」下,释章门也。凡有二句:初、明不待
说大故失于大,次、明自取于小是故證小。此
二并是自失,非佛过也。「若我等待说所因」者,
待谓当待之待,所因者谓学地六度等诸
行,六度等诸行并是成极果之因,故谓诸行
譬喻品第三¶ 第 513b 页 T34-0513.png
为所因也。若我当待斯说者,如来必用大乘
以济我苦海而勉累缚,故云若待说所因则
成三菩提,必以大乘而得度脱也。
问:
何以知
然耶?
答:
上文云「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
待后佛起定说法也。又经云「待处待时待人」
必是后时事也。「然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
下,此第二、明自取于小。明由我不解故自取
小,则咎在己、过非佛。
问:
方便随宜此有何
异?
答:
方便者显法非真实,随宜者随前人机
宜,人法不同是以两出也。又方便与随宜二
事各别,方便者阶渐为义,如七方便之流,谓
教有大小而匠者说法自有阶渐,说小应先、
明大宜后,为化宜尔即名随宜。「我若解者便
应弃先之小待后之大」,由我不知便谓小为
理极故信受取證,失大之过所以在己也。
问:
五人是初闻佛法,身子何得称初闻耶?
答:
此
言初闻者,不云身子在众人之初。但身子本
学外道,初从頞鞞始闻佛道即證初果,鬓发
堕落便成沙门。
问:
《成论》云「取衣时有烦恼,取
衣已无烦恼」,身子大利根人,何故不即成罗
汉而證初果耶?
答:
《婆沙》云「波罗蜜声闻必前
證初果后成罗汉,法如是故」。有人言:身子博
学多闻,于世俗智慧胜、于入道智慧劣,故不
及取衣时有烦恼、取衣已无烦恼人也。
「我从
昔来」下,第三、结欢喜也。将结喜故重牒昔忧
也。「我从昔来终日竟夜」并牒上二处文也。牒
前在会、腾后独思,明无时不尔,故云我从昔
来也。于日则终、于夜又竟,每自剋责,岂有悦
时也。「而今从佛闻所未闻」者,此正明今喜也。
譬喻品第三¶ 第 513c 页 T34-0513.png
问:
但应明喜,何故前辨忧也?
答:
身子喜,从忧
除故喜生,昔既疑悔所以生忧,今疑悔除
故欢喜也。又据益物(而)+言【圣】言者,前序迷忧,示我同物;今悟故喜,引物同我。又此二事并为引物,身子于声闻中最为第一,取小失大既生疑悔,诸馀罗汉道劣身子宁得保小不欣大耶言者,前序迷忧,示我
同物;今悟故喜,引物同我。又此二事并为引
物,身子于声闻中最为第一,取小失大既生
疑悔,诸馀罗汉道劣身子宁得保小不欣大
耶?
问:
疑悔通今昔不?
答:
疑通今昔、悔但据昔,
昔失大故悔,今明不失大则无悔也。疑通今昔,者昔以教理=理教【圣】教理相疑,理既唯一教不应三。今疑者,今昔两教相疑也。昔教说三,今何由辨一?如三请中说也教理相疑,理既唯一教不应三。
今疑者,今昔两教相疑也。昔教说三,今何由
辨一?如三请中说也。「身意泰然快得安稳」
者,忧悔塞心所以不泰,疑摇其虑故不安稳也。此文具含二喜:一、旧疑悔除故喜,二、今
疑悔除故喜也。「真是佛子」者,明佛子有二门:
一者、小乘有五佛子,谓四果及缘觉;二者、大
小合明五佛子,谓四果及法身菩萨。今云真
是佛子者,对小乘五种佛子并非真子,今悟
解一乘、堪绍继佛种,始为真佛子。
《胜鬘经》别
有〈真子章〉,如彼释也。「从佛口生」者,上对小乘
之伪,总明今大乘为真子。此下别约三慧以
释真子也。从佛教生闻慧解,故云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者,从理法生思慧解也。「得佛
法分」者,生修慧解也。故
《毗昙》云「闻慧一向从教生+(教生)【圣】生,修慧一向(从)+理【圣】理生,思慧或〔时〕-【圣】时从理或时从教」。依今文,(闻)+思【圣】思修二慧并从理生也。
《智度论》云「外书明婆罗门从梵天口生,于四姓众生中最胜」,今随俗叹从佛口生。佛是真梵天,从佛口生为最胜也。「从法化生」者,亦是借譬叹也。如诸天等从父母膝上忽然化生,于四生内为最胜,今从极法而化生乃是胜也。「得佛法分」者,此亦简叹也。入佛法有二人:一、贪名利谓取财分,二、悟解佛法名取法分。今对昔者取小乘分,不名取于佛法,若取大乘名取佛法。如下文云「不失如来知见宝藏之分」即其事也生,修慧一向理生,思慧或时从理或时
从教」。依今文,思修二慧并从理生也。
《智度论》譬喻品第三¶ 第 514a 页 T34-0514.png
云「外书明婆罗门从梵天口生,于四姓众生中
最胜」,今随俗叹从佛口生。佛是真梵天,从佛
口生为最胜也。「从法化生」者,亦是借譬叹也。
如诸天等从父母膝上忽然化生,于四生内
为最胜,今从极法而化生乃是胜也。「得佛法
分」者,此亦简叹也。入佛法有二人:一、贪名利
谓取财分,二、悟解佛法名取法分。今对昔者
取小乘分,不名取于佛法,若取大乘名取佛
法。如下文云「不失如来知见宝藏之分」即其
事也。
第二、偈颂,颂上标、释、结即为三也。颂标
喜为二:初一行半,正颂欢喜;次一行,称叹于
佛。就初有三:初一句,颂得喜所由;次半行,
正颂欢喜也。「疑网皆已除」下,释欢喜意也。喜
有二事:一、疑除故喜;二、有所得故喜也。「不失
于大乘」者,解昔所得即是大乘,昔说大因为
小果名于一说三,今悟小果即是大因故不
失于大乘也。又前一句明疑网除,此半行明悔息,疑悔已=既【圣】已除故欢喜也已除故欢喜也。「佛音甚希有」
下,第、二称叹于佛。以解由佛得故叹佛也。
上半叹佛能除三界内众生忧恼。「我以得漏
尽」者,自序身子无复三界烦惑所恼,但有失
大之忧、取小之恼,今闻佛教亦得除也。又
上半叹昔教有能除之功,下半行辨今教有
遣惑之用也。「我处于山谷」下,第二、颂上释欢
喜义也。从此章去序身子三时忧除故喜:一
者、序得道后疑悔除故喜。二者、序是初得
道时执见除故喜。三、颂从今闻
《法华》教疑
除故喜。此三收摄始终,一教意尽矣。前二
即是昔旧疑悔,从初得道竟
《法华》之前也。次、新
譬喻品第三¶ 第 514b 页 T34-0514.png
疑,从闻
《法华》始生也。
问:
此三颂何处耶?
答:
旧经师一向望长行以释偈,都失偈意也。今明偈颂者意乃大同,但偈望长行多是转势
说法也。欲颂前者:初一,颂上疑悔文也;次一,
颂上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文也;第三,颂上「而
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以去文也。就初
文为三:第一,颂上失大故悔,第二,颂悔后生
疑,为失大乘为不失大?第三,明疑悔除。初
又二:第一、明独处思惟生悔,第二、明在会见
闻故生悔。与上长行翻者,亦是转势说法,欲明闻不止乎一会、思不止乎一时,是以互其前后以表之也。「我处于山谷」下半行,颂悔处
也。「若坐若经行」下半行,颂悔时也。「呜呼深自
责」,正出悔辞,即是悔体。呜呼深自责者,总标自伤自叹=叹息【圣乙】自叹自叹之辞,自作自误故云自欺也。「我
等亦佛子」下,别出自伤之事也。「同入无漏法」
者,颂长行同入法性之言也。无漏者,法性无
为无漏也。又长行明法性举其境,今明无漏
举其智,非智则不境、非境则不智,以互共相成,故前后两说也。「不能于未来」下,上明其现
同,今伤其当果异,此半行明失化他果也。
「金色三十二」下,此二行明失自德果也。又上是口密德,今是身意两密德。两偈为异者,初
偈举佛小乘生法二身,次偈举佛大乘生法二
身。何以知然?
《智度论》云「小乘中生身不说八
十种好,法身中不说十八不共法」。今以小大
为类,明身子俱失也。又初举三十二相为外、
十力为内,略叹佛内外二德;次偈举八十种
好为外、十八不共法为内,广叹内外德也。以
广略为类,故二偈不同也。「同共一法中而不
譬喻品第三¶ 第 514c 页 T34-0514.png
得此事」者,或言同一佛法中,或言同一法性
中,故言同共一法中也。所以举同者,明悔之甚也。若所行有异、所得殊者,则不悔也。良以所入是同、所得为异,是故悔耳。此颂长行中
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也。
问:
长行明见诸菩萨
受记作佛是故生悔,此明事中生悔也。次明
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此
明于理生疑。今偈颂明同入法性而失佛果
德,此据理中生悔,何故尔耶?
答:
理事俱得生
于疑悔,但偈长行互现文耳。「我独经行时」下,
此颂长行中在会见闻故悔,接前偈来者,上
明失于德果,今明失名闻果。前辨三密故是德果,今云名闻满十方谓名闻果。又前
辨失上弘之德,故云不能于未来演说无
上道,今辨失下利之能,故云广饶益众生,是
故异也。
问:
既言我独经行时,云何复言见佛
在大众?
答:
有人言:此举上之独行就下之在会,总明两处失诸胜德耳。有人言:身子不在
佛会,但遥见佛在会,故自伤耳。
「自惟失此利
我为自欺诳」者,从「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标
自伤章门也。「我等亦佛子」下,释自伤章门也。
今半行结自伤也。「我常于日夜」下,自上已来皆
颂昔悔,此二行偈,第二、颂于悔后生疑,两偈
为二:初偈、独处生疑;次偈、在会生疑。上悔
譬喻品第三¶ 第 515a 页 T34-0515.png
有独处之与在会二时,今疑亦然。又独处生
疑,疑丧果德;在会生疑,疑失因行。疑事虽多,
不出斯二也。
问:
身子既见理同而教异,为是
已知同归故名同,为未知同归故名同?
答:
摇
法师注云:「已见同归之理,但以理疑教、以教
疑理,互推所以生疑。顺理而推教不应三,就
教而言理不应一,故回惶理教之间。」众师并
同此说,今谓不然。若身子利根悬知理教同
异者,亦应悬鉴理教权实,知理为实、识教是
权,权实何故难知?同异而言易识?又问,既已
知理一教三者,未说
《法华》执根已动,略说之
言更动何执耶?又若已知理一教三者,下何
故云「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若尔,唯有旧
惊更无新怖。摇公云「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
疑者,初闻三请前说,定知理一,以教惑理此
疑即断,更后惊疑佛昔何故违理说三?由有
以理惑教之疑,从正说文去第二,疑即断难。」
曰是亦不然。三请之文始是执动疑生,实未
断也。又新疑之文总明三一相违、今昔矛楯,
亦不偏主以理惑教也。今所释者,盖是知法
性空理同耳,非知一乘理同也。
《大品》及此文
自分明,以体法性同故三乘果异,是故以理
惑教、以教惑理,自教而观应是永失,自理而
观应由不失,故怅怏迟回意由未决,故云为
失为不失。第二偈,见佛赞扬菩萨,由有窥窬
之望,未知为永住声闻?亦成菩萨?故言以是
于日夜筹量如此事也。
「今闻佛音声」下,自上
已来都是序二疑二悔故忧,此一行偈闻
今教疑悔得除故信解。上半领开方便门,下
譬喻品第三¶ 第 515b 页 T34-0515.png
半领显真实义,以领此二义故疑悔便息也。
「无漏难思议令众至道场」者,三乘无漏就教
而言各住三果,考而论之并归成佛也。说
三至三可是思议,今说三乘无漏乃令同
归道场故不可思议也。
「我本著邪见为诸梵
志师」者,第二、颂初得道时执心除故喜。
问:
何
故不先颂初得道执见除耶?
答:
得道以后见
闻胜事,疑失佛果所以生忧,今知不失是
故欢喜,所以先颂也。初得道未有失果之
忧则无今日之喜,故不前颂。但后之疑悔
由初保执,故举执情释上疑悔所由也。就
文为三:初、序执见;二、明悟解;三、述解所由。初
半行,身子自叙。「我本著邪见」者,身子本仕=事【圣】仕仕
外道删阇夜为弟子也。「为诸梵志师」者,删
阇夜去世,以二百五十人门徒付嘱身子,
为诸梵志师也。「世尊知我心」此下半行,
序佛授其小法也。
《智度论》云「頞鞞初将
入王舍城乞食时,佛语之云:『汝今日若见
非常之人,勿广说法。』」即是世尊知其心也。「拔
邪说涅槃」者,頞鞞说偈云「诸法因缘生,是法
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此偈明三
谛,诸法因缘生谓苦谛,是法缘谓集谛,及
尽谓灭谛,虽有三谛正为明灭谛涅槃,故
云「拔邪说涅槃」也。「我悉除邪见」下,此一行陈
昔悟小乘也。上半明身子断邪见得初果时,
下半明身子闻长爪论义得罗汉时,故邪中
有二时,正中亦二时也。「而今乃自觉非是实
灭度」者,上来序执迷,今陈得悟也。「若得作
佛时」下,前半行领识迷,即领开方便门。今领
譬喻品第三¶ 第 515c 页 T34-0515.png
显真实义,既知昔灭之未极,即知当极之有
在,故言「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馀」也。「佛于大
众中」者,第三、一行称叹佛,即序得悟之由
也。
「初闻佛所说」下,第三、颂新疑除故喜。前二
并是昔旧疑悔除故喜。就文有三:初、一偈,述
新疑;第二、明疑除;第三、身子自悔过。初「闻佛
所说」者,谓初闻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所说
也。「心中大惊疑」者,于开宗之始执动生疑
也。「将非魔作佛」者,心既生疑,尔时意中密谓
佛是魔。所以然者,魔之为性有而言无无而
言有、一而言三三而言一,故似魔之妄谈也。
「恼乱我心耶」者,上半是教乱,下半是明形
乱也。
问:
新疑与旧疑何异?
答:
旧疑但就正生
疑,新疑邪正合生疑。旧疑就正生疑者,昔
理教俱是佛法,而用理教互相疑,故是正中
生疑也。今邪正合生疑者,身子谓昔教是佛
说、今教魔说,故名邪正合生疑。断昔疑故,即
识大乘为实、小乘为权,断今疑故即知一乘
是正说非是邪说。故前章简一乘是实而非
权故异于小乘,此章简一乘是正说而非邪
说,以除此二疑即一切疑断、一乘义圆也。
「佛〔以〕-【圣乙】以以种种缘」者,第二、明疑除。就文为二:初
四偈,正辨疑除;次一偈,结于邪正。四偈为
三:初一行,领长行自开宗说;次两行,领长行
引證门说;后一行,领上顺同门说。初半
譬喻品第三¶ 第 516a 页 T34-0516.png
偈正领佛说教,下半辨于疑除也。「其心安如
海」者,夫虚危假诳必心神睒烁,而今安定惔
静即知非魔,安者如山之安、如海之旷,心
神既同山海,则知非魔,故疑断也。身子闻初
自开宗说便以领悟,次两偈引證,如文也。
「如
今者世尊」下,第三、领顺同门。
问:
但应言释
迦亦开三显一,何故乃举初生、出家、得道、说
法耶?
答:
所以远言此四事者,寻迹由来自
古至今始终皆是一佛,故知非魔惑乱也。
又身子非但悟解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亦知
从初生说法皆是方便。所以然者,道理唯一
而方便说三,亦道理无生而方便说生,出
家得道义亦类然也。
问:
未说寿量,云何以领
真应耶?
答:
据迹而言,身子利根闻一知二,既
解教之权实即领身之真应,若就本择者,身
子既是大权助佛扬化,前以广领教之权实,
令时众舍三悟一,今略开身之真应,亦令时
众不执迹迷本也。
「世尊说实道」下,第二、结于
邪正。所以结+(耶)【圣】结正者,为令时众识一乘是佛说非魔说也结正者,为令时众识一乘是佛
说非魔说也。上半明佛有实、魔无实,即判有
无也。下半结于是非也。「我堕疑网故」者,第
三、此半偈身子引过归已自悔责也。
「闻佛柔
软音」,此第三、颂长行结欢喜也。就文为三:
初三句,叹佛;次三句,明欢喜;后一偈,明自庆。
三句叹佛者,初两句叹能宣之声,后一句明
所说之法。三句明欢喜者:初一句正明欢
喜,次两句举得离以释欢喜。后一偈明自庆
者,初两句明作佛谓生物之福,后两句明说
法生物之慧也。
「尔时佛告舍利弗」下,第三大段
譬喻品第三¶ 第 516b 页 T34-0516.png
欲为其授记,恐时众疑云:若行大因可得大
果,身子既修小行遂得作佛,将非因小而果
大?欲断此疑,故述其往行,明修因既积便得
大果,无所疑也。又身子本是小学今遂悟大者,此亦可疑。所以然者,诸大乘经皆令怖畏二乘+(今二乘)【圣】二乘之人遂得授记作佛者,堕于二〔乘〕-【圣】*〔乘〕-【圣】*乘地何所畏耶?是故释云:身子久修佛慧故得悟解耳。若实證小乘则难悟大道。故
《释论》云「罗汉生净土根钝,于佛道迂回稽留,不如直往菩萨,故诸大乘经令怖畏二乘也二乘之人遂得授记作佛者,堕于二乘地
何所畏耶?是故释云:身子久修佛慧故得悟
解耳。若实證小乘则难悟大道。故
《释论》云「罗
汉生净土根钝,于佛道迂回稽留,不如直往
菩萨,故诸大乘经令怖畏二乘也。就文为二:
初、明于大众中宣说者,昔教权诱事等私言,
今开密藏义如公灼,是以告众。又授记有四种,今将欲现前授记使自他俱知,故告大〔众〕-【圣】众
也。又身子昔行大乘因,现在悟大、未来成佛,亦令大众现在修因未来作佛,故告众也众
也。又身子昔行大乘因,现在悟大、未来成佛,
亦令大众现在修因未来作佛,故告众也。
「我
昔曾于二万亿佛所」者,第二、述其往因也。就
文明身子始终凡有三时:一、过去学大乘
时;二、中途取小时;三、今还为说大乘时。明
过去学大乘时者,明于二万亿佛所修学大
也。「汝亦长夜随我受学」者,上明教被缘,今
明缘受教。世间有一夕之眠称为短夜,则有一日之觉称为短日,亦有无明昏寝称
为长夜,朗然大悟称为长日。「我以方便引导
汝故生我法中」者,前明于二万亿佛所而教
化之,今释身子得〔就〕-【圣乙】就就释迦佛法受学之义
也。「舍利弗」下,上明身子本学大时,今第二、辨
中途弃大取小时。初句明弃大。「而便自谓」下,
辨取小。
《智度论》云「身子由施眼故不能度布
譬喻品第三¶ 第 516c 页 T34-0516.png
施河」,故弃大取小也。「我今还欲」下,此第三、明
今为说大时,初忆念本愿,谓菩提心所行道
故谓菩萨行,欲令声闻续菩提心还修菩萨
行,故说
《法华》也。
《法华》称教菩萨法者,令声闻人发大心修大行也。
问:
说
《法华》通为五乘,何
故言偏教声闻耶?
答:
三周说法正为声闻、傍
及四乘。故
《智度论》云「
《法华经》是秘密教,明阿
罗汉授记作佛。所以然者,声闻人不知一有
三无、三权一实,今正对之,故偏为也」。
「汝于未
来世」下,第四大段,为身子授记。
问:
何因缘
故为声闻授记?
答:
略明六义:一者、證其所
述信解是实,解若不实则不得记,由解实故得记也。故下文云「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三菩提记」。二者、受记之言即是重明会三归一,以声闻作佛得=即【圣】得知佛乘是实,佛乘既实则声闻为权。三者、用此引物,明有信〔心〕-【圣乙】心故便得受=授【圣】受记者,欲得受记宜生信心。四者、欲令身子欣果行因。五者、下文天龙八部乃至中下根人皆藉得记之言以为成信旨归,故与受记。六者、发物往生净土之志,既于净土成佛并愿随从往生也得知佛乘是实,佛乘既
实则声闻为权。三者、用此引物,明有信心故
便得受记者,欲得受记宜生信心。四者、欲令
身子欣果行因。五者、下文天龙八部乃至中
下根人皆藉得记之言以为成信旨归,故与
受记。六者、发物往生净土之志,既于净土成
佛并愿随从往生也。
问:
身子引何人生净土
耶?
答:
身子是七众依止、八部大师,师既于净
土作佛,眷属悉愿往生。但身子引物凡有三
时,初、从外道引入佛法,二、从小乘引入大乘,
譬喻品第三¶ 第 517a 页 T34-0517.png
三、从秽土引令趣净土也。
问:
授声闻记与
菩萨何异?
答:
《法华论》云「授声闻记者,令声闻
得决定心,非谓声闻成就法性故。以如来法
身与声闻法身无异故与授记,非即具足修
行功德故,菩萨具足功德是故得记。」就文为
二:初、明授上根人记,二、明大众欢喜供养
称叹。初又二:前长行,次偈颂。长行为二:前
辨行因,后辨得果。行因者谓三世行因也。前长行初明二万亿佛,所谓过去修+(行)【圣】修因也。次云「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下〕-【圣】下,明现在修因也。今文明未来修因也。就文为二:初、明修因时节;二、正辨修因。
《涅槃经》云「有旃陀罗一发心于此贤劫成佛」,而身子云无量劫成佛者,就教则久近适时,约悟无生亦久近随意,以悟无生不见久近相异,亦不见成不成异。故
《经》云「无量劫一念,〔一念〕-【圣】一念无量劫,无来无积聚,而现诸劫事」,则知了+(悟)【圣】了久近不二亦未曾久近。如
《大品》云「生死道长,众生性多,菩萨应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虚空,众生性边亦如虚空,是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故+(知)【圣】故久近非久近也修因也。次
云「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下,明现在修因
也。今文明未来修因也。就文为二:初、明修因
时节;二、正辨修因。
《涅槃经》云「有旃陀罗一发
心于此贤劫成佛」,而身子云无量劫成佛者,
就教则久近适时,约悟无生亦久近随意,以
悟无生不见久近相异,亦不见成不成异。故
《经》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无来无积
聚,而现诸劫事」,则知了久近不二亦未曾
久近。如
《大品》云「生死道长,众生性多,菩萨应
如是正忆念,生死边如虚空,众生性边亦如
虚空,是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故久近
非久近也。「供养若干」下,第二、正明修因。初明
供养佛以植福,奉持正法以修慧,具足菩萨
总结行成。
「当得作佛」下,第二、明得果。凡有
八果:一、化主果;二、国土果;三、教门果;四、时
节果;五、眷属果;六、寿命果;七、绍继果;八、住
持果也。「号曰华光」者,或可从时事以立名,如
《智论》释〈往生品〉明三百比丘脱衣上佛举手
为相,得成佛时名为大相。又千天子见佛土
庄严而发净心,得记之时名庄严王佛。又释〈舌相品〉云「十万亿人见十方菩萨来以华供养=养供【圣】供养,而发心得记,故劫名华积,佛号觉华」,如此皆因时事以立佛名
譬喻品第三¶ 第 517b 页 T34-0517.png
如此皆因时事以立佛名。身子闻
《法华经》,最
初领悟故,得佛时名为华光。华即法华,光
谓信解,境智合目故号华光也。
问:
三根声闻
悉悟
《法华》,应并名华光耶?
答:
身子最初得悟,
故受华光之名,例同阿若憍陈如最初悟无
而生智慧,馀人后悟别受异名也。
问:
诸经授
记,何故但授应身记,不授法身记?
答:
授应身
记即是授法身记,修因既满便證法身,方能
以本垂迹,托净秽国土成佛化人,但法身犹
如虚空无所不在,引物不便故不授法身记。
应身有国土、徒众、化主、教门,引物义便故记
之也。
「国名离垢」下,第二、明国土果也。然土未曾净秽,由众生心净秽故土有净秽耳。身
子昔日无凡夫秽心,今悟一乘后离二乘之
垢,既离凡圣二垢故得佛之时土名离垢。然心亦不曾垢净,约迷故称〔垢约悟〕-【圣】垢,约悟故称净垢,约悟故称净。
「其土平正」下,上标土名、今出土体。文又二:
前、总明土体;次、别明地处庄严。总明土体中
又二:前明土体,次辨人物。离高下故称平,
非尖邪故名正,无秽恶名清净,有众宝为
严饰也。「安稳」下,明人物也。离刀兵劫故为安
稳,离饥饿劫故为丰乐,离疾病劫故为炽
盛。「琉璃为地」者,别明地庄严也。「有八交道」者
别明道庄严也。此文从广至狭凡有三句也:
初、总明土;次、别明地;后、别明道。
「华光如来
亦以三乘教化」下,第三、明教门果也。「以本愿
故说三乘」者,此为释疑。〈方便品〉云「诸佛出
譬喻品第三¶ 第 517c 页 T34-0517.png
五浊恶世故说三乘」,身子今出于净土,何
故亦说三乘?所以释云:彼佛出时虽非恶世,
以本愿故说三乘法。是则释迦出秽土故说
三乘,身子以本愿故说三乘,各有其所以也。
问:
身子何故本愿说三乘?
答:
身子于三乘
中得悟一乘,还学释迦,故施此化也。
问:
于净
土说三,化三乘众生不?
答:
可具二义:一者、被
三缘故说三教。众生往昔曾居秽土,备萦众
苦故厌之愿灭,厌之愿灭而性不可回,虽
生净国,称其本性为说三乘。如厌释迦之秽
国、生弥勒之净土,秽心虽改、三性不移,故弥勒
出于净土亦说三乘。二者、身子之土虽无三
缘,但为菩萨传化馀方,故说三乘之教也。虽
有二义,以后义为正,故下但列菩萨无三乘
众也。
「其劫名大宝庄严」下,第四、明时节果。释
迦名贤劫,贤者善也。此劫内有千佛善人
出世,从化主立名故称贤劫。今从所化菩
萨受称故名大宝,不以珠碧为珍,但用贤
哲为宝。
「彼诸菩萨」下,第五、明眷属果。初标菩
萨数。「若欲行时」下,叹菩萨德。「如是菩萨充满
其国」者,总结菩萨众也。
「舍利弗!华光佛寿」下,
第六、寿命果。除为王子未作佛时者,如释迦
佛若道俗合论则年八十,若论佛寿但有五
十,今亦然也。
问:
何故秽土佛寿短、人寿长,净
土佛寿长、人寿短耶?
答:
佛寿长短无有定相,
譬喻品第三¶ 第 518a 页 T34-0518.png
但秽土感佛业弱故佛寿短,感生死业强
故人寿长;净土感佛业强故佛寿长,感生死
业弱故人寿短。
「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下,第
七、明绍继果。此劝悦往生者心也。华光虽
没而坚满续兴,则佛佛相次,岂可不愿往
生耶?「号曰华足安行」者,宝华承足安祥而
行也。「其佛国土亦复如是」者,虽有异佛兴世
而净土不改,亦是悦往生者之心也。
「是华光
佛灭度之后」下,第八、明住持果。大论佛法凡
有四时:一、佛在世时;二、佛虽去世法仪未改
谓正法时;三、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
四、转复微末谓末法时。今但举初二摄末属
像也。
问:
既是净土,何〔故〕-【圣乙】故故有小劫起耶?
答:
今
但论时节小大,非三灾之小劫。
就偈颂为
二:初、正颂授记;第二、释授记意。就初为三:第
一、总标授记;二、释;三、结。总标如文。「供养无数
佛」下,释授记也。初一行,颂上行因;次八行,颂
得果。得果中,初半行颂时节果,一行半颂世
界果,二行颂眷属果,一行颂化主果,一行颂
寿命果,二行颂住持果。「华光佛所为」下,半行,
第三、总结也。「其两足圣尊」下,第二、释授记之
意。所以授记者,令其自庆欣果行因也。不颂
上教门及绍继二果,偈与长行广略互现。「尔
时四部众」下,第二、明大众欢喜悟解。
问:
此中
四众八部并是凡夫,上中下根为属何摄耶?
答:
望经始终谓上品也。身子初领解既是上
根,彼前得悟故亦是上根。
问:
既是上根,闻
〈方便品〉何不即解,见今授记方得悟耶?
答:
闻〈方
便品〉已髣髴玄宗,睹今授记验理必尔。授身
譬喻品第三¶ 第 518b 页 T34-0518.png
子记意在于斯。
问:
凡夫初闻尚能领解,中下
罗汉云何未悟?
答:
二乘自谓究竟,其病则重,
故由未得解;凡夫无有斯疾,故初闻即悟。
三毒轻重则圣胜于凡,若信一乘难易则
凡胜于圣。又此中凡圣多是权行影向,共弘
道利人,自陈领悟用引物也。
就文为二:初、总
明大众欢喜供养;次、别明诸天供养称叹。初
文四句:第一、明四众八部列欢喜之人。「见舍
利弗」下,第二、明欢喜之缘。「心大欢喜」下,第三、
正明欢喜。凡有二义:一者、闻未曾有法心得
悟解现生欢喜;二者、见身子得记想已亦得
预生欢喜。「各各脱身」下,第四、供养。信解之生本由佛说,仰感法慧故献财上佛。比丘脱衣
上佛者,
《大品》三百比丘脱衣上佛。
《论》云「十
二年前未制戒故不犯衣戒,今
《法华》时成道
四十馀年以制衣戒,既闻一乘悟解得正
法戒,衣是息世讥嫌戒,故舍衣无罪。」外国
比丘但被袈裟内无别衣,今以衣施佛,则是
舍三衣中一二也。露身但闻法踊跃,不以此
事为羞耳。「释提桓因」下,第二、别明诸天供养
称叹。前明财供养,次辨法供养。「衣住虚空
中」者,表心离有也。「而自回转」者,亦不停空,表
心离空也。既不染空有,便解入一乘。又昔协
异解于理为背,今信理同则转背成向,内
心既转外物亦回。又身既舞踊,外物回转。
「而
作是言」下,第二、明法供养。前长行,次偈。偈为
二:初三行半,明闻法欢喜;次三行,预欣得
记故欢喜。初领〈方便品〉,次领身子得记,盖
是一周之始终,故领此二也。又初是闻法欢喜则籍法为缘,后是见人得记故喜谓假人为缘,悟道之由唯有人法二缘+(也)【圣】缘
譬喻品第三¶ 第 518c 页 T34-0518.png
为缘,悟道之由唯有人法二缘。二文各四:
初文四者:第一偈,明昔小为粗;第二偈,叹今
大为妙;第三偈,叹今教为希有;第四半偈,正
明领解欢喜也。「五众之生灭」者,古经为立阴,
释道安云:「应云五阴,非是立也」。罗什后
翻皆云「五众」,以五法和聚义称五众。又一一阴法各众多=各有多众【圣】各众多,故云众也各众多,故云众也。
《杂心》云「积聚是阴
义」,即是罗什意也。「生灭」者,通目四谛也。苦
为所生,集为能生,斯则五阴生也。灭则是
五阴灭,道为能灭,故生目苦集,灭据灭道,
言约义周巧说之谓也。
问:
何故不言界、入
生灭?
答:
界、入含无为,不得并云生灭也。
「今复
转无上」下,第二、对昔小叹今大也。问:
何故《大
品》、《思益》、《涅槃》、《法华》皆举昔教叹耶?答:
众经并
是举小对大叹,故知诸大乘经显道无二,不
得作五时四宗之释也。
问:
云何举小叹大耶?
答:
昔明五众既是生灭,今明五众则不生不
灭。不生故非苦集,不灭故非灭道,故名一实
谛即无生灭观也。二乘既是四谛,名生灭观。
问:
何以知此经明五众不生不灭?
答:
前文既
明昔教说五众是生灭,即知今教明五众不
生不灭。故〈方便品〉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
相」。又
《中论》云「为声闻人说十二因缘是生灭,
为菩萨说十二因缘不生不灭」,故大小二乘,
譬喻品第三¶ 第 519a 页 T34-0519.png
有生灭、无生灭二观义也。
问:
无量四圣谛亦
有生灭,何得言小乘作生灭观也?
答:
菩萨了
无量四圣谛亦本来不生不灭,故无明体性
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既言妄想因
缘而生,有集为能生、苦为所生,此即是无生
灭生灭,虽生灭不生灭也,故与二乘不同。又
言五众生灭者,小乘人言五众无常苦空无
我,今略举无常故云生灭。又云有观为生、空
观为灭,故云生灭。又二乘未得有馀有烦恼
生,得有馀则烦恼灭,未入无馀则身智生,
入无馀则身智灭。今明烦恼之与身智本自不
生,今亦无灭。故
《智度论》第十九复次云「昔
说五众是生灭无常,今欲就异门说五众不
生不灭、非常非无常」。
问:
何故闻一乘及受记,
而言五众生灭耶?
答:
此领开方便门、显真实
义,昔明五众生灭者,此是方便说耳;今明五
众不生不灭者,乃是真实说耳。以昔见五众
是生灭故守小迷大,今知本不生灭则改二
执。
问:
诸大乘经亦明五众是生灭,故经云「诸
行无常是生灭法」,何得言五众生灭是小乘
耶?
答:
《智度论》明四悉檀通十二部经、八万法
藏,言五众生灭者,为对治悉檀耳。若第一义
悉檀,即说五众不生不灭。若悟第一义悉檀
则生实观,实观即是妙慧,妙慧即是妙法,妙
法即是一乘,是故说五众不生不灭也。
「大智
舍利弗」下,第二、明预欣得记欢喜。亦开为四:
初半偈,牒舍利弗已得记。第二一偈,自陈己
当得记。第三半偈,述得解相。「佛道叵思议」
领显真实义,「方便随宜说」解开方便门。次
譬喻品第三¶ 第 519b 页 T34-0519.png
一偈,明发愿修行。此四段为两双:初二段已
得当得一双,后二段明解行一双也。
「尔时
舍利弗」下,第二大段,正明譬说。亦开为四:从
此竟品正明譬说,第二、〈信解品〉中根人领悟,
第三、〈药草喻品〉如来述成,第四、〈授记品〉明为
其授记。所以有(此)+四【圣】四段者,中根之人闻上法说未解,更转势说法故举譬喻晓之。既闻前法说复禀后譬喻即得信解,故有第二〈信解品〉。以所解是实,故如来举药草喻述成。领解于前、述成于后,心得决了行与佛相应则=应即【圣】相应,则当果可期,故为授记四段者,中根之人闻上法
说未解,更转势说法故举譬喻晓之。既闻前
法说复禀后譬喻即得信解,故有第二〈信解
品〉。以所解是实,故如来举药草喻述成。领解
于前、述成于后,心得决了行与佛相应,则当
果可期,故为授记。
初文又二:第一、身子请
说;第二、佛受请为说。就初又三:第一、自陈
己解;第二、腾众未解;第三、请佛为说。所以
须自陈己解者,凡有二义:一者、若不自陈己
解,则为物之意不彰,容谓假他而实自未
悟,则上授记不成、陈解亦谬,故须自述己
解。二者、欲为他请法,须得+(得)【圣】得彼意;若未有解,请容落漠也得彼意;若未有解,
请容落漠也。
问:
中根之徒自有疑悔,何不自
请、假他请耶?
答:
既无先悟之能,又非对扬
之主,虽复未解,待他质疑也。自陈己解有
二句:「我今无复疑悔」者,领〈方便品〉也。「亲于佛
前得授记」者,领上得记文也。举始括终故标
此二也。又「我今无复疑悔」此明惑灭,「亲于佛
前得记=受记此【圣乙】记记」明解生,斯二为要,所以述也。又+(我)【圣】又
「无复疑悔」正序得解,「亲于佛前得记」證解是实,故得记耳又
「无复疑悔」正序得解,「亲于佛前得记」證解是
实,故得记耳。
问:
直云得记便足,何故云亲于
佛前?
答:
授记有二种:一、不现前得记,由未
有解;二、亲于佛前得记,必有解也。
「是诸千
二百」下,第二、腾众未悟。就文为三:初、牒昔;
譬喻品第三¶ 第 519c 页 T34-0519.png
二、腾今;三、今昔互相疑。牒昔有二:初、牒无
学人二执,二、明=牒【圣】明学无学人二执。初标无学=觉【圣】学
人明学无学人二执。初标无学
人二执者,一、「离老病死」,谓离果患也;「究竟涅
槃」者,执无馀也。学无学人二执者,离诸见谓
因患尽也;谓得涅槃者,执有馀也。所以二文
不同者,无学人必离果患,若离因患可通学
无学人。前列人别故所离亦别,后列人通
故所离亦通。
问:
实断九十八使,何故但离诸
见耶?
答:
无学之人可具断九十八使,而今举
离诸见者,学无学人皆断之也。我见为众见
之本故偏说之。故
《大品》云「譬如我见摄六十
二见」,有无见即是断常,谓边见也。等者等取
馀三见也。又等取三见及馀钝使也。
「而今
于世尊前」下,第二、腾今也。「皆堕疑惑」者,第
三、正生疑也。小大互决、今昔相徵,故成疑也。
昔明已离两患无复可离,得二涅槃无复更
得;今云由应更离方复更得,今昔相违故堕
疑悔也。
「善哉世尊」下,第三、正请。所以请者,
身子是遂佛转法轮将军,有未解者常为
请说。又既已得悟即成菩萨,菩萨以济物为
怀,须为物请。又既同是声闻,昔俱禀偏化而自已得解、馀人未解+(馀人未解)【圣】未解,悯其同朋故须为请。又〈方便品〉末佛劝弘经,今为众请即是受旨。又上授记明身子行因未来得(成)+佛【圣】佛,今为众请即是行因也。所未解,悯其同朋故须为请。
又〈方便品〉末佛劝弘经,今为众请即是受旨。
又上授记明身子行因未来得佛,今为众请
譬喻品第三¶ 第 520a 页 T34-0520.png
即是行因也。所言「愿说因缘」者,因缘谓三一
之所以也。有何所以故说三?有何所以故说
一?辨此因缘释疑除悔,故名〔为〕-【圣】为为「善哉」。就佛
受请说中复开为三:第一、缘起。第二、从「若国
邑」至下偈云「以是因缘十方谛求」,名为正说。
第三、从「告舍利弗汝诸人等」,劝其弘经。此三
亦得是子章序正流通也。
初缘起中复开为
二:第一、腾前法;第二、许后譬。(将说后譬)+腾【圣】腾前法者,良以后譬还喻前法故也腾前法者,
良以后譬还喻前法故也。前说虽多,略腾二
种要句而示悟之。二要句者,所谓教一及缘
一也。教一者,前明众教虽多所表无二,次缘
一者,以教无异表则缘无异人,故云皆教
菩萨也。以教无异表缘无异人,则果无异,詶因无异感,略陈二门则备收一切。若尔久应以领,云何复疑?「然舍利弗」下,第二、许说后
譬。然者虽然也。虽前已说而由未解,当用
后譬以晓悟之。又言然者〔然许〕-【圣】然许,虽前已说然许,其今由未悟解=也【圣】解,更用譬喻以明上二义〔以〕-【圣】以晓悟之然许,虽前已说
然许,其今由未悟解,更用譬喻以明上二义
以晓悟之。「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者,明其未
能忘言以悟旨,而能虚心以待譬。以望上根
为愚人,望下根为智者。又望上根为愚人,比
退席为智者。又腾前为指斥,许说名敦喻。指斥者,我前已说他人已悟,汝何事致迷?用此击之令生愤砺。敦喻者,令其重欣慕〔道〕-【圣】道发其领解+(也)【圣】解道发
其领解。
「舍利弗!若国邑」下,第二、正说。复开为
二:一者长行;二者偈颂。长行为二:第一、受
请正说;第二、最后以是因缘结詶身子之请。
就正说又二:一、开譬;二、合譬。就开譬中,光宅〔法〕-【圣】*法云法师为十譬,于文义多违法云法师为十譬,于文义多违。今依古旧
譬喻品第三¶ 第 520b 页 T34-0520.png
开为六譬:一、总譬,二、见火譬,三、救子不得
譬,四、三车救子得譬,五、等赐大车譬,六、不虚
譬。所以有此六譬者,总譬虽有六义而以化
主为正,叹如来德无不圜、累无不尽。德无不
圜故解救患之方,累无不尽故能济物之
累,此为化物之本故先明之。父既德圆累尽,
见子有累无德起大悲心,故有第二见火譬。
虽大悲内充复须方便外救,故初成道时即欲拔其有累、济其无德;但父虽能授、子未堪受,故有一乘化不得譬。虽大志未成=开【圣】成,小机已动,故于一说三;应时即悟,故有三乘化子得譬。虽复说三终为归一,是以还说实化〔之故有等赐大车〕-【圣】之,故有等赐大车譬。许三与一似若妄谈,但赐过所求,又本意与一,故非虚也,故有第六不虚譬。就此六譬合成五双:初一为总,后五为别,谓总别一双。圣人说法,前多总说、后则别说,故前总后〔别就〕-【圣】别。就别中又开为二:初、见火譬明内起悲心,即是悬知=照【圣】悬知机,后之四譬应缘说教,谓机教一双。就后教中复开为二:初之一譬顿化不得,后之三譬明渐化得子,谓顿渐一双。就后渐中又开为二:初之一譬为说三乘教,后之两譬明一乘教,谓三一一双。就一乘中又开为二,初之一譬正明说教,后不虚譬名为会教,谓教及会教一双成,小机已
动,故于一说三;应时即悟,故有三乘化子得
譬。虽复说三终为归一,是以还说实化之,故有等赐大车譬。许三与一似若妄谈,但赐
过所求,又本意与一,故非虚也,故有第六不
虚譬。就此六譬合成五双:初一为总,后五为
别,谓总别一双。圣人说法,前多总说、后则别
说,故前总后别。就别中又开为二:初、见火
譬明内起悲心,即是悬知机,后之四譬应缘
说教,谓机教一双。就后教中复开为二:初之
一譬顿化不得,后之三譬明渐化得子,谓顿
渐一双。就后渐中又开为二:初之一譬为说
三乘教,后之两譬明一乘教,谓三一一双。就
一乘中又开为二,初之一譬正明说教,后不
虚譬名为会教,谓教及会教一双。
问:
此六譬
从〈方便品〉何文生耶?
答:
有人言:皆从〈方便品〉
文生。今明不必尔也。此经有三周不同者,为根性各异,宜转势说法,故有三说不同也。若一一皆如上说者,则文成烦重、言非巧妙。又后不异前,闻前既惑、禀后亦迷,则圣说无益也则文成烦重、言非巧妙。
又后不异前,闻前既惑、禀后亦迷,则圣说无
譬喻品第三¶ 第 520c 页 T34-0520.png
益也。今明唯中间=问【甲】间间四譬大格从〈方便品〉
四段文生。初总譬及后不虚譬,皆是今品
义说,所言四譬从前生者,见火譬从前「我以
佛眼观见六道众生」文生也。彼文明佛居法身地,见众生有苦无乐起大悲心;今文明「长者在门外,见火起烧宅即大惊怖」,二文义同,故今文从上生也。次、长者救子不得譬,从
上佛初成道一乘化众生不得文生。第三、长者
三车引子得譬,从上三乘化众生得文生。第
四、等赐大车譬,从〈方便品〉为说一乘文生。释
迦一期出五浊世,始法身地见机、终竟灵山
之会说一乘法,唯有四章不得多少,是故今
明始从见火终竟等赐大车,亦唯四譬不得增
减,是故四譬从四法生。
问:
若尔,但有四譬,何
故有初总譬及后不虚譬也?
答:
虽有初总譬,
还不离上四义,但欲总明能化之德、所化过
患,故有总譬。又示解义之方前总后别,又将
明化物先叹佛有化物之德,故说总譬耳。所
以有第六不虚譬者,此譬亦无别体,还是料
简上前三后一之义耳。为此因缘故开六譬
也。
就总譬中更开六譬:一、化主譬;二、化处
譬;三、教门譬;四、所化人譬;五、化意譬;六、根性
譬。十方三世诸佛出世施化皆有此六,释迦
出五浊世亦明此六也。就此六中,化主、教门
譬喻品第三¶ 第 521a 页 T34-0521.png
是能化事,馀之四种是所化事。
问:
第一何故
前明化主耶?
答:
虽有六义,然化主为正,故合
譬中正合化主。所以前明化主者,以将欲化
物,故前叹如来有化物之德,又令物欣此德
如法受化也。
就明化主凡有五句:一、明处大,
二、辨位德重,三、序年高,四、叹巨富,五、美
多有眷属,凡为大人必具此五。此五皆是叹
长者之德也。「若国邑聚落」者,明处大也。「若」者,
《杂心》云「若其事」也。又若者,如也。如其事而说
之。「国邑聚落」者,正譬化处也。但化处有四:
一国、二邑、三聚、四落,所王之处有封疆墟
域谓国也,邑者古人呼县为邑,内村伍为
聚,外墟畔为落。今将
《释论》解〈发趣品〉明一
佛王化凡有四处:初、谓一佛世界;二、明一世
界海;三、明世界种;四、一世界所度之分。一
佛世界者,百亿日月等名一大千,如是十方
各一恒沙大千名一佛世界也。一世界海者,
如是一佛世界数如〔十方〕-【圣乙】十方十方恒沙名一世界
海。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沙名一世界
种也。如是世界种十方无量名一世界所度
之分。总此四种合是一佛王化之域。国是
其大处,喻一世界分域也;邑为其次,拟世
界种也;落是墟畔之远,拟世界海也;聚是村
伍之近,拟一世界也。明长者在四处者,穷长
者之美也。一家之大亦称长者,于家之外未
必皆大,若于四处为大可谓美之极;明佛亦
然,义可知也。
问:
凡有名闻要从近至远,今何
故从远至近耶?
答:
有二义:一者、欲验长者之
德使名实不虚,明此长者非但远国揄扬乃
譬喻品第三¶ 第 521b 页 T34-0521.png
至近邑称叹,故从远至近验长者实德;如来
亦尔,寄此四处定佛名德。二者、欲显佛虽王
化四处,今欲明一处之化,故从远以至近,以
此一方根缘感佛故也。
「有大长者」下,第二、次
明位德重,世之长者凡有三种:一、有德长者;二、年高长者;三、巨富长者。有德长者,略明
三义:一者有智,二者有德,三者清洁无瑕。以
具此三义故居物之宗称为长者。如来亦
尔,一则照理周穷谓之波若,如长者有智;
二、众德斯备所谓法身,如长者有德;三、万累
永尽所谓解脱,如长者无瑕,三德既圆居在
物表,称为世尊也。
「其年衰迈」者,第三句、辨
年高,即是耆年长者。前明其位德重,此譬
于年高,以德重年高为物所敬。佛亦如是,一、
备众德,二、寿命无穷,以具此二义为物所尊
也。此据法身为譬,以法身寿不可尽。二者、借
老人以譬应身,老人生途以穷馀命无几,譬如来此身最后无复馀生。故
《释论》云「我生胎分尽,是最末后身,我以得解脱,当复度众生」。三者、取废=度【圣】*废化来+(人)【圣】来久作譬,昔为菩萨时教化诸子,诸子违教经于劫数,菩萨废化已久故名为老,〔故信解品云自念〕-【圣】故〈信解品〉云「自念老朽无有子息」。四者、借最后应付子财为譬故称老年。五者废化来久作譬,昔为菩萨时教化
诸子,诸子违教经于劫数,菩萨废化已久故
名为老,故〈信解品〉云「自念老朽无有子息」。四
者、借最后应付子财为譬故称老年。五者、老
人在世既久,多所闻见讽诵今古,以譬如来
具一切智〔者〕-【圣】者。六者、其年衰迈,衰迈之人不久住世,譬如来非是安住三界之人。七者、〔行〕-【圣】行
行来久,譬老人之年积也者。六者、其年衰迈,衰迈之人不
久住世,譬如来非是安住三界之人。七者、行
行来久,譬老人之年积也。
「财富无量」者,第四、
叹巨富,即是大富长者,世之财宝能离苦得
乐,法宝亦能离生死苦得大涅槃乐,福慧
譬喻品第三¶ 第 521c 页 T34-0521.png
具足为财富,出用不穷名无量。又众德圆满为财富,异于因住称无量。多有田宅,智断
具足能生物善为田,慈悲覆阴称之为宅。
又养命曰田,安身为宅。法宝亦然,能养物慧
命若田,安物法身如宅,能安养者无穷故云多也。
「及诸僮仆」下,第五、明长者眷属。旧云喻
所化众生也。学功微浅为僮,德行未高如
仆。今谓下明五百人是通论所化,三十子是
别论所化,则所化事尽,今不复喻之,但取
譬神通以为僮仆,如后老弊使人也。世富长
者凡有三种:一、内多珍宝,二、外多田宅,三、多
诸僮仆,备此三种乃称大富。佛亦如是,
一、内备自德如多珍宝;二、外能生物之善及
慈悲覆阴,譬多田宅;三、有神通运用,譬僮
仆屈曲顺从。
「其家广大」者,第二、明化处。上国
邑聚落举处以叹人,故长者为四处所崇仰;
今举人以明处,辨长者于一宅内有训导之
能。又上明四处,通辨佛在净秽诸土化物;今
明其家广大,别序三界过患秽土之化也。三
界弥旷名为「广大」,六道所栖称之为「家」。
「唯
有一门」者,第三、序教门也。九十六种所说之
教并不能出离生死,故名异门;唯依佛教方
能出苦,称「一门」也。此对外道为异,故铭佛
教为一;此通喻大小乘教,总称一佛教也。
「多诸人众」者,第四,明所化人也。三界含识品
譬喻品第三¶ 第 522a 页 T34-0522.png
类滋繁,故云「多诸人众」。「一百」譬天,「二百」譬
人,「乃至五百」通取三途,修罗或开或合故
称「乃至」。
问:
《成论》及
《智度论》明有六道,萨婆
多部唯明五道,云何会之耶?
答:
有论师云:
取其生报则修罗属鬼神故明五道,取其
受报即与天相似故分六道也。
问:
明五百便
足,何故复明一百二百耶?
答:
人天堪受化,故
所以别说也。
「止住其中」者,五道众生乐居不
舍故云止住。亦则则是四十居止:八大地狱
与饿鬼、畜生为十,四天下、六欲天复为十,欲
界合二十;色界有十六处,无色四处,合四十
也。
「堂阁朽故」下,第五、明化意。就文为二:初、序
宅相;二、明火起。序宅相为二:初、总明三界无
常;次、别明三界无常。旧云:一重屋曰堂,二重
以上称阁;欲界在下喻堂,色无色界居上
喻阁。今明公集之舍为堂,舍而重累称阁,
三界果报是众生共有,而同聚其中譬之如
堂,三界果报高下升沈如舍重累喻之如阁。
无常衰谢义言朽故。「墙壁颓落」者,第二、别明
三界无常也。前明色法无常,外都援为墙,
内别障为壁,外四大成三界形域如墙,成内
身四大如壁,色法衰谢义同颓落也。「柱根腐
败」者,舍之所以立为柱之所驻,果法所以存
以命根之所持,既以阴身为舍,宜用命根为柱,命根势稍穷报身将坏,其由柱根腐
败堂舍将倒。「梁栋倾危」者,身之维持寄在
心识,屋之纲纪要由梁栋,柱根摧朽故梁栋
倾危,命根欲穷则心识将落。
问:
何故但
明三法无常耶?
答:
有为之法凡有三聚:一色、
譬喻品第三¶ 第 522b 页 T34-0522.png
二心、三非色非心。「墙壁颓落」谓色法无常,「梁
栋倾危」谓心法无常,「柱根腐败」谓非色非心
法无常。色法既粗无常相显,故在初说之;心
法微细无常相微,故在后说;非色非心命
根能连持色心,故在中间说也。
「周匝俱时歘
然火起」下,第二、明火起烧宅。所言火者,谓众
苦也。
问:
常有三界则常有众苦,亦应常有
火宅常有火燃,何故前明火宅后辨火灾耶?
答:
此譬可具通别二义:一者、通序。三界并皆
转变具受众灾,若尔既常有火宅亦常有火
灾,此二实是一时,但说成前后耳。前明舍宅
序其无常,后辨火灾明具众苦,苦与无常是
物所患故偏说之。二者、别譬。此会三根众生
昔日禀化,苦有暂息之义,佛既去世还起烦
恼,以烦恼故受诸苦果,故前明火宅后辨火
起。又已受阴身之苦譬如舍宅,新更起惑招
苦名为火起,后之一义通二人也。
问:
何以知
此譬具通别二义耶?
答:
列五百人复明三十
子,五百人通譬五道众生,三十子别明昔曾
禀化也。所以具明通别二种众生者,以具化
二人故也。一者、别化中下根人,令识三一权
实;二者、通为一切众生、令知三界过患也。又
此经令一切众生离凡夫地复离二乘地,以
说三界过患、故令物不贪三界,谓离凡夫地;
后明诸子出门求车不得及等赐大车,令知
二乘是空捲、一乘是真实,令离二乘地。以是
因缘故具化二人也。
「周匝俱时」者,众苦譬火,
无处不有义同「周匝」。三界俱苦,说为「一时」。
出于横造,故云「欻然」也。「焚烧舍宅」者,烦恼为
譬喻品第三¶ 第 522c 页 T34-0522.png
火烧心善根,众苦为火焚身乐受也。
「长者诸
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下,第六、辨三乘根性
也。
问:
五百人已摄三乘根性,今何故重辨
乎?
答:
前明五百通辨五道众生,明有人天乘
根性未必具三乘根性;今别明三十子,虽是
五道所摄但别有三乘根性,故别说之。昔曾
禀教生善,善从佛生,詺善为子。以善目人,
人受子名也。旧云:「十」譬声闻,「二」十譬缘觉,「三
十」譬菩萨,声闻德少故数少,菩萨德多故数
多。又云:十子易得如声闻根性易得,乃至三十子难得譬菩萨根性难得。今并不同此二义,以「十」譬菩萨,「二十」譬缘觉,「三十」譬声
闻。求大乘者少如一十,求缘觉稍多如二十,
求声闻者转多如三十。此释出《华严经.贤首
品》。又即如此经三根人,上根得解者少如身
子一人,中根稍多如四大声闻,下根转多乃
至五百也。
问:
何故无有一乘根性耶?
答:
三乘
中大乘即是一乘根性。又此中正明三乘机发,一乘机发在后,故今不说也。
问:
子有定数,
何故言或至三十耶?
答:
凡有三义:一者、或开
声闻缘觉为二乘,或合为一小乘,以开合不
定所以言或。例如上「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修
罗或开或合故有「乃至」之言。二者、就昔三乘根性不定,如
《大品》六十菩萨退为罗汉,迦叶本是缘觉根性,值佛故成声闻,声闻之人若不值佛即成缘觉,以不定故所以言或。三者、昔虽有三乘根性终并成菩萨,故复云「或」〔也〕-【圣】也
譬喻品第三¶ 第 523a 页 T34-0523.png
「长者见是大火」下,第二、明见火譬。此譬所以
来者,上叹佛德无不圆、累无不尽,今见子累无不圆、德无不尽,故起大悲心也。
问:
见何
等子起大悲耶?
答:
具见通别二子起大悲心:
一者、通见五道众生无乐有苦;二者、别见三
十子昔曾禀化应得离苦,而背化起惑更受煮
烧,故起悲也。
前〈方便品〉法说有三:一、能见;二、
所见;三、起悲。今转势说法亦开为三:第一、明
长者见火即大惊怖;二、自序己之已出;第三、
伤子之未离。初有三句,一、能见;二、所见;三、
惊怖也。「是长者见是」者,将欲救难故前明见,即譬如来居法身地,以佛眼见众生无乐
有苦也。「是大火」下,第二、明所见。普烧三界故
称「大火」也。「四面起」者,即是生老病死。《涅槃
经》取譬四山,今譬之四面,生为东面,老为
南面,病为西面,死为北面。「即大惊怖」者,第三、
明惊怖。别据三十子而言者,昔经受化不应
致火,故惊;迷著苦境恐慧命将尽成一阐提,
所以怖也。通就六道众生释者,一往怛愕曰
惊,定知是可畏之事称怖,譬慈心一往与
乐称惊,次起悲心拔苦为怖也。
「而作是念」
下,第二、自序长者己之已出。所以自序之
己出者,意在子之未免也。「所烧之门」者,明所
出处也。此詺三界限域为门,故后文云「今
此三车皆在门外」,即其證也。
问:
此与前唯有
一门何异?
答:
前取佛教通人出于三界悟入
理故名为门,如后文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譬喻品第三¶ 第 523b 页 T34-0523.png
今将所烧之言简异前门,故知詺三界以之
为门。如世人总举一宅名之为门,或称一家
或言一户。今亦然也,以八苦为能烧,三界为
所烧,故云「所烧之门」也。
「安稳得出」者,昔日行道营出之时无有倾坠,故云「安稳得出」。是以《经》云「吾独反其本原,自免而特出」。又《智度
论》云「三乘出法各异,如三人在狱,自有穿穴
踰墙壁,怖畏而出非安稳出,谓二乘出也。菩
萨破三界狱、杀诸狱,率与众生共出,名安稳
出也。
「而诸子等」下,第三、伤子之未免。「乐著」者,
贪著五欲乐也。「嬉戏」者,贪著五欲无所剋获
也。「不觉不知」者,前乐著即是贪爱,不觉不
知所谓无明故,痴爱是生死本也。不觉舍之垂崩,谓不觉无常也。不觉火起,谓不觉众+(终)【圣】众
苦也。一往初=始【圣】初不悟称不觉,始终不悟称不知,背失宿善为不惊,将殒慧命为不怖众
苦也。一往初不悟称不觉,始终不悟称不
知,背失宿善为不惊,将殒慧命为不怖。又初
不畏无常苦为不惊,始终不畏称不怖也。
「火来逼身苦痛切己」者,上为未受苦众生作
譬,今为受苦众生设譬。老病死苦烧身为逼
身,贪瞋痴烧心为切己。又遭外苦为逼身,受
内苦为切己。外苦者谓寒热打骂,内苦者谓
四大不调百一病恼也。「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者,总序二种众生无有厌生死苦、求欲出三
界也。
「是长者作是思惟」下,第三、救子不得譬。
譬上一乘化众生不得也。初总譬叹佛有乐无苦,次见火譬序众生有苦无乐,今第三欲拔众生之苦同佛无苦、与众生之乐同佛有乐,但圣〔人〕-【圣】人虽能授=救【圣】授,物不能受,故有此譬来也。又为释疑故来,一乘既是真实,佛初出世何不即说。是故释云:佛初成道即欲为说,但圣虽能授、物不堪受,故咎在众生、过非佛也。据身而言,上见火譬+(譬)【圣】譬在法身地见众生有苦无乐,今以本垂迹欲拔苦与乐也。据悲心〔悲〕-【圣】悲
事明者,上见火譬明大悲内充,今明旋还赴救即悲事也。凡夫二乘虽有悲心而无悲事故名少悲,今有悲心兼有悲事故名大悲也。以小悲故名假相悲,以大悲故名真实悲人虽能授,物不能受,故有此譬来
也。又为释疑故来,一乘既是真实,佛初出世
譬喻品第三¶ 第 523c 页 T34-0523.png
何不即说。是故释云:佛初成道即欲为说,但
圣虽能授、物不堪受,故咎在众生、过非佛也。
据身而言,上见火譬在法身地见众生有苦
无乐,今以本垂迹欲拔苦与乐也。据悲心悲
事明者,上见火譬明大悲内充,今明旋还赴
救即悲事也。凡夫二乘虽有悲心而无悲事
故名少悲,今有悲心兼有悲事故名大悲也。
以小悲故名假相悲,以大悲故名真实悲。上
〈方便品〉有三:初、明佛慧甚深、众生根钝,故不
说法;二、梵王劝请;三、明假使欲说则有损无
益,故违请息化。今转势说法开为二章:第一、
作大乘劝门化众生不得譬,第二、作大乘诫=诚【圣乙】*诫门诫门化众生不得譬。劝门者,谓叹法身功
德也;诫门者,谓说生死过患也。又劝门即是
大慈与乐也;诫门谓大悲拔苦也。所以唯明二门者,佛则=即【圣】*则有乐无苦,众生则无乐有苦,此既总摄圣凡故但明斯二也则有乐无苦,众生则无乐有苦,
此既总摄圣凡故但明斯二也。就劝门内有
二思惟开为两别:第一思惟、明佛能授大乘;
第二思惟、明物不能受。此与〈方便品〉二思惟异者,〈方便品〉初思惟不可以妙慧授与钝根,第二思惟假使=设【圣】使强授有损无益。以转势不同故法譬为异,经师不应谓后譬必同前法也使强授有损无益。以转势不同
故法譬为异,经师不应谓后譬必同前法也。
「是长者作是思惟」者,总标思惟也。「我身手有
力」者,出所思惟事也。极智之体名为法身,即
智之用称之为手,能济惑反本名为有力。
譬喻品第三¶ 第 524a 页 T34-0524.png
问:
何故身手有力?
答:
欲明佛初成道则能说一乘也。则能
说一乘也。
「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者,长者思惟身手有力,故能用衣裓及以机案从舍出子,如其无力则不能尔也。譬如来内有
法身、智手外能,现通说法从三界舍引出众生,此即譬三轮也。作是思惟身手有力谓
他心轮也;当以衣裓谓神通轮也;若以机案
谓说法轮也。故下合喻云「当以神力及智慧
力」,即其事也。
问:
何故前用神通、后明说法?
答:
三世诸佛化物之宜,要前现通然后说法,是
故此经序品之内明三轮前后,初入无量义
定即他心轮,如身手有力;雨华动地放光现
土即神通轮,谓衣裓也;从三昧起乃至一经
竟即说法轮,谓机案也。明乘权、乘实是所乘
之法,譬如机也。辨身权=惟【圣乙】权、身实是能乘之人,喻之案也权、身实是能乘之人,
喻之案也。又二段经文各有衣裓机案,初章经现通为衣裓,一乘因如机,一乘果如案;后章经亦有衣裓机案,〈多宝〉、〈涌出〉二品是现通,谓衣裓;说长寿之因如机,说长寿之果如案也。又以二事配经两段者,初明乘权乘实譬如机案,即说法轮;后辨身权身实短长适化,谓神通轮,譬如衣裓,衣裓者衣衿也。救子之
苦出父衿裓,故前以衣衿为喻也。机案者,父
足所履为机,父身之所凭为案也。
「复更思惟
下」,第二,前思惟明圣能授,此思惟辨物不能
受。又开三别:一、思惟理妙;二、思惟钝根;三、思
惟不可以妙理授与钝根。初思惟理妙者,外
譬长者思惟门,有三事:一、明唯有一门;二者、
明门复穷狭;三、思惟门之极少。内合唯有一
譬喻品第三¶ 第 524b 页 T34-0524.png
门者,唯一至理也。至理无二故称为一,极妙
虚通目之为门,不容凡夫爱见故称为
狭,不受二乘断常目之为小。又不容凡夫二
乘断常故称为狭,亦不受有所得大乘菩萨
目为小也。此约人以释狭小义也。又至理不
容言语则言语道断称之为狭,不容心行则
心行处灭目之为小。又横绝百非故称为狭,
竖超四句目之为小也。「诸子幼稚未有所
识恋著戏处」下,第二、思惟子。有三义:一者、幼
稚;二、未有所识;三、恋著戏处。对上门亦有三
义也:善根微弱为幼稚;未能识法身功德、生
死过患名未有所识;缠绵五欲名恋著戏处。
合此三句为二:初句、明有善;后二句、明有
恶。善有二义:初发心为幼,观解微弱称稚
也。恶有二义者,未有所识名之为痴,恋著戏
处名之为爱,谓具痴爱也。「或当堕落为火
所烧」者,第三、思惟明不得化也。门具三义,子
亦具三义,若裹之以衣裓、擎之以机案,非唯
不得子出,翻更令子堕落为火所烧,内合亦
尔。至理微妙众生钝根,若以妙理授于钝根
则不能悟解,非但不出生死,反生诽谤也。
问:
佛知钝根定谤大法,何故称或当堕落耶?
答:
据初成道时大机未熟,是故起谤。至灵山
之会改于小执则能信受,以根性不定故称
或也。
问:
今文辨唯有一门而复狭小,与前文
唯有一门有何异耶?
答:
有人言:初总以大
小教为一门,后但以大乘教为一门。有人
言:今文辨一门亦具大小教,唯有一门与上
义同,而复狭小别明大乘门也。如直是一门
譬喻品第三¶ 第 524c 页 T34-0524.png
已难得出,况复狭小耶?直是佛法已难信解,
况复大乘岂易了耶?今谓此二释并成难解,
衣裓机案既已譬教,云何复以一门喻教?复
何得以衣裓机案之教从佛教门而出子耶?
今明如前释之,此中用理为门,以衣裓机案
为教也。门既狭小,不可以衣裓机案从门出
子;理既微妙,不可现通说法令物悟理也。
问:
长者身手有力,何故不提子出耶?
答:
身手譬
内智照机,衣裓机案譬现通说法外用,但得
以外用化物,不得用内智化物也。
「我当为说
怖畏之事」下,第二、明诫门说大乘化物不得
也。就譬而言,以衣裓机案出子不得,今直说怖畏之事令子速出;前说法身功德既不
信受,今说生死过患令出三界也。
问:
诫、劝
二门,何故前劝后诫也?
答:
劝门为本,诫门为
末,诸佛出世本为开佛知见,但众生不解故
后方辨生死过患也。又佛慧难解、生死过患
易知,故前说所难,后陈所易。
此句总标欲说
怖畏之事也。「此舍已烧宜时疾出」者,正明怖
畏之事也。以有阴身,则以为老病死火
烧身、三毒火烧心也,故言此舍以为大火所
烧也。「无令为火之所烧害」者,上虽明二火已烧,但烧而未害;今恐为二火所害,故诫之。若恣此二火则烧灭善根,害法身、断慧命也则烧灭善根,害法身、断慧命也。「如
所思惟具告诸子」者,前句辨内心思惟,此明
譬喻品第三¶ 第 525a 页 T34-0525.png
假设为说怖畏也。「父虽怜悯善言诱喻」者,此
明无机不受诫门说也。怜其无乐悯其有苦,
诱之以法譬之以事。怜悯据内心,善言诱
喻约外言说法也。「而诸子等乐著嬉戏」者,明
诸子乐著生死五欲乐也。「不肯信受」者,不信
生死是无常苦也。
《瑞应经》云「设当为说万=方【圣】【圣乙】【甲】万
物无常天下皆苦,正言似反,谁肯信者,劳苦我尔,不如早取泥洹也。」「不惊不畏」者,初不畏生死为不惊,终不〔怖〕-【圣】怖故〔为〕-【圣】为不畏也万
物无常天下皆苦,正言似反,谁肯信者,劳苦
我尔,不如早取泥洹也。」「不惊不畏」者,初不畏
生死为不惊,终不怖故为不畏也。「亦复不
知何者是火」者,不识老病死为烧身火,三毒
为烧心火也。「何者是舍云何为失」者,不知三
界为通舍、五阴为别舍,不知由妄想之失故
起身心二火,即妄想是二火之根。「但东西走
戏」者,旧云:南北为纵,东西是横,明诸子横
理用心也。今谓夫立宅则东西无门,但开
门向南,以东西无门则背理走戏故无出
义,若背北向南则背惑向理便有出义,故不云南北走戏也则背惑向理便有出义,故
不云南北走戏也。又若南北走者,父在门外
子便有从父之理、父便有化子之义,非谓无
机也。游心爱见故称为走,无所剋获名为
戏也。「视父而已」者,初虽不信,但会有向理之
分,故云视父;未能行修,故称而已。
「尔时
长者」下,第四、三车救子得譬。所以有此譬来
者,既一乘化之不从,无容舍而不救,故于
一佛乘分别说三,则从实起权,亦是隐实显权。又上即是衣裓机案,以有物出子不得;今
虚指门外,以无物出子得也。然如来所得法无虚无实,以无虚无实故能说虚实并实,不得云无实无虚,故虚实并虚也。有物者,道理
譬喻品第三¶ 第 525b 页 T34-0525.png
唯有一乘也;无物者,道理无二乘也。又衣裓
机案以父物救子不得,谓一乘是如来所行。
《涅槃经》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
大涅槃」。今明三车是子物,救子得。三车是
众生所乘,故名子物。
《释论》及
《摄大乘论》云「佛
乘是自乘,二乘是他乘」,即此经云「佛自住大乘」,故知二乘是子所住也。若就身而言者,
见火譬谓法身也,救子不得譬谓舍那报
身也,三车引子譬即释迦化身也。此譬上三
乘化众生得也。上文有三:一、念欲起三乘之
化;二、说三乘教;三、明得益。今转势说法,开
文有四:一、知子宿好譬;二、为说三车譬;三、
诸子信受出宅譬;四、见子免难欢喜譬。
初文
又有三:一、明不出为损;二、欲设出方;三、知子
宿好。「此舍已为大火所烧」者,三界之舍正
为身心二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
所焚」者,上直明烧,今明为火所害,即不出
为损也。
问:
子不出,可为火害,父前已出,云
何被烧耶?
答:
有人言:如来若不以三乘化之令出宅者,众生善根不生、无绍佛种,如子被烧,如来化工于是亦绝,若父被火害。有人
言:众生病故菩萨亦病,众生烧故如来亦
烧。今谓此经始末正叹父已免烧、子未离
火,与
《净名经》来意为异,故此二释未可全
依。今文意在明子,而言父者,此据因时为论
耳。我昔亦在宅中,若不时出则为火害,以时
出故免火宅也;子亦应尔,时出则免,
不时出则不免。时者,如来本在三界,但以机发,应出之日应时即出故得免火;众生机发之时而不出还,复受苦免火;众生
譬喻品第三¶ 第 525c 页 T34-0525.png
机发之时而不出还,复受苦也。「我今当设方
便」下,第二、欲设出方。即是知病识药,无三说
三,故名方便也。「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下,
第三、正知子宿好。「先心」者,过去各有行愿也。
「所好」者,现在欲乐也。「种种珍玩琦异之物
情必乐著」者,三乘于惑者为珍玩,望一乘为
琦异。又三乘是出世之法,异于世法=间【圣】法故名琦异也法故
名琦异也。「而告之言」下,第二、正为说三车譬。
文有四句:一、称叹三车;二、示车处;三、劝
令速出;四、保与不虚。此并譬趣鹿苑说三乘
教也。「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者,三乘圣果
并是出世间法,世间所无故称希有难得也。
「汝若不取后必忧悔」者,圣虽为说,恐物不能信行,故发后悔之言也。机发值佛而不修道
取圣果者,后必忧悔也。
「如此种种」下,第二、示
车处。「种种」者,
《注经》云「种种在三乘之前,即人
天乘也」。有人言:就一一车中复有三明六通
十智八解,故言种种。「羊车鹿车牛车」者,菩
萨化世,声闻从师,并居人间之类,故如牛
羊;缘觉进不化世、退不从师,喻之如鹿,以
表山林之流。又释羊之为兽其性迟钝,譬
于声闻;鹿性捷疾譬于缘觉;牛力强壮引重
之远,譬于菩萨。又解羊形小譬小乘,鹿形
譬喻品第三¶ 第 526a 页 T34-0526.png
处中譬中乘,牛形大譬菩萨乘也。
问:
为约
三智明三车优劣,为约三断耶?
答:
有人言:具
约智断优劣,声闻但断正使,缘觉断小习,菩
萨结习俱倾。今谓中乘断习经论无文,但取
智有优劣譬三车不同耳。
「今在门外」者,门者
宅也。立此三车同止生死+(之)【圣】死死外,所以然者,三
果虽异惑尽义〔同〕-【圣】同,故同在门外。又三乘人所得法谓数灭无为及尽、无生二智。《注=数【圣】注同,故同在门外。又三乘人
所得法谓数灭无为及尽、无生二智。
《注经》云
「六法为圣果体,谓无漏五阴及数灭无为,并
在生死外也。然罗汉报身实在界内,以人从法,亦得名=诏【圣】名罗汉为出界外;(人)+以【圣】以法从人,人在界内,亦得云罗汉在三界内也。若身法各分则内外两属,初果所得无漏,则非三界所系法,例此可知也名罗汉为出界外;以法从人,人在
界内,亦得云罗汉在三界内也。若身法各分
则内外两属,初果所得无漏,则非三界所
系法,例此可知也。」「可以游戏」者,明用车意也。
疑者云:若是因乘可有运出三界用,今已出
三界,何用乘为是?故释云:可以游戏,游戏
者适悦也。生死往来驰骋五道践涉艰辛,
圣果望之故言游戏也。「汝等于此」下,第三、劝
速出。令三乘人勤精进,速断烦恼得出三
界。实是出去而言出来者,以内望外为去,
以外观内为来也。「随汝所欲」下,第四、明保与
不虚。
「尔时诸子」下,第三、诸子受化譬。即譬
上「便有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三乘人得益也。
「适其愿故」者,既知机而说,教必称机,故云适
其愿也。「心各勇锐」者,前明教称机,今明机
信教,既起信心即欲修行,义言勇锐也。勇者
募进也。锐者利也。「互相推排」者,前既有信
心,今明慇勤精进也。「竞共驰走」者,上既明精
进,此正明观四谛理也。观苦断集如竞共
譬喻品第三¶ 第 526b 页 T34-0526.png
驰走,證灭修道譬诤出火宅。有人言:心各
勇锐此明外凡夫位,即七方便中前三方便
闻思慧位也。互相推排谓内凡夫位,即四
善根即修慧位也。竞共驰走三果学人位也。
诤出火宅无学位也。故凡有内外圣有学无
学也。
「是时长者」下,第四、父见子免难欢喜
譬也。「安稳得出」者,见诸子修行之时无有退
转,得出三界分段生死。「皆于四衢道中」者,《增
一阿含》云「四谛譬四衢,断四谛下惑尽通达四谛,如路之四达为衢」。「露地」者,既断四谛
下正使尽亦无盖缠,故称露地也。「而坐」者,
因中修行如驰走,得果究竟为安坐。又驰骋生死称行,今得圣果为坐也。「无复障碍」者,三
障斯亡无复累之能碍,故云无障碍也。又于四衢露地而坐,欲显三界外无三车可登=发【圣】可登
故也。又向在三界舍,今已出舍名〔为〕-【圣】为露地,下偈中空=宫【圣】空地亦尔可登
故也。又向在三界舍,今已出舍名为露地,
下偈中空地亦尔。「其心泰然欢喜踊跃」者,
上明见子免难,今辨父心欢喜,以免难,今辨父心欢喜,以初见在
火宅故忧,今见出火宅故喜。如众生病故菩
萨病,众生病𡀍菩萨病𡀍也。
问:
〈方便品〉云「今我喜无畏」,与此文明喜何异
耶?
答:
〈方便品〉明说小不称佛意故忧,见大机
发称佛意故喜;此文明见在火宅故忧,见出
火宅得小果故喜也。
法华义疏卷第五
永仁甲午蕤宾下旬,印板讫功,孝行作福,沙
弥道尊希受爪上人命、𠝶得髻中明珠,岂谁
不尊重恭敬哉!而
《义疏》刻雕,盖檀越合力,四
恩法界平等施回矣。
譬喻品第三¶ 第 526c 页 T34-0526.png
都干缘沙门 素庆谨志